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2:26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时代;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2-0098-04

引言

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培B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探索的研究热点。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指导意见与措施。[1]同年6月,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会议,倡导推进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2]随后,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掀起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热潮,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所以相对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也有待检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及课程特点,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可行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未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指引下,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该课程缺乏相关性与整体性,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同时,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创业知识为主,以工作坊、创业经验交流、临时性创新创业课程等形式开展,很少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考虑设计构建包含通识、专业和实践三方面的创新创业课程。即使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涉及了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及实践知识三方面,但通识课程通常为某些商业课程或者就业指导科目,专业课程则大多数为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创业知识。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为主,这就难以保障开课的次数、质量和效果。

2.突出创业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传授学生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相较于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与评价则更加困难,这使得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以传授创业基础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因为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没有明确具体的且能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采用,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对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高职院校普遍采用“课堂授课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通常是对书本创业知识的简单复述,授课教师也大多缺乏实战经验;虽然创业竞赛、创客工作坊等活动对创业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益处,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4.忽视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通常是借鉴其他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的做法,但高职生毕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更喜欢接受技能型知识而不是理论型知识,而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恰恰是以理论型知识为主,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没有根据高职生本身的特点来设计,而难以适应高职生的培养需求。

5.未有效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当今,互联网已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十分密切,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无时无处不牵涉到互联网。可即便如此,对于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领域,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没有相关研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面向全体”“普及”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4]因此,笔者结合高职生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希望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到适合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1.依据原则

设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如下原则:①适合高职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特点;②考虑培养创新意识和普及创业基本知识;③采取灵活适合的教学模式;④考虑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2.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课程知识、教学模式、评价反馈三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其中课程知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教学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评价反馈则用于修正课程知识的不足,保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1)课程知识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2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金钥匙;联系

“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学会一种思维更重要”,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是如此。纵观现在的中考,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中考,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金钥匙”,就在于要把握好四个联系。

“金钥匙”一:把握好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好教材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许多同学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因此在复习时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罗列知识提纲,学生起“填空”作用。应让学生列出提纲,从总体上把握课与课、节与节、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如:复习中国近代史“侵略与抗争”时,让学生进行纵向思维:主要有哪些侵略?哪些抗争?又各有哪些需要归纳的项目?,最终用“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线索将列强侵略中国的四大侵华战争“串”起来,用“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勇于抵御外侮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线索将本单元的抗争事迹“串”起来,达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实现了知识的跨越。

“金钥匙”二:注意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2005年开始,中考文综注入了新鲜血液――探究实践题。这填补了中考题型的空白,这类题探究性、实践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进生活体验,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有利于克服以往局限与书本知识的讲话的学习方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探究创新能力。

“金钥匙”三:强化历史与政治两学科的综合与联系

历史政治综合考试的出现,对历史和政治两学科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平时两学科各自独立进行,只在中考前一段的模拟练习中,才关注两学科的结合,而应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善于寻找两学科的共同点、结合点、联系点和切入点。学会用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来分析、验证抽象的政治观点;用政治的观点来概括、归纳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两学科的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金钥匙”四:重视时政热点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联系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因为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经济,其核心是创新。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形成的起点。所谓“创新意识”,就是“人由于具有某种强烈的变革现状的意愿,在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客观现实中,渴望发展,产生创新的要求,萌发创新的动机,表现出创新的意向和愿望的一种心理潜能”。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体验、创新理想等内容。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有创新精神,即使具备创新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培养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培养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呢?这有赖于整个社会教育,更有赖于学校教育。中学教育责无旁贷。中学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应把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目的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同样也要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历史教学本身呼唤着创新意识[1]

1.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新形势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人才观的巨大变化,使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教师还须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只有在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统一的前提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学生学习观念要转变。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上举手的人越来越少。在高年级,教师在课上的问题往往石沉大海,能积极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课上主动质疑、争辩了。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观念阻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的发展。长期以来,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已形成了等待老师给他们知识的习惯,他们只要结论,对于形成结论的思路、方法等毫不关心,他们认为结论就是知识的全部。同时,学生把教科书和教师的话当作绝对的权威,不愿意提出也不敢提出任何异议。渐渐的,他们在课堂上沉默了,他们的思路窄了,想法和见地少了,质疑的意识和精神淡薄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被压抑了。

