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6:16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1

大家好!在举国上下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会议。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审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创新型国家建设关键在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经过“*”期间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的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取得新进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到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达62个。高校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因此,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战场,作为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汇聚的重要基地,必须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

2.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实施省委省政府科技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推动科技创新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进入全国前10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的科技战略决策,为全省高校科技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普通高校总数达到82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7%提高2006年的到18.3%,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我省高校科技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高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占全省总数的2/3;省部级工程中心10个,占全省总数的1/5;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734个,获得部级和省部级奖励成果430项,授权专利359项,科技支撑经费达11.2亿。高校正在成为我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创新目标,高校就必须紧紧抓住影响长远、带动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优势,合力攻关,务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3.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全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坚持“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新时期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都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因此说,科技创新首先是带动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服务社会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要想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育人工作中,教学是一个主渠道,但是光靠教学育人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其次,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学校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但是,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科技创新,就不可能提高学科水平。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标志就是有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产业化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个学校的学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化的水平。再次,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高校学科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大师的成长、教师队伍的成长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正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群体。因此,各高校必须把科技创新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它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策,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实现高校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速推动我省高校科技创新是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前,高校科技发展机遇难得,竞争也日趋激烈,挑战也比较严峻。从高校外部看,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是把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大幅度增加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投入力度,这就使得高校承担重大应用性项目的难度加大。同时,随着各省市、各高校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全国各高校之间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从高校内部看,我省高校近年来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同中原崛起和建设创新型河南的目标要求、同全国先进省市高校科技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省高校的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工作在国家、省以及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尤其是大师级科技人才还比较缺乏;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科研资源较为分散;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密切,科技成果转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创新评价体系、高校科技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把握难得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科技工作和创新能力建设上来,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

*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高校要想快速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着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南和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一流高水平人才的领军作用,重视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1.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本的问题是要建立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要充分认识到经费投入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省教育厅将积极协调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进一步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并逐步建立对高校科技投入逐年增长的机制。各高校要根据学校定位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年度经费预算中确定本校投入科研经费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逐年增长。同时,要积极申报国家及我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积极与地方展开合作,鼓励校企联合,吸收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与捐助,扩大经费来源渠道。要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要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包括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政策环境,学术自由与严肃学术批评相结合的学术环境,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创新过程中的得失。要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要倡导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倾向。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2.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引领高校科技创新方向。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周济部长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科研基地和一流的科研成果。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关键环节和核心因素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地抓紧抓好,使其成为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一流大师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国家“973”重大项目,资助金额就达到5000万元;河南理工大学的张铁岗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先后组建了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还拿到我们河南省的第一个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因此,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一流人才的建设应当引起全省高校的普遍关注。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我们设立了161个特聘教授岗位,但是高水平人才的引进难度仍然很大,如果没有比别人更高的水平、更优厚的待遇、更舒适的环境,一流人才仍然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各高校必须从事关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水平人才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宣传和政策导向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通过汇聚学科优势、加强学科群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研究所、课题组等各类结构组织的管理制度,还要通过重点扶持拔尖人才,使其迅速走向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通过领军人物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速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后劲。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既需要一流的大师引导、带动,更需要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支撑。可以说,中青年科技人才是高校科技的中坚力量,是高校科技能够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他们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充满热情与激情,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敢于向新的科技发现或技术发明冲刺,是科技创新思想火花产生的主体。从我省对高校的科技投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满足中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的需求。从高校自身看,由于高校规模急剧扩张,有限的经费不得不大量投入学校基本建设,虽然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技投入。因此,各高校要随着学校基本建设步伐的逐步调整,积极遵循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大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力争使其早日成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全省高校要通过设立青年科学基金、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建立优秀人才培养机制,给中青年人才压担子,使其在科研任务中增长才干,在创新实践中逐步成长。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以及省教育厅设立的各种基金、人才、团队等资助项目,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加速推动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并逐步成为国内一流专家。

4.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升高校协同攻关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理论研究表明,具有一定互补技能的团队,其目标指向性、核心凝聚力、团队合作度、协同攻关力都远远高于分散个体之间的联合,其特殊的组织魅力――团队精神,更是分散个体无法比拟的。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也充分说明了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因此,各高校必须下大力气狠抓科研团队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真正使高校的科研团队成为各类科技人才的汇聚地,成为孕育高校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催生地。当前我省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依靠科研人员之间自身长期合作而自发形成,形式单一,竞争力弱。因而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科技人才的汇聚和团队的培育日益成为我省高校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各高校要依据学校的学科分布和特点,鼓励教师之间、课题组之间实现强强联合、纵横结合,推动校际之间、院所之间资源整合。要充分依托优势特色领域及科技平台,科学合理尽早尽快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并紧紧围绕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目标,共同申请和承担综合性强、层次高、资助额度大的项目,产生出显示度高的标志性成果,实现团队的放大效应。要通过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技攻关,及时有效地组织起一批批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着手从教育厅层面培养一批创新团队,既与省里的团队建设接轨,也为他们申请教育部的创新团队乃至部级的创新团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各高校也要积极推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创新高校人才组织模式,着眼于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研究任务,以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以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三、积极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坚持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正确导向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作出的重要决策。实施这个决策,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有关情况和规划设想。

