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监督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9:12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资产风险出现了新特点、新动向。梳理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关联企业集团融资黑洞,有的明星企业存在泡沫破裂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关联性企业授信风险认识不足,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造成银行授信超过集团客户的承债能力;另一方面,一些集团性客户在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利用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通过不正常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产权变动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形成巨额的资金黑洞。这几年,如银广夏、达尔曼、德隆、上海周正毅等企业集团或家族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相继出现,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惨重,充分暴露了商业银行对这些集团客户的授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一个怪圈,越是规模大的明星企业、越是资金宽裕的企业、越是众多的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不能提供财务报表,很多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其他银行的抢“贷”行为而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盲目跟进状态,如现在普遍存在的崇拜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现象,一些商业银行往往就是凭借有些企业上市和名牌的光环,不惜降低授信门槛,对这些企业存在的风险考虑较少,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破裂。如达尔曼等一批上市公司摘牌退市,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黯然倒闭,给众多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企业资金链轰然断裂,产能过剩突发行业信用风险。

不少企业在追求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尽管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依然有竞争力,但由于超负债经营,财务基础脆弱问题突出,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就会像“达尔曼”、“德隆”、“托普”、“三九”等多家上市企业相继陷入到正常经营难以维继的困境,并突发债务危机,商业银行资产为此遭到严重损失的实例很多。

尤其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的背后,是大量的银行信贷。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由于以往盈利能力较强,’往往是商业银行相继追逐的对象,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投入。而产能过剩行业作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相关行业的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经营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企业很可能因此破产。影响较大的如“铁本事件”,该项目不仅违规,而且属产能过剩行业,被查处后项目下马,致使6家银行43亿元巨额贷款成为新的不良资产。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银行业有10%左右的不良资产来自于国家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脱节所带来的后果令人担忧。

3、房地产市场价格上下波动,潜伏着房地产信贷风险。

2007年以来,国家虽然针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等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些较为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夹,不少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因开发商资质问题,手续问题,银企人员内外串通违规交易,以及办理房地产假按揭问题,把巨大的次级贷风险危机转嫁给了商业银行。而一些商业银行由于没有认真研究制定稳健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和发展战略,也未能科学把握房地产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变化,出现了重经营发展,轻内部控制,盲目跟进和集中过度授信现象,致使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次级贷问题,风险逐步增大。

2007年,银监会会同央行重点调整和细化了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消费贷款管理政策,对于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条件予以优惠,严格了非自住住房、商用房、二套房的贷款标准,并提高了此类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0.5%。2007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主要有:一是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低0.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经济适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12.1%和11.8%,环比分别上涨0.0%、0.3%和0.2%。二是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上月高2.1个百分点;与上月比,二手住房销售价格与上月持平。三是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0%,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低0.3个百分点。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和工业仓储用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3%、8.0%和5.2%,由于存在渐进式通胀的压力,房地产市场的波动。2007年,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增加一个很重要的增量因素是个人中长期贷款的迅猛增加,对此,2007年我国央行虽已出台第二套房贷的补充细则,但下一步则需金融机构在执行中严格把关。如何更有效地缩小中长期贷款利差、抑制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冲动,应当引起国内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针对当前房地产潜在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

4、全球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对

世界经济从2002年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以来,已持续5个年头快速增长,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周期史上较长的一次长周期扩张。从趋势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周期后,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世界经济波动、尤其是美国经济如果出现较大波动,

三、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密切关注产业政策变化。

当前要密切关注压缩过剩产能动向,及时调整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一是要及时了解、准确解读国家经济金融调整政策。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加强行业及其信贷投放的跟踪分析,强化行业信贷授信的总量控制。二是规范贷款操作,加强风险监测。为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前瞻性,将“压力测试”引入风险管理,未雨绸缪,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三是要高度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已授信客户的授后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政策、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研究制定积极的防范化解方案,尽早采取相关措施,规避过剩产能调整带来的风险隐患。同时,要特别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集团客户、关联客户授信监控和管理,防止集中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二)科学设定集团风险限额,建立快速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要有效的避免商业银行过度授信“垒大户”的情况,银行必须强化理性竞争、审慎授信的风险观念,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探索有效的方法,科学设定和管理集团风险限额。主要是:第一,建立集团风险限额确定机制。集团风险限额必须与其经营规模、财务状况、负债结构与现金流量相匹配。如根据信用评级和债项结构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主营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状况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净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结构确定风险限额,以及综合各种方法进行确定。第二,区别设定和使用集团风险限额。对于紧密型集团,要集中授信、分散使用,先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集团净资产规模和年度营业收入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负债结构及对应的偿债能力,确定集团风险限额。然后再考虑集团内单一客户的独立偿债能力、贷款串用风险、关联担保能力风险以及风险的传染性,审慎确定集团内主要成员的风险限额。对于松散型集团,则要分散授信、汇总管理。先分别测算集团成员企业的最高授信额度,再汇总测算集团整体的风险限额。第三,完善商业银行分支行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减少贷款规模在考核中的占比,突出风险价值导向考核,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主办行、协办行积极参与集团风险全过程。

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结合辖区内市场环境,一是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风险管理环节,构建全程风险管理网络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易于量化、可操作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使用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规范风险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风险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风险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针对目前市场信用环境差、企业存在贷款欺诈行为问题,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别虚假的财务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

(三)加强企业集团客户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完善it支持系统。

有效规避企业集团信用风险,就必须加强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并借助it系统支持。一是要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当前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风险预警模型,建设集团风险数据库,通过关键指标提前预警风险,及时做好风险评价,建立不良企业集团“黑名单”制度,制定前移风险管理措施。将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关联公司账户资金进出作为财务预警重点;将关联信息、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作为非财务预警重点。二是充实风险管理专业队伍,强化企业集团的贷后管理。对集团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落实风险预警要靠到位的贷后管理,这就需要一批各类专业人才,将集团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集中管理,严密监控集团的重大体制变化、经营财务状况、重大投资活动、核心资产变动、社会与法律活动,严密监控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活动、大额资金往来、资本市场举措,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等。针对集团客户不同的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采取不同的贷后检查频率和检查方式,并将检查发现的重大变化情况及时录入信贷系统。三是完善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此信息系统应包括集团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信息,以及集团风险管理中生成的评级信息、调查报告、检查报告、风险预警等信息,至少应实现以下目标:随时可列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清单,可以展示集团的全部“家谱”;随时可给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在银行的每笔贷款;可以给每个集团所有企业设定最高信用限额。同时,系统应有充分的内外部接口,内部与银行会计系统、评级系统联通,外部与央行信用信息数据库、银监会大额授信违约统计系统、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企业纳税系统等连接,共享社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集团信息录入、查询、筛选的自动化。

