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8:42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图;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31-04

1前言

在“苏州市2008年在线课程培训”中,笔者接触到概念图及inspiration工具,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知识,并在教学中尝试应用概念图。在实际应用中,觉得概念图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有一定的帮助,对复习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非常有效果。

新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信息素养,而在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概念课的学习中,往往由于授课方式的沉闷,导致学生基本没有兴趣学习这些知识,使得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施面临困难,事实上并未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希望通过对概念图应用的探讨来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效教与学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依据

概念图是指一种用来组织知识概念之间联系的工具。它是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表征出来的一种呈现方式。概念图构图时通常先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学中涉及的概念也较多,通过绘制概念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讲“域名与ip地址”时,知识点比较零碎,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很明确,笔者给学生提供一串名词如域名、ip地址、DnS等,让学生区分概念范围的大小,绘制概念图(如图1所示)以明确概念。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对这些概念也有了多层面的理解和记忆。

3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背景本案例是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的一个教学案例,具体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一节“网络的功能与构造”。案例运用“概念图”组织实施有效教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网络的功能;了解构成网络的主要硬件、软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网络。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念图”直观、系统地表征本节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相关概念的关系,完成教学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从基础学习起,从基本理论概念掌握起,有理论的支撑,才能进一步认识网络、应用网络,并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信息整理与加工的学习态度。

2)内容分析。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如何“学会根据需求合理网上学习,能够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网络的功能与构造”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络的组成;常用网络连结设备如何连接;怎样管理网络;网络的基本功能;了解网络的分类”等,才能高效地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的分类、网络的功能;了解网络的主要硬件和软件。

3)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很浓,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网络获取他们所需求的信息,都可以打开“搜索引擎”来查找想要的信息,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从认识网络的基本理论开始,让他们较为系统地了解身边的网络,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提高对知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通过讲授法,用“概念图”的形式来组织实施,并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概念图”。

教学流程:将本节课的知识用“概念图”来呈现出来,对各个知识点逐一讲解,在讲述完后,再回到“概念图”中进行小结,使学生做到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心中有图,能够脱离书本。

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同学们都爱上网!这个‘网’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通常上网时,用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internet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接着,将internet概念图(如图2所示)呈现出来,使学生对internet的认识有了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从概念图上看,internet(国际互联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汇聚,internet是由于许多区域网络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网络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或子网络。那么“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有哪些功能呢”“网络由哪些设备组成呢”“网络中的设备是怎样连接的呢”“网络又是如何工作的呢”等一些问题的提出,这些问题相关的知识采用“概念图”(图3~图5)以投影的方式来呈现。

接下来对上面的问题对照概念图有条理地进行解释。

1)网络的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是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往来、atm取款等)、资源共享(如机房里面共享的网络打印机、电影游戏资源等)和分布处理(大型软件的开发等)。

2)网络按覆盖范围来分(如图3所示),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从概念图中可以得知它们的应用领域和地域范围。

3)网络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从概念图中可以清晰得知网络硬件(如图4所示)是指的服务器、工作站、传输介质和通信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并指导学生识别学校机房里面硬件设备,比如机房里面交换机、双绞线等。

4)网络软件(如图5所示)。网络软件主要由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组成。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普通用户通过网络应用软件来使用网络资源,网络应用软件的结构有两种: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一般情况下上网在ie中操作的是B/S结构,而C/S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像一些远程控制、监控等。

解释了这些问题之后,通过对“网络概念图”知识理解,并总结得出网络的概念:“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通信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系统,计算机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最后,再回到“概念图”(图2~图5),让大家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这些内容间的联系,加深对网络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网络。

教学反思教师利用概念图进行有效教学,其实绘制概念图的同时就是备课的过程。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清晰地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和知识点都可以在概念图中表示出来。

从学生接受来看,像本节课这样的概念比较多的课,如果单纯靠概念的罗列,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更糟糕的是学生最终还是弄不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很难实现教学目标;而利用概念图使学生可以非常形象地看到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做到有效教学。

4结束语

概念图不仅形象系统地再现了课程知识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有效教与学的实施;而且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和比较学习的知识概念。因此,将概念图作为实施有效教与学的工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减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提升了教与学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真正将新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注:文中的概念图是笔者使用inspirationtrialedition

7.5b(概念图绘制软件)工具绘制。■

参考文献

[1]赵俊莉,赵冬生.概念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

[2]李,杨威.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8(1).

[3]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4(2).

[4]赵俊莉,赵冬生.将概念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2

关键词: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50-0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专业定向性强。而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抱怨枯燥、难懂,不能全面地掌握相关内容。如何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便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1.应用广泛、适用专业众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了解网络基本知识、学习使用计算机网络已经不仅仅是计算机类专业,而且是许多相关非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2.课程内容实用性强。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以接触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环境,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组成的复合系统。为了将地理上分散的、功能相对独立的计算机互连起来,以便实现资源共享,而先将这一复杂工程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问题,然后逐个加以解决,设计出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这一抽象的概念模型。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的层次结构和网络协议的集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所有的章节内容都是围绕着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而展开的,因为它们回答了网络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这个最本质的问题,所以,只有对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才能真正掌握整个网络知识结构,并能够灵活应用。

三、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讲解掌握不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属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核心知识,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课本基本上都先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iSo/oSi的七层参考模型,然后再介绍工业标准tCp/ip的四层参考模型,如果教师照本宣读,则会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时感觉网络体系结构有两个不同的分层结构,使得教学内容产生误差。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大。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是抽象的理论研究成功,是很多研究人员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学习时感到很吃力、很枯燥、很难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概念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首先破除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神秘感,争取把最基本的问题讲深讲透。

