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6:51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1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使得我国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整体不够好等的情况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我国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发现,有差不多60%的乡村景观有着很一般的景观风光,有将近80%的乡村道路没有足够的了变化面积,并且,居民点的绿化面积覆盖率也很低,沟路林渠已经遭到严重损坏,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河流的生态功能呈现严重退化状态,给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实施了多项帮扶政策,如农业基础建设、退耕还林和农村土地整治等,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进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在不断加强新农村建和推进土地整治的过程中,生态景观理论、技术方面没有比较专业的指导,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大大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并且,部分先富裕起来的村庄开始修建高档住宅房屋,出现与当地文化、特色等不相协调情况,最终给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带来严重阻碍。另外,没有对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低于文化保护、风土人情继承等给以高度重视,导致生态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地方文化特色严重缺失,最终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

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农村土地的有效整治,可以解决社会、农村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是,通过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农业初级生产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三是,采用合理规划土地权、破碎化田地的方式,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可以得到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户的耕地面积得到不断增多,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农户生产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四是,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系统得到循环发展,对于保护生态多样性、提高农村土地的生态景观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对策

(一)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注重乡村景观价值的充分发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生态景观,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的各种特征,全面掌握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生长规律和水文分布规律等,才能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最终促进农村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生态景观价值不断提升。例如:在保护历史文物、修筑乡村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乡村景观价值的充分发挥,合理的配置各种植物、街景等,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

(二)深入研究乡村土地多功能性,注重生态景观服务功能的有效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土地具有生产、财富储备、生物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储存各种物质、保障生物多样性,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乡村土地的多功能性,不断提高农村土地综合生产力、生态景观服务能力等,才能真正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从而保障农村土地生态安全、生态景观价值等。例如:在景观生态学中,有研究人员提出“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理论,充分展示出防护林、田埂、田块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对于提高农村生态景观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三)深入研究流域水文生态情况,注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合理应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气、水、土地等几个方面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不同流域水文生态情况,才能及时找出控制土地遭到侵蚀、沙漠化等的原因,以有效防治各种土地方面的问题。目前,土地的有效利用、生态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治理的重点,在对水体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注重生物多样性、土地资源等的保护,才能确保各种土地整治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不断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还需要针对性的制度各种应对措施,如暴雨、极端气温等,才能在不断完善预警体系的情况下,提高我国农村生态系统的弹性和防范能力,最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深入研究生态化景观化技术,注重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健全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乡村土地整治相关机制,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实效性,是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整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国际往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吸收、学习和利用,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的完整性、连续性,从而降低人为破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以在有效实施各种整治措施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生态景观价值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深入研究生态化景观化的各种整治技术,注重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有效健全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建设标准,才能增强全体人民的参与积极性,以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等的情况下,提高全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不断前进。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石漠化旅游;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08-03

1引言

喀斯特(岩溶)是水对可溶岩的溶蚀作用及因此而产生的地貌景观,而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1-2]。石漠化治理已持续20余年,虽然相关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得以大量实践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石漠化面积仍在增加,没有根本控制石漠化发展。喀斯特专家袁道先指出石漠化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植树造林,关键在于综合治理。在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中,解决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和治理生态一样重要。石漠化治理不单是个科技问题,更要变成群众的自发行为,这样才有希望[3]。

石漠化地区被称为恶—落—斯地带,石漠化治理必须考虑该区的产业替代问题。在石漠化治理居民参与意识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很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优美,青山绿色,但要用他们的眼前利益来换取,没人做出实际行动。当地居民平均每户养1-2头牛,还有很多农户养马来托运东西,几乎都是放养。退耕还林还草地成了放牧场,牛马成群,滥放滥牧,严重超载,石漠化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要考虑传统农业的替代问题。旅游业是低碳产业,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4]。旅游业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资源少,并且很多资源可以永续利用。所以,旅游产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是生态恢复和重建地区优势替代产业。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旅游开发思想

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的项目已形成“3S”技术与石漠化治理及维护技术的集成,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并集成景观生态设计技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耦合效应。石漠化景观给人一种强烈荒凉、失落的视觉冲击,而石漠化治理景观则给人一种重生、美好未来的感觉,这使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5]。将石漠化及其治理景观作为旅游资源,把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理论应用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去进行规划设计,使石漠化治理具有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具有景观功能和美学价值[6]。王英通过旅游开发对石漠化环境治理修复的意义、与贵州石漠化治理内在机制分析、效益分析、系统优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得出旅游开发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脱贫有效途径[7]。邹细霞从系统耦合角度,分析以石漠化治理为突破点,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为手段或途径,以居民参与社区生态经济发展为目标,进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最终使四大系统(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旅游经济系统、石漠化治理工程系统)相互有机结合形成石漠化旅游的可能性[8]。石漠化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植被恢复,基本农田和农村能源建设,草食畜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等六大工程技术,有很高的科考和学习价值,数百年之后,很可能成为人类影响地球最强烈见证的文化遗产。

3喀斯特石漠化旅游的内涵

石漠化旅游(rockydesertificationtourism)是生态旅游的一种类型,以体验、观赏石漠化地质景观、本土文化景观、治理景观或以保护和修复喀斯特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切旅游活动;它是以石漠化治理为起点,社区参与为保障,生态农业旅游建设为依托,生态修复和保护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以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社区居民整体利益最大为目标,必须严格按照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以石漠化地质景观、喀斯特本土文化景观及石漠化治理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的旅游类型,主要吸引想在石漠化(治理)地区,求知、科考、体验、探险旅游者。与传统旅游开发目的相比,石漠化旅游突出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教育”;与喀斯特旅游相比,喀斯特旅游突出的是资源的天然性和美学价值,而石漠化旅游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价值观,突出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功能;与沙漠旅游活动相比,沙漠旅游不会因为人类的介入环境发生太大的改变[9]。而石漠化具有等级(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之分,人类有利环境的行为和活动会使石漠化向缓和生态的上一等级发展,而且不同的等级,景观特色和旅游活动内容不同。

