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5:34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1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科学与艺术艺术设计教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从本质上看,即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满足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当下设计不再仅仅是一门技术,或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文化。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设计,而且肩负着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所以,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成了设计教育的主体内容,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的现代设计人才,而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目标则是关键。

一、艺术设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作为设计工具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里已是必不可少。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传统的设计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方式也亟待改革和重新整合。我们说21世纪是“创意经济时代”,亦是“设计时代”,经济建设急需具有现代设计观念、具备相当专业设计水平的设计艺术人才。因此现代设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要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认真地研究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地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令我们应接不暇。信息时代需要新型的设计艺术人才,这对设计教育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即必须立足设计教育发展趋势,推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把艺术与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这就要求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概念,高校的教师更要不断地学习,以使自己的思维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规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二、数字化技术给艺术设计教学拓展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高效率是生存的前提。因此,在讲究时间和效率的现代社会里,教育应该毫无疑问地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以艺术设计教育为例,将数字化多媒体引入课堂,能明显地使课堂变得更生动直观,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将艺术学科的主要课程连接起来,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节约课时,减少繁琐的表现技法的练习,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构思和创意上。计算机的智能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让教师和学生及时看到艺术创造预想的效果。设计教学中欣赏、启发和参与极为重要,它们使我们能真正认识到设计的真实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也使艺术设计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转贴于

1.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进入课堂发挥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和领会的事物现象在短时间内直接呈现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能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抓住自己的感觉,融入自己的理解,表现出自己创意设计的精神。判断、捕捉并保住自己在汲取他人设计养分中出现的既能符合设计美学原理,又能发自内心的点滴新意,并不断积累、融通和表现,是设计创作乃至形成自己设计风格的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教学,也有利于照应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度加以控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解决了学生个体对事物领会过程中构成的理解差异,使整个课程进度保持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从发散性思维中选出最佳方案,并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

2.数字化技术有利于信息交流、教学互动、资源共享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2

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过程谈谈数字化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创设教学情

数字化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物理概念及物理定律,很多知识点都是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往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借助有效的手段将知识要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迅速降低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障碍,让学生领会到相应的原理,还能够很大程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光是沿直线传播”时,我先借助数字化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短片,短片中呈现了本世纪第一次出现日全食的景象,画面十分美丽壮观。学生在观察这个情境时都非常投入,紧接着我提问: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从这个画面中能够反应出什么物理原理呢?我的提问已经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指引,学生在思索这些问题时自然会想到光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有了这个生动的画面情境做依据,当我讲述“光是沿直线传播”时,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只有看到了这个过程,才能够让学生对于定律更为信服,在记忆时也会印象更深。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让物理知识

更直观

数字化技术在物理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物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物理知识在呈现模式上更为直观,这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数字化技术能够模拟各种教学情境,能够将很多静态过程以动态的方式呈现,能够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而直观,这就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让物理教学更为高效。

例如,在讲“液体的压强”时,需要向学生介绍“连通器”,虽说“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对于这个装置,学生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想要让这个装置的原理很好地被学生理解与接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知识点更为简单直观,我充分应用了数字化技术。我事先设计了一个关于“船闸”的flas,在这个动画中不仅将生活中难以看到的物理原理与动态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这个动画也生动地阐述了连通器在船闸中的应用过程及应用原理,从动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教学要点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观看这个动画后,学生脑海里对于连通器的概念已经逐渐形成,借助这个良好的契机,我再从理论层面向学生介绍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中的规律,在讲述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明显容易得多,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实验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程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科性或某些条件的限制,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有的实验甚至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然而,如果缺乏必要的实验过程,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可能就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在这样的前提下,数字化技术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它能够通过仿真实验来模拟很多实验过程,能够让很多物理变化较为真实地得以再现,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来获得对于物理规律的某种认知,这对于加深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3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18-01

1《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以往《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长期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一直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对学生整体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综合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1)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5)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3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流程

3.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课程内容为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数字电路涵盖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内容。在本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项目时,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到的知识。项目的难度不宜过大,但也不宜过于简单,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实用性项目的完成,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对课程应用前景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为载体,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构。整个“数字钟的制作”是一个大项目,它包含振荡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校时和报时电路等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一个模块又分解为3-5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一个模块的最后一个子项目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涵盖了前面的内容。五个模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思想。

