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5:36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的中央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通常情况下,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可以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也在不断的深化,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现行财务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更好的管理企业的财务制度,如何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点问题。

1我国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

1.1国有企业的职责

在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是由我国的中央政府投资及参与控制的企业。国家会委派国家工作人员进驻企业来主持生产和经营的活动;国有企业可分担一定的国有管理职能,它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有一般的营利目的,但不以营利为其唯一目的,其营利性的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而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以及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方面和社会利益而经营。国有企业在实行国营时,所得的利润要上缴国家。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1.2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现阶段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在所有的领域中仍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进攻中国的市场,对民营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冲击。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和冶金等重要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居于领先地位。

1.3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性

国有企业执行国家计划和各项经济政策,担负调节国家的社会经济的职能。国有企业虽然是由国家出资的组织体,但并不同于普通的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也要依法设立,但与民营企业所依据和适用的法律却有所不同。此外,国有企业还会享有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和特权等资源。国有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特权,但是也受到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限制,承担许多特别的义务,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要求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要以政权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管理。

2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

要想建立现代化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就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的财产权相分离。只有明确国有企业是法人财产权的主体,才能让国企真正成为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组织,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来看,企业的自主经营权难以得到落实,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太多,导致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国有的资产大量流失,致使国家的权益受到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理顺国家与企业间之间的产权关系,导致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

2.2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过于单一

在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以后,为了保证法人的财产能够在企业内部有效运作,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然而,由于目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并未有真正转变,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忽视与国家的委托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就会出现有人利用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和经营权失控的时机,采用过低的资产评估手段来转移国有资产,而使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

2.3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国企收益低的原因之一。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占用大,给企业造成沉重负担,导致企业的发展缓慢。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就阻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此外国有企业的负债过高也是个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并不对应,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大多来自负债,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使企业日常财务收支受到资金短缺的困难之中。

2.4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财务管理知识

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知识,只是单纯的追求企业的利润,没有意识到企业的风险,对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判断大都以预计的利润率为主要标准,只是看重投资的回报,不考虑加入的风险价值和时间价值,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延误占领市场的好时机,是企业失去竞争的优势。

3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明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具有整体性。要想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的主体就必须是财权和理财活动的主体。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必须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此外,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也应具有多元性。要根据《公司法》中的规定,把企业的财权分割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这几个不同的主体之间,使其相互制约,在利益的关系上推动与约束并存。

3.2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

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例如加强对闲置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固定资产出租或出卖,同时要为效益较好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促使其快速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通过有效途径将企业的债务资金转化为股权资金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轻应付利息的压力,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减轻财务压力。此外可以用增量资金来调整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与资本结构,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

3.3树立国有企业的抗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尽全部可能为企业扩大利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管理者在面对企业风险时,必须要合理运用经济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调节和平衡。最好的办法是使高经营的杠杆率与低财务风险率相互配合,而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的风险率相互配合,以达到整体风险最低化。

参考文献:

[1]冯兆霞.浅淡完善我国国有中型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0,05.

[2]李敏.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J].现代商业.2008,06.

[3]何劲军.浅谈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7.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国企财务问题国企财务制度

现如今,在我国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受到传统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模式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目前,为保障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市场的需要,并且能够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够在现代化经济市场中占据优势,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迫在眉睫。面的当前新的发展时代,我国国有企业要对财务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和应用。

一、我国国有企业财务制度中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有部分的国企由于旗下的子公司较多,并且其分配的部门比较多,从而导致该企业的财务管理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不配套,并且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处于人工阶段,并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从而在这种国有企业中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并且违法乱纪的现象也会随之出现。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的财务管理制度多年不去更新完善,从而导致在许多的财务账务的处理上、物资采购方面及招投标资产保值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资金管理及明确规定审批流程。从而使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得到好的经济运营和资产管理,造成我国国有经济流失。

(三)缺乏财务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之间很少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人浮于事,并且又有很多的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致使一些财务人员职责不清晰,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只注重形式,对风险的管理意识较弱,部分财务部门的人员习惯听从上级的指示,只是重视年度考核,更有甚者为应付考核而提供虚假的数据,从而导致有许多单位的账目与实际不符,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坏账,是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营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重视企业产权结构的改善

在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产权结构的改善要予以重视。在产权的关系上加以明确是企业产权结构能够得到完善的前提。为了能够使企业的产权结构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就需要对企业的股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进行发展,并且对企业机构的投资者的投资进行不断的强化,在实际中,可以通过委托的方式对投资进行。企业产权结构能够有效的反应出企业当前的形式,并且能够促使企业产权关系的清晰化、透明化,并且在资产的收益权上能够得到重视,从而在多方面保障我国国有资产出资到位。

(二)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市场体系及法律体系进行完善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中,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对财务的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的市场体系及法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且能够使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质量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在对企业财务治理市场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重视银行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对债权人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要予以重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市场体系加以完善,通过企业在市场体系中对财务治理的完善,并从法律体系上对其进行保证,从而能够保障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完善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中,从企业内部控制上对财务治理不断强化,可以使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能够得到优化发展,因此,在财务治理中要对财务激烈约束机制进行完善并建立。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完善,可以促进企业的经理人与国有企业的利益发展相结合,并且能够使利益最大化。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对约束机制进行建立和制定,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管理。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完善可以使企业财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积极,使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能够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保障。

(四)加强对国企的业绩考核措施的合理化实施。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年度业绩考核是企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年度业绩考核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入。国有企业的年度业绩考核合理化的实施,则需要通过对考核指标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在年度业绩考核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整套信息化。合理化的考核指标,包括对利润、经济增长值、企业的盈利能力及股东的经济要求等考核指标进行不断的完善。企业业绩考核措施的合理化实施,可以不断调整企业的损益类型项目及资产类项目,从而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并且对市场发展的环境进行精细化调查,根据市场的不同变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及时引进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财务治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有效的保障我国国有企业在现代化经济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祺.当前国企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导报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3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财务信用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因而研究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的核心功能,找出现有企业财务信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强企业财务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构建一个操作性强、科学、适时的企业财务信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的核心功能

