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0:42

旅游专题研究篇1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旅游专题研究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大学生;就业

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则增至630万人。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则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本文主要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入手,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旅行社和旅游酒店,从事旅游交通的很少,在这里以旅游酒店为例来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以满足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本行业的不到30%,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1]。在我国的旅游行业队伍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90%;服务人才流失严重。在其他行业正常的流失率一般在5%~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2]。

(二)旅游企业用人需求状况问卷调查

通过向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同时发放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等方式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研。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即:旅游企业招聘、聘用人才倾向;被聘用的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等的反映。本次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有计划地发放,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3%。

调查问卷资料经过整理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用人旅游企业聘用我校毕业生主要分配在企业的中层、基层管理或技术岗位,比较注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等,有实习经验者是聘用单位比较注重的,他们认为能力比专业更重要,当前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于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而言,基本操作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但缺少创新精神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当前旅游酒店人才需求问题分析

目前旅游酒店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基层人员数量庞大,素质低下

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基层工作虽然是一些体力上的劳动,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直接面对顾客,能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要善于和客户沟通,能快速准确地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现阶段酒店的基层工作从业者主要是技校毕业生或者社会待业人员,数量虽然庞大但质量不高,素质偏低,很难保证企业的服务质量,导致客源减少,效益降低。

2.中高层管理人员紧缺,专业水平低

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具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和独到的见识见解。这种能力是需要大量时间,处事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积累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后只有一少部分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而且大部分因为种种原因而短期改行。旅游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在几年后因为薪水待遇等因素“跳槽”,作为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酒店,往往直接从别的酒店“挖”来人才,导致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紧缺的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并且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990年到2000年期间,旅游院校净增980所,其中旅游高等院校净增197所;旅游在校学生净增27.89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净增6.53万人。直到2004年底,我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院系或专业的高等院校,全国共计574所,旅游专业在校生274701人。伴随旅游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本科院校“招生容易,就业难”。分析其主要原因时,旅游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薄弱是其病灶。事实上,国际上主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教学中大量引入实践的做法在我国还未形成,这也正说明目前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存在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3]。

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一要根据科学的预测未来旅游产业结构及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整合、删减过多过细或重复建设的旅游专业课程。二要根据自己不同的学科,资源等背景,设置研究重

[1] [2] 

点和发展方向都有较大特色的课程体系。三要以实用性和现代化为原则,加强素质拓展课程建设,形成富于弹性和活力的现代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据己所长在专业方向有进一步精深发展。

(二)教师学科结构、专业水平多元化

首先,要通过有计划的国内进修,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加强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其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聘请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同时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

(三)重视实践教学、实习培训

首先,建设校内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室,建立标准化实训基地,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技能。其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根据实习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好实习基地;一方面要完善原有的较为成熟的实习基地管理方案,深入调查和研究实习基地学生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实习的成效。再者,与企业合作,创建属于自己的星级酒店,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之路。

(四)提供学生择业信息的交流与跟踪

旅游专题研究篇3

一、引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专业需要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一九七九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涨,目前我国已经有百所高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符 

旅游行业是我国新生的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旅游行业所需求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不符,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关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济市场中一些旅游企业向高校反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走入旅游管理岗位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岗位管理工作。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备众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较差。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熟练的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旅游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最终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差异性很大,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不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对于高校的剩余也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以上内容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及时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掌握众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创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教育方面 

1、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九点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规划等众多岗位。现阶段,人才市场对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做好就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国画,避免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岗位盲从、不知所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经济市场中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高校可以聘请外界权威的教育人员在本校开设讲座,或者邀请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深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在岗位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人员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准,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其中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旅游管理研究能力等众多方面。课程设计不能偏离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竞争现场、岗位工作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将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旅游管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入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日后的就业岗位有更多的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旅旅游实践专项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校园步入到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就业指导 

以往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其常常财务忽略的态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走入了教育思想误区。就业指导可以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避免学生在日后求职之路走得太过于艰辛。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联系,构建合理化、科学的高校旅游管理就业培训体系,应用海报、校园报纸、广播、讲座等众多形式,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宣传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掌握求知技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帮助自身累积社会经验,与日后的工作岗位近距离接触,弥补校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扩展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认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明确,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短浅的看重近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就业标准,借用我国众多就业平台的优势,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获得企业的认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想在毕业后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理想,并且为其奋斗,提升就业质量。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旅游行业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绩,该行业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良问题,使得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我国众多高校对此内容都需要进行深入反思,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改善措施,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发展,为旅游行业发展输入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旅游专题研究篇4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 酒店实习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75-02

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具有实践性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高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习生作为酒店行业最为重要的人才储备,关系到酒店企业和酒店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酒店工作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生与酒店正式员工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中出现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自2009年开始,为加强学生的实地操作技能,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统一到酒店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目前已有2007级、2008级两届学生共182人参加了实习,其中,2007级学生已毕业走向社会工作岗位,2008级学生已实习结束即将走向社会。我们选择了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选择其作为调查对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方面,这两届学生都已结束实习,便于调查了解实习全过程的心理变化和问题;另一方面,2007级学生已毕业,2008级学生也即将毕业,这有助于了解实习对毕业生择业就业时的心理影响;此外,还有助于将这两届实习生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实习生的酒店实习问题。在实习前、实习中以及实习后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不同时段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心理变化。还通过面谈、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问题分析

