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十篇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十篇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5:27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1

关键词:pDCa;情境教学法;妇产科;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妇产科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可发现相应知识的不足,并通过实践提高实际的操作技能。目前在妇产科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1],即通过带教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妇产科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基础[2]。但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力有限,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pDCa(planDoCheckaction)管理是美国管理学领域研究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此方法可用于各个领域[3]。为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本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将pDCa引入到妇产科教学工作中,并与情境教学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学生70名。纳入标准[4]:妇产科专业学生。排除标准[5]:①与妇产科不相关的其他临床专业;②不在实习期内的学生。所有学生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将7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其中观察组男性1名,女性34名;年龄18~25岁,平均(22.7±1.4)岁;本科生13名,硕士研究生22名。对照组男性3名,女性32名;年龄19~25岁,平均(23.1±1.5)岁;本科生14名,硕士研究生21名。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应用虚拟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由带教老师提前布置好授课环境,如模拟产房、模拟待产室等,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体验对患者进行咨询、检查、诊断及相关问题处理的整体模拟环境。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流程进行模拟,带教老师对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针对模拟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环节进行多次练习。1.2.2观察组采用pDCa与情境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在虚拟情景模拟的基础上结合pDCa的教学方法。pDCa按照标准的4部分进行教学管理,具体如下:1.2.2.1计划阶段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其妇产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工作能力,制定与妇产科工作实际要求相关的教学计划。选择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工作人员组成带教小组,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工作等各个项目制定相应的计划,每个单项均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根据单项特点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带教老师对于所负责的课程设定可行的带教目标,带教过程中设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及具体考核标准。1.2.2.2实施阶段首先向学生介绍相应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具体工作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处的学习环境。根据制定的带教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落实,落实过程中带教老师需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在具体操作技能及临床工作方面,充分考虑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结合,设定好每个学生在过程中的角色,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1.2.2.3检查阶段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和提问,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熟练程度,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阶段进行书面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带教过程中多安排学生自检,通过自我检查发现自身的不足。检查阶段不仅是带教老师对于学生的检查和考核,同时也要设定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在带教过程中向学生了解带教老师的情况,并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记录。1.2.2.4处理阶段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真研究每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根据日常记录及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带教老师进行反馈,并针对问题进行纠正。同时根据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及满意度,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后续的教学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教学效果的评价[6]两组学生在妇产科住院医师岗位上实习2个月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临床技能、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每项均为百分制,学生得分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1.3.2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7],分为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显著性(χ2=11.667,p<0.05)。详见表2。

3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其学习过程不仅需要掌握诊疗技术、临床药理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知识。因此应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改善教学质量[8-10]。pDCa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pDCa在计划阶段通过建立良好的计划,可使妇产科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带教老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充分了解,因此计划更有针对性,能够较好地与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阶段是具体执行前期计划的阶段,学生按照带教老师的计划进行学习,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在检测阶段针对前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学生也会反馈对带教老师教学情况的满意度,对计划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处理阶段将所有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后续的教学质量。pDCa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对各个环节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教学模式能够改善教学质量。张茄等[11]对情境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发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教学能够较好地改善教学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张瑞花[12]对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pDCa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教学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将pDCa方法与情境教学法结合应用于妇产科教学,能够明显地改善教学质量。进行相关教学后学生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通过pDCa方法能够有效地改进计划,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情境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设置于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14]。因此将pDCa方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改善妇产科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将pDCa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妇产科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茜,彭慧霞,党媛媛,等.临床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4(2):345-347.

[2]方涛.pDCa循环法在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6):25-28.

[3]汤利君,李芳,陆萍莉.pDCa循环法在妇产科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研究,2015,35(6):711-712.

[4]李灿宇,杨立,王宝金.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48-49.

[5]刘玲艳,张学勤,杨丽华.本科生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9-70.

[6]王慧香,翟建军.多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12):43-44.

[7]黄燕.情景教学法在产科学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24-125.

[8]周利冰,李侨华,王浩.医学模拟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3(4):60-64.

[9]杨桦.pBL教学方法联合技能考核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刊,2015,50(10):108-110.

[10]张宇迪,吴霞,高丽丽,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97-98.

[11]张茄,李淑红.情境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4):60-61.

[12]张瑞花.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0):136-138.

