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十篇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十篇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5:18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老龄化;Swot分析法

一、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的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按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即进入了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称,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这20年里,平均每年我国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1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对旅游业。

在构成旅游者的两个客观条件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中,我国老年人闲暇时间增多,购买力也增强,已经具备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二、针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综合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考虑,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1.中小型旅行社老年旅游市场优势分析(Strengths)

有些中小型旅行社已经开始经营“夕阳红”旅游产品,反馈良好。目前我国开设专门部门为老年旅游服务的旅行社还很少,对老年旅游市场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广阔的市场,但很多旅游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小型旅行社属于旅行社中较早开始认识到老年旅游市场并开始针对老年旅游市场开发产品的旅行社。

2.中小型旅行社老年旅游市场劣势分析(weakness)

虽然少数嗅觉灵敏的旅行社开始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但并没有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设计旅游产品。很多老年旅游产品打着“夕阳游”的旗号,向老年群体出售。但在产品路线选择、活动安排、旅游行程等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所以对于人员专业化的程度要求非常高,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都需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另外,我国老年旅游产品相对单一,老年人可选择的旅游产品的种类有限,不能满足当今老年人的个性需求。而且很多城市老年旅游产品需求增长十分迅速,但是现今推出的老年旅游产品相对滞后,数量较少,远远无法满足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缺口较大。

3.中小型旅行社老年旅游市场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我国的老年旅游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受国民经济与旅游快速发展这一大环境的有利影响,使得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发展迅猛,增长势头强劲。拿唐山地区为例,老年旅游收入比例占到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20%以上,且还在逐年上升。据统计,70%的退休老人有旅游的打算。国家旅游局也扶持老年旅游市场的大力发展。

4.中小型旅行社老年旅游市场威胁分析(threats)

首先,根据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各种不可预知的灾害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市场,当然也包括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2011年日本发生的地震,利比亚战乱事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3年殃及全球的SaRS病毒,以及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等。老年人有一种求稳,安全至上的心理,一旦发生重大灾难后,他们身心受到的刺激要远大于年轻人,所以这些灾难对老年旅游市场的不利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其他年龄层旅游市场的影响。其次,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已经是各旅行社都知道的现状,必定导致大批的旅行社进入这一市场,引起激烈的竞争。不仅仅是旅游业内部的竞争,许多行业都想在老年市场分上一杯羹。例如各种绘画、书法、等培训机构,老年学校等,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年旅游市场形成了竞争,抢占老年市场的份额。

经过对中小型旅行社进行详尽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只要中小型旅行社做好研究谨慎进入,市场前景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临沂旅游业;Swot分析;战略选择;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41-03

目前,不少省区也已将旅游业确定为主导和支柱产业,一个旅游业大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局面将要到来。本文研究代表区域―临沂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景观建设与客源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前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资金投人严重不足,后期则缺乏深层次的综合开发,旅游产品名牌少、特色不突出,因而面临旅游业后续发展乏力,区域旅游经济大幅提升前景不明等方面的问题。面对周边旅游地的迅速崛起与市场挤压,临沂旅游业要想取得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全面系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实质上表现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战略分析常用的方法Swot分析法对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据选择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对策制定适合自身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对策。由于旅游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全方位、全要素的,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规划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运用这个方法,将有助于在剖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有效的结论指导实践。

一、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一)临沂旅游业具备优势分析(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组合较好。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类型组合较好,现行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8种资源类型均有分布。许多旅游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据临沂市旅游局等对本市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旅游资源11大类30多个亚类,旅游景点300多处,资源丰度与景点密度较好。

2、内外交通发达。临沂市交通便利,已形成稠密、便捷、立体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目前已形成了以一场(临沂飞机场)、二港(日照港、岚山港)、四纵(205、206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沂蒙公路)、四横(327国道、日东高速公路、文泗公路、兖石铁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性好,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旅游中心城市临沂到各区县以及主体景区蒙山的距离最远不超过100km,且临沂为山东省最大的公路客运中心,通达性强,方便的区内交通,为本地基础客源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客源来源广,本地客源稳定。临沂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地客源,2008年临沂市人口已达1142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49元,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2.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86.68元,“人们已具备了外出旅游的经济条件,这是临沂市旅游最稳定、最主要的客源;二是周边客源,由济南、济宁、徐州、连石港、日照、青岛围成的区域人口多、经济较发达,距临沂市近,是一股重要的客源;三是线路客源,便利的交通使京津沪、宁杭及陆桥沿线的重要城市具备了来临沂市一日游的条件,这是一股重要的线路客源;另外还有商业客源,探亲客源等。

(二)临沂旅游业存在的劣势分析(weakness分析)

1、产品单一、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临沂旅游产品紧紧围绕着蒙山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数量少,种类单一。如蒙山游览区分布于四个县的范围内,虽然资源各具特色,但是主峰龟蒙顶位于平邑县境内,其他三县(费县、沂水、蒙阴)的游览轴线较难与极顶相互沟通,难以满足游人“登峰造极”的心理需求和旅游欲望。而且临沂现拥有星级宾馆数偏少,高档次接待设施不足,妨碍了临沂开拓高质量的客源市场。而低档次结构,导致部分国内中高档消费市场的流失。

2、临沂旅游发展不均衡,城市旅游相对薄弱。临沂旅游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市旅游相对薄弱。城市旅游落后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上不到位,城市对旅游区点尚形不成辐射作用。黄金周期间,沂水、蒙阴等地宾馆饭店爆满,而鲜有游客到市区来。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考虑旅游功能的力度不大,城市夜生活亟待改观。从旅游城市功能来看,普遍存在“白天看山、晚上睡觉”的现象,从而减少了旅游收入。

3、旅游要素的开发不够协调,旅游购物品开发落后。临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开发不够协调。旅游购物品的开发落后,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0%,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在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达到40%以上,成为提升旅游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4、空间布局不合理,制约区域旅游优势的发挥。合理的旅游区空间布局能够促使区域旅游业的实现良性循环。长期以来,由于区位与交通等多方面的原因,临沂旅游发展呈明显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只有蒙山及沂水旅游两个亮点,不能形成稳定旅游产业集群。临沂旅游要取得全面竞争优势就必须处理合理布局这一现实问题。

5、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旅游效率低。临沂市的客源大部分为过境客源和周边客源,且大多以散客为主,市场占有份额较小。据初步测算,临沂市地方旅游客源占85%,周边和其他省区占14.9%,海外游客仅占0.1%,反映出临沂市客源地域性较强、客源开发力度不够的特点。临沂年接待国内游客在全省虽居第五位,但国内旅游收入排在第九位,国内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却屈居第11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临沂旅游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在系统分析临沂旅游业内部环境因素基础上利用iFe矩阵(in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来确定其对临沂市旅游业影响的强度,其分析结果是一个正数,说明临沂旅游业内部优势强于其内部劣势。

