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十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十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1:49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1

关键词: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潮。由于人们发现国家课程开发存在着种种弊端,他们普遍要求在课程开发时应该以学校为中心,由各学校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校本教材,这也是课程决策民主化的一种体现。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就启动了新课程改革,而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

自2010年甘肃省开始在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在各个中学得以积极开展。然而,通过对本市部分高中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专业素质的增长以及学校内涵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定位认识还不够清楚,他们把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等同于探究性学习活动。而且被调查到的学校现行的校本课程在科目设置上相对比较少,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有的还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选修的人数都比较少。

新课程下的化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新课程明确指出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开发实施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该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

二、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在高中开设的意义

一本好的校本课程应该富有特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验探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原理,并将其运用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

1.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大大提高

本文通过对本市一中高一和高二的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被精彩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这也使得学生在实验化学课堂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外,调查还发现,学生不仅只是关注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而且更希望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对于高二的学生,动手做已知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希望能通过实验现象来提出问题,进而在教师辅助下运用所学化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学生已经认识到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不仅能帮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更能锻炼他们科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完成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安排进行了调整,而且还在理念的设置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一年级,课程共安排了43个化学实验,并且大多都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变传统的实验演示教学为师生共同完成实验等。新课程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就在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和各学校的实际实验条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验。但是在正常上课时,往往由于受课时所限,化学课堂几乎全都是教师演示教学,而实验校本课程的开设正好可以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三、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设计

1.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

由于受课时条件所限,很多学校在化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简单演示实验,有的甚至只是观看实验视频,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实验现象,却很少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因此,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安排学生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这也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必修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在课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延伸,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和探索意识,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高一学习的有关氨气的喷泉实验,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只是观看了视频,并未亲自动手操作,也没有去思考:“能做喷泉实验的物质还有哪些?”“若将nH3换成no2、HCl等,会有什么现象?”“若装置中没有胶头滴管,能否设计操作完成喷泉实验?”等问题,而这些都可以安排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中,引导学生逐一完成,这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有关的素材,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应用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那香烟的烟雾中到底含有哪些有害成分?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再如“牙膏成分的测定”“切开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褐色”“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

3.课堂学习内容的拓展

选取一些与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或趣味实验,设置在实验化学校本课程中,也有利于为有志于研究化学专业的同学打下今后深入研究学习的基础。不过,这类内容在选取时,要尽可能与必修知识相联系。在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对涉及的化学反应机理不必深入探究,只要能完成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即可。如化学2课本“资料卡片”中提到可根据葡萄糖特征反应原理制备的试纸来测定人体血液或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可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测定自己体内葡萄糖的含量。

四、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在校本课程编制完成后,课题组选取本市某中学高二(11)班作为试验班,在高二上学期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并选取未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一个平行班高二(13)班做对比教学。

1.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实践证明,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是最牢固的。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经历了知识探索、总结的过程,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加牢固地记住知识。该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自主设计、协作交流的机会,有效锻炼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如对于“亚铁离子的性质”――易被氧化,试验班学生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平行班学生,测试中涉及该知识点的正确率试验班比平行班高出11%。

2.培养了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大部分会选择上网搜索,或者咨询老师、同学,更有的不了了之,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利用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切开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褐色”“溶洞的形成”“用厨房中的材料去除水垢”等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活经验的考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化学学科知识技能,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上的资源及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化学校本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扩充知识范围。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确立酸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相关实验,对酸雨进行采样,根据其基本性质进行实验检测,了解本地酸雨的基本情况,并调查酸雨形成的原因,最后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定位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换,也为教师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使得教师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学生发生很大改变,而且也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变化。在过去,传统的理科教育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重概念、理论,而轻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使得教师知识面普遍比较狭隘。校本课程开设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安排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念金.试论校本课程的历史演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0(4).

[2]曹葵.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J].化学教育,2003(12).

[3]徐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2

关键词:园艺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见解

园艺校本课程是我校在职校课程改革实验中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它是我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实际,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创业园建设的实际需要,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于2009年下半年推出的校本课程。

作为学校指定负责开创这门校本新课程的专任专业教师,我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投入“园艺校本”新课程的开发探索工作中。现在我校的园艺课程已在农业机械、农村经济管理、多种经营等涉农专业开设。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对园艺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学习校本新理念,开发好园艺校本课程

开设一门新课程,先要弄清这门课在整个教学中该如何定位。

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等同于学校搞过的自编教材。新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是基于多元化教育的需要,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公园绿化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科学地评估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考虑到创业园建设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应该为了学校并立足于学校实际而设计。

园艺校本课程应该侧重于实践探索,让学生活动起来,接触花草树木与泥土,以某些园艺项目活动为线索,围绕问题开展学习与探索。园艺课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有的知识,融知识了解、实践探索、研究学习为一体,成为一门充满惊喜和乐趣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经常走出教室去亲近自然、触摸生命,要在观察、探索和操作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能,增强了环保意识。