对制度功能前后关联性认识的不清晰,就会导致对制度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机理认识的不清晰。一些研究人员对于财务信用制度降低交易费用、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和提供有效信息使预期成为可能这三种制度功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细想一下可以发现,财务信用制度之所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是因为制度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使预期成为可能。同样地,财务信用制度之所以降低交易费用和使外部信息内部化,是因为制度同时提供了激励与约束的手段。因此,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的最核心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提供激励与约束,而这一功能则是通过一些具体途径实现的。

二、我国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的现状分析

1 企业产权制度建设不完善

信用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信用的产生完全在于市场主体在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中自觉地尊重对方的财产权利,真正做到真诚相待,并完全以真实、诚恳、善意的态度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真正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做到恪守承诺,讲求信誉,不欺不诈,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占他人的利益,严格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信用问题的实质是财产问题或产权问题,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前提是交易双方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说交易主体必须是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财产主体。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已经成了一个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2 企业财务信用奖惩机制不完善

中国信用法制建设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在一些违法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不讲信用的企业法人和个人也不能受到应有的谴责。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薄弱,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缺乏监管,造成虚假信息盛行。由于缺乏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导致不讲信用的经济主体的失信收益大于其守信收益,因此,失信成为了一种伪理性的选择,这实际上等于鼓励了失信行为,也是导致中国企业财务信用失信的大规模“传染效应”的主要原因。

3 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介征信服务机构是专门从事市场主体信息的收集、整理、评估并提供咨询服务的社会组织,承担着财务信用的自律、评估、服务、咨询、担保等功能,在弥补财务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仍是“非征信国家”,信用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严重滞后。现存的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不仅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由于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财务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

4 企业财务信用缺乏长期管理机制

事实上,企业内部财务信用管理应包括对应收账款和商品销售的管理,对与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所有主要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和管理,是企业财务会计部门连接各业务部门的桥梁,也是企业筛选客户,并与诚信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纽带。我国企业普遍缺乏这一重要的管理环节,是造成企业对失信行为约束不力的重要原因。

三、对加强我国企业财务信用制度建设的建议

1 强化政府的信用监管职能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建立征信国家的基础。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信用监管是每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从目前对企业财务信用监管的实际情况看,作为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管的综合执法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其对市场主体登记、经营行为监管等方面的优势,在加强对企业财务信用监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2 完善客户财务信用政策管理制度

目前,许多企业应收账款得不到控制,是因为企业在对客户的交易额度、结算方式、信用政策等方面缺少一套科学的标准和程序。财务信用政策制度包括信用申请审批制度,信用额度审核制度以及信用复审制度。这项制度以控制客户的信用额度为核心,使企业交易决策科学化、定量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和信用失控。通过这些制度可以明确企业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分清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级决策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对一个客户授予一定的信用限额,意味着客户、销售人员、管理决策人员都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约束。

3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将应收账款作为一个专门的管理对象,实行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赊销活动可以扩大产品销路、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并大量存在于企业内部。然而,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财务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客户财务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货款。

4 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要实施全面的信用管理,首先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管理职能。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应当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至少也应当设置信用监理。企业管理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用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是使这项重要的管理职能更加合理化、专业化的基本保证。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协调

一、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间关系及问题分析

1.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分离的现状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引发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到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确立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分离。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分离最终表现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收益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应税收入包括:①销售货物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转让财产收入;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⑤利息收入;⑥租金收入;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⑧接受捐赠收入;⑨其他收入。

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的口径与内容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项目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计入会计收入但不能计入应税收入,如财政拨款收入;二是计入应税收入但不能计入会计收入,如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收入;三是先计入会计收入后计入应税收入,如股票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企业有盈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会计收入,实际收到时确认应税收入;四是先计入应税收入后计入会计收入,如提前收到的租金、利息、使用费等。

(2)会计费用与税前准予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

据统计,会计费用和税前可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项目较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会计制度扣除但税收制度不准予扣除,如违法经营罚款、税收滞纳金、赞助支出、超过税收制度规定标准限额的捐赠支出等等;二是税收制度准予扣除但会计不扣除,如附加费用的扣除;三是会计先扣除税收制度后扣除,如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四是会计后扣除税收制度先扣除,如企业采用平均法折旧,而报税时采用加速折旧法。

2.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过度分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财务会计对国家有关机关(如税务机关)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缺少关注。因此,造成“税会”过度分离,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难度。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纳税人纳税意识较差,不登记、不申报、申报不实,以及通过各种办法少列收入或多列支出现象普遍;现有税务公务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和纳税申报质量不高,同时,缺乏税务等中介机构的强有力支持。尤其在反避税领域,在世贸组织体制下,跨国资本流动极为频繁,监管和反监管的斗争将是国家经济监管部门管理贸易经济的主要内容。跨国公司通常拥有丰富的国际理财经验,绕开东道国法律管制的手法多样,这些都对我国的税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税会”差异过大无疑会加剧税收监管的难度。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方式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与协调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二者的协调必然要以其中一种规范为主要参照,进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协调的过程要依照业务性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税收监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思路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会计制度应该体现“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中应该利用“税收工作存在很大的会计信息依赖性”以及“税收对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来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必要协调。

1.同时完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是协调的关键

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协调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会计改革与税收改革总是相伴而来,会计和税收都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经营的现实需要而各自做出相应的调整。但一般而言,会计制度较为先行,尽管由于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协调要求,税收法规在制度层面上应当积极谋求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另一方面,会计制度一定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需求,在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中发挥会计对税收法规的信息支持作用。

