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4:59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1

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首先要照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情境性与适应性,努力寻求文化与时代的切入点

在我国学校各门学科都有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的名词术语解释中,把美术教育的目的定义为:“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句话:美术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想上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线的美术教师,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在开发内容上,也应紧扣美育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使校本教材所开发的内容体现出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儿童(学习者)生活在信息与媒体爆炸,美感与艺术创作日趋多元化的社会情境中。其认知结构与身心发展受到不同往昔的冲击,从他们迈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在他们的感受与喜好中就已经沉淀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全部内容。另外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所造就的或风格迥异,或大相径庭的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南北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积淀也无时不在影响着身在其中的学习者,形成了时代文化同当地民风民谷融汇,相互作用思维方式,教育者同时也身在其中。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走进生活,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情境性与适应性,寻求时代同文化的最佳切入点。在课题的开发与实施,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唤起潜在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完成对学生全面教育的补充。

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应有计划、有目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指定不同教育目标的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同年级学习者对外在事物的兴趣与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样是美术欣赏,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关注作品本身的内容,如形象、色彩、构图等,而高年级由于认识的深度拓展则相对喜欢探索作品本身美价值、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取向等。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时,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制定难度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我校为例(登封市区三初中),登封地处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文化深远,交通发达,可划为城乡结合部,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历史古迹随处可见,文化源远流长,民风醇厚,信息相对发达,在开展民间美术(民风民俗)这一版块教学内容时,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同时综合考虑到不同年级的认知特点,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趣味手工创作课程:如《端午节里话香囊-香包的设计与制作》、《落入凡间的天使――民间剪纸》等富含本地民风民俗与特色的课程。例如:《端午节里话香囊-香布袋的设计与制作》这一课,从端午节挂件香布袋入手,通过典故传说,风俗溯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作用(古时候用药草防暑避汗),使同学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明白了劳动人民通过用这种风俗延续对于爱国行为的赞美和颂扬,这种正义感,爱国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这种雅俗共赏的民间美术形式得以表现。同时,植根于大众也正是这种美术形式得以繁衍生息的沃土。在设计过程中,倡导学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可通过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得加以辅助),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可衍生至现代挂件装饰品的设计,从多角度、多方面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现代设计意识。与此相对的是高年级的课程开发倾向于帮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探索美的诸多形式与要素。如结合人美版十六册教材《外国优秀建筑欣赏》开发的补充内容《我身边的中国优秀建筑》,以对比、补充的方式,使学生在欣赏中国优秀建筑图片资料的同时,联系到身边存在的中国优秀建筑样式,从中外建筑不同风格为切入点,简明的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文化审美趋向,使学生也能轻松的总结出政治、文化、历史对美术形式的影响。这种美术的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及美术知识的纵深迁移,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三、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体现出民主参与性,灵活多样性。美术教师要作好各方面的交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目的的选择,正确的评价,这也是一项挑战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校园实用美术”

实用美术也称“应用美术”,指具有社会实用意义、反映生活应用目的的美术,用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经过设计和艺术加工并结合生产的美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不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各种以实用为目的的美术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直接服务于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的美术,利用美术技能为各学科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美术与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专门用于校园的美术与设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三级课程的重要概念,将原来国家过于集中的课程决策权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行组成的课程结构。同时,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特色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有开发校本课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这为开发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的特色

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以校为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院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使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借助学院的管理手段,实现以学院为课程策源地和实施依托的美术课程的结构统整。使得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资源条件,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源远流长,前身是南宋时期张虼窗斓某ど吵悄鲜樵海2008年初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创新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是我院在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紧扣农村小学教育实际,于2010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模式,规定了“一专二能三艺四技五证”的培养要求,其中“三艺”即具备识谱视唱、少儿舞蹈和教学简笔画三项艺术素养。教学简笔画就是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的特色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省教育厅从2010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独家承担培养任务。培养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行分专业培养,为湖南省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且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带头人。2010年9月,已面向全省招收了1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前两年综合培养,后四年分专业培养。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是处于综合培养阶段的校本课程。

初招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年龄偏小,女生较多,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来自偏远的农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其教师职业综合技能几乎为零,但他们勤奋好学,可塑性强。如何在两年内训练好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是摆在小教部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人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改革,与教育部对师范院校提出的重教师技能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造成当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用美术技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本人以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培养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并付诸实践。

五、在实践中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程

校本课程开发专家斯基尔贝克(skilbeck)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①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②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③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④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⑤校本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一)情境分析是开发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施情境的分析上,仅限于学校内部和周边的资源条件与课程实施环境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源自国家、地方的课程理念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顺应时代潮流,兼顾“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二)拟定适合的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环节。

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实用美术技能为小学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美术所特有的直观造型功能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有特殊的辅助工具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校园实用美术可以丰富各科教学的表现力,优化教学效果;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美化校园的能力和辅助各科直观教学的能力,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或教案。

笔者曾于2008年主编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小学实用美术》,设置平面手工、立体手工、校园报刊设计、校园平面设计、教学用具设计、校园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与展示设计等八个章节。教材由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定向师范生使用了三年,普遍反映实践操作性较强。从2011年起,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编写体系,还与时俱进增加了校园实用计算机美术与网络美术等内容,编写既能立足师范美术技能培养,又能顺应时展的本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校园实用美术》。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的编写目标是强化师范生的基本美术技能训练,包括字体设计、教学简笔画、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校园海报等内容。第二部分的编写目标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设计制作与儿童美术发展相适应的实用美术,包括纸艺创意手工、综合材料创意手工、重彩画、创意版画、沥粉装饰画、铜丝沙画等特殊技法装饰画。第三部分的编写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美化校园与服务教学,包括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校园会展设计、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电脑美术在校园活动中的运用、电脑美术与网络教育等内容。

