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5:51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1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组织分类法分类类目

中图分类号:R329文献标识码:a

网络信息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伴随着信息大爆炸的问题,如何合理有效组织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是互联网行业良性发展的必要基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众多,将择其代表性成果概括如下:

一、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随意,自由度大,新旧信息变换交替周期短,欠缺必要的质量审核、监督、过滤和质量控制,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无序性、分布不均衡性、分布非对称性、分布动态性几个主要特点①。基于此,学界尝试过很多分类方法去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如尚克聪认为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有信息的序化方法和信息的优化方法,可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划分为不同层次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②。张俊认为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有四种: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树方式和超媒体方式③。

由于划分角度导致划分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划分为两种方法,即传统文献分类法的延续使用和新型网络分类法。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传统文献分类法应用于浏览器机构基础的例子,如traugott、UDC、LCC、nLm、DoC等④。李宏轩指出传统文献信息组织方法把信息片段视为一个孤立的计量单位,属于微观层面,而网络信息是自组织的,属于宏观范畴;信息组织与信息自组织对于信息有序化都是必要的,两者之间应具有功能的互补⑤。在具体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中,有学者提出了自动方式和人工方式的区分,杨丹指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采是采用自动方式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即由计算机专家设计开发的搜索软件自动对网络信息进行搜索、加工;但缺点是未经人工编排,信息质量不高。而人工方式则是搜索引擎数据库的建立依靠人工编辑加工数据,缺点是费时费力,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处理网络信息,能充分利用自动分类的高速度,又可发挥人工处理的专指性⑥。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

当前网络信息基本根据自身用途和特点进行信息分类,可按照关注点不同进行检索,查准率高,适合不确定检索,基本符合网络信息特征进行分类,但其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如知识领域不全和知识体系不严密、覆盖面太广,专指性差、类目划分逻辑混乱、类目设置随意、类目划分缺少规范、类名概念选用不科学等⑦。因此,在选用合理信息组织方法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类目,是此方面研究的又一重点,我国学者也对此做了大量相关研究。

(一)传统文献信息分类法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分类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是目前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如贺定安认为由于《中图法》是我国目前图书情报界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综合性分类法,为了保持一致,应当在《中图法》的基础上,编制《中图法・网络信息分类表》⑧。王忠红认为应当以传统文献分类法为基础,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网络信息环境,其认为传统文献分类法不适应网络信息环境,应当重建信息分类体系。并提出除采用目前在《中图法》中广泛使用的“硬分类”方法之外,还应采用交叉学科单独列类的“软分类”方法来重建网络信息分类体系⑨。郑庆胜等认为传统文献信息分类法的分类对象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分类对象不同,但两者都是对知识、信息的组织,这一共性决定了网络信息分类能借鉴文献信息分类法的原理和方法来建立分类体系⑩。邓香莲则从网络信息自身及需求特点角度分析了传统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分类中的不适应性,提出应当编制一部网络信息分类法。史学斌认为传统文献分类法无法适应网络信息分类,建立有别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非常有必要性。

综合而言,争论主要集中于传统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分类中的适应程度上,归纳为两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传统文献分类法能基本适应网络信息分类,可做适当修改加以延用。二是认为传统文献分类法无法适应网络信息分类,应当完全摒弃,制定全新的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二)中文网络信息分类目录是否应当建立统一标准。

当前各主流中文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大都有类目设置逻辑性差,类名概念不科学、措词随意、分类体系各不相同、无统一标准的弊病。基于此,学界也提出了应对办法,如周淑云指出现有网络信息分类类目不统一,造成资源浪费,应当集中力量由情报语言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标准化专家共同研究建立统一的中文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李曙光等认为应当借鉴传统分类法,规范现有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构建制定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和分类法。刘颖认为应该遵循“面向网络信息资源、面向网络技术环境、面向网络用户”的原则,构建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法。陈树年指出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中文网络信息分类体系,认为在大陆地区建立统一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是可行的。一旦大陆主体中文网络信息采取统一的分类类目,港台及国外的其它中文搜索引擎也必然会采用相同的规范。

但也有反对的观点,如侯汉清等认为,现有的所有搜索引擎应抛弃自己原有的分类体系,统一这条路对于个性化强烈的网络信息分类是走不通的。但可以设计一个具有元搜索引擎功能的对各类搜索引擎能兼容互换的工具进行信息组织。

虽然传统文献分类法的利弊各有体现,但在没有能完全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分类体系出现之前,传统文献分类法必然是网络信息分类法的重要基础,强自立统计了目前应用于网络信息分类的传统文献信息分类法,大致有如下8种: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法、体系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主流网站Yahoo和sohu的网络类目设置中,也大量应用了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思想,如Yahoo共分14个一级类目、403个二级类目,采用的重复反映符号共98个;利用宽泛的主题领域,建立结构化的分类目录体系,Sohu也采用相同方法,并将每个网址做一个摘要信息,作为对该网站的概括介绍,同时支持关键词检索方式。

总的来说,目前传统文献分类法已经在网络信息分类中得到应用,且体现了传统文献分类法完整性、科学性、逻辑性等优点,目前网络信息分类法的主要不足体现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类目排列缺乏系统性、类名缺乏科学性、编制方法成本较高、效率受到限制几个方面;因此,基于网路信息资源特点,研究制定统一、完整、科学、高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是当前领域研究的重点。

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新趋势

网络信息组织分类方法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是该领域又一重点关注焦点,王平认为知识网格技术可以很好的适应网络信息动态性强的特点,知识网格将分散在网络各个独立自治站点上的“信息孤岛”集成起来,对用户提供统一访问接口,屏蔽底层信息分布、异构带来的技术复杂性。利用知识网进行信息资源组织,可以使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上的所有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知识网格将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新趋势。另外,强自立介绍了采用自动分类技术进行网络信息分类,分为两种方法:一是以抽词标引、词频统计、自动聚类为基础的方式;二是以赋词标引为基础,事先确定分类体系,确定各类目的关键词,并用这些词标引网页内容,进行自动归类。陈旭认为可将传统分类法和主题法中的复分技术、仿分技术、组配技术、分面技术等应用到网络信息分类系统中。在综合性的搜索引擎分类体系中,可采用部分分面分类的思想,而在专业性强的搜索引擎中,可采用分面分类的用户界面,提高检索可视化水平。邓均华指出有必要编制一部能被计算机识别的适于对各种信息进行自动标引的数字化分类法,从而将信息管理纳入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去,将是网络信息分类工具发展的趋势。苏广利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网络分类方法的趋势,认为内容范围专业化、编制机构协作化、内容范围专业化、类目体系多维化、类目显示直观化、类目层次缩简化、同位类排列规范化,类名语言自然化、标引技术自动化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趋势。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复杂、动态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从某一个侧面去制定和衡量网络信息分类方法,除上述有突出代表性的观点,学界还有“分类主题一体化、分类工具标准化、搜索规则智能化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趋势观点,网络信息分类到底何去何从,我们将期待它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涛,云南大学2010级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高乐,云南大学2010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晓娅,云南大学2010级档案学专业硕士)

注释:

①罗庭芝.网络信息分类法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2第27卷第6期.

②尚克聪.信息组织论要.图书情报工作.1998.11.

③张俊.网络计算环境及其信息组织技术研究.图书情报工作.1999(10).

④胡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综述.情报科学.2003/4第23卷第4期.

⑤李宏轩.混乱中的秩序:internet信息自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第11期.

⑥杨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分类.江西社会科学.2004/7.

⑦刘鹏飞.近年来中文网络信息分类研究综述.图书馆学研究.2004/10.

⑧贺定安.关于编制《中图法・网络信息分类表》的构想.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3).

⑨王忠红.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传统分类法.图书情报工作.1999(2):37~39.

⑩郑庆胜,易晓阳.从新浪等网站看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建立.图书馆建设.2003(1).

邓香莲.文献信息分类与网络信息分类之比较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2(6).

史学斌.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图书馆.2002(2).

周淑云.分类主题一体化构建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现代情报.2003(4).

李曙光,尹爱蓝.浅谈文献信息分类与网络信息分类.图书情报论坛.2003(2).

刘颖.试论网络信息分类的现状与未来.晋图学刊.2003(1).

陈树年.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的分类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4).

侯汉清,薛春香.中文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兼容互换工具的设计.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85~89.

强自立.网络分类目录及其分类法.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4期.,

杨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分类.江西社会科学.2004/7.

王平.知识网格技术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现代情报.2006(7).

强自立.网络分类目录及其分类法.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4期,

陈旭.分面分类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2002(1).

