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验分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5:29

科研经验分享篇1

关键词: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机制;优化

科技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资源,科技资源公平分享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任务。公共科技平台(包括大型科学仪器、研究和实验基地、科技文献平台、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科技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公共科技平台的公平分享对提高创新效率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的特点

(一)供给机制以行政命令、政府供给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如科普基地、科技馆等基础性科技服务平台以及国家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企业孵化器等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很少有私人愿意投资,因此,这些公共科技平台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它们的供给模式主要是行政命令制。但有些公共科技平台的市场化建设趋势较为明显,例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它的投入特征是政府投入作为引导,引导其他投入主体投资兴建。

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其的供给机制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建立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联合评议机制,由江苏省财政厅、科技厅等联合制定的《江苏省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控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促进该省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其供给机制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

科普基地供给模式主要是以行政命令制为主,以市场经济制、义务责任制为辅,具体表现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科普法》要求各级政府要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工作保障水平。在各级财政安排的科普经费中设立“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大型综合科普活动经费。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倡导捐资赞助科普事业,开辟社会资金供给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经营科普事业。建立科普经费支持制度,对经常性科普工作之外的科普项目,除政府资助部分资金外,鼓励执行机构从企业等其他渠道获取支持。

科技文献的供给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专门出台了《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促进办法》、《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考评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了科技文献的供给机制,设立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分中心运行经费,服务中心工作经费,部分文献数据库的共建经费等。

(二)运行机制以委托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表现为典型的委托制。某些平台基于共同的创新需求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平台,实现整体运行,其管理运行机制则表现为共同联盟制形式。

如科普基地,国家整合投入,科普基地建设完成以后,把其运行管理交给委托单位来管理,但对其开放运行提出具体要求。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要求科普基地有适合常年向公众开放的一定的科普设施、器材和场所等,累计每年不能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的时间不少于每年20天(含法定节假日)。

又如重点实验室,也是以典型的委托制进行运行管理。国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开放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做了规定: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实验室应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并通过开放课题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再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交由依托单位管理运行。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例,该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规定核心分析测试仪器应提供有效工作机时(每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不低于50%的时间用于中心共建单位和社会上有需求的单位的服务,根据仪器工作要求,实行24小时开机和开放服务,保证中心的开放度和仪器设备的共用共享。

(三)考核机制侧重结果、注重激励

目前我国公共科技平台机械的评价激励主要考核、激励为主。

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评估主要对重点实验室五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办法中对实验室的评估属于整体评估,没有特别涉及对开放共享的评估,开放共享仅作为一个评估指标包含在整体评估中。湖南省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运行机制进行评价,评价组建方式和管理体制、独立运行和对外开放机制、专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是否符合工程中心建设标准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共享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数据质量指标、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上服务系统用户手册》建立适合共享服务特点的科学评价机制,从共享服务业绩、仪器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针对各类仪器机组的特点,由管理部门、专家、用户代表共同参与,进行全面评估、科学评价;建立年度评价结果制度,公布评价结果,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接受社会监督。

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分享机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科研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技术创新能力

0引言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高等院校扮演着“创新极”和生力军的重要角色,两者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国政府对产学研联合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我国的实践也表明,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加速了企业技术的创新,增强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产学研”问题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的困惑。我国的现实中就存在一对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所拥有的大量成果得不到转化和运用[1]。

然而,从本质上看,产学研合作是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2],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因此知识共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知识转移、知识共享机制关注甚少。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解决。抛开合作中的经济利益交换等问题,双方的共同发展更主要的依赖于双方持续的知识共享及其由此带来的持续创新。本文探讨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校企双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并推进其实践应用。

1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1关于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

较多的研究者把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归结为企业和大学两类组织的不同目标及文化。Dierdonck[3]指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存在三类障碍:文化障碍、制度障碍、运营障碍。Ditzel[4]认为,作为研究机构的大学追求学术上的成就,大学教员有很强的动机去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企业却希望通过尽可能长期的维持对新技术的专有权以攫取超额利润,双方关注点的差异自然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更多的学者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和障碍角度进行探讨。如,Senker[5]提出学术界与产业界增加密切合作的三大理由:大学在政府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时转向第三方寻求合作;市场快速变化、研发风险增大、企业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取得研发成果变得更加有效;政府支持的研发,往往具有很高的外溢性,而校企合作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双方的利益。

1.2关于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关于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研究。在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相关研究领域中,nonaka的SeCi模型对于其他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nonaka(1995)[6]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即SeCi模型。我国学者张庆普和李志超[7]从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视角建立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框架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障碍因素。关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个人的视角和组织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从组织视角开展的主要研究有,Connelly和Kelloway(2002)[8]对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过度强调集权会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产生负面影响。taylor和wright(2004)[9]的研究也指出组织内部,开放式的领导氛围会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1.3关于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与知识共享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较少。许多学者往往探究信任、知识共享等软性因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网络关系的视角来进行研究。ahja[10]以网络关系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网络关系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的结论。稽登科[11]则认为网络关系从三个方面影响着技术创新的绩效:外部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知识共享合作关系有利提高双方的技术创新绩效;互补的资源与技术会同时提高彼此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各个维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即校企合作双方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则校企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有:

H1:校企合作中,双方知识共享程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H2:双方知识共享广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H3:双方知识共享深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

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所开发的量表均在前人已经比较成熟的量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并通过与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后进一步修正量表。所有的量表均为里克特五级量表。具体情况如下: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量表主要以赵树宽等(2010)[12]和王一飞(2008)[13]等人的量表为主。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划分为: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技术工具与设备和创新投入四个维度,并每个维度下设3-5个题项。

知识共享量表主要在贺玲(2009)[14]等和徐瑞平(2005)[15]基础上形成。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共享广度和知识共享深度两个维度。并且每个维度下设有5个选项。

针对上述开发的量表进行预测试。预测试样本主要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随机发放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的方法,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92份问卷,回收率为76.67%。其中有效问卷为83份,有效回收率为69.17%。结果表明,预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调查统计的要求,故每个题项均可以很好地反映所在维度的特征,可以成为正式量表。

2.2研究对象

本调研问卷主要调研主体主要包括大连地区高校和与高校有过科技创新开发的大型企业。大连地区高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调研企业主要包括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沈阳北重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项目涉及机电、煤炭、冶金等多个项目,共实际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56份,回收率为85.33%。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0.67%。