定位明确了,也就有了清晰的目标、方向,事情才好办。

二、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发园艺校本课程

(一)经过反复的调研之后,我发现:我们的身边其实有许多可利用的园艺资源。

1.我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搞得相当好,大大小小的花坛、花境将教学楼前后、校园各处的墙角墙边都布置得郁郁葱葱;校园里有不少名贵的花卉树木,一些木本植物还立有标牌。

2.姜堰市近年绿化美化做得很好,城市里公园绿地也不少。街道、社区、住宅小区有许多园艺景致,植物种类也不少。特别是近来郊区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园艺植物。

3.市区居民在庭园、阳台、窗台种养盆花的很多。许多学生家庭常用室内植物和插花来美化、绿化家庭环境。

4.学校是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计算机在我校及学生家庭已非常普遍,网上有大量的园艺资源。

总之,尽管我校不具备充分条件,但是可以借助上述园艺资源来进行园艺教学,让学生学习身边和家庭实用的园艺。特别是,上述的第三项不仅属于资源,而且是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来源。

(二)怎样利用校园、社区与家庭环境资源设计园艺教学呢?我的做法如下。

1.利用校园现成的环境资源。我设计了多个园艺学习课题与实践项目,比如“校园花卉分类、识别”,“校园花卉分布调查”,“校园绿化设计”,“校园花坛艺术设计、布置”,“校园花卉标本制作”,“校园花坛整理”,“校园花卉修剪”,等等。利用学校绿化资源,学生们有时在教室中学习、讨论,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探究和操作实践。校园中有那么多的知识与学问,这是许多学生平时没有留意的,在园艺活动中他们常常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

2.利用社区与家庭园艺资源。我设计了“家庭花卉调查”、“家庭环境与养花”、“家庭盆栽花卉的管理”、“中国传统花卉”、“花饰我家”等园艺学习课题,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家或亲戚、朋友、邻居家的花卉,在家庭花卉上进行花卉的养护管理实践。

3.创造多维的园艺活动空间,开拓园艺教学新天地。围绕学生最容易接近的家庭园艺,创造条件组织实践活动,设计开展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园艺课题。有一些很有意义的园艺活动课题可以在教室开展,如“生活插花”、“水仙花雕刻”等。还有一些课题活动可以室内外结合开展,我有时会在课前让学生帮忙将一些园艺物品搬到教室里来,有时会派出小组代表到外面取一些东西。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这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4.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可以更方便地欣赏和了解大量的园艺杰作。如我设置的“城市花坛艺术”、“中国名园”、“中国名花”、“插花”等课题项目,就利用了网络资源。现在的学生,家中大多有电脑,可以让学生在家利用网络资源指导自己的园艺活动。

三、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选择园艺教学方式

对于园艺课,我以为教师先要认清一个问题:开设园艺校本课程目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园艺理论知识,也不是培养学生园艺方面的多少专业技能。我们的目的在于以园艺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更具爱心、责任心,对自然、对环境、对生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更具有探究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园艺、对美好的事物有所感悟。也就是通过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上述理念,我在教学别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园艺课堂是一个开放性课堂。

如学习“中国十大名花”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校园里就有其中的月季、山茶花、杜鹃花、桂花,让学生们根据花卉的标牌去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它们枝叶的形态,回来后上台进行画图说明。这样结合活动进行学习,学生们学得特别积极。

其次,在园艺课中更多进行“做中教”、“做中学”。

学生们经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开展设计制作和操作实践。中职学生已经在一些学科课程里学习了不少植物知识,但平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很少,缺乏实际经验。园艺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让许多学生受益匪浅。

四、搞好园艺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给以评价。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对学生园艺课平时学习的评价,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课内作品展评。让学生在课内将园艺作品搬上讲台,做简单说明,让全体同学欣赏评价。

(二)用我自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各个学生的优秀成果或园艺活动中的美好瞬间,在下一堂课里展示给各个班级,让学生们欣赏与评价。

(三)校园展览。将学生的一些园艺作品直接运用于布置美化校园,同时又作为成果展览,让全校师生欣赏评价。

五、积累经验,使园艺校本课程走向更大的成功

我校的园艺校本课程刚刚起步。由于这项工作属于首创性的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功,但离教育改革的要求尚远。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探索,不断加强自学,向周围其他搞校本课程的同仁学习,向有园艺实践经验的人学习,从而积累经验,在园艺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所作出的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调查研究

