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5:32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1

0引言

?o论是语文阅读还是阅读,其阅读材料包含着作者想表达的所有信息。但是,在这些信息里,并不是每一个文字所负载的信息都是同等的,它需要读者细细的品味、斟酌,才能充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语文阅读作为高中生涯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掌握其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对文学的赏析水平。因此,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探索,有利于提升高中时期的语文素养。

1把握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对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发现,高考语文试题对学生语文阅读的考察要求比较严格,不仅需要高中生了解文章使用的什么表达技巧,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运用该种表达起到的作用。为了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国内的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研究与分析,了解作家写作运用的写作原则、方法和规律,通过作家塑造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内容,分析写作方法、原则的主要作用,并将总结归纳的内容运用到语文阅读理解中进行解题。

2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1辩名析理,把握文体主旨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尤为关键,这关系着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因此,在语文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看其是叙述类的题材,还是抒情类的题材,从而确定其文体的特点,在文章阅读过程中,依据文体特点,对其展开细致的阅读与分析。

2.2阅读方式的选择

在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时,阅读者的精神是否集中,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十分严重。通常,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下,周围环境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多的影响,默视时,视觉中枢会将所看到的文字素材传送到大脑中枢,这样,人们可以从容的进行思考,保证阅读质量。相反,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的运动语言中枢会对视觉中枢产生一定的干扰,使得阅读者无法集中精神,在阅读过程中周围嘈杂的环境会影响大脑对阅读素材的判断。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适宜选择默视的方法。

2.3视距大小的确定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是影响阅读进度的主要因素。阅读视距的选择对阅读者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的眼球活动并不是持续性的,而是有一定的活动周期:眼停识字、眼动转向后面的文章内容。眼停时所看到的字数即为文章中的“视距”。一般情况下,人们阅读时,眼停的时间较少,眼动的时间较长,因此,视距的大小直接影响者阅读者的阅读速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以此来尽可能多的增加视距,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4避免阅读回视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体裁的文章。一般抒情或叙述体裁的文章比较浅显易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速度与回视率也有所保障。但是,对一些议论文,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进行仔细阅读,把握文章整体,避免在阅读过程中,看了后面、忘前面现象的发生。“回视率”作为影响文章阅读速度的另一因素,其停留或视线扫视都会影响阅读进度。对此,在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进行阅读训练,尽可能地降低阅读中的回视率,从而保障阅读的时间与质量。

2.5高中集中注意力

在阅读过程中,只有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才能保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出现走神的现象,从而保证阅读的效率。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我们还应该学会区分材料内容的重点与非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会出现理解偏差。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带着问题阅读。

2.6正确处理阅读材料中的数字、时间

在阅读过程中,一些作者为了给自己的论点增加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常常会加入某个研究或报道的数据,尤其是在科技文中,其对数字的要求比较严格。为了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差错,我们在阅读过程需要将稳重出现的数字、时间等内容进行标注,这样在解题过程中,若与数字有关,我们能够很快的查到相应的文字内容,提高解题速率。

2.7抓住每个章节的关键语句

一个文章,要想保证其内容的紧凑与条理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都需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写,然后以每一个章节为节点,提炼相应的小标题,已达到相互呼应的目的。如:在文章中,只有部分词语是关键的,有经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对每一个对文字、语段平均用力,而只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其他内容则依次带过。只有这样,阅读才会有张有弛并达到一定速度;否则,在阅读过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词语、句子上,不仅抓不住重要信息,还会造成视觉和脑力的疲劳,进而影响阅读速度。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表达技巧;答题技巧

在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考查题目经常出现,并且就高考试题而言,考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不仅要学生掌握作品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还需要学生能够分析其作用,充分体现知识的学以致用。这就意味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务必掌握如下的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手法,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最终在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对自如。

一、叙述人称及方式

在阅读理解题中,当碰到类似的阅读理解题,学生只需要掌握如下内容,便能轻松应答。比如,叙述人称,也就是三种:第一人称,让作者的叙述更显自然,使读者读起来更具真实感,从而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第二人称,让作者的叙述更加亲切,似乎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更利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第三人称,让作者的叙述更加客观丰富,不受时空限制,能更加自由地向读者反映现实。而叙述方式一般是:顺叙,按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倒叙,制造悬念,引发兴趣;插叙,补充说明,使情节更清楚;补叙,补充上文,交代下文;平叙,同时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思路清晰,完整照应。

二、描写方法

在作品表达技巧的考查中,描写方法也是常考的内容,因而教师务必引导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描写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人物描写,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充分表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从而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为表现人物而服务;景物描写,通过自然风光来烘托人物、营造氛围;正面、侧面描写,正面表现人物或者事物,侧面烘托人物或者事物。

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也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中经常考查的内容,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使写作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夸张,使感染力更强;借代,引人联想,突出形象;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对比,更好地突出相关内容;设问,答案寓于问题中,引发思考。