4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开发的目的

石漠化旅游不是一般的大众旅游,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与保护为出发点和重点,以生态效益来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一种小众旅游,主要吸引求知、科考、体验型游客群体;旅游开发不是创收、赢利,而是为了修复和保护环境;石漠化旅游核心是把旅游开发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不仅是为了吸引游客,更是为了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能实现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治理石漠化的目的。换句话说,石漠化旅游开发的主要目是达到物尽其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附加值,最终达到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的目的。不是所有的石漠化(治理)区都适合发展石漠化旅游,石漠化旅游严格按照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及公众参与原则进行。发展石漠化旅游,可以巩固生态恢复成果、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

5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人文绿都;景区发展

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它使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也为风景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优化景区服务和环境质量,使景区各项事业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提供了契机。实施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是建设“绿色南京”、“人文南京”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党和政府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一、缘起与背景

中山陵园风景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占地31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南京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被市民认作南京城的“氧吧”、“绿肺”。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城市森林的典范,紫金山茂密的森林对南京市区的空气净化、滞尘吸收、噪声减弱、气候调节、环境美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风景区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440万吨;释放氧气380万吨,年生态效益可达13.1亿元,城市“绿肺”作用明显。

紫金山总体绿色生态资源较好,各类植物资源丰富,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合生长地区,各类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共有113科600多种。花木资源丰富,四季如花。最具有特色的是梅花和桂花,现有梅花品种350多种,桂花38个品种万余株。动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昆虫200多种,蝶类76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重要分布区。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保障南京经济发展、改善南京城市面貌、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意义深远。

风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在松柏参天、峰峦巍峨、绿海茫茫的山水之间掩映着各类文物古迹、遗址200多处,其中世界遗产1处,国家文物级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盛名享誉世界,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然而,在综合整治前,景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和谐现象。由于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内一度驻扎着13个自然村庄、100余家大小单位,部分土地被蚕食、卫生环境差,住房成套率低,满目疮伤,建筑凌乱。尤其是风景区外缘与城市结合区域,几乎家家住户都有房屋租住给外来人员,违章搭建屡禁不止,居住环境拥挤不堪,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加强整顿,仍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些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到紫金山与南京市的生态安全,影响到风景区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南京整体优良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的基本思路,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巧遇南京大规模进行老城环境整治的契机。2004年初,中山陵园风景区作为南京老城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为当年“两河、两带、三区、四点、五片”之中的三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投资近20亿元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自此,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

二、实施步骤与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包括:宁杭公路以北、环陵路以西、宁栖路以南、太平门沿城墙至中山门以东围合区域,共3l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实施拆迁工程。对景区内l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和19家工企单位实施拆迁。二是实施退耕还林、拆建还绿工程。对7500亩原有耕田和建筑用地进行绿化植树,增加绿地面积。三是实施景观建设工程。根据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精心设计,在风景区周边重点建设邵家山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观。

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加快发展为根本目标,按照‘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协调发展、彰显特色’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围绕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思路、围绕老城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全面整合中山陵景区内的景观、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按照“统一组织,分区实施;统一规划,同步设计;突出重点,注重成效”的总体思路,统筹考虑政府与市场、速度与稳定、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关系,遵循“高起点规划与高标准建设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速推进与确保稳定相结合,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分步走达成了先期愿望。

(一)圆满完成一期任务,取得“一环两片”阶段性成果

中山陵园风景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占地31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南京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被市民认作南京城的“氧吧”、“绿肺”。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城市森林的典范,紫金山茂密的森林对南京市区的空气净化、滞尘吸收、噪声减弱、气候调节、环境美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风景区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440万吨;释放氧气380万吨,年生态效益可达13.1亿元,城市“绿肺”作用明显。

紫金山总体绿色生态资源较好,各类植物资源丰富,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合生长地区,各类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共有113科600多种。花木资源丰富,四季如花。最具有特色的是梅花和桂花,现有梅花品种350多种,桂花38个品种万余株。动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昆虫200多种,蝶类76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重要分布区。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保障南京经济发展、改善南京城市面貌、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意义深远。

风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在松柏参天、峰峦巍峨、绿海茫茫的山水之间掩映着各类文物古迹、遗址200多处,其中世界遗产1处,国家文物级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盛名享誉世界,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然而,在综合整治前,景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和谐现象。由于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内一度驻扎着13个自然村庄、100余家大小单位,部分土地被蚕食、卫生环境差,住房成套率低,满目疮伤,建筑凌乱。尤其是风景区外缘与城市结合区域,几乎家家住户都有房屋租住给外来人员,违章搭建屡禁不止,居住环境拥挤不堪,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加强整顿,仍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些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到紫金山与南京市的生态安全,影响到风景区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南京整体优良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的基本思路,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巧遇南京大规模进行老城环境整治的契机。2004年初,中山陵园风景区作为南京老城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为当年“两河、两带、三区、四点、五片”之中的三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投资近20亿元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自此,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

(二)乘势推进二期工程,全面夺得综合整治最后胜利

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是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南京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品牌的重大举措。2005年11月一期工程完成之后,二期工程在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速推进。

