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课程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9:28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1

1.确立实训课堂共同学习目标

确立实训课堂共同学习目标就是使全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在制定实训课程学习目标时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从而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学习凝聚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学习目标的实现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实训课堂学习氛围。实训课堂共同学习目标一般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目标。

2.制定实训课堂规章制度

在实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光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切合实际、全体学生认同的规章制度。但是我们要清楚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学生,而是组织课堂教学、支持课堂教与学的手段。只有制定学生理解和接纳的规章制度,学生才能自觉执行课堂管理制度,才能达到实训课堂管理的最佳效果,才能实现有序、有效的实训教学。实训课堂规章制度通常包括实训课堂纪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训设备管理制度、实训物料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等等。

3.建立实训课堂管理机构

营造积极向上的实训课堂学习氛围不仅需要有一位好的实训教师,更需要有一支素质良好、能够独立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使实训课堂充满活力,能够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健康发展。实训课堂管理应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统一的、强有力的实训管理机构。通常在实训课堂管理中结合企业管理模式,根据学情确定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同时制定实训课堂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从而确保在实训课堂教学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学习有标准,考核有依据。通过学生在实训课堂中的自我管理,促进学生树立实训课堂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课堂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与企业管理对接原则

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是实训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关键能力等方面,其中职业道德是职业能力的根本。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企业管理制度反映出来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章程,它规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要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并通过对应的奖惩措施体现出来。在实训课堂管理中,我们应充分反映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不仅劳动技术是一流的,而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知道遵守企业制度是成为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条件。我们要通过实训课堂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对接,激发学生形成自我需求的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实训课堂学习氛围。

2.服从学校管理原则

学校管理是以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师出勤考核、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为管理对象,其中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系列工作的核心所在,是整个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实训课堂教学是在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实训课堂管理应该服从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校企合作下的实训教学,对实训教师而言就是要面对学校和企业两种活动场所、师傅和教师两种身份,但实训教师的职业本质是教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实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课堂管理的需要。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在他们心目中实训教师就是老师,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是他们行动的榜样。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教师希望学生表现良好的实训课堂行为,那么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确立教师威信,才能创建良好的实训课堂学习氛围。

三、有效实施实训课堂管理的具体措施

师生的有效沟通是有效实施实训课堂管理的基础,教师必须明白地告诉学生校企合作下实训课堂管理是与企业职业素养要求相应的;实训课堂管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手段;只有达到自觉服从实训课堂管理将来才能适应企业生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

1.走进企业,认识职业

建立实训课堂管理秩序是实训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整个实训教学能否成功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实训课堂管理秩序。实训初期是建立良好实训课堂管理秩序的关键时间点,由于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学生一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实训,他们对实训学习目的是什么很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创建企业教育情景,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教育,让学生了解实训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白实训课堂管理的意义。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积极的自我应验预言效应,根据学情与学生一起制定实训课堂学习目标、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实训课堂管理秩序。比如第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职业道德要求和关键能力要求,然后教师、企业人员与学生一起结合实训课程标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确定实训课堂共同学习的目标和制定实训课堂规章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为以后营造实训课堂教学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准备。

2.校企融合,支持实训课堂管理

校企合作下的实训教学过程应是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再现。我们要在真实的企业生产项目引领下,创设企业生产工作情境,使其成为支持校企合作下的课堂管理情境的支撑。

(1)实训工场“车间化”,课堂文化企业化。

实训工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增强实践经验的学习与训练平台。实训工场里除了“物”的因素外,还存在着“实训工场文化”。所谓实训工场文化是指所有实训工场活动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守和享有的各种文化形态。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对课堂管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工场,并在实训工场张贴实训课堂规章制度、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训工场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悬挂该行业国内外或本地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技工的寄语,使学生具有奋斗的目标;通过宣传栏,传递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使学生懂得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必要性;按照管理要求,学生统一穿工作服、带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使学生具有企业员工意识。这样,通过实训工场“车间化”,创建良好的实训课堂文化气氛,促进有效的实训课堂教学。

(2)实训项目产品化,课堂管理企业化。

实训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职业的需求。师生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企业要求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共同制定为实现共同学习目标而组织的统一行动,这将对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比如企业、教师、学生在教学前应根据课程标准同时结合企业调研的结果,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实训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上,依据项目教学选题原则,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引进企业典型产品作为工作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企业产品的过程中形成学习目标,而这种企业性质的学习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实训课堂管理便于顺利实施。真实的企业产品加上真实的企业管理形式,对有效的实训课堂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实训课堂企业化管理应该是制度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等等。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管理者与执行者的一体化,使实训课堂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是生产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比如实训课堂管理者由教师、学生与企业人员组成,企业人员根据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时评价,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企业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企业不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企业鼓励的,然后学生根据企业人员的反馈意见进行自主管理。这种有目的的自主管理能够对学生思想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使实训课堂形成浓烈的生产学习氛围,促进实训的有效教学。

