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十篇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十篇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22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海洋药物;医药产业;连云港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中国东南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东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北与山东省接壤,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沿海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总面积7444km2,总人口480万。大陆海岸线全长204.82km,沿海滩涂面积160万亩,涉及沿海四县二区18个乡镇和四大盐场。连云港作为江苏省主要的海洋城市,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资源变得日益迫切和需要[1,2]。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生活着五十多万种动、植物和上亿种微生物。海洋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高盐、高压、低营养、缺氧、缺光照等),能产生大量不同于陆生生物的结构特异的活性物质,是开发新型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的重要资源[3]。

1国际海洋药物的研究概况

世界的海洋药物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几经起伏,现已逐渐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海洋药物进入了临床或临床前研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当前,走在世界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前列的是美国、日本及欧盟这些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更加强了对海洋药物开发科研经费的投入,美国、日本和欧盟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经费均达到1亿多美元[4]。

四十多年来,世界范围内已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一万多种新型化合物。一些海洋来源的先导化合物已成功地开发成药物,如来源于海洋真菌的抗感染药物头孢霉素(cephalosporins)、来源于海绵的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和抗病毒药物阿糖腺苷(vidarabine,araa)、来源于芋螺的镇痛药物prialt(ziconotide)、来源于海鞘的抗肿瘤药物Yondelis(trabectedin,et743)等[5]。目前,国外至少还有二十多种海洋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大多数为抗癌药物,其中一部分因活性欠佳或毒性较大已终止临床研究,见表1[6~16]。表1国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海洋药物生物来源化合物应用前景临床阶段

2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概况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17]。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1996年,正式启动了“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将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的研究列为重点课题。目前国内沿海省市均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机构,以山东、上海、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市海洋药物产业发展较好。目前,我国已有6种海洋药物获准上市:藻酸双酯钠、甘糖酯、烟酸甘露醇、多烯康、河豚毒素和角鲨烯;另有十余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如海力特、降糖宁、褐藻多糖硫酸酯(FpS)等[18]。同时,国内还有十余种海洋药物进入临床或临床前研究[4,19~21]。《2008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3%。总的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明显。见表2。表2国内正在进行研究开发的海洋药物品名应用前景临床阶段

3连云港发展海洋药物产业的条件

在国务院2003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2007年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将海洋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连云港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食品等海洋新兴产业列为五大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连云港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三大海洋城市(南通、盐城、连云港)之一,是全国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之一,海域面积6670km2,有着开发海洋经济的优越条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连云港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35°07’之间,处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22]。调查发现,海州湾海区内有各种鱼类资源200种以上,软体动物46种,棘皮类4种,腔肠类7种。研究表明,已从来源于连云港海域的生物中发现许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菌、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生物活性[23~25]。

2008年,连云港具有以恒瑞、豪森、康缘、正大天晴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3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9%,实现销售收入74.9亿元,利税2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7.9%和18.3%,医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年均增幅超过30%,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化学药与中成药相结合的路线,初步建成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6大生产基地。医药产业已成为连云港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也为连云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连云港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淮海工学院,近年来在涉海学科,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引进一大批专门从事海洋生物学、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的博士、教授等,并建立了相关的科研机构,如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和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海洋药物及保健食品的研发,这也为连云港发展海洋医药业以及“产学研”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4连云港海洋药物产业的现状

医药产业虽然是连云港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企业产品主要是化学药和陆生植物药(中草药),对海洋医药的研发一直不甚重视,海洋药物及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基础非常薄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缺乏从事海洋药物研究的专门人才和研究平台。海洋药物研究涉及养殖技术、捕捞技术、生物技术及制药技术等多种学科,需要专业人才和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连云港目前还缺乏连结科研院校与医药企业的合作研究平台;②药源的制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很低,加之采集手段的限制,为获得足量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所需要的化合物而进行直接大规模的生物采集不经济且不可取(对生态的破坏);同时,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往往无法进行化学合成或产率很低,限制了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进一步研究[6];③资金的投入不足。连云港医药产业资金投入多注重于企业已有问题的解决,对海洋药物前期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5连云港发展海洋药物产业的对策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世纪,海洋药物及海洋保健食品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连云港要抓住江苏省沿海开发的机遇,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加大对海洋药物前期研究的投入,促进海洋医药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1政府的引导作用连云港海洋药物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要制定海洋药物产业的发展规划,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海洋药物的研究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科研经费的需求比陆生资源要大得多,开发资金短缺是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最大困难。因此要在资金上大量投入,在连云港市医药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对海洋医药产业进行引导扶持。在扩大政府公共投入的基础上,可吸引社会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产品研发,从而推动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

5.2企业的主导作用企业对市场的需求非常敏感,要充分肯定和发挥企业在海洋药物研发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其在海洋药物研究方面的项目。在连云港现有医药产业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海洋中成药和海洋保健食品,依托现有优势,对经中医临床实践或民间传统用药证明的海洋生物,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分离鉴定其活性物质,开发海洋中成药和海洋保健食品。

5.3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科研单位和高校在海洋药物的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实力和大量的人才,在海洋生物资源的挖掘、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海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应加大对在连科研机构或高校的资金资助,对一些探索性项目给予支持。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协调,建立企业与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一方面使企业避免大量的药物开发前期投入(资金和人力),又能真正使高校的研究成果获得及时转化,加快海洋药物的研发。

5.4海洋生态保护如前所述,大部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很低或难以合成,为获得足量的化合物而直接进行大规模生物采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大药源生物的人工养殖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新的海洋资源,如海洋微生物资源,应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对海洋微生物大规模培养以获得活性物质是可行的,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26,27]。

参考文献

[1]郭跃伟.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自然杂志,2009,31(1):27.

[2]王淑民,管华诗.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6,25(6):56.

[3]易杨华,李玲,汤海峰.海洋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3,24(2):75.

[4]焦炳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5.

[5]molinskitF,DalisayDS,LievensSL,etal.Drugdevelopmentfrommarinenaturalproducts[J].natRevDrugDiscov,2009,8(1):69.

[6]郭雷,宋晓凯,王淑军,等.海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10,34(3):82.

[7]Schoffskip,wolterp,Clementp,etal.trabectedin(et-743):evaluationofitsuseinadvancedsoft-tissuesarcoma[J].Futureoncol,2007,3(4):381.

[8]GrossoF,JonesRL,DemetriGD,etal.efficacyoftrabectedin(ecteinascidin-743)inadvancedpretreatedmyxoidliposarcomas:aretrospectivestudy[J].Lancetoncol,2007,8(7):595.

[9]martineza.marine-deriveddrugsinneurology[J].CurropininvestigDrugs,2007,8(7):525.

[10]newmanDJ,CraggGm.naturalproductsfrommarineinvertebratesandmicrobesasmodulatorsofantitumortargets[J].CurrDrugtargets,2006,7(3):279.

[11]SimmonstL,andrianasoloe,mcphailK,etal.marinenaturalproductsasanticancerdrugs[J].molCancerther,2005,4(2):333.

[12]ShenY,BurgoyneDL.efficientsynthesisofipL576,092:anovelanti-asthmaagent[J].JorgChem,2002,67(11):3908.

[13]RielyGJ,GadgeelS,Rothmani,etal.aphase2studyoftZt-1027,administeredweeklytopatientswith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followingtreatmentwith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J].LungCancer,2007,55(2):181.

[14]ajaniJa,JiangY,FaustJ,etal.amulti-centerphaseiistudyofsequentialpaclitaxelandbryostatin-1(nSC339555)inpatientswithuntreated,advancedgastricorgastroesophagealjunctionadenocarcinoma[J].investnewDrugs,2006,24(4):353.

[15]DumezH,GallH,CapdevilleR,etal.aphaseiandpharmacokineticstudyofLaF389administeredtopatientswithadvancedcancer[J].anticancerDrugs,2007,18(2):219.

[16]FairclothG,CuevasC.KahalalideFandeS285:potentanticanceragentsfrommarinemollusks[J].progmolSubcellBiol,2006,43:363.

[17]孙国权,李玲,易杨华,等.海洋抗炎物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2):93.

[18]王长云,邵长伦,付秀梅,等.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及其药用研究调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4):669.

[19]姚海燕.我国海洋药物产业发展概况[J].海洋科学,2002,26(12):14.

[20]韩玉红,吕志华,王远红,等.海洋硫酸多糖916氧化降解条件的正交试验法优化[J].海洋湖沼通报,2007,4:116.

[21]严君,施松善,王顺春,等.蜈蚣藻中一种硫酸半乳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9):1755.

[22]付敏艳,邹正中,蔡林,等.连云港台北和盐城三圩盐田土壤嗜盐菌多样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5):737.

[23]赵艳景,胡虹,王颖.真瓣鳃目5种海洋贝类生物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7718.

[24]赵艳景,胡虹,王颖.3种蛏类水提液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660.

