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8:58

规划分析篇1

关键词: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已经给城市中生活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对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城市交通学科特点

城市交通学科特点复杂,有工程科学的成分,也有自然科学的成分,更有行为科学的成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交通参与者的数量和出行方式也越多,其行为科学的色彩就越为浓烈。实践证明,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直接照搬国外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所起到的效果越来越有限,必须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才有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在解决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过程中,不了解国情的境外交通咨询公司已经很难在贡献有效的建议,更多的需要本土的研究单位,根据当地的体制、民情、地形、气候等特性,量身定做,制定适合城市的个通措施。城市交通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规划的定位应随城市规模的

变化而变化。

二、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新形势

1、城市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形势下,我国的城市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人口激增,迫使城市的规模成倍的扩大。大多数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都会选择从空间上进行结构调整,内部进行调整,进行扩张,与此同时,城市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局面,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且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发生变化后的产业结构还以区域化经济发展为特点。以上种种城市的新特征都是城市发展进步的成果,但是,这些新特征、新特点却为我国城市的交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2、居民出行特征变化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行需求大幅增长,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了交通紧张局面,居民出行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出行次数有一定上升,出行距离有较大增长,通勤出行比重有较大下降,机动化出行比重不断提高,小汽车出行势头增长强劲,出行方式选择日益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先的多人多次出行可能转变为一次相关的“出行链”出行,出行行为的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人口阶层分化明显,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通需求差异显著,人们对于出行的舒适度和私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3、关于城市交通本质的认识

根据城市特征的变化以及居民出行特征的变化可以看出,交通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很多国家和相关部门也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交通的本质,即交通是实现人和物高效移动的本质。然而,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和物的高效移动。因此,新时代的我国,要想发展,就必须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在我国,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还受到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必须将人、土地、环境作为城市交通规划中的要点来进行综合考量。

三、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

用地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源”,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强度、开发水平等对城市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交通方式需求结构、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运输系统效率等均起决定性约束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四要素为:地理特征,相对可达性,建设控制和动态作用,其中后三个与城市交通密切相关。城市交通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可达性、指向性和增值性,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城市经济布局调整以及城市人口集聚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1、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方法

传统的城市规划属于建筑学的分支,其很多方法都源自建筑学。城市空间的视觉形象是传统城市规划所关注的焦点。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城市问题日趋复杂,城市规划开始作为一门综合型学科独立出来。同时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哲学传统经由唯理主义到实证主义,进而转向证伪主义和人本主义,不断吸纳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伴随人本主义思想与现性不断结合,直觉经验与主观的规划方法将进一步融入理性的逻辑思考,使得城市规划日益科学化、精确化。目前在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规划要素以主观判断、定性分析为主,对城市要素系统规划多从构图和平面形式上进行研究,欠缺定量化的影响分析。所以,由于城市规划师和交通规划师规划方法与侧重角度不同等原因,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对于交通需求及交通网络方案合理性、可行性分析缺乏严谨论证,从而导致交通规划无法形成城市规划的有效反馈。交通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交通规划是由于缺乏对城市规划的认识,过分强调交通功能,以交通论交通,忽视与城市规划的充分协调。

2、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法》规定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工作体系。《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规同步审批与实施。城市规划的编制分两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五个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而城市交通规划只有三个层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和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从规划编制上难以完成对接。虽然城市规划各阶段均含有交通规划的内容,但基于交通规划法定地位、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没有对接,交通规划往往滞后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一般以城市规划为前提进行编制,使得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规划方案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

四、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

1、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2、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结束语

城市交通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小到关系着城市的交通便利,大到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面临着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新形势,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针对这些新形势对城市交通规划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岳振中.关于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1).

规划分析篇2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价值分析

1、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理相结合为指导的,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然后结合国家经济的发展计划,生态规划的目的是通过针对性的规划,合理高效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社会的增长需求,合理的运用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健康的再生能力。

1.1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的概念主要是通过生态的辨识和系统的规划。然后再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生态学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和计划生态系统的内部各种生态关系,从而达到改善系统的生态功能,从而达到资源开发的保护以及利用最大化和整个生态的适宜度。促进人类与整个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其中的本质是一种系统的认识和重新合理安排城市与环境的生态规划。

1.2规划的实施

制定与城市相对应的生态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生态建设,以确保本地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污染状况得到一定的控制。一切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潜力。在使用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不发生强大的破坏性的变动。生态建设建设性指标包括划分城市和乡村所使用的合理比例,划分出所在城市内所占用的面积,以及这么面积中道路,城市内工厂和住宅区的比例划分,然后根据划分面积以及资源容量,确定出所在区域的合理人口容量,资源的使用分布,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相应的生活设施数量指标。

2.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城市以及邻近区域的合理布局,以及对未来更好发展的科学预测,主要涉及了城市中的工程建设、市场经济、土地利用布局等。城市规划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的建设,涉及的范围也很广阔,主要涉及了城市中产业的布局,建筑的区域布局,道路建设规划的布局等相关市政建设。主要的内容有城市空间规划建设,道路的交通规划建设,以及绿化植物的建设等内容。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未来管理的依据,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命脉之所在。

城市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出规划期内所在城市人口的用地和规模,以及辖区内所有城镇体系的布局,根据功能和用途划分合理的区域。综合合理安排规划,前期确立大型公共建筑物,从而确定城市中心区的位置。根据位置的不同以及特殊性,因地制宜的提出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公共交通设施等各级工程规划。制定出旧城区的改造,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规划郊区用地等。结合城市建设规模,制定未来远景长景发展计划。

城市规划是带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在生态化现代城市的规划理论中,都有着明显的价值观痕迹。价值观的体现便成了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线索。