3.强化职业能力评价,营造职业岗位竞争氛围

在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评价是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校企合作下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工作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劳动技能评价、劳动责任评价、劳动秩序评价、关键能力评价等等。而评价的结果一定要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比如可以将评价的结果当做企业今后录用员工的依据,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评价的高度重视。因此通过职业能力评价,在实训过程中形成学习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实训课堂管理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校企联动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机制

[作者简介]戴翔东(1960-),男,河北青县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管理。(天津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会2012年立项课题“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i10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0-03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于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从培养高职生专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出发,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其中,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是推进双方合作联动的关键。

一、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和种类

(一)机制的内涵

在汉语词典里查阅“机制”一词的内涵,大体上的注释有“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①无论如何表述,机制的内涵都存在以下共同点:一是事物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机制的存在即为了协调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协调事物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以保证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综上所述,机制就是以一定的运行方式,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协调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二)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

校企联动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机制上达到协同,共同为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及人才的输入输出等方面搭建紧密的合作平台。通过上述对机制内涵的分析,所谓校企联动机制就是学校和企业为了使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协调有序地运行,并在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双方各自的利益,从而形成的双方共同遵循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它是各种制度、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那么,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就是以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为核心的一种校企联动机制。它的建立旨在通过校企联动这种方式,使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工作更加协调有序,更加显现效果,校企双方合作与往来更加紧密,培养的高职生更加符合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

(三)校企联动机制的种类

“百度百科”中对机制的分类有这样的叙述:从机制的功能来分,管理活动中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激励机制以增强人与组织的活力为目的;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制约机制以保障关系主体各自利益为目的;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根据上述对机制的功能分类,以及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这一活动的现实需要,课题组认为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应当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②③。在这里,动力机制是四种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换句话说,学校和企业只要有一方缺乏动力,甚至没有合作的意愿,就不可能促成双方的合作,联动也不可能产生。

二、建立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

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前提是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双方必须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如何使合作更加有效果等。因此,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成为合作伙伴的关键在于动力机制的建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育部的要求就成为其建立校企联动合作机制的一种外在动力。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要求驱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升级为对人才的竞争,获得既熟悉专业技术又掌握基层管理技能的人才的渴望,成为企业建立校企联动机制的内在动力。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所说,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当今时代的中心人物。还有学者认为,随着高度集权统一的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的方式发展,诸如区域经理、店铺经理,甚至是车间主任、工段长,他们作为一线管理者在企业中将扮演领导者、决策者、助手等多方面的角色④。由此可见,企业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是求贤若渴的,企业的生存、竞争、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基层管理人员队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孵化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技术和设备,这些正是校企联动产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当通过积极的走访交流,广开多种渠道,与企业在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目的、意义、方式、条件、双方的责权利等方面形成一致性的认识,为密切双方合作打好基础。同时,企业需要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战略的合作伙伴,敞开大门欢迎高职院校的来访、调研,将自身的基层管理人才需求与学校进行沟通,从而帮助学校制订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中包含着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必要的企业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企业的外在动力。例如,优先向校企联动的企业输送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聘请企业领导者担任学校的企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咨询和服务;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等。

(二)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

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问题上,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动,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大体上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等。

1.建立课程管理机制。课程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及调整机制、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机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机制、教材开发机制、课程考核制度等。课程设置及调整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设置课程体系并适时调整部分课程设置,增加生产管理、目标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沟通技巧等管理类课程,根据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培养的阶梯性,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课程间的衔接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及安排。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应当选择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主要涉及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项目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是为保证实践类课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由校企专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企业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生产技术标准等教学内容,合作开发的课程力求实现管理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契合。教材开发机制是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兼职教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或管理的要求,编写、开发基于培养基层管理技能的实用性教材的有关规定。课程考核制度主要是对考核的对象、考核的方式方法、课程考核的系统化设计等方面的规定。课程考核制度要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和管理技能的多维度考核的理念。

2.建立师资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包括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主要包括专职教师的选配和兼职教师的选聘机制,是激励企业将具有基层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推荐为兼职教师的具体措施以及由专业教师、管理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教学合作、资源共享的相关管理制度。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是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实训教学、课程考试以及教学改革,建立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对策措施,形成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的研究氛围的管理机制。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旨在培养和提升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企业实践制度对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走访、考察、调研,了解企业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接受企业的专业化培训,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进行规定。

