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信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5:31

市场调查信息篇1

[关键词]读者调查表;科技期刊;市场信息

近年随着科技期刊数量的增加和多种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为全面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分析读者群基本结构和层次,以扩大《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宣传,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本刊编委会、编辑部于2008年6月开始设计发放了读者调查表,并以统计分析结果作为全面提高本刊工作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讨论读者调查表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1本次调查的对象和主要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临床医生,他们也是本刊主要的读者和作者。通过读者调查表,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和阅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更有利于提高本刊的综合质量。另外,通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调查表的发放和回收也开辟了一条作者和编辑联系的渠道,使单一的建立在“稿件”上的沟通模式有了更多延伸。

2《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调查表内容设计

本调查表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会员的基本信息。这部分内容包括职称、姓名、性别、单位、科室、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信息。第二部分是有奖问答部分,共设6道题,考虑到调查表的发放地点有时是在会场,为便于填写,所以皆为选择题。每道题有4个选项。这些问题主要是围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一些基本情况展开的,分别是关于创刊年份、金牌栏目、已进入的数据库、继续教育学分、投稿方式及杂志社地址。第三部分是关于填写表格的奖励内容,奖品有赠送杂志和光盘。第四部分是参与活动的方式和渠道。

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调查表的发放和回收

我们尽量采取多种渠道进行读者调查表的发放。主要通过随杂志邮寄、网站下载、会场现场发放等形式;回收则是通过信件、电子信箱、传真和会场现场回收等方式进行。实践证明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回收问卷的汇总分析

截至2008年12月1日,共回收有效读者调查表2940份。其中信件收到55份,电子信箱收到39份,传真收到11份。根据调查表设定的项目和文献计量学原则,对反馈信息进行相关性分类并以其量化结果依次排序。现将有关内容归纳如下:

4.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现状

4.1.1读者地区与单位分布

被调查读者2940人,分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人数排在前列的地区为:①辽宁;②北京;③山东;④广东;⑤浙江;⑥四川;⑦黑龙江。其后依次为山西、内蒙古、天津、江西、甘肃、上海、福建、广西、湖南、河南、贵州、宁夏、湖北等地区。这样的结果可能与通过会议集中发放调查表有关。因为我们参与的会议大部分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所以来自北方的调查表较多。在广泛的地区范围内,读者群分布在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中来自县级医疗机构的读者最多(占总数的59.5%),其次是来自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读者(占23.7%),县级以下单位、军队和医疗院校的读者分别占9.2%、5.4%、2.2%。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地域分布广泛,基本覆盖全国并延伸至各层次医疗机构,特别是相对集中在县市级医疗机构,充分体现了本刊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度和临床实用性。

4.1.2读者专业分布与专业技术素质层次

被调查读者中内科专业医生2854人,占被调查读者总数的97.1%。其中从事循环专业者占首位(21.6%),从事呼吸专业者位列其次(占16.7%),此后依次为消化、内分泌、肾内、血液、风湿免疫。让我们欣喜的是,有86份问卷(占2.9%)是来自非内科专业的医生的,包括外科、儿科、妇产科及其他如检验科、体检科等辅助科室的医生。显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成为了这部分非内科专业的医生更新内科知识的渠道之一。按照专业技术职称统计,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读者占13.9%,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占37.9%,初级职称(医师、医士)占48.2%。上述结果说明,本刊读者专业分布较均匀,且覆盖广泛,其中专业素质层次高的读者形成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主流读者的强势结构,由此势必成为本刊不断优化提升的互动力量。

4.2《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在读者中的熟知度

在被调查读者中,有2610人答对了全部6道选择题,占读者总数的88.8%;答对5道问题的有283人,占9.6%;答对4道问题的有35人,占1.2%;答对3道问题以下的仅有12人,仅占总数的0.4%。上述结果表明广大读者对本刊的熟知度较高,从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本刊在广大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

5从读者调查统计结果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宣传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本刊在与读者互动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通过调查,发现回收调查表的数量与本刊的发行量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次回收有效读者调查表2940份,只占本刊发行量的9.8%,说明我们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还不够。除了统计时间和调查表发放限制的客观因素外,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制约读者与本刊互动的因素之一。针对此问题,本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通了网易博客,为读者搭建了又一个与编辑交流沟通的平台。

5.2调查表的内容和层次不够全面

从本次调查表统计分析的实践情况来看,调查表的编制在内容和层次上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如果能够在目前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年龄、学历以及对本刊栏目的评价建议等项目,就会使调查表更具综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6读者调查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6.1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读者调查表统计结果表明,本刊的读者群遍布全国,多数隶属县市级医院。他们专业分布广,专业素质较高,对本刊的熟知度也较高。这为本刊基于读者状况进行相应的期刊定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栏目、策划相应的专业论坛指南、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提供了更具科学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6.2有助于期刊品牌的推广

在发放和回收读者调查表的过程中,由于网站、信件、电子信箱、传真和会议现场等多渠道的应用,使本刊与读者作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交流互动更加通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读者对本刊的关注度与认知度也随之提高。这正是本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在科技期刊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期刊品牌的有效推广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日后工作的开展产生推动作用。

6.3制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调查表的整理,不仅是发现问题和总结成绩的依据,也是提升、凝练特色的依据,更是制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读者、研究市场,把握读者信息投资取向,以巩固本刊发行地位。在不断地总结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本刊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桂香.论学术期刊竞争优势的创建[J].编辑之友,2007(1):64-67.

市场调查信息篇2

北京西单广场。西单是北京市和王府井齐名的商业中心,西单科技广场位于著名的西单商场对面,主要销售手机产品。2002年2月28日,利用给自己买手机的机会,我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天的市场调查。

西单科技广场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楼中分别属于不同业主的租赁柜台加起来大约可以上百,消费者整天络绎不绝。而且不时有销售商搭起舞台大搞品牌促销,销售小姐身着工作服热情的接待着柜台前成堆的客户:整个市场非常繁荣。几乎所有柜台里陈列的都是现时市场上主打品牌的主打款式,柜台之间大同小异。据我了解,这些柜台的租赁是市场化运作的,在租金一定的条件下,业主可以基本上自由的进入和退出。因为市场管理严格,经常有相关部门组织的产品抽查,所以市场秩序较好,柜台中销售的手机都有良好的信誉保证,可以肯定都是正品行货。所以,对于这个市场,可以得出如下的初步结论:

1、有足够多的买者和卖者;

2、交易同质产品;

3、进入和退出自由。

但是我在购买手机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奇怪的事实:标价不是实价,柜台里标示的价格和实际成交价格相差甚大;而且讨价还价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很多销售商都表示标价不可让步或者只有区区20元的让利;但是与此相对比的是极少数的销售员一开始就报出远低于标价的实价,而且前提是她的手机和其他手机完全同质;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市场上存在一个复印的表格,销售员们人手一张而且坚决不愿意借我一阅,上面大约是给每款手机标了一个价格,销售员往往在讨价还价中会掏出来瞟上一眼,然后就可以很快决定在价格上是让步还是坚守。

在这个看似很公平透明、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为什么销售商会无视高需求弹性的作用标出高价?为什么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销售员会在价格上如此强硬而另外一些却严格贯彻“薄利多销”策略?那个神秘的不可示人的复印件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

二、Ⅰ

我的调查以我感兴趣的三星n188手机为载体进行,统一标价2280元,“复印件”上标价2100元,一些店员坚持说最低2260元、2200或者2280送价值60元赠品,直到有一个店员直接向我报出了2100元(不含赠品)的价格。然后不管我怎么努力,也不能找到更低的价格,在肯定是正规行货之后,我买到了我的手机。

首先分析“逛街的学”。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消费者“价格搜寻”的行动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停止,假设购买目标十分确定,在购买手机的例子中,边际收益是进一步发现更低价格而节约购机成本的可能,而边际成本则是这个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根据经验,不同报价的销售商数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这个过程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而由于消费者的体力和可用来逛街的闲暇时间有限,所以边际成本递增。消费者只需要最小化预期最低价格加上总搜寻成本就可确定最优策略。

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信息越公开透明,那么价格搜寻的过程会越短,最后的均衡价格也会越低。极端的例子是给出一个所有销售商的最低可接受价的列表,这样消费者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找出最优采购方案;而如果每个销售商的最低可接受价都被严格保密,砍价过程艰难漫长,那么很可能消费者最后会不得不在筋疲力尽之后接受一个偏高的价格。

