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十篇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十篇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59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1

对这类特色题,我们一般应从六个角度去思考,这六个角度分别是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子内涵和语言特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答题过程中不见得这六个角度中的每一角度在某题中都有答题要点,这里仅指思考的全面性,力求从以上六个角度去获取得分要点。

根据这六个思考角度,这里分别来阐释一下与之相对应的常见答题要点。

结构安排角度是指学生应思考题目中让考生探讨的相关语句在情节、线索、过渡、照应、伏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文章结构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学生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层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表达方式角度主要应从描写、抒情、记叙、议论等方面去思考。在做题时还要具体到以上表达方式的不同类型,由于分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试题涉及频率较高的是描写,特别是描写的角度及效果。

表现手法角度是解决特色题最常见的思考角度,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铺垫、托物言志、抑扬、白描、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以小见大、伏笔、衬托或渲染、悬念、联想想象、对比、动静结合等。做题时需要仔细推敲,从最有把握的方面去分析。

修辞角度也是这个道理,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对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考生要做到了然于胸,在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文中语句。

句子内涵角度主要是根据所给文本本身去理解,一般会涉及上下文语境,常考的方向是多重内涵的探讨,要求考生不仅懂得字面义,更要进一步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语言特色角度经常考查的角度有叠词、口语书面语、长短句选择、地方特色、语言风格(指平实、华丽、含蓄、深沉、自然、明快、幽默、辛辣等语言形式)等。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强调两点:第一,这六个角度不要求面面俱到,只是思考角度,考生答题时应灵活处理,从最有把握的角度答起;第二,要看清问题本身,有些考题在题干中已指明答题方向,考生只需按题目要求的角度去思考即可。

现举三道高考真题对上述问题加以说明。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小说阅读《溜索》第11小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文中画线部分原文是“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驼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题干中的“表现特色”,题干中的“描写”二字导向尤为重要,应该是包括独特的描写角度和特别的描法。画线部分第一句是写驼队,主要通过俯视表现峡谷之险峻。后两句写怒江,综合视觉、听觉,传达出由远而近的逼真感受。这一题的主要思考角度是表达方式中的描写角度及其效果。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例2: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汪曾祺《才子赵树理》)第17小题是问选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由于题目已经明确了解题角度是语言,因此只需从语言层面上去分析,原文是“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很显然,本题所选两个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简单短小。①句运用外貌描写,②句使用动词刻画人物,两句都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

因此,结合原文参考答案为:第①句句子短小、简单、紧凑,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第②句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例3:2012年高考浙江卷现代文阅读(《母亲的中药铺》)第14题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选择了此文的最后一段“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2

关键词:朝鲜族汉语写作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更见频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朝鲜族的汉语教学也应该加快脚步,与时代接轨。更新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快速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是语言的综合体现,针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朝鲜族人来说汉语作文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切入点。

一、汉族学生和朝鲜族学生在汉语习作中的特点及区别

(一)汉族学生汉语作文水平的现状

1.错别字较少

汉字的积累是基本的前提,就像盖一幢大房子需要大量坚固的砖瓦一样。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汉字是必要的。正因为汉族学生的汉字掌握量较大,并且汉字教学的结构比较完整,所以其写作的前提条件也较为完善,同时也为语言的丰富奠定了桥梁和坚实的后盾。

2.跑题现象较少

汉族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为学生充分地展现出了其语言的意境和使用方法,使学生的行为思想更深层地与汉语接轨。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较强。随着慢慢升入高年级,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跑题的现象也很少。

3.文章语意较为连贯通顺

汉族学生们的汉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强,并且前后连贯,虽然低年级阶段也会出现语言不通顺的现象,但慢慢升入高年级之后其语言的组织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不断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学生文学作品。可见,在起初阶段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都是很稚嫩的,但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语言组织能力与书写能力也会不断攀升,只有孩子们与身边的语言产生了共鸣,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语言。

(二)朝鲜族学生的汉语作文水平现状

1.喜欢直言

也就是“直话直说”,不会用很多细腻词语去修饰,主要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觉得该写的都会写出来,虽然传达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但分辨不出重点。

2.修辞手法模糊

为了使文章增添风采,修辞手法必不可少,朝鲜族孩子们喜欢使用一些固定的修辞手法,并不熟知更多丰富的修辞手法,导致文章不能呈现出更丰富的状态。如:最常用的是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而其他更丰富的修辞手法则较为少见。