[13]张翠红.探讨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109-110.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2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疾病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和时间的计划。2010年9月作为广东省临床路径试点单位开展临床路径模式管理,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术的患者,结合创优质服务病房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在我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其中按目标选择实施临床路径产妇217例,所有患者能按标准选择并完成进入临床路径计划。随机抽取未进入临床路径的择期手术产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胎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工作方法:路径组根据计划性剖宫产术临床指标及医疗规范,按广东省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产科临床路径流程表。成立了院科两级管理小组,根据科室的护理路径程序表,分为:产科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爱婴区产妇服务路径、产后宣教路径、产妇满意度调查表等产前、产后临床路径表等。由责任护士、助产士按标准进行护理治疗,以时间为轴,把入院指导、评估、用药、检查、治疗、术前准备、饮食指导、手术情况、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制定了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第1天,接待产妇入院,自我介绍,进行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完善各项检查,产前健康宣教指导,向产妇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物品准备、不良反应等术前心理护理。第2天,执行术后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宫底及阴道流血、尿液引流情况,给予会阴抹洗、乳房护理,帮助产妇早开奶,进行术后饮食及活动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指导家人婴儿拍背方法及安全监护的注意事项。3~4天,介绍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预防接种及观察护理要点,指导产妇各体位哺乳姿势、产后操、婴儿更衣、换片技巧,新生儿足跟采血进行新筛检查。第5天,办理出院手续,宣教出院后注意事项。未进入临床路径的产妇按照产科医疗护理常规工作模式实施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进行护理评估,步骤不做统一规定要求。

1.3 评价指标:产后护理路径评价指标及要求:①产妇及家属知道病区环境及探访制度;②产妇能说出责任护士的名字及有事找谁;③产妇及家属知道术后饮食要求、初乳及勤吸吮的好处,协助第一次乳头吸吮;④为产妇用药、擦浴、检查操作轻柔、解答问题耐心清楚;⑤术后第1~2天,产妇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哺乳姿势及新生儿安全监护内容,学会喂奶后给婴儿拍背的方法;⑥术后3~4d,产妇掌握各体位哺乳姿势及产后操,学会给婴儿换尿片、穿衣、抚触、脐部护理及新生儿盆浴的要领;⑦进行出院宣教,产妇知道办理出院及出生证等手续的程序、知道出院后自已及新生儿方面的注意事项及与医院的联系方式等。

2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情况

组别

平均住院时间(d)

平均住院费用(元)

满意度(%)

路径组

5.74

4606.00

99.02

常规组

6.10

4744.00

98.00

2.2 两组产妇手术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情况:见表2。

表2 实施临床路径的不良反应改变情况(例)

组别

改变分娩方式(阴道试产)

产科并发症,需特殊处理

术后合并产科外并发症,延长住院

合计

路径组

11

2

3

16

常规组

13

3

3

19

3讨论

实施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了计划性剖宫产术产妇的管理,保障分娩的连续性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评价较高,达99%以上。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为产妇制定了合理的护理计划,进一步规范了护理人员的医疗行为,对患者产程及产后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使助产工作和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士从接待患者入院时,知道要为患者做些什么事情,何时做,怎么做,并根据流程逐项落实,护理程序清晰,责任护士工作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两组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减少0.5~1d,实际住院时间与产前计划住院时间相符率达100%。

临床路径也让患者和家属对住院、手术、产后整个流程较为熟悉了解,预知所需要的检查、治疗、护理及费用情况,对于各期的注意事项和手术配合,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显示:入院前掌握信息程度达97.91%。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接受护理治疗中能积极配合,使整个住院期顺利进行,恢复快。整个分娩过程中,都有主动参与权和知情权。满意度调查表从医疗护理、医患沟通、服务质量等共37项作为出院评价指标显示:对住院期间指导、书面信息告知、解释、接受治疗要求、医疗护理技术、工作态度、质量、保护私隐、受尊重、用药知情、产后康复等26项评价满意度达100%。

应用临床路径对产科计划性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减少。说明临床路径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重要作用。对常见并发症:如出血、发热、感染、腹胀、乳胀等,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和控制[1]。调查显示:产妇对住院期间总体评价满意度达100%。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对产科计划性手术患者进行流程化、制度化、具体化管理,减少了护理行为随意性、盲目性。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的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有效增进了护患关系,促进健康教育成效,并能与家属及孕产妇个性化地提供正确的产褥期指引。护理人员根据路径日程安排,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使产妇能真正掌握、了解、主动参与护理治疗计划,充分享受优质安全护理服务。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3

1、导师制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针对以往多个教师带教一个或多个学生,责任不明确现象,参照医院制定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我科制定了实习生导师制,每一个实习同学入科后由一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作为其导师。学生需跟随导师查房、妇产科诊疗、手术、出门诊等各项工作。让学生尽量多动手、多动脑、多操作、多体会,多提出问题。先让实习生在模型上按规范化要求反复操练,直到完全学会为止。然后,分组到病房、门诊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如四步触诊、骨盆测量、分娩机转、盆腔检查、计划生育技术等等这些常用的操作技术。给导师制定了一整套带教计划,由教学秘书配合实施,每一组实习生结束本科实习时,由教学秘书考核实习学生,对一些没完成带教计划的部分,反应给带教老师,使带教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多媒体讲授理论课