四、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方案

1.授课时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解决方案。在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中,层次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教师首先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层次。以邮政通信为例,教师应把其关系画成层次图形以便学生掌握,然后分析分层的优点和原则,最后将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进行比较,oSi参考模型与协议划分层次清晰,层次间功能相对独立,但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层次划分简单,层次间功能区别不很清楚,但已成功赢得了大量的用户和投资,各大公司纷纷支持tCp/ip。所以结合oSi和tCp/ip的异同,在讲解时应采用一种较新的只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

2.授课时对基本概念的解决方案。利用情境设置的教学方法来理解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中几个逻辑性较强的概念,如实体、对等实体、网络协议、服务、接口、虚通信、实通信。情境举例:中国和法国两个位于不同国家只会讲自己国家语言的哲学家要进行通话,他们对所要通话的内容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但他们不会其他语言而不能直接通话。因此,他们每人需请一个翻译,将他们的语言翻译成第三方语言,两个翻译可以使用共同懂得的语言进行交流,但他们不在同一个国家,还是不能直接对话。于是,两个翻译都需要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将他们交谈的内容转换成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传送给对方。通过上述情境画出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图中有几个实体,几个对等实体。层次模型中的两个实体,即一个对等实体(两位哲学家)谈得非常投机,他们在进行通信,这种通信能够进行的前提是他们对所交谈的内容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即他们之间遵循着共同的协议。但由于他们不在同一个国家,所以他们的交谈属于虚通信,这个虚通信是通过下一层接口处的翻译提供的服务以及翻译间的相互交谈来实现的,但是哲学家不必知道翻译人员用的是哪种语言交流,所以下层对上层提供的服务是“透明”的。通过对最高层的讲解,引导学生说出模型中哪里还有协议、虚通信、接口、服务,以及通过实通信是由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概念,让学生在图中找出,然后教师在图中分别标出来。通过对图中层次模型的讲解及互动,最后让学生思考网络协议和服务的区别。

3.授课时对层次间的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在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应把层次间数据的流动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形象地展示出来,讲解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封装相当于发送方将信从最高层(应用层)一直传给最低层(物理层),每层加一个信封,并附上相应的首部(地址),解封装刚好相反,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传输过程,使理论很好地和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理解。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以及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新知识,很容易对抽象的网络概念理解并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进一步总结出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3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整合网络

   1、引言

   复合名词(compoundnoun)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词素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组合构成并表示名词概念的词汇结构[1]。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其表层形式不一定是概念结构的直接反映,其词义也不能简单地通过组成词素的语义来理解,所以词义的分析和提取问题较难掌握。Fauconniers[2](182)提出语言是概念整合的结果,概念整合理论为探究人们如何建构意义开辟了新视野。英语复合名词正是整合了组合词汇中原有的词素语义义项,以此实现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过去对英语复合名词的研究多从其结构和形式的角度出发,从认知角度对其语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不多见,并且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因素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对英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建构进行分析,从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心智层面来阐释其意义生成机理。

   2、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Fauconnier[3]在其着作《心理空间》中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Space)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系统中的体现。他指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维会话时,在大脑中临时、动态建构的一些相关信息的概念包概念包(Conceptualpacket)。心理空间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等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建构起来,这些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创造出一个动态的概念网络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在线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从而构建意义[4](113-129)。Fauconnier&turner等人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integrationtheory)”[5](149-151)。

   概念整合理论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其核心思想认为: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语言系统的世界范畴化的普遍原则。Fauconnier把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流动想象为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认为人们在认知操作时把概念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inputspace1&inputspace2(以下简称i1&i2)包含来自自身范围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包含文化、语境、观点和其它背景信息的附加结构,人们从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意义并将之整合起来,进而产生一个新的层创结构。

   整合空间的层创结构通过以下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1)组合(composition):溶合输入空间的相关对应元素并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2)完善(completion):利用相关背景框架、认知和文化模式以及概念结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提取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3)扩展(elaboration):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emergentlogic)对整合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theblend)[6](141)。根据Fauconnier[5](149-151)、Fauconnier&turner(2002)的观点,概念整合的整个认知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该图代表概念整合中四个空间交互映射的认知模型,其中四个圆圈代表心理空间,连接中间两个圆圈的两条实线表示输入空间1(i1)和输入空间2(i2)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连接各圆圈之间的虚线表示输入空间(inputspace)、类指空间(generic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space)之间的连接,整合空间中的方框表示以上三个空间部分地投射而形成的层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和形成的过程。正因为有不断的认知思维和心理运演在此展开,整个认知模型昭示出一个充满动态的认知运作过程。

   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具有较为强大的认知阐释力,汪榕培[7](38)认为两个词一旦结合成复合词后,语义就不是原来两个词语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中引出新语义,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概念化的过程,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描述新经验、形成和理解新概念的过程。熊学亮[8]提出词义是一种规约意义,人们在使用某一词语的概念域时,会激活一种固化的长期记忆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与一定的预存场景知识相匹配,形成相应的概念结构,表现为词的特定意义。王寅[9](181)认为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模糊性,不能用简单组合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通过运算获得,意义要靠整合方式对其加以描写。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能够得出该理论对语言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因为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理解假说,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理解的认知机制,它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理论,对语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让读者把语言单位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信息与背景知识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对语言理解的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并通过揭示语言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语言使用者如何分派和处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它可以丰富语言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促进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语言意义建构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下面,我们以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为例加以说明。

