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2:32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一、教育质量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教育质量的含义

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质量,在有些场合也被称作“品质”,它不同于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也并非哲学意义上的“质”与“量”的组合,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例如质量概念中质量所描述的对象,早期仅局限于产品,以后逐渐延伸到了服务,现在已经扩展到包含过程、活动、人、组织的组合。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质量意味着符合规范或要求。因此,教育质量是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教育质量有其固有特性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多赢和共赢。

2.教育质量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作用

高职高专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改革,通过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顺应时代的特点构建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规律,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

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必须构筑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思想,切实把学校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上来。专业教学应当着眼向下,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高专教育现状

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已经成为主要的公共事业之一,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职教育有限的教育资源与迅速扩大的招生数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质量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难以得到保证。如专业学科追求全、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不考虑社会需要等因素,致使专业趋向现象十分严重,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就业,许多在校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心理,学习兴趣减弱、动力不足,不少学生无心学业,逃课现象普遍。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毕业就可以,能否就业和学习成绩没关系,这种“读书无用论”至少说明一部分学生对我们如今的高职高专教育失去了信心。这其中虽然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如社会上各种游戏等娱乐活动的诱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及部分本该应用在学习上的精力。但是对于学生开始在学校混日子,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和教育者更应多加思考。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动手能力差、业务上手慢等原因也阻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职教育出现了办学的信誉危机,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三、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

1.营造质量氛围

教育质量是由学校成员合力创造的,每个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最终的教育质量。学校这种教育机构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服务学生的质量更依赖于服务者的素质。高职院校应提高师生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人人心系质量、关注质量,维护质量逐步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努力营造讲质量光荣,不讲质量可耻的质量氛围,把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事实证明,当学校各部门处于和谐协调状态时,师生相互支持、步调一致,容易形成合力,教育质量往往较高。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甚至故意设置障碍,教育力量或是内耗掉了,或是难以直接作用于学生。尤其是师生关系紧张时,学生对教师不信任,不愿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质量就更难以保证。总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对学校工作有全局性影响,是影响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

2.创建质量文化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质量与文化密不可分,教育质量管理和提升需要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质量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是指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在教育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行为规范的组合。质量文化是学校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每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学校来说,道理是一样的。面对当前教育形势和教育困境所带来的现实挑战,尤其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树立与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相适合的价值观念,做到个人价值与学校价值取向一致,才是一名好教职工、合格教职工应有的态度。

3.教育模式借鉴

提高教育质量还可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100多年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其教育出口的重要内容之一。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实用性课程,有的学院每年提供1000多种可供选择的不同程度的文凭、证书课程,教学形式也非常灵活,能满足所有想学一技之长学生的学习需求。

国内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与社会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校企合作,互助双赢”。学校可在校内辟出一块场地,以零租金或较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形式提供给企业,再由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学校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合作企业每年也可从学校优先选拔毕业生到企业工作。这样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2

关键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发展党员“质量”教育面临的形势

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之间,药学院80期学生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的调研方式,对我校大一到研三的300名学生进行关于“对党方面的认识、入党动机、以及自身的素质评价”等全方位的了解与调研。其中党员占5.4%,预备党员占16.7%,入党积极分子占65.8%,共青团员占12.1%。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8份。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大学生发展党员“质量”教育形势面临以下几点:第一党的基层组织具有重发展,轻教育的思想。第二基层党组织缺少监督管理机构,后续工作不足。第三部分大学生党意识薄弱,对党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统一。第四基层党组织教育形势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发展党员“质量”教育的方式途径

1.发挥教育主体作用,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能力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学习进步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党员发展培养的核心关键,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关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院校应培养一支学生党员质量教育的专业团队,加重对学生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业务教师的培训,形成经验丰富的教育管理者团队,同时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履行党员义务,党员履行义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2.加大实践教育的强度,不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建设

对于共产党员必须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组织生活则是一个基本途径。党的组织生活会是党员接受党对自己工作、思想情况的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及时改正缺点错误,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最基本、最经常的场合。本党支部将组织生活会彻底贯彻落实,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会,共同学习党的当成纪律,共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3.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与优势,增大教育空间与内容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更应与时俱进,通过网络这一资源扩大党员知识学习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开设网络党校,形成网络课堂,让党课教育更加方便快捷;创建党建网站,形成知识资源库,疑难问题马上解决;形成网络论坛,交流更加顺畅,增强教育的渗透力;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与多样性。

4.加重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只接受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刻体会党的思想,从而领会其中的精髓,并不断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端正自己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

