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29:05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1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近年大学生就业统计情况[1]看,大学生就业呈现“三个难”的特点:第一个是毕业总人数增长较快,人才供给与经济增长需求失衡,导致社会消化难。第二个是近年来经济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大学生就业率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第三个是由于社会工作多样性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单一性,学生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很大部分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造成教育资源与知识的浪费,导致专业对口难。

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取向来看,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更加理性地从自身条件出发,人生价值取向更加合理、现实,对于人生的思考渐趋于成熟、多元,但在就业类型选择上,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和外企的最多[2],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多数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结果是大量毕业生在沿海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处于大开发初始阶段的西部却招不到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进程[3]。

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需求情况看,就业单位对大学生存在“三高”的要求:第一个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较多的单位招聘越来越多地向学历高的人才倾斜,对学历要求高。第二个是单位在招聘时更多注重考查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办事方法、专业水平等,对大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高。第三个是由于市场竞争及单位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注重考察人才的潜力、发展空间与人才的悟性、学习能力,对人才的潜力、个人发展空间是否能与企业发展步伐的匹配性要求高。

2以大学教育为平台,打牢大学生就业基础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应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搞好就业教育工作,让学生学得到、用得上。

2.1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热门专业工作难找,冷门专业供不应求,大学的专业、课程、学科内容应与经济社会充分接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一是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总结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新型产业、新型市场、国家扶植产业发展研究,加大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研判,紧盯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二是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大学平时应加强人才储备,引进和培养一批深专细研的专家学者,鼓励教师开展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为学科设置打牢人才队伍基础。三是研究探索学科、专业设置。对于不合理的专业,应逐步减少师资力量的投入,减少招生规模,更新专业课程,谋求专业转型,对于极不合理的专业,应给予取消或者合并,扩大市场需求较强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的规模,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亮点。

2.2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要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和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是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利用学校机构和党团组织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鼓励、引导他们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文体运动、社会活动等,提高他们管理事务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管理个人事务的能力。利用班级、寝室两个学生频繁接触的集体,引导、扩大学生事务自我管理范围,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融入集体,树立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三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开展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研读著作、论文撰写、新闻评论/广播、黑板报出版等工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创新性开展学生课堂(学生当老师)为先机,培养学生的数字、图示表达能力。

2.3分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素养是影响学生是否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按单位标准完成职场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就业岗位的差别化明显的前提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是注重专业课程与实践经验接轨。大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课程内容不应该给学生灌输空洞的理论,其内容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其授课场所也不应太多局限在教室、课堂,应加在大实验室、企业等地的实地作业课程安排,加大重点知识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让学生把专业知识学熟、学精。二是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要求学生找准自己个人特点和就业取向,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利用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兴趣小组、成人自考、双学位教育等方式,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就业选择多元化打下基础。三是改革学生就业实习。就业实习是培养学生适应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现阶段,不少实习流于形式,学校应根据学期课程设置,经常性开展就业实习,可将就业实习分为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类,课程实习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可于1-2个学期安排进1次,实习作为1门课程,成绩计入学分。综合实习可在专业课程基本结束、学生毕业前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安排教职员工跟踪指导实习,加强实习管理,解答学生疑惑,提高实习质量。

3以服务引导为主线,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场帮助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2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类群,即“蚁族”。“蚁族”,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伴随着各方面的压力,这个类群的人数逐年增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1.大学生就业趋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观这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大学生择业就业呈现以下几点:

1.1职业愿望强烈,但相对职业目标模糊

学生一进入大四,各种专场招聘会和校园周末招聘会的消息充斥校园,这些会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自己已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摆在面前的事情了,就会激发毕业生内心深处的就业愿望,毕竟从小学开始一直在校园里成长,终于能够通过就业实现自己步入职场、步入社会的愿望。

虽然急于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说到学生具体的职业目标,许多同学都很模糊。同学们都觉得许多招聘职位很熟悉,但同时又都觉得很陌生,弄不清楚具体的工作性质;另外,同学们觉得很多工作都能胜任,但同时又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面对众多的招聘职位,非常茫然。

1.2思想能够着眼于未来发展,但在职业选择中容易“好高骛远”

与90年代大学生就业不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并非只考虑工资收入,眼睛也并非只盯着国内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更“识时务”,个人的发展空间、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四年的高等教育让他们知道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他们奋斗目标。

毕业生就业时着眼于长远,就不难避免一些同学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好高骛远”的想法,存在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即使就业后也很难安心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对毕业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3传统、保守就业观念影响深远

“铁饭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国企、事业单位等传统、保守的父辈就业观念深深地在这一代学生身上烙下印记。家庭影响对学生择业观的形成非常显著。很多父辈都希望把自己未实现的就业梦想强加到学生身上,为父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也明显影响到学生的择业观念,工作相差不大的工作,学生会把离家近的工作单位作为首选。正因为如此,就不难解释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事业编等类似考试的报考火热的现象了。

1.4自主创业,“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近年来,国家一直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但是毕业生真正能够自主创业的却寥寥无几。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管理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无法预料,一旦出现情况很容易迷惘,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也是影响他们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有部分同学很有想法,也有思想,但是没有渠道得到启动资金,使得自己的创业梦想最终破灭。