(三)外部因素分析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入世”促“接轨”,“假日经济”带动旅游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外国旅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旅游业以更快的步伐与世界接轨: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加速临沂市金融、信息、汽车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从而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扫除诸多障碍,带来直接利好;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

十一五期间,国家全面实行带薪假期,我国公民享受的假期除了公共假期外,还享有一段可以自主的假期。目前这种出游时间十分集中的“假日经济”,将逐步发展为更加均衡的旅游经济。同时,旅游需求也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持续增长,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2、临沂城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及“沂蒙”等影视剧热播更增名气。临沂市2004年底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给相对薄弱的城市旅游带来了融融春意。影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南下》等热播,极大地提升了临沂的知名度,这将为临沂区域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3、商业贸易发达,人流物流通畅。商贸物流是临沂的传统经济优势,国内批发市场已初步形成“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市场格局。近年来,临沂市把商贸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坚持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相结合,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商贸大市向现代物流强市的转变提升。据统计,目前临沂市已形成了10大配载市场、2000多家配载业户、10多处停车场、8个客运站、每天2200多个班次的运输网络。人口的流动是旅游和商贸的共同点及结合点,发达的商贸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大量的流动人口在这里汇集,不但带动了临沂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临沂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投资结构转型,其他资金介入解决资金瓶颈。临沂旅游业发展实行社会参与、多元化投放、市场化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吸引了各方资金。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沂水县立足旅游资源优势,集个人投资、股份合作、外部资金等多形式投资渠道积极兴办旅游产业的举措,有效激活了社会力量投资开发的热情,在全县形成全社会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格局。

(四)外部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分析

1、“四面夹击”,目的地竞争激烈。临沂市旅游业面临“四面夹击”的挑战:其一,从空间位置看,临沂市偏离山东省当前的旅游热线(山水圣人,千里民俗,滨海风光)较远,因而在客源市场的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其二过境游客多,客流量不稳。临沂市为全国最大的商业批发中心之一,市区每日的客流量达30多万人次,但其中大部分人主要是为了经商与贸易,旅游动机不明显,客源预测难以把握,客流量不稳。其三、屏蔽现象会在此产生。临沂周边部分区域的旅游业已处于成熟期而临沂还处于成长期,根据陷阱理论(容易带来我们常说的热点更热,冷点更冷的现象)会影响到临沂旅游客源的进一步壮大;第四、临沂市地处苏、鲁两省边界,受行政区的限制,客源市场半径随行政区变化会急剧缩短。这种陆缘地域劣势,给客源市场的开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旅游利益矛盾初露端倪。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协调不好政府、企业、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会在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激化,变得尖锐。在临沂旅游区,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已经在旅游发展较快的云蒙旅游区的百花峪景区、龟蒙旅游区的大洼景区开始显现。

3、环境保护乏力。近年来,临沂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逐渐加大,但因资源保护力度不足,部分旧址损坏严重,加之专门的研究人员较少,旅游资源文化性开发不足,造成景点内涵单薄、文献损坏流失。

在系统列举临沂市旅游产业外环境要素的基础上,eFe矩阵(ex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分析结果是一个正数,说明外环境机会对临沂旅游业形成的影响大于外环境威胁对临沂旅游业形成的影响。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与发展的对策

以上Swot方法对临沂旅游业内外环境分析表明,临沂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是,总体来讲,机会强于威胁,优势强于劣势,因此,临沂市旅游产业应以增长型发展战略为主导,以扭转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多种经营战略为必要的补充。

(一)构筑临沂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

1、加强区域旅游合作,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地域间协作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临沂旅游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对于周围著名旅游区的形象屏蔽,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就成为其重要策略。例如蒙山应对泰山就可以采取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体养生旅游与山地度假旅游为产品转型主要方向的错位策略。当然,价格竞争也是临沂差异化发展的重要策略。

2、理顺旅游关系,社区参与旅游。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侵入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协调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矛盾冲突的手段之一是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通过利益的获得缓解或者消除矛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蒙山旅游区,社区参与旅游还多了一层通过旅游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意义。协调旅游地政府、开发商、本地居民的利益关系,由政府主导制定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则,与开发商、本地居民“约法三章”,确定利益与义务,理顺发展中的问题,避免尖锐矛盾的发生。

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发展旅游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另外还要加强环保的宣传。

(二)强化临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微观)

1、创新旅游产品,加快产业优化。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要有意识地建立与旅游业发展规模相当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使其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而要提高效益与质量以及旅游产品要从由粗放型向精品化发展。

2、重视旅游规划,抓好城市旅游。临沂市旅游要努力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积极打造滨河景区、江北秦淮河项目,开展会展旅游、水上旅游和商务旅游项目,并把这些项目纳入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大格局中。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标志牌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城市停车场、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展销中心、休闲购物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使临沂城真正成为特色鲜明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3、加大旅游购物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效益。主要开发对策有:1)完善旅游购物品开发的管理、协调体制和机制;2)突出特色,培育拳头产品的支撑作用;3)搞好市场调研,强化研究设计能力;4)建立生产基地,提高促销力度;5)建设规范的旅游购物品市场体系。

4、优化临沂市旅游业空间结构,推动区域旅游发展。临沂资源空间分布已具备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基础。许多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互叠置,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具有沿线(交通线)、成片的分布特征,以市区为中心,以兖石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为主轴,构成米字型的空间格局,且类别组合自成体系,这一方面决定了临沂市区应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也便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应发展既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外在形象的旅游系列产品。

5、促进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组织多元化发展,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建议临沂成立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我们应该看到旅游行业协会涉足目的地公共营销的巨大潜力,行业协会具有独特的三大优势,即:灵活优势、专业优势、效率优势,从机构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旅游行业协会有比旅游行政组织更高的运作效率,因此它有可能带来比政府运作更好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德潜.临沂地理[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

[2]临沂市旅游局.2002年临沂市旅游调查报告[n].临沂日报,2003,(02).

[3]赵兴云.临沂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3;(16):170-172.

[4]朱孔山.临沂市旅游形象定位问题探讨[J].山东经济,2002,(02)60-61.

[5]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断依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

[6]李春燕.基于Swot分析的临沂市旅游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J].新疆师大硕士论文,2007.

