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配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0:28

农业物流配送篇1

【摘要】本文就宁夏特色农业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综合物流系统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业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宁夏经济发展实际的特色农业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关键词】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产品物流特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深入进行研究。尽管发展迅速的工业品物流模式能为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立与发展能提供较强的借鉴意义,但长期以来,理论界缺乏对区域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专门研究,在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使得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如何针对宁夏省的自身特点设计出高效的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配送模式,对于降低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鲜活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宁夏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

从理论上讲,物流系统由物流主体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个分系统组成。其中,物流主体系统主要包括鲜活农产品生产主体(在我国主要指农户),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包括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户,农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比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物流作业系统是指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的种种技能和技术,保证生产据点、物流据点、配送路线的正常运作,以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是指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1.1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功能不健全:近些年来,从事鲜活农产品经济经营的主体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各类批发市场的建设上。吴忠水果批发市场建设投资达206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3060万元,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经营面积达34323平方米,经营果蔬品种达100余种,年客流量达912万人次,年成交额2.5亿元,年成交量为3亿公斤,是吴忠市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位居宁夏第二农产品集散中心。宁夏中卫宣和禽蛋专业批发市场位于中卫县东南部的宣和镇,占地面积40余亩,市场面积10330平方米,市场年客流量达3万人次,年交易量2万吨,其中禽蛋交易额2亿元以上。宁夏中宁县枸杞产地批发市场位于中宁县北环路,市场辐射宁夏、新疆、内蒙、陕西、河北、湖北、山西等多个省区,日客流量达2000人,日交易量70吨以上,旺季日成交额达200多万元,年交易额1.4亿元。宁夏灵武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位于灵武市郭家桥乡,市场屠宰的牛羊肉产品远销除海南,等以外的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日均客流量达4000人次,高峰期可达1.5万人次,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该市场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牛羊肉及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作为承载宁夏省主要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的核心形式,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但是批发市场的功能仍然局限于传统批发市场的功能,即它将众多生产者的产品通过多种供应渠道汇集到一起,然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送达消费者。由于鲜活农产品易腐烂、不易保鲜的特点,对批发市场的仓储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绝大部分批发市场忽视这方面的建设,直接导致了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繁琐、交易效率低下、流通时间过长、损失率较大等后果,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1.2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在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运用方面,应用于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技术主要有物流信息技术,冷藏运输技术,仓储保鲜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目前,对于宁夏省农民出售产品而言,农村信息服务点、电视、广播和电话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据统计,我区5个地级市、22个县区、198个乡镇、2379个行政村,自2005年就已完成了村村通电话工程,截止2006年底,顺利解决了20乡镇不通光缆,91个乡镇不通宽带的问题。宁夏在187个乡镇已经全部通光缆、通宽带的基础上,用3至5年时间解决所有行政村宽带接入问题,在2007年年底,通光缆的行政村将达600多个。农产品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基本形成,在全区内形成了多条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采集点,定期采集农村生产动态、供求、价格、科技、灾害、疫情、气象、农民收入等信息,形成了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核心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基层信息平台建设迅速。一是建立了以“宁夏农业信息网”为基础平台的省区级农业信息网站。目前已成立为宁夏农业信息交流服务的核心平台。二是自治区所有市县(区)全部建成了农业信息平台。其中“中宁枸杞之乡”、“利通农业信息网”、“平罗农业综合信息网”等市县(区)的特色农业网站,内容结构合理,信息服务的领域日益拓展并接近用户需求。三是有80多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占乡镇总数的45%。还在集镇、市场和村庄设立了120个信息的窗口。尽管近几年宁夏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于农业来说覆盖面有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表现在:一是用于农村信息服务的硬件建设、网络运行、信息采集、分布的资金短缺,光纤线路未能通到大部分农村乡镇,电脑在农村的使用率很低,电脑网络只存在于农村乡镇企业中,几乎没有农民为出售产品而购置电脑上网。目前,宁夏省内已有的农业物流专业服务网和各地市的农业信息网与县市一级、有关大中型企业联网的不多,农产品运输网、仓储网几乎处于空白,这些都对鲜活农产品的有效流通造成障碍。二是电话虽是便捷的通信工具,但因其可获取的信息资源不丰富且成本较高,目前只有富裕户和农村专业户的经营中较常使用。是三在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物流中间商中,目前仍处于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信息技术初级阶段,先进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很少得到应用,冷藏运输技术、保鲜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很低。

2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配送组织现实模式

根据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物流作业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资源社会化、物流体系综合化。依据宁夏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物流系统发展的趋势,提出以下四种物流配送模式。

2.1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销地批发市场中批发商为主体所建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的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都属于随机交易,品种货源比较丰富,包括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贩销户,可以自由选择交易的品种,这种模式的配送中心规模都比较小,所以交易的量也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冷库、一般是常温储存和运输。

农业物流配送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福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6;F724.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为了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我国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交易制度,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此,本文从福建省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出发,探索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以期能为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2电子商务视域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推进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将许多“地毯式”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为电商运作模式的“农产品网上自选超市”,并在相关区域打造了东南农产品物流中心。从物流配送体系上看,福建省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云配送平台、农产品销售网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基本完善,县区也都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产品物流链条等。从物流配送模式上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仍以自营配送为主要模式,同时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第四方物流等模式也有了长足发展,虽然福建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已初步完善,但是仍存在物流平台发展滞后、现代物流理念缺失、物流配送标准缺乏等问题。

2.1物流平台发展滞后

近年来,福建省极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闽浙赣一日达”的电商物流配送平台,但是在电商物流发展中仍面临着物流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设备较为落后、物流网点不规范性等实体网络问题;面临着物流信息网络不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网络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各个物流环节的有效衔接,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周期较长,影响了福建省农产品的市场销售。

