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十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十篇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7:10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核心能力培训;眼科护士;院感控制;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21-0124-02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是个人、职业及专业能力结构中最主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1]。眼科专业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消毒隔离知识和管理能力;安全管理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应急与协调能力;围手术期知识及患者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与质量监控能力[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特别是眼科患者大多数双眼或单眼视力障碍,行动十分不便,陪护率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为了加强我院眼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和眼科整个护理队伍的护理水平,我院自2009年1月起,对我科共22名护士进行以院内感染为重点的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共2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理师5名,护理师7名,护士7名;本科4名,大专11名,中专7名。

1.2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广东省医院内感染管理办法》、《职业暴露管理办法》等内容为课程,开展眼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平台,通过问卷调查、课堂理论培训、示范操作、成绩考核等策略来实现研究目标。

1.2.1问卷调查指导老师用自编的“眼科护士对核心能力培训中对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知晓率调查表”对眼科护士于培训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原则。问卷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由我院自行设计,经相关专家审定内容效度合理,预实验表明信度可靠。调查表主要通过4项条目了解眼科护士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晓率、洗手执行率以及培训前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等内容进行调查。

1.2.2课堂理论培训医院内质控小组成员及科室质控负责人员对眼科护士进行理论授课,每周1~2次课,每次30~60min。内容包括:①医院内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②医院内感染的监测管理制度;③消毒隔离制度;④消毒药械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⑦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⑧病房管理制度;⑨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患者的管理制度;■灭菌器械的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手卫生知识培训等。

1.2.3实训演练实训演练时指导老师对眼科护士采用示范操作,如洗手步骤、病房的空气培养方法、消毒液、手表面细菌培养方法、消毒液的配制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方法一一示教。

1.2.4培训后成绩考核指导老师每个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再考核。

1.3判定标准

考核分两方面:①护士培训前后闭卷理论考核;②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并存入档案,90分以上为优,70~89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指标掌握情况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见表1。培训后,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和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洗手执行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在培训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对医院内感染的指标掌握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2.2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培训后眼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眼科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先进的眼科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及眼内窥镜的引入等,对眼科专业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掌握更多更新的眼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更好地配合眼科医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作为眼科专业护士还应掌握更多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来满足眼科临床需要,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3-4]。因而对眼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显得越来越突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眼科专科护士已成为眼科护理发展之关键。本文近年来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绝大多数护士均能按期完成培训计划,顺利通过考核及综合评定,基本达到培训前制定的标准要求。

培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①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重要性。护士凭在学校学习眼科知识及控制眼科手术患者感染知识较简单,再加上眼科专业性强、技术操作难、手术患者多,且患者大多数是老人或小孩,陪护人员多,患者感染机率增高,只有通过不断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保证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②培训的成效。在培训过程中,实行调查问卷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堂理论培训可使护理操作更规范,加速了新护士的成长,提高了导师的岗位能力。培训后成绩考核深受护士欢迎,在考核中充分扬长补短,使护士明确自己的水平,自觉、主动参与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理论水平,保证培训的成效,适应医院的发展[5-6]。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不断评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使护士对培训方法和内容满意度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③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核心能力培训,培训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及能力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洗手执行率都有明显提高,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明显降低,提高了眼科护士的整个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2a):201-202.

[2]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1-91.

[3]张淑梅.运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111-112.

[4]何应武.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9-100.

[5]李新萍.不同学历层次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探讨[J].医学文选,2005,24(12):1020-1021.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2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民营医院不断增加,为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医院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民营医院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四所民营医院聘用制护士116人,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民营医院护士110名,大专26名,中专84名,从事护理工作时间1-35年。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医院感染预防知识问卷,内容包括:标准预防、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等,题目类型均为选择题。用无记名方式,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共发放116份调查表,收回110份。回收率94.8%。

2结果

2.1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3.6496,其中无菌储槽一经打开可使用时间知晓率30%;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不得超过多久使用知晓人数33人(29.09%);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知晓人数25人(22.73%);2%碘酊涂擦皮肤后需要作用多久用75%酒精脱碘知晓人数41人(37.27%);化学消毒剂影响因素知晓人数53人(48.18%);含氯消毒剂依据消毒物品污染度使用的浓度知晓人数45人(40.91%);碘伏消毒剂消毒作用时间知晓人数33人(30%);呼吸道传染病知晓人数56人(50.91%);标准预防概念知晓人数33人(3096);医疗废物分类知晓人数82人(74.55%);高度危险性物品选用何种方法处理后使用知晓人数92人(83.6496)。

2.2不同学历知晓率:护理大专总人数26人,知晓人数16人占61.54%,护理中专总人数84人,知晓人数48人占38.10%。

3分析

3.1护士预防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缺乏:四所民营医院招聘的110名护士大多数为近几年护校毕业的护士、公立医院辞退护士,小部分其它医院退休护士或是为子女上学在原单位停薪留职人员、原个体诊所护理人员等。近几年护校毕业的护士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人护校学习时文化基础较差,其个人的理论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缺少刻苦学习精神,在护校真正掌握的知识不多,护理专业教材中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理论知识较少,绝大多数年青护士无主动学习意识,由于长时间不学习,原有知识淡忘。

3.2 领导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淡薄:民营医院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往往把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护士(三基)理论和操作培训上。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大多数领导重视节省成本、降低消耗以取得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几家医院无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均由护理部人员兼职,仅一家相对固定。兼职人员极少接受省市级医院感染专职培训,医院也极少对职工进行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知识培训及考试。

3.3护士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由于民营医院自负盈亏,医院认为经济效益主要靠医生吸引病人,所以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很低,因而其流动性很大。护士普遍存在不思进取,工作责任心差,简单机械完成护理工作,对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3.4资料少、专业信息来源缺乏: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医院只有兼职院内感染管理的人员手中有

