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十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十篇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6:41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1

〔关键词〕亲子心理课堂;亲子互动;小学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4-016-03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发展需要学校教师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和在社会中的实践。学校与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两大主要场所,需要教师与家长双方的协调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笔者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三结合”地带,学生群体与家长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004年学校开展了《家长教育心理与行为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各类型家长的教育心理进行了一些调查与研究,分析了他们的教育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联系,以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家长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及其二者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2005年9月学校提出了“亲子心理课堂”这一设想,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也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把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课堂结合起来。亲子心理教育的独特与创新之处,就是把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又完善了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更满足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一、“亲子心理课堂”实施情况

(一)实验对象

由于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暂时选择四~六年级进行研究。

(二)课堂主题的选择

亲子心理课堂,是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结合起来。课堂内容的设计上既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又要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因此,亲子心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设计;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实际与家庭教育特点来确定。

1.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内容确定

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一册《心理健康教育》课本,每册有十节课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某个教育序列或某一课内容设计成亲子心理课堂的模式来上。例如,五年级上册有一个教育序列是“教会孩子与父母沟通”,我们据此设计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彼此理解》这个亲子心理课堂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营造坦诚、和谐、开放的活动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误解,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能够向父母释放自己的心情,善于表达感情。同时也指导家长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2.结合家长与学生实际确定主题

结合实际确定亲子心理课堂的主题,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与家长的教育能力特点,或是根据学生或家长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主题。例如,四年级的一个主题《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既结合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反映了这个年级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现象。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引导家长明白劳动能力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家长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再比如,根据高年级学生青春初期的心理表现,以及有些家长不懂得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引导,我们在高年级开展了《女生对妈妈说》和《男生对爸爸说》这两个青春初期亲子心理课堂主题,让家长和孩子了解青春初期各种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及特点,指导孩子进行健康的异往,也指导家长正确帮助孩子解决青春初期的各种困惑。

3.课堂主题的灵活运用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确定亲子心理课堂的教学主题上,我们也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运用,根据自己班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主题。例如,《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这个主题是为四年级而设计的,假如五年级某个班也存在相似的班级特点,那么也可以把这一主题内容放到五年级去上。因此,我们在实施中设计了15个亲子心理课堂教学主题,供四~六年级的班级选择使用。具体主题见下表。

(三)课堂关键在于亲子互动引导

在心理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说出心里话,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而在亲子心理课堂中,由于家长与学生在一起,学生或家长有可能会有所顾忌而不能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因此,如何打消学生与家长的顾虑,在课堂上表达真情实感以增进亲子间的互动,是提高亲子心理课堂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例如,在高年级《孝顺》这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讲讲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怎样,也请家长评价一下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与家长都不太愿意发言。教师这时适当指出积极的交流有助于加深亲子间的了解,改善彼此的关系。随后家长与学生逐渐活跃起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效果非常好,部分学生与家长在课堂上就流下了眼泪,甚至是抱头痛哭。这良好的效果少不了教师的巧妙引导。

(四)亲子心理课堂的延伸

在开展亲子心理课堂模式的尝试中,学生和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面对面交流,的确对改善亲子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把家庭教育指导渗透其中,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引导。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时候并不适合让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特别是就孩子的某些问题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不应该让孩子参与。但这种指导又是必须的。考虑到这些,我们为亲子心理课堂延伸了小组指导与专题指导两种形式。

1.小组指导

小组指导是在亲子心理课堂结束后,就少部分家长在儿童心理发展或家庭教育方面的某些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家长的困惑。例如,在四年级《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这节课后,有几个家长提出了一些问题,于是教师在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下,邀请了部分家长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小组指导。这些家长中,多数都是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只是不断地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先让家长讲讲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家长了解儿童时期对人的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协调发展的关系,引导家长要多让孩子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

2.专题指导

专题指导主要是根据学生或家长中的某个普遍问题或现象,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指导为内容的专题讲座。一般以年级为单位,围绕该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或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专题指导一般是在相应的亲子心理课堂之后,一般模式是“家长代表发言――教师(专家)作报告――解答家长提问――实践体验”。

例如,四年级有一节课是《孩子,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内容是探讨现在比较多的一种现象: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冷淡,妈妈病倒在床上没有做饭,孩子却埋怨。我们把整个年级的家长集中起来,旁听其中一个班的亲子心理课。课堂结束后,针对家长与孩子感情疏离这一专题,对家长进行专门指导。指导过程中先请一位家长讲述自己与分开八年的女儿的亲情故事,再由教师作报告,谈谈一些学生与父母感情冷漠的原因,让家长知道加强与孩子的接触,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对维系亲子感情是多么的重要。家长们听得很认真,不少还在做笔记。在解答家长的提问阶段,一个又一个问题充分说明家长对亲情问题非常重视。最后,我们提出要求,让家长根据这次学习,回家注意加强与孩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感情健康发展,并写体会交回学校。根据后来的了解,那些经常忙于工作而缺少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大都开始注意想方设法与孩子一起玩,尽量抽时间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改善了亲子关系,促进了亲子感情的正常发展。