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探讨

通观以上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亟需改进的地方,但是这些改进的地方并不仅仅是毕业生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共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作出贡献。

2.1学校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

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对学生职业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大学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目前大学校园开设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已起到重要作用,让学生对职业生涯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与发达国家大学生开设的相关课程比较,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就高校就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还要继续努力发挥作用。这些教育并不仅仅限于任课老师的讲解,可以邀请有威望的老师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做出客观分析,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同时可以邀请知名校友返回母校,把自己成功的经历和失败的经验介绍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要好的多。

2.2教育毕业生转变心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

毕业生志存高远,应该鼓励,但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脚踏实地,俯下身子成就一番事业。毕业生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一个类群,但是就步入社会来说,他们的经验很少,刚刚起步,因此更需要从一线岗位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不要期望一下子就做到管理岗位。调整心态,选择适合自己、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踏踏实实,从头做起。

2.3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摒弃“铁饭碗”等旧思想的束缚,能去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固然不错,但这并不是唯一出路,笔者认为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工作都是好工作。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自己应该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把赌注都放在“公务员”、事业编这一独木桥上。这几年,国家推出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三支一扶”等方案都有利于毕业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4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再是“水中望月”

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和教育,帮助毕业生从思想、心理上提高对创业、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希望国家继续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搭建优良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创业。

3.结语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它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一方面,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为自己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增加砝码;另一方面,希望国家、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法军.浅析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科技资讯,2010(15).

[2]刘吏婷.从新生开始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资讯,2010(19).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失业社会保障

一、失业社会保障

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效。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一词的界定是: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由劳动能力工作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中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18至22岁)人口的14%。2003年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11万。截至2009年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三、大学生失业问题及其分析

大学生失业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即使是在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大学生失业也曾经年年成为受人关注的事件。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的城镇青年就业失业状况分析来看,在基本已经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城镇青少年群体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失业比例迅速降低,但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2008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占16.8%。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由2001年的5.9%上升到2004年的8.5%,再在2005年突破到10%,到2007年底突破到15.0%,2008年又提高到16.8%。其中大学专科占12.2%,大学本科占4.4%。从不同的年龄段的城镇失业青年看,20-24岁年龄段的城镇失业青年总体以及男、女失业青年中,有大学文化程度失业者的比例分别是36.2%、36.8%和35.5%,均超过三分之一;在25-29岁年龄段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失业者和失业男、女青年的比例分别是28.5%、32.2%和25.6%,均超过四分之一;在30-34岁年龄段,相应比例分别为13.5%、14.7%和12.6%,也均在一成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失业的问题在近年来日趋严重,目前这个趋势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四、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现状

我国开始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辅就业政策为主。2006年教育部等十四部委《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的:“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知”被视为大学生专项失业救助制度建立的标志,具体情况则由各地灵活处理。

五、国外大学生失业保障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的失业保障体制有所差别,一部分国家主要实行失业保险,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采取保险和救助这两种基本模式的不同组合,同时也有国家以失业救助模式为主。

五、建立大学生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大学生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科教兴国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因此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也非常值得重视。在出台政策措施上,政府除了对大学生暂时失业引起的经济困难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外,积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显得更为必要。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会给大学生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的影响。除了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外,更会促使大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宝贵的缓冲机会。

六、对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具体模式可以从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这三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

政府一方面是要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失业救助津贴。但值得一提的是,失业救助津贴不同于一般的失业保险,也不同于最低生活保障。这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无法适应这两种制度安排。失业保险的前提是有职业经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是城镇贫困家庭,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审核。而大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之所以失业,是他们自愿性的,是工作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是暂时就业不顺利。

就大学生本人来看,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并提高自身素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后是国家分配工作,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是首选,而导致了大学生观念上始终认为只有固定工作、正式工作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了。

本文主要从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大学生就业与失业的现状分析,国内及国外的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现状介绍,以及对我国实行大学生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建议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思考这些的目的在于应对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找工作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对于建设这一群体的失业保障制度,我主要从政府、高校及大学生本人这三个主体分别提出一些建议。但由于自己的学术水平尚浅,只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初步的探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见谅。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4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专业人才市场

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来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高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补充,是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通过市场调节来配置。随着网络时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即信息市场,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电子邮件、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而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1]。本文以重庆为例,就建立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作以思考与研究。

一、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概况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全国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超过50万的数量递增。2008年全国毕业生总数将超过550万,就业压力更加突显,而重庆市将历史上首次达到11.5万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承担着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大学生人才交流,配置大学生人才资源,实现大学生人才社会化服务的重任,其现状如何呢?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按主办者分类主要包括人才市场招聘会、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

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主办者是各类人才市场。重庆市人才市场共计98个,其中部级区域性人才市场1个,区域性人才市场22个,基础性人才市场68个,网上人才市场(人才网站)7个。为数不多的人才市场招聘会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各类求职者,仅在极少数时间举办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

