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4:29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学分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33-03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广泛地施行了学分制制度。推行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将引起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系列的变革,诸如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后勤管理、考务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寡、结构的优良关键在课程管理。质言之,加强课程管理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路径。正是基于这种考量,本文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普遍推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对课程管理进行一些先期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概念解析

(一)课程管理

目前,对于“课程管理”这一概念在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集中表现在对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关系的认识上。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学的下位概念,课程论包含于教学论,课程管理亦为教学管理所取代;另一种观点则以为课程与教学有联系,但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含义甚至比教学更为宽广,课程管理涵盖教学管理。从中可以看出,其实对课程管理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课程理解的差异造成的。目前,国内外的课程定义繁多,不同的课程工作者对课程的理解分歧较大,西方有学者将课程的定义按照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排列出七大类型,最广义的课程包含学生所具有的全部经验,而最狭义的课程则指个体所修习的科目(如“英语”、“代数”等)。根据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认识,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包含三个子系统:课程生成系统、课程实施系统和课程评价系统。相应的,课程管理也包括课程生成系统管理、课程实施系统管理以及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上的课程评价系统管理。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要实现其办学目的,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以课程系统为依托和中介,通过教师、课程和学员多向互动与对话,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员的知识和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员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和质量,而要使成人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课程,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就是指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成人教育办学的特点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有针对性地全面实施对课程的管理,以使课程的数量充裕、质量优良、结构合理。主要包含三个领域: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生成系统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实施系统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系统管理。

二、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内容

学分制作为一种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员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学年制相比,因其具有管理上的灵活性和人才培养上的弹性、多样性、适应性等特点和优势,更能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多样性、复杂性、在职性和成人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和时展的必然选择。课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决定学分制下是否有课可选、课程的内容质量、课程的结构水平、课程的实施效果等方面重要的因素。在学分制下,课程管理的内容是什么,是一个首要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生成系统管理

选课制的核心在于“课”,关于“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资源较为匮乏是个现实,学员经常是无课可选,更遑论优质的课程资源。而充足的适应成人学员学习特点的优质课程资源是学分制、选课制得以实施的必备条件,而通过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为课程资源的生成、整合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已成为课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次,要研究课程的组织和结构。良好的课程组织和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认知的特点和成人学员学习的规律,又要给成人学员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性和学习热情。具体而言,应着重考虑课程安排的弹性化和课程设计的模块化。

不论是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矛盾还是课程组织和结构的问题,它涉及的都是课程生成或者说课程编制问题。从课程编制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或学校为单位的课程编制。国外研究显示,课程编制的领导者如果能够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激发广大教师和管理者认真进行课程编制的积极性,以相互协作的方式来编制课程,课程生成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有效的课程管理必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在不同意见之间建立对话和协商机制。目前,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尤为重要的是应创设合理的制度、搭建对话平台,既让成人学员有机会参与到课程计划生成中来,又使教师有充分地表达自己学术思想的自由,使理论和实践能够达到协调统一。这就要求课程管理者除了要具备在不同意见之间进行协调的能力,还要有较全面认识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系统管理

由于学分制背景下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每个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课程,制订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因此,科学、合理地选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选课过程的管理就成为课程实施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人们普遍认为,学分制为成人学员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进程,提供个性化学习、解决工学矛盾创造了条件,但若缺少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就难以达到。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实行导师制:学校配备专门的导师指导成人学员根据专业、自身特长、职业意向和个人兴趣制订修业计划、选修课程;导师从人学到毕业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并随时根据学员个人情况的变化进行计划调整。但问题的关键是导师制如何构建?如何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特别是对于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成人学员导师制的建立从理论和实践上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比如,导师的遴选、导师工作性质和地位的界定、导师任职资格审查、导师职责的规范,等等。

出于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考虑,每门课程应限定一定的“学额”。这就要求课程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理性选课。既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同时又规避学生盲目、随意地选择课程。体现在选课中,就意味着学生在选定一门课程的同时也应承担一份责任:必须认真修习、中途不能随意退选。此外,还应编制较为详细的科学选课指导书,以便在学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选课教育和指导。总而言之,学分制课程实施阶段的管理重点是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促使学生合理、科学地选择课程。