[25]郭雷,赵艳景,王淑军,等.HGX5合成抗肿瘤物质的发酵优化及其性质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9,28(5):13.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2

1.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1.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部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1.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1.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1.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1.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部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1.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1.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1.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1.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1.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2、青岛“生物谷计划”简介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部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

3.4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问题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开拓、外部环境适应机制的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层次;青岛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应通过组织建设来加强。

4、对策与建议

4.1青岛生物谷自身发展对策

建立协调生物谷计划整体运行的企业化组织机构,对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与组合,使其具备相应功能,以保证生物谷计划的成功实施;健全各资源整合机构和团队,加紧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强化与技术源头的联系的分支机构;加紧建设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投入中介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青岛生物谷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增加网站的专业化信息交流与技术、人才、产品交易内容;加强对被孵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强化相互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相应专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协助引进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4.2青岛高新区应采取的对策

继续大力支持“青岛生物谷计划”,在扶植方式上体现规范化管理的特征,按wto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管理生物谷的政策与具体方式;支持和协助筹建生物技术产业孵化与创新服务体系(孵化、中介、咨询、融资、物业等),促进其按企业化运作;积极支持和促进生物谷建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

4.3对青岛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将“生物谷计划”当作青岛新世纪初期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予以全方位支持,结合青岛优势企业和知名活动(会展、节庆)进行宣传和推介;积极协调与“生物计划”有关的地方及驻青单位企业、机构,使生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申办奥运会成功,积极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为“生物谷计划”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2001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38.

[2]LiuShuguang,ChenCai.progressofregionaleconomicgeographyinChina:acomparativestudy[J].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1999,8(3):257-263.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高新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目前,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新型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及制剂和医疗器械为主体的新医药产业已具备扎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以碳纤维、硅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以太阳能转化利用的高纯晶体硅材料生产,特别是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基础已经形成,正在加速发展。

一、连云港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近3年来,连云港高新区共完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500多项,累计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6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00多个。区内共集聚高新技术企业65家,有2家企业经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4个,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个。建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2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68个,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是苏北地区单位面积拥有创新平台数量最多和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特色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连云港高新区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新兴产业初步集聚并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新医药产业在抗肿瘤、消化道、抗肝炎、妇科血瘀症、糖尿病、中药抗病毒等多个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以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差别化氨纶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产业以及硅电子信息材料等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新能源产业已构建风电装备、光伏、清洁能源等三大产业链;江苏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也已在高新区内建成。

二、连云港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新医药产业

新医药产业已基本形成以化学药、中成药为主体,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为特色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成为全市行业集中度最高、竞争能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支柱产业,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高新区拥有以创新药物研发与发展研发外包为目标的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江苏省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是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区内医药企业共承担了11个国家“863”计划项目、18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12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拥有恒瑞、豪森、康缘药业等从事新医药领域的研发中心6家;拥有千樱医疗设备、天诺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研发中心6家;拥有江苏豪森、深圳奥萨集团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及康缘海洋医药中试基地,其中恒瑞、康缘、豪森和正大天晴4家医药骨干企业均进入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二)新材料产业

开发园区目前已经聚集包括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5家部级科研单位;拥有中复连众、杜仲氨纶、汉高华威等新材料生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近60家;在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金属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涌现出一批极有前景的项目和产品。如中复神鹰公司已形成年产3000吨碳纤维原丝和1220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应用于航天、国防等尖端领域的t700/t800级碳纤维已进入中试阶段,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布局相对集中的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群,并已形成硅材料加工、太阳能光伏电池、电子信息材料生产的特色集群区。

(三)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高新区以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园、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省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平台,以龙头企业科研中心为主体,在核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清洁能源方面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风电设备领域集聚了国电联合动力、中复连众、杰瑞电子、重山精工等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形成了集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配套发展的产业链。园区的中复连众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其部级科技项目“3兆瓦海上风力叶片研发”在北京世界“绿博会”亮相获奖,全球最大的5兆瓦风电叶片也已下线;韩国重山精工公司生产的风力塔架出口规模居全球同行业前列。

三、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一)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重点发展化学合成药领域、新型医疗器械领域、新型化学药品制剂领域、现代中药及制剂领域、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

一是化学合成药领域,重点发展原料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物、肝病药物、多肽药物、麻醉镇痛药。化学制药仍然是目前医药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化药仿制药及原料药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球非专利药市场增长速度是专利药市场的4倍。

二是新型化学药品制剂领域,重点发展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滋膏剂、贴膏剂等。近年来,西药制剂出口发展迅速,在国内医药市场复杂多变、波动较大的形势下,已成为消化过剩能力、推动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现代中药及制剂领域,重点发展中药饮片、妇科药物、儿科药物、心血管药物、骨伤科药物等。近几年来,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年增长24%,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加深,其市场潜力巨大。

四是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保健品。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海洋药物已由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未来20年将形成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领域、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新能源材料领域、高性能金属材料领域等,形成以新材料研发为先导,涵盖小试、中试、产业化及检测等环节的完整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及产业链。

一是复合材料领域,重点发展以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差别化氨纶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应用材料,这种类型的材料普遍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较轻的比重、极强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多个行业领域都有应用。

二是新能源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单晶硅、多晶硅项目,薄膜电池材料项目。连云港硅资源、氯碱资源丰富,水电资源总量充足,为发展多晶硅等能源新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是金属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粉末冶金、钢制品、金属加工、铝合金、镁合金等。连云港铁路、高速、港口运输条件便利,可以大量从内陆地区运输钢铁、铝、有色金属及煤炭资源,即将投入的南钢项目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电领域、风电设备领域、高效照明设备领域、重生物质能设备领域、清洁能源领域,不断壮大规模,形成特色和优势。

一是太阳能光电领域,重点发展多晶硅切片、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连云港拥有丰富的硅资源、盐碱化工资源,石英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为多晶硅生产提供了原料基础,而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重要材料。

二是风电设备领域,重点发展风机塔架、风力叶片、发电机组、高速齿轮箱、变压器、控制装置等。风电产业是当前新能源产业中最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细分行业之一。作为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风电产业赢得历史性发展机遇,发展势头迅猛。

三是清洁能源设备领域,重点发展煤电联产装备、煤气化设备、能源环境装备。连云港有火电、垃圾发电等发电产业,东陇海线辐射的中西部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火电场设施,为开发区发展清洁能源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了打造国家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快速集聚,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快速循环转化,连云港高新区应大力实施产业高端化战略,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形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参考文献:

①张洁莹.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06)

②贾琳.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9(04)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4

当前,国家正在重构沿海经济大战略,浙江省被国家批准为海洋经济试点省。2010年8月,浙江省编制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报发改委。2011年3月初,浙江省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台州海洋资源丰富,实施主攻沿海战略,努力使台州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不仅是顺势之为,更是优化发展布局、培育持续发展动力的长远谋划。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

对于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内外进行的都比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此后,在海洋经济的研究发展历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理论:

1.海权保护理论。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构建了完整的海权保护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

2.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海洋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的海洋区划体系内,包括自然区、功能区和经济区内形成的海洋区域经济体系,是以海洋区域为单元、以海域资源为基础、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是海洋经济发展及其海域布局规律的综合反映。

3.海洋区划理论。海洋区划理论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把一个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区域。海洋经济区划以地(海)域经济为单元,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海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地(海)域系统。

4.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共同行动纲领。海洋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子孙后代资源为代价的发展”,它是海洋发展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的一种新思想和指导行动的新模式。

5.海洋产业经济理论。海洋产业经济理论所关注的是,怎样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构建一个完整、高层次的海洋产业体系。该理论认为要使海洋资源得以持续利用,海洋经济持续增长,海洋经济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把海洋资源优势和陆域经济优势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项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和块状海洋经济,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

以上五种理论为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理论参考,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二、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台州市海洋资源概况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是海洋资源大市,拥有“港、涂、渔、景、能”五大海洋优势资源,在浙江省占有重要的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台州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

1.港口资源。台州市深水岸线和港湾资源丰富,可开发港口岸线长96.23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港口的岸线长达30.75公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三门湾、浦坝港、台州湾、隘顽湾和乐清湾等港湾以及大小港口15处,还拥有国家批准的渔港20个。

2.滩涂资源。台州市所辖海域海涂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成片,处于缓慢淤涨状态,主要分布在台州湾等开敞的河口海湾及三门湾、乐清湾等半封闭海湾内。滩涂不仅具有调节气候、纳潮分洪、抵御风暴潮的作用,更有对污染物稀释扩散的自净作用。

3.海洋渔业资源。台州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大陈、猫头、披山等渔场。三门湾、乐清湾及大陈岛海域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贝类苗种基地,养殖品种类有鱼、虾、蟹、贝、藻等五大类30余种。

4.滨海旅游资源。台州市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汇聚着“山、海、岛、城”等多种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主要景点有桃渚、长屿洞天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大鹿岛部级森林公园和江厦、大陈岛两个省级森林公园,桃渚部级地质公园,石塘渔港千年曙光公园、一江山岛近代战争遗迹和海蚀风光等。

5.绿色能源。台州沿海港湾众多,属强潮海区、潮差大、潮汐能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三门湾和乐清湾。台州海域风力资源丰富,沿海和岛屿有效风时高达7000小时/年以上,此外,台州市海域还拥有丰富的波浪能和潮流能。

(二)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

1.海洋开发投入不足,涉海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海洋基础设施、海洋高新产业以及深水港的开发投入不足,海洋经济与省内外沿海城市相比,无论是临港工业、港口海运业、滨海旅游业,还是海洋高新产业都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

2.海洋渔业面临严峻挑战,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捕捞渔场缩减,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生产与渔场资源矛盾更加突出。滩涂养殖和围塘养殖已趋饱和。浅海养殖尚有较大潜力,但发展浅海养殖需要较高的技术、经济支撑,也伴随较高的风险。渔业结构调整任务异常艰巨。

