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7:55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1

1月13日,在参观湘南暴动纪念陈列馆时,欧阳毅满怀激情地告诉大家:“那时的条件真艰苦!我们就是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才取得了全国胜利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发扬这种革命精神。”

1月14日,欧阳毅回到阔别60年的老家宜章麻田乡,他深情地嘱咐当地领导,要搞好麻田的建设,并欣然题写“团结奋斗,振兴麻田”。

1月15日,欧阳毅应宜章县委的请求,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向家乡干部群众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关于湘南起义,欧阳毅说:湘南起义是从1928年宜章年关暴动开始的。、几位领导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从三河坝分兵后来到宜章。大家知道,、的部队没有来宜章时,我们宜章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是可以的,群众的斗争发展很快,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时候,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28年1月,、带着队伍来到宜章时,宜章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如虎添翼。于是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序幕在宜章揭开,还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师――独立三师。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2

关键词:革命传统;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艰苦奋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学校、家庭对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很重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对从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好作风重视不够,特别是没有把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1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爱国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创造出来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1]这些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是我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武器;是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提高政治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革命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革命传统都是需要我们永远继承的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2]

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争做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世代相传。[3]

2当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2.1当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普遍缺失了革命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生活上,盲目消费,互相攀比,不懂得勤俭节约,甚至不屑于勤俭节约。在自我管理上,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在学习上,缺乏顽强拼搏,苦战攻关的精神。在精神上,意志力弱,面对困难,很多青少年往往知难而退,缺乏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在信念上,还表现为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不懂得为谁学习读书。

革命传统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四层意思:一是在信念上,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于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二是在工作上,不怕艰苦,勇于拼搏;三是在生活上,勤俭朴素,反对奢侈浪费;四是在精神上要意志坚定,毅力顽强。对广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确定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当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紧迫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的青少年缺乏革命精神,那将成为竞争中的弱者。成长于新时期的青少年,生活比较优越,对于过去的艰苦生活,却不甚了解,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历程、光荣传统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同学还错误地认为,忆苦思甜已不需要,革命传统已经过时。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益等,有的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置革命优良传统和党纪国法于不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奢侈浪费,贪图享受,甚至腐败堕落,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已经对不少青少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以上这些都表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3.1积极探析决定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

革命传统教育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其内容有具体的历史环境因素。新时期,决定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对外开放的扩大,可能使一些人崇洋;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可能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忘掉自己的使命和宗旨。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可能使一些人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可能使一些人道德沦丧、随波逐流。第四,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也决定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相应内容。

3.2不断丰富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3.2.1理想信念教育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3.2.2基本国情教育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规模已经不小,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针对这一国情,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合理消费。

3.2.3党的宗旨教育

青年学生有其知识、精力和思维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他们相对缺乏艰苦的生活磨炼,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要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们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德。

3.2.4艰苦奋斗教育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教育学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图虚荣、不浮躁,不见异思迁。忠贞不渝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现。

3.2.5党的作风教育

教育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养成民主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3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模式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要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

3.3.1学校教育模式

首先,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写进教材、纳入课堂,通过课堂教育,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其根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其次,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国内外实际、联系青年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充实革命教育的新内容。

3.3.2参观见学模式

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景点”参观见学,通过学生身临其境,深刻领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增强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政治本色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可以借鉴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做法,选取一些革命旧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之起到长期开展教育的作用。

3.3.3纪念活动模式

举行各种革命纪念活动,到英雄陵园或墓地祭扫烈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访问革命老人,重温部分烈士的英雄事迹,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演唱革命歌曲和戏剧,举办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等。

3.3.4先进事迹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为民书记郑培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牛玉儒、“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模范法官宋鱼水、“深山信使”王顺友等。要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继承革命传统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3.3.5社会实践模式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到艰苦地区去锻炼,去创业。[4]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3.3.6网络教育模式

传统的革命精神要与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在互联网上开设更多的“红色网站”、德育网页、“红色论坛”。使革命传统教育走近学生、走进心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一个新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方法。

3.3.7自我教育模式

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克制自己,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教育学生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以优良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鞭策自己。

3.4营造学习和弘扬革命传统的良好社会氛围

3.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得到熏陶、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焕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

3.4.2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的某些混乱的舆论、腐朽的文化、低俗的社会风气,需要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来净化。各级新闻媒体要拿出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通过评论、采访、网上论坛等形式,宣传各地革命传统教育好的的做法和经验。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着眼于新时期,从新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革命传统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我们应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营造全社会学习和发扬革命传统的良好氛围,扎实做好新时期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革命传统教育,文明词苑[eB/oL].郑州文明网,2003-03-07.

[2]刘东朝.重视新形势下的革命传统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6.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3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革命传统教育就是指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来的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作风。这些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其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革命传统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养成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等良好品质;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品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等。

二、内坑中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厚资源

(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

内坑中学地处革命老区----内坑镇,内坑是红色革命的摇篮,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历史上曾为晋江乃至泉州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内坑地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泉州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活动区域之一。这里的居民勤劳俭朴,以农业为主;解放前,这些地方的农民长期遭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和反动当局的横征暴敛,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有着改变悲惨命运的强烈愿望。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内坑地区是中共晋南特支、中共晋南县委的主要活动基地之一,内坑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属于中共晋南县委及官桥区委领导。抗日战争时期,内坑地区是中共泉州地下党组织隐蔽基地之一;这时的党基层组织隶属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及其所属的官桥区委、安海区委。自1946年12月至1949年7月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是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部的,中心县委在这里领导、指挥泉属地区及厦门、漳州(部份)等地的革命斗争。这时期,在内坑工区成立区一级组织,历经内坑区工委、五峰区工委、C区区委和五星区委,领导所属各乡村党组织、武装队伍及革命群众组织,团结一切要团结的力量,与反动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总之,自1921年至1949年二十多年中,内坑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尽艰辛,英勇奋斗,为壮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战歌,铸就了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建国后,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内坑镇为革命基点乡(镇)的称号。

