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十篇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十篇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7:14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从关注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高度出发,准确把握农贸市场作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充分认识做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全力推进,进一步发挥农贸市场在保障农副产品供应、维护食品安全和稳定菜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

根据农贸市场提升发展要求,将“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作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新要求,实施“信息化、标准化”改造,力争通过三年(20112013年)左右时间,全面提升我县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农贸市场名称登记率100%。各改造提升市场的举办单位要及时完成所属市场名称登记工作,特别是县市场局所属的各农贸市场要进一步理顺市场管理体制,规范农贸市场举办者主体资格。全县农贸市场名称登记率100%,市场名称登记工作在2011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

农贸市场信用评价率100%。星级文明市场覆盖面达到40%以上,市场举办者和经营户信用分类评价率100%。

食品安全监管追溯率100%。符合规定要求的农贸市场全部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点,做到索证索票的全覆盖,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电子监管信息平台。

升级一批标准化乡镇农贸市场。全县至少要完成2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通过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换代。

创建一批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全县争取创建1家市级文明示范农贸市场。

建立一批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监测点。在县中心农贸市场建立主要农产品价格采集点,逐步建立中心农贸市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供求和价格监测体系;国有农贸市场农民自产自销蔬菜直供摊位按不低于总摊位30%比例设立,民营农贸市场农民自产自销蔬菜直供摊位按不低于总摊位20%比例设立。

推进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提升。逐步建立全县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监管部门与市场举办者联网,做到农贸市场食品检测、质量追溯、价格信息、经营者诚信等管理信息区域联网共享。城区农贸市场建立全时段电子监控系统,设立多媒体显示触摸屏,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三、工作计划

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农贸市场三年提升发展推进计划要求,以“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为硬件改造基本要求,以“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为软件改造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及我县农贸市场现状,2011年确定县中心农贸市场作为试点示范市场创建;2012确定嵊山农贸市场作为标准化乡镇农贸市场创建;2013年确定洋山集贸市场作为标准化乡镇农贸市场创建。争取在2013年7月底全面完成县政府确定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任务。

四、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发改、经信、公安、财政、住建、交通、农林、卫生、环保、国土、食监、物价、供销、工商、质监、市场为成员单位的县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一)县工商局:牵头、协调、指导、组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制订全县三年改造提升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工作;组织开展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承担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等工作。

(二)县经信局:建立农贸市场主要农产品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农贸市场商品的供求状况,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相关部门督促农贸市场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贯彻落实;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猪肉供应保障;农产品现代配送体系建设;社区菜店网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县发改局:指导全县农贸市场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给予政策等方面扶持。指导推进农贸市场信息化建设并给予政策、技术和人才等支持。

(四)县公安局:打击查处强买强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农贸市场加强内部治安管理;督促农贸市场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负责《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活动的达标工作,督促消除火灾隐患。

(五)县财政局:落实支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六)县国土资源局:农贸市场用地计划的编制与安排工作,对规划内新建或改造的农贸市场在用地上给予支持,严查农贸市场用地随意改变用途。

(七)县环保局:农贸市场环境污染防治监管。

(八)县住建局:指导落实全县城乡总体规划中农贸市场布局规划;指导农贸市场供排水、节水、绿化、市容、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督促指导农贸市场做好公共环境卫生设施配备、垃圾收集和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九)县交通运输局:保障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

(十)县农林水利局: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贸市场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与监测;组织实施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和规范用标的监督管理;主要农产品供应保障,预测并农产品供求情况等经济信息。

(十一)县卫生局:农贸市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农贸市场内熟食品、散装食品和活禽宰杀区的硬件卫生规范化指导和把关;农贸市场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理。

(十二)县物价局:农贸市场价格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农贸市场相关价费政策、明码标价制度的贯彻执行,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加强农贸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分析,健全应急和预警机制,做好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管理;完善农贸市场用水、用电价格政策。

(十三)县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制度,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统一全县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十四)县质监局:监督管理与指导农贸市场计量规范工作,负责农贸市场在用衡器“四统一”活动;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管检查。

(十五)县供销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贸市场对接,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加强蔬菜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加强社区蔬菜直供店建设,推进蔬菜批发市场举办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十六)县市场局:落实所属农贸市场开展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开展农贸市场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创新农贸市场经营业态,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组织开展市场内经营者教育培训,提升市场举办者管理队伍素质。

五、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乡镇要把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并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列入乡镇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工作。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工作信息专报制度,及时反映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做好农贸市场网点规划布局工作。要科学编制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合理设置农贸市场与区域网点布局,避免无序,重复建设,已规划的城镇小区配套农贸市场严禁挪作他用,实现农贸市场向社区配套服务转型。对一些农贸市场规划不能到位的社区,可通过生鲜超市和社区菜店的配套建设进行有效的配置,优化布局,实现有序发展。

(三)完善农贸市场提升发展扶持政策。县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每年落实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补助资金,对完成改造提升任务的农贸市场按市场面积确定每平方米补助额度,实行以奖代补,专项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市场硬件设施改造、食品安全管理、市场信息化管理、业态提升等方面。经考核认定为省、市文明示范农贸市场的,再分别给予奖励。要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社会公益基础设施的标准,落实农贸市场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相关扶持政策,以更好地体现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属性。

(四)创新农贸市场投资运营体制。逐步探索建立农贸市场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功能的投资运营体制。农贸市场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确定,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公共服务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国有、集体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五)推进农贸市场软硬件升级。以“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为硬件改造基本要求,实现对农贸市场硬件标准化改造,优化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购物环境。以“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为软件改造基本要求,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建立农贸市场供应、价格和检测结果等公共服务信息公告系统,普遍建立农副产品交易追溯系统,普遍建立联网监测系统,对农贸市场主要农副产品供应、价格和食品安全进行监测并实现监测信息的区域联网共享。

(六)引入农贸市场新型经营业态。支持农贸市场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探索建立直销对接、连锁配送、“订单提货式”、“菜单配菜式”等新型经营业态。鼓励主产区农产品经营大户、产地大户、食品加工企业入场设立专柜,积极引进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品牌农产品。

(七)建立市场供求监测预警和价格监管制度。在县中心农贸市场建立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和价格监测体系,实时监控和公布农副产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水平,逐步建立农副产品供需调节和价格预警应急机制,必要时可通过组织抛售储备、实施价格临时干预等形式,平抑重要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严厉打击恶意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违法经营行为,保持农副产品价格的总体稳定。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2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惠及千家万户、体现城市形象。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民生幸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农贸市场环境,有利于农副产品价格长效可控管理,有利于保障“菜篮子”食品安全和“四城同创”目标如期实现。农贸市场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为统领,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坚持硬件改造和管理提升相结合,通过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实现农贸市场空间布局合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长效管理规范化,达到“方便就近、便宜放心”的总体要求。

二、目标任务

利用2年左右时间,采取内部提升、原址翻建、搬迁移建三种形式完成市区现有3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建面积14.5万平方米左右,同时积极推进新建一批农贸市场。

年度,按照难易结合和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要求,启动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8个,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其中6个,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区4个,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区6个,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市开发区2个,建筑面积为0.8万平方米。重点改造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要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反映强烈的市蔬菜活禽直销市场、南门农贸市场和区院前农贸市场。积极推进、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2012年度安排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7个,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新建2个农贸市场,区、区、市开发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三、责任主体

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遵循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原则。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作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根据市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建设方案,负责做好农贸市场拆迁、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各区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主要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制度,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本辖区农贸市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市商务局(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协调推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建设规范的要求,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方案审核、指导推进和项目验收,督促市场建设主体严格执行建设规范。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意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农贸市场建设管理。

四、建设管理规范

为实现市区农贸市场内外环境同步改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提升,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提升城市形象,促进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坚持“建设管理同步落实”。

市区农贸市场应为永久性固定建筑的室内经营场所,建设形态主要分为砖混结构和钢结构,建筑主体、配套设施、室内布局、供电供水、通风排水等执行《市市区农贸市场建设规范》(见附件1),做到干湿分离、生熟隔离、配套齐全、整洁美观。市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服务工作。

要严格落实《市市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见附件2),在确保农贸市场按照规范化要求建设好的同时,更要管理好,确保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市场秩序稳定、管理规范。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属地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农贸市场的长效管理,同农贸市场开办方签订《农贸市场规范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好经营、销售、食品安全、停车管理、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责任落实、督查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市城管、农委、卫生、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要妥善做好农贸市场建设期间过渡市场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市场供应不断不乱,保障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五、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区农贸市场建设,体现农贸市场的公益性质,市区农贸市场建设采取以下扶持政策:

(一)补贴政策。市财政根据农贸市场建设的不同形式,按农副产品交易区域的建筑面积采取三种补贴标准:一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内部升级改造的,根据具体项目的各类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标验收等情况给予补贴,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200元∕平方米。二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翻建、迁建的,砖混结构的原则上给予500元∕平方米补贴,钢结构的原则上给予300元∕平方米补贴。财政补贴作为政府投资。三是对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以国有投入为主,参照翻建、迁建标准予以补贴,鼓励振兴集团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区新的农贸市场建设,确保新建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和可调控性。

(二)配套政策。市政府对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交易区域在土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给予以下优惠政策:免收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市级留存部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登记费,减半收取规划咨询费。政府给予的优惠一并作为政府投资。

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政府扶持资金来源:一是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占地土地出让净收益作为农贸市场建设专项资金;二是不足部分资金由市财政调剂。

享受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农贸市场国有产权部分分别归属市、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有;国有产权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归所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收益用于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

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与相关部门另行研究制订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3

首先,我代表市商务局对*县商贸流通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在20*年商贸流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今天召开的商贸流通工作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特别成功。刚才,石局长作了很好的动员报告,丁县长作了很重要的讲话,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商贸流通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回顾去年,亮点频现,*商贸流通工作成绩显著、可喜可贺

20*年,*县商贸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在机构没有理顺、商务局没有组建的情况下,*县商贸局积极履行商务部门各项社会职能,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团结拚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可以总结为:超前谋划、工作扎实、实绩突出三点。

1、超前谋划。*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商贸流通工作,商贸局做为全县商贸流通工作牵总部门,领导班子超前谋划商贸流通工作,积极实施商贸活县战略,认真履行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市场监管监测、商贸专业街区规划培育等项社会职能,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全县商品市场建设超前谋划、科学指导、规范培育。面对经费紧、困难多、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不等不靠,主动创新,按照国家商务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建设的意见》以及省、市商务厅(局)的要求,制定和推行了商贸流通重点突破的实施意见、目标任务考核奖惩办法和商品市场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全县商贸流通工作调度会,建立和完善了商贸流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商贸流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作扎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镇、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全县商贸流通工作起步快、效果好。南大堡蔬菜市场、*标准件商城、中原农副产品市场、冀粤建材市场4大市场和11个中小市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市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全县农村市场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部门、乡镇大力推动,搞好指导服务,扶持中山商场和万盛商场在全县建设和改造“农家店”连锁店166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县早动手、早谋划、早行动,率先在全市制定了《关于打击商贸领域商业欺诈行为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动员会,成立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兴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3、实绩突出。市商务局组建两年多来,对*商贸流通工作的评价比较高,商贸局作为全县商贸流通牵总部门,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工作状态一流,是一个谋大事、干实事、干真事的领导集体,连续两年在全市县级商务工作中实绩突出。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酒类监管等项工作在省、市领先,其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被评为全国先进县。另外,在生猪、酒类、调味品三项执法工作中,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执法,集中整治,净化市场,为全县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用上放心调味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执法工作被市商务局评为先进单位,其中酒类监管工作还被省商务厅评为执法先进集体,整体工作及其它单项工作在全市商务系统名列前茅。

二、认清形势,加强领导,切实把商贸流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多年以来,个别地方对商贸流通工作认识不足,“重生产轻流通”、“重外贸轻内贸”,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人们对商贸流通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流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界定流通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加快流通业的发展,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扩大内需、引导消费,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就业,保障消费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流通放到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的位置来抓,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与部署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商品市场初具规模,市场机制已经建立,流通主体多元化,流通设施和技术不断改善,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立了以市场化为标志的商品流通体系。*县委、县政府坚持“建大市场、兴大商贸、活大流通”,积极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农家店”连锁店,全县市场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但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机制不活,负担较重;现代流通水平不高,业态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流通秩序不够规范;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对此,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下大力攻坚克难,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要坚持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为方向,大力推进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市场监控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确保“十一五”流通工作预期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明确目标,自我加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进商贸流通工作健康发展。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4

一、效能文化建设

比照相关机关效能建设文件要求,我科从几方面入手,创建让基层和群众满意的机关工作形象。

(一)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在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类学习任务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各项政策方针、效能建设相关的各类文件、商贸行业的政策与业务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了“走正路、树正气、干正事”的工作作风。

(二)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机制。以“主动服务、积极引导”的工作姿态,扎实履行规划、服务与管理职能。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促销政策,指导全市商贸企业以“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为核心,全力实施商贸业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商贸业新业态,确立商贸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新地位。

二、科室职能工作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为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和年度工作的圆满完成,实现商贸业工作的良好开端,我科室从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我市商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继续贯彻实施各项保民生、促消费政策;做好各类规划方案的编制及部署;以项目、活动为抓手,促进商贸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

1、继续贯彻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认真做好对各家电销售门店、行业的业务指导,加强行业规范化运营的检查监管。协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开展打击“骗补”行为、规范行业运营的整治行动。1-10月,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1628台,实现销售额7826.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93%,落实财政补贴100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9%;累计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21574台,实现销售额7127.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8%。

2、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围绕“促进消费”主题,以各类节庆为载体,组织和鼓励全市各商贸企业开展节庆期间的促销活动。

(1)春节、“五一”期间,全市各主要超市、商场、专业市场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家电、汽车、装饰建材等商品促销活动。

(2)9月初,成功举办了“清凉水世界、梦幻新安江”新安江17°C之夏青岛啤酒节。

(3)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节点,成功举办了心在一起17°C•新安江”“2011金秋购物节”,购物节包括以锦润百货周年店庆月、商超促销、浙西美食节、家电惠民促销等系列活动。

(4)筹备首届春节年货展。年货展确定在12月中旬举办,目前已完成展会的前期工作,招商招展工作在近日开始。

3、加强市场整治与食品安全管理。(1)食盐抢购应急处理。积极落实3月中旬的食盐抢购应急措施:协调盐业公司仓库的食盐调拨、各大连锁超市的应急供应、公告宣传以及数据上报。确保了特殊时期内,全市食盐市场供应的稳定。(2)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协同市食安办、定点办成员单位,开展了加强瘦肉精检测、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五小”行业卫生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3)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复评迎检工作。在认真组织整理与完善我局关于定点屠宰管理与农村连锁经营相关台帐的同时,做好对各乡镇街道、门店的指导工作。

4、完善定点屠宰场点管理。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整合提升。完成中心屠宰场及梅城镇、寿昌镇屠宰点的改造提升工程,并于六月初组织进行验收;完成乾潭镇屠宰点的新建选址工作。加强对各屠宰场点的监管,1-10月,共检疫屠宰生猪:111222头(2010年屠宰数为102600头);检出并实施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29.6头(含病变内脏折合)。开展定点屠宰执法检查:263次(其中开展联合执法5次)1395人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二次;违禁药品检测:3810批次。

5、“菜蓝子”工程。(1)落实本地农产品进超市。经过前期的积极协调,3月中旬新开业的世纪联华新安东路店,与本市生猪养殖户、果蔬种植户及农产品加工经营户建立了较规范的农超对接关系;与大润发超市的农贸对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前期协调工作。(2)培育农贸对接大户。为了有效解决本地农产品实施农贸对接的“采购—加工—供应”各环节处理,走访了我市部分农民合作社、贩销大户、农产品终端用户(宾馆饭店),积极培育农贸对接大户,协调落实蔬菜加工整理基地。(3)探索建立农产品直销机制。协同市农业局、工商分局,通过对全市农贸市场、贩销大户、宾馆饭店的调查与沟通,完成了农产品直销机制的调查报告。(4)筹备开展一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农贸对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放心农产品进学校、进社区等创新项目。

6、落实千万工程项目。根据市局的工作部署,经过前期的充分调查与协调指导,基本完成了乾潭镇的中心镇小型商贸综合体改造、莲花镇与李家镇的农村标超改造任务。

(二)规划引导,统筹布局

科学规划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有力保证。1-10月,我科基本完成了各类商贸规划方案及商贸扶持政策的编制工作任务。

1、完成了《市“十二五”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稿的修正、评审及工作。参加《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稿的修正、评审工作。

2、牵头实施贯彻落实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战略的各项工作。(1)落实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任务,包括政策协调、信息、报表等具体工作。(2)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的服务。对列入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百项重点项目的我市8个旅游商贸项目、1家重点培育企业,我科室认真做好项目联系、进展监察、政策落实和协调等服务。(3)拟定各项政策及规划意见。包括《市贯彻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相关的政策意见、《市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市商贸空间布局(新安江街道)商圈的实施方案。

