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6:18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1

【关键词】青少年环保科学素质培养

practiceandresearchonthecultivationofyoungboysandgirls’conscious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DingYiming

【abstract】Youngboysandgirlsarethefutureofanation.whetherthequalityoftheirsishighornotwillhaveadirectinfluenceonthefutureofanation.theenvironmentproblemisonebigproblemofthefutureworld.inthisarticle,thatwriterwantstomakeaninvestigationonthevocationalseniorhighschoolstudentsabout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knowledgethroughthequestionnaireform,hopingtoanalyzethesituationofyoungboysandgirls’sciencequalityatpresent,tolaunchtheeducationalactivityforcultivatingtheir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nsciousness,toimprovetheirsciencequalityon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toofferthesocietythetalentswithhighqualityandtocontributetotheearthenvironment.

【Keywords】YoungboyandgirlenvironmentalprotectionSciencequalityCultivation

地球变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地球正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拯救环境,拯救人类。”这是世界正逐步形成的共识。

我国在九十年代,主席提出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由过去倡导的“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和谐,区域之间和谐,政府和群众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的文明社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规定,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

要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决策,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行动。2006年3月《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向社会公布。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应试教育模式,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是当前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如何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课题,它综合了多门自然学科知识,又与生活实践有紧密的联系。虽然学校没有设置专门课程,但因其重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应将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如何开展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科学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十九世纪的西方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理论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他提出后现代教育必须:①超越僵化,正确理解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②克服二元对立观点,世界上许多看似矛盾的方面中包含统一和相互转化;③注重过程教育的两个维度;④把握教育的艺术性。

国内的环保教育在小学阶段是结合社会常识进行,内容由教育部统一颁布。初中包含在自然课程里,结合物理、化学、生物课知识学习自然界循环规律,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普通高中随着每年高考的侧重点,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科学知识,各种环境问题都有较为统一的结论。但实际培养的还是应试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增加劳动技能课程就有培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在学生中开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活动。上海一所中学的科研小组就发现利用无土栽培美人蕉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氮的含量,净化水质。

我们的研究旨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使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方法研究以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为指导,按后现代教育的原则实施:

①超越僵化,正确理解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尤其是生态科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相关因素众多,关联因子相互制约,影响关系复杂,影响作用长期而又深远,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只能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②克服二元对立观点,世界上许多看似矛盾的方面中包含统一和相互转化。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已历经数万年,各种生物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必须教育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③注重过程教育的两个维度。除了课堂之外,通过实际动手,在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使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④把握教育的艺术性。充分发掘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和谐美,使知识的学习与艺术美的享受相结合,充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关系,使教育成为学习和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

1.问题的提出与资料收集。环境保护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科普型课题,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各种书籍、杂志中都有大量的报道。同时又由于复杂性,导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观点的不统一。本次课题的研究本着从基本的科学原理出发,提出与中学生知识水平相吻合的环保问题,制定与日常行为习惯相关的环保行动原则。

基本的科学原理:

①用物质不灭定理分析地球的资源循环规律;

②用能量守恒定理分析节能措施;

③用遗传进化论说明生物发展进化的规律;

④用医学中的生物免疫系统功能分析正确的人类健康科学。

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

①节约地球资源,减少浪费;

②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③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④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

⑤维护人类良好遗传基因;

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2.调查与研究。收集阅读上述材料进行整理,作为生态环保科普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编制一份《青少年生态环保素质调查问卷》,对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职业中学入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在随机状态下进行,以求真实反映初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卷500份,回收500份,答卷除少数选择题未作选择,均为有效。

通过对试题答卷统计,除了“节约资源”和“保持健康”两部分问题平均正确率为59.8%和68.4%外,其它部分的平均正确率只有32%-45%。说明当前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在爱心培养、身体素质锻炼、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3.编制科普资料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根据调查情况及最新科技动态,我们编制了一份《生态环保知识科普知识》资料,分八章,共两万字。分诸论、六个相关问题、小习惯改变大世界等。六个问题的论述,按问题的提出、原因、解决的方案,案例介绍等内容,力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与职业中学的阅读水平相适应。

科普资料以免费的形式发给学生阅读,并作为语文、社会等课程的参考内容,同时作为“生态环保活动月”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写科普环保作文的资料。活动月中对黑板报、科普环保作文分别进行评选,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奖励。

4.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素质的提高,要与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于2006年3月6日开始,在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行为实践活动。第一周以“保护环境,拒绝一次性用品,反对过度包装”为主题。主要具体行为规范为:食堂用餐,不用一次性筷子及一次性茶杯,不用塑料袋包装食品。小店购物选择有利于回收的包装物品,如:矿泉水、易拉罐等,不买用复合材料包装的软饮料。第一周活动的结果,食堂减少了5千多双一次性筷子的消耗,少用了3千多个塑料杯,早餐改用餐具后少用了4千多个塑料袋。结果是学校外运的垃圾明显减少。