(四)将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编写《校园实用美术》教材,并通过美术教师认真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能给人美的熏陶和爱的启迪,美的刺激能增进儿童的创造力,学校环境的布置本身即构成一种潜在课程。校园为教育的场所,它的环境布置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将致力于营造浓郁的书香味,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2.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各学科直观教学的需求。

直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得到知识,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审美素养。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3.美术技能求实用,教学方法求灵活。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强调美术技能在小学的应用功能,以实用为目的。本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师范生灵活运用不同工具材料的使用和设计制作方法,为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美化校园环境和优化课堂教学,掌握扎实的校园实用美术基本功。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它学科的学习。

(五)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修订与完善

教材经过教近一年的使用,发现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多强调实用美术作品的制作步骤,导致编写内容的文化内涵不足;校园实用美术作品质量要求偏高,师范生在实用美术技能的训练上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其他教师技能的训练有所抑制;校园实用电脑美术由于受硬件设备的限制,只适合小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爱好美术的师范生学习,尚不能普及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亟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学教育素质教育功能定位

初中美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被视为“副科中的副科”,没有得到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学校的重视。大部分初中生对美术学习缺乏起码的热情,许多美术教师也看不起自己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只是满足于完成课时,甚至“能让则让”,使得美术课在初中教育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本文结合这几年从事美术教学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就如何正确认识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创新思路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作一些梳理,提出一些意见,供同仁们参考。

一、教无法,学无愿,校无励,初中美术教育沦为可有可无的装饰

首先,学校不重视,没激励。学校的重视对于一所学校的美术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重视了,才会为本校的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配备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才会对美术教育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可现实是:大多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程,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美术设施匮乏,从而使美术课程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装饰品”,没有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基础作用。

其次,教师不积极,没教法。一些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忽视了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忽视了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忽视了美术教学中的美术因素等等。对于他们而言,美术文化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技能技巧的传授是无足轻重的。他们认为,美术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作为“升学”的工具,应付考试。

再次,学生不喜欢,没动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为不愿合作、不会合作、学习兴趣不强等。有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不用心,认为还不如多做几道语文或数学题目;有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表现不积极,甚至是冷眼旁观。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功能定位

作为一门课程而言,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画画,还应该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以美怡情”,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成为更加完善的人;美术教育,对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

首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就是在轻松愉悦之中让人受到感染和熏陶。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必须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接受美的熏陶。因此,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色、质,其本身就含有这种轻松愉悦感,其实质是人类感情的载体,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感觉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美术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个情感释放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心理完善和健全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一个使学生“人格健全、心智完善”的教育目的。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从而使自己的大脑与眼、手灵活协调。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生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审美活动。学生在进行各种美术课程的时候,实质上就是在进行各种美术创作的过程,这种创作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具有重要借鉴和促进作用。因此,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

三、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思路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现在的课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和学生拿着课本口口传授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适时地加入一些诸如多媒体教学等辅助设备。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丰富的美术材料,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比传统的口口传授的方法更加形象生动,省时省力,而且它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能够适时地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比如,在给学生讲授“近低远高”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立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而不再是用文字单纯抽象地表述这个概念。教科书中虽然有图片或者是教师找来课外书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但图片的大小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底什么是“近低远高”。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表明:“在出生后的4个小时里,婴儿就具有了模仿的能力。”既然人都具有模仿的天性,那么,一种有目的性的临摹教学就是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了。但这种借鉴性的临摹并不等于一味的依葫芦画瓢。因此,教师可以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教师,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因地制宜,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教育,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创造出一种具有自然之美的真实作品。

3.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要把“升学”作为美术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考试所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应该专注于美术教育本身。在初中美术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不要让自己的刻板教学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这种双方共同构建的良好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美术构思和创作灵感。

4.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创新型的教学是学生进行创作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线的魅力》这节课时,教师应该不要拘泥于课本上所讲授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图形,并且介绍自己的图形所具体代表的含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简而言之,初中美术教育,除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美术绘画、欣赏能力,观察力和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要培养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在这个“创造性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美术教育进行正确的定位,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双莲.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基础教育,2013(1).

[2]施俊.浅谈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3).

[3]韩誉菲.浅谈初中美术教学[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3(9).

[4]黄华.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科教学,2010(3).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4

   一、目前,高等艺术师范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领布和《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给高师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上的保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使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对美育教育极为重视;普通中学音乐、美术必修课的开设使艺术师资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这些因紊为高等艺术师范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晚。

   但是,高等艺术师范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高师院校在艺术师资的培养规模上跟不上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据估计,中学艺术教师缺编达三万余人。第二,一些高师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有盲目向专业艺术院校看齐的现象,很多学生将成为纯粹艺术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致使中学艺术师资出现“分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第三,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缺乏特色,没有基本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对艺术教师的要求。第四,艺术教材缺乏,甚至出现本科、专科、中师使用同一种教材的现象。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和高师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广大艺术师范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呼声。1994年底以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全国高师院校分别在南京师大、黄冈师专、西南师大、首都师大、安阳师专、西安音院等院校召开了有关专业的教学研讨会和高师专科音乐、美术教育专业的课题组会议,就改革高师专科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加快教材建设步伐进行了部署。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在“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的墓础上,根据音乐、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形成了(高师专科二、三年制音乐、美术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着重突出了几个特点:

   1.科学构建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包括课程设五和各门课程合理的比例以及科学的排列顺序。课程结构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来科学构建。高师专科艺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初级中学教育发展雷要的初中艺术教师,因此.课程结构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初中艺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特点,充分考虑了初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现了为墓拙教育服务的指导思忽。

   2.突出师范性。在课程方案中,要求在专业基拙知识、基本理论、墓本技能学习训练的同时,渗透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职业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凡与初中艺术课程相对应的专科教材,都安排了教学法的章节。加强了教育实践环节,保证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问和质蚤,同时增设创作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从事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拙。

   3.突出地方特色。在课程方案中,增加了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必修课程,以私扬我国传统艺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适应各地初中教学工作的需要,方案保证了特设课程的课时,使地方和学校能结合本地实际,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改革必然引起教材改革,高师专科音乐、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制订为教材建设提供了依据。为了改变目前师专艺术教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状况,国家教委体卫艺术司组织全国高师院校艺术系的有关教师,开始编写一套高师专科美术、音乐专业课程必修课教材(美术专业11门,音乐专业10门),并委托高教社等出版社出版。此套教材的出版将遵循几个原则:

   1.每门课程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方案中的学科课程墓本要求为依据。教材内容应根据课时安排食化,突出适应教学需要。

   2.每门课程教材由高师专科学校、本科院校、艺术院校的教师联合组成编写组。教材编写学校及人选由艺术司根据各高师院校和出版社推荐确定。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5

美术学科是重要的实践性学科,中学美术教育应在面向全体的第一课堂切实加强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课标》指出,美术课程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教学实践中,由于初中美术教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学校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学生学习工具的局限性矛盾突出,存在着学生课堂动手实践不够、主动学习力低和部分美术学习内容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不利于初中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

随着电脑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成熟运用,城市初中利用学校计算机教室,以电脑美术整合相关美术学习内容和探究学习模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一个上佳的途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美术教育实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初中学生到计算机教室基于photoshop平台上美术课,能有效解决美术课堂学习中学生动手实践力不足、效益低的问题。

长期以来初中美术课、尤其是课程中的色彩课,在学生的实践练习上都面临两个普遍存在的窘境:一是目前的教育环境,要求初中生带齐美术学习用具非常困难,尤其是学习色彩的学习用具携带率低,仅靠强调学习纪律来约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的学校采用统一购买和学校配备的作法,但由于政策和管理等因素制约,也不是一条理想的途径;二是初中美术课每周只有一节,前一节与后一节美术课的间隔时间相距一周,教学中就要求每节课学习要比较完整,而传统手法进行色彩学习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不好呈现,难以完整,学生通常都不能有效完成作业练习。为解决这一困境,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做法,最终觉得将学生引入计算机教室,用目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来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路径。

比如《居室的色彩搭配》,用传统绘画进行学习作业的困难可想而知!教参在面对这样的困难时,也只是以降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代价,上成欣赏・评述课型。然而我们认为整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呈下降趋势是十分可怕的,这也正是现如今大批量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将学生带入计算机教室,用电脑软件photoshop为平台来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需把教师准备或学生设计的居室线描图(注意线描图中各部分线条是闭合的)翻拍成电子照片,在photoshop中打开,使用油漆桶工具在色板上选色,对线描图中各闭合部分进行填色搭配即可。教师在计算机教室的教师机上教学方便又高效;学生在学生机上操作练习既简单、轻松、快捷,又出效果。他们真正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感知色彩明度、纯度、色调等方面的色彩规律,体会类似色、对比色等不同搭配的风格上。并且这样的感知和体会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抽象的谈论所得,而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练习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美术能力得到提升的直观性、自主性、有效性自然是那种被动接受、只动嘴、少动手实践的学习所无法比拟的。

二、基于photoshop平台上美术课,能有效解决部分美术学习内容和形式与学生学习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形成美术能力较困难的问题。

如今的社会,放眼望去,罕见有人在街头或单位直接画宣传画、出黑板报了,出现更多的是一些会如photoshop、CorelDRaw、3DmaX等电脑软件的人在进行美术设计。除了专业绘画者外,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美术技能大都已是电脑美术技能。学生美术技能的运用也常见电脑美术的身影,许多学校的宣传美化大都已使用电脑美术来完成。这一现象招示我们在学生时代形成一定的电脑美术技能对今后工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因此,美术教学应顺应新技术发展,引领学生形成一定的电脑美术能力。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与每周只有一节的初中美术教学课时较少的矛盾特别突出。美术教材中许多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条件和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呈“学以待用”状态。城市初中使用学校计算机教室,选择与初中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美术内容,以通用美术图像软件photoshop来对其进行相关整合,变“学以待用”为“学以致用”,无疑就是个上佳的途径。利用photoshop的趣味、便捷、易出效果,将电脑美术的教学内容与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的海报设计、班级活动照片的编辑处理等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就能从实际出发,取得学以致用的实效。以下是《海报设计》课的几张学生课堂作业。通过基于photoshop平台的趣味性、实践性、便捷性、实效性研究,不仅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学以致用的趣味和实效更让部分同学主动地在课外去实践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风。体现出我校作为一流名校追求面向全体、自主学习、低负高效、注重内涵发展的精神本质。

