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8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7:30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1篇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l曰匿翻墨墨墨圈i同时进行,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on。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具有_国籍,并在被抽中调查小区常住的人,不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武装警察(包括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此次调查的重点是残疾人。此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34个县(市、区),2980个乡(镇、街道),共5964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全国共调查了771797户、2526145人,调查的抽样比为1.93%0。入户见面21084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46%。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479人。其中,视力残疾23840人,听力残疾38370人,言语残疾2510人,肢体残疾48045人,智力残疾10844人,精神残疾11790人,多重残疾26080人。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_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i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l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60岁以上的残疾老年人,占所有调查残疾人的53.23%,占总调查人口的3.44%。(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来研究不同类别老年残疾人在辅助器具方面的需求特点。(三)变量定义1、老年残疾人:指60岁以上,符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的残疾人。2、残疾人辅助器具:(在我国习惯称为残疾人用品用具),是指供残疾人个人使用的能够补偿、减轻或替代因残疾造成的身体功能缺失或障碍的产品和器械。用于肢体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有:假肢、轮椅、手摇轮椅车、电动动轮、机动轮椅车、助行架、腋杖、肘杖、多脚手杖、单脚手杖、握笔器、取物器、穿衣辅助、用餐辅助、刷牙辅助、梳头辅具等;用于听力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有:助听器、语言训练器、骨导电话、闪光门铃等;用于视力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有:助视器、电子语音报时器、盲文写字板、盲文打字机、盲文阅读器、盲杖等。三.研究结果(一)残疾人分年龄分布情况由图l我们可以看出,在残疾的绝对数分布中,60岁以上的老人明显增加,其中以听力残疾人数量最多,其次为肢体、视力、多重,考虑这可能与这些残疾的致残原因与人类机体老化进程相关,而且受到一些老年疾病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这些老年残疾的需巾困老年保健协会i135

2010镕=g十目£4·RtfFn】^nne女^求。lnJ精神智力,言语受年龄增加的影口自不大,在整体残疾人中和60岁咀上老年残瘐人人数量均相对较少。罔2和图3,图4我们也可咀看出听力,视力,多重和肢体残疾人的老年人比例较高。表1分年龄段各类型残疾^数量分布oi415-44455960+总¨24245_听力ii语肢体斜山356235445541698i27824656J35305193939763i82952i】51224921155i精神多重i·¨q#‘}?1*fmm24000m。0=霪乏爹薹薹≥。二:::二;垂=蔷=i;$e2=暑;i。!!S墨i喾i}S{2%2#霉‘一m^一*JJ/,、、,3000,/.7“’、,占l自胜件一智山一精神一$t图t各类型残疾^总规模年龄分布!∽40~6叽H^lom■■11‘口“J图2各类型残疾人年龄构成绷㈣舢㈣抽¨舢刚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表260+老年人所占比例%视力多重肢体言语精神无残疾智力合计70.0453.4044.5420.5519.7911.37lo.1614.0790.0080.0070.oo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oo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oo0.00听力视力多重肢体言语精神无残疾智力图3各类残疾人dp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人从’∥7l∥广1f\入一4.j。.代’/厂么..一钐Y\~。/—t7j厂z多歹\\\\一一艺7互~■。o多Jr{i、/o么_~~夕卢a罗7/\.{卜y,\—√∥/7\一J杉/\v//\U\\1咏、+视力一听力一★言语—卜肢体+智力---i-.-精神+多重图4各类残疾人年龄分布中国老年保健浙会i137+∞∞寸∞.o∞①卜i∞卜甘卜io卜o∞i时口甘o。o∞∞∞l崎∞寸∞io曲Q呻i∞寸廿吲i导西nJ∞∞甘竹io∞西n。∞n呻铀io“∞一●∞.i呻一●o-【oi∞甘io