2004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高校“人才强校工程”,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教育厅认真分析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队伍的现状,逐步构建了一流人才引进、学术带头人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相互衔接、分层建设的人才成长机制,人才强校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中青年杰出人才,提升了河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通过实施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先后资助900名骨干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使近3000位青年教师获得硕士学位;通过实施出国留学人员合作计划,先后遴选派出300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应该说,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全省高校吸引一流人才、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我们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5年启动实施了“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截止到20*年,先后支持了146名培养对象、128项创新工程项目和57位优秀人才。三项计划的实施,在全省高校产生了积极反响,有的是依托我们的支持争得了国家更大的项目;有的是积极开展原创研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有的是申请了各种类型的专利;有的是获得了省级以上的成果奖励;也有的是充分利用支持经费,在搞好科学研究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发国家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总的来说,我们推动的这三项人才支持计划,为稳定我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了解决科技力量分散、科研多头管理、项目效益不佳的问题,我们本着“整合资源,突出支持重点;规范管理,减少交叉重复;提高效益,强化学校配套;明确任务,加强绩效评价”的原则,经研究决定合并原有“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启动实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在五年内培养200名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宗旨,在于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带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各高校申报的情况和本次评审的任务。

这次评审的支持计划,我们共下达推荐名额126名,经过高校层层推荐和遴选,共有74名优秀人才推荐到省教育厅。从职称结构看,具有教授职称的人选达到41名,占56%;从年龄结构看,41岁到44岁的达到41名,占56%;40岁以下的达到33名,占到44%,平均年龄为40岁;从性别结构看,女性人才达到15名,占到20%;从学校分布看,普通本科高校有67人,专科学校有7人。涉及到18个学科领域。其中省教育厅财政直供高校63人,非直供高校11人。从申报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职称、年龄、性别,还是学校分布、学科分布,申报的人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基础越来越好,申报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能体现我省高校的优势学科、越来越能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们这次评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各高校推荐的74名候选人中遴选出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30名人选,其中,省财政教育厅直供高校的候选人20名,无经费资助的计划10名。由于经费的局限,尽管申报的学校和优秀人才较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竞争性也比较强,可能比申报国家和省科技厅的项目难度还要大,但是,我们还是要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评审。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为了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加强学校的监管责任,我们要求学校对获得省里计划经费支持的项目必须按照1:1的比例予以配套。如果发现哪个学校没有配套或没有配足,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影响了优秀人才的科研工作,我们将给予通报,并取消其支持计划。对没有获得经费支持的计划,学校也要按照省里的项目管理要求解决好经费支持问题。对项目支持好、科研工作开展好的学校将在今后的项目评审中给予倾斜。

3.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审的原则和要求。

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关系到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导向,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社会信誉。为了保证这次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订了评审细则,希望各位评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尤其是在评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客观、突出重点。要按照“强化基础、发展应用,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地做好此次评审工作,通过评审解决一批长期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大幅度提升我省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各位专家要克服学校本位以及专业背景的局限,排除人情风等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站在对教师个人、学校、省教育厅尤其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按照项目计划的要求把握好评审工作的重点,以人才培养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为先导,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

二是鼓励创新、择优支持。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把能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把能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能否支持的重要依据,倡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用新视角、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探索科技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广大高校科技人员自觉走原始创新的道路。

三是发扬民主、统筹兼顾。发扬民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好评审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把真正优秀的项目评出来、把真正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选出来。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按规定的评审办法扎实开展工作;评审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意学科平衡,又要注意整体布局。

四是遵循程序、公平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结果公正的前提,规范程序,才有可能遴选出高水平的项目、高层次的人才。为保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质量,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这次评审工作设立了评审委员会,下设8个学科组。学科组的工作是评审的关键,也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环节。希望学科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数量,向评委会推荐参加面试答辩的人员名单。评委会在认真听取学科组汇报、申报人答辩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办法进行表决。总之,我们要求这次评审一定要评出水平,评出公正,评出和谐,评出导向。

同志们,这次评审工作任务较重,时间较紧,大家的工作肯定比较辛苦,希望各位评委劳逸结合,注意身体。也希望我们所有会务人员要搞好服务工作,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专家安心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这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工作一定会圆满完成。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2

卓越计划创新材料专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并把“卓越计划”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第一批入选的61所高校已开始“卓越计划”的实施,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各试点高校在学校培养标准编制、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也对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东北石油大学作为第二批入选的133所特色高校之一,探索和研究相应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在此“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省级重点建设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人才教育理念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和探索,力在培养一批创新性强的材料应用型人才,着力解决工程材料领域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对于材料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还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看,“卓越计划”明确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技术人才有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博士工程型三种。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目前国内开设材料类专业普通高校近180所,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与工程等材料科学类和材料类专业近20个。其中,东北石油大学自1999年国家专业调整后,在原腐蚀与防护专业基础上,整合铸造、热处理、焊接、腐蚀等专业,开始开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经过13年的建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特色,是国内唯一立足于油田并以腐蚀与防护为特色的材料类专业,具有省内唯一腐蚀领域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管材防腐技术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率先启动以“卓越计划”为背景培养以腐蚀为特色的创新型材料工程师的专业。因此,针对本校材料专业的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腐蚀科学、腐蚀防护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腐蚀科学与控制技术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真正做到为油田企业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腐蚀工程师。