(四)坚持风险导向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审计、银行业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与还款来源审计监督,密切关注集团投资行为。商业银行贷款应主要支持集团核心业务、核心项目、核心资产的流动资金需要,避免与高成长、高资本运作、处于高投资期的集团发生授信业务;突出支持平稳增长、专注主业、适度投资的集团,坚持流动资金不用于集团项目投资与并购支出。贷款发放后,要及时进行资金用途和流向管理,掌握集团核心现金流,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充分性。第二,要对贷款用途纳入合同条款管理。设置预防性条款,如信息披露与告知、资产转让限制、财务比例限制、关联交易限制、利润分配、交叉违约等条款,确保集团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第三,加强集团账户资金流监测分析。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系统与会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集团账户资金进出,跟踪信贷资金流向,监测其是否按合同使用,分析其真实还款来源。对存在异动流向的,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坚持风险导向原则,进一步发挥银行业监管和内、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主要有:一是提高审计和监管的覆盖面,现阶段无论是对公还是零售业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但制度是否健全、流程是否完善、风险隐患是否存在等,从内外部审计的角度看审计和评估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盲点和空白。在年度审计计划安排上,一定要对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二是对商业银行内控较差、内控状况下降、业务条线评价不高和业务发展停滞或过于迅猛等风险隐患较高的经营机构,加大审计频率,除常规审计外,适当安排授信业务的专项审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进行交叉现场审计检查。三是对新业务的审计应认真研究业务特性及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了解前、中、后台的配合程度,掌握重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明确审计程序、最大程度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五)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政策和合规风险。

最近,银监会在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房地产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加强了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督控制。针对近期房地产潜在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银监会正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和实地调研等手段,逐月、逐季对房地产信贷质量进行密切跟踪和风险排查,旨在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提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2008年,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二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房地产行业信贷经营策略。三是严格房地产贷款项目合法、合规调查和审查,防范政策性风险。四是严格房地产贷款客户准入条件,优化客户结构,提高质效。五是强化贷后管理。对房地产项目应采取封闭性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防止项目资金被挪用。六是密切关注房价走势,当前要特别重视把握个人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以及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落实首付款比例,前移房贷风险关口,有效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

(六)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机制,培育健康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监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在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现象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效率不断提高,伴随业务发展所产生的风险和问题也不断增多,人民银行的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一、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业务的监督也往往游离于银行内部的监督体系之外,资金划拨渠道繁杂,导致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常常出现问题。因此,人民银行必须加强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业务的监管力度,促使商业银行合法、有效地办理集中支付业务,提高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自身以及外部存在的诸多监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效率的快速提高,以下浅谈了几项有关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存在操作风险,整体规范程度相对较低

商业银行在对集中支付业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代替人民银行来实行其管理职能的,因此其处于人地位。大量信息表明,当前许多商业银行在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进行性质的管理时,缺乏人民银行详细有效的授权证明、客户详细的开户证明,以及授权书上签章不符等事项,种种现象导致商业银行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大量风险的产生,极不利于国库支付业务质量的提高。

(二)商业银行对财政资金的划拨流程繁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商业银行对财政资金的划拨流程繁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业务处理流程繁琐。事业预算单位收到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支出额度时,需要向支付的银行发出支付令,支付的银行针对预算单位发出的支付令,先将垫付的资金放在零余额账户,最后将预算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拨到申请人账户。这种划拨资金的形式比较复杂,延长了资金流动的时间,从而使资金到达使用人账户的时间比较晚,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二是资金结算过程复杂。支付的银行运用的清算方式依据的是统一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该账户体系是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先垫付的资金需要在与人民银行进行清算的同时,与人民银行预算执行单位和财政进行有效对账。这种国库支付业务管理方式,需要事先垫付的资金,事后还要进行对账和清算,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资金的流通链条,使得人的主观不良行为在其中有了可乘之机,加大了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管理的风险。三是清算方式效率偏低。小额支付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划拨的重要方式,该方式运用于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倒清算。小额支付业务具有集中性、业务量大的特点,其常常发生在每天下午,由于时间有限,小额支付业务又具有业务大量性,导致w络运行缓慢的情况时常发生。以上三个方面综合导致了划拨资金在途时间的延长,使得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最终导致国有经济发展缓慢。

(三)商业银行、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控制相对较为宽松,运营存在较大风险

由商业银行集中支付业务,人民银行由业务的直接参与者变成了间接参与者,国库资金没有直达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只负责商业银行垫付资金的最终清算。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银行形成了集中支付业务的实际交易主体。人民银行对财政部门拨付资金的合规性失去有效监督,对银行的行为也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由于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上存在缺陷,预算单位在进行财政直接支付时可能会采用和提供伪造虚假收款人的账户或是经过变造、伪造重要信息的虚假申请和合同,一旦没有被察觉,资金将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到达虚假收款人的账户,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在进行财政授权支付时,不仅预算单位可能会通过伪造、变造虚假的收款人账户非法骗取资金,银行也会因为支付系统缺乏监督而与预算单位进行合谋,最终导致大量国家资金向外流出,这时造成的风险就会更大。因此,人民银行如果不能够对预算单位和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财政资金将会被非法移出,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四)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经验不太成熟,监督管理缺乏科学的体系

商业银行作为人受理人民银行委托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其经验还不太成熟,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1.银行的监督管理体制制约着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

银行的监督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民银行对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比如说在财政直接支付活动之中,预算单位可能会伪造虚假收款人并且提供虚假收款人账户,对于合同进行伪造或者变更,所以资金就很容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划出或者转移到非法收款人账下,而人民银行却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另外,法律以及监督制度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不充分。现有的法律以及监督制度虽然对监督内容、职责和范围的规定不断进行完善,但很少完善针对具体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规定,导致没有有效的依据对违规、违法现象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违法、违规分子行为猖獗。最后,不能够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督。

2.监督措施、考评机制与监督工作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监督措施、考评机制与监督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财政单位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目前,财政单位内部对考评机制采取的措施依赖于科学性较低的考评机制体系,导致监管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另外,优胜劣汰机制不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是激发部门内部人员积极性和防止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的重要途径。然而,人民银行一直没有实行严格的年检制度,导致银行压力较小,内部违规现象频繁发生,监督效率不断降低。

三、应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业务处理规范性,提高监督效率

人民银行是管理国库的主体,而国库会计是进行国库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其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应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库会计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国库核算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督管理的效率。作为人民银行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内控制度越来越完善。规范、科学的国库会计操作技术和流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弊端,从而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构科学、合理的国库监督管理体系

建科学、合理的国库监督管理体系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首先,应针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督管理中的制度问题,根据现实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是约束银行进行非法操作的关键手段,对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人民银行应依据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国库的监督管理职能进行强化,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监督管理中的惩罚问题进行详细划分,从而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规范程度。

(三)加强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链接为一个整体。信息的便利性、快速性和共享性运用到商业银行的国库管理中将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效率,并提高人民银行的监督效率。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建立先进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人民银行、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银行可以在有效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信息化建设中互联互通、相互分享信息,进而快速、准确地对预算资金进行划拨和清算,提高国库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四、结语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3