二、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问题

2004年11月,国家人事部为重庆大学生就业市场揭牌,该市场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为服务主体,致力于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推荐、就业指导、人事政策咨询、人才素质测评、网络求职、入户申请、档案托管及定期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服务,是当时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第一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其后,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方兴未艾,逐步经历着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第一,人才市场招聘会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发挥不够充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但是,从人才市场从事的人才交流活动来看,其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的发挥不够充分。一是服务目的明确性不够。人才市场招聘会单纯追求企业赢利的经济效益,忽略扶持就业的社会效益,在招聘活动中,不管单位性质、无论岗位质量,只要招人交纳展位费都欢迎入场;不管学历水平、无论专业水准,只要找工作买门票都欢迎入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人才市场招聘会的招工单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既影响了各类人才(包括大学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求职择业,也严重损害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声誉;二是服务功能系统性不够。就重庆市现有人才市场看来,占地空间面积狭小,面试模式简单陈旧,后续服务手段匮乏是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才市场在满足企业和人才多元需求方面显得力所不逮;三是服务大学生就业针对性不够。重庆市人才市场有的由政府举办,有的由民间个体举办,政府举办的区县级人才市场较少涉及大学生人才服务,有也一般仅针对本籍毕业生,范围不够广泛;其它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学生专场也很少,尽管这些人才交流会都不排斥毕业生,但由于其参会单位质量不高和缺乏针对性,大学毕业生通过这一形式成功就业的比例很低,因此,这种运作模式下的人才市场无法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充分发挥服务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不够强效。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具有规模大、壁垒少、选择面广等优势,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上仍显捉襟见肘。一是安全隐患制约双选会的规模成效。重庆市毕业生综合性双选会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都是由市教委统一协调,在集中的时间内(通常为15天左右)连续举行,一般为市教委主办一场(2006年文科、理科分场举行,2007分专业大类举行),各主要高校分别举行一场,总量在20场左右。这种集中统一的双选会形式由于参会学生人数众多(个别双选会参会学生超过万人),组织单位运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意外事故发生,市教委在组织重庆市毕业生双选会时,不仅进行文理分场,而且有意识地控制参会单位数量,从而限制了双选会的规模,也影响了双选会的成效。二是参会单位准入资格审核难度大。重庆市各综合性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一般在300家左右,个别高校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甚至超过500家,参会单位中既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三资、民营等企业,行业覆盖广,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尽管组织者在企业资质审核程序上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受人手、经费等限制,不能排除个别运营不规范的企业或借招聘名义进行企业宣传的单位参与招聘,从而导致参会单位质量良莠不齐,增大毕业生择业就业难度。三是人才供需双方双向交流浅尝辄止。由于参会毕业生人数众多,双选会现场空间地域狭窄,供需双方无法进行深入沟通,用人单位的多数考察招聘形式难以实现,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双向交流,双向选择停留在面上感觉,导致用非所需、录非所愿的情况发生,人为增加毁约行为。

第三,小型专场招聘会引导大学生就业不够高效。小型专场招聘会属于定单招聘,根据所需,寻求所用,避免了供需双方在双向选择中面临多元选择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缺陷,最大的弊端就是成本与效果不对称,由于就业市场发育明显滞后,人才需求信息没有规范的交流渠道,就业市场有效信息不畅,小型专场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单一,应聘学生专业较为单一,在解决就业高峰形势下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是烛火微芒;学校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涉及场地安排、会务服务、人员接待等一系列事务,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组织的专场招聘越多,投入越大。显然,小型专场招聘会在帮助毕业生就业中不够高效。

三、对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的思考

第一,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所谓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指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经常性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培训测评以及其他就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的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很明显,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主体是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非大学毕业的其他求职者及其对应的招聘单位不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涵盖大学生就业的一切事宜,从求职前的培训测评等就业指导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招聘会的举办以及毕业生人事等后续服务,甚至可以包括毕业生就业派遣;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性质必须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其区别于其它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根本特征之一。为保障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公益特征,其管理主体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联合体。重庆人才市场也挂“重庆大学生人才市场”的牌子,但其服务对象众多,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而且公益性不明显,因此不具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

第二,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应该基于其基本要素、立足于服务大学生就业来建立。笔者认为当前建立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整合高校资源,形成推动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力,因此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应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由重庆市高校或主要高校共同建设管理。重庆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教委所属的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可由中心牵头进行,各高校参与并成立管委会。这样不仅赋予中心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功能,而且也使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更便于实施一条龙服务。

第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与其他人才市场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并不否认已有的其他人才市场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协调好他们的关系。不同的人才市场配置不同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学历层次不一,同一层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一,其就业所对应的领域以及毕业生就业期望也大相径庭,在发挥好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对本科、研究生等较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发挥区域性人才市场、人才网站等对应用性专科人力资源等的配置功能;同时,高校组织的各类双选活动还应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在相当的时间内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形式的就业市场并存,各自占据自己的市场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应该在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而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将使独立学院的学生面临更为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尽管独立学院大多依靠母体资源办学,并正逐渐成为高校“扩招”的重要力量,但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其自身发展仍不同程度地存有局限,如办学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无疑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对此,从实际出发,理性分析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成为关乎独立学院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公办的普通高校及其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与大学内部学院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民办性与独立性,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性质上的“公私”之分,加之此类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这使得大多数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面较小,且社会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也相对偏低。用人单位容易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们的素质不如“一本”和“二本”的毕业生,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拒绝选择独立学校学生。就学生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是存在差异的,因为独立学院为第三批招生,学生入学时的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因学院的民办性质,其办学经费不是由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所以相对偏高的收费进而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学生构成。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家庭条件普遍富裕。学习方面,他们绝大多数缺乏自我约束的锻炼,以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学前,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入学后,部分学生仍缺乏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与计划性。长此以往,临到就业之时,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失,这部分毕业生必将处于竞争力不足的劣势。

