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4:01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1

【关键词】2015年高考试题特点备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7-01

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大幕落下,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2015年试题的几大特点:

1.去学术性倾向,取平易近人倾向。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大多运用原始文字材料,材料文字内容阅读量大,信息难以提取,面对这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花费一定时间来分析这些材料本身,给考生增加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使考生产生畏惧感。2015年选择题试题,大多数题干材料简短有力,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文字阅读量更加少,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继承过去的短文字命题方式,全部采用短文字材料,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给考生产生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考生答题和考出信心,这是指的点赞的地方。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新高考多围绕大纲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今年也不例外。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流思想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材料题的主要考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能够使考生在纷乱复杂的历史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中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第24题,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明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又如第30题,考查了“侵华日军的罪行”,涉及了2015年重大时政热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揭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2015年高考题对今后备考的提示: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在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点透指历史事件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从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考查较突出。实现点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面全指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概括并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概括出阶段特征。然后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制作图示图表、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通史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弱化了通史时序,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点分布于多本教科书中,使得学生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有一定难度。以31题为例,题目涉及外交政策转变――“一边倒”、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家发展战略――“一五”计划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点,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高考试题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候要有贯通意识,在充分研究教科书,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第将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联系起来,并择机适当补充重点知识以及其他版本教科书的不同表述。

三、活用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以后,考虑到“一标多本”的现状,专家学者一再强调历史教学应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把学科教材当成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觉得“教教材”的观念似乎已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太合拍了,挖掘大量的史料,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理解教材来实现的。知识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充实的历史课堂无法产生生命的律动。高三历史教学,重新回归教材,提升教材知识的深度认知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当然,“回归教材”绝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粗浅、机械地重复和再现,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强调在“读懂”、“读精”、“读深”教材上狠下功夫。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2

关键词:历史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引言

当今世界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人才的培育成长离不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从来就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素质教育是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对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搞好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历史教材以其自身的理论科学性,丰富详实的史料和客观公正的具体内容,对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作了全面总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其它学科更具生动性、教育性,是一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活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通过具体生动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大量好素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古迹,使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历史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爱国英雄,仁人志士,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崇拜的偶像。爱国家爱民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就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用的人。

三、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历史是人类创造一切文化历程的记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知识量的增加,有些知识便从历史知识中分离出去。历史教材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数学、天文、民族等许多知识。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不仅仅是把人类已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学会从历史教材中分析真善美,摒弃糟粕,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以史为鉴,站在时展的前列,做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历史知识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人类科学知识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门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尤为必要,同样,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离不开历史知识,如历史教科书中就有大量的数学史医学史等,它们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的分支。所以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

四、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智能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大纲对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智能培养、能力提高必须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中体现和实现,离开历史知识的传授,智能培养、能力提高只能是历一句空话。历史课堂教w要注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记忆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运用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运用为主轴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素质,其核心和落脚点是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指导社会实践,去提高运用能力。现代经济的竞争,现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首先抢占科技教育的制高点,谁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运用能力是未来世纪人才的需要,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多懂得为什么,这才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大多数,眼睛只盯在几个学习尖子身上,由于人的智能差异、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别这是正常的,教师应首先分析学生之间差别的主观、客观因素。人的聪明才智开发有先后之分,人的潜能有深浅之别,教师对此应有认识,应有信心,每个学生只要努力学习,都能学好文化知识,要注意发现每个学生学习潜能,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进他们的求知欲。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历史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历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要练好基本功,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这是二十一世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

参考文献:

[1]陈文滨.浅谈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06-110.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3

一、注重能力培养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出题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纯粹考查基础知识阶段,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只要把书背好,一眼就能找到答案。(2)前几年,命题范围更加细化,开始考查平时老师和学生不注意的地方,如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部分。(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设置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既立足于主干知识,又超越主干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但是,也有部分试题学术性太强。(4)目前,高考命题在突出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鉴于目前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新场景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坚持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做一些改变

为使学生的复习更为有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2008年9月―2009年3月仍是传统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特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本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针对本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受文理分科情况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的实际,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在细致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隐性知识。(2)在2009年3月―5月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相结合,以专题复习为主,辅以综合考试训练。(3)进入2009年5月,我们将剩余的20多天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归课本,整理以前做过的习题,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三、关注文史常识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考查皇帝谥号开始,文史常识被引入命题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是高考历史的一大亮点。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在2009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史常识的讲解和训练。因此,我校学生在应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姓氏起源这一题目时能游刃有余。

