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程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4:27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好各项因素与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就是合理地组织好、协调好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新课程呼唤着学校管理理念的改变与管理方式的变革。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新课程下的管理?这就需要广大教育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其最有效的措施。

一、明确办学理念,做好学校定位

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正确的学校定位,是学校体现特色、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的启示: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好学校管理理念,走适合自己的办学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教学思想的领导。”另外一名著名校长也谈到:“教育思想是办学的前提,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时,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上个世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四大支柱”教育观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定位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应以“每个孩子都是好的”“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学生张扬个性”等先进观念的导向,促使中小学教育管理更加生气勃勃。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了解当今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向,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发展要求,充分做好学校自身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推行和实施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使教育教学的现实生产力得到释放。其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最有效地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对学校的师资资源、学生特点、办学条件、文化氛围以及社会效应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发挥最有效地管理。最后,明确办学理念,拟定学校发展规划。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学校成长的“灵魂”,也赋予了小学教育管理更大的发展自由空间,是促进学校“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的动力源泉。

二、“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方向标。目前学校管理现状中,仍然存在着权威式、统一式的教育模式,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它、丰富它、深化它。“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发展的人的个性,让人能动性地去发展自我,不要被奴化。同样,“人性化”的民主管理要注重人的情绪、内心需求,注重人的思想教育、精神激励。人本管理可以细化为: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学生为本。

首先,最大化的民主管理是要提供给教师一个公平、自由的发展舞台。基于此点,教师的成长及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展了多少人。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其次,“育人先育己”,这是教师培养学生之前要达到的优秀状态。教师提升了自我,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根本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施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创造美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它充满着一种文化味道、文化底蕴,从而达到育人、发展人于无声无形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人、引导人的作用。这样的文化氛围即是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学校氛围、教师群体氛围、班级风貌、教学条件等方面,这些环境的和谐状态就是美好的学校环境的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师生共同创造或创设的情境、情景、氛围等都将给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以极大的影响。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开发、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第一,更新学校管理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课程下的学校环境应该是与社会发展时俱进的现代氛围,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和服务于社会,这些不仅对学校管理者的校本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在新课改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先进管理意识。这对于提高学校管理能力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思想源头的推动作用。

第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小学教育管理在追求“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创新与效率”的境界,这也是营造舒缓、宽松、和谐氛围的目的所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太注重死板权威式的管理方式,表面上达到了整齐划一的效果,达到了所谓“好学校”的名号,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学校发展与素质教育,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正是低发展低效率的管理模式的顽疾所在。在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本管理下,现代学校管理模式要更新观念与方式,创造宽松、美好的环境,通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师生情感互动、学校组织文化活动、家长与学校接触日等良好的沟通方式,真正营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美好互动环境,使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文化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中。

教学管理理念的革新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为核心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自我成长,促使学生自由、快乐、个性成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关键词]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2

 最近,一位教师来信说:“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但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活动时,校长却认为这样的课堂纪律太乱。”“新课程要求我们开发课程资源,在备课方面有所创新,但学校仍然按照从前的要求检查教师的教案。”  教师的来信反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来了,管理如何跟上?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新课程实施的冲突,是实验区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它深刻地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无疑对学校管理提出挑战,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及管理模式都应当随之发生改变。  如何转变管理行为——  强调“以人为本”  谈到学校管理,许多校长都颇有同感,多年的学校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制度为准则,以上级的指令为依据,以控制为手段,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制度定得周密、细致,把要求教师做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地写进规章制度中。严格规定了教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教案,要求教师从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过程、课时安排,甚至字数、字体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一周前写好教案,经教研组长检查签字、教务处盖章,方可执行上课。当然,这种做法对督促责任心差的教师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多数教师却饱受形式主义之苦,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思维,使得教师自我支配、主动工作的空间很小,很难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对于这样的管理,一些校长提出看法,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过于强化制度管理,用管理企业的办法去管理学校,这种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不仅管理的本质和内涵要发生变化,管理的行为也要发生变化。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新课程鼓励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其最大特点在于依靠民主意愿、个性张扬、权力平等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有关人士指出,现代管理是在一个新的更加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未来社会员工的知识将更加丰富,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精神境界大大提高。为此,必须把管理推向新的境界。应当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弹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以多样化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以激励为手段,追求的是多样化、丰富性与创造性。具体来说,其一,全员管理将提到新的高度,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其二,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将会大大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不再是被动地在常规制度束缚下工作,而是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己应当做的工作。其三,通过管理,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学校成为密切协作的团体。其四,创造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既是控制和协调,更是开发和促进。  据此,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建议,课程管理既要以“政”为依据,又要以“研”为依据,换个说法,课程管理既需要等级、常规、控制的管理,又需要平等、研究、开放的管理。以往,我们的管理主要是前一种,如今,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后一种管理的重要性了,强调平等、研究和开放。管理者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校长应该首先成为研究者,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背景,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分析、研究、解决,使课程管理的过程成为管理者与教师一起交流、研究的过程。校长、教师都是管理的共同体,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互动式的管理不再是被管理者的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方法向灵活性、多样化转变。  如何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现代社会,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强化服务意识。  有专家指出,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仅仅为教师下达任务,而应当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  管理者的关注点要发生变化,过去关注的是我对你要求什么,我给你什么,现在关注的是教师需要什么。要树立学校管理是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要深刻理解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深入探讨学校制度与机构的改革,真正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那么,教师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管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有关人士呼吁:教师需要激励,需要得到尊重,需要个性化的帮助,尤其需要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更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其次,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如何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提倡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为教师专业自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赋予了教师专业自主的权利,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尤其是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创新的教学,不要太多的模仿,而是提倡高度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教学,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能够做到专业自主,能够自主独立地解决问题。  教师的成长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应该受拘束与模仿他人或跟从他人,教师应该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作出自己的决定,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在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还可以决定自己在每堂课上所讲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等。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创造性,应当高度尊重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校长对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帮助教师寻找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而不是一概否定。  反观我们今天的管理不难发现,有些时候,教师富有个性的创意并不被重视,甚至不被理解,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临时改变了教案的思路,下课后遭到校长的严厉训斥。实际上在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他们的教学步伐迈得非常艰难,背后有许多双手在控制着他,他们在教学改革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表明,教师在专业自主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国外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决定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很少考虑其他的因素。而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学的统一要求,领导和教研员的意见如何等。实际上,课堂上的很多因素都是不可预先设定的,学生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也应随之变化,可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有没有这个权利?新课程实验十分强调要培养教师专业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管理者应当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管理、监督、控制变为支持者、引导者,应该为教师松绑,让教师自己往前走。  如何创新管理制度——  人、财、物合理使用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极其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质量,如果没有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课程标准的落实是难以想象的。今天,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面对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教学管理问题,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据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分析,通常,我们的教学管理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指挥系统进行的,一个是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一个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学习指挥系统。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计划、组织、检查、指导,它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其最明确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这个目标是可以测试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体而有效的管理办法,无疑,这套管理办法是需要继承的,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些管理办法是需要改进的,有些则是需要创新的。  新课程的实施将涉及到社会和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考虑,配套实施,有些工作虽然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教师的工作安排、工作量考核、课程表的制定、教室的分配、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师的集体备课、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及教师的评价等,都是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比如,在课时安排上,既要考虑与原有的课程计划的衔接,又要有一定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比如,有的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课无法结束,又不能不结束;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这种课时内容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这一矛盾对现行的学校管理提出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相结合呢?可否对教学时间进行“活动板块式”的大胆尝试呢?  如何在人财物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也是管理者面临的新问题。眼下,急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等。由于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无论从师资的配备、设备的配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设施建设应当根据课改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以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原来的美术、音乐专用教室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课教学要求,需要不需要建设一个艺术专用教室?应当怎样建设?如何改造和利用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或者建立综合配套的科学课实验室等,都值得认真研究解决。  另外,由于校本课程的开设,会使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走班上课,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要做过细的工作,从听课学生人数、所需活动场所、设备等都要进行细致的测算,并做好必要的调控工作,保证各科有学习的场所和学生的及时到位。   如何实现管理重心转移——  自我约束、自主创新  多年来,在一些领导的心目中,管理的最佳境界是整齐划一,强调教学进度、质量、要求的统一,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有统一要求,都有固定模式,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亦步亦趋者受表扬,发出不和谐声音者挨批评。这种管理尽管规范、有序,但过于刻板,过于沉闷,缺乏活力,教师每天大多数做的都是规定动作。  为什么要改变这样的管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兼认为,当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变化的今天,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又如何评价?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管理者尚缺乏明确的概念,因此,很难再用过去的办法进行管理。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对学校管理的目标和手段重新认识,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规矩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的是个性化的教学。全新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自己去设计备课笔记,设计教学方法。教案毕竟是教师主观的设计思路,应该根据师生创设的教学情景、学生对课程的创生、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课堂上任何固定的程式、死板的预设都可能会改变。因此,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管理改革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刘兼进一步解释,过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曾经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金科玉律,“超纲”与“未达到大纲要求”都是不允许的,当课程标准出现了选择性要求、课程设置允许选择时,教学评价也走向了多样化、非标准化,必然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既要制定评课的基本标准,又要关注教师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新经验,允许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允许根据课堂的实际来调整教学策略。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更多无法量化的、“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教学管理的重心要逐步转移到帮助教师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机制上来,努力使管理成为一种导向、一种服务、一种激励。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给教师创造的空间,特别是教学指导工作亟待改进,不能再照搬固定的模式或教学思路,不能用僵化的东西来束缚教师和学生,更不能将管理者的意图强加给教师。  如何建立新机制——  科学、民主、开放  如何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以制度创新为龙头,抓住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如何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成为保证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全面清理、修改与新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制度与要求,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各种规章制度,扫除制约课程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改进有关教学评价、督导评估的内容,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制定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同时,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课程实验工作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专题办公会议制度、稳定的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定期咨询制度、新课程实验情况的阶段性调研和评估制度,以及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等有效措施,逐步形成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大学和教研部门协作,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的民主科学、开放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3