今天,在晋江有关内坑革命史中的“中共砌坑党支部”、“晋南游击队”、“读书会”、“兄弟会”、“抢米斗争”、“洋尾事件”、“科任事件”、“攻打安海”等事迹大家仍耳熟能详,而在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批革命志士,如尤大斧、王美、尤灵波、郑堂楚、吴天亮、吴烟腾等仍然牢记在人们的心中。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仍然向人们展现着那段永不磨灭的烽火岁月!无数的革命前辈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来的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身上传承着。

(二)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积淀。

晋江市内坑中学创办于1960年秋。学校已经走过了52个春秋,这52年是艰苦创业的52年,是奋发进取的52年,也是人才辈出的52年。她已经培育了数万名的学子,培养了众多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为家乡的建设、祖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的学子遍布海内外,他们活跃在华侨商界,大多数艰苦创业,落地生根,事业有成,典型代表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先生等。

内坑中学从孕育、诞生、到发展壮大无不倾注着爱国侨亲、校友大量的心力。以曾文广先生、姚荣辉先生和姚嘉波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侨亲不遗余力、“举学兴邦”的爱国、爱乡热情和崇高精神永远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内中人,成为学校前进发展的强劲精神动力。而学校早期创办者的执著办学、艰苦创业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内中的史册上,成为学校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学校虽三迁校址,四易校名,历尽波折,备尝艰辛,但一代又一代内中教师的忠勤职守、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得以沿袭传承。

三、内坑中学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的创建历程

五十多年来,晋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晋江教育也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晋江教育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进入了大发展、大提高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晋江加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内坑中学与晋江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紧紧抓住晋江教育强市大发展的机遇,学校由原来的农村初中校一跃成为完中校,由一所农村完中校变成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学校,当前学校正争创二级达标校,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业已形成。回顾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1960年秋,内坑创办“晋江八中”(后改名为内坑中学)。当时内坑没有中学,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椅,没有一件值钱的设备,只有四张布黑板,四盒粉笔,几套初一年教科书,曾焕启老师大胆带领二百多名学生,在布满碎石野草的龙眼树下进行上课,一句“开学了”,一所中学应运而生。后来借姚加荐厝、熊山寺为教室。由于条件极其艰苦,学校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爱校及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师生一起努力用双手创建美好校园。1962年,全校师生一起劳动,在熊山寺东面公路另一侧面建一座两间土墙教室,并平整出两个篮球场。1964年,全体师生勤工办学,先后在雷厝坡、方广山、莲山领顶山坡等地垦荒上百亩地种作物,用以维持学校经费;1965年,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在雷厝坡上平整出一个运动场,结束了学校在龙眼树下作操场、公路作跑道的历史;1971年学校全面开展学军、学工、学农活动;1972年开展忆苦思甜活动,组织学生吃“忆苦饭”;1973年组织第二届高中生集体报名参军;1977年建立中共内坑中学支部……艰苦的条件磨炼了同学们的坚强意志,用双手亲自参与学校的建设,培养学生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家校的意识。1964年朱清泉同学被空军部队挑选为空军飞行员,成为晋江第一个空军飞行员。

(二)改革开放头十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纪律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于1984年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如何让“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时引起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考。

针对当时理想、道德、纪律等观念在人们头脑里淡薄,“向钱看”的思想开始腐蚀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情况,当时学校领导经过深入地思考,向学校教师提出:立足内坑镇,弘扬革命传统,向孩子们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教育。

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每人节约一分钱,为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边奉献一片绿意。同学们勤俭节约,利用课外时间捡废铁、废纸,集资数千元,购买树苗、花圃等,亲自参加劳动,又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边开辟了“红领巾路”、“共表团苗圃”、“班级管理区”。这些一起成为对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生生的课堂。

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围种下了一棵棵的小树,小树和学生们比肩成长,纪念碑周边郁郁葱葱。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踏着“红领巾路”来到纪念碑前献上自己编制的花圈、花篮……当初的内坑中学就是这样利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个生动的、特有的大课堂,作为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学校还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与老地下党员、老战士、“接头户”等保持通信联系,并请来了一些老红军、老战士让他们担任课外德育教师、校外辅导员,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事迹,讲述先烈们为劳苦大众得解放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故事感染着同学们,烈士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塑起一座座挺拔的浮雕,矗立在同学们的心中。1986年学校荣获晋江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晋江县教育先进单位。1989年被评为泉州市教育先进单位。

(三)九十年代的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格教育

时代在发展变化,相应地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今天的花朵,下世纪的接班人,那时他们应当具有怎样的人格呢?如何让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创造者适应下世纪对人的要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福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提出了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教育调查中发现,当时的家长比较偏重于子女的物质享受和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素质培养。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做人,如何从“人格缺陷”的误区中走出来的问题。根据当时我校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德育特色,我们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学生培养目标。

我们始终围绕先烈的事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身边的人和事三方面来开展先烈人格风范教育的活动。采用的形式有:(1)讲故事活动人人讲先烈故事,以先烈为榜样,向先烈学习。(2)竞赛活动。开展:a、争创以某先烈名字命名的班级小组活动,激趣,强化榜样的力度,促进内化作用,加速自我教育进程。b、推行同学间相互激励机制,开展比比谁更好,看谁学先烈得的星多,获得的荣誉多的活动。c、各种学习、体育活动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信心、进取心。(3)开展了朗诵活动。教师带头创作和指导学生一起创作学先烈先烈的诗歌、散文,收集赞颂先烈的诗文,召开向先烈学习的朗诵会。(4)开展讨论会活动。a、根据班级里出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辨别是非以明理。b、教师带大家学习先烈故事后,引导学生开展了“假如是我”、“生死一刹那”等讨论活动。(5)演讲活动。演讲与英雄人格有关的身边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感想,从中受到了教育。(6)“一二九”歌咏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唱赞美先烈的歌,学校组织开展歌咏比赛,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风创编学先烈的班歌,编班歌、唱班歌,按班歌去做。(7)组织学生开展了参观活动,对学生进行先烈人格风范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晋江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