(五)加强课后效果的跟踪巩固

亲子心理课堂,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家长的学习与家庭教育指导仅靠一节课是不能完成的。心理课堂之后,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否得到改善,家长是否按照教师的指导来做,效果如何,这在课堂上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我们除了做好课堂上的指导,还加强课后的效果跟踪,巩固教育效果。

例如,在《孝顺》这节课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每天至少做一件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对长辈孝顺的事情。作业是布置了,但学生有没有做到?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感受如何呢?为做好这个跟踪,教师设计了反馈表,要求学生把每天所做的事情、自己的感想、家长的评价等内容记录下来,两个星期后交回。这样,教师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实施情况,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再作相应的个别指导了。

“亲子心理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正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根据家长的教育实际和需要来开展这些活动的。学生家长虽然在子女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念得以改变,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就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二、具体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一)巩固成效

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通过亲子心理课堂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了明显的更新,对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家长大幅度减少。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家庭教育的家长也越来越多。

二是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得到提高。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家长对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逐渐丰富,家庭教育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前存在粗暴教育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许多家长都能按照教师教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三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亲子心理课堂的开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沟通,所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明显改善。以往的心理咨询中,许多个案问题都是亲子间的矛盾,而这些问题大都是亲子间缺少沟通而造成的误会而已。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减少了很多,说明有效的亲子沟通加强了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减少了许多误会。以前,我们所作的调查显示,每天能保持和孩子说话达半个小时的家长只有30%左右。而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已达到50%以上。

四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得到了正确的引导。通过亲子心理课堂,学生的一些行为在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下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例如,有个别学习优秀的学生本来没有经受过什么大的挫折,挫折承受力比较差,小小的挫折都会有明显的过分情绪或失常行为表现,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挫折,你经受得起吗》这一课堂,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而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进行类似的情境挫折教育,有效地让这些学生认识成功中的挫折因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二)把脉实施中的问题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花的时间比较多。单从课堂上的教学来看,并不能体现亲子心理课堂的效果,必须结合课后的效果追踪巩固。而这要求教师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如果还要开展小组指导或专家讲座的话,再进行效果跟踪,教师的工作压力就会很大,难以完成任务。其次,在亲子心理课堂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家长请到课堂上来,只能是一部分。这一部分家长应该请哪些,教师有时难以掌握,因此有时会造成真正需要参与的家长没有被邀请到。再次就是邀请参与的家长难以保证出席率。亲子心理课堂不同于家长会,有时会有部分家长缺席,这就使教育与指导的效果无法按计划达成了。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2

一、引言

课堂是一种由学生、教师与教学环境共同组成的学习与活动场所,从某种层面而言,课堂也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发展的重点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为了保障各项教学活动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维护好课堂的纪律,排除各种干扰正常教学活动的不利因素。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课堂中,总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专注学习,做与课堂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这种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部分课堂问题行为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下面,就针对农村小学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农村小学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成因分析

(一)学生的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学生年龄不同,课堂不良行为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小学生出现的课堂不良行为是由于他们还没学会按照社会方式来行事,虽然他们可能懂得规则,但是由于年龄过小,很难真正做到遵守法则。在学生年龄的增长下,他们逐渐有了团体意识,同伴的压力也逐渐成为影响课堂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他们的某些课堂不良行为虽然得到了教师的批评,但是却可能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他们为了提升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不惜做出一些与课堂学习活动无关、影响课堂纪律的事情。

2.空巢家庭的影响

第一,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古到今,家庭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每个阶段的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转型对于家庭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变革过程,社会的转型包括人口、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致使农村,劳动力发生了较大的转移,这也导致农村家庭教育格局发生变化,出现大批的留守儿童,家庭被分为两类,即留守家庭与流动家庭;从而也导致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第二,农村地区宗族文化与亲属网络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多数的家庭也从传统大家庭转化为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从传统的拜访式转化为通过信息平台与网络进行交流。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在宗族文化上建立的亲属网络依然是主要的社会交往资源,这种乡土化、本土化网络中的成员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帮助。虽然政府目前也制定了一些关怀儿童的措施,但是,却很难辐射到留守儿童群体中。而在农村家庭之中,抚养子女依然是大家庭内部的事,在大家庭中的长辈与亲属都需要承担抚养留守儿童的任务。