i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区墨口霍互譬圈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年龄组中不同类型的残疾人的比例,其中60岁以上的各组中。主要以听力、肢体、多重、视力为主,其中以听力比例最高,目前世界上每3个65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患有听力障碍,在60~74岁老龄人中,老年性聋比例高达30%~50%,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l】。且70岁以后达到最高,并相对保持平稳;而多重残疾人的数量则在70岁后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肢体则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视力相对变化不大。这与不同类型的致病原因有关。60.oo50.0040.oo30.0020.oo10.ooo.00{∥L/≯《产广≮辜澎H?/、么多关#—∥了、‘≥~一可∞甘∞寸。可④叫∞甘①甘。寸⑦可Hdnn∞∞呻甘∞∞o∞h卜oo∞o∞o旧o∞o∞o∞o∽o∞o∞oHHnn∞∞吲呻∞∞o∞卜卜o。+视力一听力/\\,。r/7∑/十∞。言语*肢体+智力一精神+多重图5分年龄组各类别残疾人所占比重(二)辅助器具需求在各需求中的位置80706050403020100‘■97.78__38.5627.69■19.13-卜m36曾望邕1.一76.t璺翌翌2从总体上看,辅助器具在所有调查列出的条目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在所有调查残疾人中有该项需求的占到38.56%。138i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90.oo80.0070.0060.0050.oo40.0030.0020.0010.000.002们。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听力多重视力肢体言语精神智力图7各类别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中60岁以上比例%(三)老年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状况l,分城乡由表3及图8可以看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均以老年人为主,其中70一74岁组达到高峰,可见老年残疾人成为需求的主体,分城乡两个角度来看,对辅助器具的需求60岁以下组,农村高于城市,而60岁以上组城市高于农村,由图9也可以看出,在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中,农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低于城市老年人,这可能与城乡老龄化的程度不同有关。由表4和图10可以看出,在年龄组的需求比例中,城市和农村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各年龄组的残疾人中,城市老年人基本略高于农村老年人,但80岁以上老人的需求农村高于城市,这可能与该阶段样本量减少有关。60岁以上的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例,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这也反映出城市对辅助器具的需求较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l139

囫叠重匹叠墨团雹函霍四堡窒!三璺!型!型!竺!!!表3分城乡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Ⅱ血由阻阻洼口-lUL_LiULlUU_lⅢⅢ_ofo_}Fa’。一。口oto⋯⋯一ei一≈’o—z_+o∞o“圈B分城乡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o0Un00ooH^4208h,

69.5069.oo68.5068.oo67.5067.0066.5066.00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农村城『何总计图960岁以上老人占所有有器具需求者残疾人的比例表4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器具需求的比率%中困老年保键协会l141

2010*=g十目}{*■(Fnl^4n《女t蚕00删9蜘删删㈣11囤10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率农村城lH总计图1i60岁以上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例2.分性别从图12中我们可咀看到,男性和女性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大部分在于老年残疾人,性别来看,70岁之前男性高于女眭,而70岁以后女性则高于男性,考虑这与高龄老年人中陆别比变化有关,另外样本量的减少也有~定的影响。图13种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辅助器具的需求60岁以七者均占到60%咀上,且女性要高于男陛。从表6,图14中可牲看出,对于老年残疾人来讲,男性女性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增加.另外,分年龄来看,备年龄段中男眭的需求均高于女性。;ii2