作者简介:

李春燕,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博士,宁波工程学院经管院讲师;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杨柳青古镇品牌市场策略Gap分析

杨柳青古镇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其民间艺术起源于宋,兴盛于明、清,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北方运河文化、大院文化、年画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同时,围绕着这些特色文化制定的品牌策略也成为了古镇旅游市场开发的核心。

Gap分析(差异分析)是一种帮助市场管理者判断市场策略执行效果的工具。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将实际业绩与策略期望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策略的评价与修订。其分析包括:市场开发、市场参透、多样性和产品开发这四个方面。

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等为长期旅游品牌市场策略核心价值的杨柳青古镇,在策略执行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短期、可实现的市场开发策略作为支撑,从而逐步扩大杨柳青古镇在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Gap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对短期完成的市场开发策略进行评估,找到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为未来修正实施计划,提高古镇品牌策略的执行效率。

一、杨柳青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未来几年,千年古镇杨柳青在继续精心打造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区品牌的同时,将依据历史文脉和文化渊源,按照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建设“风物醇美、文化昌盛、商业发达”的杨柳古镇。

据悉,规划建设的镇区总面积将达13平方公里。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着力体现传统的民居风貌,并将杨柳青镇区及近郊区划为老城风貌区、风貌过渡区、现代城市景观区和周边风景区四个分区。

据了解,杨柳古镇的保护性建设重点,主要是以石家大院等8个大院建筑和南运河沿岸为核心规划,对文物南运河、石家大院、文昌阁、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等保护单位,8个大院、安氏祠堂等风貌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同时保护好整个镇区的生态文化环境。

该镇计划投资5.4亿元,完成南运河改造及历史文化区保护工程,在保留杨柳青镇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近期将完成普查镇域范围内所有文物古迹、修复《重修文昌阁碑记》石碑等;中期将完成旧火车站的修复、重建崇文书院、清理估衣街和猪市大街沿街建筑、恢复商业老街原貌等;远期将完成南运河辛口至杨柳青段的修复、清理风貌建筑保护区中的现代建筑、适当恢复清末民初的四合院建筑等。

天津市西青区及杨柳青镇启动了以杨柳青年画为重点的民间艺术复兴工程,2009年,杨柳青镇规划投资1200万元,将在杨柳青年画馆的基础上扩建杨柳青年画博物馆。建成后博物馆面积将达到3600多平方米。

上述规划从保护千年古镇的角度,无疑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但是古镇的可持续发展,除去硬件建设之外,保证人流、物流也就是繁荣的旅游市场是关键。

1.杨柳青旅游市场概况

杨柳青古镇旅游接待从1999年前的不足2万人次发展到2008年的157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运河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品牌策略已经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千年古镇杨柳青为龙头,集民俗、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2.杨柳青旅游市场规模

杨柳青的主要经济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旅游业所占比例只有9%。

二、Gap分析方法

1.杨柳青旅游市场策略Gap分析模型

Gap分析方法通过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旅游市场开发程度、旅游市场渗透、多样性、旅游产品开发)对市场开发策略执行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发现预期市场份额与实际市场份额存在差距,寻找产生差距的具体因素。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分析结果调整未来策略目标或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做策略上的修改,从而达到未来最大化高效率提高市场份额,减少投资浪费,实现策略目标。其分析模型见图1。

2.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策略的Gap分析介入流程

杨柳青古镇旅游品牌市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以大院文化、运河文化、年画文化等为市场价值核心的开发计划来实现市场份额增加。分析预期目标与实现的实际份额差异的Gap分析介入流程如图2。

流程描述:如图2所示,根据项目指南制定项目计划,对计划进行Swot分析(态势分析)和评估,选择适合的项目开始执行计划,在计划节点处使用Gap方法对项目执行进行评估。Gap分析生成分析结果:对正在执行中的项目依据调查结果从四个方面分析来修改该项目执行计划,提供项目执行修订方案;生成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修订未来发展的策略、制定后续项目指南,形成一种科学的闭环计划执行体系。

三、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策略的Gap分析

1.旅游市场开发程度分析

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的品牌开发程度需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项目的革新创新、管理的可靠性、策略的执行程度、策略质量和市场份额。

项目的革新创新是指项目中是否有创新性的历史遗迹保护措施;创新性的民俗文化传承载体;现代旅游理念的渗透。能否通过历史文化的整合、展现历史引出现代与联想。例如:一个没有到过杨柳青的人,他可能通过媒介了解了杨柳青的年画,当他亲临古镇,不光看到了年画,还通过历史遗迹、现代传承、图文印象介绍,了解了年画的方方面,留下了完整的鲜活的深刻印象,同时对于大院、运河以及他们的紧密联系有了亲临之感。特色文化留给现代人的文化特色是古镇风貌的最大亮点,彰显古镇淳朴、热情的民风使项目的特色在创造性的展示中,给游客以回味与联想。

管理的可靠性是指在目标计划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每一个过程都能够进行监管和控制,并提供有效的管理。

现阶段杨柳青古镇规划已经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支持,确立了以古镇文化为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执行目标。随着古镇保护性建设的逐步实施,旅游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有序的开发推介需要科学、严格的管理。管理的可靠性反映在计划落、实计划修订和市场份额增加的实效上。

策略的执行程度通过对项目计划和已经实现的目标进行比较,寻找执行中存在的差异,衡量策略的执行程度。

策略质量和市场份额策略质量在市场份额中集中反映。市场份额包括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旅游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及趋势;游客数量及成分等。

2.旅游市场渗透分析

旅游市场的渗透是指旅游景点通过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杨柳青古镇起源于元代,为运河舶来之作。历史上大运河提供了空前的交通便利,沟通了南北物流、文化。杨柳青坐落于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交汇之处,曾是京津、河北、山东乃至南北物质交流的漕运枢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运河文化交汇,融合、渗透形成了杨柳青古镇独特的文化特点。源于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画、丰满的造型、喜庆的特色深深的留下了农耕文化的印迹;运河的沟通给年画注入了商品属性,推动了年画的发展和交流;大院彰显了南北建筑风韵,见证了商贾云集,商业发达造就的辉煌经济。年画走进大院,影响了通商文化;商业拉动了农耕,造就了古镇繁荣。运河、农耕、通商的互相渗透、融合的模式应成为今天古镇旅游市场开发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交通更加发达,古镇从农耕文化、漕运文化进入到现代工业文化。“规划”的四个功能区体现了渗透、融合的理念,又从南北一线拓展到了世界范围、现代文化。这种理念的有效推介,应成为古镇旅游市场开发的主导。

