首页范文大全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十篇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十篇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08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1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abstract】theurban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planforsolvingthegoodroadtrafficsafetyinwork,somebasic,structuralfundamentalproblemshastheveryvitalsignificance.thispaper,basedontheforeigndevelopedcountriesofsomeofthe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ofsuccessfulexperience,nantonginurban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planasanexample,theprocessoftheplanningconcept,planningmethodandevaluationindexarediscussed.

【keywords】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居民的出行率大幅增加,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通事故多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道路交通事故由此也被称为“无休止的交通战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逐渐开始被各级政府和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视。本文结合南通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经验,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内在含义、技术思路以及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1南通现状概况

目前南通交通安全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不足主要包括①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全;②路口的渠化和信号设施交叉口质量有待提高;③城区交通组织有待优化;④慢行交通设施需要加强;⑤驾驶员培训、交通安全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⑥交通管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需要提高,交通监控和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增加。

2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功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经历了单一因素的研究、系统化的研究和信息化研究三个阶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各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目前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即美国式、日本式和瑞典式【5】。

美国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种综合式管理,他们提出交通工程学的三大支柱即:法规、教育和工程。他们的交通工程学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是由多因素交织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应注重从安全的源头和法律的角度认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与实践形成“3e”工程(education、engineeringandenforcement)。

日本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除了在综合管理和信息化上与美国相似之处,其特点还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驾驶员的管理;第二、注重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教育。

瑞典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零观念管理。零观念之父——瑞典交通部门道路安全局长克拉斯·廷瓦尔说:“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一个仅仅由于犯了驾驶错误就要用死亡和终身痛苦来惩罚我们的交通系统”。零观念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宣传教育和行驶标准细化;第二、加强多方面的合作。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技术思路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交通事故特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事故分析,提出具体的安全对策和措施;其次针对不同等级道路从总体上作出一个分析和事故归类,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安全对策和措施;然后对提出的安全对策和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最后形成对南通市整个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具有指导性的推荐规划方案。

规划技术路线如下:

图1南通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技术思路

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规划方案主要涉及以下环节【4】:

(1)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与政策。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构;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和公告制度;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督察制度、提高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交通安全执法装备水平,改进交通安全执法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等。

(2)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规范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提高事故黑点判断能力;建立交通安全管理数据库;开发交通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等。

(3)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部署,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并尽可能改善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等。

(4)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宣传手段的多样化。

(5)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联动机制;提高事故伤员现场急救护理水平;建立交通事故“绿色通道”等。

5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性评价

在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评价中,交通事故是安全水平的直接表现,而道路条件、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交通环境等则是反映交通安全水平的潜在因素,它通过影响交通事故进而反映交通安全水平。因此,在综合评价时应加强各潜在因素的分析,进而研究各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以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

6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实施保障

(1)规划方案实施保障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实施的工作量大、难度高、涉及部门众多。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重点在于:①统一规划、加快安全设施建设;②加大对安全宣传的力度;③确保稳定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资金;④交通安全设施投资政策建议。

(2)规划的调整滚动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中的大多数管理设施(标志、标线、包括部分硬件设施)都可以根据变化了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整,因此规划滚动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并且城市交通安全信息变化很快,

(3)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交通管理部门为防止和应急处理各类交通安全事故而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应作专门研究、编制并组织演练。重点在于①制定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②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

7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作为现代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一课题的复杂性和未成熟性也给研究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主要介绍南通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相关经验,给相关规划人员提供参考。未来希望更多的规划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技术内容及系统评价做出更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南通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2010

[3]赵黎武夷山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研究

[3]牛学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4]童赣生,任刚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的若干思考.交通标准化,总146期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2

   关键词:地铁改造技术风险标准过渡方案

   1、概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站经宣武门站和复兴门站至苹果园站,共计17座地下车站,一座古城车辆段,线路长度为23.6km.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线路呈马蹄形,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共计12座地下车站,一座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km.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7.5亿元。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建设初期的指导思想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基于国内没有地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工程建设参照了国外地铁的设计资料和规范,尤其是前苏联的设计规范。局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特殊设备。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老化,大都进入设备报废期,系统技术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指导,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类型,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处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使改造技术方案既贴近实际情况,又能规避风险。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面临如此大的难度和技术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工程通过测试、试验、调研、方案征集、技术方案论证、专家专题论证及专题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术风险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测试与勘察涉及测试与勘察项目的专业

   4.1.2试验涉及试验项目的专业

   4.1.3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是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工作开展前(或过程中)必需做的准备工作,改造工程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掌握设备及其机房的现状,根据工程改造的范围及内容、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为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而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满足设计方案的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地少用非标准设备。

   与新建线路相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难度很大,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设计时间分配的关系。

   4.2设计工作

   4.2.1 设计标准的选用前面已经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尚未编制相关的改造标准。对于改造工程而言,设计标准与技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设计标准应建立在改造目标现状的基础上,否则,不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无法实施,可能会中断运营,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乱,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见到的事情。