3假设检验

3.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校企合作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共享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6-0.927之间均满足了0.7的最低标准,表明两个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在检验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后再对正式测试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之后所有题目都相应的负荷到了指定的因子上。既没有不符合到任何一个因子上的题项,也没有跨2个及以上因子的题项。负荷值在0.430-0.983之间,达到统计学的要求,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为了进一步检验数据对问卷结构的拟合情况,我们需要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知,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任意两个之间均成显著的正相关。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与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之间的任意两个维度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3.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试图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和验证知识共享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关之间的相关性。知识共享包含了两个因子,分别是知识共享广度和知识共享的深度。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包含了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技术工具与设备、创新投入四个因子。

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共享的广度与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知识共享深度与研发沟通经验、创新投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第三,知识共享深度和广度与技术工具与设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上述检验,知识共享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1、2、3的正确性。

4结论与启示

4.1企业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企业应强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过程。高校是知识的传播者,企业是知识的应用者和转化者,知识共享的成果只能通过企业才能最终走向市场。第二,企业应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只有那些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不同竞争优势的合作伙伴才有弥补自身不足的可能。第三,企业应实施知识共享奖励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到知识共享中。合作双方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去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

4.2高校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专业领域的优势。高校应将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运用以工代学、工学交替等产学合作教育方法,以探索多样化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二,高校应完善知识共享机制。高校往往承担着知识共享的发起者和提供者的角色,因而建立健全同企业的知识共享机制,有利于保证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高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信任机制,高校应科学的选择合作伙伴。

4.3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

第一,政府应承担起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政府应承担其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中的协调者的角色,协调好校企之间的关系,保证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第二,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依赖于企业领导人和校方的觉悟和明智,而不是依靠政策和机制来推动。第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因为当法律条款的修修补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时,只有与时俱进,结合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恩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54-57.

[2]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1.

[3]DierdonckVR,DebackereK.academicentrepreneurshipatBelgiumuniversity[J].R&Dmanagement,1988(4):77-91.

[4]Ditzel&Roger,G.patentrightsattheuniversity/industryinterface[J].JournaloftheSocietyofResearchadministrators,1988:221-229.

[5]Senker,a.Rationaleforpartnerships,buildingnationalinnovationsystems[J].StiReview,1998(23):23-37.

[6]nonaka,akeuchih.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7]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J].中国软科学,2003(1):88-92.

[8]ConnellyCe,KellowayeK.predictorsofemployees'perceptionsofknowledgesharingcultures[J].Leadership&organizationDevelopmentJournal,2003,24(3):

294-301.

[9]taylorwa,wrightGH.organizationalreadinessforsuccessfulknowledgesharing:Challengesforpublicsectormanagers[J].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Journal,2004,17(2):22-37.

[10]ahujaG.Collaborationnetworks,structuralholes,andinnovation:alongitudinalstud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0,45(3):425-454.

[11]稽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12]赵树宽,王慧军,张晶敏.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2):68-77.

[13]王一飞,肖久灵,汪建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5):77-81.

科研经验分享篇3

关键词:共享 学科基地

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条件下,打破隔阂,在全校范围内乃至跨校重组优化、构建“共享性”学科大基地,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也是社会对大学学科建设模式转变的期望。本文通过对“共享性学科基地”建设的原因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高校学科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一、共享性学科基地含义

一般来说,“学科”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科(subject),另一个是就高校而言的学科(discipline)。前者是指一种科学知识分支,后者是指一种研究分支。[1]不过,当我们立足于大学教育层面谈论“学科”时,“学科”的概念则相当宽泛。例如,当我们评估某校某一学科时,常常包括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设施等。再比如,国家在进行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价以及评选、考核重点学科时,其评价标准几乎都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学科方向和学科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能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馆藏量,等等。可见,学科既包含有“人”的主体要件,也有“信息”和“物”的客体要件。

根据上述对学科的初步认知,我们不妨将“学科”理解为一种融合了人、信息和物三个要件的有机的“资源共同体”,这个“资源共同体”由三种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学术人员、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2]学术人员主要指在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专家群和学术团队(含在校研究生);学术信息主要指科学知识及其载体(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和信息互换平台;学术物质主要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场所、设备、设施、手段等,是学者进行开创性教学、科研工作赖依的物质基础。这种学术物质基础,通常称之为“学科基地”,其构筑的稳固程度将直接影响“资源共同体”中其它两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关系到学者能否充分利用学术信息创造社会价值和科研价值。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学科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能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中一般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均可以称之为“学科基地”。

不过,本文要探讨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基地”,而是特指集共享性、开放性、经济性于一体,在组织结构、地理空间上独具特色,能够为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事教学科研而提供的一种共用共享的特殊“基地”,即“共享性学科基地”。该基地的显著特征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合作与协调,降低教学与科研的经营管理成本,鼓励研究者积极探索,以期提高研究者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并借以取得原创性成果。可见,它不仅仅是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设施、设备、手段等,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人才的汇聚地,是信息集中与交流的中心,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纽带,是科技创新思想得以实践的理想基地。按照这种解释,目前的院、系的公共教学实验中心、交叉学科基地、仪器分析测试中心、部分高校建立的跨校的公共教学实验中心、省部级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放性研究机构均属于“共享性学科基地”的范畴。

二、高校共享性学科基地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共享性学科基地的紧迫性

1.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使得学科基地硬件设施的数量显得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大。以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2005年新生入学后,中国研究生在校数量将突破100万人,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3]本科生的规模增长之快更是有目共睹。连续的大规模扩招已使得学科基地硬件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与学生人数急速增加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扩招之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本来就不充裕,扩招后又很少扩建或新建,新的硬件设施数量更显得不足。由于国家资金有限,许多硬件设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给,使得实验设备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科发展的需求。

2.学科基地物质设施的落后与陈旧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瓶颈”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代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这在客观上对学科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证实理论、培养操作能力、掌握实验技术”的实验教育方式已经落伍,现代实验教学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4]而转变的关键在于基地上的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技术手段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依靠落后的研究设备能做出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然而国内高校的现实情况却是:由于运行机制及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物质技术设备的更新由于经费的限制滞后于科研内容的更新,不同专业实验室之间,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另外,资金使用过于分散,使得一般的研究单位很难有足够的财力购置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研究手段的先进化、现代化,以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必然,教育创新目标无法实现。可见,学科基地硬件设施的陈旧与落后已成为制约教育创新目标实现的“瓶颈”。