所以说,各高校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切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要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创建有本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卓越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部分,普通大学均采用“3+1”模式,即有一年为实习期,工程实践时间(包括毕业设计)累计均要达到一年。在企业一年的学习阶段,强调从到企业实习转变为到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决定并影响其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其内涵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即“卓越计划”的实施是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但我国国情目前还没有太多的企业真正愿意介入到学校的办学之中。可以说,企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关键。各高校应选择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企业,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企业还应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道德。但目前,国内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不是很多,个别先进的企业都追求以效益为目标,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经历在人才培养上。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为了发展,储备后备人才,愿意和高校进行合作进行人才联合培养,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是太先进。当然,企业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也有需求,学校应考虑企业的要求。因此,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企业鼓励政策。

另外,针对“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比较滞后,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设置。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该新课程体系打破以往只考虑学科的传统,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整合专业课,减少课程总门数,杜绝因教师设课;重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重新分配理论与实践学时;重新调整专业实习目标及时间;加强社会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

三、创新师资队伍培养

“卓越计划”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度的建立,优化校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发挥企业导师优势,可以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顺利开展。校内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校外导师由联合培养单位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实践、企业项目、专题设计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指导和研讨。

但多年以来,多数高校都向高学历、高学位方向发展,老一辈具有很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已退居二线或基本退休,个别能力强返聘到原工作岗位,但数量极少。而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由于其具有高的量、高的科研经费和高的获奖,但是这些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非常少甚至没有,实践类课程教师纸上谈兵、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真实工程环境等问题,这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问题,工程型师资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卓越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

当然,绝大多数高校都采取学校教师主讲某门课程,聘请企业教师讲部分实践性强的章节。这里就存在企业教师的时间安排、讲课费用等,都需要校企的深度合作才能保证。基于“卓越计划”材料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确保在4年内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因此,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提高校内和企业教师的工程素养,是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

四、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有效性,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指导水平等,都存在一个教学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均是以专一的知识点考核为主,以学生答卷应试考试方式为主,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暇顾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也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死板教条,考核不具有挑战性、竞争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

因此,为实现以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为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时应着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考核也应以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以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将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五、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如何保证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大三下半年或大四学年有近1年的时间需要在企业学习和实习,这正好与多数学生复习考研或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多数学生会有顾虑,怕影响考研或找工作,因此也影响了学生报名参加“卓越计划”的积极性。所以,从学校层面上,高校非常有必要制定学生选拔、激励和淘汰政策。比如,在推荐研究生方面提供单独通道,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制定特殊政策,无疑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高校和企业都要正视“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研究制定切实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确保“卓越计划”在工科材料类专业的顺利实施,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熙伟,廖晓钟,汪湛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高教论坛,2012,(11):60-6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59-03

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2011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并批准了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实施高校。“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共计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按“卓越计划”进行了改革试点,计划覆盖在校生约13万人。“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我国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

1.重科学轻工程的思想有待改变,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提升。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提升整体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然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研究轻技能”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几乎所有大学的顶层设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一流”,而培养“工程师”,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工程师规格”几乎消失。

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本源,工程是创造世界没有的东西,而科学与工程又是密不可分的。卓越工程师,必须兼具科学家探索精神和工程师创造力的双重品质。“卓越计划”培养的人才,不是拔尖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为企业培养的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杰出工程师。因此,高校必须从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提高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认识,培养卓越工程师,不是低水平,而是高质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选择。培养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服务的卓越工程师,使命光荣伟大,任务艰巨复杂,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不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例如:体制机制以及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工程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单一;专业课程设置千人一面;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方法灵活性不强;“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不足;“务实型、动手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不够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划分,高校培养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即:重点院校培养的以学术型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以开发型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为主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对这三种类型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培养模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多元化,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3.高校师资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在师资培养上,提高工程能力的得力措施和奖励机制及政策有待建立和完善,例如:在学历上,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而有企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因为学历不符合要求,很难加入高校师资队伍;在考核指标上,通常重视考核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论文等学术指标,而工程设计、工程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等工程能力指标,很少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考核评价导向,会导致教师重视学术而轻视工程。因此,我国高校师资的现状是:高校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博士毕业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实际的工程能力几乎为空白,他们的突出特点是“科研强、工程弱;理论强、实践弱;科研论文强、工程操作弱”。这种现状,导致了高校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的缺乏,影响了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

