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9:03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1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2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从我国生态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即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协同关系、生态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微层次间的协同关系等提出构思,以期为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生态经济协同效应微层次

作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协同效应是指两种以上的成分通过调配或相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而产生大于原有各个成分单独应用所能起到的作用的总和。所谓经济协同效应,是指一种算术和,用来表示多个企业采取兼并方式实现自身企业效益最大化。根据协同学的观点,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可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形成有序结构,进而整合原本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分,最终形成合力并转变为整体功能。总而言之,就是用系统路的方法统筹系统内各个层次、各种要素,使彼此间的关系和谐,产生整体增效。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但生态经济建设和研究才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协同效应应用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从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实践中微层次间的关系两方面对协同效应提出构思和看法。

生态经济建设中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协同

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有效配置生态资源,确保资源布局合理,最终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该通过市场运行把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条件,实现环境外部成本与资源的逐渐内部化。这种依靠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竞争调节、供求导向和价值决定实现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在资源产品的市场获益前提上,将身体环境保护建设与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重视节约型经营,以科技和资金为导向,以建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为目标,力争实现高效低耗,发展“绿色产品”,施行清洁生产,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能够在尽量减少资源投入生产无污染高质量的产品,最大化生态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政府通过市场机制改变企业和社会在消耗生态环境质量中的不等价交换现象,促使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市场机制在生态经济运行中有其固有局限性,因此,必须在生态经济建设中引入宏观调控机制,进而与市场经济机制协同运行,产生协同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态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市场经济机制消极因素。由此可见,必须将市场经济通过多种渠道方式与宏观调控协同起来。首先是要对经济发展战略做出调整,务必保证经济建设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在整体发展目标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同。其次是要通过制定各种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技术体系和法律法规,以确保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协同运行。此外,还可以建立资源保育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及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对资源稀缺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反映,方便各种生态优惠政策的出台,最终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生态经济建设中微层次间的协同

当前在实践生态经济协同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问题是创新构建循环机制,实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程,消除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主体的开环流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不高于环境的容量或自净能力,达到经济和生态相容。其发展层次应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小尺度的循环提升为大尺度循环,即从微观企业(农户)内的循环提升为园区(乡镇)的循环,从农业内的循环提升为三次产业间的循环,从园区内的循环提升为区域的循环。当前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中微层次的协同运行,中微观层次是指微观企业(农户)和县域三个层次。

微观企业生态经济过程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在本企业内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实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农户生产生态经济过程是以生态学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原理,组织以共生互利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微观企业(农户)是生产的基础,没有基础的支持,生态建设难以成功。但是微观企业(农户)式的经济很难达到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受到很大局限。

区域经济循环层次,以县域为例。县域是具有一定规模生态经济过程中微观层次相结合的自然群体,它拥有一定的财力和资源足以调控生态经济系统,又可发挥经济规模和分散危机等功能。该层次生态经济过程是以县域为单元,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寻求协同结合点,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体制。它以绿色生产与消费为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以结构调整、协同发展为主要途径,提高人口素质,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调整环境、资源结构,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系统因其生态与经济两个子系统协同运行,和谐其间关系,从而产生整体增效。协同效应成为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前沿技术。本文基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理论方法和实践运行两个方面,提出强化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效应的看法。

参考文献:

[1]曹东.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李莉鸿.建立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学术交流.2007(04).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3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改变停滞膨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这种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罗伯特?小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典型理论是货币周期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是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小卢卡斯等人的理论,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2理性预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小卢卡斯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始于他为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基础。他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他在为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工资,价格部分提供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在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冲突时,小卢卡斯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他试图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所以,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

   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

   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3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主张

   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4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不得不承认,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丽彬.理性预期观点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4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国内外都不存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我国对流通问题的研究,虽然由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存的局面,但其方法论基础仍然混乱,方法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并存。本文认为,应当把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这是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必要条件。

关于流通理论,国内有各种称谓,计有“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为讨论方便起见,本文采用“流通理论”这一称谓来概括所有关于流通、商业、贸易等问题的理论与学说。

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演进

(一)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大体上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流通理论的表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重工农业、轻商业”的局面开始转变,学界和政府都认识到了流通问题、商业问题的重要性。就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而言,主要以马克思《资本论》以及其他著作中的经济思想为指导,重新采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要素理论来研究流通问题。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以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流通篇》为发轫之作,随后涌现出一批在流通理论上多所创见的专家学者,他们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总体上说来是“破”大于“立”。之所以说“破”,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盛行的是“无流通论”;而改革开放伊始,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无流通论”的批判和破除,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判断。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一阶段的流通理论主要以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并未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学界重大转变表现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说的大规模引进。大规模引进表现为大量西方经济学著作的译介、高校经济学教育中西方经济学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术研究当中运用西方经济学方法日益增多。具体到这一时期我国流通理论,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研究对象日益专门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零售、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技术化,即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研究工具被用来研究流通问题。

