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0:08

金融工作要点篇1

一、着力争取信贷支持,确保完成投放目标任务

(一)积极争取信贷规模。正确研判、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动市政府领导与上级金融机构高层走访和会晤,争取年内我市与5家以上省级金融机构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更大的信贷规模支持,保持全市信贷投放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效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强化信贷投放每季调度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行长(主任)联席会议,调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研究破解信贷投放瓶颈措施,实现全年新增信贷投放120亿元目标任务。

(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重大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市工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余额力争达到120亿元,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均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三)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把进一步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引导信贷资金回流县域、扩大信贷覆盖面,作为做大做强我市金融业的突破口和抓手,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余额贷存比均不低于50%。

(四)大力推动表外融资。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等表外融资业务,努力扩大表外业务规模,把表外融资业务发展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手段,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二、着力引进金融机构,增强区域金融体系功能

(一)加快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步伐。积极争取上级银监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联系沟通,积极推动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抚设点,力争引进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

(二)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营业的步伐。加快临川、市城郊农村信用联社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做好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相关材料申报工作,力争4月底前通过银监会批复筹建,6月底前通过省银监局开业批复,7月份挂牌营业。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区)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三)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制定全市村镇银行专项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大力推广批量发展新模式。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解决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村镇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

(四)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依法合规经营、业绩优良的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满足小额贷款公司再融资需求。积极推进2011年所有获批筹建的小额贷款公司3月底前全部开业。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步伐,力争新申请开办小额贷款公司不低于8家,使全市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少于20家,累计发放贷款总额不低于20亿。

(五)充分发挥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研究支持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有实力的股权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新引进1-2家股权投资机构。

三、着力扩大直接融资,切实做大社会融资总量

(一)加快推进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积极推进博雅公司加强与证监会的沟通协调,力争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尽快拿到银监会的正式批文,尽早在国内创业板ipo成功上市,实现我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利用会议、报纸、网络等平台,大力宣传资本市场知识,组织拟上市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老总参加上级业务部门、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举办的上市务实运作培训班,提高企业老总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调度。在调整充实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的基础上,对培育企业上市对象分层次定期进行调度:对已进入辅导期的股份公司,突出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对基础较好的一些企业,继续帮助做好吸收战略投资伙伴、增资扩股、寻找投资项目、设立股份公司、规范完善等工作;对基本具备上市条件,但上市意愿不强的企业,通过走访面谈、领导调动、培训推动、扶助拉动等措施,转变企业上市理念,加快企业步入上市轨道。力争2012年全市申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家,完成股份公司设立企业3家,重点培育企业7家。

(四)加快推动债务融资业务发展。积极创造政策条件,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使用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等各种直接融资工具。启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选择金巢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的试点,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遴选一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并从中择优选取2-5户企业做好发行前期工作,力争2012年我市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行。

四、着力做强融资担保,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能力

(一)抓好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崇仁县年内设立1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使全市每个县(区)都有1家以上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发展民营性担保机构,力争2012年再获批3-5家民营担保公司,使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25家以上。

(二)提升担保机构实力。按要求增加地方政府控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使每个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到3000万以上;鼓励民营担保机构增资扩股,做大做强自身实力。通过新增设立和增资扩股,力争2012年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到10亿元。

(三)做大融资担保业务。推进各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创新担保方式,在做好“两证”抵押担保的同时,广泛推行中小企业联保、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推进银行与担保机构沟通、交流和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开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进一步放大担保倍数,力争全年新增担保贷款15亿元、担保贷款总额达到25亿元。

(四)配合做好财政信用担保和小额贷款担保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财政信用担保和小额贷款担保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推动财政信用担保和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进一步促进全市担保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五、着力加强信用建设,全面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一)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完善、提升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合理扩大信用记录运用范围,形成“诚信者处处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企业与个人征信体系,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采集和使用范围,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社会信用征信数据库。落实偿债责任,防止和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力争不出现逾期债务。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大力创新具有我市特色,适合我市“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信贷、结算、信息、咨询、理财等全方位和多元化金融服务,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推进政银企合作。组织1-2次全市性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力争开通政务信息网网上银企对接,实现全覆盖、多层次的银企对接格局;促进2011年全省“百园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和全市“强攻工业、服务园区”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授信资金落实到位,提升资金履约率。

(四)积极推动金融中心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向金融中心区聚集,切实抓好相关金融机构和市级规划部门的项目对接,推动首期3-5家金融机构办公大楼进入主体工程施工。

(五)加大金融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媒体,加强对公众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工作,增进公众对银行业金融产品、服务的了解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强化综合协调监管职责

(一)有效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加大对市级各银行、保险、证券业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内控风险防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驻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动态评估金融业改革进展和实际效果,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督促驻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信贷风险,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等“三类”行业项目的授信,严格进行贷款风险分类,相应提足拨备,加大核销和处置工作力度,并运用差别定价、提取专项拨备等工具,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依法规范全市保险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市保险企业依法经营的观念,推动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大对证券业依法合规经营的监督指导,提高我市证券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推进证券业健康有序发展。

金融工作要点篇2

一、保持信贷规模合理较快增长

1.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贷款增量的分析调度,保持信贷投放合理较快增长,完成380亿元新增贷款任务。精准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再贷款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政策,着力解决受困中小微民营企业金融困难。推动银行业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支持我市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推动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保障重点领域融资需求,提高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

2.发挥担保等政策体系作用。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担保,支持担保机构增资扩股,扩大“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全年新增放款66亿元。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业务,完善“税融通”业务实施细则,加大“税融通”业务贷款发放,将支持对象从纳税a级和B级企业扩大到m级,全市新增放款11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向符合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优化续贷过桥资金使用流程,确保2020年续贷过桥资金年周转12次以上。引导各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劝耕贷”业务覆盖面。

二、不断提升资本市场运用水平

3.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加强学习培训和政策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市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补助办法的通知》。持续加大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到省股交中心挂牌。抢抓“新三板”改革机遇,推动企业到创新层挂牌,力争实现公开发行。更新《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三年(2020-2022)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力争全年新增上市报备或报审企业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06家,其中科创板挂牌企业30家。

4.持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更新企业股权融资需求项目库,组织企业路演,搭建融资平台,加强企业与资本方对接。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发行同业存单,鼓励优质企业利用aBS、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绿色债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大发行债券力度,不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力争全年实现直接融资78亿元。

三、强化保险服务保障

5.提升保险业发展水平。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保费收入,提高保险深度和密度。加强保险监管协调,督促保险公司加大内部整改问责力度,降低投诉率。

