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0:04

农业工作计划篇1

20__年____镇农业工作计划20__年是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总收入达6535万元,人均收入6508元。在20__年里,我镇将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首都生态农业区”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为载体,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力争将我镇建成农产品加工中心,生态旅游、采摘、休闲中心。预计在20__年内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2800万元,全年接待观光采摘30000人次,实现采摘收入300万元,全年实现农业收入7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028元。一、问题1、现今存在的最大的隐患就是由于村支部执行有关政策的失误而导致土地承包期过长,一次性收入,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并不是每年都可以分得,这使农民的土地利益受到了影响。2、确权的土地和不确权土地在税费改革后的待遇有所差别,不确权村的村民要求种地。3、土地实行确权的部分,应该有本,但本没有到本人手上。土地流转手续不全。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4、目前我镇以成功化解完成__x、__x两村的群众上访工作。二、土地流转问题兑现土地流转收益,目前已完成兑现5个村(__x、__x、__x、__、__x),还有15个村正在酝酿,近期将实现兑现。目前第一轮土地流转已完成6个村(__x、__x、__x、__x、__x、__x)由于流转期未到(5年)暂不能进行新一轮的土地流转。三、化解镇村债务我镇现有自然村20个,其中有11个村都有农业贷款,贷款总额为559.15万元。根据区领导指示精神,我们认真学习其他镇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与我镇现存情况相适合的方法。我们在对各村闲置农机、闲置厂房、资产和可用于抵顶贷款的土地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银行减免息政策,以闲置农机设备及资产作为抵押偿还,减轻了部分村的债务包袱。此外,认真征求村民意见,在闲置农机、厂房和土地价格的抵押价格、出村地与被代替出村地土地面积的置换比例等问题,与村委会协商,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在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后才实施具体工作,为将来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年计划完成5个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化解贷款250万元。四、发挥我镇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势使农民增收我镇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按照特色化主导产业、区域化农业布局、企业化投资主体、产业化经营机制、标准化生产技术、品牌化优质产品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型新龙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从事优势农产品加工、营销的新龙头,特别是食品加工业。而前不久,新落户我镇的______公司就是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新力军。该企业投资1.3亿元,主要生产豆沙(绿豆、红小豆、白豇豆),预计产值4.5亿元,带动种植户100户,使农民增加收入150元/亩。我镇的水晶梨已注册了“____”牌系列水果商标,获得食用农产品的安全认证,现正在申请全国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我镇去年梨的盛果期产量为180万斤,预计今年的产量将在400万斤以上,如何销售是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确保果农的实际利益,我们将拓展多种渠道帮助果农销售果品。首先,我们可以鼓励有条件的果农建保鲜库,延长销售期,提高果品的产值。也可联系一下有能力的批发商来我镇兴建保鲜库。其次,我们还可以实行派送,鼓励团体购买。在田间,我们发现很多果农为了增加收入,在果树的行间中上了其他作物,因不同作物根际养分竞争而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套种要有科学的依据。在保存果品质量问题上,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农民对于采摘、保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存有很多欠缺。很多农民只重视眼前利益,并不能按照操作规程上的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一部分果农在采摘时,不注意对果品质量的保护,人为损坏较为严重。所以,提高果农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农民专业水平的培训是势在必行的。为了寻求最为有效的方式、途径,我们会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我们计划将培训的地点由原来的课堂转移到田间、地头来,采用实地教学的方式,把专家带到农民家中,分区域、分部分,按照果树的年限、种植地气候、水肥等条件因素,对于农民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具体操作性问题,给予因地制宜的讲解。全年内计划举办技术讲座四次。五、我镇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节奏不断的加快,很多市民都愿意利用节假日休息的时间,短暂的躲避闹市,或回归自然,或舒展筋骨。即将落成的旅游度假村,就为我镇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机,发展沿途的餐饮、服务业,势必会令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也会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一定的收入。除此之外,我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沂河路沿线的采摘园在过去的一年里就已经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如此,山西酒驰名中外,我们还会邀请社会各界的朋友来酒厂参观,点燃新的亮点,填补我镇旅游观光业的空白。六、我镇观光采摘相关宣传活动的情况在过去的20__年里,我们在有关新闻媒体上进行了一定的宣传。我们先后与日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都有过合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除与上述媒体合作外,充分利用电视和网络优势,打响品牌知名度。我们预计在6月份参加工商局举办的关于商标展的新闻会,并且在搜狐或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上进行展示。

农业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农村稳定、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科学规划,真抓实干,认真抓好驻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驻点村小康建设总体规划目标。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畜牧业和多种经济作物的发展。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产业的“造血”机能,促进驻点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家园建设,推进文明示范村工作进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等实际问题。确保本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2500元的小康建设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为完成好今年小康建设工作任务,工作队要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取“一个支持”、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示范”、落实“四项措施”。

(一)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积极联系县直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县委、政府对小康工作的支持

工作队要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宣传省委、政府关于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省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明确小康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县委、县政府对珠山镇封口坝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支持,把小康建设工作与“县文明示范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省县镇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驻点村的小康建设。

(二)突出“两个重点”:把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确保当年受益作为工作重点;把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扩大牲猪饲养规模。从省里引进原种“大约克”公猪一头和二十头良种母猪,改变牲猪品种单一、退化的不良状况。狠抓配方饲料入户、大力推进熟喂改生喂和防疫技术到位。通过良种、良料、良法配套,缩短牲猪饲养周期,提高肉猪品质。力争年内饲料入户率达80%,牲猪出栏率提高30%。确保户平增加出栏商品肉猪一头,全年出栏牲猪2500头左右。

2、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该村距县城仅10公里,且交通便利,海拔高度较高,秋冬季有大量空闲地,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种植。计划发展秋冬商品蔬菜1000亩,延秋蔬菜300亩,推广新优蔬菜良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

推广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该村目前的主栽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计划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鄂马铃薯3号500亩,占其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加速双低优质油菜推广。今年重点推广华杂5号等优质油菜品种,确保全村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250亩。

5、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打工经济发展。打工经济作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农民增加非农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农民外出打工,重点是抓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计划配合有关单位,抓好400人左右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指导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务工增收。

农业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县委政府建设“四个大县”的目标要求,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立足长远,把握大局,利用徐矿集团在xx开办年产量为120万吨煤矿的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继续抓住一个龙头(以xx煤矿为全乡经济发展的龙头),利用两种载体(“四在农家”和“三级联创”),打造三个基地(在沙溪、丰河打造蔬菜基地,在放牛坪、永胜、先锋打造有机红粮基地,在天龙、兴隆打造畜牧业基地),为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工作目标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加强基层党建,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顺利通过省、市、县关于“三级联创”、“四在农家”的各项考核检查,完成全乡所有村级办公楼的修建,完成两个“四在农家”创建点的阶段工作任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打造万亩红粮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蔬菜种植业,并在龙凤、天龙、兴隆扩建畜牧小区;完成脱毒红薯、免耕洋芋、免耕油菜的种植计划,基本实现农作物栽培、种植、管理等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继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沙桃公路的扫尾工作,对沙放(沙溪—放牛坪)公路、桃容(xx—容光)公路进行维修改造,完成兴隆、天龙、先锋大坡、龙凤等村级公路的修建和改造;落实沼气池200口;力争动工修建松林—放牛坪的人畜饮水和农用灌溉管道工程;顺利完成“两基”迎国检和省复评验收、社会事务、安全生产、综治维稳、人口计生等各项工作任务、并继续提供优质服务,为徐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确保xx煤矿的选址布井和拆迁建房等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一年的努力,力争使全乡gdp上升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

三、具体工作

(一)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1、加强班子建设;2、发扬基层民主,落实党务、政务、村务、校务公开;3、抓好党员的发展、培训和教育管理;4、完成党费收缴工作;5、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工作,深化“五个好”乡党委、村级党组织和“五个有”乡镇站所的创建。6、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7、抓好“四人”和乡土人才的培训管理;8、抓好“四村”和“四在农家”的创建(2008年,全乡的“四在农家”创建点暂定在沙溪村青坎组和先锋村大坡组);9、抓好远程教育工作。

10、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二)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

1、加强种子市场的整顿,确保农民的利益受到合法保护;

2、实现水稻、玉米栽培、种植和管理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并加强有机红粮生产、蔬菜种植、免耕油菜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3、抓好农用机具的推广和使用。

4、抓好畜牧小区建设,办好示范点,带动全乡畜牧业的发展。2008年,将利用龙凤村松林组水草丰茂、栽畜量较大的优势,建立养牛和养羊的示范基地,利用沙溪村和丰河村蔬菜种植的优势建立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5、抓好定单农业,签订购销合同,发展有机红粮生产8000亩,有机小麦5000亩。