当然,在高中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并非只有上述内容,但是以上内容是常考的。因而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如上内容,也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了该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最终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程欢.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J].祖国:教育版,2013(2).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38-01

当前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上的弱英让职业英语的教育举步为艰。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大量外资的引进,整个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的提高,为了让高职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高职教育者的我们就更应该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职业竞争力。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

1高职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所面对的障碍

目前来看,各种类型的英语等级考试是高职学生检验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是通过大量的练题,背单词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的水平。

1.1语言知识方面的障碍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的障碍之一就是词汇方面的不足,阅读理解对词汇的要求是很高的,掌握相应的词汇量对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词汇量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程度。缺乏词汇量的阅读会让高职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在形似的,但内涵上大不同。不清晰掌握词义,很容易导致阅读的偏差。另一方成来说,高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语法上的障碍。各种从句及语法点,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分析方法。高职学生如果忽略阅读中的语法特性,对比较冗长的语句,常常缺乏耐心去分析每个句段,这样就不能掌握其主要内容,从而忽略语义。

1.2语篇障碍

传统的阅读理解方法多数是只停留在句子层面,学生获得语篇意义也基本上是把各个句子意义相加从而得到的意义总和。这种理解就只是对文章表层信息的理解,所以会经常觉得阅读得很辛苦,速度也很不理想,理解也不全面具体,因为学生们忽视了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没有从更大的语境范围去获取语义,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是阅读文章的另一个障碍。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一些文化背景完全不了解,这样就只会望文生义,这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事实证明,越深刻细致的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就越能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由于对一些自然科学,地理常识的以及方言和西方谚语等的缺乏,会造成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文章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从而无法理解文章语句的真正的内容。

1.3阅读习惯的障碍

不良的阅读习惯也是学生形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的学生虽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也较广,但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其原因之一便是不良的阅读习惯。高职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阅读时以单词为单位,逐词逐句阅读,而不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时常常用汉语口译或心译。这是学生认为只有把阅读材料的每个句子翻译成汉语,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有回读习惯的学生担心还没有理解和记住刚读过的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因而回头把刚看过的单词或句子再读一遍。学生的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速度,也严重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真正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从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文章,抓住语句的重点。这样就能节约时间,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问题。

2如果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技巧

2.1学会联系上下文来推测单词的内容

词汇量的扩大,无可否认,英语词汇容量是很大的,但是是可以提高的。将巨大的单词容量进行分批处理,坚持每天分段的背诵单词,就这样分批背诵可以减轻单词压力,与此同时,要学会联想性的背诵和归类,将类似的单词进行区分背诵。由于在我们阅读当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单词,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联系上下文来推测单词的内容,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词性来分析。

2.2加强语句的分析以及丰富知识

单纯的为了解决英语阅读当中出现的问题,就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对文章中能够解答阅读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再细致的进行逐句的分析。因为不同的语句有不同的语序,所以在语句的分析当中首先要了解语序,从而定位语句中的主谓宾,从而了解这句话在讲什么,解决了什么,判断能否解答我们的疑惑。当然,在这一培养兴趣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认识到一些在严谨的教科书之外的英语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地道的去理解文章内容。

2.3运用英语阅读技巧

所谓的英语阅读技巧,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当中,实践自我掌握的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英语阅读的技巧不是单一的,不是所有的都是一样的,而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技巧。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问题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要解决文章主旨的问题,就可以选择略读技巧,将主要问题定位到文章的第一段和结尾一段还有大标题和小标题,一般根据这些分析文章的主旨。

阅读技能能让我们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从文化对比的视角,促进独立创新思维;我们学会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快速阅读技巧。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并运用成功的阅读策略,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具备了真实的阅读理解能力,再掌握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任何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家就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4

【关键词】英语翻译技巧基本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48-03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通过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想要准确、地道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改动原文本有的内容和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原文就是起点,也可以称作为重点。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以基本翻译技巧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的,掌握好了这几点将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同时,想要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还需要译者经历长期训练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作为初次接触翻译工作的译者来说,想要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自身素养的提高

在各行各业中,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相关从事人员具备一定的从业条件,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自身素养。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对译者来说,自身素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和要求。不仅要求具有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丰富的英语词汇量、扎实的汉语底蕴和专业的翻译基本功。经过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过程证明,以上素养越好,就越能精确完满地完成既定的翻译工作。关于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应注意尽量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视野,遇到不认识的词汇尽早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不仅要记住而且还要通过词组或者句子来理解这个词汇的用法,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词汇,而且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平日里也应当尽量阅读一些英汉翻译技巧方面的书或者文献资料,而且在阅读的同时最好能加入听、说、写、译方面的训练。除了学习英语外,要想翻译出地道的汉语,还需要译者拥有一定的汉语底蕴,除了多看书外,平日里还应该多了解汉语在语法规则、修辞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翻译专业文献资料方面,还需要译者多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参阅国内外期刊来关注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做好潜在的知识储备工作。