3.5监督检查少:民营医院考虑经济效益,各岗位人员相对较少(一人兼几职),故对护理工作环节质量监督检查较少,致违返操作规程者较多。

4对策

4.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完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医院应由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护理部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护理体系中的医院感染监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与护理部针对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各级护士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中的职责、制度与质量考核细则,依据各岗位制定预防院内感染培训计划,各科室成立院内感染防控小组,由护士长、科室主管护师、病区兼职感染管理护士组成,依据本科室特点制定防控院内感染相关制度职责,并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与督导检查。

4.2加强培训:首先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观念,增加护士的责任心,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与护理操作培训之中。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与护理部对新上岗人员集中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重点强化消毒隔离知识、标准预防知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及传染病防治等知识,并进行模拟训练,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每年不定期对护士长、病区兼职护士进行防控院内感染知识培训,病区每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科内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护理部对护士每月进行1次业务培训,不定期进行考试,将考核成绩记人个人技术档案,与下一年聘用、调资、年终考核评优挂钩。

4.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依据江苏省(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规程进行督导检查,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规定。

4.4正确使用和配制消毒剂:消毒剂配制浓度和卫生标准是消毒剂质量管理核心。因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在使用时必须控制污染。感染管理人员为规范本院消毒剂的使用,应与护理部共同制定本院(化学消毒剂使用暂行规定),让护士在使用消毒剂时先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4.5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与护理部将防控院内感染各项制度、具体措施落实作为对临床护士考核重点,并纳入科主任综合目标考核、护士长管理考核项目中。医院每月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消毒隔离质量小组成员定期检查不定期限抽查,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与月奖金兑现;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每季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简讯、护理质量简报上公布科室及个人姓名。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80-02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立有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审定和考评。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灭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及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至关重要。护士直接承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也是消毒隔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她们的慎独精神、责任心、所掌握的知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是否发生、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此可见,抓好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护理部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1.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科、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辅助科室、后勤部门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其中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包括主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和各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有专职监控医生、护士2名,每个临床科室都设立了1-2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兼职监控员。从病房的建设、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到环境的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护理人员的参与,形成了完整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链,从而保证了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必须依照国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实施。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导管室、监护室等)的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1.3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理部和感染科一道分别制订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定期考核,量化打分,与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2】。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护理部及感染科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检测。重点科室的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2.2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作用:每周有重点的抽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每季度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纠正,追踪检查,充分发挥质控职能。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2.3加强素质教育,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着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3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士行为规范下发各科室,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促检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须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2加强重点环节的控制,确保预防医院感染各项措施落实: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如手术室、供应室、iCU病房,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布合理。严把消毒灭菌关,加强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3.3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订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储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

3.4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素;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菌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

3.5护士长的管理作用: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必须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监督执行。

实践证明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加强医疗用具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管理,各种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护理管理手段,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4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由院感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单凭院感专职人员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总、护理骨干组成。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三级院感管理网的建立有利于院感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但应注意,制度不在于数量、文字的多少,必须根据国家或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才是最好的。制定好的制度不应长久不变,还应结合本院院感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3重视全员培训

医院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多个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院感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每一个工作人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1专职人员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院感专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定期接受市级、区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督导临床。

3.2护士长的培训护士长是临床感染控制小组重要成员之一,是各科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者及执行者。护士长院感管理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医务人员各项规范的执行情况及院感控制效果。因此,院感科每季度针对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各科消毒灭菌、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环境监测等存在的问题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专场培训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以提高各科护士长对院感管理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感染管理科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1~2次,除值班人员、进修人员、生产生病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参加。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

3.4院感控制小组的培训各科感染控制小组每季度针对相关法规、规范、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高危因素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院感科统一制定培训登记本,各科建立培训登记记录,医务人员全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

3.5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每年新上岗医生、护士、医技人员,院感科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由所在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3.6工勤人员的培训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流动性大、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接触污染物、医疗废物机会较多,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而后勤管理人员一般不是专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无法完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因此,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考核由院感专职人员完成,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每年培训1~2次。

4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提供医院感染本底率,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爆发,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4.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经历了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全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的过程。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一次主动深入临床,针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开展目标性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针刺伤、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等。监测结果每季度以院感通讯的形式反馈院感委员会各成员。

4.2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涉及多个项目,院感科首先组织各科护士长或全院护士进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环境监测卫生标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消毒方法、采样时间、采样高度、采样面积、采样方法等关键环节,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各科每月按计划对各类环境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采样,监测结果由院感科统一制表并随同监测单下发各科保存。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环境卫生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科室必须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毒后重新采样监测。

4.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建立器械液监测、更换登记记录本,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液按要求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张贴于记录本上以备检查;建立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记录,灭菌内镜每月1次、消毒内镜每季度1次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所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进行工艺、化学、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每月随机采样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建立紫外线日常消毒记录,院感专职人员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1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灯管科室立即更换,并重新进行强度监测。所有监测结果以月总形式反馈相关科室或部门。

5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院感科建立了适合本院的《万盛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交院感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院感专职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督查;对手术室、供应室、iCU、内镜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必备设施、手卫生、职业防护进行重点检查。督查存在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限期整改。督查结果、督查意见每月以月报方式反馈护士长,必要时以院感通讯的形式通报全院,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按照《考核细则》要求,院感科每月对各科督查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项目打分,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每季度评选三个院感管理优秀科室,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全院通报。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5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通过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制定服务细节规范,提升护士职业素养,运用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创办护理文化期刊等进行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结果: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上升到99.3%。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结论: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践,对促进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显著促进成效。

关键词县级中医院;护理文化;品牌建设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55

作者单位:223600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护理部

郭瑞玲:女,本科,主管护师,副主任

Studyonnursingcultureandbrandbuildingincount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undernewsituation

GUoRui-ling

(Shuya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Suqian2236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racticeandeffectofnursingcultureandbrandconstructioninChinesemedicinehospital.

methods:Byupdatingtheconceptofnursingservice,developservicedetailspecification,improvethenurse′soccupationaccomplishment,theuseofpDCacycleofqualitymanagementtoolstoimprovequality,improvetheserviceprocessoptimizationsystem,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nursing,foundedandjournalofnursingculturepracticeandexplorationofnursingcultureandbrandbuilding.