第三,农村文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文化与社区文化不同,主要包括农村社会风气、农村集镇文化与影视电传文化,这些文化都会对农村的留守儿童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都处于一种滞后、失控的,十分复杂的状态,充斥着低俗的影视作品、封建迷信活动与黑网吧,这必然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3.需求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中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够满足其身心的发展需求,农村小学生更有被重视、被接纳的需求,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却很难找到这种归属感。如果学生长期被教师忽视,就可能会自然地产生一些问题行为来表达、宣泄自己的逆反情绪。

(二)学校的因素

1.管理不到位

对于问题学生,学校因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校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就现阶段农村学校来看,无论是在管理上亦或是在教育上都存在的管理不到位与教育不严格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都逐渐沦为分数的奴隶,学校与教师看中的仅仅是“分数”,并非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也没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导致学生产出课堂不良行为的重要诱因。

2.大班教学制

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多采用大班制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班级活动很难得到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得不到应有的交流,学生很难感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此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也不易在教室里走动,这就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从而诱发出一些问题行为。

(三)教师的因素

1.教学目标不当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学生分数的提高上,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被教师忽视、遗忘,这种长时间被忽视就会导致他们选择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向教师证明自己的存在。

2.管理方式不当。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常用的课堂管理方式包括放任型与专制型两种,放任型的的教师采取的是放弃管教的态度,既不批评落后学生、也不鼓励优秀学生;专制性教师则倾向于命令与控制,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不仅不能维持课堂制度,还会降低教师的威信,诱发学生的种种课堂不良行为。

三、农村小学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整治思路

(一)进行调研,建立好活动中心

各级政府都要对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为了优化农村学生的教育环境,就需要将社会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党、政及其妇女、学生、宣教等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对当地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针对性的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建立好活动中心,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添置好电视机、电脑、绘画工具、课外读物,配备好足球场、篮球场、课外活动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二)建立好健康档案,开通家长热线

为了解决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学校应设法掌控好学生的思想、家庭、生活健康等情况。一要为其建立好健康档案,二要开通家长通讯热线,建立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电话、网络等形式的常态联系,以及时沟通孩子情况的变化。

(三)从家庭角度来解决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1.加强监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发展不仅与其自身命运相关,也影响着家庭的发展。因此,农村学生的家庭监护人不能溺爱孩子,要加强监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通俗的儿童读物进行启蒙引导,对于高学龄学生,就要强化他们的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

2.进行科学引导,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但他们的心理不成熟,缺乏安全感,农村儿童尤其如此,他们内心充满着苦闷与困惑。因此,家长必须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此外,学校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一问题,予以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引导,尤其要一视同仁,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平等的关心与温暖。

3.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孩子在成长的一定年龄阶段,都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常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事物也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行为。因此,监护人应配合教师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指导他们调适心理,舒缓情绪,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地寻求师长与同学的帮助。

4.提升家长素质,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素质由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构成,在这些素质之中,文化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质高的家长情趣高雅、兴趣广泛,教育的态度也比较民主;反之,则对孩子多采取或专制或放任或溺爱的态度。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家长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与责任意识,优化家庭教育状态,以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

(四)从教师角度帮助学生克服课堂不良行为

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分析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从挫折中吸收教训,帮助他们养成坚强的意志力。

(五)应用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设置好适宜的情景,用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情景教学的作用,才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3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家庭辅导教育电视学堂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大支柱。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性支柱。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优秀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孩子更加自信。孩子学习在课堂上的45分钟固然重要,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也同等重要。

二、有线电视网的优势

有线电视网(CatV)是高效廉价的综合网络,它具有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而基于有线电视网的网络教育同样有着其他网络教育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有力补充,它的发展备受关注。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开发广受重视,网络由单一向双向发展,有线电视正经历着从传统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电视学堂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电视教育产品。

三、山东有线电视学堂包含的内容及优势分析

山东有线电视学堂是由国内专业教育机构组织一流的、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专家领衔策划设计,针对学前儿童与在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打造的同步于人教版教材、寓学于乐的数字电视教学平台。

“电视学堂”以最体系最权威的品牌教育内容,充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发掘孩子潜能,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通过轻松在家看电视,就能享受到名师一对一的教育辅导。