   对于难于把握的内容,可以通过专家专题论证和专题研究来解决。

   4.2.2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应根据改造后需达到的目标制定。本工程技术标准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不停止运营条件下进行改造,要求技术方案不能影响地铁运营,制定的标准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结构不可改变,要求各系统技术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实际;三是循序渐进地改造,并非全面、彻底地改造,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改造规模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不能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首先应对改造工程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工程技术标准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先进的原则。

   4.2.3技术一致性全线车站及区间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运营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车站规模不改变或投资控制等),技术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满足性能指标就应认为满足改造要求。

   4.2.4过渡方案过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条件下实施的,各系统及各专业必然存在新旧系统的过渡方案。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构成潜在影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信号系统、线路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

   过渡方案的制定应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对运营中的地铁影响最大,应充分认识到过渡方案一旦失败就将中断运营的严重危害性。

   新旧系统间的过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键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方案来实现,其中包括向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校及设计单位等征集供电系统的双边联跳、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及过渡方案等。

   4.2.5方案调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限额设计、边界条件等),需要对设计方案甚至是改造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对调整内容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背离了改造目标,若脱离了改造目标而进行的改造工作是失败的。

   4.3专题研究与论证由于设计标准的选用问题,势必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取得技术研究上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其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内容与新建线路的设计规范有较大差异,应组织消防专家论证会,对改造内容中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以指导设计工作和竣工验收工作。

   5、结语

   改造工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分析技术风险的所在以及如何解决,是改造工程的一大特点,也是其难度所在。本工程通过前期的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归纳总结了上述内容。随着施工设计和安装施工实施的开展,预计将会出现新的问题和难点。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同仁的关注,毕竟当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稳定发展期时,国内将迎来改造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3

关键词:交通组织交通总量控制车辆通行证

一、广州市交通状况的改善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基础

最近几年广州市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对外高速公路及内环路加放射线的道路主骨架路网,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道路交通设施条件。

二、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小组,并开展研究工作

为做到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又能保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由广州市政府和“九运会”组委会领导,经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和广州市公安局主持立项,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课题研究主编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为副主编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广州市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珠江实业集团公司和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公室等单位为协编单位,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从2000年10月正式成立,系统全面地进行了大型运动会期间的各项研究,及早地将交通管理介入到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中去,研究期间督促交通配套设施按照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建设,对整个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个项目研究的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2000年10月市建委确定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项目,由市交警支队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提交了《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大纲》。

本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同时到国内有关城市学习举办大型运动会交通组织的经验,对九运会的两个主要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提出相应的交通设施建设建议和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交初期报告。本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

1)工作小组对九运会的基本筹备情况以及各个场馆详细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重点研究场馆的周边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车场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并对两个重要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的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对整体的路网有了清晰的认识。

2)项目小组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经验。在北京通过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交通组织、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交通组织等;在上海市学习“八运会”期间的交通组织。通过考察学习对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对制定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3)提交道路、停车场和监控设施的建设建议。

4)拟定开幕式和闭幕式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

2001年3月6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初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3.《中期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3月-6月)

根据初期报告评审意见,跟进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并对九运会的广州赛区各场馆进行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包括开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闭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赛事期间广州赛区各场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2001年6月7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中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4.《最终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6月-9月)

根据中期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和设施的建设情况,修改完善开幕式、闭幕式和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同时根据九运会组委会提供的最新赛事安排等,制定运动员、裁判员的往返比赛场馆路线交通保障方案。

5.实施、完善、评估阶段(2001年10月-11月)

本阶段主要是将《最终报告》提出的方案具体实施,并跟踪评估,加以完善;同时做好交通组织的宣传工作和编制《交通指南》手册。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

1.目标

1)确保“九运会”期间各大赛场交通的有序畅通,维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

2)确保在60分钟内疏散“九运会”开、闭幕式散场集中的人流、车流。

3)根据“九运会”赛程安排,预测各项赛程的交通需求,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4)为参加“九运会”的首长、来宾、代表团、裁判员以及运动员的交通引导和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建议。

2.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研究项目,涉及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在研究工作中,不但要考虑技术--经济的因素,还要协调上述各方面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和体现出本项目的特点,以定量、定性的交通分析和规划方法为基础,从实际出发,结合和尊重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根据具体的交通需求,提出合理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和有效、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项目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不同时间、不同方式的交通需求,结合有关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九运会开、闭幕式及各项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原则和策略。

2)将预测的交通需求分为时间、空间、方式、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供给方案(如停车场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政策等),以满足实际的交通需求。

3)充分考虑九运会期间的各种活动和赛事安排,提出九运会开、闭幕式及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设施设置方案及交通管制措施。

4)通过成熟的交通研究理论方法和交通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寻求最佳方案和进行方案评价。

根据上述工作方法和过程,制定如图1所示的技术路线。

3.原则

优先满足重要来宾车辆的停车需求和提供快捷的疏散线路;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依托高容量的高、快速路和主干道向外疏散交通;