(二)构建高校共享性学科基地的必要性

科研经验分享篇4

作者:林伟君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实验设备资源是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辅助工具[3]我院在领导的重视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政策支持下,现有的实验设备达3000多台,拥有一批高端的应用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通过购置、合作开发等方式,现有实验教学软件达52套。实验设备资源日益丰富,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硬件设备的共享我院实验硬件设备的购置以系部为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管理部门如采购中心、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实验教学中心对硬件的采购进行审核管理。在硬件设备采购回来后,由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为了避免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我院采取如下3个方面的措施增强设备的透明度及使用率:(1)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开设跨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使同一套硬件设备服务于更多的系部开设实验课程,有利学科交叉,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2)硬件设备开辟服务于“科研”的渠道,支持实验教师用现有的硬件设备申报实验课题,凡是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实验科研的将优先立项[4]。(3)建立实验设备共享机制,将实验设备信息上网,向学院各系部实验教师开放查询,让实验教师清楚地知道实验设备有哪些、放置何处,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验软件设备的共享实验教学软件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应用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实现业务逻辑的高度仿真,把现实的业务环境有效地搬进了实验室[5]。我院多数实验教学软件是软件公司定制开发或者与软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而成。实验教学软件的共享体现在:(1)开放程序接口及相关开发文档的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往往需要多次修订后才能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由于资金有限,先开发出部分功能的实验模型,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推进,扩展更多功能服务教学,助于实现教学软件的二次开发。(2)鼓励实验教学软件研发向横向学科发展,实现不同专业间的软件对接与共享,如:管理学科的eRp实验教学软件,它包含有人力资源模块、供应链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相应的人力资源专业、工商管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使用同一套eRp实验教学软件,实现不同专业间的实验教学软件的整合和实验数据充分共享。实验课程资源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资源[6]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所有学生毕业前都要完成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跨学科实验等相关项目实验,这也从客观上对实验课程资源的规划、配置和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中心从校情出发,从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出发,合理规划、立足挖潜、实施整合,通过提高实验课程资源的共享来满足全院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我院开出的实验课程从单一实验向多元化实验进行转变,实验课程越来越丰富。

从2009~2010学年度第2学期开课情况看,每学期上实验课学生超过5000人,其中管理学科实验2000多人/学期,开出实验课22门;经济学科1500多人/学期,开出实验课16门,部分实验课程教学情况。建立实验课程资源网上共享平台实验课程的不断丰富,与我院实行的实验课程共享策略是分不开的。为了增强实验课程开设科学性、严谨性及共享性,必须在实验课程平台中建设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实验案例及实验知识库资源。目前,实验课程平台的实验课程达70多门,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1)实验项目资源除来源于我院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外,要从我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非主营业务外包项目、学生的创业项目以及各种学生竞赛项目中去进一步挖掘,这既有利于丰富实验项目的内容、提供实验项目不同层次需求,又充分体现出实验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点。(2)实验案例资源除案例知识内容的选取外,更重要的是案例场景的制作、实现。实验案例的一个重要的共享是案例工具、案例制作的技术共享。(3)实验知识库资源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考核测试的知识库资源。不同专业共享一门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建设往往比理论课程建设要复杂、繁琐得多,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实验课程的需要,打破各学科专业间实验课程的限制,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可以选修其他学科专业的实验课程,实现不同专业共享同一门实验课程,如图3所示。学院教务规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实验课程均可用于实验选修课程,选修实验课程的人数达30人均可开班。银行会计实训、股票交易、eRp电子沙盘等实验课程的每年实验人数均达到600人。实验师资队伍资源共享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师资队伍分经济、管理、法律、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实验教师团队,均由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具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作为带头人。另外,学院还为部分学科实验教学带头人配备了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其中经济学科3人,管理学科6人;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技术人员9人,负责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5人。实验师资资源是实验教学的关键资源,过去单打独斗的人才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人才的合作与共享已成为必然趋势。(1)加强学院6个学科实验教师团队间的合作,共同申报及探讨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验教学项目,实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初步形成金融与数学、金融与法律、金融与管理、管理与文学等多个跨学科实践团队。(2)加强与社会企业的人才合作交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策略,让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到企业、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先进技术、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派遣实验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学习,长期聘请企业一线员工到实验室讲学,使实验教学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3)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软件开发商共同研发实验教学软件及实验教材编写;目前,学院与广州金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实验银行教学系统项目,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实验管理平台项目,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金融eRp实验室项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我院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实施产学研项目。

为使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共享,我们务必强化实验室内部管理和协调能力,增强实验室资源共享意识,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整合实验管理平台、实验课程平台、实验科研平台等实验室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有效地服务于实验教学、实验科研等[7]。增强合作,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意识在实验室资源建设过程中,真正树立起“共享而提高效率”的理念,使有限的资金建设最大、最好的实验室资源。为此,各部门必须加强沟通机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验室的运作离不开后勤、教务、系部等各部门的合作与支持,需要增强部门间的合作沟通机制,这样才能使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顺利、稳定开展。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共享机制的落实(1)建立实验室场地的开放管理制度,大型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完善实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护等规章制度;完善实验人员考核制度,将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设备利用率、实验课程资源建设等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有效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8]。(2)建立共享有偿服务制度。为了使共享良性发展,必须建立共享有偿服务制度,对于超过正常工作量的劳动给予适当的工作量报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深化实验师资队伍的制度改革,打破传统人才观,建立一个以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为主题的实验室师资共享新理念[9]。构建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实验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实现实验场地资源、实验设备资源、优秀实验课程资源、师资人力资源等信息,通过资源整合、更新共享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实现实验资源的信息化管理[10]。

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与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需要政策制度,引导各教学单位间充分重视并且落实资源的高效共享,而且需要各高校间加强合作,建立并且完善各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院实验室资源共享多数限制在学院内部,其规模较小、形式较单一,共享机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我们认为,实验室资源的共享需要借鉴兄弟院校、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空间,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资源共享模式,共同探讨共享效果及共享管理办法,推动我院实验室资源的科学发展。

科研经验分享篇5

关键词:共享经济;科研资产;资产生态圈;“互联网+”;共享体系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是将某一资源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和分享,共享作为一种经济范式基础催生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市场主体以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依托、以社会信任为核心、以商业机制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共有,促进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参与主体协同共赢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一种合作消费方式,将闲置资源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其使用权进行分享的消费方式;共享经济超越消费方式、分配方式的创新,更共建了一种协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其本质是把过剩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等合作平台形式把闲置资源进行抽离、整合、转化和互补利用,实现规模化的经济形态。当前以网络租车、共享单车等代表的共享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等平台,让资源供给方和消费方直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具有规模扩张快、灵活性大、资本效率高和进入门槛低四大优势,较为有效的化解了资源稀缺性、社会可持续性、结构性失衡等矛盾,创造了开放共享的新范式,共享的理念和范式逐步渗透到包括大型科研项目等各个领域、产生来巨大的资源管理变革。在科技创新领域,共享经济的理念对科研创新平台、资产配置路径带来新的路径,对科研基础资产管理带来深刻变革,需要科研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载体主动转型升级,并在配置管理中创新模式、开放共享,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落地的全新路径。

