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5:47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1

关键词:项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科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3-0031-04

“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是党校教学科研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在教学管理上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现形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简称博州党校)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具有原创意义的教学组织形式——“项目管理式团队教学”(简称“项目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一、项目教学产生背景和直接动因

(一)产生背景

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任务新目标的需要。《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遵循“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1]同时,中央在培训内容方面还要求,应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来确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这就表明干部教育培训正从偏重知识传授向研究现实问题、注重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适应这一转变,必须在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下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创新培训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引导干部将所学理论与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探索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需要。一直以来,各级党校都十分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对教学抓得很紧,投入也很舍得,但最后结果都不是太令人满意。原因之一是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和“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认识深度不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职称搞科研,教学科研‘两张皮’”等现象。原因之二是对如何实现围绕教学搞科研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方式方法,难以对接并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探索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机制和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党校教学科研有质量、上水平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培训方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要求。过去很长时间,党校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读原著、讨论、写心得体会等,“满堂灌”是其最大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原来的一些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适应这一转变,党校必须创新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把现代化建设的前沿现场转化为教学课堂,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以丰富的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和质量。

(二)“项目教学”产生的直接动因

首先是落实研究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理念的要求。党校的教学目的归根到底就是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体验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式,为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新理念与新方式也要求党校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思路组织教学科研工作,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课堂教学内容与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究竟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实现这个结合?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就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其次是满足干部学习需求的需要。博州党校通过对学员需求调查材料的分析发现,学员需求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希望在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思路方法方面得到提高、扩展;二是对重大理论问题得到全面深刻的解读;三是在方法论方面特别是工作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上得到启发和提升;四是希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创新,提高学员参与度。“项目教学”正是适应和满足学员的以上需求而形成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项目教学”基本情况及实践

(一)“项目教学”的产生和操作程序

1.“项目教学”的产生

博州党校在推进研究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教学课题时,创新地将工程建设领域中项目经理制的概念引入教学,将教学课题视作项目,课题负责人视为项目经理,课题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落实到人,投标成功的教研人员即为项目负责人,于是项目管理式的团队教学的概念就形成了。

“项目教学”采取的是把特定的一组教研目标组织成一个项目包,通过招标组建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设计、协调、实施、管理和转化,完成教研目标和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2.“项目教学”的操作程序

在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的展开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1)选定项目课题。项目课题的确定,要着眼于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学员需求和工作需要,着眼于学员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要考虑项目课题适合学员构成和师资状况。项目是“项目教学”的载体、核心要素。

(2)项目招投标和组建教学团队。确定项目课题后,教务科公布项目课题并说明教学要求、参与班次和标的,进行公开招标,教师根据自己的条件投标竞标,投标成功者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组建教学团队,人数根据需要自定,一般要安排一名中层干部进入团队负责协调等工作。为保证项目课题顺利完成,要求项目负责人对课题涉及的专业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团队成员要有合作精神和互补性。

(3)制订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教学目的、项目课题及子项目、项目成果及认定方式、项目转化、项目组及负责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支持体系、标的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方案由项目负责人在教务科的参与下制定,交主管领导审定后实施。

(4)项目课题实施及支持体系。为了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制定项目落地班级的教学计划时,要围绕项目展开设计系统化的支持体系。支持体系包括:安排相关教学专题做理论和方法铺垫,协调与相关部门人员座谈,组织学员看展览、实地考察、互动交流、收集材料,围绕课题安排分组讨论、主题学员论坛、主题异地培训考察等内容的教学活动,明确项目组、班级和学员的任务,针对性设计考核奖励办法等。通过这种安排,增强教学针对性,突出教学目的,主线更加清晰,学员更加重视,确保教学目的能够实现。另外,要对项目进行工作量认定,明确项目外包收入分配方案。

(5)项目成果及转化。项目教学过程围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课堂讲授与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同时,课题研究又是“教”的延伸和“学”的运用,最终新的科研成果还将转化为新的教学专题,进入课堂。进而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良性循环。优秀研究报告可在校刊安排专门栏目集中发表,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部门领导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二)“项目教学”的实践

以博州党校2012年在春季主体班安排的“博州城市化问题研究”和“研究博州蒙古族东归西迁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两个项目为例,“博州城市化问题研究”是以州党委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城市建设的“一年快起步,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变样”战略为背景确立的,“研究博州蒙古族东归西迁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以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弘扬新疆精神为背景确立的。作为博州党校推进研究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教学课题,都具有很强的本地特色和现时针对性,既有课题研究又有课堂教学,而且要师生协作共同完成。

在教学实施方面,为保证工作有效开展,我们在2011年12月就成立了“项目教学”小组,开始着手研究有关问题,确立调研子课题,制订实施方案;开学第二周我们安排了《如何开展调研并写好调研报告》和《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专题讲座,为学员调研在方法和理论上做了铺垫;然后,组织安排学员用两天时间到有关的六个单位听介绍、看展览、实地考察、互动交流、收集材料;之后围绕城市化问题又安排了分组讨论、学员论坛、青岛城市管理异地培训考察等内容的教学活动。

在组织管理和考核方面,一是成立“项目教学”小组。成员由工作积极性高、专业对口、协调能力强的教研人员组成。二是明确任务。对应六个子课题根据学员情况将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个组选定一名组长、一名执笔人,要求每个小组结项时要撰写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组员要写3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三是改革考核办法。加大调研报告在结业考核中的分值。专门组织成立评审小组,对调研报告进行电子评审,对评为优秀小组调研报告的,给执笔人和小组成员分别加10分和5分。通过这种安排,提高学员对此任务的重视,突出教学目的。

“研究博州蒙古族东归西迁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历史挖掘整理,了解博尔塔拉西迁东归历史;通过现场教学形式,培养学员爱国、爱疆、爱博情怀,激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建立博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体验式教学规律,为本校体验式教学提供范本。项目子项内容包括:博尔塔拉西迁东归历史课堂教学,西迁东归史现场教学,申报课题形成研究成果,对话式教学,打包市场运作。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在教学上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还与协作单位签订了建立现场教学基地的协议,开启了挖掘利用博州本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良好开端。此教学项目已经打包市场运作,受到同行的认可。

“项目教学”选题立足教学,完成项目的过程既是教学过程、科研过程,也是精品课的培育过程。项目组教师可以把项目作为校级课题来申请。学校建立了项目教学工作制度,要求项目组按照设定好的教学目标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教务科负责做好协调、指导、评估和总结工作。

两个教学课题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员欢迎,按预定目标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和数十条推进相关工作的建议。项目管理式的团队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在一起,把现场转化为课堂,把经验转化为教材,丰富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难题,实现了教学科研双赢、双促进,是推进师生协同的教学科研一体的有效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另外,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今后可以在更多的教学项目上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四、“项目教学”的实践作用

“项目教学”以提高质量为目的,以培育精品课为抓手,以带动队伍为重点,是师生协同的教、研、咨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项目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项目的开展起到锻炼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启发触动一批人的效果,使整个学校教学活起来。同时开展项目管理式的团队教学,也促进了博州党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一,有利于提高党校教学科研和教学组织管理水平。“项目教学”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团队教学要求参与教师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教学中就要依靠项目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来完成项目。因此,项目的开展起到了锻炼人、带动人、启发人的效果,使整个学校教学科研活起来。由于开展“项目教学”,需要许多单位和人员的配合,协调联系工作环环相扣,任何环节梗阻都会导致教学不能顺畅进行,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党校教学科研及教学组织管理水平。“研究博州蒙古族东归西迁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教学在2012年新疆党校系统教学创新大赛上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博州党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二,有利于形成师生协同的教学、科研双赢的教研结合模式。过去我们常说“科研为基础,教学为中心”,但科研的基础作用和教学的中心地位如何在两者中相互体现、相互促进,即教、研一体化的问题,实际上解决得并不好,始终存在着“两张皮”现象。“项目教学”的开展真正地实现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良性循环。“项目教学”改变了教学、科研的结合方式,形成了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的新教学科研模式,改变了过去科研和教学“两张皮”现象。

第三,有利于确立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新模式。从“灌输式”向“研究式”的转变,“项目教学”确立了学员在党校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习、研讨气氛更加浓厚。学员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有了好的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员潜力,通过自学、研讨、调研,形成解决本地区、本部门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或运用于自己工作实践,或为党委、政府做决策参考,学习实效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教学、科研发挥主导作用,教学推动了问题研究,最后的研究成果又将通过教师进入以后的课堂,因此,“项目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过程。