4.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卓越计划”瞄准的是企业,培养的人才是能下到企业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等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培养重点。高校由于自身的教学条件限制以及教学观念的陈旧,长期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和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而这些环节和培养途径,只有真正结合了现代企业生产实际,才能使学生有实际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工程专业的实际工程价值和意义。高校工程教育实践训练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校内设备老化。校内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实验”和“实训”的设备老化、投入不足、更新缓慢,这些老旧设备与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高新设备,难以匹配对接与超越,对学生的训练,难以达到工程学科前沿。二是校外实习质量不高。经费不足,实习时间短,学生实习动手操作机会不多,实习对学生工程能力提高不大。三是工程设计教学脱离实际。在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计等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着研究课题多、设计课题少、设计题目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企业实际真题真做的题目少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不足。四是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效果不佳。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锤炼品德、珍惜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还可以极大增加学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以这项工作往往都是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5.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难度较大。由于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工作目标不尽相同,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企业主要是创造利润,虽然高校和企业可以形成一定的合作联盟,但是,离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只有互利双赢,才能互有动力、合作长久,而当前高校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服务的水平能力等离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企业积极性不高,难度较大。其主要表现有如下“五难”:一是“企业参与难”。企业的目标是经济效益,高校的职责是人才培养,两者目标契合度存在差异,如果不是互利双赢,企业难有参与积极性。二是“对企业的选择难”。高校选择的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能随便拉郎配,否则,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资金投入难”。“卓越计划”的学生必须有一年时间在企业教学生活,这对企业的教学设备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相关投入较大。四是“安全保障难”。安排很多学生在企业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企业正常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安全、保密、后勤压力增大。五是“实际运作难”。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人、财、物”的要求,“责权利”的划分,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质量的保障等,都要求很周到细致,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实际操作运行有一定的难度。

6.缺乏回归工程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重科学轻工程、重论文轻开发”等问题。而“卓越计划”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回归工程导向,必须与非工程教育评价体系有区别。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回归工程导向的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的缺乏和不科学,会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难有科学标准和保障,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激励机制的缺失,一方面,使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性和持久性,使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被动、盲目和随意性;另一方面,会导致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缺乏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卓越计划”顺利实施。一要改变高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制定基于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高校和社会存在的“培养工程师就低人一等”的落后的固定思维,促使高校转变工程教育观念,提高对“卓越计划”的认识,营造促进“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章可循。三要改变高校工程教育师资的准入条件、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定标准,建立与非工程教育师资区别对待的政策,真正使有较强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汇聚到工程教育培养的师资队伍中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素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加强对“卓越计划”项目的过程监管,做好工作指导和监督,确保“卓越计划”规范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地完成。五要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奖励激励机制,真正激发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二是高校要加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加快更新设备设施,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是企业与高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加大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投入,为“卓越计划”实施提供基础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政府要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奖励。

3.优化师资结构,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关键。要改变高校师资单一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制定工程技术人才引进、考核和职称评定新政策。在师资引进上,不唯博士学历、不唯职称,重点考察其企业工作经历、工程技术水平能力、工程创造的价值等实际工程技术水平;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上,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等学术指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应用指标为主。二要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技术素质和能力。三要聘请校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任务。

4.强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工程师是为企业服务的杰出工程技术人才,他们的工程设计、应用、创新等工程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要。因此,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上,要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一要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重新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工程实验、工程实习、工程实训、工程设计、工程社会实践的教学比重,“真刀真枪”做设计,“顶岗实习”做实习,“校企合作”做工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与能力;三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要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使“卓越计划”实施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工程实战能力。一是高校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达到互利双赢。二是高校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水平,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工艺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企业确实体会到校企合作的好处,提高企业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三是企业要利用自身生产设备、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和场地等方面的产业优势,为学生在企业的教育教学提供物质、场地、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优质服务,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实战环境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高校要将学生送到企业真正摸爬滚打1年,让学生在企业实战环境中,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设计,了解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熟悉工程设备操作和维修,学习和感悟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了解国情和锤炼意志品德,全方位多领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工程实战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4

1. 2010年6月13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与全国61所高校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 2011年7月1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动“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为了对接国家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型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6月23日联合行业协会和国内61所著名高校在天津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 国家工科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代表性的学科有土建类、水利类、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热能核能类、仪器仪表类、化工制药类等等。其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除上述所说的传统工科外,现在的工科还包括新型工科,即为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有关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皆以工科见长。

1. 工科涉及学科及专业

根据现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名单,工科包括化工、材料、环境、机械、仪器、光工、动力、力学、土木、水利、建筑、电工、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核科学等学科。

1)实用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等;

2)数学类: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医学信息学等;

3)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化学教育等;

4)大气科学类: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气象预报等;

5)电子信息科学类: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电技术应用等;

6)材料科学学类: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7)环境科学类: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

8)统计学类:包括统计科学、电算化会计与统计、统计与会计等;

9)地矿类:包括采矿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黄金地质勘察与管理等;

10)材料类:包括冶金工程、化学装潢材料及应用、宝石学等;

11)机械类:包括工业设计、化工设备与机械、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等;

12)仪器仪表类:包括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医用电子仪器、测绘仪器等;

13)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低温技术、采暖与通风等;

14)电气信息类:包括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等;

15)土建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

16)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等;

17)测绘类: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

18)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室内环境控制工程、安全技术等;

19)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化学工程、精细化工等;

20)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飞行技术、铁道运输等;

21)海洋工程类: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

22)轻工纺织食品类: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出版等;

