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2:27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

中图分类号:F11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入境旅游作为国际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旅游目的国(地)实现旅游创汇、提升国际形象与知名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旅游流是旅游现象的基础和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是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游客在空间区域内的迁移现象,既包括狭义的客流,也包含与此相关联的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货物流和文化流等[2,3]。旅游流具有流向和流量特征,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关系,以及目的地与其它目的地空间关系影响旅游流的强度和方向[4]。

Bruce通过对双边国家旅游流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政府责任、私营部门因素、无形因素、外部经济因素和政治与健康因素会对国际旅游流产生影[5]。JieZhang,CamillaJensen从旅游目的地供给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旅游流,认为目的地资源禀赋、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供给因素与国际旅游流存在高度相关性[6]。R.H.t.Smith和J.n.H.Britton较早研究了旅游流的测定问题[7,8],myriam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出游率指数和旅游者集中指数对欧洲旅游流进行了区域分析,指出客源市场的竞争已经变成了区域之间而不是国家之间的竞争[9]。n.Kelundran和maxwell.L.King、ChristineLim、JaeH.Kim和imada.moosa、HaiyanSong和StephenF.witt分别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直接和间接预测模型以及VaR模型对国际季度旅游流、韩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国际旅游流、澳大利亚国际旅游流和澳门国际旅游流进行了分析及测度[10,11,12,13]。Chia-LinChang等利用调整的aRima模型和带有季节因子的aRima模型,对东亚与泰国之间的国际旅游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时空聚合方法可以有效对全部月份和年份进行季节性预测[14]。minfengDeng,George

athanasopoulos运用客源地-目的地(oD)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澳大利亚国内和国际入境旅游流,结果表明客源地和目的地具有强烈的时空自相关性[15]。

国内学者张凌云较早使用了旅游流的概念,并给出了旅游流空间分布的概率模型,为研究旅游流空间定量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16]。张红、马耀峰和李永军分别通过对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旅游流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特征[17,18]。杨国良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结构特点以及流向和流量特征进行了分析[19]。马晓龙对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模拟,解释了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系统的调控建议[20]。张佑印、郑鹏、李创新、刘军胜等分别对北上广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中国三大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时空特征差异、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以及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21,22,23,24]。

综合以上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流的研究已经摒弃了单纯就研究旅游流而研究旅游流的桎梏,更加注重结合旅游流的测度指标,从区域的高度对旅游流影响因素、空间分布规律、空间竞争力、时空演变机制及旅游流集散模式进行深层次分析,对于活跃区域入境旅游流、加强入境旅游流国际区域合作、因时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区域尺度选取标准的不一样,研究旅游流的视角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文献大部聚焦于区域之间或者一个大的区域尺度进行旅游流时空变化的相关研究,对于较为微观的区域尺度关注的仍然较少,尤其是对于江西这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比较集中的省域的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动态方面的研究处于空心状态。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度方法及区域尺度范围内入境旅游流时空特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以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为切入点,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江西入境旅游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梳理,结合2000年~2012年的入境旅游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最新数据,使用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重心模型,从省域和城市入境旅游流两个层面出发,分析江西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从质量、内涵和效益上提升江西省入境旅游发展总体水平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发挥入境旅游在江西旅游强省中的积极作用。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和年际集中指数分析江西省入境旅游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江西入境旅游客流空间演变状况。

(1)年际变动指数。用来说明旅游流年际差异的相对量[25],其数学表达式为:

Yv=■×100%(1)

其中,Yv为年际变动指数;ni为第年度旅游流数值;n为年度总数。Yv值越趋近于100%,表明旅游流年际变动越小,客流越稳定。

(2)年际集中指数。用来度量旅游流在一段时段中各年度间集中与离散分布的指标[25],其计算公式为:

yv=■(2)

其中,yv为旅游流年际集中指数;xi为客源国第i年游客数值占时间段中客源国游客总数值的百分比;■为时间段中客源国游客数值的平均值占时间段中客源国游客总数值百分比的分子值;n为时间段内包含的年度数。yv值越大,说明旅游流年际差异性越大,客流随时间变化越不稳定;反之,则差异性越小,客流随时间变化越稳定;yv值趋近于零时,则表明旅游流在时段内均匀分布。

(3)地理集中指数。用来定量分析旅游流游客来源和强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26],其数学表达式为:

G=■×100(3)

式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游客人数;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地理集中指数越接近100,表明客源越集中,客源地越少,客源稳定性越差;反之,则客源越分散,客源地越多,客源稳定性越强。

(4)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通过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的,主要用来衡量洛伦兹曲线背离绝对均等状况的程度。基尼系数等于实际洛伦兹曲线同绝对均等线围成的月牙形面积[27](如图1所示),其计算公式为:

G=S/p(4)

S=p-H(5)

式中,S为洛伦兹曲线C和绝对均等对角线oL之间的oCL曲线的面积,p为绝对不均等折线oX、XL和绝对均等对角线oL围成的三角形oXL区域的面积,即p=0.5,因为oL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H为oCL以下区域的oXLC曲线的面积,H可通过利用excel软件绘制散点图、添加趋势线,求得该拟合趋势线的函数F(x),再利用定积分计算公式■F(x)dx求出。基尼系数越大说明集中程度越高,则分布越不均匀,基尼系数越小则说明市场集中程度越低,则分布越均匀。G值的国际警戒线为0.4,超过警戒线则说明不均匀现象较为严重[27]。

(5)重心模型。区域重心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确定区域重心空间区位以及不同年份区域重心空间区域的移动距离和方向[28],通过特定区域内某要素的重心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29],要素的分布重心也因此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6)

■、■分别为区域某要素分布重心的横纵坐标,Xi、Yi分别为区域中第i个次区域的中心横纵坐标,实际计算中通常以区域行政中心的坐标替代;mi为第i个次区域的属性值。

2.2数据来源

我国入境旅游流按照客源国(区)可分为外国游客、台湾游客、港澳游客和华侨共四类,因2000年后,华侨计入外国游客统计数据,故本文为了研究方便,以2000年至2012年外国游客、台湾游客、港澳游客三大入境客源地江西入境旅游人数与外汇收入为主要研究指标,选取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吉安、赣州、宜春、萍乡、新余共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2000年~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85年~2011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年~2008年)、江西旅游政务网入境旅游(2008年~2012年)统计公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官网中国旅游业(2005年~2012年)统计公报等相关资料。

3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

3.1江西省入境旅游概况

江西省入境旅游经过改革开放34年以来的发展,成绩显著,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两个重要指标大幅度提高。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人数156.18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48473万美元,相比1979年的0.44万人次和62万美元,分别增长了355倍和782倍,年均增长率为23.06%和24.51%。江西省入境旅游增长势头强劲,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江西省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占全国比重非常低,在全国位序中比较靠后。1979年至2010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占全国比重均低于1.00%,2011年、2012年分别为1.00%和1.18%;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比重却长期低于1.00%。1997年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位序22~27;旅游接待人次居全国位序21~28,2003年以后,位序慢慢靠前,2008年至2012年期间,维持在第21位;与中部其它5省位序相比,江西省在2004年至2012年连续9年排在最后一位。这种发展现状与江西旅游资源的丰度、档次及发展定位仍存在较大差距,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

2013年10月15日江西省《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将旅游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强省建设[30]。入境旅游作为江西提升区域国际形象与知名度、实现旅游创汇、增加就业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势必成为江西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3.2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时间演变分析

(1)入境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分析

根据公式(1),将江西省2000年~2012年入境旅游客流数据代入,得到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的年际变动指数,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13年来江西省入境旅游流在总体和细分上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趋势,但年际波动较不稳定。2000年~2006年,入境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均低于100%;到2007年,年际变动指数均突破100%,最高达到255.72%,变动指数大幅上升。说明2007年以前,江西入境旅游流规模发展比较缓慢,自2006年江西“入境旅游年”,启动了“入境旅游三年倍增计划”后,入境旅游流规模迅速增长,发展势态良好。

2000年至2005年,变动指数最大的是台湾游客,年际变动指数相比外国游客和港澳游客更接近100%。说明该时段内台湾游客稳定性较外国游客和港澳游客要强,主要是由于台湾游客基数较小,当时由于宣传推广以及两岸互动不足等原因,江西的地缘优势在促进台湾入境游客接待量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台湾游客增长速度最为缓慢,从另外的角度也显示了充足的发展后劲。2006年~2010年,变动指数最大的是外国游客,其中2006年和2007年年际变动指数接近100%,稳定性较强,客流增长不明显;2008年开始整体超过135%,年际变动强度较大,客流较不稳定,游客增速较快,后续发展潜力凸显。主要是因为“十一五”期间,江西实施入境旅游促进战略,借势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重点开发日韩及东南亚市场,增开国际航班及国际旅游包机业务,加强赣东北旅游圈庐山、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等代表性及高知名度景区在欧美市场的推介力度,并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签署关于建立旅游外宣合作关系协议,营造江西省旅游产业良好的海内外舆论环境,着重塑造和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大大促进了外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2011年和2012年,港澳游客变动指数最大,2012年达到255.72%的最高水平,客流波动十分显著,2011年相比2010年增加了14.075万人次,2012年与2011年相比增加10.0064万人次,港澳入境旅游市场潜力进一步爆发。自2003年江西省与泛珠三角区域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后,港澳地区就成了江西省最大的入境游客源地;而在2012年,江西省省长更是通过香港卫视,大力推介赣鄱美景,强势助推港澳入境旅游市场在江西的发展。

(2)入境客流与外汇收入增长率年际分析

根据江西省2000年~2012年历年的旅游客流与外汇收入数据,分别计算其年增长率,如图3所示。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与外汇收入增长率波动曲线基本一致,整体波动趋势相对平稳,均在20%~40%区间浮动。2003年入境旅游流下降到最低水平,呈现负增长,2004年达到最高增长水平。这说明受2003年“非典”对江西省入境旅游业的冲击过于显著。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2001年受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影响,江西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并持续到2002年,但入境旅游客流却呈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滞后效应,2008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流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最低增长率仍保持在20%左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江西入境旅游流虽然受突发事件、经济危机、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主要由于港澳台入境游客的稳定性及入境旅游促进战略的实施,使2006年以后江西入境旅游抗风险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入境旅游流年际集中指数分析

利用式(2),计算出江西省入境旅游2000年~2012年期间20个客源国(区)的年际集中指数(如表1所示),其它代表在年鉴中未精确统计数量的多个分散型客源国(区)总称。

由表1可知,年际集中指数最大的为美国0.679,其次为韩国0.539,两国集中指数都在0.5以上;年际集中指数在0.3以上0.5以下的有日本、德国和英国;在0.2~0.3之间的有新加坡、法国、俄罗斯;在0.1~0.2之间的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意大利、瑞士、瑞典和泰国;0.1以下的有西班牙和新西兰;1以上的则为多个分散客源国(区)的综合。其中,年际集中指数在0.3以下的是江西省入境旅游较为稳定的客源国(区),具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需要进行重点开发,加强形象和品牌推介,强化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年际集中指数在0.3以上的美、韩、日、德、英五国虽表现出年际变动较大的态势,但是因为稳定的基数效应,已经成为江西入境旅游发展的亚欧美主要客源国市场,既要保持这种基数优势,更要进一步挖掘其市场潜力,加强针对性营销,延长其入境旅游消费时间,提高入境旅游消费水平;对于其它分散客源国(区)需进行有重点的营销宣传,进一步提高江西入境旅游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培育新兴旅游市场。尤其明显的是韩国的集中指数仅次于美国,说明近几年韩国市场在江西发展迅速,成为了江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亚洲主阵地。2000年-2004年,韩国游客进入江西旅游平均每年三千左右,2005年以后开始突破一万,2008年迅速超越日本成为江西在亚洲的最大客源市场。

3.3江西省入境旅游流空间演变分析

(1)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集中指数分析

从整体上看,江西三大入境旅游市场中,港澳入境旅游市场为最大客源地,外国入境旅游市场虽然综合了众多国家客源市场,但是2000年至2012年间,外国入境游客总数从未超过港澳客源市场,台湾入境旅游市场在2006年以后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就外国入境旅游市场而言,2000年~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国(区)市场格局比较稳定,排在前19位的国家或地区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不同年份,位序有所调整。2000年~2004年,美日客源市场占主导;2005年~2012年,美日韩三足鼎立;2004年~2012年,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法国形成了前7强较为稳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格局。根据公式(3),将2000年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数据代入,计算出入境旅游流总的地理集中指数和外国游客的地理集中指数,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得知,江西入境旅游流总的地理集中指数都在60上下,平均值为60.75,表明江西入境旅游客流在整体上表现为相对较高的集中度,但集中指数曲线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与前述的市场格局较为吻合,并未突破港澳游客、外国游客及台湾游客的位序变化。从外国入境游客地理集中指数曲线图上,可以看到曲线呈总体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外国市场拓展面更加宽泛,由基于传统的美日两国主导的市场,逐渐转变为亚欧美三大洲7国多元主导的市场格局。同时,外国游客地理集中指数变化范围在30~42之间,表明外国客源市场呈现分散发展的趋势,与上述外国市场格局相符。

(2)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流分布均衡度分析

根据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计算原理,将江西省2000-2012年对应的11个设区市设区市入境旅游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总量由低到高排序,计算出各设区市的累积份额,各区入境旅游流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正逐年趋于绝对平均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式(4)、(5)计算出入境旅游流的基尼系数,发现江西省各设区市入境旅游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总体趋势在不断下降,2000年分别为0.4998、0.5781,2003年为0.4536、0.4426,2006年为0.4229、0.4341,2009年为0.3545、0.4200,2012年为0.3283、0.3497,基尼系数分别下降了0.1715和0.2284,并低于国际警戒线0.4的标准,说明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流相对差异已经缩小到较为合理的范围,旅游流在区域分布上表现为相对分散、均衡,客源结构更加完善。