(三)建立实践环节管理机制

实践环节管理机制包括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制度以及师带徒制度等。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主要是对学生在培养期间参加企业组织的生产实践或管理类实践(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包括实践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实践教学的模式方式、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企业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等。校内模拟实践环节是指在高职院校内的实训场所中,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项目,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环节。对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主要是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定。师带徒制度是指在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中,企业为学生安排一线管理、生产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指导学生从事一线生产或管理工作,“师傅”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和技能考核。

1.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为促进校企联动机制的顺利运行,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需要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一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校企合作方案,组织方案的专家论证,共同起草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等,为促进校企联动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建立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的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通过健全完善校企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和重要事项协商机制,保证双方的合作实现无缝连接。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考核方式的设计、学生基层管理技能达标方案、教学团队的组成方案等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决策机构的审议。

2.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评价机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中。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实践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校企之间的后续合作。为了对校企联动培养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一是成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的人员组成包括学校的教学督导部门、企业相关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评价机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二是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可以邀请行业管理部门的专家、管理咨询公司、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吸纳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第三方评价,主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水平、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等作出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帮助学校和企业更为客观地掌握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效果。

三、校企联动四种机制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涵盖内容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无论哪一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都必然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是核心

能否使校企联动的其他机制发挥作用,动力机制是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就会陷入形神不合的窘境。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主体,要注重在激励机制方面下工夫,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二)校企联动的运行机制是关键

正如肌体中流淌的血液对肌体的生存起着关键性作用,运行机制也是确保校企联动实施的关键。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贯穿于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决定性因素。这三个机制之间必须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联动。比如,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决定着企业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所以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师资管理机制的支撑。

(三)校企联动的保障机制是保证

保障机制是为其他三种机制提供组织保证和决策保证的。在校企双方合作正式启动以后,保障机制的建立不能有名无实,学校必须在此项工作上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督促学校和企业正确行使校企联动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权利,通过这种机制有效防止扯皮、推诿和管理真空的现象,使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真正发挥自身的职能,为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校企联动的评价机制是标尺

评价机制的重要在于它能够对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结果和效果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效度、信度的检验,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企业满意度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技能、能力、素质是否符合企业要求的重要评价标准。此外,评价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评价法等。

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建设是一个需要系统设计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体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校企在合作的前提下,互利互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注释]

①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4):22.

②张翠玲.基于公共资源管理视野的高职教育产学研政校企联动机制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00-101.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模块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国内大专院校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此课程站位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是研究制造业生产体系管理和服务业运作管理的一门应用型课程。由于它的强应用性和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成为培养学生现代经营理念、实际动手能力和现代生产控制和管理方法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调研,国内大专院校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实际,学生对制造业不了解,缺少工科基础,计算和图表使学生失去兴趣等教学效果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解决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模块体系。

一、课程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开展校外专家座谈会,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专家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进厂深入调研计划;

第二,课程组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深入调研,现有的生产相关的职业岗位具体有:生产统计员,班长,线/组长,生产工艺经理,生产改善经理,生产计划经理,调度员,质检员,库房管理员,维修组长,设备工程师,工装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精益生产经理在,物料主任等;

第三,课程组对上述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开设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理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确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理念,掌握基本的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基本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管理实践提供技能储备和理论指导。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课程对应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一)典型工作任务

1.执行生产战略

2.优化工厂现有空间布局设计和生产时间调度

3.制定、优化生产计划

4.现场管理

(二)职业能力

1.符合企业组织结构要求,能够从职能层的角度制定生产战略、战术并执行。

2.根据企业选址,总平面布置,能够分析现有工厂空间布局中不足之处,优化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实现“一个流”;通过生产调度,能够按时完成订单。

3.依据企业愿景,竞争战略,结合企业硬件设施,通过项目计划法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工期,并能够解决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环境优化等问题;计算出生产能力,为采购、接订单服务。

4.运用5s,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等方法,在车间里解决工艺、工装、设备等日常生产及突发生产状况;其中设备管理中制定设备维护制度,确定制度有效工作时间,保障交货期。研究运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如精益生产,Jit优化生产管理工作。

三、课程模块化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14个项目,具体课程模块构建如下:

(一)模块一:生产战略

生产战略模块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产战略作为执行层战略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认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战略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制定企业生产运作战略的能力。

生产战略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生产与运作战略案例分析、项目2生产与运作管理及生产战略相关概念认知、项目3制定生产战略的要点。

(二)模块二:生产系统设计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主要讲授企业生产系统空间组织设计和时间组织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辅助工程选址;能够优化现有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能够计算期量标准。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4选址案例分析、项目5生产系统及生产过程概念、项目6如何选址布置、项目7期量标准。

(三)模块三: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模块讲授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能够编制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绘制网络图并优化。

生产计划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8什么是生产计划、项目9如何制定生产作业计划、项目10项目计划。