2.2现代物流理念缺失

当前福建省物流企业多是由传统物资流通企业发展而来的,企业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物流业务局限于仓储、运输、装卸等商品运输领域,智能化水平不高,不能开展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冷藏处理等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不能为农产品企业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2.3物流配送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薄弱环节。当前,福建省物流企业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物流设施标准等并不规范,各种标准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同时,该省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成仓储基地,不能将分散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协调和配送,影响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此外,该省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产品加工、包装、仓储、集装箱运输等能力缺乏,物流配送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等程度低。

2.4配送专业化程度低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比较差,多数企业都缺乏冷链配送能力,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配送要求。以特产茶叶为例,茶叶采摘后要经过烘干、加工、包装等,然后按照配送计划送至客户手中,但是许多物流企业缺乏产品加工技术、产品冷冻处理能力、专业化配送设施等,达不到相关物流配送标准的要求。从物流配送主体看,农业合作社、经销商、种植户、物流企业等都是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这些配送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

3电子商务视域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路径

3.1积极整合农产品供给主体

福建省是东南鱼米之乡,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再攀新高,这些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主体多为小规模种植的农户,这种分散的农户经营增加了市场风险,降低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为此,福建省政府积极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产品的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优化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如今,该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供给主体,极大地提高了该省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度。此外,福建省对农户的农产品种植、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进行指导,将分散的农户组织成农业合作社。

3.2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当前,福建省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这些给农产品物流配送带来许多不便。为此,该省根據当地农产品种类、农产品仓储要求、交通条件、商业发展等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与数量;根据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客户需求、产品特性等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根据电商物流配送标准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比如,大力建设乡镇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将分散的农产品送到农产品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进行分类、质检、加工、包装等物流处理,然后通过物流中心将本地的农产品等销售到全国各地,这样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此外,福建省还投资75亿元打造了东南沿海农产品物流中心,该中心围绕农产品信息、农残检测、冷链包装、电子交易等进行建设,入驻各类项目多达152个,物流配送辐射范围超过了500km,日成交额超过3200万元。

3.3优化物流配送平台资源

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有着生产范围广、产品时效性强、品种差异大等特征。因而,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福建省根据油料、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特点建立云配送平台,通过云配送平台优化各种物流资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格局。比如,福建省将农贸市场升级为“农产品网上自选超市”,运用云配送平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提高了农产品配送效率。同时,该省还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农产品配送枢纽建设,努力将福建省打造成“南菜北运,西果东输”的东南地区中心枢纽。

3.4完善物流配送扶持政策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为此,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工作意见》,设立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制定了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总体规划。同时,省政府在用地、信贷、行政审批等方面出台了支持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省政府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建立了“绿色通行证”制度,为农产品物流配送创造了良好环境,如今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已有几十家,这些企业已拥有了现代化的农产品配送设备。此外,省政府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创新,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等,以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近年来,福建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了苏宁云商、“闽浙赣一日达”公司等多家电商企业,提高了福建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

3.5推进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

当前,福建省应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推进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要完善农产品电商标准、交易标准、服务标准等,实现供货方、干线物流、配送、收货方等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比如,福建省应组织专家制定茶叶、水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级标准等,使消费者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有直观清晰的认识,以更好地推进福建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此外,福建省依托一日达电商物流园,积极推进仓储、分拆、分拣、包装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提高了该省的农产品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辉,刘瑾.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浙江省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 

[2]童元保.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发展,2011(7). 

[3]邓敏.完善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4). 

[4]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围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硏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1). 

[5]于宏新.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硏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6]张会臣,李恕梅,张仲新.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 

[7]杭俊.电子商务视域下再论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农业物流配送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32.143

1引言

历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都是关注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基本能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高品质和高时效的需求。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各大电商纷纷开拓线上生鲜农产品市场。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配送业务还不成熟,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配送效率较低,服务水平不高,同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滞后,成果较少。因此,在当今电子商务日益普遍的环境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缩短生鲜农产品的在途时间,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对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

电子商务拓展了生鲜农产品的交易形式,并且还改变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交易和服务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的顾客都希望在交易订单下达后,所购商品能高质量、高速度配送到位。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运作模式主要以B2C模式为主,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

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易腐坏、变质以及易受外界污染等特点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而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中心的抽检结果显示,春、夏季节食物中毒发生的概率最高,其中有90%以上的食物中毒都是因为细菌数量超标导致的,因此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方案要确保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严把生鲜农产品的供货渠道,更要在运输条件、配送时间、配送距离上进行优化以消除生鲜农产品变质和被污染的隐患。

2.2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时效性

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与配送的时间成反比,即配送的时间越长,新鲜程度就越低。因此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更应注重时效性,从而能保持较高的产品新鲜度。这就需要在前期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做出较为详细和准确的统计;另外,需要尽可能地减少产品的配送环节、优化配送方案、优化仓储中心选址,从而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2.3生鲜农产品配送的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消费者,他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完全根据个人的需求而定,通常具有个性化,消费者希望在同一次的配送服务中,得到不同种类的产品;或者希望同一次订购的产品能够送到不同的地点等。

3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是新生事物,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还不完善,以致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衔接,同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偏高,无法获得价格优势,难以体现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优越性;此外,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难以达到生鲜农产品对加工、冷藏、配送的要求,导致生鲜农产品的腐损率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说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还较落后,难以承担起生鲜农产品对其高的需求。

4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4.1企业自配模式

企业自配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在自配模式下,企业对配送运作过程拥有较高的控制权,快速、灵活,有利于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较高,可以很好地提高配送服务效率。但是,企业自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企业的负担,分散其精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单个企业配送量相对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就会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综合分析,企业自配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有代表性的连锁企业等。

