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模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6:26

合同管理模版篇1

【关键词】网络;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授权模式

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把出版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成为行业竞争的高地。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活动的革新,也给传统出版制度带来了挑战,进而导致出版产业格局的重组和利益的再分配,并带来出版产业原有法律关系和秩序的重大变化。由此,传统的版权保护模式已经滞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数字出版条件下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一、数字出版与版权保护

(一)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由计算机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演变而来,并越来越接近数字出版的本来面目。目前比较认可的概念是: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①

宽泛一点讲,数字出版就是“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②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查询快速、存储海量、成本低廉、编辑方便、受众面广、绿色环保等特点。

(二)数字出版版权保护

在传统版权法中,复制权是版权保护的基础。数字出版同样具备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出版”的基本条件,即复制和发行。然而,在数字出版中,以复制权为基础的版权理念却出现了动摇。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复制与发行作品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于是,复制人的角色就由曾经为数不多的专业出版商和盗版者转移到了接受信息的广大普通公众身上。这一转变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救济成本的激增,另一方面,版权人对普通大众侵犯复制权的行为开展私力救济则还可能遇到涉嫌威胁公民隐私权等基本权利的难题。基于这些特点,版权保护难度较大。近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以保证和提高网络出版的版权保护水平,但即便如此,最近不断出现的数字版权侵权纠纷足以说明,目前版权保护问题仍然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仍然是数字版权保护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数字出版版权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数字出版赋予了传统的版权管理和版权交易新的内容,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法律问题。诸如授权许可制度的革新、集体管理制度的突破、交易制度的建立、配套制度的完善等,其中多涉及到相关领域法律问题的剖析和突破。上述法律问题的解决将成为保障数字出版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滞后的数字版权立法无法适应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2001年《著作权法》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2001年修改时增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在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范围、权利限制和侵权形态等内容进行了细化规定。它要求网络传播作品必须获得作者的明确授权。新法之前出版的图书,当时的法律就没有创设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项权利类别,随着新法的实施,它们被赋予了一项新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即海量的作者分散在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作者已经过世,进行一对一的传统授权基本上很难实现,或者说成本和代价太大。如何解决过量资源的授权问题,成为数字内容管理过程中首先面对的难题。

(二)单一数字授权模式无法满足多样授权需求

我国《著作权法》第24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第8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据此,我国著作权法确认了作品使用的两种授权模式:一对一模式和集体管理模式。一对一模式,即著作权人直接将权利授权给出版商,可包括数字出版商自行与著作权人签约、与网站等平台运营商的签订电子合同、接受自主版权协议、采用开放式授权许可(CreativeCommonsLicense)等;集体管理模式,即著作权人委托第三方机构授权出版商使用作品,可包括出版商作为版权授权的机构进一步授权、专业的版权公司数字作品的版权授权、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版权授权等;

传统的一对一授权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数字出版产业的的需要,无法使数字出版商在短时间内取得海量的使用授权。退一步讲,即便是授权问题得到了解决,授权交易的费用也将达到天文数字。这将增大数字出版产业的运营成本,阻碍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传统的著作权授权模式中,集体管理是解决大量作品授权问题最成熟和有效的模式。在我国,虽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和使用者合法使用作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存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授权渠道不畅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体管理组织功能的发挥。

因此,虽然数字版权授权模式概念较为明确,但是在实践中多数数字出版商没有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商业运作习惯的数字版权授权模式,一些授权模式本身存在制度缺陷需要寻求其他制度的补充,现有的授权模式成为制约数字出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传统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无法与数字出版现状匹配

首先,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于数字出版行业产生初期,无法应对海量授权对集体管理组织的冲击,只是将集体管理权利范围限定于会员已授权内容的管理,未引入国外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这直接造成了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数字版权中介的价值,而仅仅只能充当一个具有较大存量的版权内容提供商,其价值与大型版权机构无异。

其次,我国现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按照所管理的不同作品类型进行设立,这种制度性缺陷不可避免地造成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也直接导致了特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相关信息割裂。

最后,目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顺畅的著作权信息管理系统,更不用说利用这套信息管理系统来服务数字复合出版需求。在数字出版过程中,由于大量作品的作者身份难于确定,获得授权往往存在一定障碍,没有一个可靠、相对完整的著作权信息汇总、查询途径,将大大削弱集体管理对数字出版的价值。③

三、完善我国数字出版版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著作权保护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从政策和立法层面修订相关法律,完善著作权保护内容,但现行法律的不适应性已经逐渐显露。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权利人和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和限制,重新设计可行的版权保护模式。

(一)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立法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数字出版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著作权法》中也未对数字出版行为进行规制,实践中需要借助《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出版领域基础性的法律法规对数字出版行为予以规制。因此,在数字出版日新月异的当下,有必要在法律制度构建层面完善对数字出版行为的规制。

我们必须界定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有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等相关概念。目前,因概念不统一造成权利边界不清,从而造成执法困难。目前关于数字版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以及两个关键的行政规定即《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和2006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出版9年(2002年颁布),它要求一定要获得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才能上网传播,这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诸多问题。

(二)确立合理的授权模式和明确的授权范围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并未使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突破传统著作权法律的框架,但对著作权的保护不应阻碍技术创新。对作品的海量需求与授权模式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影响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为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要求,必须改变和完善著作权授权模式,将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的冲突降至最小。

我们要寻求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可以突破或者对某些现有规则进行扩大解释的前提下来考虑可行的数字版权授权模式。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示授权范围的问题。相较于传统出版合同,在数字环境下应拓展一下范围:一是对作者是否授权出版社对其作品进行数字化利用,以及转授权他人对其作品进行数字化利用做出约定;④二是对作者的作品数字化利用产生的收益如何收取和分配做出约定。

(三)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各国著作权法中对集体管理的权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利人将权利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二是著作权法规定某些权利强制由集体管理组织行使;三是延伸性集体管理。⑤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赋予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代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收取并转付使用费以及代为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些以授权为基础而衍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职能在数字出版条件下将很难适应现实需要,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已经成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一步完善自身职能、权利人更加充分地实现作品价值、出版商更加高效地实现获权的必由之路。

“延伸集体管理,即集体管理组织在向使用者授权许可使用时,不仅有权许可会员的权利,还可以许可非会员的、但法律规定适于集体管理的权利。非会员可以事后不同意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从而禁止使用者进行相关的利用。”⑥作为全国性的、特定领域内唯一的非营利性著作权管理组织,理应承担起非会员报酬的收取和转付这项工作。当然,延伸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必须建立在较为完善的集体管理制度基础上,因此,在酝酿建立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之初,我国必须出台更为详细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对版权的授权、版税的收取以及版税的分配等内容予以更为具体的规定,以建立起更为完善的集体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①向长艳.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J].中国出版,2011(9).

②李运祥.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市场前瞻性研究[J].编辑之友,2010(6).

③谢国敏.我国数字出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

④张革新.论著作权许可使用制度[J].科技与法律,2011(1).