(三)课程评价系统管理

课程评价涉及三个问题: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课程评价的管理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组织人员、提供财力和各种物质技术手段来展开。在课程生成阶段,主要评价教师所生成的课是否有价值,并体现学术性和适应性(是否适应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没有学术性的课程只能作为课外学习的内容,不宜进入课堂;同时,缺乏适应性的课程也难引起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对于院系和学校制订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应着重评价它们是否符合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成人学员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的要求。对于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考试考评制度,评价成人学员的课程学习过程和结果。要做到既严格考评又形式多样,考核和实践相融通、开卷和闭卷相结合,要注重过程评价,使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不论是课程生成阶段还是课程实施阶段都应创造条件让成人学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并且做到评价以“育人为本”。

三、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特点

(一)课程管理内容的复杂性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多层次性、多样性、在职性等特点,在学分制下,成人学员将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自主地选择修习课程,在课程选择上表现出一种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元化的取向,这必然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开设的课程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复杂。这就使得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内容和领域大大地拓宽,具有复杂性,是一个庞杂的、蕴含着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从课程管理层面来说,包含对课程生成系统的管理、课程实施系统的管理、课程评价系统的管理;从课程管理的因素来说,包括人的管理、组织的管理、课程发展的管理。仅从课程发展管理来说,又包含厘定课程目标、充裕课程数量、优化课程结构类型等。

(二)课程管理情境的多变性

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情境的多变性主要是由选择的多元性带来其课程发展情境的多样性决定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课程问题来源的不同带来较强的情境多变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理论课程探讨的都是普遍性问题。而实践中出现的具体课程问题则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因此,课程管理中要明确问题出现的环境,准确抓住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订适合特定情况的管理计划。同时,更要积极鼓励课程参与者发挥他们的实践智慧,让他们在积累的经验中,逐渐探究符合情境的行动方式。其次,课程发展的外在环境具有多变性。成人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较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成人教育课程置身于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科技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使得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发展变得更具多向化,给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增添了更多的不可测因素。最后,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性和在职性的特点,也使成人课程发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三)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性

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主体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各层次课程管理主体之间合作互动,形成一个课程管理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主要包括学校课程管理人员、院系课程管理人员、成人教师、行业企业代表、成人学员、课程专家等。这些课程管理人员,因其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担负的职责不同,以及与学校课程的“距离”远近不一,致使他们影响学校课程发展和改革的方式、方法和程度是不同的。这里着重要强调和说明的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代表和成人学员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成职业岗位需要,发展的潜力如何,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些都需要行业企业代表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发挥他们的咨询建议作用。学生在课程管理中作用常常被忽略,这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中尤为突出和明显。事实上,所有的课程革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尽管“很少有教育者认为学生是改革的人。但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学生也会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如果学生们发觉这些要进行的课程活动与己无关的话,他们将不愿意参与”。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机制,让成人学员参与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四)管理职能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和协调”

传统的学年制是一种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年制下,高校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基本上由中央统一规定,各高校很少有自。因此,学年制课程管理主要体现为各高校“依纲照本”,根据规定检查教学的情况、教学的进度,组织课程考试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课程管理的范围较窄,课程管理被教学管理所取代。管理职能主要体现为“控制与执行”。

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和超越。可以说,学分制的实施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灵活性、开放性、竞争性、兼容性、选择性、自主性、目标性,是这种管理制度的特点。学分制给课程管理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它的弹性化、多样化、复杂化和非线性。由于学分制淡化专业、没有年级划分,因此也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修习功课,这使课程管理难度加大。并且,为了满足学生自由选课需要,在学分制下,高校需要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本校师资情况生成课程、开设选修课,这样课程管理便涉及课程编制或者说课程生成领域,课程管理的范围扩大。它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诸如应开设什么内容的选修课、由哪些教师来开设、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和选修课的考评等。课程管理的这些变化必然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高校为选修课的开设和学生的自由选课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条件(技术手段、物质条件、咨询服务等)和协调各种关系(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等)。因此,学分制下课程管理不再表现为“控制与执行”,而表现为“服务和协调”。