二翻译实践

在从事翻译工作时,若译者没有经过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而只想通过学习英语翻译技巧来提高其英语翻译能力,就像想学走路却又不愿意摔跟头一样。诚然,任何实践性活动都需要讲究它的科学性。刚开始学习翻译时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可以找一些较为容易且有汉语翻译的文字来进行翻译训练。将翻译出的文字同原有的汉语相比较。首先分析一下自己能否精确把握原文的意思,其次分析自己能否翻译合适的汉语用语习惯的译文,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当自己的翻译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寻找一些相对容易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章进行翻译,然后逐渐进行英语文献的翻译。如此坚持进行训练,一定会卓有成效的。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可以坚持每天都翻译一段文字,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你的翻译技巧和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总结创新

刚学习翻译的学生可以读一些英汉对照类的文章或者有汉语注解的英语文章;通过翻译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积累和学习其他人在翻译表达和理解等方面的优点,帮助自己提高翻译能力。若是自主选择文章进行翻译,发现有翻译问题难以克服的时候,需要踏实地向高手请教。在翻译时,不应该局限于别人所做的译文,还应该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翻译方法,集合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优势尽量形成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新方法,新技巧。

四方法积累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翻译技巧也在随着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翻译的基本方法变化不是很大。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有助于翻译工作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翻译工作者长期以来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初学者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将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所以对于译者而言,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多加积累翻译的技巧,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常用的几种翻译方法。

1.增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语习惯以及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因此,在翻译时,应该适当添加一些词汇、短语、句子等来完善句子的意思。该方法大部分适用于汉译英里面。一般情况下,汉语里面没有主语的句子比较多,但在英语句子里都存有主语。因此,在对汉语中没有主语的句子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利用英语中的无主句、被动语态或者“therebe…”等结构类型来翻译,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就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利用添加主语的方法来翻译,以保证句子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在一些词的使用上英语和汉语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名词、代词等词汇的使用上。在这些词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要属代词,当原文里出现“人的器官”、“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应该要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有时需要添加物主代词,然而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又要根据文章中句子的语境做出适当的删减。所以,用增译法增加一些词语等可以保证句子的结构完整和语义的准确性。如:(1)这里的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权。Herepeoplelosttheirbasichumanrights.(增译物主代词)(2)infact,theoppositehasoccurred.实际上,正好发生了相反的情况。(增译名词)

2.省译法

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反的一种翻译方式,就是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词语、词组或者短语等,避免语句意思的累赘。这种删减并不是意味着翻译工作者可以随意地去掉一些不符合语言环境的词语、词组或者短语等,而是必须以保证句子结构和意思完整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的。我们可以从英语的语言法则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分析省译法。仅从语法实际运用方面来讲,省译法可以删除一些非人称代词、it、连次等。其次就是删除句子中可有可无的词,而且要保证句子原意没有变化。如:(1)Helearnedalotduringhisstudyabroad.在出国留学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省译物主代词)(2)ihopethaticanlivemyeverydaywell.我希望过好每一天。(省译物主代词)

3.转换法

转换法就是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为了更加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法,通常会将原文里面出现的一些词的词性或者句子的句型、语态在译文中做适当的修改。比如,在词性转换方面,通常可以将名词转换成动词、代词、形容词来翻译,或者将原文里出现的动词转化成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来翻译;在句子成分转化上,通常可以将原文里面出现的主语转化成译文里面的定语、状语、表语、宾语等成分来做翻译,或者将原文的谓语转化成译文里面的主语、定语、表语等成分来翻译;在原文句型上,可以通过并列句与复合句之间的相互转化或者利用状语从句同定语从句的转化来达到符合汉语用于习惯的翻译目的。在保证句子结构完整和句意准确的基础上,可以对词性、句子成分、句型、语态等方面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更好地表述出句子的意思。如:(1)troppoexposuretosunlightisharmfuloureyesight.长时间看太阳对我们的视力不好。(2)toomuchsoakinthewaterisharmfultoyourskin.长时间泡在水里对皮肤不好(名词转动词)(3)thereformandopeningpolicyhasbeenhighlyconcerned.改革开放政策备受关注。(动词转名词)

