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3:26

旅游市场机制篇1

一、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的界定

“机制”一词,最早是机械学、生物学中使用的概念。在机械学中,机制的本意是指机械运转过程中的各个零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在生物学中,机制是指机体内各个部分、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一般地说,机制是指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结、配合、渗透、制约的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自动作用、自动调节的功能和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尝试定义为:旅游市场主客体所组成的有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存在于旅游市场的形成和有效运作的全过程。

如果我们把旅游市场运行机制概念以一个最简单的函数关系表示出来,即为下式:

ei=f(m)(运行机制函数式)

其中,ei表示制度绩效,m表示运行机制。而m本身则是由多个变量组成的总体系统,它由许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旅游市场供求机制、旅游市场价格机制和旅游市场竞争机制,这三个机制构成了旅游市场制度绩效的完整脉络,旅游市场整体功能经由这三个机制的运作发挥而得以实现。可以说,旅游市场功能完善与否以及效率高低取决于以上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的整体状况。

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旅游市场上,供求连接着市场中的各类主体,其变动决定着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价格机制是作为反馈机制而存在的,在旅游市场中发挥着反馈信息的职能,同时它还对旅游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以及旅游资源的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市场重要的引导机制。竞争机制主要表现为旅游供给者之间、旅游需求者之间、旅游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旅游市场在这三种市场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形成旅游市场的均衡,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配置效率达到最优。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是旅游产品交易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竞争的基础上,借助供给量和价格来调节旅游产品的供求状况,从而实现旅游资源最优利用的机制。

二、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容

(一)旅游市场的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主体,其他相关要素的变动都围绕着供求关系而展开。在旅游市场中,供求连接着旅游产品的供求双方,其变动对旅游产品的价格起决定作用,影响着旅游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各主体的市场行为。

旅游市场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水平之下,旅游经营主体对某种旅游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同大多数的产品一样,影响旅游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是价格,从整个市场来看,如果旅游商品的平均价格上升,那么旅游供给量将增加;反之,全社会提供的旅游商品数量将减少。对某一种旅游商品而言,供给量则是指该种旅游商品供给次数,供给次数与旅游商品价格成正向变动,即从利润最大化出发,价格愈高,旅游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供给减少。

在旅游市场中,凡是使旅游供给增加或减少的因素都视为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旅游供给可以不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影响因素没起作用,而常常是影响旅游供给增加和减少的因素作用刚好抵消。除价格外,影响技术市场中旅游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1)旅游资源及环境容量;(2)该旅游产品的相关产品的价格;(3)旅游生产要素的价格;(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科学技术发展水平;(6)旅游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旅游市场需求实际上是指人们为满足旅游活动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所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影响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仍是价格,旅游产品也是典型的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当旅游产品价格上升,旅游需求减少;旅游产品价格降低,旅游需求增加。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还有很多,旅游需求除了受到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交通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旅游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制动关系,主要通过数量关系、结构关系和时空关系表现出来。在数量关系上,如果某种旅游商品的供给超过了当时的市场需要,生产这种旅游商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不为社会所承认,从而这些旅游商品必然要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如果某种旅游商品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结果则相反。对旅游商品市场而言,旅游商品的供求在实际中从来不会完全一致,从而形成客观上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当然,从某一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还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也正是旅游市场上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是通过供求机制实现的。

从结构上来看,主要体现在旅游市场上供求的主体以及各类旅游产品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对旅游商品供求结构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地把握旅游供求的特征。

从时空关系上来看,旅游的供给和需求均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旅游供给。旅游开发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而供求双方在时间上不会保持严格的同步;同时,由于旅游产品本身具有异地性特征,某项旅游需求在本地即可得到满足的情况很少,使得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在区域、全国,甚至全球的范围内实现配置,使得供求双方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跨度。

供求机制是旅游市场运行机制体系的主体机制,旅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形成了旅游交易的主要动力,推进了旅游市场的运行。在旅游市场上,供求机制的作用还与价格、竞争等机制的作用紧密相连。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供给和需求都受到价格、竞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致使两者的关系处在不停的变化当中。由此可见,供求机制与旅游市场各要素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供求影响旅游商品各要素;另一方面旅游市场各要素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正是供求与旅游市场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断运动,才使得供求机制得以作为矛盾双方的平衡机制,最终调节整个旅游市场的运行。

(二)旅游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市场交易中,影响旅游产品价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龙京红从内在决定因素和外在决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其中内在决定因素包括价值、成本和利润水平;外在决定因素包括旅游消费者的认同、旅游市场的竞争状况、收入水平、经济景气状况、国家政策引导等方面。

旅游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信息传递功能和引导功能。价格是市场机制的信息传导器,也是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在旅游市场中,价格机制是作为反馈机制而存在的,它在市场系统中发挥着反馈旅游信息的职能,因此又把价格机制称为市场机制的信息要素。同时,价格机制对旅游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决策、对旅游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引导机制。

价格的信息传递功能主要反映在两方面:第一,旅游价格反映旅游资源的供求状况。在旅游市场的所有信号中,价格信号具有最灵敏、最有效的特性,是最有利的“调节器”,是价值规律这一“看不见的手”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若旅游产品供大于求,则旅游价格下跌;供小于求,则旅游价格上升。第二,旅游价格反映了人们对某项旅游产品的评价。在旅游市场,旅游价格高就意味着市场对该旅游产品的评价高,也就说明旅游产品的价值高。反之,则说明旅游产品的价值低。

价格的引导机制体现旅游价格可以引导旅游供求双方调整生产规模或生产方向。一般来说,某项旅游价格的提高,旅游需求方有转向购买该旅游的替代旅游或其他旅游产品的倾向,而旅游供给方会借机扩大生产规模。旅游价格的下降,旅游需求方有将消费转向该旅游产品的倾向;旅游供给方则要视降价的原因而定,需要确定使旅游即将过时还是旅游价值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等原因,来决定生产规模是扩大还是缩小。因此,通过旅游价格的涨落,可直接引导供求双方调整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旅游市场的竞争机制。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既要反映旅游市场的特征,也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特征,即以物美价廉和优质服务来提高竞争力,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来提高市场信誉。在旅游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旅游供给者之间的竞争。由于旅游市场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有着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特征。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于产品之间的差异很小,特定型号的所有产品基本完全一致。整个产业的旅游水平也不相上下。因此,竞争的形式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而在旅游市场上,供给方提供的产品基本不同,旅游水平也相差很大,因此在竞争的形式上更多体现为特色竞争和服务竞争。

二是旅游需求方之间的竞争。旅游需求方之间相互竞争的动力是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消费需要,为自己带来更多感官上的效用。从表面上来看,需求方的竞争力是他们经济实力和对旅游的购买欲望,实际上真正的竞争力在于需求方在消费旅游产品时效用(满足感)的高低。旅游需求方之间竞争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拉动旅游价格上升。在旅游价格上升的同时又迫使需求方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消费,因而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