6.推动保险支持重点领域。鼓励保险公司以优惠费率为受疫情影响企业办理复工复产等保险业务,并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出险理赔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足额理赔。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险公司加大特色农险推广力度。推动淮河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保险,扩大“大灾险”的政策惠及面。加大大病保险保障力度,推动“深贫保”试点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支持脱贫攻坚。

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

7.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监管责任,强化调度督导。加强监测预警,提升网格员发现鉴别非法集资能力,持续推动举报奖励制度有效实施。深入开展非法集资陈案攻坚,稳妥化解涉众型风险隐患。

8.防范化解p2p网络借贷风险。继续做好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清理整顿交易场所有关工作,坚决遏制新增机构,持续推进存量机构风险出清。

9.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压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指导有关县区针对高风险机构“一行一策”完善风险化解和应急预案,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10.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揭示非法集资、“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五、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11.推动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融合发展。加强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合规增加对带动贫困户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生产经营的信贷投放。

12.规范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对有发展生产意愿、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贷尽贷。用足用好续贷、转贷、展期、延期等政策,稳妥应对受疫情影响、还款高峰期等各类潜在风险,进一步强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加强到期清收,切实防范逾期风险。高质量完成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的整改,对反馈我省部分县区存在“户贷企用”现象及贷款对象不精准问题,举一反三,逐户开展摸排核查,发现问题严肃整改。

六、坚决打好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13.持续推进中央督导扫黑除恶反馈问题整改。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行业监管,健全长效机制。坚持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强化风险研判。严把市场准入关,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登记注册前联合评估。加强典型案例研究,推动健全相关行业监管法律法规。

14.开展打击整治“套路贷”专项行动。紧盯中央扫黑除恶整治行业乱象工作目标,开展打击整治“套路贷”专项行动,会同有关执法部门,对“放贷类”“投资理财类”等机构开展全覆盖式排查清理,依法取缔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金融业务行为,深入挖掘黑恶线索。

七、加强地方金融行业监管

15.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动态更新辖内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行、融资租赁等行业主体基本情况。严格行业准入,对停止经营的有关机构依规实施市场退出。协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供销合作等部门加强“4类”机构指导监管,严控增量,化解存量。

16.加强现场检查与事中事后监管。分阶段对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行等机构开展现场检查,针对问题限期整改。督促各类机构落实重大事项报告、经营数据统计、应急风险处置等机制,规范运用约谈、警告、责令整改、罚款、吊销经营许可等手段严格执法。

八、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17.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不断扩大征信机构覆盖面,大力提升获得信贷便利度。创新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优化市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促进信贷供需无缝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18.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实守信经营。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司法机关为金融机构债权债务案件开辟审理“绿色通道”。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冒名贷款、骗贷等行为。健全媒体、自媒体涉及金融机构宣传的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涉及金融机构的虚假宣传报道。

九、建立健全金融工作体制机制

19.优化完善市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地方金融管理职能,综合执法力量,强化协同配合,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推动金融监管信息共享。

20.推动建立流程顺畅、运转高效的经济金融部门协作机制。完善协调引导、督促推进、考评激励等措施,制定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

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金融工作要点篇3

一、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总结推广农村金融教育培训试点工作经验,建立符合辖区实际的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获取和使用金融产品、加快自身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金融产品与“三农”金融需求的充分“对接”,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农村金融教育新模式。依托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金惠工程”,建立金融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推广三级志愿者教育方法。

2.建立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依托全市已建立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对金融服务工作站赋予金融知识宣传站职能,实施农村金融知识定点宣传。在金融服务工作站摆放宣传资料,专人(农村金融教育三级志愿者)辅导讲解,便于农民急需急用。同时,不断扩充金融知识宣传站点,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市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自然村全覆盖。

3.建立农村金融宣讲联动机制。将金融知识宣传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联动,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4.建立综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珍爱信用记录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金融知识的综合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金融基础知识、储蓄理财、农户信贷、银行卡使用、atm机操作、网上支付、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防金融诈骗等金融业务常识。

5.建立立体宣传体系。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村学校、农户家中、个体户门店、企业产品推介会、专业合作社等上门宣传。依托政府部门“大课堂”,增设金融知识课程,为不同层次人员(如返乡创业、劳务输出等)进行专题培训。向农村图书室、金融服务工作站捐赠金融知识书籍,宣讲金融业务,营造农村金融文化氛围。

6.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特别要运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典型,扩大工作影响力。

二、方法步骤

(一)培训阶段

1.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在召开“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试点扩大会议”,讨论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现场观摩试点村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集中宣讲,交流试点工作体会,讨论市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全市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

2.组建志愿者队伍。各县(区)金融办、县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域各金融机构中招募金融教育一级志愿者,志愿者招募以“本土化”为原则。由一级志愿者对二级、三级志愿者进行农村金融教育体制现状和改革方向、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知识及有关政策规定的培训,并进行农村金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承担各项培训任务。各县(区)首期选择5人左右,以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骨干为主,形成一级培训师资队伍,一级志愿者负责对以乡村干部、农村能人和金融业务推展员为主体的二级志愿者的培训。二级志愿者负责对三级志愿者及农户的培训。

3.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各县(区)围绕农村金融基础知识,并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以及农户金融知识需求,自主确定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为重点进行培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20人。主要培训小额信贷知识、信贷市场营销、贷款操作流程和管理技术、风险控制以及农户征信管理等内容。二是培训村官。重点培训大学生村官和担任信贷联络员(协管员)的村干部,充分利用资源,把对村官的培训,融入到政府组织的县、乡、村干部的培训班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100人。主要内容是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户资信评估、家庭预算、家庭债务管理、农村金融服务、诚信教育与防范金融诈骗等。三是培训农户。把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培训镶嵌到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中去。充分利用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人数应占农户数的5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和农民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金穗惠农卡、富秦家乐卡、邮政绿卡、atm和poS机使用、人民币反假、诚信教育、防范金融诈骗、农村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知识的培训。四是培训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企业数应达到总数的6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企业财务预算与管理、金融服务、诚信教育、贷款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农村保险知识等。

4.培训方式。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教材,制作音像资料,提供机顶盒。一是对村干部、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主的培训。对该类人员的培训本着“不离村”的原则,利用安装在村委会或村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采用“远程教育+志愿者辅导答疑”的方式就地培训。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的培训。培训一般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开展。采用“放映录像资料+讨论练习+老师现场辅导”的形式。三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举办。采用“面授专题讲座+研讨+考察”的方式开展。

(二)实施阶段

1.确立试点村镇,示范带动。各县(区)围绕全市农村金融教育工程,参照“先期试点、探索途径、整村复制”的方法,先期在信用乡(镇)确定3个村,依托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站开展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辐射号召的作用,最终实现整村推进,逐步推广,实现预定目标。