3.海洋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海洋生态压力加大。台州近岸海域污染程度相当严重,严重污染海域分布在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等海域。近海海洋捕捞强度的迅速膨胀,海洋食物链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直接影响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4.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薄弱,高新技术发展滞缓。台州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科技进步作用相当微弱,海洋科技水平不高,海洋产业仍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代表海洋开发前沿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不快,影响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5.海洋灾害影响频繁,抗灾能力有待提高。台州是浙江省受海洋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抗灾能力有了提高,但遇较强台风时,抗灾能力仍显不足。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滞后。平原排涝常受风暴潮影响。

三、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和区域布局

(一)主要产业

台州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必须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布局为目标,以沿海产业带规划为依托,重点发展临港新兴工业、港口海运业、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积极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临港新兴工业。台州依托港口条件可适度发展能源电力、船舶修造、石油化工等临港工业。(1)沿海能源工业。能源电力方面,台州现有华能玉环电厂。要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形成适度超前、科学配套、容载合理、装备精良、运行灵活、安全稳定的电力安全保障体系,以大型电厂为支撑、500千伏环网为主骨架,实现“大电网、高参数、高度自动化”的电网格局。积极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2)船舶修造业。船舶修造主要集中在温岭、椒江、三门一带,此外还有临海的桃渚造船基地。要培育按现代化总装造船厂模式运作的核心企业,促进船舶产品向系列化、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工艺装备,扩大制造吨位,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船舶工业体系。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制造业,提高中小船舶建造的技术水平,发展面向国内外的船舶配套业,形成协调的船舶生产产业链。建立完善的船舶交易市场和网络。(3)石化工业。石化产业带主要是大陈岛石油储运基地及以黄礁涂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沿海石化基地;要以建设大型临港石化工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进口原料深加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加工为主的低污染、轻化工、深加工型石化项目。

转贴于

2.港口海运业。近年来,台州市的港口和码头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台州港在海门、大麦屿、健跳传统三大港区基础上,增加临海、温岭、黄岩三港区,形成“一港六区”的港口发展新格局,最终形成各港区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民营化特色明显、各港区联动发展的组合式港口,建立港口、公路、铁路为主干的综合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推动海洋运输、仓储、货运及信息服务的发展,努力构建椒江葭沚、大麦屿等现代港口物流园区。

3.海洋渔业。(1)海洋捕捞业。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建立集生产、运输、加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的远洋渔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海洋捕捞的综合效益。完成玉环灵门、栈台渔港,临海红脚岩渔港,三门健跳渔港等省重点渔港续建工程,争取路桥金清渔港、椒江大陈中咀避风港、玉环坎门中心渔港、温岭中心渔港建成。(2)海水养殖业。朝着“特色、优质、高效”方向发展。选择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大黄鱼、青蟹、对虾、沙蚕、泥蚶、蛏等品种,建立各具特色的海水养殖开发区。推进水产品种苗工程、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网络和养殖水域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促进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发展。(3)水产品加工业及市场流通。提高养殖产品加工与净化、低值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加快开发海洋药物、保健品和功能食品。依托中心渔港和渔区城镇对渔业产品集聚作用,加快建立海水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出口基地,积极培育渔业加工龙头企业。

4.滨海旅游业。发挥台州“山、海、城、岛、洞”等五大资源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以“游海岛、观海景、吃海鲜、购海货、住海滨”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加快滨海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使台州成为浙江大旅游网的东部重要节点。打响“神奇山海、活力台州”旅游的品牌,建设浙东休闲旅游胜地。

以桃渚、温岭东部滨海旅游区、大陈岛、大鹿岛森林公园为依托,形成“一带、两岛、六区”的滨海旅游新格局。一带即甬台温通道以东滨海带,实施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各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区块;两岛即大陈岛(包括一江山岛)旅游、大鹿岛森林公园。六区:三门蛇蟠岛旅游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观光休闲旅游区,包括千洞之岛景区和渔家风情旅游;临海桃渚省级风景旅游区,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兼胜的综合型高等级风景旅游区;台州滨海城市旅游区,为台州市滨海旅游中心集散地和服务中心;台州黄琅滨海旅游区,包括黄礁岛旅游度假村、农业高科技观光休闲园和剑门港海滨休闲娱乐区;温岭东南滨海旅游区,包括石塘千年曙光园、松门海滨旅游区、长屿洞天—方山及江厦森林公园;玉环中国休闲渔都旅游区,包括坎门渔村、南排山休闲旅游区,突出海洋风光和海岛风情。

5.海洋高新技术产业。(1)海洋生物医药业。重点培育和扶持若干骨干企业和新兴海洋产品,加快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洋保健食品及深水网箱和海珍品良种育苗等开发研制。选择在椒江区内建立海洋创业服务中心、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在玉环省级海洋科技园区内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椒江中心渔港、温岭松门、玉环坎门建成海洋药物和海洋化工制造研究基地。在大陈岛开展深水网箱技术和良种育苗工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程研发。(2)海水淡化。大力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开发电水联产热法、核能耦合、膜法低成本淡化、亚海水淡化及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水等技术,创建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二)区域布局

结合台州市海洋资源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从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细化沿海产业带规划,形成“一港、三湾、六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一港即台州组合港;三湾即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六区即椒江口综合经济区、温岭滨海综合经济区、乐清湾综合经济区、三门湾综合经济区、临海滨海综合经济区和海洋生态经济区。

1.台州组合港建设(一港)。台州组合港包括海门港区、健跳港区、大麦屿港区、临海港区、温岭港区和黄岩港区。海门港区: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码头,争取建设大陈石油储运码头,成为台州对外贸易、旅游客运、能源运输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性港口。大麦屿港区:重点建设外贸集装箱、煤炭、石化中转运输和物流园区,成为台州市南部综合性枢纽港。健跳港区:重点在口外牛头门建设万吨级以上散货码头,成为以能源运输为主,兼顾大小件杂货运输的台州北部综合港口。临海港区:规划分头门作业区和椒江口内作业区。其中椒江口内作业区以千吨级以下码头泊位为主。头门作业区重点开发深水港,做好头门港区开发前期工作,争取连岛大坝工程建设,在大坝中部建成两座万吨级码头。温岭港区和黄岩港区: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为主,为地方经济服务。

2.海湾资源开发(三湾)。三门湾(包括浦坝港):为半封闭强潮海湾,三门湾内湾和浦坝港沿岸滩涂、港汊发育,深水岸线不多,宜发展海水养殖和休闲旅游。健跳港口门和口外洋市涂、牛山岸段深水岸线,水深7~10米,深槽稳定,可建设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台州湾:为开敞型强潮河口湾,湾外海域散布着大陈岛、东矶列岛,海域开敞,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宜发展海岛旅游、浅海养殖、休闲渔业。头门岛南岸、上大陈岛西南岸段深水岸线,航道水深条件良好,具有深水港的开发前景。其中大陈岛规划建设30万吨兼靠40万吨石油储运码头。乐清湾(包括漩门湾):为半封闭强潮海湾,湾内环境隐蔽,岸线基本稳定,湾内滩涂和港汊发育,岛屿众多,宜发展海水养殖和休闲旅游。外湾东岸大麦屿岸段水深10~30米,水域开阔,拥有发展深水港口的深水岸线。

3.沿海产业带建设(六区)。从产业发展及空间拓展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照陆海联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要求,台州市沿海将建成资源、产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六个海洋经济区。(1)椒江口综合经济区。包括椒江、路桥两区沿岸乡镇。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制造、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及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港口海运、港口电力、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等临港工业。提高海洋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椒江渔港经济区。建设都市休闲旅游区和黄琅滨海旅游风景区。(2)温岭滨海综合经济区。包括温岭市东南的沿海乡镇。重点发展摩托车及汽摩配件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船舶修造业和配套服务业,培育修造船基地,建设现代化船舶和船舶配套产品交易市场。开发海洋医药、海水利用及潮汐能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建设温岭(松门、石塘)渔港经济区。以大港湾为基地,建设优势海水养殖品种(虾、蛏)产业带。综合开发滨海旅游业。(3)乐清湾综合经济区。包括玉环县及温岭市管辖的乐清湾沿海乡镇。重点发展汽摩配件等主导产业,发展港口海运、沿海能源、修造船、水产品深加工等临港工业。积极开发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水利用及潮汐能等海洋新兴产业。建设优势海水养殖品种(蛏、大黄鱼、虾、青蟹等)产业带。加快坎门中心渔港和玉环休闲渔都旅游区的建设。(4)三门湾综合经济区。包括三门县的沿海乡镇。重点发展沿海能源工业、船舶修造业和海水养殖业。建设健跳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开发健跳深水港。发展浅海养殖,建设优势海水养殖品种(青蟹、对虾、蛏、大黄鱼及蚶等)产业带。(5)临海滨海综合经济区。包括临海市的沿海乡镇。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制造、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灵江船舶修造业,积极发展特种船舶修造。建设红脚岩渔港和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头门岛连岛工程。(6)海洋生态经济区。该区主要涉及离大陆较远、地理位置相对较独立的台州列岛、东矶列岛和鸡山岛(群)及其邻近海域。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修复海洋生物资源的前提下,以调整海洋渔业结构为重点,加快海岛旅游业和港口开发。坚持生态立岛、产业兴岛。发展陆岛、岛间交通,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转贴于

