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法律法规汇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9:26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1

1 期刊法律地位的比较

无论是《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还是各国著作权法都规定,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构成作品的实质性要件除了不是《著作权法》第四条第1款规定的“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之外,还必须具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所要求的“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纸质期刊由于符合上述条件,毫无疑问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从“独创性”来讲,一方面电子期刊同样是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与出版方针,经由总体设计、选题组稿、栏目安排、信息组合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产生出的信息和知识的有机综合体。另一方面每一种电子期刊的版式设计是独创的,体现了编辑特有的眼光和独具匠心的安排,渗透着编辑的劳动和艰辛。就“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而言,电子期刊可以复制在www服务器和硬盘上,也可以复制在CD、CD-Rom和磁带等载体上,还可以被打印在纸张上。我国法律对作品条件的规定比较宽泛,只要求作品“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并不强调作品目前的存在状态,这样在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期刊,无论其是否已经被复制,都受到保护。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而《伯尔尼公约》和英美等国的著作权法规定,受到保护的作品不仅要具备复制性,还必须已经恒久或稳定地固定在了特定的介质上,这就使得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只在计算机内存里形成了暂时性的复制,而未形成永久性复制的电子期刊被排除在著作权法力及的范围以外。

纸质期刊在我国原《著作权法》中是一种编辑作品。为了同国际立法接轨,我国新《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样不仅更加突出了汇编作品的独创性,而且扩大了汇编作品涵盖的范围。电子期刊只是数字化作品的一种,确定其是否同样具有汇编作品的地位,关键是要明确“数字化作品”的归属,这正是国际著作权条约和各国著作权法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解释》第二条规定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受到保护,但并未指出数字化前后作品类型的差异。在学术研究中对数字化作品的类型问题存在着“取消作品分类说”、“原作品类型说”、“新作品类型说”或“概括性作品说”的争论,而在比照现行著作权法已经设置的作品类型对数字化作品进行归类时,也有“视听作品说”、“计算机程序说”、“汇编作品说”等不同意见。

在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似应把电子期刊、多媒体、网页等数字化作品归入《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1款“作品……,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和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9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概括性规定之中。法律做出如此规定的目的,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的作品体系具有较大的弹性,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包容可能出现的新的作品类型,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可见,把电子期刊暂时归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法理依据是充分的,但这不能由一般性的规范性文件做出,必须由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行政法规特别规定。如果一定要把电子期刊归入现行作品体系中已有的作品类型的话,那么“汇编作品”更加合适。1995年1月,加拿大信息高速公路咨询委员会在“著作权与信息高速公路初稿”中指出电子著作可以归类于汇编作品。从技术特点分析,电子期刊与电子数据库更加相似,或者说就是电子数据库的类型之一。按照1996年9月欧盟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第一条第2款的规定,数据库在法律地位上是汇编作品。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建议,将编辑作品改为汇编作品,使数据库涵盖在汇编作品中。所以,电子期刊尽管在创作方式、传播过程、利用特点等方面与纸质期刊存在区别,但仍然属于汇编作品。

2 期刊出版发行方式的比较按照《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的规定,期刊社把电子期刊登载在互联网上或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行为属于出版。所以,相对于纸质期刊的出版仅是对这种汇编作品的非数字式复制和发行而言,电子期刊的出版也并不限于对其通过光盘、磁盘等数字化复制发行,而是包括信息网络传播等其他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方式。电子期刊无论是通过光盘、磁盘等方式出版发行,还是通过互联网出版发行,都要涉及“数字化权”问题,这是纸质期刊不曾遇到的,也是电子期刊编辑出版中必须解决的著作权问题。所谓数字化权(Digitalright),又称电子权(electronicright),是指作者在电子媒体上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与电子期刊编辑出版关系最密切的数字化权主要是对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和对作品的网络传播两种。

数字化既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数字化的实质是增加了作品的利用方式,而且可能是数字技术条件下利用作品的惟一方式。因此,按照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与作品利用方式相对应的原理,在著作权人享有的专有权利中就必须包括数字化专有权。wCt第一条第4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七、第十一和第十六条都确认数字化行为构成复制。尽管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5款规定的复制方式中没有“数字化”,但其立法模式为列举式,而非穷尽式,应理解为包括了“数字化”。因为,1999年国家版权局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二条已经明确规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复制行为。

网络传播与数字化一样,也是数字技术条件下利用作品的一种新方式,所以同样受到著作权人专有权的控制。wCt第八条在“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的主题下规定“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获得这些作品。”wppt第十条、第十四条也规定了表演者与录音制品制作者享有的向公众传播的权利。我国新《著作权法》第十条第12,款设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项权利与wCt、wpp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利”有本质上的共同性。