当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绝非在一朝一夕之间。教学作为学校的主体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参与配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师资力量无疑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独立学院应坚持共享与自建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老中青、校内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而对于学习主体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加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到大四毕业生的离校教育,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应始终被强调。具体而言,大一与大二期间,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是学院教学的重点;大三与大四期间,尤其是临近毕业,学院应逐渐加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习与实践的力度。

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高考成绩普遍偏低,但因大多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自小有条件接受多种特长培训,因而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较为突出。根据这一特点,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放矢,一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应以实际够用为原则,而实践教学部分则须格外受到重视,如大部分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的比例建议至少达到1∶1。通过改变课程教学比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独立学院应立足于本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专业学科的调整,必要时以就业排行榜来引导专业设置。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办学,尽力帮助学生搭建实习平台,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实习机会。因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才能有效地锻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可能快地实现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角色转换。

诚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对于应聘者来说不可或缺,但这绝不是影响就业者的唯一因素。据有关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整体就业环境不佳,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望仍过于理想。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吃苦,应聘面试时一开口就谈薪酬与福利,还有的学生更是宁愿待业也不愿“屈就”。而这种情况在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中也是大量存在,甚至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他们的表现或许更为突出。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一部分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遇到困难、挫折容易退缩。在激励的就业竞争中,这类学生的表现尤其不积极,往往出现“等、靠、要”的心理。另外,也有少数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贫困,每年不算少的学费成为他们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为了尽早减轻家里的负担,这类学生在择业时只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衡量指标,拼命向城市、机关与国企靠拢,结果僧多粥少的事实让他们屡屡碰壁,自信心不免受到重创。因而,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学校应加强与之相关的就业指导,并从一开始就将这种指导贯穿始终,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进入独立学院后,学校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教育学生做到大一树立学习为就业的思想意识,大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找准就业定位,大三具备基本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到了大四,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应放在一些具体的就业工作之上,比如简历制作的讲授与求职技巧的介绍。此外,临近毕业之时,学校还应注重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让他们在择业时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过于恐慌,通过对客观环境的真切认知,不断调整自身预设期望值,有效实现对个人的合理定位。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宣传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国家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倡导毕业生到基层、欠发达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为了扎实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独立学院除了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适宜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外,更应加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首先,独立学院应保证毕业生就业经费的正常支出,并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机制。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厅局的规定,学校应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教育事业费中核拨一定比例款项作为毕业生就业所需经费。如辽宁省教育厅毕业办早在2006年就曾发文强调,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核拨就业经费不得低于学生学费的1%。在对就业经费予以重点保证和落实的前提下,学院应对经费实行统一规划管理,除了为学生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应对相关教职人员进行素质培训,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应建立就业创业培训教研室,配备专职教师进行课程研究,从而有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同时,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建立稳定、有效的就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继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其次,独立学院应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辟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渠道。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部分独立学院相继推出了落实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的相关计划,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日前就设立了专项资金,以此激励全校教职工和毕业生团队拓宽就业渠道。由于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一般属于社会热门专业,因而学院应充分利用此优势,主动参与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并与相关组织机构达成长期合作意向,由对方不间断地提供对口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与联合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共同组织各专业的校园招聘会。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手段逐步实现网上招聘,依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立完善自身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网上信息交流与服务。

再次,独立学院应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品牌力量推进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民办独立学院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大学,具有自己的专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使品牌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品牌建设和宣传有助于提升学院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独立学院优质品牌的打造有赖于特色办学理念的强化,有赖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凸现,更依赖于校友们自身行为与能力的证明。学生、校友们是学院品牌建设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他们总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院品牌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除了重视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外,还应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通过成功人士有效阐释母校的品牌信息,激励在校学生的昂扬斗志。同时,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还可拓展学校的就业信息来源渠道,有效地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为此,学院应健全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核查机制,掌握历届校友的就业状况及现状,同时有针对性地向部分校友寄发应届毕业生信息,鼓励校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应聘者与招聘者的“双赢”。

总之,既要解决眼前就业的这个紧迫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问题的根本。这就要求一方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办好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特色毕业生,为独立学院在即将到来的深层次的高校竞争中永葆青春。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骆春玲,吴谦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5.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6

【关键词】高校;就业工作;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高等教育已不是精英化教育,转而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规模逐步扩大,加之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是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概念解释

高校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高校就业指导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岗位,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就业指导具有以下内涵:第一,就业指导是帮助择业期的大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和的职业的一项工作;第二,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其三,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原理,对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

二、近几年就业情况分析

1.宿迁学院经贸系近几年的就业率均在99%以上,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其中,协议就业率较高,考研、考公人数较少。

2.从专业角度看,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就业难度相对较小,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

3.近年来,宿迁学院经贸系考研人数不断增加,考研率有一定提升。

4.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以江苏省内为主。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在宿迁本地就业的毕业生较少。

5.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来看,金融、会计专业学生大多选择银行、证劵期货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他们从事的工作基本上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公司、企业求职,大多数同学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大联系。