Results:thenursingworkhavebeengenerallypraisedreceivedpatients,patient′ssatisfactionincreasedfromtheprevious96%to99.3%.thenursingworkhasbeenfullyaffirmedthecountyotherhospitals,communityandpeerpraise,nursingstaff´sownsenseofself-worthandoccupationvaluesenseofpromotion.

Conclusion:nnursingpracticethroughaseriesofmanagementmeasures,topromotethehospitalnursingcultureandbrandbuildinghadsignificantpromotingeffect.

KeywordsCounty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ursingculture;Brandbuilding

随着患者需求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的竞争由人才个人素质的竞争转变为一个群体(医院、科室)中全体员工的团队竞争[1]。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在企业中早已推行到管理的各种环节。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和打造护理品牌已成为各级医院内涵建设、立院发展之重点。作为护理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护理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设具有特色的护理文化与品牌,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1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1.1医院护理文化的概念不同时代,医院护理文化在内涵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现代护理的对象是全体人群,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要适应和满足人们不同的保健需求,并加以规范,便形成特定的护理文化。

1.2护理品牌建设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牌简单地讲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护理品牌建设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外在职业形象、内在素质、医院文化的氛围、员工的价值观、人文环境和管理、专业质量、特色服务、创新意识等内容。

2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

2.1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理念要构建护理文化,首先要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我院护理部发动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内全体护士讨论制定科室的护理服务理念,然后请宣传科把服务理念做在各科室护士站的文化背景墙上,创造服务文化氛围。每个病房门旁,张贴医师护士的一句护理格言,不但对医院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而且对医护人员也起到了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暗示作用。

2.2制定服务细节规范,制作《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创建护理文化,提升服务品牌,必须有具体的服务规范。我院护理部精心编写了《护理服务百项“细节每一”》,把各项具体服务要求融合到护士每天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包含护理服务礼仪、病房管理、护理交接班、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巡视病房、输液护理、日常护理、护理安全等九大项分类一百项细节要求,并把一百项服务细节拍成《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供全院护理单元学习,不断提升护理文化建设层面,塑造我院护士卓越形象,营造医院文化环境,将无形的文化内涵物化在有形的护理工作中[2],从而不断创新护理服务品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3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士职业素养护理文化与品牌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团队。要加强护士的团队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部在工作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提高与他人协作配合能力。护理部常年举办护理团队与个人素质提高班,设计全套系统化课程,包含团队意识与管理、现代员工协作能力、护士礼仪、职业形象、护士语言与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美学、心理学、人文关怀、护理价值观等,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4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全员参与pDCa循环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上,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自去年10月以来,运用pDCa循环、头脑风暴法、RCa根本原因分析法、QC手法、5w1H工作法等,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并通过科室QC小组成果展示活动,为护士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互相借鉴经验,弥补不足,共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自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以来,护士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改进变以前的“要我改”为现在的“我要改”,质量控制变以前的“重检查”为现在的“重改进”。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向临床一线科室前移,实现护士长、护理组长及专项质控护士、护士的三级管理模式。

2.5加强护理专科质量建设,不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今年我院专科护理建设,在以往静脉治疗、糖尿病护理、压疮护理、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小组基础上,又新建立急诊急救护理、中医护理2个专科小组,并成立我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全院网络管理,选拔了114名专科小组联络护士,促进各科室专科护理的技术提高,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专科小组不仅承担了相应专科的培训、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还承担了全院相关疑难复杂病例的专科会诊、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每季度召开小组及联络护士会议,交流专科护理前沿信息,讨论我院专科护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发展。

2.6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创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今年初,护理部以针灸科、耳鼻咽喉科、骨伤科、肛肠科病区为试点,打造中医护理模式病房。确定各科室常见病种,制定中医护理规范及中医护理标准计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中医单病种辨证施护标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学习,明确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全院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低于4项,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不低于6个,并认真组织各科室落实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及时评估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检查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修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各科室中医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评。下一步,护理部将以点带面,在多个护理单元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发挥中医优势,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创建我院中医护理品牌。

2.7加强护理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和效果医疗服务属于动态过程。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护理部重视各项护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对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优化。每月对全院科室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检查,现场进行反馈,指导科室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通过科室制度规范化建设,力争做到“以优良的技术让病人放心、以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让病人舒心”。

2.8组建护理通讯员队伍,创办护理期刊,扩大护理影响力为进一步做好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宣传报道,今年护理部组建了护理通讯员队伍,并创办了护理期刊《护理园地》,在全院选拔了60名通讯员,并对60名护理通讯员举行培训讲座。邀请报社编辑讲授通讯稿的写作方法,对通讯稿基本概念、写作要求、写作技巧、写作注意事项、通讯稿案例分析等一一培训。报道内容以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护理活动、身边感动病房故事、护理工作创新、中医特色护理等为重点,突出我院护士专业过硬、服务优质、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

3初步效果

实施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半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00%上升到99.30%。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医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和肯定,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4讨论

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面对医疗改革的新形势,护理服务与医疗关系已从被动从属向协作、互补关系发展,服务范围由医院向社区延伸,国民健康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注重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化与品牌意识的培养,激发护士主动参与的意识,群策群力,打造我院护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双赢”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巧红.培养护理团队精神[J].现代医院,2006,12(12):115-116.