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与改变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挥下,教师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填鸭式教育”,鼓励听话、鼓励无怀疑无批判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墨守成规,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缺乏创新意识便可想而知了。

因此,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树立现代教学观――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育功能观――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现代教育评价观――不单纯以学生的考分评价教学质量,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观念转变,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观念:我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容器、我要成为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复制型人才、我要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如此的学习观念实际上正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体现[2]。

2.历史教学是以历史史实为依据,是师生通过历史教材、历史史实为中介的教学活动,历史史实是不可变的。历史教学能创新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并且创新更是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没有创新的历史教学只能是充满霉腐味的僵尸,只有创新,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只有创新,才能使历史充满时代的精神,发挥历史的学科教育价值,培养时代要求的人才。

有人认为:历史的史学观点都是前人研究过的,或是正在搞研究的人都研究不明白的,中学生能有什么创新,浪费时间而已,沽名钓誉而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历史为载体、素质教育为目标(非史学研究)的,因此,历史教学中的创新,并非是搞科研,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创新,并非是一定要有新的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所谓创新是指思维的主体(在这里指学生)高效地、综合地应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独特的、新颖的、批判的、灵活的认识活动,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发现,产生新的认识成果的思维。因此,创新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善于观察分析事物的行为习惯和自立、专注、好学多思的心理倾向,以及尊重古人、权威,但绝不迷信的健康个性比研究结果更为重要。

3.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提出新看法。历史不能篡改,但在教学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提出新的看法,引导学生得出新的结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比如我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时,并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述他们的思想主张,而是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康有为先生和孙中山先生的身像图片,从孙中山先生的服饰等入手,引导学生联系时代特征,让学生思考能想到什么。结果就有一个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清朝时的服饰比较,孙中山先生的着装革命和政治革命一道,构成了辛亥革命的大潮。与维新时代康有为的辫子、马褂装相比较,可以看出康有为的着装同他的政治主张是高度一致的。这样两个图片学生能够得到从历史的物质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将物质和精神有机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活,求知欲望被唤起[3]。

4.在教学中学生对教科书有争论的地方和观点可以提出积极的见解。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给予义和团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但有的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恰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义和团运动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相悖,盲目排外,并不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不能改变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中国最终完全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命运。因而,其历史作用非常有限,不能因为它是农民运动就过分夸大其作用。在这样的求异思维下,学生敢于对传统知识和权威定论发出挑战,突破固有的定势思维和知识条框,这无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体现。

二、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4]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有些历史观点,史学界尚未定论,教师除了讲述课本的观点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这一观点的史学研究动态,并让学生对这些不同的看法加以论证。例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在当今的历史研究中至少有四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基本否定;二是基本肯定;三是“一分为二”;四是具体分析。教师让学生了解这些新的历史信息,可以使他们明白: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东西,它随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会不断地被创新,发展与创新是历史学教学的永恒主题。

2.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勇于面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甚至挑战。

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故事式”教学、“复印机式”教学,造成了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历史课的教学成了一个个知识点的简单归纳和总结,重视“知识型”传授,缺乏“教法型”传授,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死记硬背成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唯一通道,死读书、读死书,学生除了记住一些基本史实、前人结论外,很少有自己的思考,更不要讲突破前人的成见,标新立异,敢于向传统知识和传统认识发起挑战了。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空间被限制了,思维个性被抹杀了,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坚持陈旧的观念,要时刻紧跟时代,把握史学界的新信息,接受新的观点,适当地把新观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比如在讲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后,让学生讨论欧美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无论肯定或否定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可能会有激烈争论,而通过争论甚至辩论,学生今后自然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这种求异思维的训练,会让学生时刻用怀疑的眼光去看事物,会促成他们打破旧的定式,去寻求新的突破和发现。

3.仁者见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己的思维,不完全迷信教材的权威,敢对它产生怀疑并发起挑战,这就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始。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课本上的许多观点陈旧滞后,如果教师能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那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其创新思维也将随之提高。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课本的知识和观点给学生这样的印象: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践踏、经济遭破坏、人民受奴役,历史出现了倒退。但是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应怎样看待19世纪资本主义这股先进的历史潮流?怎样全面地看待西方殖民者给古老的中国带来的破坏和建设性的使命?学生对这些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思考和争辩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会提高。

4.给学生创新机会,激励创新意识。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而互动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创新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学生,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在广阔的空间中自我表现,在表现中激发他们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训练场。

参考文献:

[1]常尚莉.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科教学,2010,12,(3):96.