第二周开展以“节约资源,开展循环利用”为主题的活动。具体行动有:收集废塑料、废纸,筹集资金为山区贫困孩子捐文具用品、旧图书、旧衣物。全校18个班通过收集塑料瓶、废纸等,共筹集资金321元。捐旧图书1200多本、旧衣物320多件。活动的最大收获是在拾捡塑料瓶、废纸时不再感到羞涩,对废物得到再利用有一种完美的体验,树立奉献爱心、帮困济贫观念。有一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平时生活大手大脚,常以奢侈浪费为荣的学生,在活动周捡废纸、捐书、捐衣物后体验到另一种荣誉,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在周记中深有感情地写下:捐出书和衣物后,房间里有空间了,心里充实了,仿佛看到捐出的物品给其他人带来快乐,觉得自己变伟大了。

第三周以“认识自我,爱护生命”为主题。开展测体重,量身高,测肺活量,数心率,自我评价身体健康与心情愉快程度。结合自我认识活动,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具体行为有:吃饱早饭,不吃零食;吃多种蔬菜杂粮,不偏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保证每天1个小时的运动,避免长时间静坐读书、看电视。活动的结果是使每个学生都提高了对自己身体发育状况的认识,明白了健康是生活的第一要素,是未来的前提条件。活动周,食堂就餐率明显提高,减少了一些学生用零食代替正餐的不良习惯。

通过活动周,强化了科普教育的效果,明确了日常行为的准则。

研究的结论报告

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对生态环保的基本概念有良好认识,对具体问题的判断有较大差距。

所以我们认为,当前需要对学生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教育,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从认识上提高对节约资源的重视。为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鼓励人们开展正常的消费,只有不断扩大消费市场,才能保证经济得到发展。

因此,节约资源的教育,不是一味强调减少消费,而是提倡合理的、有更多文化内涵的、高雅的消费。纠正一次性浪费的、攀比性、破坏环境的消费,例如,过度包装的月饼。提倡健康消费,如旅游、健身、教育、文体、文化娱乐等方面。

②认识什么是绿色环保能源。面对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国家不断出台新的能源政策。提高对绿色能源的认识,就能自觉响应国家号召,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例如,鼓励小排量汽车,解禁电动车上路;上调空调温度,利用太阳能,节约用电等。

③培养正确的尊重生命观念。爱护小动物,可以培养人的爱心。但溺爱也会给小动物带来致命伤害。保护野生动物,不是单纯建立自然保护区。关爱野生动物也不是一味收养、救援弱小动物。不过多干扰动物环境是根本的原则。弱小动物的死亡,是自然界对不良个体的选择性淘汰,狼吃羊也是生态平衡的需要。作为有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应该了解一些自然界严酷的现实规则。拒绝消费野生动物的产品,不食用野生动物,是保护行动的具体表现。

④调查反映出,学生对自身健康有良好的认识,平均得分达68.4,但现实是学生的体育活动还是越来越少,身体素质也有所下降。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将提高身体素质放到保持人类良好遗传基因的高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⑤学生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但对污染的产生与对生活的影响知之甚少,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缺乏自觉的行动。

空气污染,其实是最严重的污染,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构成最大的威胁。但由于是向大气中排放,对当地影响不大而不为人们所重视。

废水污染是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污染,其中的生活污水是直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过量使用洗衣粉、洗涤液、大量倾倒剩饭剩菜是造成生活污水增加的原因。所以,减少生活中的水污染是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加强对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编写环保科普资料,灌输正确的环保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周对环保行为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中巩固环保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平养.“不完全市场中废电池管理方法初探”.《环境保护》杂志.2005.4

2李莎、李芬.“对我国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课程,教材,教法》杂志.2005.4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2

关键词:政治;青年;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8-03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宗教学概论”“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学院为首都青少年不同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如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组织开展首都近万名高考生参加的“阳光心语高考减压营”活动;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星光自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开展安全教育,该项目已经有三万多名儿童受益;法律系、青少系与青少年禁毒基地、朝阳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学等地长期联系,长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和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学校关爱行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课题,派出65名学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与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关爱打工子弟,与织染局小学结成对子,重点合作。在重大的青少年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里,在政府和中小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承担编导、指挥、现场导演、节目编排、摄影摄像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舞台和展现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培养主流价值观;开展“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办政治学习社团,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政治特色;开展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青年工作者;建立青檬夜校和英才学校,服务优秀青年和创业青年;依托青少所等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和政治特色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万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35).

[2]刘道广,史玲华.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35).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3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人才;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21-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设充分的后备人才库,已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育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均需时时关注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兴趣小组培训和科技课题研究三类活动中。

1.在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活动。活动中更为关注的是对已知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在科技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是要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下,进行实践运用与再创造,要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在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经验和技能。它应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正是创新人才具备的重要品质。

2.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中注重奠定学生科技创新的基础。必要的技术知识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基础。高技能要求和培养学生潜在发展能力是科技兴趣小组培训活动区别于科技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良好的实施这项重要内容,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好培训计划,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以技能为本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特征。二是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好奇心等创新品质的最佳方式之一。三是要重视传授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知识结构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育。

3.在各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鼓励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参与到化学、工程、环境科学、计算机、物理、动物、植物等多个领域的课题研究中已成为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前沿,能够加深其对课题所在领域各类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更有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真实的学做结合。因此,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探索研究的精神。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与不同领域中的各个专家交流,会接触到不同的先进科研设备,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合作实践,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应该说,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无论是科技实践活动,还是科技兴趣小组培训,亦或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达到目标都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涉及到科技教师在这些活动中的指导方法。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传统的过于偏重讲授的指导方法已不再适应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指导方法则更为贴近于适应时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表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科技教师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各类活动中指导方法的改变。