(一)实习前疑虑多、显焦虑。每次实习前一个学期,即第四学期,我们就在教学中不断地输入实习信息,有意识地强调实习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学生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但也有不少疑虑。一方面是关注酒店资质方面的;另一方面是关注生活条件方面的。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有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担心自己的身高和相貌不符合酒店的要求。

实习开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实习动员大会、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认为从事酒店业不太光彩”的学生占到12.6%,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酒店的认识有失偏颇;有31.3%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去酒店实习”;对“你是否乐意去酒店实习”,有40.8%的学生选择了“不乐意”,20.1%的学生选择了“很不乐意”,说明学生对学校安排酒店实习的认同度偏低,抵触情绪较大;对“你家人是否支持你去酒店实习”,有35.7%的学生选择不支持,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经济相对较落后地区,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条件欠佳的农村家庭,其家长对酒店的认可度低,甚至有偏见。但也有部分学生并未告知家长实习之事,而选择“家长不支持”来支持自己不愿实习的想法。

实习前,我们选择了若干家四、五星级酒店来学校进行宣讲,并通过面试让学生和酒店进行双向选择。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发现,面试前形象装扮与语言准备、正式的面试过程体验让学生变得兴奋起来,对酒店实习产生一些好感和期待。但面试双向选择结果公布后,部分学生的情绪又发生波动,原因是这些学生未能被自己选择的酒店选用,而是被安排在其没有选择的酒店,这让部分外形条件欠佳的学生产生自卑感,感到不公平;同时,让部分外形条件不错的学生产生自负和不满,认为酒店不公平,从而对被好酒店录用的同学有看法。这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对挫折的接受能力较低,缺乏自我反省,倾向于埋怨外在因素。

(二)实习中满意度低,情绪波动大。实习生作为酒店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满意度的高低显著影响着酒店服务质量和酒店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对酒店实习的总体感觉”一问,57.9%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21.1%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在对影响满意度的原因调查中发现,“经常加班”、“工作时间长”、“工作劳累”、“管理不公”是影响实习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实习生反映经常加班而且没有加班工资,承诺调休而未实现,是他们“最不能忍受”的因素之一;另一个“最不能忍受”的因素是“罚得多,奖得少”、“违纪时和正式员工一样扣分受罚”,这反映出学生还是希望以鼓励、奖励为主,讨厌严格的处罚制度,这可能跟学生在校期间纪律相对宽松,一时难以适应有关,也表现出实习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照。调查还发现,不同岗位的实习生对酒店实习的满意度是不同的,满意度最高的是客房部,满意度最低的是餐饮部。究其原因,跟工作强度显著相关。这跟岗位安排结束后实习正式开始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之前被安排在餐饮部的同学大多有一种优越感,满意度较高,因为他们认为餐饮部往往代表着较好的外在形象,客户部似乎是形象欠佳的同学的“藏身处”,且是又累又脏的。而实习后,学生发现客房部工作时间相对规范,工作也比较轻松,于是客户部的实习生满意度上升。这也反映出学生比较欠缺吃苦耐劳精神。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实习生对学校有比较强烈的依赖,常认为校方不关心他们,有被“遗弃”、“遗忘”的感觉。而实际上,实习生前往酒店时学校是派领导和指导老师送去的,实习中指导老师与学生随时保持电话联络,一旦有情况指导老师就会前往酒店看望、安抚学生。实习结束后又派指导老师去酒店找学生座谈,总结实习、安排实习后的相关事宜。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独立性还不够,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爱护。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对校方的建议。第一,前期教育引导很关键。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酒店的认知存在偏差,对酒店的接受程度、偏好程度低,这跟学校的专业认知教育不到位或失效有很大关系,因此,开学初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至关重要。第二,心理素质培养很重要,学校应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包容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第三,制定系统科学的酒店实习计划,并选择档次高、管理规范的酒店。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考核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实习,加强实习的规范性,提高学生的纪律性。第四,加强对实习生的情感维护,对实习生多联络、多关心、多疏导,使其感觉受重视受关照。

旅游专题研究篇5

[关键词]旅游学科;旅游教育与科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3-0019-05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问题。笔者在此所称旅游不是仅指旅游业,而是指作为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的旅游。

新世纪旅游发展对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称人才包括政府对旅游发展宏观调控方面的人才、各类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教育与科研人才。新世纪的旅游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具备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相应,新世纪的旅游发展对旅游学科和高等旅游教育的教学、科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学科应当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等旅游教育应当作为现代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孵化器;旅游研究应当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进而要求高等旅游教育和研究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干课程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以旅游学科为基础,以旅游科研成果为先导和指导,应当通过改革和提升不断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现代旅游不断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旅游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旅游教育和科研几乎与旅游发展同时起步。对近30年来走过的历程需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全面分析。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人所共知的;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发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高等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中确有一些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新世纪旅游发展要求我们通过认真反思,重新审视近30年来我们对旅游、对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的理解、看法、态度以及相关行为。