23)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军械储存与管理等。

2. 中国大学工科前10名

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格局中,工科在校生已超700万,占全国高校总人数近1/3,位列“世界第一”。然而,与国外更强调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相比,我国工科更注重科研能力,这让大部分工科生丧失了最基本的工程能力,也使中国高校这个“世界第一”缺乏相应的国际竞争力。而“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它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此次首批试点实施的61所高校(后又增23所高校作为第二批试点院校),共涉及283个专业点,3万余名在校学生,预计到2020年,该计划将最终覆盖10%的工科专业本科生,约10万人,以及50%工科研究生,约6万人。

(二) “卓越计划”推进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教育部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此措施的引导下,学校对工科人才的培养开始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因为与以前大学生被安排到企业实习的“行政指令”相比,随着企业转型、行业脱离办学主体后,大学要么没办法开展实习,要么大幅度删减实习时间,让学生的实习“有名无实”,不能在真正进入社会前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此,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表示: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高校,都要把‘下企业’排到工科生必修课的课表中。

(三) 教育部批准试点的“高校名单”

1. 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四) 试点院校“卓越计划”实施进程

“卓越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各试点学校都积极推进,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专业培养计划,以保证该计划的实施。

1. 上海交通大学:

据上海交大教务处处长江志斌介绍,该校2010年在6个优势工科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启动试点“卓越工程师计划”,从大二学生中选择首批200名本科生参与,并从大四学生中选拔170名直升工程硕士。

值得关注的是,在交大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的4年中要有累计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学习和实践,硕士阶段学生必须有1年以上的时间“下企业”。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把课本里面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大大提高了工科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 北京理工大学: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也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

该校教务处处长仲顺安2010年12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由教育部主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时谈到,北理工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以及生物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实施“卓越计划”的首批专业,且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该校还向教育部申报了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13个“部级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中心”。

2010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八校合作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2011年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以推动“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五) “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的建设

另外,2010年9月4日至5日,由教育部和欧洲工程教育科研联盟联合主办的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讨论实施作为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的“中欧工程教育平台”。这是我国与欧洲在工程教育领域深化和拓展务实合作的一次新尝试,对中欧双方加深相互了解、推进双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项目共涉及国内外30多所著名高校:

1. (欧洲)“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3所高校:

瑞典皇家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士洛桑高工、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德国达姆斯达特理工大学、荷兰爱英特霍芬理工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学院、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西班牙埃塞得商学院;

2. (中国)“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8所高校: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曾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并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促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故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上加强多方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六)“卓越计划”实施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如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所说:“大学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大学要重视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出现“改革上粗放,教育上粗糙”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5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培养高质量人才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民族的兴旺。如何培养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接受过优良工程教育,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不仅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问题。[1]我国高校中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在校工程研究生近50万人,工程类人才培养成为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全方位提出国家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长期战略部署。作为《纲要》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一项高等学校与企业、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它将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

2010年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后,南华大学(其前身是隶属于原核工业部的三所部署高校之一)依托多年来在核学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丰厚沉淀,积极参与卓越计划改革试点。2011年9月,我校申报的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也是我校首个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它标志着我校在研究生培养上迈进一个新的台阶。在教育部出台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结合我校核技术工程硕士卓越计划的启动与实施,积极探索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视角,为国内其他高校的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度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人才数量、质量均有所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步入一个发展的转型期,即由扩大招生规模转向提高培养质量,从知识外延扩张转向素质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3],譬如研究生培养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特色,培养目标较模糊,以及培养层次不够分明;譬如,我国工程类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教育虽然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但没有明确细化的人才目标;研究生教学师资比较落后,开设课程体系难以反映学科前沿,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运用不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的创新欲,以及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对企业生产需求一知半解。另外,研究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知识融合和综合运用能力明显不够。不少研究生在学术和工程应用上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意识,不能把各门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而难以在本学科前沿及交叉领域有所创新。

二我国核相关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现状

为面向未来社会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卓越计划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2011年9月,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被列入首批唯一的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同时,华北电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作为首批核专业本科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9月,南华大学申报的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成功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全国只有5个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以及3个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研究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相关高校对核及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4],他们尚无成熟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培养出毕业生。究竟如何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核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尚需国内各高校共同研究与探索。

三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校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11年9月南华大学顺利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列入试点专业。近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校情,精心规划,密切校企关系,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1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培养理念

严格按照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通过文献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研究探讨,以及派遣学术骨干参加教育部高教司等权威部门举办的各类会议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案,吸收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理念,明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我国有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涵,结合上述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严格训练,能够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核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核与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研究、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以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标准,结合核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注重课程开设的学科交叉性、前沿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优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比重,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关系,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承载实践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核能和核技术工程“卓越计划”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核专业基础知识、核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程研究与产品研发四个系统模块,集中体现于两个“知识”和一个“能力”。两个“知识”中,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数理知识、实验数据处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指核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一个“能力”即设计与研发能力,包括技术标准制定、工程设计软件以及核类仪表产品与系统研发。

3强化师资队伍,双导师组联合指导

聘请核专业、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师资与实践团队。积极委派我院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的核行业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进修,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制定“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按“1+1+1”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第2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第3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工程应用技能。按“1+2”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接下来的2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