第四,有利于促进本地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开发和政府相关工作。“项目教学”的课题是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干部工作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确立的。因此,党校必须与课题相关单位建立顺畅的长期的协作关系,发掘、建立现场教学基地,令其内在的教育价值为党校教学科研所用。例如,“研究博州蒙古族东归西迁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题,就是通过挖掘博尔塔拉蒙古族西迁东归历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要素来开展的教学项目。项目启动之前,首先与有关单位签订了教学基地协议,并以此为基础申报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项目成果已实现外包,让更多外地党员干部了解博尔塔拉蒙古族西迁东归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项目的开展启动了博州红色旅游。再比如,“博州城市化问题研究”教学项目在3月份调研阶段,学员与博乐市六部门领导座谈时提出,应加大博乐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市民清楚所在城市未来是什么样的,党委政府现在正在做什么。5月份,州府城市博乐市拟建和在建工程陆续将围栏改造成为规划展示图和项目说明等城市建设宣传图片,这就很好地消除了市民的猜测和坊间的谣传,满足了市民的知情权,也美化了城市。

第五,有利于积累形成有本地特色的教学模块。通过“项目教学”,每个项目都会在原有一两个专题的基础上生成新教学专题并充实老专题,产生若干个科研成果,开发若干教学基地。坚持下去就会形成本地特色的教学模块体系,为下一步教学安排模块化奠定了基础。

总之,项目管理式的团队教学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作用的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结合、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利用的结合,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比较成功的探索。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2

[关键词]科研型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和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2007年又制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进一步作了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和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并与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协同运作,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部署。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应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态势的战略选择,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的科研型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也是高校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型实验室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一、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和方式

(一)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目前,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产学研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建立了稳固的科技合作关系,联合承担部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将资产、市场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积极性,在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合作更加务实,更加贴近实际,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科技进步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部完成的,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缺乏广泛的交汇点。一方面,很多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许多重要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甚至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目标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先进的学术和技术价值,注重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却往往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呈现出由浅而深的发展,但是受到部门所有、行业隶属、行政体制不一致的束缚,资源整合难以通盘考虑,研发人员分属各自独立的科研团队,各方着重点有别,缺乏整体思考,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研发成果不愿与人分享,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科技成果,成功率极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很难找到一项满意的项目。

具体地说,目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还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方面是双方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许多大中型企业到高校寻求合作,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高校科技开发项目特别是处于前期开发项目,不愿为长线项目投资,承担风险,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二是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往往对科技成果价值期望过高,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校更愿意直接转让(卖),合作形式过于单一,后续技术服务不到位。第二方面是需求与供给脱节影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成果虽多,相当一部部分对市场关注不够,是以论文为导向的知识性成果,仅是试验室的成果,通过的只是鉴定或小试,尚未产业化,其科研成果多数有学术、技术价值,不能满足企业研发是以产品适销为主的技术需求而无市场推广前景,有待完善和配套。第三方面是企业投入少。一是企业无合作研发专项经费。二是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情况的原因,对技术投入太少。经费问题制约着新项目的科研、开发、培育和转化,使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总体上说,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内涵过狭,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互动方式也比较简单,更多是在短期性、交易性层面上的合作,而长期性、创新性、制度性的合作,还“微乎其微”,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尚不理想,。

(三)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要重视合作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合作机制,不断出新思路,不断有新成果。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基点在于联合,重点在于开发。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系统战略工程,需要严密规划、统筹协调和系统管理实施的。

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的各国产学合作的下列7类一般方式实施:

1.一般性研究支持。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界以捐款、成立基金、捐赠设备与其他研究设施等方式,协助大学进行各项研究。一般而言,企业界并不期望通过提供支持而获取任何直接的实质性利益。采取这种方式,企业多数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2.非正式的合作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企业界就个别课题建立非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研究人员常常以个人身份且多数利用业务时间参与合作。这类合作在oeCD的成员国中愈来愈普遍,而且合作成果也相当好,制药、航空与环境科技等领域采取这种形式较多。

3.契约型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减轻研发经费的负担,将部分研发活动委托大学进行,以契约方式和大学进行特定项目的合作研究。这种正式合同方式建立的产学合作,可以动用更多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有助于获得目标明确的成果。

4.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与企业界进行知识与人员的合作交流,如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提供咨询意见,通过合作计划,企业对大学的课程设计及研究计划提供建议等。采用这种产学合作方式,可以使双方的研发更具效率。

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编制专项预算,资助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研发,特别是鼓励资金较不充裕且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参与。这种合作的目的主要在强化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更有效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并让大学的研究更具经济性特征。转贴于

6.研发联盟。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各国政府针对特殊领域的大型研发计划提供资金补助,由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合作申请赞助。这种合作方式,旨在强化本国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

7.共同研究中心。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在大学中设立共同研究中心,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对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具有发言权。目前,这种方式是oeCD成员国促进产学合作的主要策略。

一项合作的具体模式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信息环境和双方的博弈规则决定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所具有的实力、条件各不相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作模式。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应该主动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和地方,突破制约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管理体制的樊篱,通过建立体现高效、实现共赢的结合机制建设科研型实验室。

1.依托企业建设科研型实验室为总体思路。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都是依托学科而建立,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到位、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作用,推动科研型实验室做大做强,应是各高校建设科研型实验室的总体思路。

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要出色地履行社会功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展职能,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环境的诸多变化,通过与企业结合,拓宽职能范围,在自觉地肩负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时代使命的同时,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和特色,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建设处于领先水平科研型实验室。

2.以企业需求带动科研型实验室发展。科研型实验室的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以企业需求带动实验室发展,可克服实验室学科面窄、资源不充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强化科研创新能力,改善学科交叉缺乏状况,拓宽了实验室功能,实现了人员、物力的优化配置。随着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科研型实验室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向新学科方向不断扩展,在学科不断发展的同时,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也会同步发展起来。同时,利用与企业合作进行创收,解决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3.以企业重大项目支持科研型实验室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依靠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在重大科研开发项目的推动下,使实验条件不断完善和升级,实验室基本建设得到大的发展,形成创新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与实验室科研平台三个方面的相互推动。由于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大多是科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可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重大科研开发项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科研型实验室也能以项目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

4.以人才互补的模式实施科研型实验室人才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才的创新价值,实施人才互补战略。可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顶尖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对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开发型人才,包括顶尖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如企业和科研型实验室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联合组成攻关组,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1.高等学校是科研型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编制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将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院系(所)和企业间的流动,审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立项,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对实验室的评估,拨发、配套实验室有关经费和后勤保障。

2.科研型实验室实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和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实验室实行课题和项目制管理,实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由实验室主任根据课题和合作项目需要进行聘任。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要积极聘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合作项目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企业提供的配套条件和基金,逐步扩大开放研究和流动人员的比例。

3.学术委员会是科研型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其中高等学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1/3,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1/3。

4.科研型实验室经费和仪器设备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实验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国内外企业、政府、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研究生奖学金。实验室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经费中列支。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科研型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信息管理。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实验室名称,和企业合作项目按协议处理。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做好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必须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开辟网上技术市场,并保持运行良好,推动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国.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3

[关键词]挑战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时代的产物的创新人才也急需建立规范的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的角度,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取代知识的传授而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广泛借鉴现有成果,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综述

十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为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基础课程安排,确保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在教学计划内,将全校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在培养形式上,实现“多模式、多层次、多途径”推进。理科专业,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工科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文法经管类专业培养知识面宽、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可以部分学院为试点,建立本硕连培班,或者有计划地实施“3+1”、“7+1”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方案。

2.“BeStoFBeSt”等形式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尝试

随着学科专业化的不断凸现,基地班等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平台的优势也日益彰显。高校从带动整个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基地,多个部级人才培养基地得以建设。基地班培养的人才基础厚、后劲足,60%以上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专注学术的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好评。同时,试验班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重要形式。试验班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强调外语的专门训练,强调个性化培养,成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

3.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新探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国家和省级的“挑战杯”竞赛活动以其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质量优等特点和空前的影响力、号召力,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子投身第二课堂学术科技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实践教育功能和专业教育等功能,普遍增强了大学生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和信心,浓厚了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很好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挑战杯”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1.“挑战杯”模式的形成