通过这十年的英雄人格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内坑中学举行三十周年校庆,时任福建省省长贾庆林为新校舍落成剪彩,并在庆典大会上讲话;1993年晋江市第32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内坑中学举行;1994年荣获晋江市“十配套建设达标学校”荣誉称号等。1999年内坑中学复办高中部。

(四)新世纪头十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创新人格教育

时光飞逝,21世纪瞬间即至。在祖国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教育战线迎来了第八次课程改革。

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当时,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99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中我们感受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的,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前进,教育工作亦如此。

为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继承与创新”来进行。所谓“继承”是指继承保持我校的德育特色,进行了内坑革命传统为背景的校园文化建设;所谓“创新”是指结合当时的教育改革形势,延伸“英雄人格”教育,开展课题研究以及创设校园心理环境。

1.开展课题研究,深化英雄人格的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了晋江市级课题《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研究。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和整合了地方革命传统资源,拜访革命纪念单位,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寻求革命传统与校园德育工作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的校本教材,形成《中共晋江内坑地区地下组织革命斗争史》一书,开发了校本德育教材,建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理论,并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和德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借鉴。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时机,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年级、班级为单位,以年级长、班主任、政治、历史老师为主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组织开展个案研究和经验交流等。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提高,行为习惯得到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课题被评为晋江优秀课题。

结合学校为农村中学及革命老区的特点开展了福建省课题《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内坑丰厚的革命传统资源为依托,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策略,以指导学法为举措,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指导,学生由机械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涉及到倾听、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表达、交流、合作、实践和多媒体辅助学习等各个方面,方式灵活,使学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途径。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能力出发,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获福建省一等奖。

2.创设校园心理环境,促进先烈人格风范品质的形成

(1)创设了优美的校园外部环境,美化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围绕先烈人格风范教育内容整体设计布置了:在文广楼和荣辉综合楼一楼墙壁布置了德育长廊和宣传标语。

(2)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室内育人环境。①荣誉角:张贴、悬挂班级在市、区、校各项竞赛中的获奖证书、获得的流动红旗等,不断激励着学生进取心。②黑板报:围绕主题定期(半月或一月)出黑板报,在先烈人格风范品质方面要求各有侧重。③班训: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张贴各班级的班风要求,不断提醒学生应达到的先烈人格风范品质教育要求、目标,以调节学生的内心活动;如,国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标语等。

(3)创建学校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开设咨询电话热线,编印《心晴》心理辅导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清除了学生成长的心理障碍,培养了学生英雄的人格。

本世纪的头十年是学校取得大发展的十年,2006年我们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校验收;又先后荣获“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晋江市先进单位等数十个集体荣誉。

四、新时期内坑中学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的践行与展望

进入新时期,我校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继续向前发展和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德育也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命化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平台”办学理念的目的所在。

所谓生命化教育,我们认为:生命化教育面对的学生是“生命”,是具有个性的“人”,从遵循生命(学生)的本性出发,目的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应该让我们的教育:充满尊重;充满人性;充满关爱;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生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与发展。所以新时期我校革命传统教育的办学特色旗帜鲜明的指向生命化教育。

(一)基于学生需要的新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化教育

革命烈士作为孩子思想健康成长中的榜样是需要的,因为榜样是大家看在眼里的风向标,你指向哪,大家就会照着你所指的方向去做。它是一种动力,会不断地激励着别人这样做;它是一种文化,通过这样的文化熏陶人、影响人的行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榜样,这就需要我们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以满足今天学生健康人格成长的需要。

我们坚定地认为,我们今天理想的教育应是一种生命化教育。理想的德育应是生命化的德育。我们需要从生命化教育的视野来审视今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孩子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需要作为生命主体的尊重,需要充满人性的关爱,需要充满民主与和谐的教育,需要使之充满生命的活力。从我校的办学特色来看,生命化的德育其核心就是健康化的革命传统教育。从尊重生命的主体、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和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出发,我们认为:新革命传统教育应是“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这里的“主体育德”是指学生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体验来改变教育的形式,达到自我育德的目的。

(二)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的提出,是革命传统要赋予时代精神的需要,是生命化教育的需要,是生命化的德育,是对以前革命传统教育的革新,我们称“新革命传统教育”。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首先要考虑:今天的孩子缺什么?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需要也是学生育德的源泉,而需要又源于“缺乏感”。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基本需要出发,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思想,我们认为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

新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化德育)培养目标

品质目标认知目标行为目标

新革命传统教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情怀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感受祖国变化、激发爱国、爱乡、爱校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进而形成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学风。1、爱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美丽山河;爱家、爱校、爱乡,从点滴做起。

2.增强责任意识,学会从小事做起,做事负责任,敢于承担责任。

3.走出校园,服务社区,乐于奉献。

4.有勤奋学习的决心、恒心;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网络、休息的关系,能抓紧时间学习,学习中不怕苦。

爱拼敢搏的革新意志1.懂得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困难,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坚强,有毅力、坚持不懈。

3.懂得革命烈士坚强、宁死不屈的意义。1.遇到困难与挫折,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面对困难与挫折,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与途径,持之以恒,达到成功。

3、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乐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展示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自觉搜集革命烈士的豪言壮语和相关故事,进行自我教育。