关键词:改制;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审计指的是对监督对象活动的监督和评价,它的作用往往也会随着监督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能够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预防有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正因为审计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并完善审计的机制以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促进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在本文中,笔者经过调查研究,首先论述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其转型的基础和条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商银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外部到内部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内部的监督机制的变化尤为明显,当然,在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层缺乏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可以说,观念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当前的农商银行的管理层,需要做出决策的人员却缺乏基本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意识,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立的时间较短,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作的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片面追求经营,不重视管理。同时,这种意识的缺乏反过来又导致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因此,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到位,再加上某些农商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完全没有力度,规章制度只存在于纸面,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的难度,也使得规章制度本身根本无法起到其应起到的作用。此外,银行的管理层有时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随意更改制度,权力不受制约,更为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实行雪上加霜。

(二)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银行应该和企业一样,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但是实际上许多农商银行并不重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教育,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根本上的认识,对于职责不够明晰,不了解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在执行上马马虎虎,严重影响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贯彻落实。这些问题大都是因为机制的贯彻不够而产生并扩大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会计失真和监管力度的下降,这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破坏,降低资产安全,进而打击银行的公信力。

(三)信息管理得不到统一

银行内部的信息管理必须统一,从而加强农商银行的管理,并对管理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发生信息失真的问题,一些农商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内部审计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尽相同,不同的意见得不到统一,就会互相扯皮,影响银行的管理。

(四)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缺乏权威性

银行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对于银行的管理至关重要,但是实际上这一机制却缺乏权威性,难以遏制问题的产生,对于责任人的控制和惩罚力度不强,容易导致问题的再次发生。这使得所谓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根本无法发挥其作用。

二、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一)农商银行股权体制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也逐渐转型,这一转型的基础就是农商银行股权体制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监督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具有较强的合作性质,基本的框架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组成的,入股的社员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但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采取股份制,之前的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被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所取代,企业和社会上的股东加入。在这种情况下,股权体制和权益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由监事会所领导,也随之变革,制度在监督工作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二)审计监督的内涵的定位不同

银行的审计部门是一个内部部门,在其职能方面一般负责服务的监督,操作的规范,对于监督和建议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因此,改制后的农商银行将会充分依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层受任于董事会进行管理,监事会进行监督,追求股东的利益,这样,审计的内涵定位也随着改变。首先是审计队伍的构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员工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知识,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其次是审计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农商银行的审计工作要求更加全面而且多层次的知识技能。

(三)农商银行管理体制的变更

农商银行管理体制的变更是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转型的条件。由于农商银行股权体制的变化,银行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更新自己的经营项目,加强农村金融于经济的结合速度。要达到这一目的,银行就必须改革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加强监督的力度,依照管理机制的变更对审计机制做出改变,与时俱进,推动农商银行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来说,工作人员是重中之重,高水平的员工往往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农商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开拓新的业务。这无疑都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必须招募并培养出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审计人才应对不断提高的审计工作需求。同时在员工的管理方面,银行可以制定适当的奖惩机制,对有建设作用的审计成果进行奖励,鼓励员工高质量地开展工作,提高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将各方面的监督形成联动

要加强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可以综合发挥监事会,合规管理,纪检监察的作用,将这三者有机结合。银行内部要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机制的落实。可以考虑设置专人或部门进行这项工作,将责任完全落实到具体单位,权责统一,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展开;监事会要发挥好自己的监督作用,从整体上把控全局,加强对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工作成员是否履职尽职的监督工作,以及财务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监督;纪检可以作为一种外部监督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警示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的进行,必要时可以加入到工作中。银行通过三者的联动作用,促进稳健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手段

信息革命爆发之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农商银行的电子化办公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工作中也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数据的统计、审核,监督员工的工作等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银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农商银行应该加大设备的引进力度、管理以及工作的网络化。

(四)评聘专业机构开展审计监督

面对农商银行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不高的现实状况,农商银行还可以将一些专业性强的审计事项进行外包、评聘专业机构的方式对科技风险、内部控制评价等进行审计监督,作为内部审计的延伸和补充。

四、结束语

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保障银行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我国主要推行的重要政策,农商银行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农商银行的管理,内部审计监督是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本文中,笔者就改制后的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展开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希望我国的银行业能快速发展,业务能够不断扩展并保持平稳运行,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财参考文献:

[1]王新震.城市商业银行应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工程经济,2015(03):92-96.

[2]刘华芳.浅谈改制后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07):65.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4

第一条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外资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下列机构:

(一)1家外国银行单独出资或者1家外国银行与其他外国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

(二)外国金融机构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银行;

(三)外国银行分行;

(四)外国银行代表处。

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所列机构,以下统称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外国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注册并经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或者许可的金融机构。

本条例所称外国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注册并经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或者许可的商业银行。

第四条外资银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外资银行的正当活动和合法权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外资银行及其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机构对外资银行及其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制定有关鼓励和引导的措施,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设立与登记

第七条设立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八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应当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拨给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60%。

外国银行分行应当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审慎监管的需要,可以提高注册资本或者营运资金的最低限额,并规定其中的人民币份额。

第九条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具有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

(三)具有有效的反洗钱制度;

(四)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受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并且其申请经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同意;

(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应当具有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其金融监管当局已经与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第十条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应当为金融机构,除应当具备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其中唯一或者控股股东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商业银行;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

(三)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

(四)资本充足率符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第十一条拟设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除应当具备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其中外方股东及中方唯一或者主要股东应当为金融机构,且外方唯一或者主要股东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商业银行;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处;

(三)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

(四)资本充足率符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第十二条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除应当具备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200亿美元;

(二)资本充足率符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三)初次设立分行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

第十三条外国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营业性机构的,除已设立的代表处外,不得增设代表处,但符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地区除外。

代表处经批准改制为营业性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原代表处的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设立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先申请筹建,并将下列申请资料报送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机构的名称、所在地、注册资本或者营运资金、申请经营的业务种类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章程草案;

(四)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各方股东签署的经营合同;

(五)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或者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的章程;

(六)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或者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及其所在集团的组织结构图、主要股东名单、海外分支机构和关联企业名单;

(七)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或者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最近3年的年报;

(八)拟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或者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的反洗钱制度;

(九)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者经营金融业务许可文件的复印件及对其申请的意见书;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连同审核意见,及时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设立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完整的申请资料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建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特殊情况下,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不能在前款规定期限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建决定的,可以适当延长审查期限,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申请人凭批准筹建文件到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领取开业申请表。

第十六条申请人应当自获准筹建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在延长期内仍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作出的批准筹建决定自动失效。

第十七条经验收合格完成筹建工作的,申请人应当将填写好的开业申请表连同下列资料报送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拟设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名单及简历;

(二)对拟任该机构主要负责人的授权书;

(三)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四)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

(五)设立分行的外国银行对该分行承担税务、债务的责任保证书;

(六)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拟设机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连同审核意见,及时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第十八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完整的开业申请资料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开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批准的,应当颁发金融许可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经批准设立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二十条设立外国银行代表处,应当将下列申请资料报送拟设代表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代表处的名称、所在地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申请人的章程;

(四)申请人及其所在集团的组织结构图、主要股东名单、海外分支机构和关联企业名单;

(五)申请人最近3年的年报;