(四)模块四: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模块讲授生产系统运行和维护,使得学生熟知当前生产管理技术、会进行现场管理、学会精益生产的原理、掌握设备磨损和故障规律,并制定设备保养维修制度等。

现场管理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1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概述、项目12现场管理及5S、项目13设备管理与tpm、项目14精益生产。

四、课程模块化构建后的教学效果评估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模块

大学的教育的趋势是向就业导向,一门课程能够延伸出哪些岗位供学生就业抉择,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本文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贴切制造业的特点,课程组进行了深入企业调研,获得了一手资料,明确了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岗位设置之后,再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置为:生产战略、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

课程组在进行课程模块化构建时,细分了14个项目,项目的设置是对模块化的补充,且模块中的每个细分项目都符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每个模块都有案例开始,汇报作业结束,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三)专业课讲座的形式新颖

课程组在进行模块构建时,安排现场管理模块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课讲座,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看到生产现场的视频,了解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专业课的讲座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为未来择业提供参考。

(四)形成课程组,优化专业课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4

【关键字】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缺乏高职特色。许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内在本质和酒店管理专业定位认识不够到位,甚至有些院校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与本科普通高校、中专职业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没有区别,仅仅是对本科课程体系的简单压缩或中职课程体系的复制等,没有形成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二)课程体系雷同,缺乏体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相同,注重职业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技能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证书等模块;90%以上院校开设了饭店业概况、饭店前厅部运行与管理、饭店客房部运行与管理、饭店餐饮部运行与管理、酒店管理专业英语、酒店营销、饭店酒水与酒吧运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课程。从中可以看出各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开设的课程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但长期以来,固化的课程体系只强调酒店面向一线基层而太过于注重技能培养,忽视了基础课程系统的构建,缺乏课程体系的创新及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缺乏校企间实质性合作,供需脱节。近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校企合作,但大多数的校企合作只重形式,通过简单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学生毕业时,酒店通过简单的面试后就接纳其实习,不做深层次的要求,缺乏校企间实质性合作。从某种程度上,企业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成败。校企合作的形式化、表面化,使得课程内容和企业岗位实际任务脱节,无法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二、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部长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高等职业教育是既要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又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的高端技能培养,做出专业特色,如外语的运用、服务意识的培养、沟通技巧的运用、管理技能的训练等方面,而不是单一的培养各部门的一线服务员。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在对企业深入调研后,分析并确定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路线是基层服务员高级服务员中基层管理人员,再依据实现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四大关键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服务能力、专业素养、管理及发展能力),设计并构建了适用于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课程体系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等渗透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去,给学生充分时间与真实企业接触,感受真实的行业氛围,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为实现其“零距离”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该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

三、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的实践

我们通过对两届学生样本进行新旧课程体系的实践检验,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实践必须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务、系部、学工、就业等多重机构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建立并完善“校企生”多层反馈评价制度等。

在实践期间,我们针对该课程体系的实施建立了校内课堂实训制度(含实训室管理制度)、校内企业轮岗实训制度、校内企业轮岗学习互助小组实施方案、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包含学生实习周报、指导老师的学生实习月报)、学生顶岗实习现场考核办法等,为该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组织、资源及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校企联盟;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科专业特色的具体表现,是人才培养目标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标志本科酒店管理成为独立学科。随着专业地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也受到了重视。

1校企联盟对于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校企联盟是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校企联盟有利于知识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与行业之间供需失衡现象普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设置课程,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现存问题、提高教育效率、服务辽宁经济的必要途径。(1)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资源共享的直接途径。作为应用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明显。由于受到教学硬件、教学师资、实习实践条件等方面限制,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不能符合岗位需求。通过校企联盟共建课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载体;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需要和取向,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学科本位”,造成酒店本科教育脱离企业和地方经济的需求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以企业为单一主体的“技能本位”课程设置,削弱了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失去高等教育意义。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校企双主体课程设置模式,是符合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3)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设置。酒店业已摆脱传统的业态,已融入到养老、休闲、地产、会展、医疗等行业。酒店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新要求。目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陈旧,脱离时代潮流。校企通过联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不符的问题在酒店本科教育中尚未得到解决。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首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在本科教育中,酒店管理曾作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而设立,致使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其次,各地区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未能契合当地酒店业发展需要。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为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要和当地酒店业发展需求,应根据地方酒店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征明显的课程门类。(2)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经管类课程为基础;是以传统价值为导向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是一种传统的、“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课程设置滞后、缺乏实效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间的偏差。(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缺少微观的把握,致使各地区、各院校间没有明显独立的特色。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模棱两可,导致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使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影响着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酒店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课时比例上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的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比例失衡,这削弱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饭店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理论未能及时应用和练习,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为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酒店管理本科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5)课程设置受条件限制。受限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课程按照教师能力开设,这种“因人设课”的现象在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中较普遍。再加上非专业出身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研究,又缺少酒店实践经验,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二,为了方便教学安排,减轻教学压力,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程放在最后一年,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由于所学知识未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实践能力不强。