   3、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

   Fauconnier&turner把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简单网络(simplex networks)、镜像网络(mirror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networks)和双域网络(double-scopenetworks)[10](120-131)。其中简单网络和镜像网络比较简单,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略显复杂。概念整合网络充分体现在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英语复合名词语义可以由概念整合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英语复合名词种类繁多,一般从词类角度可分为n+n如silkworm;adj+n如highstreet,redpencil;Gerund+n如sleeping-pill;V+n如pickpocket;n+Gerund如sun-bathing;V+adv如get-togethe;adv+V如outbreak等等。而张子宪[11](i)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的复合名词统计约为5566个,而其中n+n复合名词就占2871个,本文将专门分析n+n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从语法角度可分为偏正型、修饰型、并列型等,从语义角度分为离心型和向心型。关于英语复合名词的构型、句法和语义关系研究可参见Jackson&amvela[12](85)、王文斌[13](140-145)及其他相关的专着和论文。尽管概念整合理论主要思想在认知领域正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但人们对概念整合网络的四种子网络却知之甚少。下面将详细论证这四种概念整合网络如何为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提供合理的解释。

   3.1简单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

   简单网络是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两个输入空间容纳了需整合的认知信息元素,其中一个包含了完全概念化了的抽象框架,而另一个则包含了还未被完全概念化的可用以构筑新概念的成分[10](120)。在由简单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中,中心词构建的输入空间包含了一个有力的框架(frame),由另一个成分构建的输入空间包含了一些成分(role),框架和成分分别由这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出来。在整合空间中,它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得到整合。如果凭直觉,由简单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不像经历了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因为一个输入空间中的框架和另一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具有相容性,两个空间不产生冲突,因此,这种复合词就成为最简单的一种。例如复合词“starfish”,其中i1中fish包含框架,i2中star包含成分,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鱼根本是两回事,当想到每种鱼都有形状,读者头脑中产生star-shape的形状时,i1&i2投射到整合空间,读者才能产生形状像五角星一样的“星鱼”的概念。又如“elephantfish”,这里的“elephant”并非真指“大象”,可大象与鱼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在整合空间中,人们对“大象”最突出的概念结构是“体积庞大”和“长鼻子大耳朵”,然后根据“鱼”在头脑中的概念结构,尝试把两个空间进行叠加和映现,而根据人们的常识,“elephant”与“fish”两者放在一块,整合空间中代表“体积庞大的鱼”的概念比“长鼻子大耳朵的鱼”的概念似乎更合理,所以最终形成“bigfish”这样的层创结构。此外plasticjudge(丧失职业道德知法犯法的法官),cobwebpage(很久没更新的网页)也可用简单网络分析其意义建构。这一概念整合过程主要在于说话人能利用认知模式的关系来建立映现由此建构了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4

【摘要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正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下的出版。

⑦人民时空(由人民出版社发起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副总经理黎松则十分强调出版的商业交易环节。在他看来,出版是将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某种载体、通过交易出去的过程,是具有商业意义的传播,而非公益活动。是否产生交易是判断出版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便是将作品放到网上供免费浏览,尽管不直接产生利润,但是商家通过收取广告费等手段来获利,因而也可纳入出版活动的范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就不属于网络出版。

2学术界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老师对网络出版和网络出版物多有研究,他认为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介质为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保存的目的。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非网络(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目前一般所说的网络出版物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不同性质,网络出版物可以分为: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论坛、maiLinGLiSt等。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眼下的讨论实际上大都集中在后者。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谢新洲老师认为,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作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出版主体限定为传统出版单位。他认为,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老师对网络出版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网络出版概念和行为是传统的出版概念和出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乎逻辑的延伸。按照一般的理解,出版概念和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1997年我国了《出版管理条例》,其中对出版活动作了限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的界定。同样,网络出版也包括这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只不过后两者因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与传统出版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时,他认为网上从广义角度来看,应属于网络出版范畴。从出版的定义和目的来看,出版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活动,出版的目的是将经过筛选整理的信息尽可能快地向用户、读者传播。验之以网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网上一般是经过选择的(经过网络编辑筛选加工),并且通过网络向用户尽可能快地传播。虽然表现形式与传统出版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的网上除了BBS、e-mail及chat(网上聊天)等少数内容外,大部分可归于网络出版的范围。他认为,不能拿传统的图书出版来规范今天的网络出版。图书出版一般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具备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行为就不是出版。比如古代印刷术发明前,图书的复制主要靠手抄,手抄其实也是一种出版活动。再比如封建王朝的石经刊布,尽管没有复制和发行阶段(由读书人以捶拓等方式进行传播),也仍是一种出版活动。依此来看,网络出版尽管可能不具备复制和发行等阶段,其编辑水平和标准尚不规范,但它仍然属于出版的范畴。因此,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网上交易等活动。

3泛网络出版

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书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售价在30至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就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他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了“泛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的概念,泛网络出版认为在第三代互联网条件下,即在信息技术产品和基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获得生动的、个性化的信息的条件下,出版内容的创造可以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新旧出版业中的所有业务可以融为一体,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泛网络出版的目标是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媒体形态和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出版市场,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纸张、因特网数据流等多种媒体同时传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计算机、掌上电脑、机顶盒、手机甚至冰箱和微波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而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出现又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