2.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各县(区)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金融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大力加强阵地宣传。在金融机构门前设置宣传点、街道悬挂横幅、在各县(区)中心广场集中宣传,利用电视等媒体在县城和广大农村广泛宣传。二是深入开展流动宣传。发挥志愿者作用,结合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向农户讲解相关知识。利用农村古会和农历节日,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编撰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在寓教于乐中使教育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重奖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村镇,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氛围。

3.部门联动,各尽其责。农村金融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尤其需要得到县、乡、村各级党政部门的积极支持协作。各县(区)政府、人民银行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经常性地检查指导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努力形成既各尽其责,又密切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总结验收阶段

1.量化评价,验收成果。各县(区)要按照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目标体系,细化指标,逐条量化。教育培训协调领导小组对两年的教育、普及和培训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2.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先进个人和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活动。对在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农村金融教育创新成果,由各县(区)自行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并向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民银行)推荐,由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评后向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推荐。

3.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总结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和做法。各县(区)要围绕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金融教育专题研究,运用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教育培训工作实践。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区)成立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统筹指导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职责是负责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负责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和管理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队伍;实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拟定实施方案、志愿者管理和考核评估激励办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办法,为活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整合宣教资源,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面。各县(区)要将人民币反假、征信、支付结算、银行卡、理财、保险、小额信贷、金融惠农惠民政策等知识宣传整合为以“金惠工程”为载体的统一宣传培训平台,通过举办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农民工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金融知识宣传月等启动仪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公交车、政府大讲堂、村组会议、当地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会、进村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和镇、村组干部及金融机构信贷员金融知识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施进村入户集中宣教,探索可复制模式。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在村镇集中办班培训组织难度较大的实际,各县(区)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由志愿者、包片信贷员、村负责人分级包抓,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以及村组会、集市、庙会等场合,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组织农民讲授金融知识、现场答疑解惑、受理银行卡申请业务、进村入户讲解,进行点对面、点对点的培训,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可复制模式。

(四)储备志愿者人才库,增强队伍素质。各县(区)通过招募大学生村官,农信社乡镇网点、金融服务工作站点负责人等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对二级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将各县(区)乡村干部、致富能人造册登记,作为三级志愿者后备力量,为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活动储备人才,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培训志愿者队伍。

金融工作要点篇4

二、保障重点,全力以赴做好金融统计双轨并行工作,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精心准备,全力完成新系统上线前全市金融统计涉及报送数据的信息初始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xx各县支行统计人员尽快掌握和熟悉系统操作及业务处理。二是按照xx总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和协调xx各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应妥善安排人力,顺利开展2008年1季度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运行工作,做好新老系统的数据源和报表等内容的一致性核对,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三是积极协调和督促xx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努力做好双轨并行期间各项金融统计工作,密切联系,及时向xxxx中心支行反映双轨并行期间的各种情况,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双轨运行工作规范进行。

三、夯实统计基础,努力做好金融统计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一是严格统计数据报送规定,按时、准确地报送各类金融统计报表,坚决杜绝漏报、迟报、拒报等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全市金融统计信息数据汇总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全面提高金融统计数据报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继续做好辖区内“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以及“专项统计报表”等基础性报表的编制工作,充分满足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各金融机构以及xx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

三是积极协调与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继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长期贷款按行业分类等专项统计指标的核对力度,不断提高专项统计报表质量,为决策部门和其他需求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专项信息。xx各县支行要高度重视专项统计数据的核对与报表编制,本着审慎的原则做好对外披露工作,以确保辖区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四、强化依法统计管理,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高效开展。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统计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统计意识,不断规范金融统计行为,保证全市各项金融统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

一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依法统计管理职能,建立辖区规范、有效的日常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坚持不懈地对辖内金融机构日常金融统计数据报送的质量、金融统计信息沟通交流和金融统计组织管理等情况的考核管理,加大对金融统计数据的非现场监测和检查,积极促进和规范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认真落实《xx省金融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各县xx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建立辖内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和信息库,实现对金融统计人员的动态管理,真正落实统计岗位a、b角制度;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及时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进行报备和信息更换。今年是全国、全省数据集中的关键一年,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切实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金融统计监督职能,从本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金融统计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统计检查程序,增强金融统计监督检查实效,切实加强对辖内金融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五、增强服务意识,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做好金融统计信息披露工作。一是充分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和改进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并行期间和数据集中系统正式上线后各项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理数据集中对现有金融统计工作造成的影响,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连续、有效开展,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不受任何影响。二是继续以“精品”意识做好各层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金融统计快报和专项统计报表等各类金融统计资料的编制,向本行领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各县xx提供优质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坚持按季度和年度分别在《xx金融调研》和《xx市统计年鉴》等刊物上,定期披露xx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外汇信贷收支统计、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金融机构贷款累放累收等进度数据,进一步扩大金融统计信息披露范围,努力提高金融统计数据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统计信息产品。三是以“中国xx内联网xx市中心支行网站”为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金融统计信息,并及时做好统计信息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统计信息服务的实效性、便捷性,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和需求主体对金融统计信息的实际需求。四是各县xx一定要按照xx兰中支和xx市中心支行有关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交流与共享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建立和完善辖区分层次的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与共享制度,全面推动金融统计信息在地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有序交流与共享,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四是继续完善2008年建立的xx市(1949-2008)经济金融数据库,全面仔细核查已入库数据,保证一致的经济金融统计口径。认真审核填制2009年全年经济金融数据,并将xx市所辖五县一区经济金融数据全部囊括入内。使调研人员能够及时完整地查阅所需各类数据信息。

六、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有特色的金融统计分析和统计制度调研。一是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分析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和货币信贷变化特点,拓宽信息数据的搜集面,深入挖掘货币信贷变化的原因,采用计量经济学数据模型等先进的专业分析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金融统计分析质量,积极做好金融统计信息的挖掘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各级领导、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运行第一手信息资料。二是依托“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站”做好统计工作动态反映。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速度快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加快金融统计信息成果的转化,及时编写和优秀的统计分析和调研成果,促进全市金融统计的业务沟通与信息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逐步提高金融统计人员的分析水平和调研能力。三是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比如结合金融统计制度改革和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制度研究,对《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行更为深入的调研,为金融统计制度改革提供一些修改意见和参考信息。

七、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工作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我行将根据金融统计业务发展和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围绕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和金融统计制度改革等重点内容,结合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新业务知识增加较多、对不同层次统计人员要求不同的具体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加大对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有关经济金融理论及金融统计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的综合培训,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全省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金融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指导下,苏北各市金融机构一般可疑交易报送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但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成效并不明显,金融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提供涉嫌洗钱犯罪的有价值情报数量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总体效果。为了解苏北各地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送工作情况及当中存在的问题,5月下旬,人行南京分行反洗钱处对徐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等苏北五市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现状

