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十篇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十篇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4:53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1

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准备在讲座完后交流环节提出来,没想到崔教授的讲座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原来一直以来是自己对校本课程认识有误,而且我发现不少教师和我一样,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说的一样,只要那位老师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以前我一直错误地把校本课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认为一所学校都要围绕某个主题去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2

传统教育多数是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出现的,即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如此,一般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教学演示的辅助,将教学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如果从经济学视角来审视传统教育,我们会发现传统教育存在这样一些局限:

(一)传统教育的资源稀缺性

人类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之所以宝贵,就是由于其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是无限的。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或希望拥有的一切。由于资源稀缺的特性,社会资源的管理和合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经济学这个学科所要研究的,恰恰是社会如何管理和合理配置自己的稀缺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大多数社会中,资源并不是由一个全权的独裁者来配置,而是通过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行动来配置的。在众多教学资源中,教学场所、教学设备、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传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1.教学场所的稀缺性

因为学校必须具备校园、教室、操场、办公场所、宿舍、食堂等一系列场所性条件,所以校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正常的教学场所或者无法达到正常教学的要求,校舍基本的条件不具备;或者即使具备正常教学场所的学校,由于其本身规模的限制,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也是有限的。

2.教学资源的稀缺性

传统教育中的学校教育除了具备基本的场所要求之外,还需要维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例如:桌椅板凳、多媒体、教具、水、电、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稀缺性的教学资源。

3.教师资源的稀缺性

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数量上足够和质量上合格的师资力量,但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上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的培养数量比社会实际需求量要少,所以,教师资源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二)传统教育的行为成本局限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有经济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我们在已经做出一个选择时必然要放弃的其他选择,以及放弃可能拥有其它想要的东西的机会,也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中包含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就是用货币支付的一种显在的支出成本;而隐性成本就是使用某种生产要素但又没有直接用货币支付所消耗的资源成本,例如时间和空间成本。经济学把社会中的人都假设为“理性人”,理性人在作为日常决策的主体时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他们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理性人绝大多数的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益。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而改变的成本,是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或者消耗。当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或继续做某一件事时,除了考量该事件对自己是否有利,还要看自己是否曾经已经在该事件上有过投入。由于学习时间和地点、甚至是学习内容的限制,受教者选择在接受传统教育时,必须同时做出放弃掉对其他事情的选择。传统的学校教育意味着人们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接受教育,同样的,教师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传授知识。因此,除去学习费用等货币成本之外,人们还要付出时间成本、跨越地域等众多行为成本,此时基于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行为成本过高,则选择接受教育的人数便会相应减少;同时,由于教师的教授知识的行为也要受到行为成本的限制,因此教师只能局限于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从事教学工作。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网络教育特性分析

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是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是指借助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向受教者传授知识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别于传统教育中需要在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我国的网络教育兴起于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中的函授、夜大、广播电视大学等共同构成成人教育学历中的教育模式。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6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共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即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200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三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办学”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探索新型的网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2003年9月“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正式启动。教师网联计划是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实现全国教师教育网络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2〕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性。

(一)网络教育有助于弥补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来看,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网络教育的这种特性表现在:第一,从教学场所来看,受教者和教授者都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时间上课,这同时意味着任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用户都不需要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却可以正常地接受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信息。第二,从教学资源来说,网络教育不再需要专设的桌椅板凳、教具等有关于授课所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教学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节约了一部分教学资源。第三,从教师资源来分析,一方面,受教者能够通过网络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师资源的授课,另一方面,是针对教授者而言的,在开放的网络教育平台上,他们能够面对更多的学生,其中不乏大量的外籍学生。因而,在借助现有的网络交互平台的前提下,教授更多的学生不但利于教授者吸收更多元、更高效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有益于国际文化之间的良流。

(二)网络教育有助于降低教育活动的行为成本

网络教育摒弃了传统的以学校为学习单位的教学模式,把受教者从固定的教学地点和规定的上课时间转移到灵活、机动的网络教育中。让受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支配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教育双方跨区域移动,减少了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隐性成本。在内容的选择上,网络资源容纳量相对较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决定了网络教育能够使受教者接触到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以及相关外延的知识,网络教育为受教者能够获取更为有兴趣的知识信息开辟了新的路径,更丰富、更详细的知识内容被提供出来供受教者进行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受教者的知识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购买知识信息所需要的显性(货币)成本。从节约时间成本和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说,网络教育所提供的资源没有限制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受教者可以对网络教育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也可以随时中断和恢复学习进度。此时,受教者的选择不必因为过多的限制条件而增加学习所带来的沉没成本,这有利于受教者自由支配时间,有效节约时间成本,有效减少受教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沉没成本。

