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16:56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1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教育

我们都知道一个政治经济学定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把人类文明分为三种:农业社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信息社会文明。农业文明使用的工具是镰刀、锄头,代表者是农民;工业文明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锤子、机器(马克思说过,农业社会是水推磨,工业社会是机器磨),代表者是工人;信息社会文明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计算机,代表者是知识分子。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文明中国领先,工业文明中国落后,信息文明则全球在行动,这是大趋势。信息社会的根本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

信息社会文明从技术上讲有三个技术很重要:以CpU为核心的技术、操作系统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三大技术中前两大技术国外暂时领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仍有追击之力。对于第三项信息安全技术,我们是大有希望占有较大技术份额,甚至有可能领先。试想:在整个信息化文明到来时,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民族,核心技术又一举占先,数字化经济、信息化社会将垂涎于整个国家和民族。那么国家的综合势力必定大上一个台阶。

1信息安全概述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连接到千家万户,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范围的当然还包括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以及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在通信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对通信安全的威胁。其中,以人为攻击所造成的威胁最大。“攻击”分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类。被动攻击是不改变系统信息内容以及系统状态的一种攻击。例如,以合法或非法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或者通过对系统长期监视和对有关参数的统计分析,从中掌握某些规律,或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情报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被动型攻击主要威胁信息的保密性。主动攻击意在窜改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或改变系统的状态或操作。常见的攻击手段有冒充、篡改、抵赖等。冒充是指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特权小的用户冒充特权大的用户等;篡改是指采取删除、偷换、添加信息内容的办法,以假乱真;抵赖是指通过否认自己曾过的消息或伪造、修改来信等手段来实现的欺骗。主动攻击主要是威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

2信息安全技术

针对上述攻击,目前常用的保障通信安全的技术即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

2.1信息保密技术

信息保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漏的技术。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都属于信息保密技术。信息保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一般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安全加密算法实现。例如,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最新国际密码算法标准aeS,就是采用128、192、256比特长的密钥将128比特长的数据加密成128比特的密文技术。在多数情况下,信息保密被认为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唯一方法。它的特点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护。

2.2信息确认技术

信息确认技术是通过严格限定信息的共享范围来达到防止信息被伪造、篡改和假冒的技术。通过信息确认,应使合法的接收者能够验证他所收到的信息是否真实;使发信者无法抵赖他发信的事实;使除了合法的发信者之外,别人无法伪造信息。一个安全的信息确认方案应该做到:其一,合法的接收者能够验证他收到的消息是否真实;其二,发信者无法抵赖自己发出的信息;其三,除合法发信者外,别人无法伪造消息;其四,发生争执时可由第三人仲裁。按照其具体目的,信息确认系统可分为消息确认、身份确认和数字签名。例如,当前安全系统所采用的DSa签名算法,就可以防止别人伪造信息。

2.3网络控制技术

常用的网络控制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审计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协议等。其中,大家所比较熟悉的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允许获得授权的外部人员访问网络,而又能够识别和抵制非授权者访问网络的安全技术。它起到指挥网上信息安全、合理、有序流动的作用。审计技术能自动记录网络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敏感操作和违纪操作等,它是对系统事故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访问控制技术是能识别用户对其信息库有无访问的权利,并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访问权利的一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还可以使系统管理员跟踪用户在网络中的活动,及时发现并拒绝“黑客”的入侵。安全协议则是实现身份鉴别、密钥分配、数据加密等的安全机制。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强度实际上取决于所使用的安全协议的安全性。

3信息安全教育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犯罪,需要从技术、法律、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着手,缺一不可。信息安全教育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教育是一项新的安全工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并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问题。抓好信息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管理,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安全教育的比较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法规教育、安全基础知识教育。

3.1法规教育

法规教育是信息安全教育的核心。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社会化程度正在迅速提高,大量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有关的重要数据信息,迅速地向计算机系统集中,被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的脆弱性所导致的诈骗犯罪,已经给计算机发达国家和公众带来严重损失和危害,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纷纷采取技术、行政和法律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保护,建立了计算机安全管理、监察和审计机构。

3.2安全基础知识教育

安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运行安全教育,实体安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既深又广。正确使用计算机系统和规范上网操作是各行各业工作必备的基本技术素质。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一是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普及信息安全知识上加大投入,一方面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的水准。三是家长不但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而且在情感方面也要不断地与孩子交流。

4结语

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但是绝对安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十分重要。结合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加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面对面传授和网上远程教育相结合,尤其是重视对青少年的启蒙和引导教育,为他们的智力、能力的发挥提供更吸引人的正确的信息安全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幼儿;安全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比较直观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较多地依赖声音、色彩和图像,据此,我们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添上鲜明的色彩,活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儿童化的语言,以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扩展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更有实效。

信息技术在幼儿安全教育活动中,具备明显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的感性材料丰富,变枯燥为有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颖多样是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条件。幼儿年龄小,新颖、鲜明、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巧妙地创设出与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主动获知。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元素有机的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安全教育活动中,能够以贴合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形式,有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的感知刺激多元,变静态为动态

