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8:10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1

【关键词】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通过对急诊手术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完成急诊手术347例,男181例,女166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前诊断:胃肠穿孔45例,肠梗阻36例,颅内出血3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脏器破裂37,开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52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89例,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56例。

2安全隐患

2.1法律意识不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1],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2人力资源短缺,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我院手术室开放手术间6-7间,共有护理人员17名,每天白班人员12名。2年以下护理人员占30%,人员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抢救。

2.3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2.3.1接错患者对急诊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很少,急诊手术患者无腕带,护士疏忽大意,未认真履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导致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

2.3.2手术物品清点核对制度执行不力,有手术物品清点不清、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隐患。

2.3.3手术部位错误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不力,某些双侧器官等部位手术,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面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手术进行时巡回护士、麻醉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极易造成有手术部位开错的隐患。[2]

2.3.4发生药液、血液相关的差错“三查七对”执行不力,有用药错误的隐患;“三查八对”执行不力,有输血错误的隐患。

3防范措施

3.1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

规知识,并将医疗法规教育与“三基”操作训练相结合,严格考核。

对发生差错或护理纠纷要进行分析,从法律的高度来认识产生纠纷的

原因,使全体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并懂得在护理中如何运用法律手

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3.2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我科从2013年5月起新增护理人员4名。白天开放手术间7间。安排护理人员14名。夜班安排一线护士2名,二线护士1名,三线护士1名,满足夜间急诊手术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应对能力的培训。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3.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3.1如急诊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核对各项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腕带,手术部位标记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查对。确保手术安全。

3.3.2防止物品遗留体腔内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洗手护士提前15分钟上台,仔细检查台上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等,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做到4次清点核对: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时。清点器械、敷料等,每次巡回护士逐项记录好,以防遗留体腔;采取跟台制;无特殊情况,术中常规不更换洗手护士,以减少交接不清发生差错的几率。

3.3.3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间前,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3.3.4防止用药及输血发生的错误手术患者术中带药,手术护士用药前应明确患者的过敏史以及有关药物的皮试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术中输血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按照输血登记表执行操作并作好登记,输血登记表随病历保管并与病房护士交接。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后再执行,留下安瓿于抢救完毕与麻醉医生再次核对并登记。

我院手术室通过制定及严格执行有效的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率达由实施前的92%升至98%,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护理要点和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发现手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2

关键词:护理;安全;潜在隐患;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性、流动性大、责任心强、要求高、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多各种疑难、危重、微创手术的开展,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接患者错误未严格查对、术前患者情绪紧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送错手术间。

1.2接送患者时有碰伤,摔伤或坠床的危险出入房间时未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或手术推车性能不好,固定不当,下楼时无人协助,未拉床挡。导致患者摔伤,碰伤等意外。

1.3手术错误因术前未注明,未仔细核对病历。

1.4物品清点错误术前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未仔细清点,导致物品遗留患者体腔。

1.5电灼伤因使用高频电刀时患者皮肤与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潮湿,电刀使用不当。

1.6术中用药,输血错误标识不清住,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药品未做到分类放置,执行医嘱有误等。

1.7术中神经受损因双上肢外展过度,时间较长,导致神经功能受影响。

1.8冻伤手术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当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冻伤。

1.9压疮因手术过程安置不当,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冻伤。

1.10引流管脱落因手术中固定不妥,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未注意放置。

1.11手术病理标本放错,遗失,申请单遗失。因责任心不强导致错误遗失。

2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责。加强专科业务技术培训,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制定相关工作流程。

2.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强化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腕带,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各种检查结果,认真核对。

2.2.2手术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特殊情况需要换人。交接人员当面点清台上所有器械,敷料及一次性物品。

2.2.3送患者回病房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术中大致情况等。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3.1严格执行患者查对制度,对手术通知单,病历,腕带。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工作,需取下金属物品及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法等。确保病历,腕带与自述相符。方可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2.3.2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术中,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严格清点核对记录。