6、在沙溪村发展蔬菜种植200亩,在丰河试点种植蔬菜50亩。

7、发展脱毒洋芋50亩(试点由农业局定)。

8、继续做大做强沙溪豌豆粉产业,使之成为我乡农产品加工的龙头。

9、将天龙村方竹笋进行开发,从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使之走向市场,发挥更高效益。

10、抓好2008年的整村推进项目,并在4月份以前全面完成2007年的项目任务。

11、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次),使350人实现脱贫目标。

(三)为xx煤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做好占地拆迁、水源污染、房屋和苗木损坏等群众协调工作;

2、为xx煤矿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

3、搞好机电维修、运输采买、餐饮供给、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在年内动工修建松林—放牛坪的人畜饮水和农用灌溉管道工程。

2、完成沙坝至xx公路、xx至容光公路以及兴隆、先锋大坡等村级公路的改造和修建;

3、立项修建500m2的文化中心。

(五)扎实开展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工作中坚持党管干部,任人为贤,德才兼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有本事、干成事”的精干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六)抓好社会各项事业。

1、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2、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和“平安村寨”的创建巩固;

农业工作计划篇4

一、农业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特色、高端、生态”农产品的理念,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为主要目标,培育提升“特色果、绿色菜、生态畜、道地药”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优质化、产业一体化,以技术为支撑的高半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途径,支持乡镇、村组发展实体经济,引导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二、2015年目标任务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3.1万亩,粮食产量预计3.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预计蔬菜产量25.8万吨;特色水果种植面积5.8万亩,预计水果产量7.2万吨。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比2014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165元,增幅14.5%。

三、主要措施

(一)以项目作支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项目》150万元、《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酿酒葡萄基地建设》200万元等项目,开展田间道路、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现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并通过绿色防控、土地整治、培肥地力等措施,巩固提升现有5个万亩示范区和16个核心示范基地,着力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调结构优布局为重点,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带

遵循“生态适应性、发展规模性、优势优先性、产业循环性”的基本原则,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特色效益农业规划方案”发展“生态、特色、高端”农产品,打造“一纵一横”的农业经济走廊,形成特色水果、绿色蔬菜产业带,为高半山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监管,狠抓品牌创建

以“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县创建项目”建设为契机,健全质量管理与监管体系,随时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和包装、贮藏、运输进行控制,严格农业投入品在特色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植物检测、检验、检疫和绿色防控。加强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掌握标准化生产的技术。积极争取全省《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和“六化”(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的要求,在“川藏高原”和“七彩羌乡”品牌下,全力打造“甜樱桃”、“羌脆李”、“茂汶苹果”、“晚熟枇杷”、“高山绿色蔬菜”等地方品牌;在做大现有品牌的基础上,筛选有优势、有特色和有规模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做好光明镇毛显坪大白菜、莴笋、甘蓝等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和土门新村有机猕猴桃、凤毛有机枇杷的第二次有机转换认证,切实提高我县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强服务,狠抓能力建设

搞好为“三农”的服务工作是农业工作的宗旨,抓能力建设是搞好服务的前提。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一是继续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服务队伍,随时随地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及时新信息,提高农户和涉农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农业法律法规、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服务能力、执法能力。积极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区建设,努力培养既懂科技、又懂生产经营管理的农村能人。三是提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能力,强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积极指导以九顶农牧产业有限公司、红星领地酒庄有限公司、南庄青脆李、罗山脆红李等龙头企业和专合社发展,组织龙头企业、专合社带动农户开展生产与经营,不断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与之同时,在土地确权试点的基础上,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社进行土地流转,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应用、采购处理、市场网络建设和融资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健立和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书屋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专业合作组织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组织生产、推销产品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五)以抓农村土地权确权登记为重点,狠抓土地流转

在农村土地确权试点的基础上,按政策和程序完成2.6万余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做好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六)以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

重点推进“特色果蔬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加快特色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单产水平和商品率,进一步开展6大类水果(甜樱桃、苹果、李、桃、梨和枇杷,共25个品种)、5大类蔬菜(辣椒、魔芋、儿菜、西南花和西红柿,共12个品种)、1个桨果(草莓)的引进试验示范,以筛选出适应我县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为更好地促进我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贮备优势品种资源。

(七)抓民生工程,促惠农政策落实

以民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我县农村能源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切实搞好粮食直补、农业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以及其他党在农村的富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八)以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重点,抓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继续抓好依法行政、依法治县、普法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改进为“三农”服务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赢得广大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保持局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务实搞好农业事业,清政为民、廉洁奉公,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农业工作计划篇5

2020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抓好党建工作。今年以来,结合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整改,继续与贫困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联学共建。围绕区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和委党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强基工程建设,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完善“”等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加强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局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开展学习11次,开展研讨交流2次,职工学习已开展11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党纪党规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市区近年查处的徐贵、钱叶奇以及本系统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整改,在全区农业系统范围内围绕“十查十做”开展以“四对照四检视”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警示教育工作部署会,重点开展好“七个一”活动。二是认真开展学习。通过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持续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中央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学习关于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学习对照,局党组从政治维护、工作担当作为、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和工作作风4个方面形成了局党组综合分析报告。召开全区农业系统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全体农业系统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风廉政警示课,开展了集体廉政谈话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分析研讨。局领导班子成员以阜阳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为镜鉴,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开展分析研讨,达到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的效果,提升了政治觉悟,提振了干事信心,作风得到了持续改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四是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听取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就牵头的8个反馈问题制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目前完成问题整改,同时围绕“两项目两资金”开展了一次产业扶贫专项监督执纪行动。五是开展党内谈心谈话,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与局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局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和二级机构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二级机构负责人与站所负责人开展一次进行谈心谈话,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撰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领导班子共检视问题5条,领导班子成员9人共检视问题21条,并立即进行整改,长期坚持。

二、强化疫情防控巩固防控成果。1、扎实开展疫情防控。认真抓好中央及省市区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学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区委相关会议精神,制定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组,加强防疫宣传,印发《致全区农民朋友的一封信》20000份,向广大养殖场(户)发放告知书1200份,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和排查,开展全区动物疫病排查防控和农村环境整治,开展3次本系统职工、境外人员、高中低风险地区人员等情况排查。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生活,开展“房前屋后卫生大扫除”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粪污清洁行动和“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行动,消除潜在的疫情传染源,努力构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积极推进农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农业企业机制,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企业复产工作。2、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压紧防控工作责任,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工作要求,开展5次本系统职工、境外人员、高中低风险地区人员等情况排查,督促指导做好动物疫情防控和消杀工作,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巩固疫情持续向好的成果,统筹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和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1、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围绕农业产业不优这一短板,围绕“1+6+1”产业定位,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工程,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短板。一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稻渔综合种养、秋浦花鳜以及以西山焦枣、乌沙小花生、阮桥板鸭等特有农产品,制定出台《市区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市区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今年已发展茶叶、黄精、稻虾综合种养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3.1万亩,已组建黄精、稻虾、茶叶等产业联盟,已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已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市徐园农庄申报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安排1000万元扶持梅村镇十字村、梅龙街道观前社区等20个重点村发展黑木耳、油茶等产业发展项目,督查项目村加快农业项目实施,督促镇街开展自验收并申请区级验收,目前已完成12个到村项目。全区培育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8个。三是推进产业扶贫攻坚。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中8个产业扶贫问题整改,成立整改工作专班,制定整改措施29条并全部完成问题整改。加快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推深做实产业扶贫,发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到户奖补、产业抱团发展等项目207个,产业抱团发展资金2351万元已全部拔付到带贫主体;产业到户奖补项目已完成验收,涉及4418户,发放资金601.33万元,到村产业已验收过半,第二批到户奖补项目正在审批,涉及资金163.05万元。加强产业全过程指导。安排技术指导员定点联系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和贫困户,开展了春季科技服务月活动,培训自种自养贫困户3412人次,对50名带贫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过程技术保障。全力应对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分别成立农业企业和农业工程复工复产工作指导组,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工作,指导218家带贫主体和贫困村产业项目及时复工复产,涉及带动分红贫困户6274户、务工贫困户607户,帮助带贫主体销售蔬菜、禽蛋、茶叶等农产品85.6吨。同时做好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结合珍溪村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强化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开展好以“六个一”为主题的集中走访帮扶活动,局机关32名工作人员联系帮扶梅村镇珍溪村贫困户114户,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五清一改”为抓手,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打好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攻势”,分镇街每月召开一次人居环境现场调度会,重点推进45个示范村和5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完成22个沿江重点村区级验收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5153次,参加教育4619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全区182个村清理村内沟塘1200多处、农村生活垃圾4万5千多吨、乱搭乱建2800多户、废旧广告牌4900多个、无功能建筑面积13万2千多平方米。完成自然村改厕7965口,占总任务的98%。做好2019年度22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省验收反馈问题补缺补差和软件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加快推进2020年24个省级中心村工程类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的70%,常态化推进2020年度24个省级中心村“五清”和改厕工作。