4.拆句法和合并法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原文句子进行拆分、合并的方法来翻译。拆句法是利用拆分的方法将组成复杂的句子分开翻译成几个简短的句子,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合并法翻译过程正好与拆句法相反,大多数应用于汉译英翻译。在汉语句子中,注重意思的完整,但在结构上较为松散,所以短句用得比较多,而英语注重结构的完整和严密;因此,经常适用于长句。所以,根据英汉在表达方式上侧重点不同,将分开解释一下汉译英和英译汉两个翻译过程。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先分析语境,通过利用某些特定词汇或者句式,比如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等,把几个汉语短句连接成一个英语长句;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可先分析英语原文,弄清楚英语原句的组成,然后在由连接词或者从句出现的地方将句子拆分开来,分割成一个个汉语短句来翻译。通过这种方法,在翻译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解决了在长句面前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如下例句:(1)HeappreciatedourenthusiastichelpforwhichtheChinesepeoplearefamousforwarmhart.他感激我们的热心帮助,中国人正是以热心肠闻名的。(在定语从句前拆译)(2)increasedcommunicationwithneighboringcountriesisinthedevelopmentofthiscountry.同周边国家加强交流,符合该国的发展。(在主谓连接处拆译)

5.正译法和反译法

在英汉互译中,还通常用到正译和反译的方法。所谓正译法,就是根据汉语语境中人们所熟知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所谓反译法,就是原文语句按照汉语语境中相反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将原文翻译成英语。无论是正译法还是反译法,其通常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在英语中,通常反译法更加符合英语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翻译出来也更为地道。如:他突然被车撞了。Suddenly,hewasinacaraccident.(正译)Suddenly,acaraccidentwasoccurredtohim.(反译)

总的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多变,不能只知道死记硬背积累的翻译技巧,要结合已有的英语基础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技巧进行翻译,将积累的翻译技巧尽量地运用到实践中。

五结束语

不管提供多少合理高效的提升途径,在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时,想要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没有长久的训练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在这个过程中,译员不仅要学会如何灵活地应用各种翻译方法,而且还要学会经验总结。因此,我们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技巧有足够的重视,熟练地掌握基本方法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灵活运用,使翻译的文章更为准确和流利。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使得翻译技巧不断提升,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翻译工作,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于成为优秀翻译人员,并能不断实践、学习,坚持积累,一定可以不断进步,最终翻译能力获得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春柏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砚杰、邵红策.科技英语翻译技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是四川省针对本省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是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极大的分数比重。阅读理解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考生能否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但许多考生在阅读理解的解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阅读障碍,加之不能有效地应用阅读技巧,导致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一、做好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共4篇文章,每篇约300词,共1200词左右,20小题,40分,题型均为四选一型选择题,考试时间35分钟。近年来,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平均得分为20分左右。通过对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获得证书的考生的阅读理解得分的研究,发现他们的阅读理解平均得分在30分以上。因此,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关系到考生考试能否成功。

二、阅读理解主要的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得信息的能力,是对考生词汇,语法结构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求一定速度。三级考试主要测试学生以下基本能力:掌握所给材料的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与细节;既能了解字面意义,又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既能理解个别句子意义,又能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四川省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解读,结合对考生阅读理解解题实际的分析,考生在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障碍。

1.语言的障碍。语言障碍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文字,语法结构等方面的障碍。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生词,语法结构的正确理解是阅读理解中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考生词汇量的不足,语法知识的缺乏,是阅读理解题丢分的主要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量词汇的积累和句法结构的认知,是不能做好阅读理解题的。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词汇的不断积累,语言知识的不断丰富。

2.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英语阅读理解材料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导致考生有时很难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成为了英语阅读理解的无形障碍。很多时候,考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存在文化的深入理解。只有不断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材料。

3.阅读技巧的障碍。考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而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地原因形成的。考生不会正确选择应用精读、泛读、略读、跳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应用合理的解题技巧,导致考生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前后文逻辑关系等重要内容,而无法正确选择试题答案。因此,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才能做好阅读理解试题。

三、阅读理解的基本解题技巧

词汇解释题型。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文章难度不应超过三级阅读材料,允许3%的生词。考生在阅读理解中必然会遇到生词,而这是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必然障碍,它直接影响到考生对文章的兴趣和理解。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难词,生僻词的理解能力。做好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解题技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有赖于在大量的练习中巧妙掌握和运用解题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读结合,广泛猎奇。唯有如此,英语阅读能力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解题技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能真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大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胡荣生.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障碍分析与策略思考[J].科技信息.2009(08).

[3]高长.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指南[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6

现就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分析如下:

一、已给单词提示题型的技巧

技巧一:名词形式变化。名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有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

例:itonlyafew______(minute)walk.(minutes’)

技巧二:动词形式变化。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例:atalk______(give)tomorrowiswrittenbyprofessorZhang.(tobegiven)

atalk______(give)nowiswrittenbyprofessorZhang.(beinggiven)

atalk______(give)yesterdayiswrittenbyprofessorZhang.(given)

技巧三:代词形式变化。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另外还有几个不定代词的形式变化。

例:thekingdecidedtoseethepainterby______(he).(himself)

技巧四: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变化。英语中大部分形容词和表方式的副词都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

例:iam_____(tall)thanLiuwen.Heisthetalleststudentsinmyclass.(“lesstall”或者nottaller)

技巧五:数词形式变化。数词的形式变化包括基数词、序数词。

例:tomythreesonsileavemyseventeenhorses.myeldestsonshalltakeahalf,mysecondsonshalltakea_____(three)...

