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3:11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6-02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5204.64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308.5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896.07万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充分竞争市场,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引导了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截至13年6月,我国四大行国内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就达到10.35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利率为0.35%,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经常甚至超过5%。货币基金的收益超过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额宝”自13年6月13日开通存款业务以来,9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规模超过4000亿,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运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个例子说明,数量巨大,并且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传统的抵押模式阻碍了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我国银行业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来获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资产的大型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抵押物不足无法取得贷款。

(3)金融的定价机制比较紊乱。2011年以来货币环境总体稳中偏紧,并且这种状态在2014年将延续。数量工具控制下,大企业贷款具有天然优势。同时,由于利率水平整体较低,小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价格上与大企业的差异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个例子说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坚持审慎原则,仍然把贷款资源配置大幅倾向大中型企业;而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联网金融迅速正发展倒逼银行进行改革。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贷款投向其更有定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成了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净息差收窄的重要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正是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提升定价能力,使得净息差大大高于我国。(2010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7%,远超我国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未建立征信系统,且单笔业务量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费高昂的成本也无法保证贷款的安全,此类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的审慎原则是相悖的。因此,我国银行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需要开拓定价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资产较轻、风险较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而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

供应链金融是指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利用各自优势,整合信息流、物流状况,使信息充分流转,最终形成新增的、低风险的业务合作,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站在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一种业务模式,银行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规避供应链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站在供应链各企业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上个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并维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是由提供贸易融资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自身,以及将贸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有效连接的技术平台提供商组合而成。技术平台的作用是实时提供供应链活动中能够触发融资的信息按钮,比如订单的签发、按进度的阶段性付款、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入库、存货变动、指定货代收据的传递、买方确认发票项下的付款责任等。

在整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帐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们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可能,实际操作中,虽然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银行依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在抵押品价值估算方便、变现能力强的钢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领域,希冀通过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来减轻流动性风险。事实上,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链的业务环节,银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因此,银行应该跳出依靠抵押品来保证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过价值成长判断来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获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业务的直接参与者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该业务,把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业利益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捆绑起来。拥有充分的信息后,银行的利益保障不再仅仅依赖于流动性好的抵押品,从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行业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开。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下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再将该笔贷款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此过程中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1.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向核心企业贷款

2.核心企业向银行申请委托贷款

3.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4.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

5.核心企业掌握上游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并要求上游企业进行应收账款抵押

6.核心企业了解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并要求下游经销商进行货物、单据抵押

如上图所示,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企业资信状况优秀,但本身不需要贷款,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属于轻资产中小企业,不符合贷款要求,但急需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融资,但成本高昂。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参与业务的多方都能受益。

1.银行方面。银行仅仅需要与核心企业发生直接信贷关系,核心企业资信优良,担保充足,各类审批手续简单便捷。虽然贷款的利率低于市场水平,但贷款安全性很高,低于市场的利率部分也能通过委托贷款的手续费得到补偿;

2.核心企业方面。由于核心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并且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状况非常清楚,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可控,通过这笔业务,核心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同时,与上下游的贷款业务加强了多方的联系,强化了合作关系。并且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可以改善其资金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供应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提升其渠道拓展能力,批量进货能力,从而促进核心企业业务的发展,增加企业效益。

3.上下游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规模偏小、风险较高,资金问题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成本非常高。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且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为银行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卫东.a白酒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河海大学mBa毕业论文.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2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单期静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7(4)-0016-05

对于产业链金融,国际与国内金融机构在概念和实践的重点存在差异。国际金融机构着重解决核心企业的问题,而国内金融机构前期突破口是众多的上下游企业,核心企业只是市场营销的中介手段。当前,关于产业链金融,只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还没有具体定义,理论的发展仍有待深入。为较准确地剖析产业链金融,需要对相关定义进行厘定。

一、基础概念框架

(一)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产业链是由产业分工形成,分工越细,产业链条就越长,增值环节就越多,技术越进步可以延伸的环节就越多。上游产业的产出或副产品成为下游产业的投入,产业之间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联形成纵向的产业链条,这就是本文给出的定义。因此,产业链是分工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细分的结果。

一个地区要形成产业竞争力,应占据产业链上的相对有利位置或关键节点,在合理的限度范围内适当延伸产业链。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综合体现在特色产品,由特色产品形成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向原材料延伸,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行业延伸,形成有机产业链。重视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重点发展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发展在产业链上起关键作用,且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控制力和较大影响力的环节,或者是产业链上增值能力较强、增值幅度较大的环节。发展产业链,首先要着眼于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同样也要注重关键节点的发展。

因此,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依据特定逻辑和时空布局客观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用来分析产业发展的宏观走势。价值链是把企业生产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是用来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供应链是指商品传递到消费者前的各种业务活动的连接,侧重从供给角度考察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所以产业链是客观的,没有供应关系就没有供应链。

(二)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支持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是选准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是支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然后形成复合产业集群。金融支持有机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要找准并重点支持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和产业链延伸中的瓶颈节点,支持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使骨干企业融资有保障,其上下游企业资金充足,从而带动金融服务领域和增值链条的延伸。

由上可知,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有根本区别的。产业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一切金融服务,而供应链金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来看待供应链中的资金融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产业链金融概念,本文认为产业链金融就是以实力强大的企业为核心,用合理的资本运作手段,把产业链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产业竞争能力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集群的资金融资活动。

(三)产业链金融的涵义

产业链金融不仅为核心企业的各种资金需求提供融资,还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链金融通常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产业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把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连成一体,把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与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与最终消费者有机连成一片,给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二是突破了传统的融资风险承担模式。该模式将单个企业独立承担风险的模式,优化为产业链整条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可以有效分散系统性风险。三是促进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可以有效解决产业链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提供生产效率和推动整条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

从产业链金融角度看,产业链金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服务达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的目的。同时,产业链内包含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物流按照供应关系正向流动;资金流按照供应关系逆向流动;信息流在供应关系中双向流动。

因此,本文把产业链金融的涵义总结为: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提供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安排,为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各个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此促进整条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融资模式。

二、产业链金融模型

(一)模型概述

根据基础概念,产业链金融一般包括融资对象、参与者和杠杆率,融资对象主要是固定资产、营运资金,参与者是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杠杆的融资维度是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规模。在产业链金融中,得益于产业链金融的内部信息,产业链内部的投资收益率相对比外部投资风险低,因此,产业链金融存在内部(知情者)与外部(局外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能传达到外部或者与外部的沟通成本较高。