(一)电视学堂开设的早教栏目,让家长和宝宝一起成长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共识。快乐学堂早教栏目是针对0-6岁学龄前幼儿,提供学前必备知识(生字、古诗、故事、儿歌、数学、英语等)、科学、艺术、社会、个性与品格培养、趣味动画等优质教学内容与趣味动画方面的内容,打造幼儿tV端成长乐园,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电视学堂针对幼儿教育推出了昂立稚慧谷、幼儿故事、幼儿文学社和语言魔法棒四个板块,昂立稚慧谷为1―6岁的婴幼儿提供分龄分板的家庭教育多媒体产品,包含益智动画及亲子立方两部分,每月一期。“益智动画”从个性、习惯、能力、认知、情商等角度,以动画、儿歌、真人视频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亲子立方”针对中国421式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领衔,以热点讨论、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亲子互动方案,为祖父母与父母提供两代育儿教养统一平台。幼儿故事包含32个经典的幼儿故事,在故事选择上遵循“有趣、有爱、有理”的原则,精选适合婴幼儿的小故事,由可爱的动画人物进行演绎。宝宝不但能享受到听故事的乐趣,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语言所感染,养成好习惯、好品质。幼儿文学社以幼儿文学读物为蓝本进行改编制作,内容均为图画故事读本,包含各种可读性强的幼儿故事。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跟着诵读,不仅能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带给孩子一定的文学启蒙,对于孩子的感性思维发展大有裨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商。语言魔法棒涵盖古代神话、童话、寓言、益智动画、趣味猜谜等,多内容、多方面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通过反复的收看,孩子可以背古诗、讲故事,锻炼孩子的开口、表述能力,使孩子在游览故事王国的同时,学习、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二)电视学堂开设的幼教栏目,全动漫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孩子,轻轻松松进入小学做足准备

电视学堂开设的幼教栏目适合3―6岁幼儿,内容包括学前必备课程、习惯训练营、健康小天地、社会万花筒和科学探索馆五大板块内容。学前必备课程为4―6岁准备进入小学的孩子量身定做,共分八个板块,全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律性,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知识储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快乐轻松地跨入小学学堂。《经典儿歌串串烧》(0―7岁)包含了很多影响范围广、流传时间长的经典儿歌,以及一些时尚流行的新式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对于培养幼儿的乐感有极大的助益,是优秀的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习惯训练营共分为“哇啦哇啦大当家”“哇啦哇啦大厨师”“哇啦哇啦大歌星”“爱节约的小宝宝”和“好宝宝故事屋”五个单元,包含习惯、礼仪、健康、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侧重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个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社交能力。健康小天地分为“安全”“情绪”和“健康”三个单元,讲解安全、情绪、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提醒孩子注意生活中的安全事项,另一方面为家长解决一些孩子情绪上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社会万花筒共分为“节日小百科”“民俗大观园”和“各种各样”三个单元,包含一系列关于节日、民俗、地方特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是孩子们了解社会常识的窗口。科学探索馆包含“知识大世界”“科学图画书”和“我问你答”三个单元,通过动漫的形式,生动地讲解知识,让孩子更有参与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我问你答”,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让孩子在跟着作答的过程中扩大知识面。

(二)小学教育栏目以动画片的形式让孩子更易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孩子上初高中打好基础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品德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的基础打得好与否,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电视学堂针对小学各年级在校学生,提供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同步辅导类课程为主,英语、艺术、科学类课程及趣味动画为辅的优质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案及精品国际国内动画片,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成绩,拓展视野,娱乐身心,为学生打造同步课程学习、专项知识突破、课外知识拓展与趣味动画欣赏的多元学习娱乐平台。

(三)初、高中教育

拥有十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方法有深入研究的清大学习吧吕雪莲老师认为,现代教学更加追求精准和高效,碎片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最新教学模式,通过对点的突破带动面的突破,用几分钟时间解决一类问题,掌握一种方法,实现成绩的快速提高。而清大学习吧推出的“提分微课程”也将中国的教育模式推入微课时代。电视学堂的初、高中栏目就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课程,是学生可以信赖的提分利器。

电视学堂初、高中教育包括初、高中“名师总复习”系列和初、高中“名师微课”系列,与教学课程同步,紧扣考试大纲,结合真题,总结考试窍门,是学子们应考的必备秘籍。无题海战术,同样能一马领先出奇制胜斩获高分。

四、山东有线电视学堂的特点

(一)电视学堂内容特色,专业性强,是为各阶段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课外学习乐园

由北京101中学、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一线名师倾力打造,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辅导。婴幼儿、小学教育课程采用动画形式,涉及婴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好宝贝,小学教育课程生动讲解课文,拓展丰富知识。初、高中采用名师视频授课的方式,内容紧扣教育大纲,与教学课程同步,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突破知识疑难障碍点,梳理解题思路及方法。