[2]王淑霞,王淑贤.《护理礼仪行为规范》示范片在医院服务品牌建设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2(8):20-22.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合作;沟通

医护合作模式为医护之间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并接受各自的行为和责任范围,能保护双方利益和有共同实现的目标[1]。在诊疗过程中,护士、医生通过实施多专业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医疗问题[2]。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合作被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和医护联合教科研等工作中,现将医护一体化合作的实施现状综述如下。

1医护一体化合作的应用现状

1.1临床科室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

临床科室医护一体化合作的常见模式为科室组建数个医护协同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医护协同小组由上级医生、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管床医生相对固定分管患者[3-5],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负责同一组患者的医疗和护理。医护协同小组通过共同实施医护共同参与培训,医护联合查房,复杂病例及个案讨论,治疗护理相结合,临床路径规范化,综合心理干预和缩短抢救时间等方式为患者自入院到出院提供整体的医疗护理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增加了科室的工作效益,不仅加快了床位的周转,还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费用[6]。

1.2专科疾病治疗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

由医学专家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医院特色医疗服务的专病医护一体化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如华西医院通过采取基线调研、成员培训和科室试点等方式,组建了由护理管理专家和国际伤口治疗师组成的伤口治疗专家组,为住院伤口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调查显示:患者对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的效果评价明显提高,在舒适度、认可度和满意度3个方面,皆得到了较高的肯定[6]。聊城市人民医院组建了医护一体化糖尿病专业管理团队,人员由糖尿病专科业务主管副主任、护士长、副主任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团队成员均经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医院会诊系统对分散在医院各科室的高血糖患者实施会诊,指导各病区完成科学整体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调查结果显示:进行糖尿病会诊后,专科护士进行了为期3天的指导和跟踪,患者在糖尿病知识和疾病认识方面有了一定提高,增强了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效的达到了控制血糖的效果[7]。

1.3医疗质量管理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

临床科室成立医护专项质量管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或护士长担任小组正副领导职务,挑选工作经验丰富、沟通管理能力强及高年资的医生和护士为组员。管理小组制定工作目标与计划,通过医护协作针对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及制定整改措施,各司其职实施科室医疗质量改进[8-12]。近年来,医护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合理用药、感染控制和门急诊住院流程改进等方面,这种合作模式既调动了医生与护士的积极性,又通过全方位深度合作提高了医疗管理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8-10]。研究表明,通过疼痛的一体化管理后,与入院时相比,中、重度疼痛患者转为轻度疼痛的比例大幅增加,疼痛状况得到有效减轻和控制。根据患者感受显示,患者对疼痛的感觉较前减轻,增加了其早期功能康复的信心,缩短了其平均住院日[11]。

1.4居家服务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

居家服务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基本照护模式[13],是以专业照护团队为核心,由全科医师、护士、治疗师、非专业照护人员整合而成。随着科学发展,医护团队可通过电话随访、电子监护和远程会诊等方式跨越居家-社区-医院三级界限实施疾病筛查、治疗和健康指导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组建了由癌痛治疗医生、麻醉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癌痛专业护士等组成的肿瘤中心癌痛随访团队、宁养院癌痛居家访视团队和多学科随防支持团队,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咨询、居家访视和网络互动等方式建立了多学科随访管理体系,帮助出院的癌痛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在456名癌痛患者的1561次随访中,互动询问116人次;在医护团队指导下,其中47人因疼痛控制良好均做到安全停药,69人感受疼痛加重,干预后其中44人疼痛控制良好,其余15人出现难以控制的复杂混合性疼痛,经多学科随访支持团队会诊后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理;5人感受无生存意义,通过多学科随访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14]。

1.5科教研工作的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

传统的科教研仅限培训单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实施医护一体化后可整体提高团队知识、技能和科研水平,使医护合作更加融洽,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15-17]。如南开大学口腔医学系组织医护一体化口腔专业培训,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教师整合、教学标准整合、实践整合和考核整合等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在实践整合培训过程中,指定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配组练习,每组均有医护教学指导老师,使得医护技能配合更加默契[15]。

2影响医护一体化合作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模式的差异医护行业管理模式和资源分配的差异

将直接影响医护合作的团队建设。有研究表明,护士管理者可将护士分成不同责任组,责任护士可按照排班对一定数量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但医生却不同,要同时负责20个或者更多的病人,使得一名医生的合作对象可能覆盖所有护士,复杂的团队人员结构导致难以确定人员职责和分工[18]。

2.2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

性别、文化和教育背景会影响医护沟通和协作。男人倾向于清晰、快速、以事实为基础的谈话,而女性却喜欢更深入的讨论,尝试挖掘问题的根源[19]。不同的教育背景也会造成医护专业思想和实践理念的差异。有研究显示,在传统培训中,医生专注于培训疾病治疗和技术进展;护士则专注于培训与患者人际交往的水平和提供护理服务的能力,调查显示,医生普遍对传统培训效果表示满意,但护士却认为护理的价值不应局限如此,还应积极参与治疗和决策[20]。同时,医学培训的不足会导致护士在紧急情况下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研究指出,在一些紧急抢救中,护士有时不理解必须优先执行医嘱的意义,坚持完成自认为重要的工作,这些错误不只会伤害医护合作关系,还会影响病人治疗和预后[21]。

2.3沟通技巧的缺乏

良好的医护沟通被证实可在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满意度等多方面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22]。破坏及沟通不良会降低医护合作的有效性。破坏是指在医疗服务机构中,同事之间身体性、语言性或情感性的,具有侵略性、欺凌性、恐吓性或分裂表现的总称[23]。医生的破坏会使护士感觉到失去了自尊和信任[3]。Rosen-stein等[23]报道,部分护士与医生沟通时,会表现出迟疑和害怕,这可能会延迟关键信息的传递;部分新护士,由于经验缺乏,在沟通时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或无法及时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最终可能耽误患者的治疗。