模型主要包括两大参与者,产业链内部和(外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提供给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利率不同,因为它们的风险状况不同。在产业链中,投资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两家公司之一进行投资,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在投资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融资机构、能够获取的融资率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可得情况。

假设有一个借贷公司B(上下游企业)投资一个项目p,具有充分的项目信息,清楚项目将来的发展情况和回报率rproject,而且假设公司B自己没有资金,只有完全从外来投资者K(金融市场)或产业链内部a(核心企业)融资。

该产业链金融模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因为外部投资者与产业链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产业链内部企业a拥有投资该项目的信息(至少部分)关于项目p的将来信息。因此a(核心企业)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成功概率p(0

为项目p融资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对于项目p,a比K拥有更多的信息,但少于B拥有的信息,或者说,对于项目p,K是产业链的局外人,B是内部人,a是部分内部人。

基本的模型仅是单期静态融资模型,时间从t0到t1,项目收益是确定的,所有的债务需要还清。这里还需要研究,在决定投资时,在什么条件下产业链金融融资会发生,即B投资项目p时不会向金融市场K融资,而是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同时,还需要解决在什么样的投资回报率下核心企业a愿意为产业链金融进行融资。

(二)无信息成本的单期静态模型

三、产业链金融的扩展模型

图1所述的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表明,上下游企业B投资项目p时,只有通过产业链融资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时都有利时,上下游企业B才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而不通过金融市场K进行融资。在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中,金融市场K只对核心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再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起到关键作用。这与现代产业链金融“是为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提供的有关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安排”的含义有所偏差。为此,本课题对产业链金融的简要模型进行了拓展,如图2所示。

图2中的扩展模型表明,金融市场K通过产业链金融的融资功能,将处于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的企业a和上下游企业B连成一个整体,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实行信用捆绑,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的资信为出发点,为各节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为提高整条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对产业链金融模型的进一步阐释

从模型来看,产业链金融可以部分克服金融市场与产业链各方寻求融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在扩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型中,上下游企业B直接从金融市场融资的成本较高,而且现实中存在缺少的合格抵质押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行的融资渠道可以选择:一是上下游企业B从核心企业a那里取得融资,相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核心企业a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的信息掌握较多,降低了核心企业a与上下游企业B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上下游企业B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从核心企业a获取资金,融资难度降低。二是上下游企业B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从金融市场K取得融资。在这两种产业链融资方式中,金融市场K依靠核心企业能够降低对产业链融资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a能够得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的较多信息,可以及时掌握上下游企业B的发展动向,对资金的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有了核心企业a的信用担保,减少了融资违约的可能性,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三是从金融中介的角度来看,相对上下游企业B,由于能够掌握核心企业a较多的信息,而且a合格的抵质押物较多,对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相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来说,或者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对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从整个产业链金融来说,在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的情况下,产业链金融能够较好的解决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融通问题。

总之,产业链金融融资灵活,能为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于产业链金融涉及行业较多,不同行业资金需求特点各异,且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在产业链金融服务中,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满足产业链发展的资金需求,产业链金融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有效验证。

参考文献

[1]Basu,p.andnair,S.K..Supplychainfinanceenabledearlypay.unlockingtrappedvalueinB2Blogist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Systemsandmanagement,2012.Vol.12no.3.

[2]Davida.wuttke,ConstantinBlome,michaelHenke.Focusingthefinancialflowofsupplychain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financialsupplychainmanagement[J].int.J.productioneconomics,2013.Vol145.

[3]洪崎.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4,(1):43-45。

[4]王稳妮,李子成.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与创新[J].宏观经济研究,2015,(3):64-66。

[5]张传良,刘祥东.产业链金融信托业务模式与产品设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4):90-95。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3

作者简介:潘英丽,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特殊方式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跨国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差异分析,系统阐述金融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作用;最后给出几点分析结论。

关键词:人力资源;金融发展;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14-04

一、金融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

1、金融业的发展以市场信用为基础,而市场信用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主体的职业操守成为市场信用的思想文化基础。

就以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借贷业务而言,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信的一方(即债权人)对于受信一方(即债务人)的偿债意愿和能力的信任为前提条件的。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取决于银行对其债务人信用状况的把握,以及由此决定的其自身的信用状况。此外,无论是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投资银行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公司之间、基金受益人与各类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管理公司之间、投资顾问与投资咨询服务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委托关系。委托问题核心在于相关人对合约实施的承诺是否可信任。金融交易合约的有效实施,证明此前承诺的可信任性,这种信任的不断积累构成各类金融机构的声誉,而后者是其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金融机构的信誉则是通过其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体现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操守是金融机构信誉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2、金融交易大都是涉及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跨时期交易,未来不确定性是其本质特征,在不稳定的复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是金融交易及金融机构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金融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度增长。国际汇率制度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资本账户的开放、石油美元的巨大积累以及在全球范围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规模急剧增长,现代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引入又使这种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幅度上升。于是全球范围内汇率、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长。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而言,不仅金融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面对不确定复杂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而且众多面向市场的业务人员也天天面临极为复杂的决策问题。金融交易成功与否取决于交易者的综合素质与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这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驾驭市场的经验与能力。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外,城市生活费用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也对金融机构能否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产生影响。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需要门类齐全的、数量充足的、能适应环境莫测变化的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金融人才。因为优秀人才相对充裕的供应已经成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落户的最重要因素,而跨国金融机构在本地的集群发展才赋予了这一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3、金融领域的高新技术以金融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为载体,拥有了优秀人力,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

在现代金融业中,高新技术更多地体现为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组合需求为特征的技巧或技艺,它以具有深厚人力资本含量的专业人才为载体。无论是面对行业内竞争的金融机构,还是面对全球竞争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优秀人才,也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反之,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技术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丧失。然而,从一个国家的社会角度看,人才的流动具有先进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效应,具有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对政府而言,需要研究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如何化大力气引进国外的优秀金融人才,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二是如何设立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既激励金融机构内部的人才培育,又促进人才在不同金融机构和不同金融领域的合理流动。

4、现代服务企业的业务发展或市场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所拥有的客户关系以及更广义的社会关系。