2010*=目÷目}{*tfFnl★■*《女^表5分性别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舅性048女性038总计0430-45-9079050065078】o-14085119【)7015—1920-24094l_07】0308709511620725-2930-3413109823517635—394044454950-H55—5960-6437846026l32340634747337942872i5876587】384375291067076865—69i25811051577ll867(1-74i573157575-79l383】532145480.8485+412总计8801284107i877i∞00632100001000。_o目ovo目∞_o目∞々oqo_-i一一~“∞∞目_∞∞∞口h⋯一一““∞∞q_∞∞∞口hh∞_f:i∞h∞】co⋯⋯∞omoi⋯o∞o图12残疾人对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pw£‘F***2143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n}l}静k。。。■《iiir一习}r1il媳i}}瞄乩aⅢ“。盆《‰虹;.。。。+。一男性女性图1360岁以上老人占所有有辅助器具需求者残疾人的比例%表6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器具需求的比率%144l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厦11删。。,jil分参0毒≮之暴毫§参≮参≯。∥201D*=“十目}4*口fpⅡ)≈日nk女女㈣帅3,分类踟图14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率,¨女f㈨i-】图1560岁以上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例,●■■●●■■■■■■■■■●●■■●■lll●■■■■●■■■■■■■■■■■■■■●■,,●■■■■■■■■■■■■●■■■■-o.n¨¨旧旧旧旧旧¨墟1●6:3)o●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表7分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20.oo18.0016.oo14.oo12.oo10.oo8.006.004.oo2.000.oo厂交|rf飞港_i以铽∥勿X|ji∥弋天V\,a’:\。。/罗—朱戈裂_/~●;▲左∑≥笙垆∥’‘,口曹二一=∥。a一∥刀U\-⋯备/7列\◆。a__}’r’-i-rvtl—l+视力+听力⋯蕾、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146i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图16分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le匿娶譬譬翟圈|从表7和图16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型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的需求均在老年组较高,其中听力、视力、多重、肢体均在60岁后有明显增加,考虑这与老年期致残疾病有关;精神和智力残疾人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而言语残疾人的需求逐渐下降。从图18我们可以看出各类型残疾人随着年龄段增加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均呈增加趋势,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来看,听力残疾人的需求始终保持最高,其次为多重、肢体、视力、言语,最后为智力和精神,考虑与各不同类型残疾的特点有关。图仃分类另lJ60岁以上老人占所有有辅助器具需求者残疾人的比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i]47∞跚加印的∞∞加m0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表8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器具需求的比率%80.oo70.0060.0050.oo40.oo30.0020.00lo.000.001481叶-国老年保健协会-●●●i、i.—/一l/,r入1./。。。.’》发.,/j一。r1≯—/一驴飞澎尘迫_卜rr首笠≥三=厂一y一//t×∥—∑·z&幺./一/√.一/0—45—9lo—15—20一25—30—35—40-1419242934394445—50—55—60一65—70—75—80—85+4954596469747984+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图18分类别各年龄段残疾人中有器具需求的比率%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听力多重肢体视力言语智力精神4.分等级图1960岁以上老年残疾人中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比例%表9分等级辅助器具需求的年龄分布%中阔老年保健协会i149印加∞∞如∞加加o

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20.oo18.oo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o.00入;./‘弋...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2篇

一、20xx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民生工程

1.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20xx年确认符合条件低保内残疾人为4848人,一二级2801人,每人800元/年,三四级2047人,每人400元/年,打卡发放资金万元,6月底完成任务。

2.贫困残疾人康复工作。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救助1060例,每人救助1000元/年,5月底打卡发放资金106万元。完成10周岁以内的脑瘫、智障、听力言语、孤独症等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15名(其中省康复指标60人,已全部完成。中央指标还未下达,等待上级分配)。

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截止到20xx年10月15日,配合民政局审核汇总,享受重度护理补贴的农业人数为3131,非农业人数为601,总人数为3732。今年目标任务数3730,超额2人完成。

(二)xx区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完成xx区127xx名持证残疾人的入户调查和录入工作。20xx年7月1日开始,xx区残联对全区127xx名持证残疾人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残疾人的经济及住房、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与康复、无障碍、文化体育等。8月底我区率先完成了调查与录入,并通过审核,及时汇总上报市残联。

(三)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工作

1.深入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根据市残联《关于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和残疾人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工作的通知》(xx残联〔20xx〕94号)文件精神,区残联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及时下达了《xx市xx区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残疾人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实施方案》(xx残联[20xx]25号),从10月25日开始,分别组织xx峰玲商贸有限公司、xx市华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xx大联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为xx区180名农村残疾人提供家电维修、电商、养殖等三期技术培训,目前三期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激励了大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热情,也受到了市残联的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