为提高教学能力,医院给每个教研室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及部分模型。我科自2011年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科室特点,自行制作妇产科专业的ppt课件,并每年对课件进行补充和修改。利用数码相机将典型的病例照片收集起来,加入到ppt课件中,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为了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保证他们的隐私权,医院配备了一些仿真的人体和器官模型,供学生反复练习基本操作和检查。例:进行妇科的双合诊、三合诊的人体模型,产科的内外骨盆检查的器官模型及产程进展过程中宫颈、胎头变化模型等都可以在实训室反复操作。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妇产科实习仍要有重点疾病。对重点疾病要让学生多看病人,写病历,参加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等,力求给实习生树立重点。不能把大量的教材内容复制到课件中,讲课以分析病例为主,增加互动。不要讲解过多的理论,信息量过大,学生不容易跟上,理解不透彻。

3、注重病例收集和病例讨论

妇产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当他们进入临床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临床实践衔接。参加工作后,就没有机会参加妇产科的临床实践,所以每一位实习生应重视和珍惜妇产科的实习机会。为此,主要采用病例分析和病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将妇产科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甚至疑难病例以及一些手术病例,进行病例讨论。让实习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单纯的汇报病例,比如异位妊娠患者,选择有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等,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水平高于正常,B超显示子宫内未见妊娠囊,子宫内膜厚,腹盆腔内积液。通过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情的缓急,结合临床新进展,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期待疗法、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通过教学病例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典型病例就掌握了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同时可以促进实习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资料,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学中恰到好处的举例不仅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防止遗忘,同时也可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上方法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识别急危重病例的能力。

二、讨论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妇产科临床工作也需要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实习好妇产科对将来成为一名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医生有重要意义。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妇产科的病人均为女性,患者身体检查部位均为需要保护的隐私部位,所以患者基本不愿配合教学,给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带来困难。在当前形势下,伴随妇产科临床工作的不断开展,社会进步对医务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水平,逐渐成为临床带教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合,首先通过入科教育让学生重视妇产科的实习,把更多时间用于实践学习,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病人,融入临床,了解参与和病情有关的临床诊疗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会用课本知识帮助临床病人,解决她们的困惑和痛苦,顺利跨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步。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使理论课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也可以补充临床典型病例较少的问题,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导师制教学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也让每一位带教老师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不断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语言艺术。妇产科病人看病涉及隐私,比较敏感,注重语言艺术才能让她们放松、配合,然后进行充分的交流,取得理解和合作,真正达到医疗与教学双赢。当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必要的,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和平时的考核考试成绩,了解他们对妇产科实习的重视程度和建议要求,按照实习学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系统、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

三、总结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4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5

1.1对象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科轮转护生56人,将2011年7月-2012年6月轮转护生28人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大专学历;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轮转护生28人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大专学历。两组均在妇产科轮转4周,选择在妇产科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专科知识、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带教。两组在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方法1.2.1带教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即老师依据自身工作经验指导一对一讲解、示范等灌输式教学。观察组应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具体内容为:(1)老师培训。由护士长和科室总带教对老师进行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关知识培训,将护生培训目标分解细化,拟定每周带教计划。老师实行结对带教,根据计划和临床病例适时进行任务设计。出科时护生能熟悉我科工作职责和不同妊娠合并症的观察要点,掌握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患者对护生执行的护理满意度>90%。(2)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带教实施方法。由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估,因人施教。根据我科制定的护生学习目标,由护生和带教共同讨论实习计划。①任务确定:结合我科临床病种和所上班次确定每周和每一天的带教重点。②任务驱动引入:老师设定真实教学情景,如剖宫产术后如何护理,让生动直观的形象刺激护生联想,唤起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及表象,反思自己学到的剖宫产术后的相关知识。在上述情景下提出总任务和分任务,总任务为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护理,分任务包括术前准备如备皮、饮食指导、心理放松技巧等,术后相关知识(饮食、活动、、疼痛、恶露、母乳喂养、母婴阻断等)的指导、术后每天的康复训练方法、出院指导。③主动学习:老师在任务实施前对先前带教经历和过程进行反思,如何将每一项分任务、每一次锻炼的目的、方法让护生理解学会并施教于患者。提出任务后,老师先引导护生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法,如剖宫产术后易出现产后出血、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可能,让护生思考分析,得出需要怎么观察、处理、指导等。④任务驱动演示:因妇产科专科操作技术高,对新内容或技巧性任务老师事先演示,如:如何听胎心、按摩子宫底、判断宫缩程度、四步触诊、新生儿护理等。对一些简单的任务可以让护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演示,如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有效咳嗽、产后操、新生儿喂养等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⑤巩固与总结:每天下班前护生反思当天工作任务学习情况,老师根据护生完成分任务的效果,对自己的带教过程进行反思,并及时与护生沟通,听取护生对自己带教方式的评价,取长补短,以便总结出更好的带教方式完成任务。每天护生要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未能熟练的任务提出问题作为第2天的学习重点,持续掌握。老师对未能很好掌握的任务与护生一起分析,加强带教、解决问题,每天循环,每周循环,不断总结,最后进行考核。1.2.2评价方法:于轮转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价。(1)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由护士长和总带教出题,闭卷形式、现场提问形式组成,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在妇产科常见操作4项中抽取1项,满分100分,由总带教负责考核。(2)临床实践能力。由总带教指定案例现场进行考核,通过病史评估、身体评估、病情监测、急救处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由护生进行演示,护士长和老师进行评价,满分100分。(3)。满意度调查表由我科自行制定,每周对护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分100%。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均行S-K检验,均为正态分布数据,用(x±s)进行描述。