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人际关系历来是企业拓展业务和市场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例如投资银行获取ipo项目,商业银行获得大额存款客户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以往积累的社会关系,或者需要他们去建立新的业务关系。事实上,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强了人际关系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拥有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拥有并能不断营造良好客户关系或人际关系的人才,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最稀缺的人才。

5、人才强国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强盛的客观趋势,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

在全球化环境中,国家的竞争以人才竞争为基础,以人才和跨国企业高度集群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为载体。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竞争战略中的核心战略。

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本卷入全球金融的竞技场。在这复杂的全球金融竞争中,部分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金融危机,部分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陷入破产。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资本,凭借其人才与技术优势,迅速壮大起来。因此,无论是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还是宏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和调控,有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撑的人才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和金融机构在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已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二、金融人力资源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的微观与宏观佐证

金融人才在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找到佐证。

1、微观佐证:金融机构与制造业成本结构差异体现出金融人力资源的特殊重要性。

我们首先从跨国企业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比较中可看出人力资源对金融业的特殊重要性。

从美国跨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其2004-2006年工资总额是其经营成本的68-71%,净利润的175-212%(表1列出各跨国金融机构与制造商2006年的数据)。美国其他投资银行的成本结构也大致相同。高盛也曾对公司内部资源按重要性排序,人力资源被排在第一位。其资源的重要性依次为:人力资源、公司声誉、现金、可交易证券、办公场所与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我们在表1中也列出部分跨国企业的数据。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比,跨国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重要低得多。就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例来言,证券行业最高,商业银行次之,制造业最低。

表1:跨国金融机构与跨国企业工资占经营费用和利润的比例

资料来源:金融机构年度财务报告,及Reuter。注:前3家为投资银行,后5家为商业银行,最后7家为制造企业。

按照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市场定价规律,工资和利润的相对水平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或两者对产出的贡献决定的。反映了劳动力及其所承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在表1的8家金融机构中,2006年工资占净利润的比例在0.84-2.13之间。表内除了较为异常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之外的6家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利润比例则在45.7%-217%之间。表1中8家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比例的算术平均值是1.5,而7家制造企业中扣除异常的克莱斯勒后所得到的平均数是1.43,也就是在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中,工资总额大都相当于净利润的1.4-1.5倍。两类行业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就资源稀缺性与重要性而言,人力资源对产出的贡献是资本的1.5倍。换言之,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只相当于人力资源的2/3。

表2列出了中国部分上市和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和利润的比例。表2所列的10家上市金融机构(6家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工资占经营成本比例的算术平均值已达0.414,超过了表1所列8家跨国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算术平均比例0.3745。相比较,表中注册地为上海的五家未上市证券公司其工资占经营成本的算术平均比例为0.254,仅相当于上市金融机构工资占比的61%。由此可见,上市金融机构由于股份制改革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因素,在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已引入市场机制和国际参照系,工资水平的调整已经较充分地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但是由于国内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流动性偏低,特别是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人员流出十分不易,因此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从而使工资占比在较短时期内即超过了国际水平。相比较,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地方国资背景,使它们在用人制度和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仍受到较多的行政管制和公务员工资系列作为参照系所产生的限制。

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的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较低。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人力资源的生产率特别高。这里有中国金融业的垄断性质和2006年股票市场出现牛市行情等特殊原因。我们发现政府税收不论在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企业占利润的比例都相当高。如果将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加,其占利润的比例通常会在100%-150%之间。由于中国金融业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所在行业仍属政府特许经营产业,具有垄断性质,其利润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垄断利润或特许权价值。政府通过税收将其取走,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从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角度看,目前劳动(包括人力资本)收入占比过低、资本利润及政府税收占比过高是极不合理的。因为对一国产出和国民福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而言,最重要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相比较,我国储蓄率不断升高,流动性严重过剩,资本总量上并不稀缺,其社会边际生产率也必定是递减的。但是由于人才、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已导致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在政治民主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可支配资源和税收占比的增长,也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福利的相应增长。考虑到人才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确定环境中的特殊重要性,降低税率并按人力资本含量扩大高效劳动的收入占比,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为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表22006年国内部分上市与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比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与未上市证券公司内部网上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

2、宏观佐证:人力资源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竞争力因素

伦敦市政厅2005年11月公布了一份题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地位》的研究报告,将优秀人才放到了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最为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之首位。该项研究以对国际金融界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和监管者的网上调查为基础进行的,其目的是评估伦敦、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对排名。报告根据被调查者的评分,排列出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详见表3)。由于被调查者都是全球范围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顶尖人才,他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其权威性是无须赘述的。金融人才在这个按重要性排列的次序中名列第一。可见,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表3对金融中心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

资料来源:Z.YenLimited,theCompetitivepositionofLondonasaGlobalFinancialCentre,CorporationofLondon,november,2005

三、简要的结论

金融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看,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则比人力资源的数量重要的多。但是,人力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越是高层次人才,其拥有的流动性就越大;因此从全球视角看的国家和地区、从全国视角看的城市或区域,或从微观层面看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人才的集聚才是人力资源开发更具核心意义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国家之间,金融城市之间,或是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竞争的实质是金融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用人制度优越性的竞争。创建人尽其才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是金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

政府在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方面,需要从两方面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人力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一是可通过户籍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与放权管制,促进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并通过政府公共的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人才信息交流网络的建设,提高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并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形成。二是加快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的股份制、股权激励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从健全金融人才市场的微观主体层面促进人才市场定价机制和调节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中译本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4

一、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热情一直很高。如2005年1月到4月,通过增发新股方式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宝钢股份,增发a股50亿股;浦发银行,增发a股7亿股;申能股份,增发a股2亿股;新兴铸管,增发a股12亿股等。通过发行可转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招商地产,发行可转债165亿元;韶钢松山,发行可转债1538亿元。仅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就突破了200亿元。