四、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过去的历史观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阶级分析法,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问题。现在的历史观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还出现了新的观点,如:(1)文明史观。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进步、文明、开放,历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统一性去考查历史。(3)以人为本。把人类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融入这些历史观,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以新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历史问题。

五、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备考,无疑是“无米之炊”。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力求做到“面全、线通、点透”。面全,就是对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力求宏观把握;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点透,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做透彻的分析,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力争让学生做到既知其一、其二,还要知其三、其四。

六、密切联系现实

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高考历史试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要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引导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承担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将热点和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七、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专门总结了《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技巧》、《答题规范》、《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等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专门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老师面评的办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精选试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4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命题的依据。历史考试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各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这已经成为历史命题人员的共识。所以学生学习必修二时,首先明确每一节的课程标准。如:关于古代农业的课程标准“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关于古代手工业“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学生在复习每节课时,首先应掌握课程标准,然后按照“了解知识-分析理解-概括评价”三个层次来复习课本。知识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化理解相关知识,真正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本模块课标规定了8个学习专题,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比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比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要用新的史学观正确评价必修二的历史知识。

关注新史学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审视历史。“文明史观”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现代化史观”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线索,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新的历史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史学观,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在历史考试中体现新史学观是历史命题原则之一,学生在复习中应注重用新史学观评述历史。比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殖民扩张及其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难。按照现代化史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不能指看到它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等等。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比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5

一、明确复习内容

1.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把握高考信息。

要在高考的实战中获得较理想的历史成绩,应当认真的学习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的增减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专题复习时取舍有度。同时还应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系统的重点练习,亲自体会一下高考的命题趋势。此外还应经常翻阅《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中学历史教学》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教辅类的刊物,学习借鉴刊物上各种高三历史复习文章的指导性建议,及时了解刊物上的高考信息,以使自己的历史专题复习建立在科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之上。

2.强调对教材主体知识的把握,注重对知识的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高考的命题专家指出:“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对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这种测试是建立在对学科主体内容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狠抓基础主体知识。例如:“古代史部分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知识;中国近代史部分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知识;而世界近代史部分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体知识”(《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主体知识进行整合,重新形成知识专题。以便准确掌握和活化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专题复习阶段对知识不能是单纯的死记硬背。重要的是进行知识的整合、活化、理解。同学们要通过专题复习,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如对古代政治史的专题复习,可以整合成:①古代的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②国家的分裂与统一;③封建的盛世与治世;④古代的封建帝王;⑤古代的改革;⑥古代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⑦古代的统治思想变化;⑧古代的疆域变化;⑨古代的都城与主要城市等若干的子专题提纲。通过这种形式的主体知识整合,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高考应试能力。

二、应遵循复习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一个专题必须是由若干相似历史事实,经过提炼综合而成。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因为都是改革可以再造成一个或几个专题。

2.重点性原则

再造专题应选择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作为再创专题的重点。例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又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3.创造原则

再造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如2001年(全国卷)“中国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此题极具创新性,视角独到,其创新之处就在于把教育和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专题体系。

4.灵活性原则

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约束,也不再有各部分历史知识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的约束,专题需要哪部分知识就用哪部分知识。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中国古代史的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综合,也可以是中国古代、近现代的大综合,更可以是古今中外历史的大综合。专题体系的内容更是不拘一格,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的各种因果关系,可以是分析一个历史概念的含义、产生背景及其影响,可以是专门揭示历史事物的实质、对其评价,可以论证各种观点等。

三、掌握复习方法

1.把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文综知识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综合思维能力。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之间表现为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是高度交错和紧密的联系,我们所学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也是交融在一起的,所以高考综合测试也应较好地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交叉的特点。”(2003《高考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确如此,如高考2002年(全国)第39“开封”题;2003年(全国)第40“二战”题;2004年高考(全国)第39“东北”题等跨学科的综合题,都很好地体现出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测试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时,应当主动加强历史学习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扩大学习的范围和视野,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更加主动地和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相结合,逐步培养运用文综三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综合意识和能力。

