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智能化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5:47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1

abstract:Basedonthesummaryofthecurrentsituationandinadequateofelectricalprojectcostsoftwa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nstructionofcostintelligentelectricalpowermanagementsystembasedonnetworkandfurthermakesanalysisanddemonstrationonitsmaininnovations.Studieshaveshownthatthe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thesystemcanimprovetheirmarket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网络技术;电力工程;造价系统;智能化

Keywords:networktechnology;electricalproject;costsystem;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92-02

0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应用网络技术建立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各工程造价项目积累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预测模型,为管理决策层提供预测分析服务,实现工程造价的高阶知识管理[1],因此,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是电力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工程造价领域手工计算的历史,促进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快速革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力工程造价软件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细分,从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如:工程概预算套价,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钢筋计算软件,施工统计软件,概预算审核软件等。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提高了造价工作效率,保障了算量的准确度,能够满足一般企业造价预算需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迎来了应用造价信息辅助管理决策的历史使命,因此,传统造价软件的不足逐渐显现,主要不足包括:

①信息技术应用比较落后。目前大部分造价软件还处于单机版阶段,停留在单机操作,兼容性差,也无法实现项目群数据分析统计功能。

②造价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现有造价软件多为单机个人独立操作,无法实现为多人协作的造价组织活动提供信息化管理[2]。

③计价功能比较单一。现有造价软件由于功能严格细分,从而无法提供包括定额预算、清单计价以及结算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功能[3]。

2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

2.1模块功能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工程造价过程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组织管理三个组成模块。

2.1.1工程造价过程管理模块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应该符合电力行业技术经济管理相关管理规范,可实现工程造价从项目可行性研究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设计变更预算,工程结算及竣工结算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其中,设计变更预算,工程结算及竣工结算等编制及管理功能突破了传统软件的局限。同时,该系统可兼容传统定额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能将清单组价与传统定额结合,调价方式灵活,报价功能

优化。

2.1.2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模块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统一的资源管理中心,实现了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应用。

①工程全过程造价信息对比分析功能,可对工程项目各阶段造价指标、不同项目同一阶段造价指标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并自动排序,对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工程实现实时报警。②工程造价信息综合分析管理功能,能够集成综合单价分析、报价优化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指标提取和积累,作用于下一个工程,不断循环,积累资料,形成企业定额,实现企业定额持续更新[4]。③电力工程造价信息库维护功能,可实现定额库、装材库、设备库的统一维护管理,对缺编定额、装材或设备信息更新补充,及时反馈,经严格校审后,通过标准化功能实现其共享和推广。

2.1.3工程造价组织管理模块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工程造价项目流程管理及个人综合管理提供强大的集成化管理平台。

①工程造价群项目项目管理功能,为多人同项目合作,特别是多人群项目管理提供理想的信息化平台,为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项目操作层等项目参与者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平台,实现项目资源充分共享和调配。

②工程造价项目流程管理功能,实现工程造价项目派工,人员分配,项目校审以及归档管理的信息化、实时化、透明化及无纸化,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可根据权限,随时掌握工程相关信息[5]。

③个人综合管理功能,满足技经人员查询工程派工,工程追踪等信息,统计工程历史数据,以及多工程合并统计等需求。同时实现技经人员工程造价项目文档管理,通讯邮件,工作会议等功能。

2.2主要创新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取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主要创新:

①创造性地将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管理与组织管理成功地融入集成化信息系统中,成功地实现各项目从启动、派工到编制、校审及归档等全过程管理,整个过程透明规范,信息传递通畅,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全过程信息化模式,代替原繁复的纸质打印工作,环保节能效益显著。

②采用B/S网络结构,可成功地克服单机版“信息孤岛”缺陷,能够很好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作为项目管理系统的一个子模块运行,集成化程度高。同时,通过不断积累造价信息,形成企业定额,并实时更新,提升企业的竞价能力。

③率先实现实时统计设计变更费用功能,并将设计变更与工程预算及相应施工合同条款关联,实现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功能,真正实现工程费用控制管理pDCa螺旋式上升过程,可为企业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极大的

便利。

3结论

在当今电力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建立基于网络的电力工程造价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缩短工程造价项目工期,节约工程造价项目成本,为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创造难以估量的管理效益,也更能够掌握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英,李阳,王延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3(26):22-27.

[2]骆汉滨,叶艳兵,钟波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董士波.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关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起始于1956年,一直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人类实现了让机器人代替人完成计算工作,运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智能的逻辑问题处理工作。第二阶段是人工智能运用到交流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将外界的事物变化以及分析外界不可确定因素,传输到逻辑思维分析系统,从而与外界实现交流。第三阶段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强大的处理能力,在很多复杂项目当中进行应用。

2.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也可以被称之为机器智能,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模拟技术,赋予机器设备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目的是为了代替人类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有助于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非常广范,无论是计算机编程设计,还是智能化程序研究,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参与痕迹,这样的发展不仅能为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改变。

3.人工智能的优势

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来看,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不仅能顺利模拟人类的语言行为,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还能够准确筛选和处理复杂的信息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损耗,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在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联合运用,方便协调网络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弊端。