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改革,必将带来课程领域的重大变化,使得课程管理更趋复杂、多样和精细化。因此,加强课程管理就成为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要做好课程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和把握课程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当然,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都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规律和要义,从而能够在课程管理中更有适切性、高效性和科学性。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2

【论文摘要】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存在着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做法等问题;充分认识推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设网络管理系统以逐步完善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学生升入高年级、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大热点,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1学分制给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

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实行的是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制、弹性学制、免修和重修制、学分值制。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矛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学分制给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1更为自由的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广义地说,学生自主选课包括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实践性环节;选修课一般为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和本人条件选择学习课程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程。[2]

1.2实行学分值与平均学分值制

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值来表示,每门课程的学分值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如张三《高等数学》的考核成绩为85分,学分为3,则张三《高等数学》的学分值为255分;平均学分值则是指学生所学课程的学分值之和除以这些课程的学分之和。学分值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平均学分值则是学生一个学期或某个学习阶段或整个学习期间学习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

1.3实行弹性学制

原来的学年制是3年,实行弹性学制后,标准学制是2.5年,弹性学制是2-6年。允许优秀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后,提前申请进行毕业设计,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毕业不再是同年级齐步走,而是有早有迟。

1.4实行重修制

实行学分制后,对于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可以补考一次,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学生对已取得的考核合格成绩不满意时,可以重修;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不准补考,只能重修。

2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

教学计划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要多开设选修课,增加课程门类,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在增加选修课数量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选修课的门类,另一方面要求选修课的内容不断更新,能够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2.2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做法

由于专业教师、学生及选修课数量不足,完全自由的选课制在实施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有指导、有条件的选课制取而代之,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教学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做法。如何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加强选修课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实行重修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申请重修课程的学生,只能等到下一年级开课时再去旁听(到时同样可能因上课时间冲突而无法旁听),无法真正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无法做到“提前毕业”。

2.3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变化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录取审批、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原始记录。学年制时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是成人教育学院统一管理,实行学分制后,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及学生的注册、选课、教学、成绩、学籍表等管理由成人教育学院的集中管理过渡到各系部的分散管理,3年的学年制也变为2-6年的弹性学制,成绩也由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登记变为跨班跨年度的登记。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2.4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大学生整体素质在提高,但不能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习钻研精神匮乏;重视个人成功,但漠视社会需要,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往往使正常情况下的教育管理在他们身上失去作用,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

3逐步完善学分制管理的几点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学历教育或各种职业培训,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学分制管理针对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要真正发挥这些办法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成才,还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充分认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高素质、多规格、复合型等新的要求,高校也将引入市场机制,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所以实行学分制管理也正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的选择。同时,高校实行学分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有效管理制度。

3.2制定相应制度,建立顺畅的院系二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深入研究学分制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完善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分制管理的特点,改善运行机制,这是学分制能够顺利实行的保证。学校必须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放权、规范管理、畅通高效的原则,使学分制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强化各系职能,使各系按照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并直接服务师生的管理方式。学校制定二级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学分制管理及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宏观监控,注重目标管理。各系按照学院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应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微观管理。院系职责明确,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起顺畅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3.3优化培养计划,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弹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科目安排的灵活性,改变过去那种刻板单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减少必修课的比例,尽量多地设置选修课,建立完善的选课系统,制订课程简介、选课指南,逐步完善选课制;完善导师制,指导学生正确地修读课程,保证学生选课及学习质量,避免选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还要保障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3.4加强教学与管理队伍的建设

教师及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生力军,没有一支业务熟练、坚持原则、积极肯干的教师及管理队伍,是很难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特别在实施学分制管理过程中,要求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更要了解学分制教学和管理工作规律,因此,加强教师及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教师及管理人员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研究学分制管理特点,提高教师及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3]