3.生态城市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生态学的发展对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态学通过环境的关系来衡量理解生物个体的发展,从而以一个特殊的视角去帮助人们建造一个舒适且合理的生态城市。构建一座现代化的传统都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城市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结合除了改变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空间结构,整个城市的生态化要求在传统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规划改造方法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不在能够复制以往的经典成功案例。对于城市生态规划而言,不仅意味着城市规划不能够仅仅只是一个生态学专家的专业领域。整个规划还必须提倡导性的建议规划,所得出的规划成果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结论,而是一个具有各方利益的妥协。通过城市的规划,生态化城市建设将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融合在同一个理论的框架之下,无论对于城市的规划,还是对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相对于城市而言,随着新的利益主体的加入,对于生态的规划与城市的规划的融入,整个城市体系就需要重新思考,整个城市的功能就需要加以调整,城市生态除了传统的设置之外,还需要增加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当然在城市规划的建设中也应该遵守生态的建设原则。

3.1着重生态建设优先

在城市建设中,着重生态优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相对于城市中的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应该把空气质量、饮水资源、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调节城市的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上,从而满足人体尺度,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类提供方便。强调人的居住环境,体现出以人为本,人和自然的互相协调。

3.2整体系统化

整个生态的规划和城市规划结合下,科学的配置,不断完善的城市生态类型以及布局,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布局,已达到整体的系统化,在大范围中的城市建设中得以复制。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彰显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大效益,充分体现出整个生态化城市的总体功能,保证整体的系统化。

总结:对于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而言,两者规划的融合意味着城市的生态规划不仅能够改变城市规划中的一个特殊规划。从根本上的意义来说,把城市生态的规划区别于其它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加凸显出前者存在重要性和地位,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模式的规划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传统城市规划体系中去,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两种模式的优点不仅仅是将城市建造为生态城市,两者的融合还能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更好的优化城市。

参考文献

[1]赵莉莉.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赤子(上中旬),2014,19:239.

规划分析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关系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规划分析篇4

关键词上海地铁上海轨道交通规划

1简介及概况

1.1简介

上海轨道交通,又称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0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14年4月,上海轨交全网运营线路总长525.2公里(不含磁浮、金山铁路,3、4号线共线段不重复计算),日客流峰值938.1万人次,车站共计331座。规划2015年底总计里程575.9Km,2017年底总计里程687.98Km,2020年底总计里程808.78Km。

1.2总体线路(见表1)

1.3线路形式

上海的轨道交通系统种类和线路敷设型式多样,有地铁、地面线、轻轨、磁悬浮等多种模式。对比之下,地下线路噪声低、景观影响小;地面线要求地形开阔,噪声大;轻轨对解决平面混合交通很有效,但影响城市景观,存在噪声、振动对沿线的影响,并留有永久的阴影去;高速磁悬浮电磁辐射范围较大。比较起来,地铁造价最高、工期长。在进行路网规划的线路敷设方式选择时,要在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经济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2上海地铁规划原则

2.1规划线路要尽量沿城市干道布设

主干道是用来联系重要交通枢纽、重要生产区、重要公共场所及其它重要地点的道路。地铁应尽量沿主干道布设,以满足城市居民由于工作、学习、休闲等原因外出换乘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地铁规划要保持城市形态与结构的系统性,通过地铁的建设加速上海的发展;同时还应与大型的人流集散点,如商业中心、体育馆、重要公共场所等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地铁这一市内交通的主要形式,为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应能够与机场、火车站、动车站等其它交通运输集散点紧密结合。

2.2路网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乘客提供优质交通服务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客运交通系统,与地铁路网形成了密切的配合。

在主城区以内为节省土地资源,地铁主要在地下建设,有条件时可采用高架,而郊区则应尽可能建设地面线以节省成本。上海为补充地铁网的不足产生了轻轨网方案,各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下:

a―a线:高桥―外环线,是浦东沿黄浦江的交通走廊,全长29km。

B―B线:外高桥―六里,是浦东另一条南北线,全长24km。

C―C线:嫩江路―人民路,是穿越浦西老市区的南北向线,全长21km。

D―D线:武宁路―中华路,加密西南部网络,全长12km。

e―e线:武宁路―军工路,是北部地区的东西向线,全长19km。

F―F线:西站―外环线,增加西部线路,减轻地铁一号线负荷,全长18km。

G―G线:武宁路―外环线,增加西北地区线路,全长8km。

2.3选择线路走向时,应考虑沿线地面建筑情况,要注意保护重点历史文物和环境

如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起点为华山路中间风井,终点为罗山路站。其中,徐家汇站-上海体育馆站盾构区间隧道从徐家汇站开始,途经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属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并且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需要对11号线施工、运营期间的影响作详尽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并且地铁列车运营时,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天主教堂作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对噪声要求较高。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预测并且在环保,噪声小的情况下,成功修建了隧道。

3特点分析

3.1运量大

通常来说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可以有效的减缓上海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尤其是节假日或特殊日子的拥堵的减缓,这对上海轨道交通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随着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地铁日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必将依靠上海轨道交通做保障,解决交通问题。至今,上海地铁累计运送乘客超过130亿人次,承担了全市近四成的公共交通客流。其为交通所做的贡献可见一斑。

3.2拉动周边经济

地铁建设是一项公共服务设施,其人流量大的特点确定了其周围的商业圈经济,而这些商业经济不仅为给地铁带来了商业利益,更是建成了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地铁沿线的便利店、报刊杂志、商场、atm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拉动了地铁沿线的经济。并且上海地铁连接了城市中心和郊区,地铁拉近主城与郊区的距离,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人口的聚集,有效地提高了郊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郊区的城市化。

4结语

上海轨道交通不仅是一种快捷、方便、环保的交通形式,也是上海文化的一部分。上海作为一线特大城市,其人口数量和建筑密度均较高,城市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地铁的建设可在方便城市交通的同时,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当然同时必须保证一定的运行速度和舒适度,成为市民进行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1]姜晓明,荆新轩,顾保南,叶霞飞.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4).

[2]齐明山,黄爱军,张海波.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盾构斜穿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分析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1(6).

[3]王惠凤.上海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经验[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3).

[4]曲海锋,刘晖.浅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1).