更多的网站、更多的网页、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利用因特网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一次出版过程,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信息的载体是纸张、网络还是路牌广告都是一次阅读出版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正变得无所不在,每一个人既是出版者又是阅读者,我们迎来了跨媒体的泛网络出版时代。这是一个出版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可以出版仅仅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读取仅仅自己感兴趣的出版物,实现出版物与读者之间的1∶1。

4本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网络出版(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还是泛网络出版,以及上述的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及chat(网上聊天)等,如果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肖东发老师的一贯主张“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并且作进一步合理推论,都可以包括在网络出版范围之内。持此观点的并非一家之言,例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付立宏老师在有关网络出版的伦理讨论中也认为BBS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出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网上交易等各种活动。

参考文献

1余敏.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5

2陈玲.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行动.中华读书报,2000,5,10

3http://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tedian.htm

4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8)

5http://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dingyi.htm

6高朝阳.对网络出版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01(2)

7http://www1.yb.jl.cn/ybxx/xwkd/kj/xx15.htm

8http://bjprint.net/news/2001/01/0110/011003.htm

9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锦贵,王京山.网络出版探析.中国出版,2001(5)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5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6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结构;相关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tn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技术在零售以及物流等工业生产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关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学术界以及工业生产、媒体宣传中,被关注以及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促使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并且迅速的成为我国当前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技术项目之一。但是,以目前国内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以及研究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等,还处于一个初级的起步阶段,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开发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对于物联网的概念含义理解存在混乱、物联网系统模型以及结构标准不完善等,导致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发展比较缓慢。本文主要从物联网技术的产生以及发展背景出发,结合物联网的概念含义,对于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以及生产的发展进步。

1物联网发展背景与概念含义分析

1.1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在概念解释领域中,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概念名词的产生,最早是在美国,由相关的网络信息国际会议进行提出并产生的。随后,直至2008年以后,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含义在实际信息生产以及研究开发领域逐渐被普及起来,并受到各个国家信息技术开发以及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这一时期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物联网在工业生产中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实现物联网产业链,并且它将商品信息的传输过程,分为表示阶段以及感知阶段、处理阶段、信息传送阶段等。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的越来越多,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实现在零售以及物流、制药等行业领域中进行应用实现,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下一步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在手机钱包以及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等信息系统领域中,进行开发应用研究,未来物联网技术不仅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日非常突出的价值意义和前景。

1.2物联网的概念含义理解

按照相关国际联盟标准,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标准,物联网主要是指进行物品与物品之间、人与物品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联解决与实现。国际联盟标准定义下的物联网与传统物联网在概念以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传统的H2H物联网模式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不通过个人电脑设备实现的一种互连关系,而H2t物联网模式则是指人通过通用的连接装置与物品之间实现的一种连接关系。总之,与国际联盟标准定义下的物联网概念含义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物联网模式,在进行连接关系的确定与实现过程中,并没有将物联网考虑在任何物品连接的应用实现范围领域内。

总之,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进行物品连接实现的网络。在进行物联网的概念与含义理解研究中,一些研究学者以及专家会将物联网的概念含义与m2m连接模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研究应用,理解成为人与人、人与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连接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m2m模式下的连接概念在互联网领域也行得通,与物联网的概念含义之间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区别,容易造成概念含义理解的混乱。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析

通常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三个结构层次,即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感知结构层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具体应用层。

首先,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中的数据感知结构层,它主要是通过读写器以及摄像头、RFiD技术、GpS等工具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它也是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基础结构部分,在整个物联网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还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输功能,通常情况下,进行采集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输,主要是依赖蓝牙以及工业现场的传输线路等,一些数据信息传输工具设备进行传输实现。其次,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它是在现互联网技术基础上进行设计建立实现的,在整个物联网体系结构中主要负责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实现,是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关键结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的数据信息传输功能,主要是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信息传输实现。最后,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的目的体现,它主要就是针对物联网数据感知结构层以及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所采集并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应用实现。通常情况下,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应用结构层有应用程序和终端设备两个结构层次。

3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分析

在物联网开发应用实现过程中,物联网主要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传感器识别技术以及数据信息感知技术、网络融合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

首先,传感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应用实现的重要支撑技术,在物联网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物联网中的传感器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电子技术原理进行物联网运行所需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的,它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进行热、光以及声领域数据信息的识别采集,还可以实现对于力以及电范围领域中数据信息的识别与采集实现。其次,物联网相关技术中的感知技术,主要包括RFiD技术以及ZiGBee技术、蓝牙技术等,主要是负责对于已采集数据信息根据物联网控制命令进行短距离的感知识别与传输实现。此外,物联网技术实现中,还包含网络融合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分别进行物联网采集数据的通过互联网进行融合,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

结语

总之,进行物联网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分析,有利于促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发展,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实际中的开发应用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6).

[2]聂菊根,李德识,韩彦琰.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中心战实施环境[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9).