[2]郭爱云.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素质教育,2010,8,(2):250.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4

一、意会性知识的内涵

意会性知识是迈克尔・博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博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具体到技术领域,他发现关于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论述并不能把这种能力表达完全。任何一项技术都可被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术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术两部分。他把前者称为明言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意会性知识。

技术史家福格森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意会性知识不容易被表达和转移,因为它是难以编码和难以整理的。他依赖于个体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受到的环境约束,难以规范和学习。意会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难以捉摸,不易识别,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描述,不易模仿和复制。

二、意会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了主导的生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源于其技术知识基础、尤其是意会性知识基础。意会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的主体。实际上,企业里的大部分知识是由储存在企业个体头脑中的意会性知识组成的。据统计,意会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数的90%。人类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明确知识,都依赖于意会性知识的存在,都必然有意会性知识的支撑。也就是说,人类所有的知识,要么是意会性知识,要么植根于意会性知识。人类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意会性知识是所应用知识的内核和内容,而明言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达和转述的外形。相反,作为内容,意会性知识却可以不依赖语言和其他表述方式而存在。正如莱・杨所说:“明言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尖端,意会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意会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明言性知识不过是树的果实”。

尽管当前发展趋势正走向知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地”增长知识,意会性知识仍将是生产和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大部分知识所固有的意会性本质,意味着知识转化有天然的限制。意会性知识的“明言化”,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资料或数据为代价,一部分知识将会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殆尽。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本身必然涉及到意会性知识的使用和产生。博兰尼认为,人类知识源于个体直觉。科学就是把构成潜意识学习基础的意会性直觉解释或阐述出来使之易于理解和掌握,科学创造最初就滋生在这种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直觉的氛围中。依据这个观点,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认为,组织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个体意会性知识向集体意会性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从而组织的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运用意会性知识以及鼓励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交互作用的能力。

企业的意会性知识主要源于工作实践。在企业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自己也经常难以表述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些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而不选择其他,而他们这些说不清原由的选择对他们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我们只能把他们的这些意会性知识称为“直觉”、“灵感”、“智慧”或者“经验”。它包含了人们对各种问题的感悟和直觉,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索和判断。一旦这些感悟和思索被激发,并通过某种机制在企业员工之间流动和传递、交流和共享,就会更加明晰、更加丰富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三、意会性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观点看,意会性知识是企业创新之源。这是因为,意会性知识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简言之,意会性知识孕育着“正确的”技术和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连续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企业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累积性增长。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等人认为,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显然有别,不止于此,它们还是互补的,两者的社会相互作用还能创造知识,并且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知识生产过程,即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他们进一步认为,扩散企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知识携带者”把意会性知识从企业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而这种观点认为,当企业环境鼓励个体分享思想共同进步时,伴随着企业个体间相互学习的浪潮,往往会发生技术创新。这再次说明了意会性知识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虽然意会性知识对一个企业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但其固有的特性决定了意会性知识极难捕获和传播。实践表明,意会性知识的传授和继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徒关系、个别传授及知识管理社区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经常把个体看作知识的携带者,为了更好地利用个体的意会性知识,企业会识别不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以便合理安排他们交流,帮助企业转移知识、完成任务、或是做出对企业有用的创新。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相比,日本公司的成功在于他们更擅长将某个人的意会性知识转化为另一个人的意会性知识――即建立知识共享的模式,因而也就更擅长于调动意会性知识进行创新。丰田公司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当丰田公司想要把自己的生产技术知识转移给一个新建立的汽车装配厂的新员工时,比如最近天津和丰田合作的项目,丰田会选择二三百的核心新员工,送他们到已有的类似工厂的生产装配线进行几个月的培训和工作。在跟着有经验的老员工学习和工作几个月后,这些新的员工就会回到新的工厂。跟随他们一起回到新工厂的有一二百名富有经验的丰田工人,这些老员工会手把手的辅导这些被遣返的工人,直到确认丰田的意会性技术知识已经完全移植到新工厂。