(六)申请人的反洗钱制度;

(七)拟任该代表处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明和学历证明的复印件、简历以及拟任人有无不良记录的陈述书;

(八)对拟任该代表处首席代表的授权书;

(九)申请人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者经营金融业务许可文件的复印件及对其申请的意见书;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拟设代表处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连同审核意见,及时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设立外国银行代表处完整的申请资料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设立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设立的外国银行代表处,应当凭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工商登记证。

第二十三条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所列资料,除年报外,凡用外文书写的,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二十四条按照合法性、审慎性和持续经营原则,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外国银行可以将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分行改制为由其单独出资的外商独资银行。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审批条件、程序、申请资料提出设立外商独资银行的申请。

第二十五条外国银行分行改制为由其总行单独出资的外商独资银行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该外国银行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保留1家从事外汇批发业务的分行。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审批条件、程序、申请资料提出申请。

前款所称外汇批发业务,是指对除个人以外客户的外汇业务。

第二十六条外资银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首席代表的任职资格应当符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第二十七条外资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按照规定提交申请资料,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

(一)变更注册资本或者营运资金;

(二)变更机构名称、营业场所或者办公场所;

(三)调整业务范围;

(四)变更股东或者调整股东持股比例;

(五)修改章程;

(六)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情形。

外资银行更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首席代表,应当报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任职资格。

第二十八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变更股东的,变更后的股东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或者第十一条关于股东的条件。

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意,变更后的股东可以不适用本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或者第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

第三章业务范围

第二十九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四)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

(五)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六)办理国内外结算;

(七)买卖、买卖外汇;

(八)保险;

(九)从事同业拆借;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

(十一)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二)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

(十三)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第三十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

第三十一条外国银行分行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外汇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四)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

(五)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六)办理国内外结算;

(七)买卖、买卖外汇;

(八)保险;

(九)从事同业拆借;

(十)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一)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

(十二)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外国银行分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第三十二条外国银行分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其总行承担。

第三十三条外国银行代表处可以从事与其代表的外国银行业务相关的联络、市场调查、咨询等非经营性活动。

外国银行代表处的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由其所代表的外国银行承担。

第三十四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经营本条例第二十九条或者第三十一条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人民币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一)提出申请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业3年以上;

(二)提出申请前2年连续盈利;

(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外国银行分行改制为由其总行单独出资的外商独资银行的,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期限自外国银行分行设立之日起计算。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则,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遵照执行。

第三十六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举借外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存款、贷款利率及各种手续费率。

第三十九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经营存款业务,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交存存款准备金。

第四十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变更的由其总行单独出资的外商独资银行以及本条例施行前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其资产负债比例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规定要求。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风险较高、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

第四十一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计提呆账准备金。

第四十二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当遵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公司治理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当遵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关联交易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生息资产形式存在。

第四十五条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加准备金等项之和中的人民币份额与其人民币风险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8%。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风险较高、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外国银行分行提高前款规定的比例。

第四十六条外国银行分行应当确保其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第四十七条外国银行分行境内本外币资产余额不得低于境内本外币负债余额。

第四十八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2家及2家以上分行的外国银行,应当授权其中1家分行对其他分行实施统一管理。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外国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实行合并监管。

第四十九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向其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跨境大额资金流动和资产转移情况。

第五十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风险状况,可以依法采取责令暂停部分业务、责令撤换高级管理人员等特别监管措施。

第五十一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聘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应当向其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五十二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有关资料。

外国银行代表处应当按照规定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资料。

第五十三条外资银行应当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碍。

第五十四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十五条外国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的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事外汇批发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相互兼职。

第五十六条外国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与从事外汇批发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之间进行的交易必须符合商业原则,交易条件不得优于与非关联方进行交易的条件。外国银行对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与从事外汇批发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之间的资金交易,应当提供全额担保。

第五十七条外国银行代表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经营性活动。

第五章终止与清算

第五十八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自行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当在终止业务活动3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予以解散或者关闭并进行清算。

第五十九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其停业,限期清理。在清理期限内,已恢复偿付能力、需要复业的,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复业申请;超过清理期限,仍未恢复偿付能力的,应当进行清算。

第六十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因解散、关闭、依法被撤销或者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的具体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六十一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清算终结,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十二条外国银行代表处自行终止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予以关闭,并在法定期限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擅自设立外资银行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自被取缔之日起5年内,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不受理该当事人设立外资银行的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金融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三)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的业务活动的;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六十五条外资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吊销其金融许可证、撤销代表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的;

(三)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或者有关资料的;

(四)隐匿、损毁监督检查所需的文件、证件、账簿、电子数据或者其他资料的;

(五)未经任职资格核准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首席代表的;

(六)拒绝执行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特别监管措施的。

第六十六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未按期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报表或者有关资料,或者未按照规定制定有关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四章有关规定从事经营或者严重违反其他审慎经营规则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金融许可证。

第六十八条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条例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撤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二)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三)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银行业工作。

第六十九条外国银行代表处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外国银行代表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首席代表一定期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职资格或者要求其代表的外国银行撤换首席代表;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

(一)未经批准变更办公场所的;

(二)未按照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资料的;

(三)违反本条例或者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其他规定的。

第七十一条外资银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七十二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内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比照适用本条例。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本条例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新华社北京讯,2006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5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金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

   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它在每个成员国的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同业公会,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另外,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规的建设,增强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6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金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1.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

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它在每个成员国的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同业公会,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1.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另外,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规的建设,增强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

2.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银行同业工会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民间管理组织,它通过行业内部管理,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促进同业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合作。他能够帮助监管部门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在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我国在2000年5月也成立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自我约束体系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中国银行业协会应在不断完善表外业务产品的交易规则、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同业经营行为、协调行业交易纠纷等方面作出进一步地努力,以便更好地促进银行同业间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合作交流,使同业公会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时刻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评价。因此,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系统是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的有效办法之一。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举报和具体的查处程度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威慑力,督促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表外业务产品。同时,还可利用一些社会监督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进行间接监督。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表外业务财务数据的可信程度,并有助于社会有关方面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开展情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程度有一个较为理性和准确地判断。

(二)构建与外部监管体系相适应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控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哪怕外部监管再有效力,也不可能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当今,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日趋复杂多变。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行业公会还是社会监督都只能对商业银行进行非现场检查和非定期的现场检查,无法替代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中的自我约束。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首要任务。

(三)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市场约束机制。

市场约束是保证商业银行体系在整体上长期、安全、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在建立监管体系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的控制作用,把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作为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运作机制,如建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期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披露商业银行风险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还要披露其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使商业银行能够保持审慎经营。另外,还应加强媒体的监督,通过媒体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及时披露和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约束。