中山陵园二期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王家湾、钟灵街(含东、西洼子)、铁匠营剩余片区的拆迁和天地科学园、博爱园、钟山体育运动公园、山北民俗风情园的建设。博爱园位于主城通往明孝陵的通道附近,包括水生植物园、季节性花园、环境雕塑园等。天地科学园结合南大太阳塔、地震观测所、陵园老邮局等成为一处与基地历史相关的考察学习天文学、地质学等天地科学的主题园,其中溪流间还规划了许多露营场地。钟山运动公园则结合南京体育学院,为中山陵景区增添一个全新的体育休闲场所。这三大主题公园的新建为把中山陵园风景区打造成“生态之园、文化之园、旅游之园”,为南京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放大城市特色与魅力做出了贡献。

2008年是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决战”之年。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同心协力、一鼓作气之下,彻底结束紫金山南、北的拆迁遗留工作,完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手表厂段的改造出新,完成博爱园、钟山体育运动园的环境修复建设。紫金山南麓的博爱园和钟山运动公园景色宜人、姿态毕现。风景区的水环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紫金山山南风景游憩区、沪宁高速南风景改善区的污水都被统一收集,排入城市管网。紫金山北麓出现巨大改观。在大规模的拆迁之后,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使全山植树将达20万株以上,逐渐“显山透绿”。紫金山山北入口公园与位于蒋王庙附近的王家湾片区被一举拿下。航空烈士纪念馆亦在山北逐渐建成。整个中山陵园风景区面貌全然一新。

三、效果与评价

整治工程自2004年3月全面启动,历时4年,共计投入40亿元,完成了330万平方米1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总计3729户居(农)民和31家工企单位的拆迁,拆迁的建筑总面积共约70多万平方米;同步实施拆建还绿、退耕还林,使景区新增绿地7000多亩,南京市民人均绿地由此增加0.6-0.8平方米,景区森林覆盖率由70.2%提升到82%-85%。真正实现了“还景于民”、“还绿于民”。

同时结合风景区历史人文特色,在景区外缘建设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前湖公园、博爱园、天地科学园、钟山运动公园、山北民风区、山水生态区等景点,提高了周边环境的景观质量,丰富游览设施,进一步增强了风景区为本地市民的服务功能,使中山陵园风景区成为生态之园、文化之园、旅游之园、繁荣之园,成为南京城市“绿肺”、都市发展区的核心地带和历史文化集中代表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负厚望,成为体现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态文明的扛鼎之作、南京市政建设的震撼之作。

四年的环境综合整治达到了“惠民、惠山、惠城”多方受益的优良效果。随着综合整治的推进,大批市民和游人受益。过去被村舍、农田和污水包围的景观湖,重新成为绿树鲜花环绕的湿地公园,大批前来晨练的市民从中受益。一批免费开放的遗址公园,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寻古探幽。全长2.4公里的人行木栈道与山南山北两条登山道,方便人们登高漫步。搬离景区的拆迁居民在妥善安置中生活质量今非昔比。环境综合整治也使紫金山满身披绿、景区水灵气四溢,为野生鸟类等动物的在此歇息、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紫金山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延续。霹雳沟的自然山水引入梅花谷公园,形成了近百亩水面;琵琶湖公园水面扩容1/3,新增面积50亩;下马坊、博爱园、钟山运动公园三大公园的建成,又使紫金山的水面新增了200亩。在对遍布山林的水沟实施整治后,水系贯通,“十水绕钟山”的格局成型。整治使南京“人文绿都”的生态品质凸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更加丰富。青山入城,山城一体。绿地、山林、水体面积的增加,扩大了城市“绿肺”;一批散落民间和地下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治得到了发掘保护,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明孝陵重现600年前历史风貌,观音阁大石壁等一批重要文物被发掘保护。

四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为改善了景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面貌,为景区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水土风貌和生态建设得到切实维护和提高。景区周边原来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完全展开的精美画卷。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的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各项事业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在2007年底成功进入国家首批5a级景区,2008年底又成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景区管理是景区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确保景区有序运行的基本手段。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拆破、景点出新、景区亮化等专项治理,初步实现了景区由治理脏乱向提升品质的转变,城市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提升,景区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新一轮的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命题、新任务,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前提离不开良好的生态建设。中山陵的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了景区遗留问题,为进一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扫清了障碍,夯实了基础,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是中山陵园风景区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次机遇中,景区用时4年耗资40亿,完成了一系列拆迁、绿化与建设,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紫金山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南京城市“人文绿都”生态品质得到凸显,城市吸引力和魅力得到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将进一步发挥拉动旅游经济、打造旅游强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中的示范作用,对今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宏坤、戴永宁同志在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1日。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城镇河道、风景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文明得到空前繁荣,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镇内容及形式变化巨大,在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的同时,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在城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需求越来越高,已经兴起了许多水利工程。目前,河流内排入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严重影响了河流形态、运动规律、资源能力及河水品质等,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河流生态危机:水质污染加剧、湖泊干枯、河床萎缩、河道断流、尾闾消失、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等。

二、现阶段城镇河道水系现状存在问题

1、大量农田被房屋和路面等覆盖,水面积减小,水面率下降,使得河道的调蓄和排泄能力锐减;另一方面,河道下游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地面产流加大、汇流时间缩短,排水强度有增无减,河网水位雍高,排水不畅,造成内涝。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为村级河道淤塞面广量大,加之水利维修经费不足,年久而堵塞;其二为工业与市政建设的发展,不少村级河道湖泊被任意填没;其三为在道路交通建设中,村级河道被填没或埋设涵管,从而形成水系不畅,减少了水面积,也加速了河道的淤塞,排涝能力远达不到标准;工程配套不足,设计标准不高,机电设备动力老化严重,年久失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等。