3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的课程设置原则

校企联盟下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从课程设置效率、设置主体及实践性三个方面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课程设置原则。(1)高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能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需求。课程设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课程目标设定要针对酒店企业需求,结合时代要求,跟随社会进步而更新;课程资源方面,即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过于偏重“学科本位”的陈旧知识传授意义较小;课程门类方面,即根据毕业生工作职位的变化,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转化为不同课程目标,开设多门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初级岗位的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需求。此外,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及身体状况等。因此,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多主体原则。酒店管理本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多主体,即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课程专家、教师等组成。酒店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角度提出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想,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设置。多主体原则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地融合到高等教育中,建立起学校、企业、课程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模式,是校企共同参与到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是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3)课程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增强实践性及理论应用性。理论课程实践化,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仅靠获得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外在实践,既能省去中间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4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建议

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于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策略。(1)校企双方目标一致,明确各自分工。校企联盟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达成一致,建立共同课程目标。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前,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责范围及双方成员分工。例如,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归纳整理出酒店管理人才标准。校方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排序,安排教学计划等。(2)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目的。工作体系课程设置,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设置不用,其以工作任务为单位,按照工作体系结构,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以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为纽带,实现工作内容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确定课程设置主体。即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专家、课程编制专家、学校教师共同构成。传统课程设置以课程编制专家为主体,企业作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由于受到课程编制专家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所以,课程设置要让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其中。

5结论

建立校企联盟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类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目的的有效途径。当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及地方特色;偏向于“学科本位”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平衡;课程设置受到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基于此,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遵循高效性、多主体性及实践性等原则。为提高教育效率,校企双方应用一直目标,明确各自分工;在企业的配合下,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由企业、课程编制专家和教师三方共同设置课程。关于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勤.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07):76-80.

[2]王丹.守护“心灵之窗”领航中国眼视光事业发展访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J].中国科技产业,2014,(03):54-55.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3.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86-189.

[5]张敏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6

【摘要】本文在认真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存在问题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教育管理实践的研究,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与新课改、校企合作运行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115-0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急需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教学场所,校企合作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近些年,随着实训基地建设的日益被重视,我国职业学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各职业院校都加快了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存在实践教学的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考核等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发挥机电类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如何面向制造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新课题。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过程管理以及评价机制,校企合作没有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因此必须建立从一整套运行高效、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活动的高层次、全方位发展。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是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在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但校企合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校企合作程度不深。由于观念意识不到位,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不够,校企合作多是根据自身短期利益需要形成的,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撑,使得实训基地基地建成后的管理、运行机制僵硬、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多数还带有明显的传统的理念,延用的大都还是本科的教育模式,大部分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和企业的很好配合。

2.缺乏践操作技能的教师,学校作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主导力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从我国的高职院校师资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缺少或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工作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3.企业主动性不高。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企业只需从优秀的毕业生中挑选人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校企合作要企业额外支出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种高投入低回报,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内容

1.教学管理中引导校企合作活动的制度的研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职业院校都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在现行的管理体系中缺少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指导准则和管理评价条例,管理体制明显滞后于校企合作发展的要求。建立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的导向机制是促使职业学校专业积极走向社会、走近企业,真正实现与企业、社会无距离对接的积极尝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总结当前教学管理的制度和过程运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经济状况、企业需求,完善教学管理中利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构架的校企合作模式。

2.校企合作活动过程管理的制度的建立。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中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频率也越来越快,因此,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职业学校积极主动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专业建设的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和目标。校企合作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企业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是校企合作蓬勃开展的前题。只有校企双方利用实训基地,建立起相关、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呈现和谐向上的良好态势。

3.建立“校企合作式”模块化课改方案论证制度,促进学校模块化改革。在职业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是由政府机构或者行业协会设立的专家组或专职机构来进行的。而且这些课程都有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薄弱,缺乏模块化课程标准和方案,没有国家专门机构针对课程体系进行开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重任实际上是由各地方的职业学校在具体探索和实施。在模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实施方案、评价体系的落实中,都缺乏参与。

因此,校企教学合作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这一平台,学校院系加入行业协会内,与企业共同探讨职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而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模块化课程,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培养目标,进一步发展可将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将企业引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构建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各种课程模块,围绕职业能力设计去开发模块课程体系;积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改进学校实训基地和具体专业课程的结构,打破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生产的脱节问题;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专业素质能力真正提高。

4.通过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研究,建立我校多元化教学考核和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促进专业真正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劳动态度和对企业的忠诚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建立融社会企业需要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品格、公民责任和意识、参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意识、心理素质和家庭责任等都纳入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使学生首先能够成为一个合格高素质的公民和一个受到企业欢迎的职业人。建立和社会、企业相通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最终推动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

随着目前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操作性较强的全能型人才。所以,在高职校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管理与运行受到时间、空间、企业行业影响较大,必须作为专项模块来运作,使之处在良性循环状态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彦,许士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0).