3、扎实抓好种植业生产。

基本情况:全区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实施双季稻扩种计划,落实奖补资金120万元,今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65.91万亩,其中:水稻49.8万亩(早稻及再生稻13万亩,中稻30万亩,双晚6.8万亩)、玉米6.7万亩,小麦播种面积9.41万亩左右。全区粮食总产量将达到26.1万吨,其中水稻21.8万吨。油菜:全区油菜种植面积16.5万亩,总产2.7万吨。棉花:今年棉花播种面积1万亩,和去年持平。茶叶:全区现有茶园总面积7.3万亩,建设标准化新茶园3020亩,其中采摘面积6.6万亩,全区茶叶总产量2200吨,农业产值1.8亿元,茶叶精制10700吨,产值3.6亿元,茶旅收入及茶叶门店线上线下销售等产值约3亿元,本年度茶叶综合产值达8.4亿元。园艺: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量14.4万吨,其中专业性菜地面积1.5万亩,大棚蔬菜播种面积0.4万亩。果树生产面积1.1万亩,总产量1.6万吨。食用菌生产500万袋(棒)。

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双季稻生产,全面整合产粮大县奖补贴、稻谷补贴等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加大双季稻生产和“一种两收”再生稻种植支持力度度,引导种植“一种两收”再生稻30175.2亩,设立再生稻生产示范片3000亩,全区粮食总产量将达到26.1万吨,其中水稻21.8万吨。全力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及时排水保苗,调拨水稻种子1.57万公斤,补改种面积6.6万亩,开展受灾田块灾后管理面积58万亩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放耕地支持保护补贴5600余万元,稻谷补贴1861万元,农民群众和种粮大户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粮食绿色攻关等项目,建设优质专用水稻基地25万亩,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创建、绿色丰产增效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推广化肥减量增效、病虫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建立5000亩优质订单水稻示范片2个,千亩核心示范片2个,百亩技术攻关点2个。三是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结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等,积极开展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全区遴选136名技术指导员对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816户科技示范户和272个贫困户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在不同农时指导农民开展春耕生产、灾后恢复和秋种秋收。今年以来,全系统共举办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茶叶加工等各类技术培训36期(次),培训人数4820人次,发放资料3.2万份,接受技术咨询1.8万人次,组织现场观摩会6次。今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17个班810人培训任务。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情报13期6500余份,发送短信8000余条,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建立3000亩防治示范片2个,农药负增长示范片20个,面积约2万亩,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建立监测点20个。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开展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效率和效益。全区现有注册的专业化防治组织38个,从业人员1100人、拥有总机械装备2348台,日防控作业能力6.7万亩/日。今年来,实施无人机作业面积112.5万亩次,实施统防统治209万亩次,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1%。五是积极推进茶叶清洁化生产。继续开展燃汽、生物质颗粒等茶叶加工清洁化能源的推广,全区茶叶加工清洁化能源利用率达40%以上,霄坑等主茶区达60%以上。依托池杨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基地,全区建成首个茶园水肥一体化工程并投入试运营。

4、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

基本情况:总体增幅明显。据统计,全区畜禽饲养量957.1万头(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9%;肉类总产3.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蛋类总产1.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养蜂1330箱、蜂蜜产量54吨。生猪:生猪饲养量增幅明显。全区饲养生猪36.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6.8%;生猪存栏10.97万头,同比增长18.6%,其中能繁母猪0.8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出栏生猪25.4万头,同比增长16%。家禽:全区家禽饲养量增幅加快,全区饲养家禽919.4万只,较去年同期增加11.7%;存栏家禽362.8万只,同比增加5.9%;出栏家禽556.6万只,同比增长15.9%。羊:全区饲养肉羊1.1万只,比去年同期减少16.4%;全区出栏肉羊0.5万只,比去年同期下降18%;存栏羊0.61万只,同比下降14.7%。牛:饲养量略有下降。牛的饲养量为0.4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4.6%,其中:存栏0.12万头,同比下降2%;出栏0.14万头,同比下降8.3%。规模养殖户:全区共有畜禽养殖大户645户,比去年同期增加55户;其中:养牛大户(10头以上)28户、养羊大户(50只以上)22户、养禽大户(500只以上)404户、养猪大户(50头以上)115户、养蜂大户68户。

一是全面恢复生猪产能。出台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各项政策,全面简化生猪养殖项目用地办理程序,落实生猪养殖用地150亩,先后协助上海慧力、江西正邦、双胞胎集团等生猪养殖集团做好猪场选址等前期工作。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上海慧力棠溪球山村年出栏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江西正邦棠溪镇东山村年出栏10万头生猪养殖场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的江西正邦梅村镇珍溪村年出栏生猪5万头生猪养殖场项目等3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双胞胎集团梅街镇桃坡村年出栏肥猪10万头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帮助郑月明养猪场进行改扩建,新增生猪产能3.5万头,协助天酬勤公司获得农业银行500万元贷款、4家生猪养殖场争取贷款贴息16.99万元和引种补贴34.04万元。目前,全区生猪存栏10.97万头,生猪出栏22.75万头,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和81.25%。预计年末生猪存栏达11万头,出栏生猪达29万头,全面完成市下达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二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加强防疫员和物资管理,抓好集中免疫,全区共完成注射口蹄疫疫苗10.97万头次,牛羊0.84万头次,注射禽流感疫苗358.9万只次,注射小反刍兽疫苗0.31万头次。三是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做好动物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共检测鸡血清样品1019份、鸭血清样品210份、猪血清样品265份。实行动物H7n9流感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同时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导各地扎实做好疫情排查,严格规范应急处置,全面推进泔水禁用。今年以来,共排查生猪养殖场(户)35.8万个次、生猪832.6万头次。加强生猪和猪肉调运监管,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优化全区防控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点,设置杏花村高速路口为指定调运通道。

5、扎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市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新调整划定畜禽禁限养区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建立一对一联结机制,实行清单管理,一场一策。认真组织实施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76.5万元,已申报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的畜禽养殖场58家,已拨付省以上财政资金836万元,目前已完工53家。今年我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1%,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位于全省前列。二是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镇街收储中心(点)5个,已验收4个,已建设秸秆“五化”利用企业9家,其中市忠友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的秸秆沼气发电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市天元电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电子标靶荣获2019年省秸秆综合利用博览会金奖。今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目前已收储农作物秸秆1.4万吨左右。三是全面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行动。做好耕地质量提升保护工作,建成全区主要农区和主要耕作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及预警系统,设立长期耕地质量监测点79个,开展土壤墒情监测48期。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强化减肥增效集成技术和成果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建立水稻减肥增效示范片2.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面积1.1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7.7万亩,肥料利用率达40.2%。全区化肥使用量比去年减少1%。实施农药负增长行动,以长江、升金湖、秋浦河和青通河等沿线为重点,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20个2万亩,全区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

6、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19年度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全部完工,并通过市级验收。2019年3.1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任98%。2020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4.11我们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完成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50%,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已完成投资45%。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四启动一建设”工作要求,2020年灾毁农田修复任务1.55万亩,已全部完成灾毁农田修复任务。

7、加强农业执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一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审定种子备案工作和市场质量抽检,开展了农资经营户农药安全防范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了种子、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规经营农资行为。严格屠宰执法,规范屠宰行业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和集中整治相结合,每月安排4次夜间执法检查,每星期安排2次日常巡查,以生猪屠宰厂和农贸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城乡结合部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肉非法交易行为,确保上市肉品的质量安全。今年以来,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867次、检查农资经营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512家(个)次,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理农资投诉3起。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推行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发放宣传单9000余份,督查指导共315人次,现场指导251家次,已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企业337家,开具合格证21247份,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447.6吨。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民生工程,完成新培育“三品一标”产品实现追溯完成18个,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注册追溯20家,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入驻省追溯信息平台3家,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带追溯二维码上市20家,示范推广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15家。检测上传省农产品快速检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数据2833批次,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381批次,区动物监督所88批次,合格率均达99.91%。已采集、送检畜禽产品63份,开展“瘦肉精”抽检32.6份。三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完成产地检疫共检生猪6.8万头、家禽37.5万只;屠宰检疫生猪3.1万头。以规模生猪饲养场为重点,加强对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日常监管。今年来,共无害化处理养殖环节病死猪341头、屠宰检疫环节不合格生猪64头。

