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作业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9:26

环卫作业计划篇1

关键词:GiS;环卫规划;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GiS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科研生产部门和政府管理机构也开始应用GiS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的科学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形象、直观、方便和适时的辅助工具。

一、环卫规划及GiS概述

(一)环卫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以下简称环卫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城市发展专业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近远期具体目标,制定适宜的措施以促进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环卫事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实现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有了规划,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就有了方向,市容环卫设施建设才能纳入法制轨道,做到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使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走上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相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GiS的重要的特征,使GiS得到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二、GiS在环卫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一)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GiS主要用于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规划、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环境应急预警预报系统等。特别是城市环境规划己经成为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美国芝加哥、纽约、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城市环境规划GiS系统。GiS在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评价研究、大气与水体质量监测、农业、湿地和公共地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监测及危险区制图等方面。此外,GiS在与环境相关的市政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规划中,常伴随着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决策问题,又出现了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3S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环卫车辆的信息化管理。在UGiS应用的同时,将城市道路系统与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管理信息叠加,通过信号等管理、每辆环卫车辆配置专用传感器,可将每辆车在城市中的流动情况反馈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采集到的数据和预设的交通规划全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将结果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对相关路段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通过信号的变化对环卫车辆的线路及配备进行调度。指挥中心利用无线设备,将有关信息再送到车辆使用人员的接受设备中,直接进行动态指挥和调度,保持环卫车辆路线优化以及资源合理运用。

(三)环卫规划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近年来,webGiS、移动GiS、嵌入式GiS等GiS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应用到环卫规划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webGiS不仅可以使公众在网上浏览GiS数据,及时掌握有关资讯,而且也为公众提供了网上操作、处理相关数据的平台,公众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规划领域做出自己的创意和方案,使公众积极参与规划,不仅提高了GiS数据的共享程度,也增强了环卫规划的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利于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而嵌入式GiS、移动GiS的动态性、移动性的特点,能够及时、方便地提供环卫规划所需要的用户环境的各种信息,为环卫规划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现场办公的平台,不仅提高了环卫规划业务效率,也能加强环卫规划的监察工作。

三、GiS在环卫规划应用中的不足及展望

(一)环卫规划GiS应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环卫规划既非纯人文也非纯技术的科学,是一系列学科相互叠加和交叉的学科。这决定了环卫规划工作包含了社会和物质两方面因素内容,环卫规划中有时会存在抽象、综合、主观的问题处理模式,而GiS作为一种计算机系统,最终只是一种技术平台,环卫规划中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因素是无法单纯依靠技术可以解决的。将GiS工具与环卫规划专业知识相结合、灵活应用,是GiS在环卫规划应用中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环卫规划GiS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当前城市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以GiS为代表的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得到更宽和更深层次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不断分析GiS在城市规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GiS技术进行升级改进,同时积极培养城市规划专业GiS应用人才,使GiS更好地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为正在迅速到来的中国的城市化工作更好地服务。

四、结论

GiS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社会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目前GiS技术在城市环卫规划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因此如何抓住GiS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中受益,是GiS技术应用及环卫规划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对环卫规划行业来说,开拓GiS的应用,首先是要使规划师们熟悉GiS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其次还包括规划、管理工作自身的更新、扩展,因为很多应用上的局限来自规划本身还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GiS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祺玮.GiS在环卫规划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1(03).

环卫作业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全区环卫系统将积极贯彻党的十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四区四高地”建设,提高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创新意识,服务于全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工作组织,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难中有为,促进环卫作业效能和环卫管理科学化水平继续提高,促使城区环境卫生和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打造最干净、最整洁城市”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全区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的总定位,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的精细化、网格化、机械化、信息化、长效化管理,切实引领环卫队伍健康稳健发展,切实做好全区日常环境卫生维护和重大活动、重大任务的保障服务,切实做好重大环境整治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工作组织,加强体系完善,认真落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省城市管理示范路”、“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市“最干净社区”、以及“美丽”等系列创建活动,以城市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推进城市环境的继续提升。进一步加强统筹安排,加强规范管理,组织环卫事实工程建设,以改造建设和护养相结合,提高全区环卫运营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全区环卫行业服务工作能力与保障水平,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推广活动,积极组织“市容环卫杯”创先争优劳动竞赛,积极营造“比、学、赶、争、超”的浓厚氛围,以队伍建设与管理干部培养相结合,推进全区环卫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齐心协力,切实加强环卫保洁日常基础管理。继续推进全覆盖精细化保洁作业,完善跟踪考核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卫生保洁、垃圾房(桶、箱)维护、公厕管理、中转站运转、环卫设施设备作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辖区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清运无主建筑垃圾,及时消除道路、街巷、新村保洁死角。完善环卫日常管理台帐资料,加强环卫信息化建设,做好环卫作业信息统计、录入、动态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建设。环境卫生作为最基础的城市管理主要内容之一,动态性特别强,加强对作业质量监管显得更为重要,在考核制度上,既要做到3个环卫服务片基本面的内容、标准、方法的基本统一,实现公平性、透明性和实效性。在纵深系统上逐步建立局、环卫所、街道城管科、社区卫生干事等“四位一体”的环境卫生保洁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全区环卫系统任务明确、分工清晰、标准统一、考评透明的综合性考核制度,形成快速反应的高效整改体系。制定《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职责,由街道城管科和社区做好对保洁员配备到岗情况、日常保洁状况检查和督促整改,对于有物业管理的市场化保洁老住宅小区,探索由物业公司按照第三方监督模式,对小区卫生难点和保洁动态情况组织日常检查。环卫所做好保洁公司的周整改、月点评工作,局环卫处根据社区、街道和环卫所的检查情况组织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工作,建立局机关、环卫所、街道城管科、社区“四位一体”的日常保洁考核体系,从而形成有序的动态控制基础保洁工作体系。同时,环卫系统要发挥街道、社区的协调职能,搭建“大城管”平台,形成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物业、保洁公司多部门公共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机制,在街道层面形成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的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和协调机制,通过争先创优的荣誉和物质奖项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推进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支持和参与环卫工作,创建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攻坚克难,努力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全区计划新、改建19座公共卫生间及新建2座环卫工人休息点、12座城区招标公共卫生间以及1座环卫工人休息点大修;计划建设收集亭250座,对4座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2座转运站设备设施大修,提升与完善垃圾收集、运转功能。其中,平江环卫所要对星桥巷、保健路、古巷巷、大新巷、北仓街、大新桥巷等处6个公共卫生间的翻建以及碧凤坊、东环路2处环卫工人休息点实施大修和蒋庙前1处环卫工人休息点的改建,对挹秀中转站组织改建以及80个垃圾收集亭建设。沧浪环卫所要组织实施位于双塔菜场、大河浜、红板桥、杀猪弄、盛家带、瓣莲巷、红庙西、宋家坟、界石浜东等9座公共卫生间改建和市桥头公共卫生间的大修,计划在相王弄新建1处环卫工人休息点,组织宏葑中转站的升级改造和70座垃圾收集亭建设。金阊环卫所要组织实施广济公园公共卫生间的翻建、花园绿地公共卫生间的移建以及10座公共卫生间的大修,组织实施何山中转站的移建、清塘运转站的改建以及新庄和谈家巷2座转运站的大修。局环卫处和各环卫所在工程程序上将严格把关,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市容市政系统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工作意见>的通知》(苏容政发[2012年74号])相关规定,落实《2014年市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及垃圾收运系统优化实施意见》(苏容政发[2014年25号])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各环卫所班子对相应服务片的环卫事实工程集体研究,根据工程内容制定环卫事实工程月度实施计划、工筹表和形象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按照安全、进度、文明、质量的总体要求,在制度上力求完善,在经费上厉行节约,合理安排,确保财政资金在环卫设施事实工程建设方面高效、合理、节约使用。区环卫处要主动配合市条线部门加强对环卫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初步方案预审和论证、设计图纸审核、招标文件审核、工程进度推进、竣工验收等环节上加强监管,促进工程遵照质量标准,有效提升环卫基础设施设备档次,确保打造环卫基础设施精品工程。

