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十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十篇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0:41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1

一、对照《考试说明》全面落实理解考点

分类理解记忆课本的基本历史要素:现行历史教材基础知识内容庞杂,我们在复习中可以把它分为:教材目录、章节序言、正文、小字、图片、地图、注释、引文、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等;也可以把它分为:背景、原因、目的、经过、性质、影响、评价等:还可以把它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文化等等。形成课本知识的网络化知识结构,更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理解课本知识中带结论性的基础知识:课本基础知识中带结论性的知识点一般都是传统观点和形成定论的结论,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本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评价等,即可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殊作用。

准确构建历史的时空概念:历史事件的定位首先要把握该事件所在的时间与空间,也就是在复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准确构建历史基础知识的时空概念,把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放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复习,而后引申出历史的本质。

结合考纲,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目前高考仅是依托教材知识,教材以外的知识在高考中曾屡次出现,如:2001年“3+X”文科综合就涉及到课本没有直接讲到的圆明园艺术。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仅看课本,还应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了解课本内容的相关基础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适当补充课外相关知识,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第二轮专题复习归纳

历史知识点的体系化专题归纳: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课本知识却是单个知识点的叙述,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单一的个体,缺乏有机的联系。这就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引申归纳,使学生对其相关知识形成系列、完整的知识体系,使之形成知识的横向脉络,进而形成历史知识点的体系化专题归纳。

历史知识点的分类专题归纳: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归纳,有针对性的把这些大专题进行小专题化,如经济史又可以分为: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手工业的发展扩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等等。

结合试卷讲评和外地信息进行小专题复习:通过每周周考及各次质检文综试卷的讲评,或者其它重要的外地信息,进行专题归纳。如在讲评2009年省质检文综第38的历史试题的时候,可进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专题复习。

结合周年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小专题归纳:周年重大历史事件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们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可对周年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专题归纳,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1949~2009),改革开放30周年(1978~2008),90周年(1919~2009),等等。

结合重大时政热点进行专题归纳: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如结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可对与美国相关的历史进行整理.同时要更加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隐性关注时政热点,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到现实社会,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去思考认识。

重视对区域特色内容的小专题复习:通过对近两年新课程自主命题考区的高考试题和2009年福建省两次质检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历史单科卷还是文科综合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问答题,大手笔突出区域特色和开发地方考试资源,体现鲜明的区域特色,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一大特点。我们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立足福建本土,开发地方的历史资源,关注本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事情和重大变化,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

三、体现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

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推动高考改革,课程改革也需要高考加以推动,体现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几年文综试题已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知道,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是近几年高考尤其是新课程省区高考的指导思想,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有试题贯穿着“三观理念”,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以新课程倡导的新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体现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从新角度、新情况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2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3

关键字:能力知识体系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

(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

(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

(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

(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运用能力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精选有关历史知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答历史问题;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层次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

(1)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

(2)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

(3)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4)结合课本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4

【摘要】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本文对历史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方法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本文仅对如何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源泉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明确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得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③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3.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整理归纳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③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4.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5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转贴于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6

一、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则,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用好教材,除此之外,还应及时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补充,熟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这样就可以明确考试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复习的针对性。

二、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来自教材,即使后面的综合题也不例外。所以在平时的过程中注重基础,历史基础包括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概念等。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教材前面的目录和后面的大事年表,制作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中,要提醒学生善于把握知道的横向、纵向联系,也就是说既要做中国历史的纵向联系,又要做到与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的时候,先让学生从中国史部分归纳出与美国有关的知识点,再让学生从世界历史中归纳出与美国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将有关美国的知识点一网打尽,使学生能够迅速高效的掌握这个知识点。

除了制作知识网络外,教师还应教学学生对中外历史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如在复习改革这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从不同时间,不同性质、不同影响进行归纳梳理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认真备课、上课和布置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平时上新课要备课,复习课只在拿着课本和相关资料去照本宣科就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有认真备课,上课才会有效率。按照本人的做法是备课分单元进行,一个主题就是一课,在这一主题中,教师应将考点悉数写出,同时简单列出这一主题所涉及的 知识点。为了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建议关注去年的本省中考试题,如果该知识点在去年中考试题中出现,那到在备课时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点一笔带过。

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这样就对我们这些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认真备课外,在初三的复习中,要从过去的细讲转变为现在的精讲,要讲出新东西,重点知识要讲清讲透,除了精讲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一些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复习过程中作业是必要的,在作业布置方面要做到一要少二要精三要科学。初三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不能搞题海战术。这了最大限度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花功夫,出精题,把学生救出题海之中,除了选好题出精题之外,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做到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弱势学生可以能够消化。

四、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应教会学生审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时不妨抓住关键词语。如第五次月考的第13题:材料中的“他”是谁?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错了,问其原因,学生说只看到题目“他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邓小平。其实材料中还有一句“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一关键语句没有看到,结果出错。除了抓关键词语之外,还可以根据语文课中划分句子的成份来审题。

