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调查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7:36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1

关键词: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应用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可以说,地下水是工业以及社会发展主要依赖的水资源之一。但是在地下水开发的过程中,地下水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要想使得地下水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就需要针对地下水环境污染展开调查,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可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从而使得地下水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1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的目的

地下水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剖析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为治理手段的选择提供基准。一般而言,地下水污染可分为“三氮”污染、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原因除了地表水污染的影响外,还包括以下三点:

(1)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从而导致部分地区的地下漏斗面积不断的扩大。进而造成地下水水位出现下降的情况,这就使得沿海地区海水趁虚而入。(2)各类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对地下水造成了连续污染,如工矿企业废水的排放入渗导致地下水有机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农村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3)目前我国开展全国范围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以及污染调查评估工作尚未成熟,污染底数不清。造成地下水环境监管基础薄弱。而且当今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中涉及地下水污染调查和防治项目的很少,缺乏完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和防治法规。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造成如今的地下水环境污染严重、调查不全面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

2实例分析

2.1调查区资料收集

(1)地质地层状况。调查区地层属于第四系沉积物以及太古界强风化花岗岩,从向往下首先是厚度约0.3-1.2m的素填土;然后是厚度约0.4-3.7m的粉质粘土;接着是中砂,厚度在0.5-1.1m范围内;紧接着为厚度约0.2-3.0m的粉质粘土;最后是厚度约0.6-4.1m的砂质粘性土以及最大揭露厚度为6.1m的强风化花岗岩。(2)地下水概况。该调查区地下水埋藏深度0.9-4.1m,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均变幅1m左右。调查可知,该地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其次是农田灌溉回渗以及戴河侧向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向下游径流和人工开采,地下水整体流向为东南向西北方向径流。

2.2渗漏实验

为查明该调查区所有的污水处理站的渗漏量,我们在污水处理站拉闸断电、曝气池液面降低至排水管口下后,开始测量曝气池以及净化塘内的水位下降速度。经过一天测量得出,曝气池的水位降速约为4.2cm/d,而净化塘的水位降速为1.52cm/d。最后再根据该调查区的平均蒸发量(0.9cm/d)、曝气池及净化塘有水面积,计算得出曝气池渗漏量为23.85m3/d,净化塘的渗漏量为12.14m3/d。

3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在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3.1在地下水环境污染中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法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

在传统水文地质调查中,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就是对需要调查区域内的水质情况进行侦查,同时对所要调查的区域内部的地下水环境以及地质等信息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查,根据这些材料来充分的分析所要调查区域地下水的水质情况、水环境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等。其次,就是针对所要调查区域中的水质情况以及地下水污染源进行详尽的探究,并清楚的了解地下水污染源出现的情况以及特点。最后,就是深入探测地下水质,深入的了解地下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对所要调查区域的地层的结构、隔水层以及含水层的分布情况以及周围的岩层分布情况等进行详尽的了解,除此之外,在地下水环境污染中,运用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法所要调查的内容还包括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以及地下水的渗漏情况,并采取抽样的方式,对地下水质中所含有的成分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3.2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在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在对地下水环境污染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就是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法,该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针对展开调查的区域,先进行相关水质调查报告以及相关水质评估报告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根据这些资料中的内容,来对所要调查区域的具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资料就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调查区的环境条件以及水质情况,在清楚的调查区域的基础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后续的实验分析做好铺垫工作,从而使得后续的实验分析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

第二,针对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所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该区域地下水质的类型、隔水层的分布情况以及周围岩体的厚度等,针对这些内容展开深入的调查,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该区域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情况。

第三,在利用传统水文地质调查进行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并且积极的进行渗漏试验,并对水位的高程进行合理的测量,同时要做好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和分析工作。

总而言之,传统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为先对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将需要调查区域的地质、水质以及环境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接下来就是针对地下水目前的质量与开发利用情况、水质现状、地下水污染的程度、环境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其进行水质现状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清楚的了解地层、岩层、含水层以及隔水层的分布情况,并确定水质的具体参数,最后针对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作出预估和评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合理的应用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障调查结果的精确度,并且这种方法的应用,也为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起到了有效地导向作用,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调查方法所具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发展的需要,而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融合了相应的现代技术,不仅能够使得调查的速度提升,而且能够保障调查的质量,在我国的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是最理想的调查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田春声.环境水文地质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李昌静,卫钟鼎.地下水水质及其污染[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2

关键词:环境管理学;问卷调查法;教学研究

环境管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环境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与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医学等一起构成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管理学以行为科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研究和调整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行为和活动,协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以减少和改变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管理的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环境观念;调整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创建人类环境文明[1]。

1环境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

作为环境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以介绍环境管理相关方法、开拓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思路的管理学科,环境管理学学科特点是帮助环境专业学生在学习环境处理技术以及环境综合监测技术之外,熟悉和掌握一些比如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Swot法、5w1H法等管理方法,并深刻理解这些方法在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完善环境管理流程、提出环境改善方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引入学习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11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学习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能站在管理的角度,来认识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命题,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环境管理学中问卷调查法的知识介绍

问卷调查法是政府制订环境政策、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之前必须进行的实证研究方法中的一种,问卷调查法与其他诸如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方法等一起构成了环境管理开展之前获取可靠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得的基础数据资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实践基础。

2.1问卷调查法的三个基本特征

问卷调查法要求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对问卷收集有特定的程序要求,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需要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才能得到研究结论。这是问卷调查法的三个基础特征,问卷调查法不仅是当前众多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实证方法,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科学管理规范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2]。

2.2问卷调查法的设计和步骤

问卷的设计原则是围绕研究的问题和被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设计,问题总数不能过多,要尽量考虑在回答上减少麻烦。明确与问卷设计相关的各种因素,在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样本特征等因素对问卷设计的影响,问卷中的问题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应尽量不超过20min为宜。问题语言应简单、明确、通俗易懂;问卷调查法的步骤一般为三步,分别是正确设计问卷、正确开展调查、正确处理调查数据。

2.3问卷调查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环境管理工作中利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的工作主要有:①环境问题调查,即对某些具体环境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进行系统地了解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②环境现状调查,即在环境评价以及环境规划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环境问题的特征;③环境民意调查,即对当地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进行调查;④环境产品调查,即在引入新的环境产品之前,对此产品的社会公众满意度,以及接受程度进行调查;⑤环境政策调查,即对当前制订的环境政策的执行程度,以及公众接受程度进行问卷调查,为新的环境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奠定基础[3]。

3开展环境调查与管理的实践活动

当在课堂上引入了问卷调查法的概念以后,仅仅对它的文字内容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笔者结合校园以及周边地区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使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环境调查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3.1校园中水处理系统调查