学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以科普类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科技格局。同时,通过多年举办和参加“挑战杯”竞赛,逐渐形成了建立在“大学生科研立项”基础上的项目遴选制度。

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挑战杯”项目遴选制度,学校“挑战杯”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伴随“挑战杯”课题确定、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与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2.“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不同阶段与培养重点的呼应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展露出来。

(1)“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挑战杯”项目在遴选制度的支持下,充分依托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等载体而出炉,即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具备潜质的优秀学生组成贮备人才;通过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申报组成储备项目;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将两条线索结合起来组成“挑战杯”竞赛项目遴选机制。

“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在:一是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二是透彻的政策解析、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在模式的第一阶段,两种手段的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2)“挑战杯”项目开展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

学生把自己的创新思想变成现实的创新实践是整个“挑战杯”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创新实践与“挑战杯”项目研究是同步的。“挑战杯”项目研究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主要是从不同研究阶段培养的创新能力体现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宏观控制能力是关键,这从“挑战杯”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来;实地调研与分析能力主要从数据与材料的搜集与分析中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对团队成员分工安排和控制活动结果这两方面得到提升;创新成果的表达对文字表达和编辑整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形成的作品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成果。在“挑战杯”模式下,创新成果也就是项目研究的最终结果。当然,研究的结论并不等于创新成果,也并不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画上句号,因为创新成果的产生依赖成果的转化,这就要我们构筑通畅灵活的转化渠道。

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创新人才浓厚的创新创造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有力证明。学校自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始终保持着湖北省领先地位和发起单位的资格。截至2007年,我校创新人才累计获得学生专利70多项;在国内各类核心、重点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在省级和部级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若干。在2005年,学校创新学子参加了代表世界机器人足球最高水平的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决赛,夺得仿真5:5项目冠军,展示了地大创新人才的风采。

三、完善“挑战杯”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虽然“挑战杯”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也在日益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机制的完善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从项目遴选和创新思维培养上下功夫

“挑战杯”项目遴选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所需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我们要做的是:首先,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很多学生、教师对“挑战杯”还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其次,要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要在“挑战杯”主要依托的青年科技节、科研立项、“挑战杯”系列赛事等常规活动的形式、参与群体、效果评价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使这些平台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再次,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

2.从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上抓落实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教师指导机制。主要形式为:认真进行选题立项指导。专业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准确地把握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总结出有突出价值的选题;科研过程指导。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研究领域的前沿资料,引导同学对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二是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以大学为基地,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科学园或研究园,使其成为大学科研的有效基地;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学生奖励机制方面,可考虑将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与推荐免试研究生相结合、与综合测评挂钩或设立创新学分等。在教师奖励机制上,学校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有本科生参加自己部分课题的教师可以优先立项等。

3.从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中出成效

“挑战杯”模式的成功运作,需要创新成果来证明,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成果认定转化机制。为了使该模式能取得更大成效,利用成果的展示来发挥扩散效应也是必需的。在成果认定转化上,学校应该尽量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信息,如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科技查新等,在学生无力承担相关的费用时,学校要积极出面协调,保护成果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对于极具市场价值的成果要尽快采取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将其推向市场,使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具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挑战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地大校办字[2006]61号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4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就科技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而言,它是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软件版权和技术秘密权的统称,其实质是法律赋予权利人对科技成果在一定期间内(技术秘密权除外)独占支配,禁止他人擅自利用的垄断权利。所谓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是指科研项目在立项、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明确项目成果是否适用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适用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成果,在完成的同时应当明确采取何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并给予相应的落实;它不仅关注科技成果向知识产权转化的结果,而且关注科技成果向知识产权转化的过程。

1.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及其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科技人员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预以支持,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在农业领域,国家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设有专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农技推广专业。相对而言,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问题,尚未引起特别的重视。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自主创新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在科学意义上,旨在强调国家有能力持续不断地造出新的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上,旨在强调这些科技成果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并领先世界,这既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也是自主创新发挥积极作用的本质所在;但从法律意义上看,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有赖于这些科技成果的内容仅为我所掌控,或他人虽知晓但我有排他使用权,前者是技术秘密权的特征,后者是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特征。

2)是一切科技投资获得回报的基本保障。科技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基础研究在战略上属于引领未来,但在科学上仅服务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只能是后两类研究的成果。包括基础研究在内的一切科技投资,获得回报的最终源泉,都是后两类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垄断应用所产生的高额利润。也正如此,受利益驱动我国每年全社会投入的r&d经费,后两类研究占绝大部分,比如2004年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20.4%和73.4%,而基础研究仅占6.0%,这也是历年来达到的最高比例。但应该看到,科技成果的垄断应用须以这些成果已取得知识产权为基本保障。我们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万燕vcd事件和近几年dvd专利费事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科技投资欲取到经济上的回报,最终成果必须知识产权化。

3)是提高科技投资效益和科技成果创新高度的有力措施。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资效益及其成果的创新高度,以发明专利授予量及其比例最有指标意义。

据国家公布的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720项(基础理论成果2839项,应用技术成果27363项,(基础理论成果2839项,应用技术成果27363项,软科学成果151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865项,仅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0%,占应用技术成果也不到10.5%。由于为这些登记成果计投入累计投入资金达11253.4亿元,相当于平均投入3.93亿元才能产生一件发明专利。加之我国r&d经费历年来94.0%以上被用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可见我国科技投资的效益不高,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程度低。

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授予的专利为190238件,国内和国外的授予量分别为151382件和38910件,所占比例程度高的发明专利只有18241件,不到12.1%,而在国外的专利中发明件,比例高达80.0%。从全年总的发明专利授予量看,国内也只占37.0%,国外高达63.0%。而且国内与国外的这种差距,多年来一直如此。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科技成果创新程度不高。

知识产权的取得均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还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专利均以实用性、创造性、新颖性为实质要件。实用性意味着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不能是一种纯理论的方案,它必须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能生产积极的效果,而这正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创造性上发明专利比实用新型专利要求更高,须“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新颖性要求申请专利的技术不能与已有技术中的内容一模一样,它以技术是否已经公开为判断标准,但又以技术完全公开为获得专利的前提。因此,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的立项之初,将科研成果是否采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采用何种知识产权等,作为评判是否给与立项、资助科研经费数额的参考标准之一,并可以通过强行专利检索制度,排除内容雷同项目的立项,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浪费;课题完成后,可直接借用成果实际采用的知识产权形式,作为成果创新高度的衡量标准之一。促使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无疑有助于科技投资效益和科技成果创新高度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促使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并对此进行研究,不意味任何科研项目的成果,包括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成果,都必须有知识产权化的结果,其目的旨在通过促使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的过程,提高科技投资的效益和科技成果的创新高度,辨别科技意义上的成果与法律意义上成果的区别,为科技投资获得回报,自主创新发挥积极作用创造必要条件。

2.造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程度低的原因

造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程度低的原因有很多,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

1)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未成为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立项、验收、评价的强制标准。

不将成果知识产权化作为科研立项的强制评审标准,在我国由来已久。比如,从2003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所附的《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请书》,就没有将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化列为教育部立项的评审标准,自然它也不会成为项目验收、评价的强制标准。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结题(验收)报告》标准格式,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结题验收及评估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研究取得的成果(受资助项目数、被引用次数、收录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多少、专利申报和获奖情况);②成果转化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附证明材料);③该项目的人才培养情况。将“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项目验收的评价标准,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教育界,“项目的人才培养情况”比“成果转化情况”相对容易得分,实务中最核心的标准还是“研究取得的成果”,但其中“受资助项目数、被引用次数、收录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最为重要。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的原因之一。

尽管国家科技部《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国科发政字[2003]94号)第四条明确规定:“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包括通过研究开发所能获取的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及其获得的阶段,并附知识产权检索分析依据。”但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申请书》、很难看出成果知识产权化已作为立项的强制评审标准,因为该《课题申请书》中的“成果提供形式”列举了9种:发明专利、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新装置、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计算机软件、技术标准、论文论著和其它,将“发明专利”与“新产品、新装置、新材料、新工艺”并列在一起,是否意味着后者的创造性不高,不准备申请专利或当作技术秘密处理,还是无需明确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其实质是混淆了科学意义上的成果和法律意义上成果的区别,“成果提供形式”中的成果仍是科学意义上的概念。另外,也看不出采用不同的知识产权成果形式在立项、获得经费等方面有何不同。更重要的是,倘若申请人在申请书中也明确了将采取某种知识产权化的成果形式,比如发明的形式,但科技部制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任务合同书〉,并未规定预期成果目标不能实现时项目负责人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从法律上讲,合同以约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但缺乏违约责任作保障的合同义务是无意义的。