2共享经济对传统科研设备资产管理的解构

2.1解构资产的管理对象

传统的科研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指固定资产的管理,特别是资产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科研设备。在共享经济中,围绕特定目的、可以组合创造价值的全部资源组成了共享生态系统,都可以纳入共享范畴、成为共享资产,包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设备等各类社会资源。这就必然要求未来科研资产管理范畴逐步拓展,将专利、商标、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为代表的无形资产作为未来资产管理的重点;同时,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人才共享共用也是必然趋势、成为一个全新命题,人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才将成为一种高价值的共享资产;信息资产、平台资产、关键技术等也将进入共享平台,纳入共享经济的生态圈,催生共享经济的创新动力。可以预想的未来,万物互联、万物共享,以人才、技术、平台、信息等充分共享和高效配置,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机制所在。

2.2解构资产的配置方式

共享经济调动存量资源参与社会创造价值,未来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科研主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产配置选择,全球各领域的科研设备资产将进入全新配置循环,空前提高资产利用率、扩大资产配置基数;资产的配置方式将从源头进行变革。在开放共享的前提下,依靠单位自身购置科研设备满足科研任务的传统方式将被打破,更多的依靠社会资产、利用市场机制共享使用;低门槛准入促使供需双方对社会的贡献都能够得到实现,从而突破科研实体机构的壁垒,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域的资产可以融入共享平台、集约配置。当共享主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际,专业化、衍生化的共享主体即可形成,为不同需求提供服务。基于如上变革,科研资产的配置将趋向专业化、平台化,未来将出现更多高水平的研发设备共享中心或市场化公司,高精尖设备的配置将成为一项专业化的领域,且使用和利用将是全方位开放的,传统“大而全”的科研单位将面临资产瘦身的选择、众多“小而专”的科研平台将全面出现并且走向成熟服务业的一种范式。

2.3解构资产的绩效水平

共享经济模式让供需双方和第三方达到共赢效果,精准匹配服务的同时实现使用价值,带动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得到放大,可大幅度提高资产绩效水平。一方面,供需双方信息互通,供方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摊薄固定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需方则无需耗费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寻求资源,也同样可以低成本地使用到适合的大型仪器设备完成科学实验。开放共享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逐步建立起庞大的社会资源链接关系,加速社会资源的流动和利用。科研资产、人才资产、信息资产、知识资产、技术资产……全面开放共享和共用,科研资产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绩效水平。

3基于共享经济的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启示

3.1资产生态圈:一种全新的资产管理视角

一个企业要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核心资产、互补资产、资产,三类资产没有明确的分界线、都不可或缺,但对企业的影响因子差异巨大,因此必须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应依据自身战略目标,明确本企业所需核心资产和互补资产,确定重点配置的资产类型,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资产生态圈。对于企业发展来看,核心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设备等核心资产构成了企业生态资源群,能够给企业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形成稳定的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盈利能力以及先进有效的运行机制。核心资产的独特性让外来企业具有一定的资产壁垒,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互补资产是企业成长所需的创新能力相关、生产能力相关的互为补充的资产,可以划分为上游互补资产和下游互补资产,上游互补资产就是能够提升企业上游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相关资产,包括知识资产、金融资产和研发资产等;下游互补资产就是能够提升企业下游市场化创新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相关资产,包括产品试验、测试与检验、营销与分销、客户及供应商关系以及售后服务支持等。资产是非核心、非互补的非关键资产。未来企业必然聚焦核心资产,多渠道配置互补资产,共享使用资产,这种基于资产生态圈的资产差异化配置能力成为企业重要的战力能力。

3.2资产共享:一种基于保护、培养和瘦身的战略选择

共享经济促使科研资产开放共享不可回避,那么如何共享、如何经营,如何在共享中获取最大的红利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体看,严格保护核心资产、培养拓展互补性资产、瘦身共享资产是一个基本原则。严格保护核心资产:核心资产的关键问题在于稀缺性。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资产共享不断扩大,但核心资产的共享将是严格限制和受到保护的,建设核心能力、留住核心人才、研发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配置核心设备等都将上升为企业战略。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必须严格进行核心资产保护,从资产安全的角度对核心资产进行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建立核心资产的保护机制。比如,将人才进行盘点和动态分类,进行核心人才开发和战略管理,对核心知识产权进行版权保护,对核心产品和技术进行产权管理,将核心人才、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设备等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保护制度和激励管理制度,在企业资产生态圈中设置进入、流出和共享的壁垒,进行战略性保护。培养拓展互补性资产:互补性资产的关键问题在于支撑性。在共享经济范式中,互补性资产作为一种支撑性能力,实现共享共用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进行战略培养但不是战略配置。科研试验中,测试技术、计算技术、市场能力、金融产品、辅助性人员、配套性产品与核心人才、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密切相关,但从资产管理角度更多应该通过市场化培养,借助市场能力适度共享、采购专业成熟产品或服务,在企业资产生态圈中进行战略培养,依托市场进行共享和提升,确保产业链的成熟和完整,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瘦身共享资产:资产的关键问题在经济共享。共享经济是市场化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那么共享的最大优势也在于市场化程度高、需求广、利用率高的资产和资源。从科研事业单位来看,当前大多的设备资产、能力技术、平台载体都面临利用率低、共享不足的问题。这些资产大多属于资产、可以依托市场进行配置和持续利用,都可以进行开放共享。比如,通用性的实验室、公共专业科研平台、软硬件载体都应本着协作互助、开放共享的精神,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对外提供有偿服务。

3.3“互联网+”:资产共享的变革动力与载体

互联网对资产共享的变革只是时间、机制和平台载体的问题,如何建立共享平台,关键在于发挥好“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对传统资产配置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产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让共享经济进一步跨越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利用了闲置资产,促进法律上的所有权裂变为支配权和使用权,从而创新资源配置、扩充共享主题、降低投入成本、增强资产绩效……在“互联网+”改造的资产生态圈中,科研资产可以实现最广度、最深度的共享、共用和共赢,但共享也必然遵守分级分层的秩序,也就是“互联网+”资产共享生态圈应该是分级分层的共享平台。当下全国科研资产已经正在形成共享分级,第一级资产共享直接依托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部级的共享服务平台,以服务这些基地所在单位为主、兼具对外服务功能;第二级共享服务平台选择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其优势学科为基础,建立专业性较强、功能比较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如地区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中心等;第三级则是在前两级中心的基础上,选择“少而精”的中心强化建设,形成优势明显、填补国内空白的部级服务中心。参照共享经济的优势和模式,当前科研资产分级共享还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共享的内生动力也不足,还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互联网+”让原本分散的科研资产实现了共享,科研能力得到了初步整合,但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互联网+”的内生动力尚在培育之中。未来,“互联网+”必然对科研资产进行深度整合,催生共享机制创新,形成科研产业对接服务平台,从而有效促进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科研资产与产业发展、创业孵化、技术研究充分对接,信息共享、技术咨询服务、成果转化与推广、新技术研发等多种形式促使科研资产真正创新利用,实现创新要素、资源平台与技术供需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催生科研创新成果、最大范围促进科研产业发展……未来共享发展成熟,在市场机制牵引下,一种基于资产生态圈的“互联网+科研资产”将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1]吴家喜.共享经济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取向[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48(03):1-5.