三、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1.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始终。在新生人学教育过程中,通过专业教育,向学生宣传介绍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前景、本专业就业范围及岗位、在大学期间应该培养的素质及应具备的竞争实力等,使学生一进大学就对所学专业有十分清楚的了解,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设想。将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未来择业、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好考研工作,进一步促进就业。大三上学期通过召开班会、班委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做好考研动员工作,向学生强调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取得研究生学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间,通过制定《考研工作计划》、《考研工作时间安排表》等,加强考研学生的后期管理,帮助他们确定考研目标,合理制定复习计划,联系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举办考研讲座及经验交流会,定期找考研学生谈话做好思想工作。近两年宿迁学院经贸系考研录取人数有很大增长,07级、08级考研录取人数(不含出国)均为18人,较往年有很大提高。

3.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营销大赛、会计技能大赛、企业沙盘模拟大赛、模拟股市大赛成为宿迁学院经贸系传统四大学科竞赛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性强,学术氛围浓厚的竞赛活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第四届全国高校“花之林杯”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上,市场营销专业曹玉秀、孟丽、徐晓娟三位同学组成的“旭梦者”团队以出色的表现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苏鲁赛区决赛中,由宿迁学院经贸系项华录老师指导,黄微、胡玲玲、林祖翔、盛淼等四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1)认清形势,加强教育,转变观念。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我,合理定位,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保持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使毕业生对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的选拔,到基层去锻炼自己。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指导毕业生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5.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1)与中行对接,订单式培养。宿迁学院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宿迁分行共建大学生实训就业基地,从而帮助有志加入宿迁中行的宿迁学院经贸系在校优秀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更好地就业。目前,宿迁学院经贸系已有13位毕业生与中行宿迁分行成功签约。

(2)积极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开展供需见面活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活动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对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双向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宿迁学院经贸系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联络、宣传发动、热诚邀请用人单位来系举办招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广开门路,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毕业生择业活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利用亲友、校友、人才市场等多种社会关系开展择业公关活动,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搜集就业信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各种人才招聘活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广泛与用人单位联系,上门推销自己。

6.多种渠道,确保毕业生及时掌握招聘信息。为使毕业生及时获取各种就业招聘、考研调剂等重要信息,通过短信平台、QQ群、就业信息网等方式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快捷地掌握到各种有效信息。

7.毕业生跟踪调查。宿迁学院经贸系每年组织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外出至毕业生就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做跟踪调查。通过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宿迁学院经贸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的意见、要求。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宿迁学院经贸系教育教学与社会接轨,同时,反馈信息与学生互通,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校期间要具备的各种技能,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奠定了基础。

8.实训基地。近年来,宿迁学院经贸系实习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现实情况变化,更新了部分实习基地,与一批重视学生实习、实习效果良好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共建有16个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宿迁学院经贸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尽早进入职业环境与职业角色,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就业的“磨合期”,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韩呼生.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aJ.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9).

[2]王伯庆.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J[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临沂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39-02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到2013年和2014年时已经分别达到699万和727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经济技术结构的调整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战略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事关每个家庭,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也事关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一直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都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3]。临沂大学一直以来把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临沂,辐射全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使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一、领导重视,加强引导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和院系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学生的就业工作,考核检查各院系学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将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作为院系考核的重头指标。学校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需求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信息服务。学校还积极联合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到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另外,学校专门设置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社会竞争力。各院系方面,成立了由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分管院长和辅导员组成的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具体指导本院系的大学生就业。学校通过举办就业辅导讲座、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企业家与学生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广大学生从一入学就牢固树立先就业、再创业、后立业的思想,教育广大大学生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要立足实际,从基层做起,通过学习和锻炼,掌握更多过硬的本领,为将来实现良好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能力,突出特色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实现学生的良好就业和创业。为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学校从拓展学生的自身能力入手,大力培养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学校成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理清了人才培养思路,从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新体系,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原则,加强教学运行过程监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理工科学生入学后,学校要求必须严格履行实验、实习和实训计划,让学生多到实验室和工厂实践实习,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让其掌握过硬本领,而非过多纸上谈兵。文科学生入学后,学校定期安排他们到金融财经机构、司法部门和新闻媒体等部门学习实习,让学生真正掌握本行业、本领域的工作特点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另外,学校每年投入大量专项经费用于实验仪器设备及图书的购置,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充分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响应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学校聘请、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到学校任教和讲学,让学生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培养学生崇尚知识、投身学术的热情,鼓励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到更高学府学习深造,让其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考研比例和考研质量近年来一直位列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学校一直以来都立足于临沂革命老区的实际,得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因此,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方向非常明确,学生就业工作也一直立足于临沂实际,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多地考虑“从出口往回找”,面向临沂市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并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不断调整。如鉴于临沂市物流发达的特点,学校专门成立了物流学院,切实解决了临沂市物流专门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校企联合,灵活就业