邓均华.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化分类法.国图书馆学报.2001(4).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2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建设互联网模式web2.0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91-02

1网络文化

谈到网络文化,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要给它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比较困难。各类学者和专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而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应该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的同时就开始呈现出网络文化的现象,不过在其初期,网络文化更多的是人类自身文化及计算机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的再现,这时期的网络文化不能称作真正意义的网络文化。

从严格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本身应该没有创造任何文化,网络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传播文化信息或者网络之外的其它文化。网络将语言、词汇、文字等表述文化特征的人类思维沉淀以数字化的方式在网上进行再现和传播。其实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人类思维作品,网络只是充当了一种传播载体而已,正是这种新形式的载体使得文化的传播更方便、更迅速、更直接、更形象而已。

所以,西华大学教授冯永泰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笔者认同这种认识,并试图从网络技术角度来分析对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

2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现状综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创造热情高涨,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不断丰富;网络文化产业日渐繁荣,网络的文化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善;网络文化的民众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一切对整体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稳定、推动小康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2.1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形成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互联网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由于网络媒体的加盟,我国的媒体层面更加丰富,网络承担了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成为重要媒体和渠道之一。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类重点新闻网站成为骨干分子,各级政府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和专业文化类网站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各类网站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网络舆论阵地,是中流砥柱;在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中、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从正面宣传和引导社会舆论,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主旋律作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每日页面访问量已达7.2亿,是2003年的9倍。

除了政府网站外,一批知名商业网站也快速成长,自发投入到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中,一批具备声誉和影响力的校园网站、社科网站、文学艺术类网站、教育科技类等专业类网站不断自觉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网站的多层次性也满足了网民的多样化和等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涌现一批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网络正面典型,很多“草根典型”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这正是网民们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力量,自发发起相互救助信息,表达彼此同情关爱,再通过在网民中受热捧的“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方式在网上传播。这充分展示了互联网络的渗透能力和网络文化的凝聚力量。

2.2网络渠道有效拓宽,变成通达政情民意的新渠道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渠道有效拓宽,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渠道空前放大。各级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2006年2月同志和同志先后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与网友的亲切交流、“亲密接触”,成为中国互联网网络问政的标志性事件。各级政府和部门纷纷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网开博(博客和微博),直接对话民众,开展舆论监督,提升各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

2.3网络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网络既然只是网络文化传播仪的一个载体,网络文化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和源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好提供了这一方沃土。互联网将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瑰宝和具有当代特色的文化精品均数字化和信息化,然后再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这是我国网络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和网上剧场等新形势下的产品一一走进大家的眼帘,使得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化产品和品牌不断呈现,也大大提升了中国网络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同时,广受网民追捧和喜爱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除此之外,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网上也得以广泛普及和传播、某些理论刊物实现网上同步出版,中国文明网的“红色中国”、新华网的“红色博客”得到网民的关注和赞赏,这一切都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

形式多样,品种繁多的网络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各层次网民的精神生活。

2.4网络文化环境管理能力增强,网络环境有效净化

党和政府在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网络文化的运行环境和自身管理能力,根据中国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网络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多层技术保障、法律规范、行政监督、公众自律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国家相继成立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一切,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

3网络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背后,不仅仅是文化本身有了质的变化,究其根源,是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变革对于网络文化的新生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1web1.0时代的信息单向传播

从初创时代开始,互联网担当的是一个“织网者”的角色。一些门户网站用人海战术从各类报纸、期刊、杂志等媒体中搜罗新闻,然后集成打包推给网民,所有的网民们必须蜂拥而至门户网站等中心点去获取信息源。这种模式是网民们“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从上到下、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这与传统领域的媒体传播方式没有根本上的不同。这时期的网络媒体充其量是“搬新闻”的蚂蚁,互联网也是“闭门”做新闻,缺乏与网民的互动,这时期的互联网模式是web1.0,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

web1.0是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数据为中心,以集中编辑、为特征的,网站里的内容是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供给用户的,网站集中给用户提供内容,用户则被动的阅读。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用户对于网络内容主要是“读”,主要是“下载”。这个时期的代表站点在国内主要是: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站点,政府网站和文化传播鲜有出现。

3.2web2.0时代的信息双向传播

web2.0在2006年后以不可阻挡之势燃烧了互联网,走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现在web2.0已经成为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对网络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web2.0的主要特点是: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网站内容主要由用户提供并参与建设网站的诸多功能,这是一种网站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参与的模式。由此可见,web2.0不同于web1.0的最大之处在于它的交互性。它由web1.0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用户集中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的动力来源之一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激励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动力激发了网民们的参与和创作热情,网络文化正是在这种动力下得以迅速发展。

目前公认的代表web2.0的应用有:Blog(博客)、SnS(社交网络)、wiki(多人协作写作工具)、microBlog(微博客)、RSS(网摘)、Seo(智能搜索)、个人门户等。正是这些应用功能为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们是网络文化传播的的物质基础。

国家重要媒体网站和各级政府网站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得以更迅速的发展和发挥主旋律的重大作用。用户在web2.0网站系统内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完全基于web,所有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完成。网民们在这些网站上纷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大促进了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随着美国twitter(中文称:推特,是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来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网站的兴起和流行,微博在我国迅速的发展起来,并因为其内容的短小精悍而迅速蹿红互联网。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当前的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无线智能设备如虎添翼,更适合这种内容短小信息的传播。目前诸多政府网站和企事业利用微博官方动态,使得网络行政和网络问政更轻松便捷。

可以说,网络技术方面有了web2.0的各类应用;硬件方面网络条件的有效改善;设备方面有了各类无线智能设备;才真正使得所有文化内涵及活动的传播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文化才能在“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里大放异彩,才真正使得网络文化繁荣和创新,才使得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更加昌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综述[R/oL].news.省略/politics/2011-10/13/c_122154782.htm,2011-10-13.

[2]李红新,晁翠华,等.网络营销与策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8-34.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3

论文摘要: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和分类组织一体化组织法是对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广泛应用的几种方法,文章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指出各自的优势和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1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内涵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就是利用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有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含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是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途径,研究如何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包括对网络信息资源内容的揭示(标引)方法,对外在特征及内容特征的描述(著录)方法以及把标引和著录结果进行排序的方法。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的比较分析

信息组织方法主要面向信息的组织(制作)者。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等传统的文献信息组织方法仍被沿用并得到发展,此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符合网络信息存取特点的组织方法,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方法。

2.1分类组织法

分类法是将各种知识领域的类目,根据知识分类原理进行系统排列,并以表示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即分类号)作为文献的主题标识,直接体现了知识分类的概念标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分类法已由传统的利用目录、文摘、索引等工具对印刷型文献进行一般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了利用数据库、信息库、搜索引擎等工具对知识单元和信息单元的描述。分类法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检索的方便,也是为了宏观地了解信息资源的知识内涵,为用户提供一张“知识地图”。用户沿着这张“网上地图”可以逐步浏览,直至定位到所需的文献信息,并可看到网上的相关信息。这是解决目前网络信息组织混乱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科学浏览的必然要求。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值、图形、图像等非文献型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分类法独有的类聚功能和代码标识,为组织和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分类法限定了信息资源的范围,可以提高查准率;其等级分类结构又起到了提供上下文检索词的功能。这说明分类法同样适用于虚拟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在网络环境下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其他信息资源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分类组织法的优点有:

(1)具有通用的标识语言。以分类标识(号码与语词)作为检索标识,其等级体系能够反映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且不受语种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特性使得它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通用信息检索语言。

(2)便于族性检索。分类法是语法信息组织和语义信息组织的综合,从学科角度集约信息,便于族性检索。

(3)稳定性和系统性强。分类法采用化分范畴的树状结构组织与揭示信息,提供按学科专业或范畴领域检索信息的途径,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4)分类法不仅适用于文本信息而且也能解决非文本信息、超文本信息的组织与揭示问题。

2.2主题组织法

主题法是传统信息组织的另一种主要工具,在网络环境下组织信息资源主要使用关键词,就是出现在网站、网页的题名、地址及出现在文献正文中的文献题名、摘要或正文中的语词、经过规范处理后直接作为文献主题标识,并按字顺排列组织与揭示信息,结合参照体系和其他方法来间接地显示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从事物名称检索文献途径。在网络环境下,主题组织法利用词汇关系揭示相关知识的最大优势得以充分显示,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用户通过检索系统的关键词检索功能获取指向相关网络信息的超链接。主题组织法的优点有:

(1)主题语言揭示信息直接、客观,同时弥补了分类法在检索特定事物、特定主题方面的不足。

(2)主题法最大的优点是利用词汇间关系链获取该领域知识以提高检索效率,尤其是关键词检索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过程中能发挥十分显著的作用。

(3)主题法组织网络信息资源能提供可浏览等级,方便用户通过浏览检索来确定不清晰的信息需求,调整检索策略,从而避免用户由于不熟悉专业检索知识而无从人手。

2.3分类主题一体化法

在网络环境下,单纯使用分类或主题的方法来组织信息资源都不能满足用户网络查询的需要。信息资源分类的族性检索和主题的特性检索的相互弥补和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方便网络信息用户的选择和使用。

分类主题一体化法,是采用分类法和主题法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语言,在一个语言系统中包括分类表和叙词表2个主要部分,对两部分的概念、术语、标识、参照、索引等实施统一控制,同时满足了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需要。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法的主要优点有:

(1)分类主题一体化把知识的自然语言表述与查询融为一体,把知识的分类组织与词语组织融为一体,把分类的族性检索与主题的特性检索融为一体,满足了网上信息资源组织与查询的需要。

(2)分类主题一体化也可以是由原来独立的一种或几种分类语言与一种或几种主题语言全面的语言对应系统。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3.1分类组织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通过分类途径组织网络信息;二是提供分类浏览检索。

(1)分类法提供对非文献资源组织途径。分类法的聚类功能及其代码标识为非文献信息资源组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分类法提供对超文本信息资源的组织。分类法的语义关系网络与超文本网络有相似之处,应用于超文本系统,可起到指南作用,对用户的检索过程和检索范围进行控制,为不同专业知识水平用户提供查询信息的捷径。

(3)分类法应用于网络浏览工具。分类法是典型的树型结构体系,流行的网络浏览工具和主题树都是建立在等级结构上的。

(4)分类法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灵活地应用分类法在构建搜索引擎提供的分类目录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3.2主题组织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1)主题法用于主页信息的字顺主题组织。目前各类网络中机构和事物名称或个人信息几乎都采用主题字顺组织方式建设查询系统。

(2)创建主题树指引库来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创建主题树指引库,不仅便于把某一或某些相关主题的节点进行集中,按主题标识组织,而且也便于指引用户查询所需信息资源。

(3)用关键词法与叙词法相互结合的形式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关键词法与叙词法相互结合标引有利于读者利用自然语言组织文献,也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准确描述与科学组织。

3.3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1)分类主题一体化实现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好多综合性网站的搜索引擎在分类体系中采取按学科和主题结合方式,如搜狐、雅虎等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既有按学科设立的大类,也有按主题设立的大类,实现了主题立类与学科立类的优势互补,在学科立类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将从属于其他一个或几个学科的主题单独列类,便于用户快速查询那些信息。

(2)分类主题一体化把主题词融合在分类体系中。分类主题一体化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系统提高检索效率的语言保证,是一种综合化的、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伟娜.试论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4).