[2]赵玉茹.共享经济模式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3):343-347.

科研经验分享篇6

强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学校对各学科发展的定位,结合学科发展的特色和需求,在充分整合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的配置规划工作。对于通用性强、开放共享程度高的大型仪器设备,由学校管理部门组织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统一规划和定位,搭建校级的专管共享平台。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各类经费来源统一归到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严格把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入口关。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共建共享模式和设备调研论证体系。

1.1学院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按照传统的观念,谁获得建设经费就由谁支配,各自为政地搭建教学实验平台、学科建设平台和科研实验平台,建立力量分散,资源有限。这样做,部分项目没有后续的经费保障,很难达成预期的建设目标。因此,建立学院间共建共享模式十分必要,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在学院间实现合理搭配,搭建公共平台,共建共享,避免重复购置。这样既能节约建设经费,又能避免使用机时不满而造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还能将有限的建设经费投入到刀刃上,有利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1.2课题组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几乎没有开放共享,但是,其利用率又普遍偏低,存在部分课题组因经费不足而无能力购置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因此,学校应制订政策鼓励并大力推行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课题组,采用课题组间共建共享的组合建设模式,共同出资、专管共享,避免重复购置。这样,既能解决经费不足和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又能节约大量的实验用房和人力投入,同时,通过有偿使用为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提供后续的经费保障,使设备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进入良性循环。

1.3学校与课题组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积极探索出一种学校和课题组共同出资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学校指定专人管理的共建共享模式,鼓励课题组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这类仪器要优先满足课题组科研实验的需要,同时,也无条件地对校内外实行开放共享。由于课题组在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要出资,所以,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充分调动课题组科研人员在做设备建设规划和调研、论证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学校和课题组双赢的共建共享模式。

1.4建立科学的调研论证制度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的调研、论证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其后期的使用效益,调研论证不充分、选型不准确可能会使采购回来的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导致利用率低下,甚至出现闲置和浪费的情况。鉴于此,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调研、论证制度,设立调研、论证专项经费,确保调研、论证落到实处。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预期使用效益、开放共享的可行性、后续经费保障的来源和技术队伍保障等内容作为学校论证的重点,确保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一定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所需要的设备,杜绝因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导致使用效益差或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发生。

2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强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确保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实际所需的设备,是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基础。与此同时,要真正做到开放共享,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激发大型设备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2.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我国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校应配备数量足够、层次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确保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因此,应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队伍建设,在该人群的岗位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和培训安排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确保实验技术队伍具有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实验队伍培训计划”“实验室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实验人员可以评聘正高职称”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技术队伍,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功能开发和升级改造,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和对外服务。同时,鼓励攻读学位,加强校内外同行的交流,以此来提升技术队伍的业务素质。凡是有利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路径,都应积极探索。

2.2完善经费管理和分配制度

日常运行、维护和维修的经费保障是大型仪器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前提。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和维修基金,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收入分配制度是各高校公认的有效手段。设备管理部门应主动思考、积极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实开放基金和维修基金。同时,要合理制订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收入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必须遵从有利于提高设备管理者的积极性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将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维修所需经费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投入机制。

2.3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

以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制订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比如,将效益评价结果纳入管理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与管理单位的绩效奖金挂钩。对于共享率和使用效益高、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制订专项奖励政策。同时,协调、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将效益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者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效益评价差、拒绝共享的管理单位和管理者,视其情况给予批评和警告,甚至可以调整管理者的工作岗位,对设备管理单位征收设备闲置占用费。另外,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换管制度,对于连续两年使用效益差甚至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将其纳入大型仪器设备换管平台,如果有其他教学科研单位需要,学校有权将其调拨给有需求的教学科研单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激发设备管理者和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共享意识和责任感,主动思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效益等问题。

2.4建立自主上机测试制度

建立和完善自主上机测试制度,以危险系数小、设备稳定性高、不易发生故障的大型仪器设备为入口,鼓励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者对责任心强的学生进行培训,当接受培训的学生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具备自主上机测试的能力时,就发放独立操作技能证书,允许其预约后自主上机测试,也可聘请具备独立操作技能的研究生参与到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对外测试工作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服务时间,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者将从烦琐的重复测试任务中解脱出来,重点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利用、功能开发、新实验和新方法等研究工作。

3“虚”“实”结合

搭建开放共享服务体系是整合散布于学科平台、科研课题组中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手段。但是,盲目地建设校级实体分析测试中心将受到管理意识、设备自身条件、技术人员配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构建完善的共享服务体系,集中整合具备条件、通用性较强、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大型仪器设备,建立院级、校级的实体化分析测试中心。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纳入实体化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虚拟共享服务平台,实行专管共用,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扩大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宣传开拓新的空间,有效地解决了这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等问题。

4结束语

科研经验分享篇7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95―03

深入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大力加强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推进高校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是当前高等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当今社会对具有较高社会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性大学”的观念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共识,而实验教学则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教高[2005]8号文件》提出:要“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一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1 统一规划、资源共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实验室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着科学知识发源地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大学实践教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围绕“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大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核心任务。实验室主要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学科研究平台、课题组研究环境等。实验室的中心任务就是服务创新性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才、物、规矩等资源,使之效益最大化。怎样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呢?从而就出现了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理念。资源共享:建立一个组织机构,采取一套措施,对实验室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满足各种需求,同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包括师资、课程、实验环境、实验技术等所有元素的共享。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学、科研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实验室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验室队伍的建设管理,资源共享效益的提高;