三、如何用photoshop美术软件来进行美术的教和学,有效性教学模式探究。

尽管人们早已知道计算机有一些图像处理软件与美术相关联,能够做一些美术方面的事,但这些计算机软件如何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尤其是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却没有较深层次和系统的研究。即使现在的美术教材已加入了相关的电脑美术课程,但其量太少,其目标只是对这种新的美术形式的一种介绍和了解,并没有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美术学习,谈不上现代技术条件下美术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上的计算机培训班对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的培训又缺泛对美术本身的学习,内容多是软件技术性、工具性的培训,与利用其软件进行美术教学少有联系。因此,初中学生到计算机教室上美术课,重要的是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美术的教和学的问题。

(一)明确是基于photoshop软件学习平台,以美术教学活动为目的。

photoshop是市面上一种对图像进行美术处理的常用软件,在市场上和职业生涯中具有通用性,其图像美术处理功能强大、成熟,易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适合初中学生了解和学习。但是,在计算机教室上美术课,必须思考如何呈现这是一堂美术课而非纯计算机软件学习课。明确我们的目标是运用图像软件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美术,开展美术实践和创造就十分必要!比如《梦想的我》这一课。通过将自己的肖像移动到理想人物身上进行嫁接的“换头术”学习,不只是认识和掌握photoshop的工具和使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明确自己的“头”与理想人的“身”衔接融合的自然、恰当和巧妙,或夸张、变形的幽默。自然恰当和夸张幽默都是一种美,能想法为之,就是一种美术能力的形成!“头”和“身”的衔接融合如何依据光线、角度、表情的不同来对照片进行选材。选材不当,光线、角度差距太大是很难衔接好的!这种选材能力正是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抓住这些美术元素并让学生从中感悟、体会,就成为区别是用计算机软件学习美术、上美术课,还是纯计算机软件培训课的特质。同时将德育思想贯彻到不能够任意使用别人的头像来进行游戏、恶搞,不能侵犯别人的肖像权上。明确用自己的头像来进行游戏、创作,是一种自我表现或自嘲,是一种美德修养,而未经许可用别人的肖像来恶搞、造假则是违法。不仅易于学生放开思想去想象,德育也落到实处,有的放矢。

(二)将电脑绘画与传统手绘进行有机结合。

就电脑绘画而言,在学校计算机教室现有鼠标而非数位笔条件下(数位笔太贵),脱离和忽视学生已有的传统手绘技能基础,用鼠标来起稿勾形是很幼稚的。必须引导学生将纸本上手绘勾形与电脑着色、加工完善等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满意的电脑绘画作品才是根本。因此,先期的“手绘线条图像”课程教学时,就有意让学生形成一幅纸本上的线描创作稿,并教会学生用数码相机将线描稿拍摄下来,用U盘带进电脑绘画课堂,在photoshop中进行着色搭配,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在做中学,做中教,高效完成作业。

美术教材中有许多节色彩搭配和平面设计内容的课,其设计都是非常好的。这些课的教参课件都比较精彩,尤其是教师“教”的部分和学生语言互动、讨论方面的设计都很优秀。但同时又都存在学生的作业练习落不到实处,常常一带而过的缺陷。本应是“造型・表现”和“设计・运用”课型却往往变成“欣赏・评述”课型,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力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将学生引进计算机教室用photoshop为平台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便有效地弥补了这个缺陷。在为学生赢得较多练习时间“量”的同时,又保证了色彩搭配实践的“质”。

四、展评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怎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美术作业、作品的优秀与否仅通过简单的分数呈现并不理想,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很难持续被分数调动,在传统的分数评价之外,还需拥有展评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一)教师即时评价

教师在教学巡视过程当中,发现学生正在创作的优秀作品后,立即给与鼓励和表扬,这种评价虽未对作品进行展示,但可以使受表扬学生的作品产生示范效应,客观带动班内同学向其学习,同时使学生荣誉感提升,努力将作品创作得更出色。

鼓励方式除口头表扬外,还采用“镜头评价”,即教师在表扬的同时立即公开用手机、相机把优秀作品拍摄下来,这种自己作品被关注、被欣赏、被收藏的情景能使学生获得极大地激励,老师镜头的关注不仅能够使该学生内心荣誉感和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也会引来其他学生的羡慕,从而使全班的创作热情得到增加。

(二)小组评价

教师让班级中各小组已经掌握方法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指导组员制作,在解决组员问题的同时,“小老师”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并获得激励,促进其进一步自主钻研photoshop其他功能。

(三)班级展示

运用photoshop教学和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及时地进行班级展示评价:

1课堂小结,对有个性和有精彩点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2选出班级优秀作品,由课代表负责,以ppt或图片形式,课余时间在班内大屏幕上播放展示。

(四)学校评价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写生;教学策略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直接面临中考,这个阶段的学习被称为

“冲刺阶段”,这就使很多学校取消初中三年级的美术课堂,即使开设美术课,也出现被其他课程抢占的情况,使美术课形同虚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写生课堂能够实现这个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写生训练,是帮助初中生接受优良美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增加体验性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在初中阶段开展美术写生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学会观察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大到蓝天白云,小到小草绿叶,都可以成为初中生写生的素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除了上课学习之外还要参加课外补习班,全力为中考备战。这就使他们缺乏观察生活的机会,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之处,自然也就无法在写生过程中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积累写生素材。学习“城市雕塑”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或者是在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雕塑,并且让他们谈一谈这些雕塑作品的特点与风格。很多学生在回答讲述雕塑特点的时候,支支吾吾,不懂得如何作答。于是,我让他们观察学校的雕塑,并且讲解这件雕塑的设计风格,让他们了解这些雕塑的创作手法,并让他们能够了解雕塑在建设城市环境艺术中的作