确立卓越计划研究生的导师小组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校期间每名研究生由1名校方导师和2~3名副教授及助教指导。在企业期间由企业方导师和2~3名工程师共同指导。校内外导师组具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校内导师组主要负责研究生总体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关课程等校内工作;企业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在企业具体参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参与生产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总体进度,与校内导师(组)交流协商,一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最后的学位论文答辩。这样一方面弥补了目前一些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与企业智力资源的共享。建立严格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校内导师需有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经历、副高职称任职资格2年及以上、高水平的一线科研人员、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校外导师的遴选条件更为严格,譬如遴选对象一般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具有10年以上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

4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目前公认的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并借鉴日本的“产学研”实践模式,探索我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和公司的共同研究制度,初步组建中国高校与高校或高校与企业的核专业研究生教育战略联盟,通过强强联合、师资互补、协同发展,以及依托双方拥有的先进科研平台和设施,建设高水平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结合“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学与教改研究等,共同培养核专业拔尖科研和工程人才。

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主要实施合作企业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等。这五个企业都已经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西安核仪器厂等企事业单位已与学校签署相关协议,成为核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实习教学基地。通过开拓卓越工程实践基地的努力,有效地确保了本科生都能够获得扎实的工程实践训练、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条件,同时为这些单位解决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输送了急需的专业人才,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校企(所)的各自优势,实现双赢。

5注重培养环节,加强学术研讨交流

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课程选择、文献阅读和课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送审评阅及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的规范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影响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进行持续地过程控制和不断地改进,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实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或导师组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及时掌握学生的科研进展,并确保研究生有一定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机会并尽可能做学术报告,让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发现问题,同时煅炼有效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6优选研究生生源,实行“准入、退出”制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依据我院的研究生生源情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开放交流能力的学生,组建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建立研究生在校或在企的表现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系规定淘汰不适应要求的学生,选拔其他班级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使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学员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进取心。

总之,从我校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过程控制和条件保障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和确定我校核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虽已应用于我校2012级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丰富和完善。通过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紧紧围绕教育部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重点夯实以下若干方面细化工作,包括加强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工程实践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毅红.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J].高等教育论坛,2002(1):40-45.

[2]王贵成,崔迪.论“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34.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6

关键词:卓越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ZJC1214034。课题类型: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黑教高函〔2013〕279号)文件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省部级现代农村职教改革试验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培养大批现代农业人才,省教育厅决定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依据学院发展规划、立足于专业建设基础,申报了此项工作。在历时两年的培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

一、建设基础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依托农垦集团办学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是行业重点支持专业,省部共建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区“中高衔接、系统培养”试点专业,中韩合作办学专业。学院具有设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和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

二、建设思路与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知》为指导,秉承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树立“面向农业、服务垦区、校企联合”的农业教育理念,本着科学定位、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大胆改革、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做好“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工作。

工作要点如下。一是创立基于校企战略联盟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与企业形成长效双赢合作关系,建立与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二是创新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原“2+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校企共育、工学一体”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的农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锻炼农业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和稳定由企业高级农艺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四是扩大农业教育的对外开放,适应国际化“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的一线农业技术人才;五是制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的保障

1.建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制度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需要出台和完善与其配套的工作制度与文件,如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卓越农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学生遴选办法、分流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卓越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卓越人才培养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培养基地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企业培养阶段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等。

2.日常教学管理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管理工作由分院负责,教务处负责教学运行与建设的协调管理。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管理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制订培养计划与培养内容,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教学阶段管理方案与考评办法。

3.学生的遴选与分流

实行普遍培养与重点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编入各班级。经过半学期的考察,校内双向选择,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拔,将品学兼优的学生列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需建立学生选拔淘汰机制,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

4.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人才引进时,要优先引进具有企业、科研和生产工作经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请进学校,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结构团队。

5.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专为“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辟独立办公场地,在校内的综合实训楼设置“卓越人才学习室”,学习室设有学习资料、电子期刊、网络平台等设施,在课余时间开放。校企合作建设具备教学示范、技能训练、行业生产、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实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途径。

6.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学计划;思考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优秀职业人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我国职业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10年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已达1113所,占了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近50%。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点和指挥棒,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纲领性文件。

一、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表面上看来只与教学运行有关,但实际上教学计划是任何一所学校的所有工作运行的核心,是学校发展之灵魂所在。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管理国家都有专门的相关规定,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就专门提出了《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专业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方向,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是学校教师引进、培养的方向,里面包含有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进程安排等内容,涉及到学生毕业就业的方向和将来的职业成长。决定了每学期用什么样的老师,订什么样的教材,用什么样的教室,要用多少实训室多少实训耗材等各类教学软硬件的建设,决定学校职业资格考证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决定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决定了每一位老师课时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文体活动的时间安排,从而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密切相关。教学计划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与后勤宿舍、安全管理等工作运行也息息相关,甚至与食堂营业的时间和规模都有关系。因此,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是非常之重要的,完善其制订应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任何一所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制订除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外,少不了一支优秀的专业负责人队伍,专业负责人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协调和管理能力,具备专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有良好的行业企业背景,有敏锐的社会人才需求洞察力。同时,还要具有全局意识,能够协调好各类课程的安排,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的安排等。因此,加强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最基本保障。