4.2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对供应商、终端客户等多种渠道资源进行整合,将物流运作模式从“点对点”转变为“多对多”,实现更高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上的成员主要有农户、农业企业、批发商、加工企业、仓库经营者、网络经销商、客户等。针对生鲜农产品分散经营、配送成本高、损耗大、信息化程度低的特点,建立共同配送模式,以达到降低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成本、提高配送质量的目的。

4.3第三方合作配送模式

此种模式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根据消费者的订单,经由第三方配送企业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减少中间批发商、经销商环节,从而使需求预测更加准确,减少出现“牛鞭效应”的概率,同时,由于中间环节的减少,产品价格降低、送货及时、新鲜度较高。同时企业可以减少资产的投入,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并且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核心业务。第三方配送有更多的经验和物流技术支持,生鲜农产品选择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腐损率,提高配送速度,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4便利店集中配送模式

此种模式指的是网上商城与便利店合作,企业提供线上购买信息,便利店为顾客线下的自提点,此时,便利店就相当于企业的临时仓配中心。此外,上班族白天都在公司不在家,配送员无法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再加上生鲜农产品的易腐的特性,可能会导致客户收到产品时的新鲜度降低,从而降低顾客的满意度。便利店集中配送模式利用便利店现有的冷藏设备,很好地解决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集中配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5结论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出发,对不同配送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探索更优的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农产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蕊,翁凯,罗先元.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4-16.

[2]李子路.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家庭配送模式及配送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农业物流配送篇4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贵阳市共同配送规模经济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物流业所占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发展物流业十分重视。“十二五规划”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减轻社会经济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的压力。近年来,国内对于物流社会化、共同化的认可程度在逐渐加强,我国企业开展共同配送的比例正在上升,政府也在推动配送共同化进程中采取了不少措施。共同配送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贵阳政府实施“大经济,大贸易,大物流”的发展方针,在市内建设了多家农产品物流中心,其中以贵阳市农产品配送中心规模最大。近年来贵阳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物流出现了较好的发展状况。农产品在运输等过程中损失较大,传统落后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消费者以及供应商对农产品多样的需求。共同配送模式,就是通过作业规模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将共同配送模式引入农产品配送中,这样就可形成规模化效益。农产品物流中心将农民的农产品集中起来,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配送需求进行分析,构建几条配送线路。这样就可以形成共同配送模式,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产品价格。

2.贵阳市农产品物流现状

2.1贵阳市农产品概况

贵阳的农产品市场分布在全市的各个区县,其中在市中心的农产品配送中心规模最为庞大,是贵阳市“菜篮子”工程的主要项目。市场主要以副食、干货、蔬菜和调料经营为主,分别占24%、20%、19%、15%,其他小部分为禽畜肉类、花卉和蛋类。经过近10年的开发,贵阳市农产品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市开发马铃薯、反季节蔬菜、中药材、辣椒、茶叶、小叶苦丁茶、竹类、山药、香猪和冷水鱼等农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

2.2贵阳市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贵阳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物流模式。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主生产,农业生产建立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贵阳市也不例外。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有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逐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物流模式,即依托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生产者或中间收购者将分散的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卖给批发商,然后批发商再通过零售商销售。

2.3贵阳市农产品配送分析

传统贵阳市农产品配送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农户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再充当一个批发市场的作用,将集中的农产品卖给批发商,批发商通过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单个农户自营配送没有专业的物流配送车辆,信息不完善,有时甚至不知道农产品配送中心是否缺货。这样不仅增加了物流配送成本,而且农产品具有易损、易腐的特点,没有专业的农产品配送车辆增加了农产品配送中的农产品损失。单个农户或农产品基地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对市场变化及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较低,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农产品物流中心是根据订单来进行单独配送,每个区域的不同批发商不会选择同一时间去进行采购,导致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低、配送效率低。在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不利于物流中心的规模化效益发展。

3.贵阳市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3.1贵阳市农民供应农产品中的问题

3.1.1由于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设施落后,农民无法及时、无误的接收市场需求信息,导致农民出现盲目供应农产品现象。

3.1.2单个农户或者蔬菜基地由于缺乏对物流设施的建设,物流配送车辆还是传统的货车运输,甚至是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敞篷卡车。

3.1.3自2009年9月28日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全面建设成通车后,贵阳市政府采取了限制大货车进程的措施,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农民使用大货车配送农产品到城区还得再利用第三方配送物流公司进行转运,增加了物流成本。使用小型货车又导致物流资源利用低下,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

3.2贵阳市配送中心农产品配送中的问题

3.2.1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无法一次充分接收同一区域不同批发商的需求信息,重复配送导致物流资源利用低下。

3.2.2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贵阳市农产品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目前农产品自营配送物流还占绝大多部分,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3.2.3农产品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产品配送中蔬菜、瓜果、肉类等对保鲜程度要求高,这就要求配送中心拥有冷藏车、保温车。然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缺乏对其认识,导致农产品配送中损失、增加物流成本。

4.贵阳市共同配送模式设计

4.1设计思想和原则

共同配送模式,就是通过作业规模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调查分析,将贵阳市周边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农民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同一区域的不同农家的农产品进行集中配送到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将农民的农产品集中起来,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配送需求进行分析,构建几条配送线路。共同配送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如同一个项目一样,要以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全面分析,细致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时间、资金等多种约束条件,以确保所建立的系统能够达到如期的效果。

4.2合理规划农产品物流配送线路

假设贵阳市已知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供应点a={a1,a2...am},同时还有n个已知的农产品需求点(农产品供应地)B={b1,b2,...bn},用一系列代表距离或者物流成本的权重值Cij连接起来。

供应点需求点

由已知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条件变量:

a:农产品物流中心供应能力矩阵;