2、许多河网水系破坏严重

受社会经济发展及基础建设等因素影响,加之缺少完备的河网水系规划,甚至出现许多在进行地块建设过程中随意填没河道的现象,造成许多河网体系布局破坏严重,短时间很难恢复,无法满足小城镇开发建设的需要,一般来讲,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河网布局缺乏合理性,水系不畅通。在河湖水面下降的同时,现存河道的分布也缺乏合理性,在一些城镇区、工业区河道稀疏,具有较多农业区河道。

(2)部分河道被填,产生断头河,导致总体水面率下降。

(3)路河交叉建筑物严重束水。在进行开发建设过程中,太过重视节约工程投资,在路河交叉处,设置太多束水涵洞小桥,甚至直接筑坝堵断,导致水流不畅。

3、一些河道雨污合流,水土保持滞后,水环境恶化。在规划范围内,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使得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很多河道由于雨污合流,严重污染了河道,甚至导致发黑发臭,CoD、BoD以及氨氮超标严重,水环境进一步恶化。一些沿河居民向河道内随意倾倒垃圾,导致清水河成为垃圾河,导致河道出现淤塞、水流缓慢,暴雨时河水位升高,对河道排水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河道两侧为设置防护绿地,住宅和工业厂房建设大部分沿河堤进行,水土保持建设相较于工程建设滞后严重,不但影响防洪综合效益的发挥,也对水环境产生了影响。

4、地面沉降严重降低了防洪工程的标准。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严重,降低了防洪工程的标准。

三、风景化的治理理论

1、风景化的治理理论概述

城镇河道风景化治理理论即在开展城镇河道治理过程中有机结合生态建设、防洪排涝、景观建设等治理目标,以河道流经地不同的地段特征和文化内涵为载体,针对河段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措施,辅以健全的城镇河道管理实体和法规,开展风景化治理。明确城镇河道一带管理实体、健全法规的动感生态“风景区”,最大程度保证人居环境统一于自然环境,实现一劳永逸的效果目标,推动城镇地段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是风景化治理最终目标。

2、风景化治理理论在城镇河道治理中的具体表现

(1)治理前期

第一步是要对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对该河段的具体现状加以明确。评价经济和环境,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加以权衡。在开展工程勘察过程中,不仅要开展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还要对相关范围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其中调查该范围内城镇水系统、生物群落的现状是重点,还要开展对当地人文景观、治河历史和措施的调查。第二步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最大程度按照自然河道纵、横延伸与自然风景相协调,让河道断面呈现多样性变化特征,应避免河床的平坦化。将河道地段的自然特征和人文气息融入到堤岸防护工程的设计,并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在确保堤岸安全的基础上,做到结构形式上协调于周围自然景观,将“动感”效果重点突出,以实现生态和景观的堤岸形式多样性。进而在规划和设计方面,形成河道治理“风景区”。

(2)治理建设阶段

形成河道“风景区”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治理过程。所以,要重视施工地段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对工程地段的水系统进行完善,防止出现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重复建设;而且,还要重视保留河段本身的天然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内涵,尽可能在景观施工过程中选用天然材料,尽量减少钢筋混凝土人造环境。

(3)管理维护阶段

为实现“风景区”的效果,减轻治理后对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的冲击,并确保工程的寿命,在强化工程的前期养护的同时还要重视后期管理。一直以来,人们缺乏对水的法律意识,很少有城镇河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城镇河道具有众多管理者(水务、市政、建设、交通、街道办等),未能明确主管实体,经常出现“九龙治水”现象。所以,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办法及措施,结束“九龙治水”的现象,从法治层面对河道治理效果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四.北京地区河道风景化治理实践

北京地区从2002年开始实施“生态治河”工程,加强对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同步进行了河道整治与排水管网改造,使雨水和污水分流得以实现,共有截流排污口230多个,利用改造污水口、修建浮箱式拦污闸门、安装拦污栅等多种手段截污治污,最大程度降低入河污水量,确保河道的清洁,沿河铺设污水管线,收集污水,尽量避免污水直接入河。

通过治理,凉水河下段河道多年黑臭的水质开始还清;北护城河、坝河等奥运主场馆周边水系实现水环境治理目标;永定河、潮白河生态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北京在实施生态治河的过程中,重视营造河道的天然状态和亲水空间,通过在主河床中开挖蜿蜒曲折的蛇形子槽,枯水季节滩地形成茂密的草丛,为食草性昆虫及鸟类提供栖息环境;通过在河道中人工填筑形成的四面环水的小岛,或在河底安放大石头,使水流富于变化,为生物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通过采用驳石护岸、仿木桩护岸等生态方法进行河岸防护;在河道设计时注重景观需求,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弯则弯,使河道成为靓丽的自然风景线。

四、结语

总之,在进行城镇河道治理过程中,开展河道风景化治理将是一个与科学发展观相符的系统工程,与以往河道治理理论相比,综合包含了生态环境、防洪排涝、地域特征、人文景观、法制管理等众多因素,这是传统河道治理理论无法做到的,必将成为未来城镇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凤爱:《浅谈城镇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年04期

[2]甄亮中蔡茜:《关于北方城镇河道治理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0期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城市护岸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久治不愈的洪水灾害和人水相隔的痛苦,使人们不断的反思。经过200多年的思索终于顿悟:“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以其无以易之。”之至理,继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进行生态适应性护岸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重新应用到工程生物治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真正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实践,对河流进行了自然保护与创造的尝试,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开发热潮,带动了城市滨水护岸景观的研究发展。20世纪70年代,瑞士、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也在河道治理中开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局建设部的ChristainGoldi将德国的Bittmann生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即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在瑞士被称为naturanhewasserbau。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在世界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的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之后,德国开始在自身国内进行这一概念的落实一与实践。1985年丹麦开始实施的河流复原工程。恢复原来的弯曲河道形式,在冲积平原地带进行湿地再造等。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式探讨了生态一程的概念并定义为“为了人类社会和其自然环境两方面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兼顾生物生存的河道生态恢复作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项目,采用了近自然工法使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对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受这观念的影响旧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仅在1991年,日本全国就有多处试验工程,在日本建设省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对于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采用植物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护岸,河段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不得已使用混凝土的护岸,也按生态型护堤法进行覆土改造。为挽救城市河流的生态,日本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办法,使流经城市河流两岸重新草木葱笼。堤坝不再用水泥板修造,而是改用天然石块铺砌,还给草木自然生长的空间。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6