[5]金昱.上海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影响因素与规划对策[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昆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规划分析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城市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没有规划的城市就不能形成持续性发展。城市建设是以设计规划为遵循,根据设计做好时间计划,形成合理开发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定位,对城市整体进行规划设计,以发展为根本目的,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招商引资创造有利发展建设环境,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能够全面改变人们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空间,并通过规划设计,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形成舒适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改善,使城市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城市进行建设的遵循,对城市基本建设来进是十分重要的,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规划设计认识

1.1城市规划设计目标

对城市进行规划需要有一个总体目标,城市规划目标的设定能够表明一个城市的未来走向。规划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城市未来的分析,合理定位、科学规划,明确城市走向。城市规划目标需要保证人们生活工作良好环境,以此带动对城市改造与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实力,吸引人们关注,保证城市形象的有力提升,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走向标准,是一个城市是否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保障,规划设计城市时,需要多个目标集合,然后根据城市定位与功能,优中选择,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1.2城市规划设计综合性

城市规划设计并不是单一学科,需要对自然、社会学科、历史、美学、建筑学等全面熟知,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综合学科做好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这对一个设计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对城市设计师要求非常高,许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符合实际,大而空、华而不实,不符合当地生活习性,不但不能建设城市,反而破坏了城市协调。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发展各项因素做好抽象化逻辑提升,对设计师要求较高,需要有形象和抽象双象思维,城市规划设计并不是单一的,需要形成综合性,比如城市建筑需要和当地文化氛围、生态环境、周边景物相适应,在站得高看得远,站在全局、大局角度看待每一个细节,保证周全设计,精密思考,使城市设计更加协调,保证城市综合能力得以展现。

1.3城市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

城市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关乎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就需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形成城市规划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每一个公民都是权利和义务参与城市建设,城市修建、扩建时,需要专家、群众的参与,体现群众意志,这样才能通过建设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城市定位功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城市建设影响到生活质量时,人们才能理解,有所期盼。

2城市规划设计现状

2.1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调整,是对以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的过程,但当前来看,城市规划并没有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对城市发展来说没有起到任何的促进,一些规划设计时间过长,设计完成后,发现已经在建了,而有的规划不合理,没有预测到未来发展情况,规划设计出来的建设规模、结构、形象远远落后时展速度,总体规划实施无法紧跟实施进度,不能对城市发展形成一定的调控。

2.2城乡规划体制分割,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

城市发展向外扩展,一些城市的城郊结合地带不能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很多区域由于没有明确职责归属,多年没有规划与设计,导致城郊地带落后,形成三不管状态,城郊结合地带建设比较混乱,毫无章法是许多城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使城市规划得不到合理延展。

3城市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离不开对景观的规划设计,景观是城市的展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3.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景观是城市的文化与形象体现,良好的景观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品味,对景观进行设计需要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是一个城市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为了更好地体现景观特点,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证利用好周围自然资源,同时也要完美的体现出自然景观生态规律,使景观设计符合自然、符合规律,符合生态,形成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带,采取自然手法处理景观周边,营造舒适生存空间,形成持续发展。

3.2坚持秉承地方文脉原则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一个良好的设计能够把城市文化融入其中。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把握好当地文化情况,秉承当地历史文脉,对历史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扬和控制,使当地历史文化更加赋予内涵,塑造文化氛围和本土底蕴。好的景观设计是与历史相整合的,人们身处其中会感觉到人文思想,景观设计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符合人的生活规律,考虑人的需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人们生活需求,划分功能区,满足人们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各方面需求,一个环境宜人、景色秀丽、尺度适宜、亲切近人的魅力景观。

3.4经济适用性原则

景观设计不能违拗自然规律,需要遵从自然、遵从市场,使景观与当地经济规律相符合,根据城市用地规划需要,对景观合理设计规划,强调土地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打造标志性景观,使城市建筑、地产价值得到体现。合理利用现有的环境和地形,经济合理做好设计与开发,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营造简洁、明快景观带。

4城市内植物设计原则

城市景观需要使用大量的植物,只有根据城市定位选择的植物,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保证植物成活率,植物在城市中承担一定的功能作用,植物设计需要遵循科学适宜的原则。

4.1适地适树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非常重要,需要通过植物布局体现城市形象,那么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全面充分的考虑生态要求,在进行植物设计时,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基本原则,通过对不同地块的选择,以地带性植物造景为主,尽量采用适应性最强的乡土树种进行布局,乡土树种抗性强、生长好,利于成活。要想实现景观协调,选择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做好合理搭配,同时,珍贵树种也要适当选择使用,保证植物适配。

4.2生物多样性原则

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进行设计规划时,全面考虑到多样性环境条件,使植物、鸟类、昆虫、小型兽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生活,保证多样性空间,通过强化生态系统物种,实现多样性和群落发展,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城市经济增速推动了城市规划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规划,良好的城市规划不仅美化城市,还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持续、生态的原则,保证城市后序发展动力,拓展城市未来经济空间。

作者:董艳艳单位:五常市城市规划管理处

参考文献

规划分析篇6

关键词:配电网评估体系目标网架环网k型站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需求逐年增长,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10kv中压配电网网架的建设更是支接关系到用户的供电质量及可靠性水平,意义重大。

1中压配电网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城市电网及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电源不足等先天问题,配电网网架的优化规划一直是供电部门棘手的现实问题。随着近郊城市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对配电网网架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①现有配电网10kv线路以辐射供电为主,负载率过高,分段不合理,联络数过少,无法满足n-1准则;②现有配电网变电站电源点过少,10kv出线仓位过少,小容量中压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仓位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仓位利用效率低下;③网架不合理,线路长、用户多,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等。

2中压配电网评估体系

2.1评估系统的构建某电力公司经过了过去一、二十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信息系统,如电力营销系统、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等,特别是pms系统的建成,真正实现了基于gis系统的输配电管理,并使基于pms系统的中压配电网评估成为可能。