二、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投放在互联网上,人们随时可以拿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搜索和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网络信息。但是,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的防火墙工作效率较低,数据处理不及时,一些被植入了骚扰病毒和木马程序的页面经过伪装,在用户搜索时自动弹出,不但会造成一定的使用困扰,而且容易引发计算机故障,泄露用户信息,难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信息安全。

2.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难以保障信息有效

信息技术普及以后,互联网就像一个蕴含着巨大能源的宝藏,在互联网上,用户都能够轻松获取到海量的信息资源。由于不加甄别和筛选,在这些信息当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广告推送,真正有用的信息却是少之又少。网络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对信息的有效搜索和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

3.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工具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的普及范围越加广泛,网络购物、无纸化办公的出现为人们的便利生活创造出了新的可能。与此同时,网络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勒索的作案工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各类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现象层出不穷,难以遏制。犯罪分子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破坏了网络安全,利用网络的缺陷和漏洞,轻松盗取了用户的详细信息,然后对网络系统、数据资料等进行篡改,实施网络犯罪。网上犯罪的作案时间短,手段隐蔽,不会在第一时间被受害者和网警发现,再加上互联网具有无国界性,难以追踪网络犯罪组织的真实ip,给案件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由于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提升技术水平,安全、高校的人工智能技术必将被应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

1.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

在过去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扰乱了网络环境的运行秩序,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用户体验。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净化网络环境,轻松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在过去,由于数据计算量较大,网络中的防火墙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很容易被一些“化过妆”的页面蒙蔽,造成用户信息泄露、盗用等问题。但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现在的智能防火墙系统可以通过记忆、统计,或者概率的方法,对大量的运行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能够快速判断出某一页面是否存在病毒捆绑的问题。智能化识别恶意网站,将这些页面进行过滤,防止造成用户信息泄露,全面提升计算机安全运行的程度。

2.人工智能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

针对人类生活的不同需求,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多元化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如在互联网信息搜索方面。过去的信息搜索就如大浪淘沙,虽然整体来看搜索到了很多的信息资源,但是真正能用的信息却是凤毛麟角。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后,不但改变了以往的信息搜索方式,还能通过关键词的查询,实现信息的精准定位。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生活习惯等个性因素,优先推送一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在信息管理方面做出这样的改变,不仅提高了信息搜索的准确率,节省了搜索时间,同时还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人工智能在打击犯罪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的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多的犯罪类型。保护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护性能,有效打击犯罪已经是势在必行。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计算机网络中的系统漏洞和不安全因素,预防数据资料被恶意篡改,有效提升安全运营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网络的管理水平,为打击网络犯罪做出了巨大贡献。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94-01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单纯的数值计算与问题求解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计算机要提供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工作,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人们给计算机网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问题,尤

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在强调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路技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1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控制和网络监视成为了用户在应用网络管理系统中最为关注的两大功能,但网络控制和网络监视功能的正常发挥,要建立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及时准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大多具有不规则性、不连续性的特点,而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实现数据的逻辑化分析以及处理,无法实现数据真实性的判断,要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需要计算机网络具有智能化。计算机应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使得用户的安全信息需要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犯罪的增多,使得计算机如果不具有较为灵敏的观察力以及迅速反应的能力,则较难真正的遏制侵犯用户信息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要想真正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就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反应灵敏、科学完善的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运行故障及时诊断以及性能、趋势的在线分析等,当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够准确快速的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恢复正常。人工智能就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内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网络防御系统和管理系统,确保用户各类网络信息的安全。

2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希望计算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人机界面、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智能化的系统开发以及支撑环境

三个主要的方面,这些需求全面推动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进程,尤其是人工智能在系统的管理与评价、网络安全以及智能人机界面等主要方面的应用。

2.1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网络安全管理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智能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智能型反垃圾邮件系统对用户邮箱所具有的保护功能。

智能化防火墙系统与其他的防御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别,智能防火墙是采用智能化的识别技术,例如记忆、统计、概率以及决策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识别和处理,减少了计算机在进行匹配检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庞大的计算,提高了针对网络有害行为的发现效率,实现对有害信息的拦截以及限制访问等功能;智能防火墙系统的安检效率要明显的高于传统的防御软件,有效的解决了普通防御软件发生较为普遍的拒绝服务共计问题,有效的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以及高级应用的入侵。

入侵检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网络安全最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环节,是防火墙技术核心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入侵监测功能的正常发挥,将直接影响着系统资源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的采集筛选、数据的分类以及处理等形成最终的报告,及时的向用户反映出网络信息当前的安全状态。目前,人工智能较广泛的应用于专家系统、模糊识别系统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系统的入侵检测工作中。

智能型反垃圾邮件系统是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所研发出的针对垃圾邮件的防护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小影响客户信息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邮件进行有效的监测,对邮箱内的垃圾邮件进行开启式的扫描,并向客户提供针对垃圾邮件的分类信息,提醒用户及早处理可能危害系统或对自身小利的信息,从而保证整个邮箱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2.2人工智能在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网络管理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主要依赖于电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除了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知识库、问题求解技术,实现计算机网络的综合管理。网络的动态性以及瞬变性给网络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作也向着智能化方向上发展,专家级决策和支持方法就是在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信息系统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家系统是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将某领域内尽可能多的专家的知识、经验进行积累,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形成资源录入相关系统,进而可以利用汇集了特定领域内多位专家经验的系统,来处理该领域内其他相类似的问题。就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系统评价,就可以通过很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内相应的专家系统,来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系统评价的诸多工作。