在我设计的安全教育活动课件《学做文明小乘客》中,由汽车“嘟嘟嘟“的配乐拉开活动序幕,加入了汽车行驶画面,模拟幼儿乘坐公交车的情景。避免和代替了老师单一的口头表达和介绍,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构建的场景,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对后面老师在活动中介绍各类小动物在车上文明或者不文明的行为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地震来了怎么办》这节安全教育活动中,活动开始让幼儿先观看了真实的地震视频: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地面凹陷,触目惊心的视频画面让幼儿对地震所带来的灾害有了直观震撼的初步感受。活动全程,孩子一直非常专注,沉浸在地震来了,我该怎么办的气氛里,整个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幼儿在具体画面的刺激下,掌握了安全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了碰到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扩展了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信息技术让活动镜头再现,变无形为有形

蒙台梭利说过:“听过了很快就忘记了,看到了很快就记住了。”幼儿在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能对他人的行为可以进行头头是道的进行评价,却对自身的行为视若无睹。但是,多媒体却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功能将幼儿自己的行为展现,引发幼儿对自身不安全行为的反思与改正。

在安全教育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中的一个教学重难点就是幼儿在室内躲避时,要选择安全区域—,即“三角区“。老师在第一次提问,如果地震来了,你将在哪些地方进行躲避的时候,就通过手机或摄像机拍摄孩子躲避的过程、位置和方式。捕捉孩子活动的瞬间,变无形为有形,然后让幼儿观看自己刚才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帮助其了解自己存在的不适当的躲避方法,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样让幼儿获得的是真实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并逐步内化为正确的行为技能,多媒体教技术引入安全教育活动,给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信息技术直击教育难点,变抽象为具体

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将安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地剖析,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和学握。如:在给孩子讲解高空抛物的危险时,大部分孩子对其伤害是缺乏已有经验的,因此并没有意识到高空抛物的严重性。我们为孩子播放视频:当一个鸡蛋分别从高空抛下对下面行人和物体的伤害,或者一个花盆掉下阳台对下面行人和物体的伤害,让孩子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做危险的事情。

幼儿在游戏时会发生互相推挤、叠压等现象。我们用多媒体网络让幼儿观察人体构造的画面演示各种不当做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过程,幼儿认真观看形象的画面,对同样的事就会记的更牢更清楚了,从而给孩子警示作用。看了这样的画面,孩子们对难以掌握的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灾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掌握初步的自救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独具的重复、慢放与特写功能,能抓住动作的重难点,有助于幼儿理解安全行为,并掌握自救动作与技能。

五、在运用信息技术到安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的建议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内容,优化各类信息来源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一大优势,在幼儿安全教育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筛选、整合、创编,不断优化信息来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导向功能。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3

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2]: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认识滞后.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及信息系统应用相关课程,但各高校对目前的信息安全威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严重不足,部分高校认为信息安全教育可有可无,他们未能深刻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认识严重滞后.缺乏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很少有高校将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培养体系和教学日程之中.尽管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信息安全的内容,但其多半强调信息安全理论而缺少实用安全技能的介绍,因此对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作用有限.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得当.首先,高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其次,信息安全教育措施及方法不得当,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发展速度,引导性和实用性不强.最后,信息安全教育不够系统和规范,在法律规范、道德伦理、技术保障、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一些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一些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比如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时间、师、统一考评,把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等三个方面[2];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开设专门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3];把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中,把信息安全教育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等等[1].这些观点或建议都很有道理,具有启发性,不过其中许多观点并不现实,比如开设专门的信息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当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已经很多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如果专门针对信息安全教育单独开设新的必修课程,显然很难实现.另外,虽然许多学者都提到了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国内还没有哪个学者给出较合理的、具体的内容,尤其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总之,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学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教学内容而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大致可分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及实用安全技术、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三个部分[3].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实用安全技术教育.

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包括密码技术、数字签名、身份验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灾难恢复、恶意软件、网络入侵等.实用安全技术包括上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windows系统中的加密文件系统eFS、ntFS权限设置、常用的安全策略设置、账户安全、系统还原/备份、安全中心,以及pGp加密、典型恶意软件的防范技术、常见的网络中的欺骗及防范措施等.对于基本知识部分只需讲清楚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即可,不要涉及太深入的专业知识.这一部分是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如同现实世界里一样,在互联网络中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及有关互联网的规定、条例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如《国家安全法》、《宪法》等法律对公民在有关信息活动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直接约束计算机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的行为;其他如《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对信息内容、信息安全技术及信息安全产品的授权审批作了相关规定;刑法修订案补充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相关条款[4].教学中可以以这些法律、法规、条例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明确计算机犯罪所要承担的责任,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矫正网上行为,同时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法律的强制和技术的屏障对于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滞后性,因此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信息安全构筑一道道德屏障.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