中压配电网评估系统的总体架构,评估系统从pms、scada、cis系统中采集数据,并经过匹配及分类存储,供评估系统调用。dsada系统目前正在逐步投运中,其全部建成将使得各级压配电站数据监控成为可能。

2.2评估指标分析对配电网现状进行梳理,列出现状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值。

对于架空网络,主要分析架空线分段/联络数、架空线分段容量情况、供电半径、负荷转移能力等。对于电缆网络,主要分析负荷转移能力、仓位利用率等,根据用户申请容量大小,制定相适应的供电方案。

3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结构分析

3.1“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配电网络,由于现有电源点布点缺乏,10kv出线仓位过少,小容量中压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仓位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仓位利用率低下。

考虑到10kvk型站接线方式清晰、灵活,其出线带继电保护,且10kv母线带自切,故障点判断容易,可较快实现负荷转移,具备较强的负荷释放能力,故在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

3.2配电网“分层分区、适度交错”的原则长期以来,10kv配电网网架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参差不齐的混沌状态,这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其主要原因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配电网网架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原则。在配网规划中,应该按照“分层分区、适度交错”的原则,理顺配电网层次结构,明确区块性质,做到结构合理,避免不同性质的配网结构无序交错。

将配电网分为2个层次:层次一由10kv专线、p型站(开环点前)、k型站及架空线主干线组成;层次二由p型站(开环点后)、k型站至p型站及10kv用户、架空线支线及杆变等组成。按此结构区分,层次比较清晰,结构较为明确。

将配电网络按区域性质分为“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在具体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的适度交错,以“简单易行、利于运行”为原则,避免过度复杂的网络结构。

3.3配电网目标网架结构目标网架结构应按照“分层分区”的思想,形成层次清晰、简洁明确的网架结构。对于架空网络,根据架空网络的发展阶段,采取图3的各种方案改造,确保调度运行灵活,负荷转移方便。

对于电缆网络,可参考图5的网架结构,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配电网发展的过渡方案,尤其对于环网接线,应有近期及远期的相应方案,对于规划方向不甚明确、环网成环可能性较小的地块,不宜采用环网接线。

在电缆网络分层结构中,k型站起着“节点”的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宜引导用户集中建设,并以k型站方式为主体,避免日后大规模改造。k型站规划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k型站单条出线负荷控制在4000kva及以下,p型站则接2000kva及以下大用户。

4配网建设的关键

4.110kv架空线分期建设方案10kv架空线宜采用多分段三联络的连接方式,达到“手拉手”和“n-1”原则。在架空网络建设完善过程中,须注意分段建设及过渡方案的考虑。①在初期负荷较轻的情况下,可采用“一分段一联络”方式,每回线路负载率宜不大于50%;②当线路负载率达到67%左右,考虑采用“二分段二联络”方式;③最终负载率以75%为宜,采用“多分段三联络”方式。以上不同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过程,并根据附近电源点的情况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4.2环网的过渡方案对于环网接线方式,应避免主回路电缆迂回,且主回路的环网节点不宜过多,力求缩短主回路成环的建设周期。

考虑到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环网接线模式应考虑过渡方案。在初期,考虑采用单环网接线模式,两条线路负载率不超过50%;随着地区发展,可考虑形成多分段两联络,每条线路负载率不超过67%,提高线路利用率;随着负荷进一步发展,可考虑建设第二环,采用双环网接线。

4.3k型站配置的数量变电站建设与k型站设置的关系与k型站所供负荷、变电站主变容量、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直供用户和k型站所供负荷在变电站所供总负荷中的比例有关。

在远期配电网络规划时,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0mva,平均每段母线可配置1~2座k型站;变电站主变容量为31.5mva,平均每段母线可配置2~3座k型站;变电站主变容量为40mva,平均每段母线可配置3~4座k型站。具体需视地区具体情况而定。

4.4k型站进出线的控制在电网建设的初期,电源不足是电网建设的主要矛盾。此时,可在地区内设置k型站,延伸10kv母线,增加10kv仓位,利用k型站取得的较好负荷释放能力。当负荷发展一定程度后,考虑改接k型站的进线电源,并尽量实现k型站电源来自2个不同的变电站,形成一定的负荷转供能力,以提高现状变电站的供电能力。

一般而言,建议k型站所供最大容量控制在12000kva以下。k型站出线若采用辐射接线模式,10kv出线数量可控制在6~12回;若采用环网接线模式,可控制在4~6回。在实际操作中,需视地区内用户、p型站或箱变的数量和容量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k型站10kv出线数量。

5小结

规划分析篇7

1、政策法规相对落后,开发秩序混乱,产权界定不清

2、缺少合理的总体规划

3、功能单一,深度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4、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二、城市道路交通问题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2、汽车增量速度过快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5、缺乏整体交通发展战略

三、新区新城建设的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目前县城东西区整体规划已制定,按照规划逐步出让土地,但是征地拆迁成为最难的工作,整体推进慢,需要资金量大。

2、出让土地存在长期闲置未开发利用问题,有些按批次开发,利用率低。

3、新区建设没有解决老城改造问题,独立独自发展。

4、新区开发理念落后,没有打造独特的人居环境、文化新城等特色,还是以传统的开发为主。

四、目前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目前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2城市规划缺乏权威和严肃性,规划随意性强。

4.3城市规划没有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4.4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体系不够完善。

4.5“规划脱离实际”情况依然存在。

4.6大拆大建,城市资源严重浪费。

4.7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4.8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4.9理论落后。

改进建议

1、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2、科学论证,理性分析,合理定位。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克服“想当然”和“追风”思想,采用先进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在更大区域内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做好城市的合理的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规划一经制定并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就要严格执行,坚持法制化、一贯性、连续性。如果频繁变更后,必将造成城市更新和保护工作的脱节和失误。