对环卫设备采购和使用要加强监管,落实市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制定垃圾运输车辆等环卫设备资产使用监管办法,督促各个环卫所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注重环卫硬件设施的运行护养。对垃圾转运站、车队、工人休息点等环卫设施加强护养管理和检查监督,要抓好道路、街巷和小区的垃圾箱、垃圾亭、垃圾房的日常管理,创造整洁的环卫设施环境,引导居民爱惜环境、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力争把亮点做得更亮,进一步把环卫作为全国品牌的公共卫生间管理打得更响,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支奇葩,从从业人员的素质、业务技能、勤劳吃苦精神等多个方面,督促养护公司加强人员管理,确保养护情况全天候处于整洁、清洁的稳定状态。

(三)完善模式,继续加大环卫运作机制创新。一是运作体制上,逐步通过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后勤保障等多管齐下的措施手段推进队伍和行业建设。在管理人才方面,有计划地招聘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补充到环卫管理队伍中,改善基层环卫所管理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以管理求效能。同时,逐步提高环卫一线工人的待遇和福利,确保队伍的稳定性,以求环境秩序的长治久安、常态稳定。针对区环卫的新生团队——环卫机械化作业所,原为全国叫得响的环卫品牌之一,加强管理是重头戏。结合其运行设备部分国外进口、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以及三班运转的作业和管理模式,对管理团队人员自身的素质、技能、管理经验、管理水平都要求较高,薪酬和福利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实现专业化与效能化。同时,局机关环卫处加强力量,做好对机务所的监管和服务工作。二是目标管理上,要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综合检查、季度和年度考评,进一步强化环卫基层单位的职能管理。由区局对4个环卫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环卫岗位职能以及业务开展、队伍建设、安全生产、事实工程建设、环卫资产管理、环卫经济发展等方面全年的目标任务,环卫所对各个管理站、车队、特管站等基层部门也要采用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加强管理,落实岗位职能,明确工作任务,强化效能建设,以不定时综合检查,节前检查和季度考评、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推进目标实现。按照目标完成情况发放绩效考核工资,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责任等重大问题和严重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一票否决制。

(四)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强环卫作业市场化保洁招标管理。2014年是环卫市场化保洁招标年度,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市市容市政管理局与市财政局制定的《2014年城区环卫作业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环卫作业招标工作,将制定区《2014年区环卫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区政府成立区环卫招标领导小组,区住建市容部门要组织好环卫所共同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作业模式,按照市指导意见精神,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主次干道与街巷新村保洁“无缝对接”,在“以块招标”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街巷保洁与主次干道合并“以块”划分标段的管理方式。金阊、平江、沧浪等3个环卫所要联合相关街道和社区做好实际保洁面积的核算,根据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项目的情况,准确核减或者增加实际保洁面积。各所做好标段划分,做好部分主次道路、街巷新村保洁及公共卫生间等本底资料,根据主次干道和街巷新村的人流量、保洁难度以及公共卫生间的客流量、用水、用电等进行经费测算,提前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为市场化招标早计划、早打算、早预算资金、早落实经费。局环卫处要注重招标程序和流程管理,及早起草制定招标方案,根据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政协古城保护(城建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纪委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的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后通过市条线部门审核,报请区政府批准,然后落实实施,确保招标工作程序合法、流程严谨、公开透明、务实高效。