3.词语的使用常见不符合或夸张的状态

像天翻地覆、无价之宝、惊天动地、串通等生动的词语是朝鲜族学生们的文章中常见的词语,它的目的是使文章表现出的意思成夸张的状态,并能更好地形容事物的动态。可是上述三个词语以及与它相类似的词语都是不好驾驭的,想要使所要表达的东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并不是这类夸张和直接的词语的长处。

(三)朝鲜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习作区别

1.选材范围的差距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在习作的选材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一半以上的朝鲜族学生都会从校园生活中寻找材料,而汉族学生是以接近一半的比例喜欢在日常生活及课外活动中寻找材料。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多的还应该是学校着眼于学生的课外积累及创新意识的丰富。包括一些晨会、队会、班会、课外拓展等等。因为,学校和家对于现代学生来说,以不足以成为完整的学习范围了。

2.修辞方法的使用范围不同

汉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增加文章的亮点会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等等。而朝鲜族学生在使用修辞手法方面表现的较为单一。

朝鲜族学生的作文片断:“有一次,我带出去玩,没想到,它十分贪玩,等我回家,发现没了,我们到处寻找,可是找了整个小区也没有找到它。”

二、朝鲜族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想象空间较为狭窄

一个人的想象力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它更多地取决于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博物馆之旅、课外活动、美术参展等等这类各项趣味活动在汉族学校较为常见,朝鲜族小学普遍较少。

(二)缺少关联词现象较为多见

如:“都是以前的事儿,在我心里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回忆。”

从这段简单的语句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似的,正是关联词“但是”或“可是”,如果能加上它们,那么这段语句会较为完整。众所周知关联词属于文章中的灵魂阶级,如果没有它就会像残缺的身体一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非常不舒服。(朝鲜族学生的习作片段)

(三)在文章中存在搭配偏误现象

如:“我深深地下决心,一定要报答叔叔(状中),在别人来说不正常(固定),有树有草的院子(并列)”。三个短句都有明显的搭配偏误的现象。正因为朝鲜族学生这么写,是因为本身其日常用语也是这样进行的,重在表达所要抒发的情感,而不是搭配是否有误。

三、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综合策略

(一)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课外活动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据调查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安排的并不乐观。如:爱运动的孩子们总会在操场踢足球,踢毽子,跳皮筋等;而不爱运动的孩子们更喜欢在教室里捏橡皮泥,涂鸦等。

其实,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在周末时期就能充分满足,在校期间应该充分把握时间,引领或带领孩子们做更多地趣味活动。如:野外画画或”发现之旅”等。

(二)利用母语和汉语互换的思维模式,便向提高习作中的多种专业知识

朝鲜语和汉语是有共通性的。首先是语句的主谓语之规则,其次是关联词的存在意义等等。这些共通性的呈现状态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以思维模式转换的方式技巧性地学习汉语,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选择在汉语课中,利用5分钟的时间追加一项学习项目,就是简短的翻译练习。

少数民族汉语习作教学的改革是一场艰难的旅程,想要真正取得改革的成功,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更应该拒绝模仿汉族人的习作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朝鲜族学生的汉语习作教学的新方法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了提高朝鲜族人的汉语交流沟通能力的新决策。(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3

【关键词】汉语学习;英汉对比;比喻

深入学习一门语言,必然是要掌握其内在的语法常识,特别是对语法中修辞格的运用,当修辞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就积淀成为一种对周围事物的普遍认知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哲理性,高深性和寓意性,进而引申为至理名言而广为传颂。在众多的修辞格中,比喻不是是最重要但至少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语言修辞格形式。不管是哪个语言学派中,都能随处可见运用比喻等手法表现的句子。通常情况下,简练而直白的语言像一碗白开水,淡而无味,如果加上比喻的修饰,就使得整个句子变得有张力、有活力。

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语言大师,大家都知道,比喻的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通常,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形式。但是是不是英语和汉语在这类修辞上表现相同?

对然语言的魅力都是在传达人类内心的呼唤,但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在修辞格表现方面也各有千秋。首先,我们从英语常见的比喻来看比喻修辞格的魅力所在。

一、英文中常见的明暗喻

较之汉语不同,英语常见的比喻主要有: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四种形式。接下来,我们要具体分析这四种比喻在英语中的运用,以及它们的相关作用。

1.明喻(simile)

明喻(simile)具体就是说什么像什么的句式。两个什么分别代表“本体”和“喻体”,这英语句子的表达过程中,同时出现两个“什么”,让人一目了然。而这些句式之间通常都会使用介词like,连词as,asif,as…so,还有动词seem等,大致意思就是“好像”,而句式则主要表现为:alike/as/seemtoB等等。