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这样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数学是什么?”80%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运算”、“数学就是数字”、“数学是+-×÷”。这样的结论反映出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还是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学生束缚在了一个有限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数学就成了一门僵死的学问,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这样的认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使数学教学变得生硬而毫无趣味,致使不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显然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因此,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试图通过开发和实施多元化的数学校本课程,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接纳数学,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2.基本模式

(1)序幕。故事引入。从调查资料的分析上看,由于受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冲击,有20的小学生在低年级对数学有一种害怕心理,总认为学习起来不那么有趣,不像寓言故事那么吸引人。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上网查找改编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数学王国选国王》、《神奇的小数点》,还有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等等,并以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此作为孩子启蒙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这样也使孩子在数学课上同样感受到学习起来有“故事”,这样的设伏,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事先预设的“圈套”,便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2)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表现。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和趣味游戏的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为此,通过研讨,我们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模式,即“问题情景――动手操作――拓展与应用”,并让其尽量符合学生相应阶段层次数学知识和认知上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反思,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3)尾声。写日记。要求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收获自己的甜蜜,发现和积累新知,分享活动的成果,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1.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只交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但是学生年级低,不一定理解,也不懂得怎么办,只有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易于理解。如在教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大可能”、“不可能”这些术语时,可通过反复变换红球和白球的数量的方法来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演示完后,再让学生亲自试验来印证,使其真正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差别,而后教师关键处的几句讲解表明结论;再如在教学生认识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我找来一根铁丝,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这样几次三番学生就会形象地得出周长就是一个图形当中最外沿的部分,它是长度。这样通过演示和学生反复的动手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明白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2.游戏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运用玩具和游戏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对有关平移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托游戏――俄罗斯方块来进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在玩游戏中知道了平移的知识和技巧。

3.交流

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就都拥有了两个思想。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学生是最有效的资源,因此,多给学生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在相互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这样得到的将会是更多的思想的精华,也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4.拓展

教材是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也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年历送老师》的校本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年历卡,不仅巩固了年月日知识,也知道了年历的编排和与星期、月份等的关系。同时在进行了调查访问、网络搜索后,获得了丰富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都说是万事开头难,其实不然,一开始,我们的校本课程进展顺利,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越到后期开展起来就越难,以至于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开发就很难继续推进。

1.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变革现有的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过多的剩余人员,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本身就人员相对短缺,这些教师担任的课节又多,如果再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增加他们的负担,易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课程开发要求变革原有的考核机制,它要求重新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定期的开展阶段性成果小结并采取鼓励性措施持久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赶急图快,急于呈现教材

由于对课程理念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师们看来,编写出教材来,研究才算取得了成果,课程开发也就宣告结束了。于是,一时间东拼西凑者有之,依葫芦画瓢者有之。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最终呈现形态的一个方面,真正的课程是需要建立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的,诸如时间的分配和课时安排,学生的人员分流,场地安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师工作量的界定,进行的课题研究等等都是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10-06

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2012年6月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将选修课程建设作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类,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本文试结合浙江省部分学校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实践,谈谈有关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一些思考。

一、“学生的”“教师的”“学校的”——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目标导向

选修课程本身就是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其独特的价值。进一步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操、世界意识,是开发开设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主要目标。例如浙师大附中开发开设的《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努力促使学生“用心体会这些历史名人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包容并蓄、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湖州一中开发开设的《生活历史》课程,以“培养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光学习和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快乐地生活”为目标。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开发开设的《小钱币中的大历史》课程,致力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宁波效实中学开发开设的《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重要目标还指向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在开设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与方法”的习得过程,引导对浙江乡土历史有兴趣的学生查阅有关浙江历史名人的文献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及重大活动,制作人物年表,充分利用浙江的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组织实地参观考察,以走读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基本原则,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小钱币中的大历史》以考察古代钱币为线索,帮助对经济史有兴趣的学生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运用资料查询、信息提炼与整理、史料解读、实物考辨、推理判断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具备鉴别古钱币真伪的基础。《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着[于增强学生阅读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初步培养起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上述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程能结合本校许多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因此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的”。