(3)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流重心轨迹演变

出于研究需要,将1999年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数据作为参照,以反映出2000年的旅游流移动重心轨迹。运用公式(6),分别计算出1999年至2012年江西入境旅游客流和外汇收入的重心,并绘制成空间演变轨迹图(图5)。

根据图5,1999年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变化轨迹似一面带有撑杆的旗帜,呈现了如下特征:①整体表现为由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的移动趋势,同时夹杂了由较高纬度向低纬度的迂回移动趋。14年间,客流重心主要往东北方向移动,移动频数达57.14%,直线移动距离共计45.84Km,年际间的移动距离总计97.71Km,年均移动距离7.52Km。除个别年份外,年际间客流重心移动速度差异化相对较小。②与经度上的波动特征相比,纬度上的波动较为明显。其中,纬度方向移动的绝对差为0.43,实地对应距离约为47.70Km,经度方向移动的绝对差仅为0.18,实地对应距离约为18Km。说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差距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东西方向上的差距相对较小。③分阶段来看,1999年~2003年,客流重心往东北方向偏移趋势显著,年际变化较大,同时表现为较强的高纬度收敛态势;2003年~2007年,客流重心由东北往西南方向移动变化,年际变化在不断缩小,并表现为较为微弱的低纬度收敛趋势;2007年~2012年,客流重心呈明显的东北走势,并逐渐向南偏移,基本表现为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收敛的倾向且年际变化进一步缩小,2010年~2012年3年间体现的较为显著。根据江西省各设区市地理坐标的算术平均数求得11个城市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平均地理位置(115.77°e,28.05°n),并与江西入境旅游人次重心空间变动轨迹图进行比对,可以看出2000年~2012年旅游客流明显偏向东北方向。

根据图5,1999年~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变化轨迹似一个电闸形状,凸显了如下特征:①整体表现为由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和高纬度向低纬度迂回交错式的移动趋势。14年间,外汇收入重心主要向偏南尤其是西南方向移动,移动频数达50%;其次为偏北方向,移动频数达35.71%。直线移动距离共计19.88Km,年际间的移动距离总计144.62Km,年均移动距离10.33Km。2003年,外汇收入重心移动距离接近30Km,而2006年则不足3公里,表明江西省年际间客流重心移动速度差异化相对较大。②与客流重心移动轨迹在经纬度上的变化较为类似,外汇收入年际移动轨迹也主要集中在纬度上。其中,纬度方向移动的绝对差为0.40,实地对应距离约为44.38Km,经度方向移动的绝对差仅为0.18,实地对应距离约为18Km。说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流差距的扩大也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东西方向上的差距相对较小。③分阶段来看,1999年~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由东北向西南再偏移至东北方向,形成一个东北方向的开口,呈高低纬度迂回发散式发展趋势,年际波动较大;2003年~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由西南、西北向东南延伸,亦形成一个东北方向的开口,呈高低纬度迂回发散式发展趋势,年际波动较之前相对较小;2008年~2012年,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由东北向东再往西南偏移,形成一个西南方向的开口,但仍呈高低纬度迂回发散式发展趋势,年际波动相对增加。通过与11个城市的平均地理位置(115.77°e,28.05°n)的比对,江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空间变动轨迹亦明显偏向东北方向。

江西省入境旅游接待客流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在时空上体现迂回变化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收敛性和分散性,同时与11个城市的平均地理坐标相比,偏东北方向较为明显,并形成了南北之间、东西之间以及南北与东西之间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知名度及其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因素对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的显著影响。①江西南部的绝大部分都隶属于赣州市,作为江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一定程度上,赣州就是赣南的代名词。由于客家文化、古驿道、三百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濒临广东省的地缘优势,尤其是赣州三百山是香港人引用水的源头--东江的发源地之一,使其得以依托港澳游客为主的入境客源,先期在接待港澳入境游客方面效益显著,所以在入境旅游客流和外汇收入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随着区域整体交通的日益改善、旅游宣传效应影响的不断扩大以及港澳入境旅游旅游者消费观念的变化,赣南先发制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吸引力日渐被屏蔽。②赣东北属于江西高品质、强影响旅游资源密集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和龙虎山、中国瓷都景德镇、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等大批知名景点聚集,加上南昌省会城市的影响力,在资源禀赋的质量、档次、品位及旅游交通、旅游信息、旅游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赣东北旅游圈的打造进一步加强了区域间的互动合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水平大大提高,使之成为江西入境旅游接待的主要集聚区。尤其九江、景德镇在入境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旅游份额逐年增大,2008年~2012年九江和景德镇连续5年成为江西省第一、第二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在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方面,南昌、九江和景德镇也是独占鳌头。但省会城市南昌在其它地级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交通中转效应渐趋弱化,2008年以后入境旅游流规模由前两位变为三至五位之间,尤其是2010年~2012年,景德镇、吉安和上饶三个城市入境旅游发展规模明显壮大,位序已经超过南昌。③赣西、赣中、赣东,除了井冈山外,由于资源整体的档次和文化影响力还不够突出,旅游开发起步较晚,虽然崛起了大批新兴景区,但景区之间产品开发层次低,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合作共赢意识淡薄,加之营销宣传波及效应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入境旅游客源仍处在阶段性成长时期,因而整体差异相对较小。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江西省入境旅游发展的总结分析,综合其入境旅游客流及外汇收入数据,对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13年来江西省入境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在总体趋势和细分客源市场上的趋势呈现出较强一致性,但年际波动较大,增幅较不稳定。由于港澳台近程入境旅游市场的稳定性及入境旅游促进战略的实施,江西入境旅游抗风险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江西港澳台近程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仍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外国入境客源市场潜力还要进一步激发。年际集中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江西入境旅游客源国年际集中指数较高的,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具有稳定的基数效应,既是稳定的客源市场,又具有累积开发效应,应加强针对性营销;年际集中指数较低的,如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表现出年际间的较大稳定性,利于平衡年际入境旅游客流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需要进行重点开发,加强形象和品牌推介,强化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其中,韩国的年际集中指数仅次于美国,在江西入境旅游市场中迅速崛起,超越日本成为了江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在亚洲地区的最大客源市场。

第二,就入境旅游流的地理集中指数的分析结果来看,旅游流在整体空间上较为集中,但集中指数曲线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与港澳游客、外国游客及台湾游客多年不变的总序格局相符。空间上港澳游客的集中度,容易造成入境旅游对港澳市场的过度依赖,存在一定的风险。外国入境游客地理集中指数曲线呈总体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外国市场由传统的美日主导市场,逐渐转变为亚欧美三大洲7国多元主导的市场格局,由高度集中过渡到分散集中的发展态势,客源市场在不断拓展。从近几年江西入境旅游的发展趋势看,应加大开拓亚洲邻国市场的力度,利用地缘优势抢占亚洲区域客源市场,加速平衡江西入境旅游区域客源市场结构。

第三,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流的区域分布的均衡度显示,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流相对差异已经缩小到较为合理的范围,旅游流在区域分布上表现为相对分散、均衡,客源结构更加完善。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城市之间的竞争程度也在日益加剧。对江西省城市入境旅游客流重心与外汇旅游收入重心的时空移动轨迹的分析表明:①两者轨迹整体表现为由低纬度向较高纬度以及高纬度向低纬度迂回交错式的移动趋势,且纬度上轨迹变化特征显著于经度上的轨迹变化特征,反映出两者南北差异程度要大于东西差距程度。②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年均移动距离要大于客流重心的年均移动距离,体现了区域之间旅游外汇收入差距的不均衡现象更为严重。③虽然通过与11个城市的平均地理位置(115.77°e,28.05°n)的比对,入境旅游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变动轨迹均明显偏向东北方向,但是就两者本身的重心轨迹而言,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旅游外汇收入的重心移动轨迹主要偏向南-西南方向。充分体现了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知名度以及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因素对于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形成的显著影响。

[19]杨国良.四川境外游客构成及旅游流向和流量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2(6):24-27.

[20]马晓龙.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及系统调控[J].人文地理,2006(4):88-93.

[21]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2):90-94.

[22]郑鹏,马耀峰,等.1995-2007年中国三大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时空特征分析――基于theil系数的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4):168-172.

[23]李创新,马耀峰,等.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J].旅游学刊,2011(7):12-19.

[24]刘军胜,马耀峰,李振亭.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J].地理科学,2013(4):450-456.

[25]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游者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9-144.

[26]朱沁夫,李昭,杨樨.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游客集中程度方法的一个改进[J].旅游学刊,2011(4):26-29.

[27]叶德磊.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

[28]傅娟.建国以来新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动态转移轨迹与区域经济发展[J].新疆财经,2011(2):22-27.

[29]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1):117-120.

[30]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eB/oL].http://,2013-10-26.

temporalandSpatialVariationResearchof

inboundtouristFlowinJiangxi

wantian-hu,HUanGHe-ping

(BusinessSchool,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金武一体化;武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81-04

一、研究背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北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推进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威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拥有较为丰富且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只要进行科学开发,推陈出新,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其次,在实施关中(陕西)-天水(甘肃)经济一体化、兰(兰州)白(白银)定(定西)经济一体化之后,金昌-武威一体化也被提上日程。武威、金昌两市地缘相近,旅游资源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结构不甚合理。经济一体化将会带动两市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也势在必行。

二、武威市旅游要素空间结构分析

1.武威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武威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武威市旅游资源三大景系(自然景系、人文景系、服务景系)齐全,典型的旅游资源是:草原景观、峡谷景观、山岳景观、森林景观、民族民俗风情、现代宏伟工程、河流与天池景观、宗教文化、奇特地貌景观、古城与古建筑、古墓、西凉文化、石窟艺术。

全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组团性分散格局,景区景点呈现出以主要道路为轴线的密集地段性,312国道不仅本身是旅游资源线,而且沿路向两翼不断延伸出次一级旅游资源线。本区南部、西部以自然旅游景观为主,点缀着人文资源;中部、北部、东部为人文旅游资源,绿洲与大漠风光结合区。武威市从西南向东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分布着高山河谷地带、山前绿洲地带和沙漠地带三条自然景观带,也就是从南到北依次呈高山森林草原和少数民族风情、平原绿洲的人文景观、大漠风光三大特色旅游带。这三大特色带形成组团性分散格,但是又形成明显的十字交叉形分布模式:以312国道为纵轴、石羊河为横轴,26个景点中分布在312国道附近的就有10个,分布在石羊河流域的16个。另外,天祝县的3个景点也都分布在天祝小山峡一线。同时,旅游景点接近绿洲,有19个景点分布在绿洲区域。这种分布模式的形成是有一定渊源的:一方面,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312国道沿线是古丝绸要道,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14个人文景点就有10个分布在这一线;另一方面,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来讲,内陆河流域上游是山区,中游为绿洲区,即河流长期冲积形成的洪积扇或冲积扇区域,土壤肥沃,地下水出露,灌溉水源比较充沛,是发展农业耕作的最理想场所,而下游一般为沙漠戈壁区。另外,人文景点都分布在河流附近,这是因为水源是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所决定的。

2.武威市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体系分析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者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基础就是对旅游市场的研究。武威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客观全面地分析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布,对制定旅游资源开发政策、方针,以及具体开发规模、开发顺序和开发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威市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武威市的客源主要集中在国内与甘肃省临近的省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一些省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武威旅游的季节性较强,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尤其集中在夏季。武威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前来参观访问的游客一部分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团队游客,并且游客逗留时间很短,消费能力有限,基本无购物消费。在游客出游动机与出游方式选择上,据统计,有54.86%游客是亲友结伴而来的,通过旅行社组团游客比例仅占4.5%。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武威市内旅行社认为地接利润较低,业务较少,所以只注重组团外出旅游而忽略了组团进入旅游;二是武威旅游在丝路之旅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营销力度不够,从而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3.武威市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交通是游客抵达景区景点进行旅游活动的承载方式和必要条件,是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信息、资金、能量、客流和文化意境流的输送通道。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者到达旅游景点的容易程度,它是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是旅游潜在资源转变为现实资源的先决条件。

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兰州向西通往河西走廊的第一站。兰新线与包兰线、包中线交汇于此。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的中心地。兰新铁路、干武(干溏-武威)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省道211线贯穿全境,交通较为便利。但是,武威市地形狭长,地域广阔,景点分散,由于新建兰新铁路改道改线,加之目前仍没有专用的民用航空机场,更没有直达部分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航线,从而制约了一部分远距离游客的可进入性。从甘肃省会兰州到武威,由于祁连山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全程高速公路通行,花费近4个小时,火车最快也要近3个小时,对于游客来讲,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在途中,实属一种浪费。同时,如果乘火车离开武威,由于途径车次较少,预留卧铺席位较少,在旅游旺季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这大大制约了游客来武威旅游的积极性。这种交通状况成为制约武威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

连接度是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用以反映空间事物之间的可通达性,例如,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程度等等。其衡量指标有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α指数是网络中实际连线数目与可能最大连线数目的比率,如果其值介于(0―1),R=0,则表示只有孤立点存在;R=1表示每一个节点都存在与其它节点之间的连线。其计算公式为R=m/3*(n-2*p),经计算R=0.5,这也反映出武威市旅游景点之间交通联系较弱。