实践类型:验证型。校园中水处理系统是2014年由郑东新区牵头兴建的以生物膜技术为核心,就地收集单位废水并就地处理、就地直接利用的小型水处理系统,与传统城市废水直接进入排水系统汇聚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式相比,无论从保护环境、运行方式、能源节约上都有巨大的比对优势,笔者让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调查表格,对中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践中,学生联系中水处理厂管理工作人员,通过事先设计的问卷表格有针对性地了解学院校园中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的技术先进性,废水设备运转的机理、设备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并留下相关文字记录和图片资料,熟悉其设备的必要性和设计理念,并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理解中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的基础上,与相应节约下来的废水处理费用相对比,深刻理解环境配套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汇总后写出总结报告,明确了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3.2熊耳河流域、祭城河湿地公园环境满意度分析及调查

实践类型:验证型。实地验证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意义,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实际体现,理解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事先设计的问卷表格对熊耳河流域、祭城河湿地公园的环卫管理人员以及当地市民进行调查,并结合祭城湿地公园的空气、水资源、绿地、太阳能照明以及动植物情况,了解建设湿地公园对当地气候、动植物保护、生态循环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验证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并观察和采访湿地公园中人的行为,总结湿地公园的环境管理与人们的环境行为学之间的关系。汇总后写出总结报告,提出自己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区域环境管理的新思路。

4结论

问卷调查法是环境管理实证方法众多方法中的一种,针对当前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实际环境问题出发,制订和设计问卷调查表格并通过学生的积极实践参与,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统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改善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毕业走上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参考文献:

[1]彭诗言.浅谈体验式教学在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4):157-158.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3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区氟中毒村进行生活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和相关病情调查。生活饮用水氟含量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病情调查采用Dean氏法分度计算,氟骨症病情调查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进行检查和判定。

结果:本次共采集水样18份,7份合格,合格率为38.8%。调查8-12岁儿童150名,氟斑牙120名,检出率为80%。30岁以上常住人口氟骨症临床检查,检出率为51.13%。

结论:改水降氟措施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有效的控制方法。要大力实施改水降氟措施,提高群众防病意识,保证身体不受危害。

关键词:汉源县水源性氟病监测报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3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57-02

汉源县属于四川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之一,病区基本完成了改水降氟措施。但近年来发现病区改水不彻底,改水后水源点未全部覆盖面所有病区村,尤以苏古村病情最为严重。为进一步查明病区现状,评价改水工程运状况,指导病区科学防治,特于2013年7月-2013年8月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内容和方法

1.1调查内容。生活饮用水氟含量调查:获取调查村人口学资料,采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水源状况:如果调查村已经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如果监测村尚未改水,则对每个饮用水源采集1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计算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水氟含量合格率,以及未改水村不同水氟含量村所占的比例等。

1.2病情调查。①氟斑牙病情调查。对调查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按照Dean氏法分度计算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氟斑牙指数等。②氟骨症病情调查。对调查村水源水氟含量>2mg/L的行政村且年龄在30岁以上并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人群,进行氟骨症临床检查,计算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

1.3病例诊断及样品检测方法。

1.3.1氟斑牙诊断。采用tF法进行检查和判定。

1.3.2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进行检查和判定。

1.3.3水样采集与保存。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水氟含量>2mg/L高氟水留样复检。

1.3.4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进行水氟含量超标与否的评价。

2结果

2.1饮用水氟含量调查结果。本次共采集水样18份,7份合格。(饮用水氟含量正常值≤1.0mg/L),合格率为38.8%,其余11分含氟量超标,未改水区高于改水区,改水区氟含量均未超标。

2.2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乌斯河镇苏古村150名8-12岁儿童,有90名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平均检出率为60%,氟斑牙指数分别为2.53、0.24。已改水的2组病区氟斑牙检出率为17.2%,未改水的15组病区氟斑牙检出率为92.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县高氟区氟中毒病情严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未改水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92.5%,氟斑牙指数高达2.23。在未改水病区,群众依然饮用高氟水,对群众的身体损害日益严重。而在改水病区,基本消除了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7.2%,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为22.69%,以轻度为主。居民饮用水氟含量小于0.2mg/L。

实践证明,改水降氟措施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有效的控制方法[1]。我县下一步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大力实施改水降氟措施,同时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监测,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对长期使用高氟水的危害,提高群众防病意识,保证身体不受危害[2]。

参考文献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4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技术导则

[中图分类号]X8[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7-274-1

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早,但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环保部2011年6月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以下简称《技术导则》),正式作为我国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和指导。至此,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关键问题

1.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及范围

对于一级评价对象,当区域范围广、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根据工作目标、拟建项目特点和需要补充调查的内容,分区域调查区、预测评价区、重点勘查区三个层次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工作。

首先,开展小比例尺区域范围内的环境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调查范围可基于收集的区域地形、地质图件图幅范围适当缩放,任务是宏观把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情况,地下水背景值和污染源调查也在该层级展开;然后,根据区域调查结果划分区域地下水系统,确定建设项目直接污染对象所属水文地质单元,详细分析该单元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并以已有资料覆盖区域作为预测评价区,开展较大比例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最后,对缺乏勘探(查)控制点且水文地质工作精度不能完全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要求的重点水源地或敏感区域,则需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大比例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勘察和试验工作,设计和部署必要的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测试等多方法综合的勘查工作。

1.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技术导则》规定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其他水质评价方法如单项指数法、矩阵快速评价法(Riam)等也常用于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其评价内容通常是判断该地下水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水质标准(如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或iV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照所监测的地下水与该地区天然条件下的地下水水质,查明污染现状,其中天然背景值可通过采集远离污染区的同一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样来实现,或者通过分析评价区历史地下水水质数据来获取,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组分,可以分析污染因子的污染途径和发展趋势。

1.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

水文监测孔的分布与数量应以含水层为对象,以能说明地下水水质现状为原则。如对潜水含水层需要尽量覆盖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区,而对承压含水层只要监测补给与排泄区即可;补给区主要监控污染源及周边地区,径流带要注意地下水与地表水或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的地区,排泄区应重点布设监测孔在水源地供给区、污染事故易发地段等敏感地区;对地下水水质历史监测数据丰富、地下水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以及承压含水层可适当减少监测点。定深取样的目的是分别监测不同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和水质现状,因此取样深度应根据监测孔所揭露含水层的层位确定。