3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需求的增多,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

用会越来越广泛,在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系统评级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宋绍云.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4

关键词: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系统集成智能仪器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159-02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工业控制网络一直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引发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大变革,工业自动化正朝着网络化、开放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基于工业控制网络的控制系统不断增加,业界需要掌握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人才主要分为网络应用和网络研发两种类型,网络应用类型主要是进行自动化系统集成,网络研发类型主要是进行智能仪器产品研发。按照CDio工程教育标准中工程实践场所的要求,建设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就需要满足以上两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对实践场所的要求。

现在高校教学中多强调工业控制网络的作用和理论知识,但针对业界需求的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的使用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1.1系统架构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分为系统集成和智能仪器两大部分,系统集成实验装置的特点是依托各工业自动化公司成熟的工业控制网络设备构建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智能仪器实验装置的特点是依照工业控制网络开放的标准协议设计智能仪器,使其可以集成到工业控制网络系统。

1.2工业控制网络协议标准

现阶段工业控制网络标准在国际上还没有得到统一,这不仅限制了工业控制网络的推广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的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由于工业控制网络可以应用于过程控制、逻辑控制、运动控制等不同的系统,在军事、航天、制造业、过程工业、楼宇自动化、汽车电子等领域均有应用,不同领域的不同系统对工业控制网络的要求也不同,有的系统要求可靠性、有的系统要求灵活性、有的系统要求实时性、有的系统要求简单以节省成本,现阶段还没有一种工业控制网络得到所有领域的一致认可,再加上各国工业自动化大公司的利益驱动,最终导致工业控制网络标准繁多。

本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选择的工业控制网络协议包括工业以太网、pRoFiBUS、Devicenet、Can、modbus,以上几种工业控制网络协议均符合国际标准,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工业以太网、pRoFiBUS、Devicenet的学习侧重于系统集成,而Can、modbus的学习侧重于智能仪器。

1.3实现技术

系统集成实验装置主要涉及pLC、工控机、变频器、触摸屏等课程相关知识,系统集成实验装置在实现技术上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上手快,缺点是很多技术细节不够开放,系统硬件、软件、通信协议都以“黑盒”形式出现,只能使用其外部接口,对其内部设计不可见。

智能仪器实验装置主要涉及C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机、智能仪器等课程相关知识,智能仪器实验装置在实现技术上的优点是技术细节开放,缺点是系统硬件、软件、通信协议都需要自己设计开发,对学生要求高,且技术性能指标不好保障。

2系统集成实验装置设计

系统集成实验装置以逻辑控制、过程控制或运动控制系统为应用背景,为了突出工业控制网络开放性与互换性的特点,本实验装置采用了两家公司的设备进行系统集成,采用了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层工业以太网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台达DVp28SVpLC、工控机、以太网交换机构建星形局域网络。控制层pRoFiBUS网络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作为pRoFiBUS一类主站,tp177B触摸屏作为pRoFiBUS二类主站,pRoFiBUS从站分别是西门子S7-200pLC、et200m远程io模块、mm440变频器和台达公司的DVp28SVpLC。设备层采用Devicenet网络或者modbus网络,采用台达公司的DVp28SVpLC作为主站,从站分别为远程io模块、变频器和智能仪器。

3智能仪器实验装置设计

智能仪器实验装置以智能仪器产品开发为应用背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接口。本实验装置采用了Can和modbus通信协议,一方面是由于这两种协议实现简单、应用广泛,另一方面是由于此两种协议开发的设备可以作为系统集成实验装置的测试仪表,可以实现对工业控制网络协议分析与研究,还可以实现设备层通信故障诊断。智能仪器实验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3.1硬件设计

智能仪器实验装置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为了与理论课教学知识点紧密联系,其中单片机选择mSC51系列、过程输入输出模块选择aDC0809和DaC0832,用于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键盘模块采用4×4扫描键盘,用于学生实验时进行数据输入。显示模块选择1602LCD,用于通信数据的实时显示。Can模块选择SJa1000控制器和pCa82C250驱动器、modbus模块选择maX485芯片。

3.2软件设计

结合单片机实践教学经验,根据工业控制网络协议需求,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具有数据通信测试功能的智能仪器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程序主要负责现工业控制网络接口初始化、数据处理与输出、按键处理和液晶显示等功能,外部中断子程序负责接收和处理Can总线数据帧,串口中断子程序负责接收和发送modbus数据帧。

4结语

按照CDio工程教育标准中工程实践场所的要求设计的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平台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知识,体现了行业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采用系统集成和智能仪器两种类型的实验装置的优势可以实现互补,对于学生今后实际工作岗位的选择和发展方向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顾佩华.CDio在中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

[2]王振力.工业控制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3]王祁.智能仪器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p161~165.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5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1引言