我的购机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之前逛其他商场时,发现价格更具刚性,大商场更是一分不少,在西单科技广场里我逛了好大几个圈,和很多个销售商进行艰难的砍价,最后才找到了2100元的报价。我自己觉得这些时间精力对于我来说价值已经超过了180元,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手机消费者,这显然不是理性行为。进一步考虑到手机的主要消费群体属于中高收入阶层,时间成本就更应该着重考虑。

从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西单科技广场上的价格信息严重的不对称,标价只是一个出于各种目的而打在外面的幌子。在这种高度信息不充分的环境中,消费者搜寻价格的过程会普遍在一个高价位上结束,而不是像我一样,非理智的如同完成作业一样认真的深究那缥缈的“最低价格”。

所以在这里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信息不充分阻碍了消费者的采购行为,抬高了成交价格,造成市场失灵。

三、分析Ⅱ

按照新古典的说法,如果市场弹性较大的话,销售者是应该倾向于降价,采取薄利多销策略。从现象上看,一个众多销售商密集销售同质产品的市场上,需求应该是具有弹性的,我开始也这样假定,然后得出营销小姐不理性的结论。但是如果更深入的考察这个问题,会发现不能以一个统一的弹性来分析所有消费者,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加总会有一个市场弹性,但是各个不同的消费者也有各自不同的弹性,利用不对称信息区分不同的消费者正是销售商们理性的最大化决策。一方面,销售商首先报出较高的价格,然后和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消费者进行砍价,由于消费者采购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和价格成本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最后销售商很可能达到以歧视性价格成交的目的,即:以较高价格向时间成本高的高收入人士和信息严重缺乏的新使用者销售手机,同时被迫以较低价格向时间成本低廉和有大量闲置时间来逛街砍价的消费者以及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的“老”使用者销售手机。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只能了解到很少的关于手机真实成本的信息,所以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对销售商施加的竞争压力不太大,以至于这种“能拐就拐,能诓就诓”的策略得以实施并且相比在“薄利多销”策略下的情形,销售商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甚至可以怀疑手机销售商们利用了自己在信息上的优势地位在企图建立销售同盟,对每款手机约定一个较高的可接受价格,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每个销售员人手一份的复印价格单以及她们最后对三星n188都报出同样的最低价(2100元)的事实为这种猜测提供了支持。这里有一个前提很重要:手机市场的发育并不成熟,手机作为一项准奢侈消费品正处于推广期,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成本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而各种传递类似信息的渠道还有待建立完善。在后面我会分析当这个前提发生变化时市场随之发生的变化。

为了证实这种猜想,在买完手机之后我到了西单科技广场的二楼一个我比较熟悉的柜台前和营销小姐聊天。我告诉了她我最后的选择,然后再问她:

“如果知道楼下的营销员向我报价2100元并表示决不再降,你还有没有办法让我不买她的买你的?”

她仔细想了想,神秘的笑着对我说:

“我给你2080的价格。”

这个时候,我和她之间没有了信息不对称的隔阂,更低的价格就开始浮出水面。然后我继续我循循善诱的问话:

“那么为什么你要在自己柜台的三星n188上标出2280元的价格而且很难对我让步呢?当你们全部都这样做的时候,岂不是都在齐心协力的帮助一楼的那个直接向我报价2100元的营销员扩大销售额吗?”

她很惊讶的回答:

“那是标价呀!实际的价格大家可以谈嘛。”(典型的“拐子加筐”策略。)

然后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她解释了一下交易成本和需求弹性的力量,建议她一开始就向每一个她面对的消费者报出单子上的和约价格,就像楼下那个成功的向我和其他许多人以和约价格卖出手机的销售员一样。她应该听明白了我的话,但是她将信将疑的看着我神秘的笑了笑,不置可否。

我想虽然文化素质也许不会很高,但这个以推销手机为职业的同龄人是理性的,因为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还不是很了解手机市场的行情,她们没有必要那么快就放弃新产品初始阶段的高利润去追求薄利多销。

但是怎么解释一楼那位最后卖给我手机的销售员的“反常”行为?为什么她和其他少数柜台就偏偏采用薄利多销策略?可以肯定,这种差异不是由于进货成本造成的。因为只要是正品三星手机,都是由韩国三星总厂独家生产,并且华北地区的所有三星手机都由一家名叫“宝利丰”的公司独家向零售商供货,所以西单科技广场里的零售商们的货源都是相同的,即使不同的订单在价格上有些须差别,但是不会太大。考察过程中我发现那家叫“通万宝”的柜台位于一楼的大门旁边,可以看出这里是个“风水宝地”,而且从柜台面积、装修及营销人员人数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规模相对比较大的经销商。这正是销售策略差异的根源所在: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经销商,因为规模的原因,单独一台手机的固定成本会比较小,进而使她们销售的手机实际成本较低,所以可以通过扩大销售量来实现最大利润。另外因为这个柜台的销售总额较大,所以销售商可以不用刻意追求每台手机的超额利润,而代之以扩大市场份额薄利多销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显然是更成熟的,更具有市场适应能力的营销策略。这是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普通销售商(比如二楼和我聊天的那位)所做不到的。

所以这一部分的结论是:

绝大部分销售商理性的利用了信息不充分的现状,实行歧视价格,她们中间甚至有建立并维持价格同盟的嫌疑。但是少数的优势柜台开始利用规模优势推行成熟的薄利多销的扩张策略。四、一个例外

在我所接触到的销售商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外。在有手机之前我有一个呼机,在我买了手机之后不久,有个北太平庄的手机销售商通过我的寻呼服务商向呼机用户发送手机报价,我惊奇的发现其中三星n188的报价恰好是2080。这个手机商的信誉、质量和价格都在京城小有名气,想来应该不屑于用水货手机来谋求蝇头小利,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开始报价就低于2100元的销售商。他为什么采取这种策略?答案并不复杂:如果他也报价2280,我能有兴趣从北大专程坐1个小时的公车去北太平庄和他讨价还价吗?显然不会。所以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上,面对不确定性较大的消费者(散布于北京市各个角落的呼机用户也即潜在的手机消费者),他只能用相比其他销售商更低的价格来争取客户,而很难期望在讨价还价中得到超额利润。可见,当消费者的选择增加,销售商的市场权力下降,手机报价也会随之下降。也许还有其他销售商采用相同的策略而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市场(包括消费者和销售商双方)当然会对他们的低价策略产生相应的反应,而是这些销售商有没有可能成为最开始的几面多米诺骨牌,从而预示了手机市场下一步的方向?我们下面。

五、第二次考察以及综合分析

半年之后,2002年9月9日,为了继续自己的论文,我又回到西单广场进行了半天的考察,这一次,发现这里的情况已经大异其趣。

繁荣的市场局面基本上没有变化,看上去和半年前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在砍价过程中,首先发现三星n188的标价还是2280,但是最低可接受价降到了1950和2050之间,销售商们一般都在这个区间内停止让步:表示降到底了,要再便宜就免谈;其次是砍价的过程变得简单了,很干脆的几个回合之后销售商们就给出了上述的这个价位然后再也无法使其让步。第三,嫌疑中的同盟价格基本消失,虽然复印件还存在,但是每个销售商在看过那张单子之后报出的最后的一口价不是像以前一样完全相同,互有出入。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解释第一次考察结果的依据在这里依然适用。

西单科技广场上的竞争大致可分为两种:销售同种型号手机的不同柜台之间的竞争和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也许是在同一柜台内的)竞争。后者必然导致一种手机型号的价格在市场上保持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成交价从2100元降到了半年后的1950-2050元,这是整个手机市场的大势所然。第二个变化则引人深思,理性的销售商们改变了报价策略,放弃了原有的坚守策略,要让他们做出让步不再那么困难,消费者可以比较快的探知对方的底线。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我觉得这是消费者整体成熟和销售商市场权力下降的表现,也反映出半年内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改善。与上次不同,这一次去到那里,好多销售商在和我聊天的时候都开始抱怨,说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一台手机只能赚20-30元,能有超过40元的利润就很好了。由上文分析,信息不对称前提下消费者和销售商双方的理性选择导致市场失灵,成交价格偏高。半年过后,市场内生的量变在慢慢改变这种格局:例如有更多的消费者是第二次购机因而有了经验;或者随着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可以从各种媒体如报纸、网页等,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处更多的了解到市场行情;或者因为市场上存在不对称信息,而消费者为了在购买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愿意付出一定的价格购买这些信息,而且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市场规模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工,所以像“手机大本营”网站这样专门搜集和出卖手机市场信息的中介会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还有报纸电视上专门的手机导购栏目,等等;另外在少数优势销售商低价销售的基础上,其他销售商被迫降价或者退出竞争,进而一轮一轮的降价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价格开始一轮一轮的下压,虽然这个过程是一个放慢镜头的过程。同时如果有猜测中的价格同盟存在的话,在市场的长期力量作用下也必将土崩瓦解,各家的报价都真实反映自己的成本和销售策略。这是市场内部缓慢的、内生的、隐蔽而又不可逆转的变化,只要是在市场下,市场都会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这样缓慢的发育,也许总量不一定发生大的变化,但结构会更加合理、成熟、稳定,使得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例如没有不合理的超额利润),同时在等边际法则下逐渐使消费者和销售商同时达到局部均衡。