B:农产品需求点(农产品供应地)的需求矩阵;

C:运输距离或成本矩阵。

决策变量:xij=从ai到bj的发送量

目标函数:min

,i=1,2,...,m,j=1,2,...,n

xij≥0,i=1,2,...,m;j=1,2,...n

求解:

多点间的运输调配问题,目前主要有两大类的求解方法。其中有相对比较精确的求法―单纯形法。另一种方法叫表上作业法,这来源于它将运输问题用表格的形式来描述,而且通过在表格上面对表格的操作来完成求解,这种方法的原理也是单纯形法。由于表格叫做运输表,而且主要涉及的都是运输问题,所以该方法也叫运输算法。这算法适合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进行求解。

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最优配送线路。不同区域环境、道路有所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路调节。制定最优配送路线后,农产品物流中心可根据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同一区域的订单进行共同配送。农民可将农产品信息输入到农产品信息公共平台,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针对同一区域的农产品进行共同配送,送至农产品物流中心。

4.3构建贵阳市共同配送模式

基于贵阳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通过鼓励农民将农产品供应信息在物流信息平台上供第三方物流公司及农产品物流中心及时获取。第三方物流公司再将同一区域的农产品供应信息集中处理,进行共同配送。

5.结语

共同配送模式引入农产品配送中,不仅使配送形成规模化效益,而且可以减少配送中的农产品损失、物流成本,环节交通压力。随着国家以及各地市对农产品物流的不断重视,相信共同配送模式一定会成为农产品配送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范力军.国内近期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76―77,90

[2]李春城.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化农业,2013(08):33―36

[3]兰丕武,吉小琴.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中国合作经济,2005:46―47

[4]王冬冬,李丽琴.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400―402

[5]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7):69―71,107

[6]王晶,贾琪,杨浩雄.基于农超对接的第三方共同配送模式及成本分摊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3(07):4―6,9

[7]王孝坤,杨飞,杨东媛.面向社会效益的城市共同配送研究进展[J].物流技术,2007(03):1―4

[8]丁言,北京探路“农产品共同配送联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09):22―24

[9]王燕,魏国辰.北京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12―113

农业物流配送篇5

[关键词]智能物流;鲜活农产品;配送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13-02

1引言

鲜活农产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也随着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在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对其质量、新鲜度以及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对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国务院于2012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推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完善信息采集平台,建设12316信息平台等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物流在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

2鲜活农产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鲜活茉莉花、鲜活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鲜活蛋和奶。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满足时效性要求,一般情况下,鲜活农产品保质期较短,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对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由于鲜活农产品一般都是易腐烂变质产品,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多数情况下,鲜活农产品采取冷链物流配送方式,对于比较特殊的鲜活农产品还需采取特殊保鲜措施;最后,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求损耗率低,大多数鲜活农产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储存成本,而且部分产品不易分割,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将无法出售,经销商会蒙受很大损失,因此,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要考虑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配送通道等对产品的损坏程度,尽量选择损耗率较低的配送方式。

22智能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智能物流,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以实现监控的智能化,对车辆与货物进行监控,并主动获取和分析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其次,通过eDi等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柔性化;此外,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可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对物流过程与调度进行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可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和预测,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智能物流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物流能够集中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发挥信息优势。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配送方案进行修正,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智能物流强调智能监控,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在智能物流条件下,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运输配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所有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被记录在信息系统内,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对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保证鲜活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轻松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智能物流侧重于信息的自动化传输,有利于鲜活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企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在智能物流条件下,企业之间应用eDi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这样既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从供应链末端传递到上游各个企业,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实时共享的,企业之间的谈判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将缩短,最终使供应链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建立鲜活农产品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

31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种养户经常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市场需求会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物流相关部门可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上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信息,探究鲜活农产品需求波动的原因及规律,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因素关系图。并进一步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把握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合鲜活农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不断提高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帮助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安排生产。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市场信息才能提高预测模型的科技含量,因此,对于生产、采购和销售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32建立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企业对物流节点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目前,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仍广泛存在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促进种养基地、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和批发市场的合理化布局。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要在遵循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物流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企业、仓库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市场需求,从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省整体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模拟和优化节点布局决策,实现物流节点和设施系统布局的合理化。此外,应制定运行效率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科学调整物流节点的网络布局,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为物流运输优化奠定基础。

33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通道优化模型

鲜活农产品配送分为两个操作层面:配送通道的设置和物流运输的执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运输执行的前提。以鲜活农产品二次物流为例,配送通道设置解决的是从哪个点运到哪个点的问题,物流执行解决的是该运输通道下,运多少、何时运的问题。鲜活农产品配送通道的设置受制于运输费用、道路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相关部门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itS)采集的相关数据,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优化布局,建立物流运输通道优化模型。此外,还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nSS)持续跟踪区域道路的变化及资源流向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根据模型的智能测算结果,及时优化后的运输通道,指导和调整运输,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4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计划层。数据层主要对物流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业务层是对物流合同、票据进行处理;应用层主要对仓库作业计划、路径选择、控制评价给予支持;计划层主要是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物流配送战略规划。

要完成以上各层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它是数据进行标准化传输的基础;其次需要一个运行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入库及出库处理、作业控制、仓储计费等;还需要信息平台,该平台可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供应链企业;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可将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管理者通过此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必要情况下,还可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35建立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

智能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商,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物流配送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运力配置,降低运输价格,保障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构建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门牵头,区域物流部门组织物流配送商参与。根据《意见》要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台,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准确收集信息,选取合理的指标对物流配送商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区域物流队伍一、二次物流运输到位率、运价水平、配送产品损耗率以及客户的评价等。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人工记录考评的方式,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绩效,发现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强化优势,弱化劣势,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4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变革,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物流将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真正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时代,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从而推动整个鲜活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07(1):12-19.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69-71.