(三)优化服务

1、实施本地餐饮业的提升工程。完成了东入城口餐饮特色街区的前期调研,制订了提升工程的进度计划和职责分工方案,并结合市关于推进商业特色街规划建设的文件要求,逐项落实提升工程的各项内容。指导严州府等本地餐饮业龙头企业通过开展连锁经营、拓展经营业务等途径,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2、认真履行指导和服务职能。(1)落实省商务厅生活必需品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网点。我市共有11家企业列入应急平台,包括中心屠宰场、四家超市、盐业公司、四家生产企业。根据平台数据库的规范要求,指导企业录入较完整规范的企业信息、应急商品信息等相关数据。落实商贸服务业信息泵的网点设置。(2)指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参展与评比。指导严州府食品公司、致中和酒业、秋梅食品、里叶白莲等四家企业申报参展北京浙江名品中心;指导致中和酒业、秋梅食品、Se家纺、怡生堂大药房连锁公司等四家企业参加第二批浙江省品牌专卖连锁企业申报;指导严州府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参加浙洽会宁波采销对接洽谈会、浙江省商务周活动。组织落实我市相关企业参加市农家乐休闲餐饮体验点、市旅游商品评选等活动;组织指导各商超企业、餐饮协会、美容美发协会、家政企业等单位参加新人商贸服务技能竞赛;指导中心屠宰场实施设施设备的提升改造,完成二星等级资质申报材料的编制。(3)加强对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的指导与服务。主要包括:世纪联华店的开业、昌炎公司投资的起亚4S店及汽车市场建设项目、中心城区改造项目、国大阳光建材市场建设项目等。

3、落实年度政策兑现与申报。(1)指导各重点商贸企业、主要乡镇街道上报2010年度政策兑现申报。(2)2010年度商贸业政资助项目申报:指导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严州府食品公司申报2010年度市级、省级财政资助。(3)农村现代流通网考核材料:完成我局2010年度深化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考核奖励申报;指导供销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完成2010年度农村沃尔玛建设考核奖励申报。

三、2012年工作思路

1、围绕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战略部署,以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为重心,全面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商贸业态的转型升级、重点企业与老字号企业的提升改造、深化农村千万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5

关键词:流通体系顶层设计路线图内外贸联动发展

中国流通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现代商品已经不是传统的实物商品,它包括实物商品、服务商品、系列活动的“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需求决定的变化(见图1)。根据这种变化,以现代商品交换为内容的一系列商品交换—流通体系及其运营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中国流通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问题。

现代流通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现代科技、现代组织方式,高效率地组织商品流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流通服务的统一体。现代流通体系是由横向流通体系、纵向流通体系、保障体系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有机的组织整体(见图2)。

(一)横向流通体系

流通的横向体系是指农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生活服务流通体系、商务服务流通体系、信息服务流通体系、再生资源流通体系(见图3)。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指各类农产品随着产业化发展的变化而形成的农产品流通的渠道、环节、结构体系,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表现出来的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一体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发展,“七区二十三带”农业产业化布局的变化,对“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北粮南调”及“中粮西运”流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是指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环节、结构体系,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只具有“商品的外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渠道多样化,流通额大幅度提高,2012年已达到50.1万亿元。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是指日用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环节、结构体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是“三级批发”“三个固定”体系,现在已经变化为“三多一少”的流通体系。

生活服务业体系是指由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沐浴沐足、洗染、修理、家政、照相、快递等组成的服务商品流通体系。

商务服务体系是指租赁、拍卖、典当、旧卖、会展、商业信息、商业咨询、商业培训等构成的商贸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体系是指流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行业系统,如商品交换、支付、物配、再生资源流通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商业信息服务体系。

再生资源流通体系是指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集散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体系等。

以生活服务体系为例:我国生活服务业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泛,因此,对生活服务业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横向9大体系,即涉及到餐饮与早点、住宿业、美容美发美体、沐浴沐足、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洗染业、照相业、维修服务(见图4)。

(二)纵向流通体系

流通的纵向流通是指从基础层次到高层次的纵向流通体系,如流通组织体系、渠道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

1.流通组织体系。流通组织体系主要指流通的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参与的流通组织体系,流通组织体系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流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的流通组织实体,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流通组织。

第一,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如生产组织、物流配送组织、不同的分销组织)整合优化,积极引进和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流通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运输、商业企业在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和运销经营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组建自营流通企业。同时也能充分实现商品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使各产业链结合得更加紧密。

第二,扶持各类营销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支持、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自办购销组织,发挥其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励各组织之间的联合,运用管理和信息技术将其连接在一起,兴办第三方物流,使其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商品流通过程。

第三,鼓励外资零售商在城乡建设基地,用现代流通引导商品化、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生态化经营与管理。

2.渠道体系。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农基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网(“三网融合)对接,以及其他多种流通渠道,即所谓的1个直接流通渠道、6个间接流通渠道,使不同的交易当事人自主选择相应的交易形式。

3.市场体系。通过完善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交易市场体系,使不同市场发挥其功能,相互联动、相互沟通、功能互补、协调互动,保证商品市场平稳运行。目前,根据我国市场需求,主要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期货“三位一体”相配套的商品市场体系。

4.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即政府职能部门对流通的管理,如涉及流通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有:商务部、发改委、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行政总局、工业与信息化部、交通部等,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形成参与蔬菜流通的政府管理组织,需要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协调管理、统一管理。

5.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即国家对商品流通宏观管理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具体包括流通的主体法、客体法、交易法、行为法等;经济手段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经济杠杆;行政手段包括政府依法行政所采取的行政手段,如指令性、指导性价格管理。

(三)流通保障体系

流通的保障体系是指为流通提供保障的体系构架,由财政体系、税收体系、融资体系、保险体系、信息预警体系、国家储备体系构成。

国家需要有流通的保障体系,是由流通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流通的社会性是指流通与农业、工业不同,它不可能离开顾客、离开供应商,这使其流通产业具有“窗口行业”的性质,同时商品流通的巨大波动,特别是许多农产品的“卖贱买贵”关系6.4亿农村居民、7.1亿的城镇居民,甚至关系社会的稳定。因为流通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需要有相应的财政体系、税收体系、融资体系、保险体系、信息预警体系、国家储备体系构成,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流通体系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国家应建立以商务部主导的流通宏观调控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涉及到流通的政府职能部门较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需要统一决策,但是现有行政体制政出多门,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因此,建立以商务部为主导的流通宏观调控部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采取两步走的发展路径:第一个阶段建立以商务部主导的流通联席协调会议机制;第二个阶段建立以商务部为主的大部制机制,统一国家的流通宏观调控行政职能。具体内容如图5所示。

(二)通过G30整合流通专家资源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流通专家资源也十分分散,如商务部、农业部、供销合作社、国家粮食局系统的流通专家,研究院所及大专院校的流通专家,还有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的流通专家。现有研究资源分散的结果就是“重复建设、重复研究”,使得有限的研究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我国流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编辑出版《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年度报告》

在整合研究资源的基础上,每年出版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这里所说的年度报告应该是全社会的,而不是商务部部门的,如果每年出版一份具有全社会的流通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就可以对全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原因、趋势、对策研究得相当清楚,以便于政府正确地决策。

(四)编辑出版《流通产业经济评论》

每年分季度编辑出版《流通产业经济评论》,这样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加强流通的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统一流通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扩大流通经济学界的“声音”,避免“流通噪音”影响正常的流通决策,干扰正常的流通市场。

(五)总结64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4年来的流通发展道路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已经64年,总结64年来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业的发展,探讨中国流通业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为什么中国流通业的发展是遵循这样一种发展道路?其原因是什么?是否具有客观必然性,有哪些经验结论?未来10-20年如何发展?在当前应将流通业(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能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快国内贸易(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流通体系顶层设计的路线图

(一)完善以消费主导的流通产业政策

《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两个重要文件,是我国第一个流通产业政策。过去,我国的五年规划都是部门性的,而这次是具有“部级”性质的,不是一个部门意志的表现,因此这一政策更具有全社会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明确了流通是一个产业,流通是一个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产业的论述。第一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同志曾经在广东流通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流通业大发展是引领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内生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是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要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跳出流通看流通,跳出流通抓流通,“推动流通业实现从产品的交易者向生产的组织者转变,从市场的接受者向消费的引导者转变,从价值的实现者向价值的提升者转变”。把保障供给、稳定物价、普惠民生作为基本导向,把加快转变流通方式作为核心任务,把流通与制造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原则,把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为突破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全力开创流通工作新局面。

(二)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

要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就应该发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发挥G30组织的作用,充分整合社会流通业的研究资源。目前存在行业协会和学会不统一,相互对立,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说物流是基础,中国商业联合会说商流是基础,实际上具有片面性,而G30组织具有某些中立性,而且能够将社会专家资源整合起来。

(三)扶持4500万家中小微型流通企业发展

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活跃我国城乡商品市场,进一步完善“三多一少”的流通渠道和环境。中国以及欧盟、日韩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中小微型流通企业是主体,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改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加快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生产领域正在加速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7区23带”的产业布局,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果东运、南菜北运等,需要现代流通适应这种变革,还有电子商务、物联网冲击等,需要流通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流通业结构调整包括商品结构调整、业态结构的调整、空间布局的调整等多个方面,而且需要加快转变的速度。

(五)研究流通业发展趋势促进其科学发展

1.促进流通企业大型化趋势。美国沃尔玛是1952年成立的零售企业,至今也只有61年历史,但它已经有很多年是世界500强之首的企业,也是最大的零售企业,笔者认为:我国需要大型的流通企业,但是,更需要大型企业成长的环境。为什么美国能够在60年成长一个世界级大型企业,我国王府井集团、百联集团等也有60多年历史,为什么成长就比较慢呢?