所以整个考察的结论是:西单科技广场上价格信息不充分导致市场失灵,消费者搜寻价格的交易成本和销售商优势地位下的理性策略导致信息不对称。而市场内生的变化会逐渐改变这些因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局部均衡。

六、思考

作为一项针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调查,让我想起阿克洛夫在70年代的卓越贡献:对旧车市场的。首先,这两个案例之间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不同。阿克洛夫在他的论文中预言像那样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昂的旧车市场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但是不管是从本文理论上的推导,还是从现实的经验的角度看,我想都不会有人相信手机市场会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之前消失。为什么呢?亚当斯密在他的巨著《国富论》开始的第一章精辟的论述了分工和市场规模的关系,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大小;马克思也曾同样精辟的赞扬过利润在为人类谋取福利时摧枯拉朽的驱动力:利润使人蠢蠢欲动,铤而走险,甘于践踏,承担一切甚至包括上绞刑架的危险。二者合一就是本文问题的答案:旧车市场是一个很不成熟的,规模很小的市场,而且它的规模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必然同步扩大,因为旧车是劣等品。同时旧车市场还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市场的奇怪的特性,例如旧车交易一般都是偶然的,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它也没有一个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过程,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品牌和专卖店等专业化化的销售方式。这些特征限制了旧车市场的发展,使得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分工细致,结构成熟的大市场,最终只能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走向衰落,或者被其他更好的交易方式所代替。关键的问题是旧车是一个不同质的市场,而手机市场是同质的,没有质量上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存在于价格的发现,非质量的发现。而手机市场则不然,前面已经分析过,规模和分工再加以利润的推动,市场自己会克服初期的不成熟不完善,逐渐实现资源优化,时隔半年的两次考察截取到了它发展过程中的一小节来放大了而已。

其次,和手机、彩电和农产品市场相比,旧车市场只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畸形儿。所以同生物学家在变异个体研究中做出创新一样,阿克洛夫在这样一个不完善的、独特的市场中找到了市场失灵的经典案例并抽象出有代表性的“逆向选择”理论。但自由市场的理论和精神并没有也不会因为这个发现而黯然失色,因为任何理论家都不可以用从一个因为独特的先天缺陷而永远不可能发育完全和完善的市场中推出的理论来论证市场的一般缺陷,正如上文所论证,一个正常成长和发育的市场可以用自有的市场机制克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而这一过程需要的不是对市场的否定和行政的干预,而是对市场精神和法则的进一步弘扬和对自由市场的充分信任与支持。

第三,自古典经济学以降,理性经济人假定一直是理论经济学的奠基石,但又不断的受到挑战。在考察和分析的初期,我也曾怀疑过销售员们先报高价然后再砍价是目光短浅因小失大的非理性策略,但随着实地考察和思考的深入,发现那些虽然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几乎不懂什么经济理论教条的销售员其实在实践着一套有着高度理性的销售策略。就好像不能因为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就否定鸟儿会飞一样,她们的行为是否理性不以她们是否理解经济理论为前提。如果说达到这种理性是一个目的地的话,我和她们最后都抵达了,但是路径却大不相同:我的判断主要来自书本上的教条加之以观察和推理,而她们的正确决策来自于每天日常工作的熟练以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环境选择。另外,经济学理论从建立到今天,理性经济人的假定虽然一度受到抨击,但基本上稳居理论的主流;但是当信息经济学逐渐崛起,在求出市场出清解的过程中增添一个独特的新变量“信息”之后,理性经济人假定是否同样屹立不倒呢?新的市场因素的出现有无可能使得个体做出理性选择的能力收到削弱呢?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约束下,市场中的个体能否还能和完全信息条件下一样理性?如同本文所分析,一方面销售商利用非对称信息实行价格歧视甚至价格同盟,而消费者在初期没有一定要不惜成本的找出最低价,而遵从价格搜寻理论选择了偏高的价格:双方的行为都与经济学经典理论的预言相符合。信息不对称改变仅仅的是具体的行为决策过程,但理性的基础不会改变,其发挥的作用也不会变。面对上面那些质疑,我想也许我的观察和分析对于理性人的命题来说能算作一个小小的支持。

市场调查信息篇3

明确调研目的,制定有效的调研计划和方案

企业市场调研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内部经营和外部市场环境数据,及时反馈有关营销信息,发现机会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同时也为企业探索、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提供建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这个目的是调研工作总的终极目标,需要的收集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次调研难以完成,在实际行动时要把总目标具体化,分为一个个的调查主题,一个主题只为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问题,在制定方案时,必须明确这个调查主题为什么而做,所要面临和要解决的核心的、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只有这样调查才能有的放矢。明确了调查主题,还要进行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计划和环节设计两方面,调研计划就是对调查工作各个步骤和各环节进行通盘的考虑,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工作程序,调查设计是指对有关环节进行确定,如调查内容、调查表、调查方式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指标计算等细节的确定。调研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是整个调查工作成败的关键。

明确调研内容,建立调研信息系统

市场处于动态变化中,市场调研具有长期性、持续性,企业要做有效的市场调研,应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运营情况和外部环境信息,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调研内容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调研:一是订单数量和客户信息:按产品、按行业、地区、交货期等指标进行归类统计的订货量,客户有关信息等;二是销售报告:按产品类别、分地区、部门、客户、时间段等序列化的实际销售数据,以及与商品销售有关的销售费用、销售利润、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统计、会计数据;三是库存状况:对企业内部产品供应状况做明细统计,了解商品流转情况,为供需平衡分析提供资料;四是资金循环信息,主要是向会计部门收集应收账款到账情况,分析客户信用。外部市场环境的调研:一是行业状况研究:主要研究本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内容,注意本行业及相关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和运用;二是消费者研究:主要了解现有和潜在消费者有哪些,消费者购买力、对产品的需求、消费习惯与态度怎么样;三是竞争对手研究:主要了解行业内主要竞争品牌有哪些,这些品牌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竞争品牌主要经营者的变动及动向等等。企业应设置专门人员对上述调研内容进行整理、归纳,进行信息化,系统化管理。不管是企业内部调研内容还是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平时都是零星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不同的调研人员手里,需要定期地统计、报告,并由专人负责进行分类、整理,作动态跟踪记录,报表数据只有在经过系统化处理才能反映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发现问题;将调研内容信息化系统化,才能便于研究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并将分析结果充分的运用到营销策略的制订和决策当中。

多种调查方法并用

市场调查方法多种多样,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与调查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市场调查方法:1.利用文案调查法尽可能多地收集间接资料。文案调查法成本低,信息源广。以较低的成本从间接渠道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中小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的首选方法。适宜用文案调查法收集的资料有: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有关数据资料,如客户有关信息、销售报告、商品库存状况,企业系统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会计核算和分析资料,以及其他积累资料等;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资料,如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数据、行业状态和竞争者信息等。2.通过业务员定期反馈收集市场资料。业务员与市场接触最密切,对市场状况和动态有较深的了解,中小企业要建立业务员反馈制度,要求业务员定期报告分管区域的行业状况、市场行情、竞争品牌、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习惯等基础信息,对重大信息要及时汇报,并要求业务员加入到市调人员队伍来,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对出现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3.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网上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消费者信息。对于消费者的一些信息,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以获取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如消费者消费水平、购买动机、对产品的满意度等态度性的资料可采用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方法收集,消费者规模、购买行为等资料可用观察法获取。此外还可以运用实验法和委托专业机构等方法进行一些专题的调查研究,如通过小规模的实验来了解新产品的社会需求情况,测定各种经营手段的市场效果;当需要做某项重大决策而本企业的调查力量不够时,可请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来完成。中小企业只有采取多种互辅互补的调查方法,才能以较少的成本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满足企业调研的需要。