学校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积极谋求校企联合模式,加强与有关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各学科专业与区域行业企业的对口合作,共建实践平台,共享各类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力促毕业生良好就业,实现互动发展。学校定期安排大学生到省内的知名企业,特别是临沂地区的知名大型企业学习实习,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据此来明确自身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如学校积极在山东临工、金正大集团、鲁南制药、、罗欣药业等知名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这在增长学生才干的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临沂大学大学生的过硬素质和能力,使更多企业、单位更乐于接收临沂大学的毕业生。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创新办学、就业模式,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邀请行业部门和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规格,论证课程体系,采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比率。大学生入学后,在自愿的情况下,根据个人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提前签订就业协议,按需培养。在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的同时,大学生在学校里根据企业需求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学习的方向更明确、更具体了。学校在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的同时,有效地服务于地区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促使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学校、地方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教育引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脚踏实地,不要仅仅盯住大企业、知名企业,更要选择能发挥自身才干的成长型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一直倡导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广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多发明、多创造,形成尽可能多的专利和科研成果。学生毕业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进到科技孵化器里,引导项目转化,落地生根,实现创业目标。学校高举红色大学的旗帜,完善“一体两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就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三支一扶”活动,考取基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要身体力行,到基层单位去,到艰苦环境中,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同时,这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挥洒汗水和激情,奉献青春,实现其人生价值。这是非常充实和有意义的。

四、榜样示范,典型带动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榜样和示范的带动作用,通过榜样和示范带动大学生良好就业。学校每学期都安排考取名校的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和选调生的优秀毕业生做报告,让他们传授经验,告诉新入学和在读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该怎样把握自己,努力学习。学校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学校现身说法,告诉那些毕业后有创业想法的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该着重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该注意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学校还不定期邀请在知名大企业做到较高职位、比较成功的毕业生,回学校介绍经验,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企业看重的能力和自身努力的方向。一系列的经验介绍,能够激发广大大学生把握青春、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决心,也提升了他们实现良好就业的信心。

学校还重视在校大学生创业典型的树立,让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就掌握创业技能,就能开始创业,学校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对于在校大学生有创业需求和意愿的,学校积极扶持,给予帮助。已经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学校安排专门人员提供技术、政策和资金等协助,积极帮助他们做好做大,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引领更多大学生投身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比率。

总之,临沂大学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工作导向,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指引,紧紧抓住大学生的就业率这条生命线,突出特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经济发展规划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把临沂市打造成为鲁南经济文化中心的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临沂大学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大学生就业亦是如此。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本学校实际,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培养途径,完善培养体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复合型人才培养、个性化人才培养、卓越人才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不断谋划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新办法,力促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68-69.

[2]唐翔.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3-15.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8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城市生存

一、城市新鲜人生存状况

城市化飞速进程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处境“最尴尬”。学历的贬值,知识的无力感,压迫着这一类人,留城没基础,回家又不甘心,等待着他们的是长期的异乡城市打拼和挣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想留在城市里生活,付出的努力要比城市大学生多许多,对于工作的需求度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只会“加量不加价”。在高工资高收入的背后,青年人是在用健康换取金钱,用生命在工作。

除了在本地工作的大学生外,外地大学生领到薪水后的第一项支出就是房租,由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也带动了房租的不断上涨,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人们每月的房租就要占去工资的30%甚至40%,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巨大的人生成本凸显大都市生活质量恶化。

从现实出发,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饱受父母的宠爱、亲友的关怀,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正是由于这种自我和骄傲,导致他们在职场中难以很好地融入已有的“同事圈”,加之地域歧视或者城市接纳度不高的地区,外地大学生难以和同事愉悦地相处,使得他们的感情生活、人际信任和友谊发展遭遇了日益严重的危机。不良的人际关系不仅让这些新生代白领原本快节奏的工作变得更为枯燥和无趣,还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业绩和对组织的归属感。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因素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外界最为关注的GDp增长最终定格在7.4%这个数字上。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刷新、社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经济形势欠佳、招聘岗位数量缩减等原因,使得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新型职业观念的剧烈冲击,使得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和身心健康。

农村大学毕业生在选择求职行业时,希望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而对于城市基层工作单位、中小型企业或中西部地区企事业单位则较少考虑。这种倾向,反映了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思想心理状态:一是学生本人受家庭、社会压力及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依然侧重于选择工作与收入相对稳定的职业,对非国有的企业和基层单位认识存在偏差,希望通过提高学历留城工作来改变身份;二是受家庭的影响,传统思想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尤其是生活压力较大的大学生也想尽快地回报家庭;三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已经普遍不低,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预期,过高的估计了自身价值。同时,现代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住房、教育、医疗、物价等都比较高,也制约了他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给大学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很多是以专业为出发点的,尤其以理工科学生多见,很多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诸如it行业、时尚行业、设计行业、影视传媒、文化出版、创意产业、国际贸易、金融行业、500强企业等,在农村或小城市几乎都不存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由于媒体与商业力量的推动,一般都具有相对开放、多元、活力、自由、公平的城市特点。大城市呈现出来的高密度的企业与商业机会、职业类型的无限丰富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与文化活力,与青年人的好奇心、拼搏精神与独立意识相契合,他们都希望能够在最具有大都市性格的“北上广”寻找机会,寻求发展。

三、对策建议

城市化的均衡化与网络社会时代的来临,个人职业选择与就业地域选择必将呈现多元性。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网的建立,人们流动性将大大提升,这也为消除大都市化陷阱带来的消极后果提供了自由实现的机制。最终,个人的职业选择、就业城市选择、居住选择的自由度将大大提升,“漂族”或“候鸟型白领”将能够充分自由地流动,充分自由地来与回,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地安放自己的青春或者一生。

教育部2014年12月10日下发通知,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

为应对就业困难的问题,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是大学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18岁高中毕业到22岁走向社会,多数人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和老师应共同担负起这个责任,运用思想整治教育理论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降低心理预期,使学生向社会人顺利过渡。

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应正确看待地区间差异,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农村大学生更应该脚踏实地,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与生活。

想获得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不鼓励以浪费时间和啃老为代价而留在城市。顶着白领的光环,却过着蚁族的生活,是谁都不想见到的局面。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坐享其成,应该主动出击,加强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身技能,以不变应万变,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参考文献

[1]秦永,裴育.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2).

