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十篇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十篇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25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1

关键词: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虽然新课改后教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做出了很多改变,但是一些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学依旧没有起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偏科现象,九门功课同步进行更容易让学生偏向于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选择心理,根据目前的学科特点来说,很多学生会偏向理科,觉得文科特别是初中历史枯燥无味,没有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一、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以后,我国各学科的学习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开始进行科目式教育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加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适的具有一定特点,吸人眼球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学生课堂效率提升的目的。初中阶段安排历史教学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对学生个人三观培养的基础上的。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在课堂中融入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未来的栋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基础。但是,这种个人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初中历史的改革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容易接受知识熏陶的时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阶段正是懂事又懵懂的阶段,很容易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在课程繁多、任务量重的初中阶段,初中历史这种具有感情及故事情节的学科就很容易打开学生心目中的世界,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国家发展历程的不易,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开始萌芽。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问题

(一)太过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甚至教师将考试成绩看做教学考核的唯一标准,将成绩至上作为办学教学的原则。国家推进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爱国,提高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单单只是为了文字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这种传统的唯成绩论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初衷。

(二)教学形式保守且僵硬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寓教于学已经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深度,教师不再仅仅传播知识、讲解知识。传统的学习生活是十分枯燥的,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教师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所以教学生活化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这样贴近生活的学科,更需要注入生活的血液。但是,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课堂节奏紊乱、教学进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三)学生对初中历史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初中虽然不及高中紧张充实,但在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数外等主要科目所占比例居多,而相较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理论性学科,初中历史又显得过于简单,所以学生不能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出现。

三、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学校改变学科考核策略针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现阶段一些教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关心的并不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收获什么,学到什么,而是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可以说,这种教育形式使分数成了学生更加重视的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改变考核策略的方法,让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历史,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制作一部情景剧,或者制作访谈节目来批判讽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事件或者还原某一事件的原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演形式、表演过程及产生的现实意义,现场打分并一一点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考核过程中的优点或不足。此外,学生在准备剧本以及排练的过程中也能够亲身感受到我国发展历程的不易。

(二)教师要不断摸索创新型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既然知道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就应该身先士卒,积极查找应对策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一些具有丰富含义的语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体会到我国先驱者面临的艰难处境。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备课,将一些不易区分的战争分模块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立体化或者剪辑相关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就能快速地把学生代入当时的情境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含义,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此外,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目的等,并且这些时间点及目的是很多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所以,在这一方面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低就显得尤为明显。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等细小、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进行展示,还可以将这些图片配以适时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事件氛围中,也能够在自己的记忆基础上加深对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知识点的记忆,其时空观念自然会得到提高,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

(三)尊重学生主导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心智发展不成熟、对社会环境不了解、价值观人生观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舆论带跑,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造成影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及时掌握时事热点,关注热点新闻,并观察事态走向,引导学生对事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误解,在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思维定式,特别是像历史这种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运用思维定式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不仅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所以活跃课堂氛围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某一种做法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提出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足够强大,会不会造成之后洋务运动的性质有所变化。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历史辩论赛,辩论的正反方由不同小组的学生组成,其他学生作为评审,给出最终的评判结果。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学生占据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建立良好的历史学习观念和认知理念有积极作用。

(四)学生要加强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是不可离分的整体。在学校和教师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改变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主动转型也可以是外力推动。主动转型即学生自己试着了解初中历史这一课程,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观看视频、课本预习等方式,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程的所学内容;外力推动即学校通过开展主题讲座、游园、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初中历史并对其加深了解。当然,这样的方式相对于教师授课来说很简单,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其占用时间长,只有正常的课堂授课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建设。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学生以亲身行动、亲身经历的方式更快地清楚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白为什么国家会如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对我国国际历史和本国历史发展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2

从个体发展上讲,教师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

从团队发展上讲,教师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左右着教师个体和集体的成长,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一方面,县域、校际、本校、教研组、备课组等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氛围和成效,决定着教师的成长路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左右着教学质量,而在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微观领域上讲,课堂教学的立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知识立意”的课堂往往会走向灌输式,既会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立意”的课堂通常会使教师、学生慢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逐渐找到“以学定教”的教学成长方式。

历史学科受制于“基础”,但“基础”不是主要因素。历史学科受制于“智力”,但“智力”不是主要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非智力因素可以说是历史学科的决定性因素。

一、处理好“五对关系”

1.关注“态度”,处理好“想学”与“能学”的关系。态度决定一切。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端正学风,从而促进学习质量提升。在处理好“想学”与“能学”的关系中,要重视对“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类学生的“分类管理”,重点调动起后进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习态度的转化上多下工夫、多磨嘴皮、多投情感,尽可能减少后进生的“占比”,尽可能不放弃任何一位后进生。