而明喻(simile)的主要功能,除了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白,也使得事物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Bacteriaaresosmallthatasingleroundoneofacommontypeisabout1/25,000ofaninchacrosswhenthesebacteriaaremagnified1,000times,theylookonlyaslargeasapencilpoint.(细菌是这样小,一种普通类型的圆形细菌直径大约只有1/25,000英寸。这种细菌放大一千倍看起来也只有铅笔尖那么大。)”

这里说道25,000英寸,对于大多数没有尺寸概念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等于没说的概念,而用铅笔尖来形容,进行比喻,人们就能浅显明了的在脑海里形成定位,这样也就把原来复杂难以概括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也更容易让人理解,被大众所吸收接受。

当然除了这些,英语的明喻手法也能使得句子更加短小精悍,不显拖沓。

例如:“asclearascrystal清如水晶”。

2.隐喻(metaphor)

隐喻(metaphor),顾名思义,就是隐藏了比喻的信息,让人觉得实际上就是这样,“什么”就是“什么”,这种类型的比喻较之明喻来说,更具艺术特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更为生动。

举个例子说明:“tome,thepegeantofseasonsisathrillingandunendingdrama.对于我来说,四季的奇妙妙变幻犹如一出动人心弦永不完结的戏”。

这里,并没有像明喻那般阐述,四季像戏,而说四季的奇妙妙变幻犹如一出动人心弦永不完结的戏,但是我们都知道四季是季节,与戏剧是没有本质关系的。因此,可以说隐喻的作用就在于更加形象而生动。

3.转喻(metonymy)

转喻(metonymy)也就是隐藏了“本体”的比喻,也就是只出现一个“什么”的句子。简单来说,就是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

举例说明:“mrsSmithisnicebutherhusbandissuchabearthatnobodylikeshim.史密斯夫人和蔼可亲,但她丈夫为人粗鲁,脾气暴躁,谁都不喜欢他(以兽喻人)。”

因此,转喻具有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作用,较之隐喻(metaphor),更加生动贴切,而且也更为常见。

4.提喻(synecdoche)

提喻(synecdoche)官方点说,指用部分代表整体或者用整体代表部分,以特殊代表一般或者用一般代表特殊。一般而言,提喻(synecdoche)的艺术要求程度相对较高,因而在日常的应用中相对了其他三中比喻来说应用的较少。

“thefarmswereshortofhandsduringtheharvestseason.在收获季节里农场缺乏劳动力。”这是一个运用了提喻(synecdoche)手法的句子,透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句中hands比喻“劳动力”,实际,用中文的修辞格来说,也可以归类为“象征”,用手来象征劳动力。

二、汉语中常见比喻形式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比喻的应用则更为常见。中华三千年文明,比喻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修辞格形式,在表现手法上通常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主要是指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的句式。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隐喻,其实跟英语中的metaphor大同小异,主要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喻,相对来说就是英语中的metonymy,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鲁迅在《故乡》里写到:“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三、掌握英汉修辞明暗喻不同以及其必要性

因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语与英语的修辞格形式也显然是不同的。前文提及,与汉语相比,英语中的比喻有同有不同。英语的比喻相对来说没有汉语应用的种类繁多,方式多样。英语学修辞格中,比喻相对来说,有固定的比喻词,用起来水到渠成。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格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而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的比喻掌握程度,也就就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掌握程度。而相对与汉语言学习,学习比喻则更能渗透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继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掌握英汉修辞格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从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深刻体会两种文化的来源、发展与厚重的文化积淀,这对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不至于混淆,能更好的“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英语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格[J].《邢台学院学报》2003年02期.2003

[2]李宏伟胡光美.汉语修辞中常见的陌生化形式及其表达效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2007

[3]吕雯.英汉翻译中比喻修辞格的处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2007.

[4]英汉辞格对比研究:Simile,metaphor,metonymy和比喻,借代.[J].中国文化报.2010.03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4

英语书面表达既考查考生对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查考生对体裁、题材、结构等的操控能力。书面表达经常涉及的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但是不管哪种体裁,高考英语高分作文都有些共同点,即符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中最高档次的四点要求:(1)覆盖所有内容要点;(2)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3)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4)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从以上要求来看,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对考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多过对文章结构的考查。相对而言,文章结构要简单得多,而且往往有模式可套用,一般突击训练就可掌握。但语言能力需要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分作文的语言亮点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表达训练,从而提高考生的书面表达成绩。

我们依据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采取基于文本的研究方法,以高三学生实际书面表达为研究对象,对高分作文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高级词汇、句式结构、连接成分、格言谚语和修辞手法等,分析结果为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研究所用语料为南京市2012届高三统测试卷的400篇高三学生议论文,题目为“Howtodealwithsafetyproblems?”,属于漫画作文。评卷工作由市教研室统一组织,按高考阅卷流程进行,因此分数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文满分为25分,样本作文的分值在20.5~23.5分之间,均为高分作文。