[2]张文珍.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

[3]熊跃进.网络环境虚拟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方法[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7,(1).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4

关键词自适应共振理论;智能变电站;非结构化数据分类;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3-0165-02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应用,电力企业的信息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电力企业对智能变电站的日常管理,分析决策等方面都面临着大数据的考验,而且在数据结构上的多样化也使得数据管理,分析,处理等应用更加复杂。合理地利用智能变电站的全景数据,使其服务于电力企业管理、发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提出的改进aRt型网络相比于原型有以下几点优势:1)在分类结果差别细小的情况下,运行时间明显缩短;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Rt型网络产生的模式漂移问题。

1aRt神经网络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S.Grossberg在1976年提出了自适应共振理论(adaptiveResonancetheory,aRt)模型[2]。aRt型神经网络由输入层和输出层两层神经元构成,也称为为比较层和识别层。aRt型网络的学习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1)初始化

设网络的输入层为个神经元,输出为个神经元,则前馈和反馈连接权值分别为:

(1)

(2)

2)比较阶段

设网络输入为,识别层神经元的净输入为

(3)

比较,获胜的神经元设为1,其余置0。然后计算相似度

(4)

将与阈值比较,若则进入学习阶段,否则进入搜索阶段。

3)学习阶段

根据获胜神经元调整前馈和反馈连接权值

(5)

(6)

4)搜索阶段

前一次获胜的神经元受到抑制,选择排在第二位的神经元再一次进行比较,如果所有已存在的分类都不能与输入模式匹配,则新增一个神经元来表示该输入的分类。

2多输出型aRt神经网络(moaRt)及应用

多神经元输出(multi-output)型aRt型神经网络结构,在识别层可以使用2个或更多的神经元来表示某一个输入的分类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1)设比较层神经元个数为,识别层神经元个数为,在分类数时,改进算法与原算法保持一致;

2)当时,选择2个获胜神经元来表示新的分类;

3)改进的算法将分类表达分成2个部分,①由单个识别层神经元表示的分类;②由2个识别层神经元共同表示的分类。在一个新的输入模式经过比较划分到第①种分类之后,可以在学习阶段对前馈和反馈连接权值进行学习,而分到第②种分类,则不改变前馈和反馈连接权值。

全景数据是反映变电站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图像、模型等数据的集合,其中既包含了结构化数据,也包含了文档、图形、音视频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

现阶段电力企业内部非结构化数据的主要形式有合同、案件、授权委托书、证照、法律法规等等。文档分类的主要判定是依据关键词来进行的,而文档中出现频率较低的关键词对最终结果几乎没有影响。aRt型网络的输入神经元要求为二进制数据,所以需要对权值进一步处理,将次要关键词过滤:

(7)

(8)

然后将处理过的二进制权重向量输入到aRt与moaRt型网络。分类类别为:合同、案件、授权委托书、法律法规、公文、通知、公告、档案、知识、专题等10个类别,文档样本总数为1000,其准确率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在准确率方面aRt网络和moaRt网络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时间效率方面moaRt的优势明显。在智能变电站的全景数据平台中,对非结构化数据查询的响应时间上采用moaRt网络较aRt网络的提升效果明显。

图1aRt1和moaRt1的分类准确率对比

3结论

aRt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的分类算法中应用广泛,但是其自身的特点也带来了很多不足之处。本文提出的改进型aRt网络机制可以在时间效率上对原网络进行加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类准确率相差不大,而且对原算法容易产生模式漂移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针对aRt型神经网络的各种改进算法也可以应用在此多神经元输出模型上,另外,本改进算法的思路也可以应用于aRt2型网络,提高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史忠植.神经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GrossbergS.adaptivepatternclassificationanduniversalrecording:1.paralleldevelopmentandcodingofneuraldetectors[J].BiologicalCybernetics,1976(23).

[3]施彦,韩力群,廉小亲.神经网络设计方法与实例分析[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4]陈金水,王山金.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管理的实用化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8):25-31.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5

近年来,网络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的不可或缺,通过网络,人们能够迅速完成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1],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网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威胁,网络安全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对网络威胁最为巨大的就是隐藏在各种服务中的网络恶意攻击,这些恶意攻击包含大量的对网络破坏能力极强的代码,它们的存在是对网络安全的极大威胁。为了抵制不良攻击对网络的侵害,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恶意攻击的过滤方法研究上,希望通过攻击过滤的方法[2],把有威胁的攻击阻挡在网络的外部,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传统的过滤算法有规则匹配算法,支持向量机的过滤算法等等,这些算法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传统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攻击过滤方法多是基于有明确种类攻击归属的特征进行攻击有害判定的,这些方法也没有考虑那些很难建立归属的野攻击,这就使得一些分化后的野攻击,躲避了传统的分类识别检测方法,通过这种伪装,逃避网络攻击检测算法过滤。当野攻击躲过传统的分类检测算法后,造成过滤的漏检率很高[3]。因此,如何能够准确过滤网络攻击中的无法分类的野攻击,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环境,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反馈学习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建立反馈学习模型,通过反馈训练对网络攻击中存在的野攻击进行检测,利用检测错误驱动进行下一步的迭代训练,完成对野攻击的准确分类。随着反馈的进行,反馈学习能捕捉到网络中攻击种类的细微变化,分类性能逐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检测出不能进行种类划分的野攻击,并完成过滤,实现方法简单高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网络攻击过滤原理

网络恶意攻击过滤也被称为网络抗攻击检测,俗称防火墙。这种方法根据网络中攻击的不同种类,通过对恶意攻击的有效分类,利用攻击特征的一致性完成对恶意攻击的有效分类过滤[4~5]。具体过滤步骤如下:首先建立起网络中的恶意攻击检测分类模型,运用该模型提取出恶意攻击的有效特征,设为Y(x,y);根据组建的网络恶意攻击模型,对网络中的存在的恶意攻击特性与正常程序的特性进行比较,选取有可能是潜在的恶意攻击程序作为分类对象,方法如下:通过网络对网络异常攻击的分类,进行有效的过滤最终保证网络的安全。传统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是以网络攻击的有效分类结果为基础的,分类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滤的结果。但是,当网络攻击发生多次分化,特征与其它网络攻击特征相差较大的时候,网络聚类划分的方法对这些野攻击很难进行类别的判断,造成在第二步对网络攻击进行分类的时候,不能准确分类,根据式(2)知,分类结果珔Seqi不包含这些野攻击,分类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样就导致了式(3)中的过滤结果不准确,式(3)很难保证对没有参与分类的野攻击有效过滤,漏检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反馈学习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通过反馈训练对野攻击进行检测,完成对野攻击的准确分类,反馈学习能捕捉到网络中攻击种类的变化,分类性能逐步提高,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的过滤网络不良攻击,效果良好。

3联系概率的节点数据异常检测

反馈学习算法寻找位于两个类别边界处的点并对分类错误的网络攻击进行反馈。网络攻击模型的分类处理主要与分类边界处的支持向量有关,对不同攻击进行分类后,证明是包含该网络攻击的相关信息的有效种类,则可以规划到能够进行正常进算的网络攻击种类中。对于网络野攻击,会划分到分类的错误信息里,分类错误网络攻击含有原模型中所不包含的分类信息,这些信息是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这些网络攻击中的野攻击在网络的分类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可用于进行信息反馈的内容并不多,但是他们的存在却能克服也攻击对信息过滤的影响,大幅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对于网络攻击分类而言,通过二次优化训练处理,获得位于分类边界处由数据点组成的集合,用于分类处理。这些数据点,包括不能被划分种类的野攻击,一般都位于分界点的边界上,被无划分到某个种类中。对于网络边缘攻击向量集K,它与正常网络攻击中的种类比较是比较小的,可以用Ke表示。这样的攻击向量包含了所有的有效网络攻击和野攻击。因此,对于网络攻击过滤而言,良好的增量训练学习能够为网络攻击划分打下基础,而对于反馈学习,则可以充分利用其增量学习的优点,对不能被正常分类的网络野攻击进行有效的划分,切除误划分的影响,获取新的分类野攻击分类模型Ω'及野攻击向量集。