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前端,人工智能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在现代编程的控制下,实现了人们数据控制计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改变。当前环境下,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数据的处理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传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从应用过程来看,其能实现计算机系统中复杂问题的高效、安全处理,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2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信息化是时展的重要趋势,在其影响下,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数量和类型不断丰富,其对人们传统的数据库处理模式形成挑战,而这种数量巨大、类型庞杂的数据集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数据。就实践过程来看,种类多、规模大、真实性高、处理速度快等是大数据处理的基本特征[1]。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大数据并非是单一的独立数据,其在多种来源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格式、数据类型的丰富和膨胀,充分保证了数据类型的多样。第二,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的容量基本都处于10tB以上,具有规模较大的突出特征。第三,新经济形态下,大数据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较为及时的数据信息有效保证了数据整体的真实性。第四,大数据的规模十分庞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需要,这就对整体的数据处理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高效、快速的数据处理系统已经成为大数据发展的重要特征,其充分保证了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数据信息的应用要求。

3人工智能的应用优势

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具体而言,其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有效模拟,并且在相关程序的保证下,实现了相关问题的高效化、安全化、精确化处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并且,就整体应用过程而言,其具有以下应用优势:第一,人工智能支撑下,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例如,在日常办公中,部分软件会进行使用人员兴趣爱好及操作习惯的记录,并在下次应用过程中进行相关信息的筛选,然后对用户进行推荐应用,由此有效避免了信息筛选、信息寻找所带来的时间浪费,提升了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效率。第二,人工智能系统有助于当前网络体系管理的规范,具体而言,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为提升其应用质量,设计人员在运行质量、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保证,而这些保证措施能够进行互联网体系相关任务的指导,对于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具有重大影响。

4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是时展的必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高效与规范,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并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建设进程。就应用过程来看,当前计算机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向之一[2]。具体而言,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计算机系统可以进行网络连接及主机会话的全方位、系统化描述,并且在数据刻录的应用下,实现入侵规则的高效学习,最后其将这些入侵的模式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记录,一旦计算机系统再次受到外来入侵,其可以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程序拦截,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高效与安全。

4.2规则产生式专家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在数据挖掘上的应用,人们可以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高效建立,并且在其基础上,高效化的计算机推理机制得以建立,此即规则产生式专家系统。实践过程中,网络管理人员在特定入侵特征编码编制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外界入侵信息的有效预防和管控。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对提升检测效果及准确性有积极意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规则产生式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系统已输入的入侵信息,因而检测效果相对有限。

4.3人工网络神经

人工网络神经是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应用的重要内容。计算机系统应用过程中,在人工网络神经的支持下,计算机网络对人脑处事方式第一模拟,与传统的计算机事件处理相比,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性和接受性进行控制,有效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高效与质量。譬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实践中,其可以对畸变及噪音输入的模式进行有效识别,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检测系统检测效率的提升,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

4.4自治aGent技术

自治aGent技术是面向对象发展成果的典型代表,其能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充当底层数据,进而实现数据的高效化收集和分析。在自治aGent技术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自主能力和兼容能力是其应用的主要特征[3];并且在这些因素的控制下,其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较低,具有较强的外来入侵抵抗能力。

4.5人工智能问题求解

人工智能问题求解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实践过程中,人们在计算机系统的问题搜索栏进行待解决问题输入,然后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其可以实现这些问题的高效化搜索、推理和求解,从而实现搜索空间、最优解等内容的有效把控。与传统计算机系统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网络运行效率,其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实际问题的高效率解答。

4.6专家知识库技术

作为计算机网络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专家知识库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实践过程中,专家知识库的应用以直接或间接积累的知识为基础,然后在网络管理人员编码操作的运行下,使得计算机相关管理的决策获得专家支撑,从而实现管理过程、评价实践的具体把控,专家知识库技术的应用对于网络管理评价具有重大影响。此外,人工智能系统在智能考试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具体而言,传统环境下,纸质试卷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纸张载体负担,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更对教师的批阅过程造成负担。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自动考试的功能得以实现,其在题量分配、试卷平均难度、题型结构、题型比例、知识点均匀分布等要素的控制下,充分满足了用户的考核要求,实现了现代化考试的智能发展。

5结论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6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关键技术实施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024-02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目前,变电站智能化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阶段,变电站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网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我国电网公司针对该问题,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不仅规定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的原则,同时也指出了变电站智能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在变电站智能化中,关键不仅在于解决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之间的问题,同时还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方案正确落实,从而完成改造任务。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的稳定性更强。在智能变电站中,能够对变电站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监控变电站中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上报出现的异常信号、故障信息,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总的来说,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常规模拟信号以及控制电缆逐渐被数字信号和光纤代替。例如在测控保护装置方面,无论是输入信号还是输出信号,都是数字通信信号。同时,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也逐渐在朝着现场的方向发展,现场的采样数据、开关状态信息能在全站内共享。

第二,数字化。在智能变电站中,能够对一、二次设备进行灵活的控制,具备双向通信的功能,能够通过信息网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变电站采集、传输、处理、输出的整个过程完全数字化[1]。

第三,信息共享标准化。智能变电站通过相关的科学技术,可以将传统变电站中的数据统一并简化,从而使得信息共享更加标准化,能将众多的独立信息互相连接起来,成为智能设备的信息获取平台。

第四,互动化。智能变电站能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联系、互动,在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和其他层面的联络,例如中心站和受控站之间的联络,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2.1网络技术优先

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能够保证变电站内所有信息的智能化。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从而保证对智能设备的有效控制,达到变电站内信息共享的目的。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其核心之一就是网络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标准中,对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提出了技术与质量要求也体现出了网络在变电站智能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网络技术。