(三)网络教育自身的局限性

应该看到,网络教育也有一些自身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存的网络教育和受教者都没有更好地利用网络优势。网络资源丰富却冗杂,如何高效地利用网络,如何从中筛选出对受教者自身有用的资源,这些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网络其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自主性等优势在网络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受教者依旧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而对于受教者本身而言,其自身也缺乏网络学习、获取自身所需资源的能力。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使用有效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反馈信息不及时。受教者在对所获取的知识信息抱有疑问时,无法及时地通过询问教授者来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同样的,教授者也无法在课堂上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随时变更教学内容。第三,教育理论与网络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网络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教师能力与受教者的需求相匹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教育理论与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得不到更好融合。比如,从事网络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员很难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没有互相及时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造成教育理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网络技术开发出来的程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第四,缺乏监督管理网络教学质量的体系。网络视野相对开放,网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受教者缺乏辨识的能力,而网络教育又缺乏一定监管体系。第五,一些课程难以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以增强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体育课和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实验课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切身体验式的学习,这是在网络教育中无法进行的学习。这些局限的克服,则需要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在教育整体环境中需要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并存,取其优势,更优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三、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网络教育虽然兴起于成人教育,但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利用网络教育来辅助传统教育,而是要把二者进行高效整合,这样就能把教育资源变得可复制、可共享,把教育功能变得多元化、宽领域。我们要把网络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并广泛应用,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益于受教者和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不同层级的教育分析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一)初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初等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也是打下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多数国家都把初等教育阶段设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受教者接受信息知识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网络教育可以弥补优质教师分布不均的问题,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校园,让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到更全面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中等教育又可以分为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承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以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而中等专业教育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除了需要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外,中等教育还处在受教者树立三观和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对此,网络教育能够以更为多样化、多视角的教育方式来指导中等教育的受教者,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3

关键词:职业标准;课程内容开发;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确定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体系就成为各个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首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高职课程内容开发与职业标准衔接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的局限与问题,认清局限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滤清思路。本文就是在对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局限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于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局限

1.沿袭高等教育课程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没有伴随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究其根本原因是受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维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是由本科大学分化产生,在发展之初,不得不模仿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体系,聘请对行业特点,职业标准、一线工作流程不熟悉的本科院校教师授课,课程开发者大多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熟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人,鲜少是行业一线的技术能手、行业专家,部分学科几乎没有将国家职业标准吸收进课程内容开发建设,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开发以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论为基础,重理论,轻实践,将本应该“职业化”的高职教育逐渐发展成“学科化”,导致教学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2.对职业标准的地位认知不清。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旧有的开发模式忽略了国家职业标准,其结果是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于是很多院校纷纷将国家职业标准列入到实际的课程开发中。由于课程开发者在对职业标准的地位认知不清,将课程标准、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混淆,出现了以职业标准代替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或片面地认为国家职业标准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不做调研,不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盲目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开发中的情况。

3.课程内容开发呈现封闭状态。在进行课程内容开发时,高职院校本身仍是开发主体,企业、行业专家极少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使得开发出来的课程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差别不大,反映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得到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现,课程内容开发呈现封闭状态。国家职业标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出从业人员要具备的解决实际现场问题的能力与意识,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单纯地由政府主导,依靠学校开发课程,很难满足国家对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二、基于《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对策

1.深挖内涵,确定目标。基于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进行高职课程改革,因此明确职业教育的内涵,转变课程开发的观念非常必要。在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标准的地位举足轻重与国外职业院校的教育内涵传递出的知识取向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职业人”,培养的能力也不仅仅是岗位操作技能,因此把职业教育的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理论上讲授的专业技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应将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技能课程与岗位操作联系。课程开发者要深挖隐于职业标准中的职业教育内涵及职业文化,有意识地将职业标准及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职业价值、职业精神、职业文化贯穿课程内容中。通过积淀的职业习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情感、职业认知、职业意识等方面发生改变,促成综合职业能力的达成。

2.多方参与,提高教师素质。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石油危机带来的社会影响,将企业雇主加入到职业培训中来,本是出于缓解政府办学的经济压力,却意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雇主们都能顺利获得自己企业理想的员工,大大推动了英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这充分说明课程开发参与者在一定的制度下也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1]。课程内容的开发只有符合教育者和用人方两者的利益才能顺利进行,这需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配套相关的奖励机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真正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内容开发中。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仅仅是讲授一门课程,而是一项完整工作任务的组织者、咨询者甚至评价者,这要求高职教师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具备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及跨专业的的知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3.注重知识更新,建立连续培训机制。产业发展带来职业分类的转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技能型人才,知识更新不及时不利于高职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课程内容开发要遵循高职学习者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连续性的培训机制。根据就业市场发展变化及职业标准的更新及时调整高职课程培训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这种连续性的培训也非常必要,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政府与行业管理并行,多渠道筹措经费,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定期到生产、科研一线,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使教师的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6.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4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为局域网具有投入少、组网速度快、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所以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使用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组网的理论知识以及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对职校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多次组织计算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开展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案例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以往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拘泥于教材内容,无法在提升学生技能方面取得突破。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课堂与企业通过实际工作案例实现“无缝对接”,学生随着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用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同时,案例教学又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又会涉及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模块教学等许多内容。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案例教学在职校生技能提升方面的作用。

 