(二)我国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并不存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因为,任一学科如果足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征,必须有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原理,在研究对象或(和)研究方法上必须有其自身的特色。以主流经济学为例,其核心原理就是最优化,可以说,整个微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在最优化基础上的。个体消费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加总得出需求曲线;个体生产者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从而加总得出供给曲线,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市场。至于宏观经济学,也仍然是建立在微观主体最优化行为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学当中,消费、投资等活动仍然可以归结到微观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唯一一个外生变量是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成为外生变量的时间也不长,只有在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并且货币不可兑换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外生变量。既便如此,理论上政府也可以通过最优化的计算来确定最优货币供给量,说到底,还是归结到最优化这一基本原理。

当前我国流通问题研究的特点是“杂”和“乱”。所谓“杂”,是指研究对象“杂”。从批发、零售、物流,到餐饮、会展、电子商务、拍卖、租赁等,很难合并归类。所谓“乱”,是指研究方法“乱”。对于流通问题的研究,过去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近年来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逐渐增多。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和研究技术被引入到流通问题研究当中。引入新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技术固然是好事,但方法论基础不明确,仅仅引入新的分析工具,难免给人以“为技术而技术”的感觉。

流通问题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

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最优化原理,其更为深层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方法论。整个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就是个人主义的,通过对微观个体进行“经济人”假设,从“经济人”的最优化行为出发,演绎出一系列的理论。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政治体制上的主义、经济体制上的自由市场机制是相互匹配的,内部关系是融洽的。

与个人主义方法论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方法论。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某一集体是有共同目标的,是有终极目的的。这一集体可以小至家庭,也可以大至国家。特别是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整个国家是有共同目标或终极目的的。应当说,集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人主义方法论是有重合之处的,二者都认为,微观主体(个人、家庭、企业、社团)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如果把主体扩展到整个国家,则二者分歧立显: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或政府没有终极目标,而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是有终极目标的。

二者分歧的深层根源在于对个人价值的看法不同,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国家、社会、政府只不过是帮助个人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它们本身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和目的。相反,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社会是有共同目标和终极价值的,个人仅仅是实现集体目标和集体价值的工具和手段。

(二)我国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一直是集体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意识形态上逐渐确立起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应地,在学术研究上也采取了集体主义方法论,这一点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其明显。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经济制度是“统制经济”(笔者认为,“统制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好地描述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因为我们并没有像前苏联那样对经济进行精细的“计划”),相应地,我国奉行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取自苏联的“统制经济学”,而“统制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恰恰是集体主义的。“全国一盘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等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高扬在意识形态领域,而且也深入渗透到学术研究领域,这一点在经济学研究当中表显得尤为突出。直到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思维模式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流通问题研究当中,直到目前仍有相当的惯性。

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中并不存在“流通经济学”这一分支学科,因为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个人主义的,所以在西方国家,研究流通问题是微观主体即流通企业的任务,营销、物流、零售等管理类学科都很成熟,但针对“宏观”流通问题的理论几乎没有。在学科分类方面,营销、物流、零售都属于管理学,而不属于经济学。当然,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也是个人主义的,而不是集体主义。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个人主义的,相应地,研究市场经济中的流通问题,也应当采取个人主义方法论。这样既与现实经济制度相适应,也与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相适应。统一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的必要性

我国学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大多数都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政策建议”三段论的模式,但以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来看,这种研究模式是有问题的。问题恰恰出在一般认为最有价值的“政策建议”部分。按照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流通问题几乎都是微观主体即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流通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方面,与一般的生产企业并无二致,如果在流通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成本过高、效率较低等问题,企业自身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自然会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不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进行干预。举例而言,在物流领域有一个评价运输效率的指标——空驶率,我国的空驶率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要高得多,这当然说明我国在运输资源的使用方面效率低下。但是,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又能做什么呢?根据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无论空驶率高还是低,都是物流企业自身造成的,最有动力降低空驶率的不是政府,而是物流企业。因此,这一问题本不该由政府来负责,也无需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来促使空驶率降低。所以,我国空驶率较高的原因,就应该从其他方面来分析,如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物流企业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等。严格来讲,在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各种因素当中,只有税收与物流园区用地两方面与政府有关,其他方面,均属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所以,即便空驶率很高,政府也管不了,而且也不该管。这是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但我国的现实是,政府往往先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不合理的干预,干预之后使经济活动产生了许多问题,接下来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干预,由此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此无限循环下去。

流通理论研究中的“政策建议”,往往就是建议政府对先前干预产生的问题进行再干预,这是一种“越描越黑”的做法。究其根源,便是学术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方法论集体主义。前已述及,方法论集体主义就意味着微观个体的经济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仅是承载某一或某些集体目标的手段,照这种思路,任何政策都取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以北京为例,如果某个人打算从事出租车行业,那么他必须“挂靠”某一出租车公司,否则就是“黑车”。各出租车公司为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既得利益,联合起来游说政府,成功地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而政府反过来以“保护乘客利益”为由,统一制定收费标准,于是便造成了目前空驶率高的状况。破除这种局面的釜底抽薪之举,是取消目前的市场准入制度。稍微学过经济学原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来必然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出租车行业,竞争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均衡的市场价格,这一价格肯定要低于目前的统一价格,从而,空驶率必然大幅降低。