三是旅游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竞争。买卖双方的竞争是市场竞争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供求对立运动的基本反映。在旅游市场,一方面旅游产品的提供方想以提高旅游产品的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需求方想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旅游产品。这一矛盾双方竞争的结果是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形成市场价格。由此可见,只有通过买卖双方的竞争,才能对旅游资源进行正确的评价,竞争越是激烈,旅游资源的配置越是有效。

竞争机制的功能,首先是保证价格机制的充分展开,发挥其调节功能;其次是保证市场机制对旅游产品供给方和旅游产品需求方的社会调节;最后是竞争机制能使旅游产品按照合理的最佳经济渠道流通,让所有企业在旅游市场上公平的竞争。

竞争机制对旅游市场的强制性调节作用是外在的。在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利益关系,社会不能直接调节这种利益关系,那么,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旅游商品围绕价值交换则是调节这种关系的适宜形式。竞争的充分展开,可以使旅游市场的各种经济信号(包括价格、利率、汇率等)的自行形成。在旅游市场中,只有通过竞争的外部强制作用,才能把旅游商品的内在价值属性表现出来。

竞争机制是旅游市场运行机制体系中的基础机制和动力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作用的贯彻都离不开竞争机制的推动作用。市场竞争贯彻着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要求,竞争机制的作用形成了对市场主体的外在压力。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维持着价值规律,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旅游进步和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当然,如果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实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旅游产品能够作为自由的商品流通,旅游市场不存在进入的障碍和壁垒,让经济信号在自由竞争的形式下形成。

三、三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旅游市场的运行

旅游市场机制篇2

一、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分析

将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这三个名词结合起来,注定会受到巨大的关注。根据cnnic的第30次互联网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也达到了3.88亿,在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类应用的用户规模继续增幅明显,这几类应用在手机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而根据艾瑞咨询的2010—2011年度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年度监本文由收集整理测报告可以得知,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1 037.4 亿元,同比增长58%,继续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四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增长,增速维持在45%左右。而在线旅游人群相对于整体网民人群而言,渗透率还远低于国际标准,市场潜力巨大。

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在国内网民用户、电子商务用户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另外由于他们对网络接入、网络应用的熟悉程度,也是活跃的中坚群体。对于旅游,从传统线下市场开始,大学生群体就一直受到关注。分析网上的多个关于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可以看到,各项调查中,均有90%以上的受访大学生表达了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肯定的意愿,其中也有80%以上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出游,其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完成过相应的出游动作。

但是由于国内90%以上的旅游企业为中小旅游企业,这些中小旅游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而进军电子商务的传统旅游企业,更多的只是将线下产品在网上进行复制。整个网站体系缺少互动性,产品结构比较僵化。而国内许多以电子商务起家的旅游企业,例如携程、途牛、驴妈妈、芒果网也做了很好的电子商务整合,同时较注重客户服务,但其整体的商业结构更多注重在商旅顾客。当然对于大学生市场还是表示了一定关注,例如芒果网做了一个其中主打面向年轻人市场的子品牌——青芒果。不过青芒果也更多关注的是青年客栈的在线预订,只是在线旅游市场的基础运用,缺乏深入开发。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是依靠各类面向自助旅游资讯类网站,主动获取信息,再通过自己实践来完成旅游行为,在线旅游资源并没有被很好的整合起来。可以说在现阶段,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与大学生群体的期望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落差。

二、大学生群体旅游需求的特性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旅游需求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些很好的措施。这一分析,可以从国际到国内广受大学生旅游群体欢迎的青年旅社的特性说起。青年旅社,不同于普通酒店,首先在价格上有着一定优势,它更多的是提供简洁干净的住宿,甚至有集体宿舍式的住宿房间。接着更注重多样性,往往在装饰风格上有着鲜明特点,更注重不同区域的设置,能实现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公共洗漱区等。

那么在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中,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有:

1.价格敏感。大学生群体绝大部分没有稳定的薪水收入,他们比其他人群对价格更为敏感,这也是他们更关注电子商务的原因,希望通过在线市场给其带来高性价比的产品。大学生群体往往会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在网络信息收集上。通过反复比较来确定旅游计划,从而在获得更高性价比的同时也期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来得到满足感。

2.多元化个性鲜明。现阶段的大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在生活中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又个性鲜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具有多重性,众多的旅游动机中,对于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关注以及进行社交的动机是大学生出游的主要推动力。在旅游行为表现上传统的同质化线路安排,逛购物点的团队旅游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更为追求社交、个人之间的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较高层次的需求。

3.社交性突出。大学生生活阶段,随着个体自由度的提供,个体性格的成熟,正是对社交活动最为渴望的阶段。在旅游伙伴的选择上,大学生群体也是更多的选择和朋友一起出游或者通过出游来结交获得共鸣的朋友。同时在平时的社交过程中,也经常会选择旅游感受作为打破僵局的一个良好氛围调节剂和话题的载体。大学生群体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社交讨论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现自我,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对于满足基本层次的传统旅游购物观光游的兴趣并不高,而更关注的是在浏览风景的同时,能加深与旅游伙伴的感情交流或者能够在旅途中结识新的伙伴。同时大学生群体也比普通游客群体更注重对于旅途中信息的记录,这一信息不光是单一的个人风景照,更多的是风土

人情以及一些美食,特别的小店等资讯。大学生群体往往将这些记录的信息与人分享,期望通过分享传播来获得别人的认可。

4.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在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信息获取渠道上面,大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并没有习惯于从大众媒体上来获得旅游信息,与传统的旅游群体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最主要的就是朋友推荐,其次是上网浏览,很少通过传统的渠道来获取,如电视、报纸、宣传单、旅行社的咨询等。

正如前面的多元化个性鲜明和社交性突出的分析,大学生群体更愿意相信他们朋友的介绍和自己通过互联网络收集的讯息。这样往往对于实际旅游目的地内容产生差异化,例如厦门鼓浪屿一直受到广大游客的关注,同样也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但是,相对于普通游客关注的是鼓浪屿的各个著名景点不同的是,鼓浪屿上特色的客栈文化以及个性化的小店,通过网络以及大学生群体间口碑传播,使其迅速成为大学生群体旅游的重要选择目的地,在网络上互相讨论也是这些客栈和小店而不是传统的鼓浪屿景点,同样由于需求的上升,使得当地的大量的类似客栈小店聚集,从而形成了一种氛围。同样是厦门,厦门大学从一个高等院校逐步向被誉为中国最美高校的一个热门旅游景点过渡,也是体现出了通过网络的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而这一特性也为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三、基于sns 机制发展大学生旅游电子商务的途径