863计划项目的验收及评价标准,从〈863计划课题验收专家评议表〉可以看出:“技术指标”和“成果水平”是核心,其中前者又以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为衡量标准,由于863计划“课题申请书”中的“成果提供形式”混淆了科学技术意义上的成果形式和法律意义上的成果形式,因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也没有成为86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及评价的标准。

2)在有关个人利益的制度设计上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几乎没有作用。

以现行的〈安徽省高等学校教授任取资格考评标准〉为例,教授资格评审的三角标准为“学历”“科研”、“论文论著”三方面。

“科研”条款设计了8项,与科技领域有关的有6项,须具备其中的一项:“①获省、部级四等奖以上的技术负责人或获厅、局级二等奖的课题第一二完成人。②作为主要骨干参加1项以上省级科研项目,或获科研经费每人年均0.5万元以上。③完成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或是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设计人,并且该项目经有关专家鉴定已产生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或科研成果经省主管部门组织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④在科技开发、科技推广、科技服务方面解决了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经省主管部门组织鉴定认为有较高水平,并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⑤获得1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或2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并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⑥创建新的学科领域,填补省内空白。”在该6项中有1项要求成果获奖励,有4项要求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省内空白,还有1项仅要求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了省级科研项目,是否完成或成果如何无关紧要,此为最低要求。在这6项中有1项涉及到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问题,但它又以“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必要条件。

“论文论著”条款设计了10项,须具备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两项是①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在部级重点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代表作经同等专家鉴定达到教授学术水平。②公开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1部,如系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且在部级重点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2篇以上,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教授学术水平。另外,有3项涉及到:成果获奖可以降低论文的要求,但无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化问题。

显然,在安徽省教授资格评审中,获得省级科研项目或成果获奖,并最为重要,为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这就是现实中人们为何积极申报项目或热衷于申报奖励、重视,忽视知识产权化问题的原因之一。相对而言,企业出于抢占市场考虑,其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程度肯定比高校、独立科研机构高。如前文提到的2004年全国取得的317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中,其有发明专利授权量2865项,其中企业(含科研转型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占49.7%(1424件);大专院校次之,占24.4%(699件);独立科研机构占19.9%(570件)。如果同它们完成的科技成果总数比较,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为13.8%,大专院校和独立科研机构分别为10.2%、8.3%,但这还不包括企业有大量的实用新型专利。

3)过高的申请和维持知识产权的费用也是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一大障碍。

在科技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从取得的程序看,可以分为4类,一是由特定国家行政机关审批而取得,如发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二是向特定军事家行政机关申请登记(非审批)而取得,如实用新型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三是由权利人自己采取保密措施而取得并维持,如技术秘密权,四是自成果完成之日自动取得,如计算机软件版权。在这些知识产权中又以发明专利权最为常态。

以发明专利权为例,有关发明专利申请的费用共有17种,其中绝大部分由申请人承担。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调整专利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格[2000]2441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该17种费用具体为:申请费(900元)、文件印刷费((50元)、说明书附加费(从第31页起50元,从第301页起100元)、权利要求附加费(从第11项起150元)、优先权要求费(每项80元)、审查费(2500元)、维持费(每年300元)、复审费(1000元)、著录事项变更手续费(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变更200元,专利机构、人委托关系变更50元)、恢复权利请求费(1000元)、无效宣告请示费(3000元)、强制许可请求费(300元)、强制许可使用裁决请求费(300元)、延长费(第一次长期请求费300元,再次延长期请求费2000元)、中止程序请求费(600元)、登记印刷费(250元)、印花费(5元)。在这17种费用中,任何一个申请案都不可少的有6种,高达5000元。

发明专利权取得后,缴纳年费是权利人的一项法律义务,《通知》所确定的年费标准是:第1-3年900元,第4-6年1200元,第7-9年2000元,第10-12年4000元,第13-15年6000元,第16-20年8000元。

3.提高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程度的措施

1)应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纳入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立项、验收的强制评估标准。

首先,应当树立科研成果有科学技术意义上的成果与法律意义上成果的区别意识,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法律意义上的成果就是已知识产权化的成果。因此,应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作为一项有别于科学意义上的独立指标,纳入科研项目立项、验收的评审标准。

其次,应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作为一项强制的标准纳入基础研究之外的科研项目立项,验收的评审过程中。这意味着应用研究或实验发展项目,都不能回避知识产权化问题。当然,强调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作为一项强制标准,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应用研究或实验发展项目的成果都必须确保知识产权化。它旨在强调成果能知识产权化的项目要明确采用何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项目成果不能知识产权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另外,由于不同的知识产权形式对成果的创造性要求不同,投资者应当将其作为确定科研经费的标准之一。

再次,应采用法律的形式确保成为强制评审标准。这不仅要求项目的“申请书”、“验收报告”有明确的成果知识产权化要求,而且要将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承诺作为项目完成人的法律义务,并在合同书或任务书中明确违反该项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后,应当吸纳知识产权法专家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验收的评审工作。《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国科发基字[2003]308号)第18条规定:“建立健全评价专家库。评价专家库应包括来自研究与发展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的科学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等。并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更新。”本文认为,吸纳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参与项目的评价是非常正确的,但将法律专家排除在外不恰当。

2)有关个人利益的制度应当充分肯定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作用和地位。

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中的教师、研究人员,限于自身的观念、能力以及资金,他们一般不会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来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以此获得个人的利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承担科研项目所获得的利益,主要表现以下方式:①在科研经费中能报销一部分个人家庭生活支出,如电话费。无论采取多么严格的会计核算措施,这都是不可避免的。②按项目管理单位内部规定的比例提取一定的科研经费作为项目承担人的奖励。这早已是一个普遍而公开的秘密。也正如此,科技部为了制止这一现象,了《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③科研成果获得政府或单位奖励。这种奖励包括荣誉称号和一定数额奖金两方面的利益。④并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间接利益。科研成果多表现为论文形式,表述具体科研项目成果的论文也容易发明。论文的发表又可进一步为科研成果获奖、申报新的科研项目创造良好的基础。另外,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许多大学给付年终奖的重要标准。但论文最重要的间接利益表现在职称的评定上,职称的晋升会直接导致工资、津贴的提高,同时反过来又有助于新科研项目以及硕士、博士导师资格的获得。相反,根据现行的制度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并不能为人们带来明显的直接或间接利益。总之,有必要修改现行的制度,发挥成果产权化在个人利益,比如职称的评定、年终奖等级、科研项目的申报等方面上有切实作用。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5

1.1高校科研成果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科研成果本身的先进性、创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1]首先,很多高等院校立项的初衷就偏离了为社会服务的方向,立项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买房子等个人利益,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缺乏深刻认识,由此导致了立项的意义偏离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办学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惯性所致,一部分从事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时,只注意文献的检索,专为学术而研究,成果远离市场需求,远离市场。在高校,许多教师和学生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这些想法和实践得出的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市场才是关键,科研成果需要十分契合市场的需求,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吸引投资,得以转化,但是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这些方面往往很难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从而很难将投资者的目光吸引过来。

1.2企业的科研水平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也严重的不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主力军,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可记得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为了节省资金企业往往和乖哦等学校进行合作,利用高的那个学校的科研力量来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但是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最后必须通过企业的行为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企业需要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高校也有许多这方面科研成果,但由于许多企业缺乏对高等学校科研情况的深入了解,特别企业是对高等学校科研运行机制了解的更少,对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所以二者很难结合到一起。另外,一些企业热忠于所谓的“概念”炒作,不愿意真正投资于高新技术,致使许多高新技术的转化中途夭折。

成果考核制度缺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品化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指标要求,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软约束。大多数高校管理部门仍按教学机制运行,科技系统的结构格局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只重评估研究前期理论成果,不重评估后期成果社会效益,科技成果主要*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估”,而不是按照成果的市场转化前景和可能效益来评估。