3.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采用项目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共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子项目,再把子项目分解成若干教学单元。教师授课以项目作为载体,在讲完相关内容后,学生可到实验平台上去搭建自己的电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

学生建模之后,教师要对所建模块进行检查,并帮助学生梳理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作为学生,要对每个分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分析。这是学生对项目进行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

3.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

项目确定以后,将全班分成若干项目开发小组。分组时,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分组时要以互补为原则,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气质、男女比例等因素,要让各组力量尽量均衡,小组人数根据项目的情况以5至8人为宜。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各一人,负责本组项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这样一个学习团队的建立,给了同学们充分的合作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互相学习的能力、领导与服从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敢于产生疑问,鼓励学生要大胆猜想,形成创新能力。教师在巡回指导中,一方面要对每个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要及时解决,使学生少走弯路,积累更多成功的经验。只有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3.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作为学生,对自己所完成的任务做出自我评估:指出成果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老师,要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当某一个项目完成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必须体现学生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如通过信息的查找与收集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组建小组来考核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通过检查评估这一环节,不但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完成等级,而且通过教师的评判讲解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4小结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探索。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该课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边做边学,学做合一,有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应用需要二次开发,即如何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某门课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因专业而宜,因此项目的选取也要因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而宜。这个就是二次开发的过程。项目选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一种的好的方法的贯彻实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岩淑霞,项目化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0,8:58-59.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4

一、反映当代最新科技成果

新形势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感器技术就是数字化实验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代表。早在1980年代美国就声称世界已经进入了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首,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不难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曾经只能用于一些高端领域的传感器技术现已经悄悄地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手机中配置了多种传感器,公共场所安装了温度的传感器,电子台秤应用了压力传感器等。这些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让我们体验和感受到了传感器技术的无穷魅力,这也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使用传感器技术做好准备。

二、突出小学科学学科特征

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一般由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基本环节组成。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积极体验,小学科学教材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发现规律的过程。通过科学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数字化探究室的现代实验技术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据获取和记录,公式运用及图线描绘等烦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到科学探究上,为学生实现科学实验的活动,开展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此外,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位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般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这五个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三维目标的具体描述中渗透着技术教育的“目标”:如,在知识技能层面,“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在科学探究层面,“初步学会借助工具查找信息、收集证据”;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既能独立学习与思考,又能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共享资源和成果”等。

一方面,传统教学往往通过图片或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讲解,但是很多教育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是很难真正改变的。而随着数字化探究实验技术的引人,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运用数字化实验仪器进行验证,数字化实验系统能够便捷、实时地呈现实验数据,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此外数字化探究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和了解前沿的实验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将数字化传感器技术与科学探究相结合,可以使w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变得更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也随之提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传感器技术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思维和探究技能等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数字化实验技术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有四个阶段,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数字化技术的特征作如下分析:

首先,在思维品质上,小学生的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自主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论证。如何促进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的成功转化是现代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而数字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动态地、可视化地呈现实验信息,为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转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随着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性和深刻性的提高,他们渴望寻找新的认知工具来发现客观事实。而数字化实验技术作为新的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和改变变量,进而缩短观察的时间。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5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与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对各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医学领域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中,合理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医学教育改革进程,促进医学教育的良好发展。在解剖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比较生动、形象与直观的虚拟人体,使得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更多、更扎实的解剖学知识,进而有效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

一、数字化虚人体技术

所谓的数字化虚人体技术即为在充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人体结构给予数字化处理,从而建造出一个三维模式化的人体立体结构图。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作出的人体的解剖光盘,同时创建完善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融于一些生动形象的文字、图像以及声音等,这样就能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人体的正、侧视图。如用鼠标点触人体中的某一部分,就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展示出此部位的横截面三维立体图,使得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某一部位的结构[2]。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能利用此项技术任意地切割以及解剖虚拟人体,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以及观察人体的各部分结构。