[3]李四海,张峰.物联网技术综述及海洋信息化发展对策[J].海洋通报,2012(3).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7

关键词:概念;概念改变;述评

本文将系统梳理有关概念改变的几种理论,讨论这些理论的特点。

一、不满和概念替换理论

pos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改变模式在科学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概念改变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的动机理论,他认为要在儿童原有概念和要学概念之间,创设失衡、不满或者不一致,而解决这种认知冲突的努力会导致对新观念的“同化”和“顺应”过程。

Strike和posner(1985)概念改变的模型扩展了piaget通过同化和顺应学习概念的观点。他们描述了概念改变的四个条件:(1)首先,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即当前的概念不能解释新的事件或者不能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2)新的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学习者能明白新概念的含义,理解其意义,发现表征它的方式;(3)新概念必须是合理的,并能够与学习者所认同的其他概念相符;(4)新概念必须是富有成效的,不仅可理解、合理,而且对学习者来说,还必须有价值,能够解决其他概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者认为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由Strike和posner提出的概念改变理论的核心主张,就是在概念情境——概念生态中,新概念可被理解、判断、获得或者拒绝。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因素影响概念改变,而非仅概念自身。他们认为学习者在概念改变的过程中可能经历停止、开始甚至沿原路退回等状态变化。

在这以后,Strike和posner(1992)又修改了其概念改变的理论,扩展了概念生态的作用。他们认为,错误概念不是被人们明确表达的观点的产物,而是在概念生态中产生的。他们提出稳定性的问题,认为错误概念是相对松散的、暂时的、不一致的;事实上,它们是受概念生态的影响。另外他们还提出了概念结构的问题,并关注概念网络的系统本质。

Strike和posner理论的重要性有两点:(1)对一些因素的关注,例如影响学习者形成概念生态的动机和目标;(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他们的理论已经成为大多数概念改变教学的里程碑,但是该模型没有充分地提出如何建构相异的概念的过程,不过一旦概念改变过程和机制的理论弄清楚,研究者要想改变别人的概念,就要返回到这个模型上。

二、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某一概念是嵌于稳定而复杂的其他概念的网络中,这些网络能够表征朴素的个人理论,而最基本的思维单元,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观点,构成了对因果的自我解释,这些自我解释一起支持了个人的朴素理论,它将帮我们揭示普遍存在于科学学习的错误概念。下面阐释两个知识建构理论。

(一)Vosniadou的理论

Vosniadou认为概念根植于并被限定在一个更大的理论结构中。它区分了两种不同水平的理论控制学习者的观念:朴素的框架理论和各种具体的理论。

Vosniadou提出框架理论不为意识所觉察;虽然意识不到,但框架理论限制学习者获得物理世界的真实知识。它是由本体论和认识论假设组成的。另一方面,具体理论是意识可觉察到的,并且由一套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这些命题能描述物体可观察到的行为。也就是说,具体理论是基于个体观察,还有教学信息,并在框架理论的假设限定下逐渐出现的。这两种理论联合在一起构成了概念结构,学习者通过它们能建立对世界的因果解释。

Vosniadou区分了两种概念改变的方式:丰富和修正。前者被描述为在原有知识上新信息的增加,并且通过累加过程可以获得。后者是发生在新信息与具体理论或框架理论不一致的时候,是学习者要实现的实质性变化。她认为,新信息和框架理论之间的不一致比与具体理论之间的不一致更难于解决。

Vosniadou认为在修正的过程中有些概念很难改变,因为框架理论是解释的连贯系统,这些解释是以日常经验为基础,以多年的证据为依托的,从而形成相应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而概念是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根基的,所以概念改变都会引发框架理论系统的变化。这个论断相似于Strike和posner的概念生态的含义。学生未能学习某一概念,就是因为要学知识与框架理论之间存在不一致。当儿童力图把一些信息加到错误的原有心理结构上时,就会产生不一致。错误概念就是学习者努力协调不一致信息块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混合的模型。这种解释异常数据的尝试类似于解决认知冲突。

Vosniadou(1994)的实证研究表明:(1)存在一个概念获得的顺序;(2)概念结构的重要性就在于对知识获得过程的限定。这些结论引发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即概念改变是一个渐进的,并能导致错误概念的过程。她们也认为,在概念改变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1)起初的心理模型;(2)混合的心理模型——学习者力图将起初的模型和科学模型协调起来;(3)科学的心理模型。

最近,Vosniadou和ioannides对原始模型作了两个主要的精致,首先,她们对概念改变的类型做了区分,表明概念改变可能是:(1)自发的,或者(2)基于教学的。前一种类型是源自在社会学习情境中丰富的观察所带来的一种变化,而非正式的科学教学,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语言学习,它是社会化的结果。后者是正式教学的结果,它要求建立混合的模型,力图把科学教学协调到原有的理论中。第二,她们对Vosniadou关于精致过程的原有论断做了进一步阐释。元概念意识所起的作用被加强了,精致被看作“带有更系统、连贯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的发展。

(二)diSessa的理论

diSessa和Sherin(1998)非常关注概念形成和概念改变的过程和机制等更深入的问题。以朴素学习者占有空乏的因果模型这一假设为基础,理解物理概念的学习,提出了概念形成的理论。他认为因果观点由现象本源(phenomenologicalprimitives简称p-prim)组成,现象本源是从一般的经验中抽取出来的,p-prims是特定知识成分的最小单元,并能产生解释。p-prims直观地等同于物理定律,并构成了人们所见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因此,p-prims能解释diSessa所称的因果网络的结构。而p-prims并不是概念自身,多个p-prims涉及到因果网络的创设。

因果网络近似符合人们直观期望的因果。他们认为:“因果网络大致是‘在观察背后的理论’的替代品,或者是蕴含在基于理论的种类观点中”(diSessa&Sherin)。因此,因果网络可被描述为用于理解世界的基于推论的解释,这反过来构成了人们理解世界的理论基础。他们通过一个结构成分,即联合种类,把这种解释机制与概念获得联系起来。为了理解这个复杂的成分交织情形,我们需要一些背景信息。

diSessa和Sherin首先认为所有概念都是不相同的。事实上,像“知更鸟”这样的概念不同于像“速度”或者“力”这样的概念,理解它们需要不同的认知过程。人们需要将前者分类到鸟的类似种类的概念中,人们需要将后者分到一个特殊种类的概念中,他们将其称为联合种类,这些联合种类由结构成分构成,结构成分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活动:(1)围绕通过选择所“看”到的(称为“读出策略”)事物收集信息;(2)以已经提及的因果网络活动为基础。