空间一:重心前移,强化课题管理的基础性

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主要呈现方式,必须采取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遵循相应的研究规律。基层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科研的骨干研究人员因为教学工作的繁重,在课题研究方法、思路等方面存在缺失。在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的关系,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长期以来,这些课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往往在课题开题后才被发现。实践表明,等问题形成后再去研究如何解决,其效果远不如在问题形成之初或在问题形成之前,就去谋划如何从源头抓起。大市级教科所不能只做课题形成后的管理,不能只放“马后炮”,需要把课题管理工作的重心适当前移。尽量把指导与管理工作做在前面,确保学校课题的研究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重心前移的课题管理,一般有三种形式。

1.教科研骨干专题培训

基层学校进行的课题研究是对学校的内涵发展或者学科教学进行的前瞻性研究,需要学校管理层和科研骨干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其中,学校领导及科研骨干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将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效。因此,组织教育科研骨干开展一些专题培训,也就成为课题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市级教科所来说,课题的管理主要应通过科研骨干的专题研修,来提高广大科研骨干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对教科研骨干专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如何选择课题、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据整理和分析、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的写作方法等。

2.科研骨干沙龙

沙龙活动可以为教科研骨干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科研骨干在某个地方或利用某种形式集中在一起,对课题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讨,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也是教育科研过程中“同伴互助”的一种主要形式,这样的同伴合作既可以解决自己课题研究中的疑惑,又可以分享别人在教育科研中的先进做法,进而达到“1+1>2”的效果。

3.专家讲座

教育科研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研究的内容常常是自己没有遇到的新情况。因此,强化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就显得非常必要。专家讲座以及与专家互动能使科研骨干在目标如何设计、方法如何选择、子课题如何考量等方面获得直接指导,从而使课题研究者进一步更新研究理念,掌握更科学的研究方法。

空间二:优化管理手段,实现课题管理网络化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课题管理方面的成绩是明显的,但课题管理的手段却相对落后。一方面,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级课题数量的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南京市又增加了“个人课题”的研究,对课题管理手段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每个“五年规划”期间,南京市都有一大批规划课题完成研究任务,其中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一张张证书或仅仅被很少的一部分人知道,大部分人只知道有这样的课题,不能详细了解和借鉴这些成果,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推广。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优化课题管理的手段。通过实践与探索发现,实行课题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这既是适应南京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课题成果推广和扩大课题影响的必然之举。

我们的具体设想是,各部门的课题都要动态生成课题管理过程,以信息化手段了解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绩效。逐步实行课题管理的网络化,以网络化的管理,为全市教师的课题研究以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供更新、更全的资源。通过改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让所有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网上管理。市级以上“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哪些已经结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哪些还没有结题,研究到何种程度,预计什么时候结题,都能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上查询和下载。市级以上“十二五”规划课题哪些已经开题;何人参加课题指导;对课题的建议有哪些;研究动态等都要通过网络为基层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资源。

空间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升课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提高课题管理的针对性,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突出核心(重点)课题的过程管理,抓大放小

课题管理、课题规划、课题研究是地方性教科所的重要工作,什么课题重要、什么类型的课题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必须要有明确的思路。强调课题管理的针对性,关键是应该学会针对“重点”,抓住核心。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推出了“个人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推动,“个人课题”已蓬勃开展起来。“个人课题”研究是群众性、大众化的教育科研方式,几年累计下来“个人课题”在市级层面已经立项了一万余项,区县级的更多。在“个人课题”研究取得如此大成绩的时候,教师中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个人课题”的重复研究多、部分课题质量不高等等。对“个人课题”是全面管理,还是分级管理,如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新问题。通过实践发现,大市级教科所在群众性、大众化教科研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突出重点,加强对核心(重点)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核心(重点)课题在某些领域具有全局性,这类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基础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抓住此类课题的过程性管理,能提升课题管理工作整体的针对性,更能体现地方性教科所在冲击教育热点、解决教育难题中的核心作用。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4