2.研究工具和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词汇统计软件Range和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5.0。Range软件用于提取出高分作文中出现的高级词汇,而wordsmith5.0则通过它的cluster(词簇)功能,进行句式结构、连接成分、格言谚语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文本分析工具Range是nation等人以词频为基础设计的可用于分析文本中词汇深度和广度的计算机词汇统计软件。Laufer&nation率先设计出词频分析程序并证实词频量表的有效性。[1]Range软件自带了三个基本词汇表,我们先将原来的词表删除,又自制了三个词表,其中表1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的七级词,表2为《课标》要求的八级词,表3为《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高考说明》)中出现的《课标》七级词和八级词之外增加的考试词汇。表1和表2词汇构成了《课标》词汇,表1、表2和表3词汇构成了《高考说明》词汇,即高中学生参加高考需要掌握的考试必备词汇,不在表内的词汇是超出《高考说明》的词汇,亦即非必备词汇。从高中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实际出发,我们将表3和表外词汇归为高级词汇。

在对文本进行分析前,根据语料库检索的要求需要进行文本的预处理。先是文本准备,将己经完成评分的语料保存为文本格式,然后对语料进行以下人工处理:(1)去掉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2)去掉数字、破折号;(3)去掉无法识别的单词;(4)改正文本中简单拼写错误的单词。在预处理后,分别运用Range软件和wordsmith5.0进行词汇、句式结构等的检索和统计。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高级词汇

Range软件的统计结果显示,400篇作文的总词数为67792词,其中《课标》七级词占了92.07%,《课标》八级词占了2.93%,《高考说明》补充词汇占了1.61%,表外词汇占了3.39%。下面,列举样本中出现的部分高级词汇(见表1)。

2.句式结构

将wordsmith5.0中cluster(词簇)自动析出的所有词簇进行手工筛选,我们发现it结构、there结构、with和without结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和强调等常见结构出现频率较高(见表2)。

由于篇幅所限,仅以作文的开头句检索的结果进行说明。检索发现,以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强调和倒装的句式结构最为常见。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5

语言运用题侧重考查学生在既定情境中灵活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常见考查角度有书面语与口语、图表与文字间的转换和学校活动情境下应用文写作等。常见题型如下表:

【备考心态】

①看清题干限制,关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注意素材暗示和修辞格数量要求。

②打好草稿,遇字数限制时,要先删好,再誊写。不空白,不涂改;写了即可能得分,不出病句错字,字迹不潦草,不在情感和常识伦理方面出错。

【备考提醒】琢磨高考题、摸透思路、熟悉题型

【考纲解读】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语言文字运用”部分:(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就是图表题出题的依据,根据广东省十年来已出现的高考题来看,图表题主要包括图(含图片、图标、流程图三大类)文转换、表文转换两种基本形式。图文转换题一般要求考生描述画面,重点落实“修辞、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知识点,表文转换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数据,写结论或提建议,重点落实“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知识点。

【技法解读】

考生在答图表题时,常陷入两难处境,一是看不懂表格数据背后的信息,更不用说综合数据写概括性较强的结论或建议了,通常是罗列数据展示出的表面化信息,得分常低于3分;二是图标主体性内容写得不够生动形象,得分常低于4分。摸索解题技法就从这两个层面下手,采用“看异同”的方法看懂表格数据;采取“分类写”的方法写清写活图表内容。下面结合高考题来解说这种技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表格看异同的解题技法分两步:

第一步是“同向归纳”,即关注表中同列或同行中变化趋势相同的数据,依据“合并同类项”原则理出答题信息。

示例:(2013年广东卷第22题)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表中数据变化因“选项内容”没有规律性,按列比较就没有意义,因此,按行看,有两组数据(82%、69%)和(74%、65%)是同向变化的,可得到两条信息:

①两个年龄段中的多数人都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②两个年龄段中的多数人都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发展有益,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依据合并同类项的原则,考生很容易就得到了标准答案中的相同点信息:

两个年龄段中的多数人都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对职业发展有益,能充分发挥自身才干。(3分)

第二步是“异向分解”,即把表中同列或同行中数字变化趋势相异数据依据“分项解说”原则寻找答题信息。

按行看,有两组数据(72%、23%)和(35%、61%)是异向变化的,可得到两条信息:

③18-25岁年龄段中的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能获得某些技能,不认同能拓展社会关系。