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还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是促使历史教师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契机。过去历史教师大多只是执行课程教学,虽然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是课程的再度开发,但许多历史教师对选修课程的开发仍然比较忽视,较少有教师能从课程的视野审视历史教学。《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选修课程”,“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拓展课程开发开设能力”。在历史选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将真正体会到从课程的角度看教学,关注课程的开发、开设、评价等诸多环节,从而进一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其次,这是促使教师丰富和提升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契机。如为了开发开设《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这门选修课程,浙师大附中的历史老师们就要对浙江历史名人作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既要参与课程的开发,又要参与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中努力打造一支‘学术有专攻’、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的学科组团队”。宁波效实中学政史组比较注重大国关系的研究,开设了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大国崛起〉的历史思索》,主要负责《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开发开设的老师在国家图书馆收集了不少中苏关系史的资料,阅读了许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著。第三,这也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契机。国家必修课程与国家选修课程不仅有配套的教科书,也有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大多有比较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样当然可以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和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但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现成配套教学参考用书的过度依赖。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和参考资料,一切由历史教师自己开发,必然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也必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校本历史选修课程,都有历史教师们自己编制的课程纲要、教学材料、教学设计、课件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开发开设课程的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程的目标也包括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各校“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发挥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建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培育学校课程特色”。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对于建设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体系、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学生的选课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如《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相当于大学初级课程,对政史特别感兴趣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选修;《生活历史》属于历史社团活动课程,将历史研究性学习、学生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小钱币中的大历史》是历史学科的兴趣特长类课程,课程设计体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慈城的历史与文化》《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属于乡土历史课程,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不但在课堂中拓展学生历史知识,还开展考察研究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身边的历史。

二、“历史的”“校本的”“选修的”——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原则

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既是“历史”的,就必然具有历史课程的特点,又是“选修”的,势必与历史必修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同时还是“校本”的,也就带有学校和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从这三个维度看,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人文性

人文素养表现为人文学科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和人文科学的以人为本精神。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就必须着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它包括:

1.使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有相当的积累,并具有历史意识。使学生具有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知识是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重要目标。例如,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小钱币中的大历史》选修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钱币]变的简史,了解不同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认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而以钱币为线索帮助学生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丰富历史素养”。

2.具有历史学科的方法、能力与优良思维品质,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认识与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例如,湖州一中《生活历史》选修课程的能力和方法目标为:“通过找寻身边的老照片、旧建筑、人物掌故……知道史料获取的途径与方法,掌握最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在生活中带着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学会学习历史和生活相联系,用理性和智慧的[光学习和生活。”

3.理解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追求人自身解放的人文精神,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承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世界意识。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生活历史》《慈城的历史与文化》《小钱币中的大历史》《〈大国崛起〉的历史思索》等校本历史选修课程都有培育人文精神、爱国情操、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科学性

作为规范的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其课程内容和实施都要符合科学性的要求。这里的科学性包括:

1.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同时历史学又具有科学性,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客观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就要求历史选修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史实,遵循“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学科规范,克服随意性。

2.教学材料的科学性。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材料本身既要符合历史学科科学性要求,又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按照高中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加以组织编写,切忌不加辨析、考订就随意汇集网络资料作为教学材料。

3.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就是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针对性

如果说人文性和科学性是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原则,那么作为“校本”的历史选修课程还要强调针对性,即课程的内容、目标、教学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定。

1.针对性的第一个要求是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要从本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出发,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同时,又要从本校历史教师的特长出发,考虑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能力,有利于发挥本校历史教师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老师开发开设的《古代中国女子服饰赏析》选修课程,既是基于教师自己对古代服饰的兴趣和研究,也适应了部分学生了解服饰]变的兴趣和需求。

2.针对性的第二个要求是从本校实际、区域特点出发。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慈城的历史与文化》等课程都注重利用当地的方志史籍资料和历史人文景观,深度挖掘了浙江、宁波慈湖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3.针对性的第三个要求是要贴近时代主旋律,介绍研究新成果,使历史课程具有现实意识,“知古通今”“以史为鉴”,提升学生通过理解与认识过去来提高掌握现在、展望未来的能力。譬如,《古代中国女子服饰赏析》课程体现了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史学研究热点;《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不但运用了史学研究新成果,而且提出要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民主、法治等公民意识,珍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

(四)完整性

选修课程不同于作几次专题讲座或搞几次教学活动,作为选修课程必须符合课程的一般规范,即课程的要素必然齐全:

(1)课程计划。如课程对象、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分配置、学周安排等,每课时45分钟计则18课时1学分,可以有短课程和长课程等。(2)课程目标。一般有三个维度,具有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层次性等特点。(3)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呈现方式、内容纲要、教学材料、课程资源等。(4)课程实施——教学实施。(5)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开发、管理、教材、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课程整体系统的量化、质化评价;对学生的课程学业评价。

(五)拓展性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既是历史学科的国家必修课程或国家选修课程的拓展,又可以与其他学科互相拓展形成综合性的选修课程。

历史必修课程是国家提供的使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共同基础的统一课程,国家历史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而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对国家历史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更多角度、更大范围的拓展,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针对性更强、特色化更明显。如《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内容是对《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和《历史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相关内容的拓展深化,适应了对外交史特别有兴趣的学生需求。又如《小钱币中的大历史》的校本选修课程是对《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中的古代和近代中国经济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满足了对经济史、货币史感兴趣的学生的需求。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还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也可以将有关学科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形成综合拓展的校本选修课程。如湖州中学《大智慧》校本课程,以《孔孟老庄三百句》《湖中校园文化大观(包括校训、校标、校园文化等)》,以及孔孟老庄的著述为主要教材,具有文史哲综合的特点。