β指数为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是对网络连接性的度量,对于多节点的旅游区而言,连接不同旅游资源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越多等级越高,则连接性越好,旅游者往来各旅游景区点之间越方便,较高的指数是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的要求与保障,其公式为:β=m/n,式中:β表示交通网的连接度,m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n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即节点数的β取值一般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β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连接度越好。根据计算可知,n=26,m=37,则β=1.42,由此判断,武威市旅游资源交通网络的通达度较低,通过考察发现,虽然大多数景点分布在312国道附近,但其具体之间的交通联系仍然主要是县乡道,路况较差,通行能力较低,这是影响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γ指数是指网络中实际回路数与网络内可能存在的最大回路数之间的比率,其值介于(0―1)之间,若a=0意味着网络不存在回路,a=1表明网络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回路数目,即网络通达度极好。其计算公式为:γ=m-n+p/2*n-5*p,式中,m为网络中的边数目,n为顶点数目,p为网络中互不连接的亚图数目。经计算,m=37,n=26,p=1上,则γ=0.26,由此表明,武威市旅游资源的回路连接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即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联系程度较低,这会增加旅游的成本,从而降低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

三、武威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武威市应借助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契机,紧紧抓住金武一体化的优惠政策,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来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旅游资源整合

通过对金昌、武威两市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区域发展,资源状况,产业链条,人口流动,交通环境,接待能力,市场需求等旅游开发要素的比较分析,金昌、武威两地在旅游产业发展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互补优势。金昌、武威两市同饮一河水,唇齿相依、人脉相通、地缘相近,两个城市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历史上曾经同属一个行政区,都是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其次,金昌、武威两市同属石羊河流域、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相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市经济发展水平悬殊。金昌是中国的镍都,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大,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加工等支柱产业优势突出,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都在全国、全省前列。武威则是传统的农业区,发展基础和经济实力都位居全省后位。两市在水资源、能源、产业结构和城市辐射范围等方面都有着相互补充的现实基础。应充分挖掘金武两地资源特质,重组线路品牌,细化旅游产品,细分旅游市场,整合优势资源。应重点打造以雷台、文庙、罗什寺、白塔寺、天梯山、金昌骊古城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品牌;以武威沙漠越野基地、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红崖山水库、苏武山景区、金昌巴丹吉林沙漠魔鬼城为代表的沙漠探险游品牌;以威龙葡萄酒堡、莫高葡萄长廊、天祝小三峡、金武“农家乐”等为代表的乡村民俗风情游品牌;以金川公司、武威光伏风电基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游品牌。同时,还要连接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其他城市,共同打造以武威、金昌为重要节点,以河西走廊为轴线的丝绸之路品牌旅游线路。

(二)分层开发国内市场,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国内旅游市场开发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建议按照三个等级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即巩固提高甘肃、北京、黑龙江、贵州、四川、海南、吉林、青海、上海、10个一级市场;拓展增量陕西、河北、宁夏、广东、重庆、天津、新疆、山西、河南、江苏、内蒙古11个二级市场,使这些省份早日步入一级市场行列;积极吸纳湖南、湖北、云南、辽宁、广西、安徽、山东、福建8个省份客源,使三级市场焕发生机和活力。国际市场的开发应循序渐进、增强针对性。武威是丝绸文化和佛教文化荟萃之地,除了巩固传统客源,还应加强对具有佛教文化传统国家的宣传力度。鉴于武威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的独特地理位置,在发展沙产业过程中,也可和中东以色列等国展开合作交流,进而也可吸纳一部分中东国家客源。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旅游交通一体化

在国家投资范围内,重点抓好区域内干线公路、景区专线和景区之间连接公路的建设,着力构建旅游“大公交”,近期主要是以建设连通区域内各主要景区的公路主干道为重点,尤其是3a级以上重点景区的道路建设。其次是以金武高速为核心,辐射带动金武区域通村道路的改造扩建,力争形成金武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网络化交通格局。三是积极做好武威军民两用机场改扩建工程,与金昌机场共同形成航线互补的空中旅游交通网。

(四)科学设计旅游商品,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加快金武两地旅游商品研发步伐,着手建设金武两地旅游商品统一的产、购、销市场。特别是利用武威现有旅游商品,挖掘以西凉文化、民俗风情、沙漠生态、新能源、镍工业为特色的,智能化、折叠化、微型化、低碳化、环保性旅游商品、纪念品。同时,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两地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完善旅游商品物流体系,实施旅游购物增值战略,实现旅游商品规模化,形成能代表武威“马踏飞燕”和“镍都金昌”特色的多品种、高档次旅游商品、纪念品,全面提升金武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按照“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启动周边市场”的总体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实行旅游地接“一票制”,重点宣传推介武威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奇特自然风光。牵头景区、旅行社组建专业营销小分队,扶持旅游企业在外设立旅游联络处,常年驻扎目标市场,进行“渗透”型促销;根据春节、“五一”、“十一”、暑假等不同的月份、节庆、假期和消费群体的特点喜好,策划推出生态、休闲、健身、探险等特色主题产品,深度开发学生、白领、厂矿、会议、商务、摄影、科考、自驾车等不同消费群体,实现月月有亮点、季季有新高;加强与周边地州市旅游集团、旅行社、文化团体的联系,把旅游线路向周边区域和丝路沿线辐射,把景点开发向邻近市县延伸,把武威纳入丝绸之路等重要旅游线路,通过行业协作、区域联合,加快建设大武威旅游经济圈;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充分利用节会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武威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展国内国际客源市场。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培育旅游业为新的增长极

通过选取2005―2009年武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对武威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业对武威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近年来一直徘徊在5%左右的水平,这和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在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金昌武威属于同一发展地域。金昌市是我国的镍都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是新兴工业城市;武威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武威应借助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借助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带动金昌旅游业的发展,为金昌开发工业游提供经验,协调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共同做大做强旅游业。在新的发展机遇的条件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研究为理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依托,发挥“1+1>2”的整体效益,把金昌武威旅游业建成河西东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实现全方位、可持续、跨越式的一体化发展。然而,构筑金昌武威旅游一体化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仍需规划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们的共同努力。到那时,河西走廊东部将崛起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极。

总之,应充分挖掘金武两地资源特质,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金武一体化的优惠政策,有序开发,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充实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活动内容,进一步优化武威旅游空间结构布局,全面提升金武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报告[R].兰州: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5.

[2]郭剑英,王乃昂,熊明均.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与敦煌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3):127-132.

[3]刘丽娟.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及其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6):56-59.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长三角旅游业功能关系

一、引言

在城市职能体系中,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职能。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服务设施完善,交通方便快捷,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我国旅游业最先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型的区域之一,也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转型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旅游业的转型离不开城市的参与。本文试图在旅游客源地、中转地和目的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间的旅游业功能关系,以提供区域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决策参考依据。

旅游是一种因空间位移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跨度往往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障碍。旅游活动的空间异地性源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这种性质使得无法通过旅游产品的空间位移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只能通过旅游者的空间移动,即由客源地向目的地的空间移动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的旅游系统模型中,leiper1979年提出、1990年予以修正的模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leiper模型中,共有旅游者、旅游业、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等五个要素,其中,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三个空间要素尤为重要,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旅游系统(leiper把旅游系统描述为由旅游通道连接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组合)。对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等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对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翁瑾、杨开忠,2005)。

在旅游系统中,如果一个城市与“旅游通道”相对应,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我们便称之为“中转地”。与城市相对应的客源地、中转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旅游业功能关系分析的主要内容(图1)。对于长江三角洲的一个城市,这种空间相互作用表现在:作为客源地,为区域内其他城市提供旅游需求,或者通过区域内其他城市中转为区域外目的地提供旅游需求;作为中转地,在区域外客源地与区域内目的地之间、区域内客源地与区域外目的地之间及区域内客源地与区域内目的地之间架起桥梁;作为目的地,为区域内、外游客提供旅游产品。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二部分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旅游需求规模及其差异性,并讨论了区域内城市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问题,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的中转地功能,第四部分讨论了由景区型目的地组成的城市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问题。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注:在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功能关系中,中转地对应于长江三角洲内的一个城市。)

二、旅游客源地

一般说来,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游客的地区。根据地域空间范围大小的不同,客源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城市客源地、区域客源地、国家客源地等类型(郭鲁芳,2005)。就本节所要讨论的主题而言,基于城市的客源地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旅游需求规模及其差异性、区域内城市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水平及一个城市通过区域内其他城市中转为区域外目的地提供旅游需求的状况。限于资料,我们仅对前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

客源地的需求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的规模和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休假制度等。就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是影响城市旅游需求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通常其旅游需求规模越大;类似地,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越大,其旅游需求规模越大,城市的旅游需求规模与其人口规模具有正比例的关系。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0年,长三角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4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3.1%,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0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16.1%,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13亿元,占全国的进一步提高到18.8%。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相伴的是,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城市化水平看,2006年,上海城市化率最高,达到85.8%,城市化率超过70%的还有南京(77.6%)和无锡(71.9%);台州的城市化率最低,仅有17.7%。从居民的收入水平看,上海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为20668元,排在第一位,台州、宁波分别以19953元和19674元排在第二、三位,泰州最低为12682元;苏州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9278元,排在第一位,上海、无锡位列其后,泰州为5695元,排在最后。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加权调整。从调整后的收入水平看,上海最高,为19037元,而泰州、扬州等不到10000元(见表1)。

(注:(1)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口径相对应,城市化率指标我们采用的是“非农业人口比重”;(2)“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加权平均数。资料来源:绍兴市统计局:《绍兴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的旅游需求规模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的联系外,还与人口规模具有正比例关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差异悬殊。例如,上海2006年末户籍人口为1368万,居于首位,而舟山排在最后,仅有97万,前者是后者的14.1倍。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两个因素,上海因两项指标均居首位,其旅游需求规模无疑最大,而镇江、南通、扬州、泰州、舟山、台州等,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或者人口规模相对较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其旅游需求规模要小得多(与上海比)。

上述的分析说明了长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旅游需求规模存在的巨大差异性,下面转向分析长江三角洲国内旅游市场的客源地分布情况。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我们不能具体地说明上海的游客有多大比例流向南京、有多大比例流向杭州等详细的信息,但表2、表3还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抽样调查资料(见表2)显示,2003年,江苏的国内游客有54.5%来自沪苏浙三地,浙江的国内游客有68.6%来自沪苏浙三地。分城市看,在不包括上海、台州的14个城市中,除南京来自沪苏浙游客的比重较低外(29.1%),其他城市来自沪苏浙游客的比重均在50%以上,镇江的这一比重高达87%;其中,来自上海的比重在7.6%~19.9%之间,有12个城市的比重超过10%。从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者(过夜游客)的流向看,2005年,全国有11.5%的游客流向沪苏浙,而上海、江苏和浙江却分别有72.9%、75.1%和73.0%的游客流向沪苏浙。这些资料虽然不够精确,但已能揭示这样的事实,即对长江三角洲的一个城市而言,来自区域内其他城市游客对其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换句话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相互之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其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三、旅游中转地

中转地是指在旅游系统中具有“旅游通道”要素的特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地区城市。一般而言,中转地是指那些具有交通中转和出入境口岸功能,可以形成过往和过境游客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是交通发达的口岸城市或中心城市。以上海为例,假设一位香港游客想到镇江旅游,考虑到没有“香港——镇江”航线(目前镇江没有机场,不可能存在该航线),可能选择以下的路线:从香港乘坐飞机到上海,再从上海乘坐长途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到镇江。按照旅游系统的三个空间要素,香港是客源地,镇江是目的地,而从香港到镇江所经过的路径便构成了旅游通道。不难发现,上海在这个过程中显现了“旅游通道”的特征,在连接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上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对于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旅游业功能关系的分析而言,一个城市的中转地功能,无非是在区域内客源地与区域内目的地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图1第二类),在区域内客源地与区域外目的地之间(图1第三类)或区域外客源地与区域内目的地之间(图1第四类)起着纽带作用。考虑到长江三角洲城市相互间距离较近,彼此间交通较便利,一个城市的中转地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后两种类型的联系中。明确了这个问题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不同的交通方式对于一个城市的中转地功能形成的重要性。就长江三角洲而言,一个城市的中转地功能对旅客的航空运输能力依赖性较高,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的重要性可能要低得多。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到“中转”的内涵。以公路运输为例,尽管其客运量远高于其他运输方式(见表4),但以“游客”身份出现并涉及到我们所关注的“中转”的内涵的旅客占全部旅客的比例可能很低。另一方面主要考虑到航空运输在长途旅游(特别是出、入境旅游)中的重要地位及长三角城市间民航运输能力的巨大差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部级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纲要》在确定部级综合运输枢纽时,综合考虑了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两方面的因素。表4显示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在人员流动方面的集散中枢功能。