勤劳俭朴的生活态度1.知道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俭朴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俭朴的好品质。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4、做一个勤劳俭朴的人。

4、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5、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健康淡雅的审美情趣1、了解美的本质、特征和形态;

2、掌握审美的含义和标准,明确审美在中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3、重点把握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3、丰富知识学习,提高鉴赏水平;

4、在实践中训练感知能力

5、拓宽视野,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发现和发展自身的特长。

(三)“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形式

以前革命传统教育上的一些做法,和今天这个时代合拍吗?“新革命传统教育”新在哪里?其一、是在内容上的再度挖掘,以满足今天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二、教育方式上的改革,让今天的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主体育德”的方式来进行。

所谓“主体育德”,就是教育的过程中更关注育德的主体,“主体育德”的核心是德育观念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育德的主体。学生作为“主体”,他具有对活动的选择性(而不是盲从性)、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而不是依赖性)、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而不是被动性)以及在活动中的创造性(而不是守旧性)。“主体育德”是一种自我教育,它强调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验与主动参与。

具体的活动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传承

1.通过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专家讲座、专题知识竞赛、专题图文展等方式,学习和了解内坑革命史、内坑中学发展史。

2.通过组织到老区基点村访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老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参观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感受当年老区的艰苦斗争环境和革命精神,进一步亲身感受老区人民的高尚品质。

3.通过观看有关的红色经典影视片,深刻理解老区革命斗争历程和崇高的老区精神。红色影视片既具有娱乐作用,也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红色影视剧及纪录片、专题片等有计划地分年级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4.通过组织以老区为主题的专题演讲比赛、宣讲活动、有奖征文比赛,激励广大青少年勤学进取的热情和回报老区、报效祖国的志向。学校应利用这种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围绕老区方面的内容组织专题演讲比赛和宣讲活动。如:“我所了解的老区现状”、“一个感人的老区故事”、“老区精神与时代精神”、“怎样弘扬老区精神”等。

第二部分:创新

5.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立足校情生情,结合《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立足于学,着眼于疑,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与推广,继续推进初中“先学后导合作探究”和高中“导学、导议、导练”教学改革试验,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他(她)们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使原有知识得到增值,同时在学习的交往和互动中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的批判精神,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

6.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结合《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深入挖掘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素材,将“生命化教育”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的主题,有计划地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卫生保健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

7.丰富自主管理内涵,提升生本教育水平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开展班级值勤周制、学生干部夏令营、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活动载体,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管理才华,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的智慧和才干潜能在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中得以充分地展现。

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通过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爱心捐赠活动、中学生现代礼仪教育、餐桌文明活动、宿舍文化节、烹饪比赛等活动,唤起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优良品质,具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的作风,具有“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传统美德,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文明情操与社会道德标准的人。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4

关键词:传统革命教育影响对策研究

传统革命教育是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地任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传家宝,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要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1.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现状

1.1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不够关心和重视

当代大学生对现实关注较多,时代感较强,对历史和传统兴趣不浓,主动学习和了解的甚少。我们随机抽取了我校6个班级478名学生做了调查,其中每天坚持观看新闻的共38名同学,占7.9%,经常从网络报纸等媒体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共56名同学,占11.7%,而其余384占80.2%学生更愿意关注娱乐等方面的信息。从调查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国家时事政治等关注度不够。

1.2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不够理解和认同

很多学生自我意识强,但在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上却比较迷茫。在对我校随机抽取的478名学生的问卷调差中,有明确的理想目标的128人,占26.8%,能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72人,占15.1%,基本没有确切理想目标的278人占58.1%。同时还调查了学生对于中国革命史的了解情况:详细了解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的41人,占8.6%,部分知道的215人,占总人数的45.0%,基本不知道的222人占46.4%。

1.3大学生对传统革命教育缺乏责任和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多的维护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差,诚信观念淡薄。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此同时,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诚信问题,致使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

1.4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缺乏热情和追随

当代大学生有消费意识但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追求享受。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得过且过的状态对待学习。有的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追求吃穿高消费。有的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不愿动手动脑,不愿参加社会公益和班集体活动。

2.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现状的成因

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复曲折,冲击着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认同;二是受国内环境影响。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社会问题;三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缺乏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常常以金钱来衡量成败得失,长久以来,致使学生树立了错误的观念;四是革命传统教育方法手段陈旧落后。信息化的新时代,传统的单一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单纯依靠党团组织和政治教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已经不适应形式的要求。

3.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对策

3.1不断丰富新时期对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突出“细”,注重“情”,致力“帮”,讲到“活”,入到“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三是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合理消费。四是加强党风教育。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崇高品德,学习实践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3.2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模式

3.2.1学校教育模式

首先,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写进教材、纳入课堂,通过课堂教教育,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政治工作,将其根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其次,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国内外实际、联系青年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充实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内容。

3.2.2参观见习模式

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景点”参观见学,通过学生身临其境,深刻领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增强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政治本色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可以借鉴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做法,选取一些革命旧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之起到长期开展教育的作用。

3.2.3纪念活动模式

举行各种革命纪念活动,到英雄陵园或墓地祭扫烈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访问革命老人,重温部分烈士的英雄事迹,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演唱革命歌曲和戏剧,举办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等。

3.2.4先进事迹教育模式

要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继承革命传统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为民书记郑培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深山信使”王顺友、爱心大使丛飞、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等。

3.2.5社会实践模式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3.2.6网络教育模式

传统的革命精神要与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在互联网上开设更多的“红色网站”、德育网页、“红色论坛”。使革命传统教育走近学生、走进心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一个新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方法。

4.营造学习和弘扬革命传统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中心议题,各级政府和文化教育部门必须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宣传革命道德传统。

总之,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营造全社会学习和发扬革命传统的良好氛围,扎实做好新时期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使新一代大学生能够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胡振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革命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2]刘建平.红色旅游与公民理想信念教育[eB/oL]..