1.个性化的多样性产品生成。借助于sns的分享机制,网站用户可以对产品进行评价和点评,以及图文展示的心得。对于在线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看做产品。这样网站在原有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景点信息、旅游资讯、线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的sns机制来更为丰富页面资讯。sns用户会将旅游经验与心得,用文字、图片、相册、地图等形式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网站运营者可以基于大量用户真实的信息来提炼和编辑出新的目的地指南或者面向不同顾客的类型化主题推荐。

这样首先能够帮助期望旅游的用户找到想去的旅行目的地。作为具有社交旅游特性的网站,核心将不再是酒店和机票预订,而是用户和个性化的多样性产品。接着顾客可以通过分享得到的相应的旅游计划,这一旅游计划可以是复制于网站分享的计划,也可以是整合不同计划所得。再将旅游计划上传后,可以通过sns的好友机制所结识的旅游专家和到过该地好友的帮助共同完成整个计划。

2.有效的网络营销体系生成。借助于sns的好友机制,可以提升用户对网站产品的信任度,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顾客通常具有从众心理,社交网中的好友购买经历、对产品的点评等信息都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一些sns中的群组中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运用好sns机制还可以加强用户对网站的归属感,可以通过网站组织的会员活动,设立相关的会员等级体系等。例如,游侠客网站就是一家这样的基于旅行者的社交网络。通过大量的群组活动,以及培养不同群组中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适应的会员体系来稳定住大量的有效用户。2011年被凤凰网评为旅游类网站五强。再借助sns的传播机制,就能构建其有效的网络营销体系,可以让不同的主题产品迅速有效的推送到其目标客户处。

3.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整合。旅游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并不是将产品售出就是服务过程的结束。一直以来传统旅游业中,产品售后运行中的服务一直是投诉的重点。线上线下的服务一体化整合也将是旅游电子商务的竞争要点,也是提升顾客信任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的方向。而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智能手机使用越来越成为潮流。通过智能手机作为用户终端,结合sns的特性,可以更好的实时与网站以及好友之间进行交流。网站也可以结合地图信息,向用户推送附近的旅游资讯,提高旅游的自由度和完成个性化定制。

旅游市场机制篇3

1美国旅游业现状

从20世纪开始,美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自1950年的54.5%,连续上升到1993年76.3%。第三产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来,就业比重稳定在74%左右,第三产业是成为美国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服务化经济"成为20世纪以来美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特征。随着环保时代的调来,美国率先推出了"绿色旅游"农业观光休闲项目充分运用其高新技术、互联网,大力开发网络旅游,使美国旅游畅销全球。此外,美国的产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服务功能强,尤其是现代饭店集团实行连锁式统一的科学管理,使得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旅游交通发达是美国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航空、铁路与公路系统纵横交错,交通信息导航完善、先进,较为主要的有《thethomasGuide》和《aaa系歹丨J》等等。20世纪至今,美国旅游业完成了从"起步一深入集中一成熟"三大阶段的转变,成为美国三产中最大的服务产业之一,为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美国旅游管理机构

美国旅游业管理机枸分为非政府旅游管理机枸与政府旅游管理机枸两类,同时分为国家、州及地方政府等层次。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在国家层面,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曾是国家的官方旅游局,负责制定旅游政策,吸引外国游客来美旅游并刺激国内旅行。1996年国会撤消了国家官方旅游局,设立了"旅游产业功能组”其主要使命是促进美国旅行与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出口为美国努力创造就业环境。从州及州以下层面讲美国每个州以及首都设有专门政府旅游管理机枸,重要的旅游城市和郡政府也有专门的类似机枸来管理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机枸主要从事旅游信息、旅游市场促销等方面的活动,研究管辖地区的娱乐、旅游资源、历史、公路和名胜古迹,并积极参与旅游产品、文化遗产、乡村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美国非政府旅游管理机枸主要指美国旅游行业协会,它是一个非盈利机枸,主要负责美国旅行行业各个部门的统一组织,通过他彳门的服务,将政府、贸易与市民协会、个体性质的旅游供应者的利益集中在一起。

320世纪以来美国旅游管理机构职能的演变

  3.1自由式起步阶段(1900^19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旅游业在获得了迅猛发展。1916年8月25日由总统威尔逊签署法案成立美国内务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当时的40个国家公园和纪念馆。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职能是保护国家公园、草原系统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价值不受损害,为当代美国人和子孙后代提供娱乐、教育和启发灵感的场所。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重视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研究,进行了旅游法规建设,主要功能用于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3.2深入、集中参与阶段(1930^1980)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从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得到了许多经验教训,政府旅游管理机枸职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强了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对旅游经济的集中干预,减少旅游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的发展。50年代美国成立旅行与旅游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旅游政策,吸引海外旅游者前往美国旅游和刺激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80年代,美国旅游市场逐渐繁荣,邮轮旅行、房车旅行、野营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在优化产品结枸的同时,更加注重旅游环境的改善与营造,大力实施机场、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高级酒店和休闲住宿设施。政府针对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制定了系列化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与市场运作机制,从而保证了美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3宏观管理成熟发展阶段(1980至今)

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渐在海外市场进行美国旅游的推广和宣传。在本阶段,他们加强了旅游业营销政策的研究,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美国旅游行政管理机枸和职责。1996年国会取消了美国旅游管理局,一些职能被并入国际贸易管理局,同时成立了旅游产业局(注:现已改名为国家旅游办公室),下设旅游行业助理秘书办公室、旅游开发部和旅游政策协调部、旅游政策理事会三个部门。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的主要使命是促进美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通过旅游出口为公民创造就业环境。

可以看出,美国旅游业在不同阶段,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的角色、职责、管理重点都是不同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也非常明确

即: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顺应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促进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 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构职能演变的启示

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纠正旅游市场失灵和引导旅游市场自由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怡怡需要旅游职能部门对市场的引导和调节。旅游职能部门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市场缺陷,更重要的是能够站在市场之上,控制市场的总体运行,防止其自发发展造成的危害。有效的旅游职能部门并不仅仅是一个"实干"的部门,不是一个"执行”去规政策的部门,更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治理旅游市场的部门。美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职能的演变怡怡体现着"治理并且善于治理"职能属性,这正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所需汲取的重要经验。

4.1明确政府旅游管理行为,准确定位旅游行政职能

现阶段我国政府旅游行政管理方面应通过高水平的政府策划、营销和管理,为旅游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形象策划、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制度建设、旅游信息系统建设,以促使我国旅游市场规范发展。我国政府旅游管理机枸具有强大的公信力、财力、人力、物力及话语权,但是信息公开不够充分,决策不够科学,忽略了社会管理、生态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得政府旅游机枸职能的履行与美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对管理职能的范围、职责进行科学研究与定位,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旅游市场运转规律的多重角度做通盘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2深度协调旅游职能部门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