一、从中国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谈旅游的基本性质

中国的旅游发展,由于当时特定的创汇需要,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入境旅游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外汇创收,2006年已达339.5亿美元。30年来,我们始终将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全国和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似乎入境人数越多,创汇越多,旅游发展的成绩就越大。然而,这些外汇创收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文化成本,却始终是一个更值得重视但又长期被疏忽的问题。

为刺激国内旅游发展而设立的“黄金周”制度,对拉动内需和货币回笼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黄金周”期间人满为患,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大面积毁损。旅游接待地面对人山人海的游客应接不暇,旅游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对旅游声誉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提法在符合条件的地区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各地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造成了资源的破坏、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了劳动力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人为失衡。

出境旅游的增长标志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损于中国国民形象。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深入挖掘和研究这一现象的根源,只是采取了一些就事论事的表面措施。

中国在发展旅游的早期就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实属明智之举,而且旅游法制建设也的确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迄今为止,各种旅游法律法规的调整重点始终是政府和旅游业之间的纵向法律关系,可在旅游的实际运作中大量发生的却是旅游接待地及其各类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横向法律关系,这是体现旅游活动本质的“主客关系”在法律层面的反映,然而恰好在这种关系上缺乏足够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从而使旅游者与各类旅游经营者之间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更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根本大法的旅游基本法至今未能出台。这样,不仅各种具体的旅游关系,就连旅游发展的根本宗旨、根本性政策原则以及旅游发展中一系列根本性权利义务关系都缺乏直接的法律规定。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对旅游基本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认识的偏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行为的偏颇。

对旅游的基本性质,目前有几种不同认识:在一般人看来,旅游是玩,是去外地游乐;旅游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些人士将旅游看作是一种可以赚钱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也有人将旅游定性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当然,也还有其他说法,例如:旅游是具有文化性质的经济活动、旅游是具有经济性质的文化活动、旅游的性质既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或者说,旅游的性质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文化的。笔者真是不能理解,一个事物的基本性质怎么可以随意变化。

这些说法长期同时存在,各自在努力寻找其根据,相互争论不休。不同观点的争论是正常现象,但是,对旅游基本性质问题的困惑和混淆已经对旅游发展和高等旅游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没有真正将旅游纳入社会科学的范围,没有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如果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纳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认真研究它的起源、结构和形态、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属性是文化而不是经济,它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

二、旅游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发展

1、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旅游研究在高等旅游院校广泛开展。但实事求是地评价,研究领域较为片面:政策研究和为论证政策所做的研究较多,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较多,然而对旅游学科本身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则不足。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尚存在差距。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对旅游学科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甚至是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则研究深度不够,例如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对旅游学科应如何定性和定位?什么是旅游学科体系?旅游学科体系应如何建设?笔者曾试验性地询问过一些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教师,“什么是旅游学科体系”?大部分情况下是两种回答:一是“不知道”;二是将旅游学科体系混同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事实上,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科体系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结构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课程体系则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3个层级构成。两个概念的混淆是目前有些院校课程设置科学性、合理性存在欠缺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混淆主要应归结于学科意识不足。

上述问题的根源包括中国的特定国情方面、政策导向方面,也包括相关人员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至今没能有效地建立起完整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

2、关于旅游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尽管目前还有不同认识,但纵观30年的发展历程,应当说认识在不断进步。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旅游的研究不被看成是一种学问。在当时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院校,要建立旅游专业曾受到传统学科多数专家学者的反对。后来旅游专业在有些高等院校设立之后,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官员也公开劝阻旅游专业的教授不要做旅游研究,只要上好课,教会学生一些技能就可以了,坚持主张“旅游不是学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专业的教师认识到,旅游领域有大量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一个特别值得提出的进步就是1996年在浙江萧山举行的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协作会上,有许多教师发出“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呼声。进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多数高等旅游院校已经达成共识:旅游学科不应设在工商管理之下,而应当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旅游学要成为一门科学,置身于高等教育和科研之列并顺利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旅游学科,而要证明具有这种学科资格,就必须能够提出具有方法论内涵的旅游学基础理论体系,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3、关于旅游学科的定性和定位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是一门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这里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科学、社会科学、旅游学这3个概念。

科学并非神秘和深不可测。按照德国哲学家波塞尔的说法,“科学就是由真实陈述句构成的系统”。这里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它是真实的陈述句,是事实真相的反映;第二,这些陈述句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互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学科集群,主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

笔者以为,目前将旅游管理列在工商管理之下是很不恰当的。这种做法违背学科划分的基本原则,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为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发展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决非工商管理所能囊括。

众所周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经济学从出现到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经历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而旅游学科在中国出现还不到30年,在欧美国家也不过是从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按照科学的态度,应当允许它有一个成长过程,应当允许它存在一些不完善,决不能因为这种不完善就轻易否定它的存在。

4、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问题

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这3个层级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体现旅游自身特征、自身固有规律的现象和关系,而不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简单应用或套用。例如,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学就不属于这个范围。

旅游基础理论是整个旅游学理论体系的统领和指导,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起源、结构与形态、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旅游基础理论之下,有5个方面的分支性专业理论,即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管理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

这5个方面专业理论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旅游活动必然引起的现象、关系和问题,都体现了旅游的自身特征和自身规律。