2.要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管理层面的合作和配合

会计和税收的法规制定和日常管理分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立法取向的不同,所以两个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合作是会计和税法在规制上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两个部门的沟通和配合,设立由两个机构代表组成的常设协调机构,不论在法规出台前还是执行过程中都加强联系,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差异损失,有助于加强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这同时也是加强会计界和税务界相互宣传的一个重要媒介,可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调的有效性。

3.会计要加强必要性信息披露对税收的支持

我国会计制度建设除了要解决具体业务规范制定,还要加快针对宏观管理目标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建设,使会计信息得到全面、充分、准确的披露。建议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涉税交易及事项的信息披露规则》,或者暂时在《租赁》《固定资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借款费用》等准则中增加披露条款。披露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使会计不能为税收提供所需的信息,而税收也不可能及时地将信息需求反馈到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沟通不畅无疑加大了税务部门的信息获取成本。

参考文献:

[1]董再平:论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的选择.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

[2]李心源戴德明:税收与会计关系模式的选择与税收监管.税务研究,2004(11)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5

关键词:财务制度制定主体《企业财务通则》存废

1993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为基本原则和基础、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为补充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对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应该回归企业,不应该存在由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各类企业的财务制度,如果有的话,应该是企业自身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布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而主张“保留、修订”的一派观点虽不提“废除”二字,但他们所打造的“新瓶”中我们也难以看到多少“旧酒”的影子,对《企业财务通则》几乎是推倒重来,且在诸如“财务制度被税法取代”、“由政府出资人制定财务制度”等方面,与主张“废除”的一派观点大体一致。这样看来,存废两派观点都认为原有《企业财务通则》业已过时,分歧在于是废除,还是修订。从企业财务制度制定主体的角度看,在政府出资人职责转归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行使后,财政部不再具有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权限,《企业财务通则》应该废除;但作为社会管理者,财政部可以制定一个财务制度指导性规章,为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供总体框架和依据。

科学界定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主体

要界定财务制度的制定主体,必须从企业财务制度的内涵上来寻找答案,否则答案会千差万别。制度就是游戏规则,是一种行为规则,它是与特定环境相适应,是约束特定利益主体行为的一种规范。

企业财务制度就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由企业财务主体制定的,旨在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原则与规范。企业财务制度的本质是财务管理者意志的体现,是企业财权安排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财务制度的制定者是财务主体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nexusofcontracts),而契约只是一个资本所有者(人力与非人力资本)之间为让渡各自产权,而彼此做出的保证兑现的承诺,既然是一个承诺,那就无所谓归谁所有的问题。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是没有所有权的。但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所有权概念是存在的,它是指契约的内容,即产权主体之间在契约中达成的分配控制权,分享剩余收益的条文。那么,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谁应该拥有控制权呢?相应地谁应该拥有财务控制权(财权)呢?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为实现剩余索取的最大化,总是拥有最终控制权。虽然在存在委托――关系的现代企业中,人(经营者)会因其拥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更多的信息,而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但这一控制权会受到委托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最终控制,且这一最终控制并不随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好坏而改变(Hartandmoore,1990)。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在传统企业,两权合一,企业控制权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显然,他拥有财务控制权,从而成为财务主体;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企业控制权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共同拥有,且无论企业经营好坏,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最终控制总是存在的。显然,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共同拥有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二者都成为财务主体,从而现代企业的财务主体呈现出二元性特征。既然企业的财务主体是所有者和经营者,那么财务制度的制定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而不仅仅是所有者(出资人)。

财务制度的制定具有微观性

这里的微观性,强调从企业和个人的层面,而不是从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层面来讨论问题。有两层意思:我们是在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层面上来研究其财务制度的制定权限问题,如前所述,这一权限在传统企业由所有者独立拥有,而在现代企业由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行使;我们强调财务制度是其制定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在充分考虑到企业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共同做出的关于企业财务权力责任利益安排的一项制度性规定,它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运作的全过程。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财政部制定《企业财务通则》是否具有微观性。由于财政部具有双重身份,这一问题变得比较复杂。一方面,作为政府出资人,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能制定《企业财务通则》,具有微观性。但财政部作为所有者与普通自然人和法人不同,它不可能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的控制,要通过多层关系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再加上长期以来,财政部对国有企业没有完整的人事权和财务决策权,因此,其作为所有者的意志难以在微观层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管理者,财政部制定《企业财务通则》,具有宏观性。它是站在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立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活动加以规范,使之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企业财务通则》本身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张为国(1995)认为,《企业财务通则》制定过程过于匆忙,与其他法规、准则严重重复、不相协调,未能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未能全面理解财务管理的功能;再如盖地和栾甫贵(2004)认为,原有《企业财务通则》以“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理论认识为指导,在新形式下已经失去其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和实践依据,需要对其制定主体、性质、内容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正因为如此,企业无法将其作为建立内部财务制度的依据。这样,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来看,《企业财务通则》都难以落到实处,出现名存实亡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了。

财务制度的制定者随经济体制的不同而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者没有财务制度的制定权。计划经济的制度基础是国有制与指令性计划。在国有制下,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一方面,作为产权主体,政府要履行所有者的职能;另一方面,作为政权主体,政府则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结果必然是“政资合一”和“政企合一”。由此决定了传统国有企业只不过是政府行政系列的附属物,也决定了企业经营者只是充当“监工”的角色,不可能拥有企业控制权。对此,林毅夫(1997)有精辟的论述: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政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没有一个简单且低成本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充分信息指标,为了防止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权益,截取生产剩余,以保证指令性计划的执行,维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就不能给经营者以控制权,于是,就形成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完全被统死的微观经营机制。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不可能拥有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权。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简政放权、两步“利改税”、“利税分流”、承包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不同形式的改革,伴随着这些改革,经营者拥有了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的一部分控制权(包括财务控制权)。由于财务制度的制定权是企业财务控制权的一部分,此时,拥有了信息优势和一部分控制权的经营者也拥有了财务制度的制定权,经营者的意志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扩大企业经营自、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结果。但问题在于,政府出资人未能在放权以后对经营者产生有效的约束,其意志未能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中体现出来,致使经营者的意志事实上成为企业财务活动的指南,经营者的理财活动成为不受约束的理财活动。具体表现在:企业扩权以后,不注重技术改造和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相当普遍,缺少谨慎态度的投资扩张行为泛滥,通过种种方式侵蚀国有资产的行为令人震惊。这也告诉我们,要在制度上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必须充分考虑到政府出资人的利益,使其意志切实落实到企业层面上,从而使经营者的理财活动受到应有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企业财务通则》何去何从