《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三条规定,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的,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1款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因此,期刊社以电子形式使用来稿应事先取得授权。现在,有的期刊社在“稿约”中要求作者以“软盘”或文字稿附带“软盘”或直接通过网络投稿,并认为只要作者按期刊社要求的方式投稿,就是对期刊社就其作品进行数字化或网络传播的默示许可,就可以不再专门开展授权谈判,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作者按期刊社的要求以“软盘”或“网络”方式投稿,是作者自己行使著作权的一种表现,只是授权期刊社将以软盘或网络传输投递的作品制成纸质期刊发表,并不是对期刊社将其制成光盘或进一步网络传播的同意。只有期刊社在“稿约”中明示有权对来稿进行数字化或网络传播,而且作者在确实知悉了期刊社的这些规定后,仍向期刊社投稿,才能认为是作者对期刊社就其作品进行数字化或网络传播的许可。当然,最好是能取得作者的书面授权。还应该注意的是,数字化和网络传播是两项不同的权利,不能认为取得了数字化权就当然取得了网络传播权,期刊社若想把传统作品汇编入电子期刊或上网传播,应先后或同时取得数字化权和网络传播权。

3 期刊权利归属的比较《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5款、wCt第五条和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四条都规定对汇编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不得损害汇编中每一作品或数据业已存在的著作权。也就是说,汇编作品具双重著作权的性质(除事实汇编),汇编中每一件作品的著作权归原作者享有,但行使时不得侵害汇编作品的著作权,而汇编者对汇编作品享有整体的著作权,但行使这种权利时也不得妨害其中每件作品的著作权。作为一种汇编作品,电子期刊毫无例外地具有双重著作权的特性。需要指出的是,期刊社对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后形成的电子期刊中的作品的著作权仍归原作者享有,而不归实施了数字化行为的期刊社。因为数字化的实质是将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在磁盘或光盘载体上,改变的只是作品的表现与固定形式,作品的独创性不会由于其被转换成数字编码形式而丧失掉,数字化并不产生新的作品。

期刊整体著作权的理论基础在于期刊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而是由于在编辑思想指导下的创造性编辑劳动,使期刊具有了某种定型的结构,表现出超越各个组成部分性质简单相加的新的性质。期刊社享有的权利除了《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外,还包括《著作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邻接权,即版式设计权。《著作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9款规定,未经期刊社许可,使用其版式设计是侵权行为。

对电子期刊整体著作权的讨论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需要界定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期刊社是否有权在整体上对自己出版的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利用;二是期刊社是否有权从整体上许可其他数字化媒体使用自己出版的纸质期刊。2001年,在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结案的“塔西尼”(tasini)中,法院认为,将汇编在报刊上的文章放到互联网上,除非合同有相应的约定,以此种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仍然属于文章的作者。所以,期刊社以行使整体著作权的名义,擅自自己或许可他人制作已发表作品的电子合订本或者合集,或者擅自自己或许可他人将期刊整体上网传播的行为被法律所禁止。

与纸质期刊不同,电子期刊在著作权的归属上还具有多元性。比如,用于电子期刊编辑创作的计算机软件就可能具有职务作品、委托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及合作作品等多种性质。但是,如果用于编辑创作的计算机软件和电子期刊的网页都是职务作品,其权利归属并不相同。

4 期刊法定许可权利的比较法定许可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是必须按法律规定向其支付报酬的法律制度,其实质是将著作权中的某些权利从绝对权降格成为获得合理使用费的权利。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中适用于法定许可的情况包括五种:编写教科书法定许可、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播放已发表的文字作品的法定许可和播放已出版的文字作品的法定许可,其中《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规定的“报刊转载法定许可”是我国法定许可制度的一个特色。

期刊网站与传统期刊社在法定许可权利的适用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著作权人有权自己或委托网站及期刊社以禁用声明的方式拒绝对其作品的数字化转载、摘编。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这种不许转载、摘编的声明应该在发表作品时附带,否则视为著作权人同意转载、摘编。第二,网站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限于报刊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不得对录音、录像制品和图书中的作品进行转载、摘编。第三,该项规定仅仅适用于国内作品,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作品,也不适用于外国作品,按照《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第十三条的要求,转载、摘编国外作品应事先得到许可。第四,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要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并注意保护著作权人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期刊网站与传统期刊社在法定许可权利的适用方面也有不同之处。第一,传统期刊社法定许可转载、摘编作品的权利适用于“从纸至纸”,而期刊网站法定许可转载、摘编作品的权利适用于“从网至网”和“从纸至网”,不适用于“从网至纸”的情况,即不能把首先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以纸质期刊形式进行转载、摘编。第二,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要按法律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1999年4月,国家版权局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第十八条规定:“报刊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上已经发表的作品,应按每千字50元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付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纯理论性专业报刊,经国家版权局特别批准可适当下调付酬标准。”“报刊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上已经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地址不明的,应在1个月内将报酬寄送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代为收转。到期不按规定寄送的,每迟付1月,加付应付报酬5%的滞付费。”但是,这些规定是否适用于网络报刊转载、摘编尚无明确规定,仅供参考。