第3个层级的应用理论对旅游的各专业领域,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和景点的开发、旅游交通运输等业务的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5、关于旅游学科的研究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既不是科学哲学,也不是某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方法论是指在一项研究中从思考问题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到陈述作者观点、形成理论的系统过程。方法论实际上是理论骨架,用以支持理论,使理论得以自圆其说。方法论是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方式,其关键因素是逻辑。

旅游学科的方法论只能在旅游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在研究完成之后才能做出系统的、完整的解释。在此之前只能暂时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

在旅游学研究中首先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它们是方法论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德的实证论、休谟的“铡刀”命题、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所谓休谟的“铡刀”命题是指价值中立,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断然分开,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得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从“是”不能导出“应该是”的结论。

当然,在旅游学研究中除了掌握基本方法论之外,也应注意掌握和运用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比较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等。

三、高等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的高等旅游院校及其所培养学生的数目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已达693所,在校学生30万人。但是,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却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目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另一方面还就是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旅游不断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等旅游教育,有几个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质量的根本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

这一问题在国内始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职业教育;其二,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笔者以为,定性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它决定高等旅游教育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问题。

按照申葆嘉教授的说法,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都是以体现自身特征的独立学科作为建系的基础,围绕自身特征展开的基础研究则是建立学科的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因受其培训目标的限制,一般不讲授学科基础理论,也不从事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只从事“工艺性”的教学和研究,侧重技能训练。

由此看来,目前国内除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中的旅游专业属职业教育之外,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旅游专业都应当是以独立学科为存在基础的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

应当看到,国内有相当一批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事实上是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无论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还是对实践环节的要求等方面都可以找出足够的证据。另有一些院校从指导思想上就认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就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

造成这一现象的起始原因是我国在建立高等旅游教育之初就将它定位为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走洛桑道路”的办学方针。这种定位事实上否定了旅游学科建设以及旅游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必要性。然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并不适合“走洛桑道路”,至少是并不全适合“走洛桑道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主管机构的学科目录将旅游专业以旅游管理的名称列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之下,事实上降为三级学科,因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一个工商管理不可能包括旅游学科的全部内容,甚至可以说仅包括了很小一部分内容。

前面提及的中国旅游教育和科研存在的偏差与这两个政策导向性因素直接关系。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差距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为此,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差距。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一是有些院校,尤其是新建旅游院校盲目模仿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但由于自身条件不足,使教学计划不能充分实施,部分课程落空,难以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二是有些院校师资队伍学科背景较为狭窄,又未能有效地引进必要人员使师资结构合理化,只能是因人设课,从而难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三是刻意追求所谓“特色”、“创新”,而没能保证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旅游教育和旅游院校膨胀大潮使然,都想跟风,于是便匆匆上马;二是设立专业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不足,机构成立了,但机构运作条件尚不充分;三是学术积累不足,甚至学科观念和学科态度存在偏差。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问题。

3、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几个值得重视的关键

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对主干课程的设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是主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事实上涉及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两个部分,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除了与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相匹配之外,还应包括一部分必要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方面的课程,而专业选修课除了包括学科体系中的应用理论之外,也包括一部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必需的相关知识课程和应用性课程。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应当突破工商管理的限制。因为旅游学是要按照独立学科来建设的,旅游学科的一些必须掌握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与工商管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专业选修课最好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设计为板块模式。

第二是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主干课程设置原则的确定,对各主干课程讲授内容和相互关系以及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设计与安排。他们的理解以及相关设计和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命运。

第三是各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只是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一个同样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师的选任。主干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博”和“专”的良好结合,知识面应当较宽。与此同时,在其所任教的专业领域内应当有较深的研究。

必须指出的是,社会科学在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呈现了一个长达30年的真空。当时由于多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禁锢,社会科学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学问”。所幸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了它在中国学科领域中的地位。但是,目前有相当一批旅游专业的教师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十分陌生。既然旅游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那么这一课就必须补上。

旅游学科各主干课程的教师都必须共同地对旅游基础理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旅游基础理论指导自己所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师在教好所承担课程的同时,应当以足够的责任心和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合理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最后,旅游专业主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讲授内容应当是一种衔接关系,不能出现较多的重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但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讲授、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同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近些年来旅游实业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颇有微词。应当如何理解和评价实业界的立场和说法?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应当给学生什么?用人单位应当给学生什么?各自对学生的职责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必须搞清。

从总体上划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由院校培养,职业技能由用人单位培养。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高职院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不同的,这是出于学校类型的区别。这种基本分工不能错位。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报到后很快就能够顶岗作业是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接触旅游实践无论如何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以什么心态、什么形式、多长时间接触实践?这种接触要达到什么目标?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两三个月的实习期内,很难使他们获得任职不久就可以顶岗作业的能力。

过去一直有一个说法: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比中专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后劲足”。认为后者由于实习期长,动手能力较强,可能开始时表现得较为突出;但前者如果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则会有更大发展潜力。这正是普通本科院校及其学生所应追求的目标。

应当努力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认真实习,掌握必要的技能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实习学分。

旅游专题研究篇6

2006年10月28日至29日,由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全国重点骨干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工作扩大会议”在福州最佳西方财富酒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成员及来自全国25个省市及自治区的80多所重点骨干旅游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和相关出版社的代表100余人。