从上下文连续起来理解,这是一个分马的计划,大儿子分得ahalf,也就是“一半”或“二分之一”,那么二儿子应该得“三分之一”,所以要填入作分母的序数词“third”才能命中目标。

技巧六:词的派生。词的派生现象在英语单词中是很常见的,派生现象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中。这种题型还有可能检测学生对词根、前后缀、派生词的掌握。

例:tomlosthiswalletyesterday,sohewasvery____(happiness).(Unhappy)

二、未给单词提示题型的技巧

此类题难度较大,但也是有方法对付的。

技巧七:固定短语结构。根据句中横线前后及整句来判断横线前后是否构成一个固定短语,但有时要对横线前或后的几个单词“视而不见”才能命中答案。

例:thechildrenwereplayingontheground,enjoying______,dirtybuthappy.

从句中的happy可以猜出孩子们是开心的,所以应用enjoyoneself短语,故其答案为themselves。

技巧八:从句引导词。从句是此题型最为常见的一个方向,主要检测学生对引导词的掌握程度。

例:Hedidnotdo_____hisfatherhadaskedhimtodo.

审题可知,横线所在为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此引导词在从句中充当宾语,且指物,所以是what。

技巧九:短语动词结构。短语动词是以动词为中心的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短语,此类短语中往往是动词与介词或副词连用的多些。

技巧十:短语介词结构。短语介词即多个词的组合起介词作用的短语,如:exceptfor,dueto,ratherthan,insteadof等。

技巧十一:连词、关联短语结构。常用的连词有and,or,but,so,for,while等,常用的关联短语有both……and,either……or,neither……nor,notonly……butalso等。

技巧十二:冠词、介词和常用的副词。冠词只能是在a,an,the之间判断;常用的介词有in,at,on,before,during等,通常考查固定搭配;副词的量还是比较多,如:however,never,yet,much等词的情况。

技巧十三:上下文中出现的相关词。这一招是最为灵活的,但也是最难的。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关系和自己积累的知识,填入某个已出现的词,或其反义词,或其同类的某个词。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7

关键词:英语阅读方式 猜词技巧 能力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与说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0:1)。同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2l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外,还提到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能力。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

根据《大纲》精神,《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猜词技巧包括其中)的学习与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要求也有所提升。

二、问题的提出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较难的一项大题,分数比重大,而且出题方式多样,生活、旅游、医药各方面皆有可能,因此难于定论。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要求来理解它的定义。

读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

针对阅读理解五大题型中的猜测词义题为重点调查对象,我们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

1.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浙江师范大学各学院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为区分度随机抽取了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工商学院、音乐学院、数信学院、法政学院、外语学院、旅游学院9个学院为抽取对象,再从各学院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作为被试。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英语专业93份,非英业192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以后,实际获得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为95%,有效回收率为91.7%。

2.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阅读英语杂志,报纸等相关刊物的习惯,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兴趣和学业压力的影响,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相关的英语读物,因此也很少有属于自己的英语阅读方式,其中18.4%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很多的英语阅读方式,53.0%的学生表示很少有自己的英语阅读方式,而28.6%的学生则表示根本没有。只是随意阅读。阅读方式的缺乏,导致英语阅读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长久盲目的阅读情况下养成了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见表1)语阅读习惯。而其中回读和译读的情形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其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译读和指读现象,这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缺乏英语阅读的训练时间和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

3.英语词汇

词汇量、解题技巧和阅读速度是应试英语阅读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认为在英语阅读中词汇量的大小对于英语阅读意义最为重大。45%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在英语阅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2%的学生认为解题技巧是最关键的,6%的学生更倾向于追求阅读的速度,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约27%)追求着三者的平衡,认为三者一样重要。

同时,支持词汇对于英语阅读影响最为重大的调查问题中,词汇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词汇对于阅读材料理解中影响大小的问题;二是词汇量对英语/非英语专业影响程度的问题;三是面对生词不同专业的心态问题。

调查结果发现,在平时的英语阅读练习或试题考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74.2%)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影响对英语阅读的原文的理解,进而不能很好地解题,仅有极少部分的学生(9.1%)在单词不认识。原文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的情况下,可以正确的解题。

英语阅读中,词汇量多少的因素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英语阅读中,英语专业的学生受词汇量不足的影响较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为严重。这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英语阅读中,其阅读材料的难度大大高于非英语的学生有很大的关系。

在英语阅读中,一旦遭遇了大量的生词,影响了文意的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心态。(见表3、表4)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面对“生词困扰”时。一部分英语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惊慌失措;在对比之下,英语专业的学生基于平常较多的阅读训练,更能坦然面对这种困扰,并采用逻辑猜词的方法,如根据关系词、替代词语、因果关系等提示来猜测词义,相反的,非专业的学生由于平常缺乏经常性和针对性的训练,极少能采用逻辑猜词的方法。80%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遇到“生词困扰”时,采取的是“放一边,有空再做”或者“瞎蒙”的态度,而英语专业的学生采用此种态度的相对较少,但也不在少数(超过40%)。