二、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辅助人体挂图以及标本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尸体解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学习课堂内容。尸体解剖操作会为学生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解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各大医学院校都存在着教学尸体紧缺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示教的标本以及学生解剖所用的尸体匮乏,从而对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产生不良的影响[3]。而且教学中所应用的标本以及尸体通常都是经过甲醛处理的,具有比较刺鼻的气味,且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学生对解剖学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降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三、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为学生展示的人体影像不够立体,不够生动形象,而数字化虚拟人体可以有效地整合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结构的数据,将系列精密以及连续的人体三维解剖图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利用数字化三维技术可创建出比较立体的、生动的虚拟解剖模型,学生能够凭借个人意愿对虚拟人体的任何部位以及角度进行切割,从而更加细致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4]。教师可以借助于数字化虚拟人体软件以及与课程配套的数据库,更加深入、直观地进行案例教学,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对人体结构从整体上以及局部上都有比较深入与准确的掌握,同时能有效缓解当前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标本无法重复使用以及尸体标本紧缺的现象,有效节约教学成本,解决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数字化虚拟技术可以将大量、丰富多彩的研究资料要提供到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实现对人体解剖学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4]。例如在讲解《消化系统》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计算机房进行授课,借助于数字化虚拟人体软件,从虚拟的人体中把消化系统划分开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细致地观察人体的口腔、胃、小肠以及大肠等影像图。学生能够利用鼠标任意地点击各个器官组织,每点到一个器官时,影像图上就会自动显示出对此部位的具体介绍。除此以外,还能任意地解剖以及切割虚拟人体,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消化系统,从局部上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与结构,有效培养学生的解剖能力。

四、数字化技术在标本处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6

关键词:生物技术;数字化游戏模拟;实验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信息和高水平的技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将对我们下一代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从社会整体来看,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可持续经济繁荣,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随着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和关注。在我国高中和高校普及生物技术科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工,培养创造性人才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今天的学生将成为明天的公民,理解科学和技术有助于在社会科学重大问题上做出明智的抉择,例如从全球变暖到个人医疗等方面。生物技术教学的引入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一次机会,这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要。大部分高中和高校学生对生物技术学习的兴趣不高,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中小学有限的生物科学知识普及导致学生对科学技术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目前生物教学中大部分还是采用概念记忆,学生被动地听讲及执行“食谱式”实验操作,而不是激发学生的天生好奇心及将科学技术与生活有机结合。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技术教学中将生物技术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相结合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科学家在基于认知基础上寻找一种新的方法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调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技术。

一数字化游戏模拟教学的提出

数字化教学不是新的想法,在教学中整合模拟练习是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军事训练中,飞行员落地培训课中结合飞行模拟器的教学效果被证实非常有效果[2]。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部声明美国教育体制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科学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创造出引人入胜、个性化的学习经验这些科学和技术的学习能将反映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其未来设想的实现。相对于传统的课题教学,这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在多方面提供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资助掌控学习[1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计算机游戏可以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习环境,且游戏化教学策略引入课堂来提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12;7;4]。各种各样的想法应运而生,如何将游戏或游戏化元素整合到课堂教学或是在线学习中。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教学中计算机模拟和游戏化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表明“模拟和游戏化教学”在中学和本科生教学中具有提高科学知识学习的巨大潜能[10]。戈登委员会(GordonCommissions)关于未来教育报告中指出数字化游戏和模拟具有很大的潜力整合教学和评估,这种整合对教育领域的最优发展是必要的[5]。数字化游戏模拟使学习者能够观察到科学现象并与之互动,这样有助于对科学现象形成科学地、正确地解释[6]。“数字化游戏模拟”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挑战,并根据每个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快速反馈和制定指令。对于生物科学边缘学科的专业或是对生物技术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被动式教学方法很难取得效果。传统生物技术教学中,实验课的开设是生物技术理论课的重要支撑。一般来说,生物技术实验课的开设需要较大的实验场地,实验费用较高,花费时间较长,有些实验会因安全性问题受限。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新技术和新理论层出不穷,掌握这些新技术和理论对于生物科学专业人士是必备的。然而,一些最新的设备和耗材的价格往往令人望而却步,使得一般的学校几乎无法提供这些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第二代基因测序仪、LtQ-orbitrap系列质谱仪等等。即使一些高校拥有这些最新的设备、仪器,但由于仪器维护、使用费高也不能用于教学。将生物实验数字化游戏模拟后不仅节约成本、安全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生物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生物实验数字化游戏模拟将很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1]。因此拟在生物技术概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游戏模拟生物技术实验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将生物技术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基因工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互动3-D动画引入“犯罪侦破”,学生通过学习的基因工程的知识参与游戏故事中,进而通过犯罪现场采集血液,pCR和凝胶实验来确定犯罪人。