在中国“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中国旅游教育的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配合国家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配合国家旅游局“十一五”旅游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服务全国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需要,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特组织了本次研讨会,以促进中国旅游教育和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讲话的精神;通报了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调查分析情况;总结“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会代表就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品牌专业建设和评估、核心课程设置与关联延伸专业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硕士点建设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就旅游专业建设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并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是一次新时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和指导专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会议。

二、主题报告内容

会上有4位嘉宾作了主题报告。这4个报告全面客观、系统分析了中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考究了中国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走向,勾勒了中国旅游教育未来的发展宏图。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组长马勇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马勇教授通报了新一届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对“十一五”期间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意见。马勇指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要认识到充分利用教育口各级别各种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如重点学科建设(校级、省级、部级)、品牌专业建设、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等等;同时专业建设要与旅游行业有效接轨,充分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开展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的研讨;设立《旅游高等教育通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信息交流。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田里教授主题报告为《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面分析研究了新世纪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系统剖析了我国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别从战略与战术层次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提出对策。结合评估具体的指标体系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旅游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按照大学的标准化培养目标与模式,不能一味屈就于企业的标准,必须保持知识的独立价值,高校旅游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培养制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的主题报告。报告依据历年统计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等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人才规划的的重点、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tourismScience旅游科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名俭副教授作了题为《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探讨》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调研与分析了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介绍了目前唯一一项部级旅游本科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成功创建经验,并为全国旅游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发展思路及实施工程计划。

三、会议主要成效

参会代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评估、专业拓展、精品课程建设、博士硕士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基本达成以下共识:

1.重新定位旅游学科发展方向

会议认为,目前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有393所,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猛,在中国学科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应该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模不断扩展、旅游学术积累不断丰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和学科行为,使之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逐步成熟化。会议提出把全国旅游院校本科旅游教育分为应用型(技术)和科研型(理论)的两种类型,教指委制定相应的分类指导方法,把本科旅游教育与高职旅游教育在学科发展上加以区分。

2.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

会上讨论了由田里教授负责起草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初稿。会议认为,专业评估很有必要,既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行动,也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次提升过程。专业评估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发挥其规范管理、提升整体实力的重要作用。专业评估标准要进一步作调整,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质量

会议代表希望,在教指委的指导下,提升教学、科研、师资、人才培养等专业建设质量。一是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支持,努力申报教育部门提供的各类专业发展资源,如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学科、品牌专业、重点研究基地、名师、重点试验中心、文(理)科试点班等等。二是加强旅游科研,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各省市各类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并积极参加科研成果的评奖工作,增强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实力。

4.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外合作

一是加强国内旅游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联合办学,创造旅游学校师生到境外培训、实习的机会。目前有很多旅游院校开展了非常有效的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港、澳地区的院校也有意与大陆院校进行广泛合作。三是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尤其要更注重与管理学科横向的合作,与历史、地理、经济等传统学科的合作,教指委将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二级学科领域的合作。

5.调控旅游院校的总体办学层次

一是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上严格控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规模,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和良好的专业形象。二是大力推进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院校积极申报硕士点,提升旅游管理学科形象。三是适度发展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科积淀和学术积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

6.建立高等旅游院校的交流平台

一是形成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心的“旅游教育会议”制度,每年举办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及时通报信息、交流经验、研讨对策。二是出版《旅游高等教育通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刊印;《旅游科学》等专杂志设专栏刊登国内外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术会议的重要信息,加强信息交流。三是教指委旅游专业组建设“中国旅游教育”网络平台,展示成就,通报毕业生供需情况、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种信息,整合资源,全国共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网站制作维护工作。

7.拓展旅游学科的专业延伸领域

目前学科目录“旅游管理”只有一个专业方向,从某种程度限制了旅游管理学科发展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专业设置问题上,许多旅游院校做了不少探索,积极向休闲、会展、娱乐等领域拓展,实行校内的优势资源整合,突出院校和地域特色,创立特色品牌专业,如华侨大学整合体育系设立“运动休闲娱乐”方向,中山大学设“休闲与俱乐部管理”等专业。

8.建设旅游专业核心精品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和规范,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和校级旅游类精品课程。会议提出规划,争取用3-5年内,建设部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500门。旅游涉外性强,专业标准应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形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核心精品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9.筹备旅游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

目前全国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有100多所院校。为规范和促进全国旅游管理硕士点的建设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指委将筹备成立“全国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组织全国旅游院校探讨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并拟成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小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力量争取有关部门设置“旅游专业硕士”。会议提出,要加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建设,组织高水平旅游专家、教授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生教材分社愿意大力支持在教指委组织下出版高等级的研究生教材。

旅游专题研究篇7

关键词:旅游者;权益;研究;综述

一.我国旅游者权益问题研究的概况

笔者在自己视野能够触及的范围内,检索和收录了近几十年来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研究我国旅游者权益问题的20多篇论文。国内旅游界、法学界等不少专家、学者虽然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这些研究对认识我国旅游者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保护我国旅游者权益无疑有着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我国旅游者权益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者权益概念、内涵和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