(二)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理念。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除了学校的资源外,还必须引入行业企业的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第十五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得好与不好,不是看企业接收了多少学生实习,也不是看企业对学校的理论评价。真正深入的校企合作应当是企业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到人才的培养过程都全面的介入,只有让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中来并形成一种常态的机制,才能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从而使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能真正为社会所用。

(三)突出人才培养的能力综合性和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高职教育的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最大之处,在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既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强,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宽知识面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在课程设置上要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校和企业相结合,使教师的教学与生产,学生的学习与实习相互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战略思维,而不仅仅是把眼光紧盯在某一个具体的岗位上,为将来职业生涯能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较高的提升空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原则

从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相关文件规定来看,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除了要遵循以人本为,知识技能与素质相结合等原则外,还必须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原则,这也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教学计划的制订不是靠几个专家闭门造车式的完成,它不等同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是人才培养实践的指导性文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的突破革新,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的制订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课程设置。

(五)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严肃性和程序规范性

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不能一成不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但不能因其适应性而随意变动,无论是制订或调整都应严格遵循规范的程序,以体现其严肃性。教学计划应该在社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来制订,然后提交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审核,通过后才能执行,而且一旦通过执行后应当严格限制调整修改条件。在教学计划的内容方面,专业教学计划的目标定位必须精准,课程体系必须完整,课程设置参数和教学管理指标必须量化明细,并且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能因人设课。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有序协调开展的重要环节。面对这样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其要求是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根据笔者在修订本校07级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现就高职高专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谈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由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所决定,我国的城市规划人才培养将不同于西方国家。

一、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源于工业革命。。工业化促成了生产的社会化大分工,使城市出现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等等。城市的功能、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城市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的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已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在英国政府资助下,由霍华德所主持的调查研究成果《明日的田园城市》,就充分说明城市规划的本质就是用规划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①

早期的城市规划学科并没有从建筑学科中分离出来,城市规划活动都是有建筑师来完成的,建筑师难免受到自身专业的局限,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问题,把城市看成是扩大了的建筑。然而随着城市规划学科领域的拓宽、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毕竟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必须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学科的发展自然会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教育。近三、四十年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教育已经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我国城市规划学科从一开始就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有本质上的区别。新中国成立伊始,受当时特殊历史年代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完全照搬前苏联的模式,并没有考虑现实国情。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严重地束缚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愈加依靠市场力量进行优化配置。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规划工作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这些都要求城市规划工作者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规划只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的思维方法与规划模式,必须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后面的经济动因。这就要求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学习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经营管理行政学等。

我国还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新城镇及大量新城区正在建设过程中。因此,城市规划人才进行物质性规划的技能培养仍然是当前规划和建设的需要。规划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建筑和市政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础。同时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人才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

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应当是多类型、多层次的。高职高专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其中较具特色的一大类,这就需要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基础来确定各自的重点,培育强项,办出特色,这是本次制定高职高专类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其次,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不同于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力争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而本科教育则不同,本科教育注重的是宽基础、厚学识,力争知识面尽量覆盖整个知识领域的教育模式。如果说本科院校培养的城市规划人才注重的是规划设计方面,那么我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培养时间、方式、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城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侧重在制图和管理两个方面。因为,在设计能力方面,高职高专院校不可能在绘画基本素养、设计基础等方面投入过多的教学精力,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会出现太多的设计基础课程。例如,本科院校重要学习三年的美术课程,我们在制定07级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只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了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学科的综合知识都在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目前国内的状况是规划设计人才明显在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如果说规划设计可以跨地区流动的话,那么规划管理人才则必须具有稳定性,这一点也应该是我们这样的地方院校对人才市场定位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对于以管理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就应加强管理、法规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行政能力的培养,对于设计类的课程则可偏重对规划、设计方案的评析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CDio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74-02

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我国经济和工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正处在从低成本、低创新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高创新的技术密集型转变特殊工业化阶段[1],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新工程技术人才来推动经济转型。工程教育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2]。我国是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国,但不是工程教育的强国[3]。目前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奇缺,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即满足质量又达到数量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中国高等工科院校伟大历史使命。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4],对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校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地方性高等本科院校之一。“卓越计划”实施以来,立足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定位,挖掘自身优势,凝炼办学特色,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目标,结合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体系,调动系企生各方积极性进行深度合作,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CDio与“卓越计划”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6]: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任务是在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工程教育开放、工程教育标准等。“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而CDio是实现这个目标合适的手段之一。“卓越计划”为推动CDio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CDio的进一步深化。

2计算机类专业行业特色

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情况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需求脱离[7]。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培养目标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在本行业的需求及行业特色,就业市场导向不明确是主要的问题。