(二)电视学堂有纯净健康、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以高清互动数字电视为终端展现优质教育资源,内容审核严格,可有效剔除来自互联网的不良信息;同时,高清晰度画面辅助大屏幕电视,在享受广播级教育资源的同时,尤其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电视学堂不受时间的约束,可以随时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借助电视教育平台,家长可以与孩子在家一同点播学习,自由讨论,自然而然地开展亲子教育互动,促进亲子感情的加深。检查辅导学生功课的能力也可提高,一举多得。

(四)学习方式简单,自由自主,方便快捷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4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学生长大会成为怎样的人才,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传统的不良教育观念仍使不少学校、教师和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重成才、轻做人现象依然存在。同时,新时期网络的普及,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网络中不少的暴力及不雅内容。而小学生好奇心和模仿力较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今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造成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及功利意识较强,缺乏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较低,责任感较淡薄。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养成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策略分析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教师、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该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线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采取如下策略。

1.发挥品德课堂主渠道作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品德课堂教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品德培养的主要渠道。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也是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创建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以一种自由、开放、平衡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成功喜悦,积极鼓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重新了解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2.实施多元、互动与共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在必要的时候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这就促使师生关系由霸权、控制转变成了多元、共生。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互动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教师还应提供给学生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交往,引导课堂活动中所有参与者的交流过程,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正确评价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学业成绩。正确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还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对待学困生,让他们体验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会做人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美好的人生观。

4.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共同营造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方式,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等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重视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链接十分重要。学校有关方面,特别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要通过家访、师生访谈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有些家长重智轻德、暴力教育、不闻不问等不良的教育理念或方式要及时和他们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同时,学校可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定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的教育,互相交换意见,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学生的道德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德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三位一体,共同关注,互相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道德环境,把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5

关键词:家校互动;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51

多元主体参与教学取得的效果往往要高于单一主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当前包揽式教学模式,从单一依靠教师向家校合作转变,善于借助家庭教育力量,积极推动家校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构建立体互动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家校互动的作用,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将传统家校互动平台与现代多元化互动平台结合起来,构建立体的家校互动体系。

(一)优化传统家校互动平台

在长期家校合作工作实践中,很多学校形成了相对完善、相对成熟的家校合作平台,取得了丰富的家校互动经验。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家校互动作用,就要进一步优化传统家校互动平台,发挥传统家校互动平台的优势。例如,家校通平台、学校开放日等互动平台,这些家校互动平台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势。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家校通平台进行较广层面的互动,通过消息群发的方式,通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可以借助家校通平台,通过信息一对一发送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动。

(二)拓展现代多元互动平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小学数学家校互动的渠道,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平台越来越多元化。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知识技能结构,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掌握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这样,教师才能够拓展家校互动的平台,利用微博、微信、QQ等,实现便捷的、即时的家校互动。多元化家校互动平台将有助于构建立体的互动体系,发挥不同互动平台的优势,如借助微信、QQ建立相对应的微信朋友圈、QQ群等,实现信息的群发,让家长明确在家校互动中任务,也可以通过个别化互动,打造个性化家校互动模式。

二、拓展家校互动空间,有效实现教学延伸

小学数学教学中家校互动要取得有效性,需要教师努力拓展家校互动空间,从课堂到课外,有效实现教学空间的无限延伸。

(一)立足课外夯实家庭教育

根据家庭与学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家校互动中应该将家长的立足点放在家庭教育方面,夯实家庭教育,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利用家长的优势推动学生预习、复习与巩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期,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家庭教育将发挥监督与引导作用,通过家长的配合,家长将引导并监督孩子进行自主预习,并及时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使小学数学教学从课堂向课前、课后无限延伸,必将大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家长参与课堂教学

为了进一步发挥家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家校互动机会或者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适时地引导家长参与课堂学习互动。家长参与课堂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其次,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亲子共学的方式,增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使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审视数学学习。最后,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审视数学课堂教学,对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数学教师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三、强化家校互动实践,提升家校教育合力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家校互动也有助于增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教学关系,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生学习之间的整体效应。

(一)教师主动走出去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走出去,不能以信息化家校互动方式取代家校互动实践。尽管现代化家校互动平台具有便捷、简单等优势,但是缺乏走出去、走进家庭的现场感,缺乏现场的情感作用力。教师要发挥传统家访实践优势,带着目的定期走进学生家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这样便于教师全面掌控学生思想状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为数学教学注入感情动力。在家访实践中,教师要少一些“告状式”的家访,要多放大学生优点,给学生多一些激励。这样,家长、学生就喜欢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借助家校互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家长主动走出去