3.5创设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

学分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顺利实施迫切需要配套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在学分制管理中,单选课一项就十分繁杂,不但有大量的选课表要处理,而且要接受学生的改选、退选等工作,以往陈旧的手工操作已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要全面放开选修限制,便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间的互动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程序功能,建立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借助校园互联网来实现全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内容,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可设计成三个模块和一个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毕业生管理模块、weB网页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要按照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管理的要求,高效而快捷地进行按大类招生、学分收费注册管理,在校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如各种学籍异动、转专业和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工作。成绩管理模块要充分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以学生所在系管理为主,减少成绩管理中间环节。毕业生管理模块要能准确而快捷地进行学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工作以及毕业生报表的统计、打印,并能将毕业生信息转入历史库,以便长期保存。weB网页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应为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学生网上查成绩以及学生个人信息的核查、选课、各种报名工作提供便捷。[4]

学分制作为一种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较之学年制,学生有了更多、更大的自,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对课程、对老师的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弹性,这些都会给原来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带来冲击。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是一场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革命,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开创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局面,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红,赵香棉.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中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李丽,颜萍.推动和完善我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7,(2).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abstract:Baseonteachingmanagesystem,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andmanagemeans,thetextexpoundthenewchangeof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workaftercarringoutthecreditsystemteachingmanageanddependonabsorbingtheformerresearchharsvest,discussing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ofhighschoolinordertopromotingscience,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onhighschool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manage.

Keyword:creditsystemeducationalmanageinnovation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4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5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 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6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保障。为适应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建立以促进各年段和各教研组间形成竞争机制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校长负责、年段主管”的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增大各年段管理自,分解全校性教学管理的压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年级组的老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年段之间的竞争机制,发挥集体协作的效能。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适应了新课程对高中教学管理的要求。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两个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建立年段和教研组的竞争机制,必须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我们的做法是对年段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明确其工作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教研组及组长工作职责,把课程开发、研究、建设的任务及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部分权利下放到年段和教研组,使年段和教研组逐步成为责、权、利统一的研究实体,并能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教学全过程的民主管理。课程改革打破旧的教学体制。使教学教研方式在本质上发生很大的改变,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而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发展。课改的推进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实验期间,教学科研部门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经常性深入一线,认真调研,掌握实情,跟踪指导,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好课改中的困难,变“领导”为“服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领导与教师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教研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与领导一道,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创新课程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

多年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说明,我国传统的高中课程迫使不同特长、个性,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统一的课程,造成学校课程管理单一。这种现状对学生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破除了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新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课改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一是尝试建立分层次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考改革的情况,开足开好一切国家规定的课程。在这一前提下,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每学年开设多种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修,以适应和培养学生不同的潜质、特长。二是尝试建立“与实践结合,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问题――反思”的学习模式,教师本人建立“引导学生亲历实践、发现,探索解决,反思深化”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必须探究“研究性学习”路径,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节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公开课。并注意将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标准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学校应为新课程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学习和研究成为整个学校的基本状态和行为准则,成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建立“立体科研”的教研模式,形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保证课改质量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和数据库,创建起教学研究的信息平台,满足了教师教学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开展多层次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课前备课组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大力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师在课后要撰写教学笔记、教学反思,每学期要撰写教学总结、教学论文;每学年要有一个实验研究课题;每次测试都要层层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具体的整改提高措施。我们特别注重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教改、教研、科研都应围绕课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这些校本教研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适应课改、参与课改的能力。

创新教学评价制度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9日

一、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思想落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下产生的模式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大部分高校教学还是单纯的停留在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教师讲得疲惫,学生的接收能力也不能保证,“僵化、死板”等特点的存在是与教学管理思想落后密不可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二)重视对教的管理,忽视对学的管理。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只重视对“教”的管理。长期以来,有些学校却忽视了对“学”的管理。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缺乏远大志向和学习动力,不能约束自己、管理自己。有些学校往往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觉得这些属于学生自身的问题,不属于教学质量管理的范畴,其实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落后。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人员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基层工作人员年龄大、学历低;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背景的管理者比例偏低,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匮乏,管理角色定位适应性缓慢,等等。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教学管理的调查研究意识比较弱、主动创新能力还比较差。