农业物流配送篇6

内容摘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城是我国农业工作的战略决策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社会效益和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社会效益风险对策

自2004年开始,中央已经连续7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表明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坚定决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社会效益

有利于有效解决农业流通体系中产销衔接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流通三级市场建设,但面向零售终端(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区域内部农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农产品大宗物流与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建立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完成供应链系统整合,把农民生产的分散农产品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深加工、精加工,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管理。此外,有一些生鲜农产品可以通过物流中心精加工送到大型超市,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高效配送,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与质量。由于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与物流能力,一般可以同时为多个上游环节及下游环节提供物流服务,因此成为连接生产、加工、零售的核心环节,能有效解决农产品产销之间的有效链接,减少转运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在成熟的各专业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建立的物流中心,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配送中心不仅能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养殖结构,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生产,避免产品过剩造成的损失,而且有利于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化、产业化、更大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础,从而持续、长远地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推进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生产基地整体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设施不齐备、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等。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有力改善农产品流通设施现状和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过小的问题。它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从而迅速提高相关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流通成本的降低和流通效率的提高,产品的销量也将大大增加,这样既可以带动生产基地整体的发展,也可以增强相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变大变强。

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率。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可直接吸纳大量的从事农产品流通、配送业务的人员就业,另一方面可促进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有利于城市环境建设。在国内不少城市的农贸市场中,“脏、乱、差”几乎是通病,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可以集中做一些科学而先进的物流配套。比如说,物流配送中心对每种农产品都设立半加工的标准,先对农产品进行半加工,这些经过半加工的农产品流入到农贸市场后,先前的污染、垃圾等问题就会较少出现,进而减少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有利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面临的风险分析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建成后也难免会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

市场风险。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主要经营以蔬菜、果品和水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市场是自由化经营。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对外放开,市场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际物流巨头纷纷抢滩。一方面,国际物流公司随其原有的客户进入我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市场日益增大的专业化物流需求提供服务,尤其是农产品物流占据很大一部分国内份额,风险就在这样一种实力悬殊的背景下形成。同时国内外商家依靠自身雄厚的财力、先进技术和品牌的影响力,进入市场后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体系和配送中心。再者,大型连锁超市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体系。可以预测,农产品配送市场会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会给物流配送中心的可持续运营带来较大风险。

经营风险。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加工配送经营流动资金占用量较大,经营的农产品一般时效期较短,产品季节性强,产品质量要求高。如水产品配送过程中,难免出现坏死、不新鲜等问题;蔬菜和肉类的保鲜、保质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控制不严,会影响自身的声誉,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会造成资金的占用和产品的积压。另外,配送市场不很稳定,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等等,这样会给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带来风险,会直接影响经营效益。

管理风险。我国物流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决定了大多数企业只能把业务局限在利润相对较低的环节。绝大多数国内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率较高的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其收益只占15%。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初期,也是以仓储、运输为主体,创造的经济利益受限。另外,物流配送中心运营中采取的经营方式逐步由对手交易过渡到现代交易方式,如拍卖、电子网络交易等,如果参与管理的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会遇到交易混乱等问题。如果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尽快协调解决,将直接影响生产、交易的正常进行。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降低风险的对策分析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所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这些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物流配送中心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化解市场风险的对策

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注重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的服务,以规范而上乘的服务质量、便捷的交易方式、可靠的质量、丰富的产品品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去争取和赢得市场。

适时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建立生产基地可以进行规范化生产,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产品来源,还可以推出具有自己特色品牌的农产品和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和成品,做大做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市场知名度和效益。

围绕农产品积极开拓新型业务。如农产品种子交易、种植和加工新技术的交易、农产品出口等,使农产品物流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降低经营风险的对策

降低运营成本。产品配送可采用自备运输工具与社会承运相结合的方式,可采取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寻求合作运输机构,以降低成本支出。对于相对独立的经营部门,可以采用独立经营方式,如冷库、加工车间、停车场等部门,可以对外经营增加利润,以减少成本支出。

提升技术水平。提升各种物流技术水平,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适当地应用这些技术会显著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

重视产品质量。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质量检验制度,建立交易准入制度,对产品质量市场信誉高的企业可以发给交易许可证。主动实施质量认证工作,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冷链物流。目前需要冷链配送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发展冷链物流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成本的较好途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把握住国家政策支持冷链系统建设的机遇,与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合力发展冷链物流,提高冷藏物流效率、降低冷藏物流成本。

(三)减少管理风险的对策

协调好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它是整个供应链上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的上游,涉及对商品供应商的管理,下游涉及对顾客的管理。配送中心的物流管理要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角度出发,与供应链的其它各个环节有效协作,实现多赢。

在管理中找出配送中心运营中的瓶颈因素。因为在很多时候,配送中心在许多方面的运营是良好的,但往往由于某一环节的制约作用而影响整个配送中心的高效运作。只有善于发现瓶颈因素,促进分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实现总目标。

加强规范化作业监督管理。企业应及时总结并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有章可循。主动接受相关主管单位的指导监督,较好地落实各类规章制度,保障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运行。

培养相关管理人才。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功能齐全、运作复杂,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各级管理人员要分工协调、权责一致、各司其职,共同做好配送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强,蔡根女.农产品加工的供应链管理[J].世界农业,2006(7)

2.刘学印.物流业面临诸多风险[n].市场报,2005.9.5

3.曾中文.发展物流增值服务途径与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4)

农业物流配送篇7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近年来时常见于报端的食品安全问题,城市居民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消费的新趋势,针对家庭销售的有机农庄应运而生。在中小型有机农场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环节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但在销售与物流环节,因为各地情况不同,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1)顾客对产品的不信任,进而导致销售不畅;(2)保持高水准的服务与降低物流成本之间的矛盾。