1.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指导方法的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相当普遍的“统一化”倾向,即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等。这种传统的“统一化”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科技教师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各类活动中的指导方法,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不足,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与考证。但创新的前提条件需要的恰恰是思考、怀疑与考证,因此,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少年,关键在于改变科技教师的指导方法。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逐步发展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逐步重视,科技教师在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指导方法的变革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各类实践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67-03

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育人先育己,这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高校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时代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

一般而论,实践能力指的是参与实践的能力,是主体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与经验或工具等,有目的、自觉地认识或改造客体的能力。其中主体指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客体是主体要认识或改造的对象。可见。社会实践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体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丰富发展社会实践的能力。具体来说,社会实践能力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也包括交际层面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还包括沟通层面的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上述一般内涵,同时又有自身特定的内容,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能力,既指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内容的实际运用与现实表现的理解,又指教师引导学生对理论在现实生活与政策层面体现与运用的理解。二是分析能力,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理论成果分析与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上青年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疑点与难点问题的能力。三是沟通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沟通的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对理论的阐述与表达的能力。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包含了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理论的现实解析能力、理论的阐述与表达能力等三个方面内容,三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较强的现实性、运用性与针对性。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几年来,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比课堂理论教学复杂得多,涉及到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安排等许多环节和因素,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资料表明目前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薄弱对实践教学的进行起了很大的阻滞作用。Ⅲ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首要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新需要

《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青年教师相对老教师来说有其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而教师的综合素质包含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学与科研能力素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素质、健康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墩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渗透于这些素质当中,并通过这些素质体现出来,是联结教学与科研的连结点,是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广大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都比较高,理论根底比较扎实,但是参加社会实践少,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克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弱的新需要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整体社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国情和社会的感性认识比较薄弱。大部分青年教师由于长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生活路线是由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的现状和问题的认知可能比较片面、肤浅,甚至存在偏差,因此,很难真正理解国情与社会。二是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单一,交流形式单调。由于与学生接触不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知之甚少,因此,很难与学生建立彼此的信任和友好关系,也就难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理论的传授。三是教学能力和艺术有诸多缺陷。与其他课程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能力和技巧的要求更高。青年教师只有实实在在地深入进行社会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4.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煊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的现实要求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近年来有所增强,但不容否认的是少数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确实不容乐观,这已经为不少调查数据所证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鲜活案例、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与运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理论困惑、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等等,这些都源于青年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以及在实践中领悟的能力。经验表明,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愈多、社会实践能力愈强,课堂教学的素材越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煊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就越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煊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迫切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哪个部门能独立解决得好的,需要青年教师自身、学校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其具体提升路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机制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等学校,要适应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必须尽早推行社

会实践机制,出台具体的规范性制度化文件,把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约束。具体来说,社会实践机制的构建要体现下列内容:第一,可以在文件中规定刚参加工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半年或1年,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考核青年教师的一个具体内容。第二,也可以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每3年必须参加为期3个月或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将此作为考核学校与教师的一个指标。第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来要求。

2.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经历比较简单,社会阅历浅,社会交际层面较窄,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和途径也比较单一,对社会的理解多来源于间接经验和各种媒体。因此,需要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的行政与组织优势,构建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理沦的现实着力点,增强青年教师对理论的现实理解力与感悟力。为此,可以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如政治文明实践基地、技术革新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党建创新基地、文化建设基地、革命实践基地,等等。高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基地,为本校教师服务,如体现学校所在行业特色的交通、电力、农业、林业等科学发展的基地。二是与各相关单位协调,开拓新的实践基地。三是对青年教师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与评价。

3.建立扶持青年教师进行社会实践的资助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生活负担较重,靠个人来解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资金能力不够。由于没有硬性规定,许多高校连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人均15-20元实践活动经费都得不到保证,或者根本没执行,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根本不到位。要确保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正常进行,建立资助体系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资助体系的建立可以参照此前教育部推行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资助办法,由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各按一定比例出资建立基金或进行资助。资助体系的建立,是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

4.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理论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鲜活的生命力在于理论的现实体现与实际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所获取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充满无穷活力的源泉。构建理论实践体系目的在于通过青年教师的理论实践活动,增强青年教师对现实生活中党政相关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增强其对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感性认识,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理论实践体系的构建有三种形式:一是挂职锻炼形式,通过参加实际部门的工作使之感受在具体工作中理论是如何贯彻的。二是为青年教师参与宣传思想部门的理论工作提供机会。青年教师在这些部门的工作更能促使其把握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增强对理论热点、疑点与难点的把握与理解。三是引导青年教师参与理论研讨或理论学习活动。具体对每个青年教师来说,所在学校与基层管理部门,要公平地提供这种机会,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参与进去。