二、改革目标

(一)建立一套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的、有利于吸引和活化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的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改革方案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其中核心问题是高教教学和管理的改革。因此,必须不断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加大教学管理改革力度,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结合国贸专业的教学特点,对本专业具体的改革方案谈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建设。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每一个教学管理者都要树立全新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供进修和攻读高一层次的学历的机会,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定期开展教学管理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建立激励与约束检查机制,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1、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教师的参与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为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教学管理改革更好地实现。

(1)实行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要进行系、专业两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评估过程中,教学质量好的教师可获得课堂教学效果优秀奖,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效果不好老师进行帮教。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与处罚。

(2)培养、选拔主干课程带头人制度。在明确每门主干课带头人的基础上,注重培养、选拔年轻的课程带头人,确定导师制订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培养出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课程带头人,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课程建设奖励制度。在课程建设工作中,对于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或集体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4)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对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尤其是对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要给予较高的奖励。

(5)实施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实行每两年一次的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选拔一批教学高水平标兵,树立教学典型,带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6)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重视科研带动教学,在科研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予以奖励。

2、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坚持备课试讲制度。对新上课或开新课的教师坚持进行开课前的试讲制度。试讲合格后方可上讲台,否则不许上台讲课。

(2)继续坚持听课制度。系领导、专业负责人及各专业老师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都要深入课堂听课,掌握一线教学的一手材料,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同时对任课教师起到一定的约束与督促作用。

(3)坚持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奖励制度。按着评价指标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控制。本专业在学校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本专业的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的考核,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落后教师则给予惩罚。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虽然是教学双边活动的客体,但是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管理工作又一重要内容。因而,采取措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1)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其目的在于转换教学管理机制,打破统一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即突出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模块指定一定比例的必修课,加强教学。按有序与搞活的原则优化一定百分比的选修模块。学生结合自己的志趣,可自由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2)实行弹性学制。本科生应由4年可延长6年,学生若提前一年修完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可申请提前毕业。学生只要在6年内修完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均可毕业。

(3)实行辅修制和二学位制。在社会需求规律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高等学校在加大选修课程比例的基础上,更要实行辅修制和二学位制,使培养的人才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复合,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实行补考与重修重考互补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对及格的课程但认为成绩不理想的可以选重修重考,取得自己满意的学习成绩与学分。对不及格的课程也可以选择补考与重修重考的方法取得相应的学分。对不及格人数较多的课程,学校可单独开设课堂进行重修,对不及格人数较少的课程,可采取教师单独辅导或跟随其他课堂进行学习的方式进行重修补课,再参加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

主要参考文献:

[1]卞粉兰.高校管理工作初探[J].科教文汇,2006.9.

[2]覃业飞,陈先华.谈高等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要求[J].高等论坛,2005.2.

[3]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6.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职三元学分制

三元学分制的构建是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探索,它对于丰富学分制的内涵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对三元学分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三元学分制的构建作系统地阐述。

一、三元学分制的内涵

1.三元学分制的概念。学分制这一概念在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是一门课)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具有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和实施弹性化学制等特点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e所谓高职学院三元学分制,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以学分制为基础,遵循学分制的一般原则,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形式分解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三类学分,三类学分之间有一定比例,每类学分有一定的课时要求和相应的评价考核方式,学生在每类学分选修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达到规定的学分总数后即可毕业,这种由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三类学分来进行教学管理的制度称为三元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简称为三元学分制。