1997年以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开始推行,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国有中小型企业逐步在市场中退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2003年国资委成立,对国有企业的人、事和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我们探讨《企业财务通则》的存废问题。

微观层面

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权属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当财政部不再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相应的权力转归国资委行使后,财政部也就不再具有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权,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财务通则》应该废除。那么,能否由国资委主持制定或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呢?许多财务学者对此持肯定的观点,但笔者对此持有异议。国资委作为政府出资人,理所当然拥有国有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权,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权利行使的范围仅能覆盖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在企业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足1%,由国资委制定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企业财务通则》显然是不适当的,更何况成立国资委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不在的问题,因此,国资委目前应该考虑制定适用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并将其意志在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上体现出来,从而将其作为政府出资人拥有的财务制度制定权落到实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理财活动进行实质性的约束。

宏观层面

按照前面的论述,财政部显然不能再以政府出资人的身份制定适用于各类企业的财务制度,那么可否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呢?对此,柴启炎、李天霞(2004)以《立法法》、《公司法》和《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提出财政部作为主管企业财务的职能部门,有权制定统一的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并提出用“老瓶装新酒”的方法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笔者认为,修订不如推倒重来。《企业财务通则》是财政部履行政府出资人和社会管理者双重职能时制定的,深深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其具体内容不是小修小补就能完善的,不如另起炉灶,用“新瓶”装“新酒”,废除原有《企业财务通则》,制定一个类似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指导性规章,可以命名为《企业财务制度指引》或《企业财务制度标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改变现行《企业财务通则》名存实亡,理论纷争不断,企业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为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供标准和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指引》或《企业财务制度标准》的具体内容可以以理论界关于财务本质、财务主体、财务目标、财务职能等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环节为主线,将财务分权分层管理的思想贯彻其中,从而为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供总体框架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为国.企业财务通则的问题与出路.上海会计,1995(5)

2.罗飞,蒋茵.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兼论撤销企业财务通则的必要.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3)

3.伍中信.有关财务通则的存废问题.财政研究,1996(6)

4.柴启炎,李天霞.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探索.财务与会计,2004(4)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6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策略

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发展,提高了税务运行效率水平、促进了国家有关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在新的财政税务制度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各大企业为节税、避税,采用了一些措施,而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各大企业,这给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实际问题均阻碍了我国财政税务制度发挥其本来的作用,给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企业管理、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让新财政制度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严格监管,通过企业的严格执行,落实好财政税务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够促进我国税收工作稳步进行,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新财政税务制度的实施能对企业中的生产力结构做出优化调整,使企业资源得到重新分配,从而带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也符合我国经济市场的整体需求。科学的财政税务制度能够促进国家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使双方经济水平调整成成螺旋上升状态。

(二)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地位企业在社会结构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社会的经济水平也深深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财政税务制度的颁布、实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企业如果能够快速适应国家的新制度、新政策,企业就能搭上时代的列车,顺利前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提高综合竞争力。反之,就会错失发展机遇,面临被时代与竞争对手淘汰、甚至破产的风险。可以看出,顺应时代要求,抓住发展机遇能够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使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进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凸显我国企业的重要地位。

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未能完全匹配新财政税务制度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过程中,企业也积极参与到了改革当中,发表意见和建议,以此来保证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科学合理性,但部分企业在财政税务制度落实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缺乏对财政税务制度深入分析,在财务管理当中依然沿用陈旧、落后的管理制度,而未针对财政税务新制度改革要求进行相应调节,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完全匹配新财政税务制度。而征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征收税费时也经常未按严格征收相关法规执行,使得企业财税管理出现松懈情况发生。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各企业由于资源优势通常会对税收征管进行详细筹划,采取政策上便利,利用合法手段避税、节税,这使得征管部门与企业针对税收问题会出现矛盾,如果财政税务制度未能完全顾及到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漏洞,那么就会使企业税款征缴与实际征收情况不符等情况,容易引发相关财务问题,使企业面临毁灭性打击,不利于企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给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带来最直接的影响。由于税务活动在企业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税务活动通常具有极高的重视程度,因此,会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活动。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素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得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不能紧跟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步伐,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观念、行为不符合税务规范,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必然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管理危机,不利于企业生产与经营。甚至部分企业仍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内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税务观念,经常会发生税务方面的问题,这势必影响企业长足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落后财政税务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后,不仅影响的是政府相关职能与财政收入水平,还涉及到我国当前企业与企业内部相关制度与之相匹配,面对国家相关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必然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严峻挑战。特别是对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对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还处于信息滞后阶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无法与新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同步,未能做出科学化的调整,会导致企业出现问题时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财政税务制度在改革时,应做好相关风险评估以及充分的准备工作,使企业有充足的应对时间做出合理的调整

三、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策略

(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新制度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随时应对当前财政税务制度做出的调整,从而做出相应改变;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应建立应急机制,针对财政政策突发状况能够紧急应对,使企业能在出现问题时减少企业的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企业应建立完整的管理框架,可设计专门的管理部门对财政管理进行管控,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适应财政税务制度,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应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当前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高要求,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视。首先,在招聘人才时,企业应提高招聘门槛,从源头引进具备专业管理素养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其次,企业应针对企业原有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聘请财务管理专家展开讲座的形式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整体技能的提升;最后,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财务管理人员形成自觉地财务管理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减少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出错率,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达到一定成效。