在网络技术中,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网络硬件搭接与网络配置问题。在网络硬件搭接中,应当保证网络电线连接、光缆按质与二次电缆敷设的同步性,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缆线敷设技术的顺利完成,为智能变电站中网络的标准化以及其他的改造工作提供条件。同时,在过程层网络方面,应当将结构设计为星形结构。在站控层、简陋层以及过程层中,不仅要严格遵照VLan配置图,结合VLan提供的ip地址进行分配,同时还要根据提供的设备型号以及端口型号进行连接。变电站智能化属于一项全新的技术,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可能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变电站中的各个部门共同合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智能化设备以及施工技术。在网络建设中,除了硬件的搭接之外还要对网络配置进行设置,涉及到CiD、iCD、SSD、SCD文件,这几种文件的关系与作用如下:首先,iCD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对ieD文件进行描述;其次,SSD文件主要对变电站中的一次系统结构与相关节点进行了描述;第三,SCD文件一般是由系统集成商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对变电站中的ieD文件进行描述[2]。同时,SCD是最终保留和生成的文件,是建立在iCD和SSD文件基础上的;第四,每一个ieD文件都会有一个对应的CiD文件。由此可以看出,iCD文件的主要描述的是配置工具合成,iCD和SSD文件主要是由ieD文件通过全站配置工具而成,再根据SCD文件来指导智能变电站中装置和系统配置的搭接。

2.2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出现的冲突

从建设情况来看,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冲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控制室屏位冲突;第二,新旧一次设备冲突。

变电站智能化的改在是建立在远程终端更换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新旧设备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过渡期和共存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环境监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新增的设备,很可能使得屏位增加,导致控制室内没有足够的空间,难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变电站智能化施工的正常进行,可以先建立一个全新的主控制室,如果工程的资金有限,那么也可以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或者其他相关规定建立较为分散的保护室。

在新旧设备冲突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将不使用的旧设备拆除,并转移到相关地点后再进行新设备的制作与安装。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很多传统的变电站设备重量较重,而为了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作,需要尽量缩短变电站停电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在设备安装之后,二次设备并没有太多的调试时间。同时,不同的变电站在二次设备的调试时间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变电站,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对二次设备进行供电调试。而对于智能终端一次性设备来说,可以通过安装智能汇控柜、易地调试等方式来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3运用电子互感器进行预调试

在变电站智能化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互感器进行调试。而电子互感器和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连接时需要大量的光缆线,在高压的状态下很可能出现连接信号不稳定、调试工作量大等等。而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为了保证现场施工的准确性,可以对电子互感器进行预调试,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3]。

3结语

在变电站智能化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邵剑峰.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实施[D].上海交通大学,2013.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7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095-01

从2011年,我国全面建设智能电网工程,而智能电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三场股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近几年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11年8月,由国家电网公司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下文简称技术规范)出台,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有了标准的指导文件。技术规范将二人次系统改造列为智能化改造的首要目标,并规定了改造后的基本特征。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不仅仅是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问题,在工程中能否顺利实施现场确定的方案,在规定的停电时间内能否顺利完成施工。

1常规变电站体系结构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变电站的智能化,许多低功耗、智能化的电气设备运用在常规变电站,使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更加方便。一般来说,常规变电站的设备分别安装在站控层和间隔层两个不同的功能层,待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工作站以及远方通信接口组成站控层,而继电器保护装饰以及计量、测控设备组成了间隔层。在常规变电站中,一般通过常规的电磁型电流互感器(ta)和电压互感器(tV)组成常规变电站的信息采集渠道。通常这两种互感器的采样信息由电缆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也就继电、测控和计量系统中,然后系统经过a/D转换系统将这些数据转变成电子电路可以识别的信号。

2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很多技术上和结构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采用标准的信息交互,通过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直接实现运行的智能化控制和互动化工能应用。从物理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智能化一次设备结构,一种是网络化二次设备结构。从逻辑上,又可以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个层次。用高速网络通道在各层次内部以及层次之间建立通信系统。

3现场施工方案研究

3.1网络的重要性

(1)网络硬件的组建;在铺设二次电缆的时候,应该同步敷设网络通信线以及光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统一设计施工,保证不二次施工,施工工艺更为美观;第二,网络三智能化的基础,只有搭建好网络,才能保证智能化改造的其他工作顺利进行。对于过程层网络的建设,应该按照既定技术规范要求,采用星形网络结构组建,如果交换机处理不当,星形网络结构可以避免网络风暴的发生。在建设网络的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合理的线缆敷设清册,还要有按照三个网络层次所展示出来的VLan配置图、网络拓扑图、网络通信图,为设计ip地址的分配方案提供基础,并应提供虚拟端子接线图以及物理设备以及设备端口编号。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才刚刚起步,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不规范和不完善的状况,这就需要系统集成商、iDe厂家以及变电站设计部门共同努力,不断规范和完善。

(2)最理想的网络配置方案;网络配置最理想的方法是系统集成商与ieD厂家及时进行协调配合完成设备与系统的配置和联调,然后再进行现场施工。但是这种提前联调工作会受到生产运输条件以及施工工期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需要在现场处理本应在出厂前就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现场施工前,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考虑,尽量避免在出现问题时才进行修改,避免因重复施工和配置而造成的工作量、安全风险增加,工期延长以及资源浪费。所以在网络配置和搭建的过程要有整体观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状态检测、顺控、辅助系统配置和故障综合分析工作。