2.自觉的关注热点、焦点和人类的重大的问题,提高自己人文素质。

近几年高考文综测试的命题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注正面的东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的传承性。关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永恒的话题;关注历史进程中对现实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以史为鉴”的作用,从历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所以自己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不可“只读圣贤书”,更要“关注天下事”。要打破课本知识狭小圈子的束缚,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以拓展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做好知识的储备,只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专题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把专题当成知识罗列和归类

这种复习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没有得到升华,思维没有得到拓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课;培养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尤其加强对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心理智能素质的教育,这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了在教学中加强重点问题的讲授与研讨,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因材施教,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即“实践”课教学。

所谓“实践”课,即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己收集资料,和其它同学共同交流的历史课。每月两次由学生自己设计一堂历史课,选择与历史教学进度相关的历史主题,由学生自由组合,课前自己寻找史料、归纳总结;课上登台阐述观点、组织讨论、质疑解困;课后小结心得、撰写论文。此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地主动学习,达到拓宽知识面、深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本着立足现实、了解过去、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通过学生“自助式”教学,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探求历史发展的轨迹,考察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寻找历史与现实的撞击点,争做学习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实践”课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如对历史材料的搜集能力,对历史现象的再认再现能力,对历史事实的理解阐述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历史客体,揭示历史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进程,预见未来。

初中一年级每月进行2到3节“实践”课,每节课由4位学生自由组合。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选题。学生广泛阅读、查找、收集、摘抄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史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等。在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学生拟订文章结构,编排设计与课题相关的板块(黑板或电脑辅助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全体学生参与和个别学生重点主持,通过阐述、设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让全体学生对此课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后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得失,并撰写相关的小论文。

课题的选择是一节“实践”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课题一定要遵守“以小见大”的原则,切忌空而大的主题,在这方面,学生不易掌握,需教师课前指导。

当学生在准备课题时,教师要强调“论从史出”原则。学生在应用史料论证问题的过程中,一来让其通过实践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再现,遗留下来的历史是有空白的。史料的编写受其时代的局限,可能有真伪之分,作为学者要尽可能全面地检验史料的真伪,切忌断章取义,就如《文学报》的一段话所说:“历史,你可能接近它,却休想复原它,能做的是不讳过,不溢恶,不夸饰,不虚美……”二来,在“论从史出”中,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并得出结论,其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以史启智”的目的。

学习历史不该是“为历史而历史”,否则学生对历史将失去兴趣。历史课要发挥它的实用性和社会性,体现它的时代性,赋予它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践”课只有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其活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地要尽可能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注重历史知识与历史理论纵横迁移。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本身,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是对僵尸的临摹,而是对生命活力的鉴赏。”

“实践”课并非是四人一台戏,而是台上台下师生呼应的一台大戏。只有让学生发挥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敢想、敢讲、敢挑错,调动全体学生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体现“实践”课的价值。“实践”课虽由学生唱主角,但教师应在整堂课中发挥核心的作用。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课题的同时,要给学生推荐与课题相关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则把握方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指出学生评价的不足,及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力,激发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它落实了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7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创新教学高中历史

中D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6

历史是用来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通常讲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所发事件的反映。历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历史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发现真的过去,并且用事实说话,让后世吸取经验和教训。高中历史在整个历史教育阶段属于积淀阶段,整个时期都是让学生思想启蒙,接受史实时间框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相比较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少量接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说是正式步入规范历史学习。我们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高中这个阶段,并且时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体系。

目前,历史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之后全国各地改革均已初见成效。那么如果把握住新的契机,在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思路下继续更好的从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一、对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审度

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实施学校教学的根本途径。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如若不以课堂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因此,追究、探讨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改革最迫切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偏离

当教学已经单纯的变成知识点的教学传授,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方向时,历史教育就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宽泛、粗浅,缺失对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历史课程本身是以知识为本,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所以在传统的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下提出的教学大纲中就是具体的知识点,教育工作者逐步变成了教书机器,学生们也只是泛泛地接受知识点,一遍遍的背诵、梳理和记忆就是传统高中历史教育课堂的全部。由于教学方向的偏离,更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失误。历史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点,只能在知识点中所涉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经历上面下工夫,导致课本内容艰深、滞后,涉及概念和知识点过多,成为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讲解鸦片战争的部分,只是普普通通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可是却涉及了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难堪重负。近代史的典型开端事件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还有英国人霸占香港。而课本中却从1840鸦片战争爆发开始把为期四年的整个鸦片战争都给陈列了出来,从广东到浙江,再到香港、天津、江苏和南京等多地,不分轻重,不顾详略的全部进行了述说,使得老师工作量变大,学生学习起来也难免避重就轻,难以区分重点。而作为核心人物的众所周知是林则徐和关天培,可是书中却将道光、海龄等也一一陈列,徒增众多繁琐而不重要的小知识点,不仅仅给学生记忆知识添加了负担,更给老师备课徒增烦恼。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强记了这些繁琐的小知识点,应付了考试,但是没能搞清楚历史时间和事件的主干线,没能弄清楚通过历史事实能搞清楚什么道理。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言,就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是失败了,把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和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离。