[3]郑文芳.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5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精神

面对社会转型发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端正思想,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经受各方面考验的能力。

一、针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重大的教育意义,革命传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精神内涵。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直观性、史实性、综合性的特征,它包含着纪律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制度教育等,是中国革命历史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向青年大学生讲述革命抗争历史来起作用,用充分的历史事实来达到革命教育的目的。

(一)革命教育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青年大学生在只有将理想和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才有可能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艰难险阻体现出毫不惧怕的气概。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实践。现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和我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有恒心和信念,通过不断学生革命传统,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为之努力。

(二)革命教育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想要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他们展示革命先烈的价值取向,让青年大学生们收到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提升思想境界,摒弃错误落后思想,逐步让他们产生坚定的革命情感和意志,明确自己的道德准则和意志,强大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革命信念。

(三)革命教育可以激发青年爱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者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应有的素质。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革命先烈的精神理念,需要当下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积极宣传。针对青年大学生在各种思潮的影响爱国主义情感逐步丢失的情况,需要我们通过革命教育去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保持自强自立的坚定信念,把改革开放和革命精神相结合,共同熔铸时代新的爱国主义。

二、加强青年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措施

(一)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打造红色课堂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和优秀文化根基,教师可以根据红色文化图片、资料、实物、健在老红军老战士的亲身经历(视频)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生动的视频等宣传资料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当前,大学生面临包括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等众多的压力,容易产生思想波动。要充分利用老区的先烈事迹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效益观念。但是,不少学生片面追求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功利心强,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讲究实用,追求实惠已成为很多大学生认同的人生观。有些大学生讲虚荣,互相攀比,不顾条件地超前消费;有的大学生缺少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不愿到艰苦岗位、贫困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还有的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考试舞弊、弄虚作假、恶意拖欠学费贷款等等。高校要运用红色资源中蕴涵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加以引导,通过形象的红色教育扭转这些不良倾向,净化校园人文环境。

(二)阅读红色革命经典,踏寻革命圣地

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形成一股阅读革命经典书籍的热潮,用“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精神洗礼。将马克思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加强系统教育要求将学生阅读经典和讨论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解答,将青年大学生长期困惑的问题进行剖析,彻底解决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疙瘩。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习惯开展红色旅游对青年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红色旅游具有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直观生动的特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让青年大学生走近革命故事之中,通过纪念馆和革命旧址的游览体会革命情感。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单是书本的说教,更需要一种新颖的形式,在教育氛围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让青年大学生被新奇的教育形式所吸引,例如开设一些革命知识竞赛、朗诵活动、走访革命英雄等活动来帮助学生自觉投身到红色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J].乔湘平,李晓翼.中国成人教育.2009(02)

[2]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J].王钢.学理论.2009(04)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6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一、利用历史文化遗迹、革命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有黄帝陵,有宋代石窟,有卫国戍边的古战场遗迹;有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瓦窑堡、王家坪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革命纪念地,无一不显示出我国古代爱国仁人志士和老一代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各中小学普遍利用这些遗址、遗迹,组织学生参观瞻仰,现场讲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我党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二、利用校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建于陕甘宁边区时期,一部校史本身就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大部分学校都建起了校史展览室。每届新生入学,学校首先对他们进行校史教育,以爱学校、爱家乡为起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开展重大的教育活动,都把校史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使校史成为教育师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教材。延安育才学校是党中央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最初叫中央保育院小学,附设在鲁迅艺术师范,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兼任校长。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保护和培养了一大批中央首长和革命烈士的子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学校。1987年,邓颖超将的2万元稿费捐赠给育才学校,学校用这笔钱修建了校史陈列室。育才学校利用本校的光荣传统,对师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校史教育,使师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辉煌的13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革命业绩,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建国几十年来,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涌现了一大批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优秀儿女。为了使学生了解延安,学习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延安地区教育局于1991年组织人力编写了一套以此为内容的德育乡土教材。同时,他们还向中小学推荐了《延安岁月》《延安史话》《闪光的足迹》《圣地风云录》《圣地沉思》《论延安精神》《延安儿女》《伟大的平凡》等一批书籍和电视片,作力爱国主义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延安师范附小结合学习乡土教材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延安精神的书籍,开展了学、讲、画、唱、演、写等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卓有成效。“学”就是通过学习,让广大师生了解延安的光荣历史,了解延安精神;“讲”就是利用各种形式,讲革命传统,讲延安精神;“画”就是开展一人一画的征画比赛,让学生画延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画来加深对延安的了解和热爱;“唱”就是要求全校师生必须会唱《东方红》《大生产》《南泥湾》《延安颂》四首传统歌曲;“演”就是通过文艺节目的形式进行传统教育活动;“写“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参加学校每次传统教育活动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通过学、讲、画、唱、演、写等一系列活动,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四、利用“三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辅导站。

延安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的革命老前辈,他们是革命的活档案,是能说会讲的活教材。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挥老八路、老红军、老干部的作用,全地区中小学聘请了930多位“三老”作为校外辅导员。学校有时请他们到学校现身说法作传统教育报告,有“时组织学生访问他们,和他们说古论今,促膝谈心。

青少年一批批地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吸取健康成长的营养。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就曾聘请本校毕业的县儿童团第一任团长、少将李赤然将军和老红军强明宝、县文馆所所长张建国、子氏烈士陵园老干部王志厚等来学校作报告、讲故事20多次,使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五、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个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延安地区的中小学充分利用这些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扎实深入,丰富多彩。