四、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海洋意识,树立科学海洋发展观

围绕建设浙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下列四个思想转变:从陆域国土空间转变为海陆一体的空间思想;从追求陆域经济效益、大陆经济思想转变为多层次、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的现代海洋经济思想;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发展经济和生态建设并举思想;从单纯发展海洋经济转变为发展海洋经济和弘扬海洋文化并举思想。通过统筹协调,推动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覆盖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涉及国民经济15个门类中的13个。涉海行政部门多,为了使各涉海产业协调发展,在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高综合调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健全沿海县(市、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切实履行海洋综合管理职能。继续充实和加强海洋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完善海洋经济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决策的执行、重大工程项目的协调、重大政策和措施落实的督察和领导,以保证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加大海洋经济投入,构建发展的支撑体系

拓展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平等参与海洋经济开发,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新格局。安排专项基金,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公益事业、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和个人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海洋产业,使台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主体和开发项目多元化。重点抓好台州组合港建设和港口集疏运网络以及口岸服务系统骨干工程建设,通过各港区疏港道路与之相连形成完善的集疏运网络,拓展港口腹地。加快建设沿海电力能源,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工程,促进生产力的优化布局。继续建立海洋信息系统、海洋监测系统、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御决策体系、海洋污染应急处理和救助体系,增强海域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继续抓好海岸防护、水利工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实施“科技兴海”,提高海洋经济创新能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海,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带动作用。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的相互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发,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抓好企业家、高级专业人才、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台州高校围绕支柱行业和主导产业,面向区域经济,开设一批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为建设海上台州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做好海洋资源调查评价、监测等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依据;要加强对海洋科技工作的支持,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示范与推广。要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鼓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进程,培育、扶持、规范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加快海洋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台州市急需的高层次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实行引才、引资和引项三位一体,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海洋开发体系。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海洋药物;综述;展望

地球表面约3/4左右被海洋所覆盖。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有80%在海洋中,并且海洋是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地,环境独特,包括了高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所谓生命极限的环境,为能在严酷的环境下进化生存,迫使很多海洋生物在生命过程中代谢产生一些结构特殊、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学物质即次生代谢产物,往往这些是陆地生物所没有的。海洋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取得药品的天然资源库。世界各国纷纷斥巨资对海洋生物的资源、化学、生态学、生物活性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为了从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能有效预防、治疗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创新药物。我国在海洋药物的应用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内外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海洋天然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具有高效的活性和特殊的药理作用机制,是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生物资源,目前,其主要药理活性侧重于抗菌抗病毒、作用于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癌、镇痛等几个方面,下文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1抗菌抗病毒类

1955年第一个抗病毒海洋药物阿糖腺苷ara-a(arabinoside)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人眼疱疹感染。Lee等[1]利用海藻中的褐藻酸钠制备褐藻酸盐,通过试验发现这种盐类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异醌环素B[2]是从海洋小单胞菌属tp-a0468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类醒环类抗生素。深水外海绵(epipolasisre-iswigi)中分离得到2种萜类化合物reiswi-ginsa和B,具有高度的抗病毒活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3]。贪婪倔海绵(Dysideaavara)中得到具有抗有丝分裂和抗突变活性的倍半萜avarol和avarone,在体外0.1μl/ml浓度时可抑制HiV复制,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艾滋病药物[4]鲍鱼、牡蛎、硬壳蛤和某些腹足动物提取物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在体内、体外均显示出抗菌和抗病毒活性[5]。

2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类

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抗衰老、提高大脑记忆、降血浓度、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张血管作用[6]。临床使用的藻酸双酯纳具有明显抗凝血、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甘糖酯为褐藻酸钠水解、酯化而成的聚甘露糖醛酸丙酯的硫酸钠盐,是低分子多糖类海洋药,有温和的抗凝作用和较好的抗血栓作用,治疗高脂血症。该品为类肝素药;有降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作用。宋红霞等[8]采用甘糖酯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合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0例,完全缓解率90%。一定浓度(0.8mg/ml)的甘糖酯对后发性白内障有防治作用[9]。甘糖酯治疗脂肪肝收到满意的效果[10]。甘糖酯片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疗效满意,有较强的降血脂效果。长期服用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11]。螺旋藻是降血脂的纯天然海洋药。螺旋藻胶囊与烟酸肌醇酯比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螺旋藻明显降低tC,tG和高HDL-ch,其作用强于烟酸肌醇酯。螺旋藻还含大量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达45%,两者是构成细胞膜和线粒体内磷脂的重要成分,可以防止tC和tG在肝脏、血管中堆积,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强肌体的免疫力[12]。靛红(isatin)为新型天然海洋药,是内源性活性物质。研究表明靛红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作用[13]。吲哚醌(indole-2,3-dione)为一种新型纯天然海洋药物,也是内源性活性物质,是抗点燃单胺氧化酶B神经活性物质,毒性低,在降血脂方面的作用对维持脑血管正常功能、预防老化有一定积极作用,吲哚醌的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是否对人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并参与抗衰老、尚待进一步研究[14]。水母毒素有望研制成独特心血管药及神经分子生物学工具药[15]。头足毒素(也称章鱼毒素)可望开发成抗心绞痛药物。海胆毒素和海蛇毒素在心血管、抗血栓药方面效果显著[16]。

3抗肿瘤、抗癌类

海绵他汀为美国科学家从东印度洋盛产的一种海绵中已分离出一种名为“海绵他汀”的化合物。动物实验证实,该物质对包括白血病等20多种常见的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17]。et-743是从加勒比海被囊类动物ect-einascidiaturbinata中提取的一种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具有很强抗肿瘤活性的海洋药物。通过与Dna结合后抑制肿瘤Dna转录,同时也能抑制多药耐药基因活性可诱发肿瘤细胞死亡。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能下调其超表达的p-gp,增加抗癌药物在mDR细胞中的蓄积,增强其他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18]。Ga-jate等[19]研究发现et-743能够在高浓度时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在低浓度时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周期。海兔毒素[20]从海洋软体动物Dolabellaauricularia中分离出的抗癌活性肽,其抗肿瘤机制为抑制微管聚合而使细胞周期阻滞在间期,用于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膜海鞘素首先由Rinehart等[21]从加勒比海海鞘科被囊动物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得到,该类化合物中膜海鞘素B在低浓度即对乳腺癌、卵巢癌、肾癌、白血病、间皮瘤及肉瘤等具有较强抗癌活性[22]。我国从西沙海域棕色扁海绵中提取到新活性化合物phakellistatin12[23]确定其化学结构为环七肽,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对人肝癌BeL-742细胞株有极强的作用。海力特是海洋中成药,为从昆布和麒麟菜中提取的多糖类药物,对小鼠S180实体瘤及小鼠肝瘤H2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增强肝脏t细胞产生iL-2能力。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因子释放有关[24]。聚古罗糖酯是从海藻中提取分离,并经化学修饰得到的海洋硫酸多糖类化合物。明显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体外能抑制肿瘤细胞ts-Ft210的增殖。它可通过周期性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实现抗肿瘤活性[25]。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癌药氟尿嘧啶,是依据从隐南瓜海绵中发现的海绵核苷的结构设想合成的[26]。

4消炎镇痛类

甲壳胺(chifosan)以甲壳胺作为主要成分研制的创伤愈合海绵治疗干槽症,疗效显著。创伤愈合海绵与创面接触后,在创面酶的作用下,与其他敷料降解形成纤维蛋白凝胶封住创面。敷料直接刺激创面,促使凝血酶分泌,以凝胶包裹拔牙创的神经末梢,可取得镇痛效果[27]。物芋螺毒素种类多,结构复杂,毒性强,作用快,临床上用作特异诊断试剂,作为镇痛药疗效确切,不成瘾[28~32]。

5作用于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类

海螵蛸能增加正常和应激大鼠胃组织camp的含量[33],说明该药物能有效地减轻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形成和促进溃疡的愈合。海螵蛸还具有止血、涩经止带、制酸吞酸、剑疮等功效[34]。螺旋藻能明显减轻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机制可能是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的pH,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加其清除[35]。

6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海洋药物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心脑血管、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为我们展示一个巨大海洋药物资源库,在海洋中提取药物的品种之多,涉及的治疗范围之广,甚至比陆地生物所提取的药物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目前对海洋药物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加上我国的海洋药物的研究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海洋药物的开发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海洋生物学、生态学、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科研经费的需求亦比陆地资源的研究要大得多。所以在其研究中要做到经费合理利用并有计划的开展研究。随着现代细胞培养、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高通量筛选、海洋化学生态学方法、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技术、药物修饰技术等及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海洋药物研究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开辟新领域。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寻找海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海洋药研究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祖国医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海洋药物开发研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海洋中药,比如在中药组方中配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独特的配方,可能会具有独到的治疗效果,由此制备成的新产品将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有望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另外拓宽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途径、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海洋环保等也将是我们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相信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必将有个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建国.海洋生物抑菌物质的研究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9):820-822.

[2]KosinostatinFt.aquinocyclineantibioticwithantitu-moractivityfrommieromanosyorasp.tp-a0468.Jantibiotics,2002,55(2):128-133.