3.旅游市场多样性分析

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依赖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功能区的划分、历史精品的保护、现代元素的注入,保证了古镇的观赏性、舒适性,也就保证了基本旅游市场。现代观光农业、园林业是一种双重功能的旅游市场,会议、会展、商务接待等都是增加客流的多样性市场,但是这种多样性的原则是:必须有与主市场相融合的鲜明特点,都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即所谓游客第一,游客至上,形成旅游休闲、商业云集的多样性旅游市场。依托京、津两大都市,通过市场的多样性开发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古镇风景区。

4.旅游产品开发分析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指在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改造、提升创造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例如:杨柳青年画的工艺过程展示、游客参与就是一种旅游产品开发型式。开发不丢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四、小结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出古镇杨柳青的旅游市场还处在初级培育阶段,但制定了很好的发展规划,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具体表现在:

1.先后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国家爱卫会评为“国家卫生镇”,被天津市政府定为民俗文化旅游区,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御河景区也被评为“津门新十景”之一。

2.确定了古镇定位。

3.有了具有前瞻性的开发规划,并开始实施。

4.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等为核心品牌价值的战略已经形成。

同时,保证规划实施主要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1)缺乏规划实施细则。

(2)缺乏旅游市场开发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杨柳青古镇”,baike.省略/view/1024073.htm2009,05

[2]marketingteacherwebsite,“Gapanalysis”,省略/2000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4

>>潮汕地区居民饮茶习惯的调查与分析潮汕地区的民俗花钱旅游温点地区女性目标市场旅游营销策略探讨浅谈潮汕美食旅游的发展微山湖旅游的Swot分析及目标市场选择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张掖市旅游目标市场分析潮汕地区香蕉产业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影响潮汕地区殡葬文化的演进与反思鸦片战争前后潮汕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终南山地区养生旅游市场分析四川体育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西部地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洛阳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对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0-05-29/2012-02-28.

[7]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76.

[8]益普索公司.2011珠三角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1.

[9]益普索公司.2010年广州市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0.

[10]尹晨.珠三角争食“自驾游”蛋糕[n].深圳商报.2008-7-10.

[11]广州市社科院.2012年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R].广州:广州市社科院,2012.

[12]钟戈鸣.2008珠三角自驾车旅游消费调研报告[R].广州: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2008.

[13]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4]蔡华锋,周人果.梅县:众人向往的客都明珠[n].南方日报.2009-12-01.

[1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40.

[16]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7]丁健,李林芳.广州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和出游时间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2003,

14(1):32-36.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怀化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1999)、陈凯(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类群,进行细分市场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及偏好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日~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样本特征:男性41%,女性57%,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是主体,15岁~24岁占41.61%,25岁~44岁占44.97%,45岁~64占10.29%,65岁以上10.29%;文化程度偏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6.70%)、高中或中专(30.11%)、初中(8.13%)、研究生(3.30%)、小学以下(1.76%);职业方面,以学生(27.82%)、公务员(21.10%)、服务销售人员(17.27%)、专业技术人员(14.15%)为主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多为1000元~1999元(44.19%),其次是500元~1000元(10.23%)、2000元~2999元(14.42%)、3000以上(13.26%)、499以下(10.23%);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36.11%)、单身(20.60%)、两代同堂(12.73%)、三代同堂(12.27%)、两人世界(9.95%)、其他(8.33%)。

文章选取了偏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的分析,同时利用SpSS15.0软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子。

三、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与总体样本并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集中于15岁~44岁的趋势更加明显,占了90%的比例;文化程度方面偏高于总体样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了约65%,高于总体样本60%的比例;职业方面集中在学生(29%)、公务员(22.68%)、专业技术人员(17.84%),三类所占比例均高于总体样本相应的比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与总体样本无明显差异;家庭结构方面,单身所占比例多于总体样本。

2.旅游行为及偏好

出游次数:去年外出旅游次数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出游1次~2次的比例达75%,3次及以上的占25%,低于总体28%的水平。

旅游花费:相应的,次市场在去年旅游花费中少于1000元的比例占34%,高于总体30%的水平,同时花费4000以上的比例为14%,低于总体17%的水平。说明此类市场在出游力方面低于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渠道:最喜爱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亲友介绍(27.87%)、网络(20.40%)、旅行社(14.66%),与总体排序并无差异。说明旅游地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利用此三类信息渠道。此市场尤其重视亲友宣传,高于总体样本中25%的比例。

出游动机: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占近70%的比例;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最主要的动机为休闲度假,其次为观光旅游,在猎奇、释放压力、进修学习方面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样本。

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火车和长途汽车,说明传统交通工具依然是居民出游的首选工具。但在单位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此类市场的比例均稍高于总体样本。

住宿:喜欢星级宾馆的比例为27%,少于总体42%的比例。但在农家、小别墅上的比例均高于总体,说明此类市场在住宿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与其休闲度假、猎奇、释放压力的动机相符合。

3.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21项影响因素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929,证明此21项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Kmo统计量(Kaiser-mev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当Kmo>0.7时,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研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别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test),得出Kmo值为0.941,巴特勒球形检验值=3773.462,在自由度210的条件下上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1),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component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s)大于1的标准提取公因子。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排除法(excludecaselistwise),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影响因素项舍去,最后有18项影响因素参与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在0.838~0.941之间,说明提取的公因子比较可信。

公因子1在“景区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状况”、“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景区形象”、“个人兴趣”、“项目特色”、“游玩时间”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安全及形象”;公因子2在“通畅程度”、“游道标志”、“路面状况”、“直达车”、“朋友意见”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可进入性”;公因子3在“交通费用”、“门票价格”、“吃住费用”、“商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命名为“旅游费用”(表2)。由于“结伴需求”、“交通时间”、“知名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5,此3个因素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小,因此舍弃掉。

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越高,由此可知,“安全及形象”是此类市场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及营销时应把安全及景区的特色形象放在首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怀化市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型客源市场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主体市场为15岁~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主要职业集中在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上,以单身居多。

第二,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猎奇、释放压力是高于总体的另一个表现;偏好住在农家、小别墅等有特色的居所;出游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但在出租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有稍高于整体的趋势;喜欢从亲友和网络中间获取旅游信息。

第三,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上低于总体水平。

第四,影响此类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安全及形象,在进入一个异质文化地区时,安全及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所以在文化差异营销方面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强调旅游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又要保证游客有一种安全感,在游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化冲击;其次目的地要重视交通状况,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极具吸引力,但交通不便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对是至关重要的;旅游花费是影响此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地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特别指出,不同城市由于经济、文化、观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此类地区城市居民的特征,是否适应国内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nancy,Bedini.insearchoflostleisure:theimpactofcaregivingonleisuretravel[J].tourismmanagement,2004,Vol.25issue:number6p685~693