(三)企业应引进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管理体系企业不但要具备完整的财务管理内部制度,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财务管理机制落实到实处,监督机制可以是企业所设立的单独部门,也可以采用各部门轮流监督的形式,确保企业内部良好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环境,确保企业秩序有效运转。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落实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使企业具备一整套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压力,也能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应完整的梳理财政税务改革制度流程,简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财务管理工作应具体落实到个人,企业应明确个人职责,对于贡献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消极怠工、违反财务管理体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惩罚,从而实现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四)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员工观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及时更新管理观念,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国家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提高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充分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应加强约束常规财务管理活动,运用规范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观念。其次,应对企业当中各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评估,加强企业内部审查机制,使得财务管理人员达到规范化的工作要求。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观念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更新,应不断适应新财政税务制度政策的相关变革,保障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财务通则》调整修订

一、随着经济态势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企业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也不断引入,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其中也不乏国有企业。近年来,财政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加科学的管理要求。此外,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各省国资委分别牵头制定了《国有资产法》和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也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提供了可供遵循的法律规范。各级国资监管部门也要求或引导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方式,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权限,企业运作更加规范。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遵循规则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缺乏必要的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随着各级国资委的成立,国有企业出资人不再缺位,国有资产管理日趋规范,特别是国有资产法和各个地方国资监管条例的出台,使国有资产管理有法可依,国有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出资人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运作。2008年,针对企业内部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财政部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陆续出台了17个配套指引。以上法律规章的颁布实施,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遵循的规则更加清晰。

二是管理定位发生变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完全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已从原来的记账核算向管理决策支持实现全面转变。财务不但进行事后核算,也进行着意义更为重大的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

三是管理内容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大批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显著提高,财务管理的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管理内容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风险日益凸显。财务管理领域从会计核算、全面预算、税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传统领域,逐步扩展到资本运作、生产控制、资金池管理、业绩管理等各个方面。

由于财务管理内涵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应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享有绝对的主导权,企业管理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内部事务。但是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方方面面发生联系,比如国家、债权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都会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没有遵循一定的规则,那么相关方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需要一定的规则去规范企业的行为,包括财务管理行为。这些规则除了各种财经法律,还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等。

在当前由各级国资委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通则应与其它财经法律、规章一样应着眼于调整企业的外部关系,保障各外部相关方的权益。

二、随着财务管理领域的拓展,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位发生显著变化

企业财务制度一般是指企业内部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的需求,在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自行制定的财务管理规章。

会计准则是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指南。

内控制度是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规范。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从国家层面看,财政部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17个配套指引,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规范性框架;从企业层面看,应在国家提供的内控框架基础上,制定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体系,包括内控控制的设计、执行和监测等。

管理会计是一个将会计深入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会计学分支。通过深入挖掘会计信息,并加以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进行经营控制。

上述财务管理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都可能会涉及。其中,会计准则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由于是财政部制定的行业规则,因此企业必须加以遵守;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必备规章,由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自行制定;管理会计是企业挖掘会计的管理价值的行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开展。

财政部门是国家财经秩序重要规范者,承担着规范企业会计秩序的主要职责和企业财务秩序的重要职责。财政部门必须要制定统一、科学的会计核算规则,以使各企业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满足外部相关方的需要。财政部门还会同其他财经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来促使大中型企业能够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规避企业因自身管理水平不足而存在内部控制漏洞,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重大财务风险,促进财经秩序的平稳、有序。而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如制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则可由企业自主开展,或者由出资人督促企业开展。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财政部门不宜干涉,或者说过多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在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通则需要重新定位

2015年8月,国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第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意见》明确指出:“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第三,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意见》强调:“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第四,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要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这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础。因为不以资本为管理纽带,就没有股东地位的平等,也就不可能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从以上论述看,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切入点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说,通过加强董事会的作用,从“管资本”入手,做好国企的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管理应主要由履行国有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来完成,并且国资委也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对国有企业的管控。因此,财政部门要考虑财务通则的制定目的是什么?是通过约束企业财务行为来规范社会财经秩序,还是以约束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来保护国家权益。按照上述分析,如果是后者,那么现在更应该通过产权纽带,由国资监管部门实施。如果是前者,那么则应该打破适用范围仅仅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限制,将制度推广至所有企业。

四、必须调整财政部门对企业管理职责和方式,以增强通则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在逐渐转变。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逐步退出了微观经济层面的运作。但是财政部门作为国家财经秩序的重要规范者,可以从维护国家财经秩序的角度出发,制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防范恶性财务风险的规章制度,例如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而且其应用并不限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应用于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承担管理成本的所有企业。因此,在当前体制和政策环境下,企业财务通则应考虑进行重新定位,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大中型企业。

如果企业财务通则的整体定位进行了调整,那么通则中有关财政部门对企业管理的职责和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一,通则规定,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

《公司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按照上述公司法和内部控制规范的规定,财政部门不应再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而应由董事会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及其他内部控制实施管理。并且财政部门也难以有足够精力指导这么多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在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企业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方式抽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能是较为可行的管理方式。同样财务关系隶属于同级财政机关的提法,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第二,通则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

上述职责虽然是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但是并未与企业财务管理有相关性。因此,作为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意义不大。

五、必须深入分析和调整通则的框架和内容,使其满足当前政策环境和实务管理的需求

企业财务通则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例如“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界定投资者职责和经营者职责等。二是对企业财务运作的规范性要求,例如“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等。三是对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要求,例如“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企业应当依法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者占用国有资源的费用等”、“企业出售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等。四是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事项,例如:“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清算报告应当报送主管财政机关”“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等。

通则中对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所占篇幅最大,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尚未出台前,对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出台后,通则这部分内容与内控规范产生了较大重叠。例如,通则和规范都指出,企业要建立存货管理(保管)制度、合理确定销售定价机制和建立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等。对于重叠的部分,既然已被重新编入内控规范,而且内控规范将财务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控要求整合成了一个完整框架,因此应考虑在通则修订中予以删除。而对于剩余的没有重叠的部分,则可予以保留。