市场调查信息篇4

论文摘要:市场调查与预测是现代企业决策者不能缺少的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也是现代企业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市场调查是市场预测的基础,企业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安排生产,减少原材料及其各种资源浪费的情况。市场调查与预测有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网上调查法,德尔菲法等等。现代企业应设立专业的市场调研部门和预测部门,通过这些部门的分析与决策,决策者才能对企业经营进行战略决策。

引言

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对企业的产品开发,价格定位等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家们也越来越倚重于周详的市场调查与可靠的市场预测,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战略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1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是企业按照一定程序,采用一定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市场有关的各种信息的工作过程。其目的在于为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做出经营决策、确定经营目标、判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以保证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适销对路。

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把消费者、客户、公众和营销者通过信息联系起来,这些信息有以下职能:识别、定义市场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优化营销组合并评估其效果。市场调查要确定说明问题所需的信息,设计收集信息的方法,监测和执行数据收集的过程,分析结果,并把调查中的发现和其含义提供给客户。市场调查包括定量调查,定性调查,媒体和广告调查,商户和工业品调查,特殊社会群体调查,民意测验和案面研究。

1.1市场调查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调查作为一门管理学科,产生于现代化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作为一种经商之道和经营手段,它伴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出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市场调查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市场调查形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帕林的专著《销售机会》是市场调研学科的先驱。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使市场调查学科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重点转移,市场商品逐渐丰富,市场调研日益被中国企业所重视,进入了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并逐步结合中国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有相关部门从事市场调查工作,某些大型企业甚至成立有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长期从事各种调查活动。

1.2市场调查的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包括:市场调查的内容可以是涉及到民众的意见、观念、习惯、行为和态度的任何问题,可以是抽象的观念,例如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习惯或行为,例如人们接触媒介的习惯;对商品品牌的喜好;购物的习惯和行为等等。可以是纯学术的问题,也可以是商业性的问题或是其他实用性的问题。

1.3场调查的步骤

a.预备阶段:对市场进行初步分析,具体分两步走。首先,确定市场调查的范围和目的,其次,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的具体目的;调查费用预算;用何种方法调查。

b.正式调查阶段:确定调研目的和内容,确定调研对象和方法,调研的组织工作,进行实地调查。

c.正式调查阶段:将收集到的市场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归纳和整理,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然后对资料进行初步加工,即结果处理——首先,汇总收集市场资料,分析研究市场情况。其次,撰写调研报告,追踪调研结果。

1.4市场调查的三种方法

a.询问法:即调查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向调查者发问或征求意见来搜集所需的市场信息,这种方法一般要对所要了解的问题列出调查表或问卷。该方法在我国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如电视机厂、电冰箱厂等被广泛采用。

该方法的优点是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沟通,信息直接来于被调查者,消除了调查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缺点是当调查者不愿配合时,调查效果较差。

b.观察法:即调查人员到调查现场,直接或间接观察记录被调查者的行为和表情,从而获得有关市场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不单独采用,而是与询问结合起来使用。

该方法的特点是不直接向被调查者发问,在其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其优点是被调查者的意见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收集的信息客观实际,准确性较高;缺点是观察到的只是一些现象,了解不到被调查者内在因素的变化;调查人员的判断会受到其主观因素影响。

c.实验法:即通过实际的、小规模的营销活动来调查关于某一产品等市场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实验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品种、商标、外观、价格等,常做的实验是新产品试销或展销,借此检验用户对新产品的欢迎程度,这种方法优点是方法客观,实感准确性高;缺点是组织费时,费用高,困难大。

2市场预测

市场调查是认识市场取得市场资料和信息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市场预测和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市场调查,而没有市场预测和决策,将难于使制订的策略科学化,执行的行为有效化,也将难以使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轨道。所谓市场预测,就是借助历史统计资料和市场调查,运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供需变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算分析和推断的一种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在取得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式和逻辑方法,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所做的定性的描述或量化的推断。

2.1市场预测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预测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的情况下,市场预测的范围非常狭小,方法十分简单,只要凭经验观察市场行情的变化,辨别商品买卖的快慢就行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范围扩大,行情变化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广泛和紧密,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发展就要运用有关市场的信息资料,判断未来市场的变化情况。否则,不了解市场的动态和变化,企业经营活动就会处于盲目状态,难以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社会再生产就要受到阻碍。电子计算技术迅速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引起市场变化的种种复杂因素及其相互联系,提供了新的条件。

2.2市场预测的步骤

a.确定预测目标:确定预测的对象和目的,并要求具体、准确、清楚,是短期预测还是中、长期预测;是需求预测还是销售预测;是对一种产品或几种产品的社会需求量进行预测,或是预测市场占有率等等。

b.收集分析资料:根据预测目标的要求,对已占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还要调查收集尚未占有而又必需的资料。一般资料来源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公布的以及企业内部积累的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资料,直接调查搜集市场的现实资料。

c.选择预测方法:根据预测目标,市场供求形态和掌握资料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d.分析预测误差,评价预测结果

e.选择预测方案,用于决策计划

2.3市场预测的方法

a.经验意见综合法:也称定性预测方法,它是凭人们在市场活动中,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作出性质和程度的判断、估计和测算。它分为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法和专家意见法。

b.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由美国的兰德公司于1946年首创和使用的。德尔菲法是以匿名的方式,轮番征询专家的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综合法。

3结论:

现代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市场调查与预测。在经营上充分利用市场调查和预测,有助于企业家们在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上得心应手,起到避重就轻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少走弯路。通过市场调查,可以让企业家们掌握市场的变化,更好的安排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市场预测,可以为制订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桂荣.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管理出版社.

[2]郭凤兰.市场调查与预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冰静.朱宪辰.预测原理与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4]郎诵真.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华夏出版社,2001.

[5]张华.市场调查与预测110方法和实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市场调查信息篇5

关键词:批发市场信息化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02-02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中国商贸市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化进程逐步与世界接轨,传统小商品批发业受到了拥有技术、资本、管理优势的外来批发业的冲击。考虑到市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走向必将从传统的贸易市场过渡到以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化网络经营时代[1]。

为了了解河北省传统实体商品批发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商品批发业商家的信息化意识并加快小商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调研小组就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实体商品批发业进行了有关信息化应用的调研。

1调查方法

1.1调查方法与对象

在此次调查中,调研小组重点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具体问题入手,深入基层,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并结合文献法和访谈法,对河北省不同县市如石家庄、保定市、保定白沟镇和邯郸等地的传统实体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研。

1.2资料收集与整理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205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回收后,将其编号做初步审查和分类整理,之后将数据记录、整理成电子版,最终充分运用SpSS6.0软件统计分析了数据特征和相关关系,以此了解河北省传统批发市场总体信息化现状。

2调研结果及分析

2.1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在当今网络科技极具发达的年代,互联网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得到了极大极广泛地应用。在对河北省批发市场的商业店铺调查中,接入互联网的店铺比例达到61%,网络普及率达到了一半以上。除此之外,河北省不同地区的不同批发市场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开始顺势而上,建立起了集中化的专业网上批发交易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采用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新型经销模式,如河北石家庄市建立了以太和电子城为核心的太和网,河北保定的万户通箱包批发电子商城等等,极大地发展了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对商家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0%商家并未使用任何软件,18%的商家会使用专业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14%的店铺内安装有会计软件,而拥有专业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商家不到10%,此外其他软件的比例为13%左右。据调查,这13%的其他软件中,大部分为视频聊天等休闲娱乐软件。不难发现,虽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应用了信息化设备,但是在进行日常办公、处理业务等方面计算机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价值,办公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行业在其经营流程各方面势必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对进货方式的调查方面发现,沿用自行采购方式的商家达到了50%,27.5%可通过与商电话联系等方式由商进行配货,6.25%的商家也采用了网上订货的方式采购商品,25%的商家还拥有其他进货方式;在库存管理方面,超过半数的商家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其比例达到52%,12%的商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方式,16.05%的商家兼有计算机管理和手工管理,但计算机管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完全脱离手工管理。另外,还有将近20%的商家并没有规范定期管理,库存管理的意识和流程并没有形成。