按照政府与市场的二维经济模型将政府旅游管理机枸和市场作为两个变量,按照不同变量的力度强、弱划分可划分为:弱政府一弱市场模式、强政府一强市场、强政府一弱市场模式、弱政府一强市场四种类型。美国对四种类型进行非线性规划,实施战略性组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协调旅游市场发展,发挥政府旅游管理机枸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时,要处理好以下事宜第弱化行政管理,加强市场监管职能。加快从行政管理到法制管理转变步伐,健全法制管理体系,规范旅游发展行为,落实旅游发展纲要,真正做到管理上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二,旅游局要加强宣传引导,出台优惠政策、协调企业生产关系,为企业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第三,旅游局监管旅游企业,做到依法经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大局提供有力的支撑。

4.3健全政府旅游管理机枸的管理体制,培养旅游行业协会的自治能力

相比国内而言,美国旅游产业比较成熟,政府旅游管理机枸采用的是分权管理模式,其不直接从事或干预旅游企业的经营,主要是通过旅游协会对旅游产业进行间接管理,从而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横向联合,增加行业的保险功能,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借鉴美国旅游管理机枸的分权管理模式,重视培养旅游行业自我管理的能力,把政府包揽的事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自行管理,如各级旅游行业协会和旅行社联合自治组织以及旅游服务中介组织,强化各类组织在旅游市场的自我管理上发挥作用。其次,应将区内各行业协会业务的内涵予以发展,可分为行业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负责本区旅游行业协会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政策制订和协调管理,行业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旅游行业协会涉及的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有关事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以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对政府的辅助作用。

4.4紧紧跟进立法进程,制定地方适用性旅游法规

旅游市场机制篇4

(一)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供需不平衡

生态旅游认证市场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认证产品的丰富性,并且要形成群聚效应。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加活跃,市场状态更好。但现阶段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出现供需不足的情况。这一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因为过于单一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无法吸引旅游经营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眼光,相应的旅游经营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和旅游经营商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了解较少,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二)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

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地区级四个层次。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与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距离,使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接触和认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可能性较低,相应的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根本无法真正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是必然的。所以,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低是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全球性标准和品牌比较欠缺

要想有效地实施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全球性品牌数量并制定全球性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促使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具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为了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舞台中,将会参与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中。这有利于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全球性的标准和品牌还比较欠缺,无法将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目光吸引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上,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得不到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支持和落实,相应的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受阻,生态旅游的落实无法有效实施。

二、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

现阶段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无法有效地进行。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予以控制,才能够促使生态旅游更好地开展。具体的营销策略是: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

目前,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对可持续旅游认证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度假村、旅店及各种旅游项目,并未慎重地、深入地考虑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要想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大规模地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及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使消费者和旅游企业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态旅游,进而支持生态旅游。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

1.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促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之际,进行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这会使得消费者逐渐投入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营销活动中购入对自己有利的产品。

2.注重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的利用

认证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将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与消费者、旅游企业及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断促进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落实,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刺激生态旅游企业的认证动机

旅游企业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所开展的旅游项目持续进行,还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所以,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旅游经营者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的重要性,也不了解生态旅游认证的作用,无法有效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对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动机刺激,促使旅游企业主动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具体的措施是认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一些优惠措施吸引旅游企业,并帮助企业衡量参与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利弊,以此来刺激旅游企业,促使其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

(三)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

一直由国家、地方负责的生态旅游认证要广泛落实到社会中,应当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或个人注意到生态旅游认证,进而对生态旅游认证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掌握生态旅游认证作用的基础上,还有激励机制的支持可以促进更多的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营销活动中。当然,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是由政府或旅游局执行的,一定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来制定,以保证所指定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旅游市场机制篇5

关键词:旅游市场;市场体系;黑龙江省

现代旅游市场体系是指旅游的各类市场及其内部子市场之间和旅游市场中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其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旅游市场的组织结构系统,即旅游市场的结构与组织形式;二是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系统,即旅游市场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方式;三是旅游市场的调控管理系统,即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系统。

一、黑龙江省构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的有利条件

(一)拥有良好的客源基础,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共接待国内游客8816.2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收入1007.86亿元,同比增长35.58%;根据手机终端统计,漫游至黑龙江省人数达到2005.75万,同比增长25%;外地游客刷卡消费832.36亿元,同比增长28.1%。

(二)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截至2014年2月,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377家(其中,5a级4家、4a级61家、3a级124家、2a级165家、1a级23家);星级饭店253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50家、三星级126家、二星级54家、一星级3家),快捷宾馆3069家、家庭旅馆439家;旅行社达670家(其中,出境社62家、边境社51家,境内、入境接待社557家);新增2家赴台游组团社。同时,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速度加快。大连万达集团斥资200亿元建设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马来西亚建荣集团投资80亿元建设哈尔滨环球海洋主题公园,都将大幅提升哈尔滨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并将对全省产生示范带动效应。2014年,黑龙江省139个在建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28.1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秩序混乱

黑龙江省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部分旅游经营者无证照,挂靠现象普遍,利用格式合同模糊承诺,在旅游交通、酒店级别、景点约定内容上打折扣或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第二,旅行社掠夺性经营,“买团卖团”,默许导游违反合同擅自增减景点,增加购物点。一些大的旅行社牺牲信誉“卖招牌”,收取小社挂靠费。第三,一些出国游项目以“零团费”引诱游客,肆意增加自费项目,逼迫游客消费。第四,部分旅游景区的商店、餐馆服务水平差,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虚高。第五,部分旅游企业存在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索要小费、强迫购物、私拿回扣等情况。

(二)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旅游景区(点)隶属关系复杂,造成政出多门。如旅游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理;自然保护区归林业部门管理;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寺庙道观归宗教部门管理;文物遗址、博物馆归文化部门管理。在旅游管理过程中,对利益互相争夺,对义务互相推诿,而旅游局往往没有任何景区管理权限,增大管理难度。同时,黑龙江省县级旅游局属于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旅游行政管理权和旅游执法权,而绝大多数旅游景区都划分在县级行政区内,县级旅游局在旅游管理过程中权力缺失。

三、加快构建黑龙江省现代旅游市场体系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首先,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职能转变措施,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利用、旅游综合执法、公共服务保障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其次,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有旅游产业为基础,开发建设一批新的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冰雪、度假、边境三大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健康休闲、生态度假等精品线路,增强龙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三,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富民惠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二)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市场

近年来,黑龙江省旅游商品市场快速成长,多层次的旅游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然而,旅游商品雷同现象严重,特色不够鲜明突出,在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应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并着力打造符合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地方和文化特色、信誉度高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同时,注重结合地域优势,适时举办中俄旅游投资洽谈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展洽会,打造旅游产品展示平台和沟通平台。