二、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效激发职校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计算机专业已没有了当初的神秘“光环”;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与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这无疑加大了职校生学习的困难,不少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则可让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突出工作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理论与实训成绩,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就业后面对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问题时还是会手足无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工作脱节,而案例教学将真实的工作情境搬进了课堂、搬进了实训室,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的培养。

 

3.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案例,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训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三、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案例教学的开展

 

1.课堂教学多样化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都局限于教室与实训室,而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打破这种界限。

 

如在“走近计算机网络”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已建校园网多年,采用光纤接入internet,有公网ip地址若干,对外有可用于宣传学校网站,并为学校下属的系、部提供网站虚拟主机托管服务,对内建立了无纸化办公网络,用于日常信息、教学管理。所以,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通过与校园网的零距离接触,去认识、了解局域网的功能、结构及使用设备情况,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2.教学内容实战化

 

教学内容实战化是提升职校生工作能力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切合学生能力现状的案例展开教学。

 

如在“使用交换机组网”的教学中,笔者设置如下案例:学校第一教学楼要增加一个实训室,可容纳40台计算机,要用两个24口交换机将这40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局域网。规定好网络拓扑形式,让学生自己分组解决如何使用交换机进行组网。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实践,很快就掌握了交换机的连接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设置相关案例,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级联、堆叠和链路聚合的原理。

 

3.教学考核科学化

 

教学考核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考核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也要考核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

 

总之,职业院校的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工作案例作为教学突破口,着力培养职校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5

课程计划吸收了世界上关于课程设置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发展思想的精华。

从一定意义上说,过去的教材是目中无人的教材,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和理论依据加以设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注意了这个问题,如新的语文教材不仅注重在语言知识方面选取精华,而且融入了怎样做人、做事,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因素。

在知识体系本身的确立上,没有按学科主义那样强调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取最有用的知识,抓取知识的骨干,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如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将知识点本身分为两大目标: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这与传统的教材不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借助于知识,搭起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注意挖掘知识点本身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发展的功能。

吸收其他国家注重人的培养的经验,在个性、潜能开发的同时,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大舞台去选择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着眼于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按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会开辟出教学的新天地。

一、在这样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学生。学生既是扶持、帮助、指导的对象,同时又是研究、开发的对象。教师不应居高临下,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学生的信息源、知识面很广,教师必须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新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按受外界信息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得多。因此,成人给予学生相应的扶持和帮助,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2.强调知识教育重新定位的问题。

过去强调“双基”,只满足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的程度。现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并且要求其能够理解和运用,并且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知识,但是要注重将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这种方式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慢慢形成定势,学生就会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要将知识当成一种载体、一个桥梁、一种工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一定不要停留在知识的简单传授上。

3.课程改革综合化,注意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综合化、系列化。

国外提倡在小学阶段自然科学要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但不强调分科、分方面,而是将知识综合运用于情境中,强调学生动脑、动手,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4.课程改革的发展强调课程类型的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要有选修课、活动课,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哈尔滨市的几所实验小学,正在探索小班额授课制:每班20人左右,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课程,打破年级的界限,学生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进入更高一级,这是很好的尝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各地有条件的都应积极试点,不要有空白。如果小学的改革从制度层面上不突破学制和年级、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不突破大班额授课的局限,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很难落实。每个地市应选择2-3所学校试点,积累一点经验。这方面的经验对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5.注重学科课程中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渗透。

教师今后的学习,包括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都要注意这一点。教语文的教师,只懂一些汉字和语言写作方面的知识,对从科普著作中选择的文章的内容一无所知,就无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无法绘声绘色地将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体验。因此,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必须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6.注重强调人文精神、道德的培养。

过去也强调注重思想教育,但是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常常生拉硬套,不能有机结合,很多时候是受教材的局限。现在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去感知、去体验。教师体验得不深,怎能指导到位呢?希望各位教师把握好课程改革的趋势,处理好教材的有关内容。

二、对各地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意见

1.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培训基本的理论。

没有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共识,很难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以要使教师清楚课程要改革什么,为什么改,改革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不能只局限于培训教材和大纲,然后上示范课。

2.在培训中,注意以课题牵动为切入点。

前段时间,教师的科研工作出现很多误区,视科研为高不可攀。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落实新课程计划中要解决的问题、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提出问题,不断积累经验,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立足于学校,所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科研成果。教研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教师承担的课题与个人研究方向提出具体要求,实施规划,去推进。即教研员要把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搜集起来,确定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制订成课题项目纲要并下发,使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研究。使课题覆盖课程改革的全方位,综合起来就对课程改革有了整体、系统、全面的认识。部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就是先投课题,然后根据课题的价值决定是否立项、是否支持、是否提供条件。同此必须以课题牵动为切入点、为手段,使改革深入。当然在培训过程中也不排除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