2、“三年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全面开展。20xx年,我区按照《xx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xx残联〔20xx〕9号)相关政策,联合区人社局、区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度残疾人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x残联[20xx]31号)文件,大力宣传,积极摸排,目前,乡镇已将个人创业、阳光大棚、创业典型等汇总名单和资料进行上报,区残联正在审核中,并将下乡进行核实,待审核、核实无误后资金即可打卡发放。

3.积极联系企业,举行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区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xx区各项就业招聘会,解决200余人就业,这为推动残疾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阳光家园工作

根据市残联《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阳光家园项目的通知》(xx残联[20xx]99号),今年阳光家园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由托养服务机构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xx区任务指标为50人,每人补贴1500元。目前已经跟向阳敬老院签订了“阳光家园项目托养”协议,明确了具体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启动仪式于11月1日下午在xx区残联举行,预计服务时间为两个月。区残联将对托养服务机构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受助残疾人保质保量的享受到政府的惠残政策。

5.城镇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补助工作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xx政办〔2012〕46号)文件精神,我区残联严把审核关,为18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医疗保险补助2xx20元,补助资金全部从残疾就业保障金中支出。

(四)残疾人康复工作

1.积极开展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工作

20xx年为24名确需近期或正在xx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4000元的免费医疗救助,目前任务已经完成。

2.积极开展辅助器具适配工作

20xx年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残疾人配备最适用、适实、适合的辅助器具,全区共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700余件,包括电动轮椅车、儿童轮椅、坐便椅、拐杖、助听器、盲表、听书机等。

3.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

20xx年11月,区残联下达《20xx年xx区残联“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实施方案》(xx残联[20xx]30号),将联合具有医疗康复资质的机构对全区5000名需要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开展基本康复服务工作,工作的内容包括康复咨询与康复训练等。康复服务时间:20xx年11月1日-11月30日,系统录入时间:20xx年12月1日-12月10日。

(五)残疾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积极开展未入学残疾儿童调查、登记、核查工作。将126名残疾儿童未入学的名单及信息上报到市教育局,市残联等部门。

2.统计并上报交通银行对我区10名残疾高中生的救助工作,每人救助1000元。

3.摸排13名贫困残疾大学生,每人将享受1500元/年的资助(其中一名自考生将一次性奖励4000元),资料齐全并上报市残联。

(六)残疾人的维权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1、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工作圆满完成,发放补贴330人,共计发放万元。

2、区残联不仅建立了信访制度,而且还建立了理事长接待日制度。2015年度29名残疾人三轮车公益性岗位补贴由区残联发放,每月930元,全年合计发放323640元,全部由残保金支付,区残联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召开会议。

(七)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富有成效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3篇

为切实做好全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残联关于“十三五”期间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的要求,裕安区根据“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以残疾人辅具需求为导向,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精准实施辅具适配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辅具适配服务。“十三五”期间,我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共服务3414人,扎实开展了以视力、听力、肢体等三类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辅具适配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获得广大残疾朋友及亲属充分认可。具体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健全机构

我区以残疾人社区康复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为依托,扎实开展辅具适配工作。2017年我区出台《裕安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裕政办〔2017〕31号文件),成立裕安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领导小组、残疾人精准康复区级评估机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和辅具适配服务专家技术指导组,乡镇街、高新区同时成立相应组织,村医和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入户评估为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定期培训,以点带面

为提升各级从事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的同志更熟练地开展业务,培养业务骨干,区残联联合区卫健委采取点对点指导的方式,在全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指导和辅具适配知识培训,培训对象为各村室、服务站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各类残疾基本常识、辅具适配服务项目介绍、档案建设等等。通过现场培训,提高辅具适配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规范意识,为全面落实我区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三)强化落实,重视服务

为提高辅具适配工作的服务率,“十三五”期间,我区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需求调查,对有辅具适配需求的残疾人开展一对一评估,制定个体适配方案,并对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残疾人更好的使用辅助器具。

(四)加强宣传,强基固本

结合爱耳日、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活动,通过各类会议及残疾儿童家长培训、村医、专职委员入户面对面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辅具适配知识宣传;通过在中心村和社区公共文化园地办宣传栏和组织残疾人参加游园、看电影、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让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进村、进社区;坚持以村、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完善社会化的康复训练服务体系,强力推进残疾人之家和残疾人工作站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区乡镇街残疾人之家和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家站的辅具适配率达100%。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区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4篇