(四)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的金融监管已纳入世界金融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际间监管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表外业务创新工具的市场交易目前已跨越国界。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放松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及业务范围的限制,我国境内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将更多成熟的表外业务产品投入到国内市场。这势必增加了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交易活动的监管难度。为此,我国在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策略上要注意从国际银行的整体发展来考虑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取向。同时借鉴和吸收国际最新监管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国际监管的研究,增进与各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交换有关信息,从而提高我国监管当局对表外业务的国际监管能力,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跨国交易的金融风险。其次,要重视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潮流和变化。在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条例时,要注意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这样,既有利于有效制约外资银行及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在我国从事各种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国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的认可。最后,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监管理念和技术、方法,培育一支熟知国际银行表外业务规则管理、擅长表外业务国际监管合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以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子波。银行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胡怀邦。银行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7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并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还有一些风险防范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加上目前的一些会计制度中还存在一些漏洞,给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我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填补制度上的缺失,充分的发挥出会计工作的作用,为银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现状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规模、数量以及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其经营的效率、资产质量、风险抵御能力等均有所上升。银行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的信托公司、企业财务、金融租赁以及金融资产等公司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加上国家鼓励投资者不断投资到银行金融机构,同时还放宽了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对于一些银行贷款上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因此衍生出了很多的理财、投资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出现无疑会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份额。由于我国的银行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环节,不同的环节上存在着不同的岗位,这些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尤其是会计行业在银行的发展中,既要担任一定的业务工作,同时也到担当一定的银行事务处理工作。于是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面对当前各种经济形势逐渐出现,银行会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必须要具备解决这些日常事务的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信用中介作用,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会计行业的良好发展和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对各个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会计工作是商业银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银行的每一笔业务都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很大关系,所以银行的会计对银行的正常运行有直接的影响。那么对于商业银行的会计问题探讨更具有历史性意义。当前的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格局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其主要的发展目的仍然是向着更加利益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特点分析

1.商业银行会计特点

通过以往的经验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时的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的统一性,即在银行中办理的每一笔业务都必须要经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二是商业银行会计处理的及时性比其他行业要好很多。为了不影响客户和企业用款,银行柜面必须要随时不间断的将各个业务纳入到会计核算程序中进行处理,加上目前计算机网络在银行中的运用,各分支银行可以进行同城异地间流动核算,这些方面无疑都体现了银行在业务的处理上和会计处理上的及时性;三是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服务对象的监督,这一点说明的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时要求了客户的经济业务必须具备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否则银行可以不予服务。和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银行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共通性,如两者的内部管理,银行和普通企业都有内部收支,也有财务管理等,同样银行和企业也有各自每天消耗的必需品,另外,银行内资金(银行本身持有的资金和外来资金的总资金)在运用方式上和资金的所有者有较大的区别;在外部管理上,现代的商业银行多数实行的是股份制,股份制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股份制促进了会计行业高速发展,但是股份制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当前的会计制度之上,所以这就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对外做出更加规范的财务报告,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

2.商业银行财务工作特点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依据的法规有《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商业银行和社会中的普通企业的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遵循的制度有很大区别,主要根据企业的规模遵循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有的小企业遵循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

(1)商业银行财务岗位设置工作

在岗位设置上,商业银行和普通的企业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商业银行通常没有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或岗位,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主要是贷款业务中的利息,而这项专门的利息管理银行单独的设立了信贷部门或者职能和信贷部门职能类似的部门与资产保全部共同完成的。当在收账款的管理中,首先是通过银行的信贷部门电话通知贷款人及时的还贷,如果应收的账款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通常是90天),那么就将其转为表外利息统一进行管理,这时应收账款就仅由资产保全部进行管理,并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或其他合理的方式向贷款人催收应收的账款。

(2)同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面临极大的经营管理风险,国家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监管非常严格。需要设立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督委员会,并且实现对银行监管之外还需要履行部分监管商业银行的职责,例如:大额外币交易以及可疑性交易监控。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商业银行还必须与税务部门打交道,常常与银监局、人民银行送报各种资料。其他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常常和海关、税务机关、经贸委等进行交流,解决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事务问题。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工作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这也是我们互相交流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交际。

(3)工作职能方面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不需要考虑投资、投资问题。商业银行对于监管机构的存贷比例需要按照要求来防止风险扩大化,不断通过银行外债来对债券市场进行拆借,确保在商业银行内部进行调剂,并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网点等都会对客户进行大力营销,尽可能的实现最大限度吸收存款,从根本上来解决资金流动问题。商业银行与其他的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财务部门需要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应的资料,此类工作较之其他的企业要多得多。企业商业银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资产交易以及严格的行业管制,资本结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高负债和债权人分散等问题。资产交易过程中常常是一种不透明的交易,其表现形式也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例如: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延期、贷新换旧手段来掩藏贷款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的问题。

四、商业银行会计问题分析

1.内部人员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差

目前的商业银行中的人员还存在着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差的问题,特别有的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中不按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遗留了巨大的会计风险问题。如银行会计人员离开保险柜忘记给保险柜上锁,柜员换岗时交接不清楚,章印保管人员对工作印章随意摆放,下班时对存有重要资料的电脑忘记关机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都是因为防范意识差造成的。

2.操作规程不规范

操作规程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按照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对票据的保管不严,盖错章印,对新的会计法规或新的会计制度不学习,仍凭以往经验进行各项操作等,这些不良的行为给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埋下了巨大的风险因素。

3.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监督职能,二是核算职能,所以只有这两项职能良好的发挥出来那么才能说银行的会计职能有效的发挥出来,但是在有的商业银行中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制度,也没有监督的范围和流程,使得不能及时的对银行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还有的商业银行监督的范围小,没有涵盖银行的日常全部工作,有的商业银行缺乏监督人员或人员少,使得监督的力度和深度都不足。

4.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这需要对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更新或加以改进,但是目前有的商业银行使用的管理制度还是多年前的制度,不能有效的切合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或者是一些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还存在缺陷,这些都使银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五、商业银行会计问题措施的探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和国外金融形势在不断变化,加上商业银行业务不断的增多,业务范围不断增大,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会计风险和会计问题也将会越来越多,所以怎样有效的解决银行会计问题,降低会计风险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在重视会计风险和会计问题的基础上从人员、制度、内控、监督等方面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会计问题和风险。

1.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提高员工会计风险问题的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对整个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银行应该定期的、多层次的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对员工进行关于会计风险防范的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减少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同时银行内部要建立起学校机制和内部培训机制,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的进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员工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如会计知识比赛、会计演讲等。银行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进行学习,切实的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会计风险意识。银行还需对会计人员的录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会计人员严格的进行筛选,确保会计人员作风高尚,品德素质高。

2.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杜绝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内控制度对银行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起一套科学的内控制度首先应该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控制机制和人员管理机制,还需要银行内部检查机制、责任机制、财务监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共同配合,使这些体制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再对原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能够满足目前银行经营需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并及时的完善,在完善的原有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对新的会计业务进行制度上内容的创新或完善。银行要根据自身银行的业务制定出专有的业务流程,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要让银行的每一笔业务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建立起严格的内控制度考核机制,对银行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并成立其内控监督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银行会计部门、制定执行情况、人员等进行监督和检查,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制度更加规范和科学。