(五)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活动。一是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区的实施方案,加强组织,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薄弱地段脏乱差问题,努力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积极参与“省城市示范路”、“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争取将三香路、大公园社区打造为全省的标杆,力争辖区不断呈现新亮点,通过创建标杆带动全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美丽示范街道创建活动。通过加强检查、督促整改、树立标杆、推广经验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管理下移,继续推进警城联动,努力探索街道层面建立偷倒垃圾执法监督机制,解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难点,争取市容环境取得提升。三是开展“最干净社区”创建。日常管理工作中,区环卫处要发动街道城管科、社区积极开展和组织好创建工作,每2个月组织一次“最干净社区”上报评比,争取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整治,组织保洁公司做好清理和清运配合工作。加强申报的初审、督促整改等工作,通过创建消除小区种菜、乱堆杂物等现象,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公共卫生意识。

(六)精心策划,全面做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全区全年计划在37个新村小区建设垃圾分类亭250座,各个街道要组织社区统筹安排垃圾亭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加强对群众宣传,通过现场会、座谈会、居民代表表态会、个别居民沟通等多种层次和多种途径的宣传,以取得居民对分类垃圾亭选址与建设的理解和支持,自觉维护垃圾分类设施的环境卫生。各街道要组织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大型宣传活动,主动与主流媒体对接,通过群众喜闻乐道的宣传形式和垃圾宣传内容,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提高分类质量。要站在公益角度,把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当做一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工程来抓,局环卫处要策划好区层面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创建宣传工作,联合区环保局、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市局将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实施垃圾分类的住宅小区和单位组织检查考核,局环卫处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积极参与检查考核的组织工作。各个环卫所要加快收运体系网络建设,通过与街道、社区相互配合,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垃圾分类知识和垃圾分类操作宣传引导,拓展分类试点,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放桶、分类收运、分类储存、分类处置的完整流程体系,建立检查和考核制度,力求垃圾分类硬件建设与运行管理同步提高。

(七)注重检查,尽力加强环境卫生安全生产工作。局环卫处要在季度、重要节假日前等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各环卫所班子要高度重视环卫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实施“一岗双责”,要从提高安全意识、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完善检查制度、建立整改机制、增加防范手段、加快事故处置等多方面、全方位加强管理,完善台帐制度,建立月度和季度检查制度,控制和降低事故率。同时,局环卫处和各环卫所要对参与辖区环卫作业的单位加强监督,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尤其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卫工人安全生产的培训和常态化检查安全,减少环卫作业事故率;督促企业加强对环卫工人集体宿舍用电、用汽等防火防灾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环卫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一是垃圾运输车辆的静态和动态管理。环卫所自身加强运输车队和清洁服务公司的车辆日常维修、洗刷护理管理以及规范驾驶、提升技能等驾驶员队伍管理。对外包公司的车辆和对外出租车辆要从车辆、人员两方面加强日常检查、督促整改,抓好合同管理。严谨车辆“带病”作业,严谨驾驶员“带病”作业,通过加强车辆管理,改变和提升环卫的作业形象和行业的素质形象。二是要加强垃圾转运站和垃圾收归集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各环卫所要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日查日改,建立检查与整改台账。

(八)夯实基础,持续加强环卫队伍管理。区环卫处要加强内部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带动环卫所练内功、塑形象。要保持常年绝大多数工作时间奋斗在街巷新村、主次干道的一线,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创造洁净的城市的环境,以辛勤的劳动换取区市民百姓的满意。同时,要加强对环卫所的业务管理,从流程和程序管理、环节和节点管理、考核和总结管理等逐步完善工作体制。辖区4个环卫所要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班子成员要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形成以所长为班子核心的凝聚力和领导力。环卫所班子成员要站在环卫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管理团队和管理干部。要从严和规范内部管理,从工作方面,所班子和中层管理干部要一起开会研究每月的工作重点,做到每月制定计划,落实具体时间、人员和检查推进机制,加强效能建设,以任务考验人,以工作锻炼人。同时,要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市容环卫杯”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推进工作向纵深开展,及早制定配套评比标准和奖励办法,继续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各环卫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形式争取更多的环卫一线人员参加劳动竞赛活动,通过劳动竞赛,激发更多环卫工人爱岗位、争先进的工作激情,并通过劳动竞赛规范和提升环卫工人的岗位技能以及环卫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环卫所要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从法律法规、工作纪律、岗位技能、安全生产等对全体员工组织培训学习。并要求相关市场化作业单位组织各自的环卫工人开展培训,提高工人规范操作的岗位意识。同时,要加强检查和督促市场化作业公司加强对自身环卫工人作业队伍的管理,从用工合同签订、养老保险等三金缴纳、工人加班工资执行情况等企业合法情况加强检查,督促企业规范化发展,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环卫作业计划篇3

第二条规划、设计单位在编制综合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以及其它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应按《**市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规定》配置环境卫生设施,资金纳入概、预算内,由建设单位负责。

环境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第三条规划建筑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规划和核发建筑工程执照时应执行环境卫生设施设置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参与综合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地区,以及其它建设工程的环境卫牛设施的规划、设计审核和验收。

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开发建设地区和旧城成片改造地区以及机场、码头、火车站、宾馆、旅游点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审核和验收。工程建设所在地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予配合。其他建设工程中环境卫生设施的设计审核和验收,由所在地的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事先将建设工程中有关环境卫生设施设置的文书提交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审核。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收到文书后,应在十五天内审核完毕,并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同意。

由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帘核的项目,审核意见应报送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环境卫生设施必须经环境卫生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应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请验收;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一周内或接议定的时间予以验收。隐蔽的环境卫生设施须经预验收,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复土。

验收不合格的,须改正后再次验收。强行启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环境卫生设施的,应自行负责垃圾,粪便的清除、清运和环境保洁。

第七条环境卫生管理部门逾期末验收又来答复的,视作验收合格。

第八条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和其它环境卫生设施的产权单位,应加强对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定期保养、维修、更新,保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有效。

第九条不准在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上堆物、搭建、涂写或刻画,影响环境卫生作业和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洁。违反者应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可采取代为改正措施,所需费用由责任者承担。