审完题目以后就要确定答题思路和方法,如有些题是这样设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那么答案就应该从两方面来回答,第一从材料中归纳得出,第二要联系教材相关的知识来归纳。另外在组织答案时还要注重文字表述的规范,也就是要用规范的历史术语来回答,如“一国两制”就不能写成“一国二制”了。除了用规范的历史术语外,教师还应强调答题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7

【关键词】设问方法主观题类型审题答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12-01

一主观题设问方法

我总结了两种设问方法:(1)历史事件主要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部分组成,依据此特点进行设问时,先问现象,发生的是什么事件,然后对事件进行归纳和比较;其次问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发生,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问本质、规律、特征和认识,联系现实,这个事件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以小见大,材料往往是学生较陌生的领域,或者是小人物或者是历史上不出名的人物,切入的却是当今世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要求学生从古人故事或外国历史中发现可以借鉴之处。

二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主观题的设问方法主要有五种类型:(1)问事件发生的原因;(2)问历史事件的影响或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3)问事件因果关系或是经验的归纳;(4)比较不同时代类似事件的异同点;(5)问启示,主要是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和启发。

解题方法:(1)原因题又分为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具体到每个问题时,一般应回答较主要原因或材料提供的原因,不需要面面俱到。(2)历史事件的影响题,一般要一分为二,抓两点论,又要抓重点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分清人物事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人物事件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存在哪些局限性,又要分清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哪个是主要的。(3)归纳题,首先要了解材料的安排,命题人在命主观材料题时,或是从正反两方面出材料,或是把相似材料放在一起对比归纳,或把同一时间前后过程放在一起归纳,此类归纳题就像语文写作文一样,需要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用的方法都一样。(4)比较异同点题,此类题是首先选准角度,看从哪个角度对比,有政治角度、经济角度、思想角度、背景角度、过程角度、结果角度等,找准不同的角度,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启示教训题,此类题是在经过前面对事物的原因、特点和本质、结果和影响及评价有了整体了解后,才具备的整体能力的升华。另外,回答规律特点时用不完全归纳法,抓大放小,谈古论今,用来指导今天行动,以达到学史的目的。

三审题方法

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弄明白史料的意思。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耐心。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泛读,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画出中心句和关键词,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课本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的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隐性的联系。

第二,读材料出处。除了阅读正文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是提示我们将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中,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历史知识,正确答题。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第三,读懂问法。看看是依据材料回答,还是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亦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尤其是依据材料回答时,理论上最容易得分,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不能从材料里完整归纳出全部答案,总是漏掉部分要点。这是问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第四,重视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如最近几年高考出题重视侧重于社会生活、民生,但考生回答时总是缺乏针对性,往往在回答时面面俱到,惟恐漏掉要点,实际上只需回答社会生活和民生即可。

四答题要规范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紧扣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概括。表达时做到语言准确,层次清楚。现在高考试卷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在卷面上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写要规范。认真书写,卷面整洁,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8

关键词:中考;历史;有效复习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减负和增效是我们有效课堂所要求的。因此,把握中考脉搏,有针对性地复习,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一、端正思想,正确对待开卷考试

认真研究与开卷考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改变学生“开卷考等候抄”的思想。随着课改的深入,试题的灵活度越来越高,能力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如创新思维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要靠平时课堂教学中积累,很难有现成答案可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开卷考试,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二、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考试说明》,依纲扣本,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历史的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复习

1.注重双基教学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考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

首先重视研究中考命题的趋势,明确学习要点,基础知识扎实过关,引导学生重建知识结构。其次要依据考纲的能力层次要求,说明各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并举出典型习题。第三,要注意讲练结合。如,出示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提出问题,(1)上面情况与什么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特点、影响是什么?(2)面对上面情况,美国分别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是否根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层层引入,既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复习课的单调性。努力做到基本题不失分。

2.关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分析和解答问题,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时,引导学生联系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设问:你有何感想?请你为宣传“东亚文化之都”出谋献策。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感悟,强化学生树立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加强学法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如联系学习法:清朝实行闭关守国政策,导致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导致列强的入侵,所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比较学习法: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建构法、列表法、图示法、关键词掌握、信息提取法,还有归类学习法、歌谣记忆法、时间归纳法等。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要求史论结合,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重点放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全面、公正、客观。

历史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所以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方法,学史感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联系性。将同一主题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这是近年中考命题的趋势。教学中,应重视学科内知识的有机整合和学科外的有机渗透,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如,民族融合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回族的形成―清朝的民族关系。又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史、英国史等。

基于中考试题的设计图文并茂,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教学中要重视以课文为材料进行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图表资料。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材料、提取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