通则中对企业财务运作的规范性要求,是从规范财务秩序角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限定,是统一财务工作标准,确保财务信息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应予以保留。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应重新评估通则的这部分内容是否应予以修订。

通则中对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要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已做出明确规定,但企业经营所受的法律约束远不止通则所列举的情形,企业理应熟悉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展开经营管理。因此,对于此部分内容,通则修订中可以考虑删除。

通则中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事项这部分内容,因为国家政策调整,政企关系发生变化,所以需要重新梳理,评估其有效性,以确定是否保留或修订。

六、对新时期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财政部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财政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包括:“起草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制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政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监督检查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是:“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8

一、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建国初,我国在东北地区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即开始试行总会计师制度。1990年12月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总会计师条例》,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原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张佑才将之概括为:“不到位、没有位、搞错位、排末位”。因此说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没有正常有效的运行也并不为过,多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中国总会计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7%的国有企业未设置总会计师。而据统计,至2005年12月,中央企业169家,在经过连续三年三次公开招聘后已设置和配备总会计师的企业也只有102家,约占60%。

笔者认为,形成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运行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协调,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1985年通过的《会计法》,对于设置总会计师的规定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来执行。大、中型国有企业是不是要设置总会计师,原来的《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实际上非常的模棱两可,其表达的含义主要就是:①设置总会计师不违法;②如果要设置总会计师,要遵守《总会计师条例》。在这样的法律条文指引下,总会计师当然就成了国有企业可设可不设的、可要可不要的“领导”了。《总会计师条例》第六条规定总会计师负责“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护国家财产”,并且“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纠正。制止或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处理。”显然这个条例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很不适应了。1999年10月《会计法》经过修订,终于在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但是《总会计师条例》至今没有修改,一个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条例当然是不可能得到切实执行的。

《会计法》规定了要设置总会计师,但在《公司法》中不论是修订前还是修订后都未见到“总会计师”四个字的踪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在《公司法》里叫做“财务负责人”。即使在专门对“国有独资公司”和“公司财务、会计”进行规范时,也未提及总会计师问题。这说明《公司法》对总会计师的设置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2.没有一个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主体。

任何一项制度的运行既要有执行者,又要有监督者和管理者,如果说国有企业是总会计师制度的执行者,那么谁又是这个制度的监管者呢?我们仔细分析,在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这个制度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监管者,甚至执行者也不易确定。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财政部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但是,它并不负责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按照《总会计师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是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可以说,政府主管部门是一个管理主体。显然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不提名,则政府主管部门就可以不任命或不聘任。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都不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模棱两可的条文使它们没有压力和动力对总会计师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管。从执行主体来说,可以说国有企业是当然的执行主体,但是,从上文分析,到底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行政领导人是执行主体还是其政府主管部门呢?2000年以前的《会计法》本身就没有规定国有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行政领导人还是其政府主管部门,实际上都是执行也可不执行也可。2000年《会计法》修订后,由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总会计师制度仍然没有明确执行主体和监管主体,因而使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运行不理想。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可以说才有了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监管主体。

3.国有企业对总会计师的职能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人认为,总会计师只不过是企业的会计总管而已,把会计工作理解为简单的记账、报账的工作,忽视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因而自然不重视总会计师;有的认为,总会计师主要是代表国家来监督国有企业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设置总会计师不利于企业的灵活经营,从而,有意无意地回避总会计师的监督;也有的认为,财务会计工作固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不如销售工作或科研工作重要,也就是说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没有认识到总会计师在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不少国有企业对总会计师的职能作用的认识没有到位。

二、从法人治理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的定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运行不理想,对总会计师的定位不清是其理论上的根源。

我国的总会计师出现于建国之初,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系从搞计划经济的老大哥――前苏联那里引进的舶来品。在计划经济时代,该制度作为“一厂三总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总会计师以“双重身份”(国家身份和企业身份)进入企业行政领导班子是与当时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相适应的。1990年12月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总会计师条例》,从而以法规形式确立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明确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要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显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又应该如何定位呢?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对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公司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公司财务应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公司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完整、及时的会计信息,监督其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经营者财务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完成对出资者的受托责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经理财务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实现董事会的财务管理战略和各项财务决策。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体系中,出资者财务侧重于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经营者财务侧重于对公司财务的决策和对公司经理的财务监督,公司经理财务则主要是对公司经营者财务的执行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因此公司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和监督主要体现为董事会的财务决策和监督。

出资者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主要依赖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和市场的力量,董事会的财务决策和监督以及公司经理的财务执行和内部财务监督则都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来实施。因此在美国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在董事会通常都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和精通财务会计的独立董事,并由董事会直接任命CFo(ChiefFinancialofficer)。公司的Ceo也由董事会任命,但CFo既对董事会财务决策负责,同时又对包括Ceo在内的公司经理人员进行财务监督和业绩评价。在公司经理以下,再设立财务总监(Controller);对于规模较大的集团性公司,一般分别设首席信息官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主计长(Controller)和司库(treasurer),但首席信息官Cio、主计长和司库又统一归CFo管辖和领导。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以后,美国的有关法规规定,CFo还应当分别向Ceo和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会计报表还必须由Ceo和CFo同时签字。可见,无论从现代法人治理理论还是从西方的财务管理实践来看,将CFo定位于既对董事会财务决策负责,同时又对Ceo进行财务监督,并对Ceo汇报工作,不仅是科学合理、意义重大而且是现实可行的。

我们再看我们国家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的定位。虽然国资委有关规章中已显示出正在改变总会计师只对总经理负责的迹象,但目前最主要的定位仍然还是对总经理负责。这种定位无疑不利于建立企业的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不利于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管,也是不符合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要求的。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会计委派制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而且至今经久不衰,就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定位的缺陷,同时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必须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进行重新定位,对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