2结果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实施后护生在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6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96-02

临床路径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品质的方法之一,也是成果管理的工具之一。目前,临床路径在我国大多应用于住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对于妇产科病人的应用尚不多见。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医院妇产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来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也使护理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应当成为广大医疗护理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就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1妇产科临床路径概述

1.1临床护理路径的涵义与意义国外学者认为,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把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其结果就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国内学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由病人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之中,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包括准备、制定路径、实施、监测及评价、改进五个阶段,五个阶段相互连接,可以不断改进。

在临床路径的研究意义方面,临床路径是采用科学的手段、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对于降低妇产科的医疗护理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用路径的方式提高护理工作到位率和健康教育质量,降低护理并发症和缺陷,提高护理核心质量,规范及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及症状护理质量。②用路径方式深化对病人身心、环境的整体护理,体现人本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③提高专科护士素质。④合理安排和指导病人诊疗过程和费用。

1.2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与过程临床路径是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模式,而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抢救程序,该程序针对特定的疾病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和最适当的临床诊疗护理计划。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规范诊疗护理有效手段,我国卫生部于2011初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施行了卫生部的首批8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其具体方法与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院方组织,选定负责医师,由医师、护士、行政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研制小组,进行学习研讨,并做出文献报告。并且,必要时请专家指导。

第二步:选定临床路径执行对象,从病历记录及日常医疗经验中选出基本且重要的医疗项目,以及相关资料如住院日、费用等,结合文献分析,确定基本标准,制定临床路径草案,提供科室讨论。

第三步:召开研讨会,征询专业小组以外的相关医疗科室和非医疗人员的意见,修改临床路径草案。

第四步:举行临床路径说明会,向临床路径实际工作相关科室人员说明临床路径的内容及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修订、完善临床路径并达成共识。

第五步:成立宣讲小组,对相关的一线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记录的方法、变异的处置等。然后开始试行,在试行中收集变异、分析变异,不断改进临床路径。

2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

2.1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近十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加以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病种已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种,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例如:在日本近年来也开展了正常分娩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保证产褥期的护理质量,护理记录简单易行,产妇住院时间缩短等。这种高效先进的管理模式先后在英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一些医疗机构逐渐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纷纷着手对其实施方法、流程设计等进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山东、浙江、四川、湖南和河北等地均先后邀请了wHo顾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学教授吴袁剑云博士就临床路径模式进行讲学,对临床路径的主要内容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随着对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扩大,其应用的范畴也不再仅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一期医疗服务向二、三期医疗服务扩展。

我国科研型护理团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妇产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不同,由于护理工作繁重,护士感到工作紧张,压力及工作量大,给妇产科开展科研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现在的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不强,被动服务现象严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应急能力差,技术不过硬。

2.2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研究在妇产科中实时临床护理路径,使护士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更多地参与影响其护理的相关决定,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疾病尽早康复,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作为质控依据,管理者做出综合分析后,再反馈回临床,使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国外已有报道,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指导妇产科单元的医疗救治工作。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并非由人为主观决定,而是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救治方法,它体现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将“尽早康复”的理念融入了患者护理之中,这一理念恰恰迎合了妇产科患者救治的需求,在时间紧迫性上突出了其重大意义。因此,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救护中的应用尚缺乏有力证据报道,还有待妇产科临床人员进一步研究。

3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中的问题

3.1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不强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用法规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妇产科医务人员更多考虑的是抢救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护理技术操作是否及时到位,往往忽略相关的护理观察记录,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佐证材料,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即使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失误,但由于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疗纠纷中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监护或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而对病人的其他状态甚至隐私无暇顾及,他们谈论病情而不与病人交谈,会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病人本身。

3.2病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患者的个体差异现象是医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准确揭示个体差异,针对个体的特点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由于病人缺乏医学常识,不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过高期望,与医护人员间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差异。同时,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不能根据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不能用患者及家属易懂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谈,因而不能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