3.1反馈分析及优化算法的第一步是构造的网络野攻击判断的决策函数,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网络攻击隶属度大小对进行网络类别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划分的标准是通过攻击特征到类特征中心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衡量网络攻击对类的贡献度的大小。目前,在网络攻击过滤中,基于攻击间特征距离的隶属度函数,是将攻击的隶属度看作是网络攻击特征空间中样本种类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向量的划分能够对攻击向量进行准确的划分,其中,不能被划分的野攻击也有自己固定的特征,野攻击一般满足下面三条要求:1)野攻击位于分类种类的边缘,与正常的网络攻击边界同侧,满足0%yif(xi)<1;如图中S1;2)野攻击位于分类种类的边缘,与正常的网络攻击边界异侧,满足-1%yif(xi)<0;如图中S2;3)野攻击位于分类种类的边缘外,与正常的网络攻击边界异侧,满足yif(xi)<-1;如图中S3;通过野攻击种类划分的分布,发现野攻击种类划分的分布是种类划分中的特例。在正常是网络种类划分中,这种情况被认为是错误的。所以选取这种所谓的错误的分类样本作为划分中的反馈学习样本,这样分类方案中考虑了野攻击对分类有贡献的新增信息,这些新信息就是不能被正确划分的野攻击。训练得到的野攻击集e可以作为反馈的数据源,反馈网络攻击集需要与原模型的正常网络攻击几何一起训练,这些网络攻击有可能已成为正常的网络攻击种类划分的一部分,若仍留在野攻击集合S中,则会影响模型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训练网络攻击的反馈学习过程中,反馈训练前需首先对该类反馈网络攻击进行检测,保证模型的正确性。

3.2反馈处理算法流程针对以上处理,具体网络攻击过滤反馈处理算法步骤如下:1):对网络攻击的分类结果集合R中的边缘网络攻击di∈R进行反馈处理,对R中的所有错误网络攻击,也就是野攻击进行反馈,选取的比例不宜太大,因为野攻击并不常见,根据环境确定。根据网络野攻击特征对需要进行反馈处理的网络攻击,给出反馈类别,存入反馈网络攻击集F,准备进行有效的野攻击特征收集工作。2)所有网络攻击反馈得到处理后,需要对网络攻击的特征进行检测,特征向量化处理以及特征提取,读取出支持特征向量集合ezxd为网络攻击中的向量集合中的数量,为下一步的反馈训练进行准备工作。3):开始进行网络野攻击反馈提取,从反馈攻击集F中读取任一网络攻击,计算得到攻击向量,从原网络攻击划分模型Ω的可见集合S中读取相应的数据,反馈网络攻击向量,计算结果如下:4)对网络攻击集合F的反馈攻击进行是否为野攻击的类型判断,若网络攻击属于反馈网络野攻击,则对其与进行反馈加权分类处理,计算反馈向量和相关的分类相似度,运用空间特征角度计算其相似性距离,表示了攻击间种类的相似程度。夹角越小说明攻击的相似度越高。sim(f,若计算得到的角度大于θm,则表示网络攻击与野攻击种类相同,对其进行种类划分。5):重复3),直到所有的反馈网络攻击都能找到归属的范围,获得新的的网络攻击向量集k'。6)重新收集网络攻击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总结。7)取反馈学习网络攻击集F,新收集的网络攻击特征m与支持向量k'的并集作为训练集,进行迭代计算,求出新的种类划分。

4实验结果及对比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对比测试的方法来完成计算机仿真,通过传统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和本文提出的基于反馈学习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进行网络攻击的过滤。流程图如图2所示。选用可分为不同种类的8个网络攻击作为过滤实验对象,其中,在8种攻击中,有2~3个分化的野攻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构建难易划分的网络攻击存在的环境。然后通过传统方法和本文方法对该网络攻击进行过滤检测,过滤准确性的趋势如图3所示。图3中,横坐标表示网络攻击的数量级,纵坐标表示过滤的准确度。下方的线代表的是传统的方法,而上方的线代表的是本文的方法。通过上面的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攻击的数量级的增加,存在的野攻击也会增加。本文算法的成功过滤率要远远高于传统方法,这是因为随着野攻击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方法无法对其准确的进行种类划分,因此传统方法的漏检率很高。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基于反馈学习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研究过滤的网络攻击数量远多于传统的网络攻击过滤方法,不仅检测操作过程而且完整地检测出了隐藏的野攻击,检测的效率高,有效地保护了网络数据的安全。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6

1特点

在大多数文学网站上,频道是按题材分设的,最常见的频道有武侠、奇幻、科幻、历史、恐怖、悬疑、爱情等。此外,三国、穿越、盗墓,虽然属于历史、奇幻题材,却总是作为特殊的频道单独分设。此类小说都曾出现阶段性趋同现象:一定时间段内,相似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网络文学还有一类更特殊的题材:网游、影视、动漫等。当红的游戏和动漫,几乎都有相关的网络小说。此类小说的内容基本是虚构人物在网络游戏或动漫为背景的世界里战斗、生存的经历,与奇幻小说类似。

2成因分析

20世纪初,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文学网站的免费空间消失,各个网站都纷纷开始了收费阅读的盈利模式。这使得受众的“使用和满足”机制在文学网站的经营上体现的非常明显。网站开始出现专业、迎合大众口味的网络,网络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的程度上由受众的特性决定。受众的认知需要较多地被传统媒体满足,而通过付费方式阅读文章主要是为了满足情感需要,继而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故事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主体。网络上,版权不易受到保护,这使得网游、影视、动漫相关的小说能够大行其道。就创作动机而言,这种题材的走红得益于“粉丝文化”的盛行,许多当红影视作品和游戏都拥有大批爱好者,而网络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文化产品对传统文化产品的一种回应,但这类流行文化的传播在网上更有着非理性的特点。对于某些题材的阶段性趋同现象,其流行根源各有起因。

以“三国热”为例,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2008年“三国杀”桌游的发行和电影《赤壁》上映,激起了人们对三国题材的关注,三国变成了一个很有商业价值的名词。而网络文学进入大众传播的门槛极低,于是许多会在同时间顺应受众的选择,撰写相关小说获取更高的点击率。网络对于边缘禁忌内容的呈现首先源于网络创作者的隐匿性;同时,网络传播的把关人角色相对缺失,对文化产品的审查和限制远不及其他媒体严格。从受众的角度分析,读者在网络上也处在一种匿名的状态,在购买和阅读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这助长了追求感官刺激的文章的流行。

网络文学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1特点

玄幻类题材的常见情节是奇异世界里的争霸、称帝或“修真”(主人公经过类似于道家的修行,达到至臻境界);武侠小说多是东方背景下的江湖厮杀、宫廷斗争;穿越类(或称“架空类”)通常保留一些历史的相关事件,内容多涉及与古人的情感纠葛或对历史趋势的改变等等;爱情小说多充满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情节对伦理道德的挑战较大;还有军事战争类小说(常被称为“军文”),多以某时空背景下虚拟的中国军事发展和国际斗争为内容;影视和动漫小说,有的将原作人物放到新的环境和事件中,有的在原著中增添新的角色,其中尤以爱情故事为多。这类文章被称为“同人文”。各类型的情节同质化严重,有“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网络小说的情节有普遍的“文化混杂”和“时代混杂”现象,很多们都喜欢运用拼接和借鉴的方法,比如《此间的少年》、《悟空传》等,在小说中穿插不同文化、时代和其他知名作品的元素。大多数网络小说的主人公形象较为单一,在人物塑造上有一个常见的套路,即一个近乎完美的主角,天生拥有或是后天习得了异于常人的能力,肩负救世主般的使命,他们在性格上正义勇敢,并经过一番痛苦经历实现理想和获得爱情。

2成因分析

网络小说对于前人的作品有很大程度的沿袭,但许多情节设置更突出娱乐性,力求在点击率上取胜。娱乐性是网络小说情节安排的主要标准,即使是一些历史类题材,其情节也有较浓的主观色彩,缺乏严肃性。同时,网络的匿名性让们不用为自己笔下的情节承担太多的道德风险。情节雷同现象的出现,有这样几个原因:作者们模仿成功网络小说的情节套路以赚取阅读费;知识产权保护的难以施行;网络文学更新快、对情节推敲较少;网络会根据读者的评论进行下一轮创作,受众难以接受出其不意的情节。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各种文化、观念相互融通,元素杂糅的手法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艺术和商业领域流行开来,不仅网络乐于尝试“混搭”的创作手法,当代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人物塑造上,各部小说的主角多形象也沿袭了许多传统畅销小说和影视剧中“英雄史诗”般的构思,许多人物全知全能、极有异性缘,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自我陶醉,也满足了读者向往功成名就的心理需要,是消费主义文化主导下受众低层次心理追求的表现。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7