[2]陈为,范骏,夏先明.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

[3]方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弹性学制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理论知识的单一化和市场经济的复杂化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学校提出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素质的思考。20世纪末,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崭露头角,并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些工科院校逐渐开始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兴的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研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我院自办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邀请行业、企业[柳州五菱汽车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审核工作;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我院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2010年我院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举办人才培养论坛,共同商讨校企合作,人才共育。虽然我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在合作中也发现不少问题。由于校企合作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总体上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此外,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包括我院目前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的期限、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基本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传统学制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出现越来越明显的缺陷:其一,忽视学校主体地位;其二,忽视职业学校学生差异性;其三,忽视专业的特殊性;其四,忽视市场需求的复杂性。这样,就使得学校办学被动、呆板,教师职业技能提高缺乏保障,教师上课缺乏动力,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针对这些现象仅靠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下进行小范围的改革,如进行单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等是行不通的。高校亟须在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建立新的教学机制,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企业建立学习制度――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类合格人才。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宽松的学习、就业、培训的环境和机会。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企业、市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逐步建立起学校企业之间、学校社会之间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部门应颁布相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制度

弹性学制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物,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应在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包括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实施原则、证书的认可等内容的总的指导性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规范弹性学制的实践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也要在国家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制定适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对弹性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制类型、学籍管理、证书的社会认可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学校应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必须推行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既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又可以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学分,颁布学分制度,并与证书教育制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通过考试,积累学分。各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代表各单科水平(能力)的单科证书,各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时即可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既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体现出企业的需求,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三、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特色课程体系

学制的变化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修订相应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其中方案的制定应由学校、企业两方面共同完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学习的需要,并且要按照“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两种类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一种类型是完成某种专业学习的基本课程模块,包括必修文化课、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技能课、选修文化课、选修专业课、选修专业技能课等课程类型的模块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旨在衡量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保证毕业生质量,能及时服务于整个市场经济,同时为学生第二职业的选择提供应用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另一种类型是便于分阶段学习的多样性的学制型课程模块,按学制分为一年制、二年制至五年制等不同类型。两种类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相对稳定又富于变化,相辅相成,互相照应。

四、严格过程管理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加强考核管理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8

 

学徒制是传统的技艺传承手段,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传承方式被现代职业教育吸收并创新。现代学徒制将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与现代化教育结合,让专业教师与职业师傅共同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会计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操能力,以解决毕业生求职难、企业会计岗位用人难的问题。

 

1现代学徒制相关概述及实施现状

 

学徒制是师徒一同工作,师傅向徒弟传授知识技能、徒弟边学边做的技艺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徒制逐渐走向以生产与教育并重、涉及广泛的教育性质和利益机制并由国家规范制度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典型的有德国“二元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1]这种现代学徒制使得学生兼具学徒身份,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获取更高职业技能。[2]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式过程中,主要采用订单班培养、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公司的方式。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会计教研室与东莞某会计事务所进行订单班联合培养、与广州若干会计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成立友诚钰信公司实现会计校内实训,以多种方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困境

 

2.1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政策支持,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倡导和实施这一职业教育制度,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的措施方案较为缺乏。在法律法规方面,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关系并未得到明确,例如,学生在这一教育制度实施下的法律身份等。而在制度层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拨款制度和就业准入机制,以及面向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推进制度。以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西方国家为例,由于存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责。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责任感认知不一,而且基层员工存在较大流动性,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实施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这成为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障碍的重要原因。

 

2.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落后于企业需求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主体。[3]学生毕业后就业走向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出纳等岗位居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定位在通用类企业,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虽然实训课程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实训力度较弱,职业特色并不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未能与目标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分享职业院校教育成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积极性。其现实表现为现代学徒制承接载体与提供培训岗位的不足,加大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难度。

 

2.3缺乏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加强学生工学过程的管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制定与工学交替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导致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考核、学分等方面与现代学徒制难以适应,降低了这一教育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3.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基础。[4]因此,国家应制定学徒制方面相关法规,提升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细化各方权责,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建议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或税收政策优惠,用于专门学徒培训支出和提升企业师傅的待遇,保证企业专款专用,避免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政府加强宣传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在高职院校方面,政府可以参考商业化拨款机制,结合学校设置的课程数量、学徒数量,通过指标量化分析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后的培训、就业质量进行合理拨款。根据高职院校的培训、就业质量来调节政府经费供给并设置奖惩机制,促进各大高职院校良性竞争,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有效性。