新的研究表明,不仅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是重要的,而且财务管理能力也逐渐成为必要技能。Kay与moncarz在2004年为酒店业管理者所需KSas建模,包含了4大方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相关技能。综合KSas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归纳成功酒店管理人才所需具备的KSas包含以下6方面: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高等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酒店管理人才KSas研究结果无疑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了思路。西方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培养学生技能。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典范,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它独特的教学模式驰誉世界,成为国际公认的“洛桑模式”。

二、以KSas为导向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享誉全球,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旅馆业管理人才的学校,而且重要的是自1893年创立一百多年来,它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成效突出,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洛桑模式”的成功体现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教育模式的诸多方面。然而就本科课程设置方面而言,洞悉酒店业市场需求,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与变化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则是它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保持教学一直领先的根本保证,也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一贯做法。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2013年更新的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酒店管理人才KSas相关课程占比高、力度大。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本科课程当中,与酒店管理人才KSas六大方面相关的课程共有28门,课时共计845学时,128学分,占总学分的74.4%。其中财务管理方面涉及6门课程,共计175学时,22.5学分;市场营销方面涉及7门课程,共计250学时,35学分;信息技术方面涉及2门课程,60学时,7学分;人力资源方面涉及2门课程,45学时,6学分;领导力方面涉及6门课程,245学时,36.5学分;人际关系能力方面5门课程,150学时,21学分。不管是在学时,还是在学分占比上,酒店管理人才KSas相关课程都较高,几乎每一学期都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际交往与领导力方面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

课程安排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洛桑酒店管理学院KSas相关的六类课程贯穿于大学三年,形成由浅到深的“知识链”。以市场营销类为例,课程从最基础的“营销基础”、“酒店业营销实操”到中级的“市场营销与收入管理”、“服务营销与管理”,再到高级的“市场表现”、“数字营销”、“营销情报”,可以看出,从大一到大三,课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学三年里学生对于酒店业营销相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国国内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则是突出厚基础,不仅“课程群”的设置相对偏少,而且各门课程之间往往缺乏由浅入深的连续性。课程与行业现状紧密联系,实操性与针对性较强。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现代酒店管理人才KSas所需,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实操性与针对性。把所需掌握的KSas具体化,例如课程内容包括如何识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实操酒店业营销手段,如何制作电子表格,如何进行商务沟通,如何维护人际关系等等,课程上所学的内容在随后的实习和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在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针对酒店餐饮与住宿部门的不同,学校专门设置了单独的两门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在特定背景下与顾客的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类似这样的课程,在我国的本科教育中则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课程突出时代性与创新性,如“数字营销”课程,培养学生在新兴媒体平台上进行酒店营销的能力。与其相比,国内高等院校宏观性概括性的课程较多,针对性具体性的课程较少;理论性课程较多,实践性课程是少之又少。课程与实习搭配得当。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课程结构与实习安排搭配有序。学院规定,从新生入学开始,每学完一个门类课程,就要进行6个月的实习。在课程安排上,实习之前的课程也是以实操性课程为主,如“营销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职场行为表现”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攻克实习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并让学生在实习中去体会加深;在学生拥有了实习经验之后,总结归纳实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课程便提升了高度与理论性,如“营销情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与财务指标”等。尤其在大三时,课程重点放在了领导力的培养上,设置如“战略管理”、“酒店发展战略”、“创业与风险管理”、“创新管理”等课程。相比,我国国内有些院校的酒店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不少管理课程安排在学生酒店实习之前。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历,很难对管理学的内容有深入理解,更无法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效果不显著。注重培养学生软实力。除了技术性课程以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于学生“软实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仅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设置了5门课程,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与能力。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5

(1)课程体系复杂,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具有复杂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经济和管理知识是他们特长,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部分同学感觉课程内容深奥而难以理解,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表现为被动、应付式的学习,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相似,缺乏针对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管理类课程,而非技术类课程,具有两层含义: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管理,两方面均表明了管理信息系统应侧重管理而非信息技术本身[2]。因此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授课内容和重点也应有所区别。而国内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体系大致相似,知识陈旧,在内容安排和案例设计上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此外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也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从教学方法来看,该门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结合为辅。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管理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而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支持决策作用的。例如在介绍mRp的基本思想、原理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竞争战略时,由于学生不了解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所以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需要教师传递大量相关信息辅助学生理解。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

2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

2.1合理设置先导课程,教师加强引导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相关知识的有序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该课程一般设置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课较为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充分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脉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反馈。例如通过课前回顾上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课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选择恰当合理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课后安排阅读资料和案例巩固学习内容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进度。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效果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学术期刊和相关网站辅助学生课后扩大视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果。

2.2选择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教材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所选用的教材,内容应侧重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初步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以及开发过程的管理,并适当增加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将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决策起支持作用等相关内容。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的科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将相关理论的发展前沿和趋势纳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新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开发工具、柔性制造思想、供应链思想等。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6

关键词体育课程;执行力;体育课程政策;体育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5-0112-05

0引言

纵观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第8次课程改革。前7次课程改革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注重技术层面的变革,实施“大纲统领教材的全国一盘棋”之路,无论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学校、从学校到教师乃至学生都能按部就班地贯彻与执行,为不同时期国民体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第8次体育课程改革是站在与时俱进的时代高度,反思以往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制定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很大不同的课程标准,除了在课程的理念上、课程标准的功能及结构上不同之外,突出了学习领域和学习水平的划分,采取了目标管理的方式,由目标统领内容,不规定具体的教学时数等,使地方、学校、教师乃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的方式上出现了分歧与偏差,不同程度地导致体育课程执行力丧失控制。比如国家只出台了课程标准而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存在缺陷,地方和学校与课程改革配套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以及监管机制的缺失,课程评价方面技术支持严重欠缺,改革力度不够造成新课程实施偏差,《大纲》的实践惯性,教师教什么及达到何等程度的目标出现认同缺失,课程教学重现“放羊式”,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规定与要求,矫枉过正和追求花样翻新,随意增减体育课程计划与课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等等。当然,在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度开展规模如此之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人,更需要技术、观念、制度乃至文化等诸多层面的相应变革,课程执行力出现一些问题实属正常。鉴于此,体育课程改革呼唤体育课程执行力。

1“体育课程执行力”概述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与执行,体育课程执行力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关注点。