1.4资金的缺失使许多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在我国,从课题研究到实验室成果的研究经费,大都是由高等院校自己组织或者通过国家科技项目拨款或自筹资金投入的,[2]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对高校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所占比例还明显偏低。资金上的欠缺使得某些高等院校,虽然有好项目,也有好的人才,就是缺乏资金和设备导致项目流产,或者进度缓慢,或者虽然已经取得成果,但是缺乏推广,形成不了生产力。因此,许多科研成果实际上成了放在保险柜里的一纸空文,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增强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手段

2.1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制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是否入选的干预,关键是要在科研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科研项目“同行评审”机制。科研项目的评审人员,必须是科研和学术同行,对评审项目拥有足够的前沿知识,而不宜采用如候选人的职务、职称、资历、学术组织成员等与专业水平无关的标准。同时,要坚持利益相关时的回避原则,凡是评审者的个人利益会影响评审结果,或评审结果会影响评审者个人利益的,都应当实行回避,尤其要防止朋友、同学、学生、导师、同事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评审”。最后,还要保证项目评审人员对评审对象做出独立评审,评审机构在综合所有评审人员的意见后,再得出最终评审结果。

2.2高等院校的科研立项要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为了促进科研成果推广的顺利进行,要多方面采取措施。要面向市场需要,加强立项的审查工作;要积极采取那些技术开发与推扩使用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要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技术转让或入股;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要面向广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新的技术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形成显示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3增加科研投入

科研的基础是科技经费的投入,高等学校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尤其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投入,使之有充足的资金组织精兵干将,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各种试验设备,高校财务部门应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协助院领导和各部门认真规划,加强预算的科学性性、可信赖性,尽量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3]为科研创造最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也要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建立起专业的科研成果推广人或者借助社会上专业的科研成果中介人,最大程度的利用社会资源,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不仅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回的资金又可以反过来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链。再者,科研投入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是政府的事情,事实上在中国主要是考政府的投入,政府要在资金安排上把对学校的投入放在最顶端,把科研投入作为重点,政府还要努力的做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媒人”,努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4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其科技成果推广体系

要注重和技术需求方或潜在技术需求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地沟通和交流,注意把研发人员、技术需求者以及投资机构、社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都吸引到统一的平台中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估、检测、包装和推广。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这需要政府牵头,吸纳企业、高校、市场和技术中介等组织参与并使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相关方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分担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建设。

总之,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马陆杰浅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7-01-26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6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档案档案管理

在科研活动日益社会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科研项目(课题)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以下简称“三跨”)的典型性特征。与一般性科研项目相比,“三跨”项目往往集合了各机构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研究成果更具有显示度,档案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更大,如何有效收集、保存和利用这些科研档案资源是档案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三跨”科研项目研究周期较长,具有跨机构、跨学科、跨地域、跨平台等诸多新特点,依靠传统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难以全面、系统地管理这些资源,需要我们提出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一、“三跨”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归档主体的多口性

“三跨”科研项目范围大、成员多,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调、多单位合作,因而建档材料形成的主体较多,涉及的机构包括主管单位、依托单位(负责单位)、参加单位,涉及的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课题)参加人、业务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设备采购人员、人事管理人员等),并且根据项目开展需要聘请院外甚至是国外知名专家或专家团队。这些机构或个人会形成各种档案资源,这些来源不同却又产生于同一科研活动中的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跨”科研项目的全部档案。

(二)归档内容的电子化

一方面,“三跨”科研项目电子档案资源超量增长。随着科研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跨”科研项目会应用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化设备,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工作现场和研究过程中电子化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交流性材料、实验性数据和各种结果性数据。另一方面,这些电子档案具有异构性的特征。由于“三跨”科研项目需要国内国际不同领域的机构和人员协同工作,会涉及多个单位多种应用平台多个数据库资源,不同的科研人员又会在自己的电子设备中保存不同的数据内容,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多种结构、多种载体的电子档案。

(三)档案收集过程的复杂性

“三跨”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一般为3至5年,从立项到结项验收每个环节都需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取得最终成果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就使得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在项目进行中一般采用阶段管理的方式,在每一重要阶段主管单位对执行情况(包括阶段科技目标的实现、阶段性成果的形成、创新队伍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同时每个项目会分不同课题,每个课题也会根据需要进行阶段性检查。在项目整体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员离职、调职等非正常情况,在每一阶段或特殊情况下档案人员都要及时跟进,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有效。

(四)档案资源的共享性

“三跨”科研项目的立项会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批程序,每个课题的设置也必须紧密围绕总体目标,相互有机联系,能针对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多学科、多方位的交叉研究和协同攻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同步进行的类似课题的进展会直接影响到相关课题的时效性和完成程度。这种状况下,项目要尽量实现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需要打通原有档案资源的壁垒,建立互联互通的档案资源共享环境,根据项目中不同课题的科研人员利用需求提供最新的、全面的、即时的科研档案信息内容。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但目前的管理却存在诸多问题。

二、“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指导规范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已有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规范,但缺乏直接针对“三跨”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的专项规范,缺少针对科研信息化发展的内容。

我国对科研项目和其档案的管理规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用的科研项目与档案管理法规和规范,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项目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通用科研档案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基本为科技项目和档案管理的一般性规范,没有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或其他重大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1]。同时这些管理规范基本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提出的,缺少对新信息环境下科研项目和档案工作的思考。

第二类是专用科研项目与档案管理的规章和规范,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等。这些针对863项目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与“三跨”科研项目管理相似,但总体来说仍有缺失,在各单位具体操作层面缺乏细则性的规定,很多工作还要参照老标准执行[2]。

其次,从地方层面看,很多省市机关、高校等项目主管部门制定了项目与档案管理规范,如《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这些规范相比国家规范进一步细化,更具有执行性,如《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职责[3]、《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则提出要加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仍缺少对专项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无法直接指导“三跨”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缺少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由于管理规范或制度中对档案工作内容的缺失,造成项目各主体对档案工作认识的偏颇,没有建立起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系。

首先,从下达“三跨”科研项目的主管机构看,没有定制项目的档案管理指导规范,缺少对档案工作的总体把控与协调,档案工作无法纳入立项、阶段检查、总验收等关键环节,从而造成档案资源的失控与失存。

其次,从主要承担项目的依托单位看,依旧无法对项目的整体档案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虽然项目负责人会指派相关档案人员或课题秘书完成归档工作,但目前依托单位只对单位内部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对项目的二级课题承担单位没有进行相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因依托单位并不能保存全部项目档案材料,并且因为各课题分头管理导致复印件多、原件少,纸质材料多、其他载体材料少等现象,从而影响和制约了“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

最后,从项目的课题参加单位看,由于缺少项目主管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基本采用原有的一般性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模式,不能根据“三跨”科研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制定归档范围、归档计划,档案工作无法纳入“三跨”科研课题管理工作中。同时科研人员缺乏档案意识,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科研成果的发表与获奖,轻视档案资料积累工作,甚至不愿意上交自己手中的材料;档案人员缺乏档案开放意识,重视材料的收集整理、轻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两者工作方式的冲突造成单位内部科研档案工作推进的困难。

综上,由于“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仍主要依据一般性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模式,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各责任方缺乏配套和有效的制约手段,造成“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失控,不能做到自上而下的集中统一管理。

(三)缺少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机制与手段

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组内共享、单位内共享和社会共享。

首先,项目的各组成部分(课题、机构、人员)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研究过程数据、成果信息、管理性材料是大家所关注的内容,但目前这些档案资源归属在不同的科研单位和主管机构中,而这些机构相对独立,项目档案资源缺少共享的机制,且暂时无法提供资源共享的技术手段。

其次,“三跨”科研项目集中了各单位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形成的是有显示度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项目完成后,除和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之外的已归档信息资源有必要在单位内部共享。而目前的项目档案资源只停留在各自为“用”的状态,无法形成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最后,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提出“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必须建立相互兼容的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但目前在缺少共享机制和平台的条件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利用只能成为美好愿景。

三、“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项目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

首先,要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从顶层对档案管理做出总体设计。

在项目管理规范中明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入档案管理的总体内容和要求,保证立项、结项、鉴定等关键环节档案工作到位。如将“三跨”科研项目档案验收作为项目验收中的重要环节,在项目结题、鉴定、报奖时提出“需由档案部门出具立卷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的证明”的要求等。