第十条因建设需要迁移、拆除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需经所在区、县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批准。需迁移的,由建设单位负责选址,并先建后拆;需拆除的,建设单位应落实重建措施。

第十一条损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责任者应按值向产权单位赔偿;市民有权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举报损鼓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责任者需经查实后,给予举报者奖励。

环卫作业计划篇4

影响现代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城市形态、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随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城市垃圾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环境质量不仅是城市良好投资环境的前提,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被垃圾包围的不利局面,现有的城市垃圾是把危害转稼给城郊和乡村,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随着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垃圾成份发生了很大变化,垃圾已开始威胁到水源、土地,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大部分城市垃圾还没有做到无害化处理,更谈不上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垃圾的处理多以卫生填埋、堆肥等简单处理,一些小城市没有把环境卫生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城市没有环境卫生规划,人们对环境卫生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垃圾的处理选在郊区大坑简易卫生填埋。

2、环卫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环卫设施落后,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3、没有垃圾有效处理技术,并且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队伍。

4、环境卫生管理手段不完善,居民环境意识差,缺乏良好的社会公德观念。

环卫事业发展缓慢,制约制度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卫生事业仍然是计划管理体制,没有市场机制。

2、环卫事业资金完全靠政府投入,不可能满足人们对垃圾无害化再处理等要求。

3、没有与环卫事业相配套的相关产业,不能满足社会

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要求。

环卫事业要健康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必须要有近期、远期的环境卫生规划,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相应的环卫产业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基础工作:

1、发挥政府职能

环境卫生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实效的环境卫生规划可以净化、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良好的卫生民惯,从而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因此,环卫规划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环卫规划的实施完全靠政府和群众的统一认识,政府通过立法、检查等形成监督管理,居民自觉响应政府号召,把自我生存环境建设好、管理好。

因此,要积极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鼓励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加强舆论监督,增强市民的环卫意识。2、实施市场机制,完善价格机制,发展环境卫生产业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和有害物质大量增加使垃圾危害增大,必须增加环境卫生产业投入,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很多中小城市环卫事业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管理体制的水平,完全靠政府投入负担很重,我们应加大全市环卫工作全面的综合管理,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对卫生有偿服务费、排放费、污染费等相关费用的收缴力度,预留环卫事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措施,把环卫科技工作做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用科技振兴环卫事业。

完善城市环卫规划

环卫作业计划篇5

【关键词】环卫改革;政策;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在这个面积庞大、规划不完善、人员密集在小城中,生产出的各种垃圾数量让人触目惊心。为了改善城市面貌,保护城市居住环境,就必须做好环卫工作。这对于市民的身心健康,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城建规划设计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城市都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呢?以下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我市环境卫生规划现状与问题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边境线长264公里。全市总面积9,330平方公里,人口31.2万,市辖7镇4乡,区域内驻有2个森工局和6个国营农场。我市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生态极佳,是部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此可见我市面积较大,地理形势多样,行政区域划分复杂,人口多而且分布散乱,环卫问题治理形势严峻。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集市贸易及街道清扫。日产生生活垃圾80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左右速度递增。我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辖区内有众多的乡村、农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种地的模式不断的改变,农业垃圾的增加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进行,环卫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对我市作为一个中国旅游城市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二、影响改革的因素

(1)经费短缺,设施陈旧。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环卫工作的服务质量。我市环卫处现有的一部分环卫工作中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存在严重的数量不足和设备过于老化的问题。其次,环卫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这直接导致环卫工作人员素质低,年龄偏大,人员不固定,招聘困难,人员超时工作等众多问题。既不不利于管理又很难达到环卫工作的目标。再次,政策规定的服务费收取工作举步维艰。许多居民对物价部门批准的定项收费项目拒绝付钱。收费人员要到各家各户宣传、解释、索要,才能免强收到一部分资金,一部居民利用各种手段躲避收费。在这种现状现,必须改制,才能明确环卫服务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促使人们按要求来接受服务和同时履行义务,逐步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式的服务格局。(2)环卫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强。目前我所居住的城市管理中,明确规定环卫部门的责任是:清扫城市,清倒并处理垃圾,保持市内环境整洁。(3)环卫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历史原因,我市环卫工作者文化程度和整体综合素质偏低。主要原因:人员来源大多是下岗、无业、进城农民;二是认为环卫体制改革只是走过场,不重视;三是对环卫改革无信心,等待观望。

三、解决策略

环卫作业计划篇6

【关键词】环卫车车身色彩调研

1背景

当下北京的状况分析及发展如下:(1)北京市雾霾天气状况分析: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176天,占48.2%,重污染累计58天,占15.9%。截至2014年10月19日,2014年已走过292天,然而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仅仅只有113天。由数据可以看到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接近现有天数的一半。(2)北京市城市色彩分析:北京市政府曾经颁布提出的“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粉饰主要选择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泛指除白色、黑色和各种高饱和的纯色以外的各种有彩色系的颜色,如灰绿、灰红和灰黄等含灰色彩。(3)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北京是祖国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2研究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卫车辆车身色彩从单纯的实用拓展为审美、文化、象征、民族化、环保和宜人性的综合体现。环卫车辆车身色彩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沟通和联系“人一车辆一环境”的中介。研究目的是为提升北京市环卫车辆车身色彩的整体形象,与北京市的城市形象相契合,进一步体现首都文化的特征与定位,体现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3项目意义

北京市环卫车辆车身色彩设计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需兼备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四项城市性质。通过此次研究规范北京市环卫车的车身色彩设计,发现环卫车现有的问题,为再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增强再设计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审美标准,将其功能设计和审美设计巧妙结合,彰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性质。