毫无疑问,意会性知识在彰显公司特色,做好成功准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有鉴于此,通过组织内的先期知识共享,增强对意会性知识的获取能力,被认为是对技术创新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四、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众所周知,知识的社会内生性反映了社会关系网络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和组织构成的,同时强调人类知识的意会性本质以及个体与集体学习的动态联系。所以,意会性知识只能在特定的范围中实践或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传递,宏观的社会环境是学习意会性知识的大平台。企业是无数个体的有效组合,个体的成长背景、教育等特有因素构成的价值观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社会是企业文化的土壤,那么个体价值观就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有机化肥,它们的本质关系和相互协调决定了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也为意会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氛围。组织学习就是从个体间意会性知识共享开始,通过系统整理转化为明言性知识,完成了知识在组织内的传递和扩散。组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获得一种对主体和企业而言是新颖的经验。这种新经验或是现有的、或是未知的、或是需要探索的。无论哪种经验,一旦获得,企业个体就会借助组织有效机制和规则及时地在彼此之间交流互动。在这个经验共享的奇妙过程中,新知识、新概念或新想法也许就跃然而出了。在所有的创新环节中,捕获这些稍纵即逝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企业在创意收集、筛选、整理和提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工作的研究开发,把好的创意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技术创新活动到此并没有完成,只有把新产品或新服务变成专利,进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通过销售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利润。事实上,在整个创新过程的主要活动中,几乎都伴随着意会性知识的产生、形成、交流和再创造。体现这种观点的是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图1)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22

素质教育的提出旨在改善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如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而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理应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底。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是兼文科、理科于一身的科目,初中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该科目能够使学生初步接触宇宙、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保护、地域特点等学科知识,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但目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于新学科具有新鲜感,随着教学的深入,新鲜感渐渐消失,不再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地理学科知识凌乱复杂,知识点很多,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且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关键,未受到教师的重视。为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将创新教育融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创建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育真正有利于学生,以下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新模式创建提出的几点方法与建议。

一、初中地理创新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重要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情感。创新意识是指进行探索创新活动的欲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进行探索创造;创新情感的培养是指创新的兴趣、态度、动机、意志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的培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在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地理作为文科与理科兼具的学科,也具有较强的思维性,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成鼓励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老师发挥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发现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初中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将创新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点繁多,但其自身有趣的知识又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不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乐趣,作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初中地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知识的途径之一,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地理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很吸引学生,认识地球和地图、海陆变迁、世界气候时,可以借助适当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深刻,地球仪是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学习工具,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七大洋、五大洲、经纬网、海陆分布等知识时,学生可以事先通过研究地球仪对知识有一定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对不懂的知识认真学习,不放过一个知识漏洞,同时也要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目前世界的形成过程、火山的形成等知识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同样也要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学成果一般。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研究,采用地理知识抢答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在知识抢答的环节,进行知识的再复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还有很多,但学生学到知识是关键,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2.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利用一些课堂所学知识展开实践,显得十分重要。生活中有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结合其他学科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制定时间目标,进行明确分工,在对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迁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初步认识社会现状,对我国的环境和资源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同时,在进行分组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与同学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帮助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共同将任务完成。开展地理实践实践活动,除了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之外,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6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本质;特点;途径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参与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编辑在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研究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培养途径。

一、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产中“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明,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运用。创新落实到期刊编辑活动中,一是对期刊既存文化氛围的突破和对新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对编辑活动中固有模式的突破与重组。这种创新,编辑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期刊编辑过程的创意中体现出来,称之为创新意识,表现为编辑行为的独特性。创新意识是编辑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期刊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

编辑创新意识是编辑工作者正确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编辑心理现象,是人们不断揭示和认识编辑规律、正确驾驭编辑工作的对象和自身的一种编辑创造能力。

编辑创新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期刊创新意识的实质是期刊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选题、编发选题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主导性就是编辑发挥自身的主导意识和创造性,不在家坐等稿件,不是作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而是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组织、编发给读者以心理动力的稿子。原创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是在综观总结历史上的相关选题和审视现实问题过程中捕捉适合自家刊物选题的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性和自觉性。