1.概念研究

关于旅游者权益的概念,相关学者、专家对此的理解是大同小异,分歧不大。王健(2008)认为所谓旅游者权益是指旅游者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及根据依法成立的、有效的旅游合同之约定应享有的正当权利和利益。郑海英(2007)认为是指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所享有的为国家旅游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所保护的权益或权利。

2.内涵研究

对于旅游者权益内涵的研究,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各自的分类。[1]罗东娥(2004)认为旅游者享有旅行权,知悉权,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和缔结合同的权利,获得赔偿的权利,人格权,投诉权和诉讼权。王健(2008)首次提出了残疾人的旅游者权益。邹蕾、骆高远(2009)认为包括旅游者消费有形旅游产品和无形旅游产品的权利。

3.特征研究

关于旅游者权益的特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李燕军(2008)归纳出旅游者权益具有三个特征:时间限制;和旅行社紧密相关;包含精神权益和物质权益。孙智慧、李克(2009)主要从旅游纠纷处理中的跨地域性因素和旅游纠纷处理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来考虑的。

(二)我国旅游者权益保护相关问题研究

1.我国旅游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研究

在旅游争议中,发生频率最高、影响面最广、情况最复杂的当数旅游者权益保护问题。任晓玲(2005)认为保护旅游者权益对旅游企业、对国家、对全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王健(2008)则主要从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重要性。张立生(2009)、李燕军(2008)、李玲(2006)和姜红敏(2005)均是从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国家整个旅游业来研究其重要性。

2.我国旅游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研究

(1)保护现状研究

历时20余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至今千呼万唤未出来。2009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旅行社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法制保障。付健(2001)指出,对于保护旅游者权益,国家和地方陆续颁布过一些旅游管理法规。王健(2008)认为主要采取三类措施:一是立法规定;二是通过相关机构解决纠纷;三是新闻媒体。

(2)原因分析研究

王健(2008)总结出四点原因:立法欠缺;执法不足;重视不够;维权盲目。李艳丽(2004)归纳出三点原因:缺少法律法规;仲裁机制不完备;无专门保护机构。任晓玲(2005)认为原因有旅游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品质较低和法律意识欠缺。龙、邓春(2009)指出旅游消费信息的不对称。

(3)我国旅游者权益保护的对策研究

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已经达成了一致,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加以防护才行。李艳丽(2004)、王健(2008)、姜红敏(2005)和张立生(2009)、李玲(2006)五位专家提出针对现状应该构建我国旅游者权益保护系统工程。王健(2008)指出保护系统工程构建总体思路的三部分:理念指导;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组建专家集团。

关于系统构建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两个角度来分析如何构建。王健(2008)、李艳丽(2004)和李玲(2006)是从立法部分、执法部分、教育宣传部分来构建保护系统的。李艳丽(2004)和李玲(2006)主张三大系统:核心系统是其制度子系统;支持系统主要侧重于旅游者权益保护中的司法部分;外衍系统主要是指旅游者权益保护系统中教育、宣传、监督子系统。

而姜红敏(2005)和张立生(2009)两位学者主要是从政府、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三者来进行构建。陈坤、朱文静、贾姣(2009)、龙、邓春(2009)、俞宏雷(2001)、郑赤建、姜军松(2007)几位专家是侧重规范旅游合同。郑海英(2007)归纳出三点:完善旅游立法,加大监管力度和完善行业自律。孙智慧、李克(2009)建议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三.我国旅游者权益问题研究评价和前景展望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以上一些问题研究深入不够,旅游者权益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近些年不断在发展和健全一些制度,建立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执行旅游保险制度、完善旅游合同制度等,都是对旅游者权益问题研究的持续探索。建立和健全一套与我国实际国情、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者权益保护现状相适应的执行操作监督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讨论话题。

参考文献:

[1]王健.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之反思[J].旅游论坛,2008,(1):23-27.

[2]张立生.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系统构建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09,(29):57-58.

[3]翁炎英.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科学,2004,(4):62-66.

[4]罗东娥.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论要[J].求索,2004,(7):109-110.

[5]陈悦.旅游合同解除初探[J].旅游学刊,2005,(2):77-80.

[6]李艳丽.我国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4,(3):74-78.

[7]任晓玲.论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3):57-59.

[8]郑赤建姜军松.旅游消费者合同及其消费权益的保护[J].湘潭大学学报,2007,(2):116-119.

[9]孙智慧李克.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2):7-10.

旅游专题研究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研究生人数将近40万,但是,毕业人数的井喷也带来社会就业的压力。伴随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人数供求比例失衡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存量部分要将学术型的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学校授权审核办法,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试中,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新十三大学科门类中,除了哲学类和理学类没有对应的专业硕士,其他十一个门类都有相应的专业硕士。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自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便备受关注。笔者预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将是旅游管理教育培养的重要趋势。

1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特征

与专业硕士相对应的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所以,学术型硕士在教学上以灌输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也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学科限制和培养模式的缺陷,往往学生重学习轻研究。虽然我国培养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是为了培养一批旅游科研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旅游管理硕士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业。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大多研究生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所以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研究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据笔者调查,旅游管理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到“冷遇”,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实践性不够强,缺乏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在旅游管理学术型培养模式上很多努力是得不偿失的。