2.3.3手术开始前认真检查各种无菌物品是否灭菌合格,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大小型号是否合适。各种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2.4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对所有器械检查,整理摆放整齐,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与护理记录单上核对无误方可关闭体腔,结束后再次清点。

2.5相关安全制度落实

2.5.1防止接错患者,特别是术前过度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必要时询问家属协助核对。

2.5.2正确使用电刀。确保负极板放置正确,患者身体不可接触金属物。接送患者时拉起推车防护栏,进入房间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注意术中保暖。

2.5.3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1d医生应在手术处做好标志。

2.5.4术中防止用药错误,药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楚,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备查。

2.5.5术中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签名。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溶血反应。输血结束后空血袋保留最少24h备查。

2.5.6术中保持患者处于功能位时舒适,正确使用垫,防止四肢过分外展牵拉,对压疮做好防护措施。

2.5.7防止管道脱落加强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妥善固定全麻患者,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拔出导管。

2.5.8术中取下的标本妥善保管,加入固定液。确保检查单,标签,登记本一致并签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生)及时送检防止标本遗失。

2.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6.1防止交叉感染,所有手术器械集中至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确保灭菌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特殊感染手术按特殊术后处理。

2.6.2无菌物品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分类放置,标识醒目,定期消毒灭菌、检查。

3结论

安全工作必须全员动员,全员参与。以营造时时讲安全,事事抓安全;人人懂安全,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3

1护理安全问题常见类型

一年来,手术科室护理组通过临床深入研究,把护理安全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见下表。

2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表中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

2.1内因

2.1.1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护理操作不规范等是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2工作时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

2.1.3自信凭印象。

2.1.4a知识储备不足。

2.1.5工作计划性差。

2.1.6了解病情不充分

2.2外因有:

2.2.1护理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

2.2.2工作时受到外界干扰,如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多次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或接听电话。

2.2.3对实习生管理不严格。

3结论

(护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术科室05年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收到较好的效果,与去年同期相比,护理安全问题发生频率明显降低。

3.1强化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05年,护理部加大了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手术科室护理组对全体护士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严格考试,140名护士参加考试,总成绩在84分以上。通过这种强化学习,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了。

3.2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是防范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的关键。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核对制度;护理操作规程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必行性和科学内容。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必需严格核对,不能心存任何侥幸或凭主观感觉,同时还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每个操作步骤,一旦疏忽或精简步骤图省事就很容易导致问题发生,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我们每次检查的必检内容。

3.3加强护理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防范护理问题的保障。各病区除了配合护理部的基础培训工作外,05年按护理部的要求,认真对新老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的计划培训,巩固了专科知识与专业技能。

定期对不同年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尤其是对年轻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掌握为患者服务的本领,准确、及时地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以适应当前护理发展的需要。

3.4加强实习生的管理是防范护理安全问题的关键,我们医院实习生较多,应该严格管理,防范于未然。

3.5良好的护理环境是防范护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

明亮、清洁、安静的工作环境能使护理人员身心放松,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而病区内人员偏多,环境嘈杂,再加上操作中不断回答患者或家属的问题等等,这些外界干扰会打乱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及护理思维,是导致护理问题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每天上午工作量大,问题发生率较高;每天中午和夜间探视人员较多而工作人员又只有1~2名值班护士,问题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思想应高度集中,严格查对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操作的准确性,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问题的发生。

3.6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素质,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力度是防范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护理安全问题发生原因分析时,应该考虑管理者方面的原因,护理管理者对事务的发展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只有预见性才能发现事务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从而采取具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防止事务在发展中呈偏态发展。如病区护士长应根据容易发生问题的时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每天上午工作量大,问题发生率较高,应增加护理人员;中午和夜间值班护士一个人过少,应弹性排班,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另外,护士长应注意护士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班次,确保护士在工作中精力充沛,思想集中,减少问题的发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防范护理问题,做到警钟长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4

1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省梅州市5140312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省梅州市514031