5.构建青年教师与大学生进行理论互动的平台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与年轻大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渠道与平台,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求、所感体会不深,对大学生共心的理论疑虑问题不清楚,缺少进行理论交流的经验。为此,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多提供机会,多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深入大学生当中,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理论需求。平台构建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要求青年教师担任大学生的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深入青年学生当中;二是构建第二课堂交流平台。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搭建第二课堂平台;三是构建青年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交流的网络平台。

6.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应用对策性理论的研究

理论的生命就在于能够指导实践,这也是理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博士或硕士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因而,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应用对策性理论的研究,这些应用对策性的理论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加强应用对策性理论研究能够促进理论与具体现实问题的结合,为党和政府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是体现和锻炼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7.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纳入学科建设实践当中

我国自2005年底正式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到2010年6月全国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6个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其中少量在社会科学院和党校系统,绝大多数在高校。这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举措,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置,特别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极大助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但在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实践中,由于青年教师的职称层次较低,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成长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脱节,这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不利的。为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早日纳入建设实践之中,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既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更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学科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6-16(01).

[2]张红,任昌玉,张波.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路径论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88-89.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5

表2当前我国教育矫正研究的主题

虽然上述研究主题的重点不同,但还是不能准确探索和界定其概念本质。教育矫正是中国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之一,因此,青少年社区矫正中教育矫正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社区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和文化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社区矫正中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研究

司法部《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任务之一是采取各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纠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成为守法公民。因此,对社区矫正中的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正,一是使青少年安心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二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将负面因素最大化作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1.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理论研究

在教育矫正理论方面,刑文杰在其着作中分别从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心理矫正、社区服务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的师资团队、设立专门心理矫正机构并组建专业心理矫正团队、建立社区服务基地等设想,还分别从教育学习、心理矫正、社区服务三项矫正措施的人员、机构、工作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详细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中国政法大学王平教授和郝方昉等人在其专着中分别对国(境)外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和我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效果的设想[3]。吴宗宪教授通过对我国一些地方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后,提出了几种新的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方法:一是探索开展视频教育,二是重视网络教育,三是建立讲师团,四是组织参观活动[8]。张济州、苏春景2015年通过调查社区矫正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调查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从青少年社区矫正专项立法出发,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个性化需求教育矫正制度,构建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三点建议[7],该文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整体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青少年的教育矫正实践研究

从目前社区矫正中青少年的教育实践来看,分阶段教育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文件解读):

(1)入矫教育。入矫教育是指司法机构在接收青少年社区矫正之后,为适应社区矫正生活而开展的专项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权利和义务教育、认罪悔罪教育、在刑意识教育。两院两部《实施办法》第11条和第36条分别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权利和义务,开展权利义务教育有利于社区矫正青少年们明确身份,强化规范养成,这是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根据2007年司法部印发的《教育改造罪犯刚要》(司法通[2007]46号)的精神,开展认罪悔罪教育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在刑意识教育中可坚持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对社区矫正的青少年开展入矫教育有利于消除顾虑,稳定心理,自觉服从监管教育。

(2)常规教育。常规教育是指社区矫正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从业人员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涉及情境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文化素养教育,职业指导教育,生活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其中,在这些教育的研究上,如表2所述,学者研究的并不深,涉及的范围不多,只有少量涉及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入矫青少年进行常规教育,有利于其改变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品行。因此,在对社区矫正中青少年进行研究时,应加强对教育矫正中常规教育方面的细致深入研究。

(3)解矫教育。解矫教育是社区矫正工作者对处于解矫前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的,以适应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带有总结性、补课性的专项教育活动,包括期满总结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部分学者还主张应加强心理辅导和注意安置帮教工作衔接。2006年,在《关于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解矫教育有利于服刑人员做好自我鉴定,增强法制观念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除上述分阶段教育外,教育矫正还涉及分类教育,需要共性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注重常规教育,适应身心发展,并且加强亲情教育,落实帮教工作。

三、社区矫正中青少年的教育矫正发展趋势及展望

2017年8月1920日,首届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国际研讨会在鲁东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

社区矫正中的青少年教育改造,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除了需要从刑事和社会等大的层面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之外,还需要制定针对入矫青少年个体的教育矫正措施,研究青少年的教育矫正问题,对正在处于社区矫正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从目前学术研究情况来看,针对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研究还比较少,由于社区矫正有其自身特征和规律,对入矫青少年的教育矫正工作不像监管管理工作仅需要规范操作程序,投入技术设备和相关措施手段短期内便可取得监管成效,也不是普通人群的教育,它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思想、行为、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专业性强的工作,学术研究需要进一步将教育矫正的理论实践结合,不断完善对入矫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提升社区矫正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春景,王陵宇.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新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10):159.

[2]李馨宇.青少年社区矫正功能缺位的思考与研究以犯罪预防为切入点[J].法制与经济,2017(10):159-161.

[3]陈晓鹏.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孔海燕,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新视域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09):174-179.

[5]邓斯怡.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文献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5):66-71.

[6]李辉.近十年来中国社区矫正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5(24):121-123.

[7]张济洲,苏春景.公众认同、社会支持与教育矫正质量基于山东省社区服刑青少年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04):61-66.

[8]吴宗宪.通过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矫正效果[J].中国司法,2015(06):60-64.

[9]段炼炼,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三重境界兼论问题青少年矫正的困境[J].东岳论丛,2014,35(07):181-186.