1.1体育课程

何为体育课程?这是一个至今在体育理论界还在争议的论题。杨文轩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顾渊彦认为:“体育课程的学种性质可以界定为科学性、人文性兼备,以‘技艺’、‘情意’为主要特征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综合学科。”新颁布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界定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毛振明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季浏把体育课程归纳为4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体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关于体育课程的专门、全面的论述,但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作为课程下位概念的体育课程,简单概括为:一是作为课程目标;二是作为课程内容;三是作为课程时数;四是作为课程组织;五是作为一门活动课程;六是作为一门学科课程;七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八是作为一种学习过程。为此,笔者认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及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并达成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科学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体育学习过程的总和。”

1.2执行力

以琼斯(Charleso.Jones)为代表的行动学派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要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学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有的学者认为“执行”是一个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保证组织战略的落实,并在落实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以往认识和经验的不足,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组织的经营目标。《辞海》释“执行”为:把政策法令或计划等付诸实施与相对落实。即“执行”一词隶属于管理学,是将政策法令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是将施工蓝图建设成为高楼大厦的切实举措,是人员、战略和运营的协调和统一。由此引申,执行力即把政策法令或计划等付诸实施的能力。虽然“执行力”在构词上比“执行”多一个“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关于执行的能力,就个人而言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组织或群体而言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华尔街日报》曾评论“执行力”是“当代最具操作性的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力”就是一种执行文化的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概括地讲,“执行力”属于管理学范畴,是指某一群体或组织及其成员贯彻战略意图,使成员普遍认知、认可、接受并对预定目标、任务和使命的实现主动履行自作的能力。可以说,执行力归根结底就是“做”的问题,即切实解决好“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等问题。若没有执行力,再美好的愿景和追求、再完美的决策和制度都将是一句空话。

1.3体育课程执行力

理论界尚未出现对“体育课程执行力”的定义,但实践中一直在进行,只是未明确提出来。从课程执行力的视角看,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执行力”是一所学校在影响课程执行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即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即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是科学可行的课程政策、具有必备执行能力的课程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投入与开发、有效的制度变革和创新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执行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施的控制力,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的一种能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课程执行力”至少存在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元素;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课程执行力”至少存在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两个元素。从认识、实践角度,“课程执行力”要从3个维度来考察:(1)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全面贯彻与执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力内涵和学力形成的培养;(3)将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教材的选择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和课堂教学行为。概括地讲,笔者认为“体育课程执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体育课程政策、文件、计划、方案等的合理有效地贯彻与落实,以实现预期目标、任务和使命的操作过程;狭义上是指学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操作与执行的能力。

2体育课程执行力的层次问题

为了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课程执行力的层次性问题显得尤为明显。这将直接关系到课程问责问题、经费投入问题、后续财政保障问题、完善评价系统和加强基础研究问题、决策性问题等。

2.1政策执行层面

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性方针,具有指导性;而体育课程政策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执行者如何有效行动的依据,也是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当然,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并不等于这一政策能够自动地变成现实,它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广泛认识、理解和切实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计划和方案以实现政策目标。显然,体育课程政策的执行者——“人”在推动体育课程政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概括地讲,体育课程政策执行主要分为4个层面:(1)最高层——中央政府以及其统辖之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比如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他们既是课程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左右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政策的信度、效度和执行力度;(2)中间层——各省市政府以及其统辖之下的教育行政部门,如各省市教育局、省市体育局等,他们作为课程政策的纽带及其贯彻执行者,上级课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与其密切相关,贯彻与落实成为其工作的关键;(3)各县区政府以及其统辖之下的教育行政部门,如各县区教育局、各县区乡镇教委办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他们作为课程政策的创造性执行者、诠释者,为各县区课程政策的发展服务;(4)各级各类学校,如校长及其领导下的团队,课程政策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使之成为课程政策强有力的兑现者、实践者,是检验、反馈与发展课程政策的基石。正如BenjaminLevin所说:“教师是政策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有限的知识和技能是导致说教式和缺乏挑战性的教学的原因。但教师也是政策问题解决过程中必须依赖的力量。”也就是说,不同课程政策执行层对体育课程政策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2.2课程管理层面

管理出效益,出真知。体育课程执行力贵在“管理”,若体育课程执行力缺乏管理,体育课程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贯彻落实不力甚至随意篡改的现象或行为,执行结果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督,行动方案缺乏科学研究,课程方案在推行过程中不断走样,课程标准的实施多流于形式等。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而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体系:(1)国家课程管理,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与执行的统一课程管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能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关注,对国家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若没有中央政府以及其统辖之下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关注和执政能力的保障,作为基础教育这样大规模的变革是无法推行并获得相应的成效的,尤其是要整合各方力量来把握课程全局性的问题;(2)地方课程管理,是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总的课时计划比例控制在16%~20%,以便于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反映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等方面因地制宜地管理与开发:(3)校本课程管理,是加强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重在执行尊重、满足学校师生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开发的多样性和集体民主审议等,执行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管理。这一方面强调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自主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3课程实施层面

从课程论的视角讲,体育课程实施是依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原则、实施建议等,结合学校实际和体育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经验、风格而有目的、有计划地付诸于实践的动态过程。这一层面不只去落实课程标准与方案,更是要学校和教师执行这一具体课程的操作过程,关注于创造性的执行过程,以便于调适、整合与应用。作为执行者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已有课程,忠实地履行课程计划,有效地执行课程方案。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决定于执行者对课程方案的理解水平和落实程度。体育课程实施初期是执行“要做什么”的过程,要求计划者合理地进行设计与规划已有课程,提出参与人员、所期望的目标、课程方案以及执行的步骤与措施等问题;实施中期是执行“如何做”的过程,要求执行者试图改变人们关于体育课程的知识、行为和态度的过程;实施后期是“做得怎样”及其反馈的过程,侧重于修整与修正,以便于检验体育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

以上表明,体育课程执行力的层次不同,所执行的任务与责任及其管辖的范畴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作用于执行的力度和效度上。

3体育课程执行力的障碍问题

由于体育课程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执行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甚至违反常理,严重造成执行力障碍。

3.1课程政策

一方面,课程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调整体育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特定时期的行动纲领和准则,使每一项体育政策都需要在制定的环节上追求政策的科学性、明确性。然而,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相关的体育课程理论、是否体现了相对应的体育课程理念和要求、是否制定相应的政策计划和实施策略等都将制约着执行问题。比如,本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政策较为笼统、模糊,执行起来普遍不理想,多为移植而无它效用,重要原因在于该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另一方面,课程政策执行层次紊乱。不同层级的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越俎代庖”,都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都想“全抓”而“越抓越乱”,有些甚至连“抓”都懒得“抓”,致使体育课程整个执行环节丧失殆尽。为此,体育课程政策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2课程监管措施的障碍

1)课程管理制度性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原有的制度随之发生变革,特别是课程管理体制需要相应的变革。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权力机构掌握整个教育系统资源与权力的组织和分配,控制着学校的所有课程。这在推进“中央一地方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问题上出现制度性偏差,许多管理者难以放权于下,根本不顾及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自,致使课程管理在制度上“穿新鞋走老路”,违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