4研究现状

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环卫车的车身色彩的问题如下:(1)车身的结构造型、已经车身油漆腐蚀。经过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现使用的大部分的环卫车车身结构复杂,车身凹凸起伏的结构较多,车身上有道路作业的工具,结构变化多而繁复。环卫车作为一种道路作业车,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都要行驶在公路上,受到各种复杂恶略的天气影响,车身表面油漆的腐蚀自然比其他车辆更快。有许多环卫车带有洒水、扫除、铲雪等功能,这样的功能对于油漆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汽车漆面腐蚀分为以下情况。表面污染:包括灰尘、树胶、沥青、新鲜鸟屎、飞漆等,深层污染;雨腐蚀:酸雨造成;深层氧化成:长期阳光照射;微划痕;褪色:车辆长期使用造成;水痕、裂痕、蚀痕、龟裂:漆面不注意保养,表面污染不及时清除,形成深层污染。环卫车由于它的功能,相比较一般的车辆腐蚀的情况会更加严峻一些。

(2)环卫车道路上的作业速度。30公里/小时以下的道路行驶速度,同时还要兼有道路作业,对于环卫车自身以及道路其他行驶的车辆都是一种危险,因此要更加去强调车身的色彩设计,从色彩的明度、纯度、安全色等多角度来提升色彩的警示效果。

(3)北京的环境以及特殊的天气状况以及北京的人口车辆。北京市的人口和车辆的数量对于道路作业的环卫车是一种压力。同时就北京现有的天气状况来说接近一半的雾霾天气对道路作业的环卫车增加了困难。在雾霾天气中,道路车辆的识别性较低,对于环卫车的工作性质,车身色彩应该考虑一些明度、纯度相对较高的颜色,使其在天气环境相对较差的环境中也可以有较高的识别性。

(4)人们对于环卫的独有观念。人们对于环卫的固有观念,束缚了环卫车的再设计。大多数人对于环卫车的感受都是蓝色、绿色、白色一些干净明亮的色彩。这也使得环卫车色彩的再设计增加了难度。不仅仅是北京,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对于环卫的理解多数以蓝、绿、白居多,例如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等地。

(5)车身明显的文字较多。在环卫车上我们看见一些文字。例如,一些地方性的名字以及警示标语等,这些文字,车身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粉刷面积也不一样。根据相关规定得知,正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应当遵守,在机动车车身外喷涂、粘贴标识的(不含车窗玻璃、前、后风挡玻璃),允许喷涂和粘贴的内容为:单位名称、标识、电话、地址、网址。喷涂字迹应端正,字号大小不得大于车身高度的10%,字迹和标识颜色面积不得大于车身主体颜色,不得改变车身整体颜色原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登记的车身颜色不变;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应在车身后部喷有与号牌字体相同放大倍数应为号牌字体的2.5倍的放大号,字迹颜色应与车身颜差分明;厢式货车和封闭货车在车身两侧分别喷有统一的“厢式货车、封闭货车”字样大型货车和大型客车车门两侧应喷有载重吨位及乘员人数字样,字迹要端正,颜色与车身颜差分明。

(6)车身色彩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环卫车辆都是以蓝白两色为主,虽说是蓝白两色,其中的蓝色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变化,并没有形成统一性。与此同时,再通过调研其他车辆,我们发现消防车使用红色,邮政车使用绿色,工程车使用黄色等。因此,环卫车可以使用的色彩受到现有车辆颜色的约束。

(7)喷漆工艺色彩数量问题。色数,一辆车身上颜色越多,喷涂周期越长,因为理论上要等一个漆色干了才能喷下一种漆。无论是在各个环卫服务单位的访谈中,在改装厂的访谈中,都提到单辆车上的色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无论是视觉感受,还是生产喷涂都不宜采用过多色彩。严格意义上来说,喷涂面积一定会影响喷涂效率。尽管喷涂面积大,通体一种颜色是最容易施工的。喷涂一般采用胶带遮挡法,越复杂的图案,工序越费时。直线相比曲线生产喷涂效率更大,如果需要弧线也应限于圆弧。图案中,两种色彩的衔接位置也会影响喷涂效率,两种颜色分开中间遮挡胶带,两种漆色也可以同时喷涂。

在经过大量的调研,现有的环卫车车身存在以上的这些问题。在喷漆工艺以及现实的一些条件的影响下,现有环卫车的车身色彩并没有在安全、作业、美工等这些角度很好的展示北京环卫事业的面貌。而恰恰相反现有的环卫车并没有用统一的地方标准进行规划,进而显的有些杂乱无章。在北京现有的环境下,环卫车的车身色彩应该突显于现有的城市色彩的框架中。

5环卫车车身色彩设计――相关色彩知识

(1)安全色。安全色,根据GB2893-2001《安全色》的规定,安全色适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建筑业以及仓库、医院、剧场等公共场所。但不包括灯光、荧光颜色和航空、航海、内河航运所用的颜色。为了使人们对周围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环境、设备引起注意,需要涂以醒目的安全色,提高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警惕。

(2)色彩的膨胀感。色彩的胀缩感是指色彩在对比过程中,某些色彩的轮廓给人以胀大或缩小的感觉。通常暖色和亮色具有膨胀感,冷色和暗色具有缩小感。考虑到环卫车在道路上行驶,以及进入小区各个街道收集垃圾,应该具有小巧便捷的感觉,所以环卫车选择冷色。

(3)前进色、后退色。前进色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主要为高彩度的颜色;而后退色则包括蓝色和蓝紫色等冷色,主要为低彩度的颜色。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前进色,这是因为这些颜色不仅醒目,而且有凸出的效果,从远处就能看到。在相同的条件下,前进色比后退色更加鲜明、突出。

(4)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也有称其为饱和度)。纯度用来表现色彩的鲜艳和深浅。纯度与距离,纯度越高距离越近,纯度越低距离越远。在车身色彩设计中适当使用一些高纯度的色彩会更加鲜明,在污浊的天气中也不易产生后退感。在现有的大部分工程车中车身的色彩使用都是纯度较高的色彩,在雾霾天气即使高纯度的色彩都有可能被浸没,更应该选用纯度高一点的颜色。

(5)色弱。①全色弱: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他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少见。②部分色弱: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色弱人群中,对蓝色的识别率也较高。色盲和色弱人群中大部分人对蓝色和白色有正确的视觉感受,因此在三项有彩色中,可以更好感受到蓝色所蕴含的感情与传达的喻意。

结语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了现有环卫车设计存在的一些缺陷,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针对以上的色彩分析和不同工程车辆以及环卫车自己的分析,初步获得一个结果,环卫车的车身色彩设计可以选择橙色和偏向绿的蓝色。期待在新设计的环卫车色彩中规避现有问题,增强车辆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新的车身色彩设计不仅要使环卫车自身有所提高,在道路上穿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北京的建设增添一笔美丽的色彩。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义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环卫车的再设计定会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更加稳步快速,使北京的城市性质更加贴切。

参考文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2]十报告.