2 平台建设、效益最佳

实验室总体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空间共享,资源共享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借鉴“高等学校仪器设各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的建设与发展理念,进一步开展仪器设备条件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扩大资源共享系统的内涵和覆盖面,建立仪器设备类型更加丰富,教育资源类型更加多样,服务和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共享资源体系平台,扩展共享技术条件建设支持方式,以多种形式进行支持,将资源建设与教育部相关的评价、考核相结合。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开展优质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等工作,促进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进一步推进资源共享系统的主平台与各个实验室平台相结合,形成分层次架构的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网络,使资源管理、服务工作与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保持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作为平台建设的重点,从信息技术、硬件检测技术、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推动高校建立自己的仪器设备开放服务共享平台体系。

进一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的整合建设,研究完善共享技术和管理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验室进行整合、建设基础实验室,共享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进行自主学习的综合性的实验、实践大环境:推动实验室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科的层面上整合、建设开展专业实验室,形成有利于综合开展专业教学(专业实践),有利于学生科研探索的整体环境。鼓励系部、实验室进行教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开设内容新颖、受益面广的实验、实践类课程;提高管理效益,扩大实验教学的受益面;完善实验室评估体系,以评促建。

实验室整合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和实践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展示性和规范化的教学平台:便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便于各课程实验内容和教学训练的沟通和协调;资源共享,避免各实验室同类设备的重复配置:有利于实验室队伍整合,资源整合,规范统一,便于管理、调动和协调。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实现高校装备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由过去主要依赖投资购置设备满足教学、科研发展需要,随着条件的改善,逐步要转变到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与购置设备并举的方式发展,有利于建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 实验教学改革

1 基础与创新并重

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性的教学,更是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形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关键是做到基础与创新并重。强化基础课程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只有基础课程知识牢固,才能进行综合课程、交叉课程的建设,甚至设计研究性课程建设,从而达到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是深化创新性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具备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格。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博而专的基础准备,还应该具备自主创新的意识。

2 教学与科研并重

作为教师应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大多教师往往把教学和科研分开来对待,认为教学就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很大,但事实证明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转化来建设实验课程、实验内容更加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例如:清华大学2007年在全校设立“实验室创新基金”,每年评审一次。07年共申报81项,评审立项39项,资助39.55万元。这39项就全部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转化成学生的实验教学成果,而且质量和效果非常的高,并编撰成“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论文集”在教学评估工作的推动下,学校组织院系编撰科研成果转化论文集,总结成果,推动这方面的工作的持续开展,支持开展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技术,开发实验教学项目与仪器设备,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3 教学模式、方法多样化

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例:如下图

树立以学生培养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体系,既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又要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六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实验内容与科研相结合,实验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所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学生通过书本上的理论东西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够得到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就是我们每一门实践课程的开设紧紧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来展开,即做到具体实践研究又有源可循;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各门课程随着建设和发展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积淀下来的经典的专业特色的东西一定要坚持做,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项目,来完善整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实验内容与科研相结合,实验内容分成基础的、专业的和综合设计研究的,这些内容既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也是教师科研的有力支持,教师的科研可以从实验指导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得到启发,同时可以把科研的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最终达到双赢;实验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的设计离不开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师生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所以实验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都需要我们走到社会实践中去探索:多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内容的传授也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也罢,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灵活新颖的方式去实施,才能是我们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更加具有时代的生命力。

三 启示与建议

1 加大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部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的观摩和交流。认为实验室条件建设是一切教学运行、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建设主要包括软、硬环境条件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软环境建设是建设中心任务,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思想理念的建设,重视程度的转变以及方法模式的建设与改革。对于硬件条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发展空间有限制、资源共享有待强化,师资队伍现对较弱等。听了清华大学闻星火教授《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中对资源共享、资源整合深刻系统了进行了阐述,认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

2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构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在加强本科生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加大教学与科研的转化力度,是思想与理念付诸于实践。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效率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借鉴国际iSo质量管理原则与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教育管理中是在2000年,目前,全国已经有200余所大学、中学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引入该体系,在促进学校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3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践教育,是大学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基础、强实践”是许多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视的重要方面。加强实践教育并非仅是加强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而是,要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要打造出整合理论与实践、沟通课内与课外、认知学习与应用、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人的社会性发展有机融合起来的新的培养模式。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和重要实现方式。

科研经验分享篇8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32-02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产品技术研发过程所需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繁杂,大多数的研发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已经不是简单地依托个人或有限的团队力量所能够完成的。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众多交叉学科问题的出现,要求科研团队之间应积极进行知识共享,尤其是高校科研团队,集聚了学科的优势硬件和软件资源,具备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及巨大的自主创新潜力,如能突破知识共享障碍,这对提高科研团队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及生产成本等,是不无裨益的。

一、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内涵

参照国内外文献,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可做如下界定:团队成员在实施具体项目或者开展具体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者进行实验研究、摸索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现有理论知识或者实践经验、技巧,甚至是实验所获取的数据以及实验结论、结果。并以教授、文字、口头、音像等形式记录,与团队及其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探讨、辩论,对他人或者自己提高某方面能力或者解决某具体问题产生积极影响或者帮助的过程。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目在于,通过成员间的互相沟通应用并创新知识,在相同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上的互补,降低本科研团队成员获取知识的时间和成本[1],提高科研团队的研发效率,并保证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效连续性。

二、知识共享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

从团队的组织模式、特点以及性质来看,知识共享是一种知识流通与存续的行为,是不同知识主体与客体间互相发散与吸收、交流与学习并进行创新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学术知识在学习、存储、流动以及交互过程中的增值过程。加强科研团队内以及团队间的知识共享的利处如以下几方面。

1.知识共享有利于团队成员学术创新思维的形成。无论创新思维是由内因还是外因产生的,都离不开知识共享。在知识积累、流通的过程中,受多种思维长期综合交融与持续影响,以及浓郁的学习氛围、创新氛围里,通过不同成员的思想碰撞及不同专业、学科的大量信息刺激下,团队成员将逐渐培养起自身的创新思维。

2.知识共享拓宽团队成员创新的路径。知识共享可以使团队成员突破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拓宽学术创新途径。相同学科、专业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在本学科的知识的延伸与深化。不同专业、学科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促进成员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及考虑问题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3.知识共享催生学术创新的过程。知识共享作用于创新的每个环节,包括课题选择、假设建立、科研设计、实验观察等[2]。通过知R共享,推动科研主题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团队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的知识交互、流动,进而有利于科研主体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催化了科研过程中知识的发酵,促进了知识的升值与再创造。

4.知识共享有利于加强团队建设的连续性。目前高校科研团队中主要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为具体项目实验的实施者。团队成员间或者团队间进行相应的知识交流共享,可以大大减少团队新进成员获取知识、进入角色的周期,大大节约科研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进而有效保证团队建设的连续性,大大提高团队科研的效率。