2.侧重“学法”,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在端正态度、端正学风的同时,做“授人以渔”的教与学。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方法上多做“渗透”,主导“能力立意”,研究“素养立意”,摒弃“知识立意”。在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中,尽可能“少讲多学”、“精讲精练”、“活学活练”。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化整为零”、“聚沙成塔”,有计划、分步骤、按类别进行“查漏补缺”。

3.比争“质量”,处理好“吃饱”与“吃好”的关系。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取好成绩的良好愿望。但现实中不少学生常常“心动”大于“行动”,对好成绩的良好愿望一般仅停留在嘴上、不能落实到心上,缺少实际行动,易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归根结底,这部分学生缺少对“好成绩”的体验,体尝不到“好成绩”的幸福感,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为此,我们要刻意制造让后进生“吃饱”、优等生“吃好”的评价机制,为“好成绩”搭建阶梯,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与机遇,帮助他们找到获得“好成绩”的路径,制造“冲动”、形成“冲击”、完成“冲刺”。

4.立足“课堂”,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历史学科在7门中考文化科目是50分制小学科,总分占比低,易被无视、忽视或轻视。依托“课外”与语数外等“130分制重量级”学科比拼,可谓难上加难。为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辅导课时间效率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占分少而“看不起”自己,教师要不断向自己、向学生“灌输”自己学科的“强大”,课堂上“四两拨千斤”,课堂外适当挤占一点时间对“重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差异化谈心”。

二、课堂教学不妨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1.教育的本质在于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明晰学科的目的。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学者朱永新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而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大学中,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最关键的指标。分数与就业成为整个教育的原点,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

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课堂教学要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认知的准确度,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实现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四、力争每节课带给学生惊喜

课堂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五、重视“问题的设置”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3

孩子们都很彬彬有礼,可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薛主任一面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一面也在心里犯嘀咕:这些孩子可真不好应付!她哪知道,火爆的采访结束后,关于路障问题的“小公民行动”不过才刚刚开始:

电话采访常州市公路管理处工作人员,寻求法律解释;

通过详尽调查,给武进区城管局递交了一份提案;

给湖塘镇全体市民写倡议书,号召市民提高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举行模拟听证会,开展《关于合理设置路障问题的研究》……

这些都是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的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改造社会,担当小公民责任与使命的“大动作”。近些年来,武进区注重孩子们的德育发展,努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应该怎么培养?以课程、文化、活动来落小落细落实,让核心素养培养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一、在课程中建构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供给力。通过课程,能把核心素养内容深深嵌入学生脑海。

(一)依据培养目标发展地方课程

人以诚为本,培养诚实守信的学生,一直是武进区的教育目标,因而,诚信教育被纳入了地方课程。

武进区教育局组织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挖掘诚信教育资源,编写《中小学诚信教育读本》。编写诚信读本时,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展开内容:诚信与生活、诚信与做人、诚信与社会、诚信与创业,四大部分内容分别给四个阶段学生使用。

武进区各校每两周上一次诚信教育课。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信”,了解身边感动人心的诚信故事。教师还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专题研讨诚信问题,在思维碰撞中激发诚信意识,在激烈争辩中确立是非观念。

(二)立足学校实际开设校本课程

各个学校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学校课程中。

前黄实验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远离家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学校早在新生入学教育夏令营里,就设立心理成长档案,开学后,教师根据了解的学生情况,帮助亟需帮助的学生。学校在200多平米的空间里,创建宣泄涂鸦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爱护每一个离家求学的孩子,尽力培育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的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远不止一所前黄实验学校,湖塘实验中学立足于本校初中寄宿制学生的特点,开展《初中寄宿制学生心理疏导策略》的课题研究,编写《心理自助餐》《诚信小故事》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形成了湖塘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面对张扬又敏感的青春期学子,前黄高级中学特意设计了《心海导航》校本课程,开发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课,拨开弥漫在孩子心头的迷雾,为他们的人生之舟导航。

湖塘桥中心小学以“善”为“上”,从科学的上善教育体系入手,从点滴小事抓起,创建了“上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善品素养。“上善”校本课程内容系统丰富,尤其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的“十德儿歌”常规课程,把各项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简洁明快的儿歌,于简单重复的常规训练中融入童真童趣,使学生在快乐自在的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润物无声中养成良好品质。

蔡元培先生曾说“要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刘海粟小学就呼应了蔡先生的美育主张。作为一所艺术特色小学,学校将德育与艺术结合起来,开发“小海粟课程”,包含音乐表演、书法绘画、语言表达等,培育美好的学生,塑造高雅的气质,让每个生命如花一样绽放。