2.业态组织多样化趋势。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业态发展道路,我国现有的业态数量已经超过世界发展水平,而且业态创新还在不断进行中,我国正处于一个流通革命时代,经历了百货店革命、连锁革命、超市革命、网店革命,正在进行智能商店(市场)革命,未来业态也将更加多样化,并且在网上网下的融合中创新,在物联网新技术浪潮中创新。

3.经营方式现代化趋势。随着科技创新,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有新的经营方式出现以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机器人餐厅、智能商店(未来商店)、智能家居、智能市场(甚至智能农贸市场,已经在苏州出现)、智能物流、智能再生资源回收、自动售货机售饭等出现,需要政府放松管制,促进其发展。

(六)实现内外贸联动发展

1.确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道路,探索政府机构一体化、行业协会一体化、各类流通组织一体。

2.多种平台的对接,如外贸商品大集、进口商品大集、特色商品大集、零售企业参与各类交易会。

3.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如商品交易市场增强外贸功能试点;建设5个层次的国际商贸中心;加快11个商业功能区建设;试点和推行15分钟便民商圈建设等。

我国现有8万多个商品交易市场,200多个在国外的中国商贸城、商业街等,应探索建设外向型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贸易中心的商品交易市场、走出去的商品交易市场。加快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内外贸易一体化试点。探索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金字塔”市场体系。

建设5个层次国际商贸中心,如第一个层次是特大型城市的国际商贸中心,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可以率先建成国际商贸中心;第二个层次是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如以大型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第三个层次是地方性的国际商贸中心,如以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第四个层次是指企业或外向型商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如义乌小商品城、白沟箱包市场、虎门服装市场等;第五个层次是虚拟的国际商贸中心,以“三网融合”+物联网形成的虚拟网络基础上的国际商贸中心。

加快形成11个主要商业功能区,发挥其商品集散、价格形成、消费集聚、产业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一批国内贸易的重要增长极。推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商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强化贸易中心地位和消费集聚功能。推动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天水商业功能区建设,强化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和流通枢纽地位,提升商品集散和消费集聚功能。推动滇黔桂、甘宁青、新疆商业功能区建设,支持特色商品流通、民族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增强商品集散功能和市场保障能力。推动哈长商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等重要商品流通和专业服务行业,增强商品集散功能和为产业服务的能力(参见《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

试点和推行15分钟便民商圈建设。所谓“15分钟便民商圈”,是指市民从家中出来,驱车15分钟可达购物中心、步行10分钟可达超市或餐饮店、5分钟可达便利店和各类服务网点。最早由山西省开始试点,并在全国推行。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山西省商务厅等七部门从财政、规划、税收、注册审批等四个方面给予扶持。

二是验收合格将获政策资金支持。山西省发挥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作用,支持各市政府和大型流通企业,采取多项形式,解决社区商业用房不足的问题,建设改造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15分钟便民商圈”按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的原则要求,可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在社区内改扩建商业门面房、抵减拆除旧房(原门面房)面积,按新增建筑面积计缴城市建设配套费。

四是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在城市建设配套费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资金,以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形式出资购买部分社区商业用房,用于支持社区菜店、菜市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居民生活必备的商业网点建设,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

五是连锁企业参与可享税收优惠。参与“15分钟便民商圈”项目建设的连锁企业,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由总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各连锁经营网点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的,经批准由总部汇总申报缴纳增值税。按规定落实员工制家政服务免征营业税政策,免征蔬菜、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

六是注册审批等环节更加便捷。参与“15分钟便民商圈”项目建设的连锁企业,设立配送中心、直营店,可持总部文件到所在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免于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

七是连锁企业的直营店经营烟草、药品、书籍、报刊、音像制品,代售邮票、信封、明信片、电话卡、代办公用电话等业务,可由总部向审批机关申请办理有关批准文件,其直营店或配送中心持加盖总部公章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后领取相关批准文件,并由所在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八是连锁企业的社区加盟店、特许经营店经总部承诺担保责任,可参照直营店办法办理。

4.治理经济秩序,净化流通环境。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大,而流通领域过度竞争、价格竞争混乱,使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的利润率下降,全国平均净利率在2%左右,每年大量的零售企业亏损倒闭,同时不规范进场费,使许多供应商、零售餐饮等服务企业不堪重负等,不规范的大宗商品“准期货”交易使得价格信息不能够起到引导生产和经营的作用。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流通地位重要,另一方面反映了流通作用没有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治理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十分迫切,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不规范收费时,也要保护合理、正常的收费,以促进流通业可持续、协调地发展。

5.借鉴冯氏集团利丰模式,探索“在平的世界上竞争”。香港冯氏集团是香港具有107年历史的进出口贸易商,其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被引入哈佛大学管理案例。利丰的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流程。在整个供应链中,从供应原料到最终用户,都看作一个整体,链上的企业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供应链管理有效地节约了成本,为客户提供了有效的产品供应。利丰集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采购和生产全球化的趋势,从一个传统的中介贸易商逐渐演变成全球商贸供应链的管理者。利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都是值得内外贸企业借鉴学习的。

6.加快优化内外贸产业结构,转变联动发展方式。具体研究路径如下:探讨内外贸联动基本理论,如概念、概念框架、运行体制、面临挑战、面临机遇等问题;内外贸联动实现,如联动的渠道、联动的途径、联动方式等;国内贸易(流通产业)国际化运营,如批发市场国际化运营、零售企业的国际化运营、生活服务业的国际化运营、商务服务业的国际化运营;国际化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商贸中心、区域性国际化商贸中心、地方性国际商贸中心等;内外贸联动案例研究,如全球供应链、行业、区域、渠道等案例研究等(见图6)。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2

2.国务院.关于国内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2

3.洪涛.流通基础产业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6

*区位于*市西南部,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32万。现具有服务农村商贸流通功能的市场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区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并经营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有华塘、保和、*、永春等七个农贸交易市场,系工商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剥离出来的资产。二是20*年以来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管理经营的市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三是城区内由市直投资或管理的农贸市场。包括承担了我市外调农产品集散主要职能的七星市场,我区城郊及乡村农户农产品进城主通道的湘南综合大市场、下湄桥综合市场等。由于撤地建市建区等原因,我区农贸交易市场几经整合,其构成体系不尽完善,加之20*年初的长时间冰雪灾害给我区农贸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区(不含市直)共倒塌5个市场,其余8个市场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冰灾后我区14个乡镇中,仅有半数乡镇建有三天一集的墟场,另外7个乡镇的农村物流仅能靠“赶墟”或进城交易,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物流贸易的发展和壮大。现存农贸交易市场功能也存在诸多缺陷,区市场服务中心所辖7个农贸交易市场除华塘镇市场仍显市场形态外,其余6个乡镇市场已被归类为路边市场,软硬件设施均严重缺乏,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形势的发展。几个民营市场更是受经营理念的限制,在大宗农产品的批发与集散方面明显表现不足。于是,七星大市场、湘南综合大市场就成了我区外地农产品调入、农村农产品进城的主通道,其余商贸物质流通也主要靠城区辐射。

二、*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20*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

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20*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

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20*年以来,为扎实推进我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寻求带动我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突破口,我区一是在全区试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去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商务工作的副区长为组长,区商务、工商、发改、计划、农业、供销、市场服务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工作的领导力量,形成了区、乡(镇)、村、组、农户的五级联动机制,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对乡镇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年里,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自愿参与的方式,区商务部门牵头合理规划、详解方案、加强督导、规划操作,在全区农村地区逐步推进了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革新,在各农业中心乡镇、村组共改造和新建标准化“农资农家店”10户,加快形成我区农资进村综合的零售服务网络。10家农资店的建成,虽然家数不多,但工作做得扎实,坚持了高标准和高质量,为20*年全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抓好了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与改造。20*年至20*年,我区民间资本通过招商共新建了*、保和、石盖塘、*、永春等5个农贸市场,总投资达9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5000平米左右。20*年9月,由区市场服务中心与一开发商合资投入130余万元、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石盖塘市场顺利完工营业,并在短期成为服务该乡镇及周边农村的主要农贸市场。20*年,我区还筹资对*、华塘、保和等部分乡镇农贸市场进行改建或扩建,使市场载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为手段,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重点,围绕商品流通高效、群众生活方便、商品质量保障、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通过大力刺激消费,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推进全县商务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消费,可以促使企业扩大生产、销售经营规模,进而做大做强。刺激消费,树立大众消费信心是认真做好止滑促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亿元,同比增长15%;