5.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大胆创新,解放思想,形成学习小组,制定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在内容上: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体会党的十召开的内容,指导方针及政策。在形式上:集体观看经典红,定期召开座谈会,学习成果经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党员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党支部应加强与校园文化团队,社团等的联系交流,集体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雷锋纪念日”“一二九运动”“五四青年节”等等,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对党的忠心的拥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刻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伟大决心和报复。

三、沈药药学院80期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培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1.加强学生干部建设,全面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

本团总支在药学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多次开展党员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了团干部及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及工作积极性。并多次开展政治理论中心小组,党员学习班,使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加强学习,提高团员的道德修养及文化知识

(1)学生党支部把每年4月定为读书月,以提高自身修养

(2)学生党支部在实践中磨练每一位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意志品质,组织开展多项主题文艺活动。

(3)注重社会实践。自2014年6月起,药学院80期团支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志愿者服务及加分条例》,将期队志愿者服务队从十几人壮大成56人,并有详细人员名单及活动记录。

3.对团干部在形式上、制度上加强了管理

本团总支根据学院团委和广大同学提供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整顿工作作风。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了各项制度。经团总支讨论决定每个学期对全系团干部做一次量化考核,制定了《团总支学生干部考核办法》、

《管理团干部学生干部考勤制度》等多项措施并及时做出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页.

[2]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3]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2).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3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五)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校本课程、学科特色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建立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并在不断凝练和彰显特色中提升本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首先,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育人环境、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等方面创出自己教学特色。其次,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师生特色为基础。第三,学校特色的创建应确保制度的支撑和校园文化的积淀。第四,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

作者简介:张秋玲(1973-),女,山东巨野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06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7-02

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主要质量保障手段,高职示范院校建设、质量工程、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名师评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iSo9000认证、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等质量保障活动相辅相成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关注的侧重点不同,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1980-1998年)、发展期(1999-2002年)和探索期(2003-至今)。

一、萌芽期(1980-1997)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释放了国家重视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信号。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三改一补”政策的出台,为高职教育跨越式的规模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但由于人们对什么是高职、要不要办高职、谁来办高职、办什么样的高职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再加上政策支持力度欠缺,尤其是操作层面政策细则的缺乏,导致这一时期的高职教育发展在实践层面并未取得预期成效。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这一时期,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基准控制,控制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注的焦点是设立高职院校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条件,高职院校办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律准则,质量控制主体是教育部及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二、发展期(1998-2002)

1998年,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高职教育的跨世纪发展和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发实施,进一步确立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教育部“高职与高专处”的成立,明确了国家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心。2002年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随之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1374所独立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6%。在校生约为781万,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4%。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

在此宏观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逐渐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99年教育部“高职与高专处”的成立,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提供了基本框架。启动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编制了《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评价方案》,2000年10月,印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教高司[2000]49号),并于2001年启动“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试评工作。这些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推进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探索期(2003-至今)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2003年是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试点起步年”,在这一年我国初步完成了政策文件制定、评估组织建立、专家队伍组建、评估培训、实践检验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的准备,并运用项目研究成果启动26所院校试点评估工作,拉开了以教育部、省级评估为主导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序幕。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高职院校实施五年一轮评估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高职第一轮评估工作对促进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开展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范性方面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这一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对“高职是什么,如何办高职”等基本性问题依然没有清晰的思路,使得评估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界定。以此为指导,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并于2008年推出《高等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为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下重要基础。

2.质量保障活动多样化态势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工商界质量管理相关思想的引入掀起了高职教育质量领域质量保障的热潮。教育行政部门、社会评价机构和高职院校个体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管理”的迹象越来越多。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2006年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启动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1年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0亿元,面向全国所有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每所院校建设一到两个重点专业,950所院校的1753个专业全面铺开。这些项目的启动,催生了一系列高职教育办学标准,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预审标准(试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准性和基础性保障,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重要举措。

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促使评估主体多元化。目前,作为独立第三评价机构介入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评价领域的主要有iSo9000认证机构和麦可思公司。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引入教育领域为高职教育的质量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173家教育机构通过了iSo9000标准的认证。麦可思公司作为一个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所的数据调查分析报告已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领域的第三方权威品牌,被广泛引用。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2011年,200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及其一批其他院校共同带头向社会公示了它们的质量报告。2012年国家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首次。

四、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

现有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主导、高职院校被动参与,质量保障主体单一、质量保障方法单一、高职院校内部保障制度缺乏、缺乏科学的质量标准支撑等,但总体发展趋势已经逐步走向标准化、质量保障主体多元化、质量保障方法多样化、质量保障活动制度化的轨道。