(注:(1)民用航空、水运为旅客吞吐量口径,铁路、公路为旅客发送量口径;(2)上海铁路、公路为跨省市旅客运输的行业统计数字;(3)水运仅提供长三角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数据,嘉兴港未提供旅客吞吐量数据。资料来源:《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在对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以入境旅游者为例来讨论长三角城市的中转地功能。之所以选择入境旅游者为例进行分析,主要是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数据的质量。在表5所列的长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中,2006年入境游客人均每天花费从185.1美元(南通)到233.2美元(上海)不等;在这些花费中,长途交通费占了比较大的份额,绍兴的入境旅游者这一份额最高,为23.2%,最低的无锡为5.1%。一般而言,长途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飞机、火车、汽车和轮船等。就上述九个城市的长途交通费的构成看,入境旅游者的航空交通费在长途交通费中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占有从70.6%(无锡)到97.8%(绍兴)不等的份额(见表5)。分析表明,一个城市在航空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对于其中转地功能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料来源:《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2007》,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资料来源: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7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08年3月7日。)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民航机场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在全国民航机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见表6)。2007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定期航班通航机场为148个(不含香港、澳门),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有9个,分别是: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南通兴东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和舟山机场。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9个机场共计完成旅客吞吐量7699.7万人次,约占全国的19.9%,完成飞机起降架次71.1万次,约占全国的18.0%。从旅客吞吐量看,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2007年分别完成旅客吞吐量2892.0万人次和2263.3万人次,在全国1148个机场中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9个机场中,不同机场在中国航空网络乃至世界航空网络中的地位差异悬殊。从旅客吞吐量看,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在长三角的9个机场中居于第一层次,2007年合计完成旅客吞吐量5155.3万人次,占9个机场总和的67.0%;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能力居于第二层次;其他机场则处于第三层次。从覆盖的地域范围看,上海空港也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6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了到上海的定期航班,其中有52家国际及地区的航空公司开通了到上海的航班,有83个国内城市和98个国际及地区城市与上海通航,通航城市2005年增加了19个。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目标是力争经过若干年努力,建成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其他机场不仅国内通航城市比上海少许多,国际通航城市更是无法与上海两个机场相比,南通兴东机场、舟山机场等甚至没有开通国际航班。因此,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机场概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海的中转地功能最强,杭州、南京和宁波也有一定的中转地功能,而其他城市的中转地功能相对较弱。

四、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的集中供给地,是“拥有特定性质旅游资源以及相应的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张辉,2002)。根据地域空间范围大小的不同,旅游目的地可分为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目的地和目的地国家(郭鲁芳,2005)。景区型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目的地的最小空间单位;城市旅游目的地是从一个特定旅游区域空间范围来划分的,通常由多个旅游景区组成,原则上等于行政区域上的城市划分;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是从一个国家空间范围来划分的,通常由多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组成;而旅游目的地国家是从世界旅游空间范围和跨国旅游来划分的,属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范畴,一般由多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组成。

就我们的分析而言,关注的重点是由景区型目的地组成的城市目的地。自从2000年我国旅游景区实施评定标准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内a级景区的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05年度,共有232家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3a级景区、2a级景区和1a级景区分别为107家、35家、83家和7家(表7)。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城市a级景区的数量是不同的,达到20家的城市有苏州(24家)、无锡(24家)、南京(23家)和杭州(20家),a级景区数量较少的城市主要有泰州(5家)、湖州(6家)、舟山(6家)和台州(7家)等。本质上看,一个城市目的地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景区的数量,更取决于景区的质量(等级)。如果考虑景区的等级,长三角景区的空间分布又发生了变化。例如4a级景区,上海、苏州各为17家,杭州有16家,而泰州、舟山只有1家。

一般地说,对于不同等级的景区,如果一个景区的等级越高,对游客往往也越具有吸引力,但这不是绝对的。对于同一级别的景区而言,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不仅与景区本身的资源条件有关,也与景区的可到达性、景区的服务质量、政府政策、旅游促销等因素有关。为此,我们给出了2006年长三角各城市的旅游人数(见表7),作为对a级景区空间分布分析的补充。

2006年,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的国内旅游人数为40199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为1430万人次。分城市看,不同城市差异悬殊。到上海的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9684万人次和606万人次,均居首位,分别占长三角的24.1%和42.4%,而到泰州的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仅有567万人次和3万人次,排在最后。综合考虑长三角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状况及2004年各城市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的资料,可以认为:上海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最大,苏州、杭州次之,南京、无锡和宁波再次之,其他城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小。

(注:a级景区数量为截止到2005年度评定数量;旅游人数为2006年度数据。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网(http://ta.com/);《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7)。)

五、结论

在前文中,我们对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作为源地、中转地及目的地的地位分别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现在,我们对前述的分析做进一步的归纳。综合前文的分析,并结合其它本文未仔细讨论的因素(如不同城市居民旅游消费习惯的差异性,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因素,其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等),我们对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中转地及目的地的大小或强弱进行了概括性的判断(见表8)。

(注:++++最大或最强、+++表示比较大或比较强、++表示一般、+表示较小或较弱。)

表8提供的信息包括:(1)作为客源地,上海为“++++”级,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为“++”级,其他城市为“+”级;(2)作为中转地,上海为“++++”级,南京、杭州和宁波为“++”级,其他城市为“+”级;(3)作为目的地,上海为“++++”级,苏州、杭州为“+++”级,南京、无锡和宁波为“++”级,其他城市为“+”级。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m].中国杭州http://,2003.

[3]郭鲁芳等:旅游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4

入境旅游作为“出口创汇”的产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宣国富,2012)。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68.6万人次,排世界第四名,位于发展中国家之首;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2013年接待入境游客6976.9万人次,仅次于法国,排世界第二名①。通过入境旅游来分析中美两国的国际关系,即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联系起来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时空结构、市场细分和预测研究4个方面(薛刚,等,2008)。其中,对客源市场时空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取指标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把它作为市场定位、预测和营销的依据。国外对该方面研究相对较少,myriam(1995)使用旅游者集中指数(touristintensityindex)、出游指数(touristoriginindex)和地理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index)来研究欧洲地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旅游流,得出竞争不是存在于国家之间而是存在于区域之间的结论;tak-keeHui和ChiChingYuen(2002)运用季节性指数分析了日本游客赴新加坡旅游,得出在新加坡呈现出稳定的季节性特征等。国内学者最初多以市场占有率或增长率来分析和划分旅游市场(刘锋,1999);李景宜和孙根年(2002)用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两个指标建立市场竞争态矩阵,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进行精确分析与把握;马耀峰和梁旺兵(2005)提出亲景度模型来定量测定客源市场对目的地的旅游偏好,并分析了美国游客对中国六大热点城市旅游偏好的差异;周彩屏(2008)用转移-份额(SSm)分析方法对浙江的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演化进行定量测评;也有学者结合市场竞争态和亲景度模型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等(张艳,等,2007;刘春济,高静,2007;杨斯涵,等,2011)。纵观上述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各客源国入境后的空间分布的分析,或者是对某省市入境市场的探讨,比较两个国家旅游市场大小的研究较少。

为更全面地分析国家或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结构,本文构建一种新的市场分析模型,从目的地和客源地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一国入境旅游市场大小。目的地视角选取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多样性3个指标,客源地视角选取市场重要度、旅游偏好和旅游吨位指数3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场重要度-旅游偏好二维组合矩阵,并使用arcGiS软件,结合市场占有率和旅游偏好2个指标,对比分析中美入境旅游市场大小和竞争力,为中国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

1概念模型、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多源一汇的概念模型

旅游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为了全面地了解其市场需求,需要从目的地和客源地两个断面进行分析(孙根年,2005)。o-D(origin-Destination)矩阵分析在区域交通流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对交通网络的起讫点构建和需求量预测具有重要作用(杨兆升,1996)。我们将这种方法引入旅游市场分析,构建了入境旅游过程o-D矩阵分析框架(见图1)。入境旅游是多个客源地向某个目的地汇聚的过程:对于目的地(D1)来讲,各客源地(Si,i=1,2,3,…,n)从四面八方汇入,形成多股入境旅游流(qi,i=1,2,3,…,n),各旅游流的大小反映在目的地占据的市场份额差异(占有率αi,i=1,2,3,…,n);对于每个客源地来说,出境旅游流向多样,汇入各目的地人数的不同折射出对各目的地偏好的差异(βi,i=1,2,3,…,n)。

1.2研究方法

1.2.1目的地视角的市场分析

从目的地视角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分析,是对各客源地在目的地所占市场份额的探讨,选取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多样性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

a.市场占有率:指某客源国入境某目的地国人数占该目的地国接待总入境游客的比例。

1.2.2客源地视角的市场分析

各国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导致其出境旅游人数的差距,再者,距离远近和游客认知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客源国的出境旅游流向,因此,从客源地视角来对入境旅游市场分析,需要考虑市场重要度、旅游偏好和旅游吨位指数3个指标。

a.市场重要度:为某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占世界出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体现了该国在世界出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

1.3数据来源

本文搜集了2003年至2013年相关旅游数据,并以2012年和2013年均值数据为基础,选取入境中美两国各自前40个客源国为样本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入境中美两国的外国客源市场分析,因此港澳台三地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不予考虑,极少数国家出境旅游数据缺失,它们在中美入境市场中地位较低(多属于前40个客源国的后20位),对本文分析结果影响甚微,故在涉及市场重要度和旅游偏好分析时,把这些国家予以剔除。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数据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美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旅游与旅行办公室网站internationalVisitationtotheUnitedStates[eB/oL].http://tinet.ita.doc.gov/outreachpages/inbound.generalinformation.inboundoverview.html.;各国出境旅游人数和世界出境旅游总数来自世界银行的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世界发展指数》)worldBankGroup.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13[m].washington:worldBankpublications.。

2中美入境旅游市场对比分析

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影响,两者呈现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赵磊,王佳,2015)。入境旅游直观反映了某国对世界各国居民的吸引力,能促进就业、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并促进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是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产业。表1为2003年至2013年中美入境旅游发展历程的比较。近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迅捷,各项增长率均高于美国,但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尽管中国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可观,但大部分为港澳台游客,入境外国游客比例不大。2003年至2013年,美国入境旅游人数从4122万人次增长到6977万人次,中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从1140万人次增长到2629万人次,两者之间的差距在2.3~2.7倍。不仅如此,入境游客的人均花费差异更大,2003年至2013年,美国入境游客人均花费从2315美元增长到3075美元,而中国入境游客人均花费从528美元增长到928美元,两者相差3.3~4.4倍。

一般来说,入境外国游客的多少反映了客源市场的大小,人均旅游花费的高低反映了旅游的享受水平,两者共同影响了某国入境旅游业绩和旅游竞争力水平。在此基于上,采用上一节构建的o-D矩阵分析模型,着眼内部集中度、多样性和外部旅游偏好和吨位指数,分析中美入境旅游市场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2.1基于市场占有率、集中度和多样性的比较

各客源地在某目的地占取的市场份额不同,会直接影响该目的地入境客源市场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从表2来看,中国方面,韩国为首位客源市场,市场占有率达15.03%;前四位客源市场还包括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累计市场占有率为43.47%;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蒙古为前八位客源市场的后四位,8国市场占有率之和为60.3%。美国方面,加拿大为第一客源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33.78%;它与墨西哥、英国、日本构成前四位客源市场,累计占有率为65.72%;德国、巴西、中国、法国紧随其后,8国市场占有率之和为75.89%。对比分析,美国的CR1、CR4、CR8值分别是中国的2.25、1.51和1.26倍,美国客源市场与中国相比具有高度集中性;中国的HHi值是美国的1.24倍,入境客源市场更为多样。综上所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集中度低、多样性高,说明市场更为稳定,但各客源国“众口难调”,不利于市场营销;美国入境旅游市场集中度高,由少数几个客源市场垄断、多样性低,这在市场营销方面更为有利,但市场稳定性较差。

2.2基于市场重要度、旅游偏好和吨位指数的比较

旅游活动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依托的非必须消费活动,国际旅游在此体现得更为明显。从全球旅游大市场来讲,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出境旅游市场的“核心骨干”,而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使其超越美洲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境旅游市场。因此,在现阶段,国际旅游市场展现出欧洲、亚太和美洲“三足鼎立”的格局(杨音南,2009)。本文节选出中美两国共有的国际前20位出境旅游客源国,从客源地视角着重探讨中美共有的国际旅游圈关系(见表3)。

从市场重要度来看,中国等8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市场重要度均>2%,是国际旅游核心客源市场;荷兰等7国出境旅游人数在1200万~2000万间,市场重要度在1%~2%间,在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西班牙等5国出境人数小于1200万,市场重要度

从旅游偏好视角来看,洲际差异如下:除俄罗斯外,其他10个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旅游偏好明显强于对中国的旅游偏好;亚洲的韩国、新加坡2国对中国旅游偏好更强,日本、印度对美国旅游偏好更强;美洲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旅游偏好极强,而对中国旅游偏好极弱;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对美国旅游偏好略强于中国。综上分析,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对中国的旅游偏好强于美国,其余15国对美国的旅游偏好强于中国。由此可见,美国对世界出境旅游大国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中国,入境旅游更为发达。

从吨位指数来看,中美两国旅游吨位指数分别为225.2和574.3,美国是中国的2.6倍,由此说明美国的旅游实力比中国强。这是由美国软硬实力均强于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成熟所致。

2.3基于市场重要度-旅游偏好二维矩阵的比较

各客源国出境人数的不同决定了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地位的差异,再者,中美两国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对各客源国的吸引力也存在差别。在此,本文以市场重要度指数为纵坐标,将各客源国分为非常重要(γ≥2%)、重要(1%≤γ

中国方面(马来西亚、伊朗、巴基斯坦3国出境数据暂缺,见表4),纵向来讲,15个客源国市场重要度≥1%,22个客源国市场重要度

美国方面(台湾地区和挪威、巴哈马、牙买加3国出境数据暂缺。见表5),纵向来讲,15个客源国市场重要度≥1%,21个客源国市场重要度均

表4、表5对比分析,中国方面,位于矩阵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客源国数目分别为2、7、13、15;美国方面,位于矩阵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客源国数目分别为3、8、12、13,中美两国差异不大。具体来看:(1)中国方面,市场重要度≥1%的15个国家有13国对中旅游偏好

2.4基于市场占有率和旅游偏好双指标的比较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前提。因此,查清自己的客源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有的放矢的市场营销,提高各市场旅游偏好及到访率,是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有力手段。本节结合市场占有率和旅游偏好2个指标,从市场占有率角度将各客源国分为一级市场(α≥10%)、二级市场(3%≤α