(三)打破学科壁垒创建综合课程

打破学科壁垒,深度整合内容,使学生在完整的情境中,综合发展核心素养。

武进区在生命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十几年,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武进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需要认知,更需体验、领悟,是一个系统工程。武进区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上,打破课内外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学段生命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结合教师教育特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全面整理,设计系列校本生命教育课程,从而满足学生在整个学段、不同时期的教育需求。

二、在文化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校园文化,能让核心素养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灵魂深处。

(一)以物质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校园环境既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各个学校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百花齐放,大展风采。有的校训里大有文章,如坂上初级中学以“诚于做人、毅于求学”为校训,前黄实验学校以“诚”字为校训;有的校园景点颇有玄机,学校里的雕塑、长廊等都是文化的载体;有的校园布置颇具匠心,在橱窗、墙面上做精心设置,教育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点滴细节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

湖塘桥中心小学的学生就全身心地沉浸于校园文化中,学校以“上善”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移步皆景,处处育人。知善楼、行善楼、成善楼,楼楼育人;博善园、弘善园、雅善园,园园向善;善美轩、善德居,彰显的是善品,弘扬的是德性。物化环境,举目成景,处处向善。

校园文化不仅在大的环境里,还在小的课桌上。在武进星辰实验学校邓艳萍老师的班级里,每一个课桌都有一个好名字:博闻堂、简朴寨、静雅轩、疏影阁、未名居、方砚台……邓艳萍老师引导学生给自己朝夕相伴的课桌起个名,鼓励他们给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别致的栖息地,学生们诗意地驻守在课桌文化里,做自己未来的追梦人。

(二)以精神文化凝聚师生情感

精神文化像一面旗帜,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学校所有人都团结起来,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大刘桥接小刘桥,风景正娇娆,同堂学子喜相招,翩翩坂上初飞鸟,会见扶摇入九霄。”踏入坂上初级中学,传入耳中的是美妙清朗的旋律。这是坂上初级中学办学史上的名教师、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为学校创作的校歌。他将学子们比作正在练习飞翔的雏鸟,希望他们亲密互爱、苦练本领,未来能像鸿雁一样,翱翔蓝天、大展宏图。这首歌至今仍在学生中代代传唱,于传承中实现“文化育人”的高远目标。

坂上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80%以上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比较重。怎么办?校长常伟春深思熟虑后,确立了“文化育人”的途径。常校长说:“文化不是移植,不能拿别人东西随便用,一定要根植于自己的土壤。”坂上初级中学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多位大师曾在此任教,把师生的往事编成故事教育学生,让学生寻找校友的光辉足迹,继承前辈的精神遗产,完成自己的人生奋斗,岂不妙哉?

(三)以制度文化形成持续动力

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而且体现在制度文化中,制度文化能够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武进区明确目标和措施,不断完善常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把落实情况和学校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结合起来,纳入班主任考评、班级评比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之星”“礼仪之星”“文明学生”等评比,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诚信教育中,通过成立“诚信银行”,积累“诚信得分”;通过评选“诚信班级”“诚信宿舍”“诚信教师”“诚信学生”,引导师生重视诚信,增强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坂上初级中学还创造性地成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建立互动、互助、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交流学习、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化”了学生,学生也“化”了老师,凸显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唤醒,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三、在活动中拓展学生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活动能让学生在行动中形成必备品格,掌握关键能力。武进区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校内活动丰富学生认知

太湖边的雪堰中心小学,是吴稚晖先生创办的,如今已有百年历史积淀。学校启动“读书工程”,勉励学生们在班级中、长廊下里“会读书、读好书”。学校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有趣的“流动书屋”。“流动书屋”位于校门边上,每当放学的时候,那些等车的孩子不愿意白白浪费大好光阴,都钻进“流动书屋”,尽情徜徉在文字世界里。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必须要在严肃紧张的课堂,欧阳修说自己的阅读大多在“枕上、马上、厕上”,这与雪堰中心小学学生“流动书屋”的阅读,真是异曲同工!