(三)完善旅游市场组织子系统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服务产业。与之关系最密切的经营性企业为旅游交通企业、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住宿企业。因此,应保证旅游区与各客源地、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道路畅通,并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培养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引导全省旅游企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规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要改善旅游住宿设施,在努力培育星级宾馆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中小型经济酒店、汽车旅馆、自驾游营地和家庭旅馆等。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需要高度重视旅游人才市场的建设。首先,政府应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同时做好宏观引导工作,为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制度保障。其次,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第三,应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国际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术交流、学术互换等方式培养人才。

(五)建立健全旅游市场调控管理系统

1.健全旅游市场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子系统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市场机制的失灵和缺陷。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运用计划、信息、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常规手段来引导、调节和控制旅游市场的总体运行状态,对旅游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指导和调节。微观管理层面是指对旅游市场进行自律性管理和行政监控管理,从而杜绝旅游市场中不正当的交易行为存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消除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

2.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子系统

旅游业是多部门合作、跨行业协同、多产品组合的综合性发展产业,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以公平、公正地解决旅游市场中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加强旅游执法队伍的建设,组建独立旅游执法部门,提高旅游执法能力和水平。制定旅游工作标准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规范旅游市场发展,也是旅游市场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琳朱正杰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阎友兵,戴月珍,蒋绪年.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的构建[J].三峡大学学报,2009(1):64-68.

[2]张爽.黑龙江保障旅游市场健康有序[n].中国旅游报,2012-03-01.

旅游市场机制篇6

一.节庆旅游活动的种类分析

节庆旅游活动应该遵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宗旨,按照不同的节庆旅游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节庆旅游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生态类;这种主题旅游活动只是依托自然形成的环境,以自然景观为旅游载体,这也是节庆旅游活动主要方式。云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众所周知的有丽江、大理石林、泸本文由收集整理沽湖等等;2.风土人情类;这种旅游模式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当地的自然环境造就出的人文生态。在节庆旅游之际,可以将当地的民俗风情充分开发为旅游资源,给旅游者展现出当地人的风土人情。自古以来,云南地区少数名族众多,风土人情各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人文地域文化,云南地区的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发掘这方面的旅游潜力,充分考察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将人文风俗转化为可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3.民族宗教类;当地的相关旅游管理部门要致力于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在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举办诸如庙会这类的旅游活动。4.地域产物类;在节庆旅游期间,旅游者们都有在旅游地购买具有当地气息和纪念价值的礼品回去的习惯,因此,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发现旅游市场这块的商机,以市场为指向,并通过市场为调节手段合理配置和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以市场化手段加强节庆旅游管理的前提条件

面对市场化的旅游环境,只有面向市场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提炼,形成旅游主题鲜明、独具特色和亮点的节庆旅游,才可能保证当地的旅游事业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取得长足发展。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满足如下必要条件。

(一)节庆旅游活动要有充分的参与效果。在节庆旅游之际,将会迎来一年中最旺盛的旅游需求,人数众多是一个显著特点。市场化效果的节庆旅游一定要符合人们大众的口味,这样才会具有更高的参与性。

(二)节庆旅游活动要善于发商机。节庆旅游人数众多,是一个开拓商机的良好契机和平台,当地的旅游管理者一定要善于把握商机,加强宣传和推广,在市场的作用下,迎来或寻找一批活动商家进驻,增加节庆旅游活动带来的不菲商业效益。

(三)节庆旅游活动一定要有所创新。每个产业都需要创新,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市场化条件下的旅游业同样如此。某些地方的节庆旅游活动几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或者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节庆旅游活动,缺乏自己的创新,这样会让旅游者产生旅游“审美”疲劳,降低甚至流失旅游客户。因此,只有在市场化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充分了解节庆旅游者的消费习惯、理念,以及充分预判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节庆旅游活动项目,才

会保证当地的节庆旅游长盛不衰。

三.当前在市场化运作中的节庆旅游存在的问题

1.节庆旅游项目概念模糊、创新乏力;2.单纯拓展旅游项目的数量,忽视旅游质量的提升;3.管理方式和体制存在着诸多固有顽疾;4.旅游项目缺乏旅游号召力和影响力,与节庆旅游配套的项目发展举步维艰;5.对市场的旅游者需求了解程度不够,节庆旅游的开发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统筹;6.节庆旅游的宣传和推销力度不够。

其中旅游管理体制问题是困扰市场化条件下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运行本文由收集整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一切经济活动要以市场为主导,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我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对自己的职能认识程度不够,仍然沿用过时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套思路,依靠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对正常的市场行为横加干涉,这种固有思想已成为制约我国节庆旅游发展的重要障碍。

四.节庆旅游管理中强化市场理念的措施

(一)充分尊重、发挥市场在旅游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尊重市场的基础作用,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坚决改变落后的管理体制,刹住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的不正之风,促使行政管理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具体的细节是要改变当地旅游管理中的不合理现象,淡化政府在旅游产业运行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旅游市场的自主功能,是旅游产业在市场化运作中不断提升服务和品质,取得新的发展。

(二)在市场化运作中要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高旅游产业品牌价值。要注重市场化条件下旅游者不断对旅游品质的需求,要着力提高旅游产业的服务度。

旅游市场机制篇7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对促进和带动我国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宣传我国旅游整体形象,增进与世界各国和

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传播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促进对外开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综合国

力不断提升,和平、安全、发展的国际形象愈益突显,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等新情况和新挑战。为认真

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新形势

(一)入境旅游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带动和促进作用日渐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取得了显著成绩。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17%,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9%。*年,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可达1.24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960万人

次,旅游外汇收入335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球第六位。入境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并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这为“*”期间大力

发展入境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程加快。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外国人市场高位增长态势日益明显,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欧

洲、北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成长,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日见端倪。

2、需求空前活跃,市场成熟度明显提高。观光市场平稳增长,休闲度假市场加快发展,专项市场日益扩大;散客市场持续增长,商务市场蓬勃发展,高端市场日趋繁荣;消费结构开始提升,消费水平明

显提高,收入增长快于人数增长,入境旅游市场日渐成熟。

3、带动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综合功能日渐显现。入境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等接待设施建设,促进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我国旅游整体供给能力和管理服

务水平的提高,在旅游市场中发挥了先导、示范和促进作用;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了对外开放;进一步宣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国家整体形象,

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

1、世界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全球旅游市场逐渐向相互融合和互动的方向推进,世界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0亿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55万亿美元。作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最活跃的入境旅游市场之一,我国入境旅游必将随

之不断增长。

2、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发展入境旅游的宏观环境良好。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为入境旅游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航线不断增多,人员交往更为

便捷,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3、我国在世界上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将日益提升,现代化建设成就日新月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成果不断涌现,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4、“奥运”、“世博”将拉动入境旅游市场增长。*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大全球性盛事的举办,将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游客来华旅游,直接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国际经验表