④26-49岁年龄段中的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能拓展社会关系,不认同能获得某些技能。

这与标准答案中的信息点惊人地一致,且表述思路更简明:

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3分)

分类写即表文转换时文字叙写分点写,按不同主体,逐条写出结论或建议(上面已展示);图文转换时分叙述和描述两步走(但图标解说性题目,只用说明性文字叙述即可,不要修辞性描述),描述类图文转换题解题技法分两步:

第一步是“叙述分主次”,即关注图片或图标中主体部分,用叙述语言突出主体,常见叙述思路是从背景到主体。

示例:(2013年湖北卷第22题)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上面这幅画的主体是老妇女手牵小孩在翘望远处,次要部分是考生联想出来的背景(时间、空间)。因此,用叙述语言写出的画面内容就是:

傍晚时分,奶奶牵着小孙子站在巷口,眺望着远处,盼望亲人归来的身影。(33字)

第二步是“描写重修辞”,即把主体部分依据题干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丰富画面。

傍晚时分,似风中木桩般的奶奶立在巷口,手里牵着猴子般活蹦乱跳的小孙子,一起眺望着黑洞般的巷口尽头,盼望亲人归来的身影。(58字)

这与答案示例的语言叙述逻辑和描写重点基本一致:

夕阳下,满头银发的奶奶,手臂像铁链一样,牢牢地牵着东倒西歪的孙子,两人像一尊石像,伫立巷口,翘首盼望远游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65字,4分)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6

关键词:

一、语言艺术与修辞

如果说语言是一座迷宫,修辞则是通向这座迷宫中至美之地所必经的一道门。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无论是在母语中还是在外语中,那些我们朗朗上口的诗句,耳熟能详的精美篇章,无一不是修辞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7

关键词:诗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学生沉溺于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等可以简捷快速吸收的庸俗文化,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对高雅的古典诗词望而却步。他们往往对诗词中离散的形象内容感到困惑,更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因此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新挑战。我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见解: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进行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诗眼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是“怨恨”,抓住“怨恨”二字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四句进行理解,这四句充分写出了昭君的身世遭遇,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使她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大漠,岂能无恨?再由王昭君讽喻自己,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就抓住了重点。

2.抓住意象,品悟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当然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营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理解意境,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如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还要有常见意象内涵的积累。

3.关注表现手法

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如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鉴赏。如《蜀道难》讲夸张与想象,《秋兴八首》讲融情于景,《锦瑟》讲运用典故,《马嵬》讲对比,让学生一课一得,吃透方法。

4.重视语言鉴赏

再好的诗歌内容要借助语言表达,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进行锤炼。因此,教师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问题。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和自身理解,而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解读诗歌。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8

关键词:委婉语;社会交流;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4-02

作为人际交往的剂,委婉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崇尚心理。在美国学校中,委婉语被当作一种教学原则,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本科院校学生的要稍逊一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加耐心和细心,当我们发现学生的缺点时,最好能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和他们交流,以促使其积极改正缺点,树立学习信心。

一、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语音手段(phoneticmethod)、词汇手段(Glossarymethod)、拼段(Spellingmetllod)、语法手段(Grammarmet}10d)和修辞手段(Rherotic)等。

(一)语音手段(phoneticmethod):

为了听起来更加礼貌,我们可以用升调(risingtone)来构成委婉。

a.wouldyoumindansweringmyquestions?

b.iwantyoutoanswermyquestion.

很明显,a句中的请求比b句听起来更柔和,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二)词汇手段(Glossarymethod):

词汇手段是利用英语词汇的特点,通过转换词形来避免那些容易让人产生尴尬或不快联想的词出现。词汇手段的方法常见的有:词汇简缩、词义替代、外来词借用和采用模糊表达等。词汇简缩是将一些词语斩头去尾以便达到委婉的掩饰目的。例如:Gents(Gentlemen’sRoom)男厕所;Ladies(Ladies’Room)女厕所。词义替代是用一个褒义的或中性的表达去代替需要回避的词语。例如:slim(代替skinny)苗条的;pipeengineer(代替plumber)水管工人。外来词借用是指用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词汇指代需要避讳的英文词汇。例如:nude(拉丁词)代替naked;hngerie(法文词)代替underwear内衣。采用模糊表达是利用模糊的用词来代替那些具有明确意义的表达以达到含蓄委婉的目的。例如:layoff(季节性暂时解雇)代替dismiss(解雇);ileedy(匮乏)代替poor(贫穷)

(三)拼段(Spellingmethod)

拼段最常见的是首字母组合法,它是指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组合在一起,借以掩饰一些人们不愿提起的词。例如:

Bm(bowdmovement)大便

x.Y.z.(examineyourzipper.)请把你的裤子拉链拉上。

(四)语法手段(Grammarmethod):

语法手段是利用语法在话语中的修饰功能来避免语气强硬或直白生硬的表述以达到委婉的目的,常见的做法是采用虚拟语气、否定形式、改变人称等。

虚拟语气往往能把含有禁忌意义的语言符号与所指事物在时间与心理上拉开距离,从而达到委婉的效果。例如:mightiaskyoutocarrymyexereisesbooksintomymom?