二生物技术实验数字化游戏模拟

目前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数字化游戏模拟较成功的网站:Labster网站,eteRna网站和phlyo网站。截止到目前为止Labster网站已经制作29个数字化游戏模拟实验,包括细胞培养实验(cellculturebasicslab),血糖实验(室bloodsugarlab),生物电路实验室(biologicalcircuitlab),合成生物学实验室(syntheticbiologylab),减速分离实验(meiosislab),(基因表达实验室)geneexpressionlab,(细胞呼吸实验室)cellualrrespirationlab,(蛋白质合成实验室)proteinsynthesislab,(海洋生态生物学实验室)ecology-marinebiologylab,进化实验室(evolutionlab),有丝分裂实验室(mitosislab),光合实验室(photosynthesislab),富营养化生态实验室(ecology-eutrophicantionlab),酶动力学实验室(enzymekineticslab),发酵实验(fermentationlab),介绍性实验室(introductorylab),动物遗传实验室(animalgeneticslab),基因调控实验室(generegulationlab),医学遗传实验室(medicalgenenticslab),分子克隆实验室(molecularcloninglab),第二代测序实验室(nextgenerationsequencinglab),犯罪现场调查实验(CSilab),细胞遗传实验室(cytogeneticslab),细菌分离实验室(bacterialisolationlab),显微实验室(microscopylab)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HpLClab()。游戏化模拟生物技术实验还不断地在更新,例如正在制作的植物转基因实验室(planttranscriptomicslab),流动注射分析实验室(flowinjectionanalyisislab),抗体实验室(antibodieslab)等。例如CSilab中学生通过一个神秘的谋杀案的调查、分析来学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凝胶电泳。CSilab中设置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线索,科学分析,最终提供确凿的证据来指控犯罪嫌疑人。在CSilab中,首选在犯罪现场收集谋杀者遗留下的血迹来获得Dna,之后学生可以将血样带到虚拟实验室进行提取、纯化Dna,pCR扩增,凝胶电泳。在游戏化模拟实验中不仅可模仿真实实验室的pCR操作,还可在实验过程中伴随着回答科学问题来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CSilab中也提供了Dna,pCR,Dna图谱及小串联重复序列的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果学生指认无辜的人为犯罪嫌疑人的话,在游戏化模拟期间将会收到一份重要虚拟报纸式文章来认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坚持科学的方法。Labster团队制作数字化游戏模拟生物技术实验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验室环境和3D动画视觉,其中并伴随着科学问题的回答。学生通过选择答案的方式回答科学问题,直到选择到正确的答案才可以继续下一步,随后数字化游戏模拟生物技术实验给出答案正确的原因。这种即时反馈可激发学生反思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对潜在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不可见分子事件的理解,3D动画展示了微观分子发生过程。生物科学教学中数字化游戏模拟不仅仅用于学生的课堂教育,最近有团队开了“公民科学”游戏,例如:Foldit,eteRna和phlyo,其不仅教给公民科学现象,同时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的科学有效的理论或软件。尽管这些科学游戏模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教育,而是鼓励公民参与科学过程。但这些“公民科学”数字化游戏仍需要应用教育的策略来传授给玩家基本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11]。