明,在奥运、世博综合效应中,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是受益最直接、最显著、最持久的领域,这为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入境旅游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妥善应对。

1、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纷纷加大对客源市场的争夺,不断采取大规模、高投入的宣传攻势,与我国构成激烈竞争。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促销力度,客观上

将使部分潜在市场发生消费转向、客源分流。

2、影响入境旅游市场的不利因素增多。自然灾害、局部动荡、恐怖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局部存在,对全球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带来不利影响,加大了全球旅游市场的变数,

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

3、保持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的困难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持续较快增长,已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困难增大。特别是约占我国入境旅游总人数80%的港澳市场,经

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已逐渐进入平稳增长阶段。预计今后大幅增加入境旅游人数的困难仍较大。

4、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措施有待加强。同与我国构成竞争态势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入境旅游宣传促销整体投入不足;促销方式、工作手段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客源市场需求,难以应对剧烈的国际

市场竞争,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待完善,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尚待全面发挥;专业营销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二、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扩大开放,坚持互利合作,以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

宣传促销、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建设为重点,依托政治、外交、经贸、文化交流等多种平台和渠道,动员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促进我国入境旅游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位次。“*”时期争取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跃居全球第三位,旅游外汇收入跃居全球第四位。

2.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游客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外国人市场的增幅和比重有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提升,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产品和高端旅游产品大幅增长,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

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质量效益型增长明显增强。

3.入境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政策环境更为有利,人才队伍建设达到新的水准,入境旅游迈入健康有序、持续较快发展的轨道。

4.入境旅游综合功能更为显现。在提升国家整体形象,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经贸发展和民间友好交往等方面,入境旅游的积极作用更加显现。

5.全面实现“*”时期入境旅游发展指标。到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6亿人次,年均增长6%;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6880万人次,年均增长8%;旅游外汇收入达47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三、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变化趋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主要客源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国

家旅游局将制定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条件的省区市也要研究制定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市场开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要及时跟踪和研

究国际旅游市场新需求、新业态的发展变化,指导和促进入境旅游产品开发。要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国家旅游局将召开年度入境旅游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入境旅游工

作。

(二)加强宣传促销,强化国家整体形象宣传。要继续加强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更加注重对欧美等中远程市场的开发,要大力开发欧洲、北美、澳新、俄罗斯、印度等新

兴市场,积极培育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要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推动各级政府增加宣传促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市场营销投入。要主动加强与外宣、外交、外事、经贸、文化等部门

的联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以旅游为载体,搭建多种平台,强化国家整体形象宣传。要认真组织开展旅游主题年活动,制定和实施“奥运–旅游”计划和“世博–旅游”计划,在主要客源国家、地区

和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较大影响的宣传促销高潮,提高市场影响力。各省区市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研究确定主打市场和主打品牌,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促销。要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

进一步整合促销力量,改进促销方式,提高促销效率。

(三)提升旅游供给水平,增强入境旅游吸引力。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以世界遗产和优秀旅游城市为龙头,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中国国际旅游精品库”。

要充分发挥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山川秀美的优势,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观光产品内涵,加

快推进休闲度假产品和高端产品的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会议展览、邮轮游艇、温泉滑雪、科考探险、健康体育等有潜力的旅游产品,鼓励整合力量、集中培育大型旅游节事活动。要进一步提升

宾馆饭店等旅游接待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注重培育国际化品牌。要提高导游服务水平,丰富导游语种,提升导游素质,满足入境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要进一步推动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等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增开国际航线、简化签证手续,推动对有条件的客源地实施免签证、口

岸签证,对符合条件的散客实行多次往返签证,为入境旅游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将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纳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内容。要改善

旅游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中外文标识系统,推动完善适应入境旅游需求的信用卡支付、外币兑换等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保险工作,推动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

(五)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加快推进“金旅”工程、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等旅游信息化建设。办好中国旅游网和各省区市旅游专业网站,加快建

设中国旅游网络营销总平台。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多语种旅游网站,构建无纸化宣传平台。支持利用国际网络预定系统,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上交易,支持举办网上旅游博览会。

(六)加强政策引导,创造有利于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区市出台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措施,鼓励对入境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入境

旅游包机(船)业务。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为入境旅游拓展市场。国家旅游局将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制度,对为入境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继续向为我国

入境旅游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外旅游机构和个人颁发“中国旅游金质奖章”。

(七)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拓展入境旅游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泛开展与国际旅游组织,各国和地区旅游部门,境外旅游团体以及国内各部门、地方、企业、机构的沟

通、联系和合作,通过参加或共同举办旅游展销、国际会议、节庆活动等不同方式,建立多种合作管道,搭建多方合作平台,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强中日、中美、中俄、中

韩、中印、中非及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欧盟、内地与香港澳门、大陆与台湾的旅游合作与交流,深化合作机制,拓宽合作渠道,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积极利用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采

取市场互换、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互动等方式,推进入境旅游发展。进一步发挥驻外使领馆、对外友好城市、对外友好团体的积极作用,并适时增开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为入境旅游发展创造更加有利

的条件。

(八)加强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瞄准国际旅游市场,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营销队伍。要加快建设高素质旅游规划、

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动入境旅游供给体系的全面提升。要加强对旅游管理部门市场营销人员、旅游企业促销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会展、邮轮、高尔夫等高端产品的专业营销队伍建设。国家旅

游局将成立“中国入境旅游咨询委员会”,鼓励地方和企业聘请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旅游市场开发顾问。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对入境旅游重点市场进行跟踪研究。要建立对重大宣传促销活动的

科学论证与效果评估制度。

大力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列入重要工作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加强对入境旅游工作的组

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要把发展入境旅游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工作有机结合,把推进开拓性工作与做好常规性工作有机结合,把开发重点市场与巩固基础市

旅游市场机制篇8

1.强化旅游形象品牌。各地和重点景区要以旅游形象品牌为核心,确立与其相协调的旅游形象口号,构建旅游形象品牌体系。把形象品牌纳入社会公益宣传范围,在省级主要媒体上开设专栏,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投放公益广告。全省重要涉外经济文化活动要使用品牌标识和带有该标识的宣传品、纪念品等。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坚持高水平策划创意,利用影视、动漫、专题片、代言人、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全方位推介旅游形象品牌。

2.打造一批旅游知名品牌。宣传旅游品牌形象,将品牌意识渗透到旅游企业发展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充分发挥品牌的扩张引领功能作用,带动旅游产业实现质的跨越。强化与新闻媒体的战略合作,策划推广一批知名旅游品牌,最终形成由景区品牌、旅行社品牌、酒店品牌、节庆品牌、购物品牌、餐饮品牌、演艺品牌、服务品牌组成的旅游品牌体系。

(二)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强化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手段,积极开展市场营销。