合同管理模版篇2

【关键词】地方版amC;融资模式;不良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3-0075-04

一、地方版amC由来

(一)当前我国不良资产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为剥离中行、农行、工商、建行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成立了东方、华融、信达、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均拥有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共收购政策性债务超过2.56万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央行贷款、发债等[1]。2008年,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低位运行开始进入长期的结构性转型和升级阶段,为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快速攀升,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的快速攀升,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金融环境[2](图1)。

(二)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来

为化解地方不良资产,优化当地金融环境,2012年2月,财政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处置转让工作。随后,银监会先后分三次批准设立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山东、湖北、宁夏、吉林、广西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3](具体如表1)。

总体上新设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第一批成立至今也仅两年时间,业务模式和体系大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二、当前地方版amC主要融资模式及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对比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模式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因政策使命而成立,筹资渠道也非常畅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原始资金

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四大资产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这些资金主要向中、农、工、建四大行收购1.4万亿元不良资产[4]。

2.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一直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筹资渠道,但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化发展,银行融资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外融资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aaa信用级别,银行借款的利率一般都在基准利率以下。

3.金融债

随着业务市场化的拓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规模逐渐壮大,资质提高,开始寻求市场化筹资渠道。2013年华融资产获批发行120亿元金融债,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5.55%和5.66%;2014年9月10日,长城资产首次在香港成功发行5亿美元金融债券,债券票面利率2.5%。金融债的l行优化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推动了其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4.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贷资产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其筹资的重要创新手段,如2014年初东方资产发行了8.07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华融资产发行了12.38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长城资产发行了12.1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它们的票面利率均为4.5%左右。

5.战略融资

战略融资是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工作,信达和华融已经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获得了充足的长期发展资本,长城和东方资产的“引战”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引战”目标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保险资本、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以及国际大型投行机构。

6.体系内筹资

随着内部金融主体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子体系的构建,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目前,内部融资逐渐成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筹资的重要渠道。

7.ipo融资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筹集资金约156亿港元(如表2)。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他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制定了近期上市融资的计划,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融资为其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得益于通畅的筹资渠道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安排融资结构,随时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并且做到按需融资,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5]。

(二)地方版amC现行主要融资模式

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短,信用级别较低,因此基本都采用“银行借款为主、股东短期资金支持为辅”的筹资模式。部分转制设立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探索债券等融资渠道。现行主要融资模式如下:

1.银行借款

对于成立不久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体系尚未形成,自身信用级别不高,主要采用股东保证担保的方式或股权质押担保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开展业务。此类融资方式成本较低,但受制于股东的各项规定,有天花板效应。

对于成立时间较长,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资产管理公司,则逐渐开始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为业务开展提供融资支持。此类方式一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为同期贷款利率上浮一定额度;二是融资规模依然有限,不能满足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其他融资方式

一是股东增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股东大多为省市级政府投融资主体,资金实力雄厚,一般会根据需要适时向资产管理公司增资,以便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二是发债融资,发债融资需要发债主体有一定的实力,包括业务规模、盈利能力、信用评级(一般aa及以上)等指标都需符合要求。截至目前,只有浙江浙商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7月成功发行了20亿元非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此举是地方版探索融资模式的一大创举。

总体上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发展体系尚不完善,筹资模式相对单一,筹资成本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高。短期看资金规模可以支撑其业务的发展,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资金不足与业务发展的矛盾将逐渐体现,且短期融资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契合度低,即业务发展与筹资发展的协同性要远低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三、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与优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和优势均相对明显。

(一)劣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是地方版amC没有金融牌照,不能发行低成本的金融债,不能与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借款,只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常规融资模式融资。

二是地方版amC成立时间较短,业务模式不完善,资信等级不高,不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三是管理资产有限,创新融资缺乏基础资产支撑。在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日益盛行的情况下,地方版amC因管理资产不够,无法形成充足有效的基础资产池,因此发行证券化产品融资存在障碍。

四是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利用内部合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管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内部资金的调配与利用效率高。在这方面,地方版amC尚未起步。

(二)优势

尽管地方版amC融资存在诸多劣势,但其优势也相对明显:

一是股东资质雄厚,担保融资能力强。地方版amC的出资人绝大部分为省级投融资平台,还有部分为央企或大型民营企业,实力雄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版amC的资信等级,还可以为其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二是业务形式灵活,便于开展项目融资。地方版amC因业务模式灵活,在收购银行不良资产时,方便与银行开展“互助”模式,即银行向amC发放低成本贷款,amC用该笔贷款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这种模式可以把银行与amC的利益较好地捆绑在一起。

三是根植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大。地方版amC以本省的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一般都会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在司法、财政补贴、税务等方面的支持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要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版amC的融资能力[6]。

四、地方版amC融资模式探索

资本或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对于资本密集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资金的充足是其发挥“化解地方金融不良资产,优化本省金融生态环境”使命的重要保障[7]。因此,探索并扩大融资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缓解业务发展的资金瓶颈,是地方版amC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目前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体系、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探索符合地方版amC的独特融资模式[8]。

(一)业务融资

对于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与银行关系稳定,可考虑在开展不良资产收购的同时,获得目标银行与收购价款等额的优惠借款,为特定资产的处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方式称为业务融资或项目融资,此种模式不仅可有效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将项目的风险与银行的利益有效地捆绑,迫使银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更加积极和务实。

(二)发债融资

尽管目前仅有一家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功进行了发债融资,但发债融资是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较好渠道。发债融资有如下好处:一是融资期限灵活,可以更好地与资产处置的期限相吻合,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二是发债融资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提升公信力,便于业务的拓展。但发债融资需要一定的条件,成立满两个完整财务年度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尝试。

(三)利用地方政府资金

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攀升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金融等级和政府平台的融资能力,因此地级市政府对于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拥有较强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加强与地级市政府合作,通过少量出资,发挥自有资金的杠杆效应,发起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或公司的形式,专门开展当地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必将成为地方版amC筹资与业务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

(四)公众筹资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的逐步扩大,同期金融和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短期内却无法畅通,大量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和自然人)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为此,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充分利用社资本的力量,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由于不良资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单一的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可以通过一种合理的通道参与其中,如通过信托、资管、基金等,这种通道模式大体结构如图2所示。

公众筹资的好处:一是模式灵活,可以有效区分和设置投资对象;二是受众广,可以获取任何投资对象的资金;三是风险可控,资金与项目紧密结合。该种模式主要的弊端为:一是社会投资人对不良资产行业的认识不充分,投资信心不足;二是筹资的成本较银行信贷融资的成本略高。

(五)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异常火爆的融资方式,自人民银行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当前流行的融资模式。但是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而言,由于持有的都是不良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尚需解决如下障碍:一是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问题,资产证券化必须满足稳定现金流要求,由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金流极不稳定,因此需配置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放入资产池;二是时间搭配问题,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常期限一般为2―3年,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存续期也应保持在这个时间区间,时间越长,融资成本越高;三是基础资产的问题,因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存量资产较少,而资产证券化要求拥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资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上述障碍解决之后,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可成为地方版amC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语

地方版amC作为各省资产管理的“巨鹫”,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强大的融资能力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提高资产管理与处置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配合各省金融环境的优化与经济转型的升级。

地方版amC的融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融资计划和融资模式。对于第一批已经运作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考虑在银行借款基础上增加公司债、社会融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筹资,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放大资本的杠杆。对于运作初期的地方版amC,则主要考虑股东担保融资、股东增资、项目融资等方式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是地方版amC未来融资的主要创新模式,需要尽快突破障碍,积极尝试。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地方版amC可探索联合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进行融资和业务创新,即几家amC共同提供基础资产和流动性支持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有效避免基础资产不充分、评级不高的问题。总之,多元化融资是地方版amC融资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刘少杰,等.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市场大波动中的洗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49.

[2]曹森,刘西敏.资产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18-45.

[3]倪剑.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监管研究[J].上海金融,2015(1):49-53.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发展课题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J].金融研究,2006(4):31-39.

[5]佟铁成.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董红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6(16):30-32.