截止2011年底,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总数332家,其中,银行业118家,证券期货业45家,保险业165家,非金融支付机构4家。在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上呈现以下特征:

(一)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偏少

经统计,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在2010年、2011年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分别是413410份、914570份,涉及金额分别19803亿元、121785亿元,上报的笔数和涉及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期向当地人民银行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仅分别为8份,16份。而同期,苏南地区(本文中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金融机构分别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2114701份、4488623份,涉及金额分别为198774亿元、498177亿元,报送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分别为42份、81份。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明显偏少。

(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分布不均

截至目前,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全部集中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目前还是零报告。这与一般可疑交易报告多数集中在银行业是相关联的。五市中,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较多的徐州和盐城,2010年和2011年两年分别共有8份和7份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而淮安、宿迁则相对较少,都仅有2份,其中分别有一年完全是零报告。另外,苏北五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目前全部集中在本币上,外币重点可疑交易尚未发现。考虑到区位因素,苏北各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在数量、地域、币种上分布不均与各市经济金融活跃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

(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普遍质量不高,多数存在客户尽职调查不充分,交易对手及交易背景了解不透,以及缺乏必要的类型及性质分析等问题,有的仅从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频次来判断是否为重点可疑。由于上报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价值较低,导致最后向侦查部门移送的可疑线索数量较少。也是因为向公安部门移交可疑交易的线索少头绪乱,情报价值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难度大,成案率较低。近2年来苏北地区人民银行共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0起(其中,淮安截至目前还没有公安机关移送过可疑线索),最后立案及最终破获案件仅1起。

二、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问题

(一)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反洗钱意识不强的问题。由于反洗钱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反洗钱工作不仅不能够促进业务的拓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甚至担心因为严格执法丧失潜在客户,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很难把反洗钱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多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还停留在合规层面,认为只要合规即可免责,仍处于被动的机械式应付,没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主动去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可疑交易报送上,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防御性报送问题。而对于涉嫌犯罪的重点可疑交易,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相应的制度及人员安排,有的金融机构甚至还抱有地处苏北,不会有洗钱案件发生的侥幸心理,更有个别金融机构则对重点可疑交易怀有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反洗钱工作,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浮于表面。

(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欠缺

一是部门有效履职难。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多数指定由合规管理或风险控制部门牵头负责。但反洗钱具体职责履行牵涉到会计、零售、公司、国际、信用卡等多个部门,虽然设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但主要工作要由合规部门去协调组织,作为普通的内设部门,其协调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涉及到重点可疑交易,需要回溯调查,工作力度往往不够。二是工作流程不完善,可疑交易报告职责履行难到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一般由营业网点柜员利用反洗钱系统分析形成,交由业务主管复核后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上报。其中,网点临柜人员由于日常柜面本职业务工作量大,一般要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兼职完成反洗钱工作,加之反洗钱监测系统根据“客观标准”自动识别和筛选的可疑交易数量较多,临柜人员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很难把职责履行到位[1]。

(三)人工甄别分析不足且识别能力欠强

对可疑交易开展人工甄别,是履行可疑交易报送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确定某项可疑交易是否涉嫌洗钱犯罪的关键环节。但从调查来看,苏北各市多数金融机构限于人员编制和成本,没有设立专职的反洗钱可疑交易分析人员,对一线网点依靠反洗钱监测系统自动抓取的可疑交易,普遍存在着人工甄别分析不足的问题,容易遗漏一些有价值的重点可疑交易。另外,随着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洗钱领域的不断扩大,现有反洗钱工作人员对可疑交易识别能力欠强。在调查中,多家金融机构反映现有人员业务知识跟不上反洗钱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发现一些似乎存在疑点的,或似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确认的可疑交易,不敢轻易做出判断,也不知如何进一步追踪。而对于网上银行、poS机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非面对面业务,更加缺乏识别风险的能力,无法形成有效的防范机制,从而影响了反洗钱情报的获取和工作成效。

(四)反洗钱系统不完善对重点可疑交易的提炼形成制约

为履行反洗钱义务,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金融机构基本都开发了反洗钱监测系统。但从调查来看,多数金融机构存在着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如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不少金融机构未将等级划分结果嵌入反洗钱监测系统。而像网上银行等非面对面交易,交易对手信息一般都集中在金融机构的省级分行,地市级分支机构无法查询。对可疑交易实行的有效的监测,需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和支付交易的完全掌握。由于系统不衔接,导致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采集不全,金融机构难以按客户为单位对交易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从而制约了对可疑交易及时分析和准确判断。

三、加强苏北地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

首先是要强化各级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反洗钱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反洗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是要强化金融机构员工的反洗钱意识,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反洗钱义务,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到业务合规工作考核体系中,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力度。随着金融业务的转型和工作理念的转变,要提示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考虑并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及对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快培养反洗钱专业人才

反洗钱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专项工作,要督促金融机构要针对自身的业务现状和特点,下大力气解决反洗钱岗位人员流动性高、反洗钱人员兼职且业务技能和水平低不适应等问题,培养专家型反洗钱队伍,保证反洗钱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延续性。同时,加大对员工进行新产品新业务洗钱风险,特别是可疑交易识别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可疑交易的甄别、分析,尤其是从可疑交易中提炼情报的能力,确保对反洗钱监测系统抓取可疑交易数据处理的及时、完整和准确。

(三)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查找分析自身工作模式和流程中的不足,学习工商银行反洗钱业务“系统做,集中做、专家做”的集中处理模式,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要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工作流程,加强人员配备,特别是人工分析甄别人员的配备,在反洗钱系统自动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并进一步强化人工分析甄别机制,加强对重点可疑交易监测与排查力度,提升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切实做好反洗钱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整合

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并做好与新业务特性的衔接,在此基础上,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有效整合。一方面完善核心业务系统与客户基础数据仓库等系统的接口,提高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的提取率,实现数据报送的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将核心业务系统与信用卡、票据等业务的链接,将网银交易、atm存取款、poS机刷卡以及汇票、本票、支票等业务信息直接接入核心业务系统,尽可能扩展同一交易客户可疑交易数据识别来源,为可疑交易的识别和排查创造条件。

(五)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加强对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支持

加强与省级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督请各省级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特别是在履行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核心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整合系统资源的基础上,着重要抓好反洗钱工作在分支机构的落实。一方面要抓好薄弱地区,加大对反洗钱工作薄弱的分支机构管理和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抓好薄弱环节,指导分支机构加大可疑交易分析排查力度,加强反洗钱系统数据的监测分析,不断优化参数设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挖掘有价值的洗钱线索上来。另外,还要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给予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必要的支持。