 

3.2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集群模式为主框架的人才培养机制。[5]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对工作性质相近的不同岗位要求进行融合,并以此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代学徒制。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在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商讨下,使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更为科学实用。在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课程、注册会计师认证课程等进行整合,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建立由学校负责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由企业负责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分工体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共同提升。同时,学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以校企双赢为工作出发点,使参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更乐意为学校提供场地、人员、岗位等支持,形成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融合的良性循环。

 

3.3建立校企协作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与之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合。由于这种教育制度的实施属于“跨界”教育,应遵循“双元管理”原则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如学徒考勤制度、实习召回制度等,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其次,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如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会计实习安排、学生管理办法、会计专业师傅标准等,确保文件能够符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求和实际情况。最后,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绩效考核体系。[5]在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时,院校需要对其中的考核项目进行细分,就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充分保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

 

4结论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为保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有效性,我国还需加大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学校与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能够共同获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9

按企业的标准和流程来实现高校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目标,让企业的要求、企业的模式、企业的技术走进软件工程实训课堂。在企业实际的需求和项目开发模式基础上,使学生建立软件工程意识、提高软件工程素质、增强软件项目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it技术人才为目标,引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组织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企业实践的特色,实训指导老师要在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不同项目开发的平台;了解企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收集企业允许公开的组织过程资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软件工程实训的课程大纲、课程章程、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平台和文档的定义、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选择、项目管理的实施等。为达到实训课企业化的目的,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应用软件企业的实际开发环境、项目管理环境、版本控制环境。

2)规范软件工程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以pmBoK为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过程进行,规范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思想。

3)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在指导教师层面,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构建了由企业导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有测试专长的老师组成的pmo,实时为各小组进行远程和现场技术支持;在学生层面,以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为参考,任命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并且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权限。

4)激励机制。将实训课程提升到项目的级别,定义实训课程的里程碑,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估,公布绩效信息,公平公正地给予团队和成员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训课程在企业实施的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训内容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成为单纯的技能培训。实训教师除了按企业项目的标准和流程要求指导学生,还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一套适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将探索的中心定位在如下几点。

1)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先行课,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止步于感性的认识,在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是值得探索的。

2)探索如何在学校实验室构建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学校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是以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构建的,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可以同时支持不同规模和类型项目开发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

3)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规范的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保障,因此,国内外的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由于课程类型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少在实践课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软件工程实训有不少于四周的时间,教师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4)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教师队伍及学生的组织结构。任何的项目开发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实训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不能简单的靠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也不能简单的分几个小组。因此,如何构建企业指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何根据学生的类型成立团队是值得探索的。

5)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期间需要的项目文档,构建团队的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项目文档,软件项目的国家标准就对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文档进行了定义。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对国标规定文档的裁剪是值得探索的。

基于以上五个探索要点,实训指导老师可制订如下的项目实施流程。

1)启动过程:制订实训章程,至少包括制订基本准则和确定实训项目。其中,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几点:

(1)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项目组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出勤管理,组长每周五将汇总情况上报指导教师;

(3)各项目组必须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项目例会时间(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组长指定相关人员做好例会记录,因特殊情况而缺席的人员,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

(4)每天课程结束之前,项目组组长将团队版本库上传给指导教师。实训项目指在深入软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裁剪到120人/天的规模,根据实训人数确定可选项目的数量。

2)规划过程:制订实训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验收计划等。管理计划指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过程中项目范围的变更处理、人员变更、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作详细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指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以及公平的绩效和考评,我们给所有参与实训的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形成由pmo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老师)、指导老师、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构成的四级项目人员结构。进度计划指将四周的实训时间,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定里程碑,各里程碑要进行评审验收。质量计划指确定要验收的项目文档和评审的节点等。项目文档指确定各团队要提交的项目文档,至少包含项目合同、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项目范围基准;项目进度管理计划、项目进度基准;项目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清单;项目沟通计划、设计报告、变更记录、例会记录、用户手册、项目总结报告。评审节点指结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订相应的评审节点,给出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措施。验收计划指给出实训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流程。总的原则是面向过程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每个同学在团队中的角色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考核。

3)执行与监控过程:按照规划阶段制订的计划,指导各团队的项目执行,在质量评审基础上给出各团队的调整措施,确保各团队所做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收尾过程:完成各团队的考核工作,进行实训组织过程资产的归档及实训总结。按照上面的实施流程,不断总结和优化软件工程实训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