合同管理模版篇3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招聘版图设计员工时,除了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英语的应用能力等要求之外,大部分是考查专业应用的能力。一般都会对新员工做以下要求: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CmoS或BiCmoS、BCD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熟悉集成电路(数字、模拟)设计,了解电路原理,设计关键点;熟悉Foundry厂提供的工艺参数、设计规则;掌握主流版图设计和版图验证相关eDa工具;完成手工版图设计和工艺验证[1,2]。另外,公司希望合格的版图设计人员除了懂得iC设计、版图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Foundry厂的工作流程、制程原理等相关知识[3]。正因为其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而国内学校开设这方面专业比较晚,iC版图设计工程师的人才缺口更为巨大,所以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就成为各设计公司和猎头公司争相角逐的人才[4,5]。

二、针对企业要求的版图设计教学规划

1.数字版图设计。数字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由自动布局布线工具结合版图验证工具实现的。自动布局布线工具加载准备好的由verilog程序经过DC综合后的网表文件与Foundry提供的数字逻辑标准单元版图库文件和i/o的库文件,它包括物理库、时序库、时序约束文件。在数字版图设计时,一是熟练使用自动布局布线工具如encounter、astro等,鉴于很少有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推荐学生自学或是参加专业培训。二是数字逻辑标准单元版图库的设计,可以由Foundry厂提供,也可由公司自定制标准单元版图库,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设计好标准单元版图使其符合行业规范至关重要。2.模拟版图设计。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无论是CmoS还是双极型电路,主要目标并不是芯片的尺寸,而是优化电路的性能,匹配精度、速度和各种功能方面的问题。作为版图设计者,更关心的是电路的性能,了解电压和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知道为什么差分对需要匹配,应当知道有关信号流、降低寄生参数、电流密度、器件方位、布线等需要考虑的问题。模拟版图是在注重电路性能的基础上去优化尺寸的,面积在某种程度上说仍然是一个问题,但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问题。在模拟电路版图设计中,性能比尺寸更重要。另外,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作为前端电路设计师的助手,经常需要与前端工程师交流,看是否需要版图匹配、布线是否合理、导线是否有大电流流过等,这就要求版图设计师不仅懂工艺而且能看懂模拟电路。3.逆向版图设计。集成电路逆向设计其实就是芯片反向设计。它是通过对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与分析、整理,实现对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结构机制等方面的深入洞悉。因此,对工艺了解的要求更高。反向设计流程包括电路提取、电路整理、分析仿真验证、电路调整、版图提取整理、版图绘制验证及后仿真等。设计公司对反向版图设计的要求较高,版图设计工作还涵盖了电路提取与整理,这就要求版图设计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工艺流程;而且还要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标准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三、教学实现

合同管理模版篇4

关键词:“6+1”协同创新;编辑出版学;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媒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建成了与地方媒体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省内唯一省级特色专业。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编辑出版学属于文学学科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具有应用性与复合型特征。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47所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其中,8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39所为地方高校。通过走访调研、查询教育部阳光招生网[1],对比分析这47所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定位与目标,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不同特点。

研究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武汉大学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如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目光敏锐、创意新颖的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编辑、记者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具有新时代新技术特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型大学则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应用型的编辑与出版发行等人才。如北京印刷学院,主要培养掌握编辑出版、语言文化、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教学型高校,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新闻出版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联系地方行业媒体协同办学,着力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基础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职业品格优良,能在报刊、书籍出版、新闻宣传等部门,从事一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突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比重。

二、“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即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运行模式(如图1)。这一模式与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印、发运行模式紧密结合,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间可以进行调整,相互融合,以满足高校专业教学和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与新闻出版产业、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以确保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省内9家报社、2家期刊社、3家出版社以及2家民营出版公司、3家网站、4个印刷厂、6家新华书店等29家媒体、企业签署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聘请这些媒体、企业的老总和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兼职教授,逐步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1“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一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用”思想的精髓。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6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突破高校人才培养关门办学局面。通过引入行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学、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多单位协同的立体辐射式合作专业建设模式。

二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协同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各协同主体可以结合行业、企业优势与特色,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合作,为培养新时期多媒体数字化行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与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一方面,根据协同主体提供的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把行业人才市场的短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与咨询服务的要求,促进行业企业与高校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三、“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实践

1.“6+1”协同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教室与岗位协同、教师与导师协同、学生与员工协同、作业与作品协同”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灌输式向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室与岗位协同是指在教室里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岗位实习则在校内外产业基地群现场完成。

合同管理模版篇5

[关键词]信息化;传统出版业;特殊影响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0.027

[中图分类号]F270.7;G2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0-0052-02

出版信息化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出版企业各个工作环节上的应用,体现为媒体形态数字化、多样化,企业经营管理计算机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过程流程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行业标准建设、版权保护等优化。因而,对传统出版业而言,信息化不仅是流程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管理信息化,还包含了内容数字化、传播多媒体化、交易电子化等经营业态、方式的信息化。本文拟从经营业态、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盈利模式等4个方面,讨论信息化对出版业的一些特殊影响,仅供参考(见表1)。

1对出版业经营业态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人们保存、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对出版业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1.1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出版数字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出版业的运行基础,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电子纸、二维码、电子阅读器、按需印刷技术等正在改变传统出版业的形态。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构建未来出版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已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时代的传播准则,也使得目前网络中的交易准则发生了变化。数字产品的无损复制、随意修改、高效检索的特性,削弱了传统商品经济的排他性、竞争性、透明性的特征,对传统的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逼迫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出版集团高度重视网络数字技术的运用,积极推进数字出版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建立了数字化图书仓库,把所有出版的图书和期刊转化成pDF格式放在网络上,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在线编纂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出版企业逐步与it企业结合,成为数字产品的内容生产和集成的提供商。

1.2推进数字出版的标准建设

目前我国电子图书市场上存在的多种数字出版的文本格式彼此各不兼容,数字出版领域缺乏整体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例如,方正阿帕比公司的CeB电子图书格式、清华同方公司的CaJ电子期刊格式、超星公司的pDG电子书格式等。由于数字文本格式的多种多样,每一文本格式彼此不能兼容,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系统效益。因此,格式的多样影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为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建立和完善涵盖新闻出版各行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以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新闻出版业标准化体系。

2对出版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2.1由粗放式经营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

我国出版企业过去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出版业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出版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通畅、灵活的信息搜集、传递、分析、处理渠道和机制,增加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和决策的精确度。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建立自己的内外部信息构架,建立适合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版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

2.2推动数字资产的管理

数字资产管理(Dam,Digitalassetmanagement)是对数字化资产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出版企业主要是报刊、图书的内容生产,其数字资产管理主要是使用数字化手段,对报刊、图书的文字、图片等进行收集管理,建立书名、价格目录、文本类型等,以便于对数字化资产进行搜索、数字转换、价值核算和上网发行等。随着数字化影响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将其所掌握的出版资源大规模地进行数字化工作,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资产从品种、数量上看规模越来越庞大,对数字资产的管理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规范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对其进行再挖掘,并对其进行价值管理,有利于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庞大的出版资源,将传统出版资源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再通过版权管理和版权经营获取利益。

3对出版业经营规模的影响

在出版企业传统的管理机制下,出版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壮大且不断分立的过程。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职能管理,管理层次多,管理幅面窄,出版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要进行分立,如以前各省只有人民出版社,随着我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不到10年时间,由人民出版社分立出科技、教育、少儿、美术、古籍等出版社。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出版企业职能管理混乱,经营管理粗放。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变革。流程的规范化、系统的集成化、组织的扁平化拓宽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幅度,实现了出版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提升了出版企业的管理效率,使许多出版企业逐步向集团化、多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有的出版企业已跨出国门,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4对出版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4.1由产品销售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

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商品经济的运营模式,出版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产品销售逐步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目前我国很多出版企业都尝试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探索,但仍未形成产业规模及优势。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国智网、中文在线、万方数据等一些拥有资源系统的企业,有了自己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国外的出版企业在专业数字出版领域和教育数字出版领域已探索到较为成功的商业盈利模式。专业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职业提升,内容具有实用性、专门性、准对性,又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促进了成本收益格局的优化。教育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学历教育,具有指定性特征,读者的阅读与购买存在必然性和不可选择性。目前西方的许多教育集团,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找到了一些商业模式,主要是在线课程、家庭作业管理、在线测试、电子图书下载等。