(二)以“本”为本、模式化严重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以课本为核心,只讲课本上的,不知拓展,也不能把课本区分出重点和浅显了解的部分。并且多数是循环“组织教学、复习内容、讲解新课、巩固课程、布置作业”的流程下来。单纯的让学生走在教师规定的小路上,没有任何自我特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学生们单纯的被动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一味的记忆背诵着并不需要过脑、过心的文字。

二、建立全新的高中历史教育体系

(一)建立新的历史教育价值观

历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知史实、明事理,知过去、辨当今的。传统的课堂一味的追求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见解。想要改革高中历史课堂就首先要进行价值观的改变,以讲知识为核心变为发展为核心,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统一,从而才能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历史是人文社科类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了解的普及性教育。它一直以人为本,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要在一件件的历史事实中探寻出来道理、知识、见解。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知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新的知识是在运用中逐渐获得,旧的知识在使用中趋于完善,并且知识也只有运用了才会获得它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并不一定是脑中的知识,也可能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获得的知识。可是当代高中历史教育只关心学生们对知识的储备量,完全不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味的只追求纸张上面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关注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排斥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联系的,互相补充完善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也有可能是补充。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教师在选择和试用各种方法的时候应该具有整体意识和优化意识,注重各种方法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

三、教育方法的创新探求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应该对传统讲授方式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讲解作为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还有社会背景,已经逐步显示出了不符合时代趋势的弱势面。但是无论如何,讲授的方式依然会被沿用并长期沿用下去,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放弃,而是改进它,使它适应新课改的方向。这也正是目前课改的关键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8

关键词:知然;高中历史;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65-02

历史学习在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春天,尤其是在教育大省,高考改革的领头羊江苏省,将历史的学习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在高一高二全体同学要学,在高二时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要考,而且在选修文科参加高考时一门必须为历史。其实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也并不是非要“头悬梁,锥刺骨”的那么痛苦的,也有历史这门学科自己独特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在教学教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知然法”:对知识的认识和问题的理解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极力排除学习中的想当然和对老师的话不以为然。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三然,避免两然。从而真正发挥高中历史教学在历史学习养成和公民素质养成这两方面的最大作用

一、知其然

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整体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探究历史知识的广度。

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最基础的要求,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用历史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教会我们的学生主动探求治国安邦之道。

在教师讲课之前,同学们可以通过预习,浏览课本,对课文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的听课,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成因(背景、条件),发展过程,以及产生的历史意义。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了然于胸,宏观认识历史事件,构建起初步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培养历史学的学科素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为以后长久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方法可用于新授课或者是复习课,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归纳法。例如: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基础梳理:

学生在框架中就非常直观的、一目了然的熟悉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的建树,主要在三个历史时期,从而很容易有针对性的学习,建立起历史知识的体系,而且有利于知识长久记忆和理解,也不容易遗忘。对历史的学习感到了兴趣,更有了充足的信心,让历史知识“穿珠成链”。

二、知其所以然

通过过程与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挖掘历史知识的深度。

提问:为什么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和新时期三个时间段?让学生阅读课本和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走向世界舞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新的世界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同学们了解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在各阶段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特点,以及之所以取得成就的国内外的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力的兴衰,从而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脉搏,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知识网络。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高一高二起始年级,对历史学科学科素养的养成尤其重要,“给之以鱼,不如予之以渔”,这样名师才能出高徒。才能成为一个个小史学家,才能联系现实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三、“知其所以不然”