1.质量标准逐步完善

从世界范围看,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潮流的共同目标,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行动纲领。我国政府一贯重视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在一系列的文件中均将标准的制定作为要求明确提出。如,2000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把“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各学校应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文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2003年的《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学校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都应建立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2012年底教育部了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2]这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化运动正式启动。

2.质量保障主体多元化

质量保障主体多元化是我国政府开展质量保障工作的一贯追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2011年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估机制”。2012年国家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首次,则正式将社会公众纳入教育质量监控主体。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公众参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3.质量保障方法多样化

韩奇生(2012年)指出,[3]目前高职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三层面两平台”为基本架构的质量保障体系。“三层面”是指是指学校、省级、教育部三个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两平台”是指社会监督与参与平台和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另外,iSo9000认证机构对学校的认证、政府委托麦可思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调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年度制度、各种数据平台的启用、社会中介机构的介入,使得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方法呈现出多样化态势。

4.内部质量保障活动制度化

一是我国政府愈发重视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制度化工作。通过制定并颁布法规条文,规定高职院校实施内部质量保障是其所应尽的职责,督促高职院校建立内部保障机制。成立专门的质量保障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评估队伍,以政府部门制定的评估体系为依据,确定评估的项目和内容,构建具体的实施体制,公平、公正地实施评估活动。二是高职院校个体积极主动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意识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R].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731144910496&cata_id=n161.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在国内兴起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等民办学校的建设热潮,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民办高校在我国先后建立起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方面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民办高校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还处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并且由于办学经费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因此存在在着许多问题。

(一)缺少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和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并且在兴办教育事业时对民办教育存在着偏见,导致一些领导对民办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足,进而致使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经费方面缺少必要的的支持。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公共财政很少对民办高校提供支持,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在办学时必须充分考虑资金因素,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生源质量偏低,师资结构不合理

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与其他院校相比,大多属于三本招生范围。因此,造成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偏低,学生的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在生源质量偏低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大多不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除此以外,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有密切关系。当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比例过大,不利于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规范建设,并且兼职教师流动性很大,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进而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三)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民办高校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应的监督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外,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存在弊端,在教师的管理,培训及评估上缺少相应的制度。

以上问题说明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弊端,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构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的认证和评估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本国的基础上,制定出民办高校自己的认证和评估质量认证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民办高校应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充分考虑从自身的条件地出发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准确的对自身定位,构建有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坚持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

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应以规范、督促和鼓励为主。通过评估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使民办高校按规律办学,按照法律办学,严禁违法乱纪行为。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坚持公开化原则

对于民办高校的评估工作向来不够公开化,评估相关的标准、流程、结果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相关人士知晓,而各学校之间确知之甚少,因此应当在坚持公开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评估网络信息平台,将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公开。

三、贯彻可持续发展,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鉴于政府在评估工作中权力过大,又缺乏相应的审核标准,并且教育部门在民办高校的定位上未能体现“民办”特征。为了民办高校更好的发展,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显得越来越紧迫。建议保障体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许可证评估

鉴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职能无法完全退出,但是可以转变职能,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通过把紧“入门关”的形式,加强对民办高校整体的控制,教育部门可以将以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民办高校的许可证评估上,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准入机制,规范现有民办高校办学行为。通过采取“优胜劣汰”的规则,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二)校外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定期教育质量评估

对于办了许可证的民办高校,可以以5到10年为一期,由校外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定期教育质量评估。当前的质量评估体系多是由政府包办,评估模式单一,通过建立校外评估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对民办高校进行质量评估,既避免了目前单一的评估模式,又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校外评估机构作用,促进民办高校监督体系的完善。

(三)自评与内部教育质量评估

民办高校在教育质量评估上不仅要获得政府的认可和外在独立机构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评和内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办学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民办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给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办学思路,积极地对生源质量不高和经费不足等难题。民办高校可以同校外独立机构广泛合作,积极的开展自评和自建组织评估。在制定各项评估指标时,要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科学地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办学质量。除了以上三条,政府应当建立以评估等级为参照标准的政府资助体系,在公共财政上予以倾斜,促使民办高校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刘文华.我国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6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地方工科院校;高等教育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质量的挑战质量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热点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经历了以扩大招生、扩建校园为标志的外延发展。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保证办学质量,这是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决定高校在激烈竞争中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如何做到有效的统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核心问题。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借鉴世界教育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吸收国际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强调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教育质量,主要是指教育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潜能需要的程度。一般认为,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同时,教育质量还是—个“发展”的概念,即教育质量随时代、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性。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颇多,其中余小波在《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中提出: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需要在“质量”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析。从内涵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外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外延来看,既可从纵向上分为教育投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也可从横向上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还可从教育活动上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质量。