第一部分,读出策略,或者信息收集,相当于一个隐喻的“看”,“看”的方式上的转变被看作是概念改变的核心问题。他们表示:“在许多例子中,这种‘看’是学习的实质完成,并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人们基本的知觉能力。此外,‘看’的这些形式有时涉及明确的策略和扩展的推论”。

因此,diSessa和Sherin把概念改变定义为在读出策略中和在因果网络中的不同变化的介入。他们同时还举例说明,有可能现有的读出策略会被逐渐组织起来,以不同方式使用。在因果网络方面,可能需要建构一个新的因果网络,或者可能需要发展和再组织一个的因果网络。

因果网络是学校中学习物理学科的困难源泉。因此他们建议:“在其他事情中,它(因果网络)需要更系统的组织起来,恒定和整合的观点可能在要使用的因果网络的组织和选择中起到作用”(diSessa和Sherin)。但是他们并没有阐释,在因果网络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关注新的因果关系,需要什么填补这个空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转向Chi的概念改变的理论。

三、Chi的概念改变的本体类别理论

Chi等人(1994)建立了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学习者在学习概念的时候,可能已经将这些概念归到某一本体类别中。因此,概念改变就被定义为种类分配上的变化。据此,Chi的概念改变理论的最重要方面是概念从某一本体树种类重新分配到另一本体树种类中。在某一树的种类特征本体上不同于另一本体树的种类特征。

Chi的概念改变的理论(Chiteal.,1994)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1)一个认识论假设,它是关于本体论上的分配和世界上实体本质的观点,由这一假设可以定义“相异”的标准;(2)一个形而上学的假设,它是关于特定科学概念的本质;(3)一个心理假设,它是关于学习者的朴素概念和揭示出的错误概念的分类。

Chi等人(2002)的概念改变理论有两个主要变化。第一,在错误概念移除上的难度;第二,种类的结构。她澄清了嵌于朴素理论中的概念结构的观点。此外,她明确承认朴素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假设是不相容的。她认为概念改变的主要挑战源自于这样的事实,“学生可能缺乏什么时候需要转变的意识和可能缺乏转变后的另一种类”。她们假设,科学上适当种类的缺乏会阻止学生进行必要的重新分类:“如果实现概念转变不可能,那么学生就不能修改错误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某些错误概念比其他概念更难于修改的原因”。

Limon(2001)称:“尽管我们已经报告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可能使用认知冲突策略研究所得到的最突出的结论就是,学生缺乏效力去达到一个强大的概念重建,和随后深入理解新的信息。有时,学生可以达到部分的变化,但是在某些案例中,教学介入后的短暂时期内部分变化会消失。为什么即使学生意识到冲突,他们还如此抵抗变化?为什么学生能部分修改观念和理论,而保持起初理论的核心成分?”。

Chi的概念改变理论恰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正如她所说:“问题是除非学生有一个不同种类,把概念分配到这个种类中,不然这种教学将不会有效。”

四、评述

从概念改变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概念背后的东西,概念生态、因果网络、具体理论、框架理论、本体类别等等,其中有些描述具体的知识领域的概念,如具体理论和因果网络等等,然而比较这几个理论的发展变化,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有些从具体知识领域中抽取出来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框架理论和本体类别等的重要性,这些往往是概念难于改变的最根本原因。第二,概念改变并不仅仅是改变概念本身,还要触及到支持概念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有些概念非常难于改变,就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所以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要放到与之相联系的复杂的知识网络中。

参考文献:

[1]ChimtH,RoscoeRD.theprocessesandchallengesofconceptualchange.in:m.LimonandL.mason(eds).ReconsideringConceptualChange:issuesintheoryandpractice.Kluweracademicpublishers,thenetherlands,2002,3-27.

[2]ChimtH,SlottaJD,dsLeeuwn.Fromthingstoprocesses:atheoryofconceptualchangeforlearningscienceconcepts.Learningandinstruction,1994,4:27-43.

[3]diSessaa..Knowledgeinpieces.in:Gforman&ppufall(eds.),Constructivisminthecomputerage.Hillsdale,nJ:erlbaum,1988.

[4]Limonm.onthecognitiveconflictasaninstructionalstrategyforconceptualchange:acriticalappraisal.Learningandinstruction,2001,11:357-380.

[5]StrikeKa,posnerGJ.aconceptualchangeviewoflearningandunderstanding.inL.westandL.pines(eds.),Cognitivestructureandconceptualchange(p.211-231).newYork:academicpress.1985.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9

目前的网络教育主要是基于先进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试图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的理想教育模式。随着知识爆炸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内容日新月异,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课堂之外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这些人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工作场所也不固定。此外,在校生来放假或外出时也希望随时与学校取得联系,这些是传统有线连接的互联网所不能满足的。

移动互联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有线互联网、无线连接和灵便终端。有线互联网是指internet;无线连接是指由无线模块组成的网络(包括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控制的无线网络);灵便终端是指具有终端处理能力的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pDa以及具有无线模块的便携式电脑等。在这种异构的网络中,用户使用灵便数字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就可与传统有线互联网进行信息数据交互。与有线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弥补了有线互联不能移动的缺点(设备移动时必须断开)。