3.3对路径制定的成本评价不足近年来,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医疗财政均面临极大的压力。医疗费用有膨胀的现象,但医疗资源有限,因此,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成本耗用的制约与品质的控制、改进。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许多医疗机构纷纷采取临床路径的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与医疗成本的目的,然而,他们对路径制定的成本评价不足,在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后,不能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不能通过评价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后改进后新的路径,使得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遇到阻碍。

4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策研究

4.1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平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医院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改善服务,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同时,妇产科应围绕“以人为本”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更新管理理念,规范护理操作,完善生活护理,增强护士责任感,密切护患关心,为力争做到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信誉上追求真诚可靠。

4.2科学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临床路径的制定,必须是医院主管对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有全盘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先有详细的计划及路径的选择,接着在医院内通过各单位的参与及沟通,成立多元化的组织,定期讨论,共同设定临床路径的目标并拟定教育策略,最后,全力推行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并建立差异纪录及分析的回馈系统。同时,临床护理路径体现的是工作流程的表格化,医嘱信息的菜单化,要实现其在全院范围内的推广,实现治疗、护理及质量监控的全面自动化就必须以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为基础。

4.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过程中,要执行“实施―评价―修改”制度,在实施中收集资料、及时评价、及时进行修改。对路径制定和完成的成本进行评价,虽然临床路径降低了医疗费用,但是临床路径的制定,以及实施进行的病例管理所花费的成本、总的医疗成本是否节省了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价。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但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并没有考虑进成本―效益评价体系,临床路径在妇产科病人的实施是否真正节省了医疗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总结

总之,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是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对于医院而言,要不断优化护理团队,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水平,科学管理改进工作流程,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障妇产科护理安全,及时杜绝和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要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7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总体目标为培养思想品德以及职业道德良好、熟练掌握科学知识以及扎实基础理论、可熟练运用实践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因妇科病特殊性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致使妇产科临床医学教育具有特殊行,所以面临着较大困难。临床妇产科教学质量以及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是妇产科教学的工作者需面对的问题。下文总结了妇产科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设想,期望为临床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妇产科;教学;思考

作者:王斯微(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100)

目前,当代医学检验科学已经成多学科交叉、应用实战强的一种科学[1]。医学检验模式正在由传统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转变,其精准情况、可以快速的把数据信息转化成临床资料,在疾病诊治以及预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对检验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综合学科的全面素质,在新时代有新的高度要求。

1检验专业妇产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妇产科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同外科、儿科以及内科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许多学生认为其以后不会进入到妇产科中工作,尤其是男生认为妇产科只是女生的专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没有,上课时抵触情绪很大,经常迟到和缺习。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不够严肃,还有一些学生甚至缺乏医德,不够尊重患者[2]。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隐私保护是患者的难言之隐,在检查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与束缚,患者几乎都不是特别愿意把生殖器官当做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刻意的去保护自己隐私,持有不配合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进行涉及到生殖器的检查,尤其是在男医生或者男实习生面前。

教师教育理念深受传统的教育模式、机械单调的教育思维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特点、规律、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缺乏了解,机械性套用经验进行教学而未创新。一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仅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方法不够科学,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且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倒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是每年进入到医院实习人数越来越多,增加了患者畏惧心理与抵触情绪,再加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使许多学生实习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无法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心理受到影响,对医生行业产生怀疑。再加上临床医生工作繁杂,在教学上时间就相对减少,所以,就不得不缩减计讲课、讨论病例时数,更没有时间取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淡化了教学工作。

2新时期检验专业的妇产科教学的体系

按照我国高校检验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培养基本理扎实和检验技术过关的检验医师,所以,医学检验专业妇产科的教学体系同其他临床医学授课体系要存在一定的差别[3]。我国目前全日制本科科教材为妇产专业统一编制成,其主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以围绕基础理论,需做出合理的调整,并注重新知识同医学检验的有机结合,包括由大数据检验数据来分析疾病的相关转归和预后,给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与咨询。妇产科学包括产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学三部分,其主要内容涉及到了妇女生理、疾病、防范、治疗等方面,也涵盖了预防保健以及预防疾病诊治。医学检验同生殖医学以及围生医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成为了一个共生整体。所以,针对性教学工作应在课时有条件情况下根据不同内容来设置教学目标、重点以及难点,除了阐明疾病的病理和机制之外,还要充实同检验相关的内容,凸显如何选择检验方法和分析检验数据。

3教学方式的改良

医学教育基础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简单,大都为填鸭式的教学,注重理论而弱实践,限制了学生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妇产科学教学需思考的问题为如何将检验数据玉临床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将医学检验转转化检验医学[4]。妇产科学的教学关键为改变授课模式,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转换成启发式、问题式、反转式以及开放式等学生为中心的方式。也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精品教学,加强病例的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等理论知识。