4.2由传统营销向电子商务转变

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比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提供海量的交易信息、便捷的网上交易和灵活的支付手段。具体到出版企业就是及时提供关于图书的多层次、分类别、全面而细化的信息,比如将一本书的写作特色、写作背景、作者情况、相关书评、精彩片断等详细信息提供给书店和读者,发挥网上商务信息服务的优势,方便在线交易。网络支付一度成为包括网络出版在内的多种网络经济形式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随着在线支付系统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系统不仅易于使用,而且保密性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开通了网络付费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将成为出版企业图书交易的主要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模版篇6

[关键词]数字出版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3)02-0081-04

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平台。继2008年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并取得成功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迅速。目前,新闻出版总署批复的主要有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浙江杭州、湖南中南、湖北华中、陕西灞、广东广州、天津空港、南京雨花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与发展初显成效,作为领头羊的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连续3年每年以30%的产值递增,2010年年底产值达到上百亿元[1]。但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尚处于初创期,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境。为此,本文就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中的困境与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1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困局

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以及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本身如火如荼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表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短短几年内已迅速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及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迅猛崛起的同时,仍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基地建设,成为其健康发展的瓶颈。

1.1产业板块重叠及定位模糊

当前我国鲜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明确自己的发展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大部分基地产业板块重叠、发展方向趋同,导致各基地间产业、产品、服务的同质化竞争。例如,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云计算中心,而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也在打造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又如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提出重点培育和打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和动漫、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十大产业门类,这种“求大求全”毫无重点的发展方式表明该基地尚未认清自身的资源特色及发展重心,定位模糊。与之相似的是,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网络游戏和动漫、数字音乐等也是天津、广东、陕西、华中等地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极力打造的产业门类,如此重复性的产业板块构建,不仅将造成各基地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1.2传统出版社与出版基地疏离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打通数字出版产业链,共享资源,实现产业的“集群效应”。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盲目招商、缺乏对入驻企业严格的整体规划,使得入驻基地的企业结构不尽合理,从而影响基地资源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协作,产业聚合度降低,“集群效应”减弱。入驻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基地内的同类型企业偏多,传统出版企业比例严重偏低。如目前入驻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企业中,包括上海方正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百度、世纪创荣、中文在线、盛大、点击书、易狄欧等技术提供商、网络和渠道运营商以及终端设备商,还包括iBm、英特尔等国外知名企业,但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拥有丰富内容资源的传统出版社却少见。这一方面与传统出版企业消极对待数字出版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更与各基地在选择企业时十分看重企业的经济回报而忽略企业的功能性有关。这无疑也造成基地内同类型企业偏多的局面,进而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1.3扶持政策规制体系滞后

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还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基地自身和市场的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基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培育、引导和扶持。我国各地政府和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在用地、资金保障、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政府政策体系、制度还不够成熟,使得这些支持政策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是很适用。一是政府用项目资金支持、免租、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但有些投机取巧的企业趁机钻政策空子,哪个基地给的优惠多上哪,此基地优惠政策的跟进弱化后又流动到彼基地,在各基地间来回跑,导致典型的“候鸟式”迁徙现象。二是由于数字出版牵涉的行业广泛,包括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产业、软件产业、通信产业等,这些行业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因此出台的扶持政策也是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企业很难全面、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三是数字出版政策规章、法律法规制定滞后,阻碍了基地的管理及数字版权相关平台的建设。例如,天津数字出版基地正在建设数字出版版权认证中心和交易中心,但是根据其相关规定要求著作权人向版权局提交认证材料,显然这将导致海量数字内容的版权认证问题。

因此,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资金、人才等的支持,还需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制定数字出版相关法律法规,为其提供良好的管理运行环境。

1.4运营管理的功能性与经营性冲突

在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上,若完全由事业单位负责基地的日常运作,单纯强调管理机构的功能性,则基地的很多服务将不到位,因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基地建设的探索中,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首创了公司制运营模式,即由张江集团组建,由上海张江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营服务。这一模式被其他基地纷纷效仿,如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对基地进行市场化管理,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也在谋划设立相应的基地公司负责基地的建设管理。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以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为例,其运营主体是基地公司,是一个企业实体。“企业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基地公司在这些年里,绝大部分的基地服务业务都是以推进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等公共服务为首要目标的,所以造成了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但是基地公司的发展没有基地本身发展得快的局面”[2]。

1.5复合型专业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在数字出版领域,产业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出版人才结构多是单一型的。数字出版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是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面临的又一大困境。由于数字出版迅猛发展,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全国陆续崛起,社会和高校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高校数字出版相应师资力量匮乏、又缺乏与出版企业的交流、合作,教育教学与数字出版产业脱节,产学研断链,使得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所需的既懂出版、又会技术、还善经营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供不应求。同时由于有些基地的生活环境、基本配套设施等还不够完善,很难吸引、留住人才。这就导致许多基地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难以引进、留住企业所需人才。

1.6出版基地布局偏重地产运作

2011年9月,《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8至10家功能各异、重点突出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分别建设1至2家部级数字出版基地。目前,有代表性的9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已在全国基本完成布局,但与“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并不吻合,华东地区最多,华南、华北、西北、西南相对较少。位于华东地区的基地相对密集,很容易导致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基地对人才、资源、市场等的抢夺与竞争,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同时各基地用地动辄几十亩、上百亩,如陕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800亩。有研究者认为,出版实现了编、印、发的数字化,“与传统出版业态需要出版大楼、印刷大楼、发行大楼、物流库房、零售网点相比,数字出版不需要这么多的地盘”[3]。有的地区想通过数字出版土地审批等方面的便利条件进行地产运作,最终导致基地建设“变味”,造成资源浪费。

2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路径

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存在的困境已成为基地又好又快发展的阻碍,对此,我国政府、基地等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改善目前的困境,以促进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我国数字出版做大做强的目标。

2.1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

目前我国9大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遍布全国东西南北,各基地所拥有的地域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品牌定位,寻找产业发展的“蓝海”,将资源集中配置于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板块、企业及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板块和主业,建立差异化数字出版基地,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发展方向趋同。“是否拥有一定的异质性资源,即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且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内容资产,是媒体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4]。基地建设绝不能搞规格化建设,你采取“一基地、多园区”模式,我也采取“一中心、多园区”模式;你建云计算中心我也建,盲目跟风。例如,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动漫产业优势及手机阅读基地资源,重点培育动漫和手机出版产业板块,打造自己的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让基地向差异性、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建成类型多样、功能各异、重点突出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是基地建设的当务之急。由于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再做大的调整已不太可能,针对华东地区基地过于密集的现状,希望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能做到相互扶持、共享资源、错位竞争。

2.2合理选择入驻企业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审批、选择入驻企业时首先要根据基地自身状况优先引进有助于形成完整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企业。不能只看企业的经济实力,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接收企业,以贯通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渠道运营商、终端设备商等环节,增强基地企业的聚合度,发挥基地的产业“集群效应”。其次要重视引进有一定实力的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主体还应是书报刊出版机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必须集中传统出版的力量,必要时可给予传统出版企业更多优惠、扶持,提升出版主业的产业规模,以促进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出版实质性发展。再次,基地对入驻企业应当进行严格审批,防止某些“候鸟型”企业混入基地,造成基地土地、资金等的浪费。

2.3构建数字出版政策扶持机制

政府始终是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基地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政府的引导规划及大力扶持密不可分。首先,政府要作为基地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对基地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内容和发展规模等做出科学的整体规划,引导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成为市场运营的主体,前瞻性地适应市场。其次,政府应尽快完善扶持政策,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一,严格审查、审批基地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程度地提升基地用地的利用价值,避免“圈地运动”。第二,认真梳理各层面已有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规范性文件,弥补某些政策漏洞,同时明确各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并尽量以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开,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也便于基地管理机构按照政策要求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加快数字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政策文件的出台。这是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快速迈上发展新台阶的根本。