其次,要制定“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明确归档范围。

只有由项目主管机构或由其指派相关档案部门根据“三跨”科研项目的特点制定并颁发档案管理规范,才能根本上保证项目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一要制定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内容的归档范围表,项目档案分类中除科研档案外还会有基建、设备、电子档案等不同门类,如果按目前实行的按门类管理档案的模式,会破坏“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的系统与完整性,为日后的利用带来不便,所以可考虑建立以“三跨”科研项目为主体、综合各门类档案和项目各阶段内容的系统的档案资源结构模型和归档范围表。第二要根据科研信息化的特点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内容与形式,保证归档文件的长期可读、可用,因为“三跨”科研项目中会形成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电子文件,同时会有海量电子数据产生,需要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机构制定针对电子科研数据的归档保存策略。

最后,要明确项目各主体的职权范围,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分级管理。

为解决保存与利用的矛盾,从既有利于档案的规范管理又方便各课题组科研人员利用的角度出发,探索以主管机构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的档案工作分级管理模式。可实行主管机构抓依托单位,依托单位抓项目组,项目组抓课题组,课题组抓科研人员,一级抓一级,管理网络化。档案部门必须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制度[4]。主管机构档案部门负责各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确定一名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其项目研究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档案工作,对各课题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每个课题组确定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对科研人员的归档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同时项目组要为项目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服务、经费和保障条件,争取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与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二)建立基于项目业务流的全过程管理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需要基于项目业务流和业务主体,将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嵌入到项目管理流程,实行全面的、系统的、过程的管理。

“三跨”科研项目主要有三方业务主体负责六个业务环节的工作,业务主体指:主管机构、依托单位、参加单位,业务环节主要包括分析论证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成果鉴定验收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成果奖励申报阶段、申请专利和成果转让阶段。基于此形成向“三跨”科研项目业务流的档案管理流程,见图1。

(三)逐步构建“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平台

构建资源库是科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一方面可以实现横向共享,为项目组间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能全面、系统的积累“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为资源的纵向积累和利用提供基础。

首先,要建设基于“三跨”科研项目应用平台的归档保存系统。目前很多项目的实施都依托于一定的应用平台,这些不同的平台中会产生大量的科研电子数据信息,它们是记录科研过程的重要信息资源,必须归档保存。所以要在项目开始阶段即提出电子科研档案永久保存的功能需求,甚至在各平台设计之初就将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嵌入到平台内,保证归档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和全面性;

同时要考虑不同平台异构信息的采集,保证其能够完整、有效的归入档案管理系统。

其次,是建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中央数据库。这一数据库需要在主管机构的支持下,在档案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以项目为单元有不同的业务主体全过程的记录、积累科研过程数据。同时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可在此基础上构建成果数据库,揭示相关的科研项目管理情况、研究过程、成果水平等信息,使“三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档案信息得到推广。

最后,要在主管机构的支持下建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科研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首先实现档案资源网络共享,各项目组兼职档案人员或单位档案人员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同时考虑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提供科研档案信息的服务,充分发挥已归档资源的作用,打破各机构间档案实体共享的限制,使“三跨”科研项目成果的利用更加广泛和深入[5]。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广、人员多,需要从主管机构到基层科研单位的多方支持,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档案人员需要根据科研工作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创新性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以全面、系统地保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科研一线服务社会。

注释:

[1]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1-1-20;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87-3-20

[2]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2001-8;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试行),2003-3-25

[3]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2008-7-1

[4]关宏玉,刘洋,安小米.我国科研文件档案管理模式特点问题与建议:典型案例研究[J].山西档案,2011(7).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7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服务

1产学研一体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推广及开发应用、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生产、发展科技的过程。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早在1906年就受到美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日本从1953年开始,许多企业便开始了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利用高校的高新技术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二战”后相继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也一直十分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高等学校从与小型企业的横向联合发展到与大中型企业的联合,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联合形式由松散型逐渐向半紧密的、紧密的形式发展,由合同、协议的形式逐渐向建立独立的联合体以至独立的法人机构发展。产学研联合体的组成也由同一个企业发展到同几个企业联合,由企业联合发展到同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可以认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必将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产学研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1)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应用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产学研一体化将技术的研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全过程变成连续的链接过程,各环节紧密相接,有效地消除了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应用各阶段组织上的脱离,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2)研究与开发各阶段的并行作业方式。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和生产准备并行作业,生产单位、科研部门、大学协同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效率。

(3)矩阵式组织形式。产学研一体化的矩阵式组织形式有垂直的行政领导关系及横向的学术领导与技术协作关系,将职能部门的行政目标管理与科学家、设计师等组成的学术过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3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

(1)松散的“联合体”模式。各主体方就某一项目及开发计划组成长期或临时联合体,各方相对独立,责任分明,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形成技术与人才的供求关系,各方出于共同的科技经济目的发生相互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缩短了技术、人才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时间。这种模式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

(2)紧密的“进入式”模式。各主体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机制,建立目标明确、产权明晰、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的产学研经济利益共同体。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创新的源头与经济的真正的结合,为此高校必须在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内的技术系统和研究领域进行整体构建,努力实现校内科研特色与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对接,以使科研更加接近经济对技术的需求,有利于科技开发真正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使研究成果达到产品化与产业化的水准。这种运作模式是高等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4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明确各方责、权、利,目标明确,重视绩效。

对于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的研究机构,以求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高档次研究成果为主。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者与决策支持者。其运行机制按照实体化运作的思路对其进行目标管理,学校每年根据其取得成果水平及开展研究工作业绩进行投入,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以争取项目经费为主。

对于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机构,以市场机制为向导,进行实体化运作,以进入市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开发,以形成可供转化的源创性技术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关键工艺与技术为主要职责。其运行机制为学校进行基础平台性建设投入与初期建设扶持,按照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按实体化运作、灵活、高效、有特色的科研实体,再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产共建产学研共同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其进行资本、技术、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学校、企业和个人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职责分明、产权明晰的经济共同体。

5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1)重点实验室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依托。在产学研一体化中担负源创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与出高档次的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有选择地重点投入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2)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建设的发展机会,筹建与市场接轨的成果推广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对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研究、开发、吸收、消化、创新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可开发应用并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同时也为高校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开发,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建立了共同发展的联系桥梁。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进步的实际需要,通过研究与开发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与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建设拥有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相对完备的工程技术配套试验条件,并具有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6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1)完善科研体系布局。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组合全校的科技资源,发挥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的资源优势与创新思维优势,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研究开发队伍与研究开发队伍的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进行合理布局,重视交叉学科研究,在研究力量和政策上向应用开发研究倾斜,重视品牌效应。强化与企业的结合,通过校企优质资产的重组与共建、联合创建科技创新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甚至股份制改造。

(2)完善校内科技资助体系。在科技资助机制上充分体现突出重点、重视效益、重视队伍建设等思想,努力与上级各级科技资助计划对接。启动创新团队计划,建立队伍培养与资助机制。校内科技立项突出项目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性、经济性,注重产权意识、成果转化率及成果转化收益等。在现有的校院科技资助体系的基础上,设立开放基金,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来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工作,按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稳定发展的经费资助体系及互利与风险承担机制。

(3)树立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产品化意识。开拓思路,充分利用借智、协作、合作、捆绑、组合等措施,采取先参与,后发展的思路,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验,提高成果产业化的水平。

(4)管理机制上,强化市场意识。重视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等科技服务能力的提高,改变项目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归档及报奖单一的传统静态科技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加大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动态科技管理模式的力度。

(5)完善校内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质量保证体系。改革目前单一的科学研究模式,建立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集基础或应用基础科研、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委托业主等立体式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体系。重视各项技术服务资质建设,确保产学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7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牢固树立起科技是源,教学是流的理念,将教学放在“教学———科研———生产”体系中去研究。科学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又可以使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工作的源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与突破。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使地方高校主动寻求与地方政府和周边企业以及所在行业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切入点,一方面以自己的科研实力和行业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介绍、推广到企业中去。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实现这一过程仍然需要技术、管理、资金等多种因素作为支撑,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已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为行业经济建设及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加强创新“源动力”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8

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组成立了以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的教师为主体,并有知名学科专家参与的研究团队;石景山区共有14所中小学作为项目实验校积极开展研究,实验校包括北京九中、北京市苹果园中学等8所中学,以及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六一小学等6所小学。在专家的引领下,项目组立足课堂教学,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与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绿色课堂的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困惑,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项目管理与运作

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的工作团队包括管理组及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组在内共七个子项目组,项目组已建立起一套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建立层层递进的高效管理模式