[10]周勇.罪犯教育矫正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司法,2013(03):55-59.

[11]唐彦.新世纪社区矫正研究综述[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01):90-99.

[12]王帅.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13]王平,何显兵.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2).

[14]吴宗宪.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前景[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1).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6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角度看,理论研究是推动实践的重要基础。正确的理论研究能够促使实践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开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是有效推动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保证。其次,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来进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从实践角度看,性教育服务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流动青少年的基本权利。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将完善流动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达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减少流动青少年性犯罪的目的。其次,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可以促进流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有助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生活和人生发展,也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服务融入于社区,扩大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社工服务的师生们积极融入社区,参与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一点点深化,走过了陌生——认识——熟知——接纳这一过程,让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了解了社会工作者,提高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及社会认同感,丰富了社会工作在流动人口领域的本土化探索,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逐步进入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显得举步维艰。理性审视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情况,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内容片面

目前,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偏重于生理知识以及疾病预防。笔者认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绝不能是单一的性生理教育,其内容应该更为广泛,应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自我保护、性法律、性人权、人际交往等等。笔者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点:性教育离不开性别教育。

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往往忽视了性别教育,对于性多元教育更是绝口不提。而即使涉及到性别教育,较多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即使能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的禁锢,也往往会陷入其他误区。

笔者在开展小组工作中,部分流动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分享了自己认识的性别平等。其中存在着以下误区:第一,忽视了男女平等的本质是人格的平等,狭隘的追求绝对平等。第二,把男女平等误解为男女之间的对立,没有理解男女平等的核心是男女共同发展。第三,即使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两性问题时,也往往本能的就将女性作为关注点,毋庸置疑,在传统文化的禁锢下,社会性别对于女性的压迫确实很大,也应该关注女性,但是社会性别同样的给男性带来了束缚和枷锁,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强大”的奴隶。

因此,社会性别主流化不仅仅关注与女性,也应该关注男性。性别平等教育不应该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也不应该是极端女性主义范畴下的性别教育。我们的性别教育应该吸收女性主义的思想,也要吸收男性解放的思想,如此,两性平等的构建才是对男女两性共同的解放。

(二)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

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指对性教育监督评估的制度建设层面、组织机构层面以及体系动力学层面的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可以保证性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科学的说明性教育对及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可以看出性教育服务主体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现工作中的遗漏和不足之处。促使我们改变性教育策略,指引我们用最少的花费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效果。

而事实上,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是我国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发现,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流动青少年学业教育的监督评估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自评为主,监督为辅”往往是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原则,其监督评估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相反,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却隔离于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之外,仍处于“真空”状态。“真空”并不是指“没有”,笔者在此使用“真空”一词恰恰想表达缺乏系统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评估大多局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其成果也往往不对外公开或者仅限于学术讨论,并且监督评估工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特征。

(三)性教育服务主体各自为阵,难以互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性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性知识渠道日益多元化: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同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提供服务的主体虽包括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医院、媒体,主体具有多样性。但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效果好,提供服务主体的数量与效果未必成正比关系,实施服务主体之间只有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性教育服务主体多元化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虽然增强了相互的配合,但由于性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此理念、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仍无法发挥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往往各自为阵,难以互补,不仅没有实现1+1≥2,更造成1+1

笔者探访Y社区时,发现各类医疗机构的小广告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等相关内容。可以清晰的发现,在此时的医疗机构扮演的性教育主体角色是站在发生后减少危害的立场,站在安全性教育的立场。然而,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民办老师则往往站在禁欲型性教育的立场,灌输“性耻感”理念。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立场与答案,流动青少年是充满困惑的。在现实生活中,似乎谈其性教育,似乎我们都可以侃侃而谈,然而事实上,针对性教育,其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模板,关于性相关问题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也是性教育真正的难点所在。

三、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出路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与传统性教育实践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以人为本,与“需”俱进。“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而与“需”俱进则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的性教育实践。

第一,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性生理及心理需求,以服务对象为本,根据流动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小组工作中游戏、情景剧、集体讨论等专业方法与技巧,使在学校中干巴巴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具体,进而弥补学校性教育中的不足。

第二,通过回应需要去满足需求。通过本次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实践,笔者发现虽然服务对象对于性教育服务是有需要的,但对于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却是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流动青少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城市中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是归属与爱的需求,享受性教育服务却是附属物、副产品。在Z社区服务中心,笔者发现很多流动青少年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几乎把Z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都参加了(甚至有些学生发现与学业、自身的经历相冲突,却仍乐此不疲的参加),像这些青少年往往较为开朗,敢于表现自己,在参加兴趣小组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老师的认可、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的方式多数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认可——库利“镜中我”理论。以这样的方式,去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另外就是一些比较害羞的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往往不怎么讲话,害羞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整个小组过程中,以聆听的方式为主,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归属与爱的需求,却又自己给自己打着一把保护伞,有一个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分享到:在课堂上,无论自己说什么,不会有嘲笑。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不仅仅是单一的性教育服务,而是通过回应流动青少年的性教育需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2.整合资源,增强归属感。社会工作在开展性教育服务时,能在性教育实践中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笔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整合nGo、民办学校、社区的资源,通过大量的调研获得了关于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状况的一手资料。同时,通过介入与干预,也使得nGo、民办学校、社区逐步意识到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的重要性。在nGo机构中的性教育服务过程中,笔者通过激活已有的机构资源,为流动青少年创造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小组这一平台,改变了他们以往自我封闭的状态,使其学会与人交流,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小组组员的赋权,挖掘流动青少年的自身潜力,使其在小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充分调动流动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一批社区志愿者活动骨干,增强了他们对于机构、社区的归属感。笔者相信,这亦将成为社区性教育服务的重要形式。