关键词:网络数据分类通用化设计

1.引言

目前,高速以太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以太网,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交换变得简单、快捷、可靠,非常适合于解决设备间的兼容和互操作问题。[1]以太网一个主要的特点是简单,在实践中,简单性带来了可靠、廉价、易于维护等特性,因此,以太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太网可以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够建立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架构。tCp/ip协议是最常见的网络互连协议,通常被定义为七层网络模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应用层自定义数据帧格式。[2]通过自定义数据帧,用户可以方便地扩展数据通信功能,或者加强数据通信控制,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这为网络应用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便。由于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多种多样,因此用户需要将接收到的网络数据进行分类,不同的业务应用使用不同的数据信息,这样才不会产生混淆,避免后续的数据处理出现错误。通常,网络数据分类由网络应用软件完成,由软件开发人员根据规定的数据帧格式编制相应的数据分类模块,实现网络数据的分类。随着自定义数据帧格式的增多,需要编制的数据分类模块也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网络数据分类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基础功能,通用化的网络数据分类方法可以提高网络应用开发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网络数据分类方法的共同点,设计了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分类方法,可以在尽可能小的改动下,实现各种网络数据的分类。

2.接收网络数据的场景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从网络上接收数据帧,然后进行处理。虽然网络数据的格式多种多样,但网络设备接收网络数据帧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场景。

2.1网络上所有设备都只发送一种格式的数据帧。这种情况下,数据源与数据帧的类型是一一对应的,知道了该数据帧是某个设备发送来的,即明确数据帧的来源,就可以知道该数据帧的类型。这个场景下的网络数据分类就是区分是“XX设备发送来的数据”。

2.2网络上所有设备发送多种格式的数据帧且帧类型码不重复。通常,在帧格式中会定义一个帧类型码,对所有类型的数据帧进行编码,这样,通过帧类型码就可以区分各个类型的数据帧。如果帧类型码是统一编码,就可以保证所有数据帧在帧类型码上不会重复。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源不足以区分开各种类型的数据帧,但可以通过帧类型码区分各种数据帧。这个场景下的网络数据分类就是区分是“YY类型的数据”。

2.3网络上所有设备发送多种格式的数据帧且帧类型码有重复。在某些应用中,帧类型码的编码与设备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的设备可以发送同一帧类型码的数据帧。在这种情况下,单独考虑数据源或帧类型码都不能准确区分数据帧的类型,需要综合考虑数据源及帧类型码,才能正确区分数据帧。这个场景下的网络数据分类就是区分是“XX设备发送的YY类型的数据”。

3.网络数据分类的方法及要素

3.1网络数据分类的方法

对应于上述三个接收网络数据帧的场景,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网络数据分类。

3.1.1源ip分类:用于第一个场景下的数据分类,区分是“XX设备发送来的数据”。在网络上,网络设备通常用设备的ip地址标识,源ip即表示了网络数据帧的来源。明确了数据源ip,就可以明确接收的数据帧是从哪个设备发送来的。

3.1.2帧iD分类:用于第二个场景下的数据分类,区分是“YY类型的数据”。帧类型码通常简称为帧iD,如果所有的帧iD是统一编码的,编码值没有重复,则帧iD与数据帧类型一一对应,采用帧iD即可区分所有数据类型。帧iD是数据帧中的一项,获取帧iD需要对网络数据帧进行“解帧”,也就是在数据帧中找到帧iD所在位置,并获取其值。

3.1.3混合分类:用于第三个场景下的数据分类,综合使用源ip和帧iD,区分是“XX设备发送的YY类型数据”。

3.2网络数据分类的要素

网络数据帧格式是网络数据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图1给出一个自定义网络数据帧的格式,下文将以此为例进行描述。该帧格式基于tCp/ip协议进行定义,关于tCp/ip协议的论著很多,本文不再赘述。

在上图中,用户关心的是应用层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应用层数据的格式。图中给出了格式定义的一个实例,数据帧由多个数据子帧组成,每个子帧都遵循相同的格式定义,其各个组成项目的作用如表1所示。

上述三种网络数据分类方法的目的,都是从数据帧中获取源地址、帧iD等信息,从而确定数据帧的类型。不难发现,这三种方法中都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3.2.1源ip:即数据帧的源ip地址,表示该数据帧是哪个设备发送的。源ip主要用在第一和第三个场景中,明确是“XX设备”。

3.2.2帧iD:即数据帧的帧类型码,主要用在第二和第三个场景中,明确数据帧的类型,即明确是“YY类型的数据”。

3.2.3应用层数据的帧结构信息:表示应用层数据格式的定义,说明“总帧长”、“帧iD”、“帧长度”、“有效数据”等项目的位置、数据类型、字节数等信息。在解帧过程中,可以根据该帧结构信息,定位到数据帧的各个项目,并获取项目的值。

4.网络数据解帧的通用方法

在网络数据接收的第二和第三个场景中,都需要获取帧iD才能完成数据的分类。获取帧iD通过对网络数据帧进行“解帧”操作完成。解帧就是按照数据帧格式定义,在数据帧中的相应位置找到各个项目,获取项目的值,或解析项目内容。

网络数据帧格式多种多样,解帧的关键在于正确解析数据帧头。数据帧头指有效数据之外的数据信息,通常包含了各种辅助信息,用于帮助控制通信过程和解析数据内容。图1中,“帧类型码”、“日期”、“时间”、“帧长度”、“保留”这几个项目组成了数据帧头。帧头中包含了多个信息,解帧时必须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帧类型码,这是判别帧类型的重要标识,知道了帧类型码,就可以判断该数据帧是否需要;第二是帧长度(包括总帧长和各个子帧长),这是控制解帧操作结束的标准,知道了帧长度,就可以在解帧到帧尾时停止解帧操作,防止误操作缓冲区;第三是有效数据的位置,以便对有效的数据进行处理。

无论网络数据帧格式如何变化,只要知道了上述信息,就可以正确解帧,获取帧iD及有效数据。基于这种思路的解帧方法与帧格式定义没有关系,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解帧算法。图2给出了网络数据解帧通用方法的处理流程。

5.网络数据分类的通用方法

当网络设备接收网络数据帧时,可以同时获取该数据帧的源ip,从而知道发送该数据帧的源设备。每个源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格式是预先约定的,按照其帧结构信息,采用上文所述的通用化解帧方法,可以获取帧iD,从而确定数据帧的类型。也就是说,网络数据分类的要素都可以获取。在此基础上,再对照接收网络数据的场景,采用相应的数据分类方法,即可完成网络数据的分类。

图3描述了网络数据分类的通用化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只需要知道数据帧的源ip,以及帧iD、帧长度、有效数据的格式信息,可以适应多种数据帧格式定义,完成数据帧的分类操作,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6.结语

本文概括了网络设备接收网络数据的三个典型场景,分析了在三个场景中进行数据分类不可缺少的共同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种网络数据分类的方法,分别用于相应的场景。对于数据分类过程中涉及的解帧操作,设计了通用化的网络数据解帧方法,其关键在于正确的解析网络数据帧头。

最后,本文综合运用三种网络数据分类方法,设计了通用化的数据分类算法。该算法可以在统一的处理流程中,适应大部分数据帧格式定义,完成各种网络数据的分类,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这种网络数据分类算法应用在我开发的多个软件中,不需修改软件代码,即可对不同格式的网络数据帧进行准确分类,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只是对网络数据分类的方法作了初步探讨,很多详细的技术问题还需要在以后深入研究和验证,文中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晓辉等.以太网组网技术大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8

【关键词】网络日志;民族志文本;自我反射式

【作者】巴胜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博士。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35-005

weblog:possibilityofaSelf-reflectedtextofethnographyBaShengchao

abstract:onthebackgroundofcompositionandnarrationcrisiswiththeethnographictext,bythedescriptiononthesystematicprocessofwhowrite-writeforwhat-writewhere-writewithwhichandwritewhatbetweentheweblogandtheethnographictext,theauthorstartstofindwherethevaliditythattheweblogcomestobeaself-reflectedtextofethnographyis-which,bythemeansofself-reflection,isacompositionofethnographytalkingtotheworldwiththeiasitsmainbodyonthebackgroundofsocialpolitics,economy,culture,environmentandmentalflux.

Keywords:weblog;textofethnography;Self-reflection

民族志(ethnography)发展演进的历史,也是民族志的“书写”史。如果把“科学”和“诗学”作为民族志“书写”的两个极点,那民族志的“书写”就游弋在“科学”与“诗学”这两个极点之间。游弋着的民族志在当前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当今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和“表述危机”,引起学界不断的批评和反思。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学还面临如何对网络世界进行研究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网络中找到了人类学分支领域“网络人类学”①,用“网络田野”②的方法来对网络虚拟世界中人的存在进行研究。这些研究③大多把网络看作考察的另一块田野,而对网络世界中的文本形态――网络日志,大多只作资料性的分析,较少对其进行民族志形态方面的考察。在网络日志中,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新的民族志文本形态?