2地下水水量评价的关键问题

2.1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地下水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法、解析法、水均衡法、水文分析法、开采试验法、数理统计法、水文地质类比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已有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以避免评价方法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不相符。本文简要讨论几种常用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数值法建模的要点。数值法适应性广,但应用的前提是水文地质条件清楚和足够的水文地质参数,模型结构和参数与实际情况越接近,其预测结果越可靠。因此,利用已有资料合理选择模拟范围,准确刻画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含水层性质是数值法的难点。地下水水量评价模型主要是预测开采或利用地下水所引起的流场变化及伴生的水文地质灾害,模拟区一般应覆盖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区,但对于水文地质钻孔缺乏、水文地质参数控制面积有限的区域,则应根据地质构造合理概化边界条件,适当缩小模拟区范围,确保数值模型地质结构的可靠性。水均衡法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均衡方程计算待求水量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清晰、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在降雨入渗系数、蒸发系数、渗透系数等参数可靠的前提下,计算的评价结果较真实可靠,建议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补充或参考。

2.2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数据的获取

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主要用于说明评价区各地下水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不同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场及介质场的特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工作时间一般较短,水文监测孔数量有限,难以连续监测一个水文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化。因此,对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地区,应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历史水文地质工作所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并结合短时间评价工作所监测的数据来说明目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此外在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也可布设水文监测孔进行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

3结语

由于地下水特殊的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导致地下水环境十分脆弱,造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较薄弱的环节,因此评价工作应以发现地下水水环境问题、预测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减少地下水环境问题危害为核心展开。作为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地下水环境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滞后性及难恢复性,并充分利用地下水背景值和历史动态数据说明地下水的环境状况,同时在分析水文质条件的基础上,分层级、有侧重地开展现状调查,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分别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5

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人群健康质量的体现,也是其公众福利及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志.因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极大地危害民众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四平各地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比较滞后,为了查清全市情况,给全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在全市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概况

四平市是一个地形复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从90年代初的全市第一次寄生虫调查结果看出,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0.64%,其中蛔虫感染率达28.73%;鞭虫感染率为0.38%,12岁以下儿童之蛲虫感染率为10.46%;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带绦虫感染率为0.06%;异殖吸虫、旋毛虫、囊虫病等均有病例报导,另外,由各种苍蝇所致的蝇蛆病,由寄生螨类所致的人体寄生虫病例也有报导,说明10年前人体寄生虫病在全市的发病或流行是比较严重的。2调研方法

2.1在以上寄生虫病流行本调研分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的2009-年7-11月,根据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及细则要求确定中签点、组织培训参加调查人员、准备调查器材等工作.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为实施调查阶段,统一组织5个县区的“寄调”人员对104个点35206人进行现场调查,对各级指定医院进行病例回顾性调查,同时对重点动物保虫宿主(猫、狗、老鼠)和中间宿主(鱼、虾、螺、喇蛄猪等)进行调查。2010年10-2011年2月为总结分析阶段,主要是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的数据录入和全面的总结分析。

2.2检测方法

2.2.1感染率(或患病率)诊查方法(按诊断标准详见实施细则)。

2.2.2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和其他肠道蠕虫感染。

2.2.2.1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otz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

2.2.2.2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检查对象、操作方法见实施细则)。

2.2.3绦/囊虫病

2.2.3.1问卷调查在诊查点内逐户、逐人(2岁以上)填写“绦(囊)虫病问卷表”,了解近2年有无食用“米猪肉史”、排节片史以及有无长期头痛、呕吐、皮下结节等症状和癫痫史。

2.2.3.2粪便检查收集有食“米食猪”史和有排节片史者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绦虫卵。

2.2.3.3血清学检查采集调查中症状疑似囊虫病人群的静脉血,带回实验室,用指定的方法和试剂作血清学检查。

2.2.4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等病,采集调查点中人群的静脉血,带回实验室,用指定的方法和试剂作血清学检查。

2.2.5动物保虫宿主(猫狗老鼠等)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及水洗沉淀法查虫卵。

2.2.6中间宿主(鱼虾螺猪)调查方法,采用直接压片法查寄生包囊。

2.3流行因素的调查方法

2.3.1区和曾有过暴发流行的地区进行流行因素调查,主要了解各调查点的经济水平、饮食习惯、人群受教育程度,改水、改厕、环境状况,生产方式、人口流行变化以及寄生虫驱虫治疗的次数、时间、覆盖面、药物副作用等情况.进而分析流行或暴发原因,分析有关因素的变化对寄生虫感染率、患病率的影响。

2.3.2在部分地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别观察经济水平、改水、改厕、干预措施等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3调研结果

3.1全市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调查结果从对全市35206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种重要寄生虫的总感染人数为1218人,总感染率为3.46%,比1991年下降了88.71%.土源性线虫调查4330人,总感染率为12.30%.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0.70%,蛲虫感染率为1.59%.华支睾吸虫病调查4274人,总感染率比91年升高了87.99%.绦/囊虫病问卷调查2084人,总感染率为0.10%;血清学检测10108人,总感染率0.29%.并殖吸虫病血清学检测9053人,总感染率为0.69%。

3.2在病流行区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检查的狗、猫和老鼠共198只,猫均为阳性;狗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78.57%,另外,蛔虫感染率为68.37%;粪类圆线虫感染率为35.71%;蛲虫感染率为28.57%;3种绦虫的感染率为17.35%;粉螨等寄生螨虫感染率为11.23%,其中,双重以上感染率为79.59%。

3.3在重点流行区的中间宿主感染率调查结果在22种淡水鱼体内检测出感染的寄生虫包囊,总感染率为79.79%,其中,麦穗鱼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94.95%.共检查2种淡水虾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11.11%.共检查2种淡水螺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为42.00%.喇古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为21.67%.囊虫猪阳性检出率为0.31%。4讨论

4.1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

4.1.110年来,土源性线虫病的感染率下降了27.18%,验证了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效果及取得的成绩.随着经济及城乡建设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完善(厕所水源等),在对重点人群(农民及幼儿园的儿童)加强防治及加强宣传培训的基础上,预测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发病率)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4.1.210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的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华支睾吸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上升了4.25%;绦、囊虫病上升了0.18%;并殖吸虫和旋毛虫病均呈上升的趋势。

4.2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从35206人的调查结果中看出,其中57.07%以上的人均以不同方式(腌、烤、煮、醉等)生或半生食过野生或养殖的溪蟹、喇咕、螺蛳或淡水鱼是和各种肉类等.特别是“生半鱼、喇咕豆腐”,当地居民视为美食,从家庭制做到摊床出售.另外饮生水、使用垫板生熟不分等现象也常见,这些饮食方式及习惯的多年留传,是造成肝肺吸虫病在当地人群高发感染的直接原因。