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

动、静态交通结合,实行就近停车和人车分流,保证安全;

各种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向明确,管理上简单可行;

交通管制措施尽量减轻对市区正常交通的影响。

4.主要内容

1)九运会主要交通通道整治规划和保证九运会顺利举行需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议

2)开、闭幕式及各项赛程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

根据“九运会”的赛程安排,预测开、闭幕式及各赛项相关道路的交通需求。

3)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制定的原则与策略

明确交通组织原则、交通分流与交通调整改善策略。

4)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

根据组委会的赛程安排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提出机动车、非机车与行人交通组织方案;

提出受影响范围内交通管制措施;

提出公交车交通组织及其站场布设方案;

提出交通调整、改善方案

包括交通指挥人员和公交车临时调配计划;

提出交通设施设置方案

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指示以及交通诱导系统等;

提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提出交通管理模式和管理组织形式。

5)交通组织方案模型仿真测试、评价

通过计算机交通模型仿真测试,并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6)编制研究报告书及《九运会交通指南》手册

7)公众宣传策划

8)跟进、完善评审后的方案

方案评审通过后,因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需对方案不断完善。

9)评价方案实施效果

在运动会完成后,及时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及可借鉴经验。

四、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做好九运会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1.进行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

为了确保九运会期间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九运会的召开,并提高九运会必经道路的车速,进行了连接九运会场馆和运动员裁判员驻地的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包括交通秩序、道路景观、绿化、标志、标线、照明等,尽可能做到道路周边环境优美、路面平顺、路灯明亮、标志和标线清晰。

2.建设九运会场馆配套道路交通设施

对九运会场馆,特别是新建场馆进行相应的道路配套和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以及周边道路的改造。

如修建了进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专用车行隧道和一座人行隧道,以及进出广州体育馆的两条车行隧道、一座人行隧道和一座人行天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环场路和广州体育馆的环场路。这都为车辆顺利进出场馆提供了保证。

3.做好九运会停车场的建设

五、九运会期间实行交通总量控制,均衡路网流量

九运会期间尽量减少外市籍的机动车辆进入广州市区,安排途经广州市的车辆绕道行驶;在九运会开幕前,由九运组委会与广州市相邻的地市协调,利用当地的电视台、报刊向群众、司机进行反复宣传、张帖告示,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在广州市十五大进出口及高速公路主要进出口设置文字标志牌,提示司机绕道行驶。

在保证比赛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干扰,制定相关的强制性交通管制措施:

表1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配置表

图2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分布

表2广州体育馆停车场配置表

图3广州体育馆停车场分布

2)针对开闭幕式和大型比赛项目制定专门的临时交通管制方案。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保证九运会赛事期间的交通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充分依靠高载客率的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输送

九运会交通组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针对开幕式10万人的规模,充分依靠高载客率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疏送,车辆凭车辆通行证进入管制区域,禁止出租车和摩托车、自行车进入管制区域,进场交通组织见图4。

图4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

同时,公交部门为确保九运会开幕式大量人流的集散,专门开出了12条临时公交线路,闭幕式也开出了4条临时公交线路。利用公交可方便地到达各区,也可接驳地铁换乘,同时开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交车的收车时间。赛事期间,专门开出了连接市中心和九运会场馆的公交路线,方便观众观看比赛。铁路部门也专门为九运会开幕式开通了连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东站的市郊列车。

九运会开幕式的交通方式构成见表3。公交车、团体大客车和市郊列车占到了76%的交通分担率,对快速疏散人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3九运会开幕式交通方式构成

七、发放车辆通行证,保证九运会车辆的交通顺畅

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交通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对九运会用车和几次大型活动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方式进行管理。车证分为:组委会车证、赛区车证、专用车证和专场车证四类。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证各种参加活动车辆进出的需要,车种构成容易控制;根据调查,使用车辆通行证后,车辆的平均载客率提高,同时起到诱导交通,均衡路网流量的作用。

1.车证的制作

为了严格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停车、行车管理和有效控制开幕式的交通车辆,采用发放车证的方式进行管理。分别制作彩排、预演和开闭幕式等不同场次的车证。车证正面用文字注明有效使用的场次,并以编号区分种类,对应相应的停车场,每场使用一种底色,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场次。背面印有进场、散场行驶路线及停车场位置的示意图。

2.车证的管理

1)车证的发放数量按实际停车位控制。

2)所有车辆(包括各类特种车辆)都应凭车证进入停车场地,并按规定地点停放。观众车证由主办单位负责发放。公交车辆也要凭车证进场,由公安交警部门核发。参加保卫工作的公安车辆使用工作车证,由省、市安保部门核发。

3)车证的发放与门票销售相联系,建议采取以下原则:

团体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外地观众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一般观众根据购票数量按一定比例领取车证,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4)持证车辆的驾驶员须将车证放置在前挡风玻璃左下角,按停车证背面规定的行车路线进入指定停车场停放。