2.2经营者信息行为现状调查

为了解网络在经营中的应用范围和趋势,调研小组对这些已经使用网络的商家的网络使用用途进行了调查,如表1所示:互联网的使用用途83.33%集中在获取经营信息、款项结算和经营网店,16.67%主要作为休闲娱乐使用,其中利用网络经营网店在所有用途中是最为突出,达到了33.33%。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正在融合,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调查统计中,53%的商家已经开始发展电子商务进行网络营销;其余的商家保持了传统的营销模式,采用面对面的实体店销售方式。在这些网店中,65%的网店经营状况为微盈利,15%的商家能够做到不赚不赔,7%的调查者中经营状况为微亏损,10%的店铺经营会出现严重亏损问题,而能够做到盈利丰厚的商店份额仅为8%。由于涉及到盈利状况,多数调查者在调查中会倾向于选择保守型估计,所以关于盈利状况的调查结果是偏低的(图1)。

对网络销售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销售营业额占总营业额比重为0%~20%的店铺大概为70%,22.5%的店铺网络销售营业额占总营业额比重为20%~40%,比重达到40%~60%的店铺为7.5%,而网络营业额能达到总营业额60%的商家为0。不难发现随着两者营业额比重的增大,商家的比例在不断减少,网络销售对店铺经营的贡献是较低的。

传统商品批发业业主在店铺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37%的业主表示缺乏培训、人才不足是最主要的问题,22%的业主认为欠缺详细的信息化规划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存在缺乏政府引导、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进一步探索关于信息化规划的问题,调查人员发现高达55%的业主没有任何信息化规划,35%的业主有大致的规划,有详细规划的业主仅有10%。

3调研结论及对策

3.1调研结论

综合分析来看,河北省实体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且未来势头良好,电子商务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展现出良好的势头[2],一些代表性的批发市场如白沟箱包批发市场甚至在全国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正在形成传统实体有形市场与网络无形市场相互融合的新形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交易成功率[3]。但是总体上河北省传统批发市场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是偏低的、不均衡的,很多商户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尽管一些市场已经建立了网络交易平台,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信息更新速度慢,商品种类少,网站的经营和管理还比较落后[4]。

3.2有关对策

针对批发市场现存的一些问题,结合调研结果分析,调研小组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1)政府要统筹规划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2012年7月16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未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的指导思想,提到了主要目标是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政府应该根据河北省批发市场的特点,引领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信局及具体运营商为市场信息化做好长久和充分的规划。此外,政府要引导商户转变批发市场经营发展模式,加快软硬件基础的建设,引入虚拟市场,实现传统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的完美结合。

(2)市场管理者要建立专业化网上交易平台,发展行业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全面规划和整合行业资源,构筑本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分散的实体经营者组织起来,还可探索建立批发与零售共存的网络直销模式。另外,建立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体系将能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河北省各批发市场可以自行组建几家大型的物流公司,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创造新商机。

(3)经营者要采用现代的信息化经营模式。

经营者应该转变思想和经营理念,积极参加网络营销培训,采用现代化的经销模式将订货宝、库存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应用到实体店经营中,实现订货、库存到销售的信息化控制和管理。同时,商家可以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在积极扩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发展网上交易,使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相结合,扩大自身辐射范围和交易数额。

(4)加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引导信息化发展。

一方面政府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当地经营者的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培训工作,把当地经营者经验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拓展更宽的市场;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企业直接进高校”充分发挥河北省高校优势教育资源,引进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为信息化技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f[1]江文俊.传统型批发市场的信息化之路[DB/oL].[2010-05-24](2014-05-20)http:///link?url=DBUFZma8u4e8mkqShc07Q52_qciZYh6q6xtdmL_wRYbcQtVaXzpB5Umq4o7SLieRwm5w0epp-BXixKqVloDxoY5lwyaeB_fgpq7y7awCpDG.

[2]陆立军,于彬彬.论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转型、提升――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实地调查与问卷分析[J].情报杂志,2009,28(7):33-38.

市场调查信息篇6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是指基于因特网而系统地进行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互联网给了商家无限的创新和发挥空间,使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工作空前在互联网上充满了无限可能。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

引言: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在企业的创办和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方式有了全新的变化。

1.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定义

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是指以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所有与市场有关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市场信息,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作为营销决策的基础。

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是指基于因特网而系统地进行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2.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内容与目的

2.1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内容:市场需求、用户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营销因素、宏观环境、竞争对手特点。

2.2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目的:通过对上述调查内容的整理,分析自身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差异(特定市场的特征。不同地区的销售机会和潜力、探索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分析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顾客群体特征、产品包装特征、产品售价差异),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3.传统市场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方法

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如果调研面较小,则不足以全面掌握市场信息,而调研面较大,则时间周期长,调研费用大;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中,被调查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可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调查问卷,而针对企业的调查,消费者一般也不予以反应和回复。

4.互联网时代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方法

4.1与传统调研方法相比,互联网上市场调研的优势:

4.1.1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发表意见和建议,更表现在消费者对尚处于概念阶段产品的参与,这种参与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且可以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

4.1.2及时性。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一方面调研的信息传递到用户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户向调研者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加快了,这就保证了市场调研的及时性。

4.1.3便捷性和经济性,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研者只要在某站点上其调查问卷,且可以轻松对问卷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而被调查者只要有一网终端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馈其意见。同时,对于反馈的数据,调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因为反馈的数据可以直接形成数据库。

4.2与传统调研方法相比,互联网调研的缺点:

4.2.1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招致黑客及病毒攻击。

4.2.2企业和消费者对网络调研缺乏认识和了解,对市场调研和网络技术的不理解、不信任将直接影响网络调研的实际运用效果。

4.2.3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专业人员匮乏。

4.2.4网络普及率影响数据结果。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条件限制,各地区及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参差不齐,因此造成调研数据的偏差。

4.2.5无限制样本的困扰。由于网络的无限制性,使调研项目极有可能因个别人的多次重复参与导致调研数据的偏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完善,以上种种弊端会逐渐弱化,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

4.3以收集调查问卷为例,对比互联网方式与传统方式下信息收集的特点:

由图中对比可知,尽管互联网方式在亲进度、回答率以及对调查现场的控制等方面表现一般,但它在资源节约、科技性辅助手段、记录管理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的方式。本例仅就调查问卷单一温度进行对比。事实上,互联网进行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可以获得多维立体的信息,而它的积累将使得大量的数据将会在更长远的商业决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特点:

5.1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五大基本特点:经济性、便捷性、时效性、科技性、时间空间限制小。一方面,科技性对使用者的互联网使用技能有了一个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经济性、便捷性、时效性、时间空间限制小这些明显优势使得互联网工具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中。

5.2互联网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工具:

5.2.1利用多种数据收集手段进行市场调查:

(1)Googleadwords关键词工具

(2)Googleadwords点击量估算工具

(3)百度指数

(4)Google趋势

(5)论坛、博客、社会化网络

(6)网站投票调查

5.2.2利用多种搜索工具进行竞争对手调查:

(1)搜索排名结果

(2)对手网站基本情况

(3)访问对手网站

(4)竞价排名广告商数量

(5)竞争对手网站流量情况

5.3举例说明运用互联网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

5.3.1利用常规互联网搜索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

例1:百度指数“减肥”市场调查:

网址是http://.例如搜索“减肥”,结果:

百度指数显示特定关键词的用户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比较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比较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数字,从而确定哪个关键词市场需求更大。如果有百度指数账号,用户所搜索的关键词数据可以储存,并且可以批量查询。没有百度指数账号的用户,也可以在百度网站上进行简单的查询和调查。

们对互联网工具使用的日益熟练,互联网在市场调研中的优越性将极大提升并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由于互联网应用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下,若要在商业环境中长久生存,必须对互联网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方式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并不断学习、应用、创新,这样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新浪企业微博2.0数据中心使用手册企业微博2.0产品介绍文档Copyright,1996-2012Sina

[2]百度指数查询http://

[3]百度搜索引擎

[4]谷歌搜索引擎

[5]王若军,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市场调查信息篇7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分析与研究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营销调研中融入网络化的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网络市场调研的方法有很多,从大体上看来主要分为直接调研法与间接调研法,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途径,虽然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已经太过于陈旧,但是传统调研方法在以往操作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功能。因此在网络化的市场营销调研中,可以借鉴传统市场的调研方法,或者将其作为辅助的工具来进行网络调查,这样做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在网络调研中对样本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主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两种,而随机抽样又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以及整群抽样,非随机抽样包括任意抽样与判断抽样。只要严格按照这些抽样方法来进行网络市场营销调研,就会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及调研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