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用否定词显得委婉一些,用肯定词则显得语气强硬,过于直率。当要表达这个学生愚蠢的意思时,如果使用“idon’tthinkhewaswise.”在语气上要比“Heisfoolish.”委婉得多。

第一人称复数(we)常代替第二人称及第一人称单数的构成委婉。例如:一位老师对学生说“HowCallwesolvetheprob-lem?”这里“你”代替“我们”听起来更亲切,更令人放松,学生就会觉得解题是一种轻松的事情,亲切的委婉语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处理难题的紧张情绪。

(五)修辞手段(Rhetoric):

许多委婉语都是借用修辞手段构成的,常见的有比喻法、借代法、语义转移等。

比喻法就是根据禁忌事物的特点,将其比喻成具有相同特点的可以接受的事物以达到委婉的效果。例如用havegonehome(回老家)来比喻die(死亡)。再如某人生了丘疹(pimple),可以形象地说成blossom(开花)。

借代法是用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委婉指那些人们不愿明说的事物,在英语中说某人非常贪杯(Heisfondofwine.)可以说成Heisfondofthebottle。

语义转移是一种用部分代整体或部分特性代替相似特性的用法。如disables(丧失能力的)、handicapped(有障碍的)表示“残疾的”;hardofhearing(听觉困难的)、auditory-impaired(听觉损伤的)表示“耳聋的”;sight-deprived(被剥夺视力的)、visuallyretarded(有视力障碍的)表示“失明的”。

二、委婉语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人类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而温和婉转的语言是交际中的一种剂。通过它可以得体表达生活中的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或令人恐惧的事物。下面是它的“三避”功能:

(一)避恶求善,平和表述。

theboyusedtotakethingswithoutpermissionandhasjustbeenoutoftherehabilitationhomeinthecountry.

“不经允许拿东西”指的是“偷窃”,“康复中心”则指的是“教养所”

(二)避讽求婉,有效交流。

为了避免听者受刺激,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交流情况时常用“notparticulargood”(不太好)替代“awful”(糟糕)一词来促进师生间的关系,鼓励较差学生继续努力。另外,不要说学生stupid(呆),slow(迟钝),lazy(懒),而要说under-achieverstudent(未能发挥潜力的学生),这样听起来就不那么刺耳,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了。

(三)避俗求雅,美化语句。

whereforeitisbettertobeaguestofthelaw,which,thoughtconductedbyroles,doesnotmeddleundulywithagentleman’sprivateaffairs.

主人公本是流浪汉却自称“大爷”,不愿有失自尊去领政府救济,宁肯违法坐牢以解决温饱,还把这戏称为“做法律的客人”。

三、委婉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技巧地处理一些学生问题,以下就是不同情境下高职院校教师经常用的严厉的语言和委婉语对比:

1.严厉的语言:学生喜欢打架(Helikestotightwithothers.)委婉语:a.Heneedshelpinlearningtousehisleadershipqualitiesdemocratically.

b.Heshouldlearntocommunicatewithothersfriendly.

2.严厉的语育:学生说谎(Helied.)

委婉语:a.Hemayoccasionallyfallintoterminologicalinex-actitude.

b.maybeyouhavemademistakes.thinkitoverplease.

3.严厉的语言:学生愚蠢(Heisstupid/foolish.)

委婉语:a.Heisabitslowforhisage,

b.ahhoughhash’tdonesowellinhisstudies,heworkshard.

4.严厉的语言:学生学习懒惰(Hestudiedlazy.)

委婉语:a.i’mafrmdhehastopaymoreattentiontohisstudy.

b.probablyheshoulddevotehimselfmoretostudy.

5.严厉的语言:学生考试舞弊(Heischeating.)

委婉语:a.Heneedstostudytherulesandstandardsoffairplay.

b.phisisnothismalmark.

c.Heshouldobeytheruleofcompetttlon

6.严厉的语言:学生自私(Heisselfish.)