(二)具体建议

1.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笔者认为开明的性教育观念必须是以学生为本的性教育,学生才是性教育的主体。在具体服务中,转变狭隘的态度来面对青少年性教育就是第一步。每个人从小就有与性的接触,拥抱、牵手都算是其中的一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更是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也是极需正视的问题。我们提倡性教育,并不是不分年龄不分阶段地把所有与性相关的东西囫囵吞枣地教给青少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家长、老师都不应该耻于去谈,我们想让青少年在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更加坦然,更加理性,那么我们也应该先坦然和理性起来,唯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面对和努力,一些自尊自爱的性责任感、性道德观才会全方位地树立,性教育的目标和期望也才可能达成,对一个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也才能持久并富有效力。

2.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性教育还处在一个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局面,因此,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学校性教育,学校是性教育服务的最佳场所,而其中同伴性教育也是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笔者以为鉴于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情况,并没有必要专门聘请性教育方面的老师,但是必须加大对民办学校老师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力度。其次,家庭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家长为其子女提供家庭性教育。同时加大对其性教育方式、内容的指导。再次,由于流动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性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性教育的缺陷,作为学校性教育的有效补充。在社会性教育中,应重视纳入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使他们成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新鲜血液。

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需要各方面倾力为之。多元立体化性教育不在是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性教育。它是在开放的性教育理念下,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服务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创造1+1>2的局面的服务体系。

3.完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性教育监督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针对我国目前性教育评估工作的现状,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针对性教育的具体特征,有效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我国的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已日益完善,充分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性教育监督评估的成本。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指标体系。在选用更为科学、更能反映性教育质量实际的教育指标的同时,选择一批反映性教育发展环境、体现性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关注反映性教育质量、公共财政投入与产出效果、教师队伍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三,在性教育监督评估体制中,应鼓励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互为监督评估的主客体。只有这样,各服务主体才能相互了解,相互补充,真正做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1]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06).

[2]高亚兵,骆伯巍,叶丽红.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3).

[3]王福忠.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邹婷.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之思[J].中国性科学,2009(12).

[5]方刚.将性别教育引入学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7(10).

[6]李文虎,雷良忻,黄海.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性教育现状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4).

[7]方刚.“性信息传输”与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构想[J].新学术,2008(01).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称评审;教研室;学术交流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学历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青年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普遍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师范教学技能实训,实践能力不足,跨专业知识较少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如何培养青年教师快速胜任高职院校岗位要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1.年龄小,学历高

高教发5号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全国开始开展职业院校人才水平评估,故很多高职院校在引进师资时提出了“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并且年龄限制在30周岁以下。

2.经验少,讲授经验欠缺

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不善于语言表达,又不善于文字表达。有的青年教师讲课缺乏条理性,照本宣科较为严重。对于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也不能好好地把控。课堂上传授知识多,传授方法少,学生参与讨论少,不能较好地完成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

3.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相对较少

大多数高职院校招聘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专业课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师范类院校的教育,没有学过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课程,在教师素质和要求方面相对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比较缺乏,因此与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4.大多数缺乏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实践教学能力,这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工作的实践较少,自身实践能力不高,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能力相应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方面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所以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1.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赢平台,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青年教师到相关的公司参与实际工作,通过参与生产、研发、管理等各种形式的工作去熟悉并掌握公司的典型工艺流程、生产管理任务等知识。而这些对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培养专业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深化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应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应与普通高等教育职称评定标准区别开来,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应呈现出高职教学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将实践教学能力,包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各类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实践类项目成果和下企业的实践经历等列入评审指标,使评审工作更倾向于实践教学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促使青年教师投身于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

3.重视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教研室作为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肩负着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等任务。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教研形式陈旧单一、对教研室建设不够重视、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是制约教研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层次特征的师资梯队,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一些具有行业背景、专业特色、科研实力的高职院校,在校内外定期进行学术推广和交流。如通过校内推广应用型科研成果、课题专题交流会、企业的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同时,学院也要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如派青年教师到高校、企业进行合作科研和学术访问等,促进青年教师多出成果,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赢平台,深化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重视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才能对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波.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08.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8

粤搭建“多元化”环境科教平台

记者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十三五”环保工作的需求,广东将会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完善环境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将继续积极搭建多种类型的高水平国际环境教育学习与交流平台,为广东储备更具国际视野的环保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及提升全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水平。

据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环保部门不断推动环境科教体系建设,目前,省内高水平、多层次的环境科教平台正在逐渐丰富,如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了华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绿色公民教育、生态文明公众教育、广东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模式等一系列课题共同开展研究;联合了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搭建广东环境教育政府咨询、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广州大学发起成立广州环境教育学会,还与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签订粤台环境教育合作协议;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签订宣教合作协议,以及与中大、华工、华师、暨大四大高校的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扶持广东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新和环境教育发展等。