摘要: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可是,她也有善变的一面,自古以来黄河给两岸的百姓带来无数次的灾难。因此,治理河道在古代也是帝王非常重视的领域,几乎每个明智的帝王都大肆修建水利工程,造福百姓。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从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该领域热议的话题,并由此产生了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生态环境;河道治理;异质性

1.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1.1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生境空间的异质性决定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如果生境空间异质性高的话,就说明能够创造更多的小生境,适合多样的物种共存。可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河道建设干预太多,大规模的建设水利工程,改变了自然河流的原来面貌,使其渠道化或非河流化,虽然为眼前带来了利益和实惠,但并非长久之计。如果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干预过多,使河流生境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单一化,,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退化。要解决环境退化问题,就必须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当然不是要人为的引进各种鱼类和人工种植植被,而是要提高河流空间的异质性,使自然河流符合地貌原理,从而为恢复生物群落的多样创造必备条件。

1.2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关于在河流生态修复的管理和规划问题上,应努力避免对整体规划的局限性,应该着眼于长远考虑,在大景观尺度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资源生态水利主要手段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研究规划,使每个生态系统互相依存,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河道治理办法,仅仅依靠修复河岸植被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黄河对上、中、下游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开展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工作更是符合黄河两岸及周边地区百姓利益的,对涉及地区的经济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支配能力越来越强,可是千万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忽略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如果对大自然一味的索取,而不加以节制,加快自然资源的枯竭,那么若干年以后,害苦的终究是自己。因此,应迫切推进自然生态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河道治理

2.1河道治理方案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一直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杆。但是现在,还要加入一个重要因素才能完善这个衡量的标准,那就是生态。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可是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水资源,关乎人类生存的资源,也遭到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了百姓的健康安全。河道作为水的输送管道,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态发展对水资源的保护意义非凡。

关于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河道工程区域的环境和河段的特征,考虑清楚主要采取什么工程措施,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起到怎样的作用,最后才考虑技术上的可实施性。黄河已经安全运行了60多年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全面了解河段地理的特征和环境之后,采用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泄”的治理策略,事实证明,结合河道特征和流域环境而采取的工程建设安全系数是很高的。

黄河是我国河道治理中情况最为特殊的一个,下面就以黄河为例。由于其经过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入河,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沉淀后抬高河床,因而造成了地上悬河的特殊地理构造,人们为了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只得不断固堤防害,最后竟然高出两岸平均地面的3—4米。因此,保持黄河周边生态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2.2生态作用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水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人们希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的生态河道。因此,在修建河道工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修复失衡生态成为重中之重。关于对自然生态河道的建设和治理,发达国家已经从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要保持正确、谦虚的心态向人家汲取经验,大力加快推进生态水利的建设,使河道建设回归自然,每个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生物共存,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目的。

3.生态建设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息繁衍的源泉,被两岸人民称为“天上来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些传统观念也得到了转变。比如在河道的治理上,人们以前总是习惯用裁弯取直的办法进行改造。可是这种做法加快了水流的速度,加剧了冲刷力度,最后会给下游带来不可想象的威胁。黄河已经多年没有发生重大灾害,而且增加了许多防洪防汛工程,百年老流路也得到了一些改变,可是由于多年没有经受洪水考验,其真正的防洪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在土地资源愈加珍贵的环境下,复合式河堤得到了广泛运用,为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景观建设

在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中,还能起到改善城市面貌的作用,因此,关于河道景观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可是,由于河道景观设计牵连到诸多方面的为题,要想获得理想的成效,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4.1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保障

河道景观的设计涉及的因素很多,是由各种自然综合作用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第一,要从河道的区域和汇水过程进行考研;第二,关于解决控制水土流失和水资源调配;第三,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等。解决了这些问题,河道景观设计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

4.2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城市河道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防洪问题,更能满足城市对于多样性生活的要求,提高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娱乐性。如果单单纯粹的考虑防洪措施,不仅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也大大损害了城市整体规划的多样性和和谐性。

4.3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水利的原则就是一切模拟自然生态学原理,增强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动用一切手段对生态水利和城市景观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城市的活力和品位,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7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绿色生活、低碳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促进主要污染物得到切实有效处理,持续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加快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环境执法保障。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监察成果,拓宽生态环境监察领域,建立健全环境执法长效机制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对可能影响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与景区主要出水口设置监测断面,对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立体化监控,定期公布景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应急预案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对污水处理站及其配套设施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配套管网的规划和建设,推进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加快对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强对排污单位污水预处理的监管,防止超标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督促污水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确保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在线数据真实有效。

3、加强对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和处置的监督检查。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改进固体垃圾处理工艺,加快垃圾收集中转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垃圾转运网络的运行,持续推进各类垃圾清运下山。督促各经营单位按照要求分类分拣各类生活垃圾。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日常监管,改进生物处理工艺,强力推进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置进程,确保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正常运行。逐步取缔景区垃圾焚烧工艺。加强景区内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严格落实危废五联单制度。

4、开展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景区内经营车辆尾气超标排放行为,对老化严重、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坚决予以淘汰。积极探索清洁能源代步工具。

5、严厉打击景区范围内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危害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二)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