4实践中促进医学检验同妇产科学的结合

在实践中,可把需讨论的疾病情况问题提前告诉给参学者,让参学者按疾病种类进行设计、检验方法选定、鉴别诊断疾病的判断等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判断预后等。组织学生组成见习小组综合讨论资料,指导学生可以从数据中提炼出疾病的知晓度,对学生对立分析问题能力进行培育,确保学生深度全方位思维技巧,并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在课堂上给出检测镁离子的浓度,让学生对有可能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临床工作的梳理,在使学生深刻认识通过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效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风险控制以及不良反应。与之类似的检验医学同妇产科学知识的结合点还有:异位妊娠与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上皮性卵巢癌与Ca125(糖链抗原125)等[5]。

5小结

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使基础医学同临床医学结合的检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要求检验人员密切结合实际。为实现新常态下检验医师培养的要求,使妇产科学教学的模式应作出合理的改变。但教改是一个长期有效且谨慎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来作出相应的完善,力求探索出一个合理、可行行很高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飞,李志英.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609-611.

[2]张清伟,宋佳玉,王锋等.Cp结合tBL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2016,45(8):1133-1135.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8

关键词:产科护理;专业,护理;教育,医学;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近年社会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高的需求推动了临床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是医学教育最重要的变革[1]。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强,在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同时尤其强调对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强调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作者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交流、思考与总结,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妇产科实践性教学新模式,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设定的培养目标。

1传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者分析与思考发现,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临床发展需要是传统护理院校内妇产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妇产科实践性教学一直从属于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学校和教师在理念和实际教学中均有意或无意地固守实践教学是次要的、其只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从属与补充的想法与做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目前社会与临床发展的需求,更不符合培养现代高素质、临床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1.2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陈旧

基于以上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实践中所实行的仍然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与“学”。培养动手能力强、临床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理念难以得到实践和体现。事实上我国妇产科护理的实训内容和操作方法多年来没有及时更新[3],临床护理技术和方法的实践教学与临床现状脱节严重。

1.3实践技能考评方法不尽完善

传统考评标准中操作步骤所占权重较高,而更能体现综合安排与人际交流能力的操作前评估和护患沟通所占权重过低;在利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能力考核方面一直缺乏有效手段[4]。

1.4实践教学条件受限

妇产科疾病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害羞、焦虑等不配合甚至抗拒情绪,所以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相对难度更大。妇产科护理学实训室是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所用的人体模型仿真程度不高且价格昂贵已难以符合实践教学的需要。

1.5临床见习与实习教学效果欠佳

临床见习与实习是护生成长为一名合格护士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对这一过程的重视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由于传统观念与国人总体素质的影响,我国还很少有患者愿意将自己的隐私部位作为临床教学内容来展示,同时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教学活动还直接涉及女性的婚恋、生育等诸多隐私问题,而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教育的普及,患者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自己在接受医疗服务中所应享有的知情权、隐私权等权利,我国的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规也做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改变,因此,与其他专业相比,妇产科护理学的见习与实习在客观上存在更多的困难和潜在的医患纠纷,这些均为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的正常进行增加了难度。此外,如果临床见习与实习管理不到位、学生实习的专注度不够等也会进一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与效果。此外,我国护理院校近年的招生数量显著增长,而国内适龄考生数量却在逐年下降,以及我国近年的医患关系持续紧张所导致的护理岗位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和职业荣誉感、护士的社会地位相对明显下降等使得优质生源减少且不愿意报考护校。以上这些综合因素使得目前国内各护理学校生源质量下滑和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2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2.1改进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

2.1.1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也显著加大,这些都大大释放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与能力,群众对医护技术与服务水平的要求与期待也越来越高,这导致临床上近年要求护士在具有扎实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际沟通与心理照护的综合能力。这种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护理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上的自我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5]。因此,实施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理念是现代护理人才培养必然要求。

2.1.2统一实践技能考评方法,制订实用型实践性教学计划[6]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医院实际情况由任课教师与外聘专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践课的比例、项目内容并完善考核标准与要求,为妇产科护理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标准。

2.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技能训练及考核

2.2.1多种形式加强技能教学

2.2.1.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特点要求重视临床过程与操作技能。“接产步骤”是妇产科护理学中较难掌握的内容,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先播放正常分娩视频,然后在实训室进行演示,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进行会阴消毒、铺巾、保护会阴等接产要领,再让学生利用模拟人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再重复播放正常分娩视频以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之前的操作缺陷与错误之处。通过这一系列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2.2.1.2病案讨论法。病案讨论法形象、生动、具体,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度,在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时,明确产后出血病因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以下2个病例可以有效地解决好这一教学难题。(1)患者1,28岁,足月临产,因第二产程延长行胎吸助娩,新生儿体质量4000g,胎儿娩出时伴阴道持续大量流血,呈鲜红色,有凝血块。(2)患者2,已婚,25岁,孕40周,双胎头先露,自然娩出,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后20min胎盘娩出,阴道阵阵出血,宫底平脐,子宫时软时硬。请学生分别给出以上患者的主要诊断。软产道损伤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特点通过以上2个具体病例得以形象展示,显然病案讨论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2.2.1.3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的角色扮演法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让学生充当演员或观众的角色,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在积极参与中的学习与体会。在“自然流产”一节的讲授时,由于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学生又很难掌握,在教师的主导下安排即兴表演,孕妇与护士的角色分别由教师和学生来扮演。教师在表演中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先兆流产患者的2个常见心理问题,即胎儿能否保住(本次妊娠能否继续),以及胎儿能否健康(若保胎成功,胎儿是否健康)。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进行心理护理。这一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改善了教学效果。