2)课程监督机制问题。课程管理制度变革了,课程管理机制应相应地进行变革。体育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监督机制同样应实施三级监督机制,以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然而,行政监督部门深受社会不良习性的影响,政策性监管不力、实质性监察无味,比如,在政策执行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政检查“走过场”,信息反馈机制上“报喜不报忧”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监督机制陷入“形式主义”而无“唯实论”。故此,课程监管机制不力引发的触动和影响是致命性的。

3.3学校执行乏力

1)校长课程执行力问题。校长作为课程理论、课程组织、课程行为的引领者和执行者,在课程执行力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统领课程规划、管理方面的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校长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难以摆脱升学竞争压力的影响,加之学校工作事务缠身而难以静下心来研究新课程实施问题等,导致其对新课程的“知”、“行”能力不强,甚至较为欠缺,以至于传达、宣传和政策执行中出现机械、呆板、失真、失当、失误、违规等,使课程改革出现“貌合神离”现象:有些校长干脆在执行课程过程中完全依靠上级的“指令”,什么都是“等、靠、要”,不越“雷池”半步,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地执行力;有些校长只重课程形式而不落实课程实质,明着开足开齐课程而暗着“吾行吾素”,不把握课程精神实质而望文生义等等,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整个学校的课程实施。

2)教师课程执行力问题。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群体,受传统体育思想的束缚,常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抛开大纲而面对《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要“对学生个体的人性、人生、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等的人文性”显得“教无所据,学无所依”,产生了角色错位,形成许多困惑,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执行的力度和效度。比如,体育课如何去上、要不要教运动技术和如何去教、如何对待个性化教学、如何操作评价系统、如何操作共性与个性的实践问题等等。加之学生有权对学校课程做出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和有关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应有知情权等等,这就使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往往陷入“混沌”状态。如何发展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呢?斯腾豪斯(Stenhouse)认为:“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想什么、信仰什么、如何构想等都对课程变革过程以及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课程执行关键取决于教师,同时必须赢得教师的认知与理解、支持与行动、良知与职业道德的共同发展。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7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科的本质不同。管理会计是一门为管理而服务的会计,主要是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它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考虑的对象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价值管理,并从管理中处理好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它主要负责管理企业的资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

二、两者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现象分析

由于上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所存在的异同,造成高职院校财务专业安排这两门课程教学时困难丛丛。大多数学校为保证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教材编写和课时安排上,两者互不干涉,这势必造成同一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出现大量重复的现象,宝贵的课时浪费在相同的内容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没有课前进行必要的沟通,这种现象将更为明显。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学科异同点造成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叉重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资金需要量预测内容重复。分别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全面预算内容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财务预算与控制内容。(2)投资管理内容重复。分别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中投资决策分析内容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投资管理内容。(3)存货管理内容重复。分别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中存货管理决策内容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投资营运资本管理内容。(4)财务预算内容重复。分别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中投资决策分析内容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投资管理内容。

三、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总体原则是:既要将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状况予以解决,又要同时兼顾各学科的完整性,突出其本质。使学生清楚认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两者类而不同。并使各知识点按实务的要求衔接起来,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1.不应以取消管理会计课程为解决办法。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普遍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一些管理层主张直接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以解决教学内容的冲突,认为这样简单有效,还节省了课时。笔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这是基于管理会计在管理科学中日益重要的考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会计工作由经济过程的反映和事后分析向经济过程控制和预测、决策转化,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交叉内容进行整合。作为一门学科研究而言,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只是在教学中应将其内容与其他学科明确划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两门学科的不同侧重点入手。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教材体系。而管理会计课程,则应以其职能(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经营决策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内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具体划分建议如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成本效益观念、投资管理、资本成本、杠杆原理、财务预算以及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讲解;而将经营预算内容、存货经济批量决策、经营决策分析放在管理会计讲解。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如再继续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专业课程采取各自为战的方式,分别安排教师进行授课,只会令课程内容重复、冲突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8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

0.引言

对于一名大学教师而言,教学工作是首要工作,是其在学校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教学评估机制,由学生评价教师上课水平,而且这种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另一方面,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讲好课和培养好学生也是教师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愿望。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一名大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多数教师虽然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是专家,但是在教学上可能并不擅长,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非常缺乏教学经验。事实上,很少有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对于如何授课,全凭个人的摸索和钻研。笔者也曾经经历过那个阶段,在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不知如何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念讲义,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数年的学习和钻研,终有小成,在教学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愿与各位读者分享。

1.课程定位

教师在承担一门新课教学,准备具体的授课内容之前,首先要了解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例如,该课程是大学几年级的课程,有哪些前置课程和后继课程,每周的授课学时有多少,有无实验课时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它没有前置课程,后继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实践等。

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课程的授课对象。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任何一堂课,任何一部分内容,都有难易、深浅之分,而且讲课的速度也很有讲究,对于其中的分寸把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背景的情形下才能定夺。另外,学生的基础构成往往不是单一的,既有基础较好的,又有基础较差的,这就增大了授课的难度。

如何了解授课对象的背景呢?一个简单的做法是课堂调查。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在第一堂课上,笔者都要进行一个调查,将所有学生按照编程基础分为4类,然后进行统计。学生编程基础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充分了解课程定位和学生特点之后,我们就要为该课程制订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个人的观点是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学生的特点是善于学习C语言的语法知识,而且对一些琐碎的语法细节很感兴趣,但是在解决实际编程问题时能力明显不足,教师在课堂讲解一些算法设计方面的内容时,学生也表现得很吃力。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有大量内容,而学时数有限,因此什么内容该上课讲,什么内容应由学生自学,什么内容该重点讲,什么内容应一笔带过,这些都是教学内容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由于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能力,因此教学内容要进行相应调整,少讲知识型内容,多讲能力型内容。在课程安排中,C语言的语法知识只占课程内容的1/3左右,而编程案例则占课程内容的2/3左右。这些编程案例并不是一些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例题,即为了演示某个语法(如for语句)的使用方法而引入的小例子(代码量只有几行或十几行),而是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难度和工作量的例题,如猜数字游戏、八皇后问题、证券数据文件格式解析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编程案例,向学生讲解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的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制订教学大纲,每一章、每一堂课讲什么内容,讲多长时间,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要详细列出来。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时要注意,课程内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多讲重点和难点,少讲简单的、学生自己就能看明白的内容。另外,课程内容要有创新,教师需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自己的理解引入新的内容,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他人的教学大纲。

3.教案设计

在明确了课程定位,制定好教学大纲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教案设计,这是创建一门新课程的最主要工作。这里主要讨论3个方面的内容:材料搜集、融会贯通以及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3.1材料搜集