8、全力推进长江段禁捕退捕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压倒性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一是坚持主责主抓,夯实退捕禁捕工作责任。及时将长江禁捕退捕作为河湖长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区委、区政府绩效考核和河湖长制考核。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调度,区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工作例会,累计拨付资金5390余万元,资金配套比达105.5%,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建立区领导包保联系镇街道、区直单位包保联系村和干部包保联系渔民“三包保”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帮扶工作,共安排19个单位163名干部职工全面包保9个镇街16个村292户渔民,要求包保职工干部定期走访,全面宣传退捕安置政策,帮助解决转产就业等问题,稳定退捕渔民思想,不留风险隐患死角。截止目前入户帮联1306人次,解决实际问题4496个。二是坚持分类施策,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全面开展建档立卡渔船渔民“回头看”信息采集工作,281户1311人持证渔民,和11户24人无证生计渔民及时录入系统,落实奖补资金3215万元,全面拆解在册渔船281艘、生计型船只51艘和涉渔“三无”船舶284艘。及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6次,举办退捕渔民就业专场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824个。我区686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全部转产转业,转产就业率达100%,292户1335人在册渔民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18户符合低保条件全部享受低保,72户无住房的渔民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935.7万元。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大联合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农业行政执法力量,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区渔政执法中队)已于11月1日挂牌成立,中队核定编制56名,转隶人员已到岗到位,首批人员招录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完成招聘辅助执法人员24名。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由各镇街道开发公益岗位招录岸上巡护员,目前已落实巡护员105名。在全省率先建成长江禁捕视频调度中心并投入使用,在秋浦河敏感区域安装5台雷达光电视频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远程监控。同时为4个禁捕联合执法基地配备联网式执法记录仪8台,进一步规范日常执法巡查。我区“三结合”扎牢长江禁捕监管网的经验做法,相继被省政府《政务要情》和人民网宣传报道。四是坚持水岸协同,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工作。成立了长江段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指挥部,组建4个禁捕联合执法基地,每个基地配备执法人员6人,配备巡逻艇1艘,辅助执法艇2-3艘,长江禁捕视频调度中心已于9月14日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制定执法基地、护渔员工作职责、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开展培训,推进规范执法。针对零星偷捕盗卖行为,结合“三个以案”教育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和常态化巡查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车船1827次,查办违法违规案件42起,其中刑事立案28起,没收、放生渔获物240余公斤;检查农贸市场、商超305家次、水产品经营户562次、餐饮服务单位2665户次,清除含“江鲜”等字样店招、牌匾88块,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0份,办理变更登记20户。五是加大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区结合工作动员会、部署会和调度会和退捕渔民就业培训做好禁捕退捕政策宣传和解读,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对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首批上岗的36名工作人员、区水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对24名护渔员进行禁捕退捕政策和业务培训,镇街对105名巡护员均进行了上岗培训。我区“三结合”扎牢长江禁捕监管网的经验做法,相继被省政府《政务要情》、人民网、新华网和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区新闻中心和宝地等媒体多次报道禁捕退捕工作。

9、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确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万亩,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36.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5%。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在做好茶叶、稻渔(虾)连作、莲藕等16个产业扶贫特色农产品保险的基础上,推进肥猪、能繁母猪、中药材、小龙虾等农产品特色保险工作,涉及育肥猪、能繁母猪、中药材、小龙虾等险种。

10、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组织等关键步骤,清查账面资产总额8.2亿元,核实资产总额9.6亿元;清查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10.87万亩,其中农用地96.45万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53307户、533739人,成立合作联社196个,全面完成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二是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区具备改革条件的村共189个,占总村数的96.4%。截至目前,189个村基本完成“三变”改革工作,其中:通过与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的村数111个,已产生收益的村数105个。积极推进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试点工作,制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认定办法,对50带头人进行培训。积极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三是加强农村宅基地检查监管。加强农村宅基地执法,根据“一户一宅”原则,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的通知》,对今年4月3日以来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进行全面摸排,依法依规查处并抓好整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已责停责改21起。组织开展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及清理整治,对全区2013年以来乱占耕地建房情况问题开展全面摸底,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11、做好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成立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落实各项风险隐患机制,狠抓责任落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域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涉及到主要包括肺炎疫情防控、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区域卖难问题、提高产业扶贫效益、项目实施监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领域非法集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员和“老兽医、老农技”群体方面等,积极做好各项风险化解,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12、积极谋划农业重点项目。以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为重点谋划储备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其中中央及省级项目21个,市级储备项目168个,目前已完成项目库建设。同时发挥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作用,现已谋划编制了23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40.4亿元,其中人居环境整治项目2个,总投资9800万元;产业振兴项目12个,总投资约35亿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3个,总投资约1.4亿元;物联网农产品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项目1个,总投资约2亿元;其他项目3个,主要是秸杆综合利用、人才培训及农村危房改造,共投资约6450万元。

13、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具体要求,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中,扎实开展以整治“吃喝风”为重点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将反对形式主义、贯穿始终,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力戒形式主义正负面清单等制度,探索建立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制度、帮扶责任人联系贫困户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加强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加强机关和二级机构管理,定期开展机关作风检查,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办事行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坚持抓好党务、文明创建、安全生产、人口与计划生育、双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

二、2021年工作安排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蓄势待航,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江段禁捕退捕等各项工作,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1、巩固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好防控措施和个人防护,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巩固疫情持续向好的成果,统筹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和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2、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狠抓水稻、油菜、茶叶、蔬菜和畜禽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服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生猪产能,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完成2020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4.11我们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高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农产品稳产保供。

3、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根据《市区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强龙头、建基地、塑品牌”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以茶叶、九华黄精、稻渔综合种养、菜篮子、秋浦花鳜以及西山焦枣、乌沙小花生本地特有农产品等六大产业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区农业特色优质产业总量提高、质量更好、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提升,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大对西山焦枣、霄坑茶叶、秋浦花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2021年计划新发展六大产业生产基地4万亩,新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力争2021年全区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超50亿元。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稻虾种养、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4、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地域特色,以点串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制定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方案,健全完善长效管护制度,推进建设24个左右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和100个左右美丽自然村庄,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1以上%,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面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行动,实施化肥农药负增长,肥料、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

6、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生猪屠宰、农机等领域的综合执法,不断提高执法监管能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力争2021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个。加强农村宅基地监管,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并进行整改。持续推进长江段禁捕退捕工作,做好渔民安置保障,确保退捕渔民“四有一畅”,“六无四清”等重点目标任务,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

农业工作计划篇6

20__年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之年。我们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省、市、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为目的,以环境建设为抓手,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为载体,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投入、夯基础,不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20__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

—农业总产值达19.7亿元,增长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60元,增长9;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39万亩,粮食总产达10万吨以上;—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3400吨以上,总产值达到3.3亿元,其中名茶产量达到2800吨,产值3.2亿元;

—实现全年水果产量7.5万吨,产值1.4亿元;

—全县生猪出栏25万头,禽出栏120万羽,全年畜禽产值达2.9亿元;

—全年社会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2.5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次,产量2.13万吨,产值3600万元;

—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1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产值达到7700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20__年,我们将着重抓好六方面工作,概括的说就是“增强六种能力”。

1.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障能力。主要是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一是继续抓好中低产田和茶厂优化改造。20__年建立中低产田改造示范方2个,改造茶厂110个,新增茶叶加工专用变压器50台,进一步加快茶厂改造步伐,改善茶叶加工环境条件,为推行茶叶的QS认证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进一步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业基础安全。二是实施“沃土工程。重视产地环境整治,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化肥,严禁高毒、高残农药和禁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示范;因地制宜推广多种秸秆还田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果肥结合和粮肥结合等生态种植模式,增加耕地有机肥投入,实现有限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三是推广专用肥。加强土壤肥力监测与分析,重点开发、应用适宜我县使用的粮、油、果、茶、桑、蔬菜等配方肥、专用肥、掺混肥等新肥料,研究、开发缓释肥、微生物肥等新产品,示范、推广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四是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围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清洁能源生态工程,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与养猪业有机结合,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改一建”和“猪-沼-作物”能源生态模式,为农村提供优质燃气。五是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保护渔业资源。积极做好“养、管、捕”三篇文章,探讨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保护__湖水域生态平衡;进一步规范__湖垂钓捕捞和娱乐游钓行为,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促进了我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完善渔业执法行风监督体系,实行有奖举报制度,探索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群众的参与面,强化群众监督,防止受利益驱使无端增加捕捞强度,切实以合力促进渔业资源和千岛湖水资源的保护。