在湖塘桥实验小学,我们惊艳于“101学生素养发展工程”对学生的巨大推动。所谓“101”,即“100+1”,“100”指全面发展,“1”指个性发展,“101学生素养发展工程”就是要培养“健康身、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的学生。湖塘桥实验小学的学生不仅素养全面,而且快乐阳光。

湖塘桥中心小学有生动的“上善”活动,其中的“三大善礼”是学生养成谦谦君子的关键仪式。一年级新生入学举行“知善礼”,让每个孩子跨入小学认识的第一个字就是“善”,了解学校的“善”文化,立志做“善人”;四年级给全体学生过集体生日,让学生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岁举行“行善礼”,鼓励他们行善事;六年级举行“成善礼”,让学生带着学校的“善”走更远的路,帮助更多的人。

(二)以校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脚掌生疼、膝盖酸痛得几乎不能伸直、指节肿大……我常常会感觉自己要撑不住了,这时总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再撑一会儿!你能行!我默默地行走,不复平时的欢快雀跃,却于沉默中真切感受到了‘行者无疆’这四个字背后坚守的力量。”这是前黄高级中学学生潘晴博客里的文字。前黄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个“八十里野外拉练”的活动,学生们从学校出发步行至西太湖揽月湾,来回八十里,欣赏西太湖的美丽风光,感受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化,用心灵感受自然的美丽,在历经磨难与体验艰辛中感受友爱、收获自信、磨砺心志,完成自我挑战。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4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Dean.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历史课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成功地上好一堂历史课并不容易,也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就能学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历史教学活动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

其次,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

第一,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应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第二,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应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应是注重于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第三,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

而要实现以上这些教学理念,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此外,还要有宽阔的历史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得体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二、注重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认识、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要想让这种学习方法和精神有效融入到历史教学的具体环节当中来,就必须最大程度发挥教师在历史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师将知识告诉学生,而是交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事例的示范,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实践性的历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这能推动历史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爱好及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种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也可以利用网络、音像和图片等形式查找资料,然后讲解和编写历史故事,写具有历史性的调查报告或者简短的小论文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自身的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三、采用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养成学生的创新习惯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等特点,是师生达到初中阶段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大纲、新教材,教师要真正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新人。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6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本学期九年级的主要工作是世界近现代史的讲授。与其他年级不同,中考迫在眉睫,九年级历史课在兼顾兴趣的同时,必须紧扣中考范围,更多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历史规律的梳理,答题技巧的训练,更加高效地完成每一节课程教学。于是,本学期我特别注意课前的回顾与课后习题的训练,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将知识结构图呈现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进行知识复述,力求达到对九年级历史课程内容的“熟悉”,每一节课的结束穿插习题,着重传授答题技巧。另一方面,鉴于下学期复习时间非常紧张,本学期我完成了明年专题复习的全部准备工作。1、做2012-2017年中考题,总结大连历史中考特点及出题方向,并反复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与宋姐、思佳进行交流,以求对教材的重难点及考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2.结合中考范围,整理编写了“中外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国近代以来遭受的侵略战争”“三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十二个综合性专题,还把各地中考题集结成册,编写了六套专项选择题;3.总结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在教学研究方面,本学期着重就历史核心素养中的三点作为学生的关键培养点,一是史料实证,历史学习特有的思维品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乃史学之本,历史教学之基本原则。如何做到理解懂得继而运用?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多角度呈现包罗万象的精选史料,精读精析,不怕浪费时间,读文字,读图片,读出土文物,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般将历史问题逐一侦破。以往我总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总吝啬时间带孩子们读,或者一时考试没有直观成绩的呈现就着急,否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其实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得舍得给予孩子奠基的时间,才能等来他们的破茧成蝶。二是时空观念,认识历史的必备观念。所谓“史地不分家”,地图不只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对历史学科同样重要。如果前者强调空间位置,那后者则对时空都提出了更深层的要求,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国土疆域的更替变化,国与国之间的战略位置,如何在不同时空架构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是历史学习的精要所在。因此,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突出了历史地图的应用与解读。三是家国情怀,历史育人功能的标志。明年的历史教学将采用统一的国家部编教材,培训中教育部长这么说道,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历史教育是国家的教育,是维持支撑政治执政的思想体系,强调历史教学中意识形态的培养。如何在历史课程中培养青年学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我想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以情动情,更多地用语言,用情感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感悟所得,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也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党务工作方面,鉴于从中央到地方对党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狠抓,本学期对我校党务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利用教学之余,整理基层党建考核十大项几十小项内容,重新核查基层党建数据库信息,重新录入全国数据库,认真完成半年报和年报统计工作,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五次,预备党员转正两名,发展党员一名,搜集材料创建红星海学校党建活动文化区,上传下达的报告多次,撰写两学一做活动方案、党建活动总结等,工作繁杂,头绪众多,非常多谢各位党员教师的全力配合与帮助,才使党务工作顺利进行,与教育教学相得益彰。

(二)下学期工作思考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7

一、目标要求

注重抓好党员干部日常学习教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促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二、学习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辅助读本。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华,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党的和历届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和历届全会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和历届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暑,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暑上来。