1.多样化繁荣省内市场。

(1)目标市场:省内城乡居民。

(2)开发措施:省内市场开发要立足城镇旅游市场,强力开拓乡村旅游。积极开展“爱我中原、畅游”主题旅游活动,通过发放旅游券等方式促进“人游”。制定自驾车旅游的优惠政策,扩大省自驾车旅游市场。与银行业合作试点推出旅游一卡通。旅行社要结合全国主题旅游年创新推出针对本省居民市场需求特点的旅游线路产品,旅游景区要通过降价、赠票等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打造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产品,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和丰富的主题活动推广,迅速提升旅游客源规模。通过落实带薪休假和奖励游、银发游、福利游、自助游、修学游等方式繁荣省内旅游市场。

2.多元化拓展国内市场。

(1)目标市场:周边省份市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和东南沿海、中西部省会城市,京、津、沪、渝、穗等核心城市,国内其他机会市场。

(2)开发措施:依托中原古都文化游、世界文化遗产游、丝绸之路起点游、黄河文明生态游、少林太极功夫游、华人寻根祭祖游、佛道文化探源游、山地休闲度假游、农耕文明乡村游、中原红色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品牌景区,加快国内旅游合作步伐,以、、、、、、等城市为突破口,加强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进一步推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实施友好城市市民互游计划;推进旅游营销“五个一”工程(一部旅游电视宣传片、一首旅游主题歌、一套旅游主题宣传口号、一位旅游形象大使、一个旅游吉祥物)。充分运用会展节庆、文化交流、影视娱乐等营销手段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增强旅游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强力开拓境外市场。

(1)目标市场: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德国、北美市场,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

(2)开发措施:依托中原古都文化游、世界文化遗产游、丝绸之路起点游、黄河文明生态游、少林太极功夫游、华人寻根祭祖游、佛道文化探源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东北亚国际旅游论坛等平台,强力推广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和世界旅游博览会;加强与境外主流传媒互动,通过策划大活动推动入境游市场快速发展;借助至台北、至香港、至首尔、至新加坡的直航线路,加强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增强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加大整合营销力度

把旅游宣传作为对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与客源地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定期邀请客源国高级官员、业界名人和社会知名人士到考察,建立地区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网络平台,策划总体营销,编制宣传图册等。整合全省旅游促销资源,在黄金季节和时段统一在主要媒体及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三星级以上酒店、4a级以上景区、大型购物商场、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完善旅游宣传、咨询等服务功能。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拍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电影电视剧,实现旅游与电影电视的对接,优先支持包含元素的电影电视剧拍摄,鼓励地方和景区参与电影电视剧制作。

旅游市场机制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协会作用,依托市场主体,营造诚信环境,健全诚信机制,加强综合治理,全面建设诚信旅游体系,促进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

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形成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信守合同、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诚信经营秩序,营造旅游者安全旅游、健康旅游、文明旅游、依法维权的理性消费环境,使霸州旅游市场秩序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根本好转。

二、诚信体系构成

规范旅游市场,建立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市场相关环节以及社会公众,协调联动,形成诚信旅游工作的大格局。

1、政府部门。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责是:营造环境、制定规范、建立机制、强化监管。主要工作是强化诚信意识,畅通诚信信息,健全诚信法规,完善诚信执纪执法体系,建立诚信奖励和惩戒机制,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诚信旅游环境。

2、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职责是行业自律和政府协管。主要工作是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宣传贯彻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不同服务门类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行规行约和媒体舆论,对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企业予以保护,对违规违法、失信毁约的企业予以劝戒。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经营主体和消费主体的意愿和诉求,促进政府部门准确行政、有效服务。

3、企业单位。规范旅游市场,建设诚信体系,关键在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依法经营、信守合同、公平竞争、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不超范围经营,不削价竞争,不做虚假广告,不诋毁竞争对手,不坑客宰客,严格职业操守,履行服务承诺,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诚信形象。

4、旅游消费者。诚信体系建设,离不开旅游消费者的参与和关注,消费者市场认知程度和消费理念的提升也是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诚信体系建设,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健康消费,依法维权。

三、活动范围、时间和步骤

活动范围:霸州市境内的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及相关旅游服务环节的经营单位,重点是旅行社。

活动时间:2006年初至2010年底,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

活动步骤:

第一步从规范旅行社市场秩序起步。从本方案出台开始到2006年3月底为动员部署阶段,主要是进行全市旅游系统的思想发动和基础准备工作。2006年4月1日开始全面启动“诚信旅行社”创建工作。重点是解决旅行社市场无序竞争和诚信缺失问题。如,超范围违规经营、无证违法经营、违规、虚假广告、销价竞争、零负团费、购物陷阱、服务缩水、私收回扣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行为,以及黑社、黑、黑办事处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通过整顿,促进旅游环境的明显改善,真正做到让社会公众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全全旅游。

第二步从2006年6月初开始启动“诚信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根据省旅游局出台的“诚信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和办法,结合贯彻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国家文明委、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的文明景区评定标准,把重点放在景区环境建设、服务功能、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

第三步2006下半年将适时启动“诚信旅游饭店”和其它诚信旅游经营单位的创建程序。

第四步从2007初到2010底,在2006年全面启动的基础上,深入扎实地全面推进我市诚信旅游体系建设工作。

四、2006年工作重点

2006年是建设诚信旅游体系的基础年,基础年的工作首先从规范旅行社市场突破。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下半年适时启动其它旅游经营单位的诚信创建工作。

1、学习提高和自查自纠。全面贯彻关于旅行社管理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已经印发的河北省旅游局《关于加强旅行社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旅行社设立门市部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组织旅行社积极推行河北省旅游局修订印制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两个合同范本,积极响应省旅游协会的《诚信旅游公约》,对照检查,找准问题,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制定整改措施。。

2、强化合同管理。与旅游协会和专业分会要密切配合,推动并帮助旅行社强化合同意识,规范合同管理。一是坚持不签合同就是过错的原则,完善合同体系。强调旅行社经营要落实三个合同,即:组团社与地接社的“委托业务合同”、旅行社与各相关旅游服务提供单位之间的合同(如,景区、饭店、餐馆、车船公司、购物商店等)、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合同。其中重点是与旅游消费者的合同。二是要规范合同内容。合同范本中保障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敏感项目不得省略,要明确约定当事双方的相关权利义务、变更权责和违约责任追究;明确约定各项服务标准,明码标价,实行价格透明;明确约定旅游行程中购物和自费项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次数等。合同的内容要与广告宣传相符,提供信息真实可靠。三是督促旅行社建立和完善旅游合同档案,合同保存期限不得低于2年。

3、建立旅行社、导游员诚信档案。2006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这项工作。今后要作为常项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职责。