4.3市内重要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从回顾性调查病例中了解到,10年来,寄生虫病患者感染发病后,到医院除了门诊治疗的以外,住院治疗的这部分病人,手术治疗166人,占12.69%左右,大部分为化疗,占87.39%,除了53.59%病人痊愈外,在29.97%好转这部分病人中(寄生在要害部位如脑、眼等不能手术的)在3-5%左右丧失劳动能力的,需要长期的服药治疗,因此,对患者本身健康的危害、对患者家庭经济损失、甚至对社会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4.4从调查结果分析看,目前市内局部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人群感染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防制工作势在必行.应根据流行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在治疗感染者和病人的同时,首先做好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群众了解该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俗,加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医生的诊治技术培训,减少和避免误诊;加强农村基本卫生设施的投入,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污染水体;控制其传播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控制和降低市内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5总体的控制措施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6

各国工资水平调查的做法

美国《联邦工资法》要求公务员工资水平依据非联邦政府雇员的工资调查来确定,每年增长5%左右;而在国家遇到紧急情况或严重经济危机时,总统有权下调工资总额。

美国公务员工资调整按如下程序进行:第一步,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实施薪酬调查,调查范围包括31个工资地区和“美国其他地区”。调查包括矿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通讯、公共设施、零售业、保险和不动产、服务业等行业中雇用50人以上的机构。调查需要提供工资与薪金资料(不包括福利)。第二步,由美国人事管理总署计算地区内工资差距和地区工资支付额。第三步,由联邦薪金委员会向总统工资管理办公室提出工资调整建议。第四步,总统工资管理办公室审核工资调整建议并向总统提交报告。第五步,总统审核和工资调整数额。第六步,国会通过立法设置工资调整数额。

在日本,日本人事院每年对所有本国公务员(不包括新录用公务员)和5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以及事务所的四个月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同时掌握企业的实际发放奖金和公务员的奖励津贴,经过比较,计算出尽量缩小差距的平均值,制定出国家公务员下一年度工资和津补贴标准,然后上报内阁进行审议,内阁同意后作为法案提交国会通过后施行。日本人事院提出工资建议必须经过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步,每年春季进行全国工资水平调查,包括国家与地方公务员工资调查和民间企业、机构的工资调查。第二步,比较民间工资和公务员工资。第三步,进行生活费用物价指数调查。第四步,听取中央机构公务员团体、企业界、专家和各阶层国民意见。第五步,修改工资表以及各种津补贴。第六步,向国会提出建议。第七步,审核实施。根据日本财务省对2005年全国47个都道府县公务员工资情况的调查,与各地企业的工资相比,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平均高出21%,而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高出6%。

德国除了联邦政府制定的《公务员法》以外,各

州有权利根据本州需要制定细则性的法律,因此,各州法律中关于公务员薪酬与权限的规定不尽相同。德国政府每次在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之前,首先由联邦政府内政部或各州的内政部起草方案,然后将草案送交公务员工会和各州公务员工会,经过双方谈判,在意见达成一致后提交议会,由议会决定是否通过。法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法国国民议会对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起着重要作用,公务员工资指数化和薪酬差距倍数都是在议会的直接干预下确定的。每年的工资增长由政府提出指数,增资数额与公务员工会协商谈判确定后签署议定书生效。

韩国公务员工资管理主要依据是《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薪酬总统令》和《公务员津贴总统令》。工资水平调查由政府就业和劳工部组织实施,工资水平调整除了依据薪酬调查结果外,同时考虑物价、通货膨胀因素以及国民感受。韩国公务员分为中央政府公务员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中央公务员工资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公务员工资由地方财政负担。韩国公立学校、医院的教师和医生都属于公务员。韩国公务员职位划分非常细致,横向分为两大职类、32个职业序列、95个职业次序列,纵向分成1-9个层级,其详细的职系划分,为公务员工资水平比较奠定了基础。目前,韩国公共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稍低于私营部门,2010年为私营部门的84.6%。

在新加坡,为了确保公务员的薪酬与私营企业人员的工资相差不是太大,政府机关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新加坡政府每年都对公务员的工资和私营企业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查比较,并根据国家工资委员会提出的工资调节建议,制订公务员的薪酬调整计划。新加坡政府分别于1984年、1993年、2000年和2007年对公务员工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从而保证公务员工资与私营部门的薪酬相匹配。

物价补贴及职位匹配

国外对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物价补贴,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物价的变动情况,调整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或薪酬增长幅度。如德国,每年有五个研究所对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及通货膨胀率做出预测,政府以此为依据确定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薪酬增长的比例。另一种是根据物价的变动情况,给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以物价补贴。每年年底联邦政府人事局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工会举行谈判,根据全年物价上涨率计算出物价补贴费,一次补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职工的实际收入不会因物价上涨受损。在具体做法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实行工资指数化,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二是参照物价上涨水平,调整工资标准,如日本、美国等国家。三是发放物价补贴,定期计入薪酬标准,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副主任熊通成在《中国背景下公务员工资调查的职位匹配技术》一文中,厘清了公务员职位匹配的两种技术,即以日本为代表的“四同技术”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评价技术”。日本的“四同技术”,是通过“同地区、同学历、同工龄、同职务”四个条件,从而实现公务员和企业人员的职位匹配。“四同技术”是一种外延型的职位匹配技术,即从人员的外在属性来确定其工资的可比性。其潜在的逻辑前提是同地区的两个同学历、同工龄、同职务的人员,无论在政府还是在企业,都应该得到相同的工资才是公平的。美国的“职位评价技术”,是从职位的知识技能要求、职位责任、工作复杂程度、影响大小、工作环境等若干方面出发,通过对职位的若干要素进行计分,并以分值高低来衡量职位的价值。“职位评价技术”是一种内涵型的职位匹配技术,即通过职位内在的价值来实现职位匹配。其潜在的逻辑前提是担任同样重要价值职位的人员,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只有获得同样的工资才是公平的。

各国工资水平调查对我国的启示

“四海游遍知深浅,五岳归来论高低。”笔者结合

以往对全球史和国别史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判断,公务员工资水平问题因受到各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致使各国政府在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时采取不同的定位。各国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制度由各国国情决定,并且由各自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没有一个完美的调查制度等待我们去“拿来主义”,工资水平调查制度的工作目标是“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下面是国外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平衡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公务员工资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财政收入水平以及财政支付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存在东中西部差距的大国,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平衡,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这个平衡将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差距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就可以认为两者是公平的。

关于“企业相当人员”的界定。要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在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制度近期目标阶段,应遵循“宜简不宜繁、简便易操作”的原则。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的对应关系,有年龄、资历、学历、职务、职级、职称和职业资格等指标可以选择。同时,开展公务员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研究,为建立职位管理为基础的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进行理论准备。