1、全面检查景区范围内非污染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旅游服务设施项目等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以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情况,重点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落实、建筑垃圾和渣土处置、生态恢复以及环保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着重查处“未批先建”和未落实环保“三同时”而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的项目。

(1)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要根据建设项目环保分类管理、分类审批的规定,及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2)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逐项落实;

(3)已建成项目要及时申请试生产并组织环保竣工验收;

(4)环保执法部门将适时开展对建设项目环评落实情况的后督察;

(5)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建设单位须将建设项目相关材料报环保办备案。

2、加强工地现场监管。督促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对周边林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禁止随意倾倒各类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在指定地点规范堆放建筑材料,配套临时公厕等污染防治设施。已完工项目要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及时做好地的绿化美化与生态恢复工作。

继续实施建筑垃圾全面下山制度,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区建筑垃圾管理的通知》要求,办理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

(三)对2011年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

在2011年专项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对经营单位落实整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后督察,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将对景区内宾馆酒店、餐馆食堂等各类旅游服务设施的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油烟净化设施以及雨污分流等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严查污染防治设施不运转、跑冒滴漏、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依法征收排污费。对在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后督察档案,列为每年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实施跟踪督察的对象。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

成立专项行动领导组,确定整治重点,下发《2012年风景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部署2012年环保专项行动。

(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阶段(7月—9月)

专项行动领导组要按照方案中的检点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典型违法案件。

(三)督察阶段(10月)

迎接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对景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各项执法整治工作的督查。

(四)总结阶段(11月)

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完成2012年风景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并于11月10日前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部门协作

为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成立“2012年度风景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以下简称“专项行动领导组”,名单附后),统一组织开展风景区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园林局环保办。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合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检查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送、移交、移办制度,共同整治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督促企业提高环境保护自律意识,规范企业环境行为,依法申报污染排放情况,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实施污染防治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防范环境风险,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执法责任制,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行政不作为、包庇纵容违法企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大督察指导力度,狠抓督办案件落实

景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持续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排查不到位、整治进展缓慢、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隐瞒不报的,要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历年专项行动、生态考核以及生态环境监察中未完成治理的环境问题以及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强化责任落实,真正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和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开展后督察。专项行动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生态建设考核。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治水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北京水务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应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采取哪些措施?近几年,北京市水务局结合首都的水情,按照“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统筹城乡,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治水之路。在164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水资源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山区建设生态防线;平原建设生态自然河道;城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常年无水河道有水蓄水,无水绿化;常年有水河道截污治污,还清水质。

山区建设“三道防线”让清水下山

北京山区面积100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山区是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全市现有85座水库,绝大部分在山区。科学地保护好山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涵养水源、保护水质至关重要。

近几年,随着山区经济发展,一方面种植业使用的化肥农药,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形成面源污染;另一方面大批城市居民到山区的景点、民俗村、垂钓园、采摘园休闲度假造成人为污染,2004年山区接待游客达1千万人次,给山区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留下了污水和垃圾。据统计,平均日污水排放量约2.94万吨,日产生垃圾约3000多吨,其中60%以上堆放在河道或沟道附近,严重影响河流、水库水质,对供水安全构成威胁。针对这种情况,北京水务从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入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清洁小流域。把好水源地上游防线。

第一道防线为生态修复防线。在人口相对稀少的远山中山,封山禁牧,减少人为活动,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第二道防线为生态治理防线。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发展节水灌溉,营造水土保持林。以综合治理为重点,将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达标排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第三道防线为生态保护防线。在河道库区周边整治河道、清理垃圾,保护植被、恢复湿地,减少人为扰动、恢复自然生态。

构筑“三道防线”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原有小流域治理的方法,根据流域内的不同部位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措施。在传统山、水、林、田、路治理基础上,增加污水、垃圾的治理和村民居住区的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在北京大山深处的人口集中区、养殖区建设了80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00余处小型垃圾处理设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年节水1000万立方米;封山育林减少入库泥沙36万吨;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减少入库污水300万吨。达到了保护水源、改善水质、发展经济的目的。目前已建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20条。按照规划今后每年要建设1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让清水下山,逐步改变山区水环境。

在密云水库周边重点区域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300公顷,减少化肥施用243吨,拆除水库周边违章建筑1万平方米,取缔库区网箱养鱼53亩,关闭库边37个餐饮经营点,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使密云水库在连续干旱、蓄水锐减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国家饮用水Ⅱ类水质标准。

平原区建设生态自然河道保护地下水源

北京的平原占整个北京地区总面积的39%,是北京主要地下水的开采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大量产生,不仅污染了河道,还威胁着地下水的安全。因此,治理污水,建设生态自然河道,保护地下水源,是水务工作的重点。

按照治河先治污的工作思路,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近年来,以乡镇中心区为重点,陆续建成了41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由20%提高到30%,每年减少1.2亿立方米的污水排放。同时,加大建设和保护生态自然河道的力度,改善河流水质。

温榆河全长64公里,是北京市一条排污河道,流经海淀、昌平、朝阳、通州四个区。为改善水质,防止污水下渗,从起点沙河水库开始,沿库区岸边由低到高依次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采用增氧曝气措施,增加水体中的氧气,让水活动起来。温榆河昌平段建成白各庄湖、郑各庄湖、羊各庄老河湾、蔺沟入口湿地和北七家5处大面积人工湿地,把污水引入生物治理区。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种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吸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对温榆河的7个较大排污口,根据排出水质和水量的不同,采用曝气增氧、稳定塘沉淀分解、砂石过滤、生物膜降解、生物通道处理等综合措施,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目前,温榆河的水体已悄然发生变化,河水中已有鱼虫、泥鳅等存活。