【摘 要】手术室作为治疗、抢救、开展各种高危、疑难和微创手术的非常重要的场所,不可避免在手术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理医疗纠纷明显上升,这与手术室护理所存在的突出的安全隐患有密切关系。降低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是当务之急。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有效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对于患者和医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疗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之下,如何消除医疗服务隐患、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是当前医院关注的焦点。为此,下面本文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案例情况,来具体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水平。

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技术方面的隐患

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直接关系的便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等。手术室承担着比较特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要有较广的知识范围、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而且,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水平过低便会导致护理隐患。

1.2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行为不当。比如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由于不当的护理行为,容易造成体位不当,导致病人发生压疮或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甚至出现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伸张而造成的神经受压。第二类是仪器使用不当,使用前未试机,或者出现临时故障,导致仪器的污染或脱落。

1.3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所产生的隐患

因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理管护理隐患是比较多的,部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在手术室当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了手术室护理风险。而且在手术之前以及关闭体腔之前,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清点器械、敷料和缝针的现象,错误的操作可能会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等等隐患情况。

1.4用药失误带来的隐患

医疗纠纷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用药有误而引起的。一方面在输液或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因为查对错误或者摆放错误而造成了药品的误用;另一方面,在护送途中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遗失是病人的Ct片或者是X光片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5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

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比较紧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所以护士的精力比较分散,容易出现隐患。同时还存在着交接班不认真、手术当中医生叮嘱不仔细记录、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未及时发现等情况。

2有效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建议

2.1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有效防范当前手术室护理隐患的主观措施。为此,从护士角度出发,要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医院方面出发,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护士查房制度,通过安全护理提示牌来减少操作隐患;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2.2认真落实护理安全责任制度

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核心制度,要严格落实。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行个人护理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制定出详细的奖励处罚细则;第二要落实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危重病人救治制度,要掌握消毒隔离的要则,熟知和掌握各项医护制度的规则和要求。

2.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穿刺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操作技能。由于患者在术后受到药物和穿刺的刺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穿刺困难,而且在术后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为了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性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静脉穿刺技能的牢固掌握。

2.4手术前后做好与病患的沟通与护理工作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手术的进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手术前易紧张,所以手术室护士在转运患者时要态度和蔼,使患者情绪放松;在手术进行时,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证自己精力集中,术后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并细心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3结语

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安全是核心要素。而安全医疗的基础就是安全护理。手术室是安全隐患高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素养是降低隐患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上述安全隐患的分析,我们应当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上述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热孜古丽·库尔班.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08):63.

[2]程慧梅.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268.

[3]郭伟.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715.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5

【关键词】肿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1]。与其他专科相比,肿瘤科护理更存在复杂性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为了保障患者治疗、提高护理安全,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肿瘤患者以下护理环节的管理。

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工作目前我国存在护理人员相对匮乏,超负荷工作情况普遍的现状,这十分不利于护理人员的人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建议各相关医院更加合理地配置已有人力资源,将安全隐患消除到最小。比如改革排班制度,根据医院患者情况科学运用弹性排班制,在中午班、夜班、节假日适当增加人力,可缓解值班护士的紧张心理,又可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重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环境护理安全文化是指护士对于安全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它决定了组织对于提供健康服务和安全管理的承诺和能力。王晖[2]等的研究显示,全面进行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将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护理人员应将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认真学习卫生护理人员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认真履行保障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规范,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总之,构建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医疗文化建设,可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三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质量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够有效的保障护理安全。肿瘤科护士要意识到肿瘤病人的特殊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的生理病理知识和用药特点。所在科室要持续加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护士做到上班时不串岗、脱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人在班上、心在班上,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四建立肿瘤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专科专病护理规范建立肿瘤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对参与肿瘤治疗,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各种治疗严格遵守肿瘤专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放化疗规范。充分认识到化疗药物输注不同于普通输液,凡化疗病人护士应多巡视,细心观察,对化疗渗漏正确处理,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特点,重点培养穿刺护士,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五注重沟通艺术,提高沟通内涵肿瘤科护士更要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更多的爱心。要理解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对患者过激的语言及行为给予体谅安慰,增进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信任。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阶段,将保密性护理与公开性护理相结合,尽最大努力提高满意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将自伤自杀等恶性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六开展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专科化的护理学习并善于运用新理论、新技术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凡肿瘤化疗的病人,积极开展piCC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化疗药物的给药安全,同时针对肿瘤专科疾病的特点,严格遵守肿瘤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护理规范。护士在化疗中应严格巡视,对化疗渗漏正确处理。对遇到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护士应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其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护理安全是护理人员不变的追求目标,直接关系到病患治疗效果。2002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应更加注意识别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学习防范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减少和杜绝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共同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351.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6