三、完善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的若干建议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现代西方的财务管理实践以及我国各地自觉自发实行的会计委派制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给我们完善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以新的启示,那就是必须使总会计师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必须把总会计师制度放在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考虑,必须对总会计师重新进行定位,必须赋予总会计师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关于称谓。到底是仍沿用原来的“总会计师”名称还是使用“财务总监”名称,或西方流行的首席财务官(CFo)名称。我们建议使用“财务总监”名称为好。因为,第一,总会计师名不副实,词不达意;第二,“一厂三总师”制度因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符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很少完整实施。第三,近几年,深圳、广州、上海等很多地方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功,使用“财务总监”称谓已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接受;第四,“财务总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联系,而“总会计师”则往往与厂长负责制联系;第五,“财务总监”更符合或接近国际惯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英文上已表述为(ChinaassociationofChiefFinancialofficers),即中国首席财务官协会,而且已于2004年加入国际财务总裁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nancialexecutivesinstitutes)(也有人译成财务总监协会国际联合会),并于2004年10月11日首次组团参加了其第35届世界大会。考虑到首席财务官在我国企业界的认知度还很低,且与之共存的首席执行官制度还未建立,因此我们认为使用“财务总监”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它企业目前都是比较贴切的。

(二)明确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以前的国有企业总会计师是“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管”,因此在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国资委成立后,应明确国资委为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体现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其主要职责应包括:1.制定有关财务总监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明确财务总监的定位;2.按照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委派、任命或免除财务总监;3.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和管理。4.规定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任职资格以及职责权限。

(三)尽快制订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原来的《总会计师条例》因已明显过时应予以废止。目前,很多地方都已下发了财务总监管理的暂行办法。但是国家在这方面实际上已落后于地方。国务院国资委目前正在制定《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责任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出台后,对地方国有企业应当有明确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四)准确认识和规范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责任。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制订的《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责任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财务总监的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建设职责、企业财务监督职责、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职责、企业价值管理职责。我们认为这种职责定位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原来《总会计师条例》所规定的职责范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同时,这也是我们认为应改变称谓的原因之一。关于工作责任,国务院国资委上述讨论稿文件中指出,财务总监应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承担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相应责任及法律责任,虽然前三个责任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理清,但从总体上说,财务总监承担责任的内容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与经营管理当局中的其他副职相比,财务总监无疑对国家承担了更大的工作责任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要准确定位。无论是国务院国资委正在讨论出台的管理办法,还是前面已提及的我国不少地方实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实际上都赋予了财务总监既对所有者负责,又对经营者负责的“双重身份”。如上海,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度以后,便不再设总会计师。前文我们从理论上已经对财务总监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准确定位后,才能科学地确定其工作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1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1.1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到位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的过程,由于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财务管理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经常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引发风险。首先,财务预算管理不够完善,存在事后管理现象,财务管理制度过于形式化,财务监管不到位,易导致资金流失,费用成本严重透支;其次,由于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提供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导致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决策出现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复杂的改革环境提高了财务风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损失性等特点,很容易受内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内外部环境都比较复杂,在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可能因为得不到准确的信息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很好地把握改革策略和机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风险。另外,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这就可能带来财务或经济管理上的风险,阻碍企业改革的实施。

1.3改革过程中体制转换产生了新的风险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必经阶段就是进行财务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出现由于旧制度与新制度之间衔接性差,由此带来的风险也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而难以控制,进而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疏忽遗漏,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和损失。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产流失。这是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体制的不清晰容易造成权责不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国有控股产权转让程序不规范,都会导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资产流失,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管理风险。

2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对策研究

2.1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想在改革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防范企业改革中的财务风险,必须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转变财务管理理念。让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活动中来,帮助基层财务人员的树立财务管理观念,严格遵守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和制度,从而有效避免由于财务信息不准确造成的风险。另外,构建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化的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中,要加强会计、审计等部门的建设以及专业人员的配备,保证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源头防范控制财务风险要想切实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源头上尽量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一个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它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为基础,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盈利能力的综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搜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财务指标,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控制的目的。

3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3.1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进行改革,面着对复杂多样的财务风险,只有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避免改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国有企业要根据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对改革的影响及变化趋势等,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才能真正的控制风险。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应从整体业务范围出发,在改革的进程中进行超前、系统的风险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体系,防止由于缺乏预警而导致风险的出现。同时,在全面制定执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还要规范设计各种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应对策略,为实现科学的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3.2强化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财务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强化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财务制度衔接,避免由于制度衔接不好而导致的财务管理漏洞。在这方面可以在改革的中间阶段使新旧财务管理制度并行,保证企业各项财务管理业务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新制度运行准确无误后再废除旧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改革前后各类账目的交接工作,避免由于制度漏洞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改革过程中的资金流失。

3.3改进财务成本控制方法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流失、成本费用严重透支的现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财务成本控制方法。目前一些国有企业财务部门成本控制还停留在粗放水平上,财务数据报表的编辑标准和方法不能统一,大量的财务数据文件存在造成数据统一难,管理难。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来改进成本控制质量。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风险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防范,比如加强相关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强化改革前后新旧制度的衔接,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完善企业改革过程中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加

强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财务风险控制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从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鑫.黑龙江省国企改革中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

国企的财务制度篇10

一、国企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与现代新模式不确定的冲撞,引起了国企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重改制,轻财务管理

企业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制是必然的,但是,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把过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产权改革上,而忽视了另一个与企业改制休戚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模式,企业不论进行怎样的产权制度改革,管理都是第一位的,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理财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业绩,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无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样会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企业管理者缺乏现财观念和现财意识