第一,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机制。

绿色课堂改进组的沟通机制包括北师大项目组与石景山区团队的沟通、与绿色教育其他子项目组的沟通以及项目组内部的沟通。每学期初及学期末,项目组都会邀请石景山区教委、教育分院相关领导及北师大教育学部领导参加工作研讨会,与石景山区各学科教研员、北师大专家组共同进行总结和计划,至今已成功举办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研讨会6场。

课堂改进组非常重视子项目之间的经验交流,负责人梁威教授每月定期召集各学科组专家联席会议,分享经验;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每学期召开多次秘书工作会议,检查档案整理情况等。同时,课堂项目组也十分注重与教育学部其他项目组之间的交流,及时把握一些普遍出现的问题,各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教育的目标、绿色课堂的元素。

第二,建立阶段性工作计划和总结机制。

项目组配合每学期的工作研讨会,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总结机制。具体包括制作每月工作简报、每学期活动纪实及每学年年度工作报告等。项目组每学期初都会对三个学科六个子项目组进行新学年工作计划报告和新学期工作计划详表的汇总。工作计划是在北师大专家与石景山区教研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项目组通过实践摸索,逐步加入活动“针对问题和预期效果”及“活动后的反思”,以便项目组成员在活动实施后及时反思实际效果。

第三,完善秘书和档案管理机制。

秘书管理机制,是指6个学科组研究生秘书协助各学科组负责人,在管理组带领下充分发挥协助和沟通作用,通过亲身参与下校活动、听课研讨等,及时在各项目组专家及实验校之间上传下达。档案管理机制重在经验的及时总结,计划的及时实施和成果的及时展示。项目管理组统一了各学科组档案样式,定期检查档案整理工作。绿色课堂改进组现已形成档案18本,照片纪实集7册。各学科组通过整理档案的形式,汇总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活动纪要和工作总结,管理组统一管理档案,并把各组的活动汇编成每月工作简报,将大事记和工作反思汇编成册。完整的档案的整理全程记录了项目实施的点点滴滴,便于日后回顾和总结。

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效工作流程

第一,用数据说话,做好调研工作。在项目启动之初,石景山区教委与北师大项目组就达成共识,每轮活动实施之前,都要针对实验校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前期准备,主要是进行石景山区语、数、外课堂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课堂改进项目各学科组的负责教师制订具体的调研计划,通过下校听课、与石景山教研员研讨等形式进行实地了解。

第二,研讨总体方案和计划。在调研的基础上,6个学科组分别制定自己的一套完整、独立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形成定期与石景山区教研员、教师交流,制定学期计划、学年计划的良好机制。管理组作为组织协调者,每学期初和学期末都会定期召开绿色课堂改进项目工作研讨会,邀请石景山区教委及教育分院领导、北师大教育学部领导,与石景山区各学科教研员和北师大专家组共同研讨新学期工作计划。至今已成功举办项目研讨会6场。

第三,项目实施。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的下校实施开始于2010年6月。项目组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形式和课题;在合作过程中,项目组专家也与石景山区教研员和实验校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各学科组积极探索各种实施形式。如,中学语文组在前两年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将下阶段实施的着力点放在了备课组建设上;中学数学组通过不断沟通和调查,已初步形成“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积极组织面向师生的专题讲座;中学英语组则通过行动研究,关注教师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组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小学数学组举行特级教师讲座,并关注一线骨干教师的成长;小学英语组举办了高校学科专家讲座,同时注重优秀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第四,总结、反思和再次调研。经过总结和反思,项目组通过每月专家联席会议研讨、每月汇编工作简报和每学期与石景山区团队共同研讨交流等形式,及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项目组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环环相扣、循环发展的模式。总结出的改进方案及工作计划,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实地调研来论证和完善,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项目举措及成效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课堂改进组在多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项目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注课堂教学改进——打造绿色教育课堂

第一,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为课堂改进研究打下基础。进入实验校常态课堂进行课堂观察是项目组活动的主要形式。如小学语文组在负责人易进教授的带领下,专家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到6个实验校观察了40多节语文常态课,涵盖高、中、低各个年级,并在课后立即与教研员、实验校校长和教师进行座谈交流。这样的课堂观察结合及时的小范围研讨,针对性强,容易聚焦于学校的真实问题,为项目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进行教学流程的设计,探索绿色课堂教学模式。项目组努力探索适合石景山区的一般性教学流程。许多学科组已形成了适合石景山的一般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并通过书面成果或总结汇报的形成对绿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第三,打造精品课例,探索绿色课堂的元素。项目组为切实改进教学,打造优质课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区教研员和实验校教师一起,反复钻研讨论,一起打磨精品课;进而通过公开展示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推广,力图展现绿色课堂的特色元素。在项目组专家引导下,各学科都已研磨出若干节精品课,使授课教师和观摩课堂的广大教师都得到了帮助和提升。

第四,进行课堂改进行动研究。项目组专家从项目启动伊始就鼓励各实验校根据已有研究基础和教师研究兴趣,确定自己的行动研究主题,充分利用教师的力量解决课堂如何改进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在6个实验校都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行动研究主题。专家组还为每所实验校指定了研究生助理,协助教师与项目组专家及时沟通交流。这样的课堂改进行动研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改进中的作用,并使教师更加自主、理性地审视和改进课堂教学。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力量

第一,选择富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各学科组专家的引领下,实验校教师依托自身学科特点和石景山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如今,这些课题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并有成果陆续问世,各学科组现已发表书面成果16篇,另外有待发表成果6篇。通过实施课题研究、发表研究成果,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第二,探索实效的教师研修模式,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绿色课堂改进组在开展活动时,非常注意加强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在研究中形成了教研团队。如中学语文组形成了教师行动学习小组,建设高一语文备课组工程,探索符合石景山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师研修模式;中学数学组通过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师合作的团队研修模式,完善了区域化教师发展的模式,对教师的影响力也更大。

第三,开展主题培训和专题讲座活动,开阔教师视野。项目组积极开展各种主题培训活动和系列讲座活动,包括邀请项目组专家教授或特级教师进行讲座,邀请特级教师进行公开课演示,以及邀请新课标修订组成员讲解新课标基本理念等。其中,中学数学组除了安排面向教师的主题讲座外,还为高三年级的学生安排特级教师的讲座,开阔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这些丰富多彩的培训和讲座,真正满足了实验校师生的需求,使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提升。

关注评价体系改革——打造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两年多的不断修订和检验,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已初步成形。项目组力图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体现课堂改进的绿色元素,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制定为实验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依据,也使得绿色教育理念的落实具有了可操作性。

第一,研制、实施和修订各学科的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组在对师生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现在,各学科都已初步形成相应的绿色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如中学数学组为制定指标,前期对实验校教师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小学语文组进行了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初始学情调查;小学数学组引导教师自下而上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指标和改进途径等。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9

摘要: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人才、项目、资金、设施、成果等,分析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科研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供启示。

一、引言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将人、财、物、时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重组,消除管理资源、体制和目标的相互分歧,使一切人员和机制配合行动,和谐一致地实现政策目标(张铁铮,2003)。对资源整合各细分内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关注文化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创新资源整合等。如罗海涛(2000)将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模式;王爱林(2002)则认为有三种模式;KimD·Johnston和phil-ipw·Yetton(1996)对it系统的整合进行了研究,指明理解it系统层面上的组织和战略匹配问题能够有效地管理it整合;李炼(2007)则主要探讨了整合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主体体系,以及整合思想文化资源、发展创新文化的相关对策;姚国章(2006)从江苏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十一五”期间江苏信息资源整合的十项对策。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科研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笔者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主要基本要素:人才、资金、项目、设备、成果,分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对策建议。

二、我国科研资源整合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的配置现状

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数据)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很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科研开发(R&D)人员总量为136.18万人年,超过日本(89.62万人年,2004年数据)和俄罗斯(95.16万人年,2004年数据),除了美国(美国没有该指标数据统计)外,位居世界第一。但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较少,2005年仅为18人年,约为日本2004年的1/7、韩国的1/5。

另外,由于部门所有制的限制,科研人才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导致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各类科研机构是按国家、省市、地县的行政级别和各部委及部委企业所属研究机构的建制设置的,因此,在科研人才管理体制上,单位所有、部门垄断、条块分割、静态封闭的特征十分突出,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科研人才难以进行横向协作和集合使用。