小学数学教学中,家校互动不仅需要教师善于主动走出去,还需要家长及时走出去,带着问题走向学校、带着任务引领学生走进实践。家长要进一步提升家校互动的主动性,带着思考与问题走进学校,走进教师,向教师寻求家庭教育的理论支撑,帮助孩子更科学地学习数学,更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家长还要带着任务走进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数学教师则需要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去通过数学实践理解课堂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社会,将使孩子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家校互动是一项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也是具有很久影响力、作用力的家校教育合作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深刻地认识到家校互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对数学教学事业的敬畏、热爱之心,进一步提升家校互动主动性,推动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家校深度合作,发挥家校互动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家校互动模式[J].读书文摘,2014(18).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6

关键词:成功;教育;好习惯;培养

开学第一节课,我依照惯例,面对新学生不讲课。为了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初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我特意设置了轻松的聊天课。从聊天中当中,我发现36个孩子真正和我聊天的不到10名。在我和个别学生谈话时,大多数学生中,有的手里玩东西,有的眼望窗外欣赏美景,有的跪在板凳上,有的趴在课桌上,有的若有所思……发现这些现象后,第二节课我立刻设置了一节“课堂规则课”,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常规。

开学第二天,我们进入课堂实战,在课堂中,以上现象再次出现。批改作业中,我又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作业字体整体是张牙舞爪,有的偷工减料,有的要么“忘家”,有的要么不做。

记得我们学习“直线、射线和角”这一课中,在让孩子初步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加深理解并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把自己曾经设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这个班级当中――用肢体分别来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双臂平举,双手打开伸直,表示成一条直线;双臂平举,一手握拳(一个端点)表示射线;双臂平举,双手握拳(两个端点)表示线段……我发现好多同学在借此活动互相拉扯、挤眉弄眼,面对质疑的问题,认真思考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

当一个个问题层出不穷的摆在我面前时,除了一次次的惊讶之外,更多是担心,小学低年级就应该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在这个班级的孩子身上我却捕捉不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子。我意识到面对这36名学生,不仅教学任务急,而且压力很大。因此,开学第一个月,我放慢教学进度,把重点调整到规范孩子的学习习惯上来。同时,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累”!开学近一个月,孩子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还没彻底纠正过来,我虽有些失望却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一时的放弃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可以说,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将成为未来学习的绊脚石。

11月1日,开学整整两个月,我们班的孩子不论在课堂上,还是作业、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发现任何一个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在教室面对全班同学对其积极表扬和鼓励。不过,有个别孩子,如小涵同学,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字体潦草,为自己的错误频频找借口,但我发现他在我们班级中属于智力超好的同学,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中批阅了这样一句话:“聪明+努力=成功!”同时,我还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示对他的肯定,可这种方法对他却收效甚微。于是我恩威兼施,终于使他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四年级的孩子还有这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呢?

人一生离不开三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处在低学龄阶段的孩子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后来,我反复思考总结,个人认为这样的孩子,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都存在一定的缺失。

首先,针对我们班的学生,我想谈谈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孩子从爸爸妈妈那里找到自信。我们班的小斌同学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作业完成质量好。但开学两个月来,他的家庭作业是一塌糊涂。我不止一次对他说:“如果你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和课堂作业一样好,你就更棒了!”但过后,他的家庭作业还是依旧。于是,我找到他的家长,先肯定孩子的课堂表现,同时也谈到孩子的家庭作业……我的话还没说完,他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说:“孩子就这样了,他学不会,我上学时就不做作业,没办法!”当我看到家长漠然的态度,心中不由得为孩子感到惋惜!孩子是有潜力的,家长却说认为孩子不行,可想而知,一个孩子得不到最亲爱的爸爸妈妈的认可,自信心又从何而来?

因此,当孩子回到家中,父母就必须身体力行。通过观察,绝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家长在这一块是缺失的。

其次,我要说的是学校教育这一块。在课堂上,孩子面对的是老师,课堂上孩子频繁出现不良学习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任课教师分不开的。小学教师除具有“教”的能力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培养孩子“学”的能力。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注意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孩子的学。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教师,处理教材能力很好,但课堂中的课堂纪律混乱,其却视而不见。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中,绝大多数孩子只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和“评”的形式要多样化,要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做到及时提示,使孩子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并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基础。面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个人认为教师要做到“教然后知困”,学生要达到“学然后知不足”。课堂中,中高年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之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计算能力。

截至到现在,我也没能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彻底地对学生放手。我在想,对于一个数学教师,对学生放手的前提是在本班学生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对于我,现在迫在眉睫的是先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上来,只有孩子具备了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师才能把新课标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很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去,同时也为孩子以后的学习道路铺上基石。

总之,如果把孩子看作一列火车,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犹如两条并行的铁轨,其一有问题,就会阻碍孩子成才。