2.三元学分制的分类。三元学分制的核心在于将学分分为三类,即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理论知识学分是学生对文化、理论等陈述性知识学习量的反映。它主要通过修读学科课程并经考试或测验来获取相应的学分。一般的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的学分均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是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而获得的程序性知识量的反映。它主要通过修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并经考核或技能鉴定等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在高职学院设立的实训课程体系的学分就是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而获得的能力上的提升与素质的提高量的反映。它不一定是通过某门具体的课程的修读来获取,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与素质水平的整体体现,它既是来自课堂学习的提升,更是课外学习与实际锻炼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开发一系列活动课程或虚拟的活动课程(没有具体的上课时间与教学过程)和综合素质项目(一个项目对应一种能力或素质),学生通过修读活动课程并经综合素质项目的考核而获得相应学分。比如设立社会实践活动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单独或组成小团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学校设立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项目的考核即可获得社会实践学分。再如设立普通话虚拟课程(即学生可以不参加正式的课程学习),但只需通过国家普通话测试的相应等级即可获得相应的普通话学分。

3.三元学分制的结构。三元学分制的结构主要是指三类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其实质就是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素质要求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反映。因此,要确定三类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关系,关键在于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素质要求分析,在确定岗位知识、技能及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结构,然后才能确定三类学分的比例结构。但是,同一类型的就业岗位在不同的企业也有个性化的需求;不同学生本身也有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就决定了三元学分制的结构是一个弹性结构。同时,在保证三类学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三类学分相互替代。依据这一结构原则,三元学分制将三类学分均设有必修与选修学分,每类学分确定一个最低的基本量,并确定一个总的学分量,学生在达到每类学分的最低基本量的前提下,在三类学分间可以任意选修。

二、三元学分制构建的基础

1.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三元学分制构建的思想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就是就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三元学分制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形式分解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三类学分。

2.多元智能理论是三元学分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作为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②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中心,导致课程结构过于单调,课程内容过于局限,教学模式过于统一,评议方式过于僵化。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改革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评价模式。三元学分制充分体现了对多元智能的尊重与评价,多元智能理论正是三元学分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3.有特色的学分制的实践探索为三元学分制的构建提供了

实践基础。学分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关键在于把握学分制的内涵与本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构建适合学校教育形式的学分制模式,在这方面,我国许多学校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许多学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分制结合,形成德育学分制。③许多学校把体育教学的管理与学分制结合,则形成了体育学分制,目前我国有1/3的高校实行了体育学分制。④高等学校还把科研与学分制结合,设立“科研学分”。⑤为搞活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许多学校在学分制中设立“奖励学分”。⑥有的学校则提出设立“创新”学分。⑦职业学校为突出专业技能,有学校提出了双学分制,在高职院校推行学业成绩管理“双学分制”。⑧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则从1999年开始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学分制模式,并提出了三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⑨所有这些探索,不仅证明了探索具有特色学分制的可行性,更为三元学分制的构建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三元学分制实施的内容

1.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三元学分制实施的前提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职业院校开放、多元的课程结构,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都纳入到课程管理的范畴,建立学科课程、技能课程与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理论知识;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实验课、专业见习课、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实习、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形成;活动课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包括课外活动时间、第二课堂时间、双休日或寒暑假等)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开发多元智能的有益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它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确定的课程时间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它是通过开发综合素质项目并赋予相应的综合素质学分来进行课程的目标管理。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内容,让每一种智能从多门课程教学中得到培养,每一门课程教学都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理论课程内容;按工作流程设计技能课程内容;按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课程内容。在课程的管理上,我们把所有的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保证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活动课程以选修为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在课程设置的顺序上,打破原来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这种三段式的课程安排模式,在第一学期就开设技能训练课程,如电子类专业开设电子焊接技能训练课程,机械类专业开设钳焊技能训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开设大量的活动课程(综合素质项目)供学生选修。在课程的教学上坚持“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施教”,将所有教室都改造成多媒体教室,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所有专业都设有专业的一体化教室,专业教学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教、做、学”合一。这一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从时间、空间、内容上拓展了课程的内涵,也拓展了职业教育的时空。

2.制订柔性的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本质区别在于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如果仅仅把学生的毕业标准由学年转变为学分制,而在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上一成不变或改变不多,实行学分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建立“柔性”教学计划,提供大量、多种的课程让学生选择是实行三元学分制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学分制又可分为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在高职学院推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三元学分制是按照学年学分制的要求来安排教学计划。三元学分制要求压缩必修课程的比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按三个学年来安排各种必修课程的开设,并保证足够的学时来开设选修课。第一学期以必修课为主,第二、三学期安排大量的公共选修课,第四、五学期主要开设专业选修课(含技能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主要以选修为主,可以在每个学期中任意选修。