网络日志,译自英文“weblog”,“weblog”是一种网络记录形式,缩写为“Blog”,撰写“Blog”的人称为“Blogger”。“Blog”翻译成中文为“博客”或“网络日志”,而撰写“Blog”的人,有时也译成“博客”。中文“博客”一词就有了三种意思。作为名词,分别指代“Blog”(网络日志)和“Blogger”(撰写网络日志的人);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络日志这种行为。笔者在此为了避免概念模糊,故把“Blog”译为“网络日志”。从词源上看,在英文中,“ethno-”原意为“人",“-graphy”原意为“写",所以民族志(ethnography)是作者建立在田野工作基础上“以第一手的观察为基础对一种特殊文化的系统的描述”④。“web”指“worldwideweb”,即万维网;“log”原意为“航海日志”。可以看出,“田野工作”与“航海”共同强调了一种对生活的直接体验,“-graphy”――“写"与“log”――“志”共同强调了一种书写的行为。

在词源上的相似性,是否就可以把“网络日志”与“民族志文本”划等号呢?肯定不能。无论是传统的民族志文本,还是实验民族志文本,“至为重要的,是看以什么社会身份表述什么内容之间的合适程度,以及呈现出历史叙事的社会真实性是否能够获取读者良好的、有价值的理解”⑤。所以,“网络日志”成为“民族志文本”的可能,取决于日志作者的社会身份与表述内容所呈现的叙事张力,这种张力包括了“谁在写―为什么写―在哪里写―怎么写-写什么”这样一个系统性的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系统描述,以及这种传播过程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交流与互动所具有的价值。而对比寻找“网络日志”与“民族志”在以上内容上的互文性,是网络日志成为民族志形态之一的合法性寻找的关键所在。

一、“谁”在写?

民族志文本的作者是人类学家或人类学者,是指专门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人,数量有限,具有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专业背景。而网络日志的作者大多不是专业的人类学家,但人数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科技人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编辑记者、企业顾问、作家;文化界、影视界、娱乐界的名人与精英;教师、学生、公务员、工人、农民等都是网络日志的写作者。这么一个庞大但没有人类学系统、专业训练的人群,写出的日志,怎么可能是“民族志文本”?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提出疑问的理由,但这并不是我们下否定性结论的借口。“人类学家”与“民族志文本”之间并不是划等号的。物理学和数学博士马林诺夫斯基,也是在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金枝》启发下,才开始了其人类学家的生命。网络日志的作者也具有成为人类学家的可能性,所以,“谁”写并不是否定“网络日志”成为“民族志文本”可能的原因。相反,网络日志的写作群,以更为立体的阶层特征,丰富了民族志作者的身份结构。

二、为什么写?

人类学研究的是人,人类学家为研究人而写作,一种“为他人”的写作。在这门现代学科中,人类学家曾用物理学、生物学、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解释模式来看待人,并十分强调研究中的“主位”(emic)和“客位”(etic)的研究方法的区分,尽量用一种“他者”(other)的目光――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⑥。

网络日志的作者则是“为自己”而写。网络日志作者写作的心态固然很复杂,但在心理上可以归纳为“为自己”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指出,人类都有一种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网络日志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其实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最基本的交流。一般的作者之所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日志,就是出于一种为自己与他人交流的目的。世界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多元结构中,在激烈的物欲竞争中,信仰体系的坍塌,理想的破灭,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问题――迷茫、焦躁、道德沦丧、价值失范接踵而至。人们本已焦灼不安,迷乱不已的心理因此越发脆弱。人类精神面临着“大转型”――恢复人类与万物相沟通交感的灵性状态,也就是恢复人与自然的原初和谐,重新安顿被资本主义现代生活割裂的心灵⑦。矛盾重重的人将目光游离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网络中――在虚构的世界中,为自己寻找到交流的对象,网络日志的出现使越来越多感到“无家可归”的“交流的无奈”的现代人找到了自己的“家”――精神上的平衡、安宁与和谐之所。

网络日志“为自己”的写作――是一种“他者的心灵”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统一中进行的写作,是一种“为自己”的自我敞开,不存在“主位”与“客位”的区分,而主动从“我”出发来理解我们的文化,将我的体验――生活的碎片主动呈现。这与“实验民族志”研究的“目光”从对象转向研究本身及研究者自我的体验的“反思”转向⑧是一致的。无论是人类学家为研究人而进行的“为他人”的写作,还是网络日志的作者“为自己”的写作,都是一种基于“为人”的写作――人看人。网络日志则将“人看人”推进到“我看我”的主位与客位的统一高度,避免了“我者”与“他者”的交流障碍,使网络日志得以成为民族志文本。

三、在哪里写?

民族志文本是在民族志记录――田野笔记、录音素材、影像资料、图画、物品,以及其他记录该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人类学家回到研究基地,在书斋的摇椅上写的。田野调查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大量投入。从人类生活的周期性来看,田野调查至少需要一年,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尚不能保证时间的投入,更何况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压力下,民族志记录的素材肯定是有限的。

网络日志是在互联网上写的,是一种“零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形式――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会申请免费邮箱的人,基本上都能快速掌握网络日志的使用。申请者只需填简单的个人资料,就可以在网络日志的世界中表达自己。日志者没有学历层次、技术使用、财力、物力的限制。网站的大量涌现,降低了人们使用网络日志的门槛,作者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软件工具、制作网页,发表也无需通过专门的网管。网络日志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志文本的“民主化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就象一支笔把表达的权利交给了使用它的人一样,网络日志让每一个拥有它的人都获得了表达的权利,并扩充了民族志文本的素材空间。

四、用什么写?

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其成文的根据主要是田野访谈的简要笔记、活动记述、私人日记,以及根据民族志者的知识和报道人的评价所做的对文化意义的分析、对被研究文化的解释和洞见。即“解释人类学”(interpretativeanthropology)的代表人物格尔兹(CliffordGeertz1973):“民族志深描(thickdescription)”,民族志者“首先必须努力设法把握他们,然后加以表述”,“从事民族志就像解读一份手稿――陌生、字迹模糊、充满省略、前后不一致、可疑的更改和带偏见的评语,但他并非用习惯上的表音字符写成,而是用行为模式的例子临时写成的。”⑨民族志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田野观察――身体的在场,再通过对文化意义的分析、对被研究文化的解释和洞见――思想的在场,完成民族志文本的写作。

网络日志则用“身体”、“思想”与“生活”同时在场的方式,完成日志的写作。身体在场的日志,强调身体器官的在场性与能动性。虽然最能打动在线读者的是“心灵”,且身体的有形性制约着想象空间,但是在网络日志中,身体的原始性却表征着思想的洞察性。日志作者刻意打造自己身体的形象,修饰自身优点与外在形象,最大限度地展示身体视觉以吸引读者眼球。这种自我地展示的“新poSe”彰显着他们对时尚细节的追逐和对大众FanS的捕捉。因为“视觉的多样性可为一种包容性的民主制提供一个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为文化生活生产多样的视角、话语和理解”⑩,所以身体在场的网络日志,使身体从禁锢的现实空间,解放在虚拟海量空间的世界中,在此过程中网络日志的写作者使用的字、话语可被看成是一种线条,与视觉的图像及其它形态联结起来,通过视觉、图像媒介的提示来呈现和读解身体,以及身体后面的思想。网络日志的“思想在场”强调心灵和情感在理性文字的冲击下,人们寻找一种皈依思想的互动过程。在当下这个充满文化符码的象征森林中,对象世界中的混乱、矛盾和冲突,可能会因为误解而遮蔽我们的内心,甚至可能因生活的烦杂导致主体迷失,我们需要思想的理性来关照世界,将光投到黑暗的角落。这种对于当下生活的理性关照,使社会、人性的复杂嬗变过程能够在网络日志书写中得到有效观察,赢得对人深入考察的机会。这种当下性考察的直接性、亲历性和鲜活性,更容易使阅读者直接进入心灵空间,引起共鸣,让写作和阅读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网络日志的“生活的在场”,首先在于其以“网络日志”为一种生活样态。“今天,你博客了吗?”就是这种生活样态的口号与呼声。其次,网络日志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不断还原人及其存在――我的情感逻辑、我的生存哲学、我人的尊严和价值体系,来推进人对本体的再认识。而如何通过语言及其他表述系统,来还原人,就是网络日志“写什么”的问题了。

五、写什么?

网络日志写的主要是日记,即对每天真实发生的事情的记录,真实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作者在日志上真实的袒露自己的内心和情感经历。或许你会质疑,在这个时代,谁还会说真话?但不可否认,我们生活的时代,有人用真名在现实中说假话,而有人用假名在网络中说真话。日记――个人独白式写作,个人面对的是自己,一个复杂且又难以认识的自己,这种写作方式就是对自我的剖析和省察,网络日志真实地记录下“我”的想法、念头。这样的记录往往充满了自我的矛盾与冲突,日志的写作正是在冲突中寻找对话与共鸣的过程――自我反射的方式,这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思想变迁等背景下对“我”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民族志写作。“我”只是这种民族志的之一,n个日志的集合,就使“自我反射”上升为时代的反射――时代的记忆――集体写作的社会、时代的民族志。

网络日志,以富有情趣的文字书写自我,以时尚新异的身体装扮自我,以精美亮丽的写真展示自我,以特立独行的观念凸显自我,对大众消费时代的各种现象进行关照与批判。在其热闹而喧哗的表象之后,隐藏着以“我”为对象的对象化过程,把我对世界的理解和关注,在我的叙述中,进行我的反思,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圈内,进行对话与交流。如韩寒的犀利叛逆,郭敬明的唯美奇幻,acosta的沉郁忧伤,张悦然的小资纯情,春树的冷酷颓废,暗黑修罗的机敏尖锐等等。他们的日志和他们的纸质出版物,都不断地利用作者“自我”的外在情态的凸显,立体化地丰富着网络日志的文化力量。