用。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校园雕塑作品,并进行写生练习。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写生练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师要在写生训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学习“用中国元素来设计”的教学中,我先在课堂上播放了《春江花月夜》这首古筝曲,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然后,我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水墨画、中国结、青花瓷等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并且让学生自主设计一套具有中国元素的茶具。有的学生用了“花中四君子”,即松、梅、竹、菊;有的学生用了我国的国花牡丹等。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十分精彩,我肯定了他们的创意,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美术作品。

三、增加体验性课程

现在很多初中学校在开设美术写生课的时候,总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件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或者直接让学生按照书本进行美术练习。初中生在这种课堂下,是无法对美术写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增加体验性的写生机会,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这些艺术作品的美妙之处。我在获得家长、学校的支持后,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到本地的美术馆进行参观,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不同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学习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每次参观活动结束后,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写生对象,并根据这次参观所得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作。这类体验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从这个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内容。这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对于艺术作品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总而言之,美术写生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初中生的创作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因此老师要利用美术写生,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老师要指导初中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感悟美,让初中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创作能力,这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加体验性活动,让初中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开展写生活动,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7

【关键词】美术电脑手绘板;基础教育;初中美术设计;教育手段

我校从零起点开始,在中学六、七年级阶段尝试手绘板教学,现已开展《走进手绘板》《不一般的绘画》《素雅的青花瓷》等教学案例,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美术教学与手绘板结合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学会运用电脑手绘板进行美术作品、小报、动画等创作、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我们利用电脑手绘板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是我们本次研究迫切需要的。下面笔者就初中美术设计与电脑手绘板整合分享一线经验;

一、了解需求,开设手绘板课程

在学校六、七年级学生中开展,电脑绘画板使用学生问卷,内容涉及是否喜欢电脑手绘板,是否喜欢美术课都用手绘板形式等,根据学生需求,来设计开发手绘板课程。分析如下:娄塘学校对全校6至8年级中各一个班级的整体抽样调查。共下发240份问卷,回收240份,问卷有效率100%

现对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题:你觉得用电脑绘画板上美术课有趣吗?共240人回答有趣;

第二题:通过体验学习,你更喜欢用电脑绘画板尝试以下哪些美术知识的学习?(可多选)其中点线面知识及美术沟通知识21%、设计类知识17%,占比率比较高;

通过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240份问卷调查显示:手绘板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偏向的课程为点线面知识、美术构图知识、设计类知识等;

二、挑选课程,设计手绘板方案

课程组老师开展集体教研,梳理中学美术教材,根据学生需求、挑选教材上适合手绘板教学的课程,并进行编写。

三、注重传统,融入手绘板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设计美术设计特别感兴趣,采用三步走形式:1、结合学校四节活动节徽设计先采用传统教学,勾线笔完成设计初稿,2、用彩色铅笔或水彩进行上色,完成手绘稿,3、挑选手绘稿绘制手绘板节徽作品,参加评比通过三步走形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学生不仅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也能熟练运用手绘板,本学年还开展《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等课例,课堂中采用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画一画的方法,集思广益,让设计者说一说自己的困惑,让同学评一评他的作品,并让同学们帮助他议一议如何设计会更好,通过融入手绘板教学,在节徽设计的舞台上,学生们的思路宽了,心中的舞台也更大了。

四、分层学习,亮学生成长

(一)手绘基础学习,

根据六七年级年龄特点,采用手绘板中的铅笔效果,开展《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手绘体验活动,通过临摹作品,创作作品活动,学生们收集卡通人物,并用手写方式画下来,有了一个起步式的欢乐体验;

(二)手绘针对性学习

通过手绘板初步体验后,对学生开展《黑白灰之美》、《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的手绘创作学习训练学生的创作.进一步掌握手绘板操作;

(三)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创作

结合我校四届活动套餐,设计每年四个节日的节徽从原本的手画到用电脑手绘。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快乐,体验学校校园文化,设计获胜的作品,将张贴于学校节徽墙上,开展了四届的节徽设计让学生通过手绘板创作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五、教学相长,收获自信满满

这一年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团队老师分别在三、六、七年级中各挑选一个试点班进行课程研究。同时开展分层培训,培训分为教师培训及学生培训,教师组成员为汉王手绘板教师,学生为试点班学生。通过一年的手绘板教学尝试,撰写多篇论文及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学生也开阔了眼界,有了更大、更好的展示舞台。

对于目前一学年的课程分析,手绘板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每次在电脑教室上的美术课,学生总是特别的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时间也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欣赏其他同学的作业,也有时间去仔细讨论。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导,课程都是从教材中开发,并没有脱离新课标。所开发的课程也都是一些设计类,情感分析类,下阶段将继续结合设计类课程开发更多手绘板课程,让我们的农村孩子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载《教育研究》2000第2期.