采用生物方法净化的水域还有官厅黑土洼、延庆三里河、昌平白各庄、海淀翠湖、顺义汉石桥、密云和怀柔水库入库口等湿地恢复工程,共保护和恢复湿地1713公顷,有效改善了水质。

清河是北京城近郊区的又一条重要的排污河道。为将清河还清,建了肖家河、清河两座污水处理厂,将清河上游78个排污口截流,处理后进入河道。同时,从清河源头老龙口排水沟开始,清除垃圾3468立方米,开挖土方29492立方米,恢复了生态自然的原貌。在清河上游,因地制宜,在河道内制作生物浮床,种植菖蒲、美人蕉等各类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重建生态河道。目前,清河上游水质已经还清。

永定河、潮白河是流经北京市的两条大河,由于多年未发生洪水,成为无水河道,加上盗采沙石现象屡屡发生,使河道一度成为北京地区的风沙源。为治理两条无水的河道,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严禁采沙,在永定河河堤、河坡和河床种植乔灌木237万株,绿化面积达到1920万平方米;潮白河绿化面积832万平方米。通过生态治理,加上大自然的天然修复,使郊区无水河道由昔日的黄沙一片,变成了绿草茵茵的“郊外绿洲”。

城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改善人居环境

北京城中心区现有主要河道150公里,除担负输排水任务外,还为城市增添水的灵气,发挥着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生态系统的载体,让河道不仅成为生态的,还要以一个个景点串成一道道靓丽的自然风景线,穿行于街巷之中,以适应人们在城市环境中享受自然的需求。因此,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做河流生态代言人,既是北京水务的基本职责,也是水务工作的制高点。近几年,北京水务按照生态治河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还清河道水质,是生态河道的首要标志。北京城区每年产生8亿立方米的污水,要通过河道排放,这是水体发臭的根本原因。近几年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加快,坚持不懈地截污治污,每年有4.6亿立方米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减少了污水直接入河的排放量。当然此项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尤其是雨污合流口如何雨污分流,是个难题。按照北京水务工作的时间表,2008年前,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城中心区河道水质达到Ⅲ类。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任务相当艰巨。

坚持按生态标准治理河道。蜿蜒于北部城区的转河是生态治河的典范,在宜弯则弯、宜宽则宽、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河道内,种植了100余种水生植物,滨河地区成为景观近人、环境宜人的亲水空间。建造了历史文化园、生态公园、叠石水景、滨水游廊、亲水家园、绿色航道六大景区等40个景点,让人们悠闲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8月20日开工的北环水系将继续按照生态的理念进行治理。河底的水泥衬砌将被去除一半,河岸进行坡化改造,河中种上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恢复河道动植物的多样性,再现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

去年开工的凉水河治理工程除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以外,将采取人工、自然、生物等手段,形成三道生态治理系统:第一道系统,建成河道天然自我净化系统。整个河道有起有伏、有隐有显、有坑有窝、有缓有急,产生天然瀑汽,使水质得到净化。第二道系统,建成植物天然净化系统。通过种植芦苇、香蒲、水草、荷花等适宜北方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第三道系统,建成水生动物天然净化系统。引入适宜水中生长的田螺、河蚌、鱼虾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河道两侧建设供市民休闲的景点和微地形,使凉水河逐渐改变面貌,既是生态的又是景观的。

用生物措施改善城市河湖水质。由于北京水资源紧缺,不可能用大量的清水满足城市景观需要,但又要保持良好的河湖水环境,北京水务科研人员运用一系列生物、物理措施保持水质,抑制水华的发生。在永定河引水渠、南护城河、昆玉河等河道采用景观生态浮床种植美人蕉,插种水葫芦,安装生物栅,养鱼除草等生物措施;在什刹海、后海安装收藻设备;在北展后湖、西海、后海等水域投放鱼苗,降低藻细胞密度,抑制藻类生长、繁殖等,近几年有效防止了内城河湖大面积爆发水华。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篇10

驱车行驶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二环快速路上,半城楼房半城树的城市美景让人精神愉悦。地铁1、2号线施工现场,大型盾构机开足马力推进工程的火热场景让人对即将到来的立体化交通时代充满憧憬……

以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航空、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市内大循环、大辐射、区域大联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2017年,在呼和浩特安排的468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7600亿元的计划中,“七网”建设投资5000亿元以上,占总投资近66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呼和浩特市近年来也在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培育大健康、大数据、生态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开工建设蓝海华腾电机控制器等18个二期项目;实施大数据发展工程,成立大数据发展公司……据悉,2017年,呼和浩特市将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全年完成产值470亿元以上。

推进基础设施“七网”同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业”同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内蒙古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正以率先作为的勇气和决心实现着“七网同建、七业同兴”的新跨越。

绿染青城满目美景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呼和浩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社会,已经从理念变为人们的行动。

2016年年底,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约100亿元启动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并将该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同时确定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

阴山山脉大青山段是横亘在呼和浩特市北部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曾经苍松翠柏,古树参天,景色宜人。然而,长期以来,人为破坏、植被退化以及对大青山前坡地区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近年来,呼和浩特实施一系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使大青山前坡部分地段环境改善,但整体生态状况仍不理想。

呼和浩特市官方资料显示,作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力图恢复当地“天苍苍,野茫茫”的生机景象,总投资约100亿元,建设范围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平均宽3.3公里,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体绿化面积近10万亩。建设内容主要有前坡冲积扇区及山体25度坡以下区域的密植绿化,沿线主要沟系的生态整治,人为破坏较重的山体伤痕修复和精品经济林基地建设等。预计到今年6月底前完成主体绿化建设。