(三)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四)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学习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不断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作制度执行的表率。

(五)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领会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坚定信念和部署要求。深入领会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六)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因的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七)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党支部主体责任,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八)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旺盛生机活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此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既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又要担当作为、敢于斗争,更好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

(九)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十)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红色基因,鲜明政治本色,对党保持忠诚,恪守人民情怀。通过深入学习,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十一)相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依法治国和制度治党、依法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认真学习执行党中央颁布的党内法规。建立党内法规专题学习和学习中央决策部署同步学习相关党内法规的机制。

(十二)强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认真开展党规党纪专题学习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内容,通过学习,解决党员思想和作风上的问题。

(十三)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供销社工作实际,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提高党性修养水平,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

三、时间与形式

学习时间与学习形式。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党员干部每月不少于4次的集中学习,采取授课、观看教育片、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集中学习。

四、保障措施

1.巩固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坚持党内集中教育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集中培训。坚持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领导干部讲党课。完善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度,结合脱贫攻坚、局联社区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服务意识。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8

一、总体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30290.75平方米,绿化面积38000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古桥古树、乡贤遗迹,承载着历史沧桑;仿古建筑、著名楹联,弥漫着人文气息;“爱”字校训、“爱”的校园,浸润着“仁爱”文化。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8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4名,中高级职称56人,占87.5%;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2人,其中市级教学能手2人、班主任工作能手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教学能手6人、班主任工作能手2人、区教学新秀7人、班主任工作新秀3人。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日趋现代,队伍素质日益良好,学校管理日渐规范,教学质量较快提高,学校特色初步形成,先后荣获省模范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成绩

1.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条件呈现现代化

仓下中学是一所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现代化学校,是一所绿化覆盖率达65%以上的绿色学校、花园学校。漫步校园,林中有鸟,地上有草,池内有鱼,四季有花。学校秉承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确立了“至仁至爱,臻善臻美”的办学核心理念,坚持以“爱”为校训,形成了“爱满天下”的学风、“以仁化人”的教风和“为正蕴真”的学风,基本实现了“三园三心”的办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了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云林街道和区教育局的共同关心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先后投入3500多万元完成了综合楼、实验楼、道路广场、绿化工程及消防工程等基础建设,完成了教育技术装备省i类标准升级建设。目前,学校图书阅览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实验室、档案室、体育馆、运动场地、警务站及电子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齐全,功能配置合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培养举措多样,师资队伍呈现优质化

学校领导班子注重自身建设,善于发挥个人专业影响力和行政亲和力,以“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精致管理”为工作理念,全面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在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测评中满意度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整体发展,以师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三大工程”为抓手,签订《教职工教育安全责任书》,明确《规范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出台《校级教学能手参评条例及实施细则》,开展青年教师“三立工程”(立志、立德、立业)建设……一系列培养举措为教师成长搭建了丰富的平台,形成了骨干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氛围。本次督导听课共6节,其中优秀课4节,优良率达到100%。

3.教育务实创新,素质教育呈现品质化

学校以“仁爱”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品质。学校积极创设植物品种多、古树名木多、水域形式多、著名楹联多的育人环境,完善创新德育导师制、首遇责任制、课堂负责制、值勤责任制、班主任例会与考核制、后进生帮扶制等制度,大力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初步建构了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协调发展、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推进“三全三情”人文课堂、“三品”课堂的研究。以规范管理为根本,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省“五严”规定。以校本教研为基础,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以“助学案”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4年,学校中考全科合格率达94.9%。

学校树立了科研兴校的意识,先后开展了省陶研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市“十二五”课题《创设人文课堂,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启动了“省初中薄弱课程建设”项目研究,有力地助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三年来有230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资源整合有序,校园文化呈现特色化

首先,营造学校精神文化。文化是有根的,根在历史中、在社区里、在师生的心灵需要中。学校地处唐代诗人李绅和画家倪瓒的故里,处于江南十大古刹之一祇陀寺原址。由儒家之“仁”,佛家之“善”,确立“至仁至爱,臻善臻美”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合到学校的“一训三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努力使“爱满天下”成为学校的精神文化。

其次,丰富学校课程文化。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育人的最重要途径。学校注重在学科内容中挖掘“仁爱”文化内容,构建“三全三情”人文课堂,以“全体参与、全程关注、全面提升、情境创设、情愫交流、情感升华”为目标和框架,力求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校园及其周边资源,组织编写了《倪云林其人其事》、《追根溯源》、《诗歌选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古诗文读本》等一系列校本教材,面向莘莘学子组织实施“仁爱”教育。