[2]王大根主编《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8

关键词:中外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1西方美术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古代西方美术教育史最早可追溯到被后人称为“自由育”或“完全教育”的古希腊时代。雅典教育,这是古希腊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理想式教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盖伦认为可以将美术教育看作自由学科,其对绘画与雕塑的认识是这样的:一方面它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体力活动的性质。

西方中世纪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纯技艺性的工匠教育。当时的美术工作者被称为画家,独立的绘画公会直到1339年才在佛罗伦萨成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临摹名家作品和画模特,美术教育方法有所改善,更在乎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的培养。艺术家在这个时期才获得中产阶级的地位并跻身于知识分子阶层。著名艺术家阿尔伯蒂就主张尽力提高绘画艺术家的地位。学院式教育如美术学院相继诞生。达・芬奇学院于1498年诞生,是最早的艺术学院;佛罗伦萨绘画学院于1562年由著名美术史家瓦萨里倡议创办;波伦亚美术学院是1585年由卡拉奇兄弟创立;圣卢卡学院,1593年在罗马成立;巴黎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创立于1648年,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趋于系统性,是现代美术学院的雏形。这些学院美术教育发生重大转型的产物,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近现代的美术教育在不同国家都呈现出更重要的位置。18世纪初,美术课被正式列入学校学习的课程表中。19世纪,图画课程被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以及俄国等普遍设置到普通学校里,普遍在普通学校设置了。1872年8月日本规定图画为小学14门必修课程之一。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要求向居民社区中的15岁以上的学生教授图画。1873年史密斯建立了美国第1所教师培训学校――马萨诸塞州师范美术学校;1874~1877年组织了第1个职业美术教师协会――马萨诸塞州美术教师学会。[1]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了“DBae”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认为美术要向多元化发展,提出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史。日本美术课从小学到高二的美术课均为每周2课时。法国1987开始规定美术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小学每周1课时,初中为2课时,高中为定向培养,重理科者选修美术,重文科者必修美术。美国中小学的美术课就已不单纯是绘画训练,而包括了雕塑、陶瓷、编织、金属工艺、摄影、美术史、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2]

2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主要有博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之一是鸿都门学,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于公元1782年2月创立。博雅教育之二:宋代画院。由朝廷设立的皇家画院。五代时期公元891~965年的西蜀和公元937~975年的南唐开始设公立画院,为皇室服务。宋朝沿袭了画院制度,并加以发展,成立了翰林图画院。中国古代的主要教学方法: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由社会上属于匠的那一类人承担,具有实用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艺包括了画、塑、铸、剪、刻、雕、漆、烫、磨、贴等技法。在中国历史上以官办形式进行工艺教育的只有少数几个朝代,如唐朝的少监府,聘用社会上技艺超群的师傅传授徒弟。

近代美术教育诞生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后,中国科学与实业的发展,催生了以图画教育为特征的美术教育出现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内分两部:主要有:1880年创办的天津电报学堂、1890年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和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近代也是中国专业美术教育的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专业美术教育,刘海粟、颜文梁、徐悲鸿、林凤眠等贡献甚大。辛亥革命以后,我们的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出现,并加速发展。1911年冬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上海国画美术院成立。1918年4月5日,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成立。1922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27年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1928年3月,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成立。[3]

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第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美术课改称图画课,每周1课时,50年代初期是效仿苏联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写生,包括素描、铅笔淡彩、水彩、命题画、图案和欣赏。1958年课程增加了中国画和工艺美术的内容。第二,“”期间是文艺大普及的时代,音乐、美术合称革命文艺课,是服务于政治的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第三,70年

代末到20世纪末:1978年正式将图画课的名称改为美术课,小学一二年级为每周2节,三至五年级和初中三年为每周1节。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1990年首次提出包括艺术、音乐和美术,主要在高中三年级开设,是在《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提出的分科性选修的课程设置,1992年,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1999年提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小学阶段应该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应该以分科课程为主,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第四,2000年以后: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4]

在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近20年来,研究机构主要关注着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价值等课题,其中以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为主。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主要研究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点,重点研究美术学科发展趋势问题、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美术教育相关的思想研究、不同国家的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也开始向更深更广层次开展。

3结语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财富,其发展史值得我们学习。美术教育的发展史是实践与理论认识的发展史,其中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国家政策制度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了解和熟悉美术教育史对今后美术教育发展十分重要,对深化了教育思想和美术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m].无锡: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潘耀昌.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9

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是于2000年由中等师范转制而成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从高中办学经历上看,我们学校还是一所年轻的高中学校。我校现有高中教学班24个,初中教学班14个,专业教师135人(其中2007年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有3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8人,区级骨干教师35人),在校生1500余人(其中高中生近1000人)。

昌平实验中学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办有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昌平区一流的完全中学,力争某些方面在全市仍至全国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培养出优秀的中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总结出先进的办学理论和经验,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自从2000年我校转制为完全中学以来,在市、区教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学校全体领导十分重视高中课改工作,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7年6月底之前,由不同的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定出了《昌平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等11个关于高中课改工作的“实施方案”。我们认为:新一轮的高中课改不是单纯的课程改革问题,而是涉及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多方面的学校综合性管理工作改革的系统问题,例如: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的德育管理等。高中课改,对于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新的挑战,又是一次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这次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捕捉和迎接这次机遇和挑战,确保高中课改的各项方案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地完成好高中课改的各项任务要求,还应当解放思想,借高中课改的东风,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建立健全学校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给各高中学校管理的诸多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例如课程设置、安排与管理;学校、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管理;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高中新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尤其是自主选修模块的设置和校本管理思路的提出,为高中校自主而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高中课改对所有高中校的一项必然要求。每一所高中校都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一要求,抓住高中课改的有利契机,精心设置学校的选修课程,强化学校的校本管理,努力打造本学校办学特色,加快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课程决策权的下移,使学校对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的决策权更加突出地显示出来。没有好课程,就没有高质量;没有特色课程,就没有特色学校。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如果不能课程化,或者说转化成课程目标,一般都落不到实处。