[3]《2015-2020年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GB2893-2001《安全色》.

环卫作业计划篇7

这次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刚才陈局长和张局长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两年来的卫生工作和2004年计生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区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我完全同意,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近两年来,卫生和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工作的提档升级。公共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初步形成,计生属地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过去的一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的一年,是业务工作不断开拓进取的一年,是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的一年,是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工作在计生和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问候!下面就作好新形势下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作好卫生和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卫生、计生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口素质问题,是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这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今天的事业不但要有利于当代还要惠及子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努力作到“五个重视”,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人口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所有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任何发展都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如果人口的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也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阻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把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我们的现实却明显的暴露出不和谐的方面。在人际和谐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总体上看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缩小。但是个别方面,比如出生人口素质,居住环境、享受医疗待遇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人与自然方面,人的数量增加,对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加剧。当代人已经开始侵占后代的资源,在吃子孙饭,那么我们的后代如何去生存,恐怕要比我们艰难得多。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逐渐表现出来。从全球看,气候问题、粮食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从我们近两年经历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上看,其成因也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前些天电视上报道部级保护动物大黑熊下山吃人,就引起了是保护熊重要还是保护人重要的纷争,那么熊为什么要下山?就是因为人类越来越多,破坏了山上的自然环境,熊为了生存只好下山找食物。我们区人与环境的不和谐也存在许多问题,空气污染还不能彻底地解决,还有部分村民饮用象茶水一样颜色的地下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区财政还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去解决和改善这些不和谐。总之,这些现实已经警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卫生和计生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反观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一些低素质人口多生、高素质人口少生或不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人口素质越来越差,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和职业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在城镇和农村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人群,难以承受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导致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是否能够逐步加以解决,既关系到我们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检验先进性的问题,更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切实把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计生和卫生工作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新时期卫生和计生工作注入了新理念、提供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境界。卫生和计生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促进工作不断攀升。

当前,卫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卫生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三大体系”的建设,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应变的处理能力,做到有预测、有预警,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缩短突发事件信息传输、反馈的时间,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既注重解决体制,又注重制度创新,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成本合理的管理指挥体系,及时准确作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决策;三是要坚持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行机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作出统筹安排,抓好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救治五个环节,完善信息报告、指挥决策、预防控制、医学救治、执法监督五个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力求做到果断决策,妥善处理,有效控制。

二、积极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优质服务。这几年,区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很大,从医院用房到医疗设备都逐步予以解决,但是医疗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必须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常抓不懈。坚决纠正轻人才、重设备,轻人文关怀、重机械服务,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立医疗质量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加强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好诊治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做到接诊快、诊断准、处置当,着力研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三、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给予医疗服务方面的特殊照顾和救助,是中央针对当前农村实际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我们投入一定资金为龙凤镇各村改建卫生所2个、新建卫生所5个,解决了农民“看得上病”的问题,但农民“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还是我们要面对的新问题。因此,今年我们要在规范化管理农村卫生所,强化对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农村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有的村卫生所投入使用后运行得很好,但是也有部分卫生所建成以后,村长、书记一次都没看过呢,就是说领导没有将政府投入建立起来的农村卫生所重视起来,更谈不上管理了。因此,各村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将农村卫生所管好,用好。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聘请本村医务人员,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维护农村卫生队伍的稳定,保障农民群众就医安全。要对农村大病医疗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确定大病的定义和大病的种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我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切实保证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深入调研,探索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尝试个人拿一部分、政府补一部分、社会保险交一部分,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扰,全面改善农民的就医条件。

计生工作要具体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要在观念创新上下功夫。要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真正当成计划生育的主人,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实行换位思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二是树立经济社会和人口与计生工作同步发展的观念。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人口,两手都要硬,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胆尝试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目标之内。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把解决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的首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考虑人口压力,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努力作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二、要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工作任务上,要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视人口战略研究转变,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安全。在工作内容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展生殖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在工作方针上,要由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三为主”向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依靠政策约束、行政命令等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减少行政干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群众主人地位。

第三,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要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盲点,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和推进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有目的地调查计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继续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和计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单位负责、社区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要在巩固好计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实事求是地搞好综合改革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难点、逐年完善,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管理机制健全的计生综合改革机制。要走出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误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卫生和计生工作新局面

大力推进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切实强化领导,统筹兼顾,合力攻坚,务求实效。

一、强化统筹安排,加大重视力度。卫生和计生事业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把卫生和计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使卫生和计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位置。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公益财政的要求,不断加大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的足额投入,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的落实。财政、审计、计生等部门要对基层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挪用、占用、弄虚作假骗取专项经费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严肃处理。要继续坚持计生工作党政一把手新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制定便于掌握、有利于操作且内容简化的目标考核,严格目标考核和奖惩,考核结果要与政绩、奖惩挂钩,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二、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宣传和表彰卫生和计生系统典型,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通过执法检查,媒体曝光等形式加大监督、查办力度,依法严格处理少数不法人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机制,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一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好典型。深入了解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否兑现,有没有乱收费和“冷、横、硬”问题,对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吃、拿、卡、要”违纪行为,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决不姑息迁就。要严格行为纪律,全面落实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严肃查处收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开大方、滥检查、乱收费等违纪行为。对纠风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环卫作业计划篇8