2、培育限上企业12家;

3、县内举办各种会展12次,引领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会展10次;

4、建设1个特色商圈和1个特色商业街区;

5、培育3家高端服务企业;

6、服务业增加值达30.94亿元,增速达10%;

7、培育年营业额0.5-0.8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4家、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三、发展重点

(一)旅游经济带动:结合地方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与陵管局、风管处、乡政府、乡政府等单位配合,强力推动旅游消费。目前,餐饮一条街、商贸物流中心、酒店的土特精品门市、乡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了便利服务,使“过路经济”成为“目的地游”。

(二)会展经济促动:一是通过已开展的“首届家居建材博览会”、“秦巴之春首届灯会及年货展”和拟举办的“洞乡银耳节”、“消夏啤酒节”、“巴山土猪庖汤节”等大型展览活动为契机,带来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多层次多种类的开展“为民惠民促销活动”;在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健身服务消费领域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二是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县域外的展会,通过展会,促进地方消费热情,带动相关消费;全力组织我县重点流通企业参与“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及西博会、食博会、渝洽会、厦洽会、广交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品牌效益、扩大销售收入。

(三)统筹城乡互动:以全县36个农产品专业组织合作社和城区大型超市、社区、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鲜活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农贸市场、进机关团体“四进”工程式,力促城乡商贸互动,同时达到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同时结合“巴山新居”建设这一契机,继续推动板凳乡学堂山村、乡贾家梁村,新场乡红岩村等农家店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继续开展好家具下乡,二手车促销等活动。

(四)三外工作联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指导具有竞争优势的巴山牧业、食品公司、食品公司等企业走出国门,以推动消费服务创新,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加快实施“宽带下企业”和“信息下乡”,激发企业和农村信息消费消费市场潜力,与“阿里巴巴”搞好合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出口企业和一些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共同建设线上线下的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网上采购和销售规模。

(五)行业管理推动:积极配合并争取卫生、工商、物价、质监、食药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商品流通市场的监管,依法整治和规范“放心肉”,拍卖、再生资源、报废汽车回收等流通市场秩序,严厉查处非法经营、囤积、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促进公平消费。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商业文化,推动诚信经营,营造消费稳定增长速度的良好环境,增强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

四、工作措施

(一)着力培育限上企业。积极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外经贸企业,创新盘活个体私营企业,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对现有的符合限额以上标准的企业,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宣传好相关政策,消除业主顾虑;对新注册的潜力企业,及时介入、超前服务,力争全年培育限上企业12家。

(二)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建立重点投资项目库、分级联系和部门协同推进机制,重点抓好家居商贸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农产品商业综合体、高明物流中心、秦家岭物流园、广纳水产品商贸中心、乡镇农贸市场、商贸中心、特色商贸镇、巴山新居农家店十大项目;加快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推动零售、餐饮、洗染等民生,深入社区开设连锁经营网点20个。

(三)激发信息市场消费潜力。信息产业是当今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将给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和活力。大力培育信息消费,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大幅提高网速,鼓励实施宽带下乡和信息下乡,激发农村信息消费市场潜力。大力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积极引进优质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完善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设施,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长期较快增长的客观需要。

(四)完善扩大消费政策。认真落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鼓励扶持办法》,建立政策落实的考核机制,围绕完善消费服务体系,培育居民消费热点,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研究出台新的激励政策,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

(五)规范消费环境。按照“四个一”和“一站式”新型服务要求,推进全县“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平台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生猪屠宰违法行为,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和监测预警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负责刺激消费工作方案的制定,信息报送、上下协调等工作。

(二)加强市场监测,强化信息引导。建立完善城乡市场监测体系,依托我县的9家监测样本企业,按月对40多种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等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商务信息及新闻媒体及时生活必需品市场信息,有效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居民消费。

(三)完善储备调节机制,提升应急保供能力。为了提高市场调控和应急保供能力,按照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我县相关重点企业做好重要商品存储工作。同时,我县将对存储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凡因违反有关法规被取消存储资质的企业,不得再申请存储资质。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8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在财政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扶持和培育市场发展。先后启动建设了义乌小商品市场、锦东商业综合体、四中农贸市场项目,引进开发了山东万商城、新世纪广场等项目,同时注重宏源市场、黄河农贸市场、锦水河服装市场、农机市场等传统市场的改造提升,为方便百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稳健运行。____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15%。

据统计,全县城区除商场、超市外,有黄河农贸市场、“四中”、锦水河街龙山小区摊点群,“老广场”、“锦波园”、“武装部”摊点群等6处农贸市场(摊点群),其中黄河农贸市场占地2.5公顷,经营摊位____0余个,市场经营面积36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新建的四中农贸市场(4975平方米)和锦东农贸市场(1____平方米)尚未投入使用。专业市场有宏源自摩城、龙泉家具大世界、平阴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3处。特色街区主要有文庙文化路餐饮休闲特色街、锦水河服装一条街、东沟商业特色一条街3处。目前,全县已初步搭建起多层次、多种经济成分及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网络。

围绕重点市场建设项目推进,市场建设指挥部不断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3亿元的平阴义乌小商品市场于____3年12月28日开门营业;总投资5000万元的锦东商业综合体项目幼儿园部分已开园迎新,农贸市场和商业部分即将投入使用;总投资5000万元的四中农贸市场项目将于8月份恢复操场使用;总投资12亿元的山东万商城项目已完成地质勘探,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新世纪广场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工作,基础现已开挖。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分工分线,落实责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综合保障组、项目推进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综合协调和保障工作。指挥部对重点市场建设项目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每个市场建设工作都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制订工程推进的具体方案,将任务细化到人、责任到岗,倒排工期,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目标。新世纪广场项目由榆山街道、城改中心负责推进,山东万商城项目由锦水街道负责推进,淘宝城项目由城改中心负责推进,四中农贸市场由商务局、榆山街道负责推进。各成员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快速推进市场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多方论证,合理规划。市场建设指挥部对每个项目进行多方论证,根据县里研究确定的方案,充分听取规划、建设、国土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算好对比帐,在尊重规划、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创新融资方式,抓紧招商引资,达成合作意向,全力推进市场建设。同时,在专业市场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杜绝设置沿街商铺,减少停车压力;在新建居民小区规划时,采取强制措施,规划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便民商贸服务设施,确保规划的合理性,方便居民生活。锦东商业综合体、四中农贸市场建设开创了我县市场建设运营新模式。

三是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对四中农贸市场等政府投资项目,由主体单位与投资商成立联合办公室,指挥部全程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跟踪审计,确保工程质量和政府投资效益。对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新世纪广场、山东万商城等开发项目,重点保障拆迁清障等土地熟化工作,确保项目开工时间。工程开工后,重点做好协调、服务、配合工作,随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是强化服务,密切配合。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现场协调解决各项目在手续办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特别在平阴义乌小商品市场开业前,指挥部全体人员重点突破、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做好协调服务,各部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确保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如期开业运营。在万商城、新世纪广场项目拆迁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订宣传方案,在10余家媒体宣传推介重点服务业项目,扩大我县三产服务业在周边区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虽然我县专业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县市场建设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规划配套滞后。城区市场大都建于20多年前,规划建设的档次低,配套设施不足,由于年久失修,现已经破败不堪,如黄河市场和宏源自摩城市场棚顶破损严重,在交通、排水、防火、供电等诸多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历史原因,

城区建设与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县城各类商业网点布局分散,中心商业区网点过剩、业态相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经营者相互交叉,未能形成凝聚力强、辐射面广的市场。(二)便民服务市场缺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十几年间县城人口由7万增至近15万,一些规划建设较早的居民小区没有配套建设便民市场,部分新兴住宅区商业网点发展滞后,形成了许多无序的商业摊点和马路集贸市场。据统计,目前城区沿街商户达5441家,经常性占道经营流动摊点1162户,涉及餐饮、蔬菜、瓜果、百货等经营类别,与群众日常生活十分密切,造成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隐患,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社会各界对市场改造升级的需求也尤为迫切。

(三)经营特色不鲜明。我县专业市场的专业性不强,县城专业市场绝大多数没有专业经营特色。如宏源自摩城、农机市场、龙泉家具市场等,其经营的商品在市场外随处可见、随处可买,专业市场变成了经营网点,辐射带动能力弱,形成了专业市场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规划滞后,出现了个别盲区重复投资现象,形成了“千街一面”的局面,业态聚集效应明显不足。

(四)专业市场数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批新的商品经营行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如家具家饰、汽车销售、旧货交易等行业,同时一批原来规模小、经营散的行业自发形成的市场快速集聚发展起来,如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机电新产品销售等,还有一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如煤炭经营、废旧物资回收等都迫切需要专业市场的引领和规范,促进集聚发展。