理论上,大量的再融资资金流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企业应愈来愈强盛。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并未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滥用再融资资金,致使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闲置浪费,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过再融资的645家上市公司中,先后有59家戴上St帽子,有55家年底出现亏损;而且,融资金额在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再融资后出现显著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值。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再融资目的不明确。我国上市公司非常“珍惜”再融资资格,只要具备了再融资条件就绝不舍弃,即使在资金用途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有的上市公司事先并未确定投资计划,有的虽已确立拟投资项目,但并未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充分论证。为了充分利用再融资资格,上市公司会为只需投入1000万的项目募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等再融资资金到位后,大量资金因缺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被闲置,有的成为长期银行存款,有的被投资于国债,有的用于委托理财,有的被匆忙投资于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项目。如电广传媒的国际会展中心累计投资达7亿元之多,每年亏损数千万元,并逐年增长,短期内很难扭转巨额亏损的局面。上市公司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还大举融资,说明公司资金运作能力差。这种为了圈钱而圈钱的畸形再融资行为不仅滥用了投资者的信任,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二)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投资项目的选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差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上市公司只看到产品眼前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味追求生产规模扩张,将再融资资金投资于原有产业上的原有产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当新项目投入运营时,所生产的产品已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巨额投资带给企业的是长久难以弥补的亏损。如四川长虹于1997年配股募集资金229892万元,用于扩大大屏幕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主要项目“红太阳一号”工程投入资金达127468万元,目标是到1999年彩电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这次纯规模扩张性投资使四川长虹很快陷入财务困境,大量彩电库存积压,公司被迫于1998年4月、1999年4月、2000年5月、2001年2月四次大幅度降价倾销,使彩电行业迅速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2%~3%。显然,除了行业竞争因素的影响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失当,加速企业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和技术改造项目,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实现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三)再融资资金转移。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是通过母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后,将剩余优良资产包装上市的。只拥有不良资产的母公司经营艰难,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而被母公司精心包装出来的上市公司自然有责任“资助”母公司。于是,上市公司便成了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圈钱的工具。再融资资金到账后,上市公司并未按照融资说明中所承诺的,将资金投入到所谓的项目中去,而是将资金有计划地转移到母公司名下,以弥补母公司巨大的亏空。这样,再融资募集到的资金自然无法产生实质性经济效益。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核心能力的培育

所谓能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竞争力则是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能力,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竞争力和能力代表了企业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1980年,普劳哈拉德(prahalad)和哈梅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的特殊能力,独特性和价值优越性是其突出特征。如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产品创新能力,特别是产品小型化能力;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断开发更新更强操作平台;海尔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核心能力能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的源泉。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等资本运营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价值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再融资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其核心能力:

(一)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捷径。企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自身的积累,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形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超常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再融资也就成为企业资产重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J·斯蒂格勒在研究美国著名大企业发展的特点后发现,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应用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如l998年7月3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以43亿马克(约合246亿美元)的价格签约收购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实现了强弱联合。这笔交易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拥有了劳斯莱斯公司创造的、同行难以企及的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汽车的驱动力、减噪和安全舒适性方面,大大缩短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开发周期,压缩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时间,而且轻松赢得了劳斯莱斯的声誉,企业竞争力迅速得到提升。国内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也举不胜举,如从2006年1月开始,中国铝业紧紧围绕其“一体化”和“大有色”战略目标展开一系列并购活动,先后共出资54亿元收购包括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内的铜业企业,斥资约20亿元收购或参股河南中迈、抚顺铝业、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华宇铝电、华西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等8家铝业企业。通过并购,中国铝业强化了主业,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业生产链,并向铝业之外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大规模扩张,使其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又如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于2006年1月以4亿欧元全资收购世界第二大蛋氨酸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2006年10月,又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取得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专利技术、生产装置和销售渠道等。并购之后,蓝星集团有机硅单体年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跻身为世界第三。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条件。但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科技创新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技术或产品开发,开发成功后,还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企业如果缺乏资金,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如2004年在中关村引发热议的“胡晖现象”,就证明了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强烈需求。留美博士胡晖于2002年6月回国创业,在中关村投资15万美元创办海纳维盛公司,开发出国际领先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之后多方寻求投资者开拓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公司因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濒临倒闭。2004年2月,胡晖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威泰尔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由此,海纳维盛公司起死回生,拥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同时也使该项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胡晖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两年内增值120倍,创造了国内企业高增长的奇迹。应该说,这个奇迹是科技创新和企业成功再融资共同创造的。再融资资金挽救了胡晖的公司和他的新技术。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投资项目选择上,能选择像胡晖公司这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仅内部提高上市公司本身的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避免我国的优势技术流失海外。

(三)塑造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广告策划人,曾获全国电视广告银奖的李光斗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如奥康集团2003年投资10亿元巨资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并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合作,开创出我国制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模式,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为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基础。2006年1月23日,英博啤酒集团宣布收购福建省最大啤酒企业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额达5886亿元,预计全部收购将于2007年底完成。此次交易完成后,英博啤酒集团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商之一,并形成从华东到华南完整的市场版图。英博对雪津的收购,意味着啤酒市场又一轮品牌整合将逐渐展开。我国很多企业,如海尔、恒源祥、格兰仕等,都曾花大力气塑造品牌形象,并且实现了以无形资产调动有形资产的效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当然,一个著名品牌的产生通常需要大范围的持续广告宣传和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然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过程,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培育出来。丰田、海尔、SonY等企业都是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培育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美]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J·弗雷德·威斯顿:《并购的艺术融资与再融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费明胜、水家耀:《核心能力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光斗:《品牌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艾丰:《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

[6]宗庆后:《企业持续增长的秘密》,《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第10期。

[7]向晖等:《a股市场再融资使用效率研究》,《证券时报》2001年10月27日。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

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的98%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85%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对于我们国家的GDp的贡献率在60%以上,50%的税收来源于它,所以中小企业不管是对就业还是创新,还是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的。然而,诸多因素却遏制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难题就是融资难问题,它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速度受到制约。鉴于此,客观分析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将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目前,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大型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虽然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二板市场的股票上市规则以及相对主板市场的最低资本有所减低,但是若企业的发展在可预见的几年内预测没有投资回报,就很难吸引投资者,股市的发展也会受挫。另外二板市场要求高标准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接受的条件。

(二)民间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中小企业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根据银监会的测算,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型企业,大型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为20%。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抵押的资产有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所以取得银行贷款难;另外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但是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

二、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供应链融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深圳发展银行将其描述为“1+n”模式。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成为其中的核心“1”,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便是“n”,它们往往难以从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十分紧张,这种资金链的不均衡很容易导致整条供应链也随之出现失衡。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全方位地为链条上“n”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由此可见,供应链融资理念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它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切合产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既规避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扰,又延伸了金融机构的纵深服务,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