元月,王家坪小学利用元旦开展一次敬老活动,通过为革命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温暖,召开敬老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三月,育才学校在学习雷锋活动中进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教育;四月,延安中学祭扫“四八烈士”陵墓,开展“踏着先辈足迹走,誓做革命接班人”题班队会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各学校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红五月爱劳动”竞赛,进行“爱人民、爱劳动、爱劳动成果”教育,结合“五四青年节”作“五四”专题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六月,各学校在欢庆儿童节的同时,讲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各班召开“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主题队会,开展“争做红花少年”活动;七月,举办”党是阳光我是花”、“我来给党唱支歌”主题班会,进行爱党、爱国、树理想、比奉献教育;八月,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行国防教育和“学习,长大保卫祖国”的理想教育;九月,开展学习、宣传《教师法》活动,进行尊师重教、重视知识的教育;十月,开展“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活动,进行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六、利用自然风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山河秀丽,资源丰富,有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有>

陆最早开采的延长油田,有花木兰习武练功遗址、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森林和土地资源。

延安地区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了解延安、热爱延安入手,培养他们立志建设延安的志向,使同学们感到做一个延安人的光荣和自豪,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延安的使命感。

延安有丰富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发挥这些优势,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那些只靠理论上的灌输,文件上的宣传来搞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相形见绌。

拓宽教育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延安地区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之外,还特别注意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力求收到实效。为此,他们坚持“四个按照”、“四个为主”的原则,即按照时间顺序、年龄层次、阶段专题、学科特点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做到教师为主,专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各方配合;行为训练为主,诸项教育结合。实施了一套“八个一”工程。

其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延安中学始终要求全体教师把爱国主义作为各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比如,地理课以”黄河”为题,讲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在灌溉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历史课讲黄河文化,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政治课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唯物史观,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美术课引导学生看祖国山河图片,画祖国大好河山;音乐课教学生唱赞美祖国、歌颂党和人民、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等等。

这样各门学科集中于同一主题,使教育内容得到充分发掘,学生从中受到了一次多角度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二,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

为了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延安地区各中小学从规定升国旗之日开始,就坚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国旗、国歌、国徽到版图、疆域、物产,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民族气节到封建专制、列强鲸吞、国难国耻,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爱国主义教材。各校开展的这种国旗下的讲话,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三,每月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

在延安,各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搞得扎实深入,他们不只是组织师生看一看,议一议,而是不搞形式,注重实效。认真选择影片之后,他们先是给学生介绍影片的主要内容,拟出思考题;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之后,又在全校开展影评活动。学生在看了《开国大典》《和他的儿子》《》《大决战》等影片后,写出了许多感触深刻的影评。仅去年,育才学校就写出了463篇影评,其中18篇参加了市里的影怦征文活动。这种直观性的教育,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四,每班每学期唱好一首优秀革命歌曲。

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大唱革命歌曲,对于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每校都有许多必唱歌曲,如《国歌》《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等等。除这些必唱歌曲之外,各班每学期还要学唱一首新的革命歌曲,学校每年还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歌咏比赛,这在延安地区各校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每次歌咏比赛,师生的热情都很高,评比奖励也显得非常热烈隆重。

其五,各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阅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

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许多学校在这些问题上是容易忽略的。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读爱国主义书籍,他们不仅组织学生读,而且重视组织好书评活动。延安二中结合阅读爱国书籍就曾开展过对武侠和言情小说的讨论。通过讨论和写书评,使学生增强了辨别能力,学会了选择。许多中小学从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延安的书籍开始,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阅读,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六,各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

延安地区中小学的演讲比赛,都是学校团、队组织牵头搞的一项大型活动。

各国支部和少先队中队先在各班比赛,然后再推荐优秀者参加团委和少先队大队组织的全校性比赛,这样,比赛的层次和质量较高,影响也很大。延安师范附小为了搞好“学习革命传统”演讲,聘请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许学元给学生讲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学生如何学习发扬延安精神。通过老前辈的引导,全校各班都举办了“在延安”、“朱总司令在延安”、“周副主席的故事”等专题演讲。这些演讲活动的开展,使师生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其七,每所学校都要确定一个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中央、在延安生活了13年,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等旧址,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王家坪革命纪念馆等文物,直罗战役、瓦子街战役、青化砭战役等战场遗址以及刘志丹烈士陵园、谢子长烈士陵园、“四八”烈士陵园等革命烈士陵墓,都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各中小学都就近把这些旧址、遗址、文物和陵园作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一地与多校、一校与多地的长期联系,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八,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做一件好事。

这一“工程”,实际上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检查和落实。就拿瓦窑堡小学来说,全校1723名同学,一年之中,做好事就达5万多人次,收到表>

信400多封。

志丹县市镇小学全校的28个学雷锋小组,长期坚持到影院、车站、街道、农村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四、五年级的学雷锋小组,长期为孤寡老人洗衣、挑水、劈柴,受到镇政府多次表彰奖励。

配合“八个一”工程的实施,延安地区各中小学采用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结合、知与行结合、校内外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其它教育结合的方法,使得各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突出,各具特色。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7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陕西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指出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最后探求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传承;少年儿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创造的辉映寰宇的伟大文化,其内核是包含着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伟大的革命精神、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红色基因。于2016年4月在瞻仰安徽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时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可增强红色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增强少年儿童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继承光荣革命传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当前陕西省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

红色基因传承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因此,红色基因传承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有关小学的调研发现,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对西安市15所小学的调查中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学校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没有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有少数小学校长和大队辅导员甚至不知道红色基因的概念。红色基因传承就是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仰,教育学生从小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一定的认知。因此,红色基因传承对少年儿童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引领作用。

2、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缺乏有效的形式

部分小学在对小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和教育手段简单化的问题。没有把少年儿童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其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应从当代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出发,切忌简单的说教,把少年儿童的知、情、信、意、行充分调动起来,创新教育形式、内容和手段,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缺乏有效的载体