[3]周俊兵.海洋药物在眼科的应用.河北中医,2004,26(7):543.

[4]丁安伟.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3):139.

[5]管华诗,耿美玉,王长云.21世纪中国的海洋药物.中国海洋药物,2000,19(4):44-47.

[6]万瑞香,隋忠国,陈德利,等.鱼油多烯脂酸对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海洋药物,2001,20(4):24.

[7]itohH,nodaH.antitumoractivityandimmunologicalpropertiesofmarinealgaepolysacch-arides,speciallyfucodian,pnparedfmmSargagsumthunhergiiofphaepphyceae.anticancerRes,1993,13,2045.

[8]宋红霞,王福安,于全军.甘糖酯与全反式维甲酸合用防治apL并发DiC疗效观察.中国海洋药物,2000,19(6)∶42-44.

[9]李树正,曹广华.甘糖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医药导报,2001,20(7)∶434-435.

[10]李丽莹,金钊,廖景华.苷糖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2):104-105.

[11]高爱滨,弭庆胜.螺旋藻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3)∶155-156.

[12]董岩,杨志宏,章政,等.靛红对胆固醇水平的基础研究.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3)∶224-225.

[13]董岩,章政,刘占涛,等.吲哚醌对实验鼠血胆固醇作用的研究.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3,22(10)∶629.

[15]张奕强,许实波.水母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概况.中国海洋药物,1999,18(1):43-69.

[16]傅余强,顾谦群,方玉春,等.海洋生物中蛋白质、肽类毒素的研究新进展.中国海洋药物,2000,19(2):45-50.

[18]海绵将成为抗癌药物的新来源[eB/oL].省略/wy/zxdt4.htm,2001-12-14.

[19]Kanzakia,takebayshiY,RenXQetal.overComingmultidrugresistanceinp-glycoprotein/mRD1overexpressingcelllinesbyecteinascidin743.molCancerther,2002,1:1327.

[20]GajateC,anF,mollinedoF.Differentialcytostaticandapoptoticeffectsofecteinascidin-743incancercells.JBiolChem,2002,277(44):41580.

[21]Yovinea,RiofriomBlayJY,etal.phaseiistudyofecteinascidin-743inadvancedpretreatedsofttissuesarcomapatients.JCLinoncol,2004,22:890.

[22]李青选,王雪雯.膜海鞘素B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9,16(6):321.

[23]易杨华,李玲,林厚文,等.国南海总合草苔虫和海绵中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3):236.

[24]朱媛媛,李桂玲,王菊英.海力特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海洋药物,2003,22(5):41.

[25]苗本春,李静,耿美玉,等.海洋硫酸多糖聚古罗糖酯(912)抗肿瘤作用机理探讨.中国海洋药物,2003,22(3):11.

[26]姜山,李化苓,邵磊.近几年海洋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国海洋药物,2001,20(1):42-45.

[27]唐佩琳,王万春,吴鸿.创伤愈合海绵治疗干槽征30例.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4,3(3)133.

[28]Silvestpog,Conticello,Yoavg,etal.mechanismsforevolvingHypervariability:theCaseofConopeptides.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2001,18:120-131.

[29]espirituDJ,watkinsm,Dlamv,etal.Venomousconesnails:molecularphylogenyandthegenerationoftoxindiversity.toxicon,2001,39(12):1899-1916.

[30]

mcintosh,Jm,oliveraBm,CruzLJ.Conuspeptidesasprobesforionchannels.meth.enzymol,1999,294:605-624.

[31]mcintoshJm,tonesRm.Conevenom-fromaccidentalstingstodeliberateinjection.toxicon,2001,39(10):1447-1451.

[32]JainkK.anevaluationofintrathecalziconotideforthetreatmentofchronicpain.expertopininvestigDrugs,2000,9(10):2403-2410.

[33]方尔笠,顾洛,田苏平,等.海螵蛸防治胃溃疡作用的机理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101.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演变GDp关联度

海洋自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竞争海洋、深度开发利用海洋乃当今世界大势所趋。浙江作为经济大省,亦是海洋大省,历经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震荡,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不言而喻:在发挥陆地经济最大化潜力的前提之下,借助资源、区位、产业结构调整,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正当其时。

一、海洋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即人类在海洋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活动。

按照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三次产业划分原则,海洋三次产业可以分为: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的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的海洋第二产业;以及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等的海洋第三产业。

二、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规律分析

1.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沿海大省,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可谓基础颇佳。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达4508亿元,从2003年全国第5位上升至第3位;海洋经济增加值155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从2003年的7.5%提高到8.3%;海洋一产和涉海二、三产业产出比从2003年的18:38:44调整为11:40:4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海洋产业基础雄厚

①海洋主要产业发展稳定

2007年,浙江省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出3169亿元,增加值10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16.2%。据统计,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主要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

②海洋相关产业稳中有升

浙江省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总产出3791亿元,增加值1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19.4%;海洋相关产业占全省GDp6.0%,占海洋生产总值47.8%。2005年以来,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6.0%。其中,涉海服务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发展相对较快。

③海洋新兴产业渐成亮点

海洋旅游接待游客数和收入已占全省旅游的50%,普陀山成为全国最受欢迎海洋旅游区之一。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居各省市首位。2007年浙江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413亿元和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和20.4%。

(2)海洋产业亟待升级

①粗放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

浙江的海洋产业整体上呈粗放增长态势,港口物流现代化、组织化水平偏低,物流成本较高;船舶工业“散、小、低”状况突出,研发设计和配套行业发展滞后;海洋旅游精品偏少,高端、高影响力旅游品牌和产品缺乏;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再生能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等。

②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浙江省的海洋科技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表1)。海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科研经费收入偏低,科技课题数与科技论文数均位于兄弟省市的末端。

表12006年浙江海洋科技实力与兄弟省市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年鉴》(2007年)

③海洋渔业形势不容乐观

渔业资源衰退,渔场缩小,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空间不断缩小。2008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减少了5万亩。在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下,海洋渔业生产能力低下的弊端日益显现。国际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等,也加剧了水产品市场竞争压力。

2.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1)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一般而言,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大致分为起步阶段,海洋三、一产业交替演化阶段,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及海洋产业发展高级化阶段四个阶段,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动态演化过程。

(2)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随着浙江省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措施的实施,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产业在总量不断扩大,屡攀新高的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向合理化、高级化阶段演变。

①纵向比较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从1998―2000年典型的“一、三、二”模式逐步演变到2001-2002年的“三、一、二”过渡阶段。随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进入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占比从最初的3%提升至2007年的40%。虽然从2005年开始,浙江海洋经济的三产结构即呈现出“三、二、一”模式,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但从总体趋势来看,并非如此。据笔者判断,浙江海洋产业发展仍旧停留在第三阶段,即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今后几年,浙江的海洋第二产业比重会继续上升,整体结构演变为“二、三、一”模式,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15-2020年期间,浙江的海洋产业会步入高级化发展阶段,总量与结构都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表21998-2007年浙江海洋三次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8-1999年)经整理而得

②横向比较

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海洋经济为“三二一”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省市有上海和天津。该类型的海洋产业结构已经较合理,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第二种类型的海洋经济为“一二三”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有山东和福建。该类型的海洋产业还是以传统的海洋捕捞、养殖等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落后,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是粗放型和资源掠夺型,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第三种类型的海洋产业发展状况介于前两者之间,各产业所占比重较均衡,浙江即属于这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有广东和江苏。这三个省份各产业比重总体相差不大,总体呈现“三、二、一”的结构。

经横向比较来看,浙江今后应继续深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逐渐向第一种类型演变,确保本省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表32005年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6年)

三、浙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GDp贡献的关联度研究(实证部分)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提出来的。目前,该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社会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尤其在社会经济领域,如预测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效益、区域经济优势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微观经济的因素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来自1998-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按灰色关联理论把浙江省GDp视为一个灰色系统,全省海洋三产构成系列(i=1,2,3),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首先将总量数据处理为增长率,随后作原始数据变换(无量纲化),求得绝对差序列,继而计算关联系数,最后得

2.结果分析

由上述关联度表可以看出,浙江海洋一、二、三产与浙江GDp增长的关联度大小关系为:,①说明海洋第二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关联较大,而一产、二产相对弱一些;②海洋二产与全省GDp增长率的关联度高于三产近3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省发展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船舶制造业等海洋第二产业是海洋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也是符合浙江省海洋资源禀赋的;③尽管相比较而言,海洋二产与全省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但从绝对值来看还远远不够,浙江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渔、港、景、油、涂”的资源组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度仍然偏低,与海洋资源大省地位并不相符。

四、优化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浙江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渔、港、景、油、涂”的资源组合优势以及经济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可谓得天独厚。既有利于浙江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海洋产业。择优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扶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升级发展港口物流业,引导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第二,促进海洋新兴产业从亮点向增长点转变。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集中发展滨海中高端旅游业,扶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鼓励发展海洋再生能源产业。

第三,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海洋产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加大政府海洋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关键性研发的扶持力度,是欧美、日韩等海洋科技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浙江也需继续加大财政对海洋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支持沿海市县设立海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健全对海洋科技型企业的担保贷款机制,形成海洋科技稳定增长的资金投入机制。