其实,在人类学历史上,日记体式的写作――把人类学家在异文化中展开田野调查的经历作为民族志文本的写法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1955年列维-斯特劳斯的《苦闷的热带》、鲍文(elenoreBowen)1964出版的ReturntoLaughte、1967年出版的马林诺夫斯基田野日记,对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中的人类学家的个人心态有较为全面的反映。1971年杜蒙特(Jean-paulDumont)的《头人与我》和1977年雷宾诺(paulRa-binow)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开始反醒并提出了田野调查的认识论问题,有意识地对人类学家所处的文化场与他者文化碰撞的事实进行阐述。这种有意识的人类学家的日记反映,以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interpretiveanthropology)为先导,1980年克拉潘扎诺(Crapanzano)的《图哈密》、1982年德怀尔(Dwyer)的《摩洛哥对话》等通过对人类学的批评反思,试图让民族志者――“我”,从文本中凸显,把“我”自己作为解释的对象。

在对人类学与殖民主义的关系和人类学解释性等问题的重新思考背景下,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民族志文本的分析、解剖和批评的潮流。1986年出版的《写文化》和《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把人类学民族志文本特别是文本的“写作”、“表述危机”的讨论推向高潮。美国当代人类学家马尔库斯、费彻尔在《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中,认为当今的各门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法学、艺术与建筑学、新古典经济学、甚至物理学与数学等自然学科,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共识危机”和“表述危机”的挑战,不同程度地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调整与变化。危机,意味着困境,但也暗示着新的可能。

实验民族志的登场就是人类学在危机中反思的可能性尝试。马尔库斯和费彻尔总结了西方民族志实验的历史,他们把这些实验文本分为三类:心理动力学民族志(psy-chodynamicethnographies)、现实主义民族志(Realisticethnographies)和现代主义民族志(modernistethnographies)[11]。与传统的民族志相比,实验民族志表述出现了这样一些“转向”:首先,研究的“目光”从对象转向研究本身及研究者自我的体验,是为“反思”;其次,研究的“主宰”从作者转向对象和读者,是为“对话”;再次,叙述的人称从第三人称“他”转向第一人称“我”,从复数“他们”转向单数“他”,是为“个我”[12]。这一系列“转向”与网络日志在写作和表述方面形成了有趣的互文,这也是笔者提出“网络日志:一种‘自我反射式’民族志文本的可能”这一命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网络日志:一种‘自我反射式’民族志文本的可能”这种提法,可能大家还不太习惯,而且肯定有很多的质疑。比如:是否可以自我民族志这个符号的语义进行讨论,它的语义范畴是否有拓展的底线?仍在人类学的视野内作为人类学独特的写作范式,还是已经独立成为一种超越人类学的文类?在一个人类学家把田野日志搬到网上成为网络日志的情况下,我们又怎样来看待?网络日志和民族志是两种独立的文类,相互包容,或是相互渗透?抑或是技术带来的民族志的新分支?网络日志的读者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读者与网络日志的互动是否意味着某种界限的消失?网络日志如何进入人类学研究视野并在本质论上与民族志发生联系?

这些质疑和反问实质上根源于对“什么是民族志的真实”以及“如何表述这种真实”等本体论的质疑。在笔者看来,民族志的真实性要求民族志表述者在“自我”和“他者”两个维度来讨论,使读者获得对真实的监督权,并参与到对真实性的评价中来,在一种流动的、整体性的真实性寻找中发掘民族志文本的多样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时代,民族志就已经存在,但没有真实的心灵和情感,民族志就不可能存在。民族志文本源于人的存在本身而不是技术。

注释:

①网络人类学:对网络社群中人的研究中催生出的新的人类学分支。网络人类学主要是对虚拟社区和网络环境中的人进行研究。在互联网中,网络人类学正在用网络田野考察的方法调查虚拟关系中的人。参见:(美)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②网络田野: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持续的网上参与式观察(观察并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描述虚拟社区(论坛、网络圈子、博客、QQ群等)中的族群及其文化现象的过程。参见:朱洁:《网络田野考察――网络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第121页。

③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网络田野考察的研究。JenClodius的《网上的民族志田野》(1994)一文,研究了一个拥有500名固定成员的网络圈子(tribe)中性别的复杂性问题。穆尔在《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中探讨了人类学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的虚拟化问题。andreaswittel在《民族志的变迁:从田野到网络再到互联网》一文中,从理论上讨论了对于人类学实践的虚拟网络社区进行关注的必要性。Richardtapper在《人类学批判》一文中使用了“in-terethnography”一词,意为“网络民族志”。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传播学研究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学的发展对传播学的影响,但已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田野考察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杨立雄在《从实验室到虚拟社区:科技人类学的新发展》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类学家开始关注虚拟社区和网络社会,电脑文化人类学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

④(美)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⑤彭兆荣:《实验民族志语体》,《读书》,2002年09期,第99页。

⑥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⑦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跨世纪演化――透视“新时代运动"》,《文史哲》,2003年01期,第33页。

⑧李立:《解读实验民族志》,《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1期,第46页。

⑨(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⑩拉康等著,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9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44-03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不少高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一批网络课程。将网络教学拓展至通识课程,尤其是在理工类院校开展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精品网络课程,成为通识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网络通识课程的现状及意义

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狭窄于专业”以及“专业的狭窄”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演进的脉络,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使学生理性看待古今中西文明,提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有效发挥中国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

目前,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课程,普遍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改革难以深入等问题。理工类院校的师资力量以理工两大学科居多,文科类教师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汉语言文学、外语以及法律政治等专业,历史文化类专业教师非常缺少,难以满足大学生广泛的学习需求。另外,通识课程一般是在晚上开设,以青年教师居多,有的也仅是为了弥补绩效工作量不足而不得以开课,历史文化类选修课更是少之又少。笔者所在院校属于Z省一类高等院校,目前开设的历史文化类课程仅有5门,受益学生每学年度不足500人。因此,进行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网络教学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历史文化网络课程可以解决理工类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识网络课程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同步在线,包括文本教案、讲义、ppt、试题库、学生作业、学术前沿资讯、专题相关视频、推荐书目、经典视频推介、参考文献等多种类型,也可以将任课教师的授课视频以及全国高校名家名师的授课讲座视频集中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同时,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授课课件、文本教案、课外阅读材料、网络习题、精彩影视作品等。此外,借助讨论区论坛、答疑模块、活动设计等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其次,网络课程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做到差异化教学。理工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学对象都是非历史文化专业的学生。同一课堂中既有文科类学生,也有理科学生,还有服装设计、材料纺织、生物技术、机械、艺术设计类等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知识结构有差异,兴趣点和关注的社会领域也不同。文科生掌握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些,理科生相对薄弱些。开设网络通识课程,有效地延伸了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通过多媒体直观再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将学生带入一个体验式的教学环境中,诱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加以引导,使其深入到历史文化的价值核心。同时,学生通过课前网络学习,弥补了知识空缺,发现了疑难点,带着问题返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多向交流,提升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效性。处于新形势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尤为关注社会热点或政治敏感问题,力求运用大学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向传统历史文化和中国近百年变迁寻求解答,不再满足于课堂的简单说教。设计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政治性与现实性、故事性与思辨性的、贯通古今历史文化的、丰富多样的专题,内容涵盖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演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听课与视频赏析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等多面向、多形式的相融。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有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三大目标。

总之,历史文化网络课程既扩大了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受益覆盖面,也实现了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相促进,提高了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效性。

二、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

很多高校购买或研发的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笔者在Z省高校开设的《中国社会变迁史专题讲座》属于历史文化类通识课程,已开设四个学年八个学期,拓展为高教园区校际选修课已有两年,精品网络课程建设也有两年多时间。该网络精品课程着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价古今中外文明,增强辨别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的能力,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将网络平台打造成答疑解惑、释疑引导、深入研讨的便捷有效途径。

1.师生共建、共享网络资源,建立各种信息库

课程网络资源集文字、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于一体,将历史情景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用丰富的感官立体地接触历史、触摸历史、体验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2]同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共建共享功能。其主要做法有三种:①建立优秀作业展示库。利用网络平台的作业模块,布置学期作业、设计团队学习活动、组织专题讨论发言、撰写读史随笔等形式,让学生上传文本,教师公布优秀作业,起到了示范、激励的作用。②利用平台的答疑、作业、讨论区模块,鼓励学生上传学习感想、最新资讯等,形成反映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的各种信息库。③构建“师生共同备课”机制,有效整合师生资源,群策群力,设计各种主题资源。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后,发表疑难问题、学习感想,教师收集各种信息,返回到课堂教学中答疑解惑。这些共建共享的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单向“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积极“共建共享者”。[3]

2.拓展网络课程师生交互交流的多样化

目前,一般的网络课程虽然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但忽视了网络平台巨大的交互功能,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自我决定或选取,并未改变传统的师予生取的模式,尤其是师生难以实现及时的、实时的、动态的交流与沟通。[4]4a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理念“anyone,anything,anytime,anywhere”,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与校内外任何浏览者之间的多面向的互动,真正达到“双赢”、“多赢”。4a网络平台突破了一般网络课程的简单呈现,给师生双方提供了全新的网络教学环境,拓展、巩固、深化了教学内容。