3.建立科学的内部审核体系

商业银行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发展离不开一套科学的内部审核体系,所以这要求了商业银行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审核体系,无论是银行制度的制定还是执行上都必须有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和制度约束,在实践中去印证监督体系和制度是否存在问题,并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内部审核制度。同时银行的会计部门必须要严格的遵守银行的会计制度与核算制度,会计人员必须认真仔细的对每一笔业务进行记录和核对,正确的使用会计科目,并能准确的反应出每个科目的变动数目和变动时间,会计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须严格的遵守交接制度,要防止出现任何一个会计风险问题,对记录账目要切实的做到账证、帐表、账实都必须相符合,根据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薄的登记,仔细的核算每一笔存款和每一笔贷款的利息,客观的计算出银行的成本和收入,再认真仔细地填好各类相关的数据报表及财务报表,做好每一项财务工作,提高人员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内部核算体系。

4.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检查体系

有效的会计监督检查体系能够让银行保持正常运行。银行的会计控制作为银行的一种有效控制方式,它必须和会计监督检查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所以需要银行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小组或者监督部门,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检查银行的会计是否按照相关制度办事,是否认真的填写各类数据报表和财务报表,检查会计人员是否履行其职责。当然,在监督检查前还需要一个完善的人员检查机制,对检查的内容、范围和检查的流程进行规范的说明,同时也要将监督部门人员的检查行为纳入监督内容中,监督小组或监督部门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的体系,确保监督小组或监督部分检查行为的合法性。

5.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商业银行在发展时也应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增强会计风险约束能力,从而推动银行快速的发展。银行应该积极的探索计算机信息技术会计风险防范办法,建立起一个先进的银行信息系统与会计风险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完善银行内外部的监控系统,对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可疑信息、违规信息进行及时的预警,通过银行建立的预警平台及时的对可疑的信息和违规信息进行跟踪,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和监督作用,并通过设置指标的方式对可能带来的会计风险进行预测,以便生成更加有效的预警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会计风险,为银行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8

本文作者:邹旭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当前国库工作面临的困局

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与国库的监督职能产生冲突。国库的主要职能是办理国库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退付和财政库款的支拨,属于政府职能行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是国家的专业银行,履行了部分政府职能,国库业务能否产生经济利益无足轻重。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为原则,不愿意再无偿承担政府职能。另外,人民银行与国库虽是一种委托关系,但与一般的委托关系不同,人民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令的方式下发了《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赋予了商业银行一定的监督权限。商业银行这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运作模式和国库监督职能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库职能的充分发挥。例如,在对财政收支业务监督方面,商业银行出于业务发展需要,向社会各个层面吸纳存款,而财政专户存款以及处于其拨款下游的预算单位存款等对商业银行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国库却需要履行国库对财政收支的“监督”职能,即对不合规财政资金的支拨和可疑的预算收入有权“拒绝办理”,通过对财政收支业务进行事中监督,从而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由于商业银行对财政部门存在一定的利益依赖,使得国库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处理业务,更加难以对预算收支实行有效的监督。在对国库经收业务的商业银行实施监督方面,国库如果行使国库的监督管理职能,势必要对其他商业银行的国库业务进行监督检查,这种由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管理很有可能引发不良竞争,从而破坏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秩序。如果国库因此放弃了对其他商业银行行为的监督,又会造成国库职能的不完善。收益和成本倒挂挫伤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随着市场化、商业化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深入,商业银行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成本意识日益增强。虽然国库业务手续费从最初的每笔5分钱涨到现在的每笔1角钱,但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国库投入的人员、设备、营业场所等都未列入其上级行的经费划拨范畴,这就出现了成本收益“倒挂”现象,即国库的收益远远小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支出,这种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商业银行国库的积极性。高成本、低收益的国库业务使银行很难说服其上级在人员、资金、设备方面进行投入,容易导致国库的商业银行存在“代而不理”的局面,从而降低国库的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重设轻管影响国库履职能力的发挥。虽然各国库内部设有专职的国库业务人员,按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处理业务,但国库普遍缺少专业的国库管理人才,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因为距离等问题,无法实时开展监督检查和业务管理,对国库的人员和业务情况也不能及时、全面掌握,致使国库管理的目标难以达到,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隐患。管理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整体的核算流程、管理体制与国库职能的发挥不匹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不同,目前两者不能无缝衔接,必然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业务环节和劳动量,有时甚至会导致国库重复记账等错误发生,影响国库资金的及时、准确、安全入库。另一方面,国库人员管理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由于收支倒挂现象的存在,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国库在人员配备上不能完全满足国库业务岗位设置要求;由于国库业务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显性收益,按照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从事国库业务的人员难以享受与绩效相关的利益分配待遇,而作为业务垂直领导与管理的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银行人员调配和内部绩效考核也无权干涉,很难将优秀人员吸引到国库岗位上来,国库核算质量的提高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岗位多人员少容易引发操作风险。随着国库业务的不断发展,国库岗位设置逐渐健全,但是与之相匹配的人员安排却呈现不充足、不合理的特点。在专职人员设置上,《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应配备3名专职人员,但按照商业银行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通常实行综合柜员制,因此,国库业务的经办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有的甚至是临时替岗人员,在忙于国库日常核算工作的同时,还要兼办商业银行自身其他业务。这部分兼职和临时替岗人员,上岗前未经过系统培训,人员结构不稳定,思想上不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行内系统和国库业务操作流程更新频繁,致使商业银行熟悉国库业务的人员越来越少,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账务处理“一手清”现象,致使国库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国库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国库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国库业务信息化改革与发展,国库会计核算模式全国集中的局面已逐步形成。而国库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操作难以适应这种集约化、规模化、基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国库业务体系要求,不仅影响了国库的工作效率,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加大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监督压力。