4、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任期政绩问题。(1)在其任期内,城市领导的行为——即动用地方财力的行为、权力边界应该受到法律约束,哪些必须经过当地人大的批准,或通过别的部门批准,都要有法律条文。(2)可以加强对城市领导人的任用和离任的监督,要充分利用好党内和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只有在这种体制和机制下才能做到科学规划和科学决策。

5、针对城市规划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基础工作着手,即从国民经济、社会基础资料的统计入手。如何科学、完整、准确、及时地把这些基础资料统计好,而且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现实跟踪,这个问题对城市规划很关键。

6、要从各地的现实出发,不断完善涉及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还要一步强化,要从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上来保证。规划制度出来以后,其执行过程、修改过程也要进行相应的立法。

规划分析篇8

根据电监安全[2008]43号文件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结合供电资源现状、上级规划及各矿井实际情况,按照《煤矿电力设计规范》等对各煤矿电源布点分布、变电站及线路进行设计和建设,并长远考虑输煤输电并举,力求规划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达到方案优、资金省、工期短的效果。矿井双回路电源建设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积极与地方政府、煤炭主管部门、国电、地电、设计院以及矿井周边协调各种关系,多方沟通,做到新建与改造结合、联合建设与独立建设结合、基建供电与生产供电结合、临时过渡用电与永久供电结合,以此顺利推进矿井双回路电源建设工作。优先采用GiS气体绝缘组合开关柜及KYn系列开关柜,提高装备水平。系统继电保护全部采用数字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有效降低煤矿供电事故对电网冲击,提高煤矿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全部采用数字化智能化二次设备,大幅减少二次电缆及触点式继电器的使用,提高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提高通讯速度,加大通讯数字容量。2.3.4统一6185通讯规约,避免规约转换或不兼容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供电建设和改造中的具体问题

昊锦塬煤业(300万吨/年)和昊锦塬煤业(180万吨/年)在蒲县境内相邻,设计新建昊锦塬110KV变电站作为两矿生产供电。该项目技术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因其电源设计取自现有的刁口110kv变电站和拟建的蒲县220kv变电站(其项目还处于初设阶段),所以接入系统无法审批,按正常程序昊锦塬110KV变电站还不能进行建设。经多方论证,由于两矿计划在2013年下半年投产,如不尽快建设,无法及时满足两矿生产用电。考虑到拟建蒲县220kv变电站的预见性以及现有可利用的刁口110kv变电站,决定提前建设昊锦塬110KV变电站和刁口110kv变电站供电线路,以确保新增一回可靠电源。将35KV线路临时接入10KV电压降压运行原因同富新煤业基建负荷为1800kw,设计生产负荷为6500kw。矿井原有一趟专线829线路(10Kv,LGJ-95mm2)引自管头变电站,为单电源供电。由于同富新35Kv变电站预计2013年5月才能建成投入使用,目前东团———同富新35Kv架空线路已建成(10.1Km,LGJ-240mm2),因此考虑将该架空线路临时以10kv降压运行作为矿井二回供电,以满足矿井基建期间安全供电需求。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允许电压损失、长时允许电流、机械强度等选择和校验。由于该线路原设计电压等级35kv临时以10Kv电压作为基建供电,因此本例只做电压损失分析。根据电压损失百分数计算公式:U%=u%pL=u%m正常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电网允许电压损失百分数为5~8%。查表知10Kv架空线路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u%=0.316%mw-Km(Cos∮=0.9)。经计算U%=5.75%,电压损失符合要求。该线路现已投入运行,确保矿井基建期间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盛平煤业(90万吨/年)是单独保留生产矿井,该矿原812线路(LGJ-120mm2,10kv)、805线路(LGJ-50mm2,10kv)均引自台头110kv变电站不同母线段,812线路为矿井专线,805线路为行业专线且线径细、线路年久失修,只能作为保安电源,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考虑到紧邻的原大宁煤矿(已关闭)852线路完好并闲置(引自吉县王家河35kv变电站,LGJ-120mm2,10kv),在本矿35kv变电站建成以前,临时租赁该线路作为一回可靠电源,该线路投用以来运行正常。

供电建设进展情况

规划分析篇9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各地建立起很多功能完备、环境良好、经济适用、符合当地特色的居住小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居住小区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在居住小区的规划方面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的规划问题,二是交通网络的规划问题。

一、居住环境问题

(一)居住环境规划中暴露出的问题

1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不合理,品质不高。比如,有些地段比较好、地价比较高的小区建筑密度过大;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人文性与地域性特征不突出等。

2小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单调。在小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原生植被通常被铲除,植物物种与群落多样性遭到破坏。小区的园林绿化多数是草坪、灌木、少量树木的模式,植物种类单调,生态环境不平衡。

3居住小区的人文环境混乱,服务环境欠缺,商业用房过多、过滥,而且商业服务设施的设置不能起到方便群众的作用,还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在一些居民小区的服务规划方面做不好,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小区在垃圾处理方面通常是将垃圾道设置在住宅楼梯平台处,所以垃圾经常臭气四散,对居住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一些小区建设对于居民的安全防范没有充分考虑,安全环境让人担忧。陌生人不需要身份验证就能够随意进入小区,使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都非常容易受到外来侵害。

(二)居住环境问题的相应完善措施

居住小区的环境是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灵魂。因为居住小区的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直接相关,所以居住小区的环境规划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实现小区居住环境的整合效益最优,必须吸取现代城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完善居住功能,提高品位,增加情趣。在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将环境的设计作为独立的阶段进行“精加工”。

1在建筑密度的设计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其疏密程度可以保证一楼光照时间作为参考标准。而且居住小区的规划应当重视人文环境,充分考虑当地的居民生活模式,使所设计的居住小区有机地融入其所在城市的大环境当中。如旧城改造项目中,新设计应当对古城风貌加以保护,保留其传统建筑的形式,并合理定位居住小区风格倾向,使小区既具备现代化功能需要,又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传统文化沉积。