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搜集材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开设一门新课时,如果要从头开始一页一页地设计ppt,那么会非常困难。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时间也有限,如果每一页ppt都要亲自从头开始设计,那么既耗费时间,效果又不一定很好。教案的制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课程资料,如课件、参考书和习题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对于笔者而言,在开设一门新课前,要专门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搜集相关材料。材料的来源很多,一是来自于其他教师,包括校内和校外承担相同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向他们索取;二是互联网,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渠道,互联网主要有两个用途,不仅可以搜索国内外其他大学的相关课程,而且可以作为教师学习的知识来源,如我们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可以到维基百科等网站查询。

如何系统地搜索国内外其他大学,尤其是国外知名大学的相关课程呢?笔者的做法是构建一个国际知名大学列表,然后用搜索引擎搜索每所大学计算机系的主页,该主页中一般会有一份课程列表及每门课程的描述信息,笔者通过这些描述信息找到所需课程。例如,http://www-cs.stanford.edu/courses上的内容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安排。每门课程都会有一个课程主页,上面有该课程的所有资料,包括教学大纲、ppt课件、作业安排等,可以对外公开和免费下载。

3.2融会贯通

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教师手上会有很多课件、习题等原始材料,但对于这些材料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使用,因为没有任何一份课件是完美的,而且即使是一份好的课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它,那么讲出来也会变味。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份课件,不同教师讲出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归纳整理或深加工这些材料,将他人的、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自己特有的课件。笔者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东拼西凑法和加工改进法。

所谓东拼西凑法,即对不同来源的课件片段进行归纳整理,以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来说,在讲授某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这部分内容的组织结构,即分为哪几小块,每一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然后在具体实现时,针对每一小块的内容选择不同课件。打个比方,如果教师自己设计的组织结构是骨架,那么他人的课件片段就好比是血肉。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for循环语句为例,笔者首先设计好相应的组织结构,即for循环的语法、for循环使用方法举例和for循环编程举例3部分内容;其次,在原始材料中查找每一小块内容,看看哪一个课件片段写得最好,便采用它。这样,每个部分都是优中选优,不仅能够保证质量,而且使得各个部分之间有了紧密的逻辑联系,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所谓加工改进法,即该案例最初来自于他人的课件,题目很好,但内容写得不是太好,此时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更好的例子。例如,在笔者的课件中,有一个求pi近似值的编程案例,该案例最早来源于他人的讲义,但写得过于简单,只有问题描述和源代码。这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对它进行改进。首先是问题分析,我们将该案例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然后研究其中的规律;其次是算法设计,描述解题的基本思路;第三是编码实现,如何把算法转换为相应的代码;最后是运行结果分析,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这样就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事实上,经过改造之后,该案例已经面目全非了。

3.3教案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有了各种原始素材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以下是教案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1)组织结构清晰。

第一个问题是组织结构,设计教案要求各章节结构清晰,各部分内容之间前后关联、逻辑性强、一环套一环。

以笔者承担的另一门课程操作系统教学为例,存储管理一章的章节结构如下:单道程序存储管理、分区存储管理、页式存储管理、虚拟存储技术、Linux的存储管理。所谓存储管理,即把程序装入计算机的内存中运行,如何装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内存中只装入一个程序,即单道程序存储管理,但问题是每次只能装一个程序,而现代操作系统要求同时有多个程序运行,因此改进的方法就是分区存储管理,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块,每个块装一个程序;然而这样又有问题,即分区的大小不好确定,如果太大了会浪费空间,如果太小了又装不下,因此提出页式存储管理,把内存分为很多个格子,然后把每个程序装到若干个格子中。这样还有问题,即程序的大小必须小于内存,否则就装不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章又提出虚拟存储管理。最后是一个具体的虚拟存储管理的例子,即Linux存储管理。总之,每个章节的内容是前后相关联的,一环扣一环。

另外,对于每个章节的每一部分内容,我们在设计时要有一个固定的套路:why-what-How,即为什么要引入该内容?该内容是什么?如何使用?例如,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函数一章,我们可先讨论为什么要引入函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然后讲解什么是函数,C语言中的函数与数学函数的区别;最后讨论如何使用函数,包括函数的定义、声明和使用。

2)案例教学。

在教案设计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将需要讲授的知识融入案例之中。案例教学可以实现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并不是为了演示课程的某一小块内容而引入的简单的小例子,而是精心设计并且具有完整内容的一个整体。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一般来说,一个案例需要具备以下4个特点:(1)具有一定规模,考查多个知识点;(2)具有完整的内容,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测试、题后讨论等多个环节;(3)具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4)生动有趣,能吸引人。例如,猜数字游戏是笔者课件中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可描述为:电脑随机产生一个数字不重复的四位数,由玩家来猜,每猜一次,电脑将显示形如*a*B的结果,a代表位置正确数字也正确,B代表数字正确但位置不正确,总共有10次机会。

这个案例来源于真实的游戏,一些手机、pDa等终端设备上都有该游戏。该案例一方面具有趣味性,学生对游戏都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又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该案例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如何随机产生一个数字不重复的四位数;(2)对于一个四位数,如何把它的每一位数字拆分出来;(3)对于玩家猜测的一个四位数,如何计算相应a和B的数量?

在课堂讲解该案例时,我们会从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测试和题后讨论等多个环节逐一细述,针对这一个案例大概需要讲解35分钟。

3)启发式教学。

在教案设计中,启发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事实上,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注重引入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对于一个待讲解的内容,教师尚未细述,而学生已经给出了答案。

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在讲授存储管理一章时,我们不会直接讲述相关内容,而是先提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多道存储管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描述:给定一块内存空间,需要在里面装入多个程序并运行,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进行内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这种启发式问题的意义在于:由于相关的内容尚未讲解,学生没有任何先验知识,也就没有思维定势。这时,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换位思考,即如果我是操作系统的设计者,该如何解决此问题?这种积极思考的状态非常难得。事实上,在经过思考以后,学生都能有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与真正的存储管理方法非常接近,基本上每一种存储管理方法(如分区存储、段式、页式等)都会有学生想到。这样,等到教师真正讲解这些内容时,学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4)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案设计中,任课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提出新的适合于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所谓编程,输入是文字形式的问题描述,输出是源代码。整个编程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步骤,即问题分析、算法设计和编码。对于每一个步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在问题分析环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案例掌握基本问题分析技术;在算法设计环节提出编程模式概念,类似于武术中的“套路”,它是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在编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在线训练系统。

总之,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我们将编程的过程分为3个环节,然后对于每个环节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这就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

5)内容生动有趣。

教案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一定要生动有趣。一般来说,一次课往往有3小节(至少2小节),每小节45分钟。教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这样长时间坐在座位上,是很容易疲倦的。如果授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那就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并给学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才能令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方法一是用生活中的例子类比,把单调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形象的内容。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递归的概念比较难懂,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他说,从前……”。这个故事正是递归的一个典型例子。