中国方面,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极少数国家或地区出境旅游数据缺失,对应的市场重要度和旅游偏好值空白,因此,单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客源国数目与市场占有率和旅游偏好双指标分析的客源国数目有差别。,韩国、日本2国是一级客源市场,市场占有率之和为26.99%;蒙古、马来西亚、美国等7国为二级客源市场,累计市场占有率达36.97%;三级、四级客源市场包括加拿大、泰国等31国,累计市场占有率为30.14%。从空间分布来看(见图2),中国绝大部分一级、二级客源市场地处中亚、东亚及东南亚,与中国空间距离近,同时,南亚、欧美、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如印度、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它们出境人口基数大,多为中国二级、三级客源市场。对中国呈强、中强旅游偏好的客源国集中在中亚、东亚、东南亚地区;南亚的印尼、印度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中国呈中弱旅游偏好;除俄罗斯和美国,其他欧美国家对中均呈弱旅游偏好。中国各客源国在中市场占有率从高到低依次基本为亚洲、大洋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对中旅游偏好从强到弱也符合这一规律,由此可见,旅游流基本呈现出“距离衰减”规律,地理距离的增加对入境游客数量有负向影响(方远平,等,2014;鲁小波,等,2015)。

美国方面,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是一级客源市场,市场占有率之和为54.7%,两国占据美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二级客源市场包括英国和日本两国,累计市场占有率为11.01%;三级、四级客源市场包括德国、中国等36国,累计市场占有率29.41%。从空间分布来看(见图3),美国2个一级市场地处北美,与美国接壤;二级、三级客源市场跳出北美,分布在西欧、南美、东亚和大洋洲,客源分布更广。对美国呈强、中强旅游偏好的11国除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余9国均地处美洲;对美国呈中弱、弱旅游偏好的客源国除去南美几个国家外,绝大部分地处亚洲和欧洲。各客源国在美市场占有率从高到低依次基本为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对美旅游偏好从强到弱也符合这一规律。

图2、图3对比分析:(1)中国入境游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客源市场数目分别为2、7、9、22,美国入境游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客源市场数目分别为2、2、9、27,中美两国一级、三级客源市场数目持平,但中国二级客源市场数量较多而四级客源市场较少,与上文得出的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更为多样和分散的结果相吻合。(2)中美两国旅游圈层存在差异性:亚洲各国为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它们对中旅游偏好也较强;北美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主要市场且对美偏好极强;欧洲和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为两国旅游圈的交集部分。

3结论

本文构建一种新的市场分析模型,从目的地和客源地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一国入境旅游市场大小,并分别选取入境中美前40个客源国,对中美两国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一,从目的地视角来看,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更为多样和分散,美国客源市场更为集中。究其原因,中国位于亚洲大陆,邻国众多,再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欧美各国贸易频繁,客源市场遍布亚、欧、美等各大洲;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仅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接壤,与欧洲联系紧密而与亚洲各国关系相对疏远,客源市场集中于欧美地区。

第二,从客源地视角来看,首先从国际前20位出境旅游大国来讲,除俄罗斯,其他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国家对美国旅游偏好更强;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对中国旅游偏好更强,而日本、印度对美国旅游偏好更强。从中美两国各自前40位客源市场来讲,美国各客源国对其平均旅游偏好是中国的3倍,说明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更强,美国旅游吨位指数是中国的2.6倍,旅游竞争力强于中国。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5

要害词:*;邵阳;客源市场;开发

一、*旅游资源

(一)*概况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景区,地处湘西南边陲,东与南岳相望,南和桂林毗邻,北同武陵源呼应。相对于周边景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伍。

(二)旅游资源介绍

*景区面积108km2,由五大景区构成,景点达77余处。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拥有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凤凰古城、张家界相比,景点更具原生态,是湖南继武陵源之后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1、特有的自然景观。*拥有丹霞之魂八角寨,栩栩如生的骆驼峰,幽深雅致的紫霞洞,清澈明净的扶夷江,鬼斧神工的牛鼻寨等五大景区。还有象形丹霞绝景如将军岩、天生桥、辣椒峰、天一巷、象鼻石、鲸鱼闹海,神秘的风神洞等景观。汇丹霞、碧岭、奇峰、幽谷、神洞、秀水于一地,集雄、险、奇、秀、幽、旷为一体。

2、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区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内蕴博大精深,文明积淀悠远深厚。这里有10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白面古寨,历代农民起义的古城堡遗址,岳飞招安杨再兴的神龙庵遗址,晚清重臣的宗祠和墓葬——清代两广总督刘长佑、南洋通商大臣刘坤—的墓地。还有香火鼎盛的古刹名寺,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众多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文化。

二、*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特征

1、客源地理分布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体。随着*旅游区的开发建造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开辟,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客源市场地理特征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比重较少,入境游客缺乏。(1)省内游客以邵阳为主体。据调查统计,*客源市场中,省内客源市场占94.6%,其中邵阳占46.9%,长沙占22.4%,永州占10.3%,株州占6.9%,湘潭占5.9%。*省内客源市场主要以邵阳为最大的客源市场。新宁县隶属邵阳市,邵阳市是省内较大的城市,有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和强盛的经济实力,市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量大,距离*142km,有直达的公路,交通方便,居民的出游率较高。(2)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其客源市场仅占总量的5.4%,其中广东客源量占1.8%,广西占1.4%,北京占0.9%,其他少量游客来自山东、山西、上海、青海、福建等地区。海外客源市场游客量仅有百分之零点几,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主要由于新宁县地处偏僻,其境内还没有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

2、对过境游客依赖性较大。新宁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长期过分依赖桂林和邵阳两地。一部分为过境游客,据调查,约20%的游客是路过湖南去桂林旅游的。另一部分为商务游客,约有46.9%是外地来邵阳的各类商务、会议和其他公务的外地游客和少量的当地游客。只有33.1%的游客是专程来*游览观光的。

(二)*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1、*游客总量增长迟缓。长期以来,来*旅游的主要是去桂林的过境游客和来邵阳的商务游客,一直以这两地的旅游者为主要客源地,游客的重游率又比较低,*游客量的平均增长率只有9.5%。而张家界自1982年开发以来,游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入境游客不断增加。

2、目标客源市场潜力不足。*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城镇人口旅游发生率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只有2009.09万人,出游人数有限,规模小。农村人口有3621.18万人,人数多却收入低,潜在的农村旅游者,由于受经济限制,很难外出旅游。根据游客人口特征分析得出,来*旅游的农民只有1.8%,*客源市场开发没有把握好农村这个大的群体,目标市场狭窄。

3、客源结构失衡。省外和入境游客比例太低,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消费水平处在中等偏低,高收入游客较少,行政单位人员居多数,企业、学生占一部分,其他职业的很少,客源结构严峻失衡。

三、*客源市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区位劣势,可进入性差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在五岭和雪峰山的包围之中,交通线的建造有较大困难,到目前为止,仅有级别较低的省级公路连通外界,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对外交通较为困难。同时,新宁县在区位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空间中央,距大中城市的空间距离都在100km以上,时距在4小时以上,是一个远离客源地的旅游目的地。因而*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客源组织颇有难度。

(二)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设施等级低

截至2009年,新宁县拥有旅行社六家,规模较小,且无国际旅行社。拥有三星级宾馆两家,二星级宾馆两家,一星级宾馆三家,县城招待所十五家,共1344个床位;家庭旅馆四十家,共808个床位。景区招待所一家,共148张床位,家庭旅馆四十九家,共1291张床位。但是整个新宁*旅游接待设施的等级较低,主要以低档为主。同时由于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高品位消费场所不多,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食无特色,购无产品。

(三)屏蔽现象严峻,品牌建造难度大

旅游屏蔽现象是指在旅游资源较集中的区域,由于周边的资源以及交通占优势,人们一般就不会去交通不便的地区旅游。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与五岳之一的南岳相望,南和国际都市桂林毗邻,北同世界闻名的旅游地武陵源呼应。四周的旅游资源独具吸引力,且都是品牌产品,世界闻名。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大城市,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从区位,交通,品牌等方面,更不具优势,受周边知名景区影响,屏蔽现象严峻。

(四)对外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一直是湖南的旅游窗口和龙头,而对*——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则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让人感到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大诗人艾青亲睹美景后喟然叹曰:“桂林山水甲天下,*风景赛桂林”。然而时至今天,知道*有艾青题诗的不多,可见,名人效应宣传不够。

(五)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新宁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治理者的才识,尚未认识到充分利用相关人才及引进旅游高级治理人才的重大意义。而且新宁的旅游治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很少受过系统的高层次专业练习,而且干部流动性较强。新宁县从事旅游业的治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导游人员都是中专及高中文凭,素质不高,旅游人才缺乏,治理水平低。

四、*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构想与对策

(一)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开发构想

1、目标市场细分。*的主要客源市场以省内为主,且周边地区占大部分。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定位在四周地区;广州有少量游客,省内部分地区也有潜在的游客,可以定位在二级客源市场;根据新宁目前的交通状况,三级客源市场需定位在省外部分地区。

2、旅游产品定位。目前,*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文化底韵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而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单纯地观光旅游,转向娱乐、健身、商务等多样化项目,同时对产品中的参与性活动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更多地增加能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设施。

(二)*旅游目标市场开发对策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地可进入性。对县内,紧抓国家对县、乡公路改建这一历史机遇,实行国家地方“两个投入”,全面对以*为核心的各景区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各景区交通网畅通;对县外,积极致力于改建新宁至广西资源县的公路,新宁至邵阳市的公路,拓宽公路交通网。同时,抓住洛湛铁路建造的机遇,尽力连接永州县及周边市县。

2、搞好旅游设施建造,加强接待能力。搞好旅游设施的建造,建造规模要适度,各种服务设施要适量,要兼有适应于不同层次消费的高、中、低档的设施和服务,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好,玩得高兴,走得舒畅,给人一种留连往返的感触。

3、走“联合”协作之路,改善屏蔽现象。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考虑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同周边资源联合,走区域协作之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路线。例如:邵阳—武岗—绥宁—城步—新宁;邵阳—新宁—桂林等组合线路,形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线线联网的旅游格局,使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旅游线路在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伸和文化内涵的加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旅游客源共享。

4、实施品牌策略,创丹霞主题形象。根据*的资源特色,可将其品牌定位为“丹霞之魂”、“中国*”。*宣传应突出“一个形象,一个口号,一个节日”,即丹崖碧水形象,“*梦幻丹霞”口号和*旅游节。宣传重点是对外进行形象的渗透,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形象导入容易让游客产生良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形成内部形象驱动力,并使其形象阶梯阻碍大大降低。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要给广大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旅行社要定期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质量,搞好旅游配套服务,开发和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6、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旅游之路。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应对旅游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价、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根据生态旅游的季节、空间差异性特征对游客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流,避免在旅游高峰期超负荷运转;(2)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可规划在风景区外,实施“山上游,山下住”的策略。(3)倡导文明旅游,*气候温热,风化强烈,加之红色砂砾岩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应严禁游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4)严禁在风景区就近采石、取土、伐树,以保护景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的客源发展潜力大,只要改善交通,加强*旅游的可进入性;采取区域协作整体营销,分层次,分阶段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行产品联合包装,拓展营销渠道;重点针对一级客源市场,适当选取二级客源市场,个别考虑三级客源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率,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各家旅行社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好促销工作,*旅游客源市场必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湖南新宁丹霞旅游区开发初步研究[J].湘潭师范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临桂县

       引言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旅游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涉及宏观层面的旅游区划、主要在省级或多个跨省跨市区的研究尺度上,而对于市(县)区域范围的研究较少。

       一、临桂县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1.临桂县旅游资源分布特点。

       临桂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临桂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如下:(1)旅游资源丰富,有不少独特、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中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名人、历史文化遗迹尤为突出。(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总量以临桂县北部为主。(3)空间组合状况较为良好。但在旅游开发上,未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组合。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各景点的开发存在盲目以及重复建设的情况。

       2.旅游节点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要素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旅游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并按照本身的功能特征在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所谓的节点区域[1]。根据吸引物聚集体的吸引度的差别,旅游节点可分为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和末端节点。将临桂县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节点进行如下划分:一级节点包括义江缘中心的北部旅游区,二级节点包括蝴蝶谷,其他景点可归入末端节点之中。目前,临桂县各个节点所影响的区域不广,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良好的“点—轴”旅游空间结构。

       3.旅游通道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中的通道要素不仅包括连接旅游节点间的路径,还包括旅游者进出目的地的交通线路[2]。旅游景点之间并不都是直接连通的,这些不仅仅是联系旅游节点的轨迹,而且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整个区域的形象定位。临桂县的交通体系比较发达。临桂县紧邻桂林市,属桂林市副城市中心。

       4.旅游区要素分析。

       旅游区是指受旅游节点吸引或辐射影响而形成的特定的空间范围,由一个或多个相似的旅游节点组成,是各种旅游活动的场所,其空间范围和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都会随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状态而变化[3]。临桂县北部旅游区的旅游节点密度最大,加上临桂县新的旅游节点的开发,从而形成实力最强的旅游区。但南部旅游节点开发较为缓慢,密度低,遗存的古村落建筑修缮较为繁琐,成为在优化临桂旅游,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一大难点。

       5.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临桂县主要海外市场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国家为主。尽管近年来临桂旅游的海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国内市场仍占主要地位。临桂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并且近几年旅游接待人数呈缓慢增长状态,临桂县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合理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接待人数进一步增加。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旅游经济地理集中指数泰尔指数新疆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新疆自治区14个地州市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同时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阎顺①的分类,将新疆旅游区分为四大旅游区。四大旅游区分别为亚心(亚洲中心)旅游区、北疆旅游区、南疆旅游区和东疆旅游区。亚心旅游区包括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昌吉地区;北疆旅游区包括克拉玛依市、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南疆旅游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东疆旅游区只包括哈密地区。所有的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相关统计资料。