教学实践。这方面的工作应防止照搬照抄。应淡化和克服形式主义,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听课教师应把握模式建立的依据,上示范课的教师应该清楚如何根据新的培养目标上好这节课,使其他教师学到对实质,而不是简单地学习模式。教研员必须创造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新的教研模式,必要时可以进行研讨,这方面很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3.强调课程改革要以校长培训为主,要给校长压担子。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一支好队伍:没有好校长,就造就不出骨干教师。

校长有胆识、有办法、有策略,才能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各地都该有这样的思想,给校长压担子,对校长在校本培训上给予明确的指导和帮助。

4.关于怎样培训。

广大教师不要失去课程改革的机遇。要认真学习,向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习,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绝大多数从教师成长起来的专家型的教师都必然走的一条路。骨干教师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承担起相应的课题,带着问题向书本学习,不但用心学,还要善于学,学以致用,终身不忘。要通过培训达到以下3个目的:

(1)通过培训把整个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主要原则弄清楚。

(2)就学科课程而言,要明确新的课程改革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要求,怎样处理好这些新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6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追捧的热点,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的标志。目前,学术界将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和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technology—Ct)的结合又称为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而iCt如今已成为21世纪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iCt在教育界的引入,无疑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使校园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校园数字化

在“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继而出现“数字校园”理念。校园数字化是利用it技术和Ct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送、处理,实现从硬件到软件到应用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把传统的校园设施建设成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最终实现教育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把教育通过iCt推向社会,形成网上虚拟大学。

2.学习终身化

由于云计算等在教育上的应用,学习不再是只能在学校等实体教育或培训机构才能完成的事。它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无线技术、通信技术等利用电脑、pDa、手机等设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完成。学习本身也不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你需要了解或掌握某些知识,均可随时随地通过个人设备实现无缝的学习,从而使学习打破时间、空间、设备等的限制,实现终身学习。

3.教学过程现代化

即使在实体教育或培训机构,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枯燥的“黑板+粉笔”的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可以通过iCt技术制作的各种Cai课件来揭示和分解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的,从而凭借这一技术强大的交互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手、脑等感官,便于学生接受。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又能因材施教。iCt制作的仿真环境还能够进行现场模拟,学生可通过电脑仿真或实验室学习亲身体验某些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网络或通信设备向老师或其他人进行提问,学教结合,教学相长,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应该说,如上三方面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三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共同努力,将切实提高学生通过iCt技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不仅将十分有效地打破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较为合理地对教育实践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具备和实现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对接,为学生依据理论指导实践提供必要的外部资源,从而培养出较具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

二、iCt技术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影响

对民族院校现有的工商管理教育进行改革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定位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而在某种程度上,现阶段新形势下,对“三个面向”的寻求甚至较之以往更为迫切,因此如何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运用iCt技术推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改革就成为当前民族院校的重大课题。

为此,我们需要———

1.课程体系变革

课程体系体现的是专业设置课程间的分工与配合,是尊重学生主体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坚实基础。出于如上考虑,则任一课程体系均应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从强调课程内容转向强调学习体验和经验,从强调计划转向强调人才培养的本质。而具体到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则需要更加注重对现有课程比重的再认识及再规划。而iCt技术恰可以成为这种新的认识与规划的载体,为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提供更行之有效和更具培养效益的方案。如前述,民族院校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受到内在外在、先天后天诸多条件限制,课程设置也在这些限制的影响下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承受着较为沉重的教学负担和压力,学生则忍受着较倾向于“填鸭”或“不求甚解”的缺乏实战模拟和实践验证的偏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内容,如此尴尬的局面的长期存在严重削弱了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削弱了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削弱了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竞争力。而iCt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会在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由于iCt技术的核心与宗旨在于共享信息资源,iCt环境下一时一地的教学资源与信息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实现远程传输和共享,所以在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中引入iCt技术将助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域界限、师资力量缺陷和实践实训实验室或基地欠缺等问题,从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实现更大的灵活度,并加大更贴近实际需要的课程的比重,甚至可以较快速高效地引进某些具有前瞻性的工商管理理论,并有可能使身居偏远信息来源有限的师生随时聆听名师授课,并与之产生交流互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将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该体系的设置初衷、发展方向、课程比重等内容需要相对科学合理的安排,而iCt技术的出现则能够切实帮助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实现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实现的与实际更为接轨的课程体系,从而减轻师生教学压力及课程负担,增加实践实训操作技能培训机会,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iCt技术的介入能够帮助教师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节约板书时间,压缩课时量,使课程安排更灵活,能够增加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及本校师生与外校师生专家之间的互动机会,有利于增长民族院校师生的见识,拓宽其专业视野,提高其思辨能力,强化其实践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以iCt技术作为发展平台的课程体系变革无疑将是解决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困局的根本所在。