(六)趣味性

历史选修课程内容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当然,也不能单纯地片面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是要将学生发展的理性要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志向,与吸引学生求知欲望的兴趣考量有机结合起来。

(七)开放性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就是要做好选修课程的引进、利用、改编和共同开发的工作。《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要整合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做到区域内‘相互借鉴、共建共享’,鼓励职业高中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为普通高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建立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教育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开设适合普通高中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在2012年公布了100门精品选修课程,其中就有多门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有需要的高中学校可以引进、借鉴、利用。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就是课程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校内外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活动、相关专家的专题讲座、学生的历史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就采用了“以走读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浙江历史名人”的课程实施思路;湖州一中的《生活历史》则是一门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选修课程。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更体现在开放的教学氛围。如学生可自由地根据教师提出的话题讲述自己的观点,展开充分的讨论,积极发言,毫无拘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三、“规范的”“严谨的”“多样的”——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实施路径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不同于历史讲座,也不同于历史兴趣小组,要符合课程的规范和要求,要有一个比较严密和完整的课程论证、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体现“规范性”“严谨性”。同时,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又不同于国家必修课程,在课程实施和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多样性”。一般而言,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包括以下主要环节。

(一)分析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条件

这是课程的论证阶段。除了要分析本地历史课程资源的情况,还要分析学校外部条件如课改背景、社会和家庭对选修课程的支持,如省区、市县、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高校、教科研机构、兄弟学校、文博展馆、图书馆、家长资源等社会力量支持的情况。

学校内部条件的分析包括学校选修课程规划和课程体系、历史学科教师团队(包括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兴趣特长等)、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特点、需求、兴趣爱好等)和学校软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氛围、教学资源、历史专业教室等)等。其中,对学情和教师团队的分析尤为重要,如可从学生对历史选修课程的认识和需求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也可结合学生的历史兴趣社团、历史文化研究性学习情况加以分析,还要考量历史学科组教师的研究方向、志趣、特长、资料积累情况等。

(二)制定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方案和进行课程实施准备

要确定开发主题、框架、内容和使用对象;制订课程目标与计划(包括课程总体的三维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提纲、课程呈现形式——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步骤、时间(包括课时和学分安排)、分工等。如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小钱币中的大历史》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课时设置是:“共设18课时,每课时45分钟,完成本课程修习可获1学分。本课程包括三个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总述中国古代货币及其文化的发展,共设3课时;第二单元详述中国历史不同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的历史,共设12课时;第三单元简介钱币真伪的考辨知识,并提供历史小论文、教学测验等评价工具,共设3课时。”

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编写课程纲要、进行内容选择(可以创编,也可以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确定课程资源、编写教学材料(如教案、课件、讲义、教材、学案等)等。然后,将课程方案和材料交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主要是审查该选修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内容、开设者资质等,尤其在人文性、科学性、政治性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为确保选修课程的质量,学校要成立课程评审委员会……经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选修课程,方可列入学校选修课程选课目录。”列入选课目录后,承担课程的老师还要向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方能进入教学实施阶段。

(三)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校本历史选修课程而言,其教学方法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开放的、探究的、实践的和体验的。要充分开展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如选修课堂的专题讲座、拓展教学、与学生社团结合的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史料收集与考证、访问调查、参观考察、辩论]讲、小论文写作、出版专题墙报等形式。如湖州一中的《生活历史》校本课程,结合学生社团——历史春秋社,确定了四大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之一:我们的小小博物馆——寻找历史的踪迹(开创学生实践的空间)。系列活动之二:我们的‘百家论坛’——领略风采,感悟历史(拓宽学生知识的平台)。系列活动之三:我们的才艺大舞台——历史剧、辩论赛、书画展、灯谜会等(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系列活动之四:我们的一片天空——创建春秋社博客、编辑《历史春秋报》(发挥学生创作的园地)。”这种开放的课程实施路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及执教教师的评价两大部分。与历史必修课程过于依赖纸笔考试不同,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评价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特点。课程的学业考试可以采用纸笔考试但不拘泥于纸笔考试,如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课件设计、知识竞赛、口头表达等。如浙师大附中《〈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纲要》规定: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指标主要包含:

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实践作品,有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等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翔实,统计详细;

良好:材料和统计较详细,能完成作品;

及格:能完成作品。

自我评价

课程结束时,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作出自我评价。

根据综合能力给予相应学分

上传学生档案电子系统。

又如湖州一中《生活历史》课程对学生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的学习考勤——按照会员章程,每次活动由专人点名;(2)上交合作类作业等——如历史书画作品、历史名人名片展;(3)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按课的具体内容而定,提高学生关注度,利于课程建设;(4)辩论赛等竞技奖——评出优秀奖给予奖励;(5)根据综合能力给予相应学分——上传学生档案电子系统。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5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开发;原则;实践