(六)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人民银行分支行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送工作,在法人机构监管框架下指导辖区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当前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拓宽涉嫌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的情报来源。对含涉嫌洗钱犯罪线索的重点可疑交易,鼓励金融机构直接向侦查机关报案。要在反洗钱案例和风险控制方面加强宣传与培训,指导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资金监测,密切关注和经济犯罪高危地区的资金往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资金监测分析水平。另外,还要研究建立反洗钱激励机制。对于及时报告重点可疑交易、协助破获案件、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反洗钱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工作质量和水平,共同防御洗钱犯罪。

金融工作要点篇6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金融重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大力深化改革创新,金融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金融总量持续增长

2017年预计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5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3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3.8亿元,存贷比58.1%,比2012年末提高17.6个百分点,比年初提高近3.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引进三峡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引入安诚财险、阳光人寿等保险公司,组建垫江兴农担保公司,成立垫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新型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良性金融支撑体系。全县各类金融机构达33家(其中银行机构10家、保险机构19家、证券营业部1家、小贷公司2家、担保公司1家),服务网点达155个,从业人员达3982人,2017年金融机构实现收入15.1亿元、税收1.2亿元。

(三)金融助推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增强

一是信贷投入持续增长。2017年新增贷款28.7亿元,其中企业5亿元,个人经营1.7亿元,个人消费22亿元,金融供给为明月大道、北岸锦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为富源化工、辉虎科技等企业发展,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二是银政企合作更加密切。积极争取市级金融机构支持,与农发行市分行、平安产险市公司等1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我县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金融资源。三是金融创新不断推进。开发“助保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创新金融产品,发放贷款8940余万元,实体经济融资难逐步缓解。四是保险保障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全县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2亿元,赔付支出3.1亿元,有效实现了化解风险、分担损失的作用。五是担保机制作用显著。垫江兴农担保公司创造性地开展生物资产抵押和生产设施抵押,破解实体经济抵押物欠缺难题,2017年实现小微企业担保3.8亿元,累计担保15亿元,在保余额4.4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六是证券投资快速增长。西南证券垫江营业部入市开户1.2万户,入市资金3.29亿元,拓宽了居民投资渠道。七是直接融资取得进展。出台《垫江县鼓励企业挂牌上市财政扶持办法》,天圣制药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实现我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目前已发展挂牌上市企业11家,储备拟挂牌上市企业20家。渝垫国资公司获得aa级信用主体资格,其发行15亿企业债券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四)金融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一是金融领域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制定《垫江县金融去杠杆防风险专项方案》,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43%,较年初下降0.2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流动性、资产质量较好。二是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坚持严控增量、消化存量、稳定总量,2017年争取市级置换债券资金14.27亿元,债务结构不断优化。改革重组17家融资平台公司,分类妥善处置债务。2017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49.46亿元,债务率66.74%。三是非法集资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宣传引导、风险排查、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乱办金融等行为,全县投资咨询类企业减至20个,完成陈积案审判5起,未发生因非法集资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总的来讲,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风险因素复杂多变的挑战下,我县金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我们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应当充分肯定。

二、深化认识,准确把握金融工作的形势和要求

尽管我县金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相比,与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需要相比,与实体经济和居民对多样化的、差异化的金融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领域仍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缓慢的问题并存。一方面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乏力,扩大贷款规模的愿望比较强烈,这一对矛盾体相互交织。二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虽然我县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66.74%的债务率已经接近警戒线,而且从今年开始,我县进入政府性债务还款高峰,面临偿还贷款和管控风险的双重压力。三是防范社会领域金融风险难度加大。各类非法集资、乱办金融的违法违规活动打而不绝,目前有向互联网领域蔓延、向乡镇和农村蔓延的趋势,涉及面更广、隐蔽性更强、监管难度更大。四是地方金融监管力量亟待充实。全县金融监管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能力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需要,广大群众正确认识金融、运用金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还不高。

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全县上下要认真对标对表中央、市委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准确把握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升做好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对推动金融发展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1月17日,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陈敏尔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切实深化对中央关于金融工作决策部署的认识,牢牢把握对金融工作提出的“三项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和“四大原则”(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体系;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其作为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结合重庆实际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牢牢把握我市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不断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切实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党领导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唐良智代市长在会上指出,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项任务”,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要围绕“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要坚持以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为底线,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要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开创全市金融工作新局面。

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是对党的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市经济工作会的坚决贯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的全面部署。各乡镇和街道、各部门和单位、各金融机构和企业要把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融入到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动中来,把全国、全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层层传达下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我县的金融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二)充分认识金融工作重要性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改革发展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不仅是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本身也是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金融创造的GDp已占到经济总量的15%以上,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达到了9.3%。维护金融安全,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靠金融配置资源、实现科学投入,持续推动金融创新,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力争把我县金融发展推向更高层次。

(三)不断提高领导和运用金融工作水平

陈敏尔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加深对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运用金融手段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唐良智代市长也强调了要提高政府各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政策运用能力,切实把国家的金融支持政策用足用好。

提高金融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领导和驾驭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金融知识,加强对金融政策的研究,做到善学金融、善懂金融、用好金融,用经济规律和法治思维来管理经济,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强化措施,全面提升金融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做好当前和今后金融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中央、全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三项任务”和“四项原则”,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一)精准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要加强金融产品供给。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突出重点、瞄准短板,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供给效率。一是要在金融产品供给导向上下功夫。围绕东部新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和“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银政企对接,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用好“应急转贷”“助保贷”“购置贷”等金融产品,助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引导种子、天使、创投等基金加大投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引导和支持博杰等企业转型升级,早日实现挂牌上市融资。二是要在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上下功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深化对小微企业、“三农”、旅游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围绕“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以金融手段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覆盖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三是要在金融供给创新上下功夫。坚持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创新信用贷款模式,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和居民理财、消费需求。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针对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康养旅游等需求,积极发展相适宜的金融产品;加大新型信贷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发挥好金融对民间资本的撬动作用。

第二,要用好用足现有金融政策。以东部新区、工业园区、棚户区、旅游景区和龙溪河生态经济带等项目加快建设为契机,发挥金融助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主动对接中央金融政策。密切关注国务院和“一行三会”的金融政策,跟进各金融机构推出的新业务、新产品,争取对我县资金、政策、试点等方面的支持。二是要加强与市级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在创新信贷产品推广、结算业务、互联网业务落地等方面深化合作,引入金融活水,搭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三是要落实好企业减负政策。深入贯彻落实“涉企减负30条”,清理金融领域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实惠。用好用活“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双创基金”,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第三,要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清理整合、归口管理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财政支持金融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满足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融资担保、农业保险、金融扶贫等需求。二是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的资金,要变直补方式为撬动方式,运用政策性引导资金加大贴息资金、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安排,为融资者增信。要建立政府资源配置与金融资源贡献挂钩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更好发展。