3优化医护一体化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3.1优化医护一体化推广方案

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可通过医院领导牵头、研讨论证、学习宣传等活动,发动全院参与,强化医护人员服务意识,鼓励多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医护一体化合作项目和实践措施。但医护一体化不宜强行推进,可采用品质圈等形式自下而上进行试点,再从试点逐步深化到全院,最后通过pDCa的持续改进探索更佳的合作方法[24]。科室可每半年或一年评估医护合作情况,将改进过程及结果纳入科室持续质量管理体系中[18]。无论何种方式,在医护一体化合作临床实践推广中,医护管理者只有调动医生、护士和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合作策略研发、团队建设和运营质量管理等工作中,方能达到整体协同发展的效果[25]。

3.2建立有效的医护一体化沟通渠道

影响医护沟通的原因有很多,国内外研究者希望通过对沟通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使其简单、方便、有效,有利于重要信息传递,如管理者走访、安全评估和标准化沟通模式等。管理者走访是为了加强上下级沟通而设计的,其提出管理者应用80%的时间来聆听一线的声音[26-27]。安全评估是指团队成员共同对工作中存在的意外事件、高风险患者、需要关注的人群、重点感染控制区域等,进行评估、讨论和分析[28]。标准化沟通是以现况、背景、评估和建议这四方面来规范信息传递,其主要用于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要及时处理时的信息传递[29],除此之外,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远程会诊系统和医护联合电子病历系统的研发也将为医护信息共享提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平台,这将改变传统医护交流沟通的方式,开创建设性的沟通模式。

3.3实施多样化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

3.3.1跨学科教育

ipe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包括护理、临床医学、健康相关专业和社会工作)相互学习以改善合作和服务质量的教育过程[30]。至今,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在内的42个国家已相继开展了ipe项目或研究。mcCaffrey等[31]实施了一项由50名医生和65名护士参与的为期6个月的一项跨专科教育,教育涵盖的主题除专业知识外还涵盖了沟通技巧、肢体语言和良好合作的实践因素等,调查显示医护培训有助于培养医护建立良好的友谊和熟练的沟通技巧,医生愿意采纳护士意见,并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选择某院校本科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60名学生,通过教案设计和教学准备后,采用导入病例、组建小组讨论和医护分组训练相的方式进行操作教学,调查显示98.3%学生对医护多专业的合作态度积极,并达到了良好的培训预期效果[32]。ipe由于其课程的复杂性、传统理念的冲击和决策层的关注缺失等原因,推广仍需大量的研究及实践。

3.3.2高仿真模拟教学

HFS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利用真人大小、有实际生理和病理反应,并能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的模拟人来实施临床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33]。HFS在医护多学科教学中,有利于优化医护护理团队建设,增强医护沟通,特别是护生和临床医学生受益会更加明显[34]。现阶段,HFS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合作、急救技能、产科分娩和心肺复苏等培训中。有研究显示,学员经培训后心肺复苏术能力明显提高,99.5%的学员认为在CpR和危重病抢救的培训中,高仿真模拟人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97.6%的学员认为通过高仿真模拟人培训,可为团队积累良好的合作精神[35]。除了实物模拟人以外,1997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州24名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者自发组织成立的模拟病人网络平台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医学模拟教育培训和交流平台[36]。随着高仿真模拟技术的不断推广,将为医护合作提供更贴合实战的高效率教学体验。

3.4建设多学科协作的创新病房

美国麻省总医院设立了创新病房,其建立在“关系护理”的基础上,该模式强调护士与患者、家属、医生、其他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37]。创新病房通过设立高学历主管护士制作患者及家属联系手册、床头信息牌、多学科共同查房和电话随访等方式构建了庞大而成熟完整的医疗护理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37]。苏维等[38]指出通过多学科协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骨科患者进行系统、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弥补了护士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全面的缺陷,减少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4小结

本文通过回顾大量文献,从医护一体化合作的应用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并提出了建议。现有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医护一体化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39-40]。医护一体化治疗模式能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和必要性[6]。随着医护合作政策和实践的深入,医护一体化合作将随着更全面的研究不断优化和前进。

参考文献:

[3]刘容,付功莉,唐敏.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6):134-135

[4]韦榕飒,潘冬梅,廖金莲,等.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5,30(6):7-10

[5]谢小敏,梁亚红,张玉,等.医护一体化对儿科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85-86

[6]王雅琴,宁宁,陈佳丽,等.患者对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效果的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74-77

[7]樊敏华,袁玮.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控制血糖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5):43-45

[8]熊代兰,翟艳云,朱秀华,等.普外科医护一体化合理用药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5,30(10):74-76

[9]朱红,侯晓玲,曾利辉,等.“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提高骨科术前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79-81

[10]姚美英,娄玉萍,王宪华,等.肾内科住院患者医护一体化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811-1813

[11]刘晓艳,叶霞,王小芳.“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3,28(4):582-584

[12]叶磊,李红,刘司寰.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1):3532-3533

[14]石磊,马筱慧,王楠娅,等.建立多学科随访管理体系加强出院患者癌痛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28-1129

[15]戴艳梅,梁晓波,赵娜娜.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19-922

[16]刘燕,刘华英.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73-274

[17]常宗霞,袁玮,刘云,等.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55-857

[22]梁丽花.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对医护合作性沟通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6):39-42

[24]于红典,夏保京,谢鹏.医疗团队视角下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2):34-36

[25]石应康.医护一体化优化成本效益[J].中国医院院长,2013(21):90

[30]张婷,陈红.医学教育中跨专业教育的发展概况[J].华西医学,2013,28(12):1958-1961

[32]庄淑梅,丰小庆.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77-580

[35]谭菲菲,王长远,樊洁,等.高仿真模拟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9,8(10):1311-1313

[36]牟宝华,郑玉叶,叶志弘.学习、训练、团队合作:第五届亚太模拟医护教育研讨会见闻与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4,49(1):78-79