瓶颈依然存在

相对于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是近来发展最快的通信技术,其普及推广速度惊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给网络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如何拓展网络教育的服务,使人们更好、更及时、更便利地访问网络、获取知识信息,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解决和实现教育领域教学活动的“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一个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解决方案破土而出,我们称之为移动教育(mobilee-learning)。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携式计算机、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移动教育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自己的缺点。由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硬件条件有限(无键盘、屏幕小等),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无法在其上显示,而这些信息对于学习理解知识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移动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扩展,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设备终端类型的多样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技术的发展,具备网络访问能力的设备急剧增长,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到pDa掌上电脑、手机甚至未来的冰箱、数字电视,用户使用的种类多种多样。这些类型的设备,其硬件性能、软件性能、网络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设备对于网络资源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浏览访问的方式也不同。

网络资源的形式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中的资源包括互联网中的web资源,还包括移动网中的特有资源。资源形式存在多样性,如用于台式计算机的HtmL网页形式、用于手机设备的wmL网页形式,另外图像、音视频等媒体类型不同的设备所使用的格式也不同。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造成资源访问屏障,相同的内容资源无法在不同的设备间共享。首先,用户使用不同的设备可能无法获取一定的资源,例如wap手机用户设备无法获得HtmL的网页网络资源;其次,即使设备都支持同一种形式的资源,但由于设备性能上的差异也同样造成呈现上的混乱、内容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基于winCe操作系统的pDa和windows系统台式计算机都可以浏览HtmL网页,但是由于pDa和台式机的屏幕尺寸、媒体支持种类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资源浏览时,台式机可以正常访问,而pDa中的页面格式布局出现明显变形,无法阅读。

因地制宜的三种应用

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服务系统,移动教育系统与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系统相比,系统开发的复杂度增大,制约和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增多,所涉及的综合技术也较多。总结北京大学这些年来的应用研究探索,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短信SmS的应用

手机短信是目前普遍的通讯途径,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费用较低,用户数量也最多。通过短信系统,学校可以及时提供各种服务信息,但短信内容只能是文字,而且字数有限,所以应用范围限于通知的发送、简短信息的查询。

通过移动公司提供的短信服务接口,北大可以实现短信的下行发送、短信发送状态跟踪和接收上行短信。基于此,我们设计开发了北京大学短信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提供师生、校内院系、部门单位一个完整的短信信息、查询、订阅服务。普通师生用户可以在线发送短信,查看短信发送记录和短信送达状态,访问个人收件箱查看回复短信,设置电子邮件信箱进行新邮件的短信通知提醒,查看、管理自己目前订阅的短信栏目。用户通过浏览首页面可以了解、查看当前平台提供的各项短信服务栏目,如学术动态、大讲堂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栏目进行订阅。

院系、部门等团体可以通过该平台开设自己的短信栏目,管理短信内容,设定查询规则,接收用户的短信订阅。例如,教务部门可以开设成绩查询栏目,团委部门可以开设学术讲座信息服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开设就业信息服务等。同时也可以开设内部栏目进行针对内部用户的信息,如针对本系师生的课程通知、本院系毕业校友的活动通知等。

2.基于GpRS和ieee802.11无线协议的应用

GpRS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网络上开通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传输技术。相对于原来GSm以拨号接入的电路数据传送方式,GpRS具有永远在线、自如切换、高速传输等优点,而且可以方便的接入访问internet。市场上的许多高端手机都提供基于GpRS的各种服务功能,如www方式浏览网页、mSn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

使用GpRS手机和pDa都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但由于终端设备硬件、软件条件的限制,如屏幕尺寸的大小、内置浏览器功能差别,许多在台式机上浏览正常的页面在这些设备上就会出现布局变形,画面残缺,甚至根本无法显示。这就带来一个系统如何进行设备感知、内容自适应呈现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开发了北京大学移动网络教学原型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较完整的教学活动支持平台,用户使用GpRS手机或pDa等设备访问本系统。系统可以识别访问设备类型,并获取必要的终端硬软件信息,然后经过系统分析处理,呈现出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内容。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和老师可以方便及时地进入课程论坛,讨论查看相关信息。某些高档手机或pDa还可以在线浏览ppt、word等格式的课件。

在移动网络教学平台自动感知设备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又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义。将课程讲义、授课视频、图片等课件资源分解、提取、封装,构成元数据资源,用SmiL同步多媒体整合语言进行组织封装,根据不同的访问设备(手机、pDa、pC等),系统自动识别判断,获取不同设备的类型、性能等参数,经过逻辑处理,最后呈现给用户恰当的课程内容(如图)。当不同设备访问课程资源时,系统选择性地输出视频和文字,例如pDa和pC有视频播放能力,则输出课程视频,而手机只能接收文字信息,对于不同屏幕尺寸的设备如pDa和pC台式机,则一屏呈现的文字内容量也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课程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终端设备。当然这同时也对网络课件制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特殊的课件制作工具,制作起来较为繁琐。

3.基于普适消息通讯系统

普适消息通讯系统(UbiquitousmessageSystem,UmS)是我们设计的一种消息传递机制,该系统设计实现使用唯一标示(UiD)表示各通讯终端(endpoint),提供一种端到端的消息通讯机制,并且提供SmS、GpRS等网关接口,支持包括手机、pDa、pC间的消息收发。系统设计基于开放式XmL通信协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对外提供用户应用开发接口,允许开发者构建自己具体的服务系统。