(二)防控风险,坚守金融安全底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摆在首位,将防控金融风险作为其重点,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风险排查、预警预判和应急准备,主动出击、防范未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第一,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全市近期将开展以信用卡不良中介、保险欺诈、债券违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6大领域风险专项治理为重点的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工作,这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工作要求持续到2020年,时间跨度长、涉及领域广、工作任务重。我县要对标对表全市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制定好时间表、作战图,蹄疾步稳地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全县金融环境健康稳定。

第二,要严格管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去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市政府、市财政局密集发文,对政府性债务管控提出了要求、划定了红线。我县政府性债务总量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还款负担较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一是要切实摸清债务底数。县财政局要全面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摸清我县系统内和系统外政府性债务余额,并实施动态监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二是要科学制定还款计划。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制定年度还款计划,要积极争取发行置换债券,置换高成本、短期限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减轻还债压力,确保不发生政府性债务违约行为。渝垫国资公司、朝阳公司等国有企业,要做好收入测算、还款安排,自行承担举债和偿债责任。三是要严格规范举债行为。各乡镇和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的规定和要求,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不得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也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提供任何方式担保。各金融机构要规范融资程序和要件,对符合融资条件的企业,不得无理要求政府及所属部门、企业提供担保,切实消除政府会买单、兜底的“幻觉”。

第三,要不断提高全社会防控金融风险水平。社会领域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稍有不慎小风险就会酿成大祸端。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高压态势,露头就打、绝不手软。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非法集资、违规网络借贷的特征和危害,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防范意识、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高息诱惑,坚决抵制非法集资。二是要强化监测预警。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涉众型金融风险的隐患排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广泛收集线索,建立动态风险台账,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风险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发挥好县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公安、工商、金融监管等部门要强化协作、齐抓共管,加强对投资咨询公司、交易场所资金流向、业务活动等的监管,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干预和查处,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对于正在立案侦办的非法集资案件,要加快侦办速度,最大限度地挽回和减少群众损失,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

(三)深化改革,增强金融发展活力

金融安全要靠“保”,更要靠“改”。要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加强监管协调,扩大金融开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第一,要充实地方金融监管力量。在当前的金融改革任务中,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一是要明确牵头责任。县金融办承担地方金融监管牵头职责,要加快由服务协调为主向服务与监管并重转变,依法对地方金融机构和经营活动实施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会同公安等部门推进金融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增强应对金融突发事件能力。二是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机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强化经费保障,充实监管执法力量,做到金融发展、风险防范与监管力量相匹配。会后县编办要会同县金融办、县人行、县银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三是要压实属地监管责任。要积极适应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落实乡镇和街道属地监管责任,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要落实专人抓好辖区金融风险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本行业领域金融风险防控职责。在垫金融监管机构要履行好金融监管责任。金融机构要履行好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本分。

第二,要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充分发挥县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在加强信息沟通、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重大金融问题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全县金融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要完善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全方位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积极稳妥解决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交流、互换互助。在垫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助、执法互认,确保金融监管协调有序、统一高效。

金融工作要点篇7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和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是金融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在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中是起主导作用的。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下促进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有效地推进金融系统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金融系统文化金融系统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金融系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从过去单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到目前开始重视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金融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促进金融系统整体实力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态势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金融系统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特点有:一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和阶级性。它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为实现党的革命目标奋斗。二是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坚持一切为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异同点

1.目的相同,所属范畴有别

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都是“以人为本”,以尊重、理解、关爱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增强革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推进金融系统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金融系统的贯彻执行,教育和引导员工改造世界观,明确思想观点和树立政治立场,属于政治范畴。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运用文化特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内容,以文化培养为基本方法,以提高金融系统四个文明建设为目的的管理理论、思想和模式,属于管理范畴。

2.目标相同,表现方式有别

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构建金融系统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为以宣传、教育和贯彻为手段,通过组织学习、促膝谈心、协调统一等,把宣传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员工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行动落实到工作中。

3.形式相同,适用范围有别

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都是以先进的、科学的理念,用宣传、引导、感染等形式提高人们的政治修养和文化素质,提升金融系统形象。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协同作用,共同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倡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激励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奉献精神,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文明的精神意识。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为创建文明活动、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发展,开展文化生活等。金融系统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把握。从内容上看,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不仅要顺应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要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题。从层次上看,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和开发人的智能;而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中心的同时,直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启迪人、武装人、升华人的思想认识。

四、金融系统发展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加强金融系统文化建设

在金融系统发展中社会先进文化的介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和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也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策略。我们加强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因为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发展的越好,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显活力,更加巩固。

1.坚持正确导向,提升金融系统文化

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抓住员工内在精神动力的根本点和兴奋点,逐步把员工的需求由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引导,从而凝聚员工的文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形成集体的合作力量,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维护最大的集体利益,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提升金融系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系统发展的根本保证。

2.强化系统工作,规范金融系统文化

金融系统的决策者首先应将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纳入总体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其次,是健全组织机构,党政携手,社团同力,齐抓共管。再则,是措施到位,将设计和规划付诸于行动,落到实处,保证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持续性。规范金融系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金融系统发展的基本保障。

3.体现时代精神,建设金融系统文化

社会文化是金融系统文化的大环境和摇篮,当社会文化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时,金融系统文化也要随之发展。只有充分体现社会文化的时代精神,才能建设良好的金融系统文化。建设金融系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动力,也是金融系统发展的基础工作。

在金融系统发展中,如果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犹如有骨无肉的机体,失去其完整性和完美性。如果只重视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犹如有肉无骨的机体,失去其支撑力和生命力。历史告诉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我们保持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系统管理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活力,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跟上时代文化前进的步伐,满足时代文化增长的需要,有效地推进金融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化鲁.金融系统规范化管理-如何构建强势金融系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金融工作要点篇8

在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全市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建设工作从2009年开始起步。各县、乡(镇)都十分重视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建设工作,专门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在办公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了专门的办公地点,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将金融网点建设作为政治任务,把此项工作作为支农惠农的民心工程,不计报酬、不计成本地抓紧抓实。

二、网点运转良好,深受群众欢迎

目前49各乡镇金融网点运营情况良好。固定网点每个点都有3各专职人员长期在岗,并且不分节假日全天候为群众服务,业务量大时中午都不休息,便民服务点事先预告,每星期安排专人到点上上服务两天,从不间断。“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户存款难、取款难的问题,同时配合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乡、镇部门工资、农村低保金、代收税款、电费通讯费等业务,极大方便了群众,深受群众欢迎,在保障农民的资金和人生安全、吸收农户闲散资金、提供小额贷款发展生产、服务“三农”、新农村建设、净化农村金融环境和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建设,提升了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农民群众从中感受到人民政府是在真正为人民办好事实事,通过网点建设,政府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在增强。