2.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力量。科技支撑能力包括科技研发、科技的推广应用、应用主体吸纳科技的能力等内容。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继续通过“绿色证书”、农函大、农广校等多种途径,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深入开展“百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深化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加强农技110咨询服务,开展面对面的科技帮扶活动,全年完成100户种养大户的综合技能培训,1600人以上的绿色证书培训,20__0人次以上的农民单项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20__年,我局将重点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机制名茶生产技术、无公害名茶采制组合生产技术、无公害水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经济林生态饲养土鸡技术、无公害生态三元猪饲养技术、无公害网箱养鱼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无害化病虫防治技术等十大实用技术,建好10个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带动100个科技户率先应用技术并直接受益致富。三是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大力引进推广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新品种,要进一步加大局属六大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根据市场要求,努力扩大繁育规模。茶叶良种繁育中心要确保20__年出圃茶苗1200万株;水果良种繁育中心要进一步抓好优势水果树种的嫁接繁育工作,力争嫁接苗木20万株;继续办好千岛湖本鸡种鸡场和孵化场,全年供应千岛湖本鸡苗20万羽,保证全县养鸡户的苗鸡需求;积极参与水产引繁试养场良种引繁试养工作,加快翘嘴红鲌、匙吻鲟等优新品种养殖推广力度,力争种苗放养300万尾以上;尽快筹建农作物良种繁育中心,引进新品种20个以上,继续做好高山蔬菜良种繁育工作,力争繁育高产一号、黑珍珠四季豆等高山蔬菜良种5000公斤。四是创建农业示范园区。依托生态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开展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都市农业专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示范,全年新推广以新型龙井茶机为主的农业机械600台以上,振频式杀虫灯应用300只以上,水果套袋300万只以上。六是完善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村级农科站“三级农科网”。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专利、技术等入股形式,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经营和分配,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完善技术市场。要重视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让农业信息网延伸到所有涉及农部门、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及种养大户。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队伍,为农民提供系统、准确、快捷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信息,并逐步与国际国内接轨。

3.增强产业提升能力。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基地。坚持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重抓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达到产业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全年新发展无性系早生良种茶6000亩;新发展以枇杷、蜜梨、杨梅、柑桔等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8000亩;高山蔬菜总面积达到1.2万亩次;加强畜禽养殖大户的培育,建设绿色、生态畜禽产品基地,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进一步加快农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步伐,力争建成千岛玉叶茶、千农园水果、千蔬牌高山蔬菜、落凤岛本鸡、千岛青溪绿色水产品、千岛佳禾迷你蕃薯,以及三元猪、饮用贡菊、中药材等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综合示范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以点带面,促进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普及,努力做到按标生产、按标流通。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注重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转变为准入、经营、使用的全程监管,强化准入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整顿,堵塞淘汰、禁用和假冒伪劣农资的进口关和入地关,严厉查处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四是加大留地农产品检测力度。要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基地实行质量安全检查,实行产地标志卡制度,严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上市。五是推进农业功能开发。顺应农业向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文化型等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生态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旅游型农业,弘扬新安茶文化、果文化,提升农业品位。

4.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能力。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农业发展模式和水平。主体能力主要包括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等生产经营主体,按照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增进发展生产的动力和能力。一是扶持壮大农业龙头。在坚持做大、做强、做壮的原则下,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科技开发能力强、加工增值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科技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二是打造品牌抢市场。积极组织县内农业企业、产业协会、种养大户选送产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所举办的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注重品牌的打造和保护,强化品牌整合,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及产品申报活动,合力打响千岛湖生态品牌,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三是花大力气建设加工基地。通过各种产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县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狠抓农业招商,努力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推行“龙头农户”生产模式,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5.增强动植物疫病控制能力。一是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在__乡君石村建好集“五室一圃”为一体的600平方米标准化实验办公场所,配备相对完善的现代化的病虫监测工具、实验仪器等,力争在系统测报上达到自动化、可视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把病虫害观测对象由粮、油转向粮、果、油、茶、桑、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使观测对象多元化,涵盖全县主要作物;拓宽《病虫情报》途径,加大发送量,使病虫情况及时被农民知晓,减少因信息不灵造成的农业损失。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力争全县禽流感、口蹄疫的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瘟的免疫密度达到90,其中规模养殖场户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的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并做好新城疫、羊痘、细小病毒、链球菌等疫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动植物流通监管,逐步完善农村集贸市场生猪屠宰检疫,实行偶蹄动物入境报验制度;及时处置动植物重大疫情,确保农业产业发展安全。

6.增强农业法制保障能力。第一,充分利用媒体、农技110、农业信息网络等各种有效载体,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营造农业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开展全县性农业法律服务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二,强化行政执法,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生产生产营行为,依法保护农民利益;切实改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农业局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第三,加强执法素质培训,完善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加强对农业法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知识更新,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第四,强化农机(渔船)安全管理。继续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加大水上、道路安全检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重点查处“三无”、“三证不全”、违章载客渔船、拖拉机等,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水上、道路安全。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武装,保持先进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处在转型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众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广大农业工作者清醒认识形势,正确把握规律。理论的提高是能力增强的前提,学习是提高水平的基本手段。在健全完善党员学习积分卡、干部学习日、党员理论考试等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织和学习型干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局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开展“推进强农富民工程、优化服务争当先锋”、“推进环境建设、争当三个示范”大讨论,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激发机关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强化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解释客观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三农”问题,提高出思路、出点子、出政策的本领,提高指导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2.切实转变职能,提高针对性。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加强宏观规划,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重点抓好“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明确方向。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绩效评价,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近几年项目的绩效评价考核,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效果。积极下乡入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农情民意,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同时,认真分析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点与薄弱点,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设计好载体,力求取得新突破,不断开拓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境地。

3.加快方法创新,增强有效性。一抓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住关系全局的问题,抓住各级领导关心、社会各界关注、农民群众关切的大事、要事、难事,区别轻重缓急,找准带动各项工作的抓手,选准几件事,一抓到底,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二抓预案。制订动植物疫情、重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组织指挥体系,适时组织演练,确保有效应对。三抓政策。认真学习农业农村政策,吃透精神,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使农民从政策中得到实惠。从本县和农业产业出发,因地制宜制订政策,给农民和农业发展更多的支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争取上级领导重视,赢得部门支持,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三农”工作,形成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四抓宣传。善于发现典型,树立先进,支持农民首创,总结工作亮点,扩大社会影响,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主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主阵地,加强农业宣传,千方百计拓宽农民群众获取政策、市场、技术信息的渠道。

农业工作计划篇7

2013年全市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及中央、省、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高效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关键举措,着力实施“6238”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争当国家农业示范区建设先行军。主要工作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幅4%;粮食总产35万吨;生猪饲养量63万头以上、出栏37万头以上,家禽饲养量稳定270万只以上、出栏200万只以上;水产品总量9500吨以上,其水产量2500吨以上;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1200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20%左右;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35%以上;新增新型农机2000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9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绿化造林1万亩,中幼林抚育2.5万亩;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一)加强“米袋子”建设,夺取粮食生产“十连丰”。面对粮食生产高基数,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进一步增加投入、转变方式,努力走出一条高水平的粮食增产增效的新路子。一是加强粮食产能建设。落实好惠农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种植面积,全年稻麦面积均稳定在32万亩左右。高标准建设好斜桥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东兴镇1万亩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的旱涝保收丰产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地力综合培肥,夯实稳产高产基础。二是开展高产增效创建。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全市建立稻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15个,创建面积40万亩,以整建制创建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三是推进专业化服务。把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为高产增效创建重点内容,加大商品化集中育秧和病虫害综合防控力度,万亩片商品化集中育秧规模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5%以上。

(二)推进“菜篮子”建设,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切实抓好蔬菜、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生产。一是抓好蔬菜等园艺作物生产。做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加快启动实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标准化生产,建成高起点、高规格的永久蔬菜基地。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实施设施园艺生产“四创新”,打牢增产保供基础。二是发展健康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活动,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设一批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示范场,促进畜牧业良性化发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禽特畜,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三是推进水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以长江江鲜为特色的长江水生动物育种和驯养,努力打造江鲜特色渔业。推进生态健康、先进高效的养殖模式,构建“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一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三)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态。加快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围绕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切实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实现农业教育、农民培训、科技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政策宣传的综合功能,全面完成省市各项培训任务,新增持证农民5000人以上,确保2013年底全市持证农民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努力实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严格把握好高效农业项目、三新工程项目、农产品质量项目等认证、筛选、申报、实施和监管等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运用。针对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两网一灌”设施栽培技术,同时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和物联网技术示范运用,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三是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以农业集约化经营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整合开发、“生祠堂”品牌打造,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军。市级农业开发区要对照3年内建成苏中、苏北一流的农业园区的要求,倒排时序,迅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8个镇级园区要对照《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考核认定意见》的要求,扩大规模、细化规划,实行各自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年内力争2-3个园区通过市级认定。3个功能园区中,要突出粮食产业园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贸易额100亿元的目标,成功申报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粮食物流示范区。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经营性农业服务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每个镇(街道)集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于一体经工商注册的专业服务组织达到10个以上;每个镇(街道)农业部门要牵头领办一个面积达千亩的农业规模经营合作服务社,每个村要培植一个面积百亩以上的“小农场”。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中央、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强全程质量管控,狠抓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加强“三品”生产管理、规模基地建设,新发展“三品”30个,“三品”基地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稳步上升,实现“三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推进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加大对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使用兽药及鱼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省动物防疫条例》,开展规范免疫、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检疫监督、信息管理、乡站建设六大“推进行动”,完善落实免疫防疫各项责任体系,切实抓好春夏秋三大集中免疫行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