而旅游专业学位则不同,它的培养目的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无论是再培养目的上还是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对象一般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这就意味着旅游专业型硕士在学习的目的上更加明确,它显然是因为在社会上缺乏某种思维模式或者专业知识才来学校进行深造,所以在教学上更加更注重与时俱进,更注重案例,更注重实操训练;二是培养分为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两种,主要以在职培养为主,这就强调了学校需要与企业、工作部门紧密联系,只有将学校和社会两大需求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培养出符合标准的旅游专业型硕士专门人才;三是再培养方式上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能不那么明显,他们可能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共同为了达成一个培养目标而深造,甚至在有些时候,培养方式可能是即兴的,时时创新的,那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旅游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性

专业硕士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适应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专业硕士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促进高教改革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再我国把旅游业设定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旅游管理的培养亟待创新,正好旅游专业型硕士有了其发展机会。

2.1提高研究生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能够提高旅游专业的研究生质量。笔者通过对武汉不同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时发现60%以上的老师认为当前旅游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学生方面,5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旅游业缺乏深入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旅游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没什么差别,甚至还不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觉的现象。对于业界专家和企业家,通过访谈,一致认为目前社会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十分大,但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大多缺乏经验和实干精神,理论上的研究也与目前的发展不相符合,有严重滞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旅游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或许能给旅游管理硕士教育带来生机。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基本都是具有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型硕士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既给想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机会,满足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又能让学术型硕士与他们进行交流融合。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而创新改革其教学方式,这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竞争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旅游专业人才,而旅游专业硕士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还是方式上,都更加符合社会的职业化标准,这能够提高从事旅游业人群的层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能够被社会所认可。

2.2提升教学手段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的教学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工具。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教学上,主要采用的是ppt讲授,学生接受十分被动。学者指出,当前研究生教学迫切需要由学生主动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亟待提高。而旅游专业型硕士培养是十分注重实践的,所以教学模式上,它引入了更加丰富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案例教学、研讨会、实验室教学等。这能够极大提升旅游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层次,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既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机会。在旅游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但在研究生课程内容上却反映不明确,尤其是一些热点话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发展动向等都缺少研究。旅游管理是一项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笔者对已经毕业并且进入到旅游企业工作的学生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当时学的理论知识是有用的,只不过在当时缺乏锻炼,现在需要重新开始,边工作边学习。同时,他们表示,公司经常举行的项目会议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很有帮助。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补缺,毕竟,专业型硕士有工作经验,不完全是学生角色,对他们的培养实际上在另一个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培养。

2.3研究生教育改革契机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解决当前旅游管理硕士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它的引进,对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契机。旅游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素质低、重论文不重实操、专业性过于偏强等问题,而旅游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建设方面更加突出其专业特性,也更加符合社会标准,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展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

转贴于

3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

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尤其是以德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代表,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他国家所称道的独特的培养优秀高级科研人才的方法、制度与特点。德国实行的是讲座制,由一门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授负责,因此,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水平的导师带出高水平的学生质量,而且,导师对论文选题、科研、论文写作评审方面还具有权威性。而学生方面,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这比较有利于培养自主、独立的高水平人才。在师徒关系上,师徒关系融洽与否影响着这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因为师徒关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它在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其成功,使得德国在19世纪初到二战前,尤其是第二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学术水平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专业式教学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提出并积极推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美国首创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组织体系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它在培养过程注重标准化和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面,灵活而富有弹性,几个导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并和社会企业联合一起,进行协作管理。这和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十分类似。

协作式培养模式以修课式为代表,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重要。在美国,大多学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标准,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采用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特别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教学式培养模式主要以日本研究生教育为代表。与协作式不同,采用严进出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在课程学习方面,着重讨论和实践,它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4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从分析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无非是更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旅游专硕更加及时和高效。旅游专硕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开设的学位,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方案上,都需要与时代接轨,传统意义上的课本不需要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教授近几年研究的课题或正在进行的项目,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教学、项目组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培养方法上,旅游专硕更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旅游专硕强化模块化学习,为了能提高学生素质,教授注重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走模式创新之路。

4.1学生、导师与学校的关系需要相互制约

从国外经验出发,如果要使得培养更有效,需要有一个水准高的导师,然而从国内情况来看,导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导师,他们的关注点也不见得是在培养学生上,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自己身上,而有些导师虽然非常负责,但是学术水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需要有一套建设导师师资队伍的方案,而实践者和监督者,由学生和社会来加以评判。三者的相互制约才能使得新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效能。

4.2传统体系结构需要改革

当今旅游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高层次、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而是一个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快速处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能掌握基本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能通过实践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测和指导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应当如何,评判标准应当如何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和选择。这对学校来说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为这很可能要颠覆以往的课程和模式设置。

4.3培养模式要注意时效性

社会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其专业知识架构总是滞后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输入到社会上的人才不为所用,大量的人才输出的结果是社会对人才的缺口越发增大。所以,现在有必要建立一套时效性的体制,来掌握学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只有供对应了求,才能高效培养出符合社会标准的旅游专业化人才。

5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系统,它随着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和调整,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培养模式并不是某一个固定不变、百试不爽的模式,它必须是一个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发展的过程,也必然由过去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叶立群,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