三、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障碍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程度并不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障碍有来自分享者和被分享者的主观思想障碍,以及其他客观原因形成的障碍。

1.主观原因。获取知识是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因此,部分分享者担心一旦他们与人共享了他们辛苦劳动获取的知识,他们会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甚至会因为共享了知识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故而不愿意与其他成员共享知识。另外,有部分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或者具备某方面特长、优势的团队成员狭隘地认为,与团队成员共享知识不利于保持自己在团队里的优势和地位,因此不愿与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共享,更有甚者为了给自己找工作或跳槽积累资本,而恶意地拒绝与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共享[3]。

而对于被分享者而言,部分被分享者认为面子重于一切,接受别人分享的知识是“嚼别人嚼过的馍”,是一件不光彩、掉面子的事情,因此他们拒绝接受别人共享的知识。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过于自负,他们对别人共享的知识不屑一顾,更别说消化吸收了。还有部分被分享者,是因为自身能力而使得知识共享受阻等。

2.客观原因。首先,是知识共享系统的障碍。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仓库,知识库是知识共享的有力支持和保障。知识库的实用性、完备性、时效性及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知识共享的畅通性。虽然部分高校的科研团队建立起了有效知识库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而不能及时对知识库进行更新、整理与综合,使得共享的知识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其次,是共享平台的障碍。想要知识充分共享并被有效利用,我们不仅要建立起完备的知识库,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大部分是通过例会、讨论会、团队学习以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电子通信进行沟通,而不同团队之间的专用交流沟通平台相对较少。单纯只涉及机械、电子或其他单一学科的创新产品几乎不存在,科研团队要研发出高端、创新的产品就必须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是跨学校来进行,因此团队间的知识共享过程,需要借助一个更高、更大、综合性更强的交流平台。最后是因共享环境造成的障碍。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的环境,主要有政策法律环境、共享网络环境、共享信息环境以及共享文化环境[4]。

四、关于加强知识共享的建议

为有效提高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团组管理者以及团队成员应积极营造知识共享环境,并积极参与知识共享。

作为团队管理者,首先应帮助团队成员树立知识共享意识,并积极营造知识共享氛围与提供知识共享所需要的平台条件,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自己或者周边同事、朋友的各种关系,努力搭建与其他团队或者高校间的知识共享平台。其次,团队管理者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最后,团队管理者需要适时保护本团队的科研成果,避免团队成员因自己成果被剽窃或者过早曝光,尽力维护本团队成员的利益。

作为普通的团队成员,应正确认识知识共享的意义,不吝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应该正确认识并勇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的欠缺,正确对待别人共享的知识,积极接受别人共享的知识并努力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科研主体在进行知识共享以及选择共享知识和实践的时候,应该注意自我科研成果的保护,对共享知识的传播范围、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题进行说明。

五、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愈演愈烈,能否建立高效率的新型团队,已经成为能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作为团队成员的重要资源,它的完整性、及时性直接影响到科研团队的成果。而知识共享则为团队成员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团队成员个性的特殊性,知识共享想要在高校科研团队中有效地得以实施,面临着许多障碍。本文结合目前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障碍,分别从团队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的角度提出有利于加强知识共享的策略。虽然本文讨论不够深入,但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者和团队成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共享在团队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侯志军,王正元,朱誉雅.研究生学术创新中的知识共享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3):57-61.

[3]王丽丽,刘静冉.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与攻略[J].前沿,2007,(12):122-124.

[4]张铁男,陈娟.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0,(07):131-134.

科研经验分享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资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12-02

1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实验资源能否科学、有效共享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有利于改善高校在扩招后因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而导致实验室资源紧缺的状况,进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近几年,国内有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4]。但对实验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进行研究的却很少。本课题将重点探讨地方高等院校实验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合理配置实验资源的对策。

2高等院校实验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实验室重复建设,追求小而全

目前地方高等院校实验室数量较多,实验室分属各个教研室,实验室的设置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相似的专业设置雷同的实验室,购置相同的设备。每一个实验室主观上只考虑局部利益,只为本单位使用方便着想,忽视全局利益;无论在人员还是在设备上都追求小而全,而不考虑是否属于重复购置。这样,不仅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效益,使得有限的资源投入于设备的重复购置上,导致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低下,资源闲置,造成巨大浪费。例如,某学院有多个实验室都需要显微镜,但每个实验室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显微镜,所以在填报购置仪器、设备计划时,每个实验室都报显微镜,但分散到每个实验室时利用率却很低。

2.2共享信息渠道不畅,设备资源信息不完全

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缺乏畅通的共享信息渠道,许多部门和教师不知道学校实验设备资源的分布状况,这就形成了想用设备者不知何处可用、拥有设备者希望提高利用率不知何处有需求的怪现象。例如,某大学填报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时,4个学院同时都各报了1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购置理由是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中需要这种仪器,但这台仪器只能在有限的几个实验项目中应用,且每个学院每学年的使用时间也超不过100小时。

由于实行校、院、室三级管理,相关实验室建设负责人对校内现有设备资源布局及利用率等信息不清楚,同时各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仅仅根据各自的需要提出实验设备购买申请;而作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很难根据不全面的信息作出购买是否合理的判断,出现实验室设备重复添置的现象,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本就紧张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浪费,这在购置大型贵重仪器中尤为明显。

2.3管理体系不健全,实验设备资源使用率不高

各学院除有一名分管副院长外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或人员,导致设备管理、维护和实验教学工作责任不明确,协调能力差。作为实验仪器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维护、运行,一般需要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但由于受人员编制和资金的影响,设备所在部门一般不太愿意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当有其他部门需使用有关设备时,出于担心仪器使用过多造成损坏及相应的工作量无法落实等原因,设备所在部门常找一些借口予以拒绝,因而出现了学校的仪器需求多,却各自为政,使用率低下的现象。

2.4实验室相对封闭,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科技发展的特征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前社会要求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以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目前的大多数实验室,只对本专业、本课程开放,满足不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同时,由于学校条件所限,不可能都要对所需的实验室进行建设,这就需要借助其它的实验室来完成所需的任务,实现资源共享,而相对封闭的实验室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型实验任务的完成,更不可能实现联合攻关。

2.5实验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偏低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均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要务,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师资水平。然而,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样就很难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吸引优秀的实验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之中,造成实验人员数量不足、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偏低等状况。再加之,实验室划分过细,使得实验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学院,缺乏相互间的交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实验人员提高实验水平,也不利于学校对他们进行统筹管理。