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产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8]。计算机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划分为三类[9]:(1)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3)应用型(信息化类型)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目前,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计游戏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嵌入式)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我校计科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以行业为标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3改革措施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如下改革:(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全校以专家讲座、报告、会议、沙龙等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探讨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广并鼓励教师实践应用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改革的共识,凝聚了改革的合力,活跃了师生教学思维;(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作为省属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我校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辐射全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不求大求全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计科于1999年开始招生,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我系率先提出并实施“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个专业两个方向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动态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大三一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采取“3.5+0.5”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学习可以与学校应修相关课程置换获取学分。该模式与卓越计划思路一致,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很好的改革基础。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4)创立人才培养“校企生”合作机制。从2006年开始我校为计算机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8个。积极探讨能调动系部、企业和学生的合作机制,让系部在校企合作中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教师福利等方面收到实效,让企业在联合培养中得到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及节省企业人才培训开支等方面获得经济利益,让学生能真实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提供渠道,实现“校企生”三赢;(5)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加专业加特长的“1+3+1”课程教学体系,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必修、专业限选、专业任选)+专业技能特长,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以企业实践项目来驱动进行教学改革;(6)建设工程实践教师队伍。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学校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较深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和丰富行业工程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指导教学,辅导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提高工程教育能力等。从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保证了“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质量;(7)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渠道反馈质控体系。为了切实落实好“卓越计划”战略,我校建立了一系列保障质量的管理制度,在组织、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体系。建立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多方信息收集渠道和反馈机制,逐步完善学生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卓越计划”顺利实施。

4结语

我校在实施“卓越计划”以来,通过连续三年信息反馈渠道收集的反馈意见中,计科专业毕业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模式及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达100%,企业、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我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评价极高。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制度和机制上下工夫,改革常规制度、分配制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我校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高校之一,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学体系与社会实践环节的有机对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有华,翟慧萍,邵岳,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9):74-76.

[2]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3]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3.

[7]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7-56.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林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76-03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林科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型高校。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了“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此次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学校,家具设计和轻化工程专业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一、基于“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科技等通识基础知识以外,还要通过实验和实训培养基本的实践技能,通过在校内外广泛深入的实践,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通过强化专业技能,增强工程意识,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和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分为基础通用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部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校内实践,课外实践、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在江苏省省内高校实施。

(一)培养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3],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4],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5]。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上规定明确了高等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提高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迫切的要求,用人单位、家长都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升高,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能力弱。他们走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本专业岗位的工作。第二,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无法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应用,并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第三,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实践能力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讲解的理解,也是拓展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大量机会,让学生在在校期间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研究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注重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卓越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每年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鼓励学生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研训练,构筑卓越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一)构建分阶段培养体系

低年级阶段以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等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结合课程实验、专业导论讲座,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着眼于“以学为主”,强调知识和科学实验思想的积累,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为后续培养平台打基础。

高年级阶段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聘用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进行授课。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科技竞赛、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形成高年级阶段的培养体系,着眼于“应用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半年到一年,在企业做毕业设计,使学生在毕业时应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产工艺及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工程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一定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专业和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层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南京林业大学从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入手,建立了循序渐进的“素质―能力―创新”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名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在工程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得到提高。最后,要突出创新,要在忠于科学事实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教学实施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行业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的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实践条件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学习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全部累积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以强化工程实践训练。

以南京林业大学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例,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1年,规模为30人的小班。此培养方案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十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细化成69条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培养标准,对相应课程考虑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单列,学生提前进入生产一线,在企业学习和实践1年。其中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从原来占总学分28.5%的比例提高到46.5%。根据企业要求,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内容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贯穿于本科全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在制浆造纸行业能够从事工业生产、工程及项目设计、新产品开发、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南京林业大学具有较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尚十分欠缺,为此,南京林业大学除了对专职教师进行有计划的企业培训,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外,同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6]。

2.创造开放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南京林业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采取不同形式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全校各类实验室,包括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均不同程度地向本科生开放。通过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工作量补贴、奖励课外实验实训学分等措施,也通过计划外和计划内实验、各类竞赛、学生科技兴趣活动等方式,不断促使各类实验室开放。学校不断拓展实验室开放内容,除了课内实验项目对学生开放以外,还设立了丰富的课外实验项目,学生可以预约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实验,在开放形式上分为全面开放和预约开放。这些措施的实施,也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断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南京林业大学也存在实验室面积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建设经费紧张等问题,为此,学校分层次统一配置和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学校建设,二是以企业为依托,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同时配置优化,构建开放式共享平台[7]。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突出点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约一年,南京林业大学和企业密切配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也是南京林业大学“学以致用”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南京林业大学共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99个,为了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质量要求,切实发挥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校对建立实习基地出台了各项具体规范,为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成为合格的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对实践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共同进行考核与评价,其中,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学校进行单独评价,在校外企业的实践环节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评价。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三、建设思路

(一)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

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和社会需求,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对现有专业进行内涵建设整合、增设和改造,逐步建成以林科为特色,以大资源、大生态和大环境类专业为优势,形成多学科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专尖结合、工程管理与工程应用相互渗透的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环节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质量标准。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通过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为纽带,探索适合拔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课程兼修制。深化高校与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一批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运用能力。

(三)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意识,做到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狠抓教学质量的工作重心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不动摇,形成“校―院―系”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强化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和教学辅助单位的负责人是管理和服务教学的直接责任人的使命意识,在全校形成人人重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保证生均经费逐年增长;细化预算项目分类,支持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完善卓越计划内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教师热心投入本科教学,在教学成果认定、职称评审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充分体现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2]王燕霞.以“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为平台,提升工科类

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3]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

的报告[R].2005.

[4]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的意见[R].2007.

[5]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

[6]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

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