[2]赵文.大城市青年民生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定位对策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近十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要想找到一份理想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现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纵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最大,出现较多的问题是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就业定位不准。大学生就业定位是否准确,缺乏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就得引导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通过了解就业定位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进行准确把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定位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定位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用人需求,对个人就业地域、单位、岗位、薪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大学生就业定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应与个人自身特点相结合。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定位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职业价值观等个人特征。二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应与社会用人需求相结合。大学生就业定位属于社会活动,受到社会的制约,它不单体现学生的个人需求,还体现社会需求,任何脱离社会需求的就业选择都是不现实的。为此,大学生就业定位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体现个人愿望。

二、大学生就业定位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自我调节的心理学基础。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有时甚至会陷入迷惘状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在大学期间没有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直到毕业那年才恍然发现自己得找工作了。在这种状态下就业的毕业生对自我没有一个清晰认识,更没有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微弱的就业竞争力就能将他们挫败。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低估自我和高估自我两个方面。低估自我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过弱,缺乏主见,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甚至自卑心理。例如,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认识不足,过低估量自己的优势,低估自己的价值,感到事事不如人,信心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不敢努力主动追求自己美好的将来,导致碌碌无为过一生。在一份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调查中发现55%的毕业生择业信心不足,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身专业不好、相貌平平、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家庭比较困难,等等。而高估自我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过强,对自己能力做出过高判断,总是认为自己的条件比很多人要好,自己应该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事与愿违时就容易导致自暴自弃。

2.大学生对社会用人需求不明确。

大学生自主就业的过程也是用人单位择才的过程,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就业需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明确社会的用人需求,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和社会用人需求不关注,受中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维影响严重,认为只要学到知识,就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等到快毕业时才匆忙了解就业市场、社会用人需求,只能仓促就业。这种大学生就业定位与社会用人需求要求不匹配的现象,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用工需求的人才,也是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现象的原因之一。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他们对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单位提供的待遇、就业的区域、专业对口等都有过高要求。毕业生的期望值以自我为中心,就业定位过高,就业观念不切实际。与过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追求相比,当代很多毕业生存在虚荣和攀比心理,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的区分,一味追求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资公司工作就业,而不愿到私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一味追求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要高;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不愿到郊区、基层和西部就业;盲目追求专业对口,非本专业的工作不干等“高不成低不就”现象。造成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无业可就”与“人才济济”,郊区、基层和西部地区“有业不就”与“无才可用”,以及“有业不就”盲目追求高薪酬、专业对口的局面,从而导致毕业生与合适的岗位擦肩而过,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4.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定位指导不够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仍沿用传统模式。很多高校只在大学生毕业那年给他们上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教程过于模式化。由于就业指导中心人员紧缺而由辅导员兼任指导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能力,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定位指导不到位。同时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网页板块内容较少,一般由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指南和招聘信息三个模块组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指南模块的内容很少,或者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重视度不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的对策探索

1.健全大学生自我认识机构体系,引导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

自我认识是实现大学生正确就业定位的基础,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测是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虛设,在校生不知道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地址,并不敢或不愿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咨询中心并不是专门针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做咨询,心理咨询中心还承载引导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的责任。积极营造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活动的氛围,让大学生感受环境氛围的影响,使自我定位活动由被动转向主动。首先,高校应纠正心理咨询中心在大学生传统思想里的错误观念并积极宣传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安排心理咨询课程,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使大学生认真开展自我定位活动,知道自己的起点和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自我定位。其次,高校应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咨询师,尤其是心理咨询领域专业背景较强、学生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可定期给大学生做自我认识的培训或讲座。再次,高校应充分借助测评工具,引导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目前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不明晰、社会认识不全面等情况。因此,自我认识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规划测评等工具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大学生准确就业定位。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就业定位。

大学生在调适自我定位过程中,还应让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从新生到校报到当天就开始,并贯穿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时期。在大一阶段,重点引导新生进行自我认识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职业性质,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在大二阶段,重点引导大学生认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设计职业生涯。在大三阶段,重点引导大学生提升职业修养,认清就业形势,深入社会,根据社会用人需求调整自己的目标,进行就业定位。在大四阶段,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就业技能,促进其正确就业。同时,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就业招聘信息制度,组织专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将就业技能辅导与个别就业指导相结合,提供就业协议签订指导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关心毕业生的就业与角色转换。

3.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与使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必然以毕业生能否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发挥应有作用,给单位带来实际效益。毕业生就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他们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理清就业思路,拓宽就业视野,正确就业定位,以自己的实际能力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主动的心态面对就业。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勇敢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客观冷静地分析就业信息,结合个人的专长和兴趣爱好,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人格修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及时抓住机遇,选择最适合自己又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就业机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对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有客观准确的分析和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平凡的岗位做起,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工作,助力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基。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定位,帮助大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张菊红.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99-1902.