[37]李素云.美国麻省总医院骨科创新病房工作模式见闻[J].护理学杂志,2013,28(16):34-35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7

1医院人事与分配制度变革思路

医院变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院补偿不足并行,医院服务模式单一与社会多样化服务需求的矛盾,新的医疗保障体制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变革的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起优质、高效、低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强化经营意识,注重成本效益,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我院此次人力资源变革的主要原则是紧缩编制,定编定员,减员增效,强化聘任,竞争上岗,转岗分流,提高效率和效能,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2合理配置与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2.1积极推行护理变革,增强护理工作活力。

人事制度变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在护理变革中要以“用人”制度变革为突破口,“分配”制度变革密切配合,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机制。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变革的总体思路,配合人力资源部合理地测算了护理人员的编制,我们借鉴国内外医院的经验,结合前三年各个科室的工作量,制定了各科室护理人员的编制方案。普通病房每4张床,设1名护士;每40~50张床,设3~4名治疗护士;每60~80门诊人次,设1名门诊护士;每张iCU床,设2~3名护士;每张手术台设3名护士;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科室,设1~2名教学、科研护士。神经内科、儿科等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

2.2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编制标准和聘任资格,加大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奖惩力度。

我院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制定了护理管理人员设岗标准和聘任条件。大于50张床位,下设3个以上护理病区,承担护理教学、科研的大科室可设置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担任过病区护士长,是本科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总负责人。病区护士长的岗位设置标准为大于20张床,具有独立的护理病区;护士长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具有护师或以上职称,是本病区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负责人。门诊各单元不再设护士长,由门诊组长负责相关管理工作。通过此次变革,我院共聘任了10名科护士长、29名病区护士长,减少护士长人数9名。

通过管理岗位编制的制定和护士长聘任资格的确认,护士长们加强了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我院护理部为强化医院管理,制定了护士长的考核标准,从护理质量、教学、科研、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每月全院护理质量考评会也将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长的奖惩挂勾,考核评价的形式从单一的自我评价向同级评价、直接上级评价转变。

2.3科学核定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

为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发展需要,我院在定编定员基础上,还科学地核定了护理人员的职称比例。我院目前正副主任护师与主管护师、护师的比例为1∶32∶263,也存在着中高级人员偏少的现状。我们此次初步核定的比例为1∶6∶46,这一比例还将随着护理人员学历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医师(1∶3∶5∶7)职称比例靠拢。我们核定的编制基本做到了每个护理专业配备1~2名中级职称护士,承担大量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室配备1名高级职称护士。

我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各科室按人力资源部下达的岗位、职数进行聘任。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原则。各科室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选聘人员。有的科室对护理业务能力强的护士采取高聘,对能力低的护士采取低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2.4明确护理岗位,合理使用合同制护士。

护理部与人力资源部经过多次协商,将护理岗位定为需要运用护理学科理论和技能开展工作,由注册护士承担风险的岗位。此次变革,我院少部分分流到行政、后勤等非护理岗位工作的护理人员不再占用护士编制,而转变为行政、后勤岗位编制,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

为引入竞争机制,我院自1998年开始在中专毕业生中采用合同聘任制。合同护士的来源为正规护校毕业生。聘用期为3年,每年根据其工作表现签订一次协议,工作满3年后,成绩优秀者可转为我院正式职工。聘用期在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急救中心进行轮转。为此,护理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考评方法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培养高质量、全面的护理人才。现我院聘任合同护士49人。

2.5合理分流转岗人员,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虽然从编制总数看,护理人力缺编。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不同护理岗位也存在忙闲不均,部分护理岗位人员超编,还有部分护士由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缺陷,科室不再聘任。对于这些需要护理部重新调整护理岗位的人员,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珍惜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临床一线,违纪降级使用,严重者下岗。我们规定护理系统转岗人员由护理部备案,试用期半年,每月护士长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评。试用期给予医院平均奖金的50%,转岗超过两次者,将不再在护理岗位安排工作。无接收科室的人员,将降为护理员使用。2.6科学排班,灵活地奖励政策。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员,保证工作到位,护理部提出各科室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合理排班。我院实行周六、周日及全年开放门诊、手术室。各科室在科学排班的基础上,采取了各种灵活的倾斜政策,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如心血管内科根据夜间急诊量大,但科室护士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既解决夜间抢救,护理量大的问题,又节省人力,同时锻炼高年资护士的管理能力,我们实行了护理二线制。高年资护士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指导值班护士抢救和护理。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8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1  

  首先要感谢各位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能给予我这次去中国康复芯恐行腜t科进修的机会,我知道这次机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半年当中始终不忘科主任的嘱咐一定要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完善自我。

  北京博爱医院隶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经北京市医保中心审核,被确定为北京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并于XX年4月29日正式挂牌服务。医院设有功能齐全的临床科室和康复业务科室,有内科、外科、骨科、脊柱脊髓外科、中医科、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脑瘫科、偏瘫康复治疗中心、言语听力康复治疗中心、心理治疗科、社会职业科等;医技科室有理疗科、影像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内窥镜室、骨密度室等。同时开设了各类综合门诊服务,包括普通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妇科、口腔科、眼科、白内障复明中心、耳鼻喉科、皮肤科、中医、透析、肠道门诊等。运动疗法科成立于1988年,占地约1300m2,拥有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康复设备,总价值约合人民币600多万元,现有康复技术转业人员40余名,其中获得国外资格认证和学历的15余人。运动疗法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脑瘫儿童和骨科疾患等病患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在pt科进修期间能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科室小讲课,与老师及同事和睦相处并熟练掌握了“三瘫一截”即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的功能评定及制定训练计划。这次进修我主要以学习脑卒中病患的康复为主,即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使病患最大程度的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脑卒中病患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病后三个月以内,这个时期进行康复能使病患肢体功能恢复的进度加快。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病患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总之发病6个月以内都是有效康复期;若病程1年以上,则康复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都会降低。所以这就需要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做好脑卒中病患的早期干预。另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病患、病患家属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当中来使其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康复医学的必然性,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丰衣足食,平等参与社会劳动但现实社会中残疾人在各个方面的现状都比较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恰时的应用康复医学对病患进行治疗,就可大大的减轻残疾人、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病患,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病患的病痛。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2