[2]Reece,williamS.areSeniorLeisuretravelersDiffer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august01,2004,Vol.43issue:number1p11~18

[3]Lee,SunHee.UnderstandingattitudestowardsleisuretravelandtheconstraintsfacedbyseniorKoreans[J].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July2005,Vol.11issue:number,3p249~263

[4]Scott,noel.LifestyleSegmentationintourismandLeisure[J].JournalofQualityassuranceinHospitality&tourism;march2005,Vol.5issue:number,2~3p121~139

[5]郭鲁芳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方芳殷文娣刘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张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凯王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周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6

1.1.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将旅游产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福建省把旅游业视为支柱产业等。近年来,东北三省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统计,2000年-2014年期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旅游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5.65%、1.25%和3.02%上涨至15.63%、4.13%和5.34%,增长率分别为177%、230%和77%。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如需求市场范围狭窄、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省份之间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等,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还处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因此,全面评价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并厘清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我国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为主题,主要研究目的在于:1.选用相关指标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及其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进行综合评价;2.基于钻石模型,采用面板数据空间滞后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项因素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文将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加以整合应用到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中来,从而完成了一次新的尝试。此外,尽管已经有部分学者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旅游资源、市场需求、旅游企业以及相关和辅助产业等因素对一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始终面临着如何准确地刻画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及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这一难题。本文尝试着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法,有效地描述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旅游产业之间的策略互动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2)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是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市场占有率和经济贡献度两项指标的测算,为东北三省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奠定基础;二是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钻石模型,首先,定性分析了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并指出了其优势与不足;其次,选用面板数据空间滞后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为政策建议的提出建立了坚实基础。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提高对旅游业的认识水平、拓宽旅游业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促进东北三省的旅游区域合作,对促进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相关理论

a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先后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根据他们的观点,生产商品相对效率的高低是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商品,进口其生产效率较低的商品,交易的结果是两国的福利水平都有所增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受到多种假设条件严格限制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新的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了,即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着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世界各国在生产要素丰裕度上存在差异,国际贸易的结果贸易双方都会从中获益。

受到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仅仅停留在“静态阶段”。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传统的比较静态理论都难以解释由于时代变迁而出现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进步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起,部分学者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以强调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B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着名学者迈克.波特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难以对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做出合理的解释,应该在国家竞争优势层面上来考虑产业竞争力问题。1990年他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在该书中波特系统地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是一个用来研究产业竞争力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它不但完整、系统,而且经受住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检验,其学术价值受到了学术届的一直认可。与大多数学者一样,本文在分析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也采用了钻石模型这一理论分析框架。

根据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机遇以及政府等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为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见图1-1)

.....................

第2章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2.1引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地了解目前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及其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对于本研究来说十分重要。基于此目的,本章分别进行了指标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实现了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本章剩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2.2节选用市场占有率和经济贡献度两个指标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2.3节聚类分析了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2.4节为本章的小结部分。

....................

2.2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2.2.1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1)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又称国内市场占有率,直接反映了某个行业或某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原指标是用某个省份的出口贸易量在全国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但受到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在研究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过程中,将该指标改成以下形式:

市场占

有率=各省旅游业总收入/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1)通过对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的活用,我们可以具体的衡量东北三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实状态及其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2)经济贡献度

该指标原用一个区域某个产业的产值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在分析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时,将该指标公式具体化如下:

经济贡献度=各省旅游贸易总收入/各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2-2)

公式(2-2)中,如果东北三省各省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度越大说明黑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反之,则说明其促进作用是很弱的。

........................

第3章东北三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19

3.1引言...................19

3.2东北三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19

3.2.1东北三省旅游业生产要素分析.................19

3.2.2东北三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分析.............21

3.2.3东北三省旅游企业分析................23

3.2.4东北三省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分析.............25

第4章提升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33

4.1引言...............33

4.2提高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33

4.3拓宽旅游业客源市场...........34

4.4促进东北三省的旅游区域合作......................34

4.5本章小结....................34

第4章提升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1引言

通过前几章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与旅游业发达的省份相比,目前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还处于落后水平。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思想意识落后、旅游客源市场范围狭窄、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以及各省旅游产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是阻碍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本章针对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行动的改变以及政策的实施需要思想观念作为先导,这一点对于促进东北三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也不例外。目前,东北三省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对旅游产业的性质认识不够全面、对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认识不深刻等。因此,必须广泛地开展旅游产业认知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对加快发展东北三省旅游业的共识,从而提高支持力度。

与其他种类的商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知晓的那样,生产旅游商品或提供旅游服务的过程实际上是整个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市绿化水平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增强的过程。因此,应该从整个区域的视角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城市形象的推销业、生态环境的促进业,同时也是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业。这就决定每一地区旅游产品的生产或旅游服务的提供需要该区域内部各行各业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因此,旅游业是全社会的产业,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来承担和发展。

.....................

结论

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的多种经济活动的集合体。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拉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增加外汇收入,保证区域国际收支平衡。此外,旅游业属于清洁环保产业,其生产要素能够被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各省份都十分注重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东北三省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以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为主题,主要研究目的在于:1.选用相关指标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及其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进行综合评价;2.基于钻石模型,采用面板数据空间滞后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项因素对东北三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7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银发一族消费观念的转变,一定规模的银发旅游市场已经逐步形成。银发旅游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开发银发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关键词】市场细分;银发市场;营销

一、旅游市场细分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或商品交换关系总和;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地点和条件下,具有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权利的群体,即就是客源市场。而旅游市场也就是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和条件下,具有购买力的现实或潜在的旅游产品购买者。不同的旅游购买者在某方面或其他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形成了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购买力水平、地理位置差异、消费习惯与旅游购买偏好等特点。旅游企业根据旅游购买者的这些特点中的一个或几个,可以将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进而选定目标旅游市场,这就是旅游市场细分。

细分市场是了解各消费群体的特征,针对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这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细分有利于旅游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旅游市场细分的研究包括地理细分、人口特征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等多个角度。旅游市场细分已受到了众多人士的关注,并运用到实践之中。

二、银发旅游市场分析

开拓银发旅游市场,研究银发一族的出游喜好、行为决策是设计合适的旅游项目的基础。对银发旅游市场的市场细分笔者将重点从人口学特征、行为决策进行分析:

1.人口学特征:人口学特征分析是从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资料统计,银发旅游市场是以男性居多;出游年龄多集中于55~64岁的年龄段,其中以55~59岁年龄段的居多。60~64岁是退休初期,有经济基础,体力尚可,对旅游舒适性要求较高。65岁以上老年组,体力开始明显衰减,出于对旅途安全、个人身体健康的考虑,出游率很低。从职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出发,约80%的银发旅游者是仍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和公务员比例较高,其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而公司职员、农民等职业的出游比例很少。这说明目前虽然我国离退休人员的闲暇时间很多,外出旅游的却仍不多。

2.行为决策:目前中国旅游者的首要出游目的仍是游览观光,老年旅游者也不例外。但出于身体状况的原因,银发一族对健康疗养类的旅游产品需求量较大。

三、银发旅游动机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银发一族消费观念的转变,一定规模的银发旅游市场已经逐步形成:

1.可自由支配时间:银发一族大都已退出劳动领域,不受各种工作制度中时间的限制。因此,他们具有比其他类型游客多得多的外出游玩时间,可以从容安排外出旅游。

2.可自由支配收入:消费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多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大多数离退休的银发族来说经济状况相对宽裕很多。银发一族拥有相当的可支配收入,就使他们有了消费的可能,从而激发旅游的动机。

3.主观外出旅游愿望:银发一族退休之后,活动范围相对缩小,一般只局限于家庭和社区,生活节奏也由过去的紧张而变得闲散。银发一族的出游动机包括身体健康动机、知识文化动机、探亲访友动机、宗教信仰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以及完善人生动机。

四、银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我国的旅游业正处需良好的发展阶段,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中国的银发旅游市场属于冷点客源市场,开发银发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银发旅游市场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目标市场有三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离退休人员;经济能力相对较好的退休职工和市郊乡村的银发一族;经济能力较强的银发一族。这些银发一族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闲暇时间和外出旅游的愿望。在营销策略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1.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银发旅游市场的形成,是政府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目前已经显现的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针对银发一族出游优惠措施的出台就政府而言可以有效地树立政府的亲民形象,就银发一族而言,旅游本身是健康消费,参加旅游有益老人的身心健康。目前,大部分旅游城市已经实行的60岁以上老人免票进入景区景点的政策,不仅深受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而且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城市旅游向纵深发展的作用。

2.旅游信息宣传渠道的拓宽。银发旅游者的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单一。银发旅游者主要都是从亲戚朋友、单位同事等渠道得知旅游信息的;其次是通过旅行社、电视台;而报刊、宣传手册、网络等宣传手段则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银发旅游者更为信任较传统的宣传方式。此外,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时也要注意宣传角度和宣传地点及时间,讲究方式方法。在今后的旅游发展趋势中,其中旅游营销的方式会更加灵活多样,其中需要推广的一个方式就是旅游宣传与促销进入社区,走进普通大众,选择老年人较集中的地点开展老年人旅游咨询活动,实现活动宣传、体验宣传、公关宣传以及促销活动,这样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开拓市场。

3.注重银发一族旅游组织形式。对于银发一族而言,应采用团队和散客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致相同,旅游团整体的差异性小,快慢缓急容易把握。团队旅游可以使老人之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是大多数的老人所愿意采用的出行方式。但也有一些身体健朗的老年人旅游喜欢自己出行,有的是老夫老妻成双成对,老朋友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针对这部分老年旅游者,可以提供以配套服务为主的“散客”旅游产品。

4.注重满足银发一族旅游需求与现实的结合。对于银发一族旅游群体而言,这个群体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消费能力偏低,虽然具备出游愿望但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的老年人;另一个是具有强烈出游愿望,并且具备很强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对于前者而言旅游安排最好是在旅游淡季,错开旅游黄金周,通过批量购买、季节差价来降低旅游价格,重点在开发经济型旅游产品,重点放在本地人游本地,可开发一日游或者两日游,以观光游为主;对于后者而言,注重宣传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情,开辟银发一族疗养、保健胜地及宗教、书法、民俗等休闲旅游,可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和高端旅游产品,例如目前,就有不少老年人参加的出境游项目。

银发一族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怀旧心理,应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不同年龄段上的老人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侧重点和特殊性,按银发一族年龄、性别、民族不同细分旅游市场则更为显得重要。可根据心理特点开发文化游及金婚、银婚纪念游等。旅游企业必须解各消费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而开发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从我国旅行社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以国内、出境两项业务为主的公民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行社业务的主体。2000年,全国共增加旅行社1638家,其中国内社的增长数量是1606家,占净增旅行社总数的98%。从经营收入看,入境业务、国内业务和出境业务分别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总数的30%、56%和14%,也就是说,我国旅行社经营收入的70%来自我国公民旅游业务,这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行社业务发展严重依赖国外旅游的格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既然国内公民旅游业务是旅行社的“衣食父母”,如何拓展这个市场,就是旅行社经营的重要目标。但是,事实却是:虽然我国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7.44亿人次,而其中由旅行社接待的比例不及6%。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块“市场蛋糕”,旅行社却难以切入。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国内旅游市场,一边却是叫苦连天的旅行社企业。旅行社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全国旅游市场中热销的海南旅游经路为例,产品价格竟已低至一张三至四折的往返航空客票的价格,低价竞争、变相购物和增加自费项目成为经营主流,导致游客对美丽海南的印象大打折扣,本应重游率很高的度假胜地却变成了一次性观光的场所,对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损害极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产生的原因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在本文论述过程中,所指旅游产品均是指组合性产品,即旅行社销售的旅游线路。

根据对“五一”黄金周前两个月《中国旅游报》旅游产品广告的不完全统计调查,除了因旅游目的地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旅游线路产品外,同一旅游目的地编排设计的旅游产品就象是“孪生兄弟”,广告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接待计划、接待标准等公开信息都大同小异,使游客在做出购买选择之前难以比较分析,因而价格就成为游客在抉择时影响最大的首要因素,各个旅行社便展开花样百出的价格大战,以非正常低价吸引旅游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但最终损害的却是旅游消费者的利益。

旅行社品牌信誉度低

当前,我国旅行社业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衡量企业信誉的市场品牌,因此也就造成整个行业的市场信誉不高。没有市场信誉的保证,自然难以拓展发展空间,使得游客只能在价格指导下选择低价产品。在国内公民旅游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办法,使得企业能够鲜明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旅游者很容易据此选择信任的购买对象。