一、试点进展情况

领导重视。省里工作会后,理事长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政府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明确批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残联。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工作方案,并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残联、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参加的动员会,会上主管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强调各部门各乡镇要相互配合,全力赴,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成立了技术资源中心。确定了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开展了康复资源调查。9月13日——10月10日,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包括人力、技术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在对全县16个乡镇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4个首批试点乡镇重点展开全面调查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填写《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每人一册。并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残疾人失业、就业登记;就业需求登记;婚姻状况登记;纳入低保、医保、新农合残疾人调查表等工作,并将上述情况填入一系列调查表,并对调查表科学分类,便及时准确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残疾人康复意识有待提高。农村残疾人对康复这个概念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什么是康复?怎样康复?康复能达到什么程度?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康复与到一般医院看病有什么不同。更有的农村残疾人觉得康复没什么必要,不如救济更现实。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

二是村医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由于多年来都是残联的组织体系在提供专业的康复技术,现在扩大专业服务队伍后,短期内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康复技术。

三是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服务能力相脱节。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属于低保户,自制训练器材、购置辅助器具困难很大。在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中,所接触的残疾人第一反应就是国家要给什么,根本就不关心优惠政策,都想要钱或者是物品。在9月份省辅具中心把辅助器具发放给贫困残疾人后,每天都有残疾人到残联问为什么自己也是低保户而得不到辅助器具。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问题仍是突出。在农村基层康复站建设、康复器材购置和康复协调员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困难。虽然省残联已经为我县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但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三、下步打算

二是利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做好康复知识与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结合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康复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活动。乡镇卫生院、中小学、计生服务站、文化大院、村部为主阵地,通过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授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康复和预防知识。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协调,加强与其它试点县(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力争取得突破和创新。

三是建好康复站,搞好康复服务。加大与个试点乡镇、县卫生局沟通合作力度,购买一定数量的康复器材,充实到这4个乡镇卫生院和有关村的康复站。针对残疾人康复的个性化需求,做好残疾人康复器具的.适配工作。

做好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广大农村真正深入残疾人家庭,使残疾人受益,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新工作方法,为全县残疾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做出贡献。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5篇

根据省市残联的相关工作要求,望江县残联认真开展好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发放基本情况

1、20xx年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

20xx年望江县残疾儿童辅助器具共计发放27件,矫形器15件。包括脑瘫儿童轮椅4个、斜板3个、直立式站立架3个、沙袋2个、梯背架2个、后置四轮助行器1个、花生球1个、踏步机1台、儿童直驱型轮椅1台、成人高靠背轮椅1台、平衡板1台、坐姿椅1台、成人双肘拐1副、儿童肢体康复训练器1台、成人框式两轮助行器1台、儿童跑步机1台,儿童脚踏车1台。

2、20xx年度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辅助器具配发工作:

20xx年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辅助器具包括肢体类、低视力类。其中轮椅50台、助行器20台、手杖20副、洗浴椅20台、护理床2套,闪光门铃20件。假肢13个。

二、项目组织情况

1、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1、开展摸底调查:

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广泛的摸底调查活动。要求各乡镇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对乡镇残疾人身体状况清楚的情况下详细询问其意见,在残疾人知晓和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名单上报至县残联,或者将已登记在册需要辅助器具的残疾人直接上报县残联。

2、组织取型适配

申请辅助器具救助的残疾人需填写残疾人辅具器具申请审批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登记表、辅具评估表、矫形器处方表,并附残疾人证或户口簿复印件。由县残联统筹安排,各乡镇带领残疾人到指定地点由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取型、评估适配。

3、辅助器具发放

在现场筛查结束后,县残联将根据专家的评估,为残疾儿童配发放轮椅、助行器、坐姿椅、站立架、踏步机等辅助器具,并进行使用指导,确保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安装矫形器和假肢残疾人,则由县残联统一安排,分成两次,一次组织专家和厂家一同现场取模,一次安装和调试,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4、定期回访跟踪