可以说,这些环境科教平台的搭建与日渐成熟,都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据透露,下一步广东还将会就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面和各相关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更进一步的合作。

环境教育升级“全民化”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环保部门除了与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了多层次的深度科教合作外,还通过“绿色创建”、种子教师、志愿服务下基层、自然学院等项目,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区管理中,不断推动广东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及环境教育普力度的升级。

其中,以倡导“在自然中学习,向自然学习,为了保护自然学习”为宗旨的自然学院自今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学生已分别在海珠湖湿地、华南植物园体验了“自然学院”的部分课程。对此,体育西路小学林雁校长深有感触:“自然学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增长了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唤起了对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据了解,“自然学院”将在广东省内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和自然保护区设置分校点,通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春秋游、社会实践、亲子课堂等公益自然环保体验和自然知识课程,提升学习者的自然感知力,更直接地了解环境问题、学习环保生态及人文科学知识、主动反思保护环境与践行绿色生活的价值,在享受自然乐趣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同时,该项目还将通过“种子教师”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环境教育导师与讲解员,并积极发展高校志愿者作为课程助教,促进广东环保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多样化”接轨国际平台

据了解,近年广东积极打造各类青少年环境保护活动品牌,接轨国际环境教育平台,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通过多项创新推动着广东环境教育向多样化、国际化和时尚化转变。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获悉,首届“国际青少年绿色低碳实践交流营暨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已定于今年7月17日―19日在广州举行。此项活动“落户”广东,标志着广东青少年环境教育接轨国际平台,促进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9

1、比例较高、规模较大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都超过总规模的50%。

2、年龄相仿、接近

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人,这批青年教师大多是在25―35岁之间,年龄差距小,学习、工作、结婚、职称评审等几乎都集中在同一时段,竞争压力大。

3、社会实践参与少

社会实践参与很少,甚至没有。80%以上青年教师基本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经历过社会工作进入企业工作过,也只有这几年在学校工作时有机会挂职锻炼参与社会实践,但与企业工作经验无法相提并论。

4、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

除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青年教师外,80%的城市家庭青年教师都是独生子女。这部分青年教师家庭条件相对叫好,成长顺利,少挫折。

5、平均学历较高,有国外教育经历

95%以上都是本科学历以上院校毕业,其中一半以上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是具有硕士学位。有一部分是“海归”,具有国外研究生学历。

二、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1、职业荣誉感、使命感薄弱、不坚定

受社会毒腐思想腐蚀,一些老师不仅不能承担民族教育的重任,反而在漩涡中迷失了自己。向金钱看起,媚俗腐败,在教育这样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上敛财,还有一些人更让人唾弃,披着神圣的师者道袍,却干出违反乱纪,败坏师德侵害学生利益的罪恶行径。一些败类师德荡然无存,色欲猖獗,向自己的学生下手,沦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2、追求高收入与物质享受,心理失衡

面临着工资待遇收入和预期的差异、人事制度改革不断的深入,房价的不断攀升,物价的上涨,青年教师的负担和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机制给他们带来了急于成才的心理压力、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压力。

3、社会、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较差

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不足,没有经历过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

4、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青年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行政性工作,但由于目前高校缺乏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未建立起较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体系,而青年教师因其所处的角色导致其参与决策和资源分配的机会很少,常常处于服从和执行的层面,因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不够清晰、明确。

5、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独生子女,都成长在顺境中,遇到的挫折较少。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也几乎是一帆风顺,因此都有很大的自信心。再加上高校对教师的管理比较宽松,上课之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因此,一些青年教师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文学素养的对策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化生活方式。与时俱进,加强学习?高校教师本身也要转变观念,教学相长,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具备以多样知识为结构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篇10

「关键词犯罪学,现状,理论研究

一、新中国犯罪学创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是,回顾建国近50年的历史,不可否认,我国犯罪学研究是走了一段曲折道路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面对国民党残渣余孽的种种破坏和颠覆活动,开展了“土改”、“镇反”、“肃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急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这不仅为我国从根本上铲除犯罪产生的原因开辟了道路,也为我国确立刑事司法制度和用劳动改造手段改造罪犯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50年代初至中期,我国在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将许多经验上升为理论,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与犯罪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经验及其理论认识,在“左”的思想干扰下,又受到苏联对犯罪学、社会学等学科所采取的否定、取消主义的思想影响,所以我国在建国后的30年内没有建立一个对犯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更没有一所政法院校开设犯罪学课程,人为地阻碍了这一在国际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在十年动乱期间,不仅犯罪学研究被列为禁区,就是法学研究都遭到了完全否定。这段历史背景,归纳起来说,正是由于,(1)我国法学研究的传统,一向是偏重于现行法的解释或论证,对于现行法之外的学科研讨,不甚热烈,甚至是忽视的。(2)法律虚无主义的作祟。(3)林彪、“四人帮”较长时间的干扰和破坏,法学领域禁区之多难以想象,致使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处于落后、停滞状态,作为法律科学之一的犯罪学更是多年无人问津。这是中国法学研究、特别是犯罪学研究一直处于落后停滞状态的重要历史原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经过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法学领域空前活跃与兴旺发达,犯罪学、特别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开始从各自为战发展为各方面的结合,再发展为全国性的结合,很快建立了一支可观的理论队伍,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研究,犯罪原因与预防犯罪的研究也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犯罪学的创立,开始于80年代初,它首先是从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的。青少年犯罪在这个时期之所以成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因为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其犯罪率急剧上升,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为此,1979年,党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等八个单位《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要求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和政法工作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探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规律,更好地指导预防违法犯罪的工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者和政法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知识,对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其他犯罪问题的历史、现状、特点、趋势、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出版和发表了大批犯罪学论著、调查报告等,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犯罪学的学者、专家。