再如,操作系统课程的虚拟存储管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笔者首先给学生看卓别林的电影“马戏团”中的一个镜头,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大变活人的魔术。有一个柜子,放在一张桌子上,柜子开始是空的,然后魔术师一拉门,走出来一个人;把门关上,再一拉门,又走出来一个人。柜子看上去很小,似乎只能装一个人,但为何装了那么多人呢?谜底是柜子虽小,但它下面的桌子很大。开始时,所有人都躲在桌子里,然后轮到谁出场,谁就爬到柜子里,这就是大变活人的秘密。虚拟存储管理技术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柜子好比是内存,内存比较小;桌子好比是硬盘,硬盘比较大。在开始时,整个程序存放在硬盘上,然后要用到哪部分,就把哪部分装入内存,这样小内存就能运行非常大的程序。这就是虚拟存储管理技术的基本思路。

方法二是风趣幽默、寓教于乐。例如,函数这一章有一个知识点:在调用函数时,参数的传递是单向的值传递,只能由实参传给形参,而形参不能传回给实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个知识点,笔者例举如下函数参数传递是单向值传递的程序段。

学生看过这个例子后,往往会心一笑并记住了相应知识点。

方法三是图片和动画的使用,所谓一图胜千言。例如,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递归算法题目,说的是在一座寺庙里,有3根柱子,有一位僧人想把一根柱子上的64个盘子移到另一根柱子上,在移动时必须遵守几条规则。在讲解这个例子时,教师如果用语言或文字描述,会非常繁琐而且说不清楚,但如果通过制作一个动画以演示移动的过程,那么会非常直观。笔者制作的汉诺塔问题动画演示如图2所示。

4.课堂教学

教案设计完成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这也是一门课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讨论3个方面的问题:教师的状态、课堂交流以及辅助工具的使用。

4.1教师的状态

在授课时,教师的状态最为重要,直接决定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不在状态,那么再精心设计的教案也无用武之地。

教师首先要声音响亮。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声音要足够响亮,让所有人都能听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气势,让学生觉得教师很投入、很有激情,而这种激情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也兴奋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除了声音要响亮,还要有适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往往比言语内容更能传递信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要处理好授课内容与ppt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最忌讳的一种上课方式就是照本宣科式地念ppt,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

4.2课堂交流

在授课时,课堂交流也非常重要。任何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要充分。课堂交流有两个目的:首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毕竟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如果学生不参与或者消极应付,那么就失去了课程教学的意义;其次,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当前状态,学生是否已听懂,听懂了多少,然后教师根据这个状态调整授课进度。

课堂交流的形式包括3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安排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和使用这些方式,让课堂交流更加充分。例如,在讲授很多知识点时,对于一些小问题,笔者会故意将答案从ppt中抠掉,然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看他们能否做对,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有时笔者还会在课件中设计一些小陷阱,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在讲解if语句的用法时,笔者这样设计教案:首先介绍if语句的语法“if(e)s;”,其含义是如果表达式e的值为真,则执行语句s,否则什么也不做;随后笔者会给出如下一个if语句例子。

if(temperature>38)

printf(“你发烧了\n”);

printf(“速去医院\n”);

每当讲到此处,笔者会故意停顿一下,然后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确实在认真听讲,那么必定会有人站起来,指出该例子是错误的。

4.3辅助工具的使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目的是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相应内容。事实上,如果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上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不管他讲得有多么精彩,学生也容易困倦,尤其对于理工类课程更是如此。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能够进行实物演示。那么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介绍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时,我们先用文字形式介绍这部分内容,但这样给学生的印象不深;随后我们便拿出一个道具,即俄罗斯套娃。所谓俄罗斯套娃,即6个外形完全相同但大小不一的洋娃娃,小的装在大的里面。俄罗斯套娃与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基本原理类似,有了这样一个道具以后,学生对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印象就更深刻了。

此外,程序设计类课程经常需要编写程序。如果这些程序是以静态的文本形式放在ppt中,那么就有些单调和枯燥;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个辅助工具就是VisualStudio编程工具。对于课件中的编程例题,我们经常把代码从ppt中摘出来放在VisualStudio中,进行现场编译、链接、调试和运行,随时有问题随时改进,这样课堂氛围会更好。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9

 

随着全球各种资源的成本涨价、经济发展放缓,人口红利慢慢减少等变化,作为企业,如何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呢?转型升级,借助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和工具,将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精益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节约经营成本,开源节流,才能在商海中继续前行。

 

一、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的财务从业人员主要担任相关的管理会计工作,对企业的财务进行预测,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在我国,大部分的财务从业人员,主要从事比较基础的会计工作,如记账、算账、报账;从事相对高端的管理会计工作的人数比较少。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财会人才的培养重点,由核算型人才转向管理型人才,对管理会计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

 

根据行业和国内政策法规对管理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对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会计人员而言,如何识别企业的商业模式、怎样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如何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都是基础的技能,也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可胜任的能力,应用较广泛,也是各类企业均需要的。因此,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对未来管理会计岗位工作的胜任能力,则是需要思考和实践探索的。

 

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交叉重复的部分

 

在财经类的课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均有一定的重复或交叉现象,如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均有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等相关内容,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中均有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法等相关内容。这样,虽然不同的课程之间有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但学生相当于重复学习了类似的内容,温故而知新,但也可能会出现学科边界不清和概念理解混乱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

 

管理会计课程中,理论知识内容呈现相对比较抽象,相关概念、公式计算、图形图表比较多,如果单纯在教学过程中,只分析理论知识,花费课堂上的主要时间来解释概念、推导公式或论证计算过程、讲解例题,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缺乏兴趣时,学习热情下也会下降,不易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导致与实践环节的脱节。

 

另外,随着社会对技能证书的重视和需要,比较多会计专业的学生逐渐把学习目标瞄准了考证,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若在平时的学习中,在期末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会涉及的考点内容,学生们会在备考前高度重视,而如果考试中极少出现的内容,就比较轻视,较少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三)教材中案例内容相对比较陈旧

 

由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若采用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学生靠做习题来巩固,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同时教材中的案例时间性也存在着相对滞后的现象,一些案例甚至是20世纪后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师生之间难以找到共鸣和兴奋点,互动仅停留在表层的认知当中。

 

(四)考核方法比较单一

 

在考核方面,传统的方式以期末学生卷面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主要部分,通常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样的模式可能会导向学生只重视学习教材的理论知识,或围绕考试大纲和范围来专攻考试题型,形成了功利性的应试,而忽略了对理论运用的真正理解,也缺乏提高实务操作的能力培养。

 

三、管理会计课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实践

 

(一)整合交叉内容的学科

 

通过厘清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这3门课程的关系,即财务管理为基础,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为后续课程,通过课程之间的融合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地位得以提升,整体课程体系也可得到优化,也使各学科的边界更加清晰,研究重点更为突出。通过细分教学内容,在大学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积累管理会计岗位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就业以后,协助企业的管理者做好企业战略发展的事前谋划、事中分析、事后预测等工作。