1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生物、化学因素在进行急救作业和护理过程当中,时常会接触到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体液和有毒气体等,因为疾病没有进行明确诊断,而在急救过程中又不知道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所以急诊护士成为了潜在感染的高危群体。而医院常用的一些消毒剂,像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戊二醛等又会对呼吸道、皮肤、薪膜产生刺激作用,受到刺激会有头痛、咳嗽、胸闷等症状,常时问刺激还会导致肺水肿哮喘、癌症、职业性皮炎等疾病,可能还会诱导细胞变异、致畸形、致癌,而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会更多的接触到这些消毒类药品,带给她们的危害就会更大川。

1.2机械性的因素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在急救的过程当中会有使用各种锐器的时候,例如手术刀片、碎玻璃、注射针头等,由于神经干度紧张,还有时问紧迫,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及容易损伤皮肤薪膜,意外被刀割伤或针刺伤。之后被沾染到性不明的液体、血液、分泌物等还会被感染如各类肝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艾滋病等一些血液病,接触或是被针刺污染血液而被感染HCV的机率是1.8%,感染Hn的几率是0.3%

1.3物理因素急诊环境有时会处于混乱状态,中问有患者的呻吟、有家属的不满声、有人员来回走路的声音、有各种仪器发生的声音、有电话声音等,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专心抢救患者,同时需要面对混乱的工作环境,也会使护理人员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压力加大,长期这样,护理人员则会出现疲劳、头痛、胸闷和烦躁等表现,再有护士还要送患者去做各种检查,在急诊抢救室内,护士还要接触X光机和床边X光机,虽然接触范围不大,但长期接触会引起各种病变,如癌和畸形等。

1.4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危患者,而且有时还会出诊参加急救任务,工作具有较大压力,所以护理人员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和应激情况,还有目前医疗环境条件不能保证,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也不易处理,人们过于强调自身健康,但内科常常达不到患者的治疗要求,再因为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问长,护士在面对患者时的态度有时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与患者不能做好及时沟通,经常发生投诉事件,有时还会出现打伤护理人员的现象,另外还有的患者是打架或酗酒患者,这些患者的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也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这些外部因素再加上过大的工作量,会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过大,因此会出现高血压和血管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2防范措施

2.1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意识要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工作,可以使护理人员准确了解自身情况,正确认识职业损伤,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的预防意识,依据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定期体检,同时注意预防接种各种疫苗,如果出现职业损伤,则需立即登记并上报,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积极治疗。

2.2生物、化学因素的防护在处理医用垃圾时应该使用达到规定要求的防漏而刺和密封锐气收集器,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发生污染,要求护理人员准确应用消毒剂,应该在戴有防护面具和手套的情况下取用消毒液。洗手时要严格遵守六步法,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3机械因素的防护要正确操作锐器,防止发生锐器伤,积极预防各种血源性疾病传播。正确处理各种针头,使用过的针头要及时加装针帽,避免针刺伤手,有时也会遇到不易处理的患者,如酗酒者,这时要在他人帮助下操作。如果出现锐器伤就要马上挤出伤口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充分冲洗,用碘酒消毒,包扎,内科中会存在大量传染病,因此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还要跟踪和处理,要定期检查患者血液中的抗体,进行疫苗接种。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7

关键词: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33-01

护理安全指在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允许有范围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护理安全意义