2.4兼顾功能性与经营性

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管理主体的定位应该兼顾功能性和经营性,力争做到两者的协调、平衡,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管理基地运作。兼顾功能性与经营性应在基地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成立市场化的管理主体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地已成立了相关公司,但如何协调、平衡管理过程中功能性和经营性这对矛盾,却是各基地遇到的难题。为此,首先管理公司应切实做好基地的服务性工作,如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物理空间开发、招商引资等。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政府应跟进相关政策,对基地管理公司的功能进行相关补贴、补助和扶持等,保证其经济效益,促进管理公司健康、强壮地发展。这也就为更好地管理、服务基地提供了保障。再次,管理公司作为企业实体不能光靠政府“输血”,而应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如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收取相关费用等,从而发展壮大管理公司。

2.5建立出版基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解决目前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一方面要靠培养,另一方面要靠引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数字出版教育培训大纲,材,为数字出版教育夯实基础。二是基地应切实担起人才培养责任,制定数字出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打造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交流,适时将基地人才送往高校“充电”,同时也邀请高校学生来基地参观、实践学习等,从而将基地建设成集生产实践、教育培训和研究创造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符合基地需求的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库。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基地一是要制定政府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加强基地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基地生活环境,为吸引、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生活环境。二是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内部推荐、委托职业中介机构等方式广泛引进人才,为基地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整合各类资源、打通数字出版产业链,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凸显“集群效应”,同时还有助于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和升级,是我国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实质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需意识到并及时解决出版基地建设中的困局,为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注释

[1]任晓宁.首次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圆桌会议召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08

[2]崔立.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借先行优势创示范园区[n].出版商务周报,2012-03-05

[3]李南.一周观点:撒豆成兵的数字出版基地[n].出版商务周报,2011-07-04

合同管理模版篇7

关键词:媒介;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复合型;多元化;标准化;洗新型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版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出版社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之一,日益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时至今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产业无论从业务流程乃至生产成品都处于数字化转型之列。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数字化出版、数字出版技术作为创新科技被重点列出,“数字化方向已成为出版行业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事实”。[1]

何为媒介?其意主要指:第一,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其二,信息传播的主体、中介物、工具、渠道或技术手段。这里所说媒介主要运用后者的含义。与媒介一致,出版媒介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具体出版内容的介质,包括有书籍、杂志与报纸等。二是指生产以上的介质的组织,包括有出版者、杂志社、报社及出版集团等。而本文运用的则是前者的含义。今天网络化传播、数字化生产与数字化内容为主要媒介的新型化产业已转变了人们的阅读环境与习惯,现代人阅读方式已从传统纸介质转向了新兴媒体,应时代潮流出现了在线阅读与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的新载体。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链日趋完备。在新兴媒介技术推动下,出版业由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转型已成为必不可挡的趋势。在这种局势之下,为促进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完成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接、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已势在必行。

1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态势

众所周知,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可小觑。传统出版以传统纸质书籍为媒介,具有严格的出版、发行、传播等规范与流程,又有严格的内容采写、编辑、印刷等程序与规范,拥有极为完备的组织机构,训练有素且固定的采编、发行队伍,以及完善的信息采集与体系。因此,传统出版物内容在读者中的认可率极高,极具权威性。传统纸质图书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再现性极强,给读者留有宽泛的思考空间,有益于读者更深层面的思考,更有益于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处处体现着出版业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所谓“数字出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对其下定义为:以数字化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宽泛而言,则是指用二进制技术操作出版社的各个环节,作部分当属于数字出版之列,其中有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以及发行销售,甚至阅读消费都需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

数字出版的信息都储存在网络上和计算机上,信息储存量远远高于传统出版,且网络储存不受时间、文化、地域等限制,人们上网查找所需资料极其方便。当前智能手机及电子阅读器都可大量储存数字出版物,为读者而提供了宽广的选择领域。采取数字出版将比传统出版纸质印刷更加低碳环保,更加有益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第一家部级数字出版基地于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之后全国各地诸如天津、湖南、陕西、杭州、江苏、广东等9家部级数字出版产业陆续获批建立,数字出版联盟也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由北京出版集团提议成立该联盟获批建立之后,获得国内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约40余家的广泛支持,该联盟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联盟、产业园、基地等数字出版创新体系已初步建立,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为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环境。

自数字出版物产生之后,人们对各类阅读器热衷起来。例如,在亚马逊有惊人销售业绩的Kindle,以及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这类新终端、新业态的出现深刻改变了读者的阅读环境,毋庸置疑对数字出版物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优势趋向

同传统出版相比较,数字出版具备了出版周期短、价位低、阅读空间大,出版领域扩增,出版、印刷、发行同步,查阅、检索便捷等特征。数字出版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向传统出版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人曾预言:传统出版将完全被数字出版取代。不管言语是否真实,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视。从另一层面也道出新的发展态势,即数字出版正以渐趋渐进的速度进军传统出版领域,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赢利模式的多样化

伴随数字出版的产生与发展,传统出版产业的营销与赢利模式愈加显得薄弱与单一,传统出版产业只依赖版权与书籍销售分成的赢利模式已无法满足出版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自数字出版产生以来,互联网期刊、电子书与数字报纸等产业促使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变得多样化。譬如电子书可通过网络向读者提供销售服务,或由内容经营者销售给机构用户,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可按照比例分成。“数字图书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Kindle和i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质书。”[2]电子书产品形态与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促成销售形势的多元化,赢利模式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此外,电子书还可以激发读者购买纸质图书的欲望,甚至在电子书搜索的同时,因广告服务,诸多原创网络文学等也将能够促进电子图书的赢利模式。因此,更多的赢利模式将更多被创造出来,彼此并存,利益分配、定价决策与定价权也将更加多样化。

2.2产业链条的多元化

传统出版的基础是产业分工,主要包含有产品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基本产业链。伴随着数字媒介的出现,传统出版逐渐向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也将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包括:内容创作―内容加工―内容出版―内容―内容投送、传播、销售―消费者。”[3]数字媒介应用于出版产业,这将导致出版产业的产品类型急剧增加,譬如电信运行商、版权商、广告商、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技术提供商,甚至广告商与银行等企业都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纳入到这个产业链当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与融合,若数字化技术完善可形成独自的“内容+渠道+终端”这一极为完善的电子书产业链,对电子书产业链进行全面布局与规划,企业将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使企业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3管理模式的新型化

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可促进管理模式的变革。“数字化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在一定地域空间里落实数字出版产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3]今天传统出版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基地因聚集性而产生的产业需求,实现“智力与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实现转换与超越的关键”,[4]这一关键就在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产业具有数字化传输、内容与生产三大特征,囊括了诸多产业种类,甚至包括了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制造业。数字出版产业链涉及领域越宽广,构建适于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管理模式就更加迫在眉睫。数字出版具有诸多产业融合特质,在众领域中应建立起相对应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主管多个部门相协调的基地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数字出版产业还应当建立集资金、政策与技术于一体的公司化管理机构,以便汇集、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数字出版产业无论在技术研发或融资方面都将得到更直接、更专业的服务。精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向数字出版产业提供极为精准的服务,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夯实坚固的基础。

3“数字转型”中亟须解决的困境

当前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诸多资金、技术、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因而面临着客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需待解决的困境:

3.1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

事实上,资金问题是当前出版单位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瓶颈。内容资源丰富、资金雄厚的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较快,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对于资金资源不足,融资渠道狭隘的部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则非常缓慢,甚至部分出版单位望而却步。依托于高新技术建构起的数字出版产业,本质上实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起始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核心技术。从目前境况来看,传统出版企业常因回款和库存等原因,资金周转期较长,对于新媒体技术研发中资金缺口问题无法填补,造成了传统出版数字数字化转型进程严重滞后。