我国在这方面也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2001年由、教育部等联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把信息安全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并注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如前所述,单独开设新的信息安全必修课程并不现实.不过,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目前普遍增加了对信息安全知识的介绍.因此,借助计算机基础教育来加强的信息安全教育就成了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信息安全并不是重点内容.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就必须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信息安全部分成为课程的重点.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教育,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对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部分,要注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包括密码技术、数字签名、身份验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灾难恢复、恶意软件等.而对于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重点要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计算机犯罪的后果.这两部分的内容相对要少一些.开设全校性的信息安全选修课程,课程以实用安全技术为主,同时加强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初步了解了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之后,必需依靠实用的安全技术、具体的安全事例来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信息安全选修课程才会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实现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目的.信息安全选修课的内容要侧重于实用的安全技术,尤其当前流行的技术.比如windows系统中账户安全、ntFS权限设置、eFS和磁盘加密、系统还原和备份、常用的安全策略设置、internet内容分级设置及安全级别设置,以及pGp加密软件的使用、典型恶意软件的防范技术、U盘病毒的手工清除、典型的网络入侵技术、常见的网络中的欺骗及防范措施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分析和演示各类近期发生的信息安全威胁,讲解和分析目前信息系统主要应用领域面临的各类信息安全陷阱以及各类典型的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计算机犯罪行为,促使他们吸取各类信息安全教训,使他们养成良好信息安全思维方式和日常操作习惯.#p#分页标题#e#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计算机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中增加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章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融入信息安全道德修养的教学内容[5].与信息安全选修课相比,这里可能比较缺少具体实例的演示.充分运用高校其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信息安全知识讲座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促使大学生主动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全方位的进行信息安全知识、计算机法律法规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如果信息安全选修课以实用安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计算机安全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信息安全技术也是如此.比如,随着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现在几乎消失了,而蠕虫、木马成了目前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主角.现在人们经常谈到的病毒实际上是蠕虫、木马或者流氓软件,它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工作原理已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新的危害网络安全的技术也出现了,比如网页钓鱼、跨站脚本攻击技术以及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和入侵技术.除了入侵方式和恶意软件在发生变化,防范网络入侵和恶意软件的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微软从windows2000开始增加了eFS,以方便用户加密文件,保护个人隐私;从windowsXp开始内置防火墙,以防范来自网络的入侵;从windowsVista开始增加了用户账户控制UaC和BitLocker,前者用以防止恶意软件和间谍软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对计算机进行更改,后者用于对整个驱动器加密(此项功能在最新的windows7中又有新的改进).所以,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是恰当的.

当然,这里的“无教材教学”,并非真正不要教材,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科的原理,抓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相关性,打破已有教材或讲义的原有次序,去掉陈旧的知识,增加最新的技术,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6].在教学中弱化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图书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对于信息安全选修课来说,系统性要求任课教师对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机制非常熟悉,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在撇开教材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促使他们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钻研,对重要的实践内容进行尝试和实验.先进性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关注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动向,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学习,不断吐故纳新.实用性,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实施无教材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把网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把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等同看待,有时甚至比传统教学更重要.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吸取最新信息安全技术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目前正在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引导学生去探知真相,搞清楚事件中涉及的工作原理和机制,明确哪些行为触犯了法律,哪些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课程考核的时候,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定考试范围,不考死记硬背的题目.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信息安全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掌握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信息安全选修课中有一些实践内容可以在学生个人机或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里进行,但有些实践内容需要特定的软件或硬件配置,比如跨站脚本攻击和DDos网络入侵攻击,这是普通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所不具备的.这部分实践内容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可以在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安全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应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对外连接因特网,内部设置几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群,安装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系统和设备,根据普遍存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现象,组成模拟信息安全实验环境.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水平和教学质量,由于体育设施、教师水平和教学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们终身体育活动的习惯。只有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二者紧密结合,也就是体育教学中必须不失时机地、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因素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一)自然环境促使信息技术进入体育课堂教学成为现实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遇雨、雪、空气污染等异常天气时,不适宜师生户外运动,可将室外练习课程改革为室内理论课。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课教学,教师把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给学生,这样就能避免传统体育课遇异常天气就成为自习课的尴尬。在制定计划时,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并在课时计划中根据四季变化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二)场地器材的不足需要信息技术来弥补

体育课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高,而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水源缺乏和财力不足的地区无游泳场所,学生无法上游泳课,但游泳技术的确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和生活中最适用的生存技巧。现实生活中常常报道学生在坝区游泳溺水死亡的现象。既然如此,体育教师何不利用游泳教学视频先教给学生游泳的憋吐气、水中站立、滑行三个基本分解动作,等基本动作理解了,再让学生观看游泳的手部和换气技术动作视频,从而形成游泳动作的正确认知,关键时刻能正确运用游泳技术。

二、教师自身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降低对教师身体力行的要求

体育运动技能要求较高,一些年龄大的体育教师会用体育骨干代替自己完成模范动作,但有些体育骨干没见过示范的动作时,多媒体就可以替代教师教学,从而降低对体育教师身体力行的要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老师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学习,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知青少年学生身体水平情况。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适合学生年龄段理解的课件来。

三、信息技术教学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桥梁

(一)信息技术将简化教材难易程度

在体育课中,有许多运动项目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在投掷项目中,推铅球动作的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走步式跳远等动作,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难度。由于示范动作转瞬即逝,没有回放,因此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要求做示范动作的,这必然给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带来困难。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把教学中的重难点技术环节,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和音频技术,采用慢动作、回放、暂停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比划出来,就能够帮助每位学生看清示范动作的瞬间技术环节,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纠正错误技术动作变得更容易