应用地理集中指数②和泰尔指数等指标方法③,从时空上综合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10年14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差异,亚心旅游区、北疆旅游区和南疆旅游区三个区域城市间以及四个地带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特征及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从时空上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深入了解新疆14地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地理集中指数表明某项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中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较小,表示该项经济活动的地域集中程度较低,区域分布较为均衡;指数值较大,表示该项经济活动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④⑤。而泰尔指数可以比较旅游收入和当地GDp这2个经济指标的地区分布,该系数能够分解为组内和组间差异,是衡量区域差异的重要指标,泰尔指数越大,说明地区旅游经济差异越大⑥⑦。为了侧重表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本文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GDp三项指标,将新疆14个地州市分为亚心旅游区、南疆旅游区、北疆旅游区和东疆旅游区四个地带进行对比,并对亚心旅游区、南疆旅游区、北疆旅游区和东疆旅游区四个地带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二、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一)入境游呈较强波动变化,国内旅波动不明显

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分析,2001―2002年新疆入境旅游差异呈现上升趋势;2002―2004年新疆入境旅游差异呈大幅度下降趋势;2004―2006年新疆入境旅游差异又呈上升趋势;2006―2009年新疆入境旅游差异趋于缓慢下降趋势;2010年新疆入境旅游差异下降到十年来最低。而新疆国内旅游差异在此段时间序列上没有新疆入境旅游差异波动明显。2001―2010年新疆国内旅游差异变化不大,2007年新疆国内旅游差异这十年来达到最小。2007―2009年新疆国内旅游差异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而2009―2010年新疆国内旅游差异又趋于缓慢下降趋势。

(二)地带间及地带内旅游收入不平衡度呈波动状态

表1显示,在2001―2010年时间序列上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度波动程度较南疆旅游区和亚心旅游区的明显,同时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不平衡度高于亚心旅游区、南疆旅游区和区域间的,且2007年的不平衡度达到最大,达到0.59。而南疆旅游区、亚心旅游区和区域间的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在2001―2010年时间序列上呈轻微波动状态,2009年亚心旅游区内部城市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最大达到0.30,到2010年亚心旅游区内部城市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又开始回落。2007―2010年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呈下降趋势,直到2010年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达到十年来最低0.05。2001―2010年区域间的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波动不大,但2010年区域间的国内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达到了这十年来的最大。

表2显示,在2001―2010年时间序列上南疆旅游区和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指数明显高于亚心旅游区的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度指数,并且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的入境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指数的波动程度较南疆旅游区的较大,在2006年南疆旅游区和北疆旅游区城市内部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指数达到十年来的最低,分别为0.70和0.60。2001―2008年时间序列上亚心旅游区城市内部入境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度指标指数一直波动较小,但2008―2009年期间该地带内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指数迅速增大,而2009―2010年期间该地带内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指数又迅速回落。在2001―2010年时间序列上地带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波动较大,2001―2002年时间序列上地带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呈缓慢上升趋势,2002―2005年时间序列上地带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呈下降趋势,但2005―2007年时间序列上地带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又呈上升趋势,2007―2010年时间序列上地带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不平衡度呈下降趋势。

(三)入境游和国内游收入空间集聚度较高,梯度明显

根据计算,2001―2010年,新疆国内旅游收入空间上的集聚度较入境旅游收入的不明显。新疆的国内旅游收入可以形成四个等级:乌鲁木齐的进入第一等级;阿勒泰、伊犁州、喀什、吐鲁番、哈密、巴州、阿克苏进入第二等级;塔城、克拉玛依、昌吉州、和田、博州进入第三等级;克州进入第四等级。它们的国内旅游收入在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样通过计算,新疆的入境旅游收入在等级上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乌鲁木齐进入第一等级;喀什、伊犁州、吐鲁番进入第二等级;其余地州市进入第三等级。2001―2010年时间序列上,无论是国内旅游收入还是入境旅游收入方面,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收入整体上在逐年增加,到2010年各地州市达到了这十年来的最大值,但是在2003年和2009年各地州市的旅游收入反常,没有随整体趋势的发展态势,这是由于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7.5”事件所致。

三、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

(一)空间集聚度原因分析

1、受政策和旅游交通设施的影响

为加快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决定将旅游业列为全区经济发展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搞活边境旅游。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主要通过航空方式入境旅游,而目前新疆最大的两个国际航空港一个是乌鲁木齐的地窝铺机场,另一个是喀什机场。乌鲁木齐是整个新疆的交通枢纽,是整个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因此吸引了较多的游客。除此之外,喀什与伊犁州因为口岸优势,在边境旅游这方面吸引了不少的入境游客。综合以上因素,入境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州。

2、旅游资源的禀赋原因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不同⑧。如阿勒泰喀纳斯景区,对国内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对于欧美的游客并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如吐鲁番地区的葡萄沟,哈密地区的哈密瓜,伊犁州的那拉提大草原,首府乌鲁木齐等能给国内游客特殊印象的地州市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内游客的重要客观要素。

3、基础设施和区位因素的影响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由于南疆地区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的建设起步较晚,从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北疆区和亚心区。从区位上讲,乌鲁木齐的区位条件最好,其次是吐鲁番。目前,新疆的旅游业发展与区位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

(二)时间差异原因分析

1、2001―2002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上升趋势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促进了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给新疆旅游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新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此时,对于一些有接待能力的地州市优先发展了入境旅游业,如乌鲁木齐市,而那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接待能力。故2001―2002年期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上升趋势。

2、2002―2004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下降趋势

2003年,由于全球受“非典”影响,此段时间不再存在所谓的接待能力的优势,新疆各地州市的入境旅游收入都下降。因此,此段时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下降趋势。

3、2004―2006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上升

随着2003年“非典”的疫情的消失,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接待能力的地州市恢复了以前的优势,因此此段时间序列上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呈上升趋势。

4、2006―2009年之间的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又缓慢下降

2007年阿富汗发生暴乱,由于新疆与阿富汗接壤,影响了入境游客的进入;2008年是全球的奥运年,使得众多的入境游客聚集在奥运的举办地北京;2009年新疆发生了打、砸、抢、烧的“7.5”事件,严重影响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有接待能力的地州市也没有了发挥能力的舞台,因此2006―2009年之间的新疆旅游经济差异缓慢下降。

四、建议与措施

第一,所有的地州市都应做好稳定工作,因为没有稳定就没有旅游的发展(如2009年的“7.5事件”导致新疆整体旅游业的下降)。

第二,对于旅游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州市,政府应给予资金补贴,已达到完善基础设施的目的,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在拥有旅游资源(如博州的赛里木湖)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加强知名度的宣传。

第四,像喀什伊犁州那样借用边境、口岸优势来发展入境旅游一样,阿克苏、博州、塔城、阿勒泰等地州市也应利用边境、口岸优势。

参考文献:

①阎顺.新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旱区地理,2001(4)

②林明水等.近十年来福建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学社会科学,2011(1)

③叶护平,韦燕生.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J].地理世界,2004(8)

④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的时空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3)

⑤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12)

⑥阎同生,陈丽红等河北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分析[J].产业经济,2006(5)

⑦杨国良,张捷,艾南山等.旅游流失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6(5)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类型;时间变化;空间差异;趋势;中国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增长及其在国内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基于某种利益,不同区域主体之间,采用一定的约束形式,在旅游经济活动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合作。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促进旅游健康发展。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资源还为各地区和各部门所垄断的状况下,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开放、克服垄断的有效途径和无奈之举。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之下,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新趋势,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因此,区域旅游合作得到了政府、旅游业主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始于1980年,是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旅游业对此作出了积极反应。二十多年来,区域旅游合作在实质上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为了对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特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利用inFoBanK高校数据库()和新华网()对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检索,按照区域一致原则整理出153个样本。inFoBanK信息范围覆盖广,历时久;新华社则是报道形式最多、产品种类最全的通讯社。因此,通过以上检索获得的样本基本上能反映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实际状况。

2 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分析

2.1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类型

根据进行旅游合作的地区在空间上是否连续,可以将区域旅游合作划分为板块型和非板块型两种类型。板块型,即合作地区间空间上连续,存在共同边界。该种类型的区域旅游合作方之间往往具有相通的文化传统、相似的旅游资源和相同的客源市场。例如青海和之间的合作(1999)基础就是共同拥有以青藏高原为特色的旅游资源。非板块型是指合作地区之间空间上不连续,没有共同边界。该种类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往往基于合作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例如内蒙古与澳门的合作(2002),两地旅游产品各有特色,可以吸引彼此的本地客源;澳门在人力资源培训、资本运作上的优势能弥补内蒙古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所有区域旅游合作中板块型占55.56%,略占优势,非板块型占44.44%。

2.2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类型

根据合作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9种类型,包括客源互换、资源共享、开放市场、产品开发、共同营销、管理协调、基础交通设施共建、信息交流、人员交流培训等。

实际上,每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所涉及的内容类型不一且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合作内容简单,例如成都与贵阳的合作(2002年)仅涉及一个内容类型:互换客源。而长江三角洲旅游区(2003―2006年),合作逐步全面和深入,涉及到所有内容类型。从总的方面来看,区域旅游合作涉及最多的内容类型是共同营销,然后依次是产品开发、客源互换、管理协调,涉及较少的是信息交流、基础交通共建、资源共享,而人员交流培训和市场开放最少。区域之间互相开放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中最为实质的内容,是创设无障碍旅游区的关键。但该内容出现频率最低,充分说明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总体上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2.3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类型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般将中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依照区域旅游合作中主体区域所在的地区,可以将区域旅游合作划分为东部内部合作、中部内部合作、西部内部合作、东中部合作、东西部合作、中西部合作、东中西部合作等7种地域类型。从各个地域类型比重可以看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差异十分显著:东部沿海内部以及东部与中部之间的旅游合作十分活跃;相反,中西部、中部内部、东中西部合作则很少;而从三大地区出现频度看,东部地区最高(71.90%),其次是中部地区(42.48%),最少是西部地区(35.29%)。一般说来,扩大开放、消除封闭与加强合作、克服冲突是区际关系合理化的要求与标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上述数据表明,旅游合作的内在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程度存在一致性。

2.4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类型

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是确保区域旅游合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中有3种组织类型:一是成立合作各方通过协商成立的常设机构。例如川陕旅游黄金三角(汉中、广元和巴中,2002年)成立了办事机构,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旅游交流活动。二是定期举办年会或联席会议。例如合肥旅游经济圈(2003年)建立了联席年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确定一个主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不定期会议。例如北京与香港的合作(1998年)。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中具有常设机构只有5.23%,形成年会制度或定期会议制度的为13.73%,不定期会议的为6.54%,三者累加仅有25.5%。因此,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大多数缺少组织保障,缺少磋商、对话、监督机制,甚至有些合作仅仅停留在书面上。

3 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特征分析

3.1总量变化特征与阶段划分

通过检索获得的最早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是1993年广东、澳门和香港的合作,即三地面向欧美和澳洲市场联合推出“一江珠水,三颗明珠”旅游品牌。是年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仅有3个案例可查,截至2006年,区域旅游合作总量达到了153个,发展迅速。根据其数量的变化特征可以将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孕育期(1980―1992年)。在这一阶段的国内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家提倡各地经济联合,也出现了旅游协作区和旅游合作组织,但合作的层次和内容都很单一。第二阶段,成长期(1993―2000年)。在该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加之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国内旅游业呈现出更加迅猛发展的势头。受其影响,区域旅游合作进入了推广阶段。第三阶段,发展期(2001―2005年)。区域旅游合作数量急剧增长,并在合作的范围、内容、层次以及机制上均有较大发展。第四阶段,成熟期(2006年以后)。合作数量趋于稳定,合作内容更加注重实效性。

3.2 合作内容演化特征

3.2.1 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为更好反映每个年度区域旅游合作涉及内容广度,本文提出了合作内容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为合作内容指数;Ci为涉及到第i类型合作内容的数量;n=9;G为合作总数,该指数越大,说明合作内容越丰富、越全面。

可以看出,e值在个别年份变化幅度较大,为避免个别年份的影响,按时间段进行分析。1993―2000年年均e值为2.98,标准方差为1.215,极差为3.5。2001―2006年年均e值为3.34,标准方差为0.385,极差为1.16。两组数据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更趋于稳定。而从图2可以看出,在1996年以前,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局限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信息交流等简单几个类型上;而进入2001年以后,合作的内容涉及到了所有类型。

3.2.2 合作内容趋于深入

具有实质性和一定深度的合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具体分析上述两个时间段各内容类型合作数占区域旅游合作总数的相对比重,可以看出上升较快的合作内容类型有开放市场、管理协调、客源互换、基础交通等,而产品开发、共同营销等内容相对比重下降较快。分析具体的区域合作协议,以下内容得到了较快发展:相互开放旅游市场、取消地配制、允许企业跨地经营,逐步消除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实现跨区域无障碍旅游等;健全旅游质量管理联动监督机制;资源共享,推进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等。这些合作激发了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活力,带来区域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如长三角旅游区、泛珠三角、浙西旅游合作组织、闽浙赣皖九方旅游经济区等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同时,以往产品开发中随意将各自的产品相互组织成线、市场营销中相互宣传等,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和对消费者旅游需求的了解,实际效果不佳,比重有所下降。