委婉语:a.Hecarestoomuchforhimself.

b.Hehatessharinggoodthingswithothers.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指出学生的缺点,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对待高职院校的学生,恰当使用委婉语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并能鼓励学生改正缺点。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更多地在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的基础上,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委婉语,使之能更好地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冀慧颖: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9

一、品析字词

古人写诗作词,非常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即诗人经过反复推敲,挑选出最贴切、最传神、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因此,诗词中那些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自然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品析字词,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分析其作用或表达效果。常见的命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等。品析字词,应从古诗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三个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感受诗词在写人绘景中营造出来的情态美、画面美、色彩美和动态美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品析时不能就字论字,架空分析,而应坚持字词不离句的原则,将该字词还原到作品之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2012年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答:。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屋子里因为焙茶烧菜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山农的繁忙与喜悦。

[答案示例]“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二、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就是读完诗词后,要明白诗词所叙的是什么事、所绘的是什么景、所咏的是什么物、所抒的是什么情,同时能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正确的判断、概括、分析和探究。此类题常见的题设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或是什么意思”或“写出某(几)句诗的大意”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四个方面入手:1.审视标题。标题是了解诗句思想内容的钥匙,往往对诗歌内容起重要的提示作用。2.联系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3.借助注释与提示。为降低理解难度,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些注释或提示等相关资料,它们对理解诗歌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4.字斟句酌。这是理解诗词内容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答题时,一定要沉下心来,字斟句酌,推敲每个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解析]通读全词,纵观四个选项,就不难发现B项对上片后两句的内容理解有误,上片后两句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其实是寻而未果的。所以B项“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是不正确的。

三、体味情感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它们或抒游子逐客之悲、怀乡思亲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或写离别之愁,怀古之思,仕途之苦、闺中之怨等,无不感人至深。体味情感,就是要体味诗词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藏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此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批文入情”的能力,即透过文字进而感悟、领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抒发(表达、蕴含、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情)”等。答题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明确诗歌题材。古诗词的题材大体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闺怨诗等,不同题材的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往往不同。2.分析诗中意象。古诗词中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比较固定,如杨柳、孤篷、浮云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等表示思乡怀人。抓住这个特点,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中感情。3.分析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情境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诗词中的景物特征,可以体悟其中蕴涵的感情。4.抓住关键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中,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答题时,要善于借助这类词语,把握诗中情感。另外,为了概述流畅、表达精确,还应记住一些专业性词语,如“乐观旷达、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离愁别绪、孤寂惆怅、恬淡闲适、清高孤傲、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会经常用到。

2012年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解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呢?既然是死,那就不如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吧。”这就表达出文天祥不怕牺牲、甘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四、描摹画面

“诗中有画”是写景类古诗词的最高境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句子,都刻画了美丽动人的画面。描摹画面,就是要求考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刻画的画面。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常见的设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可分三步进行: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弄清诗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把握画面的构成;2.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各种感官,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感知画面的特点;3.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2012年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答:。

[解析]诗的前两句构成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一幅图画。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潺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后一幅,写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答案示例]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五、感知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有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两类,其中人物形象又包括诗人的自我形象和诗中的人物形象。感知形象,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把握诗词中的景物或人物形象的特点。这类题的常见命题方式是“这首诗(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需从以下方面思考:1.了解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超凡脱俗、清正高洁的形象等。2.结合诗词内容,联系诗人经历和生活时代及写作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同一时代的人物形象往往带有某些共性,如晚唐诗歌多表达对国家衰亡的忧伤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歌多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苟安的不满。3.从描写方法入手,把握形象特点。诗词中往往通过描写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借助景物、环境等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抓住这些,便能迅速、准确地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答:。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层次要明晰,语言要精炼、准确。

[答案示例]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六、欣赏意境

古代诗人在写诗作词时,非常重视“意”与“境”的有机融合。这里的“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是整个作品的灵魂;而“境”,即作者所以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赏析意境,其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和选择与某种意境相近的诗句等。该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首诗或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或几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下列与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感悟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画面。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有通过合理想象加以再创造的内容,表述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有诗意,能与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相契合。为了表达准确,平时还应掌握一些用来概括意境的常见术语,如宁静、清幽、深邃、清凉、壮阔、雄奇等等。

2012年临沂卷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答:。

[解析]回答这道题可根据景物及其特点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首先找到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落”“空”“出”“惊”等动词点明了景物的特点,构成了“静谧”“优美”“空寂”的意境。

[答案示例]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七、鉴赏名句

名句是古诗词的精华所在,它们或情真意挚,感人至深;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形象生动,诗意盎然;或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等等。诗词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正是由于它们在景、情、理、趣等方面有值得称道之处。鉴赏名句,就是对古诗词名句的精妙之处进行品评分析。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鉴赏,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咀嚼美和表达美的能力。这类题目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解答时,要根据名句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赏析,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说理名句,则从它的说理方式及其哲理带给人们的启示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