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搜索法。由于市场调研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强大的搜索功能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例如可以通过谷歌、百度、微软等等,这种搜索引擎的使用也能大大提高调查人员的调查力度,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最大的。第二,实时的跟踪。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虽然搜索引擎很方便,但是有时即使利用搜索引擎也不能搜到全部的信息,并且有的信息可能会有访问方面的权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查看到,这就需要每一个市场调研人员都能及时地更新信息,将这些信息日积月累起来然后再对其进行分类,对以后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三,邮件列表收集法。邮件列表通常是让人们来信息的,人们也可以利用这一方式进行网上的互动与交流,可以说是一款非常好的网络工具,它的简单方便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调研人员根据电子邮箱将用户的信息进行传达,有的公司为了维护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会定期地将一些信息发送给用户,同时对这些信息做出收集与整理。第四,电子问卷调查法。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将用户的调查问卷进行发送,这其实与普通的调查问卷法是相同的,只是在调研的工具上有所不同,调研人员将问卷发到用户的邮箱或者直接发送链接,有了这一方法,可以与调查对象保持一种联系,同时还能时刻对其进行控制,既方便又大大节省了时间。第五,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在网站上引入跟踪软件,然后就可以对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例如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对网站的用户弹出一个调查表,用户可以进行填写,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将不同的用户ip地址进行记录,确保不同的用户不会出现重复的填写操作。

二、网络营销调研方法分类

市场调研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个世纪,同时市场调研在营销系统中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反映出市场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它能够为探索新市场提供帮助,市场调研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市场分析、产品满意度、销售预测等等。可以说,任何的企业产品都不会在市场上永远地销售,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开发出新的产品,而市场营销调研的目的就是找到消费者。作为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接受新产品同时改进新产品,然后设计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相信做到了这几点企业的销售业绩将会再创新高。网络营销调研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消费者要充分地了解网络营销以及企业产品的信息,然后根据相应售后的部门将问题进行反馈,充分研究新产品的特征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官网的调查来搜集消费者的信息。同时,还要将企业经营的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果是比较单一的市场,可以选择密集市场集中营销,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产品的生产,不同的企业对经营的领域也是不同的,有的覆盖面比较广,有的就选择特定的目标进行产品的提供。其次,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竞争的策略、网络营销战略等等,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竞争对手的任何表现都可能反映出企业的最新发展,因此应该根据市场的环境以及社会人口进行相应的研究。其中,对于网络营销调研方法可以按照用户是否参与调研可以分成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两种。直接调研就是根据用户本身参与的调研活动,间接调研就是根据用户等相关资料,例如各种文献、服务工作记录、业务日记、用户登记卡等等。按照调研者组织调查样本的行为可以分成主动调研与被动调研。如果根据采用的网络工具就包括网站问卷发放调研法与网站投放问卷两种,公司的网站上投放问卷的优点主要有准确性、有效性,还要与顾客维护好关系等,主要的缺点包括总体比较小、资料也不够全面。而门户网站上的优点主要包括样本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告作用,缺点就是构成较为复杂,因此很多对公司产品不了解的用户就无法对产品做出评价,所以问卷就变成了无效的问卷,如果利用网络的方式发送邮件就可以保证制作的方便,电子邮件对于图片的发送很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将图片传送给调查者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显示器的适配问题,但也有很多用户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这一方法也面临着产生大量无效问卷的状况。

三、网络营销调研的过程

第一,确定好网络市场调研的提纲。将要调研的对象进行确认,还要充分了解这样的群体有着怎样的爱好,例如,如果是女性就分析她们的调研服装等,至于调研的方式通常是门户网站站点调研、视频调研、QQ调研等等。其次,为什么要开展调研活动,如果在调研的过程中你的调研对象对此产生怀疑与反感该怎么做?这时可以在人们快要下班的时间进行调研效果会十分明显,由于这个时间点人们的心情会相对放松。最后,调研所需的经费问题,如果是网络调研的话通常经费都比较少,但是这样调研的效率有时并不高,所以就需要留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对调研者的奖励,让人们有兴趣并且认真地对待调研这件事,因此在投入经费方面应该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判断。调研方案主要包括内容与方法等多个方面,根据相应的调研方案就能够在调研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建立起很好的关系,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很多可能会产生的问题。第二,确定调研的对象。调研的对象在调研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调研对象这项工作就无法进行,所以明确调研对象然后进行下面的一系列工作,而调研对象的条件一定要符合你的标准,要和你所想了解的信息有关联,这样出来的调查问卷也就更有意义。第三,制定方案。结合之前做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找到合适的调研对象资金投入也都到位,那么就可以选择相应的网络调研工具进行调研,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营销调研工具主要包括微信、视频会议、站点调研以及QQ等方式,在这里调查的结果非常关键,同时对于政府的政策方面比重应该是比较大的。之后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工作,将调查问卷发放给调研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保证问卷回收是否具有有效性,如果是无效的调查问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四,分析信息。将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就要开始进行信息的整理工作,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后进行汇总,然后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结果进行分析,传统的方式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差错这样严重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科技的时代就要用先进的技术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将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在商务决策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将调研的结果进行事后的追踪与调查,确保网络营销调研的准确性与完善性。第五,编写调研报告。调查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要编写调研报告,在写的过程中行文要十分清晰、合理,例如在介绍调研对象的时候可以采用相应的手段以及调研的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相应的语言,很多人的语言都不够规范或者太过于口语化,这样是不可以的,这会让阅读者对调研报告的准确性产生疑问。所以在进行调研报告时最好要加上相应的数据分析,最好还要有图示的部分,这样完善、科学的调研报告更能让人们信任。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及调研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网络市场调研也代替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成为主流方式,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将市场调研工具进行优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最新型、最完善的调研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充分根据调研的实际要求来选择网络调研的方式,让现代网络技术发挥出最好的效果。相信在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我国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瑞环.浅谈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J].管理学家,2012,(1).

[2]张祯.浅析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国有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调整及发展新趋势[D].郑州:中国长城铝业公司,2010.

[3]冯蕾.基于UGC短视频模式下的企业网络市场营销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6,(7).

[4]李燕彬.基于有效统一的网络市场营销和传统市场营销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市场调查信息篇8

一、选题的提出———广泛获取和科学处理各方面相关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纷呈、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否迅速把握和利用大量有用信息,关系甚大,信息是选题策划的基础。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配备各种参考消息,包括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等)和报纸(如《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全国新书目》、《全国在版图书出版周报》、《新华新书目》及某些地方性的预告书目、在版书目等图书目录;工具书(如《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新闻出版机构名录》、《图书出版管理手册》等);图书市场研究报告,如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专门研究我国图书市场行情,连续跟踪和分析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并分析预测其市场景气指数,提供各类畅销书排行情况的调查报告,这将有助于调整选题策划。编辑要经常光顾新华书店、图书城,参观大型书展、书市、图书订货会、博览会等。除此以外,互联网也是搜索信息的重要手段,对编辑选题策划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作为策划选题的编辑,除了要善于收集信息和挖掘信息,还要长于处理信息。首先是善于选择,就是要“去伪存真”、“择优汰劣”、“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从中发现对选题策划具有参考意义的内容;其次,编辑还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类有效信息,在选题策划中,有很多很好的创意就是受来自各方的信息的触动而产生的。编辑不仅要善于获取和鉴别信息,还要善于将有价值的信息用于策划。二、选题的论证———市场和读者调查提出选题以后,并非立即开始运作。只有经过严格的论证,淘汰掉那些平庸的选题,才能获得真正出色的选题。选题论证主要论证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选题的出版价值;二是选题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选题论证不仅是对选题本身的出版价值作出判定,而且是在做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市场的角度来论证选题的价值,选题的论证在于对市场和读者的调查。市场调查又称市场调研、买卖调查、市场研究等,市场调查有两个内容:一是一般性的调查,什么书好卖,读者需要怎样的书;二是对可替代产品的调查与分析。严格的论证与决策不仅需要将主要的竞争产品搜罗起来,还必须对产品、出版社、品牌、营销作深入的比较研究。目前,出版社的调查大致分为两种:一类是专业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如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报告。开卷的报告是基于定量的数据分析,经研究人员撰写而成,它的意义在于为书业引进竞争环境的调查研究。另一类是本社内部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出版社的发行部门也或多或少地承担了调查和反馈的工作。编辑善于做市场调查和读者调查,乐于研究读者阅读的需求。成功的选题策划,往往来自于对图书市场和读者的正确分析。从更深远的角度讲,编辑了解图书市场不仅只是看看眼下市场上有什么好销的书,谁出了什么好销的书,印了几版,印数多少,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好销的书为什么好销,谁来读这些书,现在的销售动态怎样,今后的走向如何,使选题的确定建立在准确、可靠、科学的基础上。三、选题的实现———组织作者、沟通作者选题通过之后,编辑开始组稿,即组织作者、沟通作者。编辑与作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编辑原则应是忠诚于你的作者,激发他们潜在的才华,同时好好善待他们,包括在逆境中支持他们。首先,编辑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根据开卷的调查结果,作者的品牌是读者在选择图书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好的选题,没有好的作者,是难以成为好书的,作者可以说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其次,编辑要有“踏破铁鞋”和一视同仁的精神,尽自己的能力找到最理想、最满意的作者。团结、依靠老作者,支持、培养新作者是作者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老作者知名度高,容易被重视,而在新作者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处女作只有通过编辑的慧眼得到出版的机会,才有可能走上成功的道路。编辑选定作者后,必须要不断注意沟通,让作者在动笔前就对编辑的意图得以领会,从选题意向、总体设想、篇章结构乃至语言表达、读者对象的要求,均应让作者知晓。这样,作者了解和领会了编辑的意图后,将编辑的创造性意图融入到自己的创造性中去。再次,编辑与作者之间应该建立经常的交往和真诚的友谊。作者如果一直相信一个热情、富有理解力和乐于助人的编辑,那是大有益处的。换言之,编辑如果能与一个多产的作者合作,也能从中获得工作的乐趣,提高工作效率,出版更多的好书。