“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建设,提升了群众的素质。农村金融网点在运营中,开展了“农户信用评级授信”工作,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作为发放信用贷款和享受其他待遇的依据,此举从外部促进了农户的“守信”意识,这对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和提升农民素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建设,提升了行政效能。在建设农村金融网点的工作中,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狠抓落实,不计得失、不计成本,把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使“零金融机构”网点建设能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三、资金缺口较大,网点生存困难

虽然当前乡镇金融网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缺口较大,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贷款需求。资金缺口较大是阻碍乡镇金融网点运营的主要困难和共性问题。由于金融机构自负盈亏和金融业务本身的特点,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存款,才能派生出贷款。然而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民间存款量小,贷款需求量大,贷款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据统计和测算,新建的乡镇金融网点将增加15亿元的贷款需求,乡镇金融机构的资金量严重不足。一些乡镇辖区内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市中心城区开户,不愿将资金存入乡镇金融机构,乡镇金融机构又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组织困难和存贷款比例失衡的问题尤为明显。

三是现金安全存在隐患。由于乡镇金融网点距离市中心城区较远,一些乡镇道路交通条件不好,部分路段偏僻,给现金运输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各个乡镇金融网点没有配备必要的枪械等安保硬件,现金保管也存在风险。

四、便民服务点满足不了群众需求。部分乡镇只设立有金融便民服务点,一周只在固定的一天或两天时间开展业务,往往出现排长队取款的现象,便民服务点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需要建成固定网点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土地协调难、固定网点审批难的问题制约了便民服务点建设成固定网点。

五、农民缺乏应有的金融意识。为了农民存取款方便,农信社和邮储银行都免费向农户发放了银行卡,但是很多农民不会使用和不愿意使用,导致出现大部分未启用的“睡眠卡”,不仅银行卡的作用不能发挥,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成本。就农信社来说,仅仅发卡一项,成本就达到1000万元。

六、存在贷款风险。当前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农户信用评级授信”方式,向农户发放信用贷款,没有不动产担保,难免会出现贷款回收难的问题,如果农户拖延还款或不还款,将出现贷款风险。

七、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不规范,影响了正常金融秩序,也制约乡镇金融机构建设和发展。

视察组认为,要让乡镇金融机构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金融支持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帮助解决乡镇金融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才有能力为“三农”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

四、强化扶持措施,确保网点持续发展

如何更进一步建设好、运行好、发挥好乡镇金融网点的作用,关键在于加大对乡镇金融网点建设运营工作的支持。视察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是采取行政措施,提高乡镇金融网点的资金组织能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由于乡镇金融网点直接面向农村群众、直接为“三农”服务,建议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角度,采取行政措施,要求将部分涉农支农资金存入乡镇金融网点。同时要求乡镇辖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将基本账户和工资业务在当地农村金融网点办理,提高他们的存款总量,解决资金组织困难的问题。

二是适当延长对新增乡镇金融网点的补贴期限,实实在在将财政补贴落实到位,解决亏损经营的问题。

三是协调银行监管部门,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加快便民服务点建设成固定网点审批步伐,结合我市农村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监管指标,向上争取适当放宽监管要求,给予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运营的必要政策支持,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四是帮助协调解决土地、房产产权办理等困难,使便民服务点尽快建设成固定网点,解决农民群众的存取款需求。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基本金融知识,引导农民学会使用“银行卡”存取款,保障农民的资金和人生安全。

六是建立“三农”贷款补偿机制,由市县乡三级按比例出资建立风险基金,规避金融风险。

七是将乡镇支持和配合当地金融机构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提高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是协调公安部门给予安保支持,提高乡镇金融网点自生安全防范能力,保证现金运输和保管安全。

金融工作要点篇9

一、工作原则

(一)加大执行力度,优化金融服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把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把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把贯彻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工作指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二)明确工作重心,提供资金保障。以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为中心,为全省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金融保障。

(三)创新工作思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与经济特区相适应、与*发展相协调的金融格局。随着一批大项目的启动,*下一轮发展的基础将更夯实、空间将更广阔,各金融机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创新工作,抢占先机。

(四)着力攻坚克难,破解热点难点。金融工作力争在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业保险、资本市场发展等四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二、工作重点

(一)确保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风险高度集中,单一银行往往无法满足。各监管部门要大力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各金融机构要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进行排序,加强营销;*银行业协会要协调各银行增加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组织各银行之间开展银团贷款,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特别是要为洋浦保税港区建设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基地的目标提供充裕的资金。同时防范信贷风险,积极引导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保有关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经营租赁、信托理财等多种方式解决资本金缺口问题。

(二)确保“三农”发展和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落实省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农业银行要加大推广“惠农卡”的力度;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改革,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力争完成10亿元的小额信贷任务;邮储银行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推动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探索开发农业信贷保险等险种,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我省县域经济活力日益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县域城市化步伐加快,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金融机构要在服务县域经济中发展壮大。

(三)确保国际旅游岛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已基本完成,今年要推进4家市内免税商店建设,加快与旅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金融机构要着重满足*、*、*等在建及拟建大型国际化旅游景区的资金需求,为旅游消费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确保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机构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解决民生欠账等方面有所作为。要为保障性住房、城乡医疗中心及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金融保障;要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下岗人员、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五)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搭建省级信用担保平台,帮助市县政府做大做强担保机构,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机制,扎扎实实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切实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支持。把对企业贴息、对担保机构补贴和对贷款银行奖励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支持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要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更多进入中小企业,鼓励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来*开展业务;三是鼓励中小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有计划、分步骤推动优势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和支持符合再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引导优秀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支持2家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协调解决其注册地与管理总部两地分离问题,争取其总部迁回*。

三、主要措施

2009年的金融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的组织增信优势和银行的融资优势,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建立完善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沟通协调机制。打破政银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及时顺畅、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的局面,进一步健全畅通的项目建设融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参加的重点建设项目融资需求政银恳谈会,交流行业动态、发展战略、结构调整、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产品等信息。拟每季度召开一次政、银联席会议,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建设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省工信局等部门通报新增项目、在建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情况,各银行机构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金融政策、信贷服务信息,双方就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谈,改变项目找不到资金和资金找不到项目的状况,实现项目和资金的快速高效对接。重大问题及时报省政府研究解决。