2012年株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

[解析]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写得生动有趣。题目没有限定赏析的角度,一般可以从修辞、用典、词语、写法特点、抒感等方面去考虑。

[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八、表达赏析

表达赏析,即对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其内容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反衬)、对比、用典、铺垫、象征、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对偶、互文等。古诗词的语言特色,通常可用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婉约细腻、沉郁慷慨、雄浑豪放等词语进行概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技巧往往并非单一使用,而是综合运用。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等。答题时,要辨明技巧,分析效果,能结合具体的诗句或词语,指出其中运用了何种手法或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012年河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对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

高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篇10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解决措施

作为语言输出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所强调的重点内容。但目前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原因分析

1.1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

(1)词汇方面的错误。词汇方面的错误主要有动词、冠词、名词、介词、代词、连词、副词和形容词错误。其中动词错误最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很容易忽视语法结构的严谨性,在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上经常出错,如:theythinksthat;冠词错误主要表现为冠词增添、冠词缺失和冠词错用,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忽视在名词前使用冠词,如:wewentto(the)netbar;名词错误主要表现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错误使用,单复数变化错误和名词错用等;介词错误主要表现为介词的搭配错误,介词的漏用等,如:twentypercent(of)studentssupportthisprogram;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到的形容词和副词较少,很多学生缺乏灵活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为文章润色的能力,因此错误多为拼写错误和使用不当;代词错误多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人称代词的误用,如:itisgoodforushealth;连词错误多为使用错误。

(2)句法方面的错误。句子比较繁复和冗长,很多时候由一个主语带出多个谓语动词,学生甚至为了凸显文章的高级性而刻意使用复合句和并列句,从而导致文章意义表达不连贯;句子结构不完整,语法错误比比皆是,学生使用了很多的流水句和片语句,从而导致文章思想内容得不到良好的表达;很多学生完全忽视英语句子的语法结构,习惯采用汉语思维来造句,如:therehavesomethingdon''tgood;句子中大小写不规范,标点符号乱用,从而导致句子的主次不清,关系混乱。

(3)语篇方面的错误。所谓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语篇方面的错误主要出现在衔接手段上,衔接手段包括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两种,学生在写作中所使用的语法衔接明显多于词汇衔接,学生使用指示照应和人称照应以及连接的运用意识较强,因此错误也多出于此。例如,学生在运用人称照应时,将表存在性的人称代词与表归属性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误用而产生了错误:Surfingonlinecanhelpusmakeushorizonenlarged.

1.2造成高中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的原因

造成高中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干扰。高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过程中,基本上是根据所给要点来进行翻译,他们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导致其习惯用汉语进行思考,在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表达上出现大量的汉语负迁移现象;(2)思维模式。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的思维多是"螺旋式"向前发展,习惯于在陈述主题前做大量的铺垫,因此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写了一半还不能进入主题,出现主题不清、逻辑性差和上下文衔接不紧密的问题;(3)教学问题。高中英语教学中没有针对写作开设专门的课程,目前教师和学生比较重视读和听,比较忽视写和说,这与高考题型的分值达到了一致。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重视传授语言知识,授课方式多为讲解单词,读译课文,讲解语法和做习题等,比较忽视写作教学。

2.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对策

(1)利用对比分析来解决汉语负迁移错误。

进行英语和汉语间在形态、语法以及构词造句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可能产生汉语干扰的原因,教师就能够认清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负迁移所造成的措施,减轻其畏难情绪;进行中西思维模式的比较,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和语言差异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有意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对文章语篇结构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模仿西方人的思维和写作方式来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2)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加大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不以在考试中得高分为主要教学目的。虽然很多学校目前还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高中英语写作课,但是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各种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从句子开始,到段落结构训练,再到篇章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通过背诵和阅读训练来加强语言的输入。

通过大量的背诵训练,学生能够感知文章中的造句和结构,在对词汇、短句和篇章结构进行巩固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自身对英语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解决英语写作中的母语干扰问题;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并感知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还可以辨别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在语篇衔接和组织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正确对待和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

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要对其进行正确对待,通过认真分析找出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并且依据错误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纠正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降低犯错的几率。

(5)提高教师语用教学的意识。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多以语法和语言知识教学为教学重点,语用能力教学被忽视。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语用教学的意识,一方面通过让学生收听英文广播和观看英语电影,来使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运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设计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其语用能力。

3.结论

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其展开研究势在必行。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从词汇和句法方面分析了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原因,并且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