现代编辑意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从封闭保守向现代开放意识的转换。编辑的现代开放意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二是吸收和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书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稿源、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广告、人员配备、条件配备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创新元素,应寻找最佳的创新结合点。第二是从自在向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的转换。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在编辑全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它不仅包括能力的策划意识,还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及自觉的市场意识。第三是从文化传播向文化建构意识的转换。在当前的社会转轨和文化转型中,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编辑活动中的策划,体现了现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择优劣汰,而是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树立起明确的先进文化建构意识。第四是由知识仓库型向知识创新型转换。意识创新并不是凭空地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必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现有的以创新知识产品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更应不断吸收、处理外界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第五是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的转换。创新型思维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超越。一方面缩短与先进的差距,这是跨越时空的,这一跨越就意味着对时间无限量的节约,具有可投入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是与原有事物拉开档次,必须树立出版物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编辑主体具有了这种创新型思维,就善于在事前作出创新决断,要能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外环境,发现和抓住时机,对编辑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新制胜,以奇制胜。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已成为编辑主体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二、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

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洞悉信息的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把握社会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新题材,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新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新趋势。

2.认知鉴赏的敏锐性。对于编辑的认知鉴赏作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这样形容:编辑好像电子装置中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的滤波器。这个比喻形象揭示了编辑工作者沙里淘金、璞石琢玉的认知鉴赏本质。因此,编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鉴赏能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使自己不仅能用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判断哪些稿件可以选用,哪些稿件必须淘汰,更要准确把握图书时展的脉搏,增强认识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3.思维进程的超前性。即在思维进程上,不断用未来的模式来调整和规范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编辑活动中,既尊重客观事物(原稿),又能创造出高于或优于原稿的价值,其成果别开生面、见解独到,体现着人类科技文化的无限上升性,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

转贴于

4.批判怀疑的挑战性。在出版界,大多数书稿的作者都是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辑,为了出好刊,出精品,就要敢于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专家学者提出挑战,有时甚至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批判怀疑主要体现在对文稿的严格审查上,既要衡量稿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要衡量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其考辨的重心是稿件的新与旧的关系。稿件要有新的思想体系或新的论证方式,或提出了补充性的观点,或提供了新的论述思路,或拓展了对原有问题的论述,或析出了原有问题的弊端,用新材料予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性的识别,既要求编辑具有批评怀疑的精神,又要求编辑多了解出版物的信息,对学术研究动态能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了解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代表作的情况。

5.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期刊编辑的优化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优化选题结构,优化提升文稿内容,优化作者队伍等,这里重点谈对文稿内容的优化提升。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编辑必须对它进行优化、提升。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讲,优化是一种职责,是编辑活动本质属性的表现。编辑的优化提升能增加原型作品的价值。开发、优化原型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收集处理信息选题到生成原型作品,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原型作品,优化主要表现为优选。二是将原型作品转化为传播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传播稿,优化主要表现为稿件的加工和完善。

三、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是创造性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优秀的期刊编辑应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意识的形成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编辑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上一切成果卓著的创新者无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协调好智力结构。人的智力包括人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获取材料的手段,记忆力是创新思维提取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努力开发各种智力,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三是要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培养创新意识也要有独特的原理和方法。

2.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已成为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功。期刊编辑工作者如果不搜集、存储、占有大量的信息,就无法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求编辑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摄取信息的每一个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从与作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从其他刊物中获取,从不经意的种种渠道中获取,使自己成为期刊的“耳目”和“触角”。再次是要求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社会电子收稿、网上组稿、在机编辑和网上出版变成了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节奏明显加快,手工加工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量与越来越快的节奏。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要求,上了一个高的层次。

3.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创新意识不同于因循守旧,它要求人们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树立不懈追求的创新品格,一要勇于否定自我,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从而创出自己的新优势。二要勇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或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而勇于尝试,多思路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基本素质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生是高校中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的主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完备的知识体系、创新性思维风格、创新性个性特征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瞿海东、陈慰浙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由学习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构成。”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生的创新智能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包括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课程的掌握程度、外语四会的水平与能力、研修跨学科课程和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研究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等。[1]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准确、全面地界定和分析“不新”的能力;不断形成或提出可与“不新”不同的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正确而恰当地客观描述与界定自己“新”成果的能力等三大基本素质有机地合成一种综合能力。[2]

基于上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以及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找寻其中的共同点,即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具有创新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包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较强的合作实践能力,以及用于批判的精神和思维品质。具体来说,创新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较为全面扎实的知识积累与储备。

完备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的储备不但包括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包括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我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没有大量的知识经验的存储,就无法正确的分析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只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运用它们进行创新。

2、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思维起点。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的心理机制,是创新的愿望、意图和动机等思维意识。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怀疑的意识,有强烈的创新的欲望和激情。在这样的心理意识的驱使下,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性的活动。