以上例子仅是我国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运输问题,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流通领域还有不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潜意识里都在使用集体主义方法论,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这也是众多“政策建议”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源。

结论

宏观流通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要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那么就应秉承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应当指出,解释和预测是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功能,而不是动辄就要提出什么“政策建议”。我国学者应该尽量做到“述而不作”、“述而少作”。毕竟,提出政策建议这一行为,本质上采取的是集体主义方法论。

近年来,随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大规模引入,在我国流通问题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并存的局面。而方法论基础的混乱,是当前我国流通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要构建一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上来,这是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以家庭和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为重点,认清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微观经济学,吸收微观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某些正确看法;培养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课程包括理论讲授、讨论课、课外作业、课程论文、案例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情况

2.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2016级金融学和物流管理专业的部分学生。其中金融学44人,物流管理31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8.67%和41.33%。从性别结构看,男生为27人,占36%;女生48人,占64%。2.2评价结果2.2.1总体评价。关于课堂总体教学效果评价这个问题,基于教师、自身和教材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基于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二是基于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效果评价,三是基于学生对于教材的评价。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总体印象”。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课堂教学较好的占绝大部分,比例高达85.34%,其中回答非常好的占42.67%;很好的占42.67%;一般的占13.33%;比较差的占1.33%。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课程学习”。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满意自己的课程学习人数达62人,比例为83.67%,其中非常满意,非常清楚课程框架和内容的占9.33%;比较满意,对于课程有些了解的占53.33%;一般满意的占20%;不满意,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的占17.33%。问卷设置的第三个问题,即“你觉得微观经济学课程难在什么地方”。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图多、字多为31人,比例为41.33%;知识点多的26人,占34.67%;计算题比较难的为15人,占20%;其他方面的3人,占4%。2.2.2教学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学生对于教学环节、阶段、教学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本课程共计48课时,24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内容按照提问与回顾、引入案例与本讲内容、知识点讲解、课堂总结等四个教学环节。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对于每讲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提问环节为32人,比例高达42.67%;引入案例的为13人,占17.33%;知识点讲解的为6人,占8%;案例或故事的21人,占28%;课堂总结的为3人,占4%。这个问题是要考察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评价,看看学生对于哪一个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提问环节、案例或故事、引入案例印象较为深刻,特别是提问环节和案例或故事。而对于知识点、课堂总结印象不太深刻。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如何看待课前提问”。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会有些紧张的人数为68人,比例为90.67%;没有必要,不会在意的为2人,占2.67%;无所谓的为5人,占6.67%。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经济学意识,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与微信联系,让学生关注朋友圈公众号,阅读相关文章,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因而,问卷设置的第三个问题,即“你觉得转发朋友圈文章是否有效”。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没有,就是应付的人数为18人,比例为24%;确实有些作用的为45人,占60%;不知道的为12人,占16%。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学认为转发朋友圈确实有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部分认为是出于应付。2.2.3考试环节。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工作。针对这一环节,本次调查设置了两个问题。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每隔两章或一段时间让学生总结一下教材知识点,起到复结作用。特别是课程考试之前,对于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因此,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评价课堂或课程总结对于学习的作用。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觉得总结有用吗”问题。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有用的人数为65人,比例为86.67%;没有必要的为10人,占13.33%。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用。对于学生对于考试自信心方面的评价。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觉得可以通过考试吗”问题。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可以,没有问题的人数为23人,比例为30.67%;心里没有底的为39人,占52%;不确定能不能过的为13人,占17.33%。但从期末成绩看,两个班的不及格率均未超过15%。说明考试前后评价学生的心理变化。

3总结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课程教学方式、模式、理念均需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学生成长环境进行调整。本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规范课堂教学环节,每讲课堂教学按照“回顾-引入-讲解-总结”总体思路讲解;另一方面引入微信等新兴概念工具,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中图片、案例等选择也是紧扣95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希望拉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二霞.用好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农经,2016(13):137-138.

[2]赖晓红.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17):181-182.

[3]张庆.提高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J].黑河教育,2016(07):77-78.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市场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计划以及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作用,借助于市场实现有机的融合,使得二者能够在互动的过程当中相互兼容联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负责主导宏观调控,只有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形势,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同时企业在发挥其主动性前提下自觉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才可以真正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互相补充促进的发展态势。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要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层面出发,来衡量国民经济在特定时间段内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总消费以及总投资等方面的总量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当中三大产业的物质结构关系,从而确保社会经济总供给以及总需求在价值量层面大致相等,在实物量层面大致平衡。其中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借助于金融以及财政等经济杠杆作用于经济总量以及结构,从而影响并且条件微观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平衡的经济发展目标。微观经济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将企业作为自负盈亏以及独立经营的生产经营单位,确保企业不断同市场环境进行物质以及信息等因素的交流,在产量、成本、价格、资金、盈利以及存货的调整过程当中,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企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可以说是企业对市场环境改变刺激作出的直接反应,主要是借助于调整市场价格来改变产销关系,通过企业自我增殖以及自我更新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属于互相独立的不同层次,但是二者存在互相依存以及互相制约的失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将各种企业联系成有机整休。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工艺不同将经济整体分割为不同企业的生产活动。第一,宏观经济发展依托企业利润的上升。缺乏微观企业的经营利润,宏观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增长。只有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不断增加利润,才可以确保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宏观经济平衡要求社会商品总供给以及总需求之间大致相等。在经济运行的过程当中,商品供给属于企业生产的成果。商品供给规模以及结构受企业产品规模以及结构的影响。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指的是购买消费资料,投资需求指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无论是投资需求或者是消费需求,都属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具体的供给结构以及需求结构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才不会出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问题。第三,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表现是微观经济企业消费、生产以及交换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微观经济当中,个人以及企业的实物形态以及货币形态在转化过程当中一旦发生问题,在卖方市场格局当中容易发生价格上涨问题,并且社会货币流通增多。最终导致微观经济或者企业投资结构出现问题,使得部分商品发生供不应,从而增加消费基金的总额。单独分析宏观经济当中的结构关系或者是总量关系,不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条件的做法都是空中楼阁,并且孤立分析微观经济当中的价格、产量、盈利以及消费支出,也缺少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