5)车辆进入停车场停好后方可落客,司机停车后要熟悉停车方向和位置,散场时,观众必须在原停车位上车。司机要严格按照现场交通指示标志和停车证背面的散场路线行驶。行人进出停车场按指定的人行通道行走,不要随意横穿马路。

八、结合开闭幕式前的多场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九、做好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工作

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支持与配合。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包括向交通管理者和公众的宣传。

通过编制供民警使用的《九运会交通保卫工作手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交通保卫专项工作方案》,做好交通管理者的宣传工作。同时,在每次大型交通管制之前,提前几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进行交通管制措施的公众宣传。另外,针对开幕式公交线路比较多,乘客比较陌生的情况,公交部门专门印制发放了公交车乘车指南。

十、对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的启示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4

【关键词】交通安全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引言

目前,道路交通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是频发的交通事故,导致人民安全个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必须对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结果,可以评定道路的交通安全状况、预测交通安全趋势、提出预警信息,为交通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人、车、道路、管理等因素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选取了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对探寻适应我国交通状况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和改善措施有一定帮助,并对提高现阶段交通安全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2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可以分为四类,即:人的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管理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体,90%左右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或多或少含有人为因素。人的生理、心里、分析、感知、判断和反应都会影响到交通安全,在道路交通事故组成因素中,人的因素在交通事故总数、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都远高于其他因素。因此,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主要的因素。

2.2车辆因素

车辆是交通出行的载体,交通事故的直接参与者,是引发交通事故或人员伤亡的关键因素。车辆的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都会影响到汽车的驾驶性能,当汽车的使用时间过久或行驶里程过长、维修和保养不及时时,会增加车辆的危险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此外,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车辆的性能也会起一定作用。

2.3道路因素

道路是车辆的载体与行驶的基础,一条设计合理、线形符合标准、路面平整的道路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本条件。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坡度以及线性组合的合理性对于交通安全有重要的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耐久性也是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

2.4管理因素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交通管理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于人、车辆、以及道路的管理,对于各种违章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对恶劣的天气状况提出预警,并沿途设立雨雪雾天气的警示标志。在有事故发生的路段及时做好减速警示及设立路障维护,有效地避免由恶劣天气或突发事件引起的安全问题。

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衡量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方案。构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时应遵守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描述和表征道路各个方面的现状,反映道路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协调程度。因此,指标体系还应具备描述、评价、监测、预测等功能。

本文建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二级指标分为驾驶人的特性、车辆的特性、道路的安全因素以及交通安全管理,每个二级指标下又有多个三级指标。

驾驶人的特性包括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驾驶人受安全知识教育程度、判断力、超速驾驶比例。车辆的特性包括制动性能、转向性能、装载状况,车身结构。道路的安全因素包括道路横断面设置、交叉口设计、道路状况、标志标线的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的配置、监控系统的部署。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交通安全管理方案、交通安全组织水平、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能力、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重点路段的管控能力。

4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一级评价模型

(1)确定评价因素集,并建立评价尺度集。

(2)根据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确定权重集和各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度。是单因素在总评价中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根据单因素评定等级的能力,一般为权重系数。

(3)建立评价关系矩阵::。为到的模糊关系,为因素对评价指数的隶属度。

(4)进行综合评价,在和确定之后,的综合评定向量可以通过模糊变换求得。

(4.1)

其中,符号“”为一种合成运算,常用的为扎德算子()。

(5)评定代替方案的优先度。

(4.2)

其中,为替代方案的优先度,为结合评价尺度,利用综合评定向量所带的信息的等级评价参数。根据它的大小,排出替代方案的优先顺序,做出决策。

4.2多级评价模型

当评价中各因素之间有层次、级别之分时,就需要建立多级评价模型。多级评价模型可排出各替代方案的优先次序,从而得出对道路交通安全有意义的结果。一般多级评价模型的步骤是:

(1)划分因素集。因素集为,评价尺度集为

,根据的各因素的关系,将分成份,其中第个子集,故中含有个因素,则,且。

(2)多级综合评价。先利用一级模型对做出评价,计算综合评定向量,得,再将每个作为元素,用作为它的单因素进行评判,从而构成阶评判矩阵。

(4.3)

(3)权重分配。关于的权重分配设为

,则可得到的二级评判结果为。

(4)计算综合评价值。

(4.4)

其中,为替代方案的优先度,为结合评价尺度,利用综合评定向量所带的信息的等级评价参数。根据它的大小,排出替代方案的优先顺序,做出决策。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优势在于:数学模型简单、方法科学、对多因素、多层次的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好。该评价方法不仅能用于比较不同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程度,还能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所评价区域的交通安全等级,有效处理交通安全中的模糊问题。

5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采用模糊数学建里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有助于探寻适应我国交通状况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和改善措施,并对提高现阶段交通安全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

[2]邓捷.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改进和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王薇,黄瑛,高宁波.基于模糊界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iStiC,2013,31(5).

[4]白路祥,邓凯,杨震等.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i0040-i0041.

[5]徐斌,周家祥,朱鸣.道路交通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6):1647-1652.