四、讨论

1.英语猜词技巧与能力现状的讨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普遍存在猜词技巧与能力缺乏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①不管是阅读教材还是阅读课外读物,在碰到生词时,学生对自己猜词的把握都不大,都倾向于直接查找英语工具书。②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并没有猜测生词意思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猜词技巧的自我探索,不利于猜词技巧的探究和自身猜词能力的提高。

2.英语专业与否差异的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相比英语专业的猜词能力明显强于非英语专业。这主要与专业性质有关。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表示由于平时接触英语的时间多,对于英语单词比较敏感,而且相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专业学生有较为系统的猜词方法。他们主要的猜词方法有:(1)构词猜词法。英语专业学生在平时的词汇学习或专业老师的讲解中,大多数都掌握了常用的前缀(un/super,)、后缀(1ess/ment)的含义及用法,他们大都可以根据已知词猜出它的派生词。(2)联想猜词法。英语专业学生掌握了更丰富的词汇,能够更大程度地对陌生词汇展开联想。(3)广泛阅读猜词法。英语专业学生平时接触英语的时间相对非专业学生更

加充足,大量的阅读直接丰富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英语专业学生相对于非英语专业积累了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而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受专业课程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在英语阅读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只有一小部分人去留心英语猜词技巧,而且猜词方法不太系统。不过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中具备了结合文章上下文来猜测词义的基本技巧。

五、英语猜词技巧与能力学习策略

虽然英语猜词技巧与能力的缺乏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猜词技巧,就能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在应试英语考试中更好地攻克分数比重很大的阅读理解。根据调查对象提出的建议和相关文献资料,我们简要总结出几点提高英语猜词技巧与能力的策略。

1.理解英语单词特定的背景

英语单词在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后,很多英语单词往往具有一词多义的功能。无论在日常的课外英语阅读还是重要的应试英语考试中,所考察的英语单词含义往往与特定的语篇息息相关,往往有特定的含义。了解这些单词特定的背景,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如利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出现的定义和解释,利用上下文之间同义或近义的单词,可以缩小或判断单词的定义。

2.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

英语的单词大多有其特定的构词方法,如上文中提到的英语前缀和后缀。如果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前,事先理解单词的构词方法,掌握英语中常用的词缀的意思,一般来说对于阅读理解中的单词理解会容易得多。“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有助于我们9从词汇的形态结构上去识别单词,从而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

3.加强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

学好英语基本词汇,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对于学习理解单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者要理解特定的单词含义都要建立在一定的英语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提高英语阅读猜词技巧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结语

英语阅读猜词技巧与能力在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英语单词有着特定的结构和构词方法,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对于阅读理解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加强对自身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留意单词出现的特定背景和特定的构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单词,促成对自我猜词技巧与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阅读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淑英,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湖北自学考~,2007年第2期.

[2]浩瀚,基础英语阅读技巧要点[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5.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8

关键词:语言技巧商务谈判语言运用企业合作

众所周知,商务谈判即在企业经济贸易过程中企业与贸易合作方为了达到某一贸易合作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洽谈活动。在企业商务谈判中,所涉及的协商条件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企业合作信誉、企业尖端技术市场前景等方面。但是,除却企业双方内部交换条件外,商务谈判中最重要的则是企业代表人员如何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为合作谈判赢取更多胜算。

一、语言技巧在企业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

1.语言技巧有助于处理双方人际关系

在企业与合作方进行协商洽谈过程中,只有通过语言交流来反应双方之间的态度反应。无论是哪一方,都不会在语言上有任何退步和妥协,这就难免造成一些针锋相对的场面出现。优雅的语言艺术往往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定扭转谈判气氛的作用,当双方意见不一时,企业代表通过完美的语言技巧可以保持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避免合作双方针对某一问题产生一定的僵局出现,同时进一步增加商务谈判的胜算机率。

2.语言技巧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合作战略

企业商务谈判战略是否合理有效只有通过洽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技巧来判断。企业谈判代表当机立断或者委婉拒绝都反映出了企业对于合作项目与合作谈话的战略计划。很多时候,在商务谈判中语言强硬代表了企业的强势进攻,针对合作方提出的某些要求语气婉转则代表了企业的审时度势。因此,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往往不止体现出了在合作协商中的谈判艺术,更代表了企业的合作态度与合作意愿。