3.2合理规划设备位置,避免冲突

在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时,经常会出现新旧一次设备因为安装位置而出现冲突。施工时要先将旧的一次设备和基础拆除,然后再建设和安装新基础和新设备。但是老旧的常规电站一般承担着非常重的负荷,停电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安装完一次设备后,调试二次设备的时间已经非常短。如果是建设常规电站,可以先安装一次设备,然后再进行二次设备的测试和调试。然后如果建设智能电站,一次设备的调试工作需要提前预设,避免出现次生问题。例如在安装智能断路器的时候,可以安装智能汇控柜解决一次设备不能安装的问题,还可以用易地调试的方式解决汇控柜不能安装的问题。智能汇控柜只要接入装置电源就可以进行调试。通过电缆连接的汇控柜可以用模拟断路器代替智能断路器,就可以提前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在安装完一次设备以后,再进行连接实测。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

3.3电子式互感器预调试

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化经常用到的设备,而且电子式互感器会和常规互感器共同用在智能化变电站。当不同类型的互感器共同组成保护时,要注意合并但愿采集延时问题,这就需要厂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在安装电子式互感器尤其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时因为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很大,为了缩短工期,可以采用预调试的方式提前测试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数据。电子式互感器与其他设备连接时,会出现光缆熔接不良或者错误的问题,采样调试前先进行光缆熔接质量测试,然后再接入相对较低的电压检验全回路光缆连接、极性和相别正确与否。然后再进行电子式互感器精度校验的时候,会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4结语

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改造后的智能化变电站要易集成和扩展、易升级改造以及易维护。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及设备稳定运行。尽量缩短施工工期以减少停电时间,经济性因素是最后考虑的问题。我国从2011年开始大规模建设智能化电网,必然要大量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然而在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会因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以及变电站地域的不同而遇到的问题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和生产单位协调配合,发挥主观能动习惯,努力建设好我国的智能化电网。

参考文献

[1]徐涛.就变电站实现智能化系统的设计[J].电源技术应用,2012(10).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8

【关键词】传输技术;通信工程;应用;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通信承载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而对队传输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满足现代社会通信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传输技术自身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1传输技术的特点分析

通信传输技术主要包含两种,一是同步数字体系,二是智能光网络。这两种通信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1同步数字体系,简称SDH,该传输技术的出现,取代了以往的准数字传输网体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促进了同步光纤网络的发展。同步数字体系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帧的形式将信号进行保存,在此基础上通过光纤对信号进行输送。为了有效的保证同步数字体系运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可以借助数字配线以及通信电缆等来促进同步数字体系与用户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智能光网络,简称aSon,是通信传输技术中的一项重要传输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促进了网络管理层与网络传输层之间的有效连接,推动了网络控制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有效的保证智能光网络的传输质量。智能光网络本身属于一种基础性光网络设施,就通信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较好,能够促进光网络交换连接功能的智能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合分析来看,智能光网络能够对同步数字体系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ip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智能光网络在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中,能够促进通信工程内各项资源的协调配置,从而促进通信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传输技术自身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1就本地骨干线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同步数字体系以及智能光网络等传输技术能够促进通信工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网络重组,从而确保智能光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就本地骨干线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容量通常较小,因而在信号传输上不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够针对小容量的信号进行传输,因而在市区中会以管道形式作为主要的铺设形式,在此基础上大量铺设本地传输网,促进通信工程网络维护的可靠性和便捷性。从整体情况来看,本地传输网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实际性价比也相对较高,因而主要适用于短距离的信号传输,通过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2.2就长途干线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传统的同步数字体系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随着通信工程用户数量的不断加大,同步数字体系在长途干线网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实际线路成本明显加大,在此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将wDm与同步数字体系进行有机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的加大了同步数字体系的传输容量,提高了数字同步体系的信号传输效果。与此同时,智能光网络与DwDm的组网方式,促进了二者之间优势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在通信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信号传输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

2.3就自动交换网光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单个控制区域为主,对原有的同步数字体系进行合理的应用,在意单个控制区域为主进行组网的过程中,采取智能化的集中控网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整体上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

2.4就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组网速度较快,在进行各类业务的接入过程中,能够确保接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综合业务网站的建立,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差异性而对接入方式进行选取,从而有效的提高通信工程的实际通信质量。无线接入技术中,wLan接入方式在酒店、机场以及办公场所等地点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无线高速数据传业务,传输速率较高,能够与室内的无线覆盖向结合,从而达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3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未来发展

传输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集高效性、科学性于一体,对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加强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促进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3.1传输技术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特点。立足于通信工程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索,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传输技术的功能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和独特化。若传输技术实现功能多元化,则通信工程相关设备的实际应用性能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通信工程网络的接入和信号传输更具便捷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通信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与此同时,若仅仅通过一台小型设备便能够实现通信工程所需的所有功能,那么就达到了通信工程传输技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也可以看作是传输技术未来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促进通信工程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便于通信工程相关人员能够对此制定切实的通信方案,对传输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应用,进而全面的提高通信工程的运行质量。