二、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首先是政府应当塑造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调控主体。市场经济体条件下,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政府的行为对于宏观调控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是要培育发展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可以说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微观搞活以及宏观管理之间的联系纽带。再次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本质而言是建立在契约以及信用前提下的法制经济。所以要想建立有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界定各类不同主体各自的职责。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微观经济个体而言,在一般性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约束下,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对政府而言,作为市场竞争规则制定者以及管理者,应当避免直接干预市场企业以及个人的自由经济活动,而是应当负责监督监管,确保竞争规则的有效性以及严肃性,警告惩罚那些违反市场规则的企业或者是个人。除此之外,在合理使用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过程当中,政府需要合理使用行政手段。

第二,根据宏观经济态势制定执行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辅以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刺激宏观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政府需要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要持续完善分税制,借助于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断调整收入的范围,最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构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财政体系。其次是要稳妥积极地推动税费改革,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最后是要增加财政支出以及财政举债,借助于加大投资来刺激消费,从而持续扩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因为市场经济当中的社会需求是以具备支付功能的货币需求出现的。所以货币供应量以及流通当中实际需要货币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需求状况以及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总需求从而确保同总供给保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三,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措施。市场经济活动由无数分散的的微观经济活动联合组成的。政府调节措施要想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由微观经济组织的活动能够以及行为来体现。所以要想确保宏观调控能够实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微观基础。企业应当主动分析宏观调控,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动作出及时反应,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来确定自身经济活动。所以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合理确定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离不开目标,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目标太低无法激发企业应有的活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太高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人员头脑发热而脱离企业的具体状况,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合理目标需要富有想象力以及激情,但是并不脱离企业条件。其次是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决策的新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这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宏观环境。不过从微观层面而言,部分企业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然演戏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所以企业需要改变过去的决策思维,树立市场意识并且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决策执行机制。再次是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以及科研队伍。宏观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经营请客受经营者以及研发队伍素质的直接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科研人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政策措施,有机融合经济理论、经济现实以及经济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经济理论界需要不断探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简述发展过程当中各个元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管理从实物控制向价值控制的过度,通过经济杠杆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培钢.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02-103.

[2]王梓兰.对当前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反差的几点看法[J].经济经纬,2015,12(3):159-161.

[3]李强,彭志龙.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2):123-125.

[4]李春琦.新时期政府如何调控宏观经济[J].福建论坛,2015,12(10):302-306.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7

关键词:三本院校;体验式教学;经济学;应用研究

一、三本院校学生特点

(一)理论知识薄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

通过历届招生情况,三本院校经管类专业文科学生居多,学生高考时录取分数相对较低,数学基础较弱,但微观经济学对数学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大量的公式、曲线与定量分析,且建立在基本的假设与理想的经济环境下,三本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抵触情绪,同时高估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而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二)轻理论、重实践,缺乏学习主动性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一方面为学生认识外部环境与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便捷式通道,另一方面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渴望及实用主义心态,使他们对应用性强的课程较为关注,而对理论性强的微观经济学缺乏学习主动性,这就这很难与三本院校追求实用性、重视实践性的观念同步,若部分教师只解释基本理论和模型,进行被迫式的学习,就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依照生命原始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显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课本的知识,更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其作为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行为思考规律,积极创造教学情境,在思考和理解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死记硬背,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自主、从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积极的氛围中享受与探究正确的认识,掌握学习的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风向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重视体验获得的结果,而体验具有抽象性与模糊性,由于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依据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要求,现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体验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应用程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便学以致用。体验性目标是一个长期性目标,通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灌输,锻炼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合作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教学,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与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自由的思考,通过讨论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有:

1.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切身体会与思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思考人物的形象与职能、人物的情感及工作职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产生新的认识,消化并掌握。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一章中,在介绍市场的种类时,可以让学生分类扮演不同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以菜农的无奈进行展现,寡头垄断市场以本校的封闭式管理背景下,模拟学校仅有的三家早餐店,垄断竞争市场以不同品牌的手机的厂家的广告为切入点,垄断市场以戴比尔斯的钻戒为切入c。依照不同的市场规则演绎市场模式,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市场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不同的市场种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交流活动