但是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实际上,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不断发展的概念。1998年l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最后通过的大会宣言《2l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综合实力的结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质量建设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还包括国际交往工作;知识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流动、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反映了进人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专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某些共识。

二、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现状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走上了持续扩招的发展之路。十年持续扩招已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新时期和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必须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价值观。(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除了共同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之外,各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规格,因而,也应当各有其具体的质量标准。重点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人才;地方工科院校要立足地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办学特色必将以地域特色为龙头,地域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地方院校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形成学科特色的基础,所以,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模式类型及其规格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任务,需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由于受管理体制、地理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影响,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特色。现阶段从实际情况看,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知名度低、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较弱、实验设备短缺、科研条件较差等问题,很多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传统意识的灌输,忽视现代意识的熏陶;注重正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面对着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很难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但是地方工科院校规模较小,归属地方领导,便于管理和改革,毕业生分配去向明确而具体,易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目标。

目前,如果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规格相同,办学路子一样,就会失去存在的必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如果地方工科院校能够找准自己的适当位置,在不同的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地方服务,就能发挥国家部委所属院校所取代不了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相比有许多不足之处,加之以招生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迫使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所以,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化劣势为优势,不断壮大自己。大众化教育阶段,扩大招生规模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扩招的压力面前,为保证新生的教育质量和生活秩序,高校的工作计划要做出重新安排,想方设法增大容量。高校要抓住机遇,改革高校体制,在主动吸引和鼓励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思路,积极融人到社会生活中去。

三、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一方面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两者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考察近年来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十分令人担忧。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却感觉优秀人才“娶”不进门;大学毕业生为求职四处奔波,最后抱怨“婆家”太少。据调查,

1999年、2000年高校扩招幅度平均为30%左右。9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扩招后教育质量有所下降,54.5%的认为有明显下降,近10%的人认为有大幅度下降。反量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教育质量概念不清;高等教育质量意识不够强、不够明确;质量管理思想落后;质量管理方法、技术落后;教育督导评估监控力度不够等。

通过研究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质量定位的误区。一些地方院校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盲目仿效和跟随名牌大学。在学校定位和专业设置上,有“高、大、全”的倾向,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二是学生来源质量堪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一份材料中说,将中国l0年前出去的学生和近期出去的学生素质相比较,可以感觉到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近年有所下降。三是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先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保证教师数量按一定比例的增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质量实现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地方院校教师队伍,除了数量不足之外,还有一个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再提高的问题。四是教育资源普遍不足。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学资源已相当紧缺。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实践环节受到影响。五是管理模式陈旧而且单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人仍以精英教育阶段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未从质量与数量、质量与人才要求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未能考虑教育质量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四、保证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之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究竟如何保证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呢?笔者认为,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任务的地方工科院校,必须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指导思想,加快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找准办学质量定位

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地方工科院校在把握质量建设的定位时,必须抓住其层次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一是“地方性”。能否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服务的水平与功效如何,是衡量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二是“教学型”。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是评价这类院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三是“应用型”。这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是衡量这类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上述分析,地方工科院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校办成区域性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服务的中坚和精神文明的典范。

(二)建立“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综合、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各种成果使任何人都无法接受所有的知识,这要求该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特长,能在某一领域做出特殊贡献,还!识有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对各种高新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紧随时代潮流,立足自身改革和发展,在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由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过渡,使育人模式由过去的单一型转化为“一专多能”型。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各高校一方面师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尽合理,稀缺的师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笔者认为,对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师德教育要常抓不懈;二是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三是模范遵守教学行为规范;四是全力支持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五是高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既要为教师提供服务,也要实施有效管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机制有序运行的需要。

(四)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差得很远。没有足够的与高校扩招规模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何以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投入,使教育经费能够在制度法规上得到确实有效的保障。目前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基本渠道是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这两者加起来也不足所需经费的1/2。政府是教育投资的最大收益者,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政府应尽最大努力补上高等教育经费的缺口,保证高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政府也可以让投资者适当获利,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人高等教育,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鼓励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