为了了解辅助器具对残疾人的帮助效果,县残联通过电话回访、残疾人专职委员上门目测等方式对辅助器具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针对残疾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以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

三、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县残联根据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逐一审批、归档并装订成册,对于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归档并装订成册,以方便查阅,调取和检查,并录入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是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更加充分地融入社会,目前我们帮助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辅助器具依然是供不应求。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残疾人及家庭对辅助器具迫切需求,而我们又不能准确说出配备辅具类型,对辅助器具认知的薄弱。

3、辅助器具品种不齐全,特别是器具配件,无售后服务环节,无法满足有这类需求的残疾人。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6篇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为落实各项康复任务,由县府残工委组织协调,县残联具体负责,卫生、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抓好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术和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实施肢体矫形术和脑瘫儿童肢体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聋儿语训及家长培训,智残儿童主家长培训等,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与生产能力。

二、20xx年康复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精神患者免费服药100例,实际完成100例;

2.成人听力残疾人配助听器10例,实际完成10例;

3.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5人,实际完成5人;

4.脑瘫儿童康复80人,实际完成80人;

5.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12人,实际完成12人,其中人工蜗4人;

6.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具450人,实际完成450人;

7.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700人,实际完成白内障手术700人;

8.低视力康复25人,实际完成25人。

9.盲人定向行走85人,实际完成85人;

10.聋儿康复训练11人,实际完成11人;

11.聋儿家长培训15人,实际完成15人;

12.智力力儿童社区康复50人,实际完成50人;

13.肢体残疾康复130人,实际完成130人,假肢安装22人,实际完成22人;

14.康复人才培训1人,实际完成1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10人,实际完成10人。

通过康复工作的组织开展,不仅完成了20xx年的计划任务,而且使众多残疾人在心理、生理功能方面不同程度得到康复,恢复了从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能力,维护了残疾人家庭稳定,促进了解放劳动力、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家庭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

三、20xx年康复工作安排

1、坚持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训练服务体系,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做好各项康复工作,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大力宣传普及康复知识,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继续做好白内障复明工程、精神病防治、聋儿语训、肢残、智力残疾、脑瘫康复训练等各项工作,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发放用品用具,促进残健同行。

2、积极做好各类康复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在做好爱耳日助残日等节日的康复知识宣教活动外,结合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社区康复示范站创建的时机,不断深化康复知识进社区、进残疾人户活动。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7篇

我们xx社区xx年度在区委及xx办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了上级给社区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按照党的_的会议精神,并根据我们xx社区的实际情况,以社区服务满意为契机、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狠抓落实为居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一)为全面提高全体社区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更好的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中,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社区干部日常的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_、_章、科学发展观等文件,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他们践行先进性要求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岗位技能和为群众服务的本领。

(二)完善了社区各项制度,为加强社区工作作风建设。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工作实际,因人制宜进行了工作人员的合理分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三)全年全面完成街道办事处给社区下达的各项工作责任目标及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任务;顺利地进行了社区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协调完成了社区两室建设工作。

(四)社区党总支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总支带领两委成员、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群众,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把xx社区打造成为一个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完善地平安和谐的服务型社区。社区内全年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刑事案件。实现了平安和谐和稳定。

(五)加强信访工作力度,确保辖区内的稳定、和谐。一是大力宣传和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健全处理矛盾纠纷领导责任制,坚持依法办事和按政策办事。二是抓好疑难新问题的线索摸排,提高信访控制能力,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作好重点案件、重点人员的稳控和思想教育工作。

二、行政工作

(一)环境卫生工作

一是社区环境卫生又有了明显的改观,建立了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实行分工包片,做到了日产日清,不留死角。社区还协调硬化小区面积达1000多平米。同时以“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加大环境卫生工作宣传力度,有力的促进了辖区环境卫生工作。

二是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面深入开展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健康普及常识及宣传活动。尤其是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出板报4期,发放宣传单500余份。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是社区重视,责任明确。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的制度,并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任务层层分解,从而做到责任到人,抓好落实。