2.2.1.4在教学中引进课堂辩论[7]。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完成一半后,针对目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这一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设计并布置了“剖宫产对母婴影响”的辩论题,学生可自行选择参与“剖宫产对母婴有利”组和“剖宫产对母婴有害”组。在先前的准备阶段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查找文献资料积极充分地掌握了剖宫产对母婴的可能影响。在学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后两组之间进行初赛,选出两组优胜组进行最后的决赛。辩论赛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强化妇产科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

课堂练习与课后训练相结合及时重复与强化课堂上讲解的各项操作技术,巩固记忆。比如在“会阴擦洗“操作课后,本教研室安排学生在自习课和晚自习时间按组进行相互的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轮流指导和解说。这一教学安排解决了实践课时有限、实践课中学生练习少的问题。一直以来,妇产科护理学考核大纲将妇产科护理学技能考核成绩单列,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不仅可以检验妇产科护理实践性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8]。此外,对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进行强化训练,在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

2.3健全临床实践性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

2.3.1加强临床见习管理

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结合理论课适当安排临床见习也是本教研室一直坚持的一个教学特色。除平时结合理论课适时安排相应的见习之外,在见习的形式与时间安排上本教研室还根据学生的想法与要求不断地进行优化调整,比如近几年来本教研室在暑假安排学生到三甲医院进行至少2周的社会实践。见习过程能让护生尽早接触临床真实环节,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巩固和强化课堂理论知识、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2.3.2加强临床实习管理

临床实习内容和标准及阶段与出科考核的内容与要求的制订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更强调这一过程的可操作性与每个环节的落实到位,比如护生在病房实习中要掌握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产褥期的护理、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沐浴、妇科疾病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填写各种表格及记录单。为达以上目标,具体要求是每位护生分管病床3~5张,每天查房时护生在床边汇报患者基本情况并实施护理体格检查,带教教师则要提问并讲解相关的医护知识并规范护生操作。详细的实习内容制订和严格的实习管理保证了护生在实习阶段临床应用能力的迅速提高,并逐步理解和掌握整体护理的要求和方法[9]。此外,本教研室在人员和机制上持续加强对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估。在班主任参与实习管理的同时,本教研室还设立1名专职实习带教教师,该教师全面负责管理所有实习医院的学生,规定其每天要巡视医院相关病区,及时同带教教师及学生交流沟通,动态了解学生的实习及教师的带教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实习期间写周记,带教教师每周审阅并进行评价。妇产科实习结束时,带教教师要对学生的专科理论、基本技能、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评级。实习期间利用学生每月返校时间组织2次以上的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考核重点是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在实习中后期学校再组织一次由系主任、专职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考查小组,对所有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以进一步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10],迫切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妇产科教学中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现代护理教学的发展。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和教学实践所做出的以上探索、思考与总结逐渐建立的妇产科实践性教学新模式已达到了改进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教研室还将根据社会与临床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这一探索与研究。

作者:成敏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临床教研组

参考文献:

[1]曹允芳,刘峰,逯传风.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23.

[2]张秀英,欧阳云帆.高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9):213.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5-104.

[4]张瑜.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整体护理模式的操作与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7):42.

[5]戎艳鸣,钱星,屠庆,等.护理临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5,32(19):73-76.

[6]冯雅楠,张国琴,姬春.《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农垦医学,2015,37(3):212-213.

[7]潘宏,邓莉,梅志强.辩论教学在提高医学课程教学效果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65-1167.

[8]许昆静.《妇产科护理学》课间实习技能考核方法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0):137-139.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9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pBL教学法;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实践操作

妇产科学科的涉及范围比较大,同时其整体性比较高,所以,为妇产科实习学生选择有效临床教学方式十分关键,进而促使其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具体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教学效果。pBL教学方法将病例用作基础,将解决问题用作教学方式,让实习学生能够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及培养操作能力[1-2]。而且,pBL教学方法依据实际案例,让实习学生研究解决方法,使实习学生作为教学主导,将问题用作基础往临床教学方面予以进一步延伸,有助于改善实习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有助于实习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3-4]。这次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归入数据值统计指标资料,探究妇产科临床教学过程中使用pBL教学方法的实际价值及效果,以期为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纳入本次计算研究数据资料,实习生均为女性实习学生,分组法选择抽签方法,各组入组25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36±2.18)岁;试验组:平均年龄(20.42±2.35)岁。比较各组妇产科实习学生上述数值,数据指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讲授妇产科临床教学知识,并让实习学生参与临床查房,让实习学生练习临床操作技能等。