(五)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7

综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在整个国家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战略性任务。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全局性、计划性和方向性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按照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部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论坛主题提出来,让大家展开研讨。可见教育主管部门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探索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从点到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方位的提高教育质量。以下是我对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直以来,朝阳教育发展不均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条件不均衡,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三是学校管理水平不均衡,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因此,要真正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状,以科学发展观去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结合朝阳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偏远学校规模小、起点低,资金缺口大、与城镇学校相比较,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任务是保证和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缩小城乡中小学校的办学差距。对薄弱学校在经费、项目建设上要予以倾斜,要把教育资金优先投入到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上。切实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防止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扩大,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合格学校。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要区分城镇和乡村学校的不同情况,明确重点、分层推进,使所有高、中、小学校在教室、实验室、体育设施、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等方面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为全市高、中、小学校均衡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资条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要着重解决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短缺、学科配置不均衡、教育教学水平偏低的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来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评价应以师德师风为主。通过弘扬正气、表彰先进等措施,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二是要多形式、多渠道抓好教师专业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要建立完善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各项制度。鼓励更多的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指导教研等帮扶活动。采取骨干教师流动下乡送教等形式,解决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师资紧缺、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四是要积极改善农村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居住、生活条件,稳定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对师资短缺的学校,要及时给予补充。

(三)、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要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树立“质量立校”思想,稳步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质量的差别是公认的事实,教育均衡发展最终所要解决的就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一方面要认真分析造成城乡教育质量差别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分清各种问题的轻重缓急,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从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地有效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来解决农村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力争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和主渠道,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全面提升全市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从以中考成绩为惟一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向知识技能综合考核评价转变。

三、是要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师资队伍的差距。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决定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成败兴衰的关键,是办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优秀教师示范课远程教育课件,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四、是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风气,是学校整个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挖掘学校文化特色,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学生养成习惯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61-03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日益突出了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国家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在校人数达到30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2020年,在校大学生将达4000多万人,比现在翻一番。高校扩招带来了教育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但是高校的盲目扩张、盲目扩招使得教学质量下降,而且就业难等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就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有益的建议,以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进入学校学习,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等教育急速扩张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深化改革的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二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上显示,截止2006年,我国有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共2311所,普通高等院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从1990年的108.36万人增至2006年的546.05万人,增幅达404%,该增长速度前所未有,截止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在高等教育急速扩张大面积普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如:高校数量增多或盲目扩招,直接导致学生质量下降,并且对教师来讲,过多的学生加重了课堂教学的负担,进而会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二)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日渐突出

据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一半以上的高校分布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其余的分布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这就使得教育发展出现不平衡。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在全国实施所谓的“211”工程建设,并且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作为“211”工程建设的延续逐步开始进行“985”工程,随着“211”、“985”工程的出现,我国高校的等级划分日益鲜明。据资料显示,211高校北京23所,上海9所,江苏11所大部分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省份。这些鲜明的等级划分,使得教育发展不平衡。而对于贫困地区的省份来说,只有一所甚至没有211高校,这类高校不仅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同时还因为地区经济落后面临着严峻教育科研发展问题。贫困地区高等院校逐渐处于高校教育的边缘地带,它们由于经济水平落后,长期处于劣势的发展状态,并且办学条件不足且科研能力欠缺,在市场竞争力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国家政策鼓励高等教育发展

单从“211”工程与“985”工程的建设上看,就足以看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共中央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其教学质量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都是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此外,“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都是国家为鼓励高等教育发展而制定的建设项目。并且在2007年,教育部着手创办100所示范性的高职院校,国家财政部拨付20个亿来扶持这些院校,当前这些高职院校已经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在急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置疑的问题,高校的盲目扩张加速了学校教学负担,使得学生生源质量下降进而使教学质量下降;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提高升学率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受教育的公平程度出现不公平现象;高等教育的普及向社会输送大批毕业生,使得供需失衡,加剧了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

(一)高校扩招存在盲目性

高校扩招不可否认的有利于社会、高校和个人的发展,但如果忽视教育规律,盲目的贪大求全,势必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高校扩招之前,我国高等教育提倡的是“精英型教育”,教师针对性强,而且经过高考的洗礼,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掌握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并且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即便当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教学质量还是能得到良好保证。盲目的扩招后,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不足、高校过分追求的利益而设置一些不合理的专业等原因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为适应国家出台的高校扩招政策,各个高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仅仅把降低门槛来达到扩招的目的。高校办学的目的不再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是为追求部分的经济效益,甚至对达不到分数线的学习只需交钱便可入学,这种盲目的扩招,不仅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使得高校教育吹进不良风气。