在练习课中,为了避免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最好的方法是在示范动作时,将正确和错误动作同时示范,并指出易犯错误产生的原因。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集于同一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实现自我比较,就能够避免许多常见错误技术动作的出现,既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又培养了学生的直观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及时准确地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理念。

(三)运用信息技术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捷径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在户外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自救知识,锻炼防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意识。最奏效的办法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关户外运动和健康卫生安全常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和防范意识。其次是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一些关于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健康卫生问题。

(四)运用信息技术是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起来,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并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观看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比赛,运动员经过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获得胜利,当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运用信息技术便于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训练更加广阔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育不是单一的四肢运动,而是一门综合的技能和安全课,有助于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出来,如广场舞、踢毽子等。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取新兴体育知识,进而促使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将给学校体育带来无限的魅力。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就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网上进行查询,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徐辉,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浙江:学林出版社,2006.

[2]陈坤华,彭拥军.现代教育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8.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4]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5

关键词: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62-0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特别是社会急需的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本文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从国内外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总结。

一、我国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概况

在我国,早期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由少数的军校和研究机构承担,主要培养数字通信和编码方面的人才。2001年,信息安全正式作为本科专业率先在武汉大学招生,从此开始培养信息安全本科人才。截至2013年6月,全国已有78所大学开办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信息安全作为计算机类的一个专业,归属计算机学科。2006年,教育部下达了“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教学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由武汉大学张焕国教授牵头,在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国内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都以此规范作为蓝本。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信息安全专业设在通信工程学院,因此,教学计划在遵循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前提下,又具有通信学科特色。除开设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相关课程外,通信方面的课程包括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和通信安全技术等。我们明确提出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同时具备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等方面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与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简言之,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类型分析

我国《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提出两套方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并分别给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体系。那么何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因此,首先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结构谈起。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一要认识世界,二要改造世界。所谓认识世界,即认识世界的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需要把客观规律提炼成科学原理,形成知识,这个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才可以称为研究型人才。所谓改造世界,即利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要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个过程也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

1.研究型人才,也称为学术型人才,是指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客观规律,以客观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事学术性的工作为主。这些研究工作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关系并不是十分直接和紧密,可能在将来某个时间才能真正发现其研究价值。

2.应用型人才,也称为技能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如何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才,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应用科学原理(或称为客观规律)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或工作规划、业务决策),二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工程、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很难把这两种转化分开,因此,我们提出信息安全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人才。按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不同岗位,可将工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三、国内信息安全本科人才的培养分析

国内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培养目标,即培养人才的定位;二是基本规格要求,即基本素质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要求本科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备基本的技能和专业能力;三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一般本科院校比较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下面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三方面进行阐述。

1.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谓工程应用型人才,就是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专门人才。就信息安全专业而言,这类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研究开发类人才,具备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将信息安全原理、信息安全技术转化为信息安全产品,涉及软、硬件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设计和测试几方面的基本能力;二是应用技术类人才,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选型、方案实施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能够将信息安全原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于企事业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三是管理服务类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共性特点是能使理论学术型人才的很多理论成果转变成信息安全产品,维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证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之所以我们提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因为它不同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前者是本科院校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定位,后者倾向于技术应用,主要强调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

2.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我国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初期,专业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各校的专业定位和特色各不相同,导致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设置大相径庭。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安全学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学科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或数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信息安全二级学科,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具有通信学科特色。教学计划中课程的知识领域包含信号与通信基础、计算机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

3.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试验环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术。因此,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环节显得非常重要。以我校2011年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方案为例,实践环节24学分,包含必修课金工实习、算法与编程实习、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密码学实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网络安全实验、信息安全工程与测评实践、毕业设计与实习等,计22学分,选修课程网络攻防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实验等,计2学分。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盾,信息安全原理验证性实验、信息安全产品操作性实验都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动手能力,但这还达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实践环节,开设了较多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编程开发等内容。

四、国外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分析

1.在信息安全领域,美国无疑是全世界头号强国,从最基本的tCp/ip协议架构、最底层的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系列开发与推广到信息安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2010年4月,美国为加强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出台了一项专门的国家计划――美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此项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全民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教育各个阶段,增加信息安全教育与技术方面的内容,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保护与防范意识。美国信息人才的教育主要突出的是强化数理化及基本工程原理的教学,打下深厚的功底。美国信息人才培养的教材更新很快,并且课程的选择以市场为导向,而每个学校又有自己的特色。采用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活模块教育方式,培养具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日本以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侧重宽度,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日本教材很有特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可反映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教材的更新频率很高。主要采用的是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企业把培训当作对劳动力的长期投资,而学校同时也接受职员定期到学校学习,并配合讲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3.德国主要以学生毕业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企业来学习实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接受教育时,学生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这种强调实践培训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正好符合了信息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

4.印度根据“人人用电脑,人人懂电脑”的总目标树立了信息教育初等化,信息教育职业化,信息教育层次化的教育理念,并采取职业化教育模式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学习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士比例大致为68:100,学生在工程师的指导和实践项目的学习中大大提高实践和科研能力。上述几个国家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①目标明确、层次清晰;②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③实践才是硬道理。

本文简述了我国在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概况,对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类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国内、国外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并进而进行总结。综上所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只有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基金的教学计划,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4(3):98-100.