通过联系、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规律和差异,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近似的历史事件,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认识历史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最终实现举一反三,移花接木,触类旁通,从而养成学习历史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这不仅在认识记忆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特别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尤其突出明显,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全盘考虑,包括题干和其他的干扰枝。例如在选择题型、材料比较题中,更要不断地分析认识,才能加深对历史事件认识的深度。尤其在新课改下,历史的学习和考查特别重视了对新材料和新情境的运用,更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不会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迷茫与困惑。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多搜集一些经典典型例题,加以训练和运用。

通过对比分析,这样就能对历史上相类似或相反问题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这又与历史学中又一个重要的方法相一致――比较法。

四、切“忌”两然

忌“学生自己想当然”和“对老师的话不以为然”。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存在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现象。在平时的学习中自我感觉良好,机械记忆,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一切想当然,过于自负,对老师话,老师的方法不以为然(生姜还是老的辣),厌烦至极,“弃之如粪土”,更有甚者你讲你的,他背他的,死抱几本历史书就以为可以打天下。但是一到考试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特别是评讲试卷时一个个是悔恨交加状,捶胸顿足状,但是几天一过又是故态萌发,依然如故。因此老师要不断的反复的强调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到西天取到经,“唐僧”的经就必须念下去,特别是在初高中起始年级的养成教育。

教无定法,学有方法,只有“师傅领进了门”,方能“修心在个人”。考场如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只有掌握了战略战术,我们的学生才能永远笑傲江湖!“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真正做到了宏观理解与微观记忆相结合,掌握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方法,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的学生才能辨别是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学生的神圣使命,才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代代英才!

最后再次提醒在历史的学习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不自我想当然,不对老师的话不以为然!教学相长。养成习惯,收获一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2007年1月出版3

]《中学教学法》(美)L.H克拉克i.S斯塔尔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9

关键词:高考历史题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考历史的出题范围明显扩大了,除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出题范畴外,古今中外历史学家的名著也成了众多选择题、评述题、SoLo题的首选,尤其是近现代历史学家的名著,更是高考材料题的首选。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等。这些名著突破了传统的史学观点,多以独特的新视角来观察历史,与课本知识之间存在差异,故此类试题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尤其是以各种材料为索引的SoLo题,多数学生未能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更难以做到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述,故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那么,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题呢?在此,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新史观,以新史观为切入点进行全面分析

过去,我们一直在运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分析问题,突出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作用,把历史问题僵化在单纯的政治史范畴之内,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学生的思维也相对局限,仅会套用现成的模式答题,得出片面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的引入,人们开始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更多地去关注横向的空间联系,关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关注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近代民主的发展进程,关注近代社会的转型问题,等等。总之,在新史观的引领下,命题的范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也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客观了。以洋务运动为例,过去我们分析洋务运动,是站在革命史的角度,强调的是其领导阶级――地主阶级的腐朽和反动本质;现在,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军事、教育、外交等方面现代化的开端,具有探索和引领的先导作用,而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运用正确的史观切入,明确命题者出题的本意。

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论从史出。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讲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便能够运用自如,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因此,当前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际热点焦点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近年来,伴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加剧,国际风云瞬息万变。如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愈演愈烈,韩日领土之争由来已久,伊朗核危机扣人心弦,韩朝南北会谈备受关注,等等。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我们了解了这些国际大事的原因、经过、结果,但我们更应当积极地去评价这些事件,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大胆地去预测国际局势的未来发展走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我们不是在凭空构想,而是结合相关历史,联系实际情况,加以缜密的思维,力争做到“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例如,通过媒体我们了解到,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和叙利亚卡扎菲政权的,是美国施加外力武力打击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可以从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这一层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民主政治的大趋势下,任何形式的强人政权和独裁政治都将被,历史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三、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对高中生而言,要想学好历史,仅仅吃透课本是不够的。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答题时需要我们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才能应用。历史知识的整合,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史实加以条理,辅以正确的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读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尤其是一些历史学家的名著,使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名著来提升自己的高度。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者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突出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只有完整地阅读完这本书,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全球史、整体史的含义,体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全面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再如,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色,即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念和凭借亲缘观念建立的社会组织。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保守与进步的抗衡。读完此书,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之所以牢固,离不开亲缘血缘的凝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之所以艰难缓慢,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和知识分子恪守传统的顽固心理。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论中国》,许倬云的《历史大脉络》《历史分光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钱穆的《国史大纲》,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引领我们去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提升我们的理解层次。此外,史扶邻所写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和《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通过介绍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和艰难的政治探索,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孙中山,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此外,阅读的过程,也是我们历史素养提高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积累了历史知识,接触到了全新的历史观念。这样,我们在答题时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问题,拓宽思维,完善逻辑,组织语言。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改后高考历史题的一些拙见。简而言之,要想学好历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三点要素:缜密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广博的知识。有此三要素,学生才能够做好历史题。此外,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多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做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以便适应各种高考新题型。