3.2尚未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

网络出版标准化、出版数据标准化以及出版物流系统标准化等是数字出版产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问题是制约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数字化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产业形态尚未形成,其标准化的制定还未得到真正统一。倘若在没有清晰认识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层次框架,对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脉络还未认真梳理之前就对数字化标准进行制定,这种盲目行为极大可能不利甚至阻碍数字出版的发展。当前,国际针对数字出版制定出标准体系包括《数字版权保护标准体系》《动漫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印刷标准体系》等,这是一套在明确数字出版产业层次框架后制定出的相互支撑、联系的标准体系,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尚未制定出同国际水平相当且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3.3数字出版人才缺乏

数字出版人才既要谙熟数字出版规律,又要具备优秀的文化修养;既要适应新媒体技术下大众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趋势,又要具备解决数字出版实际管理与运营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创新能力,又能在文化创意相关行业,如影视制作、媒体传播与出资出版等方面,从事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数字出版规划与推广、多媒体信息表达、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创意策划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传统出版企业员工缺乏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其工作主要集中在编辑与出版的流程。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引进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乃重中之重。对于编辑人才而言,在专业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等方面,数字出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具备编辑、出版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熟悉数字化出版编辑技术。第三,要具备利用网络推广营销与策划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当前很多出版企业已经设置了数字出版部门,但从业人员多以学计算机技术为主,对出版、编辑理论知识严重匮乏,极难为企业提供数字出版的技术支持。

4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创新及对策

面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标准化提供尚未形成以及缺乏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等这些亟待解决的困境,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增加投资,加快自主创新,走品牌化之路

数字出版企业具有人才、技术密集型的特质,这类产业都需大量资金投入,用以保证研发新核心技术或人才招聘。数字出版企业在初始阶段投资大、产出小,属于正常现象,切不可专注于收益而在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道路上徘徊不定。数字出版企业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可研发新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各层面如服务理念、技术机制、盈利模式、出版内容等得以创新与提升,增强其运行层面的竞争力。传统出版企业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新动向,加快推进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此外,出版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也需大量资金的投入,品牌化之路也是出版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出版企业在研究客户的消费需求方面投入一部分资金,掌握读者的需求与心理,使读者对该企业形成良好的认知,因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另外,资金雄厚的出版企业可以多吸纳技术复合型人才,或与技术实力强大的公司合作,抑或在资金或技术方面联合新闻出版单位,这样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技术氛围,携手迈进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

4.2构建标准化数字出版管理体系

目前,关于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将此列为四大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数字出版目前决不能盲目制定标准,否则因定位不准而使标准缺乏严谨性将极为有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中指出,标准的立项必须获得专家的论证。制定行业标准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而传统出版企业是内容的提供商,在数字出版行业里处于领导地位,因而制定标准需要传统出版的参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定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必须要尊重市场运作规律,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制定标准,满足客户要求。基于此,数字出版管理标准的制定才能符合该行业的发展需求。该标准的制定需要众多出版专家与信息技术人员加入其中,以保障制定出的管理标准能够使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平稳均衡。

4.3吸纳复合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数字出版的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数字出版以技术为核心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谙熟编辑、出版流程,更要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研发、版面设计、网络编辑、营销发行、数字产品设计、版权引入等各方面的技能。构建复合式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其一要引进,其二要培养。此外还要构建起相关从业人员的考核录用机制,这种措施既能加大竞争机制的建设步伐,更能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传统出版企业在发展数字产业时,对于人才建设要制定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策略。在传统出版企业从业的新媒体技术人员与数字出版创新人才,在职称和待遇方面要增加政策保障,这样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此外,还可采取人才引进策略,以高薪和福利政策吸引人才。数字出版运营与技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构建,对提升整个出版行业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丽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部分嘉宾发言观点辑要[J].中国编辑,2007(05).

[2]龙敏.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J].科技风,2011(10).

合同管理模版篇8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集团;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95-02

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不断加速,数字化建设作为信息化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出版集团的建设中,数字化建设也成为了集团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

如何有效开展数字化建设,使其在出版集团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需要比较充足的前提条件。首先,出版集团需建立一个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数字化平台体系,作为数字化建设基本框架;其次在数字化体系中建立一个集科学管理、统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第三,在数字化平台下,通过对信息的处理,有效调节规模专业化等问题;第四,出版集团主体地位的期刊出版在数字化建设基础上,了解数字出版的走向。

出版集团数字化建设,即数字化的期刊出版经营管理。相比较而言,数字化出版和传统纸质出版虽然存在着一衣带水的联系,但就实际的操作而言,却与行业有着更多更紧密的联系。传统的纸质出版产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数字化建设,由于庞大的体系和较长的运转周期,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换和转移呈现出尾大不掉的困境。而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it产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作为新兴产业,it产业提供给数字化出版可塑性极强的平台,而显然的是,这一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较之传统出版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这也正是现在数字化出版做得较好、较有规模的部分大都出自it行业之后的原因。

一、现阶段出版集团期刊出版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字资源的掌控问题

国外出版集团在专业化数字出版领域掌控已成熟。先天优势在于其对高端资源的掌控,但在教育出版领域未形成其商业模式。我国出版集团在出版资源配置、出版物结构与细分方面,与国外出版集团存在差距,对于数字出版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统一数字出版质量将出版集团规模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出版集团刚刚起步,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如出版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如何开拓农村的出版市场、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结合、出版产业的产业链的衍生与拓展等。

2.数字出版问题

数字出版的范围,就目前而言,其界定还很模糊,比如视频的一些资料、动漫是否可以纳入数字出版的范畴之内等问题,仍没有清楚的判断。从传统期刊出版业来看,对于这些领域内的开发与拓展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可以说大部分领域均没有涉足,在这些领域的探索上,既不懂技术又没有资金,基本没有优势地位。在资金来源方面,现阶段业外资本对出版集团内部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建设介入不多,这首先是因为业外资本对于相关政策的不了解,其次则困扰于版权问题的解决。同时,由于数字出版的范围尚不明确,也使得一些业外资本持观望的态度。可以看出,对数字出版本身的界定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应尽早出台。等到时机成熟,随着明确政策的出台和版权问题很好解决,国内外的业外资本财团能够找到投资点,那么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覆盖出版集团的统筹和介入。

3.人才结构问题

我国出版集团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会经营、懂经济、善管理的人才;(2)既有出版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包括;编辑人才、领导人才、优秀的作者资源、出版经纪人、版权贸易人才、双语创作翻译型人才等。出版人才需求类型复杂,涉及面广且极为有限。在此基础上,国外出版集团与国内出版集团产生人才资源上的竞争,期望获得大量本土人才,为国外出版集团的跨国公司服务。比如贝塔斯曼在美国挑选中国留学生接受贝塔斯曼的培训,就很能代表跨国公司跨入中国时的人才战略。来自国外对本土人才的争夺,使本来就稀少的国内人才资源流失。

二、出版集团期刊出版经营可行性分析

面对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模式中起主体地位和作用,并应尽早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成立由出版集团领导的数字出版基地。

1.多元化经营是出版集团实现规模化的手段

在政府牵头调控下,我国出版集团成功组建,集团规模化经营主要采用横向联合规模化路径,即在国家出版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出版社与出版社、出版社与报刊社,或者出版社与印刷厂、书店之间,通过资产和业务重组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团,并以此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二十年来,我国出版业发展迅速,但新组建的出版集团进入国际市场的实力不足,其主营业务大都未形成坚实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出版集团做强做大道路很长。国外出版集团往往都经历了先做强再做大的过程,出版集团在实力和稳固的基础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进入其他领域把企业做大,规模化之后的多元化战略才能有的放矢。集团化经营所产生的规模效益中,多元化经营只是出版集团实现规模化的一种手段,出版集团的主导产业同样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产生直接规模效益,多元化经营只是辅助手段,所以我国出版集团应先做强再做大,即先规模化而后多元化。一般情况下,出版集团以一定的规模整合为基础,伴随着出版集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收益,有效结合规模化和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合理发展出版集团经营管理。