3.2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逐渐向商业化发展。在通信工程未来发展阶段,智能光网络逐渐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传输技术的实际成本,促进传输技术的完善和创新,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3.3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结合n1Stp综合解决方案。aSon在传统传输技术的设备基础上,可以进行安全输送,可以极大地提高带宽利用率而且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合理使用骨干层和大型城域网的核心层上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这方面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二者结合以后,通过Uni接口协议和技术实现智能连接。将业务多元化和智能化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

4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通信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传输技术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达到通信工程所需的信号传输质量,提高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不断对传输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促进通信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齐男-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无线互联科技》-2012

[2]王莹-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作为新型的科学产业,其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影响生活的正常进行[1]。基于这种情况,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1人工智能概述

(1)含义:人工智能涉及较广的学科,如语言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主要目的是使机械具备人工智能的功能,从而代替人来进行危险和复杂的工作,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其能够将自然智能和人类智能加以区别,并利用系统设备模拟人类活动,有效完成操作人员的指令,能够指导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计算机可将其作为核心技术,从而将问题求解和数值计算转变化知识处理。

(2)特点:人工智能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为甚础加以发展,能够有效保证网络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而言,人工智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不确定的信息加以处理。利用网络分析模糊处理方式来打破固定程序的限制,对人类的智能活动加以模拟,有效处理不确定的信息,并对系统资源的全局或局部情况加以实时追踪和了解,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二是便于网络智能化管理。将人工智能应用在网络管理工作中,能够给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利用其记忆功能来建立健全的信息库,便于信息的存储。同时将信息库作为信息总结、解释和综合的有效平台,保证高级信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有效提高网络管理的水平[2]。三是写作能力强。人工智能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传输和共享各个用户之间的资源,有机整合写作方式与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管理工作的效益与效率。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2.1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系统管理中的网络控制和网络监控功能,以便及时处理信息,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在早期阶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分析数据时,往往难以保证数据的规则性和连续性,影响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因此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用户对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由于网络犯罪现象逐渐增多,要想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必须要强化计算机的反应力和观察力,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优化与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这样能够对网络故障进行及时诊断,自动收集信息,便于采用有效措施来解决网站故障问题,及时遏制网络犯罪活动,保证信息的安全,促进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3]。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对人工智能的运用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动态追中信息,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促进网络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总体而言,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能够促进网络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具体应用

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二是人工智能agent技术的应用;三是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而言,其要想实现智能化发展,必须要以人工智能技术和电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在网络的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利用其问题求解技术和专家知识库来建立综合管理系统,确保网络的综合管理。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瞬变性和动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管理工作的难度,需要实现网络的智能化管理。而专家系统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总结某一领域中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并将其录入相关的信息系统中,从而有效处理该领域内的相关问题。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而言,能够利用网络管理中的专家系统来开展评价和管理工作,促进网络管理水平的提升。

(2)人工智能agent技术。人工智能agent技术又称之为人工智能技术,其作为一种软件实体,主要是由各agent间的通讯部分、解释推理器、数据库和知识域库构成,以每个agent的知识域库为依据,对新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沟通,有效完成相关的任务。一般而言,人工智能agent技术能够在用户自定义的基础上自动搜索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指定位置,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务[4]。例如用户在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查找时,人工智能agent技术可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向用户传递有效的信息,从而促进用户查找时间的节省。此外,人工智能agent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邮件的收发、会议的安排、日程的安排以及网上购物等,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学习性和自主性,能够使计算机对用户分配的任务进行自动完成,促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序发展。

(3)网络安全管理。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其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入侵检测方面。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而言,入侵检测不仅是其重要内容,也是防火墙技术的核心部分,能够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入侵监测功能在计算机网络监控中的有效发挥,能够保证系统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分类处理和综合分析网络数据,对可疑数据加以过滤,将检测的最终报告及时反馈给用户,从而保证当前数据的安全性[5]。入侵检测能够实时监测网络的运行状态,不影响网络性能,为操作失误、外部与内部攻击提供保护。目前,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模糊识别系统和专家系统等入侵检测中开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其次是智能防火墙方面。相较于其他的防御系统而言,智能防火墙系统与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能够利用智能化的识别技术来分析、识别与处理数据,如决策、概率、统计和记忆等方式,从而降低计算量,及时拦截和限制无效与有害信息的访问,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同时,智能防火墙的应用能够避免病毒攻击和黑客攻击,阻止病毒的恶意传播,有效管理和监控内部的局域网,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6]。此外,对于智能防火墙系统而言,其安检效率比传统防御软件要高,能够对拒绝服务共计问题加以有效解决,避免高级应用入侵系统,保证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后是智能反垃圾邮件方面。智能反垃圾邮件系统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邮箱加以有效监测,自动扫描和识别垃圾邮件,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当邮件进入到邮箱后,该系统能够为用户发送相关垃圾邮箱的分类信息,便于用户及时处理垃圾邮件,保证邮箱系统的安全。

3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人工智能agent技术、入侵检测、智能防火墙和智能反垃圾邮件等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网络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英.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2:20

[2]吴振宇.试析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问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1:70+74

[3]邱建平.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工智能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14:25

[4]贾国福,贺树猛.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7:100

[5]马义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分析——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20:77

网络智能化工程篇10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变电站从数字化向着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架构体系的变化,传统的三层结构向两层结构迈进,但由于在两层结构中需要分阶段来执行任务,所以本文依然是对三层式结构的研究,对于变电站的通信系统来说,主要分为站控层和过程层两个网络,本文针对后者进行优化,连接过程层网络的是间隔层和过程层的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四类:变电站内重要的状态信息,模拟采样值的信息,具有时钟同步功能的对时报文以及与设备管理相关的信息。