2小区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自然形态下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要素,是小区居住条件良好的关键要素。在小区的规划中,应当对当地的地貌、地形特点给予充分考虑,在自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人为加入适当的、能够表现地域特色的设计,比如种植当地特色植物,或者在景观的设计中加入当地象征性强的创意,突出小区的景观环境人文性与地域性特征。在尽量避免对建设基地原生的河流、树木、绿地破坏的同时,可以对其加以充分利用,规划设计出生态环境良好,构筑物同自然和谐一致,并且突出地方特色的居住小区。

3规划小区的服务环境,要从服务便利性与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两方面考虑。对于有必要保留的服务设施及服务网点,要着重解决其环境影响问题,寻求服务、居民便利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对于可有可无的服务设施及网点,则可以直接不将其列入居住小区的规划范围之内。关于居住小区的垃圾处理,可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解决,比如可以在财力比较雄厚的居住小区建立真空垃圾管道处理系统,其优点体现在封闭性能好,污染低;财力有限的小区则可以推广固定垃圾压缩站。另外,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增加生活垃圾收集与清理的次数,都是居住小区保持环境卫生,净化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途径。

4小区的安全保障合理规划措施

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对居民有效防范行为有充分的考虑,通过明确的划分空间领域、控制小区入口等措施提高小区安全防卫的能力。

(1)强化院落空间,使居民的视线可以触及住宅的入口,方便对陌生人的监视与观察,又要使居民间有相互了解和交往的机会。

(2)在小区入口处要设置明显的标志,声明小区的归属性和领域性。有些小区的防范措施非常到位,居民在进入小区的时候需要刷卡,这样对于小区安全是很有效的防范措施。

(3)要注重合理组织居住小区的交通网络,在小区的主干道规划设计上最好做到“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增加安全系数,避免造成交通环境的交杂混乱。小区道路应该多做曲形设计,使车辆的穿行速度受限,达到降低噪声与保证小区交通安全的目的。另外,在规划中要尽量减少组团出入口的数量,防止外来行人随意穿行,起到安全防卫作用。

二、居住小区内道路交通网络规划问题

(一)小区内交通暴露出的小区规划问题

过去,为了城市开发,打通车道,将人行道拓宽,变成可通机动车的道路,城市交通被引入居住小区内部。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但是对于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与居民出行安全却造成了很大危害。如今,虽然居住小区的交通设计有了一定的自由,按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小区内部道路应该通而不畅,避免城市交通进入居住小区内部,但是交通组织的设计仍然是困扰小区规划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保证小区交通安全的同时合理规划人、车道路,合理规划小区交通网络,是历来居住小区规划的关键所在。

(二)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

路网如何设计,很大程度上与居住生活质量相关联。通常的观点认为,居住小区的交通规划应该注重人、车分流。但是,每个居住小区的区位环境、规模条件都各有不同,按照一种模式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交通网络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居住小区的交通网络设计应当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实行人、车分流的小区,要做到人、车方便,道路设置要有合理性,既方便车辆行走、停靠,也方便居民安全出行;而实行人、车合流的小区也可以经过合理设计,实现居住小区的交通流畅、安全。因为居住小区的机动车辆是严格限速的,所以人、车合流的交通网络设计如果合理,是可以保证其安全性的。但是人、车合流的小区一定要做到人、车分道,在小区的交通设计规划中,应该留足人行道,在竖向设计中最好人行道与车行道有一定高差,充分保证人行安全。另外,在空间上人行道和车行道要做适当的分隔,比如绿化分离等。总之,在居住小区的交通设计中,要保证路网结构合理,密度适当。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居住小区的软、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建设符合城市环境的需要、功能全面的居住小区,就要求设计者在小区的规划设计方面苦下功夫,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勇于创新,设计出与周围的环境、城市的风格相吻合的居住小区。由于居住小区的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设计者的努力,还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为人们提供安静优雅、功能全面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规划分析篇10

该地块块处与安徽省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中心区域的太坪湖地区。澳大利亚SpG集团计划在该地快的B区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其中包括酒店,高档别墅,酒店,高尔夫球场等。

各分区地块的用地面积,功能如下表:

名称

区块占地

区块相关建筑

建筑情况

B1

26.3万平方

高档别墅

约每套325平方,共400套

B2

20.0万平方

商住两用酒店,

19层216间客房,带200平方茶厅

酒店

20层240间客房,带400平方餐厅

B3

24.2万平方

街区

B4

20.5万平方

高档别墅

约每套350平方,共200套

B5

4.9万平方

高档别墅

约每套350平方,共50套

B6

10.6万平方

绿地

B7

8.5万平方

港口餐厅

B8

20.4万平方

高档别墅

约每套400平方,共125套

二供电工程规划

现状概述:该区现阶段由一路10KV高压线(农电)供电,容量负荷2000KVa。距离该区2公里直线距离处有35KV高压线一条(可两路线路供电)。

1、负荷预测

电力供电的总体规划,应根据当供电状况和当地用电负荷情况,靠虑远期发展的需要,远近结合近期为主,节约能源的原则。经技术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

采用需要系数法预测用电负荷,根据当供电状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参考确定用电指标。

别墅:70(Va/m2)

商业:80(Va/m2)

酒店:120(Va/m2)

道路:20(KVa/Km2)

广场:80(KVa/Km2)

公共停车库:50(KVa/Km2)

预测B区总用电负荷约45.7兆瓦。其中各分区用电负荷如下表:

名称

功能

占地面积(平米)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平米)

用电指标(Va/平米)

用电负荷(KVa)

B1

高档别墅

263,000

0.5

131500

70

9205

B2

商住酒店

200,000

0.5

100000

120

12000

B3

街区

242,000

0.6

145200

80

10164

B4

高档别墅

205,000

0.35

71750

70

5022.5

B5

高档别墅

49,000

0.35

17150

70

1200.5

B6

绿地

106,000

200

B6+

港口/码头

72,000

0.5

36000

100

3600

B7

高档别墅

85,000

0.25

21250

70

1487

B8

高档别墅

204,000

0.25

51000

70

3570

市政设备

300

加总

加总

1426000

573850

46749

各区安装变压器容量如下表:

名称

功能

用电负荷(KVa)

需要系数

同期系数

变压器利用率

变压器选择容量(KVa)

B1

高档别墅

9205

0.35

0.9

0.7

4142.3

B2

商住酒店

12000

0.6

0.9

0.7

9257.1

B3

街区

10164

0.6

0.85

0.7

7405.2

B4

高档别墅

5022.5

0.4

0.93

0.7

2669.1

B5

高档别墅

1200.5

0.6

0.93

0.7

957.0

B6

绿地

200

0.8

1

B6+

港口/码头

3600

0.7

0.95

0.7

3420

B7

高档别墅

1487

0.6

0.9

0.7

1147

B8

高档别墅

3570

0.4

0.93

0.7

1897.2

市政设备

300

0.7

1

加总

加总

47194

0.93

0.7

30687.1

2、电源

根据区总体规划及今后视负荷发展情况以及负荷的重要性,其中有四星、五星级宾馆属一级负荷,需两路电源供电;B区的总预计负荷为45.7mVa.

1)方案一:拟在B区地块南面设一35KV变电所,作为主供电源。由太平变电站架空引来一路35KV高压架空电线作为该区的主供电源。由原来的2000KVa/10KV变电站作为第二电源,供给一级负荷。

2)方案二:拟在B区地块南面设一35KV变电所,作为主供电源。由太平变电站架空引来两回路35KV高压架空电线作为该区的供电源。

3)分析:

方案一能很好的向一级负荷,提供两路完全独立的10KV电源,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但是,由于一级负荷容量大而且分散,原有的10KV变电站的容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增容!10KV变电站在B区地块内,电源线路为架空线路(农电),影响了整个景区的景观要求。

方案二由太平湖变电站引来两回路35KV架空电线,能满足一级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35KVa变电站可设与B地块的南面的一角,不至于影响景区的景观要求。

4)小结:经技术比较,及当地供电部门的意见采用方案二。

3、35KV变电站设置

规划35KV变电站采用35KV/10KV电压等级,主变容量计算:按2台16mVa考虑,采用全户内式,用地按800平方米控制。

4、10KV配网规划

1)方案一:环网式配电,各10KV用户及各别墅和公用的10KV变电站内各设环网柜.

2)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供电方式。10KV配电主干线路伸入到各别墅区、街区,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建设10KV变配电所,其电源可由35KV变电所或10KV主干线路直接引入。在各10KV变电站的电源进线处附近合适的位置设置10KV开关站。考率到该区作为旅游功能,10KV配电变电站可采用埋地式。一个10KV配电站供电半径安300米考虑。对于四星、五星级等一级负荷供电,需两路高压供电,10KV配电变电站设在建筑物内部。

3)分析:方案一技术合理、供电可靠,节约电缆。方案二供电可靠,技术合理、供电可靠,但电缆用量大设备投资高。

4)小结:环网式配电式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配电方式。供电可靠、技术合理,节约成本,本工程采用方案一。

5、低压配电:各别墅的低压供电由各区的变压器提供。低压电缆全部宜优先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6、线路敷设

B区内35KV电力线路由太平变电站架空引来两回路35KV高压架空电线。35KV架空线路走廊控制宽度按12~20米控制。

10KV配电线的敷设:在平地或水平高差满足电缆敷设的情况,宜采用铠装电缆埋地敷设,在水平高差不能满足电缆敷设的情况,宜采用架空电缆或架空电线敷设。至各分区的10KV线路均沿B区内主要道路以埋地敷设为主,电力线路原则上以B区内道路为主要通道,与通信线路分置道路两侧。

7、主要设备及维护:

1)35KV主变电站可由业主委托当地供电部门负责。

2)各分区的变电站可分期施工

3)各酒店变电站等由可业主自己投资建设、维护也可委托当地供电部门负责。

4)别墅等的公用变电站则为当地供电部门维护。

电信工程规划

现状:在原乡政府位置有和平电信支局,电话容量2000门,可提供数据服务及光纤接入宽频服务。

1、电信容量预测

其中各分区电信容量如下表:

名称

功能

占地面积(平米)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平米)

电信指标

(部/万平米)

电信估计(以门计)

B1

高档别墅

263000

0.5

131500

100

1315

B2

商住两用酒店

200000

0.5

100000

300

3000

B3

街区,停车库

242000

0.6

145200

80

1452

B4

高档别墅

205000

0.35

71750

100

717.5

B5

高档别墅

49000

0.35

17150

100

171.5

B6

绿地

106000

B6+

港口/码头

72,000

0.5

36000

200

720

B7

高档别墅

85,000

0.25

21250

100

212

B8

高档别墅

204000

0.25

51000

100

510

总共

1426000

573850

8098

2、规划目标

别墅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65线/百人以上,B区内固定电话主线需求量达8186线以上。规划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0部/百人以上。

规划在设立新电信服务点,以和平电信支局作为电信交换中心(要求扩容),规划交换机总容量达1万门以上。在各分区和旅馆、商业用房等公共设施设置电信模块局和邮政服务网点,模块局预留面积100平方米,邮政网点预留面积100-150平方米。

B区电信交换以光纤接入网为主,光纤敷设至各别墅区、旅馆、街区和各景点,为信息化小区及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建设提供平台。能实现各种宽带增值服务,宽带要求百兆以上。

3、通信管线规划

各别墅区、旅馆、街区和各景点内的通信线路均采用管道埋地敷设,布置在主要道路下,与电力线路分设两侧。通信管道容量的设置应考虑到各家通信运营公司在B区的业务发展需求。

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1现状:该区未通有线电视。

2技术标注及要求

1)有线电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份,牵涉到各方面的关系,有线电视网络设计施工时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防洪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的要求,作为城市的神经,有线电视网络的建成将为各行各业提供支持。

2)系统输出口指标:

C/n47dB

Cm53dB

CtB58dB

用户电平63-70dB

频道间电平差>3dB

3用户预测

有线电视网络主要满足B区内各别墅区、旅馆、街区内设施及主要景点设施需求,住宅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区内各景点及公共服务设施均考虑足够的有线电视终端。

4机房建设

1)B2区建立有线电视传输中心一座,用于设置多国卫星地面接收站及有关技术、管理用房。

有线电视网络干线采用光纤传输,建成一个开放式的能传输图像、语音和数据的宽带高速综合业务数字网,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高速信息平台。多国卫星地面接收站东南面不能有高层建筑物。具体建筑高度控制要求见下图。为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中心要求考虑二路供电,及备有自发电系统。机房要求达到m级安全等级。机房占地面积0.3顷左右,长60,宽50米。

2)每个分区建立一个光中继放大站,主要用于光信号的中继放大,为服务区内的用户服务。光中继放大站同样要求两路路供电系统.

5管网建设

1)设计、施工、验收:为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的高质量建设,工程设计和调试必须由黄山市有线电视台技术部承担。工程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内容全部建成后,经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光缆敷设和管道:光电缆网络全部采用管道敷设方式,随基础设施同步施工。每个光节点目前平均覆盖500户,将可实现光纤到户。各别墅区、旅馆、街区和各景点内的有线电视线路均采用管道埋地敷设,布置在主要道路下,与电力线路分设两侧,与通信线路并列敷设。

3)各种管线断面如下图

传输中心出线管道12孔

光中继服务站出线管道8孔

网络双环所在道路管道8孔

其它道路管道4孔

4)电缆小片网

电缆小片网的设计工作必须与住宅、别墅等的设计同步进行,从光端机出发,分四路支干线到各分配放大点,每50户左右设一地面箱,地面箱内需配备220V电源。

6.规划中网络引用的标准

1)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2)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3)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主要设备

美式箱式变电站——YBp系列预装式变电站

YBp系列预装式变电站是集高压开关、变压器、低压开关为一体的成套变配电装置。是我公司为满足城网建设的需要自行开发设计的系列产品,具备工艺先进、造型美观、运行可靠、维护简便、结构紧凑、移动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产品可用于环网配电系统,又可作为放射式电网终端供电、并可配置高压计量单元与低压电容补偿装置。

产品型号:YBp-80~1600

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10kV,额定容量≤1600kVa,9型、10型、11型产品,美式箱式变电站。

主要使用领域:适用于城市高层建筑、住宅小区、风景小区、厂矿企业、风力发电、公共场所及临时性设备等变配电场所

产品特点:

1、可用于环网和终端供电方式

2、高压选择元件灵活,可选压气或真空式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组合成电器,也可选用SF6气体绝缘环网柜

3、箱体壳选用金属结构箱体,也可选用非金属结构箱体

4、产品便于维护、检修

HJ-oDFJ系列光缆交接箱

产品概述:

箱体多种材料可选(SmC复合材料、不锈钢材料)

具有优秀的抗腐蚀耐劳化功能,防护级别ip65,适用于室外各种恶劣的条件

全摸快化设计,产品终端单元适配器面板可以旋转打开,扩容、维修、操作方便。

同时适用于普通光缆和带状光缆

外缆的处理、尾纤的终接、跳线以及熔接等所有的操作均在正面进行,安装场地不受限制。

光纤连接器倾角安装,安全性能好,且能保证光缆最佳弯曲半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纤的传输衰耗。

提供各种附件保护光缆免受意外拉伤

箱门采用特种密封门封、防水门锁及三点式门销锁定。安全可靠,密封性好。

提供直熔单元,可实现光纤的直熔操作。有可靠的光缆固定和接地保护装置

适用范围:

光缆交接箱是用于室外光缆接入网中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节点处室外光纤配线设备,实现光纤的直通、盘储、和光纤底熔接、调度功能,可用于室外落地、架空安装方式。

产品分类::

配线容量:0~288芯配线容量:0~144芯配线容量:0~48芯

技术指标:

光纤连接器损耗(含插入、互换和重复):≤0.5dB

光纤连接器回波损耗:pC型≥45dBUpC型≥50dBapC型≥60dB

光纤连接器插拔寿命:>1000次

工作波长:850nm1310nm1550nm

工作温度:-40℃

相对湿度:≤95%(+40℃)~+60℃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机箱高压防护接地与机箱间耐压:>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高压防护接地与机箱间绝缘电阻:>2x104mΩ/500VDC

机箱的密封防护等级:达到GB4208标准中ip65级

Gp84型CatV光站箱

概述:

Gp84型室外CatV光站箱是用于CatV传输网络中光缆与同轴电缆交接处的接口设备,它具备使传输中光电信号转换的功能,同时对光接收部件及设备电源起到保护作用。该设备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尤其是设备中光缆的过路、存储、熔接等操作都极为便利,是室外有线电视光接收设备理想的产品。

特点:

1.设备布线合理,有足够的空间来保证光缆、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及走线。

2.光缆熔接部分采用独立的密封设计,防护等级达GB4208标准中ip65级要求。

3.设备采用对流散热设计,保证设备中光接收机等有源部件长期可靠地工作。

4.设备结构合理,所有操作均在正面操作,给施工维护带来很大方便。

5.当遭受意外破坏致使箱体损坏时,该设备可实现在线更换箱体。

6.设备箱体采用进口不锈钢或SmC短切纤维片状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具有优良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和很高的抗冲击强度,箱体的使用寿命可达20年。

1.使用条件

a.工作温度-20℃~+50℃

b.相对湿度<95%

c.大气压力70kpa~106kpa

2.机械及电气性能

a.设备箱体防护等级达到GB4208标准中的ip65级要求;

b.设备阻燃性能达到GB/t5169.7标准中实验a级要求;

c.地线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为5×104mΩ/500V;

d.地线与机架间的耐压为3000V(交流),1分钟不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