[6]李薛.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研究[J],2006.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5

关键词路网;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

中图分类号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3-0106-02

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客流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成为当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密度逐年升高,居民出行量和出行频率不断增长,这也对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需求是人类的第一需求,安全问题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重大难题,所以对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在经典的“线状城市”理论中强调城交通规划应先于城市规划。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在现有城市形态的基础上,依据客流量多少和城市发展潜力来修建的,是明显落后于城市规划的,所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其实并不具备明确清晰的路网结构,甚至一些轨道交通结构简单的城市还没有建成路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朝向大规模、网络化方向进行的,我们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的研究也必然建立在路网的基础上的。

2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的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是一个分布很广且开放性较强的动态体系,影响其行安全运输的因素错综复杂,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人为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

2.1人为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行车安全运输与许多人为因素有关,毫不夸张的说,人为因素是这三大因素中最至关重要的因素。轨道交通的各个环节都要依赖于高效、安全、可靠的个人操作,离不开人的控制与主导。工作人员不仅要操纵、控制和监督各设备的运行,还要与客观环境进行不断地交流协调。除了工作人员以外,乘客行为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对乘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规范乘客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道路因素

道路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基础,良好的道路条件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的前提。道路因素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现状。越复杂的路网结构,其受道路因素的影响越大。

2.3环境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组成成分上它包括硬件系统、人员配备、组织机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互动等。其安全性不仅要受到运营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法律等方面的影响。

3构建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管理系统

构建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管理系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运营企业、监管部门等共同努力,制定安全管理总方针,同时积极开展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完善安全审核评估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等工作。

3.1明确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管理的难度

与简单线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对路网的行车安全运输管理难度更大。线路是构成路网的基本单位,不同的路网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结构,线路越多,路网越复杂,对各线路、各车站协调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安全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3.2组建安全管理部门,确定部门职责

为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行车安全运输管理,应当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进行此项活动,而且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在人员配备上至少要包括最高管理者、部门业务经理、安全训练人员、特种装备负责人、设备技术操作人员等等。其中最高管理者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安排部门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审查安全管理措施,协调各线路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安全管理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在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上,要面面俱到,坚决对决职责划分不清,遇事相互推诿的情况。

3.3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运行进行控制

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进行运行控制的目标是与运行相关的所有风险,并使这些风险都处于受控状态。对于需要进行控制的风险(主要是不可容许的风险)应当建立文件化程序。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或惯例设置运行标准,该标准要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可以看懂并知道如何去做。

3.4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应急系统

应急系统的工作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而一份完整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内容设置上应当包含参与单位、应急责任人、参与人员的岗位职责、应急信息、紧急联络通信、内部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预案、关键设备保护预案、危险品处理预案。

应急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管理系统中作用主要由两大方面:1)确定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发生可能性;2)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造成的损害。

在应急预案的设置方面,积极建立包括公安、消防以及医院等单位在内的抢险救援队伍,定期安排演练。在演练期间要注意协调各单位之间、各部门之间、应急设备与参与人员之间的合作,提高抢险救援队员随机应变的能力。这里的应急设备包括消防设备、报警系统、隔离阀、应急照明系统、逃生工具、安全避难等。

4结论

作为当今城市重要的运输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大规模的建设当中,路网结构日益形成,且复杂多样。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管理体系,保障行车运输安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建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9).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6

一、基本情况

本组调研主要采取了听、查、看、议的方法,分别听取了各被调研单位分管领导及负责同志对本单位开展“活动”的情况汇报,查阅了部分被调研单位的有关车辆安全驾驶管理及驾驶员管理等规章制度,部分单位还主动将本单位开展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材料提供给了调研组审查,最后,对于每个被调研单位活动的开展情况,调研组都由张卓群秘书长给予了认真点评。

二、调研得出的结论

1、领导重视,措施具体

5月20日全市召开的在党政机关“遵守安全交通法规,做文明带头人活动”动员大会各被调研单位都派员参加了,会后,与会人员都向单位主要领导做了汇报,经过各单位党组会或办公会研究,各被调研单位也都根据市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制定了本单位的活动方案,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责任处室和责任人。

2、内容落实,不走过场

调研组所走访的各单位,都能够按照两办通知要求,召开了本单位驾驶员动员会,认真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落实开展“三个一”的宣传教育活动,联系单位所属片区交警大队的交警,给驾驶员播放有关安全驾驶的录象,讲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识,有的单位还组织驾驶员与交警座谈,充分交换意见,加深沟通理解;并根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按时上交了单位车辆情况摸底调查统计表、5月20日前单位车辆违章情况统计表、为核查提供了详实的依据。积极开展了自查自纠,按要求敦促违法违章车辆的驾驶员主动到交管部门接受处理,尤其是市公安局,结合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和省公安厅的“三项禁止”,与该局纪检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一道,三方并举、齐头并进地纠察本系统的车辆、人员的违法违规现象,树立起了执法部门消除特权思想,带好头的良好形象。市房管局、市财政局等单位,还结合本次活动对原有的车辆驾驶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从制度上规范了管理行为。市建委还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内容组织驾驶员进行了试卷考核。使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从熟知转化到精通。