(二)努力创造更加宽松、良好、有效、优惠的金融环境。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带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结合。从我省实际出发,建立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对金融机构的年度奖励办法、农村信用社发展奖励办法、引进金融机构奖励办法、中小企业成长性奖励办法等具体措施,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为保持全省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发展。一是用好央行20.96亿元专项票据,大力增资扩股,壮大支农实力;二是推进农村信用社市县统一法人改制工作,探索将初具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三是继续清收欠款,2009年力争完成5亿元欠款的清收任务。农业银行要在经营理念、产品创新上有突破。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为农行的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大力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

金融工作要点篇10

今天,这次金融运行形势分析会,是在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市融资任务完成情况、金融业运行情况和监管情况,市各家银行汇报了上半年融资工作情况。会议时间虽短,但效果很好,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加快发展的目的。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支持我市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市各家金融机构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围绕建设豫北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战略发展目标,着力改进金融服务,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金融业务持续增长。截止6月底,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1108.55亿元,较年初净增117.21亿元,增长11.8%。各项贷款余额622.59亿元,较年初净增29.18亿元,增长4.92%,贷款余额居全省第7位。

(二)银企合作日益深入。今年以来,全市12家金融机构与我市80余家企业签定贷款合同和合作意向104.19亿元,其中与11家新能源企业签约6.55亿元。年初,龙安区政府组织了银企座谈会,7月份,金融办又专题组织了内黄陶瓷园企业与银行对接活动,搭建银企交流平台。

(三)企业上市稳步推进。不断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选择重点企业梯级推进,在去年确定6家公司为我市企业上市后备队的基础上,今年又增至25家企业。林州重机成功在深圳上市,并募集资金12亿元;鑫盛机床已在省证监局辅导。至此,我市已有安钢、安彩、九天化工、贞元集团、顺成煤焦和林州重机6家上市企业。

(四)金融改革逐步深化。推动市商业银行改革,上半年在、新区增设2家支行。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县、县和市区三家农村信用联社改组农村商业银行工作进展顺利。

(五)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省政府金融办对我市各县(市、区)的金融环境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我市各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均在90分以上,达到优秀标准。成立了市农信社、市农行不良贷款清收小组,帮助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9360万元。

(六)维护金融稳定成效显著。建立了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对易发非法集资企业法人主体重点嫌疑对象进行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多人次,对476家投资公司、40家担保公司、127家汽车租赁公司、931家房地产公司、44家寄卖行、5家典当行进行了全面检查,其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8家公司进行重点排查,市公安部门已立案7起,有力维护了我市的金融秩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金融业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贷款新增量少。今年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任务118亿元的25%,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靠后。二是行际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不均衡。大多数银行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半年工作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特别是新引进的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分别接近、甚至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新增贷款任务,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行机制活、人才多、资源好。但有些银行任务完成不理想,希望这些银行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三是有些县(市、区)直接融资力度不大,有的甚至为零。四是传统工业改革力度不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企业产业链条还没有拉开,非法集资、思麒汽车租赁公司等外部环境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从而影响了银行业的正常业务。因此,金融部门要特别注意对贷款大户的跟踪监督。今年是我市第一次将直接融资任务列入市政府考核目标,也是第一次请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主管金融的负责同志参加全市金融运行分析会,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确保完成全年直接融资任务。

二、把握重点,全力做好下半年各项金融工作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并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5年来的最高值。可以说我国今年的信贷规模比较紧张,资金供需矛盾会很突出。大环境变了,小环境也会受影响。形势变了,我们的思路也要变,不能停留在前两年国家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形势下的工作思路上,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从紧将会对我市经济发展带来融资难、资金紧张,进而造成经济发展迟滞的严峻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包括各类金融机构,都要正确分析形势,不但要准确把握国家金融政策总的基调,更要结合我市实际,吃透金融政策的灵活性,把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真正把政策用足用活,确保年度新增贷款任务完成,努力使信贷资金总量与实体经济需要相匹配。

(一)要在创新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上有提高。金融创新既是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尽管这两年有很大突破,但我们的金融产品还是太少,服务水平也不高,我市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各家机构都要把这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认真研究。我市已经成立了8个投资集团作为融资平台与金融系统对接。金融机构也要创新,金融机构仍然太少,银监局要支持金融机构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我们的企业集团也要认真研究如何利用。

(二)要在争取信贷上再上新台阶。今年我市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资金约束。信贷投放一直是我市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银行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市经济增长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业,保增长首先是保工业。目前,有四件事需要切实尽快解决,一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问题,二是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问题,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四是项目资本金的问题。希望金融机构和各县(市、区)政府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积极争取授信审批权限,扩大授信额度,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客户的信贷需求。

(三)要在直接融资上有新突破。直接融资的融资成本低,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企业开展直接融资。一是着力培育拟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紧紧抓住创业板推出有利时机,重点解决好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不断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培训辅导力度,为拟上市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形成梯级推进格局,努力使这部分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积极开展债券融资。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的债券发行。三是大力推进股权融资。强化域外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等引进工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联络沟通机制,推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

(四)要在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迈出实质步伐。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多管齐下,同心协力,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改革,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合理分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各银行都要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展柜台交易,为成长性好的非上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实施中小企业融资计划,采取贴息、担保、商业保险和损失补偿等措施办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配置,运用贷款、股票、债券、租赁、典当等多种融资手段,量身定做具体融资方案,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五)要在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上有新举措。近年来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不能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要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突出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组建步伐。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开展“银保富”保单抵押贷款、农民宅基地和住房质押贷款试点。三是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三农”保险业务,鼓励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三农”保险业务,重点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和规模。

(六)要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新进展。金融资源是一种要素,环境好,吸引要素力量就强。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服务作用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制订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奖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每年对各市金融生态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主流媒体进行公布,争取将我市建成“中部金融生态环境最佳区域”。

(七)要在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上有贡献。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民生建设的许多方面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既是体现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也体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服务民生有很多工作可做,如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就业问题等等。国家对此制定了很多扶持政策,金融机构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支持通过创业促就业。

三、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做好金融工作,关键是要加强改善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金融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的能力。

(一)要经常召开金融工作分析会。今后,市政府金融办要每月召开一次由市各金融机构一把手、县(市、区)主管金融工作的常务副县(市、区)长和金融办主任参加的金融工作会;会前要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后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三个月召开一次银企洽谈会,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要加强协调服务。各地方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金融政策执行者、金融改革推进者、地方金融管理者、金融环境创建者、金融安全维护者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金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加强研究,深入分析形势,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重视和加强金融工作,一要搞好协调和服务,二要使区域内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三要使金融系统和地方政府双赢互利,共同发展。

(三)要坚持规划先行。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认真研究金融政策,切实制定金融发展规划。制定规划要坚持在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服务功能的同时,牢固树立金融产业的理念,把金融业作为重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要求,提出相应的办法和举措,努力实现金融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