(二)供应链融资构成要素

与其他融资模式的构成要素不同,供应链融资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融资企业以及核心企业四方因素。金融机构泛指能够提供贷款的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它们在供应链融资服务是直接授信者;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协调者,一方面搭建银企间合作的桥梁,它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信用担保服务,另一方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监管、拍卖等);中小融资企业是供应链融资服务的需求者,主要是供应链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它们通过动产质押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或核心企业担保等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指在供应链中规模大、实力强,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产生较大影响的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核心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相关的担保。

(三)供应链融资模式

1.保兑仓融资服务模式。在产业供应链中处于下游的企业为了企业持续经营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等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保兑仓业务,是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融资企业)和银行三方进行合作,银行为下游制造商向上游供应厂商购买货物提供授信支持,并根据制造商提前还款或补存提货保证金的状况开具提货通知书通知供应商发货,供应商凭提货通知书向制造商发货的一项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融资企业)和银行参与外,还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融资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因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2.融通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属于存货动产质押,是指融资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员的行为。融资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时,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企业质押物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并向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协助银行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向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将以前银行不接受的动产抵押变为可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架设银行与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新桥梁。

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该模式是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以对下游的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为凭证,将其向商业银行质押或转让,而银行为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授信业务。在应收账款融资中,参与主体有中小企业(债权方)、核心企业(债务方)和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4.三种融资模式比较。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在具体运用和操作的过程中是存在差异的,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融资活动,具体如下表所示:

三种模式的差异点

三、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虽然相比政府担保和行政命令,供应链融资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供应链融资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万能灵药”,其本身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一)核心企业风险扩大

由于供应链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最大的金融利益会向核心企业集中,但其实风险也相对集中了。因为如果供应链的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那么,其影响会非常迅速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而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受到最大影响。所以,这对其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特别是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和资金管理体系,而供应链金融往往会对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的金融灾难。

(二)市场风险问题

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作为贷款收回的最后防线的授信支持性资产多为动产,且根据供应链所属行业不同,动产种类也很多。这些动产的价格随市场供需的变化而波动,一旦贷款的收回需要将这些资产变现,而价格处在低谷,就给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市场风险。这种以动产为保障的信贷模式的市场风险在整体业务风险中所占比例也较高。

(三)对于银行开发产品以及风险管理水平要求高

由于供应链融资提供的服务更加多样化,而且客户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因此,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信息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同时企业各部门考虑重点不同,也会为银行的工作带来各种阻碍。特别是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企业销售部门希望能增加销量,决策部门则要求保证现金流周转速度,资金管理部门则希望能保证安全性,这要求银行能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和服务。

四、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融资的建议

(一)稳步推进供应链融资

由于供应链融资对于银行属于一项新业务,所以不能急于求成应先在供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好、银行合作度高的几个行业进行尝试,根据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抓住核心企业,针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应重点开拓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兑仓等产品,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应重点开拓动产和仓单质押等产品。

(二)对第三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封闭运行

物流公司能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信息、仓储和物流等服务,帮助银行控制物流,企业的动产由银行认可的物流公司监管,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企业的应收款指定账户开在银行,付款企业配合银行将采购款汇入指定账户;银行在给整个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亦会掌握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营信息,减少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以核心企业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

在产品设计中要从核心企业入手,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或者为其上游的原料供货商提供贷款,或者向其下游的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这一轮辐射之后,再以这些核心企业为出发点,编织供应链融资网络,体现“横到边、竖到底”的纵深服务。

(四)要把握“自偿性”原则

通过基于单证、发票或采用动产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方法,使企业做到“借一笔、完一单、还一笔”,自贷自偿,降低银行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冯静生.《供应链金融:优势、风险及建议》.《区域金融研究》,2009(2).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6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社会变革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经济转型期,科技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双核驱动力作用已初见端倪,但科技金融在探索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而最根本的就在于科技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业界对于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与实施途径观点尚不统一。

1.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不明确

根据国际成功经验,经济体财富创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三个维度。区别于单纯依靠市场维度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效率,但对于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是金融创新方面,观点不一。

2.科技金融工作的实施途径不统一

对于科技金融的创新工作的开展,在推进科技金融创新的具体负责部门、主要内容上也存在一些争论。

3.多方分歧源于科技金融体制的不完善

事实上,在我国科技金融的本质并没有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其根本是缺少一个完善的科技金融体制。对于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还是金融工作的界定不明确,组织管理执行机构主体定位含糊,缺少推动科技金融的统一载体。具体而言,科技与金融分离成两个相对封闭的运作系统,各自根据本系统的规则进行条条管理、块块运作,并未形成合力。科技和金融分别是各自系统的一个功能组成部分,各行其是,并没有被放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定位。可见阻碍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力量分散,需要建立一个以专业性质的商业银行为核心的新体制。

构建科技商业银行的要点

1.科技银行从体制上解困科技金融发展障碍

(1)科技银行界定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界定不清是制约科技金融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以科技工作为重还是以金融工作为重,科技金融的深化发展都不可顾此失彼。而科技商业银行的建立将集中科技金融的事权与财权为一体,以金融资本引导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产业升级,以科技研发提高金融运作效率,助推金融资本与金融安全工作的升级。科技商业银行是将科技与金融有效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向多元化和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

(2)科技银行担当科技金融工作的负责部门。因为对科技金融内涵与外延认识上的不统一,科技金融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尚未明确界定。由科技部门负责的科技金融工作在政策指令指导上效果较强,而在科技资金的引导与支持上略显不足;如若仅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负责,在政策执行的力度与效果上又略有缺失。科技商业银行除了承担基本金融服务职能以外,兼具政策代行职能,实现了科技金融工作金融性与政策性的统一。

(3)科技银行囊括科技金融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具有高成长、高风险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商业银行是以科技企业为主要客户群,对市场与客户进行细分,在组织体系上,设立专司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部门,在管理方式上,建立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政策,金融业务流程、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在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向多元化和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创新金融工具,落实金融政策,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2.科技商业银行主要特征的判断

科技商业银行在组织形式上与一般商业银行保持一致,在内在属性上又具备一般专营机构的“专营”性质。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