高职学院学生情况复杂,有的学生学有余力,可能提前修满总学分,则希望提前毕业;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原因或自身原因不能按期修满总学分而需要延期毕业;还有的学生因为提前就业需要边工作边完成总学分等,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实行弹性学制。三元学分制虽然是按学年安排教学计划,但是它是以完成总学分作为毕业的最终标准,因此,三元学分制为弹性学制创造了条件。三元学分制通过建立补考与重修制度、免听免修制度、学分互认制度等配套制度,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实行。高职学院的弹性学制可以允许学生提前半年至一年,或延迟2-3年毕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3.实施灵活的选课机制。学分制的灵魂在于选课制,三元学分制则为选课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机制。一是三元学分制的选择范围更加广阔。不仅有传统的学科课程可以选择,还有技能课程可以选择,特别是有大量的活动课程可以选择;不仅可以选择面授课程,还可以选择网络课程;不仅可以选择修读的课程,还可以选择任课教师和上课的时间与地点;而对于必修课程的修读,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比如:英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二是三元学分制的选课机制更加灵活。传统的选修课都是先选后修,三元学分制对活动课程的选修则采用先修后选。前面已经论述,三元学分制下的活动课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课程,这种课程不注重课程的过程,只关注课程的结果。因此,当学生达到了该门课程要求达到的结果时,学生才可以选修。三是三元学分制的选课管理更为复杂。学院应成立选课指导与考试管理中心,加强对选课的管理与指导,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试与成绩的管理;每班设立选课导师,指导学生选课;采用计算机管理,全面实现网上选课。

四、实施三元学分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方向性原则。三元学分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千头万绪,如果不能把握改革的实质,就有可能在实施过程中迷失方向。三元学分制是一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的培养目标来源于就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三元学分制三类学分的分设及每类学分比重的确定都来源于就业岗位的需求。三元学分制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提供了教学管理制度上的保障。

2.分步推进原则。任何改革都要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三元学分制的推行也是这样。美国高校实行学分

制就曾经历了从试行到推行再到完善三个渐进的阶段。我国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试行学分制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职学院在实施三元学分制过程中一定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校情和条件,由易及难,先试点后总结,分步推进,逐步完善,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起点高一点,选的余地大一些。相反,条件暂时还不具备的学校,可以放低起点高度,先试点,以后随着条件的改善再不断完善。

3.整体联动原则。三元学分制的实施虽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但把改革仅局限于教学领域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改革也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三元学分制的实施既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保障与支持,也需要社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三元学分制的实施既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也需要全体教师的理解与参与,更需要全体学生的理解与参与;三元学分制的实施既涉及教学领域的全面变革,也涉及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等领域的配套改革。总之,三元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涉及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以三元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作为改革的龙头,推动学校整体的配套改革,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

4.因材施教的原则。三元学分制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差异的关注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对策。三元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可打破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僵硬界限,对必修的一些难度较大的文化课程可以实行分层次选修(不同层次设定的学分不同)。它也体现了对多元智能的尊重,突破了三类学分之间的界限,在学生达到每类学分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在三类学分中任意选修。三元学分制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把活动课程、技能课程引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从而让具有不同智能结构特点的学生拥有真正可以选择的空间,从制度上保证了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

[注释]

①郑若玲.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2.

②(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5—6.

③杜公卓,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管理新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1(1):45.

④王延奇,郑兵.对我校实施体育学分制的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5.

⑤杨宁,于立蕾.本科生的科研学分:学分制的新视角[J].江苏高教,2001(3):66.

⑥王群.搞活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奖励,培养学生创造性[J].教育与现代化,2000(1):17.