旅游产品质量难确保

作为服务产品,旅游产品具有消费和生产同时进行的特点,而且这一消费过程发生的地点并非是以生产商进行位移而完成,而是以消费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进行位移而完成,所以旅游消费者在购买之后才能感知产品质量,而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带薪假期的条件限制,一般的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消费和下一次旅游消费之间会存在着较长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市场自发调节是很困难的,其滞后性特征十分突出。由于这些原因,旅游消费者无法辨别旅游市场中某旅游产品是优质产品还是会令他们困扰的次品;因而,如果价格与质量相对应的话,旅游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所反映的必定是而且只能是旅游市场上全部该类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它位于次品的低价与优品的高价之间。这个特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的非正常低价现象。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危害性

剖析上述形成原因,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大量产生,不仅使旅游者的消费满意度大大降低,而其口碑流传更使旅行社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和形象受损,同时也对旅游行业秩序、旅游产业自身健康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等造成不良影响。

旅行社缺乏创新动机

从旅游经营者——旅行社的角度来看,缺乏创新的动力去设计研发新的异质性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旅游市场,这主要是由旅游产品较强的组合性和可模仿性使得其他旅游经营者不用支付成本就可以经营同样的旅游线路产品,造成了旅行社之间的较为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由于旅游线路开发存在横向外部性,“横向外部性造成了一个公共物品问题”,旅行社可以自己不开发而使用其他旅行社开发的旅游线路(即所谓搭便车),最终结果导致“旅游线路开发”这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无“便车”可“搭”)。

影响消费效果和满意度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分析,则会发现这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产生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旅游市场上信息对称与否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作出准确决策,这是旅游市场上非常重要且普遍的一个现象。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而使得旅游产品成为劣质产品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存在着风险较低的交易机会,旅游消费者也会决定不购买,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面对庞大的国内公民旅游市场,旅行社只能在其中占据如此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了。

与旅游消费者相比,旅游经营者——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人,应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了解其产品是次是优。如果是次品,经营者自然很乐意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完成交易,因为介于次品与优品之间的价格应该是高于次品价格的;相反,如果是优品,经营者知道若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交易,该旅游产品的价值便被市场低估了,因而经营者自然不愿意销售。

上述分析反映出,这种逆向选择的结果是使得当前旅游市场上很少出现品质优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偏低,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旅游市场上的成交量就无法反映出本市场上的市场潜力,旅游市场的运作效果较差,严重地影响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不仅可以导致逆向选择,同时也会引发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消费的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之后,将面对旅行社经营者可能兑现劣质产品的风险。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即是在不同的交易过程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通俗地说,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契约生效以后,其中一方恶意的行为导致另一方不应有的损失。比如,某位游客在购买了某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后,旅行社在具体行程安排上压缩游客的游览时间,而增加购物的时间和次数,使游客虽然也是在合同标准的范围内享受旅游服务,但为此会产生额外的损失,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和旅游心情。长此以往,旅游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应对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建议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表明,市场价格体系并非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甚至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形成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虚假经济信号或市场信息,从而错误地引导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生产方向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市场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非市场性质的机制也就自然地替代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

由于旅游产品这一无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实现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完全对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途径和渠道来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旅行社行业协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独立于旅游市场之外的身份使它有可能在旅游市场交易中担负起向交易双方提供真实信息披露的职责。因此行业协会应考虑建立定期信息制度,对违规经营、销售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予以曝光,防范可能发生的旅游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并可以年度为单位将上述信息制作成免费宣传手册发放,向旅游者公布正常价格信息和优劣旅行社的相关信息,提供参考意见和咨询渠道,并在行业内开展常规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旅行社企业自律约束,从而使非正常低价现象得到抑制,并使旅游消费者在进行购买之前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消费选择,尽早做好旅游活动计划。

利用网络资源开辟信息互动窗口

一般而言,任何单位、个人只要登陆因特网进入行业协会、国家旅游局或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查询网站,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询或即时互动咨询等等,并可直接在网上进行投诉以及得到回复,加快此类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真正满意放心的旅游服务产品,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旅行社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构建良好的顾客关系群,形成旅游市场中的良性循环。

完善相应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制度,使旅游者做到公平消费,明白消费。原有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是由旅行社单方面统一提供,而消费者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无法参与该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在一定范围内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合理而且可能的范畴内,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个性化条款和要求,真正实现“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使旅游消费者发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确保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对旅行社以及从业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导游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其薪酬体系,明确规范佣金制度,对违规者予以惩治。这就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监部门等,要加大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尽早改变目前旅游市场上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大行其道的混乱局面,走上规范、有序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资料:

1.田喜洲、王渤,《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2.张维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旅游房地产;战略策划;Swot战略

一、项目五力竞争分析

五力竞争分析模型为旅游房地产提出了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图1非常清晰地揭示了旅游房地产开发所面临的五种竞争力。五力竞争分析模型的五种竞争力量就是旅游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旅游房地产市场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土地出让(转让)者的侃价能力、替代旅游房地产产品的威胁与旅游者、投资者的侃价能力。这里的替代旅游房地产产品是指不在本文定义范畴内却能同样提供具有旅游房地产特性的产品方所提供的产品,如城市内非旅游景区或者纯粹人造景区内的一些休闲度假房地产。笔者认为脱离旅游资源而仅具有旅游房地产部分功能的房地产不能称为真正的旅游房地产的。

图1旅游房地产五力竞争分析模型

二、项目综合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是从项目本身竞争力着手,重点关注各细项的竞争力。这符合辩证法关于内外因对事物发展影响程度有区别的观点,也分清了事物影响的内外系统作用大小。该模型依然揭示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房地产必不可少的元素的地位,此外还将突出了旅游房地产延伸产品——服务的重要性,这对旅游房地产策划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竞争力分析模型还将旅游房地产市场营销能力当做一种竞争力。政策扶持与管理体制竞争力是该模型中的唯一外在因素。这是由于旅游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性都非常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尚处在风口浪尖,旅游房地产的市场政策性因而也非常敏感,开发时尤其要关注房地产市场政策动向。

三、项目Swot战略选择

旅游房地产项目Swot分析应用时应配合生命周期理论。一般要从资源与环境、区位、交通、产业政策导向、市场及产品、投资者实力及专长、游憩设施配套、运营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研究。旅游房地产项目涉及因素繁多,只有全面地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才能为项目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其中尤其要把握景区的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在尽可能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作出战略选择。因此,与前面两模型不同的是,Swot分析法的重要作用体

图2旅游房地产综合竞争力分析模型

Swot分析图(如图3所示)划分为四个象限,根据旅游房地产企业所处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战略。在右上角,企业可考虑扩大项目规模,增加投资。在左上角,可考虑产品、服务改进完善扭转市场不利局面。在左下角,可考虑放弃过时、亏损产品,专注赢利产品。在右下角,可考虑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开发新产品,避免或降低外部威胁,分散风险。特别地,对于旅游房地产项目,由于旅游地周期的普遍存在和影响,旅游房地产产品结构应适时调整,这在项目战略策划阶段就应作相应的构想。

参考文献:

[1]pryce,adrianH.timeshareindustrystructureandcompetitiveanalys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200221(4):267-275.