 

(二)积极实践案例教学法

 

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的财务会计课程相比,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相对更高。原因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长期在教学领域,相对缺乏主动提升自身管理会计知识水平的动力,也较少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因此,需要组建教师团队,与企业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精准地培养相应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积极申请到企业中参与相关工作,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平时注重收集有合作关系或比较典型的企业案例,共同建设本土化的高校管理会计案例。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使之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了解管理会计原理运用的社会展示,寻找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在一家企业中,观察会计、财务、管理、营销等如何在实践中共同完成企业目标,总结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既从微观层面使学生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学中的理论运用,也从宏观角度,学习如何把握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

 

通过教学中结合案例的分析,逐渐构建管理会计的课程脉络,从概论到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结合具体的企业展开经营预测,共同学习如何优化产品组合,组织学生留心观察超市中商品的价格标签,小结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根据产品寿命周期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结合学生所在城市的企业调研,了解其存货情况,共同讨论有数量折扣时如何节约成本,订单批量受限时如何决策,如何保持安全的库存量,生产设备最优的更新时间,固定资产的修理或更新,租赁或购买等相关决策。结合互联网的购物体验,讨论零存货管理与传统的存货管理的区别。在价值链分析过程中,通过造纸业的价值链图示进行讲解。鉴于学生一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对制造行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比较少有机会直接接触或体验,因此所保留的印象也是模糊的。因此,可以查找一些造纸流程的相关视频,利用课间时间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首先对造纸工序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然后再来看从植树造林、伐木、纸浆制造、纸张制造、加工改造、分销、最终用户的价值链去展开,学生普遍反映都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由于也可根据学生喜欢快时尚品牌的特点,从管理会计之成本、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分析ZaRa、H&m、优衣库、Gap的区别。站在管理会计角度去分析某些企业的相关案例,如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忽略了行业的大环境;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缺乏对公司发展的战略眼光和风险控制;真功夫品牌,在利益分配上自我消耗;亿唐作为网路新贵在战略上出现失误;三九集团忽视质量成本,多元化发展后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两面针公司,在战略布局上显示出主业不振,多元布局反受累。当然,相关的企业虽然可能暂时出现一些失误,但通过战略的调整,也可以改变现状,在案例小结的时候,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要及时的肯定,尊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若感兴趣,持续关注企业的发展,不断拓宽管理会计在实际中运用的广度和深度。

 

(三)更新拓展案例

 

针对案例内容比较陈旧,或数据时间滞后的问题,可以适度地通过各种途径把握该企业最新的情况,结合讨论内容进行展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企业实习实践、新媒体如关注微信等方式进行案例的收集。由于公司真实的情况较难获取全貌资料,也可以考虑进行案例的拓展延伸。

 

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案例,根据该公司在经营初期采取低成本、低价格、高频率、多班次的战略,引导学生延伸至全球的各大航空公司战略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原案例中讨论的服务创意和营销策略,该公司如何与竞争对手进行交锋,在运营效率和价格方面,制定了“双十”战略,为了培育高收益旅客的忠诚度,以免费礼品为利器。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编写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搜索和调研,分组研究如各大航空公司如何通过差别如产品、服务、人员、形象,进行市场细分营销,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体现了低成本、高差异、集中型的战略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可以透过教材中大篇幅的文字描述,有了更形象生动的认识和理解,思考方式也更为立体,培养学生通过案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迁移能力和创造力。

 

(四)调整考核方式

 

若采取案例教学法,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考核方式,使学生的成绩评分由两部分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50%,案例讨论及模拟实践成绩占50%。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容易导向学生重视实践,培养应用的能力和实际的技能。

 

在管理会计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于学生,可以改进学习效果,增强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兴趣度和理解运用。于教师,可以促进自身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于企业,经过岗位需求的对接和对管理会计学科的学生精准培养,解决实际的财务工作问题。于社会,可以培养急需的管理会计人才,补充职业岗位缺口。而学生在结束大学的课程之后,更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方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这个过程,环环相扣,协同效应,每一次的实践与探索,便有了长远的意义。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孟丽君(1982-),女,浙江诸暨人,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张宝友(1977-),男,浙江金华人,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计量学院2009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物流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98-01

目前,“物流”一词已在我国流行起来。在运输与仓储行业内,冠之以“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等企业组织不断涌现;在制造与零售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公司设立了物流部门;而政府和学术界也愈来愈认识到物流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将日益显现,它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效率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1993年,“物流管理”专业就取代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第一次在我国高校的专业目录中出现。同年,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大学,从此,我国大学开始进行物流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但对非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就物流管理的教学这一问题,武富庆、唐凯就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问题进行了谈论。[1]钟波兰分析了物流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从精心准备教学案例、有组织地展开案例讨论、适时的点评与总结、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2]陈建军、范小君、张平也就物流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方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3]卜苏华则认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注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4]胡健歆、李树田则认为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教学应着重以技能应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5]王智利从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就互动式教学如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展开运用进行了探讨。[6]侯思萌就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7]

中国计量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高校,本身并没有物流管理专业,仅开设“物流管理”课程作为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管理类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学校的校选课程之一。作为一门选修课,如何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是教师需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计量学院“物流管理”校重点课程的教师通过社会调研,并结合四、五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生学习“物流管理”课程的目的

对于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讲,本课程仅能提供他们认识物流管理的一个平台。该课程的教学应当是以知识普及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边的物流现象,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因此,在教学内容体系设置时不能片面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使得内容过于庞杂且枯燥。应针对所选课程的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内容的取舍、难易程度的确定,并利用身边生动的案例来讲述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借用这些案例阐述物流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非物流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小组教师在总结多年物流管理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非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课堂传授部分和自学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三、授课原则

基于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仅仅是了解一些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一些授课原则。

1.教材的选取

“物流管理”是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课程。其中,定量分析中涉及大量的数学工具,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授课过程也会相对枯燥。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和参考资料时应多选择案例较为丰富、知识阐述更为浅显易懂的教材作为授课的主要参考教材。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视情况向其推荐其他参考书籍供其自学。

2.授课内容

本课程为选课课程,授课时间为32个学时,时间较为有限,不可能在课堂讲解所有物流管理知识。因此,对于课程内容要有所侧重,适当删减。删减的原则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3.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知识引入点,以其感兴趣的相关物流现象及相关问题可用哪些物流知识来讲授相关知识点。此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给学生播放一些物流视频,增加学生对物流过程的直接感观。增加企业实践的案例教学讨论,通过“提前一个星期向学生提供案例资料―课堂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问题引入―课堂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作业布置

对于非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为激发其兴趣,本课程的作业题目并不由教师指定,而是学生自由发挥,就其所接触到的物流现象用物流知识去解释或给出一些管理建议。开放式的题目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