交流又称为交往与沟通,通过交往与沟通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分享、披露与接受信息,又可以通过交流信息获得情感与思想的升华。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情感体会也会不同,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与感悟。教师可以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倾听别人的想法或思路,打开自己分析问题的思路。同时有利于建立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讲到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这一章时,以“生活中市场失灵的现象”为题目布置课前作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关注电视节目、生活现象、新闻报纸以及网上经济快报来了解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国家的微观经济政策,随之开展异界讨论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便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探究活动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探究活动,以便在探究中学习、锻炼实践能力。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具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以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问题,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这一章中,以“双十一淘宝购物节某品牌的销量”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掌握影响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因素。

(三)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过程

1.兴趣激发阶段

体验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体验,这可以是一段生动的话、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大家都很关注的实事,选取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仅有理论课时,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实训与奖励环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产生疑问、新的质疑,从而促进学生体验的动力与好胜心,随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验中。

2.实践感受与强化反馈阶段

实践感受与强化反馈阶段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对事物产生情感并进行体验。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与思考方式的不同,这样就对事物与知识点产生不同的情感,教师应当把握好体验情境的节奏,让学生表现真实自我的自己情感。把教室当作集零售与批发为一体的市场,学生扮演不同的卖家和买家,遵循市场规则进行交易,逐渐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产生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三本院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还未普及,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还需要广大老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断地扩充体验的形式与实例,使其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异质预期;公众学习;溢出效应

预期理论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得到迅速发展。预期理论主要研究微观主体根据已有信息对未来经济发展路径做出判断以及这一判断与实际经济走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中蕴含着微观主体利用学习能力进行信息更新的意义[1]。随着学术界对预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接触到了异质预期的概念,异质预期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不同主体在认知能力以及信息占有量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信息产生的不同预期。异质预期会随着主体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获取信息的增加最终收敛于理性预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异质预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预期有差异,这就意味着有不同知识和学习背景的主体对同一种信息的理解不同;二是主体会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预期,而学习更多是一种交流过程,这就意味着微观主体的异质预期会相互影响,微观主体的学习因此体现为一种公众学习形式。本文首先总结异质预期与公众学习方面的代表性研究,然后分析存在异质预期的微观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最后以中国实例总结异质预期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一、异质预期的基础理论

1.异质预期的分析基础

程均丽[2-3]系统地介绍了异质预期理论以及在货币政策信息沟通领域的应用。对于异质预期的模型分析有两种形式:(1)预测者选择动态型,可以理解为不同预期主体所用方法的博弈均衡。假设对后期变量的预期取决于对前期经济情况的不同判断方式。以对通货膨胀率e的判断为例,假设人们对et+1的预期来源于两种形式:一是根据et-1的数据推算,我们设这种情形为a;二是根据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周期波动来推算,设为B,那么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总体预期即为et+1=pa+(1-p)B,其中p(0<p<1)为选择a的可能性,(1-p)为选择B的可能性。对未来的通胀预期取决于人们根据经济变化对不同方法的选择。(2)学习收益型,主体了解自己所处的不完全信息环境,因此会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获得新的信息收益。这种学习收益会产生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两种情况。

以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为例,当货币政策可信性较高,主体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与实际情况接近,经济主体便不会对新信息表现得敏感,即不依靠新信息也能依靠以往的判断预测货币政策的走向,学习收益较低,相应地获取和甄别新信息的成本也很低;当货币政策可信性较低,经济主体无法凭借经验形成准确预期时,经济主体就会对新信息表现得非常敏感,学习收益较高,相应地获取和甄别新信息的成本也很高。

进一步,在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会呈现两个方向的反应,其一是由于主体理性有限,尤其是将自身偏好因素结合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通过持续的学习这些错误会消失,异质预期最终收敛于理性预期。但是north[4]认为,学习是一个取决于诸多要素的累加过程,因此学习中产生的预期误差也可能会不断增大,对最终理性预期的形态可能偏离得比以前更大。因此orphanides和williams[5]指出,异质预期可能会延长经济波动的周期,即由于异质预期的不完全信息环境,经济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甄别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当经济出现自己预期之外的波动时,会对信息更加敏感,便更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以减少自己面对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个渐进过程会导致经济回归到均衡水平的时间被拉长。

2.公众学习与异质预期

徐亚平[1]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识的更新所依靠的不是学术研究性质的模型分析,而是从传播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沟通并不是指信息量的多少,而是信息的鉴别和理解能力。在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是内部性和外部性的综合作用,既有自身的知识,又要依靠外界资源充实更新知识。Fuka[6]认为,异质预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传递机制,由于不像理性预期那样高度抽象,异质预期所造成的经济变化是隐性的,即无法通过公开的信息渠道来观察异质预期的变化而只能直接观察结果。一个经济中预期的波动取决于乐观预期与悲观预期的均衡性,样本空间越大,这种均衡性对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3.异质预期与中央银行预期管理