  我于今年6月份在xx市中心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学习。非常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现将学习中的所见所得总结如下。

  一,护士分级。中心医院把护理人员分为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根据分级的不同,对护士的要求不同,分管病人的数量和病情程度不同。所对应的工资奖金等相应的酬劳也是有区别的。辅助护士就是新入职人员,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初级责任护士就是入职1到3年,能够基本掌握常见护理操作,解决常见护理问题,中级责任护士就是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及专科护理,并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高级责任护士精通常规及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解决复杂及疑难护理问题,有组织,指导教学的能力。这样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区分,使护士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护理质量的高低,好坏与护士的专业素质,独立思考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护士分级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并督促我们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储备,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第二,优质护理服务。中心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改变了护士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使病人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片段护理转变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相对固定地一名护士负责,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地模式。将以往整个护理工作内容简单归纳为处理医嘱,打针发药等若干功能地功能制护理,转为小包干地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具备专业地知识,能把握观察重点,在对患者落实生活护理地同时,对病情进行密切地观察,如在对病人进行床上擦浴时,会查看皮肤有无破损,压疮,出血点及皮疹等,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采取措施,在为病人翻身时会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打折滑脱,指导正确翻身方法,保护患肢,避免加重患者痛苦。通过优质护理工作地开展,实行小包干责任制,护士建立了“我地病人”地理念,深入病房,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关心患者,提供疾病相关地健康知识,落实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所负责地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地护理服务。

  第三,专科护理。我所进修的科室是骨科,他们非常注意发展专科特色,根据科室常见病印发的健康教育图册,挂在科室走廊上,非常的具体全面,通俗易懂,使病人对于自己所患疾病能有完整的了解。印制和拍摄了三角巾悬吊,直线翻身,腰背肌锻炼等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和视频。使专科护理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对病人做到八知道,即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检查阳性体征。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会有全程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根据专科特色进行护理创新,针对手术部位特点制作的病号服,即方便了伤口换药和病情观察,也充分方便了病人。制作的垫枕使病人患肢摆放更为舒适,褥疮垫的使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褥疮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打针、输液、发药等单纯的护理工作,而是越来越注重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护理服务意识和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次,非常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会把进修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3

  在医院领导以及护理部的关心下,我很荣幸被派到xx医院外科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进修学习。通过进修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在护理质量上存在的差距,也深切地领会了xx医院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

  服务模式以及健全的垂直管理系统。现将我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xx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新护士、轮转护士还是实习的护生,他们的管理规定及要求是不同的,比如高年资护士要承担一定的实习同学的带教、科室的讲课,新护士要参加三基培训、考核等等,护理部成立了三个小组(气切组、造口组、piCC组),他们都是由每各科室分别抽三名护士组成,作为护理部的人才储备,也是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的对象,科室护理人员数量、职称、年龄结构配置合理,以经验丰富带动经验不足、以能力强辅助能力弱的优化互补组合形成了比较稳定、科学的编配结构,同时,也给了科室一个可以发展的空间,根据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制定了每周护士长倾听日。

  二、实行岗位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护理工作繁忙却有序开展。在xx医院外科,每天五、六十个病人,危重病人多达一、二十个,还有二十多个一级护理病人。而且入院每个病人都要进行压疮、跌倒或坠床、非计划性拔管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和带管入院病人进行导管风险评估,达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分值必须上报护理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痕迹管理系统化、无纸化,xx医院护理相关记录很多、但是信息系统建设很健全,他们完成一个病人的所有记录不超过5分钟,基本信息自动生成,相关内容有模块复制粘贴,所有记录处理都是串联的,比如说某个病人青霉素(阳性),只要你在体温单上注明青霉素(阳性),这个病人所有记录上都会呈现出青霉素(阳性)的信息,还有只要有出、入、转科、手术等等需要交班的病人,相关手续办好之后,交班记录上自动呈现出需要交班的信息提示你这个病人需要交班,你只用在这个记录上做一定的修改,所有记录包括手腕带、床位卡都是打印,护士更多的时间是晨晚间护理、输液、给氧、监护、雾化、排痰、健康教育等等,制定科学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在临床工作中是迫在眉睫的,尤其是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最应该在此类问题上多加思索。

  四、严格的制度管理,处处体现核心制度落实。每天晨交接班,护士长带队,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床头交接班,每个病房门口都配备快速手消毒液,交接班非常严格、仔细,从病人的病情、治疗、饮食、床头卡、药物过敏史、皮肤、腕带、防压疮、跌倒警示标示牌,到病人的头发、指趾甲、胡须、口腔卫生,再到病人的床单元管理、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等逐一交接,每次交接班都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工作细节处处体现出护士自觉、责任、积极向上、不偷懒、不抱怨的态度,处处体现出核心制度的落实。

  四五根据护理部的要求以及科室的工作需要,护士的分层培训及考核有计划性、目的性,层层落实,科室在学习方面氛围浓厚,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操作本领。每天书面交班后,都要进行护理业务学习,护士长每周二、五进行晨间提问。尤其对年轻护士,要求人人有参与、有学习、有回答。学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护理核心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岗位职责、护理操作并发症、应急预案、抢救用药、专科用药、病人八知道等等。科室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同时,护士长助理还不定期地抽考年轻护士专科护理常规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六、xx医院护士绩效考核由护理部根据护理质量、护理数量、满意度、成本控制四个方面来进行分配,工作量由系统提取,可以收费的护理相关费用均有工作量,科室再进行二次分配。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妇产医院;护士长;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c)-0161-02