学校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一般采用单一的图片和简单枯燥的文字表述,缺乏有效的载体,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陕西拥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时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这些资源将是红色基因传承非常好的d体;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

1、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陕西是西北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地区,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红都。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创造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包括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遗物、战争武器、革命文献等。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凝结在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

2、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

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教育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以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提炼红色基因教育的内容体系,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供实践体验式教育。党在延安时期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承载着延安精神的延安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让少年儿童在历史的事实中去感知和体验红色基因的内涵;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感悟革命前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上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

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使其能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

陕西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延安精神、革命传统、革命历程等,对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的生动教材。陕西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战争武器、革命遗物、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对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使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只要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存在形式,能够极大丰富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运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机制、路径

1、构建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运用机制

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由省市县人民政府主导组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具体实施责任。学校是教育主体,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少先队活动,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如西安未央区六村堡小学充分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经典诵读、讲故事、征文等系列活动,开展“红星闪闪”红色文化校园舞台剧演出,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建设适合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资源平台

该平台依托陕西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主题对陕西红色资源进行分类,建立红色档案、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红色景点、红色游戏等多种板块。平台内容呈现形式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老师能利用平台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小学生能在平台上寓教于乐学习红色文化,于润物细无声中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心灵。

3、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建设

陕西红色遗址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红色教育基地1100多处,这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长效基地和有效载体,利用游学和红色旅游等形式,寓教于乐,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作用巨大。

4、结成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协同创新联盟

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和研究成果,为小学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西安未央六村堡小学是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基地,同设立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4.28.

[2]万生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阐释.湖北社会科学,2008.9.

【作者简介】

白喜博,西安市六村堡小学副校长.

张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8

【关键词】红色文化;学校;德育;丰富;优化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色彩浓郁的百年老校。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就矗立在校园中央,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的光辉事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精神给予了我校全体师生无穷的精神滋养,成为我校办学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几年来,我校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

1利用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红色文化中蕴涵的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利益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与具体时代的结合,对实现德育教育效益的优化具有特殊价值。近年来,我校积极挖掘“红色文化”中有关理想信念的“经典题材”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学校开展“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争做红七军好传人”讲故事比赛,通过同学们娓娓道来的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歌颂红军战士们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这个革命目标,冲破家庭和社会重重阻力,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生命垂危的关头,也毫不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等,对学生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们在学习英雄的活动中受到革命理想、顽强意志、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使革命先烈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学生们的心田,并在实践中不断光大。

2利用红色文化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了生动具体的革命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对青少年感染力强,影响力深。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当前的健康成长,还能影响他们一辈子,塑造他们的未来。

为了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形象生动的教育,用百色革命先烈的精神教育好百色革命的后代,学校收集百色精神故事以及编写民族英雄童谣、红歌等,形成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习家乡的光荣革命历史和先烈的英雄事迹,培育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抓住优势,开展以“红”为主的主题教育。我们首先利用校园内“清风楼”这一独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利用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博物馆、铜鼓楼、红军桥、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学校依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确定六项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即:一年级:我在清风楼前入队,参加入队宣誓在清风楼前入队留影;二年级参观红七军军部旧址、红军码头等;三年级参观纪念馆、红军桥;四年级在每年的清明节代表学校为革命先烈敬献花圈,举行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做红七军好后代”等主题活动;五年级军训,走进军营,与“共建”部队官兵开展活动;六年级社会调查,走访老红军、老干部,撰写社会调查小论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了爱国情感,树立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同时也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受到启发,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达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预期目的。

3利用红色文化优化德育教育的效益

德育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理论的理解与实践的体验结合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红色资源价值永恒,便于开发,教育方式多样,是德育教育效益提高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实践体验,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红色资源即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如我校组织的在清风楼前入队前进行入队宣誓、在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清明节百色起义纪念碑祭拜革命先烈等活动,使教育的内涵在体验和感悟中得到升华,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针对我校新校建设的实际,认真的进行思考和设计,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处风景都生情。校园文化的打造,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既要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也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还要潜移默化陶冶学生情操。使校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学习知识的海洋,和谐发展的天地,放飞梦想的起点。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红色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创新机制,培植亮点,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空间和校园空旷环境,积极打造一块“红色文化”,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四个楼层和两个廊桥创设丰富的主题文化:一楼为“爱我家乡”系列,尽选百色起义烈士陵园、清风楼、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红军革命遗址,培养学生热爱红色家乡的情怀;二楼为“养成教育”系列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三楼为“国学经典”系列,陶冶学生情操;四楼为“军事与科技”系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精神。两个楼道命名为“红军廊”和“行知廊”,分别悬挂红军口号和陶行知教育格言,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生活实践教育。突出少年军校的特色教育,学校在建设现代化、数字化、人文化、生态型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大力融入“军事题材”,打造军事文化环境,用“红色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9

一、活动目的

加强未成年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继承合同要革命英烈优秀品质,不断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形式,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活动时间

**年3月26日至4月15日。

三、活动内容

组织全校同学们上网祭奠英烈,网上鲜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墓地献花,培土、清除杂草,组织开展祭扫活动,慰问烈士英雄遗属,广泛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征文演讲,同时发挥未成年人“小手拉大手”文明祭祀作用,营造文明科学的丧葬风尚。

四、活动安排

2、班主任必须提前组织学生准备好寄语内容,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同同学或家长一起准备,填好表格,班级统一整理好,利用微机课时间统一登陆。

3、签名网址:选择地区时请选择“山东”,然后献花、提交留言。

4、活动期间,各年级、各班依据政教处下发的《“网上祭英烈”优秀留言、悼词记录表》认真登记,挑选优秀寄语,学校最终将对各年级、各班签名寄语的人数进行统计。

5、本次活动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

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是贯彻中央宣传部、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要求、深化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是推进“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各年级各班要提高认识,广泛动员,通过组织网上签名寄语,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缅怀革命先烈,引导他们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精心组织。