当今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时代意义的要求,同时也使高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挑战。本文试结合2012年6月的《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谈谈有关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

一、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涉及很多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英语同时又是一门实践的课程,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更新的语言学科。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运用这种语言,使之成为一种工具。

2012年6月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将选修课程建设作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类,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发开设选修课程。这个要求正好弥补了必修课的不足之处。

二、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坚持有利于培养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依据方案中的原则,并结合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完整性原则

作为规范的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必须符合课程的一般规范,课程的要素要齐全。需要有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应包括课程体系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2.多样性原则

英语这门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这给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开发设置要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文化类的可以设置以下课程:西方节日简介、西方礼仪、美国文化与社会、英美文化概况等等。应用类的可以设置旅游英语、体育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等课程。实践类的可以设置英语配音、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初级翻译、英语戏剧与表演等课程。当然,在课程开发设置时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趣味性原则

高中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减量,但是学生还是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接受繁重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4.拓展性原则

英语选修课程应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对其进行更多角度、更大范围的拓展,这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语文、数学、历史等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发英语选修课程,也可将有关学科的相关内容整合来形成有拓展性的校本课程。比如,把英语跟历史相结合,可以开发设置西方历史与文化这门选修课程,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以上四个原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这四个原则来开发设置选修课程。

三、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认真学习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结合以上四个原则,积极探索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下面是笔者实践中的一个课程设置,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课程名称:英语电影与配音学分:1分周课时数:1课时

总课时数:18课时(前3个课时看完电影完整版,4~15课时分片段欣赏、学习运用词汇及配音训练,16~17课时小组展示配音比赛,18课时词汇测试)

教学目的:(1)学生能看懂一部英文电影。

(2)学生能理解电影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并通过翻译等联系运用词汇。

(3)学生能对电影中的一些片段进行配音并以小组形式展示。

教材和教学设备要求:themovie:theGameplan

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学生选修条件:对英文电影感兴趣,喜欢表演,想提高英语口语及发音的学生

评价方式:课堂30%、测试30%和小组展示40%

教学步骤:(下面举第8~9个课时的具体内容进行简介)

Stepi:片段欣赏

Stepii:影片精讲(此处提供字幕稿)

Stepiii:词汇与语法学习:

inform,entire,confuse,incapable,takecareof,careabout,dependondoing作后置定语

StepiVexercise:translatethefollowingsentencesintoenglish

(1)让我来补偿你的时间。

(2)我所知道的是我有一个队,不对,整个城市在指望我。

(3)你这么大的人居然告诉我你不能演一棵树?

(4)你女儿拥有所有成为职业舞蹈家的能力。

StepV:配音练习

StepVi作业:掌握相关词汇及配音练习

上述选修课程设置主要是针对趣味性原则开发的,并结合了完整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使学生更多了解其语言特点和文化知识。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学以致用,进行词汇运用和口语训练。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是笔者一次小小的探索,还需要不断地实践与完善。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改革,校本选修课的开发和设置已经刻不容缓。这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的职责是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依据正确的指导原则,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多元化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展素贤.新课改背景下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因素的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09).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6

【关键词】《文化生活》地方文化资源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1(b)-0112-01

1校本课程与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简而言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政治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校为参与主体的课程开发活动。

2临涣中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农村学校,有过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辉煌,但也曾跌入低谷,陷入设施陈旧、师资匮乏、招生萎缩的困境。进入21世纪,学校不断改革,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先后通过市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高中验收,成为当时在皖北地区第一所农村省级示范高中,创造了农村中学发展的奇迹。

临涣中学发展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在不断进行着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作了不少尝试,最初学校是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平台,让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开发实验,有的则是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的尝试,如生物组就以学校校园内的植物为对象,在带领学生找植物、认植物、研究植物中形成了《临涣中学校园植物资源》的校本课程,并在向地区扩大,语文组以省级课题为平台,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运用,艺术组也开发了类似的校本课程,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提高兴趣,并出版了《临涣历史回眸》校本教材,对临涣历史有了较广泛的研究,在临涣地方经济和旅游开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增强。

3国家课程《文化生活》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

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特别重要的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地方文化资源引入政治课堂,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总分,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政治组进行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联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如村民自治,直接让学生到临涣村进行调研并参与政治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如经济生活,同学们对临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在《文化生活》中,政治组同行进入了深入的挖掘,先期进行了临涣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收集资料时也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再按照文化生活的四个单元从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在不同的单元不同课题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给学生一些问题如临涣地方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历史传承怎样,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分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引领,如体味文化,让学生走进极具特色的茶馆,去品味茶文化,感受文化特色,周末时从各地赶来驴友的长短镜头中,换个角度来体味临涣文化,学生有了新的感受,如茶文化对人的影响,同学们看到了茶文化对陶冶性情与人际和谐等积极的一面,也有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茶文化阻碍了临涣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思进取,沉浸于当前的安乐中,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智慧的火花在课程开发中闪亮。