农业工作计划篇8

1,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团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部署,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竭诚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不断加强团的能力建设,承前启后、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校青年为加快创建一流农业大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工作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级团组织与学生组织,充分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在思想品德教育、文化艺术熏陶、科学技术创新、社会实践锻炼等多方面塑造青年,把青年培养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坚持思想育人,大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

1.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两会工作报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团会、团课观摩、报告会、知识竞赛、征文、理论之光实践教育等形式牢固构筑青年一代的强大精神支柱。以一二·九运动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五·四、十·一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以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为契机,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努力加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从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团的能力建设的战略意义。保持团员先进性,就是要增强团员的时代先锋意识,使团员成为广大青年的优秀代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努力上进,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

3.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理论社团、网络阵地的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帮助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热点、焦点事件,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增强团结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团员青年自觉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在全校启动大学生基础文明修身计划,深化“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活动,认真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立志成才、提高素质、完善自我,以文明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求学计划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

5.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坚持实践育人,引领青年健康成才

6.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扩大暑期社会实践规模,组织学生到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进行学习、考察,走千家、访万户,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教育大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引导青年艰苦创业,促进青年建功成才。

8.通过勤工俭学、家教、助研、助管,从事服务性工作,培养劳动观念,增强自食其力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9.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统领,通过助残、助困、助孤等公益性活动使学生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坚持服务育人,完善具有沈农特色、共青团特点的服务体系

10.为青年学生学习服务。各级团组织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搞好学业进程设计。通过新世纪读书计划、读书俱乐部、学习经验交流、学习状元评比等有效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是第一要务,勤奋学习最重要,学习优秀最光荣的观念,推动我校优良学风、考风的建设。

11.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引导他们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开展首届大学生人生规划与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针对毕业生,通过邀请优秀校友作报告、举办模拟招聘大赛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2.为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今年五四期间学校将评选表彰团内“两先两优”,评选校园文化、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十佳青年教职工、十佳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十杰,通过选树先进典型为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13.为特困生等特殊群体服务。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助学贷款工作,挖掘校内外资源谋求助学岗位,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关心理健康特殊对象、受处分学生。

14.为学生生活服务。争取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使校领导广泛听取意见,多层面地保持同学与学校沟通渠道的畅通,维护和增进同学们的根本权益,促进校园稳定。

15.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规范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与使用,在社会认可环节上狠下功夫。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16.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广泛联系青年学生的作用。把全校青年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团组织要努力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健全学生骨干培养体系,改进推优入党工作。

17.制定《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学校各级各类社团活动,使社团这一以共同兴趣爱好为纽带学生组织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社团建团的试点,对团员青年实行多重覆盖,组织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活动,重点建设几个品牌社团。

18.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广播站设备及线路的更新改造,巩固以各类团属刊物和网络为载体的理论研究阵地、思想教育阵地和舆论宣传阵地,发挥阵地建设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农业工作计划篇9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20__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64045亩,粮食总播种面积237812亩,比上年的229770亩增3.5,总产55481吨,比上年的54515.47吨增1.77。大春作物169907亩,总产38714吨,总产比上年增减1.66;小春作物67905亩,总产16767吨,比上年增2.04,农民人均生产粮食505公斤。

玉米种植面积64995亩,总产19467吨,单产299.5公斤;小麦种植面积50115亩,总产13415吨,单产267.68公斤;水稻种植面积14130亩,总产5070吨,单产358.8公斤;青稞种植面积55410亩,总产8949吨,单产161.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28050亩,总产24635吨,单产878.25公斤;油菜种植8490亩,总产90.26吨,单产159.47公斤;豆类种植16980亩,总产2362吨。

20__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3412.44万元,比上年增17.47,其中农业收入9937.45万元,占总收入的42.45,种植业收入6981.31万元,占总收入的29.8,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515.59万元,占总收入的6.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3059.38万元,乡镇企业收入341.8万元,农村经济总费用9471.19万元;农民所得总额15383.63万元,占总收入的65.7,年末农业人口109943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99元,比上年的1256元增11.4,

二、重点建设项目和主要科技措施完成情况

(一)、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

1、青稞基地建设项目

我县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由国家计委立项,着力改善青稞生产条件,加强青稞生产综合技术配套,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促进青稞产业化生产和优化布局,是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加快发展青稞特色产业的重大项目。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分别在东旺乡、建塘镇、小中甸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特别是项目实施乡(镇)的大力协作,基地各项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项目共完成土壤改良6417亩,农田改形1167亩,开挖排涝沟20.46千米,新建不同规格田间沟渠8千米,开挖土方32464立方米,支砌石方2.56万立方米,改造田间沟渠24.33千米;完成田间机耕路16.472千米,完成防洪挡墙3千米,完成田间水池、水窖170个,溶水量1020立方米;完成青稞高产栽培中心示范样板田1000亩。增强科技措施,推广青稞规范化种植,分期分批进行青稞高产栽培综合配套科技措施培训,使项目区广大群众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通过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县青稞大面积生产的发展。金沙江河谷地区的冬青稞基地建设主要以推广种植为主,20__年种植面积达到6380亩,交售XX酒业公司合格青稞234.5吨。通过青稞基地建设,有效推动了我县青稞生产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品种、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让广大群众吃上安全营养的蔬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解决高原藏区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及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结合我县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大力推广蔬菜钢架大棚,并多次进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强化基地建设,缓解蔬菜供需矛盾,因地制宜的发展蔬菜产业,成为我县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20__年,全县对6个乡镇推广了30个蔬菜钢架大棚,推广面积达到了1800m2。推广的蔬菜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的品种。为了合理种植和管理蔬菜,农业科技人员到基层进行了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管理、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措施、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等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及实地田间操作示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950亩,年产各类蔬菜5508.6吨,总产值达450万元。

3、种桑养蚕项目

种桑养蚕项目是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起来的项目之一,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桑养蚕至今已跨入第四个年头,在资金短缺,人员少,技术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强化管理,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狠抓桑园建设和规范养殖等措施,20__年种桑面积2368.37亩,其中新植1411.31亩,补植补种957.06亩,成活率达71.6。项目区种桑面积已发展到9451.4亩,养蚕农户达1277户,农户养蚕1410张,生产鲜茧10.37万斤,总产值88075万元,其中农户收入70.67万元,总产值是上年的3.13倍,项目区人均增收22.77元,户均增收115.64元,参加养殖农户人均增收达183.51元,户均增收553.4元,使我县的种桑养蚕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跨上了新的台阶。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0__年底木高村被列入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村,我县将项目纳入全县的科技推广

计划,认真落实项目面积和各项农业科技措施,深入广泛地开展了技术培训,通过田间指导、物资配套等,确保了项目区大小春的顺利实施。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0.44万元,其中配套物资补助费94536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培训为突破口,加强技术指导,制定了有效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并结合项目实施进度,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村、社、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田间指导等不同形式,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的到位率,累计大小春共计培训4次,累计培训人数达500人次,科技入户率达91.2。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技物配套服务,使各项技术和物资都真正落实到各户,抓好适用增产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实行统一规范化栽培,做到严格选种,施足底肥,配方施肥,改革种植方式,实行规范化栽培,合理密植,及时防旱排涝,适时追肥,对病虫害早防早治。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选用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进行了种植,在栽培上主要以规格化高产栽培为主,通过项目实施,产量明显高于当地品种,计划种植1400亩,实际完成1450亩,完成计划的103.6,平均单产达355公斤,比种植常规种亩增41公斤,增幅11.55,平均亩增收57.4元,总增产量达59450公斤,总增收83230元。优质青稞高产栽培选用优质青稞品种,在栽培上主要以规格化栽培为主,项目坚持选用良种,规格化种植,精细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等四配套的综合技术措施,实际完成优质青稞高产栽培320亩,亩产达250公斤,比对照亩增产40.5公斤,总增产量达12960公斤,亩增收48.6元。优质双低油菜栽培主要以推广种植优质双低油菜品种“花油4号”为主,完成140亩,总增产量达5600公斤,亩增收96元。杂交玉米高产栽培主要突出规格化高产栽培,完成2166.7亩,亩增收41公斤。

5、地膜温饱工程

20__年州下达我县的温饱工程任务25000亩,实际完成21130亩,完成计划面积84.9。其中地膜玉米完成19310亩,平均单产452公斤,比一般田块平均单产增85公斤,增产幅度达18.8,总增产量达179.6万公斤,每亩产值达723.20元。完成地膜洋芋1820亩,平均单产达2242公斤,比一般对照平均单产增753公斤,增产幅度达33.6,增产量达137万公斤,每亩产值达1793.60元,经济效益显著。20__年调进地膜60吨,共投入资金达60万元,其中补助农民资金达24万元。