总结工作,这次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分析形势,布置任务。刚才陈局长和张局长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演讲,认真总结了两年来的卫生工作和4年计生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区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安排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演讲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完全同意,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卫生和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不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工作的提档升级。公共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初步形成,计生属地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明了优良的环境。过去的一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基础设施不时加强的一年,业务工作不时开拓进取的一年,班子队伍建设不时提高的一年,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年。此,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工作在计生和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问候!下面就作好新形势下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近两年来。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卫生、计生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口素质问题。必需增强忧患意识,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动身,进一步提高对这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尊重,第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今天的事业不但要有利于当代还要惠及子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注意加强单薄环节,特别要努力作到五个重视”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人口问题、节约资源、维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告诉我所有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任何发展都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如果人口的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也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阻碍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就要求我要不断把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要求。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第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现实却明显的流露出不和谐的方面。人际和谐方面,最突出的表示就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总体上看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时缩小。但是个别方面,比如出生人口素质,居住环境、享受医疗待遇等方面差别仍然很大。人与自然方面,人的数量增加,对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水平也在加剧。当代人已经开始侵占后代的资源,吃子孙饭,那么我后代如何去生存,恐怕要比我艰难得多。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逐渐表示进去。从全球看,气候问题、粮食问题是人与自然和睦谐的表示,从我近两年经历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上看,其成因也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和睦谐。前些天电视上报道部级维护动物大黑熊下山吃人,就引起了维护熊重要还是维护人重要的纷争,那么熊为什么要下山?就是因为人类越来越多,破坏了山上的自然环境,熊为了生存只好下山找食物。区人与环境的和睦谐也存在许多问题,空气污染还不能完全地解决,还有局部村民饮用象茶水一样颜色的地下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区财政还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去解决和改善这些和睦谐。总之,这些现实已经警醒我必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卫生和计生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第三。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时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反观我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异。当前,一些低素质人口多生、高素质人口少生或不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人口素质越来越差,一些非污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和职业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和农村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人群,难以接受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导致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是否能够逐步加以解决,既关系到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检验先进性的问题,更是对我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身,切实把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各方面的工作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为新时期卫生和计生工作注入了新理念、提供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境界。卫生和计生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促进工作不时攀升。

卫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当前。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构筑起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第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卫生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必需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应变的处置能力,做到有预测、有预警,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缩短突发事件信息传输、反馈的时间,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既注重解决体制,又注重制度创新,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责任明确、信息疏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利息合理的管理指挥体系,及时准确作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决策;三是要坚持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行机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作出统筹布置,抓好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救治五个环节,完善信息演讲、指挥决策、预防控制、医学救治、执法监督五个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力求做到果断决策,妥善处置,有效控制。

强化优质服务。这几年,第二、积极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区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很大,从医院用房到医疗设备都逐步予以解决,但是医疗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必需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常抓不懈。坚决纠正轻人才、重设备,轻人文关怀、重机械服务,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立医疗质量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加强对医疗质量、医疗平安、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好诊治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做到接诊快、诊断准、处置当,着力研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积极探索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给予医疗服务方面的特殊照顾和救助,第三、因势利导。中央针对当前农村实际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我投入一定资金为龙凤镇各村改建卫生所2个、新建卫生所5个,解决了农民“看得上病”问题,但农民“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还是要面对的新问题。因此,今年我要在规范化管理农村卫生所,强化对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农村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里我要讲一下,有的村卫生所投入使用后运行得很好,但是也有局部卫生所建成以后,村长、书记一次都没看过呢,就是说领导没有将政府投入建立起来的农村卫生所重视起来,更谈不上管理了因此,各村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将农村卫生所管好,用好。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聘请本村医务人员,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维护农村卫生队伍的稳定,保证农民群众就医平安。要对农村大病医疗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确定大病的定义和大病的种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我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方法,切实保证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这项工作,一定要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深入调研,探索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尝试个人拿一部分、政府补一部分、社会平安交一部分,协助农民解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扰,全面改善农民的就医条件。

计生工作要具体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把群众真正当成计划生育的主人,第一、要在观念创新上下功夫。要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动身点和落脚点。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实行换位思考,以群众满意满意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规范。二是树立经济社会和人口与计生工作同步发展的观念。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人口,两手都要硬,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胆尝试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目标之内。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把解决人口问题放在可继续发展战略地位的首要位置。经济发展中考虑人口压力,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资源环境的接受能力,努力作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要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视人口战略研究转变,第二、要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工作任务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平安。工作内容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展生殖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协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工作方针上,要由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三为主”向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工作思路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工作方式上,要克服依靠政策约束、行政命令等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减少行政干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群众主人地位。

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要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第三。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盲点,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和推进机制。要依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时完善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有目的地调查计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继续依照“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和计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单位负责、社区管理”要求,不时完善乡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要在巩固好计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实事求是地搞好综合改革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难点、逐年完善,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管理机制健全的计生综合改革机制。要走出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误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证制度,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三、切实加强领导。

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力推进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需切实强化领导,统筹兼顾,合力攻坚,务求实效。

加大重视力度。卫生和计生事业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局部,第一、强化统筹布置。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把卫生和计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使卫生和计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位置。要依照建立公共财政和公益财政的要求,不时加大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的足额投入,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的落实。财政、审计、计生等部门要对基层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挪用、占用、弄虚作假骗取专项经费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严肃处置。要继续坚持计生工作党政一把手新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制定便于掌握、有利于操作且内容简化的目标考核,严格目标考核和奖惩,考核结果要与政绩、奖惩挂钩,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环卫作业计划篇9