(二)高等教育机会存在不公平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使得高等教育普及到普通人群,但是针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来讲,还存在诸多不公平,就地域问题而言存在不公平现象,地域不公平主要指不同地区的学生进入部属高校的机会不公平。现行的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是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管理意见》部门规章中规定“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该制度直接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不同地区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就能集中的反映高等院校入学不公平。如:2014年河南本科一批文科536分,理科547分,而2014年宁夏本科一批文科517分,理科473分。从省控线就可以明显的看出高等教育机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三)大学生毕业就业难

高校的逐年扩招,毕业人数逐年激增,使得就业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造成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素质和能力较低,在校期间把时间花费在吃喝玩乐上,导致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一优势。此外,大部分学生存在普遍眼高手低心理,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想要得到一份好工作。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逃避心理,不主动找工作,不会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普遍存在害怕面试,害怕遭遇挫折。从社会环境来看,高校扩招使得大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数量远远高于社会的需求量,甚至部分岗位遭到众多学生竞争,这种情况都造成学生毕业就业难。

三、高等教育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重视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发展主题不容忽视,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现行的高等教育来说,普及不是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办学真正的目的。重视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学校能够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中发展教育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就要求高校应该重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我国当前高校现状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在科研水平还是学术理论上都存在严重不足。这就要求高校应从注重高校扩招转而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努力的探索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建立与之相应的发展模式,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间,我国积极推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与国外高等学校的跨国交流与合作范围迅速扩大,如:合作办学、交换生的输送、科研项目的研究、国家鼓励出国留学等等,内容形式逐年增加。国内高校在于国外高校积极的合作中借鉴外来教育科研成果,在交流合作中有效的提高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的质量。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逐步开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市场,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如何有效的利用国外教育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这就要求高校用开阔的视野去和国外高校进行对话与交流,熟悉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进一步面向国际化。

(三)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一个量与质的统一在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数量指标,美国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大众教育阶段、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校经过大量扩招,但是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少差距,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大众化水平作为一个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需要引起高校和政府的普遍重视。

(四)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的快速性、及时性极大地影响着传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并将最终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字化的校园网络能够使得学生更快速的了解学校动态,校园BBS能够准确的向学生传达学校信息。校园数字网络能够使得学生的生活更安逸,学习更方面。就当前高校来看,高等教育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今的一些发达国家,校园网络发展更是神速,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把网络信息与教学直接联系,更容易让学生及时了解校园动态,也让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充分的了解各个学校的概况,便于学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五)提高高校管理科学化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扩招,高等院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宏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完成,高等院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就过去的管理方法来说,普遍是经验管理,这应该首先打破原有的经验管理模式,逐步从经营管理转为科学管理,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旧格局,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模式,来管理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此外,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应该着眼于对高等院校制度的建设上,从过去不合理的模式入手,逐步寻找出适合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提高自身办学能力,紧抓学生生源质量,及时解决高校中现存的问题,这是新世纪给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时代使命,同时高校应该顺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大力培养合格人才,力求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绍林.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高校科学定位[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6).

[2]臧秀平,张建,杨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8).

[3]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3).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9

论文摘要: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加以梳理,试图理清政策文本脉络,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以期较为完整地勾勒出国家政策文本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规定,从而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现了国家、政府和高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解和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政策,并找出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未来的发展态势。

一、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与文本分析视角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国家、政府和高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横向体系和纵向结构,横向体系和纵向结构是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的。从横向上讲,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包括其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从纵向上讲,高等教育政策包括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高等教育政策。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中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微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是高等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国家和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及规定最后形成法令、决定、纲领、条例、意见等,而高等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最后以办法、手段、措施、校规、校训等形式表现出来。本文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宏观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

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政策体现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解和要求。如果要了解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何种规定,就需要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主要涉及文本的内部分析和文本的脉络分析。政策的内部分析包括:分析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被界定和凸显出来,这个问题如何被意识到、如何产生、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考察行文所运用的词语、句式、语态等,分析其透漏出的意义;对文本中所使用的概念加以甄别;进一步分析文本表现了什么,抑制了什么。文本的脉络分析不仅要勾勒出与政策文本相关的情境脉络,还应说明特定政策文本在此脉络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关系,即它们究竟是对话、假设还是排斥关系。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尚未出现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文本,但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所印发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文本中,间接或直接涉及高等教育质量内容的政策很多。依据重要性及相关性标准,这里选择《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年“2号文件”)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以期较为完整地勾勒出国家政策文本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规定。