基于这种通讯机制,我们开发了pC客户端、J2me手机客户端和移动服务系统,提供客户端pC和手机用户间即时聊天通讯、离线消息发送、GpRS短消息收发、email消息发送、SmS短信发送、移动通讯录备份等功能服务。

移动教育包括移动通讯和教学活动两方面的内容,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复杂的领域。对移动通讯而言,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市场日益丰富,无限数字终端设备也趋于功能强大化和硬软件配置规范化,逐渐淡化有线无线设备目前的差异性,这样会大大简化移动应用开发,增强可移植性。对教育而言,从粉笔黑板到网络远程再到目前的移动教育,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改进教学活动?移动教育模式是什么?什么教学情景适用于移动教育?如何定位移动教育?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虽然移动教育起步不久,处于实践摸索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但随着无线移动设备费用的降低、硬件的改进,其普及率和服务商会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给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移动互连通信与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通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移动教育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最终给我们带来无限(线)的自由未来。

链接

手机移动学习需具备的功能

在手机的移动学习中,建议面向教师的应用终端应具有下列功能:

1.能够创建学习群组;每个群组有一个群组名称(m)、群组的详细说明(o)、群组创建人(o)、群组管理人(o)、群组所属单位等内容(o)。群组内数据项包括学生名称(m)、手机号码(m)。

2.能够创建文本形式知识库,录入概念知识。一个概念知识数据项包括:概念名称(m)、概念解释(m)、上位概念(o)、下位概念(o)、相关概念(o)。

3.能够创建语音形式知识库,将有关语音学习资料录入知识库。一段语音知识数据项包括:语音知识资料片断名称(m),语音资料脚本(m)。

4.能够给群组学生或个别学生定制学科知识类别。学生只能在已开通的学科知识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制自己的需要,并设置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缺省的定制数据。

5.能够看到自己创建的群组学生的短信定制情况,以便掌握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或者短消息知识预定应用情况。

6.能够发短信给个别学生或学生群组,以便实施个别教学或对普遍性的概念问题进行澄清。

7.能够语音留言给个别学生或学生群组。

面向学习者的应用终端应具有功能

1.能够定制学科知识概念短消息,包括选择一个学科完整的概念知识,或某些章、节的概念知识。

2.能够设定定制学科知识概念接收的密度与频度,包括每日几次,每次几条。

3.能够定制学科知识概念复习策略。复习策略可以包括不需要复习、按照系统内置的遗忘曲线复习、按照自定义的遗忘曲线复习。

移动教学系统服务器端应具有的功能

在原有移动短消息服务器的基础上,移动教学系统需要增加下列内容:

1.增加文本形式的学科知识概念数据库。

2.增加语音形式的学科知识数据库。

网络通信的概念篇10

关键词物联网;结构框架;概述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5-0088-01

1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把用以表达连接互联网与信息传感设备以实现智能化地识别与管理的概念称之为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此概念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Labs)于1999年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提出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是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物联网的提出和建设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射频识别技术替代条形码识别技术,实现了物流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

“物联网”概念的初步确立是在2005年11月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的,该峰会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办,并且了一份关于物联网的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该报告描绘了物联网运用的新模式,确立了物联网的概念,并指出即将来临的物联网通信时代无所不在,世界上所有人或物体都能通过因特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于物的连接[1]。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射频技识别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广泛的使用,同时物联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

2006年3月,在欧盟举行了名为“FromRFiDtotheinternetofthings”会议,该会议对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做了描述,并且还制定了未来物联网研究策略路线图。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了iBm首席执行官SamuelJ.palmisano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planet)”的概念,并提出把各种类型和功能的传感器嵌入装备到像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筑工程、电网建设、大坝工程、供水系统、石油管道等各类与人民现实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建设应用中,使得管理智能化系统化,成为美国在21世纪保持竞争优势的方式。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江苏无锡考察时,参观了该地区的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当时曾提出建设“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理念,并指出发展物联网要把传感系统和3G系统相结合建立传感信息中心,开始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

由此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与物相结合的泛在网络,在人与人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通信和交流。所以,可以把物联网具体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所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为一体的网络[1]。如图1为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图。

由该图可以看出物联网通过二维码,传感设备,激光扫描,GpS系统等设备或系统,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人与物的信息交流沟通。

2物联网结构框架

从结构框架上看,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

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全面感知、识别物体和采集数据,即通过各种种类的传感器针对周围的物体、环境、状态等静态或动态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大规模、分布式的采集和辨别,然后将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数据,并通过传感网设备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到网络层。就相当于人的耳鼻喉眼等感官器官和神经末梢,可以从获得外界物体的各种属性一样。由此可知,感知层是由各种传感器网关构成的,包括RFiD标签、二维码标签、GpS、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等类似触觉、味觉和嗅觉的感知终端。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私有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无线接入网、有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卫星网等网络设备平台,实现感知数据和控制指令信息的双向交流,笼统的说就是网络层主要对感知层获得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递、存储和处理。如,手机内置的RFiD设备可以识别图书的二维码,通过识别采集图书的书名、编号、书架号等信息保存在手机中,方便学生查找图书。因此,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

应用层就是用户和物联网进行信息交换的借口,构建各行业的实际需求应用,如地震监测、车辆监控、物流运输等,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用户可以利用物联网提供经过分析的感知数据来享受特定的服务。由此可知,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

3结论

本文只是简要的叙述了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发展现状以及对物联网的技术结构,但真正的物联网结构要更加的复杂,而且其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的方式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正洪,周发武.云计算和物联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31.

[2]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4]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38(11):2591-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