2.教学模式改革

大多数民族院校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其结构是“听讲—记录—练习或讨论—实验或实训”,其特点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接受”,尽管存在练习讨论和实验实训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这两类环节的执行力度和深度仍然十分欠缺,基本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所谓“练习讨论”较多地局限在课本理论和学生缺乏第一手资料及现实认知的案例上,而所谓“实验实训”则由于各种实验实训设施配备的严重滞后导致操作流程的简单化、平面化,使“实验实训”缺乏其必要的实际操作价值成为“鸡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健康有序推进,更是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精品课程、仿真软件、实验器材等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手机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模式也应在iCt推动下进行相应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四个学会”:学会做事(learntodo)、学会做人(learntobe)、学会与人相处(learntobewithothers)、学会学习(learntohowtolearn),这实际是强调应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所学专业。而iCt技术的引进无疑可将这四项任务较为完美地融合在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之中,在保证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工商管理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强调收集、消化、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强调对信息加以改造、提高、创新的能力,强调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3.教师角色多面化

教师角色本身具有时代性特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教师不断重新定位和改变自己的角色。因为iCt技术的不断更新正在迫使教师角色随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知识储备、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挑战。而随着e-learning、m-learning等学习方式的出现,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但是课堂上的教学者,也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在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改革中,教师应逐渐成为引导者和策划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策划好课程的整个过程;逐渐成为合作者和开发者,帮助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研究者、学习者、适应者,在教学环境中iCt技术不断引入的前提下终身学习并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多课程的相互整合和优化。在引入iCt技术之前,并非只有学生才面临尴尬的两难局面,在某种意义上,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困难甚至是更复杂多样的。由于偏远地理位置导致的学术资源欠缺、信息沟通不畅、实训实践基地数量较少且相对落后等情况直接造成教师个人学术修养提高困难、对本专业发展趋势缺乏认知、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等问题,而iCt技术的引入则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确实能够帮助教师通过iCt技术的平台为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协助学生参加实践实训做出努力。如果说iCt之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的问题上,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多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那么iCt之后,这些教师则完全可能通过先进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实现与更高层次学术资源的共享,并为自身及专业发展寻求更科学合理和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4.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iCt的推动下进行的,无线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学习可以在“4a”(anybody,anyplace,anytime,anydevice)的环境下完成。通过基于internet和多媒体系统的电子化学习内容、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系统,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学习统计知识。在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改革中需要学生掌握、了解综合性科学知识并能对其展开综合应用,而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又是有限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个人pDa、电脑、手机等进行相关技术的查询,或者通过BBS等方式向教师、同学、专家等进行咨询。工商管理专业本身的开放性、前瞻性促使针对其的学习过程也具有相当大的时效性、实效性和包容性,在传统的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这些属性由于许多原因都不能被充分地重视和实施,而基于iCt技术的远程学习(e-learning,m-learning,U-learning)能够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多样、随意方便,最大限度地保留工商管理专业的这些属性,因此引入iCt技术不仅确实能够促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更能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出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更具面向现代化的气质。

5.模拟教学环节

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工商管理教育改革中教学模式大都采用“做中学”模式,教学过程则多采用“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需要把相关知识通过项目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项目和任务中体现出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课程教学多采用模拟方式,而iCt的运用促使各种Cai教学软件、仿真软件、Flash等出现,使课程理论教学可以采用仿真、模拟的方式,对教学条件不能达到的实验也可以采用Flash模拟现场的方法,通过以上模拟,可以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较大限度地掌握工商管理相关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使工商管理教育向实践结果无限逼近。而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问题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实践实训设施的缺乏。由于科研和实验实践经费紧缺,地处偏远等客观原因,较多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没有或只有较少规模一般设备陈旧的实践实训基地或设施,这无疑成为这些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软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或改善的,但一旦引入iCt技术,实现对课程理论及实际案例的仿真与模拟将成为可能,而困扰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这一难题势必将迎刃而解。

6.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在课程中充分应用iCt,使iCt真正推动工商管理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使iCt真正融入课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带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以充分应用iCt为基础的工商管理教育改革能为学生提供更理想的学习环境,这一环境是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能最终实现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环境,也只有这种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而在这个层面上,iCt技术的引入对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民族院校许多学生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相对单纯闭塞,知识见识等在入学前较之许多其他地区同龄人是有欠缺和不足的,但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见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显然,这些知识能力的积累和训练仅靠教师“填鸭式”灌输是不可能有质的改变的,这时iCt技术的引入就不仅仅具有技术层面的意义了,它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提供更多互动交流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将展现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更前沿的专业理论,所有这些均将共同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貌、精神状态和实践能力,在“育才”的同时实现民族院校“育人”的根本目标,从而真正达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教育方针。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许多专业教育改革相类,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改革也需要在“目标—方案—教学—评价—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循环。这一改革应该在实践中认真全面地接受社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用人单位)的评价,如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则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就必须重新制定目标,重新设计教育方案,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之后再接受社会的重新评价。这将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更新的漫长过程,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培养出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并能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开展有效实践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本管理 作用分析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的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在国外教育管理领域非常有影响。[2]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根据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而制定的,所以学校的成员(包括校理事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承担,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运用资源对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设置、教科书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实施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革学校的管理系统,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3]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突出学校的自治性、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办学的权力归还给学校,其授权内容包括人事权、财务权、教学管理权等。相对于校本管理来说,校长负责制只不过更强调将权责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使责、权统一。[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扩大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为目标,也表明学校办学自主权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透过深层不难看到,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它们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层次得到深化,将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全面落实。值得关注的是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托点在于校本管理。