⑦谢庆良,沈爱琴.建立“创新”学分的构想[J]江苏高教,1999(4):50.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9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高中课程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自学分制引入到我国以来,选课这一环境在很多高校中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名义上学生是在自主的进行选课,但实际上教学计划主要是由学校来规定的,这不仅抹杀了学分制的意义,同时也为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困难。

1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联系

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离不开学分制[1]。想要做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就一定要从学分制的改革入手,改革过程必须从内部进行,但作为组织个体,高校在内部改革方面存在缺乏动力的现象,而将学分制引入其中,能够很好的激励高校改革的欲望及动力,这对改革过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对学分制的应用还能够使高校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类型的倾向,这对于其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见,想要使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能够得到提高,将学分制引入其中十分必要。其次,学分制的引入离不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基础。学分制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与选课制是分不开的,作为学分制的核心,选课制的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上影响着学分制的应用效果。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能够为选课制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制度性保证,这是促使其能够被学生接受与应用的一个主要条件。完善的选课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学生选课的自由,这就为其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保证,此时,学校便可以对学生整体学习兴趣的总结,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制,从而使学分制的应用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两者之间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标准。最后,学分制的引入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分制的顺利运行需要在自由的基础上实现,总的来说,学分制运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课程;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负责这一课程的教师;学生可以自主的对上课时间以及学习进度进行选择。因此不难看出,学分制从实质上讲属于一种选择机制,与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间是存在矛盾,这就对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学校以及相应负责人要分别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诸多方面入手,为学分制的引入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才能使两者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间的矛盾

2.1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间的矛盾

首先,学分制的核心在于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实施必须要以学生的自由为保证,但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这是导致两者间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使学分制能够更好的被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就一定要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2]。其次,学分制的应用往往需要教师开设跨学科乃至于跨专业的课程,但在目前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下,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造成了学分制与组织结构间的矛盾。再次,学分制的应用强调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强调的则是各机构及体系间的共性,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学校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达到快速准确的标准,但现行的组织结构由于需要分层管理,必定会导致其效率过低,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十分不利。

2.2学分制与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机制间的矛盾

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即高校组织运行的规则,想要使高雄教学管理体制能够得到改革,就必须从其内部机制入手,这是改革的基础,同时也是改革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对专业的选择、选课制以及课堂管理制度等很多方面。对于专业的选择来讲,目前我国高校中对专业的选择工作多数都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完成,少数部分会在到校之后对专业进行调整。对于选课制来讲,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将课程分为必选课程、限选课程以及任选课程三类,其中必选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选择,限选课程则对学生的选择进行了限制,只有任选课程赋予了学生足够的选择自由。对于课堂管理制度来讲,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课堂的管理均十分严格,同时也存在考勤制度,对于学生上课的时间及地点都有明确的规定。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均为刚性条件,在自由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而学分制要求的恰恰为学生的自由,这就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矛盾,除此之外,现行的管理机制从本质上讲属于计划机制,即一切都要在计划内运行,而学分制要求的则是给学生及教育以足够的选择自由,从本质上将是以选择为核心机制的一种制度,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

3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3.1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改革

权利的过度集中是导致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与学分制间存在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想要使矛盾得到解决,使改革过程能够顺利完成,适当的分权十分必要。首先,应改变校长与副校长通过教务管理部门对全校进行管理的这一组织结构形式,将权利适当分散到各学院,使学院能够成为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主体,从而使组织结构能够更加完善。其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并对于系统内部成员的权利进行明确的规定及限制,既要使其能够有效的行使其权利,又要使其权利不至于过于膨胀,除此之外,学生的权利也应得到有效的保证,要使其能够有机会参与院内的民主决策,这无论对于学生民利提高或对于学分制的应用对具有重要作用。

3.2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对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主要应从自主学习机制的建立入手,所谓的自主学习机制,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对课程进行选择,同时还可以自主的去选择教师以及上课时间,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以学分制为核心去对自主学习机制进行完善,使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这对于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就现阶段看,学分制与我国高校当下的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着固有矛盾。因此,学校及其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要将权利适当分散到各院,同时积极建立自主学习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学分制的效果能有最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牛娟娟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