3.3 地域类型和空间类型演化特征

3.3.1 地域类型由东部主导向多方参与转移

最初的区域旅游合作发生在东部内部,尽管在随后的年份有中部和西部参与,但均是与东部合作(图3)。直到2003年出现了中西部合作类型和东中西部合作类型。

从地域类型的比重变化来看,东部内部和东中部的区域旅游合作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主要地域类型。中部内部、西部内部、中西部、东中西部合作虽然比重不高,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东西部合作则呈现出高一低一高的变化特征。

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涉及的三大地带,从频率来看(图4):截至2005年,东部地区一直占有较高比重;中部地区则呈现出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西部地区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2006年,中部、西部所占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从数量上看:所有地区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而到2006年则普遍减少。

3.3.2空间类型逐渐以板块型为主

从数量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板块型还是非板块型,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特征(图5)。而从二者所占的比重变化则看出,板块型呈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特征。而非板块型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特征。2002年以后,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占据了主导地位。

3.4 合作组织演化特征

3.4.1组织形式向多元化和机构化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形式从最初的研讨会(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发展研讨会,1988)、联谊洽谈会(粤港澳旅游界联谊洽谈会,1990),到旅游局局长协作会(东北四省市,1995)、不定期会议(京港,1998),旅游局局长联席会(粤东旅游圈,2000)、协调会(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2002)、旅游论坛(丝绸之路,2002)、联席年会制度(合肥经济旅游圈,2003)、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轮值主席会(长江三峡旅游联合体,2004),再到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部门衔接落实制度(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2004):区域旅游合作常设机构的演化,从最初的联合推广机构工作小组(珠江三角洲旅游区,1994),到区域旅游合作秘书处(闽粤赣经济协作区,2002),再到旅游同业协会(闽浙皖赣边际旅游合作圈,2006)。总体上看,区域旅游合作的协商组织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机构化,协商机制也越趋于完备。

3.4.2有组织合作数量增加但比重下降

从区域旅游合作的三种组织类型数量的年度变化来看(图6):2002年之前,常设机构和不定期会议没有成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年会制度虽然是比较稳定的组织形式,但却维持在较低的数量水平上;2002年,前两种组织类型成为主要的合作形式,但此后年会制度则成为稳定和主要的合作组织形式。从每个组织类型合作数量占合作比重以及三者之和占合作的比重来看,却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图7)。

4 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4.1空间类型差异分析

4.1.1板块型合作内容丰富,非板块型较为单调

从合作内容比重看(表6),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更侧重于联合进行产品开发、开放市场、共同营销、统一进行旅游行政管理和协调、信息交流等;而非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则侧重于客源互换、资源共享等。同时,板块型和非板块型合作内容指数分别为3.55和2.96,说明板块型旅游合作内容较非板块型丰富。

4.1.2 板块型多以东部、西部内部为主,非板块型以东中部和东西部为主

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发生在东部内部、西部内部和东中部;非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则主要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的合作、东部与西部的合作中。从涉及的地带看,东部地带所占的频率最高,中部和西部则偏低,不同的是中部在板块型中的出现频率高,而西部在非板块型中出现的频率高。这说明,东部地带是区域旅游合作活跃地带,与中部地区多为板块型的合作,而与西部地区由于存在空间障碍,多为非板块型的合作。

4.1.3 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性更强

从组织类型看,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的组织类型是年会制度,其次是不定期会议,最少的是常设机构。非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一般不设有常设机构,年会制度和不定期会议是其主要的组织类型。从二者比较来看.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性更强,磋商、协调机制更为完备。

4.2 地域类型差异

4.2.1中部内部合作内容最全面,而东部内部则内容偏少

从合作内容来分析,中部内部的合作内容最为全面,相反东部内部的合作内容少。具体情况如下:中部内部区域旅游合作中除了人员交流培训外,其他内容类型出现频率均远高出平均水平,并且在客源互换、资源共享、开放市场、产品开发和信息交流上频率处于首位,其合作内容最为全面;而东部内部合作内容有8个内容类型出现频率低于平均水平,特别是开放市场、管理协调、市场营销和客源互换的出现频率均处于末位;西部内部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市场营销和基础交通出现频率居于首位;出现频率居于末位的还有中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交通、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培训,西部内部合作中的资源共享等。主要原因是东部内部合作起步早,数量大,而且在早期内容均比较单一;而中部、西部地区起步晚、数量少,但合作内容较为丰富,发挥了后发优势。

4.2.2 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类型差别较大

从合作的组织来看,各个地域类型之间差别较大:中西部合作有近一半的具有组织保障,而中部内部合作则没有组织上的保障。其他地域类型中:东部和西部的合作具有组织保障的仅有8.7%,而且没有常设机构;东部内部和东中部旅游合作分别占了全国区域旅游合作数量的30.07%和25.49%,但其组织保障水平却不高,分别只有26.09%和30.77%的合作组织保障,在7个地域类型中明显偏低。

5 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5.1企业主体作用将得到发挥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旅游合作主体利益的博弈过程。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由两个层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政府是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事实上,由于政府对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忽略了第二主体的作用,忽视游客的权益保障,这是最大的区域旅游障碍。区域旅游合作囿于“行政区旅游经济”的基本格局,必然导致整个区域旅游的无效率或低效率。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有利于我国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与国际旅游企业抗衡的能力。旅游企业能够按照游客的体验需求来开发和组织旅游产品,真正实现产品的区域联合,在销售方面更具可操作性,使区域旅游合作更具实际意义。

5.2区域旅游合作趋于稳定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进入2006年后,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数量开始下降,2006年成为区域旅游合作进行反思的转折节点。2006年之前,相当多的旅游合作缺乏对旅游资源、社会文化心理、旅游通达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制约因素的考虑。同时,往往以政府响应为主,存在着一厢情愿、盲目跟风的问题,没有市场的支持和企业的加盟,预期效果或实质性进展甚微,是一种非理性的旅游合作,从而形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繁荣泡沫。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旅游合作是一种经济理性人在利益驱动心理支配下的经济行为,区域旅游合作将趋于理性。2006年以后,基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考虑,区域旅游合作还会获得稳定发展。

5.3 合作内容上趋于全面和深入

对2000―2006年区域旅游合作内容指数和内容类型比重的变化进行一元回归分析,除了资源共享和市场营销外,其他指标均将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将愈加丰富、全面和深入,区域旅游合作也将由单一合作的初级阶段进入到紧密合作的高级阶段。政府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将会主要集中在创设公平竞争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上,以实现旅游经济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从而促进区域旅游整体发展。

5.4 空间上将会以板块、邻近合作为主

通过趋势分析发现:板块型合作比重增加,非板块型比重将减少。这是因为:第一,板块型合作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其合作各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一致性高,便于形成信任机制。第二,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易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迎合了游客消费需求空间扩展的新形势,遵循了旅游者消费心理与行为规律。第三,形成旅游空间竞争上的“正的近邻效应”。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建立跨地区旅游产业链,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避免雷同开发、同构竞争,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同时,大型旅游联合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地域拓展将提高旅游产业的集中度。

受区域旅游合作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类型也会受到空间距离和位置的影响,呈现出邻近增加、远则减少的趋势。东部内部、中西部、西部内部的区域旅游合作类型比重将持续上升;东中部、东中西部类型的比重将保持稳定,而东西部、中部内部的比重将会减少。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9

一、引言

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区域开放度和旅游产业水平的标志。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一直是中国旅游业优先发展的重点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入境游客人数从1979年的180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1.32亿人,旅游外汇收入从1979年的2.63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500.28亿美元。安徽作为中国中部入境旅游的发达省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入境旅游业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入境游客人数从1995年的14万余人增加至2012年的331.46万余人,其中2012年安徽入境游客数增幅在全国位居第一;旅游外汇收入从1995年的3139万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5.6亿万美元。在安徽入境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港澳台一直是安徽入境旅游的主力军,港澳台入皖旅游人数始终占安徽入境旅游市场份额的约50%,如1995年港澳台入皖旅游人数为6.8229万人,到2012年稳步上升至141.1万人;其中台湾市场自2010年开始已成为安徽第一大旅游客源市场,如2012年台湾入皖旅游人数就达到7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31%,占安徽入境旅游总人数的21.75%(见图1)。显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安徽港澳台入境旅游的时空变化对提升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安徽旅游强省之梦极其重要。

目前国内学者对安徽入境旅游研究较少,对安徽港澳台入境旅游的研究文献基本没有。笔者在中国知网和中国维普网上以“安徽省港澳台入境旅游”为关键词,没有检索出有效文献;以“安徽省入境旅游”为关键词,检索出有效文献18篇和13篇(见下页表1)。

通过对上述已有文献的研究综述,不难发现,学术界关于安徽省港澳台入境旅游的研究大多始于2010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研究。如刁宗广(2010)等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并提出提升对策;谢五届(2010)等借助偏移―份额分析方法,得出安徽省在基准目的地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孙维明(2011)等通过亲景度和竞争态分析,得出安徽省国际客源市场亲景度较低、缺乏高峰值,主要的客源市场均属于明星市场或金牛市场;陈鹏(2012)、尹云丰(2013)也运用亲景度做了类似研究,但尹云丰加以了聚类分析,得出安徽省核心市场只有韩国,主要市场有日本和美国,低竞争力市场很多。二是入境游客人数的预测分析。如廉同辉(2011)和周廷慰(2012)运用灰色预测理论,陈鹏等(2012)基于aRima模型对安徽今后几年的入境旅游人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安徽未来几年入境游客市场数量将大幅增加。

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2年安徽省港澳台入境旅游统计数据,研究并分析安徽省港澳台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具体方法和思路如下:首先运用亲景度模型分别探讨香港、澳门、台湾三大市场游客入皖旅游的偏好度,其中亲景度值越高,说明游客入皖旅游偏好度越高;然后通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大指标构建竞争态模型论证香港、澳门、台湾三大市场所属的市场类型;最后引入生态位态势模型剖析香港、澳门、台湾三大市场在整个安徽省港澳台入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作用,由于基于生态位模型所测算出的生态位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中生态位值接近于1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在整个入境市场中的影响力最大,反之亦然。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论文进一步提出开拓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的建议。

二、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分析

(一)港澳台入皖旅游亲景度分析

亲景度是指某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占有率与该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之比,可运用公式计算得出。亲景度计算公式为:

pi=(1)

(1)式中,pi为i客源国(地)的亲景度指数(文中i=香港、澳门、台湾);Di为i客源国(地)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本文指安徽)的市场占有率;Ci为i客源国(地)在某国(本文指大陆)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亲景度pi一般以1为界,大于或等于1的客源国(地)为亲景客源国(地),小于1则为疏景客源国(地),进一步分析,还可得到弱和强亲景客源国(地)以及弱和强疏景客源国(地)(如表2所示)。将2003―2012年大陆以及安徽港澳台入境旅游人数(人次)代入公式(1)、对照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果(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3―2012年香港、澳门和台湾入皖旅游亲景度差异明显。香港和澳门的亲景度值基本一致,十年间均保持在0~1之间,总体上呈平稳的直线状。对照表2得出,两地均为疏景客源地,且在弱疏景客源地与强疏景客源地之间徘徊。这说明港澳游客对入皖旅游的偏好度低且稳定。与之不同,台湾的亲景度十年间浮动于10~17之间,总体上呈现出波动的下降趋势。对照上页表2得出,台湾一直是强亲景客源地。这说明台湾游客对入皖旅游的偏好度高但有减弱的趋势,值得关注。

(二)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旅游市场竞争态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各客源市场在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双指标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状态特征,记为Ωi(αi,βi)。其中:

i]为第i个客源市场第t年(当年)的旅游统计量,本文是指港、澳、台三大市场入皖旅游人(次)数的统计量;Xt-1

i为第i个客源市场第t-1年(上一年)的旅游统计量;[Xt

i]为当年旅游目的地市场旅游统计总量,本文是指港、澳、台三大市场入皖旅游人(次)数的统计量之和;αi反映的是第i个客源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占地位;βi反映的是第i个客源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即当年较上年增长率。如果以α=m,β=n为界,把市场竞争态划分为4个象限,据此对市场竞争态划分类型(如图3所示)。对于m,n选择,可以有3种确定方法:其一,平均值法,以市场占有率的平均值确定m,以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确定n;其二,坐标散点法,按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在竞争态坐标系中的天然分异来确定m,n;其三,综合法,结合前两种方法,先计算平均值,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中点Ωi(αi,βi)的分布特征,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竞争态的划分既分布均衡,又科学合理。

将2003―2012年港澳台入皖旅游人(次)数代入公式(2)和(3),分别计算出香港、澳门和台湾2004―2012年每一年在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占有率和增长率,同时以三个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为基础,结合竞争态二维坐标图中点Ωi(αi,βi)的分布特征,客观科学地确定m和n的数值,以保证竞争态的划分合理且分布均匀;以此为界,采用excel软件计算、并对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的竞争态进行分析,得出2004―2012年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竞争态格局表3。

根据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港澳台入皖旅游市场竞争态类型主要取决于市场增长率。由表3可知,香港市场和台湾市场近十年均徘徊在明星和金牛市场之间,而澳门市场则是一直在幼童和瘦狗市场之间浮动。比较图3可知,这是由于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与波动较大的市场增长率。香港和台湾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较高,因此变化的市场增长率只会致其在明星和金牛市场之间波动。而澳门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因此变化的市场增长率也只能致其在幼童和瘦狗市场之间波动。(2)香港、台湾入皖旅游市场竞争态变化情况较为相似,均徘徊在明星和金牛市场之间。(3)澳门市场仅在2004年与2012年处于瘦狗市场,2005―2011年都是幼童市场,值得特别关注。