[2]王练,陈龙.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108-110.

[3]蒋文保,李忱.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信息安全和通信保密,2007,(09):172-174.

[4]杨立军.国外信息人才培养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0,(07):15-17.

[5]杨立军,刘陈.美、日、德、印四国信息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7):45-49.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6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原为安师大芜湖市师范专科学校。1980年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芜湖教师进修学院”。1982年12月,省教育厅将“芜湖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芜湖教育学院”。1986年4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复查验收,被评为一类教育学院。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并被列为全国七所重点地(市)教育学院之一。2003年3月中共芜湖市委决定以该院为基础筹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04年11月芜湖市粮食学校并入该院。2005年5月芜湖市信息工程学校并入该院。2006年3月,根据省政府文件《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置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批复》,该院正式更名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

2012年5月1日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的批复》及《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试行办法》,同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校名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制。[4]

实训基地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即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省公安厅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高校计算机考核基地、芜湖市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芜湖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职称考试培训及考核基地。

考点设置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功地新增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考点、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考点、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考点、全国国际贷代员培训考点、全国外贸物流员培训考点、全国国际商务会展管理培训认证考点。其中商务系列职业资格考点为安徽省南部地区唯一考点,有的是安徽省唯一考点。这在全省高校中独树一帜,成为该院职业资格工作的特别亮点。[6]

教学设施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图书馆、电教馆、语音室,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及地面卫星接收站。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吸收了部分学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校内拥有以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软件开发等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有计算机组装与原理实训室、华为3Com网络学院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数字模拟电路实训室、电机拖动实训室、物业智能管理实训室、eRp实训室及国际贸易等实验实训室。同时学校还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大联办远程教育和函授教育进行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与省内着名高校开展在校生专升本二学历教育。[8]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7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能力素养

1、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调动了幼儿主体活动积极性,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幼儿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个性的特殊时期,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调动幼儿主体活动积极性为目的,让幼儿在玩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玩耍。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其本身可以给幼儿以成功的喜悦。例如,在金山画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和想象对画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幼儿在绘画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各种绘画工具进行创意绘画。其次,在小中班七巧板拼图游戏中,幼儿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鼠标对七巧板拼图游戏进行操作,满足幼儿对于游戏的渴求,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将多媒体运用于幼儿教学当中,可以使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糅合在幼儿教学内容当中,提高幼儿教学内容的视听觉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幼儿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幼儿学习三原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自己制作关于学习三原色的动画,将各种颜色设计成各种会动的泡泡,然后让他们相互碰撞,在碰撞后相互糅合进而改变颜色。老师在对学习三原色进行动画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提问,问幼儿两者相撞后会产生何种颜色变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只是动力和能力。

3、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课程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电脑教学方式的调整,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为幼儿提供获得成功和成就的机会,进而在成功和成就的刺激下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动力与激情。例如:在进行“电脑拼图”游戏时,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度等级,不会因为活动内容很难而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反而在取得一点点成功后能产生再试一试的强烈愿望。从而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过程中对于改善幼儿园教学策略,提高幼儿自信心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幼教管理质量

幼儿处在人一生中最为脆弱和不安全的时期,加强对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首先,幼儿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优化幼儿安全管理。近几年来关于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事件不在少数,包括丢失以及人身伤害,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幼儿园通过对现代智能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采用,可以将幼儿每日的活动进行记录。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它对老师的工作进行监督评价,保障幼儿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园将幼儿每学期检测的身高、体重、视力以及入园体检的肝功、血色素、食物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资料全部输入幼儿的个人数据库,同时定期将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反馈,将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告知家长,保证幼儿健康全方面监督。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8

一、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促进学校电教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年上半年区电教馆一直把学校电教课题研究作为先导工作来抓。我们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分层推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策略抓试点、抓实验、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科研求提高,以科研促发展。年,职教中心《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沙洲中心小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研究》等四所学校的电教研究课题正式被列为省“十五”电教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课题实验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尽管研究的过程复杂,但研究是经验的,是系统的,更应是有效的,可靠的。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课题大小,必须目的明确,有价值,研究的成果才有社会意义。因此今年我们特别注重“十五”电教课题的开题工作,努力提高“十五”课题研究水平,切实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评估。6月上旬,在市电教馆的领导下,我们对全区四所学校的“十五”省级电教课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通过调研,四所学校在课题实验研究管理中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的作用。较科学、规范、按计划、按要求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受到市电教馆的赞扬。目前,我区各校以科研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区电教工作开始从常规电教媒体的开发和运用,逐渐向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方向转化,不断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二、电化教学环境逐步完善