3、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人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颖的、独特的思维成果的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跳出常规思路的约束,强调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和结果等各方面都体现新颖性和独创性。当然,创新性思维并不是一种或几种思维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非形象思维、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等各种思维有机结合的过程。

4、创新实践能力。

有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性思维,必须要动手操作,才能形成创新性的成果。这就需要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能力。通过创新意识发现问题,必须要能运用理论和先进手段、仪器设备去探索、研究,才可能解决问题。这一实践能力的形成,既包括对理论的研究能力,又包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型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应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研究生的素质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两者是分不开的。研究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才可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提高。

素质应用于心理学概念,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关于素质的概念和内涵也变得不断丰富起来。《辞海》中对素质一词作了如下定义: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3]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了智力特称和人格特征的综合能力,是己有知识经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技能等的综合表现。因此,需要具备如下几种素质:

1、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一个人发展和创新所需的最基本素质和最基本前提,生理素质包括个体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包括深刻的反思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如果没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就没有办法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以说创新无从谈起。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即个体思想活动和心理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创新能力的内在自然倾向性。创新不但是一种科学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文休养过程。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非常重要。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等多方面,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活动才能有自主、自发的动力性。

3、道德品质

对于科技而言,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的不好,科技同样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学会“做人”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4]对于研究生来讲,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要锻炼自己的学术道德意志,正确看待功名与利禄。自觉地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海莺,丁松滨.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形成[J].中国电力教育.2006(6):19页.

[2]高鸽.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8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把挖掘人的潜能、培育人的精神看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把儿童的教育始终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也是一种伤害。7-12岁是人的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人脑发育看,6-7岁时,脑重达1280克,为成人脑重的90%,到12岁时,大脑的重量一般能达到1400克,与成人的平均脑相等,大脑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从思维特点看,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心理发展的划分,7-12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即所谓的“关键期”。不少生理心理专家研究表明,错过人生发展的一些关键期,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在我们国家是1999年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提出的,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的教育”。强调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学生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相对于自我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新创新的过程。创新意识就好比是儿童思维或智力发展的“生长点”,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素质的基础。没有创新意识,好比没有商业意识的人难以致富,没有创造欲望的人难以搞发明创造一个道理。有了创新意识,人的思维就像一张开口的网,随时准备捕捉新的信息,接受新的事物,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中国学术期刊物大拇指中心)。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正是向他们提供养料,使之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抽象思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感知、操作实物和具体的模型基础上,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或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培养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数学题一般都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学生易养成固定的解题习惯,如:运用如分析、综合、推理、类比等方法解题,长期如此,学生易养成思维惰性,而要求学生创造性的解题,除了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外,还要运用一些非逻辑性的解题方法,如:直觉、想象、灵

感等,以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优化。

二、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的拓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数学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都可以找到实体模型。学生虽小,但在进入教室前,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任人涂抹的一张白纸或任意装灌的容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旧有的认知框架不断地被有明显优势的新认知框架所代替,从而智力得到发展。若新知识和旧知识无潜在的、实质性的必然联系,学生便难以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创新意识的养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依托,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疑缘木求鱼。从这个角度讲,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师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

三、注重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身心和谐自由地发展是学生养成独立人格的条件。独立的人格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条件。无独立人格,人的思想就像套上枷锁,难以有独立的见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匹配,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乐学愿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更好地发展。在小学同一发展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不一样的,这是教师教学时必须认真考虑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只会得不偿失,阻碍学生的发展,损害学生的健康,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比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个性泯灭,成为分数“奴隶”。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袁中学,冯明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C].沈阳:白山出版社,200.0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9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知识论、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学界对创新型知识的生成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讨论科学创新精神对传统德育的提出的新课题,同时讨论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具体来看创新就是能够为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行为活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比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1.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创新人格,这些特征即为判断是否创新型人才的衡量标准。创新意识主要是创新动力系统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思维就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另外还包含合理的知识结构,它是个体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创新人格则是指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比如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也就是个体创新个性特征的综合,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人格特质如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例如像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包括以下特点:第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第二,国际化视野、宽广的胸怀、战略思维和多元文化背景;第三,对经济现实敏感,有创意,有洞察力,善于寻找商业机会;第四,能创造性地解读、回答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五,具有很强领导力、团队精神、相融性、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第六,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2.创新型人才的道德特质