尝试确定若干工资水平调查区。根据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以及生活成本不同的国情,可以借鉴美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工资区的做法,尝试确定若干工资水平调查区,以此反映政府部门获取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和公务员工资在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的外部公平性。

合理界定工资、津贴和福利在工资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如德国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中,基本工资占主导地位,津贴项目的发放与特殊岗位或特殊工时相联系,在收入中的比重很小,而福利解决的是公务员的生活负担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我国公务员工资结构中,工资、津贴和福利相互交叉,各自地位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合理界定工资、津贴和福利在工资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工资水平调查,调查成果才可能准确完整,才有利于收入分配改革的稳步推进。

推进公务员工资调查法律体系建设。日本公务员的工资调查制度是以《宪法》为依据,以《公务员法》为基础,以《工资法》等其他单项法律和行政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工资水平调查程序有法可依。我国尚无专门法规,相关立法计划应在酝酿之中,只有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才能够有章可循,依法推进。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7

关键词:地下管线工作流程VRS多功能GpS台站网嵌入式系统pDa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我国现有的地下专业管线资料多以图纸、图表等形式记录保存。传统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高速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和系统工程等新的方法和手段,使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走向定量化、定位化、科学化和自动化道路,已显得十分迫切。只有在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流程中积极创新,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模式才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

1技术准备

由于城市地下管线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为地下管网数据信息的采集增加了难度。所以,需要收集并利用已有资料、检验仪器的精确度、确定探查方法来提高采集数据的可靠性。

1.1地下管线的数据取舍标准

地下管线数据库是面向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信息化目标,用以满足各管线权属单位对管线需求的基础。首先参照内地一些城市成功的经验,制定地下管线探测与建库规程作为建库的技术依据,其中要求必须探测的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埋设于本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具有一定规格的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混合)、煤气、液化气、电力、路灯、电信(市话、长话、光纤)和工业管道等分布于道路、街巷两侧的管线(沟)及其地面附属物,包括市政公用管线和铁路、民航、部队、工厂、企业等权属单位的专用管线。架空与沿地面敷设的工业管线按地面地物处理。地下管线探测的类别如图1。

图1地下管线探测类别

探测工作要求查明的工作范围为沿道路、街巷两侧、建成小区内部,正在建设的小区及待拆迁的成片旧城区暂不进行,单位内部不查,但它们与外部的关系必须查清。位于老城区的一些宽度在2m以下的街巷,如果管线很少,施测困难,可将管线测至巷口内5m处停止。停止点不作为断点,在属性备注栏内注记“入巷”。

1.2方法实验和一致性校验

通过现场踏勘发现,测区内需要探测的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等管线中主要为铸铁、钢、铜等金属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地下管线探查主要以电磁法为主。为准确了解投入地下管线探测仪的有效性及精度,项目组在测区内选择了23个不同管线类型的已知点进行了方法试验。由现场方法试验的结果可知:管线探测激发方式应尽量选择对邻近管线感应小、突出目标管线异常的方式为主。给水管线优先采用直连法,其次感应法;燃气管线一般不允许使用直连,而采用感应法。

1.3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流程

地下管线调查是探测的重要前期工作,其调查结果不但为随后的探测工作提供依据,也是形成地下管网数据库的重要资料来源,地下管线调查首先由各管线权属单位收集调查区域内的单一管线各项资料,访问有关人员,将规定的调查内容标注到图件上,调查工作使用的工作底图采用最新1∶1000带状分幅全要素地形图。修改与补充的管线应按竣工资料或设计资料较准确地展绘于图上。

对地下管线的特征点、附属物及地面构筑物应按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清楚地标绘在1∶1000地形图上。

对每条地下管线的调查项目必须进行统一规定,权属单位应在图上标出每条管线的材质(金属、水泥或塑料管)、埋深(没有竣工资料时可参照设计图纸标出)、管径或断面尺寸、载体特征(电压、压力、下水流向等)、电缆根数及每根的截面积、电信与电力管块的孔数(总孔数及已用孔数)、埋设年代、权属单位等。每个测区的调查工作必须在该测区探查工作开始之前结束。管线权属单位在接到工作图后应及时完成标注工作,并向管线协调机构提交。管线探测单位的作业部门应专设联络小组,负责至管线协调机构收集图件,并依据权属单位标绘的1∶1000工作图,转绘成1∶500管线工作图及填制管线调查表,以供后续探查工作使用。

调查工作结束后,探测单位作业部门应提交以下资料:(1)1∶1000单一管线工作图(权属单位标绘);(2)1∶500现况综合管线工作图;(3)管线调查表。资料经验收后向下工序提交使用。

2技术应用

测区地面交通拥挤,通视条件差;地下管网交错复杂,平均每千米道路管线密度达1:12。为了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和普查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在项目中积极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和管理。

2.1VRS多功能GpS台站网的应用

测区的交通繁忙,通视障碍较多,不利于导线网的布设。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测区所在城市VRS多功能GpS台站网平台进行管线测量,直接获得管线点的坐标,简化了工作程序,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

2.2多种探测方法的合理运用

针对埋设情况复杂的管线,首先要利用参考资料避开干扰管线。其次,在铗钳法、直接法、感应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压线方法,如:平行压线法、垂直压线法等。在丰富探测方法的同时,采用了米字型扫秒的作业模式,对复杂路段综合采用多种探测方法进行重复探测,防止出现遗漏管线的情况,对非开挖管线采用穿金属管线辅助直连法进行探测等,有效地提高了作业质量。

2.3嵌入系统pDa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数据访问技术的发展,使嵌入式系统pDa在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得以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普查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数据出错率高。嵌入式系统pDa技术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线普查的工作效率,还大大提高了物探、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等各工序的无缝衔接程度,进一步优化了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

2.4一体化作业模式的应用

项目组设计开发了一套实现外业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入库成图一体化的作业流程体系及配套的作业软件系统,并根据生产流程编制开发相关的质量控制软件,作业效率比传统的作业方法提高了至少3倍以上。(见图4)

3结语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的基本手段。现势、准确、完整的普查结果是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的关键所在。针对项目作业工序繁复、作业人员多且分工细、成果数据量大、质量控制难等特点,制定了项目组管理和生产周例会制度,集中解决项目的技术、质量、进度及各方协调问题。同时采用第三方监理,实施多级检查和验收制度,形成了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探索形成了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作为数字城市的基础性数据保障,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8

关键词:RtK高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

experienceofUrbanRiverHydrographicengineeringSurvey

——takecomprehensivemanagementengineeringsurveyofLonggangriverinShenzhenforexample

ZhouKui

(Shenzhenwater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518000,Shenzhen,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takesLonggangriverforexampleanddepictssomeknowledgeandexperienceaboutcontrolsurvey、topographicsurvey、pipelinedetection、flowmeasurement、crosssectionmeasurementduringUrbanRiverHydrographicengineeringSurveyaccordingtotheauther’spractice.