   要想稳定顾客,就要持之以恒地提供高水准的服务,进而才能树立企业形象,进一步扩大销售。但要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就会产生高额的物流费用。如何控制农场的物流成本成为关键问题。

   1有机农场的经营模式

   有机农场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场生产方式。

   从世界范围看,有机农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销售潜力相当可观。但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众多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再加上国家给予相关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农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发展得比较快。

   2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

   现代物流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①。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②。相较一般物流方式,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农产品物流要求高

   首先,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它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农产品的物流特别要求“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第二,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所以物流成本在最终价格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应该尽可能做到低成本运行。第三,由于农产品流通涉及到保证与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物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服务增值,即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配送。

   2.2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不少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都是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这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同时,各物流职能部门又难以协调,不能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物流大系统,从而降低了物流效益。“新鲜”是鲜活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存在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问题,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物流模式选择建议

   由此,我们从中可看出物流体系的构成对经营有机农场的重要性。下面着重探讨如何进行企业的物流体系建设。

   3.1制定销售模式时要考虑到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

   3.1.1采用会员制营销策略

   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迅猛,产品鱼龙混杂,有很多挂着有机标签的农产品,却还是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生产、储运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如果有机农产品还是通过传统的模式进行销售,那么有机的名分就荡然无存了。而会员制营销有助于提高顾客对企业的认识,增加信任度,是为企业培养众多忠实的顾客,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了稳定的顾客,才能减少物流波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3.1.2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进行销售与客户管理

   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企业的数据、流程、决策实现信息化,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具。农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能力的竞争,即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或为顾客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竞争。开展电子商务,能有效推进销售业务的网络化管理,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机会,提高交易效益。通过实施农产品生产监控、物流调度、质量追溯等电子商务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顾客响应、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能力,使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3.2结合企业自身特色,合理选择物流配送模式3.2.1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③(

   见表1)

   表1物流配送模式比较

   特征优点缺点使用条件

   自营配送模式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建立并组织管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需要企业较大投资,风险增加,对管理能力及人才要求较高。企业规模大,有投资所需资金,较高的管理水平。

   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依赖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有适合本企业的合作伙伴:有较强的协调管理能力。

   第三方物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将物流配送外包,享受专业化服务。企业向顾客承诺的物流服务质量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信誉。使用范围很广。  3.2.2应用Swot分析法选择配送模式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应用Swot分析法选择配送模式的具体方法时,应依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找出对本企业配送活动及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根据所确定的标准,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风险。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

   以笔者所了解的一家有机农场为例,在对公司的各项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后,列出了Swot分析表,如表2所示。

   表2Swot分析表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优势S劣势w

   品种相对较少,具有同质性;

   库存压力较小;

   产销一条龙服务,整体性强,过程可控;

   采用B2C平台,信息化程度高。物流管理人员缺乏;

   资金有限。

   机会oSowo

   企业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

   采用会员制营销,客户忠诚度高。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稳定客源,减少物流波动。吸收外部资金,让会员入股,解决资金缺口。

   风险tStwt

   生鲜食品对配送设施设备要求高,不易找到物流外包商;

   客户对配送时间、数量要求高;

   客户分布较分散。加强配送过程控制,减少差错。

   以点带面,逐步扩大销售范围,不盲目追求销量。引入物流人才,加强物流管理。避免一味追求扩张。

   3.2.3农产品配送管理建议

   3.2.3.1采用自营配送为主,部分服务外包,积极寻求合作,与其它宅配企业共同配送

   如果将物流配送服务完全外包,很难控制服务质量,对于一个有机农场而言,服务质量的低下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应该以自营配送为主,构建起自己的物流体系,规范配送流程,准确及时地送货上门。考虑到控制物流成本的因素,可以选择与规范的宅配企业合作,将部分要求相对较低,分布较分散的配送点进行外包。宅配是指有着现代it系统的支持,通过分区域的配送体系,从而实现宅到宅的小件配送。例如:对配送时间要求较高的绿叶蔬菜类应该自行配送,保证质量;而杂粮类、禽蛋类和部分保质时间较长的水果类商品可以通过宅配企业进行配送,以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的目的。

   3.2.3.2以点带面,逐步扩大销售范围,提升管理能力,加强质量监督

农业物流配送篇8

一、引言

物流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活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以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它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按照组织方式,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3种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生产流通业或者大企业一般广泛采用该模式,通过组建自己的车队,自己的人员等,完成货物采购、货物配送、费用结算。

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该模式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提供商主要包括一些快递公司(如顺丰、申通、圆通等)和国内邮政体系(e邮宝)两种。

共同配送模式:几个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配送企业或者约定的几个配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以实现整体合理化的协作型配送模式。该模式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配送活动,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城乡物流配送现状

城市与乡村的物流配送主要集中在“进城”物资和“下乡”物资的配送。“下乡”物资配送是指城市向农村配送物资,进城”物资配送是指农村向城市配送物资。本文提到的城市与农村均是指狭义的城市(市、县)和农村(乡、镇、村)。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经济建设,农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和产量的规模化在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线上电子商务也在蓬勃发展,“进城”物资与“下乡”物资也在增加,而线下的物流配送则明显滞后,仍停留在以前的自营模式为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下乡”物资配送

“下乡”物资主要为工业产品、农业物资、日常生活用品等。“下乡”物资物流配送过程: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城市商、批发商、网点乡村批发点、网点。生产企业通过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将产品配送到城市的商或批发商处或配送网点;城市的商或批发商大多通过货车把产品配送到乡村的批发点或网点。由于货物运输车辆的主体不同(第三方物流车辆、批发商自有车辆、农民自有车辆等),目的地也不同,同时运输车辆无法及时获得“进城”物资的配送信息,所以完成计划内的运输任务后,大部分车辆空载返回,造成运输成本偏高。另外,乡村的配送网点多是自发形成,没有合理规划,配送过程迂回曲折,运输路线重复,极大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2.“进城”物资配送