为保证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及时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市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各校对照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环境配置标准,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加电教投入。据统计:到年月份已达万元,学校配置了电视演播系统、多功能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年开始全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仅、、共中、实小、共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即达到144万元。江小、职教中心、中学等校还自筹资金进行计算机房改造和升级。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有计算机1180,收录机432,投影仪448,电视机488,影碟机、录放机150,编辑机(非编)12套,多功能电教室19个,计算机室25个,班班三机一幕进课堂。职教中心、已建或正在筹建三机房,为我区教育信息化全面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开始,、、职教中心宽带已接入学校,等5所学校年内力争接入宽带网。中学、实验小学还建成了校园网。闸中、共中、、、、实小、雨小、共小已建起了信息制做中心。校园网,信息制做中心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各校在硬件配置的过程中,电教馆总是主动到学校,为各校做好参谋,严把质量关,全心全意做好后勤服务,为学校进行网络调试,计算机及各种电器的维修与保养,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我们相信,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将会在我区全面展开。

三、办好教育纵横栏目,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近年来,区教育局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持以学校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教育改革为动力,高瞻远瞩,大气魄办教育,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确保教育现代化强区的顺利实现,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办好教育,由区教育局、区电教馆酝酿已久的“教育纵横”栏目今年月日正式开播!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人民教育、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教育纵横”栏目的主要内容有:名师导学、教师风采、校园风景线、升学指南、考前指导、幼教天地。开播“教育纵横”这一栏目,其目的是进一步构筑起展示教育的平,搭建教育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到目前为此已按时播出了14期节目,在全区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克服许多困难和电视的同志一道保质保量做好每期节目。没有交通工具,我们自己想办法,天气炎热,我们照样扛着机子一丝不苟的严格按要求拍摄好每一个场面。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挥汗工作的场景深深感动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育纵横”栏目从编、导、摄、制及组稿全部由我们负责。由于是第一次做这项工作,缺乏经验,但我们边干边学,力求把最美的学校展示给大家,把最好的教师介绍给大家。自“教育纵横”栏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全区上下的关注,成为教育密切社会和百姓的情感纽带,拉近了教育与百姓的距离,聆听群众对教育的建议,进而营造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良好氛围,推动着向教育强区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四、继续抓好电教培训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苏教电[]12号《关于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宁教电[]7号文《关于开展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培训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去年区电教馆制订了《区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意见》。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布置和要求。区电教馆根据省市区教育局的要求,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协作下,扎扎实实开展培训工作。

为认真完成好省、市教育局下达的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任务,我们从月份开始,对培训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对培训场所、培训教材、授课教师、后勤管理等逐一落实到位。月日我们对去年参加培训的397名学员进行复习指导,月份全部参培学员到市电教馆参加考核,仅有5人不合格,及格率达98.5%,居全市之首。

这次培训全体学员一致反映很好,认为此次培训虽然大家累了一点,但非常值得,不仅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对学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实实在在学到了不少信息技术知识,对指导今后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暑期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正有条不紊的展开。

五、抓好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计划及年高考改革方案的通知》(教基〔〕11号)精神和《关于印发<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实施细则>和<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务工作细则>的通知》(苏教会考[]3号)要求,全省今年月日至日组织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由区电教馆全面承担了此次考试的各项工作。接到任务后,区电教馆尽职尽责、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协作下,扎实做好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各项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此次考试工作,具体做法:

1、高度重视,确保我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如期顺利举行。

今年月举行的高二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是全省首次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组织的一次无纸化考试,考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全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顺利推进,也影响到全省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次考试,我区设置了三个考点:中学、板桥中学和华夏实验学校,考生610人。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并成立了区会考办,教育局副局长担任会考办主任。为组织好这次考试,我们协同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了考点学校主管领导和考务人员会议,进一步强调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密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力求使这次考试取得预期效果。

2、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做好等级考试的各项工作。

高二首次等级考试,教育厅苏教会考[]3号文件明确对信息技术考试的硬件配备、软件系统安装和检测、监考教师培训,学生参考组织及其后勤保障等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安排要细致,措施要落实,责任要明确,确保考试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为配合考点学校做好考前准备,区电教馆安排了技术人员参加了省会考办于年月日在理工大学举办的“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软件使用培训班”,培训一结束,立即会同普教科在区实验小学举办了考点学校的考试和考务系统的安装使用培训。前后多次对全区三所考点学校和考务机构按照规定程序逐一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省会考办汇报,并请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解决问题,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

由于我们认真细致做好考务工作,确保了各考点准确无误地按时进行考前测试和正式考试。这次全省首次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区教育局对我们十分信任,将此重任交给电教馆,我们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圆满的完成此项任务,再一次证明区电教馆是一个很能战斗的群体。

六、积极抓好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根据省市关于“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总体布置,区教育局积极主动配合省市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更为健康安全的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类生活已经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网络的痕迹,而目前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

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等。所以,强化网络的信息安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才能使信息更加持续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目前学校网络教育中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全球信息化正在飞速发展,但信息在网络上也面临着随时被窃取、篡改和伪造的危险,这就对保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中也要认识到,现在学生上网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例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就会走向误区。下面将针对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论述:

1.1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同其他国家争夺人才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未能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体系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工具和必要手段进行安全故障的排查等等[5]。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尽量避免学生自身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1.2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如何将信息安全教育正规、科学的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学校甚至只对个别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普及面非常狭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当缺乏。为了全面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我们不能仅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还要将这项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1.3对学校信息安全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当