Keywords:RtKheight,topographicsurvey,Crosssection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测量资料是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各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是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专业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工程的生态、景观功能,体现自然生态特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测量工作以满足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要求为前提,在传统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需重点进行地下管线探测与沿河排放口调查等工作;同时为满足景观布置要求,需对河道沿线两岸景观树木进行调查测量。

深圳市龙岗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范围为:龙岗河干流梧桐山和大康河交汇口~横岭厂深惠交界断面,河长约20km,通过河道治理工程实现旱季污水100%截流,水质达景观水体要求,中心城区河段生态景观满足“生态、绿色”大运要求;干流全河段旱季污水100%截流,,通过初雨收集、调蓄处理削减雨季污染负荷;通过干流河道污染底泥清除和边坡恢复,提高因泥沙淤积而降低的行洪能力,增加河流河岸植被覆盖率,改善河道生态状况。

2.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测量工作实施

2.1首级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保证地形图测量、地下管线点测量以及工程施工准确性的前提,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区域多为为狭长带状区域,河道两侧通常都为居民或工厂区,通视条件较差,采用常规导线测量方法实施难度大,GpS测量布点方式灵活,控制点间两两通视即可,通常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布设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点联测四等水准高程。

2.2图根控制点高程控制

水利工程测量中,高程精度直观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引水不达、排水不畅的恶果。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采用GpSRtK方式施测图根控制点,图根点高程采用RtK高程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在施工图阶段,由于RtK解算整数模糊度的可靠性为95%~99.9%,如果观测条件不好,定位点的坐标成果可能出现偏差,尤其是高程方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图根水准高程联测所有图根点,并与原RtK高程比较如下:

RtK高程与水准高程比较表表1

由上述比较结果可知,图根点tL149高程差值达7.7cm,RtK高程呈现出波动变化,显然RtK测设的高程不能满足地形图及管线探测的要求,因此施工图阶段图根控制点应联测水准高程。

2.2地形图测量

地形图是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地形图的准确性特别是地形图中重要地物,如高压电塔、高压电杆及线路、跨河桥、排放口、房屋等重要地物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的布置。地形图测量过程中对每个设站点均应进行测站检查。测站检查包括与定向点之间的边长、高程检查以及第三点的边长及高程检查,以保证设站点的正确。外业巡查。地形图编辑完成后,打印蓝图进行外业100%巡视,逐一对照检查,消除漏测、错测。对重要地物进行外业设站复测。

2.3排放口调查测量

排放口测量是河道截污工程方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设计部门提供排放口的数量、平面位置、管径、高程数据以及流量测量数据,供设计选取截污管的规模以及布设位置参考使用。排放口调查测量的成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截污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和项目建成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截污的效果。

排放口测量内容包含排放口出口平面位置、管(涵)底高程、断面尺寸测量;排放口至上一连接管(涵)点的测量;排放口及支流汇入口旱季流量测量需要仔细把握测量时间。为保障排放口测量的准确性,排放口测量采取两个小组(地形组、管线组)独立作业并对比成果的方式进行,对同一排放口的两次独立成果进行比较,测量误差范围内的成果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两次测量比较值超限时,野外进行检查。排放口测量设站点应均为水准高程点,以确保高程精度。排放口及支流汇入口旱季流量测量选择在至少连续三个晴天后进行,测量过程中应仔细比较分析流量数据以保证流量数据的准确性及代表性。

2.4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分布及埋深情况是工程方案设计、地质勘探、工程施工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测量资料,地下管线探测作为工程测量中的难点,原因有二:①由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往往出现部分地下管线错探漏探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工程设计及施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工期的延误,漏探电力管线甚至可能造成人身伤害;②部分管线埋设太深,普通管线探测仪器无法准确探查。

地下管线探测过程中,应由专职外业检查组对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外业进行全面复查;在施工图设计方案确定后,对与工程布置相交叉及相邻的地下管线再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外业复查,以确保管线探测数据准确。

为杜绝地下管线漏探,一般采取以下措施:①收集测区范围内的已有管线资料,重要管线(如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电缆等)应与当地的有关主管部门联系,采用现场标定及收集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②采用地质雷达对工程布置沿线进行补充探测,查找是否有异常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探查。③加强管线探测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管线探测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对设计方案有重点影响的部位以便于进行针对性检查工作,设计人员对与设计方案相关联的地下管线的精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优化设计方案,避免设计方案与实地管线冲突。管线探测负责人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对重点部位采取开挖验证等方式以确保施工安全。④对于埋设太深普通管线探测仪器无法准确探查的管线,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雷达探测采用的方法是断面法,野外数据采集后,通过对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管线的深度,结合测量得到的管线的现场位置,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地质雷达综合解释图。采用雷达探测方法能对疑难管线进行有效探测。

2.5实物调查

实物调查是调查河道治理范围内建、构筑物的数量及建筑面积,调查果园、菜地的面积及果园类型,果木棵数,往往需要调查的地物类别多,数量大。一般来说,设计阶段实物调查用于投资估算,具体要求低于国土部门拆迁调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调查尺度,本工程大部分的调查工作是利用1:500地形图进行,并且最终利用其编制实物调查调查图。在实物调查建、构筑物部分根据具体情况按图上量取。果树、菜地等植被也可利用地形图进行面积量取,然后采用抽样统计方法进行具体数量统计,这就要求我们在河道1:500地形图测量时充分的考虑到实物调查的元素,特别注意植被、地类界的正确标注,一些独立地物也应该实测出来,并且标注属性,如大的独立树的树名,树冠大小等。

2.6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方法:流量较少的排放口采用容积法测量,箱涵及流量较大的排放口采用流速仪或漂流法测量;河道断面流量采用流速仪法测量。

流速仪法适用于排污截面底部硬质平滑,截面形状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排放口处有不小于3m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0.1m。容器法适用于流量小于每日50吨的排放口。但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差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落差。浮标法适用于排放口上溯有一段底壁平滑且长度不小于10m,无弯曲、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排污渠道,并经常进行疏通。

根据水深情况选用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测量流速。一点法是将流速仪置于0.6倍水深处;二点法是将流速仪分别置于0.2倍、0.8倍水深处,取二点的平均数作为此点流速;三点法将流速仪分别置于0.2倍、0.6倍、0.8倍水深处,取三点的平均数作为此点流速。