改进国库管理的对策

加强对机构的风险防控和检查指导。一是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国库会计核算操作规程。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规范了对国库监督管理。现有的国库分布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根据辖区国库的经营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库管理实施办法,既有利于统一规范国库的业务处理,又有利于人民银行对国库的监督和管理。二是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加强对国库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发现违规办理业务依法进行处罚。三是创新模式,由人民银行对国库实施事后监督。将国库事后监督纳入人民银行的管理范畴,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设置专职监督员,对国库的制度落实、人员管理、业务操作、账务核算等国库会计事项次日进行复审和检验,实现动态管理、实时监督、日常指导,进一步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促进国库规范会计业务。明确国库的职能定位,推动国库接入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系统。一是实行国库“核算、管理”两分离的模式,将国库制度设计、收支流程设计、国库统计分析等业务上收到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国库专职办理预算收支业务,即办理财政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付与支拨业务委托商业银行。这种单纯预算收支业务模式,有利于保证国库人员集中精力做好内部管理,加强国库会计核算,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快国库信息化建设,推动国库尽快加入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系统,从技术上支持国库履行监督职能,并力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使国库的各种数据可以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既方便上下级业务衔接,简化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又有利于人民银行实时监督指导国库,切实规范行为。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正视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努力改善国库的工作环境,实现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同时为商业银行国库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国库的工作积极性。一是人民银行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对国库的经费支持。可参照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收费标准,将国库业务手续费标准提高到按每笔原始凭证收费0.5-1元,确保国库收益全面覆盖成本并略有盈余,改变无偿的现象。二是人民银行联合财政、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对国库予以扶持。如人民银行可会同国库的上级银行负责国库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地方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银行主营业务发展;地方财政部门负责帮助解决国库的设备、人员经费等开支;税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扶持银行税款经收关联业务发展,使银行地位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鲜明对比,增强银行社会责任感和优越感,促使其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三是建议将国库的各项经费纳入人民银行的预算中,由人民银行根据国库业务开展情况支付费,这样既有助于加强对国库管理,激发国库的积极性,又可以避免商业银行国库与财政部门的利益关系关联,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引进竞争机制,规范对国库的管理。一是实行国库考核机制。制定银行工作考核标准,同时做好考核结果的挂钩,即:考核结果与表彰处罚相挂钩,与机构国库人员考核相挂钩,与国库主任业绩相挂钩。对不符合条件的国库取消其资格,然后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重新选择银行。二是建立国库人员综合评价制度。根据检查结果、知识考试、国库业务完成等情况,进行人员综合评定,并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国库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机构国库经办人员的培训。通过岗位培训、专题讲座、业务竞赛、知识考试等形式,开展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制度教育,加深银行一线人员对各项相关规章制度的理解,为切实履行国库职责储备力量。创造条件收回国库由人民银行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库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只能做到“代”而很难做到“理”。随着国库业务发展和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从资金清算渠道看,人民银行各级国库部门可以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直接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和库款支拨;从业务核算模式看,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已初步具备了预算收入、退库和库款直拨的信息化条件,特别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能够极大地缓解国库上手后人民银行的国库业务压力;从发挥监督职能看,人民银行是政府部门,没有营利,能够客观、公正地监督预算收支业务,更有利于维护国库资金的安全。可见,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在履行职能、服务预算执行等方面都较商业银行具有绝对优势,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考虑将国库上收到人民银行管理。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事实上,尽管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仍未走上一条规范、标准的道路。决策、执行、监督不能有效分开,“三会一层”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股权分散催生内部人控制

首先,根据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单个自然人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5‰,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10%。其次,农商行脱胎于信用合作社,股东的来源主要是自己的员工和客户。这两点决定了农商行的股权必将非常分散。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股东很少会真正形成合力,参与到法人治理的过程中来。由于严重的股权分散和信息不对称,股东们更愿意选择“搭便车”,客观上形成农商行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二)董事会决策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其一,从银行的特点来看,由于银行与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同,专业性极强,一方面,非专业的董事往往很难具备足够的水准,要完全看懂银行的报告和报表尚且费力,进行科学的决策和判断则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经营层出于对“外行指挥内行”的天生反感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董事会报告的信息往往能少则少,避重就轻,董事很难全面了解银行的真实状况。

其二,从董事会的构成来看,除去高管担任的执行董事,农商行董事会的股权董事基本上都是银行的贷款客户,独立董事往往是地方上的退休领导,本身与银行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很难在董事会的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三,从董事会的组成及其职权行使方式来看,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并非是银行的常驻机构,其履职方式主要是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和开展调研检查活动。非执行董事并不参与经营管理事务,仅靠一年开会的几份材料和走马观花的几次活动,无法及时了解和监督农商行的运营情况。

其四,从董事会的表决模式来看,尽管表面上看,“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民主平等,实际上忽略了股份持有的差异,加重了内部人控制的事实。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参考上市银行的设置,我国农商行董事会中执行董事、股权董事、独立董事的比例通常为1:1:1。由于《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决议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即可,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董事的持股数量多少与董事会决议是否通过毫无关联。极端情况是,即使股权董事持股达到100%,只要在人数上未超过半数,仍将失败。二是董事极有可能合谋损害小股东利益。只要利益一致,执行董事和股权董事完全可以撇开独立董事,强行通过决议。由于担任执行董事的农商行高管信息充分且利益高度一致,因此通常都能够在董事会的决策中占得先机。

(三)缺乏对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

首先,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想要客观地评价高管层的履职情况就十分困难:

其一,从经营的对象看,一般企业经营的通常都是某类商品或是服务,而银行经营的对象却十分抽象,是风险。银行正是把储户无风险的存款,转化为各种各样的风险投资来获得收益。然而,风险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光靠股东、董事,根本无法客观评估一家银行的风险状况;

其二,从经营目的看,普通企业通常都是以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银行则更加注重利润和风险的平衡-即实现所谓的稳健发展,而风险和收益本身就是对立的存在,如何评价高管层的经营是否“稳健”就显得十分困难。

其三,由于银行的高管和董事、监事、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如说,如果股东偏好高收益,那么高管可以选择投资风险较大、周期较长的贷款,在风险暴露前及时抽身;如果股东偏好低风险,那么高管往往会选择投资低风险的票据、同业和中间业务,尽可能避免任何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业务,而这种隐蔽的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更难发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农商行本身股东水平不高,内部人控制严重,想要靠内部来推动实现对高管层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几乎是不可能了。

(四)有效监督缺失

对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监督无非是来源于三个层面。一是来源于管理机构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于省联社和银监部门的监督。二是来源于银行内部的监督。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的监督。三是市场层面的监督。这主要是来源于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投资人等)的监督。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三个层面的监督都很难到位。

首先,管理机构对农商行法人治理的监督难以深入。名义上,省联社是农商行的上级管理部门。而实际中,农商行作为股份制的独立法人,股东大会才是其最高权力机构,省联社对其管理缺乏法律支持,难以名正言顺。银监部门可以进行监管,然而法人治理很难用定量的指标去衡量,效果好坏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很难监管到位。

其次,内部监督实际上很难落实。农商行股东十分分散且普遍素质不高,缺乏法人治理的专业知识,对法人治理监督的积极性很低。独立董事在薪酬上又并不“独立”,很难谈得上真正的独立性。监事会的外部监事基本上由银行内部协商并最终决定,薪酬实质上也是由管理层发放;职工监事基本都是银行的管理人员;股东监事通常与银行有着利益关系,就更不可能去较真了。

再说市场层面的监督。一方面,银行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其倒闭和破产的可能性极低,利益相关人通常并不担心投资的安全性问题,监督的积极性就不高。另一方面,市场监督的前提是及时和充分的信息披露。由于政策要求并不严格,农商行的信息披露一般每年只有一次。仅仅靠着一份年报,是无法监督银行的复杂的经营的。

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提升股东地位和积极性

一是通过出台和修订有关政策和办法,放宽农商行的入股条件,适度提高自然人和法人的持股上限,形成相对集中和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提高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求农商行提高增资扩股门槛,更加注重股东的法人背景,引进富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的效率和经营的透明度。三是在董事会中适度增加独立董事、股权董事的比例,提高监事会中股东监事持股比例,在执行董事、股权董事、监事之间形成制衡。