同时,扶持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和产业基地。积极发挥科技兴海示范区等产学研联合体的集聚效应,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与系统集成,加快涉海科研成果孵化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韩立民: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13-118

[2]朱勇生:河北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5):15-18

[3]黄瑞芬苗国伟曹先珂: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3):54-57

[4]董楠楠钟昌标:宁波市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5):119-122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7

2016年4月,荣成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和海洋产业基础,荣成市深耕蔚蓝,将科技、资本、金融、平台等深度融合,探索推动以渔业为代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渔船改造助力“深蓝”产业

分割、切片、装盘、超低温速冻……在荣成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一条条浑身披着白霜的冷冻金枪鱼不一会儿就被加工成一片片鲜红的生鱼片。“这些金枪鱼全部是荣成远洋渔业企业从海外运回的。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冻一切,比起在海外直接卖整条鲜鱼,这些‘海归’金枪鱼的身价暴涨了10倍。”企业负责人王金龙告诉记者。

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也是我国远洋渔业“拓荒者”之一。早在1990年代初,面对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压力,荣成便把远洋捕捞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

2012年,国家启动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荣成市借助机遇,加快推进老旧远渔的更新改造。目前,全市拥有农业部批准从事远洋渔业资格的企业19家,远洋渔船从120艘迅速增加到307艘,占山东省的65%,全国的12%。远洋渔业作业类型由小规模单一拖网转变为拖网、鱿鱼钓、金枪鱼延绳钓等多种作业方式,作业区域从原有的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渔场,增加到南太平洋、阿根廷、所罗门、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属渔业经济区,远洋捕捞规模、产值迅速提高。同时,为强化远洋渔船的海外基地服展δ埽靖海集团、俚岛海科、海宇渔业、鑫发集团、海洋渔业等专业远洋渔业公司在斐济、印尼、斯里兰卡、西非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了6个海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极大增强了荣成远洋渔业的生产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以金枪鱼为例,作为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品种,金枪鱼营养价值和市场价格极高,但保鲜和加工条件要求也高。供生食的金枪鱼捕获后;马上要放血加工;进入零下60℃的超低温冷库冷冻。过去远洋企业大多数没有超低温捕捞船只和冷库,不得不在海上低价出售。这就造成了海外高端资源低价出售,本土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吃不饱”的局面:荣成200多家规模以上海洋食品加工企业,绝大部分原料来自外地收购,本地远洋渔船捕获回运的水产品数量极少。其中,远洋捕捞金枪鱼等珍贵水产品的回运比例不足10%。

“如果仅掌握产业链源头,金枪鱼的商业价值利用不足15%,但国际上金枪鱼精深加工的利润达50%以上。”王金龙说。得益于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新建渔船按照国家标准化船型设计建造,渔捞、导航及安全等设备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且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荣成原有远洋渔业产销“两头在外”的格局逐步改变。

同时,为了力促金枪鱼等远洋捕捞产品“回国效力”,打造从“渔场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荣成出台了鼓励远洋渔业企业回运自捕水产品的相关规定,通过优先给予渔业资源捕捞配额、将燃油补贴发放与回运比例挂钩等措施,调动企业回运加工积极性,引导企业由捕捞融入精深加工链条。2016年,全市远洋渔业捕捞产量31万吨,其中回运21万吨,回运比例达到68%,30多家冷藏、捕捞企业实现向精深加工转型;全年海洋食品加工量达到266万吨,销售收入1338亿元,食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1%。

“海归”海产品对荣成食品加工、船舶修造、冷链物流、港口服务等相关产业产生了强劲的辐射拉动作用。在国际海运市场持续低迷之际,更新改造远洋渔船项目的实施,为荣成新增造船订单40亿元。黄海造船等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研发出超低温金枪鱼钓和远洋超低温运输船等渔船,助推渔业企业从单一捕捞向加工销售渗透。目前荣成建成、在建和拟建的海洋生物及食品等相关产业项目近百个。蓝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靖海集团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金枪鱼熟肉加工厂;鑫发集团-60℃超低温深冷物流库、金枪鱼精深加工车间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海带产业化透视渔业产业融合

还没到俚岛,被告知栖息一冬的大天鹅已经离开。过去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选择在温暖清洁的荣成海域越冬,人们也习惯将这里当做旅游佳选。

实际上,荣成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肥沃、无污染,适合大天鹅栖息,而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更适合海藻的生长。数据显示,荣成海带养殖区达10万亩,年均出产海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而俚岛的生产量则占荣成产量的六成。

“传统海带生产方式是借助夏天的日光晒干,然后机械压缩打捆包装成海带的初级产品。这种粗放的海带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海带价格也一路走低。”随着观念转变,荣成海带养殖模式由粗放型养殖转变到目前的集约化、立体化养殖,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海带之乡”。

海带的产业化在俚岛可窥一斑。每逢四月,肥美碧绿的海带收获后,被研发生产出200多个畅销产品。根部煮熟盐渍,做成酱菜,颈部可做成特级食品,海带粉可以做保健品,梢部可以做成调味汤料。在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加工,2元1斤的淡干海带卖出了4克3元的高价,将普通的海带利润增加近200倍。目前,海之宝已实现了从海洋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从养殖到生产都形成规模化,且在产品研发与生产方面创造性地把海带做成面条、速拌菜甚至饮品等多种形式。

除了食品加工,海带等藻类的功能被进一步挖掘:晒干的海藻经过浸泡、破碎、提取、净化漂浮,提取出海藻酸,进而制作成不同种类的海藻酸盐;漂浮后的废渣,“摇身一变”成了海藻有机生物肥;浸泡液净化后,有了食用有机碘及盐藻多糖……产业链也由此抻长。

据俚岛镇镇长慕思华介绍,目前当地正在适度发展海带系列的保健品、药品,鼓励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科研力量的渔业单位联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探索尝试,推动海带加工由低层次向高科技领域迈进。

而这,只是俚岛、乃至荣成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粗略统计,仅海带深加工一项产业就可为荣成新增产值300亿元。从“煮腌晒”简单加工起步,到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到如今的创名牌、上物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荣成海洋食品产业已从昔日的“小舢板”变成今天的“大航母”。

近年来,荣成所在的威海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强化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其发改委党组成员、重点办副主任连伟亮表示,在依托海洋渔业等主导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方面,立足威海区域优势,突出打造以渔业生产为主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海水育苗养殖、远洋捕捞等一产与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休闲渔业、冷链物流等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渔业附加值,实现农业发展的“接二连三”。

在此政策引导下,许多企业也有意识的延展产业链,以期形成综合性经营格局。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旗下好当家海参驰名国内。在好当家养殖基地,一望无垠的海域中开展海参、对虾、鲍鱼、海蜇等海珍品立体养殖。同时加大海参精深加工的投入,除了各类即食海参产品,还研发参命壹号等高端保健产品。而日臻完善的物流配送机制、售后服务体系使其实现了从海洋到餐桌的一步到位。

“接二连三”不止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多业态复合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也颇有成效。

距离俚岛20公里的寻山街道依托丰富的“山海”资源,将自然景观、建筑文化、特色经济、物产资源等因素结合起来。

据了解,寻山街道正在规划建设长青海洋牧场,建成后,这里将形成融海上休闲垂钓、海上观光采摘、海产品研发加工、品牌终端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青鱼滩、f石等9个渔村、10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实现年营业收入1亿多元,引领寻山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园区集聚融合发展动力

沙窝岛位于荣成市人和镇沙窝岛靖海角内侧,这里依山傍海、环境秀美。沙窝中心渔港是山东省发改委批复的首个中心渔港建设项目,2016年3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建设荣成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意见》,批准建设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这是继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之后的全国第二个部级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项目。

在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艘艘渔船停泊在码头边,不同的建筑拔地而起,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老渔港建设于1982年,在‘一条小舢板,一个老船长,出海兜一圈,归来鱼满舱’的时挥过很大作用。”山东靖海湾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杰介绍。

现在近海资源日益枯竭、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据了解,基地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采取兼并、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已整合养殖海域1.6万亩,带动500多家养殖户参与基地生产;同时,规划建设了10万吨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库、干海产品加工园、水产品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交易客户80多家,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

与沙窝岛如火如荼的新兴建设不同,作为我国北方最大渔港的石岛正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全力打造集水产加工、包装、配送、报检、通关为一体的现代化冷链物流园。

位于石岛的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翻转中将鱿鱼清洗干净,工人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山东海都由赤山集团投建,项目集水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外贸及冷链物流、水产品进出口为一体,主要产品是以鱿鱼为原料的9大类120多个品种的精深加工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

“一直以来,荣成市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以园区带动农村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据荣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述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石岛冷链物流园外,荣成还规划海洋高新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药品经济园和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好运渔乡鲜活水产品物流园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以达到龙头带动周边,集聚融合发展动力的目的。

海洋高新园意在筑巢引凤、孵化创新,以推动当地高新技术的产业聚集。目前,其海洋医用食品研发平台项目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国内第一家医用食品研发机构,计划年内进行4项膳食纤维和生物酶产品中试,成功研制新产品2个以上。除海洋医用食品研发平台项目外,高新园目前已成功引进海洋医用食品、海带液化酶解提取、磷虾油提取、新型基因载体产业化等6个研发项目。