关于中央银行应该如何对存在异质预期影响的公众预期加以引导,程均丽[3]认为存在一个“最优相机政策”,即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的决策模型中利用适应性学习的性质将预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对待,通过平滑引导将异质预期逐渐收敛于理性预期。从中国实际来看,货币当局在近几年开始注重微观主体预期的观测,但是对预期的调节效果并不明显;在货币政策信息的获取上,微观主体缺乏一个具有高度可信性的权威渠道。中央银行所的信息与微观主体实际接触到的情况并不相符,导致公众对中央银行实际意图信息比较敏感,一有相关消息放出便会引起盲从行为。

二、存在溢出效应的异质预期模型

溢出效应可以理解为人们行为出现相互影响现象。异质预期出现混同,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对自身原有的信息进行改进,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看做一个含有溢出效应的学习过程。但是在溢出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微观主体本身判断能力不强、信息获取渠道又过于混乱的话,信息量的增加反而会使微观主体无所适从,产生盲从效应。我们通过一组公式来阐述这一问题。

按照徐亚平[1]所提出的,公众学习模型可以体现为yet=kyet1+lyet2+φgt+et,其中决定预期的基本变量包括不同权重的经济主体自身对信息的判断kyet1、他人对信息的判断lyet2、经济信息φgt以及随机扰动因素et。我们将该式进行简化,能够更加明确地表现出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交流情况。假设个人预期取决于经济主体自身的判断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并且假设一个只包含两个微观主体a与b的学习环境,主体所得到的信息只有两个组成部分,即自身信息与外界信息,面对的信息环境相同,但二者禀赋不同,因此采用程均丽[3]提出的不同的经济预测方法,此时我们得到这样一组关系:

从上式可知,溢出效应k越大,即交流越多,微观主体所要付出的学习努力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微观主体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就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但是微观主体坚持自身判断的空间也就受到挤压,尤其是当学习成本很高时,微观主体就会放弃自身判断转而屈从一般信息进行经济活动。这一点我们在下文中用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作为对象进行实证考察。

三、异质预期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1.对模型的延续思考

从上述分析出发,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的处理与信息的数量拆分考虑,用一个极端的假设来阐明这个想法,即个人本身是没有任何信息的,只具有信息判断和甄别能力。上文中提到的个人信息是人们依靠自身的甄别能力从外在信息中筛选吸收作为自己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入手就能明确如下问题:(1)沟通并不意味着信息的多少而在于信息被理解的程度。当人们本身理解能力欠缺时,货币政策就没必要发送更多的信息而只需要保证已经的信息被准确地理解和执行。(2)当理解和甄别能力受限后,就要保证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信息来源混乱会大大增加信息接收方的鉴别成本,当信息接收方无法承担这种鉴别成本时,就会放弃鉴别产生盲从效应或羊群效应。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当我们急于做出判断时听到的却是来自不同渠道的、内容相互不一致的并且具有不可验证性的信息时,我们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来跟随自己的直觉或者追随多数人的行为[7]。(3)当多数人的行为引起的经济波动超出货币当局预期时,货币当局就会采取措施将其逐步引导到自己设定好的轨道中来。经过这样一番循环后,人们对信息的判断鉴别能力由此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人们的学习能力的话,可以看出人们的能力之所以提高是由于经历的相关事件不断增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验。在一个特定的金融体系中,人们对金融信息的判断如何取决于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多少,因此,在公众学习理论中,我们不可忽视国家宏观制度因素在此间扮演的重要角色。

2.对我国实例的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活动的普及性以及市场化程度都处于有待完善的初级阶段,微观主体对于金融行为的理解较浅,缺乏丰富的金融经验,因此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息并且这一信息经过商业银行发生延迟或放大时,大多数微观主体并不能理解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过程而只能充当看客[8],并且对中央银行应该何时采取何种动作进行不断的猜疑,此时多方信息交织杂乱,公众更加无所适从。以我国货币当局既要保增长又要稳物价的政策目标来说,这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按照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计划,对物价、就业等经济变量的关注与调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微观主体一般只关心短期内自身收益情况(例如公众更愿意关注短期内收入、物价和就业的变动情况,而不是宏观的远期通货膨胀控制计划),而此时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控能力不强,短期内公众会对中央银行行为以及独立程度产生质疑。由此微观主体便更倾向于忽视中央银行的官方信息而依附另一方向的信息并产生羊群效应,而此时一旦货币政策的变动与这一方向相左,本来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整反而会出现超出公众预期的情况。

首先,以2004—2007年9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政策操作为例,。数据主要来自于1993年、2000年、2005年、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1995年、1998年、2000年、2008年、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央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意图显然是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投资增长逐年增加,信贷投放过快的宏观形势加以控制。从理论上看,中央银行进行利率上调之后,理应降低公众的通胀预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央银行对存贷利差的调整不够科学,使短期存贷利差加大,反而刺激了银行继续投放贷款。同时,由于国内融资环境不健全,就算是贷款利率提高,很多企业也只能选择银行贷款来进行生产,致使贷款成本增加,进而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而直接观察到价格上涨的公众自然会持续自己的通胀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在这一阶段尽管公布了政策操作的一些具体信息,在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仍然谈不上有效。