很多学校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比较落后,依旧沿用老方法,跟不上当今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脱离了实际。大部分的教材只局限于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对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培养,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

2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传输,某些偶然的或恶意的因素都有可能对数据造成破坏、泄露、丢失或更改。以下内容主要是论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本身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一些意外事故,例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为的入侵和破坏,这种情况危害性大且隐藏性较强。

(2)无意的损坏,例如系统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而造成的安全漏洞,有些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他人共享资源等带来的安全问题。

(3)有意的破坏,例如黑客利用网络软件设计时产生的漏洞和“后门”对电脑系统的非法恶意攻击,从而使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电脑系统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有些敏感数据就有可能被泄露或修改,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黑客。

(4)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是造成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解决此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牢固树立计算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积极地预防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而病毒则以预防为主,主要是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3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3.1加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建设

所谓计算机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成、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能够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任何来自“本地”或“远程”病毒的危害,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双向保护,也防止“本地”系统内的病毒向网络或其他介质扩散。

3.2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

(1)从技术上保障可行的资源保护和网络访问安全,主要包括网络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御病毒等。如加密技术,它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的一种技术。

(2)详细了解当前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手段,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3)要从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外来人员方面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要有严格的岗位考核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经常培训,以便从物理上断绝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4)用户本身方面,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个人隐私及与财产有关的相关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轻易告知他人。

(5)要对网络外部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检查和维修,提供一个良好、畅通的外界环境。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向前发展。同样,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的防护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仅靠硬件设备(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的防护,还应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计算机是安全保护的对象,但执行保护的主体是人,只有树立人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才有可能防微杜渐,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网络信息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叶炳煜.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3).

[2]阎慧.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红旗.信息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篇10

一、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促进学校电教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2002年上半年区电教馆一直把学校电教课题研究作为先导工作来抓。我们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分层推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策略抓试点、抓实验、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科研求提高,以科研促发展。2002年,中华职教中心《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雨花台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沙洲中心小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研究》等四所学校的电教研究课题正式被列为江苏省“十五”电教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课题实验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尽管研究的过程复杂,但研究是经验的,是系统的,更应是有效的,可靠的。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课题大小,必须目的明确,有价值,研究的成果才有社会意义。因此今年我们特别注重“十五”电教课题的开题工作,努力提高“十五”课题研究水平,切实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评估。6月上旬,在市电教馆的领导下,我们对全区四所学校的“十五”省级电教课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通过调研,四所学校在课题实验研究管理中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的作用。较科学、规范、按计划、按要求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受到市电教馆的赞扬。目前,我区各校以科研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区电教工作开始从常规电教媒体的开发和运用,逐渐向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方向转化,不断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二、电化教学环境逐步完善

为保证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及时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市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各校对照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环境配置标准,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加电教投入。据统计:到2002年6月份已达2000万元,学校配置了电视演播系统、多功能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2002年开始全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仅板中、雨中、共中、实小、共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即达到144万元。江小、中华职教中心、雨花台中学等校还自筹资金进行计算机房改造和升级。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有计算机1180台,收录机432台,投影仪448台,电视机488台,影碟机、录放机150台,编辑机(非编)12套,多功能电教室19个,计算机室25个,班班三机一幕进课堂。中华职教中心、雨中已建或正在筹建三机房,为我区教育信息化全面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开始,孙中、板中、中华职教中心宽带已接入学校,沙小等5所学校年内力争接入宽带网。雨花台中学、实验小学还建成了校园网。闸中、共中、雨中、孙中、江中、实小、雨小、共小已建起了信息制做中心。校园网,信息制做中心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各校在硬件配置的过程中,电教馆总是主动到学校,为各校做好参谋,严把质量关,全心全意做好后勤服务,为学校进行网络调试,计算机及各种电器的维修与保养,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我们相信,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将会在我区全面展开。

三、办好雨花教育纵横栏目,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近年来,雨花台区教育局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持以学校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教育改革为动力,高瞻远瞩,大气魄办教育,使雨花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确保教育现代化强区的顺利实现,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办好雨花教育,由区教育局、区电教馆酝酿已久的“雨花教育纵横”栏目今年4月2日正式开播!这是雨花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雨花人民教育、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雨花教育纵横”栏目的主要内容有:名师导学、教师风采、校园风景线、升学指南、考前指导、幼教天地。开播“雨花教育纵横”这一栏目,其目的是进一步构筑起展示雨花教育的平台,搭建教育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到目前为此已按时播出了14期节目,在全区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克服许多困难和电视台的同志一道保质保量做好每期节目。没有交通工具,我们自己想办法,天气炎热,我们照样扛着机子一丝不苟的严格按要求拍摄好每一个场面。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挥汗工作的场景深深感动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雨花教育纵横”栏目从编、导、摄、制及组稿全部由我们负责。由于是第一次做这项工作,缺乏经验,但我们边干边学,力求把最美的学校展示给大家,把最好的教师介绍给大家。自“雨花教育纵横”栏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全区上下的关注,成为雨花教育密切社会和百姓的情感纽带,拉近了教育与百姓的距离,聆听群众对教育的建议,进而营造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良好氛围,推动着雨花向教育强区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四、继续抓好电教培训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苏教电[2001]12号《关于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南京市教育局宁教电[2001]7号文《关于开展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培训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去年区电教馆制订了《雨花台区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意见》。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布置和要求。区电教馆根据省市区教育局的要求,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协作下,扎扎实实开展培训工作。