“进城”物资主要为农产品、手工品等。“进城”物资物流配送过程:农产品生产地农村集货地、配送网点城市分货地、配送中心、消费点。农产品生产地通过农用车将产品运送到乡村的集货地或者配送网点,回程时偶尔会运载些生活用品或者农业物资等,多数空车;乡村集货地通过货车将产品运送到城市分货地或者配送中心、消费点;农产品配送要求及时、保鲜,有时产品直接用货车从农产品生产地直接运送到城市分货地或者配送中心,不经过乡村集货地。同样,由于货物运输车辆的主体不同(第三方物流车辆、批发商自有车辆、农民自有车辆等),运输车辆无法及时获得“下乡”物资的配送信息,所以完成计划内的运输任务后,大部分车辆空载返回,造成运输成本偏高。另外,城市农产品分货地有很多家,分散在各个片区,造成运输路线杂乱,配送时间拉长,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城乡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是自营自配送,配送模式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多为单向物流、空载运输,加剧运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三、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建设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把电子商务物流工程和城乡物流配送工程作为重点物流工程,在物流资源整合、城乡配送体系构建、物流服务平台构建、配送车辆标准和通行管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基于城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指对“进城”物资与“下乡”物资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资源,实现双向物流,循环配送货物,以达到配送及时、成本低的绿色物流目标。

1.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

循环物流配送借鉴于循环取货。循环取货也叫牛奶取货,是英国牧场为解决牛奶运输问题而发明的一种运输方式。每天,卡车在牧场装好牛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将牛奶送到各家门口,待原路返回牛奶场时再将空奶瓶收集回去。牛奶取货的特点如下:

其一,牛奶取货配送模式要规划好线路。规划好线路可以保证卡车的?b载率,运输里程比比传统方式大幅度减少,同时充分利用物流包装器具的周转效率。

其二,牛奶取货配送模式是“多频次、小批量、定时性”的物流网络配送,以高频次、小批量的配送降低库存,以固定的窗口时间的及时性的保证卡车回程时的装载率。

其三,牛奶取货配送模式一般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实现目标化管理,及时保证货物的配送,同时利用现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控,提高配送效率。

牛奶取货模式通过装载率的提高、信息的共享、物流容器的循环、优化的线路等方面的改善,避免了单向物流,空车返回的现象,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这种模式逐渐为企业所借鉴,并逐步发展成现在成熟的循环取货模式。

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借鉴于牛奶取货模式:货车从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出发,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到指定的地方装好货物,按照设计好的线路,将货物一一送到乡村配送网点,甚至到货物的最后一公里;待回程时通过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到乡村配送网点装好货物,按照设计好的线路,返回城市配送中心;在乡村配送网点a到乡村配送网点B的时候依照设计好的线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可以装载货物,提高装载率。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实现货物信息化、车辆信息化,线路信息化。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推动、政策配套、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开展,依托原有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同步从三个方面分别开展:货物信息化,利用商品编码录入系统,工作量大,而且更新很快;车辆信息化,将车辆的型号、载重、性质等信息录入系统;线路信息化,主要将物流节点录入系统,由系统规划好线路。技术要求较高。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繁重、日趋完善的工作,而一旦建设好了,受益无数,从根本上解决单向物流、空载运输的现象。

3.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配送中心是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节点之一,连接城市与农村货物配送的中转站,通过储存、分拣、理货、配载等将货物配送到末端节点。政府作为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投资方,加上配送中心投资大,功能多,设计难度大,一旦建成之后就难以改动,要确实做好配送中心建设工作。第一步:明确配送中心的功能及类型。每个地区的城乡经济不一样,在确定配送中心的功能和类型会不一致,有的侧重农产品,有点侧重工业品,可以建立一个,也可以建立几个,可以单功能,也可以多功能,依据实际情况决定。第二步:明确配送中心的地址。配送中心选址主要从配送中心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方便城市外来货物的配送,也要方便乡村配送中心、网点、最终用户的配送。一般选在城市周边,先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虑,优先选择公路运输方便的地点,因为汽车运输能实现“门到门”,然后确定合理的配送圈和配送时间,避免反复装卸,缩短配送时间,减少流通费用。

4.乡村配送网点建设

乡村配送网点是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节点之一,能实现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原来的乡村配送网点多为自发形成,散、杂、乱,多为单一的大规模节点(乡镇点)和单一的小规模节点(村点),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带多”末端节点模式更适合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一带多”的“一”是指设置一个位置相对偏僻但规模较大的货物集散地(借助邮政物流点),“多”是指多个小型末端节点。每天,指派专门人员多次到小型末端节点收派货并进行货物再集散。可以借助邮政、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在乡村的物流节点,建设好乡村配送网点。

农业物流配送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产品现代物流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农业物流配送篇10

【摘要】本文就宁夏特色农业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综合物流系统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业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宁夏经济发展实际的特色农业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关键词】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产品物流特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深入进行研究。尽管发展迅速的工业品物流模式能为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立与发展能提供较强的借鉴意义,但长期以来,理论界缺乏对区域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专门研究,在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使得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如何针对宁夏省的自身特点设计出高效的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配送模式,对于降低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鲜活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宁夏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