3合理配置实验资源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统筹、和谐、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本项目组通过调研、论证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实验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实验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3.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过去,大多数实验室按课程设置,隶属于各个教研室,主要服务于理论课。管理模式基本是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简单、责权明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横向之间缺乏联系,而造成实验室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实验室与实验室间互不协调,相关学科实验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得仪器设备利用率低、闲置率高,教学实验用房利用率低且松紧不一。也就是说,旧实验室体系的弊端制约了资金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了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很难适应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图1)。

近几年,为了解决“校-院-室”三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以创建“双基”合格实验室和省级、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和学校发展规划为指导,本课题组提出并逐步实现了“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撤消教研室所属的实验室,建立了二级学院实验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和协助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在学校成立实验室工作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对设备购置、实验教学、实验室工作评估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制定各种相关的制度、计划和工作规程等文件,使实验室建设经费充分利用,保证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实验室建设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图2)。

3.2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购置设备的计划性

首先,结合学科规划对现有资源按照学科专业进行整合,按照一级学科(或多个学科)和专业组建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三大平台的建制进行实验室整合,改变以往实验室多、小、散的局面。例如,在一所综合大学内有农学类、医学类、理学类的相关专业均开设化学实验课,可建立全校共用的化学基础实验室。其次,从管理的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及设备利用率不高的弊端,针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购置,要求申购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研,从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综合考察,召开论证会,并填写《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最后经校专家组对设备的利用率、性能指标、物质保障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后方可购买。这样,将会杜绝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重复购置,使资源共享落到实处。第三,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成立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将两个及两个以上学院共用的大型精密仪器集中在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对于同一学院,两个实验室以上共用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在院实验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同时,将全校实验室所有实验项目涉及到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把好设备购置计划审核的关口;严格控制常规教学仪器的台套数,一些基础性仪器设备尽可能在实验室内部开放共用,仪器设备尽可能是两用型,做到教学、科研共用;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衔接,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3.3建设资源共享的网络技术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建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网站,开发实验室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教学资源以及实验成绩管理等模块软件,使它们成为实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优质实验室资源的展示平台,以及实验教学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平台。通过网站的枢纽作用,使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实验资源共享的有关政策、实验室资源信息,能够便捷地开展共享信息的、查询以及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预约、确认等工作,并且可以开设网络虚拟实验室、网上答疑和辅导室,实现网上辅导教学和管理,使实验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达到实验资源充分共享的目的。

3.4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实验队伍素质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是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的必要保证。为此,应针对校内实验资源制定实验设备共享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设备对校内外开放,有偿使用;并将资源开放共享、设备利用率等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以制度保证共享机制的落实。同时,不断提高实验队伍素质,创造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进修的机会,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实验室的建设需求,提供人力、财力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实验教学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深化,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已成为共识,加强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并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双重目的。而做到这一步,制度的完善、政策的合理性都需要探讨和研究,同时还需要采用网络新技术构筑相应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从而构成一个高效的实验设备共享机制,让有限的实验设备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教学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沈颂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J]中国大学教学,2001.4.

[2]贾让成等.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设计与分析,[J]教育科学,2002.2.

科研经验分享篇10

为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断延长生命周期,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各重点实验室可以通过加强向外界的宣传,面向校外科研单位或高校开展一些有偿服务,从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在实验室内形成良好的设备运行机制。实验室在日常管理中,在保障校内师生正常科研的前提下,对校外实行有偿使用,对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单位或个人适当收取测试费,由实验室或学校统筹管理,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及功能开发。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比,耗材、维修成本较高,通过有偿服务,收取的测试费可用于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使用。推进有偿使用机制,收取的费用不仅可以购置实验耗材、维修费用,还可以提供技术人员的劳务费,这样可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为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和维修提供保障。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统筹共建、开放共享机制

(一)构建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为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将实验室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实施资源共享,着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是必然要求;“谁买谁管,谁管谁用”的旧式管理模式成为重点实验室开放交流和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发挥的一大障碍。当前实验室管理面临着一大亟需解决的矛盾,即“分散购置、独立管理”与“共享、开放”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封闭性管理通过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得以打破,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有了大幅提高。实验平台将会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作用在于重组和优化研究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推动共享平台开放

首先,加强校内外技术交流,强化信息建设工作,构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其次,为了实时跟踪大型仪器设备的流动、开放、共享及使用情况,要及时做好网上录入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资产账、卡、物相符。第三,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为本校及校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提供科研经费,用以支付所需的样品测试费。重点实验室在满足科学研究、依托单位学科建设、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实施24小时对外开放的政策。平台不单单对重点实验室开放,还对全校乃至全社会开放,在平台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外单位科研人员可根据实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个仪器操作流程。为了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资源,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应加强与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使大型仪器设备平台成为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研究基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可以采用多种渠道和多样形式,从而推动共享平台的开放,扩大受益面。为了保障较好的平台开放环境,同时为师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应探索新的平台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可由实验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组成,探索以研究生为主的管理模式,使其使用开发仪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励他们更加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

(三)产学研相结合,扩大平台使用范围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纳校外各种资源,推进实验室与社会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扩大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利用实验室的高端仪器设备资源,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以实验室内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教师为载体,形成科技攻关团队,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另外,重点实验室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共建共享等方式,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建立研发基地或测试中心,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这样既可实现重点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又可有效扩大实验室大型仪器使用范围,达到企业、学校、实验室合作互惠、互利双赢的目的。

三、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

(一)加强知识技能培养

实验技术人员要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对利用率较低的仪器设备加强功能开发,将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所有功能潜力挖掘出来,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广泛的科学知识是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于新兴的科学技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随时掌握其发展方向。另外实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深造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素质及工作能力,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仪器操作及使用技能。

(二)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优质的管理、协调和服务能力,面对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工作时积极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是实验技术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态度,以此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转。一方面,技术人员要树立服务于科研、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和提升实验室社会影响力的理念,提高思想素质和责任意识,使责任心和使命感常记于心。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共享化,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对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开放实验、教师科研项目、企业样品检测等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重点实验室科研管理是针对实验室内具有较高知识技能的科研人员,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者及技术人员要具有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技能。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培养创新意识,在管理理念及管理机制方面做到创新,完善实验室管理,建立适用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另外,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培养创新意识,加强与其他科研单位的沟通与学习,改善仪器设备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通过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创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使重点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要将各个科研团队潜在的科研能力和优势与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与方向相结合,将大型仪器平台针对性的为其提供科研服务。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善于沟通,了解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其对仪器设备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结合已有设备进行仪器开发,或根据实验室需求或自身兴趣开展科研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技能。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