参考文献:

[1]范晓红.走进生活,提高能力[J].成才之路,2010(1).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7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13―0052―01

家庭作业是一项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都有密切关系的教育活动,它涉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而课堂时间有限,课前预习又成为新的作业负担,因此,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了解家庭作业的有关原理,采取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才能确保家庭作业达到巩固新知和促进课堂高效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布置家庭作业应目的明确

首先,家庭作业的目的应是诊断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和深化课内学习内容,发展创造性;预习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测验学生,也不是约束学生遵守纪律。专家认为,如果家庭作业为了以下目标就最适合:“提供学生所需的更多练习;提供给学生更多时间以完成需完成的书面作业;提供给学生熟悉课堂讨论前阅读材料中包含的内容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家庭作业的目的是略有不同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应该是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完成家庭作业的方法,而初高中学生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二、布置家庭作业应数量适当

虽然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做家庭作业有助于改善学习,做家庭作业越多,成绩越好,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更能改善学生的成绩。但是,超过了一定量的家庭作业非但不会改善成绩,相反,过多的家庭作业还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1)导致学生疲劳,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成长;(2)给学生增加了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并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厌恶和害怕学习;(3)干扰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其他活动,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布置的家庭作业量应该适当。首先,家庭作业的总量要适当,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其次,在总量适当的前提下,每次布置的数量要适当,不要有时布置太多,有时布置太少,有时根本不布置。最后,为保证每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适当,学校各科教师应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互相协调。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各科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协调。

三、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与课内教学相关

家庭作业是课内教育的继续,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因此,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就应该与课内教学紧密相关。没有明确目的、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家庭作业纯粹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收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布置的课堂作业既可以是预习新课,巩固课内教学内容的,也可以是扩展、深化课内教学内容的,还可以是创造性的。

四、布置的家庭作业应分层次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差之别,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时间长了,后进生就会降低做作业的兴趣,视作业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优等生就会感觉作业太容易,得不到更好的训练。为了兼顾到各方面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术能力题,布置作业时应分别指定哪些要完成、哪些可以选择完成、哪些属于较难的补充题,对优等生和后进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分出层次,既有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又照顾了后进生。

五、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多样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8

关键词:师生互动英语课堂改进方案

英语作为我国传统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对我国的战略人才储备影响深远。

一、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方案

1.研究调查:学校:南阳市五中、方城县一高、驻马店市十二中、驻马店市十二小、南阳师范学院。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为调查内容,对不同阶段学校学生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进行具体调查与研究,调查对象是各学校部分随机抽取学生。

3.调查方法:采用抽样,以往毕业生的相关内容反馈,上网,参考相关文献等方式。

4.调查意义:通过此次调查,对学校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便于发现相关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这对于选择英语师范专业的我们,可以为以后从事相关英语教学工作提供经验积累,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如下:

1.老师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较短。通过对五中和方城一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45分钟的课堂时间,有40分钟都是老师在讲,学生根本没时间独立思考,更没时间进行师生互动。

2.课堂互动模式单一。由于班级内学生基础不同,课堂师生互动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基本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模式,并且被提问者集中在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中。

3.英语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且不愿意参加老师组织的英语学习活动。

4.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对其讲评分析程度不够,很少鼓励,很少出现有借鉴价值的评论。

5.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少。老师如若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学生便会紧关内心之门,不利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6.英语老师依旧以自己为主体,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英语科目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7.英语课时安排较少,大部分时间还是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课外英语学习时间过短(除了课堂时间,80%的学生课外平均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

二、影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因素

我们从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等方面具体分析影响当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因素。

社会:一方面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科技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的客观因素也影响教育的发展。

1.社会关注度直接影响教育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当时政治清明,文化氛围浓厚,各派以丰富本派文化为己任,良好的社会风气及对文化的高度推崇,促进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一直以来,国家都对教育很重视。从恢复高考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从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扩大到城市地区,近几年来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等,无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仍有部分因素制约英语课堂乃至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师资力量地区分布不均:城市占据着大量的优秀教师,在这种原因影响下,农村地区成绩较好的学生会调动一切力量往城市涌,造成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教师教课积极性消退。另一方面,软硬件设施发展不均衡,使得对学生的教授条件受到限制,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家长: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个人情感的形成。和睦友爱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孩子情感心理不健康,就会养成不良的性格习惯,影响其学习生活的发展。

2.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对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影响深远。

3.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相对自由民主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比较积极乐观,活动参与度高;反之,孩子会相对沉默寡言。同时,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深深影响着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学校是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培养人才的场所,其对课堂发展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1.校风影响着老师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风气好,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老师严谨负责,课堂气氛便会积极向上。