5 期刊授权模式的比较作者向期刊社投稿的行为和期刊社接受投稿的行为构成了要约承诺的著作权使用合同关系,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这种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的。而依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转让著作财产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法律之所以做出“期刊刊登作品可以不采用书面合同”的规定,是为了适应期刊出版周期短、时间性强的特点。在这种非书面的著作权使用合同中,作者实际上是把其汇编权、复制权和发表权授予了期刊社,但是期刊社只能将这些权利用于编辑出版纸质期刊,不能用于编辑出版电子期刊。期刊社虽然能够以“稿约”的方式向作者发出对其作品以数字化方式编辑出版的要约,但由于受到期刊传播范围、作者对期刊的可获得性、期刊登载“稿约”的频率和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每位向期刊社投稿的作者都熟知期刊社的有关规定。加之《著作权法》和有关著作权行政管理条例已经明确规定对他人作品的数字化利用要事先取得授权,所以期刊社应该尽量避免以“稿约”的非书面合同方式取得作品的数字化权和网络传播权,这是编辑出版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在授权模式上的区别之一。

期刊社同作者签订书面的著作权使用合同,获得专有出版权也是切实维护期刊社和作者利益的需要。从期刊社来讲,按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的规定,期刊社没有单方面发表“著作权所有,未经本刊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声明的法定权利,即使发表也无法律效力,还会损害著作权人的转载权、摘编权。而由作者自己发表不允许转载、摘编的声明或授权期刊社发表类似的声明的比例是很低的。这样,作品发表后其他报刊就可以随意转载、摘编,即使有的报刊社在转载、摘编其他报刊的作品后支付报酬,也是给作者的,期刊社被排除在外。从作者来讲,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上刊登的作品后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报刊社的数量并不多,作者的利益无从保护。

由于本身掌握着大量详细的作者信息和授权条件,可以免去艰巨复杂的权利调查过程,因此期刊社与作者签订书面出版合同有许多便利条件,取得授权的效率和成功率都较高。事实上,这早已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许多期刊社的常规性工作。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社都与作者签订有书面的“著作权转让协议”,要求作者转让其“所有权利”。有的协议书中规定作品发表后期刊社有权以印刷、电子等目前已知的及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媒体或新技术对作品进行传播,并指出如果作者不在协议书上签名,协议不生效,则文章不予发表。而我国期刊社这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绝大多数没有和作者签订书面的授权协议。期刊社以书面合同取得作者的著作权后,应将合同的主要内容在文章发表时同时刊登,以对其他作品利用者起到警示作用。

编辑出版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在授权模式上的另一个区别是期刊社应该更加注重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联系。因为在数字技术环境中,著作权的外部效应增加,公共性日趋明显,期刊社管理、监督和行使自己整体著作权的能力下降,只有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监管并行使权利,才能保护期刊社的利益。比如在德国,其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VG-woRt)收取的版税中,就有50%是分发给期刊社的。而在美国,绝大多数科技期刊社都已经在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即“著作权清算中心”登记注册,并在杂志版权页上声明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的对期刊的利用要事先得到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随着电子期刊事业的发展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健全,这种授权模式必将为我国期刊界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梅海燕。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3(3):34-37

2 钟紫红。中美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现状比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4):396-399

3 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

4 朱正清。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3):290-292

5 姚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释解。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11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2

在我国的着作权立法(包括最近修订的《着作权法》)和已参加的有关着作权的国际公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着作权法不保护数据库。新《着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着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着作权”.尽管这一规定是明确汇编作品的着作权归属,但事实上也就在法律上赋予了汇编作品的着作权。显然,数据库具有一定的作品的形态,并具备构成着作权作品的可复制性条件,如果在“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有独创性而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一部“作品”,数据库就是着作权法中的汇编作品,是受着作权保护的。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着作权法没有直接提到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但可以把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着作权保护,新《着作权法》第14条就是数据库着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但这并不是说,在《着作权法》修订前,数据库着作权保护就缺乏法律依据。原《着作权法》第14条及其《实施条例》对“编辑作品”的规定,已经为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只限定于以若干作品或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数据库。