二、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校本管理既是办学思想的物化,也是办学目标的体现。相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校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校本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资源建设、校本制度建设和校本文化建设。具体地说,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教研是中介,校本课程建设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之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当然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的开展,也会极大地推动校本管理的进行。

(一)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管理的依托

新课程改革的实现形式是“一标多本”,学校承担一定的课程管理与开发任务是国家对学校的要求,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最终都将通过学校来实施,形成事实上的学校课程。同时,国家还给予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权限,让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依靠自身的条件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一种本土的、独特的、有个性的校本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显著亮点。

所谓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可以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所以它更多的是教师、学生、环境等各种资源的挖掘和有机整合,是体现学校本体的教育平台,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从而导致学校的管理模式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也要转换。

当然,校本课程建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门课程的开发,更不能演化为一本本教材的编写。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校本资源的开发。新课程崭新的理念、鲜明的目标、多层的结构、生成的内容等等都要以校本资源为基础,没有了资源就没有了学校,离开了校本资源的建设,我们不但达不到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要求,也使学校的存在失去了价值。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校环境的开发,要让学校的每一片绿地、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营造处处体现育人意境的环境课程。二是课堂建设,无论课程或是学科都是大概念,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校本课堂建设。因为学校的要求不同,参与的学生、教师不同,所以发生的教学过程肯定不同。课堂建设是校本建设的主阵地。三是校本教材建设,这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出的最能使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中不断生成。

总之,没有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就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更难以在学校中将开发的课程加以贯彻、落实。

(二)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校本管理的协调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提出从本意上讲是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三级”教研体系长期存在的教育科研与教研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确立“教育科研天生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强调校本教研就意味着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要以学校为中心、为基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者。另外,校本教研在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校本教研的内容、方法、形式等要借助于校本研究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靠校本教研使广大教师加以掌握。转贴于

从校本教研的实施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仍在于实行校本管理。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局限在校内部分教师身上,研究的范围、水平,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很难成为大家共同协作的活动,也就不能满足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真正源于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也源于对学校中存在的现象、矛盾等的深刻洞察。其教研内容能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要求,从改革传统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提出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教研内容。并能从学校实际出发,谋求在素质教育领域中通过改革实践,形成学校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时间、费用以及培训的针对性等问题,它能在同一时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调动学校的各种有利因素,采用相对集中、分散自主讨论交流和自主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较为科学经济地解决好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相互间的关系。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

由于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这种研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忠实地执行、被动地实施课程,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而以前的这种职业生活方式使得教师这个职业变成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做的行当,从而使教师职业缺乏专业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能动地生成课程,并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自身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职业行为方式既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科学,又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艺术。与其说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型职业,还不如说教师职业是一种理念型职业。马克思曾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个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5]因此,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校本师资队伍,应该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方法上加以落实,并通过三条基本途径来加以实施。一要依靠培训,着重解决观念层面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要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深入人心,并使其能够内化成教师的教育言行。这种以校为主的培训应该是一种极具针对性的培训、紧密联系实际的培训,以身说法的培训。二要依靠“教科研”,着重解决怎样做好的问题。教师们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学习、讨论交流、反思改进,往往采用课题研究的任务型方式来促进教师发展。三是有效实践,着重解决实效性问题。学校为主的培训和教科研将学习与教科研赋予了理性的色彩,但本质还是加强学习,改进实践。校本管理为每一名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了肥沃土壤,所以有目的、高质量的校本管理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不容置疑,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改革的校长是实施校本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其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但是校本管理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授权者、促进者、学习者,又是与外界的沟通者。同样,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种政策。此外,家长、学生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社区代表,也必须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和参与者转变,能够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而,切实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工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校本管理来说迫在眉睫。鉴于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期盼早日全面实施校本管理,以利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张济正等.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28

[2]刘宝存.校本管理: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13。

[3]毛亚庆.论西方校本管理的管理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1、34。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8

【关键词】就业服务;高职;大学生

校园人才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市场信息,调整个人学习目标,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及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2007年,由苏州市人才市场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的江苏首家校园人才市场在国际教育园北区成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校园人才市场的功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就业指导是关键,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人才服务平台前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中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高校为给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获得求职的机会,为他们和招聘企业牵线搭桥;广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增强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学生在择业以及其后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竞争能力[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已经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既不应停留在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或升学对策的指导和帮助,也不能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而应该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信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身心发展的差异,通过各种指导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和自身,明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时间上看,就业教育从大学生毕业前夕提前至新生入学时,大一新生从踏进高校校门开始便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从空间上看,缩短了大学生接触劳动力市场的距离,同时,职业素质锻炼平台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及实习基地。因此,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市场和大学生的需要,将就业服务平台前移,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内容粗狂、教育形式单一、目标局限、缺少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等。