三是构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高度重视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了教代会、理事会、家委会等组织机构,修订完善了制度条例,规范办学行为。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努力将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形成师生的行为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问题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督查中发现,少数班级个别学科成绩优秀率差距较大,校园部分设施的维修保养不够及时,食堂地面潮湿,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要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确保守住底线,不闯红线。在课程进度、均衡编班、作息时间、班额控制、寄宿生安排、考试排名等方面切实提高认识,规范操作。在绿化修剪、场地设施维护等方面要精细管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督查中发现,教师数量不多,在课题研究上参与率不足50%。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应多设课题、多动员、多激励,提高教师参与率,提升级别和撰写人数,借此培养更多人数、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同时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探讨“助学案”的使用,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协同研究,以发自内心的教研提升自我教学能力与水平。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挖掘古代贤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素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德育骨干和优秀学生。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9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末,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经历了“培养主体更换、培养层次提升”的变革,“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被完全颠覆。市场主导的自费培养替代了政府主导的公费培养,高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代替了初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从1997年到2006年的实践证明,以高师为主体进行的开放式收费培养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整个基础教育师资出现了质量下滑的趋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采用“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模式培养10000名师范生以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2007年,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展了免费师范教育,这应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所暴露问题的回应。从免费师范回归到现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面孔多起来了,原来不能开设的新课程有人承担了。但是,这种变化不完全是免费师范带来的,目前,农村小学新的师资有两种来源:一是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二是面向社会选聘的大学毕业生。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一线农村小学对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普遍看好,认为他们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职业技能、多学科教学的职业素养,又是本乡本土的毕业生,工作适应快且不易流失。而对选聘的大学毕业生则有诸多不满意,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这些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如免费师范生,容易流失,不稳定。二是无法马上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较为精深,但教师职业技能缺乏,艺体素质达不到职业需求。三是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般强调对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没有进行小学多学科教学的系统训练,无法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免费师范生受欢迎,选聘的大学生受冷遇,但在各地新的师资补充过程中,免费师范生只是少数,选聘大学生占多数。这是一对矛盾,矛盾背后是两种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冲突,“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是封闭模式,而“综合大学教育加教师资格证申请”是开放模式。一般来说,封闭型的培养模式代表传统与保守,开放型的培养模式代表潮流与趋势。为什么“初中起点、公费培养”这种代表传统与保守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在湖南农村小学能受到广泛好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创新时期,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湖南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显得很有必要。

二、从继承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

从小学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免费培养制度是主流,其间中断过两次,即1922年至1932年在“新学制”条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和1997年至200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这两次师范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都对当时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损害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实施免费培养制度,小学教师教育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走向低谷。建国以后到上世纪末,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的免费培养机制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为止,这些教师仍然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这种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招收优秀初中生进行免费培养的机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头就在于“公费培养和初中起点”。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由中专向专、本科提升,由封闭培养到开放培养的转变中,一度出现了继承断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招收初中生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淡出历史舞台,而以招收高中生为主的专科或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培养主体的急速更换,导致培养模式的改变,以招收高中生为主,进行收费培养的模式完全颠覆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传统。“高中起点,收费培养”是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改革,但这是一种缺乏继承的改革。10年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这点,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损害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正常补充,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我们发现“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应该是现阶段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最佳模式。为什么强调“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呢?必须回答当前围绕小学教师培养而产生争议的两个话题,一是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多,为什么还要政府费钱费力进行定向培养?二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还要从初中毕业生中来招收?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了解小学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必须注重“宽口径、强技能”。“宽口径”是指学科知识面要广,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强技能”是指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必须过硬,包括规范用语、规范用字以及艺体素质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技能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开放模式下开展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也有教师资格证培训与考核这一机制来保证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落实,但是当前获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只要参与短期的培训和考核即可,这种短训对于工作对象是成人的中学教师来说,稍许有点意义,但对工作对象是小学生,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则用处不大。此外,农村小学较为偏远,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艰苦,从市场经济视角来分析,这一职业缺乏足够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开展免费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才能保证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因答第二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初中起点”招生可以吸引优质生源。在实施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的湖南省农村初中,中考结束后,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要么就读省示范性高中,要么就读有免费计划的师范院校。选择前者,具有不确定性,且费用较高,选择后者,对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有较大的吸引力。其实,从2008年起,湖南省也尝试过通过高考招收免费师范生来培养农村小学师资,但与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年年爆满的情形相比,高中考生和家长的反应冷淡得多。2008年,全省只招收到180人,2009年也只招到了300多人,离每年500个招生计划相差甚远,生源质量也较低。因此,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招收的学生质量更为优秀,数量更为充足。其次,青少年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任职者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素养和艺体素养,这些特点决定了招收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毋庸置疑,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可塑性方面要比高中起点的学生有较强的优势,高中三年,为高考而学,目标单一,其音、体、美素质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被压抑,发展的关键期已经错过。第三,有利于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形成。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没有定型,容易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