(1)以服务科技型企业为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环境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科技银行以服务科技型企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产业化升级为市场定位,这就决定了科技商业银行在客户结构以及产品结构上的特殊性。首先,客户结构体现商业银行的性质及市场定位,以科技型企业为主的客户结构是科技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次,产品是商业银行实现市场定位的主要手段,产品结构体现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与收入结构。构建适应科技产业金融发展需求的产品体系,开展除涵盖各类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外,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宽泛的科技金融服务是科技银行在同质化竞争中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2)履行投融资服务的基本职能。无论科技与金融以何种方式相结合,利用银行功能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履行投融资服务仍是科技银行的基本职能。利用科技金融在信贷政策上的优惠政策,以“科技银行+政府+创投机构+担保公司+科技型企业”模式联合多方力量以互信担保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准入门槛和融资成本。同时专门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评估、市场分析、交易、信用评估、资本市场服务等相关的基础,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科技金融发展的需要。

(3)创新科技产品储存与转化职能。区别于传统的金融产品,科技金融产品的储存与转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大部分金融机构对高科技型金融产品的尝试与运用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甚至不愿意涉及。科技银行的优越性就集中于不断对科技产品的储存与转化,开发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担保融资、企业债券、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创新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阶段提供适应性科技金融产品支持和服务。

3.科技商业银行建设的可选方式

(1)对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功能性改造。发展水平较高、管理较为完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根据银行自身的特色进行彻底地功能性改造,建立完整、灵活的科技金融业务与管理系统;通过成立专门的科技研发队伍贯彻科技银行思想与意图,但投入成本大。此外,因为建立在原有的组织框架之内,容易受自身固有思想的约束,即便是引入科技金融理念其效果也略显不足。

(2)对全国性的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合并与重组。通过改造全国性的中小商业银行的方式建立科技银行,主要是以特色“科技分支行”出发,将全国范围内的具有科技银行属性的中小商业银行或分支行合并重组,嫁接科技金融组织模式与产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科技金融的核心业务系统直接以已有的科技产品为重点,分期分阶段地拓展到其他科技金融产品与应用系统。这种模式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对于直接转嫁的科技金融产品是否能适应各地金融环境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3)对个性化科技银行进行新发组建。这种模式下的科技银行就是直接引入当前先进的理念与思想,结合商业银行建立的基本要求以及服务科技企业为市场定位,从银行战略层面进行科技金融的植入。利用信息技术快速适应科技企业作为核心客户群体的市场需求,在网点规模无法与大银行相对抗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优势,从成本、风险与灵活性等方面规划科技金融信息系统建设,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金融产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科技金融业务的全新升级。

以上各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最根本的市场定位与核心客户选择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技金融范畴的界定必须清楚,因为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是以政府投入和金融资本投入支持创业的活动,要严格区分参与资金性质,实施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账管理。

构建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

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关键在于构建一个集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为一体,由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集中参与,覆盖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全过程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性、创新性体系安排,以期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创新链条的双向融合。具体的科技金融体系架构是:

1.在以科技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下,科技商业银行主要职责如下:第一,直接接触高新技术企业,为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与产品营销,建立集科技金融融资担保、保险服务、风险管理体系为一体的科技金融管理机制。第二,在科技金融筹备初期,科技银行要充分挖掘储蓄系统为科技企业筹资,发挥政策代行功能。第三,由科技银行支持的风险投资。尤其是在我国科技金融探索期,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银行联合证券公司投资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为科技研发提供包含融资、科技金融管理与技术评价等服务。

2.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中,高新技术企业则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断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加企业财务和运营情况的透明度;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以及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产品、产业创新和突破。

3.政府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对高新科技企业提供直接性资金投入、财政性资金补贴、政策性风险担保、优惠税收政策等科技金融辅助工作,充分发挥在科技金融市场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借鉴美国发展科技产业的经验,政府配合以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风险资本和长期资本直接投资。同时,由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局,提供担保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解决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难的困难。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7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其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是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本质上,供应链融资是贸易融资的延伸和深化。同传统贸易融资相同,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服务体系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资金。但是,供应链融资突破了买卖双方由于贸易形成的贸易关系的局限,使融资活动形成一条贯穿供货商、核心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高速公路,从而使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供应链中资金的利用效率,供应链金融的目的就是为供应链各方提供一种多赢的高效融资解决方案。物流企业参与了供应链交易的整个过程,掌握较多供应链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参与主体带来多赢的局面。首先,商业银行可以拓展业务范围,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集群;其次,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来获取融资,缓解流动资金压力,继续扩大生产,节省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核心企业只要提供信用担保,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成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加入这条供应链。