1、工作观念缺失。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专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往往局限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或仅仅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对就业工作的内涵理解存在局限性,我国许多高校是在大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2、形式及内容单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举行讲座、分析会等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讲座和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场数不多,其中内容精彩、指导意义大、影响力强的讲座较少,指导内容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解释、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对于如何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的工作则或为缺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施的确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停留在纯课程化阶段,缺乏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就业指导不但要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指导学生接触就业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综合需求。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只局限于毕业班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面对求职信息和岗位要求,大幅度调整适应的可能性较小。应该让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尽早了解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大学学习和生活。

3、工作目标局限。受人力、财力、观念以及行政考核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就业安置阶段。至于学生所选择的工作是否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否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更没有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来抓[2]。另外,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门的、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客观原因促使他们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很难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专业去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高校编印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但相关的研究仍明滞实际的需求。对劳动力市场及新时期我国人才就业的特点缺乏理论研究,对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3]。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差异化和社会化。

1、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需求,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职业倾向测试等各种方式,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分阶段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及早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做出择业预测和就业决策的能力[4]。

2、就业指导的差异化。由于受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只有做到区别分析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特点,区别分析相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之间的特点,对本校、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进行深刻认识,才能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群的特点进行竞争优势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在求职或升学中扬长避短。根据本校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向不同的单位开展差异化的学校推介,学生推介服务,吸引不同类型的单位来校招聘。

3、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就业指导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的,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格局。帮助大学生谋求一份工作或者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追求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所追求的是让大学生在工作中自我实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与对策

(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生涯规划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源,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人中国。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环境分析能力、目标定向能力、策略规划能力、生涯反思能力。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6]。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对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自我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采用六个步骤,即自我评价、确定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和反馈等。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服务中心或生涯资源中心。资源中心整合了校内外的众多资源来协助中心完成使命,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校友等[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设立相应的机构,保证经费、教学力量的配给,在方向上予以倾斜;在课程没置上,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且低年级侧重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通过一个可测量的自我发现过程来了解自身职业决策,高年级侧重求职策略课程;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任教、加强对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学生工作者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坚持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组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邀请成功校友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亲身经历,观看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媒体资料,开展主题演讲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个性特点和适合的岗位特质.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更理性。

(二)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在对自身的特性与职业发展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后,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从入学起培养就业观念。辅导员老师从学生进校一直到学生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所以辅导员老师应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起到培养就业观念的作用。

首先,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识到位,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再次、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第四、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辅导员应该鼓励、督促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第五、应及时排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除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稳定,也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8][9]。

从低年级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辅导员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激烈竞争的择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及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特长气质兴趣爱好特长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同时试图多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临近毕业阶段,通过就业过程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三)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些人文社会科传统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10]。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美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职业咨询师帮助上门求助的学生分析就业方向和兴趣、设计就业策略、寻找见习场所及就业单位,甚至逐字逐句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简历[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借助高品位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贺黎.大学生就业指导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9):91.

[3]陈学诚.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学海,2008(6):201-204.

[4]白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从就业价值观层面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指导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6-7.

[5]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9-111.

[6]王惠燕,卢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60-64.

[7]王慧军.高职院校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考[J].林区教学,2010(5):6-7.

[8]杨娟.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0(2):158.

[9]李唏.全方面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出国与就业,2010(6):25.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9

产学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不仅满足了学校部分工作岗位的空缺,更利于学生安排时间,而且节约了时间成本。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校内设置岗位由于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与社会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达到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因此探讨校内产学合作的局限性,创新产学合作教育岗位设置有很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前期对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调研访谈基础上,对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局限性进行探讨,为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校内产学合作;局限;对策

产学合作是一种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用户需要的人才,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的新型教育模式。近百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产学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超越了理论的束缚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常常也作为企业的角色,以雇主单位的身份雇用学生从事一些管理、研究或行政上的工作,通过监督考核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校内的产学合作岗位包括学校产学合作督察员、学生协调员、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学校的部分工作岗位的空缺,节约时间成本,更有利于学生安排时间等;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产学合作学期有更多的选择。在学校推行完全学分制,实行“一学年三学期五学段”的模式后更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校内产学合作的岗位是在学校内部的环境下,与企业的真是环境存在差异,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也有其局限性。本文旨在前期对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调研访谈基础上,对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为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局限性分析

(一)学校与真实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性

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为实现“合需要性”这一教育质量观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满足学生实现社会综合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产学合作最终的目的是要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学生在走出学校时,是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而在校内完成产学合作,学生终究还是在学校之内。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也就不能成为这种“合需要性”的人才。在校内完成产学合作教程从而鼓励学生从校内实现自我的成长,但是学校毕竟不是社会,不能提供社会的真实环境。

(二)校内产学合作岗位时间不能保证

我校规定:勤工俭学,一个月最多是32个小时,在这个范围内能做到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内课余生活,把产学合作学期分配到平时的课余时间无法满足产学合作所需要的240学时,在校内在完成产学合作在课时上是明显不够的,一般的产学合作都是在产学合作学期所完成的,学校产学合作考勤与考核也是在产学合作学期结束后进行的,由于校内产学合作周期相对于其他同学是比较长的,对校内产学合作的同学进行考核则会加重教务管理的难度。