(1)政策文本的内部分析《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主要是对我国的有关教育体制做了基本的规定。《决定》提出,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的思想都是紧紧围绕着出人才这一根本目的和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基本精神展开的,它在本质上是要求高等学校在各方面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为社会发展服务中进一步发展自身。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20世纪9o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其发展的主要任务做出了规定。《纲要》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使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20世纪9o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按照《纲要》的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纲要》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八条基本原则,勾画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轮廓,对提高教育的地位和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及其质量标准作了具体规定。《高等教育法》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有不同的学业标准,达到三个层次学业标准的毕业生的素质即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心理品质代表着三个层次的教育质量。各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任务,并注入了符合新形势的内容。在《高等教育法》中,培养人才被列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并要求其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现了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前瞻性。《高等教育法》中共有18条直接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加以规范,这对落实高校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和注重教育质量的要求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了规定。按照《决定》的规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要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决定》还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决定》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了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文件提出要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社会监督和评价,从而有效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20o1年“4号文件”、2005年“1号文件”、2007年“2号文件”都是明确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的政策文本。“4号文件”要求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号文件”强调,“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文件还就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加大教学经费投人力度、提倡教授上讲台、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等12条要求。“4号文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性价值。

2005年“1号文件”和2007年“2号文件”都是针对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后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之间产生的矛盾而提出要求。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文件提出,“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自觉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号文件”还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新的教学工作要求。2005年“1号文件”对高等学校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了非常具体详尽的规定,文件提出的具体举措能够很好地指导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也就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了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2007年“2号文件”),它是面向全国1000余所本科院校、1000万全日制本科学生,以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目的而制定的。“2号文件”第一条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文件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二十条的具体要求,突出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在“质量工程”抓好提高质量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覆盖“面”上实行整体推进。

(2)政策文本的脉络分析从以上政策文本的分析来看,各文本之间相互呼应与肯定,呈现出一致性和对话性的特点。《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分别对我国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说明,其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理论体系,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以及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等新要求,很显然是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上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这与《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是一致的。2001年“4号文件”提出要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等要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的要求呈现出一致性。2005年“1号文件”、2007年“2号文件”提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及其具体措施与2001年“4号文件也是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的。

除了文本之间的脉络关联,政策文本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问也是密切关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恢复阶段,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侧重在高等教育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增加高等学校的数量,因而此时的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强调还不十分明显。从1985年到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阶段,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侧重在对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同时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质量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步人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高校扩招,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规模的扩张导致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变得更为尖锐和复杂。为了更好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适时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国家问的竞争主要成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力强弱主要取决于人才质量的高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i)许多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带有明显的目标导向倾向政策过程可以着眼于解决问题,也可以着眼于达到目标。问题导向的政策过程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和困境的摆脱;目标导向的政策过程主要是面向未来,致力于如何达成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国现有大多数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在制定时带有明显的目标导向倾向,主要以“目标”为中心来考虑政策方案和资源安排。这种目标导向的政策过程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政策的契合,能有效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政策过程也往往会出现目标过于宏观或比较模糊以至于执行者难以把握的现象,这样给政策的实施和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最终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2)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侧重在增加投入与重在建设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建设和质量保障两个方面。质量建设关注利益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质量保障关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行动准则的规范和调整,主要通过相关的质量制度和质量标准来实现。质量建设与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一体两面,只有两者问达到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出台的,因此,早期的质量政策更多地关注质量建设,而近期的质量政策则逐步过渡到更加关注质量保障。从总体上讲,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主要特点依然是加大投入和重在建设,质量建设与质量保障还处于失衡状态。

(3)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在利益分配中体现出重点发展与效率优先的特点首先,从利益选择来看,重点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21l工程”和“985工程”就是建国以来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的延续。其次,从利益综合来看,效率优先是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利益选择以重点发展为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利益综合以效率优先为原则,“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建设高校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最终入选的学校基本上是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齐全、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一个关键的标准就是效率优先。