(二)加强机制建设,发挥三会一层的不同作用

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分别作为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的权限和职责,构建“三会一层”之间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治理文化。董事会、监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每年须制定工作计划,年终须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说明,并向股东大会报告。银行要为董事会、监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履职提供足够支持,成立董、监事会办公室并配置专业人员,确保其能独立深入开展各类调研、监督、检查活动。

(三)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信息披露

目前,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仍然是促进银行加强法人治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银监会一是可以通过规定监管员列席农商行股东大会、董监事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并将相关会议的议案、决议、出席及发表意见情况和会议记录纳入到监管体系,对农商行的法人治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可以通过加强监管立法的方式,明确农商行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监察审计、财务状况、合规管理、高管薪酬的披露要素及方式,为董事会、监事会履职和银监监管提供充分依据;三是对农商行董、监事会的运作情况进行常规监管,对其其下设委员会履职情况进行重点关注,以确保其深入履职,不走过场。

(四)构建职业董、监事市场,提升独立度

造成当前农商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董事、监事的水平不高,独立性不够。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构建起职业的董、监事市场。通过设置水平较高的专业门槛(参考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行业),确保董、监事的专业水准;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组成联合招聘组,在公开市场上选拔优秀人才。如此其一可以避免委托人因时间和能力限制,无法充分履职职责的问题;其二可以有效地保证董事、监事特别是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独立性;其三,对职业董、监事的任职期限进行强制规定(如六年),出于维护自身职业声誉的考虑,其也必将努力勤勉履职。

(五)对高管层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要董事会薪酬管理委员会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制度;二是监事会要发挥监督作用,建立履职档案,对高管的履职情况进行长期跟踪监督,按年度进行评价,并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要落实高管层薪酬的延期支付制度,使风险和报酬在时空上匹配;四是根据农商行自身特点,摸索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给高管层套上“金手铐”。

参考文献:

[1]武青.提升股份制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监督水平[J].中国金融,2007(22).

[2]肖沙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浅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6).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篇10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则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因素包括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各种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总称。具体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层、组织结构、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外部环境。其具体内容与有:管理控制(组织结构控制、岗位责任制与风险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会计基本制度、具体业务会计处理控制制度)、内部稽核控制。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

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其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金融风险也不断增大并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建立起商业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成为了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由此可见,健全和有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业控制风险的基础,研究其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金融业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失败也可能会引发全社会对金融的恐慌,甚至导致整个金融业出现区域性甚至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必须保障银行业的安全运行,因为其关乎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

第二,健全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遏制银行业趋于扩大的未知风险。随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银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呈放大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待完善,与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更为严重的潜在问题,因而,加强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合理并严格执行能够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商业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要看商业银行能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完善内部控制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自律机制的重要环节。

第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规范经营对于维护金融市场有序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使其拥有巨大的客户群、广泛的营业网点以及超大规模的资产负债,这就使得市场对其变动有着异常的敏感性。

第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失效会削弱金融监管的力度。有效的银行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国际银行界亏损倒闭事件频频发生,使得国际银行业和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的重视。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提高银行自律管理水平,成为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又一重要趋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具体体现在内控环境不良、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方法不科学等各方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科学、系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真正的、具有国际化水平、规范的商业银行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操作性不强和滞后性的弱点。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业务的规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制度建设没跟上业务发展需要,导致有些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盲目性。而对业务起到监督控制作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有效性。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存在相互独立的现象,极易导致各种会计风险的发生。

2、忽视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事后控制方式,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主要采用目标控制的方法,以具体的经济业务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这与CoSo报告的要素式控制方式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种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的控制模式。虽然短期控制目标容易实现,但却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和过程的规范化建设。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最终必然会导致长期控制目标的失效,失去了内部控制长期有效的动因,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成本的大幅上升。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

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都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行风险管理,但管理系统不健全依然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风险管理队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评估只能进行定性和人为可调整的管理方法并且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不规范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同时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

4、忽视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评价控制程序

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的模式,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失去了其长期有效的动因。同时该模式下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很大程度上都存在忽视或缺乏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系统的现象。因此内部控制程序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

5、内部审计效力不足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整体的审计制度存在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覆盖面窄稽核广度、深度和频度不够、稽核人员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对稽核出的问题整改查处不到位等问题内审缺乏计划性审计周期和频率不合理、内审人员责任心不强奖惩机制不够明显最终导致内审的效力的失败。如一些基层的商业银行受到利益的驱使,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严重,导致了银行内部秩序的混乱,一线会计人员缺少,重要岗位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岗位轮换制度实行,重要岗位兼岗现象严重,造成一岗多职等现象的出现,使岗位之间失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作用。银行会计主要是对日常会计凭证、账表、账册等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做到及时到位,检查力度远远不够,会计的监督职责得不到发挥,加大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成效、有效率的监督机制

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规章制度,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规章制度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要提高制度之间的关联度,就应当与其目标考核制度、稽核制度更紧密得结合起来,做到先考核、稽核,后离任离岗,避免逆向操作。

2、重塑科学内控文化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商业银行应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涵养和道德修养,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使员工将管理意识、合规意识、制度意识、守法意识谨记在心。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有效地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氛围,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建立动态的积极的现代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改进风险管理机制,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畅通的信急传递渠道、强化风险管理的责权利关系,还要利用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工具等。(2)建立灵活适度的授权授信制度。(3)完善信息技术管理这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广大软件工作人员需要将本行经营政策、方针、业务操作规程及银行经营活动,尤其是信贷管理等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与化解制度措施纳入系统管理。并且不断更新软件开发思路,为每项银行业务设计尽可能短的业务处理流程,从而减少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的几率的出现。

4、建立完善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事中、事后监督和专业检查制度

首先应逐步建立稽核垂直管理体制,总行设立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从而保证该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强度,提高稽核审计频率,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规划、重点和方案。应提高稽核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建立起以内部审计监督为主导,以专业检查为基础,以事后监督控制为保障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当然还可适当借助外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中介力量,从而更好地促成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

5、商业银行有效内部控制还要做到“一二三四五”

一是要培育一种在全行上下得到沟通、讲究诚信、勤勉尽责、排斥利益冲突的控制文化。这是建立适当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要破除两个误区:一是以运动式的检查监督代替连续性的内部控制,二是以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机制,其生命力在于持续性和有效性,而不在于一时间的轰轰烈烈,或者是洋洋洒洒的制度汇编。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机制,就会关注其有效性;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规章制度,就只会关注其存在与否。同时,还要消除两种威胁:管理层的违规和形式主义。三是要确立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构筑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确立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遵循法律规章这三大控制目标,构筑前台监控、中台监督和后台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四是要建设好前台监督、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四支内部控制监督队伍。由于基层网点复核人员配备不充分,可将事后监督关口前移到一线进行事前预防性控制;内部控制应实行集约化管理,整合会计、清算、储蓄、信用卡、信贷、科技等各项监督检查职能,进行检查性控制和指导性控制;内部稽核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独立的后评价,起到纠正性控制作用;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发挥战略性控制作用。五是要建立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分析评价框架,学会运用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文化、风险确认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信息交流和沟通以及监督活动和纠正缺陷这五大要素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