1983年,中央进一步作出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战略决策,对社会治安问题实行包括打击、预防、改造在内的综合治理。1985年,党中央又发出第20号文件,强调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党,组织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力量,从各个方面做大量工作,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证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措施是符合我国国情、顺乎民意的,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筹长治之计,作出久安之策提供了新经验,更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犯罪学就是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迎来法学发展春天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现状

我国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大约是在8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当时,主要是借鉴或者说是初创。进入90年代,我国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犯罪学著作。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我国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在对犯罪学研究的对象,犯罪学研究的犯罪概念,犯罪学研究的犯罪现象的内涵,犯罪原因的概念以及犯罪学的理论体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我国犯罪学理论还对各种具体犯罪类型:如经济犯罪、暴力犯罪,法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女性犯罪,重新犯罪、累犯,计算机犯罪、职务犯罪、有组织犯罪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新中国犯罪学的建立,与其它国家相比,起步晚,时间短,但是其研究成果却异常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的犯罪学研究,一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社会犯罪问题;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犯罪学理论和方法;三是把综合治理社会治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四是批判地吸收国外犯罪学研究的有益成果,丰富了我国的犯罪学理论。因此,我国犯罪学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具体表现大致归纳如下:

转贴于

1.犯罪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在全国范围已有一大批专门从事犯罪学研究的教授、学者和专家,以及从事司法实际工作的研究人员。这是犯罪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专业知识,其中有很多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共同研究犯罪问题,这是我国犯罪学研究队伍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一批年轻的犯罪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正在成长,我们的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2.建立了相应的机构。首先是成立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学术团体及研究机构。最早建立起来的学术团体是于1982年成立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其后,许多省市和自治区也成立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会。199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告成立,它标志着在我国犯罪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取得了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犯罪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上海成立了以华东地区为主的中国犯罪学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在贵州成立了以西南地区为主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成立了以西北地区为主的边陲地区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了以华中地区为主的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河北成立了以冀东监狱为主的罪犯矫正专业委员会和以北京地区为主的罪犯矫治心理专业委员会等6个专业委员会。还有几个专业委员会正在筹建之中。有的省还成立了犯罪研究学会、犯罪社会学会以及犯罪心理学会等等专业委员会。同时,在一些政法部门建立了犯罪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如司法部的预防犯罪与劳动改造研究所,公安部的公共安全研究所,浙江省公安厅以及山东省劳改局都成立了犯罪研究所等等。除此以外,在一些政法院校建立了犯罪学系和犯罪研究所。如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犯罪学与监狱学研究所,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许多政法院校成立了犯罪学教研室。

3.各政法院校普遍开设了犯罪学课程和组织了犯罪学讲座。

4.一些政法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犯罪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如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有40多名,并从1991年起招收了犯罪学博士研究生。

5.创办了各种有关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刊物。如《青少年犯罪研究》、《青少年与法》、《犯罪与改造研究》、《犯罪与对策》等。同时,各类法学、社会学及各种社会科学杂志,也开辟了犯罪问题研究专栏。

6.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犯罪学专著和论文。其中有《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犯罪心理学》、《青少年法学》、《青少年法学概论》、《青少年法学新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以及多种版本的《犯罪学》和《比较犯罪学》,还出版了《犯罪学通论》、《犯罪学教程》、《论证犯罪学》、《犯罪社会学》、《被害者学》、《刑事被害人学》、《犯罪被害人学》等等专著数十本,研究论文数千篇。

7.翻译出版了一些犯罪学专著和大批研究论文,介绍了国外犯罪学研究状况。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我国犯罪学界与国外犯罪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我国学者多次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例如,1995年派出9人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刑事与司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大会主席团的邀请,我国学者向2000多位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犯罪学研究状况和基本理论观点,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增强了同各国犯罪学界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与国外犯罪学界的专家学者还进行了重大课题的合作研究。

三、21世纪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1世纪,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将会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消极因素和破坏力量。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将会为更有效地治理各种犯罪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重大刑事犯罪,诸如金融犯罪、毒品犯罪、团伙与黑社会组织犯罪等都出现了新特点,并有进一步严重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团伙犯罪和黑社会组织犯罪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犯罪的突出问题,如果不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采取坚决的打击和预防措施,有组织犯罪将会给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后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各种犯罪还将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也还会出现新的犯罪形式。这就为犯罪学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更深的研究课题。

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之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这既是我们研究的宗旨,也是今后犯罪学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