三、从创新的视角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机制

首先,从招生来看,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制订招生计划,学生自愿报考,通过规范程序,多方监督公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招生时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程序:一是招生计划确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县、市根据本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当年的定向培养招生需求建议计划,经市、州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各地上报的需求,统筹安排下达招生计划。二是有招生计划的县、市、区,所有身体健康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三是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初选标准确定入选名单,其标准是相貌端正、身体健康,且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当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四是县、市(区)公示通过初选的人员名单。五是市(州)教育局和招生学校联合进行笔试和面试。六是招生学校预录取。七是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局预录情况及预录学生名单进行全面审核,并向社会公示。八是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考生签订培养协议书。

其次,从培养来看,主张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加强管理,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第一,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存在两个层次,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存在一些区别,表现为:五年制培养主要是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学科。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面广,包括文化课、技能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实践课等,主要特点是“专科层次,全科培养,不细化学科(专业)方向”。而六年制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小学教师,为建设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四二分段”的模式进行培养。第二,加强管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免费师范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刚性管理,柔性引导”的管理机制。所谓“刚性管理”是指在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机制之前,湖南省教育厅就要求在生源地政府、学生和招生学校签订的三方协议上,明确规定“乙方(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动放弃学籍、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或因自身原因,学业成绩达不到甲方(学校)的培养规格要求,不能获取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应向甲方缴纳违约金”。所谓“柔性引导”是指校方开展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课程管理上,学校给学生留足个性发展的空间,除五个限选模块课程外,学校还开设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修。二是对学生进行师魂典范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开展师魂典范教育,提炼教师核心价值观,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坚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开展“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导向教育,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三是建立了一套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小学大专班”和“小教本科班”的管理模式。在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前二年,学校为每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到三年级时改为辅导员制。采取这些措施,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建立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准(试行)》明确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套涵盖课堂内外,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目标入手,层层建立专业能力子项,确立各能力子项的实践教学时间、场所、内容、考核等因素,并分成校外与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心理调查和教育实习三类,以实习合作小学为基地展开,课时量约为总课时的16%。师范院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指导校外实践教学项目,并对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适用于区、县教育局对师范生的工作岗位安排和校内的教育实习成绩鉴定。校内的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层次,课内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学科考核时一并进行;课外的实践教学项目,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专家考评小组,对各项能力进行统一的过关考核。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意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达到“无缝”就业的目的。

第三,从就业来看,主张各方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当前,在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上,大多数县、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合同,并且认为免费师范生切实解决了偏远农村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也有个别县、市对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积极性不高,除了客观需求不足外,还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第一种偏差是这些县、市的主要官员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缺乏认识,认为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周期较长。对小学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长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二是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受亲情因素影响。公开选聘的大学生,执教在偏僻的异乡,远离亲情,远离城市,很容易流失,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对这些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个别县、市领导产生“大学生俯拾即是,想招多少有多少,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的看法。第二种偏差是个别县、市官员缺乏责任感,把教师招聘当作权利运作的自留地。目前还不存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因此,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教育事业大局出发,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就不成为问题。

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独特性。湖南省实行的六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的“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更有实践的证明,这种培养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溪.不断创新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中国教师报,2010-5-26.

[2]詹小平,李茂平.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区别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川教〔2017〕107号),结合我市实际,对全面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具体目标

到2020年(即从初2017级开始),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到2021年,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三、改革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学完即考。继续完善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初2017级开始实行学完即考。生物、地理在八年级下期进行考试,其余学科在九年级下期进行。

2.全科纳入、分类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依据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加强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学科、考核学科和考查学科三类。

考试学科: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外语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含听力测试,逐步过渡到纸笔闭卷考试加听说能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加实验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采取体能和技能测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生物和地理分别实行合堂分卷考试。考试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院组织)、统一组考、统一阅卷,各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负责辖区内考试的组织实施,旌阳区、经开区、市直属学校由旌阳区教育局统筹组织实施。

考核学科:音乐、美术(初2017级起)采取基础知识加基本技能测试,信息技术采取上机操作考试(初2017级起)。考核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考核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具体制定考核方案,并统一组织考核工作。旌阳区、经开区、市直属学校由旌阳区教育局统筹组织实施。