市场调查信息篇9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19-03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农村地区的劣势已经开始扭转,交通、信息等方面开始与城市比肩,而在环境、人居诸多方面又具有先天的优势,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了现实可行性。从广义上理解,如果破除长期以来建立在人们头脑中的“城市”与“农村”的观念障碍,“新农村建设”相对于“经营城市”,实际上是从“经营”人口稠密地区向“经营”人口相对稀疏地区的过渡,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前,全社会日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取决于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消亡”和农民的转业,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按照传统思路,农民的转业和农村的“消亡”需要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和吸纳,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过分城市化后,人口有从城市向人口稀疏地区自发“逃离”的趋势。这一趋势也为我国城市的扩张所证明。因此,“三农”问题中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实现,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已经奠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基础,需要从方便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四个方面考虑,所谓人流,就是打破传统的农村产业格局,多方面吸引类别最广的第三产业人才流动。所谓物流,就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方便快捷的大商品流通通道。所谓财流,就是在农村地区建立广泛的金融市场网络。所谓信息流,就是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使得农村地区实现与城市信息沟通的无差别化。在这一方面,通过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的不断投入,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普遍具备了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基础,所不足的是大量的“软件”投入。

1.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发展和信息流模式

1.1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发展

我们于2002年、2005年分别在庆阳进行了农村信息化调查,200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在农村中已经初步建成电视、广播、电话、传呼设备为主,其他传统传媒为辅的单向或双向信息硬件网。农户依靠这一网络,可以即时接收到大量信息,但由于当时农户的电话普及率还只有12%,传呼机和手机的普及率更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电脑网络则是空白,所以农户即时发送交流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整个信息硬件设施的单向特征明显。在这样的信息网之中,信息流上情下达有余,下情上达不足。

2002年,在3个县调查了250户农户,被调查农户人均年收入1678.55元。被调查的250户中有235户拥有电视,占94%;在拥有电视的农户中,还有99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占有电视农户的42.2%,农户每天平均收看电视时间为3.14小时。有30户农户安装电话,占被调查农户的12%。订阅报纸杂志的有41户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16.4%。250户农户平均每户在信息方面的费用全年支出128元,其中有线电视平均年交费26元,报纸杂志年订阅费18元,电话费年支出平均每户84元。

2005年又在1市2县对400户农户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这次调查中,被调查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98.16元。394户家庭有电视,占98.3%,其中有262户为有线电视,占有电视户数的66.5%。有电视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81小时。订阅报刊的83户,占20.6%。197户家庭安装电话座机,占49.4%。194户拥有手机,占48.4%,16户有电脑,其中可上网3户,占1.9%。400户年户均有线电视费76.71元,订阅报刊费37.79元,电话座机费255.12元,手机费461.69元,电脑上网费50.70元,信息消费支出合计882.01元。四年期间农户的信息消费支出绝对值增长了754元,扩大了6.2倍。

以上数据表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天然就具有爆炸式扩张的趋势,这一趋势即使在农村也不例外。现在庆阳农村已经构成基于村村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话和移动电话、电脑和互联网,以及传统传媒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网络,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信息化网络硬件建设还会进一步加快。

1.2农村的信息流模式

在2002年调查中,农户认为最实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从电视获得,其次是本地市场,再次是本地农技部门和当地干部。在调查中,回答最实用信息从电视获得的有131户,占52.6%,从本地市场获得的有48户,占19.2%,从本地农技部门获得的有19户,占7.6%,从干部传达中获得的有18户,占7.0%,从报纸杂志获得的有13户,占5.2%,从广播电台获得的有10户,占4.0%,亲友口头传播的有8户,占3.4%,从外地市场获得的有1户,占0.4%,其他渠道2户,占0.8%。

在2005年的调查中,农户获得最实用信息的渠道第一是电视,有240户选择,占60%,第二是市场传播,有39户选择,占9.75%,第三是干部传达,有38户选择,占9.5%,第四是本地有关专业部门,有34户选择,占8.5%,第五是报纸杂志,有27户选择,占6.8%,第六是亲友口头传播,有13户选择,占3.4%,第七是其他,有6户选择,占1.6%,第八是电台,有3户选择,占0.8%。

跨度四年,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农村信息流传播的模式主要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通过电视网、广播、报纸、农村干部和农技部门和干部来完成上情下达,在这里电视起到了最突出的作用。

2.信息化在农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在两次调研中,我们对不同信息载体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强度及其作用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是:

2.1不同信息载体在农村社会的地位

2.1.1电视在农村的地位

两次调查的结果,被访者获得最实用信息的渠道在2002年有52.9%的被访问农户回答是电视,在2005年59.9%的被访者回答是电视,电视的开机时间由2002年的平均每天3.1小时上升到3.8小时。这说明了在农村电视是无可争议的传媒霸主。2005年调查结果表明: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有333户,经常收看甘肃电视台的有293户,经常收看外省台的有146户,经常收看本市、县台的有237户,经常收看其他台的有63户。该结果表明,电视媒体的占有率在农村基本上是中央级、省级和本地电视三分天下。

2.1.2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在农村的地位

2002年农村信息化调查数据显示,当时安装固定电话的农户只占到12.0%,拥有手机的农户只占1%。而在2005年的调查中,安装电话的农户达到197户,拥有手机的农户达到194户,分别达到了49.4%和48.4%。在被访者回答最实用信息从哪里来时,有13户回答亲友口头传播,有39户回答市场传播,有37户回答干部传达,有34户回答本地专业部门。这些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得到的,而交流除了面对面之外,一般都是通过电话实现的。电话近年来在农村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这一速度和普及面必将使得当前农村固有的信息流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得以转变为“单向为主,双向为辅”的新模式。而这一新的模式将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深刻变化。

2.1.3传统媒体在农村的地位

在2002年调查中,250户农户中订阅报纸杂志的有41户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16.4%。在2005年400户中订阅报刊的83户,占20.6%。这一数据证明,尽管当前农村信息化日新月异,传统的报纸杂志地位受到挑战,但农户订阅报刊户的比例在稳步增加。这说明随着农村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报刊杂志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媒,在广大农村依然有其发展扩大的天地。

调查发现,报刊订户中被访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2户,占同类别户的70.6%,高中及中专文化有38户,占同类别户的45.2%,初中文化有28户,占同类别户的15%,小学文化有5户,占同类别户的4.8%。从这一组数据看出,文化程度越高,订报比例就越大,并且这一比例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2.2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了解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对农户最关心的信息进行了调研分析。

2.2.12002~2005年农户的信息关注点和关注度变化情况

在2002年调查中,排列了13大类信息需求,被访者就其是否关心进行了多项选择回答。这13大类信息是:国家政策、国内外时事、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其他商品市场行情、劳务市场用工招聘、农业科技、气象、民主与法制、文化娱乐、体育、财经证券、广告、其他信息。调查结果如下表:

在2005年调查中,同样排列了13大类信息需求,被访者就其是否关心进行了多项选择回答。这13大类信息是:国家政策、国内外时事、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其他商品市场行情、劳务市场用工招聘、教育招生培训信息、农业科技知识、天气预报、法律知识、文化娱乐、体育消息、广告、其他信息。回答结果见下表:

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可以发现:由于农户收入的提高,农村信息网的爆炸式发展,农户在信息消费支出方面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户对各类信息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这使得所谓的“农民”在观念上更加趋近于城市的“市民”,城乡差别在缩小。农户对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的关心程度提高了43个百分点,农户对国家政策的关心程度提高了82.7个百分点,农户对其他商品市场行情的关心提高了36.2个百分点,农户对农科知识的关心程度提高了42.8个百分点,农户对法律知识的关心程度提高了47.3个百分点,农户对劳务市场用工招聘的关心程度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农户对教育招生培训信息的关心程度达到了13.1%,即便是天气预报,农户的关心程度也提高了29.6个百分点。

2.2.2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2002~2005年三年间,农民对国家政策和法律知识、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及其他商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知识、用工招聘和教育培训、天气预报等方面的信息关注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变化和进步,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农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农村过去那种偏远封闭的状况,提高了农民阶层信息获取能力,广大农民基本上能够做到“人在家中坐,全知天下事”。特别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民具备了和外界进行双向信息沟通的基础和条件。

②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更加坚实。由于具备了信息双向沟通的平等条件,过去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民已经具备了就地转化为“市民”的一个重要条件,加之近年来通过农村地区交通的改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交流,使得农村从信息流、物流、人流和财流等四个方面夯实了与城镇相互融合的基础。

③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素质。电视这一信息载体在农村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方式,它的信息传播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使农民在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获取了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和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电视受众广泛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农民群体施加影响的高覆盖率,这对于提高农民阶层总体素质、实现向新型农民转变有着深远意义。

④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方面,农民通过获取有关农业科技知识、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增强了农业生产和资金投入的合理性、预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特别是劳务用工信息的获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供了可能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农副产品市场供给的有效性大大增强,农民生产产品的种类和生产意愿更加趋同,农业生产的规模得以扩大;而市场对深加工农副产品的强烈需求,刺激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⑤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使信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传播成为现实,农村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闲逸恬静的田园风光,通过信息通道的传播,对城市人群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大量外来人群的涌入,餐饮娱乐、旅游服务、民俗产品和土特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第三产业在农村得到了迅速发展。

⑥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报等信息的传播,对于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防灾减灾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3.以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搞好新农村建设,一是要抓好物质层面的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二是要抓好精神层面的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两次调查结果表明,信息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村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1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

信息平台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当前农村信息平台建设中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亟须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平台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快进行互联网建设,提高这些地区农村的电脑普及率,使先进的互联网传播触角向农村社会延伸;二是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提高电视传媒这一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信息载体在农村的覆盖率;三是推进农话改造、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电话的普及率。通过加大建设投入,逐步在农村搭建起多种载体并存的高效信息平台。

3.2提高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

信息者应根据有利农村生产、丰富农民生活的原则,根据农民的信息需求,做好信息和传播,特别是要做好农民关注的国家政策和法律知识、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及其它商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知识、用工招聘和教育培训、天气预报和灾害预报等方面的信息,使信息更好地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市场调查信息篇10

房地产市场统计调查,就是以房地产为特定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统计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与预测。由于土地和房屋位置的固定性(不动产),房地产市场统计调查也烙有很深的地域特征。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切入,也习惯依据地域形态,由单个楼盘到区域市场。再由区域市场到宏观环境,然后再从宏观环境回到单个楼盘、区域市场。不断的循环往复,融会贯通,才可真正把握市场的脉搏。

一、市场统计调查的意义

1、狭义的统计调查

狭义的市场统计调查就是指以商品本身的消费者为对象,用科学方法收集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意见、动机等有关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手段。

对于房地产市场,例行而重要的市场调查就是公开的个案现场做调查,并收集资料进行销售及售后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所谓“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是指调查房屋的销售率,购买客户的来源分布、购买时间、规划偏好以及面积偏好等事实资料。

所谓“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以及使用商品的意见”是指调查、了解购房者购买该房屋的原因是居住、还是投资,对该房屋的满意程度如何,包括价格、建材、格局、地点以及环境等的反应资料。

2、广义的市场调查

广义的市场调查,其调查对象,除了消费者,还包括所有一切市场上的营销活动。即以科学的方法收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间的一切与市场营销有关的问题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对于房地产市场,除了进行公开个案市场的调查、研究之外,还包括公司营销手段的具体执行情况,目标市场状况,消费者购买动机、倾向、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分析,以及/!/广告策略在目标市场中的反应和收效如何。

收集并充分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就能够知道公司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就能够随时纠正营销过程中的偏差,保证公司在正常的市场轨道中顺利地运转下去。

二.市场统计调查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

1、前期

这一阶段的统计调查结果主要应用于公司的投资方向决策。此阶段涉及的统计调查方向相对比较宏观,主要有:

(1)宏观经济信息——包括政策法规、房地产经济指数、城市规划、区域人口特征、基础设施等基本状况等。通过对宏观市场信息的分析,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动态。

相关市场信息——包括金融市场、业界动态等与房地产有直接与潜在关系的信息,以推论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

(2)房地产产品统计调查

在售楼盘资料统计——包括本地所有的房地产项目数据库资料,可进行市场供应量、价格、户型特点、装修情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各方面的统计分析。

区域市场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库资料对特定区域市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典型个案,对区域市场特点进行分析。楼盘汇总分析——阶段性对楼盘进行统计分析,追踪市场发展方向。

(3)消费需求趋势统计调查

主要针对消费者对某类房地产的总需求量以及房地产需求的发展趋势研究。主要包括需求动机、购买行为以及需求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这些调查结果将作为开发商把握需求动态的依据,并以此开发出新的产品,并不针对于某一个特定楼盘项目。

2、中期

开发商在购置土地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项目开发。此阶段开发商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具体的项目定位、项目规划与设计、项目的建设、项目的推广与销售。

(1)项目定位统计调查

考虑具体楼盘项目所处的区域,通过对消费者置业消费需求的统计调查,结合周边竞争项目和区位特征的调查,对特定区域内的将建楼盘进行准确的定位。

(2)消费需求统计调查

通过统计调查了解消费者对特定区域楼盘的需求细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与习惯、决策过程、媒体消费习惯,结合其家庭背景资料、置业阶段与用途、家庭的生活形态以及事业发展形态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各细分市场的规模。

(3)竞争楼盘统计调查

了解特定区域内竞争楼盘,尤其是明星楼盘的销售状况、主要卖点、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为特定将建楼盘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4)产品测试统计调查

在项目定位之后,目标消费人群趋于明朗,该阶段的市场统计调查应当侧重于项目细节方面的研究,针对特定将建楼盘,依据设计结果对楼盘的各指标分别进行。具体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社区配套设施与功能需求测试;2、建筑类型与容积率之间的匹配关系;3、房屋格局/面积与各功能区的使用习惯;4、对装修的意见与个性化实施;5、朝向/采光与居室功能之间的关系;6、特定需求的价格定位研究等等。

3、后期

(1)楼盘媒体宣传统计分析

对本地在售项目进行主要媒体的广告投放量统计,可进行楼盘卖点、营销策划活动等市场营销方面的资料收集,可根据资料进行媒体投放及营销方式分析,同时作为竞争研究的有力补充。

(2)销售现场统计调查

主要实现市场推广手段效果的评价研究。在楼盘的预售与公开发售阶段,将会有数量众多的、不同性质的消费者到销售现场关注开发商的产品。通过对现场的了解、意向购房人群的调查、对销售阶段的媒体策略、销售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其中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特定楼盘信息的来源以及最主要的影响渠道;2、看房者所处购房的阶段,以及看房行为与习惯;3、楼盘评价以及与竞争产品对比;4、对销售中心以及人员的评价;5、看房满意度调查等等。

(3)销售监测统计调查

随时对销售现场的潜在消费者,以及来电咨询的消费者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回访,同时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开发商将能准确地掌握客户的反馈信息,销售成功状况、销售周期等重要数据,通过纠正不理想的工作内容,减少客户的流失。

(4)业主满意度统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