其次,以2007年的连续政策变动为例,为了警惕房地产市场、基金市场价格上扬造成的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于2007年3月、5月、6月、7月、8月、9月和12月分别就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做出调整,但是市场反应并不明显。此阶段中国物价上涨、经济波动等问题并不完全与货币发行量有关,商品供求、融资制度等因素相较货币发行量更能解释此阶段的经济波动,2007年猪肉价格上行是物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而此时中央银行连续收紧货币政策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同时大企业的融资过量导致大量富余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使资产泡沫持续膨胀。并且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此时公众也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了各个方面的信息,面对复杂的原因集合,结合中央银行当前政策调控效果的不明朗,公众对信息的判断成本迅速提高,导致跟风投机现象盛行,也是2007—2009年股市大幅波动等经济动荡现象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

关于微观主体预期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本文认为应明确三个方面:

第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体现出的是货币当局对政府利益与微观主体利益,宏观经济长期战略和微观主体短期预期之间的利益协调,并且以或单独、或多重的政策终极目标来体现各方的博弈均衡。

第二,微观主体预期显示出的信息不一定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关注的最终目标重合,因为中央银行所关注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包含所有行业的整体信息,而微观主体进行信息反馈的途径,一定是微观主体本身能够驾驭的途径,可能不会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固定或显著的影响关系,不需要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却可以比较明确地反映出微观主体的预期,是货币政策预期引导过程中必需的信息来源。

第三,中国中央银行在行政决策以及目标设定等方面尚不具备足够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实际上是作为以国务院为核心的诸多主宰转型期经济发展策略的政府部门的人身份出现,受其委托对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加以调控以实现政府意图。因此,在货币政策信息沟通过程中就会出现政出多头的现象,本属于中央银行专有职能的货币政策控制权被分散到对中央银行具有委托关系的各个部门,以至于国务院、发改委、统计局以及其他权威组织成员的言论都会对微观主体理解货币政策信息构成影响。从第二部分的公式以及中国实践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如果微观主体学习成本过高导致对信息缺乏判断能力,就会放大异质预期产生的预期冲击,导致中央银行对微观主体预期的管理更加困难。

因此,本文认为对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能力的改进,不仅仅要强调货币政策信息的透明度,更应该强调微观主体对所公布信息的理解。在当前中国特殊的转型期经济政治背景下,强调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及信息沟通效率,要比单纯强调货币政策信息透明度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亚平.公众学习、预期引导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9,(1).

[2]程均丽.异质预期及其经济影响——基于货币经济学的新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09,(3).

[3]程均丽.异质预期下的货币政策:相机还是承诺[J].国际金融研究,2010,(3).

[4]north,D.C.institutionsandeconomictheory[J].americaneconomist,1992,(spring):3-6.

[5]orphanides,a.,williams,J.C.imperfectKnowledge,inflationexpectationsandmonetarypolicy[R].FRBSFworkingpaper,2002.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9

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由于行为经济学注重分析微观主体的非经济动机或者非物质动机,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更多依赖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较多采用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行为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对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诉求,但是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从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经济行为分析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亚当•斯密则试图采用“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可能会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致力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并号称经济学即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框架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上的,因而分析的都是经济动机驱动下的理,而复杂多变的个人心理特征都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忽略或者抽象了。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卡托纳及赫伯特•西蒙开始将经济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可以将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追溯到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的提出。随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其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成熟,极大推动了大量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研究,并为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偏误,并进一步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判断模型,从而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断成熟,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金融领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西蒙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并不完全依循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因而经济选择的最终结果完全可能背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最优化均衡点,从而解释了现实中的复杂经济世界。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和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对行为人的假设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由于行为人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也可能存在偏好无法排序或者偏好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一)行为人的假设不同主流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都能进行理性决策,即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同质的,具有完备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认为微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理性受到了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为“有限理性”。与此同时,在做出最终的经济决策时,决策情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决策模式等都会对最终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异常行为也因此产生,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尽管行为经济学也坚持理性假定,但是认为行为主体的理性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观行为主体的假设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同质经济理性人,承认人的复杂异质性和社会性,并且利用心理学构建了自己的分析基础,从而导致了其和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

(二)偏好的假设不同主流经济学中偏好是外生的、稳定的,并满足自反性、完全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过程可以概括为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所以,偏好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理又一重要基石。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构建的预期效用理论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即著名的“阿莱斯悖论”。特维斯基和卡尼曼(1979)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对于偏好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偏好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判断和评价的程序;其次,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可以表示为单纯的概率分布函数,通常还取决于对给定分布函数的描述。他们的研究表明,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外在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诱导偏好会导致偏好反转(perferencereversals)。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歧就是围绕着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人而展开的,对于前者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观测,发现了在现实世界中,消费者存在的非理性、非自私自利的选择行为,违背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从而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来,合理解释了行为主体的“非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阿莱斯悖论”做出了解释。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别解释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因此对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应该互为补充,共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