(4)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缺乏多样化、系统性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系统应该具有层级性,质量政策应该体现多样化,针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制定不同的质量政策及标准。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中除了对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这三个不同层次教育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界定外,尚未针对同一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标准进行不同界定,从而给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其教学评估带来困难。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也比较零散,存在于不同的教育政策文本中。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而动态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就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进一步系统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5)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本身缺乏评估教育政策评估是政策动态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对政策目标是否达成、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执行、修改或终结作出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正处于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需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有效引领和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政策评估。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本身进行评估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而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调整和创新的要求。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时,就需要实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稳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对外界做出质量管理宣传教育模式,发挥高职院校全面建设的主导性作用。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运用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通过创新将其引入高职院校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监控,通过提高管理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是指高职院校要贯穿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始终,通过开展质量管理打造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只有保证教育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优质人才输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好专业调研工作,设置与市场发展建设相适应的专业,打造教学优质平台,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具有优势。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已经加快,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当根据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定位,满足高职院校所在城市市场需求达到留住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目的。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出发点,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向预测国家及地方需求变化趋势,与国家管理部门经常沟通积极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紧跟技术发展建设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招生、培养、管理、服务都是全过程质量管理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从传统“事后把关”质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事先预防”质量管理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指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人员等全部参与到学校质量管理中来,做到全员奉献人人有责。学校质量管理的提高不仅仅依靠高层领导,更重要的还要依靠广大师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体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师对人才市场考察调研建立专业固定模式培养适合当今时展的创新型技术性人才。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做到人人有责,学校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号召,提高责任心提高服务性全员参与管理。只有提高每位工作者的积极性,从教育质量的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到个人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标准,使得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都具备重视质量管理建设的良好素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三)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

全方位是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不仅涉及到教学质量管理还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全方位管理表明学校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体现到学校发展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层面。高职院校的工作部门从结构上课划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指挥部门,这个部门的人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董事会或高级领导班子,通过发挥监控作用对各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主次划分,能够使得部门之间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辅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是否能够良好开展是高职院校管工作的重心和出发点,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工作来完成,因此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教学管理的全方位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改革模式、工作评价、教学目标定位以及社会服务,教学管理涉及师资队伍管理到人才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第三,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虽然教育质量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学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校的后勤部门和学校关系不明确,在管理中后勤部门通常只注重自身利益,使得宿舍管理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服务质量十分低下,但学校管理却无从下手,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实施全方位管理就可建立起高质量的管理体系,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就是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从市场发展建设出发,打造服务于民的优秀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要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宏观管理需求具有清晰的定位,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健康有序的稳定发展。同时需要两个正确定位:第一,把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使得高职院校专业具有特色化在市场建设中颇受欢迎;第二,把握人才培养战略模式和鲜明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水平的综合性高科技技术人才。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定位,高职院校就能够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公立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并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市场竞争必须选择适合时展的有效管理模式才能保障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使高职院校在技术性、技能性教育范围内的质量得到提高,才能够使高职院校得以生存,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市场定位已有超越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扑面而来的竞争形势,普通高职院校必须对学校管理质量进行改革,因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建立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其关键词就是“职业”与“技术”,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对学校专业进行定位时应当对人才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调查,正确了解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差额。这有这样才能够设置正确的专业,为市场输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学校名称享誉人才市场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对市场正确调研是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实现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校进行中外合作。但国外高校与我国高职院校合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我国高职院校首先要确保办学质量,使得信誉度走在高职院校的最前端,因此要建立具有特色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互动、合作项目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高职教育要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一批适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科技技术人才,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提供优质人才的地位得到提高,与国际市场形成竞争,是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教育规划建设中的重大改革,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中潜移默化的需要,满足人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改革要以学生为重心,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尊重用人单位,征求他们的建议进行专业技术结构的调整,重新对教学课程规划设置,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要进行教育改革就需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做出积极响应,重点发挥人才培养战略模式。

(二)重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而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队伍决定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得高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管理的改革,积极开放思想虚心学习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将管理岗位人员与师资队伍人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制定管理方法和措施,督促管理人员相互学习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的,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当使用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科研经验且热衷于管理事业的管理干部,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第三,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选拔评价机制,也可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评价,努力提拔具有管理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形成一支具有优良管理素质结构合理的健康型的管理队伍。

(三)引入iSo9000族系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进行总结颁布了iSo9000族系列标准,目的是为了提高国际各个组织质量建设的运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当从基础阶段开始抓起,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开展的有效管理模式中总结实际情况,与iSo9000族系列标准相结合取得质量认证证书。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实施具有长期性,需要达到质量监管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才能够成功推行,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水平均不达标,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而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只要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就可达到质量管理标准,学校就可在管理建设中贯彻实施。由于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族标准的管理模式界限划分差异性不大,因此二者相互结合可使质量管理发挥更好的效果。四结语为了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变换管理模式灵活面对外界变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作为核心内容,为了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运用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思想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运用新的发展策略实现新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全面教学管理质量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永红.全面质量管理下的高职教学管理[J].机械职业教育,2013,(2):7-9.

[2]李志伟.以质量管理促高职教育教学发展[J].管理观察,201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