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患者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妇产科优生优育观念逐渐深入,妇产医院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努力营造妇产医院专业和愉快的护理环境,切实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属于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期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需要很强的综合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会牵涉到医院护理团队的建设和专业护理流程和技能等各个方面个因素[1]。妇产医院护理工作具有夜诊急诊较多、周转比较频繁、病情发展快、护理量大和工作预见性较差等诸多特点,因关系到孕妇以及胎儿的性命而成为护理工作的难点。因很多情况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妇产科令患者不满意的情况时常发,有时还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因此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产生了非常不满意的情况,情节严重的就会发生医疗事故以及医患护患纠纷事故等[2]。其为妇产医院的护理管理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同时也促使护士长去实施更积极、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大量护理实践表明,护士长采取有效管理可有效避免和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还可以使妇产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在患者和其家属中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1新时期妇产医院护士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因现代医学护理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以及高精尖仪器设备和高新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崭新的内容,同时护理服务领域的扩增也给妇产医院护士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妇产医院为专科医院,患者的特殊性比较大,孕产妇不但要在这里平安顺利地完成分娩的全过程,还要求对环境和服务以及产后的体形恢复等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其要求妇产医院护理管理者采取各种护理专业技能来获得患者和其家属的充分认可。

由于患者和其家属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舆论导向均不利于医院,医患和护患关系都很不融洽,在妇产医院病区内,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护士长需要极大的管理艺术和才能方可轻松应对[3]。此外,医疗市场严酷的竞争下,妇产医院护士长除了需完成医院和护理部所下达的各种工作指标以外,还必须保证医院对于科室的月度护理质量的综合考核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这又是一种考验。

2妇产医院护士长护理管理策略

2.1强化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护理服务的职业信心

目前,随着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大和城镇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快速推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和需求日益增加。妇产医院住院患者出现急骤的增加,但是医院增加的护理人员比较年轻,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敢于挑战困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其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差,更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因此,护士长要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努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沟通交流能力[4]。妇产医院的护士长应当广泛地开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年轻护理人员主动提高职业素能,加强基础护理训练,并带队进行巡视病房,主动培养她们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查房活动进行言传身教,不断培养护理人员为护理服务事业献身的职业精神。

2.2加强核心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积极预防医院感染

妇产医院的手术多、产妇多,并且新生儿也多,他们往往都属于易感人群,必须避免他们获得医源性感染,所以要把控制感染都纳入在平时护理操作的流程当中,必须认真作好患者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同时要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针对护理科室的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年资不同制订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加强对护理理论、专业操作以及核心制度等3个方面的集中考核,保证护理服务工作的安全高效。

2.3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控管理体系

要努力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以及监督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全科护士长和质量量控制小组以及管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分层管理方式来落实每个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让妇产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工作中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依,从而把各项护理服务工作的内容目标化和具体化[5]。此外,妇产医院的护士长还应当重视护理监督工作,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疏漏与差错。

3妇产医院加强护士长管理的工作技巧

3.1安排专职护士接诊入院患者并协作办理患者出院手续

由于妇产医院的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较短,其床位的周转率非常快,每天都会有很多妇产患者入院或者出院,所以可以选出比较负责任的两名值班护士来专门负责患者的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工作。被确定的护理人员都必须要经过系统的沟通技巧与现代礼仪的专业培训,并可以参与到制定各项护理流程制度当中,从而使其能够更加负责任开展入院宣教工作。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参加我院护理骨干系统培训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人。年龄24~33岁,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50人;学历:本科47人,大专15人。两组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1名护士按照院内培训计划实施。干预组31名护士则在实施院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改进。1.2.1Swot分析法(1)内部优势(S):工作主动性强,刻苦好学;中医基础较好,均经过医院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培训;本科毕业占75%以上,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较好地理解和互动交流;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计划性强,示范小组开展总结汇报准备充分,课件的制作效果反响良好。(2)内部劣势(w):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临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尚不统一,示范教学未做到专人专项;带教安排分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科研学习方法,观察数据收集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自身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互动较少。(3)外部机会(o):①政策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文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等,加大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强调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②医院发展层面:新住院综合楼的投入使用,开放床位扩增,业务范畴不断拓展;医院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科室重视对骨干护士职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外出进修、学习、院内轮转等培训机会;分阶段有序进行护理岗位培训,使得骨干护士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骨干护士提供实践护理管理的机会,例如院内公开竞聘护士长、责任总护士岗位管理等制度的建立。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6-7]。它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其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养生保健优势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观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开展,辨证施膳、情志护理、八段锦、太极拳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中医疗效愈加显著,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不断增加,需求也越来越明显。④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建立;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形成标准的中医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教育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中医护理学术活动蓬勃发展,2013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8]。(4)外部威胁(t):中医专科发展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医护理学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各级管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受限;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目前仍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5)排列因素,构建Swot矩阵,结果见表1。

1.2.2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培训对策(1)成立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管理小组,每年遴选培训专家库,参培护士可以自行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导师制管理考核方法,采取“师带徒”中医传承教学模式,实行专人专教,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2)重点围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和特色技术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开办“杏园护理讲堂”,对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特色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参培人员定期面向全院进行汇报交流。(3)竞聘选拔中医护理专项操作示范教员,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标准,统一录制视频。建立示范员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示范员必须在科内担任教学工作,在院内各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示范工作,形成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模式。(4)制作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专用手册,落实每次培训的细节,做到参训签到、记录、强化练习、考核一体化,将培训过程及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利用学会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交流群,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交流群、专科小组交流群等网络交流系统,方便学员学习交流,资源共享。(5)培养护士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思维,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严谨的设计、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反馈、再培训实施的每个环节,将方案的临床应用转换成共同参与的方案改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体系[9]。

2结果

两组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效果从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护士对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以上3项对比结果见表2~表4。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