6、农作物良种工程。

20__年,全县杂交玉米制种、良种繁育、良种推广及试验示范,种子经营服务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通过及时就位大小春农作物种子,确保各项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小春收购麦种7.5吨,调运就位麦种12.5吨,收购优良青稞种7吨,全年共调进和生产合格种子216.8吨,其中杂交玉米种197.3吨。

做好杂交玉米制种生产,20__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完成了300亩,制种地安排在仕达村,品种有保玉、会单两个,总产量达38.25吨,通过州县种子管理站组织田间联检,我县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制种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积极开展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引进郑麦004、郑麦98、太空6号等三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并搞好常规良种繁育工作,按照上级部门下达任务,分别完成小麦良繁500亩,青稞良繁500亩,马铃薯良繁500亩,水稻良繁250亩,油菜良繁50亩,安排技术员从种到收进行观察去杂去劣,对有推广价值的品种进行扩繁,从而不断更新、加速常规种的更换步伐。

大力推广农作物良种,推广水稻良种完成13170亩(其中优质稻完成4720亩),杂交玉米推广完成63203亩(其中优质玉米推广完成9448亩),小麦良种推广完成41756亩(其中优质小麦推广19263亩),青稞良种推广完成24125亩,马铃薯脱毒良种推广完成12418亩,蔬菜新品种推广1799亩,豆类良种完成4900亩,双低油菜推广完成7718亩。

由于我县的种子工作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种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依然十分脆弱,20__年麒单七号、保玉主要因气候原因造成大、小斑病和地下害虫为害,间接因品种抗逆性较差等因素造成一定减产。

7、冬季农业开发项目

20__—20__年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冬季农业开发和调整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农民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科技人员也从项目实施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出路,实现以点带面,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田。

在省州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省下拨资金到位14万元,县投入12万元主要用于洋芋、玉米、地膜、蔬菜种籽、化肥、钢架大棚和大棚膜等补助。在资金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把资金集中使用,建立规范化高产示范样板田,在我县尼西乡主要推广种植,冬早地膜、脱毒洋芋756亩,5月已大量上市销售,平均单产达到2444公斤,亩收入2444元。

项目实施共完成25185亩,新增总产值达到178.33万元,使项目区五个乡镇农民人均增收达到21元,此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县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8、Hpi国际小母牛项目。

由我局负责实施的Hpi国际小母牛项目进一步得到发展,小中甸奶牛养殖户达到12户,由项目资金购买的奶牛26头,两年来发展小牛18头,新增项目农户2户,逐步实现滚动发展,优质饲草示范围栏建设25亩,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农户基本掌握养殖技术和牧草种植加工贮存技术,家庭牲畜副产品不断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洛吉乡杂交野猪养殖项目在国际小母牛组织的帮助指导下,20__年培训项目农户96人,新增养殖户58户,目前共有项目农户120户,饲养优质杂交野猪560头,20__年出栏121头,实现产值7.2万元,20__年底,该项目经申报并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为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Hpi国际小母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地方特色畜产养殖提供了资金技术支持,有效增加了项目区农民收入。

(二)、大力推广农作物丰产技术,确保农业增产增效。

1、结合农业生产种植及田间管理,组织县乡农业科技人员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20__年共完成对农民培训12700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25户。配合县团委、妇联等部门做好“云岭先锋”工程示范点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从农作物播种、施肥、用药等技术环节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培训,有效提高好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2、全面推广各项农作物丰产栽培技术,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着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向优质加工型粮食生产发展。

全年完成水稻旱育秧1084亩,水稻拉线条栽完成10803亩,玉米地膜覆盖完成19310亩,玉米育苗移栽完成2617亩,玉米湿籽直播定向密植完成11556亩,玉米双行条栽完成31186亩,小麦规格化种植完成27776亩,小麦丰产栽培高产样板完成4108亩,大小春规格化田间套种完成4510亩,青稞规格化种植完成27703亩,马铃薯丰产栽培17323亩,无公害蔬菜栽培完成1934亩,豆类高产栽培4940亩,油菜高产栽培8718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完成88660亩,微肥推广及调节剂应用完成53560亩。通过推广应用各种农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了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目的。

3、进一步加强对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为今后全县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

20__年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的125个青稞小品种经试验选择出56个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易脱粒的品种再进行试验种植,筛选出10个表现良好的品种作为扩繁推广的品种,为全县青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品种。

引进“啊里亚拿”等两个亚麻品种在高寒坝区进行试种,试验表明:亚麻在高寒坝区生长良好,品质达到加工标准,亩产值可达到750—800元,经济效益可观,在有加工企业作为产后保障的前提下可进行大规模种植。

引进日本“耐病总太”萝卜在县内4个乡镇进行试种10亩,平均亩产鲜萝卜6983.68公斤,亩产值达到1440元。

从农科院提供的“黔油11、12”两个油菜品种与当地常规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黔油11、12”两个品种均为中熟品种,平均单产都在140—156公斤之间,可作为扩大推广的接替品种。

4、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深入抓好技术培训,普及病虫防治知识,坚持技物结合的配套服务,通过落实一系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全县共完成大、小春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55.78万亩次,防治率达96,总计挽回粮食损失82.5万公斤,为我县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乡农业科技人员采取分级、分片集中培训和直接到田间地头巡回咨询培训,在藏区结合青棵播种,开展药剂拌种、青稞病虫防治、安全合理用药等技术培训;在江边河谷区在病虫发生时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和防治,全县共培训乡、村干部和农户572人次,由于培训及时,宣传广泛,确保全县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全县共设立4个宏观病虫测报点和1个鼠情测报点,定期调查监测,掌握全县病虫发生发展动态,根据天气预报、栽培措施、品种、苗情长势等因素,及时指导开展大面积防治工作。

坚持技物配套服务,根据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和适用方便药械及时组织调运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实行田间诊断、现场咨询服务,指导农户正确合理使用农药。

组织开展病虫草鼠害大面积防治工作,共完成种子处理10.72万亩,完成农田化除29651.5亩。小春病虫害发生9.51万亩,防治16.19万亩次,蚕豆油菜病虫发生1.06万亩,防治2.34万亩次,大春作物病虫害发生6.7万亩,防治9.45万亩次。

(三)、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为进一步搞好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进城就业机会,最大限度的把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的培训和输出。

当前农民工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就业意愿与自身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差距,加之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生活条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差别在输出上有一定难度,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合阳光工程示范县和联合国教科组织东亚城市反贫困项目的实施组织家政厨师培训班培训40人,与社保局合办了保安和餐饮服务培训班,培训学员124人,全县广大农民自发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达912人,参训人员80以上都找到就业岗位。

为使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有计划的合理转移,对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13012人,圆满完成了州下达的1.3万人的任务。在转移人员中以县内转移为主,达到11982人,县外转移881人,省外转移142人,国外转移7人。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全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515.59万元。

(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围绕人均建设一亩高稳产农田的目标,加强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开展坡改梯、旱改水、客良、兴修田间水渠水窖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农田生产能力。通过建设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20__年全县建成不同层次高稳产农田5000亩,其中吨粮田200亩,750公斤至999公斤田(地)1500亩,500公斤至749公斤田(地)1500亩,400公斤至499公斤田(地)1800亩。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地改造5000亩,项目完成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全长15公里,总计完成主渠4条,支渠33条,建成防渗渠道31947.02米,加固维修主渠4640米,路涵24座,消力池165个,在整个项目区做到渠相通、林成带、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金江镇仕达村、兴文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坡耕地治理工程完成不同规格田间三面光沟渠5180米,安装pVC引水管道4000米。

(五)、农机化服务和农机安全工作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机化事业,积极向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推进,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农机培训工作,引进新农机具进行推广,提高我县的农机化水平。为使农机推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通过召开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将先进适用的新机具进行示范推广,全年共完成机械化3.3万亩,其中示范样板田1000亩,机械化耕耙5.3万亩,发放施肥枪500支,推广斜挂式收割机5台,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组织农机监理人员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将违章载客、黑车非驾、酒后驾车、病车作业、非法拼装改装机车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杜绝无牌证拖拉机上路行驶,严禁拖拉机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违章行为。通过执法大检查,使道路违章行为得到有效制止,及时消除了农机事故隐患,把农机安全事故控制在较低水平。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农机操作手的安全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堵塞安全漏洞。

(六)、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坚持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认真抓好农村各种收费负担的监管,严格将农民的各种收费控制在上年农民收入的5以内。做好全县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粮食收益分配、农民负担、集体资产等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为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准确依据。

在20__年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根据省下达的农村基点和成本调查任务,组织人员对所选的调查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在成本核算中,20__年粮食价格上涨,但由于农用物资价格也随之上涨,水稻生产每亩成本115.32元,亩产值511.10元,纯收益395.78元,每亩收益率为77.4;玉米生产每亩成本236.58元,产值582.67元,纯收益115.32元,每亩纯收益率为59.4,如再扣除生产用工费,农民种粮将出现负效益的情况,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农用物资也在上涨,且涨幅要高于粮食,为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七)、渔业及渔政工作