各年级要统一安排,迅速行动,踊跃参与。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要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签名寄语活动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篇10

号召学生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为新中国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的目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缅怀先烈校园活动总结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清明】缅怀先烈校园活动总结报告一

值此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xx初级中学开展各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广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1、由学校团委领头,成立了清明节活动领导小组,宣传和开展清明节的有关活动。为此学校团委专门制定了清明节活动实施方案,并且向各班团支部进行了详尽的传达。要求各班团支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创新的开展各项活动,以期达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在4月2日,学校专门召开了各级部班主任会议,要求各班于清明节放假前,召开一次清明节主题班会,宣传清明节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爱国主义情感。

3、学校团委发出倡议,要求广大学生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扫墓活动,通过对革命英雄事迹的搜集,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同学们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最后,学校团委要求,各班星星文学社社团专门组织一次清明节节日风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要求各班社团对清明节的来历,食俗、节日活动等有关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整理,并最终以手抄报的形式上交校团委,学校择优进行宣传和表彰。

【清明】缅怀先烈校园活动总结报告二

为了号召所有学生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号召学生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为新中国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的目的,我校开展了以“缅怀先烈先人先贤弘扬清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取得较好成效,总结如下:

一、开展团队主题会,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班队会时间,各团支部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团总支书记和团员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学生们通过教育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

二、组织升旗仪式缅怀先烈。

在我校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值周领导以“缅怀先烈先人先贤弘扬清明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的讲话,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革命传统教育。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提出向先辈学习的倡议书。

三、广泛开展清明“祭文、书画”征集活动。

为更好的让学生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人、先贤的崇高精神,我校在七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清明祭文书画的征集活动。有的学生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给予祭文中,表达了现代学生们对革命先烈满腔热爱;有的将自己对先烈的敬仰融入到了自己的书画作品中,立志学习先烈的高尚情操。

四、开展颂古诗,读佳作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我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各年级利用每天下午读报时间诵读了革命爱国诗篇,朗读了大量革命英雄故事。在周二与周四下午广播时间中校园广播员们也将自己搜集的先辈英勇事迹诵读出来。学生们在诵读活动情绪高昂,被革命英雄事迹鼓舞激励,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继承优良传统,做创新创优的新时代青少年,树立从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高尚理想。

五、广泛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组织七到八年级学生浏览了“中国文明网”,登陆“网上祭英烈”专栏,七年级学生对先辈们进行了网上祭奠与献花圈;八年级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留言,引导学生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报效我们的祖国。

【清明】缅怀先烈校园活动总结报告三

缕缕春风,绵绵细雨,说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根据文明办、教体局文件精神,县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活动。现对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

学校大力倡导文明祭奠、低碳祭奠,大队部组织队员们登陆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参加网上公祭活动:

1、到网上阅读先烈的英雄事迹

2、通过网上献花、网上献歌、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等形式,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当前,奋发图强。

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截止4月4日为止,实验小学共计2450人次参与了“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真正让同学们认识到: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辈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勤学报国。

二、以主题班队会、征文等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

在清明前夕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唱爱国歌曲、诵革命经典、讲英雄故事、写心愿卡等,目的是让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同时,还开展了清明节祭先烈征文活动活动;4—6年级每班选出质量优等的征文贴到宣传栏让全校师生共赏,在清明节3天的假期里,让学生参与地方特色的寻根祭祖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三、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祭奠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之情

学校把清明节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的良好契机。4月3日上午,xx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革命烈士陵园。这里青松挺拔、庄严肃穆。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对先烈们的思念之情。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并默哀3分钟,并开展了致辞、敬献鲜花、献诗、宣誓等程序,进一步强化了爱国情怀及为人民幸福做奉献的思想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而且也让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得多么不易,他们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忘我精神,为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清明】缅怀先烈校园活动总结报告四

我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传统美德教育为资料,举行主题活动为途径,用心开展各项清明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慎终追思,教育幼儿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现将清明节教育活动状况总结如下:

一、祭奠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之情

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获得完整的体验,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手段。我园把清明节活动作为培养幼儿人文精神的良好契机,清明节前夕,中大班从唐诗“清明”引入,讲解清明节的源由,让幼儿带着对先人和革命先烈的缅怀情绪,观看《雷锋的故事》、《英雄王二小》等动画片,先烈们的感人事迹鲜活地展此刻幼儿面前。观看后,有的班级还开展了以英雄人物事迹为资料的情景表演活动。透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时届清明,翠柏凝春,闽清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更显得郁郁葱葱,庄严肃穆。4月1日上午,城关幼儿园大班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来到那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并默哀3分钟,小朋友敬献了自做的小花、花圈。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深受感动,并宣誓:必须牢记革命烈士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诵读诗词经典,感受文化魅力

创设诵读诗词经典环境,小班年段开展了“清明诵诗词,追思先辈志”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来纪念中国传统清明节。活动有机地将诗词诵读与语言领域活动整合,将《清明》、《咏柳》、《春晓》等幼儿耳熟能详的诗词,利用说、唱、演等形式,构成综合性语言活动,在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经典诗篇的魅力的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了解节日习俗,感受春日完美

清明节时,万物复苏,是春游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机。我园组织小朋友到台山踏青,飘落的花瓣、路边的石子、草里的鸣虫都是孩子们的玩伴,嬉笑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亲吻着和煦的春风。此外,教师还组织家长和幼儿开展别开生面的亲子互动游戏,让他们在这既紧张又热烈的气氛中感受春游的快乐。活动中,幼儿初步了解了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切身感受盎然春意的同时还享受了浓浓的亲子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