1.1护理安全关系到患者预后

如甘露醇的使用,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必须高浓度、快速度输入才能发挥脱水、降低颅内压作用,相反缓慢输入不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作用还将延误病情、延长治愈时间,甚至危及生命;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液体,轻者加重患者心里负担,使患者情绪紧张,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更换引流瓶面低或不小心碰倒轻者可加重气胸、呼吸困难,重者导致患者死亡。

1.2护理安全关系到护理质量

如长期卧床患者不按时翻身或不到位同样可以形成褥疮,对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生命造成威胁,增加并发症。

1.3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底线

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1.4护理安全关系到医院的信誉

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闹事、负面宣传等对医院信誉、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1.5护理安全关系到自身利益

由于工作不慎出现差错不仅受到医院的批评、处罚,严重的还要遭受患者及家属的人身攻击。

2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管理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

2.1自身因素

(1)不安心工作。上班时间想其他事情、把工作之外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顶撞患者等。(2)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认为护理工作没前途,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产生改行的念头。(3)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权益。(4)不懂装懂。新参加工作的护士遇到不会的问题碍于面子不请教老师,按自己想法做,埋下医疗纠纷隐患。(5)责任心不强。时间针不按时执行、测量生命体征不测呼吸、或新来轻患者认为没什么只测体温。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6)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2.2管理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护士的工作量加大了,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思想教育薄弱,安全意识不强,职责、制度、常规落实不到位,对专业理论、技术训练重视不够,管理不力,要求不严,好人思想严重,检查不够。这要求护士长应常督促、常要求、常检查、常提醒哪些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哪些还没做。

2.3物质因素

现有设备陈旧不齐全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药品不齐全。

2.4环境因素

(1)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合理。目前很多基层医院仍存在护士站、治疗室不分开,严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存在及大安全隐患。(2)环境污染。(3)病区治安。医闹或患者酗酒闹事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人身受到攻击。所以要加强医院治安管理。(4)社会环境。医护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决定着医院的命脉。医院要稳步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住院环境,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5)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

2.5患者因素

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患者的不良心境,患者的自身素质。

3防范护理安全风险

3.1加强关键患者的护理

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疑难患者、新入院患者、转科患者、接受多种特殊检查的患者、有纠纷苗头的患者、情绪波动的患者,这些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变化快、易出现纰漏。应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主动沟通,认真交接。

3.2加强关键时段的管理

节假日、早上、中午、晚上,这些时段在岗人员相对较少,护士承担的工作量大,年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经验不足,易出现问题。所以这时段上班的护士更应加强责任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3.3加强关键人员的管理

新进院护士、实习生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对护理程序不够熟悉,是发生护理安全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督、培训,护士长排班应考虑新老搭配,对实习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3.4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患者交接、患者转运、管道护理、压疮护理、药品管理等应加强防范。

3.5加强重点科室监管

急诊科、手术室、妇科产房、新生儿病房、抢救室等,这些科室危重患者多,风险大,涉及面广。护士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易出现问题,应加强监管。

3.6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是护理人员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准则,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

3.7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

护士要正确认识病人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加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这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护士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3.8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护理工作是神圣的,我们要用智慧代替鲁莽,让错误成为财富,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源,完善建立一套制度和流程,积累更多经验,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8

【摘要】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患者在导管室的安全,也成为了导管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导管室是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导管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直接决定看患者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性命安危,良好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让患者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和生命保障。

【关键词】导管室;护理质量;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导管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导管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导管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本文浅谈一下导管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

1.1接错病人

手术通知单上床位不符、手术医生写错、手术名称写错等,接送病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流程仔细核对病人信息,以至于接错病人。

1.2术前,患者在恢复室即发生病情恶化等紧急情况

由于术前没有做好心理护理,病人过度紧张,或者等待时间过长,或没有按时饮食,均易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1.3患者发生跌倒与坠床

介入患者大多数是年老体弱者,有的腿脚不灵便,导管室的地面光滑,手术床比较窄,很容易发生跌倒与坠床。

1.4输液液体外渗

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入路大多数为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成功后,体内要达到肝素化,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肝素钠,因此静脉通路的通畅至关重要,其同时也是术中给药抢救的重要途径。