(五)专业市场管理缺失。除少数专业市场外,大部分市场(或摊点)都是开放式的,有的还是自发式、季节性的,没有市场主办方,市场成立没有政府部门的建设规划、没有政策和法律依据,更没有管理主体,不能进行规范化市场管理运营。同时,由于国家实行建管分离和取消工商市场管理收费制,黄河农贸市场、宏源自摩城等市场,产权和经营管理责任归属于所在村居,导致专业市场在日常管理,设施维护、功能提升上不能及时跟进,直接影响了专业市场的形象和辐射作用。

(六)缺乏资金投入。专业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便民市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在规划、建设、培育完善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才能保证市场不断提升、经久不衰,而长期以来在市场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

(一)搞好前期论证,做好科学规划。本着“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市场定位,抓住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研究修编我县中长期商贸发展规划,加紧启动商业网点规划编修工作。对新区建设规划留足商业网点及农贸市场发展空间,对老城区有重点的增设农贸产品市场及便民服务市场,对集市贸易规划设立专门地点经营交易,在城区周边规划建设家居、建材、汽车等专业市场,减轻主城区市场承载压力。针对市场建设先期投资大、培育周期长、回报率不高的特点,可以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思路,做到“建设一期,经营一期,滚动发展,综合受益”,这样既能逐步提升市场人气,有效缓解资金压力,还可以规避投资风险,保证市场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二)坚持项目带动,实施重点突破。项目就是经济,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在加快我县专业市场建设工作中,要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力求今后每年都有洽谈项目,都有在建投产项目。在确定市场建设项目上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新市场的建设填充,一手抓老市场的改造提升。新市场建设方面,把专业市场大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大项目、好项目的辐射作用。万商城项目当前重点完成管线迁移,加快手续办理,强力推进一期商铺工程建设;新世纪广场项目重点协调办理有关手续,服务好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四中农贸市场和锦东商业综合体需尽快确定政府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尽早投入使用。同时,积极谋划建设机动车市场、现代物流等市场,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老市场改造提升方面,把解决对行业发展、居民生活影响大的问题做为切入点、突破点,挖掘原有市场资源,通过新建、改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推动市场转型升级。对黄河农贸市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整修配套设施,提升市场功能,打造综合性新型农贸市场。宏源市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招商投资建设或政府投融资建设,激发市场新活力。在群众自发形成市场基础上,积极引导规划建设便民市场。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市场建设的首要难题是资金,为了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对公益性农贸市场,采取政府独立投资或政府入股投资的办法;对赢利性市场,采取招商选资的办法。建议,建立市场建设引导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议”、减免税费等措施,吸引开发商和社会资金建设投入,吸引业户入市经营;建立项目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的规划、包装、推介等先期工作。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9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政〔20*〕11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阜政发〔20*〕92号)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为加快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和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力度,整合资源,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壮大商贸总量,加强市场建设,突出连锁经营,发展现代物流,推动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努力把我区建成*市重要的商贸物流区。

目标任务:*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6%,力争到20*年达到13亿元。打造一批有幅射力的专业市场,培育一批*品牌的商贸企业,发展一批连锁经营,提高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多种形式改革。国有流通企业继续实行股份制、兼并、出售、租赁等多种改制形式,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流通企业,依法实行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关闭破产。在深化流通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逃、废、悬空银行债务。

(二)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组改制。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组改制,收购国有流通企业一次性付清收购款的,可以给予*%以下的优惠;一次性付清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对没有净资产的流通企业,在受让方承担全部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可以实行“零”资产整体转让,或将有效资产剥离经营。国有流通企业改制,根据企业经营需要,经区政府批准,对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可采取租赁、出让等方式有偿使用。在改革过程中,要依法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金融债务在征得债权银行同意后,可采取一次性处理的办法解决;对于久拖财政部门的借款,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可采取直接转增为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资本金或由改制后企业承继等方式解决。

(三)妥善处理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包袱。允许国有流通企业将其使用的、已划拨的土地,在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纳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出售所持国有产权抵偿流通企业历史债务。企业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潜亏挂帐和逾期3年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经批准予以核销冲抵企业所有者权益。

(四)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国有流通企业落实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859号)对流通企业依法出售自用产权的营业用房或办公用房,以及处置企业使用划拨土地的收入,可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对向企业经营者或职工定向出售的国有中小流通企业资产,要规范“招拍挂”程序,在履行决策、资产清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程序后,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卖给本企业职工;卖给其它单位和个人的,要切实妥善安排好原企业的职工。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五)重点培育一批骨干流通企业。通过竞争,在全区范围内重点培育*石油、驭鹏轮胎等8-*家骨干商贸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重组,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支持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对企业土地使用、商业网点选址等方面给予招商引资同等政策待遇。鼓励各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流通企业适当扩大授信额度,积极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工作。

(六)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加快发展。中小商贸企业是我区流通企业的主力,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进一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条件。依法保护中小流通企业合法权益,实行收费许可制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切实减轻中小流通企业负担,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商业银行要制定适合中小流通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提高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授信额度,鼓励企业依法进行融资担保。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项目时,要将流通企业与其它企业同等对待,积极支持创办中小流通企业,以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加快发展。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七)切实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20*〕49号)精神,为发展连锁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连锁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方便城乡居民购物,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八)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仓储多的优势,发展物流配送。企业以原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办理经营性用地出让手续,按市场价格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出资。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仓储用地对待。列入省市重点支持的流通企业建设的配送中心、大型冷库的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提供交通便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优先发放货运车证。

(九)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普及管理信息系统(miS)、时点销售系统(poS)、条形码等应用的基础上,推动流通企业向以顾客需求分析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及商业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发展,开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积极探索传统产业、有形市场、物流企业等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商业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企业构建信息化系统,购置软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符合加速折旧条件的,可加速折旧。

四、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建立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十)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家店”的建设步伐。支持*商厦、*华联等大中型流通企业利用品牌、管理、货源、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整合基层供销社网点资源。在城区建设配送中心,发展连锁中心店,在乡村通过直营、特许经营等形式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发挥城市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聚集、辐射的功能,鼓励各类批发企业与农村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商品配送,发展农村自愿连锁经营。力争到2007年建设和改造乡村两级连锁超市、便利店60家,覆盖全区12个乡、镇、街道和20%左右行政村。

(十一)构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推动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区域配送中心和具备配送功能中心店和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发展农资直营、加盟连锁店,实现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供应与农技服务一体化。充分发挥供销社、农业综合服务站等原有网点资源的作用,推动其加强联合,开展农资和农技专业服务。建立经营者诚信体系,严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和省心”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力争到2007年,农资连锁店发展到40家,覆盖全区12个乡、镇、街道和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农资连锁经营额占全社会农资销售总额的50%以上。

(十二)构筑农产品国内销售体系。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结合网点布局和小城镇发展,在*培育1家标准化且特色突出、交易灵活、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构筑农产品销售平台。完善市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及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推动规范化经营,提高流通辐射能力和效率。支持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在我区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便利店,培育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推动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创建名牌农产品,积极向外推介,实施名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十三)构筑农产品出口体系。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扶持园艺业产品、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农产品出口,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着力培育大蒜、马铃薯、三元杂交猪、波尔山羊、肉鸡、食用菌等重点品种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努力探索*区农产品出口的路子。

(十四)构筑农村市场运行监控服务体系。设计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国内销售和农产品出口等四大体系监测指标,开发网上信息直报软件,所有涉及的重点企业、出口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及中心店均作为监测样本点,实施运行情况网上直报。在信息网络系统上及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市场供求等信息,为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服务。制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开发信用评价软件,及时高效收集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数据,科学评价企业信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防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

五、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监测网络体系

(十五)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食品安全,支持“三绿工程”建设和区定点屠宰厂的机械化改造以及*豆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疫检测体系,实行无害化处理制度,由财政负担的有关费用,列入财政预算。鼓励支持经济型连锁饭店,方便居民就餐,促进餐饮业增长。

(十六)加快市场运行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全区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3个网上直报系统建设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不断健全监测体系,完善网络功能,力争用3-5年的时间,构建覆盖全行业便捷、高效的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监测网络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商贸委要制定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监测网络管理。

六、推动商业服务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十七)合理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老城区要发挥和利用现有商业服务网点的辐射作用,提升网点设施的档次;已预留服务网点的新建社区,要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变化,合理配置网点,扩大服务范围,完善网点功能;*河滨新区、*经济开发区、口孜东矿区等尚未开发的社区,要加强总体规划,预留商业网点。(十八)支持生活保障业发展。重点支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店和便民早餐网点,清真餐饮网点,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等社区商业网点的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十九)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支持和引导企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废旧物资回收和维修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的网点。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二十)创建商业示范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社区商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营造和谐社区消费环境的创建示范社区活动,不断总结示范社区的经验,加以推广。