3.成效明显,坚持长效

通过调研组的调研情况看,各单位均能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从单位领导到普通驾驶员都提高了对开展本次活动的认识,使驾驶员受到了教育,提高了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意识,能够消除特权思想,主动接受交警的管理和交管部门的处理监督,建立起了单位的日常管理与交警的路面管理相结合的良性机制。经过调研组点评,各单位均表示将积极完善建章立制工作,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为树立党政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有效地遏制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南昌道路交通状况做出表率。

三、存在的尚需解决的问题

1.由于各种原因,活动开展的进度不均衡,尤其是因为集中整治期间,联系交警授课的时间安排未能纳入活动的第一阶段。

2.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缺少特色。有的单位还局限于实施方案所要求的方式方法,没有能够突出本单位的特点,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各被调研单位都有一些好的做法,但是都未能及时加以宣传,因为带动力不够。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区交通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区交通工作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应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整改,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改,解决好群众反应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阻碍交通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三大目标体系:

1.落实“三个服务”。一是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区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第一位”的发展思路,自觉加快交通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规模化程度,为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创新优势提供新势力、拓展新领域,形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实现通行政村公路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建设城乡公共交通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逐步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

2.实现“三个有机衔接”。一是注重各种交通网络的衔接和协调,二是注重境内外交通通道的衔接和协调,三是注重交通枢纽的衔接和协调。

三、分析梳理

通过对各种形式征求的意见、建议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提炼,共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区交通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应强烈的4项突出问题:

1.希望交通局在今后的交通道路建设中,能紧扣“建设生态玉溪”这一主题,从大局出发,超前规划设计。

2.“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建议加大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主要是公路养护客观要求所需的资金保证和资金筹措,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3.继续关心、爱护、帮助各块工作,经常与基层政府联系,了解基层实际,解决实际困难。

4.协调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协调解决所欠的道路、客运站建设工程款。

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局逐项认真进行了分析,科学分类,将其划分为“有条件解决,正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及“有一定难度,正在积极协调、创造条件争取解决的问题”两大类。

四、落实整改

(一)希望交通局在今后的交通道路建设中,能紧扣“建设生态玉溪”这一主题,从大局出发,超前规划设计。

整改措施: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我区交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我区交通区位优势,构建公路网络。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安排补助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扩大财政性资金来源,探索新的融资渠道,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来源地问题。同时,健全交通资金监管和约束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三是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在加快公路建设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土地、能源、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运营、管理与资源节约,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交通发展、节约资源、环境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责任领导:李桂仙

涉及部门:公路科

整改时限:长期

(二)“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建议加大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主要是公路养护客观所要求所需的资金保证和资金筹措,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整改措施:进一步健全公路养护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全区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积极协调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养护管理政策出台,确保养护资金到位,管理人员编制及管理机构升级。已制定方案,筹备建立养护公司。我们将积极争取*区编委给予增加编制,同时提升地方段为副科级单位。对于各乡镇没有交通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我们将协调上级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责任领导:李桂仙

涉及部门:公路科、局办公室、地方段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三)继续关心、爱护、帮助各块工作,经常与基层政府联系,了解基层实际,解决实际困难。

整改措施:交通局的中心工作就是构建“路、站、运、管”一体化协调发展,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因此要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首先要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更要注重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调研工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调研工作,开展调研要选择一些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作为调研对象,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要在机关建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主动走出机关,问计于群众,求教于实践。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切实提高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领导:局长、副局长

涉及部门:局办公室、公路科、运输科、地方段、路政大队、运政所。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四)协调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协调解决所欠的道路、客运站建设工程款。

整改措施:加大协调力度,争取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一是区级以上政府补助资金的到位,二是乡镇对道路维护、养护费用的预算。对于拖欠工程款,我局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领导,争取逐年解决一部分,最终全部解决。

责任领导:施洪春

涉及部门:局办公室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五、保障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区交通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区交通工作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应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整改,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改,解决好群众反应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阻碍交通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三大目标体系:

1.落实“三个服务”。一是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区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第一位”的发展思路,自觉加快交通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规模化程度,为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创新优势提供新势力、拓展新领域,形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实现通行政村公路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建设城乡公共交通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逐步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

2.实现“三个有机衔接”。一是注重各种交通网络的衔接和协调,二是注重境内外交通通道的衔接和协调,三是注重交通枢纽的衔接和协调。

三、分析梳理

通过对各种形式征求的意见、建议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提炼,共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区交通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应强烈的4项突出问题:

1.希望交通局在今后的交通道路建设中,能紧扣“建设生态玉溪”这一主题,从大局出发,超前规划设计。

2.“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建议加大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主要是公路养护客观要求所需的资金保证和资金筹措,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3.继续关心、爱护、帮助各块工作,经常与基层政府联系,了解基层实际,解决实际困难。