5.结合新课程评价思想,注重解题方法指导,提高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教师应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予指导,抓好答题的规范化训练。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考生在答题中普遍存在审题不认真而导致失分,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养成细心审题、按照题意要求认真作答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评讲试题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理解题意,明确答题范围和内容要点,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2)研究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技巧。中考题型有选择题、辨析说理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四大题型,根据题型特点、答题要求,探索出其解题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首先是选择题。近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的有叙述型、最佳型、比较型、组合型、否定型、因果型、材料型、图表型、时空型等。①要读懂(读准、读全)题干,通过关键词明确题目的立意,注意限制性条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②做到两排除:先排错,再排乱。如,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根据题意,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合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其次是辨析题。此类题比较新颖,但也有规律可循。①找出搭配错误项。②正确判断出它们处于教材的位置,将它们与教材对照。③根据教材的叙述对题目进行改正或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注意双向说明。

第三是材料解析题:根据各省市中考命题的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①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或不得摘抄原句)。这类题目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包括题注。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作答。不得摘抄原句可归纳材料意思做答。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这类题目指导学生理解材料,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再利用材料所给的信息结合课文知识组织相关答案。③联系实际,谈启示。这类题目针对性强,一定要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或图表所反映的题意作答。④归纳材料的主题。运用归纳的方法,材料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⑤比较事件的异同。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文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然后整理归纳作答。⑥史论结合。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依据史实归纳出论点或用史实论证论点。

第四是综合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题目往往先给出论点或观点,让考生用相关的历史事实给以佐证或说明;或先摆出事实,要求学生归纳出论点后观点。解题技巧:它要求考生在摆事实的基础上“讲道理”“谈体会”、学以致用等。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另外,注意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提高应变能力和答题能力。

6.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注重教材与地方史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时政热点,发挥历史教育的史鉴功能

新课程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试题重视应用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史相关的历史知识设计题目。一年内国内外重大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周年的历史事件等常常成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报刊、时政新闻等,从现实中去探究历史,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学史识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以史为鉴,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

7.加强世界历史教学

评卷中发现,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教师应给学生学习方法上更多的指导,如知识框架、知识归类等。如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资本主义确立的基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表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条件、产生、巩固与发展,线索明朗,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同时,应注重与高中新课程接轨。

总之,研究、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同时,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通过分析、反思,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资源和动力,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的。教材文本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学科内容复杂,学生要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就必须识记大量的时间、地名、人名、事件和术语等。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趣味记忆法

《心理学》把兴趣称为集中注意力的源泉。那些容易记忆的史实,往往都具有新奇、生动和趣味性强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在不脱离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和加深,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地理解教材。如讲“巨鹿之战”,可补叙“破釜沉舟”的故事;讲“淝水之战”可插入“草木皆兵”等故事。这些故事用时不多,却使事件进程脉络更加分明,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助于记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归纳记忆法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就包含有对所有要识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意思。实践证明: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出一条条线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历史,可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这样,学生就能由纲及目,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3.比较记忆法

比较法对培养分析和记忆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比较,就是对历史上的相同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辨别,找出优劣高下等差异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要弄清这些现象的异同,必须借助于比较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大体说来,可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大类。

纵向比较是对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如,讲中日《马关条约》,可与《南京条约》比较其异同。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比较其背景、结果和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

横向比较,通常是同时代或同类性质的人物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如,明末清初中国思想活跃的局面与西方启蒙运动之背景比较。

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平日检测和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要点不全,其根源可以从我们教学上检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炼教材内容的要点,培养其概括能力。例如:讲鸦片战争的背景,可概括为两个要点:一是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扩张性要求,二是中国的国情,地大物博、国力孱弱。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善于挖掘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二,都可以用来阐明“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

第二,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动脑思考,自主去探索历史知识宝库的奥秘。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为学生一般性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是不够的,应该能灵活运用,有自己的见解,从多角度看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这种逻辑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每节课,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议论,从而明确在知识的彼此贯通上还欠缺某些东西时,他们才会积极努力并自觉地去掌握知识。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篇10

一、历史课的知识比较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差异、差别特征的最佳方式,也是学生在课堂上最佳的心理活动。通过比较可以突出重点,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求概论、原理、思想观点的异同关系,并揭示其所蕴含内容的深刻意义,可以加深学生对相似知识本质的理解,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从而取得事半功倍、启迪深思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行整合与比较。比如古代中国唐朝的政治文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物质文明:农业、商业城市;精神文明:思想、文化、艺术。比如英国:政治文明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方案》);物质文明是工业革命,精神文明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思想文化艺术。

二、历史课的知识归纳

归纳与演绎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两种方法。高中历史课知识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归纳法的不可缺少,从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卷的主观题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在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引导学生对给定的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和组合,从中抽象出教材的思路和观点,也可以在给予特定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高中历史教材中归纳此类情况的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王充、范缜的无神论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等。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题,就能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

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而教学线索就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知识串联要以一条主线为准,比如,以某一历史事件为线索,内容为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列出大事年表。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