2.7河道断面测量

河道断面测量是水利工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获取横断面图的方法是由测绘人员根据指定的中心线在实地放样出位置,然后根据放样的位置测出断面线上的地形变化点的距离和高差画出断面图。龙岗河整治范围内两岸大部分为建筑区,部分地段房屋邻河而建,且较为零乱,通视、通行条件差,测量过程中采用GpSRtK结合全站仪方式灵活的测量河道断面。同样,在横断面中,必须要测量跨河桥涵断面图,跨河桥涵断面:一般为三条断面(桥面断面、梁底断面、河底断面)的叠加断面。桥断面线方向为平行于桥且过一排桥墩,箱涵断面线则要求垂直涵口。

3.总结与体会

通过深圳市龙岗河综合整治工程测量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⑴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测量工作量大,工期紧,精度要求高,应充分领会工程意图,取舍得当,主次分明。

⑵河道治理工程对地形图高程精度要求高,而常规GpS高程精度较低,应采取其它方法保证高程精度,如联测水准高程。

⑶应充分的利用测绘好的地形图,在地形测量的同时应该兼顾其它分项工作,如排放口、纵断面、实物调查等,既要保证整体成果的精度,又要避免工序重复,尽量的使工作效率最大化。

⑷将GpSRtK、全站仪、成图软件等有效配合在一起进行实测及成图,在较大面积大比例工程用图测量中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测量方法。但其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RtK高程、桥涵断面测量、排放口等问题。这就要示在此类工作实际应用中作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对其各自不足作出相应有效的控制,在满足工程精度前提下作出合理利用,才能高效、省时、省力地完成工程测量任务。

参考文献

[1]注册测绘师辅导教材测绘综合能力[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2]水利水电测绘科技论文集2012[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9

关键词:地下水;取水井;水利普查;工作要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U6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务院于2010年1月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包含了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水土保持情况、行业能力建设情况等6个方面以及灌区和地下水2个专项。

地下水取水井普查作为水利普查的专项之一,旨在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以及取水量等信息,查清地下水水源地情况,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基础信息平台,为强化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1概述

1.1普查对象及普查方式。

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未报废的地下水取水井(以下简称取水井)、为废弃的且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0.5万方的地下水水源地(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其中取水井分为机电井和人力井两类。具体普查方式见表1。

表1:普查对象与普查方式

备注:①傍河取水井、有供水任务的自流井在普查之列;

②排水井(如矿区疏排水井、工程降水井等)、专用回灌井、专用观测井、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井、地下水截潜流工程(包括坎儿井、截留坝等)、非凿井形式的泉水利用工程不在普查之列;

③辐射井的井数以其集水井的井水统计。

1.2普查内容。

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内容主要为基本情况、取水情况和管理情况,具体详见p801、p802、p803三张普查表。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位置、成井状况、地下水埋深、水量计量安装情况、所在区域情况等基本属性内容;取水情况主要包括水源类型、2011年取水量、取水用途、多年平均年可开采量等内容;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取水许可证办理情况、管理单位名称及隶属关系等内容。

1.3普查特点。

与水利普查其它专业(项)普查相比,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具有以下3个特点:a)普查对象的类型及隶属关系简单,利于普查;b)普查对象面广、分散、量大,普查工作量大;c)大多数取水井未安装水量计量设施,取水量普查难度大。

2普查工作过程及工作要点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分前期准备工作、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四个阶段进行。

2.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普查方案编制、普查培训、宣传动员等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要点主要有三个:①向同级政府和领导加强宣传,及时汇报请示,争取普查资金的及时落实并足额到位发放,保证普查培训、日常办公、实地调查和设备购置等经费投入;②选聘并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帮助理解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工作方法及工作思路;③向群众、企业重点动员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水利普查,积极参与水利普查,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

2.2清查登记阶段

清查登记主要包括普查对象清查、普查数据获取两个环节。普查对象清查是根据已有资料编制清查基础名录,初步确定取水井和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数量分布,按照“在地原则”(即不考虑管理权属关系的地域原则),进行“地毯式”现场清查,全面查清取水井和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数量分布,完成清查表的填表工作,编制普查对象名录,确定普查表的填表单位。普查数据上又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采用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测量、综合分析等方式获取;动态数据即2011年取水量,采取实际计量和间接推算相结合的方法获取。

这一阶段的工作要点有:

a时间节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规定,2011年12月31日24时是我国首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标准时点,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地下水取水井部级清查名录数量并不应是最终普查数量,要不间断地进行查遗补漏,最终要以截止普查时间节点时的数量为准;规模以上机电井井数应与统计年鉴作进一步比对;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成果应结合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成果进一步复核。

b2011年取水量。这是普查数据获取的难点和关键,主要是要建立辅助台帐表或记录,作为基础资料加以重视和利用,若未建立平时记录,就要科学合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普查工作方法,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指标数据。对于通过实测法(包括水表法、流速仪法、堰槽法等)获取取水量的,读数、计算和记录要准确;对于通过耗电量法、耗油量法、出水量法计算取水量的,相应指标记录准确,参数合理可靠,计算结果、单位换算无误。同区域内单井出现奇异性数值时要认真分析和确定。

c2011年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由于灌溉机电井大多没有水量计量设施,无法直接获得取水量,因此需要借助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方法来进行计算。然而普查对象一般在6月底的清查工作结束之后才开始记录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等,因此需要对1―6月的数据进行补缺,才能换算获取2011年全年的取水量数值。以耗电量来说,可以通过电费的收缴记录、以往同期耗电量等进行数据补缺。

d推算取水量所用参数。基本思路是选取典型,以点带面,合理推广。第一,要合理选取典型井,在水泵型号可查的乡级普查区,每一型号水泵的典型井一般不少于2眼;在水泵型号不可查的乡级普查区,灌溉、供水的典型井一般分别不少于2眼。第二,要进行单井参数的合理性分析,其中单位耗电量的取水量可通过单位耗电量的额定取水量(水泵额定流量除以水泵额定功率)来分析其合理性,水泵单位时间出水量可通过水泵额定流量来分析其合理性。第三,在井群区进行单井参数推广时,需考虑井群干扰对取水量的影响。

2.3填表上报阶段

填表上报主要包括普查数据填报与汇总审核协调两大环节。

普查数据填报,对于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主要体现在于p801、p802、p803三张普查表,它是后期汇总,成果生成的关键和基础,必须加以重视,一是要充分保证清查阶段的对象数据准确无误,二是要加强对普查表中指标的准确理解和规范标准化填写。