这项生态工程完成后,大青山前坡将形成以森林公园、草场、葡萄园、林果基地、休闲公园等精品景观为主,生态带、景观带、经济林带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旅游休闲文化景观带。

大青山前坡改造项目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是绝对的主角,占127平方公里,为项目总面积的85%。呼和浩特新城区副区长徐相军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至今,新城区共落实绿化用地近8万亩,对大青山前坡空地及生态路等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基本建成了生态景观林、哈拉沁万亩生态保护区、万亩城市草原,四个千亩园(果园、植物园、葡萄园、百草园)、5万亩森林公园,累计栽植各类乔灌木近1000万株。

徐相军告诉记者,该项目中的万亩草场项目也称万亩城市草原,项目一期规划占地10389亩,以种植天然牧草为主进行生态修复建设,将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自然草原观光区,成为距首府最近的观赏草原景观之地。“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占地6788.95亩,土地流转工作基本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正在全面推开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工程的新城区提供了全新的考量标准。

按照这一思路,新城区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重新定位山水与城市的关系,确定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着重在“综合”二字上下功夫,实施包括生态环境建设、旧有村庄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规划等一系列内容的系统工程。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美好蓝图,也是大青山前坡正在呈现的现实。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的成效,对于这里的4.9万居民来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其实,不只是大青山,呼和浩特市的整个园林绿化景观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打造更具活力、更为美丽、更加和谐的市区,呼和浩特市上下齐动手,利用城市闲置地、f厂区、老旧小区空地,见缝插绿、合理平衡建设,各项绿化工作同步进行,极大地拓展了全市的绿色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更多市民得以近距离享受绿色福祉。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绿化好,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就多了。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绿化工作今年已经初见成效,呼和浩特市绿化率目前可以达到40%左右,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

有雄心有信心打造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

生态保护加大力度的同时,产业转型对于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尤为关键。

进入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打造的首个部级新区――和林格尔新区正式进入人们视野。《小康》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该新区将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为契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这一部级新区如何担当“对外开放”尖兵,备受外界关注。

2016年1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决定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当天,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罗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新区将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为契机,强化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互动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申报建设中蒙博览会永久会址、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陆路国际港务区等对外开放平台。

这不是内蒙古首个部级新区第一次发出“对外开放”的声音。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就曾表示,该新区将成为内蒙古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大平台、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据披露,2017年该新区亿元以上项目中重大产业项目43项,计划投资11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项,计划投资48.78亿元;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和民生工程20项,计划投资24.31亿元;城镇化建设项目25个,计划投资145.91亿元;农林水工程项目2项,计划投资3.1亿元。

呼和浩特市市长李杰翔在新区调研时曾强调,要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重点从河道生态保护的视角来规划沿河区域的发展,通过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相辅相成。高起点、高水准做好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工作,做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产业布局互为一体、相得益彰,把新区建设成为展示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体现区域人文精神、城市品格的文化城区。

以草为业的上市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蒙草生态)就在新区内,希望可以凭借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修复的标准化和产品化。与蒙草种质资源库近在咫尺的云计算基地,至今已建设4年多。受优越的气候、地质、能源等条件吸引,近年来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华为、中兴、曙光、中国科学院等信息、科技巨头纷纷选择在这里建设全国性的大型数据中心。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浪潮,也在不断刷新蒙草科研人员对大自然的认知。蒙草的种质资源库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造福于农牧民,服务于草原生态建设,是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一直在思考的事儿:种质资源库是一个实体的宝库,如果这个宝库能搬到线上,就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更多的农牧民和生态企业,分享到它的数据。

然而,走进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却是另一种感受,机器轰鸣,一片繁忙。

土左旗商务局局长赵红星向《小康》记者介绍说,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是由土左旗政府与深圳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国一冶集团共同建设,项目采取ppp建设模式。先期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左右,年税收10亿元左右,可安排6000余人就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土左旗也将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作为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接,全程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

加快新区和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呼和浩特市针对光伏产业、乳业等几个细分产业的发展还进行了整体布局和规划,其中,打造“中国光伏材料之都”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头等大事。赛罕区将光伏产业与农业、工业、社会服务业和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光伏产值不断增加。“十二五”期间,赛罕区投资100多亿元,开展蔬菜基地光伏电站示范项目,共安装12000多座光伏大棚,年均发电量约18.7亿度;同时,中环光伏、晶环蓝宝石晶棒等一批光伏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实现产值144亿元。随着空间及产业规划的不断扩大,赛罕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多晶硅产能2万吨,单晶硅产能5万吨,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能5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50万千瓦,光伏产业产值350亿元,成为“中国光伏材料之都”。

呼和浩特的雄心不止于此。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呼和浩特市提出未来将努力打造成为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支撑、和谐宜居幸福的示范区与更具活力、更为美丽、更加和谐的首善之区。

城建惠民筑就“幸福之城”

有雄心,还要有信心。一座城市的自信来自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位市民的自信。

在很多呼和浩特老人的记忆中,解放初期的呼和浩特建成区面积不足9平方公里,遍布城区的小平房和泥石路让整个城市看上去犹如一张张泛着黄色的旧照片。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几代城建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首府仍然没能“首”起来,在数十平方公里的旧城区,仅小平房、土坯房就占据了原建成区面积的1/5,小街小巷数百条、“城中村”几十个,违法建筑成片相连。这一切,与首府形象极不相称。

不过,这一切正在改变。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呼和浩特借开局之年的春风,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按照“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东部新区,打造北部生态观光带,建o南部现代产业园”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五年间,建成区面积由174平方公里扩展到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2.5%提高到67.5%,市政道路面积从1848万平方米增加到265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从9.3万亩增加到14.4万亩。

2016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的规划建设将“大呼和浩特”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跨入了城市建设“四级跳”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