当前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一点对全国、属地化办理和集中处理模式。“一点”是指以某一核心主体为中心,“全国”是指位于核心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上小游的中小企业。这种模式主要是核心企业提供其供应链企业名单,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信用支持,然后以核心企业为起点,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展到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众多中小企业。属地化办理模式强调供应链企业营销的营销主体是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属地行。其特点是总行统筹,属地行办理,核心企业所在地行配合营销。集中办理模式是由属地行发起,核心企业所在行配合,有统一的中心部门处理。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统一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部门,如民生银行的贸易金融部,统筹供应链融资和贸易融资业务的运营和拓展。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产品中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供应链金融同样具有传统的金融风险特征,仍然具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监管方的管理风险。关于信用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供应链金融是以贸易的自偿性和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为基础进行授信的,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违约风险,但是仍然有其他风险因素可能造成借款企业违约,给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由于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对于市场预测缺乏一定的分析,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有时候会出现盲目生产、盲目投资的现象。一旦市场风向发生转变,那么中小微企业可能会出现破产的状况,有些中小微企业主会选择逃债,留给银行的是空壳的公司。对于市场风险,一旦发生逾期未还贷款的情况时,企业资产的变现价格就可能和当初作为抵押、担保时的价格不等,若是此时价格处于低谷期,就无法弥补银行的损失了,这就是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风险,可能引发动产变现价值的缩水,无法足额偿还或者不能偿还债务,形成坏账。而对于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的过程包括:产品设计、信用调查、授信审批、出账、贷后管理和贷款回收等,每一个操作环节上发生偏差,都有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供应链融资的核心部分就是有效控制授信支持型资产,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实质上这一做法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转移,降低了信用风险的发生,增大了操作风险的概率,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远大于传统的授信业务。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是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主要是资产支持型信贷业务,因此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过程中,动产担保物权的归属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开展这类业务的安全性,但我国国内相关法律制度关于动产担保物权的方面内容模糊,可操作性差,由此带来了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监管风险,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只有近二十年,物流市场上以民营企业居多,存在着公司规模小、操作不规范、监管人员素质低的问题。监管公司对抵质押物的审核不严、管理不善等行为,易导致存货价值低于融资金额,一旦发生贷款企业逾期不还的状况,存货价值难以弥补银行的损失。因此,监管公司的管理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首先应当营造适宜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供应链金融的制度环境:完善关于动产的保护法律,我国应尽快修订原有法律中不适宜实际操作的条款,根据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制定详细具体的法律法规;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行业规范,建立供应链金融的准入系统,对于金融机构、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行业规范,这样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杜绝一些商业银行采用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加快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建设,提升供应链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的服务水平。其次应当优化供应链金融行为主体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的管理:。一方面,核心企业不应该凭借自己在供应链上的强势地位,在交易价格、付款方式、销售指标等方面挤压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将中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转移到自己企业中来。并且核心企业还应该积极发挥供应链中核心地位的作用,可以给与供应链成员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涨跌价补偿、品牌支持、订单保证等等,来增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供应链融资的授信风险。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应该严格管理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并建立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准入和退出制度,为商业银行筛选出良好的合作对象,并在贷款定期向商业银行有关授信人的相关信息。最后应当选择良好的合作监管方式,应建立物流合作监管方的评估体系,严格筛选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那些经营管理能力强、合作意愿强、具有一定偿付能力的合作监管方,商业银行可以将固定经营场所、经营规模、商誉、责任意识、硬件设施等因素纳入合作监管方的评估体系,以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8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观念是在1990年G•K普拉哈德和G•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发表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是指一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时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不是单靠某些优势就能实现的,比如优秀的团队、核心的技术、娴熟的资本运作等等。因为这些优势也会被竞争对手不断模仿甚至超越。那么我们靠什么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呢?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经营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源泉。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持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工商银行只有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与对手的较量中获胜,从而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什么是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打造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两个问题一直让很多工行人思索着。2006年10月27日改制后的工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06年,工行在贷款余额增长10.4%、资产余额增长16.3%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截至2006年末,工行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于亚洲最大、全球前三大上市银行。

外资不断地进入我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相对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体制优良、业务发展迅猛的的外资银行,工行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仍以传统的存贷款利差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核心竞争力远远无法达到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标准。工行的优势地位也渐渐危机四伏,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打响。通过与国外发达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工行与之相比的差距还有一定的距离:

优势:改制上市后的工行,不断在壮大其业务规模、并向全球扩展,无论从技术还是业务来说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双率的下降,资本的提升,都标志着工行的成熟。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能保持1100多亿的盈利能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6月底,在全球市值最大的15家银行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位居前三位,其市值均超过2150亿美元,而中国工商银行位次为第四位。而到今年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以2570亿美元市值高居榜首。

劣势:西方发达商业银行历史悠久,资本运作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他们在业务创新、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相对于次,工行的很多业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缺少独具品牌特色而又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并赶超的创新产品。

机会:此次金融危机,让工行等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也遭受一定损失,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深陷泥潭的时候,国内在政府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下,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金融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借着此次危机,工行不仅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吸取华尔街的教训,在全球化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威胁:尽管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美欧银行的实力尚存。短短一年时间,多家西方大银行就开始实现了盈利,业务也开始逐渐恢复上升,工行号称最赚钱的银行,但并不是最会赚钱的银行,也不是人均赚钱最多的银行。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工行仍有一定的差距。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金融陷入了一场混乱之中。在全球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大洋彼岸的中国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多家银行深陷其中,一度造成了中国股市的连锁反映。在此次危机中,外资银行由于受国外的母银行拖累,在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品牌信誉危机。这场袭击全球的金融危机,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观念以及对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的盲目崇拜。面对一个一个金融神化的破灭,人们开始反思,究竟怎样的模式才是最适合金融市场的,怎样的路才是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的?蝴蝶效应虽然给工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重新洗牌的世界金融格局也为工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9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上海转型的突破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2009年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和立法支撑,一系列金融创新之举可望启动。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思路。“一个核心”就是以市场建设为核心,“两个重点”则是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和进一步完善上海金融发展生存环境。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指出,可以尝试的内容包括银行积极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试点、推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等等。此外,由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杨定华共同牵头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经多轮征求意见已提请市人大审议,最快可望今年上半年出台。

对于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上海已经准备良久,最近进度则在进一步加快。“不久就会有一些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明确回答。”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下称“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媒体通报会上表示。

去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内普遍认为,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也能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方星海表示,上海方面正在紧密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强有力地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使上海率先成为开展该业务的地区。

对于并购贷款,方星海表示,需要各家银行自行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银监会批准。上海已有银行签署了一些意向协议,只要细则得以获批,就可落实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不过方星海透露,目前尚无银行提交的实施细则获得批准。

而对于离岸业务,方星海则说:“随着未来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开展,将给如何在中国环境下做离岸业务带来一些新的变化,目前还在深入探讨之中。”

虽然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国内推出的步伐却并未受阻,方星海表示,会由上海浦东新区牵头,在2009年推出Reits。

在前不久闭幕的浦东新区“两会”上,瑛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瑛明提交了《关于争取率先列入Reits试点地区,以解决浦东新区未来发展所需资金缺口的建议》议案。新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新的一年里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新区有关部门表示,这其中存在相当一部分资金缺口。而借助Reits,就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部分资金需求。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媒体通报会上,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还表示,尽管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上海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仍然巩固了其在2007年形成的国际地位,在许多方面还有所提高。

根据金融办提供的数据,2008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30.9%。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27.18万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18.04万亿元,继续位列世界第七、亚太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去年的股票融资额为2238.2亿元,位列全球第八,其中ipo融资额733.5亿元,位列全球第三、亚太第一。

此外,去年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成交额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54.7%;截至2008年底,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余额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6.9%,位列全球第六。而去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2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8%,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8983亿元,同比增长184.3%。

金融市场的核心篇10

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概念予以界定,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运行模式,而不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简单延伸。在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之后,进一步得到结论:互联网金融会使得我国金融体系重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金融体系;数据挖掘;交易成本

1互联网金融内涵

人类的生活方式因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是全方位的,现在互联网已经开始深入到经济的核心领域——金融。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