我校自主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规划,早在2005年底就已提出,在2006年4月的昌平实验中学三届二次教代会上,我校把“学校课程和课时安排要向艺术教学倾斜”和“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分别写入了《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章程》第十九条和《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2005-2010年发展规划》,正式把这一模式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来努力打造。这一模式正是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对选修模块的要求来设计、安排和管理的。我校在于2006年秋季就正式开始实施了“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目的是以此带动我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发展建设。

在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和校本管理工作上的具体做法如下。

二、利用校本课程

突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

我校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表现出来的。

1.“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02年教育部颁布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程》第四条要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素质教育对中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中的“审美和艺术素质”培养的要求。三是国内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艺术普及教育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中小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与其他文化课教育相比,普遍处于一种弱势或薄弱状态,相当多的地区和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四是我校由原中等师范学校转制而来,有较好的艺术教育软硬件的基础;五是基于目前学校德育管理中,对利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

2.“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从2006年9月开始,结合我校艺术教师的师资状况和学生个体对各种专项艺术项目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出供各个年级学生必须自主选择的12门艺术专项选修课的校本课程,将其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从初一和高一年级开始,每个年级在国家规定的艺术课时基础上再增加一课时的艺术专项教育课,而且将这一艺术专项选修课的学业状况作为昌平实验中学学生合格毕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与国家课程一样进行严格规范的课程管理,确保开出时间不少于4个学期。目前,我校的高二年级已经开出了3个学期,初三年级已经开出了4个学期。这些艺术专项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在这一专业艺术上最基本的欣赏素质(即培养专项艺术上的听众和观众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在这一专项艺术上最基本的技能素质(即培养小小音乐爱好者和小小美术爱好者的目标)。

第二板块:学校在开出12门艺术专项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外活动,逐渐提升校园的艺术氛围和学生的艺术鉴赏及审美素质,这些活动主要有: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开展的音乐欣赏(每周一支中外名曲,每日一首优秀中外歌曲,在上午大课间,上午放学后和下午放学后分别播出三遍);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和学生美术作品宣传展示长廊;每学年一次的全校性的学生集体广泛参与的合唱节;学生个体广泛参与的才艺大赛活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利用校园广播,开办了“每周一支名曲”节目,成立了学校学生广播团,有团员20多人,学校还专门在校园装配了较好的音响设备,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中外名曲会每周五天,每天早、中、晚三次反复地回荡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由音乐教师陈文明撰写的《中学校园音乐欣赏108首》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101中学的音乐特级教师章连启老师在书序中写到:“可想而知,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地坚持下来是多么地不容易;也可以想象,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地坚持,昌平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必将呈现一派以音乐为友的和谐氛围。”这108篇校园音乐文稿,包含着一位中学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

此方案实施一年之后,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于2007年9月将此方案调整为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全体学生基本艺术和技术素质培养模式”,增加了体育方面的健美操、武术、篮球和足球选修课,技术课方面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专项选修课,将这一模式的校本课程扩大为18门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依靠国家课程

强化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

任何时候,国家课程在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动摇的。要想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特色,仅仅依靠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严格执行落实好国家课程计划。同时,学校还应当结合学校师资、学生、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实际状况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国家课程的潜力,使国家课程的功能最大化。

第一,我校多年来始终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艺术课课程和课时,即使在初三毕业年级也坚持做到。最近,我校的胡巍老师还在初三年级上了一节全区的音乐研究课。

第二,在高一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在确保音乐必修模块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下,在第二学期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与研究性学习课时同时对开的办法,在每周一下午确保高一年级的每一位学生在两个课时的时段内上一节音乐选修模块课和一节研究性学习课,而且每位学生所上的音乐模块课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这样,我校在高中课改中,不仅开齐了高一音乐学科的歌唱、创作、演奏、戏剧和舞蹈全部5个选修模块,而且还充分地满足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了学生音乐学科的学习内容。近期,我校两名音乐教师将分别承担高一选修模块课堂教学的市级研究课。

第三,我校还计划在下一学期的高二年级美术模块教学中,采用与高一音乐学科选修模块同样的办法,开齐美术学科的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艺术和电脑绘画全部9个选修模块,以此来满足全体学生在美术学科上个性发展的需求。

第四,我校在落实好高中课程改革艺术学科选修模块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在艺术鉴赏和学习接受能力上与高中生相比毫不逊色的特点,计划从下一学年起,在我校的初中一二年级用2~3年的时间开出与高中音乐和美术选修课程一样的课程来,把它们做为我校初中学生的校本课程,以此来加强初中学生的艺术教育,拓展我校原有的“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

四、校本管理活动方式的创新

为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利保证

1.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1)长效机制的建立

2006年4月2日,昌平实验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章程》和《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2005-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地把“力争某些方面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写入了昌平实验中学的办学目标,把“学会审美和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写入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把“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写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从此“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工作有了学校规章制度的保障。

(2)领导机制的建立

在上述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昌平实验中学艺术教育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责任到人,分工负责。总负责人是校长;艺术教育的群体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由政教处负责,艺术教育的教科研和课堂教学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3)管理平台的建立