3.语言技巧可以成功扭转合作局面

就某一项或者多项合作项目进行协商讨论是企业进行商务谈判的表现形式,在谈判过程中企业也应该首先明确自身立场与观点,明确该谈判所进行的意图。这就需要谈判人员运用语言技巧有理有据、言简意赅来表明企业立场,争取更多的合作支持方。同时,在紧张、严谨的商务谈判现场,谈判代表运用委婉、和缓的语言技巧也可以营造更加和谐、祥和的谈判现场,增加说服对方的可能性,成功扭转谈判局面。

二、企业商务谈判中普遍出现的语言问题

1.谈判话题缺乏明显针对性

企业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往往只顾着表达观点从而忽视了重要的谈判技巧,即一定要一针见血,针对谈判目标及双方协商项目进行谈判。一部分谈判人员在过程中失去了谈判主动性,往往被对方牵引着谈判思想,在与对方渐渐达成良好的互助关系中,忘记了原有的谈判目标,只注重了产品或者项目谈判表面,没有将谈判细节内容明确阐述给对方,如产品功能、优势及市场潜力等,这就导致企业被动接受谈判。

2.谈判逻辑性过于混乱

企业商务谈判中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在谈判过程中逐渐条理不清晰,丧失了原本的谈判逻辑性。这就造成谈判人员无法清除表达出企业的洽谈意愿,无法按照原有谈判步骤深入到洽谈项目中。还有一部分谈判人员不明白谈判的重点要点,往往反复围绕一个观点进行阐述,不但使自身谈判战略失败,还给对方制造了不少反驳机会。

3.欠缺规范的语言运用

在企业的商务谈判中还往往出现随意表达个人想法,随意打乱自身谈判布局的现象。一些企业商务谈判人员自身缺少企业产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表达过程中过于夸大事实,过于口语化阐述,使谈判对方认为企业本身态度浮躁,从而对接下来的合作过程产生怀疑,最糟糕的就是企业曝光了自身的谈判弱点,令对方抓住了商业把柄。比如说在谈判过程中长篇大论吹嘘企业优势,无法准确表达谈判重点。

三、就企业商务谈判中的问题所提建议

1.围绕谈判主题表达谈判重点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一定要抓住谈判重点,方能运用语言技巧针对问题进行表达。在谈判进行之前,对谈判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和琢磨,以保证就某一争议话题谈判时,能够运用合理性针对性的语言技巧来寻找最合理、最完善的解决方法。

2.急中生智灵活运用语言技巧

首先,谈判中必须准备好井然有序的谈判步骤与谈判战略,这是商务谈判语言技巧运用是否成功的前提。其次,必须通过对协商项目的认真研究整理好自己的谈判的思路。也只有清晰、舒缓的表达出来,才可以争取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同。言语的逻辑性能够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最后,要在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巧妙利用对方自身观点回驳对方,将语言技巧贯穿到谈判的每分每秒。

3.规范商务谈判用语

在商务谈判中,纵然谈判语言技巧再完美再高超都要以谈判基本礼貌为出发点,来表明企业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商业的行业要求。无论在多么恶劣的谈判环境下,都不能丧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不能爆粗、辱骂对方。此外,谈判语言技巧还需要谈判人员注意谈判语气要抑扬顿挫,尤其是针对产品价格时,切忌不能随意表达,一定要认真谨慎对待商务谈判的每一个细节。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商务谈判的简述,及语言技巧在商务谈判中的巧妙运用证实了语言技巧的重要性,就商务谈判中语言方面的弊端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从本文研究可以看出企业若要保证商务谈判的成功,就必须从谈判语言技巧、合作双方文化差异、经济市场的外在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一样,在商务谈判中企业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商场上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商务谈判双赢的应对技巧[J].人力资源,2009(03).

[2]李建国.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技巧[J].经济师,2004(01).

[3]常磊,王骏,宿增睿.三十六计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声东击西”与“暗度陈仓”[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6).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解题策略

新题型是一种能够综合的测试题型,它能够客观的反应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新题型的出现,作为老师,如何提高学生们解答新题型语法填空的问题成了高中英语教师的研究教学重点。想要冲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法填空能力,作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督促学生积累单词量

新题型中语法填空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句子的分析能力与英语语法的使用能力的综合考察。从以往的试卷中,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对单词量的积累较少,对于单词词性的分析不到位,导致学生对于解答的语法部分无从下手,形成了错误答案。许多同学在需要填动词形式的位置填了名词,在需要填写介词的位置填写了副词。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单词量的积累,还要加强学生对单词词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单词的不同词性放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从而降低学生在作答的时候产生的错误。同时,除了较强同学这方面的教学,还要在平时注重学生短语词组以及固定句子结构的积累,提高学生在解题时候的效率。

二、运用解题技巧

光具有较高的词汇量,在解答语法填空的新题型问题上是远远不够的,好要具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啊,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作答。在解答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解答顺序。首先,要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意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读一遍,选择简单容易的空先填答案,简单的填完后再对较难的空进行解答。最后,在根据具体解题情况进行检查,对难点进行排查。