美国学者布兰察德曾经把革命者作为一个群体对象,认为这个群体的行为中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具有特定的道德气质。显然,科学上的创新者与政治社会领域的革命者是有一定相似性的,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创新型人才作为一个群体,也具备一定的道德特质。

首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构成来讲,创新人才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坚韧的创新意志、合作和团队意识等创新型的道德品质,需要实事求是,反对学术上的浮躁浮夸作风、学霸作风,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

其次,对创新人才的道德要求不仅是上述道德论层面,还有知识论层面。原先在实证主义知识论的视角下,通常认为科学是道德中立的(即科学家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科学发现过程要排除道德伦理和一切价值的干扰)。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超然品格,标举科学的非个体特征。学术研究中的个人因素,都被当作无益的东西,纵使不能弃绝,也该尽量克服,越少越好。但近几十年来波兰尼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科学的基础里藏着道德的因素,科学创新需要所谓的科学良心。科学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科学发现中有个人的品德气质因素在发挥作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发现包含了明确规则所不能穷尽的成分,这些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包括个体的信念、良知、承诺等等。一方面,科学系于科学家个体的直觉性思考和创造性冲动;另一方面,科学家又需要对这种冲动直觉进行审查、批判。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但是这是“理智的激情”,这包含了科学共同体的公断体系的因素,内化到每个科学家心中,沉积为“科学良心”。波兰尼这些观点,启发我们科学家广义的道德气质,是切入科学创新过程的,这个环节上,德育可以有所作为。

二、从德育创新视角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举措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标上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探索精神培养。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结果,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努力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其次是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能力是将现有知识组合成新知识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或者自学,融会贯通运用这些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真正有效的创新教育,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型知识生成规律,按照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举措:

1.遵循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保证学生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自由和思考自由。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旨在激发个体的自尊与首创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与发展空间。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知识论的新发展表明,原来我们追求完全的、清晰的、精确的、普遍的知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空想。知识特别是创新型知识具有批判性、默会性、境域性、发散性、个体性等特点,如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就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知识(这么说当然不是否认科学的公共性)。科学发现包含的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例如个体的判断力、想象力、直觉、理智的激情、信念、良知、承诺等等。波兰尼声明:“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教育中,就是要允许学生在学科上、课程上有选择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成立大量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型兴趣小组,要把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展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人。

2.转变教育观念,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对教师的考核也应改变单纯以数量为主导的片面方法,真正形成合理评价和筛选机制。应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兴趣,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和思想。要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敬业精神、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有必要在尊重知识的个体性基础上改革学生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探究意识,把个性培养列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必须给每位学生以创造的机会,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使每位同学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能有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当前以闭卷考试为基础的考核制度,考查标准是“明确知识”的对与错。这样考试的知识论基础是一种朴素实证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可以简明地表达出来,如果你不能表达,就是你没有懂;是对是错比创新重要,证实比批判重要;知识排除个体性的体验,而考查学生的标准化、一般化的知识把握。在这一准则下,应试者的考虑重点不是创新,而是不犯错误。然而这种知识观念没有辩证地看到知识创新的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与库恩都揭示,科学发展不是“正确”理论与“错误”理论的路线斗争。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他甚至在《猜想与反驳》的扉页上引了一句:“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可能快地犯错误”;波兰尼也论证知识有默会的一面,所以知识――即使是仿佛追求客观和普遍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个人知识。因此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头脑去审视现存的定论和成见。改革考试制度,推广口试、课程论文、设计与操作、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有特长、有创新潜能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价制度。

4.注重导师育人,因材施教,发挥个性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知识的传承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古代的俗语讲“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部分知识有默会的特点,那是“一种难以说出其细节的技艺……它只能通过实例由师傅传递给徒弟,这就使其传播局限在个体接触的范围之内”,科学传统中确实存在这么一部分难以编码化、难以明确言说的内容,因其属于默会知识领域,所以其传承主要需要依靠师徒之间的个体性接触。传统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现代大学教育的体制下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长期交流,学生朝夕相处,科研新手才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只向学生传递已有的和显性的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默会的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促使学生迸发创造性思维的“支援意识”。

5.注重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

创新意识知识点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

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我们认为,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

3.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较死板。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4.教学手段的创新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

5.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6.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

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