占地1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药品经济园已建成海洋食品博览中心、星源孵化器等,形成以科技为引领,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经济园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20家,可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年可加工交易食品、药品、农产品60万吨以上。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好运渔乡鲜活水产品物流园位于成山镇西霞口村,该村在龙头企业西霞口集团带动下,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村发展,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立了涵盖海产品养殖、精深加工、港口物流、休闲渔业及旅游等功能的现代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进入园区村民以入股、租赁或购买经营场所的方式参与园区生产经营,本村人均创纯收入26万元。

据荣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有效吸引了广大农户参与园区的生产经营,通过入股、租赁、合作、收购等方式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广大农户入园积极性较高,园区内农村二产产业链充分向一产、三产延伸,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产业链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涉农产业如何融合互动

“荣成海带质量好,养分高,但在营销上走的还是粗放路线。荣成人性格豪爽,海带扎成大捆卖;福建人仔细,将海带卷成一小卷,再系上丝带,卖得比一捆还贵。”据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姜威介绍,与海带一样,荣成市鱿鱼的捕捞和深加工规模巨大,占全国的三成左右,但议价能力却不强。究其原因,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因素。由于市场缺少质量分层和科学引导,买方对市面鱿鱼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只一味以价格为参考,导致质优的鱿鱼反而受到劣质产品的压榨。

针对类似问题,荣成市一直在探索相关解决方法,在抓好传统产业融合的同时,加强对新兴业态的培育,推动涉农产业融合互动、转型升级。2016年8月,全省唯一一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在荣成成立。海商中心由好当家、赤山等8家渔业龙头企业参股,着力打造集海洋商品贸易、物联网金融、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海洋商品交易平台和定价中心,目前中心已上线海带、鱿鱼、鱼粉等大宗海产品十大类30多个品种。

以鱿鱼为例,海商中心通过交易系统,将质量、数量、价格等元素放在公开透明的市场上,以避免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利用大宗交易的规模和标准,以及正在探索推出的鱿鱼指数,提升荣成本地鱿鱼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最终争取定价权,探索农产品交易向集约化、市场化、金融化方向发展。

海商中心的物联网金融板块推出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为威海全域渔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16年底,荣成市泰明食品有限公司希望将库存冻鱼为质押,贷款用于再生产。但冻鱼产品的品质鉴定、质量保证及库存位移等问题令银行颇为犹豫。海上中心介入后,将库存冻鱼存到旗下-18°恒温监管库,对冻鱼的保存、监管和安全等作出了保证,荣成市农商行遂为企业提供贷款400万元。

2016年,海商中心实际运营两个月,交售额达到1.8亿元,融资服务做到1400万元。预计今年该中心大宗商品电商交易量将达到8亿元,供应链融资预计将达5亿元。

此外,依托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荣成建成全省食品行业唯一的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食品加工中小微企业提供通关、保税仓储、产品检测、金融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148家,2016年实现进出口4.7亿元。电子商务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荣成市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全市农村电商达到2000家,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06亿元。

实际上,为期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对几个细节印象深刻。

首先,各类规划建设的园区、基地均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留足余地,“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并非只是城市畅想,而是深入内心的环保观念。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8

刚性需求充足整体发展平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介绍说,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药工业是第四大创利产业。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平稳,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为25.7%,2009年前4个月同比增长18.29%。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侵蚀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受到影响,我国医药产业也受到波及,特别是医药出口受冲击比较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112.41亿元,同比增长3.57%,医药出口出现负增长(-0.45%)。其中,西药原料药出口下降了8.8%,中成药出口下降了13.74%,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22.61%。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拉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在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新医改政策带来市场扩容的机遇下,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前景比较乐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方面,制药工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我国现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38家,去年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40.59%,比2007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呈现集中度提高态势的同时,工业企业的销售规模也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同时,医药工业盈利水平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2009年前2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8%。尽管由于外销受阻,化学原料药工业的利润仅增长6.9%。但生物制药工业的盈利水平较高,1-2月的增幅为43.4%,显示出生物技术产业高增长、高回报的特征。

另一方面,医药商业购销增长稳定。2008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累计购进约3450亿元,同比增长11.45%,累计销售3330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一季度,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933.21亿元,同比增长9.81%,销售总值为103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1%,增幅比较平稳。

医药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主要是化学类药品,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导致这类药品利润空间变小。然而由于我国中药资源比较丰富,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同时,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以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为例,坐拥长白山这个“立体资源宝库”,吉林省的医药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2008年吉林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196亿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在其他工业产品出口萎缩的情况下,吉林省医药产业出口却实现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去年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中药产品占了不小的比重。

同时,我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从药物靶标发现、新药发现到新药开发的完整药物创新体系。

盐酸安妥沙星及制剂是中药创新药物的一个代表。该药是由源自中药的石杉碱甲设计开发的创新药物,对多种动物的多种认知障碍模型有恢复效果,具有抗早老性痴呆的作用。目前,生产该药的上海药物所已经获得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专利授权,Ⅱ期临床研究在法国、瑞士、南非等6个国家35家医院展开,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生物制药是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又一个亮点。尽管起步较晚,但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达7730亿美元,而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近7000亿元,接近全球的15%。

受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不少生物制药巨头都出现了利润下滑,但长春金赛药业公司却逆势上扬,创纪录地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作为一家从事生物制药的企业,金赛从成立之初就把强化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国内第一支用于矮小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第一支专利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产品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这也让金赛药业在金融危机中尝到甜头,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重组人胸腺素,预计上市后使用人群至少80万,产品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万支。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表示,生物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科学院已于2008年成立了医药产业创新联盟,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过程。目前,联盟企业共120余家,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共吸引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逾25亿元。”李家洋说。

紧抓机遇危中寻机

一些专家表示,金融危机既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为我国医药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我国医药产业应紧抓这一机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破解融资难题,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桑国卫认为,医药工业应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及时跟上和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前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缺乏创新能力和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导致在国际医药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提高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抢占国内高端医药市场。

同时,随着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应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国家重大药物创新专项和医药技术改造专项推动下,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物制药等具有高回报率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组织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提供服务,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外包企业进行深度市场拓展,强化品牌建设。

金融危机对医药企业最直接的一个影响便是突然失去了廉价的贷款和融资渠道,而药物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国家新增贷款既要投向生产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国家扶持的国有企业,也要投向那些融资遇到困难的生物医药企业。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9

因为生活在西部的广大农民,大多未能脱贫,既是脱了贫的农民,如无经济的后续发展,也难保决策计划的落实。西部大多数农民不是想象中的富裕。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粮食的稳定收成,但贫困依然是围困群众的毒蛇猛兽,他们的衣、食、住、行仍然要“靠山吃山”。近些年来由于对“山”的依靠和索取,缺少计划性,盲目性膨,资源枯竭的危险一天天的向人们逼近,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将是猛烈的,不知不觉的。如何保护环境,使退耕还林的伟大决策成为千家万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壮大道,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大事。

从五马创办药物种植场的38年实践中,充分证明了中草药的种植是环境保护和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也是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最好形式。

一、引进中草药种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憗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第一次用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生物的适应性,以及在外部条件影响下野生动植物发生变异,经人类长期局部无意识和有计划的选择,使变异逐惭积累加强而成为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通过同一途径又可获得它们的新品种。

达尔文的发现正确地揭示了有机界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中草药人工栽培的可能性。

黄连是一种名贵短缺的中药材。原产地在四川省石柱,那里是冬暖春早,日照较少的气候使黄连养成了喜冷怕热的习性。而五马药场却是冬寒春迟,但是由于山高林远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域特点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样。黄连生长有它相对适应的一面喜冷凉并非越冷越好,怕酷热也不是一点光照也不需。药场经过对比考察研究和分析选择了半山向阳,50度的沙质土壤,采用了搭棚遮荫办法,照应黄连喜冷凉怕酷热的习性。又根据黄连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要,幼年期娇嫩怕热就减少光照增大阴度,中年期期枝叶繁茂,根茎快速生长,需要大量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就疏棚增大光照到70-80度之间。又依据每年的四季变化及时调节光度,保证了黄连生长的良好态势。在黄连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它的根部不断往地面上延伸,而药用的主要部分是根,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护根并促进其茁壮,便是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此通过实践探索出往根部培土的一般规律,从生长的第三年起培土5分,第四年培土8分,第五年培土1寸。一至二年培土根会长的又细又长。如遇大雨冲涮根部,雨停后就要及时培土。

黄连试栽成功,可是一亩黄连要毁三亩林搭棚遮荫的现实很使人耽心。我们联想到杜仲也是一种名贵紧缺药材,它的生长特性是春未夏初枝叶繁茂,恰好和黄连大量需要遮荫相吻合,在杜仲荫下间种黄连,以杜仲林代替搭棚试验成功获198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提高黄连产量和质量为药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从“砍倒老树发新枝,生长更快”的现象中受到启示,进行了大胆实验,将4-5年的黄连采收80%的根株为商品,对保留的20%的根系切除毛根,再培上腐殖土,促使它迅速分蘖,把这种方法命为“黄连疏根续连法”,使亩产达到1207斤比原产地的亩产高出4倍以上,又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引进黄连在五马药场落户繁衍,并逐年向邻近的省、市、县、村、社推广,提供给他们一万余公斤药籽,800多万株药苗,培训技术人员500多名,答复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群众咨询来信600余封。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益,并使陇南地区成为全国三大黄连生产基地之一。事实胜于雄辩,只要创造出或利用大自然的有利条件,引种外地中药村完全是可能的。药场又引进种植了西洋人参、西红花、洋地黄、浙贝母、山茱萸等54种。不仅栽培成功,而且产量和质量都比原产地有所提高。