结语

企业课程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

[作者简介]姜义林(1962-),男,山东烟台人,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山东淄博2553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08,项目主持人:姜义林)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31-02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强化顶岗实习的开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行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薄弱之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升顶岗实习的成效。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顶岗实习已得到国内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大部分院校已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导致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仅把顶岗实习当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非作为一门课程实施,没有将顶岗实习按照课程化管理的理念进行系统设计。其结果往往造成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缺失,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标准等要素没有明确定义,导致顶岗实习课程实施的随意性较大。

2.顶岗实习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各方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管理的成效。顶岗实习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使得问题容易积少成多。目前,电话、短信、QQ仍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顶岗实习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的要求。需要建立独立的信息运行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沟通,确保管理实施和指导的即时、有效。

3.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不完善。一方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文件或记录不系统,且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的管理难以实现校企协同管理,主要表现为校企协调共管机制不成熟,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热情不高。

4.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企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评价主体,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企业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渠道不畅通,未能实现多主体的综合性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起对顶岗实习的动态评价,形成以企业为评价主体,多主体综合性评价的限时评价体系。

二、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1.顶岗实习的一般课程属性。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繁多,通俗地讲,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属于教学过程。而教学活动又是以课程为介质的共同活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本质上具有课程的特征和特性。顶岗实习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学生1/6以上学业时间的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和学生就业所必需的,因此它又是一门所有专业所有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2.顶岗实习的特殊课程属性。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一般课程而言,必须解决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顶岗实习作为课程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然而与一般课程不同,顶岗实习在实施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主体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是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这就要求对顶岗实习的课程化改造应切合顶岗实习的特点。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既具备职业教育课程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属性。这种逻辑亲缘性的存在,确立了将顶岗实习作为课程实施的理论前提。

三、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途径

1.系统设计顶岗实习课程。顶岗实习课程(通常占1/6以上总学时)的学时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课程,其效果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顶岗实习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是课程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应将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顶岗实习的特点设计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第一,课程目标。与一般课程培养目标不同,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存在实习单位及其岗位和职业情境的差异,课程目标的特征表现在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不同阶段的顶岗实习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体验性顶岗实习侧重让学生体验工作、认知岗位,培养其通用能力;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在培养通用能力基础上,侧重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预就业顶岗实习在前两层能力目标基础上侧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第二,课程内容。在分析学生主要就业面向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顶岗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行业企业文化要素和企业制度规范,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目标和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预就业顶岗实习阶段,针对自动化责任工程师和电气传动责任工程师两个主要就业岗位,选取了胜任岗位要求的实习项目如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维护以及电机、变频器常见故障的检修等。当然,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应兼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已有的学习基础。

第三,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为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实习岗位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能够实现学用一致。在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中应对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做概括性描述,这体现了顶岗实习对岗位的具体要求。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预就业顶岗实习阶段明确规定实习岗位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运行维护、电气维修、调试和安装以及管理岗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根据顶岗实习的要求和课程实施的特点,对原来的生产岗位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能够适应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要求。

第四,指导教师的选择。顶岗实习学生需要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为保证顶岗实习课程质量,需要对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能力以及生师比做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指导教师应依据顶岗实习课程化实施的要求进行选择,并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如电子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阶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良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熟悉生产企业运作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企业指导教师要具备优良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参与。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如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精神、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周记的提交情况以及顶岗实结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修。

2.顶岗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顶岗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相对比较复杂,一是要提前落实数量充足的专业对口实习岗位,确保每位学生有岗可顶;二是与各企业积极沟通洽谈,落实企业指导教师,明确学生实习内容及具体工作任务,安排好学生食宿;三是按照顶岗实习指导手册或任务书要求,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四是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依据课程评价标准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三层次目标导向、三阶段组织实施”的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将顶岗实习课程培养目标分为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个层次,课程内容分成体验性顶岗实习、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和预就业顶岗实习三个教学模块,教学组织分三个阶段实施。

3.制定顶岗实习过程控制文件。强化过程管理是提升顶岗实习成效的重要抓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体现了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其理念和方法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依据iSo管理规范,制定顶岗实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顶岗实习过程控制程序》)、作业文件(《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等)和记录文件(《学生顶岗实习周记》《学生顶岗实习报告》等),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并严格组织实施,使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持续改进。

4.建立顶岗实习多元评价机制。学校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使顶岗实习的各参与主体既是评价主体,又成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评价机制能够使得学校能够全面、客观、即时地掌握顶岗实习信息,为改善顶岗实习管理、提升顶岗实习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除了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依据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成绩评定外,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需对实习期间的表现与收获进行自我评价,也对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家长亦应纳入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学生顶岗实习前签署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管理职责和义务,调动企业、学生家长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设立家长管理模块,学生家长可即时掌握学生实习的相关信息,对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已得到高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实施成效,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照香,姜义林.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

[2]潘学海.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3]祝登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