为认真完成好省、市教育局下达的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任务,我们从3月份开始,对培训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对培训场所、培训教材、授课教师、后勤管理等逐一落实到位。4月12日我们对去年参加培训的397名学员进行复习指导,5月份全部参培学员到市电教馆参加考核,仅有5人不合格,及格率达98.5%,居全市之首。

这次培训全体学员一致反映很好,认为此次培训虽然大家累了一点,但非常值得,不仅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对学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实实在在学到了不少信息技术知识,对指导今后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暑期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正有条不紊的展开。

五、抓好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计划及2003年高考改革方案的通知》(苏教基〔2001〕11号)精神和《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实施细则>和<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务工作细则>的通知》(苏教会考[2002]3号)要求,全省今年5月18日至21日组织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由区电教馆全面承担了此次考试的各项工作。接到任务后,区电教馆尽职尽责、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协作下,扎实做好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各项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此次考试工作,具体做法:

1、高度重视,确保我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如期顺利举行。今年5月举行的高二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是全省首次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组织的一次无纸化考试,考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全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顺利推进,也影响到全省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次考试,我区设置了三个考点:雨花台中学、板桥中学和华夏实验学校,考生610人。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并成立了区会考办,教育局副局长戴云担任会考办主任。为组织好这次考试,我们协同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了考点学校主管领导和考务人员会议,进一步强调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密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力求使这次考试取得预期效果。

2、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做好等级考试的各项工作。高二首次等级考试,教育厅苏教会考[2002]3号文件明确对信息技术考试的硬件配备、软件系统安装和检测、监考教师培训,学生参考组织及其后勤保障等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安排要细致,措施要落实,责任要明确,确保考试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为配合考点学校做好考前准备,区电教馆安排了技术人员参加了省会考办于2002年3月29-30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软件使用培训班”,培训一结束,立即会同普教科在区实验小学举办了考点学校的考试和考务系统的安装使用培训。前后多次对全区三所考点学校和考务机构按照规定程序逐一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省会考办汇报,并请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解决问题,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

由于我们认真细致做好考务工作,确保了各考点准确无误地按时进行考前测试和正式考试。这次全省首次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区教育局对我们十分信任,将此重任交给电教馆,我们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圆满的完成此项任务,再一次证明雨花台区电教馆是一个很能战斗的群体。

六、积极抓好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根据省市关于“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总体布置,雨花台区教育局积极主动配合省市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更为健康安全的信息环境。

在区委、区政府和南京市教育局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雨花台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有关精神,坚决清除网上有害信息,严厉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经研究决定成立雨花台区教育局“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沈丽娟;副组长:戴云;组员:李维斌、周宁、赵承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电教馆,具体负责专项清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区电教馆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6月1日—6月4日电教馆制定了雨花台区“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雨花台区“互联网入网单位安全管理条例”。6月5日—6月8日成立了雨花台区教育局整治领导小组,下发雨花台区教育局“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雨花台区互联网入网单位安全管理条例”。6月9日—6月10日各校(园)成立了“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校(园)大力宣传发动,组织学习,认真贯彻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计划和制定长效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6月11日—6月18日各校(园)及个人自查自纠主页及链接。6月19日—6月25日区电教馆组织全体人员全面清查各校(园)、个人主页及链接,同时要求各校(园)上报各种制度、计划、应急方案。6月25日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会议,进一步宣传发动并和校长们签署了“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责任协议书。至此,我区“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我们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

七、办出“南京雨花电教”网特色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2001年3月,区电教馆还没有接入宽带网时,我们就意识到:要加快全区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必须充分去运用或开发internet(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资源,为全区教育提供一个全新的、虚拟的、真实的、互动式的教育环境。

随后,区电教馆开始申请域名并着手设计制作网页,边学边作,应该说到了今天已有了较大发展。原先雨花电教内容较杂,不能充分体现我们工作的性质,通过全馆人员共同参与,多次商讨,最后确定以创办电化教育内容特色为宗旨,使广大教师通过“雨花电教”网页即可查阅到与电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几经修改调整,确立了“本站介绍、新闻中心、教育概况、电教纵横、教师培训、下载中心、实用手册、娱乐休闲、搜索引擎、公告栏”等9个栏目。今年3-5月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我们适时运用“南京雨花电教”网进行辅助培训。将我们收集整理的大量培训资料在网上及时,为学员在培训中提供了大量共享资源(如flas、网页图片及部分课件实例等),充分发挥了“南京雨花电教”网作用。

“南京雨花电教”网从创建到现在虽说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不断进步与发展。目前,“南京雨花电教”网已成为全市教育系统中一流的网站,在各区县电教同行中更是首屈一指,浏览量已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