(1)病房带来的留置针没有检查。

(2)新置入的留置针穿刺失败未及时发现。

(3)特殊药物刺激血管。

(4)术中患者不适,烦躁。

1.5有感染的危险

(1)无菌技术、无菌操作不严格

(2)无菌物品管理不规范

1.6配药、给药流程出错

(1)执行口头医嘱流程错误

(1)药液未按要求现用现配,放置时间过长。

(2)未做到三查八对,拿错药,配错药,给错药。

(3)给药方法错误,药液未进入体内。

1.7术中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1)护士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

(2)科室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不完善。

(3)排班不合理,未做到新老搭配。

1.8术后护送患者途中出现紧急情况。

常见于术后没有医生护士护送回病房,病人中途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处理,甚至耽误抢救,导致严重后果。

2.防范措施

2.1科室制定完整的接送病人工作流程

负责接病人的工作人员拿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位、年龄、手术名称、主管医生等,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将患者接入导管室,并填术接送单。

2.2(1)进行手术前一日访视。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资料,可对术中高危操作起到有效提示和防范作用,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让导管室护士由封闭的手术间走向病人床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术前宣教可以缓和病人的紧张情绪,也可以体现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增进互信,减少医患纠纷。

2.2(2)合理安排接病人的时间。病人在恢复室等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恢复室安排专人监管,备好急救药品及仪器,对于高龄患者以及病情危重者要重点防护,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治疗与抢救。

2.3病人在导管室内不能随意走动,如有事应有专人陪同,行动不便者应有轮椅转运,病情危重者平车转运。术前,护士应将患者安全送至手术台上,安置好。

2.4手术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首选浅静脉留置针,术前一定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危急重患者必要时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一般选择上肢大血管,远离关节部位,防止术中关节活动造成液体外渗。

2.5在导管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导管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介入术中用物大多数为一次性,包括吸氧管、传感器、电极贴片、手术包、各种导管等,在打开之前一定要核对名称、灭菌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打开。

2.6术中医生下口头医嘱,护士应完整复述一遍,无误后经两人核查,正确给药。给药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药液现用现配。经小三通给药时切忌关闭静脉输液通路,以免药液推入正在输注的液体内。

2.7导管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要求导管室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导管室专科技能及应急能力,才能为患者的生命提供安全支持。因此,良好的应急能力是导管室护士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导管室护士的工作能力。在排班上应将业务不熟悉或业务水平较差的年轻护士,和工作认真,有一定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的老护士搭班,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8术后,由接送病人工作人员和手术医生共同协助送病人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区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在术中的特殊用药及术后注意事项。

导管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导管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为确保手术患者在导管室的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为一名导管室护士,应树立安全第一,强化自我的护理安全意识,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9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0-02

当前各大医院的兴建及国家的支持,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医疗护理也相应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也持续增加。市场的增加,竞争的激烈,使得对医护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1],而目前全国很多医院护理质量的偏低,进一步促使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纠纷的频繁发生,医护人员的社会声誉下降。在护理工作中,质量问题的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安全问题,所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都是有着很大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我院妇科的护理经验及调查研究,总结我院妇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应对的管理措施,为大家提供参考。

1以下是我院妇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分析:

1.1药物和机械性原因导致的隐患:药物隐患一方面是医院医护人员缺乏,一个护士通常要照顾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人,工作内容繁杂,有时药量不准确,医嘱不到位,用药失误,另一方面,也是患者自身导致的过失。机械性原因如病人上下床,尤其在有些患者刚动完手术,很容易发生损伤。病房的地面,物品的堆积等都容易对行动不便的患者造成安全隐患。

1.2患者身心状况导致的隐患:妇科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导致有些疾病在目前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这些因素都很容易让患者出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问题。在实际的过程中,有的病人不顾身心状况,或由于其他原因得不到更加有效的治疗,使得妇科护理工作做不到位。还有些老年病人思想观念局限、缺乏子女的关心、生理机能的下降等原因,遇到自身病痛折磨,容易消极。