作者简介: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篇10

一、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步:确立目标教学的核心地位,教会学生读书。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总体、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太平天国运动》一章为例:

预习提纲(按照最具代表性的“三级目标”提出能力要求):

(一)、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

(二)、运动的过程

1、兴起与发展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理解)和反清力量的组织(识记)。

(2).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上武汉、定都天京(识记)。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应用)。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识记)。

2、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1).天京变乱(理解)和新领导核心的形成(识记)。

(2).《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应用)。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识记)。①摧垮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②再破江南大营和东进江浙沪。③安庆保卫战。④天京保卫战。

(三)、运动失败的原因(应用)

(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

预习题目:1.依据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洪秀全革命理论的特点。2.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为何不能实现?3.你怎样评价《资政新篇》?4.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时代赋予它的新特点?5.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分析单纯的农民战争为何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6.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试评论这一观点。7.曾国藩说:“洋人(咸丰)十年入京,不伤我宗庙社稷,目下且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试评论这一观点。

提纲一经列出,本章就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要点明晰、重点难点突出了。学生按照提纲预习教材内容,思考预习题目,既可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新旧知识联系,发现疑点,解决一般问题,增强听课和笔记的针对性,又可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掌握读书、自学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而规范的读书习惯和深钻、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提高阅读理解、综合概括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抽问、学生讲题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通过预习读书、思考已解决的问题可少讲或不讲;教师讲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着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概括要点、提炼观点、澄清疑点、分析易混易错点、落实考点。精讲基本的系统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点拨历史思维。把分析历史现象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准确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遵循大纲、考纲,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紧扣知识要点,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贯彻教学意图的有效手段,就是把教学的内容和指导的方法,以练习的形式具体化。章节练习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单元练习、阶段性练习重在知识过关;专题练习、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应注重能力培养。练习宜精不宜多。一般说来,好的练习在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在思路上要有启发性,既能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巩固、深化和活化所学知识。练习中一要注意良好审题习惯及解题技能的培养,规范答题;二要加强材料题的训练,提高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能力;三要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临场经验的积累;四要重视练后讲评,上好讲评课,矫正补偿,启发指导。

第四步:根据反馈信息,做好辅导答疑。这是教学工作的弥补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疑难和暴露的问题,兼顾普遍性和个体差异,通过集中辅导、个别答疑、互矫互补、错例示众、达标测评等方式,分析差错原因,指导答题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二、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透彻解释,归纳起来就是: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反映国情的内容以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即历史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基本史学原理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证,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一)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材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章节知识结构,提高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章节内容一般以事件为中心,结构相对简单,掌握较易。同时,章节内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相对较少,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以有效地固本强基。这一步的关键是弄清史实发展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准确理解有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结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再认、再现能力的提高。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一是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二是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对应世界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对华侵略及其后果,可分为三个单元(上册1、2章,3、4、5章,6、7章)。第一单元的基本线索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尝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英国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残酷的封建剥削与压迫,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不满足于既得侵华利益的英、法、美,力图利用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全面扩大侵华权益,“修约”不成,便制造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采取先“打”(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后“拉”(为保证新的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又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打”“拉”结合的策略,“驯化”了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抗争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三个单元联系起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完全形成和深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就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次,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知识结构,提高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划分和专题知识归类,按专题把教材中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系统化。二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总结,即在把握专题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综合、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把零散的认识条理成系统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能力培养、发展和升华的关键。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为例,在按地区、民族以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理清知识线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隔阂、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是短暂的、次要的,是支流;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造成的,是国内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性质,但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进步性与反动性之分,且其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三是引导学生把握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专题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系统,专题之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列强加紧对亚、非、拉美地区的侵略和掠夺,激起被奴役者的激烈反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使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条理的、有重点的学习,既便于知识的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同时,把握结构、梳理线索、提取系统知识要点、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