4.协调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协调解决所欠的道路、客运站建设工程款。

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局逐项认真进行了分析,科学分类,将其划分为“有条件解决,正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及“有一定难度,正在积极协调、创造条件争取解决的问题”两大类。

四、落实整改

(一)希望交通局在今后的交通道路建设中,能紧扣“建设生态玉溪”这一主题,从大局出发,超前规划设计。

整改措施: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我区交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我区交通区位优势,构建公路网络。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安排补助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扩大财政性资金来源,探索新的融资渠道,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来源地问题。同时,健全交通资金监管和约束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三是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在加快公路建设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土地、能源、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运营、管理与资源节约,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交通发展、节约资源、环境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责任领导:*

涉及部门:公路科

整改时限:长期

(二)“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建议加大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主要是公路养护客观所要求所需的资金保证和资金筹措,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整改措施:进一步健全公路养护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全区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积极协调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养护管理政策出台,确保养护资金到位,管理人员编制及管理机构升级。已制定方案,筹备建立养护公司。我们将积极争取××区编委给予增加编制,同时提升地方段为副科级单位。对于各乡镇没有交通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我们将协调上级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责任领导:*

涉及部门:公路科、局办公室、地方段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三)继续关心、爱护、帮助各块工作,经常与基层政府联系,了解基层实际,解决实际困难。

整改措施:交通局的中心工作就是构建“路、站、运、管”一体化协调发展,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因此要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首先要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更要注重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调研工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调研工作,开展调研要选择一些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作为调研对象,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要在机关建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主动走出机关,问计于群众,求教于实践。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切实提高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领导:局长、副局长

涉及部门:局办公室、公路科、运输科、地方段、路政大队、运政所。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四)协调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协调解决所欠的道路、客运站建设工程款。

整改措施:加大协调力度,争取解决基层道路维护、养护费用,一是区级以上政府补助资金的到位,二是乡镇对道路维护、养护费用的预算。对于拖欠工程款,我局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领导,争取逐年解决一部分,最终全部解决。

责任领导:*

涉及部门:局办公室

整改时限:2009年下半年

五、保障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公路设计;多目标设计;灵活性设计

0引言

高速公路选线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是整个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高速公路选线方案质量优劣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研究采取何种方法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进行评价,以选择出最优的路线方案,对于做出科学、合理的路线决策,最终实现安全、高效、便捷、可靠、经济、绿色的高速公路运输服务尤为重要[1]。

因此,改变目前依赖于经验或拘泥于规范确定主要技术指标的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从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出发,兼顾安全、环保、经济、美学、功能和交通质量(交通容量)等设计目标,研究基于多目标的公路路线方案决策方法,实现公路的灵活设计和创作设计,从而达到设计目标协调统一,是当今公路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公路选线

公路选线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和有着纵横交错关系的综合体系。传统的公路选线方法以纸上定线为基础,由具有经验的专家或选线工作人员应通过实地调查和反复比较后确定一个路线平面图。这种公路选线方法主要以追求最小成本(或最大效益)为方案决策的唯一标准,或者将高速公路关于安全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转化为工程成本,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专家的实际经验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所以不能满足现代道路建设施工要求,难以应用到实际中。公路选线应是多目标权衡的结果,包括地形、地质、安全、自然景观等多重因素的考虑,它不是一个单目标决策或优化方案二事实上,对于环境逐渐增加的关注和社会影响迫使决策者必须考虑多个社会目标,而非简单的经济成本和效益。

2基于多目标的设计方法

2.1实现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良好的道路几何线形,平整坚固的路而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的,但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几何设计等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手段[2]。

我国公路半向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

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木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大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公路设计工作必须做好公路立体线形的设计,确保道路安全、舒适、和谐[3]。

2.2实现经济性的设计方法

经济性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一个制约因素。过分强调经济性就会将经济目标最大化,而忽视其功能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要实现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主要目标,即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提高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的整体效率的同时又不对路域环境造成破坏,就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首先,我国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在路线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其次,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全寿命周期的重要性,把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灵活选用技术标准,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实现与环境相协调的设计方法

高速公路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组成部分,包含道路、附属设施、周边目然环境及人的活动,并由以上因素共同组成了整体性的空间概念,它表示道路与其环境作为人的视觉所感知的风景特征。沿线景观指公路用地范围外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通过车行视觉,高速公路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将不同的景点组成连续的景观序列。高速公路景观不是静态的,平面的,而是动态的,三维的空间景观。因此,高速公路景观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是公路与周围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系[4]。

2.4实现交通质量的设计方法

我国道路交通现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类各级道路的性质、功能不明确,路网结构缺乏层次,交通需求与供给不仅在总量上不平衡,而且在结构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交通质量。因此,对于一条道路属于什么性质、应当具备何种功能,如何采用技术标准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已成为与道路交通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等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首先,当公路的功能分类确定后,就能够确定相对应的设计车速范围。在允许的设计车速范围,与平纵线形设计有关的一些主要限制性设计参数以及基本的公路横断面指标就可以确定。但设计人员应认识到,在满足所设计公路功能的前提下,为与其它目标相协调,作为主要控制要素的设计车速的确定有一定的弹性,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不能墨守成规。其次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地紧张的地段,经过技术论证后可以考虑加大边坡坡度及取消中央分割带;相反,在地广人稀的大西北,可以采用与原地面坡度相差无几的坡率,设计宽达十几米的中央分隔带[5]。