(三)产学合作资金不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合作一年三学期”制合作教育模式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略有报酬,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增设,学校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是雇主的身份,如果在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提学合作岗位的部门没有专项资金,这就相当于志愿者,难以达到产学合作目的,对任职该岗位的学生会缺少一定的激励。目前,仅大学生科研训练设有专项资金,其他工作岗位如易班工作站并未设置专项资金或报酬甚微。

二、解决策略的探讨

(一)明确产学合作在高等教育中的目标

产学合作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的实践和适应能力培养,而在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是保证实践效果的非常重要一环。学校是事业单位,所以在产学合作学期,时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学生的考核应当注重质量,真正实现产学合作的“合需求性”通过在校内产学合作教育提前让学生适应事业单位的工作。

(二)营造同等企业的严格社会环境

学校领导开设相关专项资金作为产学合作过程中的学生工资,在产学合作学期时,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课程过程中协调员老师可以是所从事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主管,在产学合作过程中给予指导,真正从产学合作学期中学到走向社会所必备的技能。

(三)增设产学合作专项资金

学校在增设校内产学合工作岗位的同时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的升级,增设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专项资金,如学校勤工俭学资金,保证学生在工作期间能够略有报酬,让学生付出的劳动得到相应的回报。

(四)调整相关教务课程的设置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其产学合作的学时可以适当做出调整,对于新生,产学合作的重点应放在鼓励上,鼓励接触社会掌握一定工作技能为主,课时可以设置的稍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产学合作的主要方向应当在与偏向实习和入职,课时可以适当加长。产学合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引入产学合作教育。

三、结语

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的深入,产学合作教育的改进和推广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我校是较早实行产学合作的学校之一,产学合作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校内产学合作岗位增设,作为产学合作发展崭新的一步尤为重要,只有这第一步作为前进的基础和参考,产学合作的多方面发展才能更好更快进行。这样也能培养学生个性要求,安排相应合作岗位,让学生更能发现自己的个性,对自身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将是我校对产学合作教育的一大创新,同时解决校内产学合作的局限性也将会将产学合作教育进一步完善。

作者:何家胜胡文峰曹显杰周万俊田雷雷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宁.廖林清.罗静.胡飞.地方本科院校“三段式”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刘昌明.地方高校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顾佳峰.产学合作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4]葛萍产学合作条件下教学管理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7).

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局限篇10

关键词: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再被国家课程独立垄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不断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进行补充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出一些关于校本理论的有效理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助事物,对国家课程具有重要的补

充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师本位,应该着重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一种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决策机制,不断促进课程改革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课程改革的分类上讲,校本课程的设置充分结合地方学校的发展特色,在国家课程的引导下,将校本课程向本土化方向发

展,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进行改编、补充和拓展,使国家课程符合地方教学的需要。同时,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需要,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一般而言,国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会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

校,强调学生课程设计的地方性特色。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要得到专家、教师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才算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期实质是个民主决策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众多专家及社会人士的指导和评价,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促进校本课程设置和开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误区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发展初期,在教师本位的指导下,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科学成果编写成教材或是学习资料,提出一些有效的借鉴意见。但是,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外界进行交

流,且每个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往往有限,导致校本课程在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均衡。但是对于国家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要摒弃错误认识,不要局限于教师角度、社会角度以及学校发展的课程开发。

1.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形成重要的制约。在有些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很多领导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极其缺乏,片面地认为课程的开发只是专家学者的

工作。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是,新课改的要求就是抛弃传统观念的课程开发,忽视课程设置的长期改革和创新的融合作用。这种错误认识,使很多地区错失了创办地区性和弥补学校发展差异的课程开发机会。有些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因材施教,错误地对待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2.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从教师、社会等角度考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一套教材的编制到实施都是来自于

同一批教师的杰作,他们负责承担全部的责任。然而,这样的改革模式也会导致一些教师的话语霸权,为了教师的教学方便,只是按照教师的权威思想来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甚至在有些学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目的,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按部就班地进行改革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学校不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意义,也就完全不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监察,胡乱拼凑校本课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考虑其长远发展的意义。长此以往,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3.课程开发的机制和评价导向问题

新课程的改革,促进课程设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而与时俱进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课程的开发在于提供有选择性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了升学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此应对国家的人才选拔形势。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各种竞争的压力使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偏离公正、客观的标准,评价问题影响着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研究

在课程校本开发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编制中,要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造成的制约影响,以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课程编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则,在实践中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使课程开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构建既能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生活为本进行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课程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加大对学生的生活形式和空间的关注,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同时,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了解。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别,结合不同地区和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生活状态,为农村学生多提供一些基础科普知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动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提供健全的教学设施,加强多媒体建设,引进各种学习资源以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

综述全文,校本课程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在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置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要,与当地学校的发展条件相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贯彻在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5).

[2]张文湖.谈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