七、建立商品安全调控和应急机制,确保市场稳定有序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强生猪活体、化肥、食糖、食盐、粮食和其它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储备费用由区政府确定。强化储备监管,确保储备商品的安全。

(二十二)强化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区突发公共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时消除市场异常波动,确保市场运行平稳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确保*区大局稳定。

八、优化流通业发展环境,促进流通业加快发展

(二十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工作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专项经费。加强流通市场监管,注重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二十四)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清理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实行地区封锁,妨碍公平竞争的有关规定。清理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进一步扩大流通领域对外开放,鼓励流通企业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推进工商企业用电、用水同网同价,建立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大市场。

(二十五)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流通领域诚信建设,鼓励企业诚信经商、守法经营。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和老字号商业的品牌、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二十六)出台和完善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加强流通工作调研,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有关规范商贸流通活动,流通主体、市场行为、市场调控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流通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十七)加强特殊行业管理。有序发展典当、拍卖、成品油、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特殊行业,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农贸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篇10

(一)预计全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全市累计实现对外贸易总额4.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为2.55亿美元,出口总值为2.46亿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05%;

——实际利用外资2850万美元,占目标任务的285%;

——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10万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05%;——全市外派劳务输出1150人次,占目标任务的115%。

——完成省政府督查外资项目2个,占目标任务的100%;——已建成并验收合格的382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存活率98.5%,综合配送率68%,分别超目标要求3.5和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化肥、农药配送率100%;——为全市有进出口经营实绩的企业争取扶持资金上102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2%;

——全市商贸、市场固定资产投入达到3.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5.3%。

(二)主要工作特点。

2009年是我市商贸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呈现出了商贸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其主要工作特点是:

1.抓住商贸发展新机遇,确定商贸新跨越的战略构想。

一是围绕省、市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打造旅游目的地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川南商贸中心及川南物流基地实施意见的精神,按照全省商贸工作会、商贸局长座谈会、流通体系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商业改革发展、生猪屠宰管理、酒类流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我市对统筹城乡商贸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召开了一系列商贸工作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市《围绕“四个跨越”实现××商贸跨越2009-2011年发展纲要》和具体实施意见。

二是商贸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5月30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全市商贸工作的情况汇报,刘捷书记对商贸工作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市商贸工作除了抓好外贸出口以外,还要在实施商贸新跨越中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要着力搞好城乡统筹;着力打造高标准的城市商业网点;着力引进国际大公司、国际知名品牌;着力抓好物流基地、要素市场的建设;着力抓好商贸品牌建设;着力发展商贸信息网络建设。并指示将六个方面的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督办工作任务。按照刘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局成立了6个专题小组,对工作进行了细化,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按照市委常委会要求抓紧实施。

三是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精神,我局制定了我市加强统筹城乡构建和谐商贸的工作方案。拟定了编制《××市城乡市场与流通网络建设规划》的工作方案,确定了打造构建我市统筹城乡商贸建设体系。实现我市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对我市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要进行重新论证和修订,做到既切实可行,又自加压力,既符合××的实际,又充分挖掘潜力。提出了实现统筹城乡商贸发展“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16年实现我市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长远目标,即全市城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一体化格局,流通网络健全,主渠道畅通,市场秩序和监管基本统一,城市、农村和国际、国内市场流通进一步通畅,实现城乡消费环境同步改善和消费水平同步提高,扎实推进商贸跨越,构建和谐商贸。目前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2.强化措施,商贸增长提速,运行质量提高。

一是针对我市商贸工作的重点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从今年全市商贸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商贸经济呈现出增长高、运行质量好、投资增长快、居民收入提高大的局面。纵向比较:商贸各项增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第三产业增速加快,预计全年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35%左右;服务业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服务业增加值133亿元左右,增长11.5%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横向比较:全年商贸主要指标增长情况在全省处于靠前的名次。其中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在全省的位次靠前。点:(1)城乡市场出现同步增长的好局面,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3亿元、增长16.6%;农村实现48亿元、增长16.5%;(2)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实现零售额23.9亿元、增长22.4%,继续居行业之首;(3)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私营及个体经济零售额90亿元,增长16.9%,比重达到67.4%;(4)享受型消费开始走旺,居民住房增长38%,汽车零售增长20%;体育娱乐增长18%,家用电器增长33%。

3.适应财税体制变化,及时调整外贸出口工作重点。

一是在今年6月份,我们预计国家要对外贸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对此我局与国税局联合召开了如何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工作会议,要求出口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际市场售价,加快出口速度,减小可能因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4月和10月,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全市“外贸工作督查会”,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完善措施,要求各企业“坚定信心、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面对受影响的全市共涉及78个产品,占出口产品的76%,涉及39家企业,占有出口实绩企业的78%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分三个小组对我市主要的外贸企业进行了调研,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领导要求企业必须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外贸出口目标任务,能够超额的企业要尽力多完成任务。要加快全市出口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出口速度,将因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小到了最低程度。预计我市外贸出口总值今年全省排名可排在第6位。

三是挖掘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保持国际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市今年在加快申报我市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建设方面取得了大的进展,7月22日,在省商贸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发展方案论证会在成都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等9位全国新材料领域的顶级专家等参加论证会,与会专家听取了××市建设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的情况汇报,审阅了发展方案,认为××市具备了建设“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的良好条件。9月11日和10月15日,市政府戴绍泉副市长和我局领导两次亲自赴商贸部汇报“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项目,得到商贸部的大力支持,目前项目已进入商贸部审批阶段。

四是抓外贸主体队伍建设。壮大对外贸易主体队伍,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目前获权企业累计超过143家,有进出口经营实绩的企业达到51家,充分发挥了出口生产企业的积极作用,利用内外贸的政策支撑,全省外贸出口向我市扶持资金的10%的已基本到位。

五是抓品牌建设。有3家企业获得2009年“四川省重点培育好发展的出口名牌”,4家企业被省商贸厅列入全省26家向国家商贸部推荐的“中国出口名牌企业”,现正在公示中。4.围绕大项目做文章,外资外经工作业绩斐然。

一是全市实际到位外资同比增幅大,到位情况良好,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加坡淡马锡进入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标志着我市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联系和合作加强。跟踪长达三年之久的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我市选址2,000平方米新建沃尔玛超市项目正式签约,实现了我市首户知名民营企业-英祥集团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强强合作和外资促进的新跨越。三是积极开展外资、外经促进活动。动员、组织各区县、相关企业先后参与了“西博会”—“德国日”活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邀请了韩国sk公司中国区总裁参加省政府举办的“四川-世界500强座谈会”、“中国(成都)—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合作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还有邀请了世界500强美国国际集团和弼马温公司到我市考察,与区县、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专程拜访了德国、法国等国驻成都领事馆和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安盟公司于总表示将在明年进驻××;通过已建外资企业××世明工程公司牵线搭桥促成韩国军蒲市政府代表团来市访问,我市政府代表团也组织了回访,对促进我市同韩国的多方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组织人员参加省商贸厅在湖南开展的外派劳务输出工作洽谈会,组织市农办、市外办、市公安局、富顺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及富顺县经商局参加了省商贸厅在泸州举办的外派劳务(川南)业务培训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外派劳务的开展。

四是主动协调,积极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今年,我局加大了工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了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变更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泰华公司中外双方合作出现分歧并引发群体性事件后,我局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协调中外双方的矛盾,及时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意见,对平息事件和解决有关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引进内资资金到位工作全面完成。我局积极为中国联通××分公司和中国电信××分公司服务,大力协助引进项目。现已到位国内资金4100万元。中国联通××分公司综合楼项目已于今年10月正式营业,中国电信××分公司天网工程项目已全面启动,年内可完成全部投资。

5.全面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按照巨峰省长、小祥副省长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商贸厅对贯彻落实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的工作要求,我市在推动服务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健全服务业发展体系、做好调查研究,完善统计体系和相关职能,以抓规划确立发展目标、以抓重点,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民生性服务业。8月和9月,在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民生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意见》之后,市委、市政府责成我局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拟定我市我市贯彻执行发展生产性、民生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局结合××实际,已拟定征求意见稿,送有关部门和区县广泛征求意见,目前此项式作正在进行了中。

6.加强统筹城乡构建和谐商贸。

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三个试点市之一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我市《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商贸系统在统筹城乡构建和谐商贸中要坚持“商贸先行,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好商贸工作六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更新观念,树立城乡并重、共创和谐、齐奔小康的全局观念,创新思路,开阔视野,开创商贸部门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其次是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方面发挥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作用;第三是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编制城乡市场与流通网络建设规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网络方面发挥引导作用;第四是在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商品流通体系方面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第五是引导外资进入“三农”领域、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第六是加强商贸部门自身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新经验、新方法。

7.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夯实商贸发展基础。二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在荣县、富顺县、沿滩区、贡井区试点基础上,今年指导自井、大安编制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方案,已获得商贸部核准。全市六个区县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已全部启动,预计全年建成农家店120个,改造配送中心1个。连锁经营企业达1150家,连锁率达5.4%;