[2]冯克明.论大学生就业定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24-26.

[3]文婷婷,唐凌.“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J].科技创业,2013,3:117-118.

[4]严碧峰,王斐.大学生就业正确定位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4):67-68.

大学生就业思考篇10

论文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校应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联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深,自身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客观上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否顺利、合理、充分地就业,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高校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已成为函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近几年各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洽谈会,积极推荐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等等,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能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一)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全面理解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早已成为高等院校首先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在许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却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虽也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却疏于内涵建设,人、财、物配备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指导尚未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人教学计划;行政管理职能较为突出,而服务职能却有所欠缺;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低估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发展的影响;缺少对学生就业心理、观念、技能等方面的指导,难以帮助他们对自己今后就业生涯进行有效地规划和决策等等。

(二)就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设备硬件条件,抑或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其力量都是很弱的。一是大学生就业机构建制与设施不健全,多种职能混于一身,主要应付日常办理手续等事务性工作,许多重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工作人员数量较少,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近年虽在逐渐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数量较少,很多大学只在院系一级设置了由政治辅导员兼职的就业辅导员,他们本要完成大量的日常本职工作,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一般就居于次要地位。三是缺乏专业性工柞人员。我国现行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邓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公期习惯于“管”学生,短期之间难以转变角色,难于以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处于低层次

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所从事的工作很多、有30多项的内容,它们可以概括为办理手续、提住信息、政策指导、技巧训练、心理辅导、决策咨询、生涯规划和素质提高等从低到高八个层次。从我匡目前高校总体的情况看,低层次的基本服务和事务办理方面进展较大,高层次、个性化的指导则严重不足,基本上处于“层次越高、意义越大、各校开展的水平越低”的反向关联状况。此外,各高校在各项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上远远没有到位,并呈现出对高层次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的现象,使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四)高校就业信息拥有量少

许多高校根据本校情况已采用不同的就业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和每年信息的递增程度尚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一些新建院校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向社会宣传报道学校发展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优势,没能及时与地方及有关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与了解,就业工作拥有社会信息量较少,信息来源分散,使许多用人单位错过了来校招聘毕业生的机会,学生也错过了用人单位应聘的良好时机,从而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

(一)从思想上认识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的工作是育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绝大部分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这把标尺既是对学生个人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校的检验。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针,成为展现学校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就业工作同学校整体工作的关系,摒弃那种“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功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在引导和服务

立足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技术训练,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工作。第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广泛收集和公布需求信息;第二,加强和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多渠道推荐毕业生。如召开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邀请公司及私、民营企业的老板或负责人来校与毕业生交流等;第三,实施就业心理、就业技巧训练。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择业过程中的焦虑与不适心态,了解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等;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邀请近年来有建树的毕业生回校谈他们就业及创业的体会、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新观念

要全面更新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一是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摒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只局限在少数部门、少数人的思想。从校领导到每个职工都应立足做好本职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二是树立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思想,改变以往就业指导工作对象只针对毕业生,而忽视非毕业生的做法。应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完善的就业指导,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体系

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做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职业化、指导工作社会化、服务途径信息化的组织保证。根据要求高校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建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十院(系)就业领导小组”的就业工作体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后,就能把分散的、零碎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指导和服务。另外必须增加就业指导人员的投入。要坚持“重质不重量”,就业指导机构迫切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人员,而是与现有职业指导队伍成员有着质的差别的专业性职业指导人才。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其一,在就业指导部门中设立专业技术岗位,如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聘请专家层次的人任职;其二,新增的人员要以专业人才为主,把好“人口”关;其三,对现职人员进行全员化的专业教育培训,限期达到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客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律和其主要工作。主体框架为:设置三个一级指标(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工作成效),每个一级指标下分别包括若干二、三级评价指标,每个指标按照不同的权重设定具体的分值。整个体系涵盖工作经费、专职机构、人员编制、办公设备等多个观测点。在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投人与就业适度挂钩制度,力求实现“四个”挂钩,即就业与经费投人挂钩,就业与招生数量挂钩.就业与专业、课程设置挂钩,就业与各院系、各部门考核评优挂钩。

(四)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的工作

一是规范就业指导的日常工作。对就业指导机构进行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再依此进行细致的工作分工,并实行责任到人。建立就业指导的流程化管理,按照大学生能力与心理发展特点,从新生人学就开始分阶段地安排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二是强化基本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把诸如签约、办理手续等日常性工作限在短期内完成,提高效率,为进一步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三是建立需求预测和工作调研制度。一方面通过对就业市场的预测,帮助毕业生正确把握就业方向,也为就业指导机构调整工作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情况、就业指导机构动作情况和各有关方面情况的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为改进工作和提升工作水平找到依据。这是两项内容巫需建立的重要制度。四是大力投人中高层次的就业服务指导。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大力开展中高层次的就业服务与指导。这对迅速进行理念更新和高水平地配置工作资源都大有帮助,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就业指导机构自身的发展。

(五)建立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