数据汇总审核协调是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收集整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水利统计年鉴、有关标准及规程规范中的相关定额、各省级行政区颁布的用水定额等成果,作为审核依据。审核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保证清查表和普查表之间的关联对应和一致性。如统一机电井的名称、编码、管理单位的名称和隶属关系在p801表与Q801表中应一致,位置应相协调;同一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名称编码在p801表与Q803表中应一致。同一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所在行政区的名称代码在p802与Q802表中应一致;同一村级行政区的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的井数在p802与Q802表中应一致。

二是保证取水井专项普查中三张普查表之间的关联对应和一致性;如p803表中某一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规模以上机电井井数,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规模以上机电井井数,2011年取水量,年许可取水量应与p801表统计的同一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相应指标一致;同一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所在地貌类型区,所取用地下水的类型,所在水资源三级区名称及编码,主要取水用途,地下水(矿泉水、地热水除外)水质类别,地热水水温应p803表与p801表中相互协调。

三是与水利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等成果进行对比,结合专家经验,综合分析、判断汇总成果的合理性;如差异较大,应分析原因,如是否统计口径不一致,是否普查对象范围不同等等。

四是与其他普查专业之间的数据关联汇总平衡问题,如经济社会用水、灌区专项等。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一是当本级普查区地下水取水井未向其它普查区供水时,本级普查区地下水取水量应小于或等于同级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中的总用水量,即H800-1-1地下水取水井2011年取水量H300-1-2毛用水总量;二是H801-1-14井灌区控制灌溉面积702-1-5纯井灌区灌溉面积(灌区专项普查表中指标),H801-1-1控制灌溉面积H701-1-2机电井灌溉面积(灌区专项普查表中指标);三是一般情况下,本级及下级普查区内,乡村实际供水人口乡村总人口总人口(农村供水工程普查表中指标)。

3普查意义及应用展望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之一,也是抗旱与应急供水的重要水源,在城市供水,农村饮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地下水目前缺乏规范管理,取水井越打越多,无序开采地下水现象十分严重,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污染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地下水保护与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通过这次全面详细地下水专项普查,可以清楚了解全国地下水的分布及利用情况,针对相关数据成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地下水取水井及地下水水源地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标。

3.1加强机电井审批管理与监督。

首先应当建立省、市、区统一的机电井审批系统,通过该系统加强对机电井审批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其审批资料全部上系统、机井GpS位置上库,从而可以全面掌握机电井数量变化、地下水取水信息;其次,在对需要新打或更新机井的地方,通过系统获取分析该地点周边机电井密度、成井时间、井深、控制灌溉面积等信息,分析其他机电井是否可以满足取水需求,从而分析其是否需要更新。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10

关键词:调查;研究;协调;管理

中图分类号:D569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的决策、管理是一门政策性强、艺术性高的工作。科学的决策、协调一致的管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力运转和高效产出。指出做好管理“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做好工作有三条:一是情况明,二是决心大,三是方法对”。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在决策前进行调查研究,对各个领域的客观实际和历史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真正做到亲知、真知和深知。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管理,避免内耗,形成合力不但能够给调查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实施空间,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其它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通畅、便捷的运行环境,从而能够高效解决企业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与综合协调水平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搞好调查研究,提高协调管理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关注,加强重视

企业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对调查研究和协调管理两个方面提高关注、加强重视,将调查研究与协调管理摆在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位置。调查研究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基本方法和基本制度。协调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目标政策的流畅执行和调研工作的牵头组织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和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推进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协调管理作为政策实施的活动枢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大兴协调管理之风,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协调管理水平,为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使两者作为科学的决策支撑和扎实的作风保障。调查研究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要程序。在作出重要决策或出台重要政策前,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形成调查意见或比较方案。对一些重大问题,应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估,同时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决策,要采取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协调管理中,如果发现基层想法和领导的决策思路不一致时,协调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将领导的意图传达给基层,相应的,也要把基层的意见反馈给领导,使上下的观点集中到管理工作的总目标上来。

2从实际出发,掌握基层情况

目前,很多调研工作存在着“软”、“浅”、“虚”的现象,有些部门对问题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能深入细致地追究深层原因,导致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要坚持实事求是,前提就是要摸清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离开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针对性,成果就不会有指导性。深入实际要求各级领导走出高楼深院,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有实践经验的人直接调查,找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群众的困难疾苦,了解基层的难题。这样,才能做到对情况了如指掌,对问题心中有数。调查研究要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当前,有些问题比较棘手,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要敢于攻难点、抓重点,面对实际,认真理清当前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决策的指导工作。同时,各个部门要注意协调沟通,整个调研工作要在建设和组织工作安排上对整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各单位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

3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1创新调研工作方法

确立开放式调研观念,打破层级、部门、地域、行业等界限,通过上下结合、横向联合、内外融合,整合调研资源,凝聚调研力量,减少低、小、散的重复调研,提高调研工作整体效率。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调研课题,以及要求高、难度大、技术性强的深度研究课题,可采取公开招标、课题委托等形式,组织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进行研究,借脑引智,努力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充分运用现代化调研方法。适应现代社会民主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在运用好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和抽样问卷等传统调研方法的基础上,注重现代经济学、社会学和信息网络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静态和动态结合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增强调研工作的科学性。

3.2健全课题交流研讨制度

针对调研中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于某些复杂疑难的问题,考虑专家会诊和研讨奖励制度。重视运用和善于运用政策研究、咨询研究及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调研成果,搜集、整理、查阅第二手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调研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便于比较借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3.3健全领导干部带头调研责任制度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累计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某个确定的天数,同时至少确定1个重点调研课题,亲自带队开展调研,年中报调研进程,年终报调研成果,并且调研最终一定要形成调研报告。

4探索新的协调管理机制

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探索,进一步整合力量,注意发挥整体合力,保证上下沟通机制的通畅,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流传。

以调查研究工作来说,探索新的协调管理机制,确保调研工作的科学化运行,可以考虑建立健全调研联系点制度。各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基层建立调研联系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硬化每年到联系点调研的次数。例如,在基层单位建立调研基地,保持经常联系,进行跟踪调研,每年到基地调研确定调研具体时间段。同时,建立相应的调研联系制度,建立调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调研激励制度,加强重点调研课题的统筹协调,及时开展优秀调研成果的评比表彰和调研工作的督促指导。

总之,重不重视调查研究,反映了领导者的作风和管理能力;能不能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能通过调查研究把握规律,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总结经脸,说明企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对于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症结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荣东.调查研究要注意“八戒”[J].调研世界,2002,(12):5759.

[2]唐之享.做好调查研究这篇大文章[J].湖南社会科学,2005,(1):112113.

[3]刘宝艳.讲究调研方法提高工作水平[J].现代农业,200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