(三)港澳台入皖旅游生态位分析

旅游市场的地位作用可以通过旅游生态位分析得出。旅游生态位是指旅游地个体(包括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和旅游景物等)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表现以及与其他旅游地的相对关系。由此,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客源国在整个入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其他旅游地的相对关系。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包括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态和势两个方面。其中,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的态,反映入境旅游市场生存状态,如旅游收入、游客人数等;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的势是指入境旅游市场数量变化量,如旅游收入变化量、游客人数变化量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4)式中:i=1,2,…n,ni为客源国i的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Si为客源国i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中的态,pi为客源国i入境旅游市场生态位中的势,ai为量纲转换系数,本文取值为1。据此公式测算出旅游生态位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客源国生态位值越接近1,说明在入境旅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大,相反客源国生态位值越接近0,说明所发挥的作用越小。将2003―2012年港澳台入皖旅游人(次)数以及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次)数代入公式(4),分别计算出港澳台入皖旅游相对于安徽入境旅游的生态位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首先,港、澳、台三地入皖旅游生态位值差异较大。其中台湾的生态位值最高,总体上处于0.20~0.40之间,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香港的生态位值也较高,总体上在0.20上下浮动,除了2008年前后略有下降,其余年份均呈现出上升趋势。澳门的生态位值很低,总体上处于0.02~0.06之间,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比较三地的生态位值可得,台湾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作用很大,但其作用性正逐渐降低,值得关注;香港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作用较大并表现出逐步恢复并扩大的趋势;澳门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作用较小,但其作用性正逐步扩大,也值得重视。

三、结论及建议

(一)台湾市场

台湾对入皖旅游的需求偏好很高,徘徊于金牛市场与明星市场之间,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很大。但根据p254图2以及图4所显示出的亲景度值以及生态位值的下降趋势表明,台湾游客对入皖旅游的需求偏好逐渐降低,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这说明台湾对安徽市场的需求增速不及大陆其他目的地,台湾游客对安徽市场的供给增速不及安徽其他入境旅游客源地。其原因是:第一,台湾市场在安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中已进入成熟期,台湾游客在大陆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更加广泛,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强,导致台湾客源分流;第二,台湾的中老年旅游者对淮军文化较感兴趣,但现有的景点不足以促使他们多次重游。新兴的年轻旅游者对淮军文化了解不多,兴趣也不高。

因此,针对台湾市场呈现的优势与劣势,应在保证其市场现有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需求。应重点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可加强对淮军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吸引中老年游客重游。与此同时,也应针对年轻的台湾游客,推出新颖的淮军文化旅游体验线路,吸引他们前来了解淮军历史文化。

(二)香港市场

由p254图2可知,香港对入皖旅游的需求偏好很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区位因素。香港与广东、福建等省空间距离较近,加之具有相近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往来,因此多到以上省区旅游。二是经济因素。香港市亚洲四小龙之一,与上海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市为主的京津唐地区经济来往密切,便也带动了旅游人数的增加。三旅游资源因素。香港等地区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对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较为感兴趣。而安徽省此类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但如上页表3和图4所示,香港市场一直处于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之间,且对安徽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较大且稳定。这说明,香港在安徽入境旅游市场中是个较大市场,且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因此,针对香港市场呈现出的“高绝对数,低相对数”的局面,应保持其增长势头,提高绝对数;吸引更多赴大陆旅游的香港赴皖旅游,提高相对数。首先,应寻求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提升安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和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加强省外旅游合作,打造联合旅游路线。安徽可以利用临近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地理优势,积极在口岸城市举办推介活动,也可以联合其他城市,向香港市场推出联合旅游线路如江浙沪皖包“游”体验。

(三)澳门市场

低空旅游市场分析篇10

摘要:广东省是旅游大省,是接待入境旅游重要的口岸之一。广东省每年接待的入境游客有不计其数的向西部12省区转移,这种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征。运用转移态指数、亲景度、转移密度指数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入境旅游流以广州作为中转站向西部各省区转移的特征,从而为西部各省区的入境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东;转移态;亲景度;转移密度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广东旅游业已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成为广东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和新增长点。近几年来,广东省的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总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国内首位,已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旅游强省。特别是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成绩斐然,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2089.7万人次,占中国入境旅游总人数的34.0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53.279万美元,占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2.19%,是我国入境口岸的重要所在地之一。我国西部12省区的旅游资源的优势是资源丰度大,品位等级较高,精品生态旅游资源众多,高原风光、大漠胜景美不胜收;少数民族风情优势突出,文化古老而神秘,楼兰古城遗址,神秘的三星堆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广东省入境的游客对西部丰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十分向往,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和渠道向西部进发。那么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省市转移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入境旅游流的方向空间演变上又存在着怎样的演化机制?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一、关于入境旅游流转移的研究

旅游流,即游客在旅游空间场内的迁移现象。旅游流在狭义上是指客流,广义上包括游憩流,以及与此相关或伴生的相关流如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货物流等[1]。旅游流空间场是由这种旅游流联结的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复合的网络系统。旅游流是旅游业的基础,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比[2]。目前国外有关旅游流的研究呈现研究地域尺度趋大[3],研究方法模型化、定量化[4-11],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流空间特性结构、等级、演化、空间效应产生、集聚、扩散、影响、旅游相关流投资、商业、贸易、信息研究脚[12-14]等三大特点。国内学者对入境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总体规模[15-16]、旅游流空间分布[17-18]、资源禀赋[19]、竞争力[20]等几个方面。然而,目前对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的演变进行研究,在更大的尺度上对我国入境旅游流的东—西递进演化规律、机理进行的研究还没有。

本文通过运用转移态指数、亲景度指数及转移密度指数进行分析,对以广东省作为入境口岸的旅游流向我国西部12省区的演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以广州省为起点的海外旅游流流向变化规律是讨论海外入境旅游流东——西变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数据来源、区域划分和研究方法

随着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设施及区位条件的改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的重组更新以及旅游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广州入境旅游流向国内各旅游目的地的转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变化。选取1998、2000、2002、2004、2006年等五个不同的时间断面研究以广州作为中转口岸的入境旅游流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扩散演变规律。通过对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由广州省入境的旅游流向西部各省市的转移演变规律。由于行政归属的原因,重庆市1997年前归四川省管辖,因此数据的选取从1998年开始。

在省份的选择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剃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被作为我国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域依托。西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自治区。2004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划分到了国家大开发意义上的西部地区。

为了科学地描述由广东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转移的流向、流量特征,借鉴马耀峰[20]关于游客转移态的概念,运用此方法,先从宏观方面对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将广东入境旅游流向西部各省份的转移态Ssi定义为:Ssi=aij×ti(i=1,2…12),式中Ssi表示广东入境旅游流向第i地转移的转移态数,aij表示广东入境旅游流向第i地转移的转移比重,ti表示某省份游客接待指数,Xi代表该地接待入境游客数量,X0代表基准参照地接待游客数(本文选取接待境外游客数量最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参照数进行研究)。

某地入境旅游流接待指数ti的数学公式为:

ti=Xi/X0×100(i=1,2…12)

1.亲景度分析。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由广东省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转移的流向、流量特征,借鉴马耀峰[22]关于游客转移亲景度的概念。亲景度L定义如下:旅游流流量的强度和流入区对旅游流的吸引力,反映的是游客对景区的偏爱程度。亲景度是先计算由广东省向西部某一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流量mi与广东省转移的入境游客总量m1的比,再计算西部某一省区入境总流量Ci与全国入境总流量C1的比,两个横比的比值。它反映的是由流出区到流入区流量占该区总流出量的份额与流入区平均流入量的对比,可以体现流出区旅游流对流入区的难易程度、流入区的吸引力及流入的强度,所以称为亲景度,也就是两个比重的比即为亲景度,用公式表示为:

L=(mi/m1)/(Ci/C1)

2.转移密度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密度指数可以进一步反映以广东为中转口岸的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扩散的空间分布状况。转移密度指数是指由广东向某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数量占由广东向全国其它地区转移游客总数的比重,与该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重的比值,是衡量某省区吸引广东入境客流情况及其国际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参数之一。本文将旅粤入境游客转移密度指数ρ定义为:

ρsi=(ωsi/ωs0)/(αi/αc)(i=1,2…12)

式中,ρsi表示旅粤入境游客向第i省转移密度值;ωsi,ωs0分别表示旅粤入境游客向第i省和全国(除广东外)转移的游客数量;αi,αc分别为第i省和全国的面积。旅粤游客转移密度指数越大,则该流向旅游流越发育;反之,其密度值越小,则该流向的旅游流越不发育。

三、数据结果及其分析

(一)转移态结果分析

根据转移态指数计算结果,将其反映在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态指数图上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特性,西部各省区的入境旅游发展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明显的波峰和波谷的特征,并且差异较大,综合五年的转移态指数的平均值可以大体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广西、云南、陕西和四川,第二类:重庆,第三类:甘肃、新疆、贵州、、内蒙古、青海和宁夏。其中广西和云南的转移态结果优势比较明显,说明旅粤向西部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对自然风光类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广西历年转移态指数比较高,但其发展趋势是下降的。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的转移态指数虽然中间某些年份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其它七个省区的转移态指数相对较低,仅占到了旅粤入境旅游流转移总量的13.58%。

(二)亲景度结果分析

根据亲景度的大小,可将客源市场分为亲景客源市场(L≥1)和疏景客源市场(0≤L<1)。L为大于、等于1的客源国称为亲景客源国;L等于零代表还从未开拓的客源国(无游客);L小于1的客源国称为疏景客源国它反映的是旅游者选择行为,即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程度。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亲景度反映了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某客源市场亲景度越大,说明该旅游目的地在全国市场中对该客源市场的竞争力越强;反之,亲景度越小,竞争力越弱。亲景度的大小与游客数量未必正相关。即亲景度高,游客数量不一定多;亲景度低,游客数量不一定少。显然,这与旅华游客的总人数有关。利用亲景度对客源市场进行分析,与从纵向来对客源国到旅游目的地的人数进行对比其意义不同,这不仅反映次序上人数对比的大小,而是反映对于全国不同入境客源国人数,某客源国游客对于某旅游地的偏爱程度。

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属于亲景客源市场的是重庆、四川、广西、云南、陕西五个省区,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强省,疏景客源市场的是、甘肃、宁夏、贵州、新疆、青海、内蒙古。疏景客源市场中的和甘肃亲景度接近于1,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对于游客还是具有较高的吸引力,相关部门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培育,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努力使之发展成为亲景客源市场。内蒙古亲景度平均指数只有0.0745,亲景度指数最高的重庆是其17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宣传促销策略,同时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转移密度指数分析

分析表明,转移密度指数排名前三的是广西、重庆、陕西,其次是云南、四川,排名第三档的依次是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粤桂、粤渝和粤陕旅游流属于大型旅游流,粤滇旅游流属于中型旅游流,粤黔、粤甘、粤藏、粤清、粤夏、粤新、粤蒙旅游流属于小型旅游流。密度反映了游客的集中程度,密度越大的省域游客越集中,而密度越小的省域游客可选择旅游范围较大,因此地域上相对较分散。入境游客的前来能够增加该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加快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因此转移密度较小的省份要加大吸引游客力度;另外,由于游客的过度集中会导致旅游区的环境污染、过度拥挤、目的地居民态度的改变,从而导致入境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的下降,因此密度过大的省份也要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和缓解游客的大量涌入和过度密集带来的问题。

(四)综合分析

运用转移态指数是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了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的总体态势,是绝对指标。而亲景度和转移密度指数引入是从微观方面更好的说明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特征,是相对指标。亲景度的引入,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入境旅游流转移的特点,确定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友好市场、机会市场和潜力市场。而转移密度指数反映旅游流的发育程度,可以对各支旅游流进行详细的评价。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较好的得出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特征。综合以上三种分析发现,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以广州作为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广西、云南、陕西、四川、重庆转移的优势

五个省区在三种指标分析中均具有较高值,构成了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主体,占到了旅粤入境旅游流转移总量的86.42%。截止2007年,这五省区(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西部所有3a级以上景区总数的60.2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竞争优势突出。从广东入境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的游客在地域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偏好。与西部地区各省区的旅游资源赋存有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874。大尺度的入境旅游者由于时间、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旅游活动中选择游览的是旅游资源赋存较多的地区,且在该目的地游览时选择该地较高级别的景区。今后五省应加强对广东入境旅游市场的促销,使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强化其主导地位,同时也应加大其它入境口岸的促销力度,使客源输入地多元化。

(二)促进以广州作为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贵州、、甘肃转移的趋势

三个省区的转移密度和转移态指数比较低,但亲景度指数相对来说比较高0.4835、0.9932.、0.9410,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贵州距离广州比较近,具有交通上的优势。做中国旅游已经35年的小野由纪夫先生说[24]: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好的资源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商品推销出去,才是市场开拓的关键。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旅游业取得了更加迅速发展,但由于其距离、气候等原因,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旅游业的跳跃式发展。特别是最近发生的“3.14事件”,会对的入境旅游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诱导疏通,争取把负面效应减小到最低。抓好舆论宣传、向国内外讲明此次事件的真相,增强游客进藏旅游的信心。同时,继续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饭店以及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促销宣传。甘肃旅游应在目的地营销及改善旅游交通等方面下功夫,有待进一步加大优质极品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旅游交通的建设和促销宣传。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宣传力度,要将媒体、广告、促销等各种方式的宣传结合起来。

(三)大力提升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市场宣传的水平

广东入境旅游流向其转移的三个指标的数值,除少数年份外,其余均为零。四省区由于资源地理区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在全国较为靠后,四省区在开拓旅游资源、改善旅游交通、提高旅游服务硬件及软件水平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内蒙古,三个指标在12个省区里全是最低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打造强势旅游品牌,还应在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对广东入境客源的宣传上花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