(二)资金投入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2001~2005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3%,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6.5%)高出3.8个百分点,增速明显。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科研经费状况却仍不容乐观。2006年oeCD的《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6/1》显示,虽然我国R&D经费总额位居世界第六位,但2006年的经费总额仅相当于美国2004年的1/10,日本2004年的1/4。

2、我国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据统计,2004年我国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是22.0%,而在发达国家,该比重几乎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在10%以下,如美国2003年这一比例为9.1%,日本为9.3%。

3、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过低。美国2004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9.1%,日本2003年为13.3%。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直到2005年这一比值仍只有5.4%。

(三)项目建设的现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虽都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局面,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突出。

1、立项审批。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立项组织方式只有一种,即“自上而下”,后逐渐被“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所取代。但这种组织方式要求有完备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该顶层设计,这就使得相同的科研项目能够在不同的部门通过。

2、分配机制。当前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几乎都有所属科研机构,且各级机构专业设置都很全。因此,在项目课题分配方面,容易造成和各级行政部门支持的重点计划项目在内容或指标上相互重叠。

3、监督控制。在我国,存在着很多项目无法按期完成,但也不愿退出,这就使得本该退出的项目在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下成了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大量的人、财、物。

4、结题验收。由于我国科研机构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这使得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审批、验收等主要由各自所属部门决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导致许多粗制滥造的科研项目最终也能通过,甚至评奖,导致了更多的科研投机。

(四)设备利用的现状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我国各个单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特别是价值昂贵的大型仪器,有些甚至盲目购进后又因管理不善一直得不到合理使用。同时,由于科研设备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相互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仪器设备没有共建共享。资源重置、零散、使用率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

(五)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成果转化所产生的效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技术有8万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3万多项,然而专利实施率长期徘徊在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约20%,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大约在5%~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高校、科研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R&D的参与度比例较低。据统计2004年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这就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供给与企业市场的需求相错位,无法顺利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三、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人才整合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整合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要构建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科研人才流动情况。可在各个层次的科研人才数量资源统计中建立信息平台,对本单位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增减及流动去向进行实时掌握。在此基础上,国家通过各级信息平台汇总的资源信息全面掌握科研人员的分布及流动状况,并保持各类信息的实时更新,实现全方位的资源管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尝试采用多种薪酬方法来激励,如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普通薪酬与特殊薪酬等,并要重视制度建设,如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科研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二)资金整合对策

资金整合,实质上是经费的投入和管理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用。

1、要优化经费分配、加强资金监管。一方面,要在政府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中提高企业研究机构的经费支持比重,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三个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可成立技术立项审查小组和经费审核委员会,两个机构均由科技界相关专家组成且互不重叠,由国家科技部赋予其审核权威,以加强相关科研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达到经费整合的目的。

2、要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社会化。整合科研投入资金,要善于疏通资金投入渠道,建立社会化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因此,要不断完善科研机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机制,通过技术交易会、委托中介机构、发行证券、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银行、社会的业务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分散投入风险。

(三)项目整合对策

项目整合是对众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是以优化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实现资源间的合力,发挥资源的最佳绩效。

1、要不断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一是要拓宽课题申报主体的范围,把科研实力强大的民营科技研究单位和企业纳入到申报主体中;二是要在课题申报立项中,成立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并确保其独立性,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在课题评审与立项后,要采取公示、听证会和动态监督等形式加强科研立项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三是要改革课题经费拨付程序,把课题实施程度与经费拨付联系起来,并实行过程审核。

2、要建立项目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各个层次的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逐级管控,加强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也应定期科研项目审批及实施的相关信息,增强科研立项的透明度,保证各研究单位洞悉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减少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四)设备整合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融合,很多科研项目仅靠单一的实验设施难以完成,必须依赖大量的设施同步展开。因此,首先要实现各科研设施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注重加强国内的科研仪器的共享与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定数目的拥有先进仪器设施与专业化管理队伍的中心,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其次,要建立科研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健全数据汇报汇总制度,实时掌握各设备数据参数的变动和增减情况,实现科研设备的动态管理,并可借助该系统对全国科研设备的总体和单个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从而为资源整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成果整合对策

1、要完善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制度,带动科技成果开发利用。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其风险性,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存在风险,即便在成果形成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建立科研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民间闲散资金参与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果转化的风险及利益分配,实现国家和各类民间资本的交叉融资,尤其是一些基础性、投资回报预期较长的成果项目。

2、要不断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技术市场主要形式有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技术成果拍卖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实践证明,这些形式仍不能完全满易的需要,客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技术市场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通过网络平台,技术供求信息等。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建立和规范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建立高效率的科技成果信息咨询机构,疏通科技成果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通道,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促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科研立项的成果形式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机制

胜利油田钻井院钻井所,56名职工士7人,硕士20人。近年来,作为中石化金牌队,钻井所始终以推动石油钻井技术进步为己任,瞄准前沿技术发展,围绕勘探开发需求,建立永葆科技创新活力的“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卓越团队,培育科技奇葩,推广先进技术,形成了“科研-现场-科研”螺旋式上升创新模式,科研攻关水平始终站在国内行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祖国大江南北、戈壁荒漠上奏出一曲曲慷慨激昂、精彩感人的科技增油乐章。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牢固树立人才兴所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把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卓越团队作为实现科研创新、加快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力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专业需要,结合人才年龄结构、人才梯队建设情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引进工作力度,着重引进重大课题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近年来,先后引进4名博士、9名硕士,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尊重人才价值需求,依托国家、中石化重大科研课题,搭建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成就事业舞台。引进的博士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863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

二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注重现有人才的培育和提高,加快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全力打造“三支队伍”:打造专家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打造骨干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打造青年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生力军。培养精通英语及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做好开拓国际市场人才储备。持续开展技术讲座、导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促进人才成长。鼓励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了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技术交流,开阔视野,启发思路。

三是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贡献率收益分配、科技进步奖励等创新激励制度,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严格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实行科技骨干待遇“五优先”,优先安排优秀科技人才承担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评审、成果鉴定等重要学术活动;优先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优先安排优秀科技人才健康检查或疗养;优先解决优秀科技人才承担工作任务所需设备、经费、资料等;优先考虑科研骨干入党、评选先进等。把培训作为职工最大的福利,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经费,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科研攻关机制,永葆科技创新动力

完善科研攻关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沿着既定的轨道快速发展。从科研源头做起,抓好课题立项,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技人员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是突出创新重点抓立项。选题立项坚持立足发展、引领发展方向原则,安排技术骨干对其最感兴趣的技术领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在每年年底举办课题调研报告会上进行,从中优选出适当的题目进行开题申报,并对优秀的调研报告进行奖励。

二是完善创新体系抓制度。注重从优化机制、完善体系入手,完善各时期科技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规范立项申报、课题运行及验收评定等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项目管理实行研究室主任领导下“两保、两定、两挂钩”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承包保计划任务按时完成,保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定经费控制指标,定项目组人员奖金控制指标;项目的验收与季度考核挂钩,项目考核与奖惩兑现挂钩。重点项目实行阶段重点跟踪和月例会制。充分利用石油大学、斯伦贝谢等高校、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联动合作创新机制。

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抓文化。钻井所建立有利于科研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鼓励大家发扬“亮剑”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创新、事事围绕创新、个个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研究所,积极鼓励支持年轻人担当项目长或技术首席,鼓励科研人员宁可在创新中失败,不可在墨守成规中无为。

3.形成成果转化机制,彰显科技创新威力

科研成果既需要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践检验,又可以为钻井所带来保证持续发展的效益,保证钻井所走上一条科研产生成果,成果应用服务,服务创造效益,效益反哺科研助推创新的良性循环道路。

一是实践检验成果。经过多年的创新,钻井所先后形成了鱼骨状水平井钻井技术、复杂深井优快钻井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十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内各大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使可开发油气藏厚度由原来的5米降到目前的不足1米。日臻成熟的鱼骨状水平分支井技术已经现场应用7口井,平均日产为相邻水平井的3倍以上。

二是成果攻克难题。只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才能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效益,因而钻井所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通过推广应用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科研成果,配套了一批先进的随钻测量仪器与工具,形成了以复杂结构井钻井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测量及控制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优势。目前,已累计完成复杂结构井1300余口,占胜利油田复杂结构井总数的1/5,多项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钻井所历时三年攻关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能更大限度地穿越油层,增大油藏面积,从而提高单井产量和油气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