1.2.2试验组选用pBL教学方法老师明确妇产科临床教学目标,将有关问题列出,对实习学生开展分组,各组搜集文献,明确解决问题的计划,各组依次汇总报告,各组实习学生在一起探讨,对老师给出的案例实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案例的治疗方案制定,老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指导,实习学生还可向老师提问自己存在的疑惑,老师详细解答,最后老师予以总结分析。

1.3评价指标

评定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等计数资料以例(%)予以描述,实行χ2检验,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等计量资料以(x±s)予以表述,实行t检验,数据均录入SpSS23.0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方面考试成绩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得以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p<0.05)。见表1。

2.2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对文献搜集能力满意人数、对问题研究能力满意人数、对授课前预习能力满意人数、对加强沟通能力满意人数、对教学方式及效果满意人数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篇10

关键词:剖宫产择期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剖宫产是指利用手术剖腹并切开子宫壁娩出胎儿,是用于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分娩方式,是产科常见外科手术[1]。近年来,随着麻醉学、输血、输液研究的深入、剖宫产技术的进步、手术缝合材料的进步及预防感染措施的改进,剖宫产在产科广泛应用,成功挽救大量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而高质量的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是剖宫产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促进产妇恢复,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择期进行剖宫产的136例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测正常。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年龄23-34岁,平均(28.2±4.1)岁,孕周35-42周,平均(39.7±1.6)周,初产妇49例,经产妇19例;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6例,中学20例,高中12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11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21例,头盆不称12例,臀位9例,疤痕子宫13例,其他13例;对照组68例,年龄22-35岁,平均(28.5±3.3)岁,孕周36-41周,平均(40.1±1.2)周,初产妇52例,经产妇16例;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8例,中学19例,高中14例,大专8例,本科及以上9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18例,头盆不称13例,臀位11例,疤痕子宫11例,其他1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文化程度及剖宫产指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随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主要以口头讲解方式为主。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产妇进行护理,首先,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主管医师、作息、陪护、探视及安全制度,并发放孕产知识手册和健康教育路径表,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讲解剖宫产的目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其紧张、恐惧、担心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协助产妇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等各项指标,术前1d向产妇介绍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室环境、手术医师、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配合方法,指导产妇练习缓慢深呼吸及松弛术,并监督产妇术前4h禁饮、6h禁食,术前1晚保证睡眠充足。其次,待产妇术后清醒后,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正确卧位、创口护理及疼痛缓解方法、翻身方法及技巧、所服药物名称、服用方法及剂量、饮食及睡眠指导;帮助新生儿与产妇早接触、早吮吸,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婴儿含接姿势与技巧、哺乳时间及次数、护理方法、促进及保持泌乳的方法、手工挤奶方法及新生儿护理方法等,并宣传纯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再次,出院前,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产褥期护理、饮食、活动、休息及婴儿护理注意事项,并叮嘱其按时为婴儿预防接种,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做好产后健康检查、随访及计划生育指导。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和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各阶段的健康知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评分分别为(18.7±5.1)h、(4.8±0.4)d、(2831.6±151.3)元、(27.6±1.3)分,对照组分别为(27.4±8.9)h、(7.3±0.5)d、(3746.2±138.1)元、(24.2±1.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5%,对照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及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保健知识,自愿保持有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健康教育路径借鉴临床路径,以手术时间为横轴,以术前指导、检查、护理、用药、锻炼及出院计划为纵轴,制定全面、连续、系统、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计划[3]。

产妇大多为初孕者且存在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疤痕子宫等不利因素,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怀疑手术的安全性,担心自身及婴儿的安全,术前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手术的实施,及时的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向产妇讲解手术情况,消除其不良情绪,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4]。术前、术后对产妇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卧位、翻身方法及技巧、切口护理方法,减轻产妇术后疼痛,预防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促进产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自身及婴儿的好处,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婴儿,掌握合适的哺乳时间、哺乳次数及哺乳量,教授护理方法,提高泌乳量;建议产妇与婴儿同室,讲解婴儿护理方法,保持同睡同起,方便喂养,同时保证产妇睡眠质量,帮助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高产妇营养,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及乳汁的分泌[5]。协助产妇及其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嘱咐其按时为患儿接种疫苗,并进行计划生育指导,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本文对择期剖宫产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产妇满意度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择期剖宫产护理质量,促进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雷云.对择期剖宫产孕产妇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594-595.

[2]臧亚芹.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31-232.

[3]戴红芳,施京华,苏强.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护理质量中的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