4、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建立有旅游、工商、安全、交通、卫生、质监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旅游市场监管体制,建立联合执法执纪和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市场监督检查要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联合检查和业内检查相结合、属地检查和异地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建立表彰和惩戒机制。根据省旅游局将“诚信旅行社”评定办法。制定诚信旅行社的表彰和失信旅行社的惩戒办法。建立一个包括政府旅游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旅游市场执纪执法单位在内的综合评定机制,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半年一次初评,年底进行达标评定,经过社会公示以后,对达标单位颁发相应证书和标牌,对诚信突出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予以奖励;对由于诚信缺失造成消费者或他人权益受损、破坏市场秩序的旅行社,视情节给予包括警告、停业整顿、调整资质等级,直到淘汰出局撤销经营资质的处理;建立重大违规公告制、违规档案公示制,对于受到停业整顿(含停业整顿)以上处分或发生重大失信责任事故的旅行社,要通过新闻媒体和行政网络定期公告、公示。

6、充分发挥旅游协会作用。协会各专业分会要通过组织制定和推行行业自律公约,协助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监督,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维护行业信誉。

7、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尽快建立“霸州旅游政务网”并开通诚信旅游专栏,并向媒体公布诚信旅游监督投诉电话,聘请诚信旅游社会监督员。建立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管道,及时报道诚信旅游建设活动动态,解剖典型案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五、领导机构

“规范旅游市场,建设诚信体系”主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市旅游局局长

成员:***

***

旅游市场机制篇10

为进一步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国家赋予旅游部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加强市场秩序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质监执法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正在由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高型转变,确立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需要全行业高度重视旅游业的素质、质量。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对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贯彻落实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方针的需要。国家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旅游特别是国民旅游在扩大内需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市场、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特别是国内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检查工作和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

(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依法行政的需要。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发展,要求政府职能从注重管理到注重服务转变,行政管理从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转换,行政执法从多头执法、权责不对应向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责一致转换。国务院制定的旅游行政法规、国家旅游局制定的行政规章,各省区市出台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都需要有一支正规有力的专门旅游执法队伍。

(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我国在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市场秩序和员工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诸如低价运作、无证照、变相出让证照和超范围经营、旅游购物价格虚高、私收佣金等突出问题。在旅游质监执法工作中,也存在职能定位不准、法律地位不明、工作力量不够、法规依据不足、工作手段不力、工作条件不好等突出问题。履行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稳定壮大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需要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

二、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和任务

(五)合理确定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各地应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承担全面受理旅游投诉、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和旅游行政执法工作任务,并行使相应监督检查权。

(六)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主要任务。当前,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承担起三项主要任务,即受理旅游投诉、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开展旅游行政执法。

(七)明确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职责分工。国家旅游质监机构,主要负责旅游质监政策、方针、制度的制定,负责协调、指导和督促其贯彻落实;省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省内旅游质监执法工作职责,同时依法开展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地市州和县市区两级质监执法机构,具体承担旅游质监执法的主要任务。

(八)逐步统一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组织形式。目前,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全国基本是一致的。各地相继设立的旅游执法机构,省级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总队,市(地、州)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大队,县(市、区)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队。各地组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以及按何种方式组建,由本级政府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决定,省级旅游部门应该予以指导、督促和支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旅游执法机构,可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旅游投诉受理工作

(九)全面受理旅游投诉。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从专门负责受理旅行社投诉,尽快转到受理旅游者对各类旅游服务企业的投诉,包括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店和旅游文化娱乐单位的投诉,要坚持有诉必理、理后必答、及时处理和化解投诉纠纷。

(十)明确投诉处理方式。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对所接受的旅游投诉,一般采用居间调解、转送其他部门、建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和处罚、建议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等方式处理。依法取得行政执法权的,依据授权进行行政裁决或做出处罚。

(十一)严格投诉受理工作规范。从接待、接受旅游投诉,到立案、调查、审理、调解、结案等各个环节,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受理文书,受理投诉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工作规则办事,并注意文明用语、仪容礼貌和专业素养,注意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提高效率和质量。

(十二)设置并公布旅游投诉电话、投诉受理程序和工作规则。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积极支持、参与建设和开通“12301”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网上进行和受理旅游投诉。要在旅游经营服务场所、游客集散地和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向游客和社会公众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制定并公布投诉程序、投诉规定和工作规则。

(十三)开展旅游消费教育和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旅游消费教育和指导工作的形式,通过旅游公益广告、举办旅游消费课堂、发表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观点等多种形式,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合理维权。针对旅游服务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易发问题,建立面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警示与提示机制,揭露旅游消费陷阱。

四、认真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

(十四)要依法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要在开展旅游团队、导游服务现场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授权或职责规定,逐步独立或与相关执法检查机构共同组织和开展对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餐馆、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店和旅游文化娱乐场所等各类旅游经营服务行为的现场检查。

(十五)创新现场检查方式。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在独立和共同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的同时,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内专家、游客等为本地常年旅游服务质量督查员,通过明查暗访向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情况和意见。

(十六)加强工作制度和规则建设。要把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则建设作为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制定实行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工作程序、检查标准、检查方式、检查人员守则等工作规范,以规范工作、规范执法。

(十七)建立督查和报告制度。实行上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对下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的督查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全国旅游服务检查工作统计报告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反映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的状况。

五、积极开展旅游行政执法

(十八)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运用制定、修订法规和调整工作职能等途径,积极争取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和现场处罚权。

(十九)认真履行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职责。经法规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授权,开展旅游执法检查和现场处罚的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按照法规和授权,积极开展旅游执法检查。

(二十)积极参与联合旅游行政执法。政府授权参与旅游综合执法或联合执法的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行政执法工作。

六、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协调配合和内外交流

(二十一)加强地区间的协调配合。要加强区域合作,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合执法、协调办理旅游投诉案件的机制,鼓励、支持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横向协作交流。

(二十二)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建立跨境、跨国旅游质监执法协作交流机制,共同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

七、进一步提高旅游质监执法队伍素质

(二十三)明确对旅游质监执法队伍人员的基本要求。旅游质监队伍要有奉献精神,要熟悉业务和法律法规,善于开拓创新,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十四)要选择配备高素质的旅游质监执法人员。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选择配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干部,要关心在旅游质监执法岗位上工作干部的成长。

(二十五)加强旅游质监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各地要建立制度、制定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旅游质监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各级旅游质监机构和人员自身,也要认真抓好学习、培训、工作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十六)建立专门的考核奖励制度。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质监执法机构和人员的考核、评优、表彰制度,促进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水平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八、努力改善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条件

(二十七)进一步提高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地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方支持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将其作为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和建设旅游强国、强省、强市的战略性工作,与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设施建设、市场推广和客源开发一起抓紧抓实。

(二十八)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的法规基础。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利用法规、规章制定、修订和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等契机,积极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提供可靠的法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