外地名贵药材引进种植成功,更验证了生物和适应性及其规律。西部广袤地区的农村有着药物生长的良好植被、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力推广和种植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由于引进的名贵中药材市场价格看好,呈逐年上涨趋势,繁荣市场

经济。广大农户最易接受和形成共识,确实是农户致富的门路。

二、野生中草药变家植的广阔前景及紧迫性

西部贫困山区由于发展缓慢,经济滞后,生产条件简陋,广大民受传统影响,“靠山吃山”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外商对本地野生资源无计划,盲目地收购。诱使百姓,“杀鸡取蛋”式的采挖,致使中草药资源和其他绿色资源濒临灭绝的厄运。因此大力开展野生中草药的人工种植不仅仅是为农民开辟一条致富门路,更为长远的是,关系着千秋大业挽救濒临物种,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还地球本来面目。

野生中草药变家种前景十分广阔,五马药物截止目前,已成功种植野生中药材150多种。

象天麻这种名贵中药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天生神麻”“天麻会走种下没有”。药场从1969年春天开始试种,连续三年都未成功。后来我们对于天麻生长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走访了千家万户向群众请教,总结失败的教训,牢牢掌握住民间说的“青树底卧天麻”即砍了青树的树桩旁边易生天麻的蛛丝马迹。于1971年7月试种成功,成活率达20%。正在这个时候日本科学家揭示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对药场的实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1975年获得大面积的天麻无性繁殖成功。平均亩产比野生天麻增产5倍以上有的高达20倍左右。从实验失败到稳产高产共经历了七年之久。时间是漫长的,工作是艰苦的,探索的足迹是沉重的。但也证明了一条真理,只要不怕失败,勇于奋斗和努力规律是可以发现和掌握的。随即向周围省、市、县、乡、社推广,包括技术转让,一时出现了种天麻热,因种天麻成了专业户,万元户者比比皆是,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天麻退化,块茎形状变细长。我们又看到这样一情景,天麻在地面上有茎、花、果实。有了果实就一定会进行有性繁殖,于是我们在蜜环菌上进行接种天麻果实的实验,果然成功。这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有效地防止了天麻退化,保证了天麻种植的质量。1982年12月4日的《甘肃日报》上披露了这一消息。

猪苓也是一种奇缺的名贵中药材。其功能为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经中外医药专家的研究测定还有防癌、抗癌之作用。猪苓的生长也有神密难测的特点,从开天到今是靠天然野生供给。因为它也和天麻一样深睡地下,地面不露踪迹采药者全凭经验寻找。药场从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得到启发,把蜜环菌和猪苓栽培在一起,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不同的地理条件,又取得猪苓人工种殖的有性繁殖的成功,每窑的产量高过野生的20倍以上获省科学成果二等奖。

此外本地野生的钮子七、竹节参、羽叶三七均有滋补强壮、散淤止痛,止血之功效,它们的总皂甙都比西洋参、人参高的多,据崔德先生着《西洋参专辑》记载:西洋参的总皂甙为7.06%,人参为4-7%而三七则为10,9%,钮子七9.62%。竹节参13.66%。这三种药材。我场均以野生家种成功。如果能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更大的医药效应。因为这三种药材种植起来比起西洋参、人参来要容易的多。那么其他草木或木本药材种植更易家种成功。

综上所棕在西部贫困山区

广泛开展中草药种植是农业走向市场,农民脱贫的理想项目,应大力倡导,建议列为西部开发和实施十五计划的项目之一。最近甘肃省省长宋照肃在讲话中把发展中草药的研究和种植作为甘肃开发的三大计划之三,是颇有见地的,是结合西部农村实际的。三、开展中草药种植与环保之间关系

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首先为退耕还林的大政方针带来新的希望。树木和草同生于大地之上,中药材就是树和草中的绝大部分,所以发展中药材实际上也就是退耕还林,保护环境还大自然本来面貌。况且林和草有互补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药场所创造的杜仲树荫下间作黄连就是一例,黄连在杜仲下生长五年后采收,这时的杜仲已长成直径为5寸的高大乔木,继续生长在适当的时机再收药用部分。

根据我们对药场周围,幅射五十公里的山山岭岭的调查勘探,发现林下间作药材的潜力很大的,如野生茯苓就生长在松树林下,灵芝草就生长在青树下等,种药可以使广大农民脱贫,从全国范围来讲,粮食生产已基本过关,市场粮价呈下降趋势,靠粮出售增加收入已相当困难,有计划地带领他们通过种植中草药为他们走出困境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计划如果能实施将可能性变成增收的可靠的保证。农民手中有了足够数量的钱,退耕还林和环境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计划,花费巨额资金埋设地下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从青海经甘肃到四川是解决能源,保证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的实施。对于西部地区广大农民来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谁都要吃饭穿衣,饭要用燃料煮熟,在用钱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只有靠砍柴伐树、铲草解决,有了钱才有可能购买天然气,住房也是同理。家家户户都去这样做,退耕还林也难保证青山常在。自然环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若要良性循环,就要构成这样的模式:发展中草药种植解决农民用钱问题,保证退耕还林战略计划落实,环境保护自然永续发展,反回来产生中草药效应,在广大群众中转变传统意识为“靠山养山”形成青山常存,绿水长流的美丽环境和鸟语花香的四季风光。

从市场经济的观点看,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就是粮、油籽、棉。那么第二需要莫过于医药了,而中草药在医药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引起全世界人们的观注和青睐。将会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独占鳌头。朱总理在访泰国时签订了发展中药的协议书,可见其重要意义。

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前景篇10

1.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有纺织服装业和机械产业。南通拥有纺织业的资源禀赋,棉花种植和养蚕业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大的优势,南通家纺产销总量在国内同行业中更是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正在进行产业转移,江苏沿海地区应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发挥本地纺织业的优势,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品牌服饰,提高产品的档次,特别是高档纺织与服饰业,形成品牌与规模效应。打造以南通和盐城为中心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纺织服装业基地。

沿海三市的机械制造业都有很优厚的基础,盐城市的运输机械制造业、农机制造业都是其优势产业,同时,盐城还是农机零部件集散地。船舶修造和海洋装备产业一直是南通的优势产业,新加坡吉宝、日本川崎重工、美国高盛以及中远集团等著名企业先后落户南通,同时,中集集团、振华港机以及民营的熔盛重工也都在南通建立了制造基地。而连云港的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机械和造船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之下,应该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地区作为全国风力发电基地的地位,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

2.大力发展高技术能源类临港产业

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立足现状、发挥优势,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做好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及产业化方面的准备,统筹产业规划布局、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使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沿海海岸线很长,自然资源优异,尤其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电、核电、液化天然气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新能源是江苏沿海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布局的重点。应大力建设三个组合:即连云港核(电)-风(电)组合,盐城风(电)-光(伏)组合,南通风(电)-气(电)组合。已经规划布局了南通的如东、启东、盐城的东台、大丰及连云港的徐圩,到目前为止,我国风电排名前五的公司都已经在江苏沿海投资建设。另外,江苏沿海有建设核电厂的条件,目前,江苏沿海只有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使用,“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3#、4#核电机组。除此之外,还将积极建设江苏第二核电站。继续发展液化天然气发电,在南通市如东LnG接收站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连云港LnG接收站和调峰电厂,发展盐城滨海规划建设液化天然气利用的项目。

综合环境保护和煤炭供应的考虑,从长远规划,江苏省煤电产业应逐步从沿江转移到沿海地区。沿海的吕四、洋口、大丰、射阳、滨海、陈家港等港口都具有建设煤电厂的条件,其中,陈家港和吕四港煤电厂已经投入建设。今后,应在上述地区集中有序地布局和发展临港煤电产业。

3.依托临港优势,着力塑造石化等临港大工业

从世界著名的临港产业集群如美国的“阳光地带”、日本的太平洋沿岸、韩国的东南沿海等经验来看,石化、车船、林纸、物流等是临港主导产业的首选。江苏沿海地区要发展以连云港等大型海港为依托,以化工产业园区为载体,全力建设重大石化项目。具体而言,就是在连云港和南通沿海布局炼油和乙烯项目,同时,连云港还将作为原油储备基地;在盐城大丰、滨海等地布局石化产业。与省内沿江地区的化工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能使本地区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车船制造业本来就是江苏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盐城地区是以东风悦达起亚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理应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的产业集群。南通船舶制造的优势地位日益突出,目标是在2015年将南通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远洋船舶修造基地。

江苏沿海的开发离不开物流产业的发展。整个沿海地区规划布局了多个港口,这些港口的定位很明确,不与别的省市的港口比大,而是高度专业化,相互之间分工明确,组团发展,提高区内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依托这些港口建立物流基地,目标定位为国际物流,同时,建立货物的交易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成为东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

4.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特色产业

江苏沿海地区海洋自然资源丰富,应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海洋食品加工业、海洋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

江苏在发展海洋养殖业的同时,还要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将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的比值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提高水产品加工和海洋医药的发展水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设备,培养骨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海洋医药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