从理论上讲,物流系统由物流主体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个分系统组成。其中,物流主体系统主要包括鲜活农产品生产主体(在我国主要指农户),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包括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户,农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比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物流作业系统是指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的种种技能和技术,保证生产据点、物流据点、配送路线的正常运作,以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是指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1.1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功能不健全:近些年来,从事鲜活农产品经济经营的主体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各类批发市场的建设上。吴忠水果批发市场建设投资达206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3060万元,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经营面积达34323平方米,经营果蔬品种达100余种,年客流量达912万人次,年成交额2.5亿元,年成交量为3亿公斤,是吴忠市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位居宁夏第二农产品集散中心。宁夏中卫宣和禽蛋专业批发市场位于中卫县东南部的宣和镇,占地面积40余亩,市场面积10330平方米,市场年客流量达3万人次,年交易量2万吨,其中禽蛋交易额2亿元以上。宁夏中宁县枸杞产地批发市场位于中宁县北环路,市场辐射宁夏、新疆、内蒙、陕西、河北、湖北、山西等多个省区,日客流量达2000人,日交易量70吨以上,旺季日成交额达200多万元,年交易额1.4亿元。宁夏灵武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位于灵武市郭家桥乡,市场屠宰的牛羊肉产品远销除海南,等以外的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日均客流量达4000人次,高峰期可达1.5万人次,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该市场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牛羊肉及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作为承载宁夏省主要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的核心形式,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但是批发市场的功能仍然局限于传统批发市场的功能,即它将众多生产者的产品通过多种供应渠道汇集到一起,然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送达消费者。由于鲜活农产品易腐烂、不易保鲜的特点,对批发市场的仓储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绝大部分批发市场忽视这方面的建设,直接导致了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繁琐、交易效率低下、流通时间过长、损失率较大等后果,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1.2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在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运用方面,应用于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技术主要有物流信息技术,冷藏运输技术,仓储保鲜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目前,对于宁夏省农民出售产品而言,农村信息服务点、电视、广播和电话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据统计,我区5个地级市、22个县区、198个乡镇、2379个行政村,自2005年就已完成了村村通电话工程,截止2006年底,顺利解决了20乡镇不通光缆,91个乡镇不通宽带的问题。宁夏在187个乡镇已经全部通光缆、通宽带的基础上,用3至5年时间解决所有行政村宽带接入问题,在2007年年底,通光缆的行政村将达600多个。农产品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基本形成,在全区内形成了多条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采集点,定期采集农村生产动态、供求、价格、科技、灾害、疫情、气象、农民收入等信息,形成了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核心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基层信息平台建设迅速。一是建立了以“宁夏农业信息网”为基础平台的省区级农业信息网站。目前已成立为宁夏农业信息交流服务的核心平台。二是自治区所有市县(区)全部建成了农业信息平台。其中“中宁枸杞之乡”、“利通农业信息网”、“平罗农业综合信息网”等市县(区)的特色农业网站,内容结构合理,信息服务的领域日益拓展并接近用户需求。三是有80多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占乡镇总数的45%。还在集镇、市场和村庄设立了120个信息的窗口。尽管近几年宁夏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于农业来说覆盖面有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表现在:一是用于农村信息服务的硬件建设、网络运行、信息采集、分布的资金短缺,光纤线路未能通到大部分农村乡镇,电脑在农村的使用率很低,电脑网络只存在于农村乡镇企业中,几乎没有农民为出售产品而购置电脑上网。目前,宁夏省内已有的农业物流专业服务网和各地市的农业信息网与县市一级、有关大中型企业联网的不多,农产品运输网、仓储网几乎处于空白,这些都对鲜活农产品的有效流通造成障碍。二是电话虽是便捷的通信工具,但因其可获取的信息资源不丰富且成本较高,目前只有富裕户和农村专业户的经营中较常使用。是三在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物流中间商中,目前仍处于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信息技术初级阶段,先进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很少得到应用,冷藏运输技术、保鲜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很低。

2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配送组织现实模式

根据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物流作业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资源社会化、物流体系综合化。依据宁夏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物流系统发展的趋势,提出以下四种物流配送模式。

2.1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销地批发市场中批发商为主体所建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的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都属于随机交易,品种货源比较丰富,包括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贩销户,可以自由选择交易的品种,这种模式的配送中心规模都比较小,所以交易的量也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冷库、一般是常温储存和运输。

2.2以生产基地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体所建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种配送模式的货源全部来自自有基地生产的产品,所以货源相对比较稳定,反应快速、灵活,能够更好的满足农产品基地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空间要求,能更好地保持鲜活易腐农产品的新鲜度,能更快速、灵活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在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不必承担就货物配送的佣金问题的谈判成本,提高了配送服务效率。转贴于中2.3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第二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连锁企业为主体所建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典型就是超市自建的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我国超市经营鲜活农产品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一次性购买,提升超市的人气,从而带动商品整体营业额的增加,这种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更高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优选、包装、深加工,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超市的进货成本,统一进货,规模采购,大大降低了生鲜农产品的采购价格,高效地配送,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了流通损耗,从而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完好度,减少连锁店的存货和损耗。

2.4以储运业为主体的第三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运输、仓储业为主体所建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货源的供应有组织保障,公司与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事先签订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利,构成较为稳定和长期的交易行为,各节点的彼此信任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由于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比较小,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少、种类单一、品质和规格不均等,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加之交易成本高,因此单个农户无法满足一些特定客户的需求,而通过公司、基地、协会有组织的货源的供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通过双方合同形式,详细规定品种、数量、包装规格、等级、运输时限等内容,并且双方企业一般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较规范的企业组织形式,合同双方对于合同履行所负有的责任也很明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鲜活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同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吴海鹰、陶源、马学茹.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008

[3]李学工.生鲜农产品营销物流运作机理及模型.农业经济,2006-3

[4]陈清华,王朝良.特色农业发展管理实证分析.河北农业科学,2007-1

[5]李学工,刘伟芳.论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的管理系统.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