行为经济学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并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认知心理学概念,并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活动可能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假设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前景理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世界的描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预期理论长久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分析的经典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阿莱斯悖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期望效用理论和现实世界存在的严重背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大量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预期理论,对“阿莱斯悖论”给出合理完整的解答,奠定了行为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主体个人特征共同影响了人类的理性决策,应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改造。他们认为人类的效用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期望效用本身也是由个体主观认识所决定,因此采用了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的效用。主观价值函数反映了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效用评价函数是基于S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由于行为决策人更多的表现为“损失厌恶”而非“风险规避”,因而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所以,预期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析中的最大不同即对效用的描述。在预期理论中,效用是由价值函数决定;而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是由效用函数决定。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分析框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①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不是财富的绝对量变化而是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的相对变化量;②同样数量的财富减少引起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的快乐;③随着离参照点的距离增加,与参照点的差异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以上结论解释了期望理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分析框架,也是对“阿莱斯悖论”的理论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学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已经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在理论构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语言构建数量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获得假设推论,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这样研究存在着的不足即往往将个体的心理因素忽略掉了抽象了。虽然同样是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是行为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因此往往借助于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因此行为经济学偏重于动态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方法。

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分析

机制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消费信贷的产生与扩张是否能够有效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稳定增加,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很多学者在上世纪末即着手研究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并且也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段验证我国消费信贷的消费需求刺激效应,不少学者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居民的短期消费,但是对长期消费效用不明显。现有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并运用流动性约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居民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消费信贷的产生可以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当期消费。传统经济学的消费信贷分析框架更多的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异的,都是根据经济利益驱动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消费信贷研究通常认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放松了人们的预算约束限制,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人类行为不仅由经济动机决定,也存在其他很多非物质动机。另外每个个体对不确定条件的判断受到各自过去经验判断的影响,尤其受到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点影响,微观主体不应该是同质的经济理性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复杂多变的异质性,所以现有的消费信贷分析通常都将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等重要因素抽象或者忽略了,由此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刻画微观主体的现实决策行为。本文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个体决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探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搭建居民消费信贷的决策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根据上文述及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流动性约束理论,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消费信贷的情况下,其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即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人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变动、商品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等。而消费信贷产生以后,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当期流动性水平,进而使得消费者存在着新的跨期消费选择,那么增加的影响行为人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信贷可获得性、消费的时间偏好。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背后存在大量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而且心理因素也会对最终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心理账户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信贷行为主体的微观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且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消费信贷决策机制。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判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影响,也会受到个人对信息获得以及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风险态度都会影响到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而且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也都是不确定的。另外,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的财富或者货币收入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效应,消费的时间偏好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消费决策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是否存在消费的不同账户划分。具体来说在分析中可以充分调查消费者不同类型消费月支出的平均水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通信等具有明显更新换代特征商品的消费态度来考察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差异。

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10

摘要:总结了不同学者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其中宏观因素从政治、经济、市场、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微观因素主要从农户层面、推广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为农户技术推广和采用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户;技术推广;技术采用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坚持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的国家之一。政策的制定者和学术界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作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虽然很多新技术在农业中已经被农民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得不承认还存在大量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本文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分析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准确把握农户对于新技术的态度,找出原有推广模式的不足、原有政策的偏差,为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的推广和采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2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很多。在这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2.1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这里主要从与农户技术采用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因素的进行分析。

政策因素:农户在采用一些农业新技术的时候通常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例如:(1)国家的信贷政策,当国家以低息或者无息给农户提供一些涉农贷款,通常会鼓励农户更多更大胆的采用新技术。(2)财政补贴的政策,国家为了鼓励农户采用新品种,购置农机具,通常会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政策,这也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驱动力因素。(3)农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创新奖励政策通常会激发科研机构,农户,以及相关的金融的资本,市场积极的行动起来,发明创造更多对农户经济效益高的,便于使用的新技术,同时奖励政策也会更好的激励创造者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传播,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只有技术最终被农户广泛采用,才能诱导创新源源不断的发展。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当地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流通速度的一个风向标。同时也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农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追求更高经济价值的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流通方便,市场开放度,透明度较高,农户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也更容易接受采用新技术。由于市场发达,技术产生的成果,例如新的农产品品种,果实也能更迅速的实现商品价值,让技术采用者有较为稳定回报;农户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承担技术采用失败带来的风险。

文化因素:由于传统农村很少参与市场,通讯设备也比较差,农村的信息来源也相对短缺,农民本来受教育,接受科技知识程度少。农民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态度很多是当地传统几千年发展的结果。这里用“地方性知识”来表达特定地区农户价值观念。可以说一个地区农村的面貌包括其种植方式,农作物品种,日常生活习惯,对外来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受制于这种地方性知识。在新技术的采用过程中农户的态度和行为同样受制于这种地方性知识。所以在新技术的推广传播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当地的文化特征,找到合理的宣传推广方式。

市场因素:市场由于交易的不断进行,促进商品,信息的不断流通,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的,导致了新产品,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同时也为新产品,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场所。在一个农村市场或者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往往会让农户解除采用新技术后产生成果不能有效的实现其经济价值,收回去其成本的担忧。同时市场为农户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咨询提供方便;也为农户能够因自身或者外部因素及时转让新技术提供有效途径。

2.2微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