目前,我国不少国企在改制过程中得到了自主理财权时,往往会形成观念和意识上的误区,表现在:第一,认为资金越多越好,筹资比用资重要,不少企业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筹资上,认定企业的理财目标就是筹资,据统计,国有企业的资金80%为负债,沉重的债务利息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经营利润用于归还贷款利息,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缺乏的是营运资金的能力,而不是资金总量。第二,筹资最好的方式是发行股票。由于股票筹资可以使企业获得永久性资本,对于企业而言,存在还本及必须支付股息的压力,因此,改制后上市筹资便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不考虑负债筹资。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负债率仅为34%,远低于国际公认为50%的警戎水平,不但丧失了财务杠杆效益,还会使企业付出极高的筹资代价,也不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第三,资本扩张越多越好,改制后,企业理财的重点已转向资本营运,但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把资本扩张当成资本增值的捷径,热衷于收购、兼并、及大比例转增和送股,出现经营效益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无法同步,经营业绩滑坡,引起财务状况的恶化。第四,认为保有实物资产比保有现金资产更重要,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3理财目标不明确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逐渐将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的首要目标,利润最大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如下缺陷:①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②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会产生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多的利润。③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应该看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的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4企业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滞后

通过改制,一大批企业因获得经营自主权而获得生机,但与此同时,由于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缺乏,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日益严重,企业经营者利用其“内部人”身份通过与员工共谋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的合法权益。由于企业没有建立起财务关系,既不能做到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和监督者分别到位,又不能形成一种既相互协调、合作,又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组,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持体系。改制使企业的产权清晰了,组织形式变换了,但若仍然沿袭旧有的经营管理方式,照样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已经改制的企业尚未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完全回归企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还有待建立。

二、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形势的变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国有企业与财务管理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形成以出资人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在这个新框架中,政府逐步形成出资人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这样做既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形成政府作为出资人对企业的制约机制。

1建立以出资人为中心,以国有资本为纽带的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份:①国有资本投入的管理。包括国有资本布局、规则,国有资本的设置,国有资本的增加和减少,国有资本保全和增值的原则等。②国有资本营运的管理,包括国有企业合并、分立、对外投资、转让、质押担保、国有股减持、关闭破产等国有资本的变动管理,注重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放大国有资本支配、调动的功能和建立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③影响国有资本权益的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④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包括税后可供分配利润、产权转让收入的收缴、收益分配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风险和责任。⑤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和评价、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风险责任、财务分析和预警系统等等。⑥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责权利及监督、法津责任等。

2实行财政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统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财政对企业资产与财务分开管理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财政统一管理企业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办法强化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的行为予以引导和扶持,并通过法律手段创造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二,资产和财务合一,有利于规范企业兼并、收购破产以及优势企业重组上市等经济行为,可以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支持高新技术等优势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国有经济进入优势领域和退出非优势领域的机制,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第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有利于形成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基于以上的原因,新体系的建立就应该是统一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行使统一管理职能。

3财务职能转化为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

现代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本质的职能应该是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资源,处理分配关系、组织现金流转、安排资金或资本、财权合理配置等,它是“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系统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财务资源,应当包括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和组织管理资源等。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的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财务资源,以求出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4重塑财务目标,形成以国有资本财务管理预算制度

在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中,出资者的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资本保全,确保资本的安全,即确保投资人最初投入资本的安全不受损失是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础目标。资本的保全既包括原始资本的价值也包括无风险投资中应得的收益。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表现在超出原始资本的价值可以确认和计量,包括了无风险报酬和超过经营预期的所实现的收益两个部分,此外,资本的无形增值(如商誉、品牌)可以确认和计量,而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必须实行国有资本的预算。国有资本预算是财政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将其依法拥有的资本收益等资产用于再投入的收支计划。编制国有资本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有资本收支状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的基本手段,它应包括的内容是:公共支出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管理体系,其中:国有资本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与财务管理的结合点。

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政府应制定更为具体的法规,促使企业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实行分层授权制,即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决策权),董事会给经营者授权(执行权),同时,股东大会给监事会授权(监事权),建立责权利明确的所有者控制体系,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岗位分设、流程规范、互为牵制的组织结构和完善有序的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的理智性。

三、构建与新制度相适应的监管与评价体系

随着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明确指出国企财务考核与评价应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为核心,以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为基础,在具体建设上,还应不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委派国企监事会和财务总监

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性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下,既要给经营者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但也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委派国企监事会、财务总监就是为了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它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企监事会不参与和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实施财务监督,审查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状况,对企业经营者执行国家法规的情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财务总监应有较强的独立性,独立行使制衡与监督权力,同时,建立对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和考核财务监督效果的评价制度。

2建立财务管制体系

在完善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评价还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在外部财务管制方面,财政部门以国有企业为对象,对国有资产投入的管理、企业资产营运的监督、企业重大财务收支的监督、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违法违规的法律等内容作出评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保障出资人权益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部门在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行为。对国企内部财务管制中,应采取的政策是:第一,适度集权制。主要为适度集中筹资权和投资权,包括股权投资与转让、固定资产构建与处置、贸易交往与销售、新产品的投资开发等,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建立内部报告系统。报告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处理过程的信息,如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处理跟踪报告、损益报告、费用报告、现金流量报告和资产质量与债务形成等情况的报告,它是动态地了解被监督企业情况,发现问题和及时进行动态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三,成立内部结算中心。统一内部结算单位现金收入、资金拨付、对外筹资和往来结算,它能有效地强化资金管理,控制财务收支,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第四,中间审计。通过设置企业财务中间审计,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制止不良倾向,威慑违规行为,强化内部财务管制。

3制定国有资本预算考评制度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编制国有资本财务预算,是建立现代财务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尽量做到全面地综合、协调、规划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未来的经营总体目标的要求。财务预算能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能够明确规定国企有关生产经营人员各自职责及相应的奋斗目标,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企业的总目标通过预算被分解成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如果各级各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企业的总目标也就有了保障,国企资本的保值、增值便有了保障。现代化生产是许多共同劳动的过程,不能没有责任制度,而有效的责任制度离不开业绩的考核,通过考核,对每个经营者的工作进行评价,并据此实行奖励和安排人事任免,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