考查学科: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采取初中学校根据学科教学安排情况按期据实记录并考查。各县(市、区)教育局需制定考查科目评价办法,各初中学校依据评价办法制定各学科评价方案,从初2017级起实施考查。

考试学科、考核学科、考查学科均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3.分值及成绩呈现和使用。

考试学科:总分为870分。语文、数学、外语分别为150分(初2017级起),其中外语听力测试20分,条件成熟时开展听说能力测试(最迟不超过初2020级);物理95分(笔试85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70分(笔试60分、实验操作10分)、生物35分(笔试30分、实验操作5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地理30分;体育与健康70分。

考试成绩按照分数和等级两种方式呈现,等级分为7等,即a1、a2、B1、B2、C1、C2、D。分数用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等级用于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认定。

考核学科: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科考核成绩为等级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即:a(优)、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绩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挂钩。

考查学科: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考查成绩为等级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即:a(优)、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绩与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认定挂钩,不合格的不予毕业。

4.命题要求。落实重基础、重能力、重素养的命题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出繁、偏、怪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切合初中教学实际,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试题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低、中、高档难度题比例设置为6:3:1。

5.规范组织考试。市教育局统一牵头制定《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则》,统一报名并统筹组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办公室共同实施。考点原则上设置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进一步完善对考点设置、考试试卷领取及保管、考试实施和试卷评阅的相关要求,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从初2018级开始,建立全市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通过记载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及成长发展状况;各学科学业成绩和学习小档案;参加专题教育、学校和班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个性特长”及获奖情况;身心健康状况;艺术特长和基本素养;校本课程考查结果等内容及典型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成长过程。

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严格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形成档案、公示审核、监督等评价程序,确保评价内容客观公正、真实有效,评价过程公平、公正,评价结果公开透明。逐步形成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加大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综合素质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并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挂钩,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1.合理下达招生计划,统筹普职协调发展。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下达招生计划,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招生计划、招生简章、资助政策、惠民政策等信息面向全社会和各初中生源学校公开。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计划以50%以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将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2.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在部分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自主招生,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引导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培养为重点开展研究,逐步构建初、高中学段融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自主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5%。进一步制定完善自主招生工作办法,明确工作流程、招生计划、录取办法、遴选标准、工作纪律,实行计划公开、考核办法公开、考核结果公开,严格招生考试保密纪律。自主招生工作在每年4月进行,5月初完成。

3.完善特长生选拔方式。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畅通特长生成才渠道,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为目标,制定完善包含体育类、艺术类、科技创新类等类别的特长生招生办法。对特长生招生计划进行单列,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经市教育局批准的艺体高中可不受比例限制。

4.清理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保留身份类、烈士及军人类、见义勇为类加分项目。

四、实施步骤

(一)2017—2018学年度

1.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研究制定《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则》,清理加分项目。

2.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音乐、美术学业水平考试。

3.制定出台《德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办法》,进一步规范体考组考和测试标准,选择样本学校开展测试标准研究。

(二)2018—2019学年度

1.实行地理、生物学完即考。初2017级在初二下期期末开展地理、生物学科(含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阅卷方式,采用高速扫描仪扫描条形码答题卡的阅卷方式。

2.建立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在市直属和部分县(市、区)学校开展试点。

3.制定2019年《德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标准》,调整体育考试必考、选考项目,增加体育考试分值10分。

4.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市直属和部分县(市、区)学校开展试点。完善修订《德阳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5.完善并修订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办法。

6.全面审定各学校考查科目评价办法。

7.修订完善《德阳市特长生招生实施办法》。

(三)2019—2020学年度

1.进一步完善《德阳市艺术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在全市范围开展音乐、美术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开展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各初中学校均开展考查科目评价,完成“全科开考”的改革目标任务,考核学科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挂钩。

2.制定《德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则》,完善2020年《德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标准》,调整体育考试必考项目,增加体育考试分值10分。

3.全面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在初2018级毕业时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挂钩。

4.各项招生制度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计划设置恰当,学生合理分流。初步形成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重要参考、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录取体系。

5.建设听说语音室,全面开展英语学科听说训练。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职责

县(市、区)教育局要在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下,及时成立中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落实中考改革各项要求。

市、县两级教育科研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特长,加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数据支撑。

(二)加强保障能力

各县(市、区)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确保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市教育局统一建立涵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信息化平台并提供各县(市、区)使用。

(三)落实教师配备保障

根据艺术、体育学科改革任务要求,按照《美育改革备忘录》确定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配齐、配足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按要求到2020年配齐、配足体育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艺体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逐步完善规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考场设置和建设。统一体育考试场地设置和考试器材标准,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