2.出版集团必须满足数字化进程的需求

现阶段信息传播多样化、高效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技术深刻影响出版业发展。使出版流程、经营管理、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同时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和消费观念,随着DVD光碟、CD光碟、数字杂志、电子书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出现,计算机、互联网、mp4播放器和手机等,也都成了承载数字出版内容的新型载体。

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出版集团的视野如果始终停留在传统出版或期刊图书出版会导致出版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手段受到限制,在先期经营理念上处于竞争劣势。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是较之传统出版的技术转型时出版集团必须面对的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出版物蕴含了新技术含量,是一种出版主导产业范畴内的内容。出版集团需转变传统纸质出版经营理念,树立先进数字化出版经营理念才会在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出版集团要有主导产业――期刊出版作为核心竞争力

期刊出版是出版业主导产业。美、英、法、日等国家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无不重视期刊在产业整体中的地位,并为做强做大期刊出版不断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我国出版集团化组建以来,各集团首先注重确立主营产品的合理结构,浙江、上海等地出版集团将报纸、期刊出版纳入其主业范围进行经营管理。首要经营业务是期刊出版,并以期刊冠名出版集团,如读者出版集团。国内外出版集团的做法无一例外地把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放在了主导产业期刊出版中,以期刊出版为核心向外推行多元化经营管理,如河南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典范,其《销售与市场》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和品牌效应,有利于集团规模化多元化战略地位的实现。

三、数字出版模式下出版集团期刊出版发展经营策略分析

1.数字化技术多元化经营战略

出版集团数字化进程是网络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变革。出版集团数字化,包括网络出版、网上书店、按需出版、按需印刷、网上版权贸易、网上发行等。各项业务全面进入互联网领域,用数字化技术作为运营手段,集团战略考虑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和发展问题,内容文本实现数字化,内部管理建立无纸化办公系统。实现互联网远程学习交流。

数字化技术最大受益是专业出版领域。核心价值是信息的新、快。出版受众人群目标明确。主要营销手段是直销为特色的网络营销。如专业出版集团汤姆森集团,斥巨资安装软件系统,将产品供应、顾客服务、市场营销、财务及成本控制等主要业务领域整合起来的贝塔斯曼集团等。国外出版集团因手握成熟的数字技术而具有领先优势。但现阶段我国出版集团虽总体水平相当,但资源程度和规模大小不同,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问题上,应当紧紧围绕集团发展目标,规模效益实现,合理分析自身条件,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在收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并拥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再去发展多元化经营。把出版集团先做强后做大。

2.核心竞争力战略

出版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主营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出版集团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出版产业范围即具有关联性的多元化经营,具有较为完整产业链,多为横向联合组建的地域出版集团。我国出版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元化,而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多元经营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因此,多元经营目标的设定及其经营范围尤为关键,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出版集团的出版物及经营市场活动要与出版主业具有趋同性,在我国个别集团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不强的背景下,出版集团更要关注跨行业经营关联度,警惕非相关联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致命陷阱。

3.专业化战略

国外的出版集团大部分是在稳定坚固的主营行业基础上、专业化程度高并不断进行战略调整的企业比如微软、可口可乐、波音等,都具有鲜明的企业形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国际图书品牌的出版巨头们实施强大的市场营销模式(在教育、专业图书、大众读物出版市场),通过给畅销书作者支付巨额的预付款(在大众读物市场),对电子出版投入巨资(在教育、科技和商业信息出版市场)等手段,来控制行业的竞争格局并可持续地拓展能助其跨越式发展的新平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我国出版集团刚刚组建,相对于国外出版传媒集团化发展的成熟进程,全面审视借鉴国外出版集团的专业化主体经营发展态势及经营理念对我国的出版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产业化促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出版集团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子忠.内容产业论――数字新媒体的核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黄升民,周艳丽.中国报刊媒体产业经营趋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孙燕君,康健中,刘再兴,等.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合同管理模版篇9

要明晰集团发展战略、业务模式和职能管控体系,并将其最终落实到决策层、管控层和运营层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上。

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已经有大大小小20余家的出版集团。随着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新闻出版总署的强力推动,很多出版集团都形成了以投资控股为组织模式、以多元化产业为经营内容的集团型企业。

混合型的管控模式

贝塔斯曼、麦格劳希尔等国外大型新闻出版发行集团的管控模式均为投资控制型。对于它们的集团总部来说,其核心职能是投资管理,重点的投资领域是出版行业或者跨介质的传媒行业。

但是,我国的出版集团尚处于扩大规模的阶段,对出版主业的关注使得投资控制型的管控模式在现阶段还难以实现,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介于投资控制型和经营控制型之间的管控,即集团总部不仅是投资中心,还是主营业务的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随着各个出版集团的发展以及上市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未来的出版行业的集团管控模式将逐渐转变为投资控制型,总部的定位将转变为单一的投资中心。

对于目前这种混合型的管控模式,集团总部既需要在横向上对主营业务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进行管理和服务,又需要在纵向上对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进行跨度和深度的把握。显然,这种管控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复杂,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有效管控。

发展战略是决定因素

集团发展战略首先是关于行业组合的决策,包括企业收购、出售企业、战略联盟和业务创新的决策,为自己的行业组合选择什么新的行业,它们应该具备的特点和把握的机会等;其次是关于集团特点的决策,包括建立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采用什么样的计划和控制系统以及任命谁做子公司的经理等。行业组合与集团特点的匹配程度直接决定了集团竞争优势的发挥。

出版集团的发展战略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建设战略。首先,行业组合的选择决定了未来运作平台的选择与系统的改造。比如,国内一些出版集团在探索跨媒体业务的发展,将图书出版、报纸发行、网络业务等进行互动从而产生新的面向特定群体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些内容产品之间的协同与深度挖掘,简单地满足现有业务管理的需要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集团特点决定了系统部署的策略。比如,组织结构采用产品事业部制还是区域事业部制,财务管理采用汇总报表还是合并报表等,这些都决定了信息系统部署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解构集团的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的定义和理解很多,但这里对集团业务模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横向上需要对主营业务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各个关键控制点,所以其核心是描述集团主营业务的价值链。对于投资控股型出版集团来说,业务模式的分析除了需要对价值链的分析外,还有很多的分析内容。

比如,业务的重组与改造分析。有些出版集团面临着教材运作的一体化改造、书店的上市拆分等,这些业务的重组与改造对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很大,决定了未来系统的选择与系统的过渡方式。

而就集团对业务层面的管控要点来说,通常,集团总部对业务要做三方面的事情:一是业务战略的制定或指导,二是对业务运行过程的监控,三是对业务外部环境改善、资源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这三个方面的管控要点要在前面的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这个价值链分析得细化到流程上去,只是价值链分析是不可能理出这些管控要点的。但是流程的细化程度,不同的集团要依据其管理需求做出选择,因为这无疑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除非先前已有较好的积累。

目前国内的许多出版集团都采用编、印、发、供一体化运作方式,其业务涉及教材和一般图书的出版、印刷、发行,可能还包括物资的采购供应、物流运作等,通过对这些业务的逐层描述,并根据每个子公司的业务特点,可以梳理出完整的业务管控体系。例如,通过对出版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对年度产品计划、作者资源、库存、选题审核等一些关键点进行规划和监控,就可以对出版子公司的整体业务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指导。

搭建集团的管控体系

对集团管控模式的分析是为了得出在纵向上各项职能的管控跨度和深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

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许多投资控股型出版集团普遍采用的模式,作为相关多元化的投资控股集团,确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实现集团有效管理的最主要手段。