4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要以校为本。校本课程既然是为了学校的课程,也是为了学生的课程,必须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调动教师群体的力量,在我校有了教育科研制度的保障,有力地支持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思想政治课来说,地方文化资源为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服务,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课程资源要来自地方来自学校,要有地方和学校特色,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这样的课程开发才能真正体现出校本来。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选准切入点。校本课程是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更切合实际,更适合学生,所以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入手,如我校利用学校校史馆现有资源,鼓励学生从校友中挖掘校史,继承传统,激励自我,学生兴趣较浓。学校还注意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各个不同学科组对地方历史文化从不同角度进行整合,校本课程容易系统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7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当地的资源和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加强了本地化的参与,但又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弥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可以使学生和生活能够有效的衔接,使教材更生活化,不至于使学生脱离生活。

一、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拓展学生的视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以丰富的活动和体验为基础形成的课程资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着促进作用。首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出发点,但是又高于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利补充。其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眼于实验的开发和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国家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众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校本课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就需要关注个性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学生的个性,突出的并不是统一和共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立足于校内资源,它的开发也是教师立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和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将这个问题解决,通过整理而形成的校本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国家课程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犹如两翼,一个突出的是共性,一个强调的是个性,只有这两翼共同发展,才能飞的更高、更远。因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

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开放性。教师自己开发的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它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正是这两个特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2.生活化。化学校本课程的研发更具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将化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化学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都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弥补。同时,化学校本课程还应该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达到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预期效果。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1.校本与教研相结合。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形成以校本与教研相结合为思路,以课题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化学校本课程更加着重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鉴于此,我们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建立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化学校本课程。这与国家课程的章节不同,国家课程重视的是知识点,而这种方式形成的校本课程重视的系统性,在学生头脑中会建立化学学科的整体观念。这种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的化学校本课程就需要与教研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探讨,确保每个课题的有效性。

2.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趋势,从纵向上,它要求各个年级之间要合作,避免各个年级的课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学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的衔接。从横向上,它要求各个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避免与国家课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不断修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化学校本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校本课程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总结出优缺点,在教研活动时进行研讨,并及时更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能够开发出优质的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课题,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秀娟.高中化学小班“分组自学导学”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3]王圣春.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9(12)

[4]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8

【关键词】中职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实践思索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年立项课题:中职《环境监测技术》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9-02

一、中职《环境监测技术》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我国环境监测专业的创设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各级环保部门增设了环境监测中心。为培养此专业人才,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最初承担教学任务的是一批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严谨科研精神的教授,他们非常注重环境监测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在这些专家的努力下,多本的环境监测专业相关教材出版了。这些教材学科体系分明,涵括《水污染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监测系统及管理》、《环境监测实验》等。以环境监测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程教材用书一般分为理论篇和实验篇,分别适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指导实验操作。基于高等院校注重前沿技术与方法传授的原因,这些高校用书均有理论水平高深、系统分明等特点。

随后开设环境监测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沿用自高校教材,虽然在高校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但还是存在系统分明,侧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特点。认真分析高校与中职学生能力特点和培养目标可以得知:相对于高校学生,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偏低,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高,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却没有明显劣势;与高校旨在培养科研技术高端人才的目标不同,中职学校是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目前沿用的《环境监测技术》教材内容与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的目标不太吻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关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等教材内容更新慢,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产生“学非所用”的感觉。

介于上述情况,笔者认真研究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其中提及要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据此,笔者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旨在开发一本能培养中职环境监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校本教材。

二、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

1.依据中职环境监测专业对应的行业人才需求,确定岗位群,明确能力要求

虽然环境监测专业就业面广,但与高校毕业生从事科研、设计等就业方向不同,中职毕业的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就职于环保公司、医院污水站、污水处理厂检测室、工厂化验室、区县监测站分析室等一线岗位。因此,在确定岗位群,开展市场调研时主要邀请了福州市监测站、福州大学城污水处理厂等一线技术人员和在此岗位上任职的本校毕业生开展调查。综合各方专家意见,确定岗位群并分析相应职业能力要求。