为切实搞好全县渔业工作,成立了县水产站,加强了对全县渔业生产的管理,通过对全县水产养殖农户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使我县的渔业生产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根据长江春季禁渔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情况及时组建了渔政执法队伍,做好禁渔宣传,执法人员认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我县境内金沙江及主要支流的禁渔工作,严厉打击违反禁渔规定的行为,有效遏制了电、炸、毒等非法捕捞势头,在禁渔期间达到“江中无渔船、江边无网具、岸上无江鱼”的目标,有效保护了长江渔业资源,通过努力,XXXX县部20__年度长江禁渔工作先进集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部门自身建设

20__年,结合“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全县农业科技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农业科技知识,县级农业科技人员较往年更多的投入到农村各项生产中,在各重大科技项目推广中建立科技示范点,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积极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坚持稳定基层农业科技队伍,推行科技推广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一)、抓好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0__年,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在通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抓好领导班子和制度建设,重新组建和完善了局党支部班子,并结合实际,明确工作分工,从而使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在局党支部的领导下,调整充实和加强了局工会委员会、局女工小组等群团组织建设,并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了《XX县局工会章程》,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了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参加了“十一”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咏比赛,丰富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全局职工的凝聚力,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对局属各站的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调整,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同志担任各站室负责人,包括局办公室、推广中心、种子站、植保站、农经站、农环站等七个站室共计11人变换工作岗位,其中8人分别担任了站长、副站长职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在充实和完善了领导班子后,把全局的工作学习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制定《XX县农牧局工作规则》,在《规则》中明确规定每月每周的具体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规定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日,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的业务知识,《规则》明确规定全局各项工作开展的具体职责和目标,局属各站室也建立健全了各种工作目标责任书,逐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单位内部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的氛围得到加强。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争取发展资金,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抓>!

(二)、加强业务建设,增强服务职能,树立良好部门形象

在20__年全县农业工作中,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工作目标,根据市场和农民的要求,认真履行本部门的基本职能,坚持业务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两手抓,摆正位置,明确发展目标,重点抓好重大农业科技推广和体系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做好业务工作提供保障,把农业科技工作与自身建设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局通过合理调配各个岗位的业务技术人员来保证了各项业务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农业生产形势发展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改变服务手段,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全县农业工作的需要。在州县计委的帮助下,编制完成了《XXXX县—20__年农业发展规划》,为县委政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按照我局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活动的内容要求,全局上下在抓好机关作风转变、改进和提高为群众办事质量、依法行政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在局党支部和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到全县各乡镇调查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倾听群众反映,落实帮扶措施,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扶持三坝乡大蒜种植、小中甸食用菌种植、五境尼西蔬菜种植,一方面在资金物资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另一方面在做好科技培训,确保当地优势产业得以顺利发展,同时将这几个项目实施村作为我局“云岭先锋”工程党员联系点,切实加强了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服务。通过深入实际开展工作,切实转变我局的工作作风,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和做好全县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为更好的树立局党支部和局务领导班子的威信,本单位凡是涉及工作重大的工作问题都要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求职工遵守并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并要求职工进行监督,努力推进单位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结合我局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和“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专题教育活动,向广大干部职工认真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20__年本单位的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建设和“云岭先锋”工程活动都得到突破性进展,并受到社会好评。

四、20__年农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__年,XX县农业获得了全面发展,但仍然面着临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尚未摆脱基础脆弱的状况。

农业是我县的主体产业,近几年虽然技术和设施都有较大提高和改善,但是全县80的面积属高寒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疏松,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有效耕地三分之二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基本属于水养农业,受气候制约,水利化程度低,全县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给全县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虎跳峡镇、三坝乡、东旺乡三个贫困攻坚乡基本上处在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经济发展滞后,文化落后的地区,因此,返贫率高,许多村社至今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学生上学困难,科技文化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三)农业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全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虽保持一定的比例,但单位面积上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物化投入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首先是农民收入少、多数农户的农业投入仅能维持一般再生产;其次是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产值少、效益低、集体经济脆弱,无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其三、农业投入渠道单一,引资、股份合作制和多种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财政支农资金,农业信贷等款项被挤占、滞留,一些项目资金物资浪费严重,影响了农业投入效益。

(四)农业科技部门业务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与之相适应的矛盾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从全县情况看,农业科技队伍量少、质弱、手段落后、体系不健全,全县各乡镇虽然已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站,但办公业务用房、住房和经费十分紧缺,基本没有相应业务检测仪器设备和条件,加上科技辅导面大,条件艰苦,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脱节,影响了农艺措施和物化技术效益的发挥。我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自身建设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总体技术力量的不足而影响了一些重大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从近几年全县的整个业务体系建设来看,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到位,管理水平偏低的状况,全县农业科技内部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属于人少素质偏低的情况。目前,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初级职称偏多,中高级职称偏少;从职称和学历情况分析,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及中高职称的人员偏少,难以适应农业新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从专业结构看,农学、植保、土肥等传统专业的技术人员占70左右,农机、农经占30左右,而农产品保鲜加工、农业综合信服务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业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此外,由于业务建设和管理机制缺乏长远规划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导致整个推广体系的计划管理、激励竞争、推广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一些科技政策没有用足用好。

五、20__年工作计划

根据《XX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XX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20__年农业工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作物布局,发展地方优势农产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一)、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确保全县粮食总量的稳定增长

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按照稳粮调结构的思路发展农村经济,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粮食生产结合起来,稳定耕地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种粮效益。20__年保持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3万亩,粮食总产5.6万吨。

二、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好特色种植业产品基地

沿江河谷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粮食、蚕桑、反季无公害蔬菜,高寒山区重点发展青稞、脱毒马铃薯、优质双低油菜、花卉,山区、半山区重点发展优质豆类、荞麦、药材、水果等。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根据20__年各基地完成情况,20__年计划完成反季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3300亩(其中设施农业500亩),优质青稞商品粮基地10000亩,马铃薯基地19000亩,优质米基地5500亩,豆类基地5000亩,优质油菜基地6300亩,优质小麦基地20__0亩,中药材基地4000亩。加强对基地建设管理,做好基地建设中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在建设基地过程中要借鉴桑蚕基地建设的经验,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订单来解决农产品产后销售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做好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的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旱育秧1300亩,水稻拉线条栽及抛摆秧11000亩,玉米地膜覆盖20__0亩,玉米育苗移栽3000亩,玉米湿籽直播定向密植11000亩,玉米双行条栽30000亩,青稞规格化种植220__亩,马铃薯丰产栽培16000亩,无公害蔬菜栽培20__亩,豆类高产栽培4000亩,油菜高产栽培8000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95000亩,微肥及调节剂应用60000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保持在96以上,农业科技培训15000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50户。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针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的现实,把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继续加强农田水利、高稳农田、防洪减灾、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充分利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好高稳产农田建设,利用冬春农闲时节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开展水毁农田恢复、防洪除涝,水土流失治理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4)、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门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着重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保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在做好县内输出的基础上着力向县外、省外输出,20__年计划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实现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600万元。

(五)、开展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农业工作计划篇10

省农业厅驻宣恩县珠山镇封口坝村小康建设工作,今年已经进入第三年。根据封口坝村小康建设工作三年规划,经与村民群众广泛座谈和县委县政府认真商量,结合驻点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农村稳定、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科学规划,真抓实干,认真抓好驻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驻点村小康建设总体规划目标。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畜牧业和多种经济作物的发展。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产业的“造血”机能,促进驻点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家园建设,推进文明示范村工作进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等实际问题。确保本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2500元的小康建设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为完成好今年小康建设工作任务,工作队要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取“一个支持”、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示范”、落实“四项措施”。

(一)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积极联系县直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县委、政府对小康工作的支持

工作队要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明确小康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县委、县政府对珠山镇封口坝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支持,把小康建设工作与“县文明示范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省县镇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驻点村的小康建设。

(二)突出“两个重点”:把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确保当年受益作为工作重点;把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扩大牲猪饲养规模。从省里引进原种“大约克”公猪一头和二十头良种母猪,改变牲猪品种单一、退化的不良状况。狠抓配方饲料入户、大力推进熟喂改生喂和防疫技术到位。通过良种、良料、良法配套,缩短牲猪饲养周期,提高肉猪品质。力争年内饲料入户率达80%,牲猪出栏率提高30%。确保户平增加出栏商品肉猪一头,全年出栏牲猪2500头左右。

2、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该村距县城仅10公里,且交通便利,海拔高度较高,秋冬季有大量空闲地,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种植。计划发展秋冬商品蔬菜1000亩,延秋蔬菜300亩,推广新优蔬菜良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

推广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该村目前的主栽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计划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鄂马铃薯3号500亩,占其种植面积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