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学校德育和教学常规管理,是高中课改和艺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为了确保艺术教育多项方案措施的顺利实施,为了高中和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顺利进行,近两年学校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行操作性较强的针对学生德育管理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考核评价方案。例如,《昌平实验中学学生手册》《昌平实验中学学生个人和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办法》、《昌平实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或成长档案)记录表》和《昌平实验中学教师年度量化考核办法》、《昌平实验中学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昌平实验中学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昌平实验中学年级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昌平实验中学骨干教师评审办法》、《昌平实验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等关于学生德育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量化管理考核办法。所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常规、课堂常规的执行效果,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我校高中新课程和艺术教育各项改革方案措施的落实。

2.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方式的创新,为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保驾护航

(1)以科研引领课改和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从高中课改一开始,我们就把制定的《昌平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当做科研课题来对待,修改完善了《昌平实验中学教科研工作条例》,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教科研课题,要带着课题搞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科研。我校先后主持开展了一项部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两项区级课题的申请立项及研究实施,促进了我校的高中课改和艺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第一,2006年6月由我牵头并负责申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时期德育内容的研究与探索》,后经开题论证,改名为《普通完全中学提高德育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在该课题的引领之下,编写了《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学生手册》,在全体师生及家长中贯彻实施,对学校的德育管理起到良好作用。

第二,2007年6月申请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的子课题《在友善用脑理念指导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证研究――以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互动,开展学习指导与管理为突破口》。

第三,2008年9月,由我牵头并负责申请了北京市教科院2008年度的课题课题《新课改理念下,基于“自主诊断”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获准2008年度课题立项。此项课题是我校在实施“自主诊断式教研活动管理模式方案”的基础上,完全独立研究申请下来的课题。

第四,我校还积极参加了昌平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昌平学习型城区建设研究》的三级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五,2006年8月,由我本人主持的“昌平实验中学多渠道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改革实验”的区级研究课题,被评为昌平区“十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2)用教研方式的创新,带动课改和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我校自主建立的“自主诊断式教研活动管理模式”是对现有教研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改革创新,它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教研活动行政命令的做法,由教研组、教师个人自主、自发、自觉参与教研活动,把某一教研内容应包括的完整的教研活动各主要环节,用活动记录表格填写的形式规范下来,由相关教师自主参与、分析、观察、研究、记录、反馈,学校不把教师的此项工作情况作为评价教师个人的依据,给教师自主参与有关教研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平台,但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评选上报优秀教研组的重要参考和条件,由此来更好地激发教师更自觉更深入地进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群体的合作意识、探究氛围和自主意识;该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打破了以往教研活动只是以教研组、学科组教师为单位和主体的特点,增加了以年级组和班主任及某一班级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进行有关学生学习状况和德育、纪律管理状况的教研活动。这一模式已经也必将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教研活动内容的覆盖面,是新课改对学校教研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各项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必将极大地促进新课改整体目标的实现。

五、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1.以学生为本的艺术教育,使我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校通过艺术教育工作方案的全面实施,绝大部分学生在某一专项艺术素养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了解了更多的艺术知识,增强了艺术鉴赏力,为使更多的学生今后在艺术修养上成为“小小观众”“小小听众”“小小艺术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我校对初、高一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许多学生写到:“音乐鉴赏课不仅能陶冶我的情操,充实我的心灵,还能让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体会。”此外,我校有艺术兴趣、爱好和艺术特长的学生人数与过去比有了明显增加,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在2005年和2007年高考中,我校各有一名同学被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录取。在每年昌平区举办的艺术节上,我校学生的获奖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15%,多年来,我校的中高考成绩始终居于昌平区的前列,我校高中学生入学时的成绩居全区三流水平,但近两年(2007和2008年)我校的高考总录取率(专科以上)均达95%以上,居全区各高中校前列。

2.在艺术教育特色上的尝试,促进我校艺术教师的顺利成长

长期以来,尤其是开展“全体学生基本艺术素质培养模式”以来,极大地带动并促进了我校艺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发展,其中以陈文明老师最为突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始终的追求,“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是他对课堂教学的态度,他多次被评为昌平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他直接指导和参与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校、区、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他积极配合市、区音乐教研员的工作,为全区和全市中学音乐教师进行多次培训和讲座,使听课教师获益匪浅,得到一致好评。2007年1月,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全国音乐名师大讲堂”上,他做的示范课《琴韵千古有知音》,又一次得到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

我校艺术组教师们为昌平区音乐教研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实验中学也成为了昌平区艺术教育培训的基地。

3.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使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篇10

我们都习惯用一眨眼的功夫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这不,暑假又快要到了,一学期又快要过去了,那到底收获的又是什么呢?今在此作一番的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今后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那现先仔细地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工作的总结:

1.教学工作情况: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初一初二的美术课,共十二个班,一个班每周一节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根据得失及时写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因为初一初二处于叛逆时期,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叶贴画”,”吹塑纸版画的制作“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课教学中,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2.考核成绩:本学期考核还是按照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主,期末理论考试为辅,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

积极参加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还积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宣传工作,以及学校宣传栏的宣传。

4.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情况:

利用每星期六下午的时间指导初一初二的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主要开设了美术基础课程:石膏几何素描,风景速写等,同时加以一些水果拼盘,花鸟写意国画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每次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活动,以及每个寒假暑假都参加了泉州师院的函授本科学习,同时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的一些新老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法工作,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