关键词:小城镇;环卫规划;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环境卫生保护的规划,受到急功近利开发导向的影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随机性较强,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环境卫生保护薄弱的问题,多数小城镇环境卫生保护规划落后于城镇发展,没有做到与经济、城镇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面开展小城镇的环境卫生保护规划已迫在眉捷。

小城镇环卫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规划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情况,介绍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要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预测与规划目标,对生态环境卫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说明,然后在调查和预测基础上进行确定规划总体和分阶段目标及其指标(生态镇考核指标);

4、环境卫生功能区划分,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卫生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居民生活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卫生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5、规划方案制定包括:①水环境综合整治;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③生活垃圾综合整治;④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⑤生态环境保护;⑥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⑦规划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⑧实施方案,包含经费概算、实施计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等,最终列出生态城镇环卫规划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表。

二、当下我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现状与问题

当今,在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以分散管理来实施环卫工作。由于小城镇镇区还不没有一个城市街区的面积大,面积非常狭小,相对来说环卫部门的人员、设施、管理等都极为简单,所以,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小城镇并没有做专门的环卫规划,则是将环卫内容并入小城镇环境规划或者是在其他规划中体现的。然而,现在我国仍有绝大部分小城镇仍然未完成镇(乡)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已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大多数没有将环境规划纳入其中,而在其他规划中涉及环卫内容时往往也缺乏统筹考虑。总而言之,我国小城镇的环卫规划普遍缺失。与此同时,在已制定的有关环卫内容的规划中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突破规划思路,规划仍然局限于单一的小城镇行政地域范围内,缺乏区域性考虑,造成规划时在资金、技术、选址等方面受到限制;

2、在规划理论中缺乏小城镇特色,规划时仍沿用设计标准和计算参数以及城市环卫规划的预测模型等,使规划适应性不强;

3、对小城镇非线性的发展特点认识不足,规划仍沿袭传统的城市线性规划模式,致使使规划失去指导意义。

三、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线性特征。忽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容易造成环卫规划面临突发事件时缺乏弹性。

2、区位因素。区位是小城镇研究和规划的起始点和切入点。作为居民点体系的连接点,因此,目前这种局限于小城镇地域内的传统环卫管理模式和环卫规划观必须改变。

3、功能布局。功能布局主要从微观层面影响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还相当混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相互交错,给环卫规划管理带来不便。

四、小城镇环卫规划对策研究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对我国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小城镇环卫规划时,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1、树立区域联合的规划观

小城镇规模小和所处区位的影响要求树立区域联合的环卫规划观。根据小城镇区位划分理论,小城镇大致可分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具有带状发展趋势地区小城镇和点状独立发展地区小城镇三种类型,前两类小城镇应是施行区域联合的主体,第三类小城镇一般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经济实力弱,人口稀少,镇域面积大,就环卫规划而言,暂不宜联合。

2、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制订车辆管理措施,设置限速行驶,如灰土车、运煤车在镇区应限速行驶,保证运输中的尘土不扬而导致地面不卫生。对各种畜力车限制其在镇区的活动范围,保证牲畜粪便不污染主要街道;

(2)制订居民管理措施,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低,又由于小城镇地域狭小,人情关系紧密,许多乱倒垃圾、破坏卫生的事件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解决,因此规划中应有强制性的环境卫生条例,并制订专门的宣传政策;

(3)制订基建项目管理措施,特别是直接影响环境卫生的沿线工程,应与环卫部门协商施工工期、渣土处理等问题。

4、加强其他相关规划与管理

在发展规划以及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小城镇的功能布局,改变小城镇功能区划混杂的现状,实现小城镇功能区的分离;引导集市贸易集中,消除马路集市现象;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小城镇的建筑容积率。针对其他类型固体废物,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压力,市场贸易给小城镇环境卫生带来的极大影响,加强对市场区的规划管理。对特色功能分区,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合理划分管理权限。

5、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回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也有利于转变污染治理的模式,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小城镇的循环经济建设就是立足于循环经济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等。此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在有利于环境的资源循环和零排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毒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置设施等。

结束语

我国小城镇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小城镇在制订环卫规划时对上述各类影响因素的考虑必然有所区别和侧重,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地予以考虑。做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对改善我国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环卫作业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按照国务院《2012-2013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基本医疗设施设备配置,加强人才技术工程建设,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技术匮乏、设备水平低下、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促进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农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创乡镇卫生院人才优势。一是加强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考核、任命等多种形式,选拔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改革创新意识、有管理能力的干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实施乡镇卫生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资试行年薪制,将院长业绩与个人奖惩挂钩,建立起领导干部激励机制。二是实施大规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口支援、举办培训班、上挂进修等方式,对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化轮训,争取到2011年培训250人次,培养专业骨干100名以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三是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层次。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每年考录一批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层次。鼓励乡镇卫生院聘任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退休技术人员。建立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机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帮助开展业务。四是严格规范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未经批准不得以进修、借调、帮助工作等名义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接受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借调、帮助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装备,改善服务条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确定实施的农村卫生基本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办公条件和群众就医环境。建立政府主导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备机制,县财政从2012年起连续两年每年列专项资金100万元,乡镇卫生院按照1∶1的比例配套投入,每年配置急需的医疗设备20台件,配齐X光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等基本医疗设备,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设备装备水平和基本服务能力。

(三)加强乡镇防保站建设,规范开展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根据乡镇人口数量,每个乡镇配备3-5名专职人员,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配置必需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明确乡镇防保站的工作职责,制定完善乡镇防保站管理规范,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根据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促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大力推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乡镇卫生院建设管理基本标准,针对人事管理、经济管理、业务运行、思想教育等环节,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考核细则,建立示范点,全面推进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达标工作,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乡镇卫生院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乡镇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涉及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公共卫生与医疗业务发展的系统工程,环节复杂,任务重,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站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精心策划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工作指导。根据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医改方案,科学分析论证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我县《乡镇卫生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实施。在规划实施中,把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内容予以安排,确保发展目标明确、工作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