3结语

公路路线设计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良好的道路几何线形,平整坚固的路而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的,但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几何设计等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手段。

高速公路所处的外部景观环境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景观因子多,涉及领域广泛,我国的山区公路模式基本都是粗放式的,只是简单地从公路专业角度去修建,很少考虑公路周围的环境因素,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充分调查评价为基础,以设

计人员对公路专业、生态学、社会学、美学、建筑学、人类文化学和地域风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能力为条件,对山区公路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再造或再融合。

高速公路路线的选择和外部景观的协调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他们割裂来看待,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徐玖平,吴巍.多属性决策的理沦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方霞,李嘉.基于环境的公路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3)

[3]赵康.基于环境影响的公路路线方案优选[J].森林工程,2003.19(2)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方案篇10

abstract:Chengduasamoderncitywithdensitypopulationandmanymobilepopulation,thecarryingcapacityofroadtrafficisincreasinglylarger,sotherationalplanningofroadhasbecomeincreasinglyimportantissueoftraffic-relateddepartmentsatalllevels.throughtheinvestigationonthetrafficstatusofconnectingroadsintothecityofChengyaexpressway(ChuangyeRoadGaoxinRoadXimianqiaoStreetJiangxiStreetSouthStreetJindunRoadDongchenggenStreet),thispaperanalyzedthefunction,natureandlevelofitsintersectionroad,proposedsolutionstotrafficproblems,reflectingtheproblemsinthetrafficrealityinChengduandfuturedevelopmentdirectionfrompointtoarea.

关键词:成都市;交叉口;道路功能;道路等级

Keywords:Chengdu;intersection;roadfunction;highwaygrade

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88-02

0引言

成雅高速公路连接了四川省的两大旅游城市――成都和雅安,其入城路段也是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重点交通路段。成雅高速公路入城连接道路主要有:创业路、高新大道、洗面桥街、浆洗街、南大街、金盾路和东城根街7个路段,它们的交通状况如表1所示。

路段交叉口的交叉方式,相交道路的车道数量、功能和等级都是反映道路交通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上述路段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本篇论文的核心所在。

1创业路调研

创业路段共有3个交叉口,交叉方式较为丰富:互通式立交、平面交叉和分离式立交,具体如表2。

1.1创业路段存在的问题:①非机动车道没有明确的界定;②部分人行道过窄,只有1.5m宽,不方便市民通行;③二环路的交叉口距离二环立交太近,影响立交通畅性;④创业路人流量大,立交已不能满足需求。

1.2解决方法:①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隔断或地面明示;②拓宽狭窄部分人行道。设置人车隔离带;③提高永丰立交桥二环路南三段出口最近红绿灯直行绿信比,保证此出口出通畅,可以带来创业路口更加通畅;⑤在经常出现临时停车的地方(银行外面),路旁绿化带设置一块半绿化停车场。

2高新大道调研

2.1高新大道路段存在问题:①整条高新大道上有的路段设有非机动车道有的则无,并且有的路段小型车可以借用非机动车道使得非机动车道上的交通比较混乱;②各次干道参差不齐,有的人行道过于窄小有的则过于宽阔;③各次干道上管理不严,有乱停乱放的现象;④衣冠庙立交桥一环路南段向人流车流比较拥挤。

2.2解决方案:①规范道路的各车道;②对各次干道进行严格管理;③在衣冠庙立交桥处可设个人行天桥,进行人车分流。

3浆洗街、洗面桥街调研

3.1浆洗街交叉口出现的问题:①车流人流混杂,非机动车机动车混杂;②部分交叉口相隔距离过短,造成交通混乱,导致行人安全隐患;③道路实际使用情况与道路等级不相符。

3.2解决方案:①增设非机动车道,执勤人员加强管理;②设立人行天桥或其他方式用以保证行人安全;③建议拓宽或增设路线以分担道路压力。

4南大街调研

南大街路段整体而言行人罕见,有隧道和立交桥,车辆有条不紊(表5)。

五东城根街调研

东城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①仁厚街平安巷路段交通灯间距过短,影响交通通行。适当减少交通灯数量;②行人道过窄,过街楼街至东二道街路段实际行人道宽只有1.5米,与人流量不匹配。将街面扩宽;③行人道过高,东马棚街至红墙巷高达30厘米,容易失足摔伤。降低高度;④在少城路东胜街路段地面车道过窄;⑤生活性道路路边停车过多,堵塞交通。划分停车路段;⑥五条路叉,秩序混乱,后商业街与东门街、东城根街相交在同一十字路口,路口呈海星状。将商业后街剥离,改变开口。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