新题型中语法填空问题具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由型填空,另一类是提示性的填空。所谓的自由型填空,他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章的逻辑、连词介词等,提示性的填空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动词的各种时态、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前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直接采用自由填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后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需要先领着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英语语法知识和固定的搭配句型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做这类填空的时候,学生们好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保证逻辑上的连贯。只有学生你能够熟练的运用解题的技巧,才能在这类题型上取得高分。

三、分析考点和题型特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也就是说,做高中生在进行答题的时候只有了解了出题人的意图才能够更好的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时不时的进行考点和题型特点的分析。所有的考点无外乎是对各类单词词性和语法句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考点,才能够很好的应对考试,迅速寻找出答案。

四、注重语法的学习

所谓语法填空,自然要注重语法的学习。这也是学习语言必须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只有掌握了很好的语法知识,才能算是学好了英语。一味的注重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忽视语法的学习,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要想学生能够学好语法,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中语法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在语法填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教导学生由于语法不通造成的解题思路不明确的问题。让学生们了解学习语法对于解答语法填空问题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纠正学生学习语法时散漫的态度,教导学生保持持之以恒的语法学习态度,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具有一个扎实的语法基础,才能在语法填空的问题上提高正确率。

五、结语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部门对于英语的题型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在应对高中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老师们去分析,为解决。英语的学习需要靠词汇的积累和英语语法为基础,想要做好高中英语新题型方面的解答,就需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除了具备扎实的语法基础好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通过本文对高中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存在问题的介绍,以及提出的相应的解题思路,了解到英语解答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有了一定的应对方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这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解题技巧方面的教学提供的一定的基础,为更好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马菊英.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及技巧[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年Z1期.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猜词技巧

生词作为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拦路虎,给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来较大障碍,虽说查单词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并不适合在考试中使用,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因此,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应有效地利用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和语法大胆进行词义猜测。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存在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应试教育。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知识点过于重视进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教授;第二,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用法模糊不清,词汇量明显不足;第三,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较少,内容不够新颖。在这些问题的综合作用下,学生对阅读材料中一词多义的单词理解不够透彻,对阅读材料缺乏整体的理解把握,自身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也比较匮乏,进而造成阅读理解分数不高,在英语考试中常常处于薄弱环节。

二、高中阅读理解的猜词技巧

1.根据定义猜测词义

为更好地表达阅读短文的中心思想,通常文章中的重要定理概念、专业术语词汇都会有词义解释,解释单词含义的句子大都明确清晰,通俗易懂。学生要学会利用一些暗示词和标点符号,如破折号,找到解释这些单词的句子,用这些句子总结单词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语境求索信息

在英语阅读中,对语境的灵活掌握能让翻译变得更加准确和顺利。即使是不认识的生词,放在语境中加以思考进行揣摩,也能对其意思进行大致的揣测,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其意思。任何文章里的单词都不可能是在内容中孤立的。学生可以利用上下文中所在环境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进行猜测,也会让问题迎刃而解。利用前后文的词语和定语从句特点,对单词的含义进行探索,或从上下文找一些关键词,能够促进对生词的信息掌握。

3.根据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猜测题意

利用句子结构可以对所猜词的词性进行判断,甚至可以对一些转折并列或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副词、连词,还有一些表达因果关系的短语等,根据句中原因找出结果,同样,也可以由结果推测原因。这些单词会给学生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而帮助学生对所猜词的词义进行把握,让正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比关系的连接词,可以进行相反的单词含义猜测。除此之外,根据同位语等也可以进行词义猜测,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会对文章里的生词有说明解释,对猜词有很大帮助。

4.根据常识检验推测词义

在阅读理解中,依据生活经验可以解答的题目不在少数。如“thesnakeslitheredthroughthegrass”,在这道题的解答中,依据自身对蛇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的了解,就可以判断slithered的单词意思为爬行。学生通过自身的间接或是直接经验,在对一些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天文地理等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再遇到生词时就可以进行思维发散,从而具备更强的词义解释能力。

三、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猜词技巧培养

纵观高中阅读理解的猜词题,可以发现此类题的解答在文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线索,或是因果关系,或是定义阐释。因此,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关注单词出现的语言环境与非语言环境。语言环境自然是指文中的上下句;非语言环境则是文中的情境,即文章发生的社会背景、具体事件等。即使是同一个单词,在不同文章中也会有不同的语境。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定义阐释等千丝万缕的文章线索对单词的含义进行联系,进而发现生词的含义以及同前后句子间的关系,最终做出正确的词义猜测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试题的背景信息、文章的连接词等进行精心编排,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结语

猜题技巧作为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够让学生将阅读理解的难点进行巧妙的知识迁移和化解,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难题的解答。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将猜词技巧有效利用到解题中,促进学生英语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榕.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猜词技巧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5(8):113-114

[2]梁艳.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猜词题的解法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