1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的现状

本节针对升压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现状进行介绍,从功能上进行划分,其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其中,过程层的功能是实现对各类实时信息的采集,并且控制执行命令;间隔层的功能是进行相应的测量和控制,并且实现对设备的检测和保护;站控层能够进行站域的控制。从网络结构上进行划分,升压站自动化系统包括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两部分,在物理意义上来说,这两部分是相互独立的。下面就目前的升压站网络组网方案进行介绍:

1.1站控层组网方案

在升压站站控层网络中,采用的结构是双星型拓扑结构,其冗余网络运行方式为双网双工方式,它能够实现网络的无缝切换,该层网络中采用的是mmS、GooSe、Sntp三网合一,其中传递的信息对保护功能没有影响。

1.2过程层组网方案

对于变电站过程层的GooSe网络结构来说,主要采用的是100m星型以太网。220KV等级电压按照单网方式进行配置,这样就实现了对双重化保护装置的服务。双重化后的过程层不能连接起来,并且与站控层网络保持相互独立,不应该有直接的连接;对于35KV等级的电压,没有设置独立的GooSe网络,它主要是通过站控层网络实现GooSe报文的传输。《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对过程层网络的组网方案进行了相关规定,因此,可以参考以下方案:220KV电压可以采用网络方式实现GooSe的传输,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采样值的传输,保护装置采用的直接跳闸方式。在本方案中,GooSe和SV是分离传输的,最大的优点是信息传输的层面十分清晰,交换机的功能划分也十分明确,但是GooSe和SV的传输方式是分别独立的,在变电站的扩展中需要成倍增长的网络接口,这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工程投资,对于管理运行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1]。

2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2.1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本方案中,传输的应用报文包括GooSe和SV两种,针对采样值数据流量大的特点,采用千兆级的级联端口进行交换机的连接,本文采用的结构优化方案遵循《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对采样值信息(GooSe)+(SV)进行共网传输,这不仅能够发挥出网络的高实时性,也能够有效保证智能变电站的高效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共网传输会带来信息的干扰,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网络的流量进行优化[2]。

2.2网络流量优化

目前,对网络的流量进行优化有多种方法,比如:VLan(即:虚拟局域网)、mpLS(即:流量工程)以及QoS(即:服务质量)等等。在智能变电站网络中对业务进行隔离时,通常采用的是V1户入技术,对业务的优先级进行排序主要是通过QoS技术实现的,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关键的业务可以优先传输。

采用虚拟局域网手段进行流量的优化

何为网络的流量,又如何对其进行优化?本节采用ieC61850-9-1和ieC61850-9-ZLe来进行说明,其中,前者的报文为76个字节,包含有测量以及保护用的数据,后者为150个字节,却仅仅只有测量和保护数据之一。对于单个合并单元来说,分别采用ieC61850-9-1和ieC61850-9-ZLe标准传输,采样值占用的100m以太网的负荷值分别为3%和9%,在ieC61850-9-ZLe的传输方式下,500KV的母线保护中,使用的以太网流量为63%,220KV的母线保护中,负荷率高达171%,需要多个100m的以太网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如果使用的是ieC61850-9-1,则可以大大降低网络负荷。

关键业务带宽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网络总是能够为关键业务留有足够的带宽,可以通过端口速率设置的方法对SV业务的接入点端口进行设置。例如:为每一个SV业务的接入端口的接收速率设置某一定值,用来保证总是有一定的带宽来供GooSe使用。GooSe报文的流量并不大,因此,可以采用全广播模式,也就是可以将每一个端口的数据送到其他的端口;但是对于SV报文来说,正常流量较大,无法采用这种模式,需要设置交换机,使得每一台的SV报文能够传输到该数据的传输端口。

(3)网络通信量的减小

为了降低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在业务数据通信中采用GVRp动态组播一协议,这是因为GVRp方式采用的模式为订阅/式,对于没有事前订阅的端口来说,数据就不会发生转发,有效的减小了网络通信量[3]。

3对智能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展望

未来智能变电站网络将朝着全网络化设计的思路发展,在过程层中,采样跳闸、220kV采样值、同步对时数据等信息的传输均改为网络传输;应用同步对时网络,在以太网内,网络的连接采用交换机来实现,有效避免了冲突的发生,也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如果网络的负载较低,两层交换机会给以太帧增加相应的延迟和抖动;如果网络负荷较高,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交换机内部的以太帧会增加延迟,就算是采用优先级也无法应对这一问题。在帧前会带来相应的抖动,对此,可以使用带有ieC61588边界时钟的交换机进行网络的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交换机和与其相连的从时钟端的同步,不过,这一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首先,该交换机与主时钟端实现时钟的同步,然后,该交换机去同步与其相连接的从时钟端,这一过程有效避免了交换机延迟对设备端的影响,保证了同步的精度。

4结束语

变电站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对其网络结构的优化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当前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具体的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方案,针对由于采用共网传输模式而造成的流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网络流量优化。在最后,对智能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旨在为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发展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娇,刘斯佳,王刚.智能变电站建设方案的研究[J].华电电力,2010,38(7):97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