2安全隐患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原因分析:

2.1制度上的不完善:譬如在对护理操作各方面的工作具体规定没有说明,也没有具体的奖惩方案,对于轮岗制度,人性化缺乏。各种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查房制度等,都没有给与相应的具体规定,而有些护理人员又缺乏责任心或操作错误等,导致患者的伤害。

2.2医院相关部门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医院相关部门缺乏重视,不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专业人才的大力引进,也缺乏管理制度。对于医院内护理设备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更新换代,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2.3医生及护士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医生和护理人员欠缺,而医院患者数量过多,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必将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多,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安全隐患增多[2]。另外,当前国内的大部分医院的很多护理人员知识水平、自身素质不高,在遇到棘手的实际问题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处理。

2.4患者自身因素:治病救人不是医护人员全权掌控,对于治病,医护人员的努力,最终还是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支持。某些患者,由于得病,自我调节不到位,心理压力大,忽视医嘱匆忙出院,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而后是疾病加重,更是给今后的护理工作增添压力。尤其老年人,想法不积极、心理承受力弱,容易产生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3安全隐患的消除策略

3.1提高护理环境。对妇科病房的设备定期检查和更新,病房和走廊过道铺设防滑地毯,光滑处要有警示牌,对于病人的日常活动,除了要让护理人员悉心照顾,也要让患者家属掌握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

3.2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术,同时要求在平常的工作中强化自己与病人的交流,并且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另外要认识到自己与患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关系,要给与患者自身的尊重,细心关心患者生活,加强心灵交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3],帮助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中还能树立起坚强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3.3患者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提高。患者要配合医护人员,在医护期间,对于自己的大部分日常生活,尽量要求有医护人员或家人陪伴,对拿不定的事不能擅自做主,遇到困难也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士的护理,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4总结

加强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要切实落实各项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服务。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医技能力,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细节[4]。

参考文献:

[1]蔡瑾瑾.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22):4382-4383.

[2]施亦佳.妇科住院病人安全隐患及干预措施[J].全科护理,2010,8(5):97-98.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篇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是治病救人的场所,而手术室的护理强度大、内容多、护理所需时间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医患矛盾[1]。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12.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1±11.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安全隐患分析分析观察手术室护理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由于手术室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加之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有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够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突况不能很好把控,不能正确处理。(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有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不细心,可能出现将患者放错手术室、对手术物品清点错误、查对器械时出现遗漏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医疗垃圾,造成污染;不熟悉医疗标本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分类贴好标签,导致送检时标本混乱,无法检验。(3)手术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很多流程都需要有章可循,陈旧不合理的制度容易造成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密切关注卫生部的制度情况,如果制度有更新,医院应该及时将手术室的护理制度对应更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占2%;对照组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4例护理安全事件,占8%;观察组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涉及到多类护理人员,主要包括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器械,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核对患者信息,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合手术的,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要整理手术室,还原手术物品,做好交接工作[3]。手术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手术前认真清点物品、器械等手术所需,认真熟悉手术步骤,保证手术护理时不慌不乱。手术开始前20min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协助手术第一助手做好手术前的消毒、铺巾工作,及时收纳手术垃圾,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手术后及时清理手术用品,做好手术垃圾处理工作[4]。责任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手头每一件工作,如果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本研究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的人力资源,手术少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班,因为足够的休息能保证护理人员以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也能在手术多的时候长时间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深入掌握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老带新,新护理人员在老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5]。(2)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明确的操作流程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患者信息的查对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等,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选择,如果手术时间很长,手术过程中要适当为患者的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迫神经对患者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认真清点好手术用品,清理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保管好手术标本,处理好手术垃圾。(3)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卫生部的相关制度,根据颁布的新制度,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本院的制度,并及时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新制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出现二次错误,如果条件允许,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安全隐患的出现不可避免,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者:李翔宇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5-256.

[3]杜娟,李艳军,吴金玉.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