2.学校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状况影响深远。通过对双语学校的了解,我们发现其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状况较之于普通学校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双语学校教师重视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发展;学校英语学习气氛浓厚,英语学习环境相对自由;英语学习形式丰富多样,摆脱了传统的以试卷为主体测试学生能力的状况。

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国家发展的未来。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其学习兴趣息息相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高涨。

2.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受其所处的教育环境影响。

3.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与其性格关系紧密。通常外向大胆的学生在课堂上较活跃,有时不一定是他们成绩优异,但他们能带动课堂气氛。

三、当前英语课堂现状改进尝试方案

针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社会、学校、家庭积极配合,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3.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促进师生交流。

(四)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英语方式,为课堂互动注入活力。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心得体会。

(五)学校可以通过以教促学(讲座、组织课堂教学等)、研讨会、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自编自演、演讲比赛、辩论赛、互批作业等形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六)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要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思考,参与活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整个互动活动中,促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交融进行。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9

关键词:和谐课堂家庭德育学校德育

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都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各自的探索与尝试,怎样创建和谐课堂,提高德育实效等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创建和谐课堂呢?

首先,和谐课堂必须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生成。即让学生快捷有效地学懂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从而形成会学的能力品质和好习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设定的首要的预期目标之一,是师生共同努力首先要实现的结果之一。知识与技能无法产生,课堂教学将失去意义,学生无法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得以生成,学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脱离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人为目的”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具体地说: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准确的理解,能将新知识快捷地转化为基本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去解决基本问题,最终形成会学的好习惯和好品质,创造性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空间。

其次,和谐课堂必须要体现学生由传统学习方式向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目的,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最终学会自我生存,实现自我发展”。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必须使学生学习方式有这样的转变。

1.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自觉约束自己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同时主动与同学配合,产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愿望。

2.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凭借自身知识能力,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已获技能有正确独到的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参与、去经历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生成,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新知识、新基本技能的作用。

再次,和谐课堂必须是最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潮流,最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课程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标志和成功标志,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可控的理智情感,形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态度,树立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爱国忧民的价值观。

以上是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综合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步骤、不同的策略和思维方式,以期达到这样的最佳和谐课堂教学效果。

同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德育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如何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

一、家庭德育

家庭是的细胞,小学生每天都置身于一定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他们的性格、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都与其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家挺教育做得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制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和环境都很优越,却不乏胸无大志、不求上进者。但他们的父母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却有着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应从学生的家长着手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需的条件。具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家长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能量。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视野同样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

二、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机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学校教育具有传递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的性,代表潮流的发展趋势;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三、社会生态德育教育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篇10

关键词:“三结合”;思想教育;感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01-01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正处于很淘气的年龄,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一部分教师把这些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这些孩子上课时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思想、知识不断反判、后退,甚至延误孩子的一生。作为二年级课的老师,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能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将受益匪浅。

一、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同了学习,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有动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方向。由于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家里的高科技设备也比比皆是,孩子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受一些电视剧、电影、小说、大人情感变化的影响比较多。对于二年级课的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培训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其对学习、生活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标准,对学习有一个基本明确的认识方向。其次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能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让他们自己发掘出他们能懂的知识,而要坚决避免填鸭式的教育,强制性的制止。再次要在知识教育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解释书本知识,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案例,用实际案例促进书本知识的理解。最后,要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教育要在快东游戏中学习,结合实际,就地取材,对学习进行思想教育,针对好玩的习惯,让学生自愿的学习知识。

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作为二年级课的教师,在备课、讲课、布置作业、复习巩固等阶段,都应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一是备课与讲课互为联系。在提前掌握、了解全班学习基本情况后,还要了解一年级时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区分类别,对书本知识进行认真准备,并书面准备讲课材料。由于二年级学生性格的不稳定因素,讲课别要注意当发生与准备时不一样状况时,随机应变,借题发挥,只要达到教学目的即可,避免生搬硬套,要注意把握课堂气氛,有收有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互为联系。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课堂作业,认为当场消化知识就行了,有些教师注重家庭作业,认为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实际上,课堂作业是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测验的方式,家庭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的一种方式,我们只有对一些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需要与生活中实例相对照的,就应布置为家庭作业,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将一些简单的、有助于学生记忆的作业布置为课堂作业,当场消化知识点,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现在学生一天的课余时间主要集中在两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其实这些时间是可能充分利用的。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现在的课本知识的设置已趋于人性化的设置,对一些枯噪的理论知识也附以了各种生活实例的介绍,我们在上课中,可以引导性的为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设置各种游戏方式,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在游戏中温习知识,获得快乐的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