目前旅游市场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高尔夫产业;高尔夫企业;高尔夫旅游;高尔夫地产;高尔夫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3-03

高尔夫产业是体系日趋完善的特色产业,国外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学者也对高尔夫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高尔夫产业的宏观发展、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高尔夫产业宏观发展研究

(一)前景预测与展望

吴亚初(2004)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高尔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特征,并指出高尔夫的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韩烈保,等(2004)指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林永革和杨亮(2005)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赵小林,等(2006)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四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张金桥(2006)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中国大规模开发高尔夫球产业是不适宜的。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二)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克祥(2004)提出了目前高尔夫产业存在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张建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克祥(2005)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营造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建议。王桂忠(2006)从娱乐业赋税、媒体抨击和国家明令暂停审批建设等表征,说明了高尔夫球产业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了高尔夫产业被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摆脱产业边缘化的对策。刘宗现(2008)描述了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安铁民(2009)分析了当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三)高尔夫市场研究

陈恩玉、王爱丰(2006)分析了高尔夫核心市场、高尔夫主体市场和相关市场三大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围绕三大市场的市场培育展开讨论。肖亚红(2007)从深圳高尔夫产业的消费入手分析,提出中国高尔夫应根据其面临的不同消费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詹新寰等(2009)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绩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黄亮与胡晖(2006)具体研究深圳市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深圳市应有的高尔夫球场洞数,研究分析表明,高尔夫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得出国家不能限制高尔夫的发展,而应该引导高尔夫正确、规范前进的结论。

二、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俱乐部相关研究

(一)高尔夫球场的建设

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与各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充分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田至美(2003)分析了土地资源对高尔夫球发展的限制,指出高尔夫场地利用方式正在由远离城市的地区向城市边缘逐渐的靠近。梁健(2003)提出发展高尔夫经济有利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招商引资的环境配套。崔英淑(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引导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以期促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相协调。袁华莹等(2006)将美国、韩国和日本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土地和经济是限制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因子将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最终因子。

(二)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发展

郁小平等(2004)将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进行了比较,大胆预测:中国到2015年高尔夫企业的数量可达到900家左右。李璐莎等(2004)指出中国目前的高尔夫球企业中的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将中国现有高尔夫企业的生存描述为“另类生存”,并呼吁降低高尔夫球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毛骏(2005)以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为例,研究了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规划了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分时度假营销模式,并提出分时度假模式的发展对策。燕俊全等(2006)对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制约云南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王玉英等(2006)以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存在的问题。孙雷鸣(2009)探讨了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认为高尔夫球会实施会员制营销战略是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行之有效的方式。杨铁黎等(2007)对北京市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现状和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高尔夫旅游研究

(一)宏观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郁小平等(2004)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李舟(2006)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陈鹏(2006)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球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陈才发(2006)认为我国高尔夫旅游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产业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高尔夫旅游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发展思路。付冰等(2006)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刘德云(2007)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球场发展影响关键因素。李子超与韩烈保(2009)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高尔夫旅游的文献,发现国内在有关高尔夫旅游研究少而松散,且与国外的研究视角不一致,最后提出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王志东和丁再献(2006)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门达明(2008)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张文政(2008)针对韩国高尔夫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尔夫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幸岭与邓艺(2008)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飞加和陈恩玉(2008)对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发达省份、开展较好的省份以及其它省份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休闲、赛事和商务三类高尔夫旅游主题的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对策。李子超(2009)运用文献分析、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高尔夫旅游的认知度。蒋伟(2009)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个“p策略”。陈飞(2009)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及建议。

四、其他高尔夫相关产业研究

(一)高尔夫地产

叶国基(2003)指出,高尔夫物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高尔夫物业服务产业,并提出了该产业的四大特点。同时指出,高尔夫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物业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市场情况及管理需要,坚持创新与稳重结合、服务与收益结合的经营方式。刘力与邹毅(2009)指出我国高尔夫酒店相对球场发展滞后,高尔夫酒店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张娜(2007)对北京地区高尔夫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建议。

(二)高尔夫用品市场

用品市场无疑是整个高尔夫市场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近几年来,中国高尔夫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明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具市场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市场潜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销售额以每年30%―3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李旗等(2007)也认为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开发,将对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积极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树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的高尔夫制造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克祥等(2006)指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无论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都不能适应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尔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升高尔夫教育质量的基础建设途径。谢芳等(2006)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扎实的经营管理类知识和实用的高尔夫专业知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高超的球技是保证美国职业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因素。而中国沿用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软硬件缺乏,课程设置脱离高尔夫产业实际,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高尔夫企业的实际需求。伍勇辉(2008)对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亦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看,我国高尔夫研究虽然历史较短,但研究所涉及内容却逐渐拓宽,这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利的促进。但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产业化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家对高尔夫制定了限制性政策,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玉英,周卫平,殷胜.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77-79.

[2]毛骏.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梁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6]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黄亮,胡晖.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6-147.

[8]詹新寰,靳英华,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25-28.

[9]李璐莎,顾列铭.中国高尔夫报告[J].金融经济,2004,(7):20-21.

[10]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113-114.

[11]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3):106-108.

[12]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16-19.

[13]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3-27.

[14]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观察,2008,(6):63-64.

[15]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21-25.

[16]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17]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37-40.

[18]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0-44.

[19]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49-54.

[20]肖亚红.从深圳看全国高尔夫产业消费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7,9(4):74-76.

[21]王飞加,陈恩玉.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经营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37-41.

[22]李子超,韩烈保.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J].特区经济,2009,(5):153-154.

[23]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18-20.

[24]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65-66.

[25]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63.

[26]李舟.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27]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51.

[28]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88-89.

[29]燕俊全,李利娜,张琰.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6,(24):16-18.

[30]陈才发.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6-45.

[31]张文政.中国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初探[J].江苏商论,2008,(1):93-94.

[32]陈明,王月平.中国高尔夫球具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全国高尔夫球具市场的调查[J].特区经济,2008,(7):28-30.

[33]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2-75.

[34]崔英淑.我国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与土地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李旗.台湾正圣公司高尔夫用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田至美.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变迁及其土地利用[J].金融经济,2003,(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