三数字化游戏模拟实验效果及前景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资源;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3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组建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必然。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利用数字化资源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现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枯燥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采取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课程内容多为网络原理、工作过程或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概念众多,理论复杂,知识体系结构陈旧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既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又有通信技术方面的,所以概念众多,理论较复杂。另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更新快,而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实践教学环节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现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网络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网络理论的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实验因为硬件、软件种种局限无法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软件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视频教学录像、题库、软件素材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功能,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的数字化学习,真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概念、原理、工作过程大都比较抽象,单纯用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来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相关知识。比如利用投影仪,使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DnS的解析过程等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网线的制作和局域网的组建等内容也可以使用图片或录像来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繁杂,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际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熟练掌握和一般了解两个目标层次,如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和建立、配置网络,包括Unix/Linux系统的简单应用、internet浏览器使用、建立对等网、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而对于其它较为高级和复杂的网络应用操作技能则作一般要求,或者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讲解,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书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利用课程网站教学平台中的在线课堂、教学辅导、作业与讲评、ip课件、课程论坛等功能模块,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并不断进行更新补充,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学习阶段,便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3.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学校提供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备有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三层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路由器等先进网络设备。实验的内容与理论教学保持同步,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验教程,并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相关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的目的、有关知识点、步骤、注意事项等作明确的说明,同时也制作一些实验的视频录像,将这些内容全部放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参考。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熟记相关的配置命令,利用虚拟网络实验软件,通过校园局域网形式向学生开放,学生在网上练习并将相关配置发给教师进行评讲,充分利用了网络学习资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须采用一种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如在线课堂提问等,占1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实验完成情况(占30%)。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了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也促进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做合一;项目式;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是我院应电、通技、电信、微电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有基础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电路也正朝着大规模、低功耗、高速度、可编程等方向迅速发展,应用也更加广泛。可以说,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潮流。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一直沿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验—设计”的教学模式,即将《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程与之对应,分别为纯理论课、纯实践课程和单纯的理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后者作为前者的后续课程,主观上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或深化电路基本应用,但由于纯理论讲解枯燥乏味,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而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实验过程中也不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弄不懂原理,无法解释实验现象,因而总是疲于应付,交差了事,根本谈不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效果显然不好。在后期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也只是从理论上设计电路,既不做电路仿真也不进行电路制作,虽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路功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实际意义并不大。由此可见,这种模式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缺乏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使各环节严重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学团队大胆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边学边练,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针对本次教学改革,结合我院实际,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首先,认真挑选教材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以“必需、够用”为度,认真选取了一本以项目为单元、以应用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一个实践项目中去并有着丰富知识和内容的项目教程,力求通过不同的项目和实例来引导学生,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入其中,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知识平台。

二、确定项目内容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将紧紧围绕项目进行,因此如何使项目内容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能不能由简入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和研讨,按层次确定了与教学内容想关的五个项目,主要涉及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应用电路等。在最后的电路设计与制作环节中,我们则选取了综合性较强的“抢答器电路设计”课题,通过电路的仿真、制作、调试和故障排除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认真编写训练指导书和报告册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学生操作训练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学会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学会调试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由于我院学生的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为了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各个实训项目,我们编写了与实践环节配套的训练指导书,该书共分五个项目,十二个工作任务,内容包括任务要求、任务目标、训练器材、内容和步骤、思考题等,能较全面的指导学生完成各个训练任务。报告册则是与学生操作练习配套的“作业本”,是用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本,我们也针对项目要求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编排。

四、教学方法

(一)根据项目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完成项目所应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到每一项目单元中,并根据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二)对各个项目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注意知识层次的过渡并加以综合化改造。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采用“讲练结合”现场教学和“讨论式”课堂交流方式。

(四)实践性教学始终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电路制作相结合,使学生真正能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达到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效果

从本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实践教学有力促进了理论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四个专业的四百余名学生的课程及格率达到95%以上,平均分在75分左右,远远高于改革前。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9

关键词: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灌输,虽然也会用例题来加以论证,但是实践性仍然不能达到该课程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甚至在理论学习中都缺乏必要的实践基础,影响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类课程中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效率高、应用性强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针对“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改革实践,以期为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双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则是指地、实践、教师以及教学内容等教学元素的一体化,尤其是教、学、做之间的交融。具体而言:在该模式下,在一个课程整体和教学单元内,一个教师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借助于合理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融合为一体。因此,“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是将能力作为本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体系进行打破,在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该教学模式的主体为学生,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教学中心就是能力培养,所以有机结合了教、学、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就是要应用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基本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一)基本操作能力。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学工具为逻辑代数,而常用集成器件可以称为数字电路的重要元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要利用验证性实验来促进学生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操作。

(二)综合能力培养。在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周,就能够开展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而且进行实践性、综合性的实验,进而提升实验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尤其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并且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借助于仿真、虚拟等先进技术,比如eDa技术等。不仅能够促使实验教学和工程实际相符合,推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借助于符合工程实际的课题,额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以及探索,从而得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想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进行必要的筛选,不确定出最优方案,实现了实践中练和学的目标,有助于理论与设计之间的融合。这种工程技术应用上的培养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尤其是科学思维方式、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应用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明确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教学培养的重点。通过“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知识组成上可以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项、集成定时器、电子工程项目实践等五个方面,并且依据教学的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标准。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我院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对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也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首先在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上,将“必需、够用”作为教学原则,强调实用性,发挥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比如在集成逻辑电路、寄存器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上,以电路功能和使用原则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在实践教学上,适当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等内容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训专周,推动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能力的提升。