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利用下户时机向居民宣传《决定》和新《条例》,为社区重点人口发放宣传品,为使用药具的人群免费发放药具,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一年两次。

(三)劳动保障工作,我社区今年为2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找工作,为4050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为无从业经历的老人办理养老保险57人,办理医疗保险98人。

(四)民政工作

我社区认真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优抚政策,以亲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我社区共有低保户15户,共为6户低保无房家庭申领了住房补贴,做到了应保尽保。

(五)社区文体工作

我社区于xx年8月8日举办了以“喜迎建国六十周年、建设和谐平安社区”为主题的消夏晚会,xx年8月19日参加了办事处关工委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

(六)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

幸12#街坊是80年代初的旧楼房,是绝缘厂的家属楼,绝缘厂于xx年倒闭,年初幸12#街坊下水主管道堵塞,我社区工作人员想办法为其疏通了下水,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称赞;幸福家园内有5栋楼房,以前是由开发商给清理环境卫生,于xx年9月中旬停止了卫生清理,我们和居民协调并将卫生清理干净,使居民过了一个舒适整洁的双节;还有教育学院施工的运输车辆将幸12#街坊的电缆撞断,造成居民区停电并将部分居民家中的电器烧坏,我们协调施工方为居民修了电和修理了顺坏的电器,居民们非常满意;瑞景佳苑有5栋楼房,因种种原因,物业停止了一切服务,卫生无人清理,我社区得知此情况,马上和物业及业主协商解决,最后由居委会暂时将卫生清理干净。这样的事我们做了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上、思想上的保障。

(二)继续完善社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充分将一站式服务厅利用起来,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三)进一步转变思路、狠抓落实为居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

(四)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整合共建资源,创新方法,增强联动协作,促进“共驻、共享、共谋发展”。

康复辅助器具工作总结第8篇

一、试点进展情况

领导重视。省里工作会后,理事长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政府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明确批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残联。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工作方案,并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残联、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参加的动员会,会上主管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强调各部门各乡镇要相互配合,全力赴,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成立了技术资源中心。确定了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开展了康复资源调查。9月13日——10月10日,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包括人力、技术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在对全县16个乡镇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4个首批试点乡镇重点展开全面调查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填写《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每人一册。并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残疾人失业、就业登记;就业需求登记;婚姻状况登记;纳入低保、医保、新农合残疾人调查表等工作,并将上述情况填入一系列调查表,并对调查表科学分类,便及时准确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残疾人康复意识有待提高。农村残疾人对康复这个概念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什么是康复?怎样康复?康复能达到什么程度?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康复与到一般医院看病有什么不同。更有的农村残疾人觉得康复没什么必要,不如救济更现实。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

二是村医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由于多年来都是残联的组织体系在提供专业的康复技术,现在扩大专业服务队伍后,短期内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康复技术。

三是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服务能力相脱节。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属于低保户,自制训练器材、购置辅助器具困难很大。在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中,所接触的残疾人第一反应就是国家要给什么,根本就不关心优惠政策,都想要钱或者是物品。在9月份省辅具中心把辅助器具发放给贫困残疾人后,每天都有残疾人到残联问为什么自己也是低保户而得不到辅助器具。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问题仍是突出。在农村基层康复站建设、康复器材购置和康复协调员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困难。虽然省残联已经为我县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但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三、下步打算

二是利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做好康复知识与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结合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康复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活动。乡镇卫生院、中小学、计生服务站、文化大院、村部为主阵地,通过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授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康复和预防知识。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协调,加强与其它试点县(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力争取得突破和创新。

三是建好康复站,搞好康复服务。加大与个试点乡镇、县卫生局沟通合作力度,购买一定数量的康复器材,充实到这4个乡镇卫生院和有关村的康复站。针对残疾人康复的个性化需求,做好残疾人康复器具的适配工作。

做好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广大农村真正深入残疾人家庭,使残疾人受益,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新工作方法,为全县残疾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