最早的互联网金融形态是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即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捷和广度实现其金融功能,这个时候的互联网金融形态仍然是传统金融所主导的,客户仍然是来自传统渠道,传统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对其提供金融服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乃至手机银行都可以属于这个范畴,这些金融形态实现了金融功能的更加便捷。金融的功能是对资源实行有效配置并进行风险管理,以上所描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尚未发挥这样的功能。进一步地金融创新使得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新的运作模式,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开始发挥金融更为核心的功能。

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模式创新使得资金可以在交易双方进行有风险管理的流动,双方权利义务更加对等,初步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活动。现在,更进一步地,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利用相关技术开始发挥金融最为关键的功能——配置资源。

我们根据是否依赖金融中介参与,将融资模式划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依赖资本市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准入门槛较高,大部分金融需求主体难以获得直接金融支持;在间接融资体系中,金融中介扮演了关键角色,金融中介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筛选金融活动参与者,将资金剩余方转移至资金短缺方,存贷利差成为金融中介的核心利润。由于信贷资源的稀缺性,并且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传统融资渠道所能服务的需求对象有限,大量的小额资金需求者无法参与金融活动,融资困难;小额资金提供者也同样面临投资渠道不足的情况,金融的“普惠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以上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发展阶段之后,互联网金融开始发挥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通过p2p(peertopeer)等商业模式的开发,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平台。

谢平(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融入了金融业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具有更为充分的“普惠性”。

2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就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来看,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以人人贷为代表,即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一个融资平台,有资金需求(数额一般较小)的客户申请在平台上融资,由平台对其进行审核与风险评估(分级),给出一个与项目风险相匹配的利率水平(高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若个个百分点不等),申请募集资金。资金供给者可以选择可接受的风险等级和利率水平提供资金。这类业务部分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一种直接融资手段。第二类以阿里小贷为代表,大型电商企业利用其大数据优势,通过对其客户企业的交易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对符合资信的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服务,并且融资效率很高,从客户企业提出融资申请到贷款获得基本都在三天之内完成;第三类就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利用自有的大量基础客户,发行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如余额宝、百度百发。特别是余额宝,作为阿里巴巴同天弘基金联合推出的理财产品——天弘增利宝,其可以随时认购、随时赎回,并且可以用来直接进行支付,在满足投资者流动性偏好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远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余额宝的收益率是一个相对市场化的收益率,能够较为有效反应市场资金的供需情况,截至2013年11月14日,其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仍然处在不断增长之中),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支规模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51位。

以上三种即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三种主要业态,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很多的金融困境:第一,小微企业融资难,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关键在于小微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而又无法通过有效的抵押担保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业态下,更加关注融资需求者的实际信用状况和运营情况(通过企业流水等来判断经营前景);第二,投资渠道不足,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投资渠道不足是一个关键部分,在投资资本市场收益率同风险不匹配的情况下,居民只能选择将资产储蓄化,以往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购起点往往是5万或者10万,这对大量闲散资金而言仍然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居民可以从多元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中选择投资增值;第三,推动货币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课题,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市场决定的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货币市场的发展有助于这样一个可作为基准利率的市场利率形成。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的强大的处理能力。首先,可以对大数据进行更为客观分析,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论;其次,类似人人贷这样的业务平台做到了信息共享,也就是借贷双方明确数量、利率水平以及还款期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三,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递,信息传递快速、准确,使得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态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已经开始向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发起了挑战。如果说早期的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网络延伸,对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并无特别大的冲击,那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可以抛开金融机构来实现金融配置资源的相关功能,那么此时金融机构如何在新的金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传统金融业需要探讨的课题。

金融脱媒是学术界探讨已久的课题。传统的金融脱媒概念的核心在于从间接融资模式向直接融资模式转变,使资金绕开金融中介运行,将原本属于金融中介的利润在资金借贷者之间分享。但是,就我国实践经验来看,资本市场发展仍然不完善,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挥不足,商业银行体系,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拥有规模最大的金融资源,间接融资仍然是最为核心的融资方式(事实上,即便资本市场发达如欧美,其商业银行业仍然是金融主体,且在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份额最高)。但是伴随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诞生和壮大,我们可以对金融脱媒重新审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依然存在金融中介,但是这里的金融中介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信息处理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只要是经过数据挖掘被认为资质符合的资金需求企业都可以进行资金募集,每个资金需求者都是一个金融产品供给者。平台作为一个金融产品超市,资金剩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在其中选择,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将进一步推动金融脱媒,提升金融效率。

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但是就其实际规模来看,同数十万亿记的传统金融存量规模来看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迅速崛起还是对传统金融业态发起了强力的挑战。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资金始终处于短缺的局面,而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前,商业银行仍然可以获得规模庞大的存贷利差,并且利息收入可以占到商业银行主营收入绝大比重。另外,目前显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就是:大型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需求就在减弱,这是由于一方面大企业资质良好,可以较为便捷的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券融资,另外一方面大企业很多已经发起设立了可发挥商业银行功能的财务公司,为本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大企业对银行服务需求的减弱,也迫使商业银行关注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将他们视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如民生银行等已经开始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究其商业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贷款业务模式加上积极的营销策略。互联网金融介入融资服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部分客户转向,潜在的金融服务对象也会被互联网金融吸收,造成传统金融业相对市场份额的萎缩。

4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当前金融业的细致分工和专业化弱化了,大数据得到的更加合理的结论使得金融的普惠制得到发挥。市场参与者更加的大众化,被传统金融限制在外的个体开始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金融活动,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更为民主化的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模式的消亡,相反,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该同传统金融模式一道共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支持系统,对金融市场的众多参与主体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作为传统金融业模式的核心代表,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参与新型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互联网企业参与互联网金融有其专业的信息优势,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同样有其对应的优势所在: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从业务范围来看,传统商业银行除提供存贷业务、财富存管业务和为支付结算提供媒介外,还为社会提供流动性保险,支持正常经济活动。

就现实来看,互联网金融虽然已经开始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但其风险管理的机制仍然相对薄弱。虽然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更加客观合理,可以有效的应对道德风险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但是对于金融活动的风险持续管理仍然要加大关注。另外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金融监管体系也要重新构建,避免监管缺位的发生。

总之,互联网金融是一场金融业的革命,需要给予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传统金融业也要改变发展战略,扭转经营思路,共同参与我国金融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得一系列阻碍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关键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中国金融,2013(10)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