三是启动“双百市场工程”,促进农产品流通。在市政府领导下,配合市工商局对186个农贸市场的“三化”建设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对8个农贸市场的“三化”建设。指导茂源公司制定了冷链系统和配送改造建设方案,并开始实施,其中冷链系统改造已通过省厅组织的验收。开展了重点农产品、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经纪人的调查工作。

四是全市市场运行监测网络初步建立。已建立了5大系统36户市场监测重点样本企业的市场运行监测网络,其中生活必需品、应急商品供应监测系统达到每周网上报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和特殊行业做到每月报送,从6月份开始,生猪屠宰企业监测系统启动日报监测。

五是进一步加强了对限额以下贸易企业抽样调查统计工作。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完善了限额以下贸易企业抽样调查统计工作方案,对样本对象进行了充实调整,全市调查样本单位达到600户。

六是开展了要素市场基本情况调查。重点对保险、科技、咨询服务、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进行了调研,市商贸局提出了整合产权市场的初步意见。

8.流通市场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是加强对重点商业流通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对商贸流通领域四大门类十五行业的重点企业按照重点商品市场、重点物流企业、重点零售企业、重点餐饮企业、重点屠宰企业、重点茧丝绸等进行分类管理,尤其是四川九鼎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东方物流有限公司、××市中通货运中心、川南建材市场等实行领导重点联系,具体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先后建立了餐饮美食协会、美容美发协会、家具协会、东方广场商家协会,其他一些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的组建也正在积极酝酿之中,商贸部门与相关行业的联系日益加强。

二是“双进工程”促进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商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内,新创建市级示范社区4个,向省推荐贡井青岗林社区并获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四川九鼎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四川省社区商业零售示范企业,高笋塘九鼎分店被评为四川省社区商业零售示范店。向省上推荐申报了“双进工程”专项扶持资金,申请额60万元。

三是加大商贸品牌建设,大力弘扬商业文化。组织并指导企业开展“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和“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申报工作,已获得商贸部、省商贸厅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和“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已达5个,今年新申报2个。

四是第三方物流业的管理步入正轨。鼓励工业企业各类货运业务剥离成第三方物流业务,并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全市从事专业物流企业已达82家;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指导东方物流公司、中通货运等龙头物流企业进一步向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并拟定组建物流协会的发展计划;打造川南物流基地基础工作已全面启动。通过调研,拟定了《××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市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初步形成了“川南物流基地”建设框架。年内,通过不同渠道完成了对全市物流的三次调查摸底,初步建立起全市物流业的基础数据,摸清了目前物流业发展瓶颈,形成了《关于××物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召开了有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参加的物流发展研讨会。年内,由市政协牵头,完成了对成都物流市场的考察学习。根据海林市长对物流发展的“四化”(细化、操作化、规范化、规模化)要求,拟定了《××市关于促进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以重点企业为龙头,拟打造一流的全市物流信息平台。

五是特殊行业管理初见成效。各管理部门力量得到有效整合。——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协调促成金佛公司、物资回收公司两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走向联合;完成了33台报废汽车的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品牌汽车经销商达到22家,其中,4s店达5家。

——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全面调查摸底。我局联合市级5部门积极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对社区等再生资源回收点进行了摸底调查。协调服务业。并对《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进行了宣传,完成了再生资源企业的备案登记上报,并拟定了《再生资源管理实施细则》。

 

——典当业工作开启了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平台。今年上半年指导我市3户企业完成了开办典当行的申报工作,省商贸厅已批准2户。全市共达到5户,注册资本金已达到3000多万元。9.振兴“盐帮菜”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制定了《××市餐饮产业发展规划》;餐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餐饮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年内牵头举办了“中秋茶话会”,与今日晚报社共同举办了“餐饮研讨会”,组织餐饮企业参加了“宜宾美食节”,并推荐名厨在开幕式上表演盐帮菜绝活。组织了“盐帮菜”走进社区活动,既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又促进“盐帮菜”品牌建设工作。为蜀江春、留芬酒家、三木、阿细四户餐饮企业申报了“老字号”、“川菜产业”项目支持资金。

二是形成强劲的舆论宣传攻势,大张旗鼓的宣传××餐饮行业的发展,注重餐饮与盐文化的结合。以“盐帮菜”为突破口,认真分析和研究小河帮川菜菜系的历史和盐文化背景,发掘和整理“盐帮菜系”和“盐商菜品”,树立并打响了“盐帮菜”、“盐商菜”等招牌。

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盐帮菜”的发展,拨出专款对“盐帮菜”重新申请商标注册,已获国家商标局批准。正式将“盐帮菜”与我市盐、龙、灯一起打造成四张城市名片向外展示××。

四是着力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工作。积极鼓励、组织××市餐饮企业参加“中华老字号”、“四川省老字号”等评比认定活动。

五是拟在最近将出版一本关于“盐帮菜”的书籍和“盐帮菜”菜谱,发行一个反映流通领域内容《时尚。生活》月刊,

六是××市餐饮美食协会已经正式挂牌开展工作,我们力图通过市场化运作,努力培育协会的造血功能。通过协会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增强餐饮协会的凝聚力。

七是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餐饮人才。

10.强化监督管理,酒类市场进入规范运行。

一是通过执行酒类许可证制度、备案登记制度、随附单制度、年审度,建立了酒类监管信息档案、企业诚信档案和市场监督信息数据库。全市酒类批发企业持证率达到80%,国家名白酒持证率达到85%,酒类零售备案登记达到70%以上,经销企业“随附单”执行率达到60%以上。

二是成功举办了“2009”四川消夏啤酒节暨第二届××(雪花)啤酒节”。

三是与××《今日晚报》联合开展《青少年饮酒调查问卷》,掌握了解目前青少年饮酒状况。

四是牵头组织我市区(县)酒类流通监督管理人员共20余人,前往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了解五粮液、五粮春等五粮系列酒的鉴别和相关知识。

五是邀请国际洋酒协会专家对全局的酒类执法人员进行洋酒的学习培训。学习了酒类流通市场中的常见酒,芝华士、杰克丹尼、伏特加、黑牌、人头马、轩尼诗等的鉴别技术。

11.点面结合,食品安全工作处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全面加强酒类流通市场监管,坚持做到抓住“重点产销区域、重点酒类商品和重点生产经销企业”三个重点,今年在酒类流通执法过程中,办理违法案件11件,没收假冒伪劣酒126瓶,罚款1万多元。严厉打击了酒类流通市场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守住“确保人民群众食品饮用的安全”这条底线。

三是积极参与四川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对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检查。对流通领域重点查处食品批发市场、小食杂店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情况;对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情况。通过检查和整改,我市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强。

 

12.推动灯贸结合,促进我市彩灯资源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打造“南国灯城”提升城市形象方案》的精神,由市商贸局牵头负责产业贸易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目前已拟定了我市灯产业开发贸易组组织实施工作意见。草拟了《××市灯产业贸易工程发展规划》。针国家鼓励对文化产品的出口,积极将我市文化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按照商贸部等四部委关于推荐2009-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要求,共向商贸部推荐上报我市彩灯重点企业10户,彩灯外展贸易重点项目9个。重点抓好培育和发展灯贸市场,贸易推动灯产业的发展。引进知名品牌的灯饰生产企业到我市投资,将××建成全国彩灯、灯品生产和贸易基地。并积极推进灯文化产品的出口。9月份,由市商贸局牵头对全市住宿业进行专项整治。对全市30个床位的社会旅馆和招待所的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对重点接待社会旅馆和招待所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灯会期间我市有一个良好的接待环境。

13.全面推进商贸系统的依法行政。

一是按照市政府《2009年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的意见,为全面推进商贸系统的依法行政行为,调整了××市商贸局(××市酒类监督管理局)依法行政的职能职责。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了商贸工作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科室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了市商贸局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在此基础上,健全决策机制,建立层级领导负责制,对区县经商局加强了监管职责。同时市商贸局还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较好地满足了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做到了机构、人员两落实。

二是制定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实施办法。我局为规范我市酒类流通秩序,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商贸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四川省商贸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对酒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进行了规范,7月30日出台了我市《关于规范酒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办法》(试行)。

14.积极支持富顺县扩权强县商贸工作。

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四个跨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出的重大部署,我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政府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和扩权强县试点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省、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出口增速逐月放缓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虽然我市在出口贸易上加大了协调支持力度,但要改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相当大的困难,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以及对外成交时提高价格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从7月实行的退税政策对我市整个出口的影响逐步显现。全市出口增速逐月放缓,重点企业出口同比出现下降。如硬质合金公司同比下降17.8%,汇维仕公司也同比下降了9.3%。猪肉出口因国内货源紧缺而减少,新的出口增长点还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