2.分析《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发课程项目,编写课程标准

经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工业污水水质差异大,污染物类型复杂,需测定的分析项目因生产工艺不同有所差异。况且在现有学校实训条件下不易模拟工业污水环境,故抉择之下决定不将其列为独立项目。而医院污水水质检测项目虽然相对统一,但多数项目与地表水及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项目重复,因此也不将其列入单独项目。在认真分析之后,再结合校园及周边环境特点,重点选取了监测福州地表水(西湖或内河)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校园空气质量和噪声环境质量等四个课程项目。并针对这四个课程项目选取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在监测福州地表水(西湖或内河)水质项目中选取了制订方案、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在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中选取测定pm10、编写监测报告等6个工作任务,四个项目合计25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制定各任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3.收集《环境监测技术》教材相关资料,依据项目体系,确定教材框架

在明确项目任务之后,针对实施任务所需提供的资讯开展相关资料收集。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过程,确定以学习目标、任务情境、任务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活动(决策、实施)、任务资讯、项目任务书、评价表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框架。在教材框架设计上,尽力体现“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过程。但结合考虑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编写的基本体制,把学习目标、任务情境、任务布置、任务要求置于前部,便于教学中师生明确任务及其要求。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主要作为学生制订计划和实施任务的过程指导置于任务要求之后。而作为制订和实施任务需要的资讯则放置其后。《项目任务书》这一内容作为附录置于每个任务的资讯之后,评价表作为项目教学过程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置于《项目任务书》之后。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9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近年来,笔者亲自多次参与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如何开发具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并实践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如今愿把微有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显现当地特色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体现当地特色。结合我校所处地域,我们开发了《雷鸣历史文化名人王弘诲》《文笔峰道教》《南丽湖一号社区》等课程。这些课程充分挖掘我们本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增强学生ψ匀弧⑸缁岬恼体认识与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不断了解和学习中健康发展。

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为师生走向成功搭建平台,还能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我校的科研课题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2014年下半年,我校的省级科研课题《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创设与运作的研究》顺利结题,获得省级优秀等级奖。2015年4月,我校有三项与实践活动有关的课题被海南省教育科研部立项为专项课题,两项已在2017年5月顺利结题。2016年12月,我校向国家教育部申报的课题《农村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有效模式探究》已被立项,研究活动正在实施。可以说开展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已成我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课题组老师根据活动的需要自己开发具有实践活动特色的课程,如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科学DV》《南丽湖休闲旅游》。这些课程设置灵活,活动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校园文化节活动也是我校办学的一大亮点。自2010年开始,我校每年下半年都举办一届为期三个月的校园文化节活动。为了使文化节别具特色,每年老师们都开发了一些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如《象棋》、《乒乓球》、《足球》、《书法》、《演讲口语》、《速算》等。这些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创新能力、体育艺术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校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学生的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观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应体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如课程《苗绣的制作》、《周岁@制作》、《摄影》、《剪纸》、《折纸》《电脑绘画》、《面食制作》等,这些课程都具备实践课程多样性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喜闻乐见,不会产生畏难心理,很大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特性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常会出现许多社会与生活的热点问题,学生也很容易被这些时事、热点所吸引,因此,相关的时事热点就成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如在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时我们开发了《稻草利用》,关注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时开发的《垃圾收集》、关注学生出行安全问题时开发的《乘车安全》等。这些课程都具有时代性的原则,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社会环境、学生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关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由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两大板块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构成了课程学习领域的两大类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其他学科整合,弥补了传统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弊端,有了更广泛的延续性,同时能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我校音乐学科教师开发的活动课程《走进海南琼剧》、物理学科教师开发的《小制作》、生物学科教师开发的《校园植物》等,这些课程既有它的独立性,又有与学科课程存在着交叉、包孕的关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需要。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从课程资源上来说具有浓郁的地方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不能搬照别人探索出来的现成模式,各校只能从同类型学校的经验中得到借鉴,挖掘适应本校实际需求的课程资源,探索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智障者、残疾学生等),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并不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所有这些对于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李臣之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篇10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加强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教育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对于有效改善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因此,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意义

1.丰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

小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时,需要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分析和科学规划,这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将其同本校的现有教育资源相互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丰富学校的综合实践教学内容。

2.提升学校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学校按照教材统一的规定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定的程度和领域内存在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实施,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实践教程统一计划带

来的活动形式的单一,另一方面对激发综合实践教师的创作热情、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着重要的帮助意义。

3.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深入了解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对每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能够有自己的认识,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二、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设计的策略

1.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生活化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日常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的设计与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设计,是指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源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并

发生在学生的身边。生活化的主题设计,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主题的确定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指向性和可行性。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时,要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良好习惯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的内容来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引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向着更深层次开展。

通过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自主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活动主题校本化实施的把握和创新。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需要在遵循小学生生理、兴趣、心理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通过选取具有新颖性、特色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活动主题,来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内容。如: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思考。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交叉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以某一门学科知识为载体的知识体系,而是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构成的教育整体。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的发散思维方式,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有效实施,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勇于开发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席燕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