(三)不断构建“双教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在我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为原则、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物制造为切入点的教学新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教学模式也需要保持动态的更新与改进。比如在技术能力的训练上,我院把基本、综合、应用、制作作为整个教学课程的主线。同时,对于制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视频、动画、仿真等先进手段来表现,把过去相对抽闲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以及实践应用等教学内容予以动态形象的展示,而且运用proteus软件来进行仿真演示,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难点。

(四)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考核评价方式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必须对过去只靠答卷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改变,形成以理论考试、口试、设计作品三者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首先在理论答卷考试上,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考核重点;在口试和设计报告中,强调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设计作用中,重点是对学生的电子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考核。而且在总成绩中,理论考试占30%、口试和设计报告占30%,设计作品占40%。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来对学生成绩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数字化技术教学篇10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初中教学

当前,数字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教育逐步实现从传统教育向数字化教育的跨越式变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化资源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特点

1.教材多样性

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依靠课本进行讲解传授。学生练习时,也是看着课本上的步骤进行操作。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以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等方式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其多样性能够将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进行视听学习。

2.信息及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纸质教材的弊端凸显。通常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应用程序的产生、更新升级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天内实现,而纸质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这些新的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纸质教材在内容的更新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滞后性,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先进、更新颖的教学知识。而数字化资源可以及时更新教学信息,为师生提供最前端的信息技术知识。

3.资源共享性

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将全世界的信息资源汇聚起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一网计算机上访问教学资源网站,运用相应的搜索引擎快速寻找信息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师生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资源(如电子作业)加入到数字化资源库中,采取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对其进行运用和再创造,实现资源共享。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合理应用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将信息技术课当作娱乐时间,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学习效果也不好。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无处不在的信息――信息的概念”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的传输及获取方式、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给学生展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广告等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信息的传递有不同方式的认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信息?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学生可能会回答,“老师给我们讲课,让我们学习知识”“新闻联播播报的新闻,也是一种信息”等,让学生自主说出不同方式传递的内容为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和公布信息的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的教学方式是:依据课本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某种效果实现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练习,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思路和指导方法进行学习,缺乏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资源,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发挥空间,让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网页相关知识时,知识量比较大,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网页布局、规划流程、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做一个网站,在保证网站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基础上,不限制学生对设计网站的主题、结构布局和内容要求,评比出谁的网站设计新颖、创意性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网站。举一些不同风格网站的例子如社交网站――QQ空间、购物网站――淘宝商城、新闻网站――凤凰网等,不要求学生能做出与之媲美的网站效果,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思路。然后让学生思考把什么内容放到网页上,通过什么途径收集网站所需的内容,添加一些什么信息能够美化网站,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开展针对性教学

数字化资源不必像课本教材那样拘泥于书本文字,它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和便利型,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校能力和学习特长提供不同的教学信息,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word页面设计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可能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而有的学生则在课外已经对相关知识熟悉掌握。如果教师采用“大锅饭”的教学方法,给大家统一讲授,都从最基本的word基础知识讲起,势必会让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厌烦,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向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信息,_展针对性教学。比如无基础知识的学生,按照原本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和练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的计算机端发送进阶阶段的学习任务,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存在感和被重视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优化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科技不断在发展,一些新的知识、技术产生,相应的一些老旧的知识或技术就会被淘汰。信息技术教学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所学的知识都是过时的。这种说法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纸质教材的滞后性,它的这一缺陷注定其不能及时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学的是“过时”的知识。数字化资源的及时更新优势,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具备有效性和时效性。例如,信息技术教材中关于Flash知识,其讲解的adobeFlash软件版本比较老旧,与当前更新的版本软件界面、功能插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虽然学生通过学生旧版本也能学到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后期在软件使用时,一些学过的但是已经淘汰的旧版本功能“无用武之地”,还需要重新了解学习新版本软件的功能。借助数字化资源,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跟学生讲授新版本、新知识,引入最新技术和理念,让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前端信息技术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紧跟科技发展,结合学生实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化资源,借助数字化资源的教材多样性、信息及时性和资源共享性,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针对性教学。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