这需要明晰五个问题:财务管理定位在集团的统一财务管理还是业务单元各自为政;资金管理是统筹管理还是分散运行,统筹管理下如何实现流动、安全、盈利、时效这四大关键点;建立怎样的预算与业绩评价体系;如何建立内部控制保证整个集团在管理和业务上规范运作,从而规避风险;如何保证分散主业下真实、统一的会计语言,并通过规范的报告体系和财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作为相关多元化的投资控股集团,在管控模式的选择上还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子公司。例如,可以按照业务的重要性和投资的力度将其划分为主营业务类子公司、非主营业务控股类子公司和非主营业务参股类子公司三类。对于主营业务类子公司,可以采用部分采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于非主营业务控股类子公司,可以采用财务一体化管理;而对于非主营业务参股类企业,总部可以将财务监督及股东权管理作为重点。

选择信息化建设策略

对于战略、业务模式和管控体系的明晰最终需要落到各个层级的信息化建设上,对应于不同层级的人员,提供集成的、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个性化信息和应用。对决策层,提供管理驾驶仓来辅助其做出战略决策,如利用商业智能工具提供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对管控层,提供自动化的控制措施辅助其实现各项业务和职能的管控,如费用控制、预算管理、设计审批等;对运营层,提供数据管理和事务处理辅助其日常作业,如订单处理、凭证录入、人员档案、费用报销等。

国内一些投资控股型出版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适合由上至下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集团管控建设为主,在集团管控层实现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的统一运作和管理。优先在管控层引进适合集团管控的集中式应用系统,同时开展集团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

第二步,进行财务业务集成。在集团总部和主营业务类企业实现系统支持的基础上,将集团管控延伸至运营层的末端。新系统在财务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主营业务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同时在决策层继续优化集团决策分析系统。

第三步,实现统放自如。落实集团对非主营业务类子公司管控模式,集团总部对非主营业务类子公司统而不死、放而不乱。

链接:出版集团改制上市带来的两条变化

由于国内许多投资控股型出版集团正处于改制上市之际,其业务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对信息化建设影响较大。

合同管理模版篇10

关键词:汽车;pLm;pDm

中图分类号:tH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5-1555-03

automobilemanufacturingenterpriseiformationSytemsmodelinpLmLementation

wanGCui-biao,LiUShuang,tianXiao,niUJian-gang

(theSupervisionCollegeofQuality&technology,Baoding071000,China)

abstract:thetechnologiesandmethodsofinformationmodelinpLmimplementationisstudie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ofautomobilemanufacturingenterprise.Usermanagementmodel,productcategorymodel,versionmodel,productstructuremanagementmodel,productconfigurationmodelandworkflowmodelareputforward.itprobidesscientificandpracticalmethodtoexecutepLmsystemforautomobilemanufacturingfactories.

Keywords:automobile;pLm;pDm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汽车企业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近年来,汽车CaD/Cam/Capp技术成功应用于汽车工业,有效提高了汽车设计与制造水平。但随着CaD/Cam/Capp技术深入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pLm)称为汽车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能力的关键技术。pLm是建立在数据库管理基础上的一项管理技术,它与企业业务过程紧密相关,因而任何pLm系统都不可能买来即用。成功实施pLm需要科学、实用的方法论,而其首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以规划和指导pLm的实施。

2用户管理模型

用户管理模型也称为组织-角色-权限模型,是对企业的人员组织方式、角色与操作权限设置的描述,实现产品数据被适当的人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有效访问,确保产品数据管理的安全与保密。用户管理模型包括企业人员组织结构模型、角色模型和权限管理模型。

人员组织结构模型是指企业人员的组织方式,是用户管理模型的基础。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人员组织方式,即使在同一企业中,由于产品开发的不同情况也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一般有静态和动态组织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静态组织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工作组织,如汽车设计、汽车加工工艺等;动态组织是企业根据某个汽车开发项目而临时组织的团队,它由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

图1人员组织结构

角色模型是指在人员组织模型中,每个人所承担的角色。如汽车开发团队中的角色有总工程师、产品研发处处长、产品研发处副处长、主任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等。在静态工作组或动态工作组内,对每个成员指定相应的角色,便形成了角色模型。

在企业中,不同岗位的人员对产品数据可以实施不同的操作,如读、写、修改、删除、复制等等,因此必须对角色及其所赋予的权限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权限管理模型(角色-操作权限模型)。权限的控制不仅与受控对象及角色相关,而且还与受控对象的状态有关,如一旦数据对象经审批发放后(即受控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角色原有权限不再有效,将赋予新的权限。

3产品对象的数据模型

pLm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具体体现在所有数据都是围绕汽车产品对象来组织的,汽车产品对象及其数据成了pLm管理的最基础数据单元。因此,在pLm实施中,必须确定产品对象数据模型,包括汽车产品数据对象的分类、结构管理、版本控制与配置管理四个方面。

3.1产品数据的分类模型

pLm系统管理企业所有产品数据,为了较好地管理、使用和维护这些数据,必须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汽车产品对象进行分类,建立汽车的分类模型。对汽车制造业一般可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分类。确定汽车产品数据的分类模型后,定义相应的类属性,以便查询相应类所有的数据对象。

图2汽车产品分类模型

3.2汽车产品结构管理模型

汽车产品结构管理用来反映一个汽车产品的构成以及各构件之间的构成关系,其实质是汽车产品的明细表结构化表示,故由汽车产品结构可进行Bom表的汇总及输出。汽车产品结构模型用来描述和反映汽车产品结构的构成关系,对汽车制造业,可建立如图3示的产品结构模型。

图3产品结构模型

3.3汽车产品对象的版本模型

版本反映产品数据化的过不断变化过程。汽车设计大都是在原有汽车产品的修改设计。因此版本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汽车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设计对象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会产生许多版本。版本不仅包含了设计对象在当时的全部信息,而且还反映了该版本的设计对象和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联系,例如汽车零部件对象的版本与文档版本的关联性。一个对象的多个版本间应该有联系,并且还应有识别每个版本的有效条件,此外,版本还应有标识号,一种是按版本产生的时间顺序记为a、B、C,…;另一种是按照正整数的顺序,以时间先后依次记为1,2,3,…;有时两种混合使用。常见的版本管理模型有两种:线性版本模型和树状结构版本模型。汽车产品对象的版本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

即正式版本为a、B、C…标识,并将在每个正式版本基础上所做的小改动,标记为Seq1、Seq2、Seq3,…,这些修改的序号也是安装时间顺序赋值。

图4汽车产品对象的版本管理模型

3.4汽车产品配置管理模型

一个汽车产品要经历不断修改、逐步完善的过程,这表明产品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和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响应,汽车企业需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产品结构配置,尽量利用现有的产品构件的不同版本,迅速构造出适合于具体用户要求的汽车产品结构。汽车产品结构配置是利用建立的完整的汽车产品结构,按照用户所需的功能的需求,设计或选择零部件,把这些零部件按照它们的功能、组合规则和某种条件进行编组,形成一个具体的汽车产品结构。汽车的产品配置模型如图5所示。

图5汽车产品的配置

4流程管理模型

工作流程管理负责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数据,控制和跟踪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工作流程管理模型一般包括审批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工作流程大到一个产品开发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流程,小到图纸的一个审批流程。流程中各个工作阶段可以串行,也可以并行,或者传并混行。

建立汽车设计流程管理模型,首要任务是确定汽车设计流程的结构,其中包括了所有有关的工作步骤,每个工作步骤都对应一个完成指定功能的活动,流程的结构描述了各个活动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每个活动是数据、人员等信息的复合体。一个活动对象是针对一个目标数据对象而创建,输出一个结果数据对象。通过活动的执行实现目标数据到结果数据的转化,从而实现对汽车形成过程的控制。典型的汽车设计流程管理模型和更改管理流程模型如图6所示。

图6工作流程实例

5结束语

在pLm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模型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内容,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才能成功地实施pLm系统,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奇微,莫欣农.产品数据管理(pDm)及其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78-87.

[2]童秉枢,李建明.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3-32.

[3]李玉家,严隽琪,金烨,等.pDm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01):4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