(1)充分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

为了使精品网络课程成为师生之间研讨、争鸣、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众化、快捷化、公开化的交流途径,我们采取了班级管理、督促与启发学生自觉相结合的做法。设立学期班级,专门予以推介和引导,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至少登录一次、提问一次,作业必须通过平台提交电子版。在4a网络教学平台的“答疑”、“讨论区”模块,任何一个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登录网站进行学习或提问、发言。所提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领域。教师的答复及时并富有启发性、思辨性,既可以开门见山、就事论事,也可以循循善诱、旁征博引。这种多维度的交流研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关系,也给其他浏览网站的学生以引导和示范,推进互动交流。

(2)设计特定主题的话题,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交流

根据专题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设计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特定主题帖,注重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的科学引导。目前,讨论区模块具体分为“专题专论教学区”、“优秀作业发表区展示区”、“图说历史:有图有真相”、“奇文同赏:书目、资讯推荐区”等分类板块,各分类下又了多个主题帖。师生可以在各论坛查阅主题文章,发帖回帖。有的题目因为涉及到历史上的焦点问题或是现实热点问题而备受学生关注。学生既有热议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的,也有不同意主题帖观点而进行反驳论证的;既有咨询课程教学问题的,也有研讨课外学习疑惑的;既有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争鸣的,也有对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等讨论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地域、不同价值理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讨论区论坛,抨击时弊、追根溯源、见仁见智、谈古说今、砥砺思想、自我鞭策、同学习共进步。

(3)强调历史观、价值观的多向引导,将知识传授与素养培养有效结合

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当今社会思潮的激荡使得大学生头脑中有多种思想,需要利用网络教学的教育功能进行“意义接受学习”。[5]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落脚点正是传授“思想”、“史观”与“理论”,强调“思索”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寻求“智慧”而不是简单知识,提升“素养”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是在明确的教学导向和教师主导的交互交流中自主构建的。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交互目标实现的程度。[6]历史文化通识课要求教师的综合知识必须涵盖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史学素养,才能驾驭交流互动的课堂,达到教书育人、观念导人、情感化人的多重目的。通过智慧和素养的交互作用,引起学生认知层面的感知和思考,从而激发价值观的正能量,达到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重塑造。

三、师生多面向互评机制的有效支撑

教师可以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做到网络教学“反哺”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相长。

1.重在能力考查,标准多样化、多层次

目前,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突破了简单的知识考试,着重能力考查。课程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考查标准,考点涵盖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态度考查、信仰考查等四个方面,考查学生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进行全面、公正、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态度,考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焦点问题的关注及其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水准。各考查部分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中都有所体现。在期末考查部分,借助了网络平台的在线自测模块,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题进行组卷,同时辅以综合类的材料分析问答题,实现了考试内容和题型设计的创新与突破,解决了当前期末考查的模式化、教条化、抽象化等问题。[7]

2.拓展网络课程的功能,设立面向学生的多样化考查形式

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考核引入网络信息化技术,有效利用了平台的在线考核功能,采用学习档案、活动设计等模块进行考查,主要有试题库、自我测验和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第一,利用自测模块,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测试,系统自动给出对错和答案,依据成绩检验知识基础和学习成效,并及时进行自我预习或复习。第二,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针对登录次数、提问次数、发帖回帖、精华帖等学习记录进行考评。第三,教师布置作业,设计讨论,展示优秀作业,奖励积极参与讨论者,起到激励、示范的作用。

3.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评价

在网络平台讨论区设立专题论坛,引导学生就专题内容发表见解,对课堂学习和网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每学期初公布授课专题和教学安排,让学生选择感兴趣专题,提出学习需求,教师根据投票情况确定授课专题,并适时补充专题。在学期中期,进行课堂和网络的教学调研,根据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学生提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学生由评价对象转换成为评价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总次数达4000余人次,登录总时间已达10000多分钟,广受师生的好评。

网络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影响网络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增进师生多向交流,达到深化课堂、延伸课堂、拓展知识、培养情趣、提升人文素养等诸多教学目标,依然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网络平台的完善、管理、引导和评价环节上,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等多面向、多形式的相融。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刘庆慧.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比较及启示――基于高校应对时展挑战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23-26.

[2]杨宇辰,王伟.意义接受学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中的优化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53.

[3]王艳娟.网络环境下交互教育实现路径的探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0(3):439.

[4]渠长根.依托互动平台,拓展教学空间――《概论》和《纲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思考[a].陈建勇主编.高校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浙江理工大学的改革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2:76.

[5]戴红,安继芳,常子冠等.基于网络学堂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0.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人的发展;影响;实践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61-02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体现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形态以及趋势,其在不断传播以及丰富的过程中还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人类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关部门以及人员加强对于网络文化的归整,从而实现了对于网络文化负面因素的规避。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网络文化在诞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影响到人类的发展。

一、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增多,我国传媒行业出现了较多的自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这种状况的出现就促使网络文化的覆盖范围以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关于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网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具有无边界、大容量的特点,故而能够满足任何人群的上网需求,并为其合法的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由性,才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的限制,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对话的空间。

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各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并为个体的网上联系提供了便利,有助于促进各类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最终实现了人类世界文化的发展。

2.塑造创新思维

网络技术在促进文化传播以及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互动性强、平等、开放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的思维、工作、社会结构等体系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近年来,随着微博、新闻客户端等app软件的研发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增多,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极大的提高。真是由于其能够便捷的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人们视野的开拓,并打破了思维僵化模式,为其理论、知识创新提供了基础。事实上,网络文化的这种冲击以及创造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国人的创新精神,促进相关效益的获得。

3.资源多样性

网络作为一个大数据库,其内在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信息,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进而丰富了人的生活,开拓了其视野。此外,网络平台的构建为人们创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实现了传统交往障碍的消除,并实现了其交往自由性的提升。

4.网络资源共享性加强

基于网络运行的实时性,网络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即时更新的特点,故而人们能够在网络的背景之下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大事,并为其就相关问题的讨论、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此外,互联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以及全球性,故而为网络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文化对人的负面影响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性,但是其也形成了良莠不齐的文化,故而会对人们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关于网络文化对人的负面影响,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影响人们的判断力

在传统的传媒方式之下,人们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不良消息的清除,但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需要自己去进行信息的分类,进而会导致网络文化对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人们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事实上,网络的出现拓宽了人们寻找信息的渠道,但是人们在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进行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暴力等有害内容,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对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其三观的扭曲。

2.造成价值冲突

网络文化在形成以及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开放性,故而其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发展。此外,作为一种多元的文化体系,网络文化普遍具有多重价值评判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于网络的运用,实现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推销,并加强“西化”,宣扬其政治模式等。在这样的状况下,部分人会受到相关信息的误导,进而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以及错位。

3.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促进人们人际关系的变化。事实上,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而这就导致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挣脱责任的约束,从而导致谣言、辱骂等网络状况的出现,不利于网络环境的净化。此外,长期痴迷于网络的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淡漠、疏远,容易促使其情绪低落,严重时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冲击

在网络的空间中,各种文化都能够实现自由的传播,而这也容易导致文化冲突程度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方霸权主义政治往往会利用其信息技术上的优势进行自身文化的倾销,从而阻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事实上,我国部分年青网民存在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故而其往往容易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信徒,从而导致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此外,网络传播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技术性以及工具性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部分人民成为“科技拜物教”的信徒,从而导致其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其伦理道德的丧失。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有关部门在思想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从而以此为基础在促进社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还实现了我国软实力的提升。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加强软、硬件开发

我国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起步较晚,故而在诸多的核心技术方面仍旧处在被动的状况下,从而导致我国的软、硬件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落后的状况,并进一步导致我国网络制度化管理较为落后,不利于网络文化建设作业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我国的有关部门在促进网络文化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而摆脱这种网络发展不协调的状况。

2.加强网络信息净化

网络信息数据量较大,且信息良莠不齐,故而容易导致人们在判断力低的状况下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基于此,为了促进网络文化积极作用的凸显,处理需要提高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构建起网络信息净化系统,进而实现了对于各类不良信息的拦截。

3.加强网络道德的培养与建设

伴随着我国网络覆盖率的提升,我国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道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规避网络文化对于社会居民的负面影响,促进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于网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

在这样的状况下,有关部门需要构建起高水平的网络道德社会,并出台相关的条文制度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以及规范,进而确保网络环境的净化,实现了网民自我素质以及能力的提升,确保网络文化能够发挥出其重要的功效。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广泛的推广,我国的用户一方面享受着海量网络资源所带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往往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网络文化的优化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于法律、技术等各项因素的协调,并由此构建起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网络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这一措施的采取不仅能够通过各类网络安全规划以及管理条例的制定促进网络安全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网络系统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5.引导正确的网络文化消费与管理

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确保网络文化对人积极影响性得到显著的提升,需要确保网民构建起正确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念,并自觉抵制庸俗的网络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有关部门以及人员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以及方法对网民进行武装,并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宣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青少年网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相关理论与网络文化载体相结合,确保其能够获得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二是开展网络消费的引导、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并加大正确文化消费观念的宣传;三是实现网络文化市场的净化,避网络文化市场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四、结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升,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网络文化的构建。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塑造创新思维、资源多样性、网络资源共享性加强),并就网络文化对人的负面影响以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网络文化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崔华前,付浩.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及其两者的统一[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2).

[2]赵惜群,吴毅君.论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促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程远芳,叶玲.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

[4]扈海鹂.试析大众文化对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5]张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