[2]董丽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研究生教学创新探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教学创新实践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3]全乐,丁甜.中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旅游专题研究篇9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8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据相关旅游组织统计,预计到2020年全球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5亿,旅游行业所带来的收入总和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中国作为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达到70万个。如何培养和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旅游行业人才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心理学是导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原理及研究方法应用到旅游活动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通过掌握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设置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期望旅游从业人员能运用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而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因此笔者认为,脱离了心理学、脱离了对旅游主体人的研究的旅游学是缺乏生命力的,缺乏旅游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的旅游行业同样是缺乏生命力的,它的学科发展及教学质量关系着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优质的教材资源

一本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教学者提供一个科学且积极的引导和指引。而目前我国旅游心理学的教材仍处于不成熟的混沌状态。宋河有等人曾将近十年出版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做过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旅游心理学教材目前包含以下特征:数量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体系框架雷同与多样化并存,内容上移植痕迹明显,且多以理论描述为主。教材内容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对象不明确,缺乏权威范式;(2)教材定位不清晰,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权威导向;(3)研究队伍不强大,缺乏权威专家和组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也因此导致教材版本虽然逐年增多,但教材内容依然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导致任课教师教材选择难度大。

2.缺乏权威的研究团队和专业的师资团队

旅游心理学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研究内容涵盖旅游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同时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任课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得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又要熟知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应用层面将会遇到的问题,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目前我国旅游心理学研究领域一方面还未出现权威的专门针对旅游心理学开展科研的权威研究团队,另一方面缺乏具备很好的心理学与旅游学专业背景的师资人才,这也是约束我国旅游心理学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缺乏权威团队,也是导致教材难以出现权威范式的原因之一,且难以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基础和旅游学知识的人才,相应的师资人才也就难以产出,如此恶性循环也是导致旅游心理学的教学难以发展前行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师专业背景比较单一,要么是旅游管理专业,要么是心理学专业。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以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旅游学的知识为主,教学中内容缺乏心理学理论对旅游行为的指导。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以心理学理论为主,却又缺乏旅游业的相关知识,难以将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深入而丰富地应用到旅游学中,造成理论与实践脱钩。

3.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旅游学界借鉴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思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旅游心理学体系,一方面以旅游消费者为对象,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规律;另一方面研究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互动关系。旅游心理学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旅游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对并不具备系统心理学知识储备的旅游专业学生而言,过多的理论讲述只会令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并且与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相距甚远。笔者曾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过一个初步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心理学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旅游行为过程中的人际沟通交往,旅游过程中冲突的问题解决以及导游自身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而目前旅游心理学的相关教材里,关于这些问题虽有所涉及,但篇幅较少,且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丰富的案例学习材料。

4.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旅游心理学目前的教学主要采用的仍是“讲解―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则作为被动学习的角色存在。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通过讲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对教学内容形成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倘若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又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旅游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为旅游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课程中所探讨的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如旅游消费心理、服务心理、导游压力管理、旅游活动的人际沟通等,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或实践模拟等方式,才有可能将旅游心理学所涉及的丰富主题和内容充分地学习和探讨,也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这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基于调研,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应基于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旅游行业的状况及需求,将心理学中能广泛应用于旅游行业的内容进行整理,并联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行业从业权威人士,丰富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能将心理学理论与旅游行为中的实践相结合。

2.建立团队,整合专家资源

由权威机构出面,整合专家资源,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形成权威范式。由旅游界相关团体出面,如中国旅游协会等,联合旅游学界和旅游心理学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成立旅游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通过开展研究会或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以便为广大旅游心理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和信息传递空间。

3.加强专业合作,联合培养

考虑旅游学与心理学专业设置联合培养计划,在本科人才或研究生人才培养阶段加强两个基础学科间的学习,以便日后形成强有力的新生力量,为日后旅游心理学的优质师资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4.完善理论学习,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针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对旅游心理学的需求,教师应从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沟通心理、冲突解决等层面强化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等应用性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学习。如一方面透过对人性的认识,对不同人格理论的学习和认识,让学生深入地去探讨人的需求和如何适当地满足旅行者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所需把握的基本态度和技巧,这是人的沟通模式层面的问题,也是旅游行业人员急需强化的应用层面的能力。

5.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难以参与进来。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讲授法来完成,以便能让学生透过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理论的内容和精髓。但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案例播放、案例探讨、情景模拟、角色转换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旅游行为过程中人内在心理的变化和感受。

总之,只有一方面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培养,另一方面提升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质量,最终才能为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能源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纯.旅游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10

[2]韦福巍、覃举东.高校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河池学院学报,2009(S1):39~41

[3]邹本涛.旅游心理学:含义、对象与特点的再审视[J].旅游学刊,2010(7):83~87

[4]宋河有.旅游心理学本科教材建设:现状、瓶颈与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5~89

旅游专题研究篇10

>>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于伦理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深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作用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企业岗位群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窥探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基于KaQ―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5]郑耀星.智慧旅游:未来旅游业发展新趋势[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1:607-610.

[6]张旗.智慧旅游对旅游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2:34-40.

[7]陈才,张燕燕,刘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旅游学刊,2006(S1):77-80

[8]邱云美.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S1):173-176

[9]王丽萍.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3,13(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