对将数据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予以着作权保护这一点,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1994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协定》(tRipS协定)对数据库问题作了专门规定。tRipS协定第10条第2款规定:“数据或者其他材料的汇编,无论采用机器可读形式还是其他形式,只要其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即应予以保护”.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着作权条约》(wCt)就更明确地直接对数据库进行了专门规定。wCt第5条就以“数据汇编(数据库)”为标题,其内容与tRipS协定基本一致。因此,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还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都应该把“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的数据汇编(数据库)予以着作权保护。新《着作权法》将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着作权保护,已完全符合tRipS协定的要求。

二、新《着作权法》明确了数据库着作权保护的判断标准

将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着作权保护,数据库首先必须符合着作权法关于作品的条件。按《着作权法实施条例》(新的实施条例至完成本文时未颁布)第2条的规定,“着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数据库一般总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而且是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这样,数据库是否具有独创性便成为其能否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关键。按照新《着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数据库能作为汇编作品可以是以“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也可以是以“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为内容的。显然,这些现存的若干作品或其片段绝不是汇编者的独创,当然绝不会体现该数据库的独创性;不能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其本身就不具独创性,更无从谈起体现该数据库的独创性了。因此,能体现数据库独创性的,只能是对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的独创性。新《着作权法》第14条明确了能成为汇编作品的判断标准,即“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的独创性。这一标准已完全符合tRipS协定、wCt等国际条约的规定。

对这一判断标准应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如何判断数据库的独创性,二是如何理解独创性。数据库能作为汇编作品而受到着作权保护,就必须在对“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具有独创性。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数据库在对其内容的选择上具有独创性,就可认定该数据库具有独创性;或者,这个数据库在对其内容的编排上具有独创性,就也可认定该数据库具有独创性。反过来说,只有那些既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具独创性又在内容的编排上也不具独创性的数据库,才被认定为无独创性而不具着作权性。我们由此就可推断出:如果某数据库采用了另一数据库的编排结构和方法,而对内容的选择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和判断,那么该数据库因具有独创性而受着作权保护;同样,如果某数据库采用了另一数据库的内容,而对这些内容的编排有独特的结构和方法,那么该数据库也因具有独创性而受着作权保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做到取用一现有的数据库(无论是书面的还是电子的数据库)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而得到一个内容相同编排不同的数据库,是很容易的。问题是,该数据库又因具有独创性而受着作权保护,这显然对现有数据库的着作权人是不公平的,对其权益保护是不够的。令人感兴趣的是,《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5款是以“选择和编排”表达的,而后来的tRipS协定及wCt却都是以“选择或者编排”表达的。这是否意味着对数据库独创性要求的降低?值得讨论。

关于对独创性的理解,已有学者作了详尽论述。一种观点认为:非抄袭他人而独立完成的作品,即具独创性。代表性的是英美法系的“辛勤收集”原则(或称“额头出汗”原则),它指只要作者在收集、选择构成数据库的信息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或者实质性的投资,该数据库就能得到着作权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独创性包括“独立”和“创作”两个方面,除了独立完成外,还必须具有“创造性”.应该说,第一种观点强调了对数据库作者的利益的保护,但违背了着作权法传统理论;第二种观点减少了数据库获得着作权保护的可能性,不利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在美国着名的Fiest出版公司与Rural电话服务公司一案中,美国最高法院判定Rural公司编辑出版的电话号码簿中的白页部分(按字母顺序排列),因缺乏“至少的创作”而不受着作权保护,同时,该法院认定其黄页部分(按商业分类排列)受着作权保护。我国的《出版发行名录》案、《电视节目预告表》案,法院都以《出版发行名录》或《电视节目预告表》不具独创性而不予着作权保护。这表明美国开始有限度地提高其对数据库的原创性要求,两种对独创性的观点出现了趋同的倾向。“人们普遍认为数据库原创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三、新《着作权法》界定了数据库着作权保护的对象

我国《着作权法》第14条第2规定,“……(汇编人)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着作权。”tRipS协定第10条第2款更明确规定,“(对汇编的着作权保护)不延及数据或材料本身的保护,不得损害数据或材料本身已有的着作权”.由此可知,数据库着作权保护不延及数据库的内容。

上面已说明了数据库的独创性,只能体现在它对内容的选择或编排的独创性上。按照着作权法只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的原则,着作权法对数据库保护的就是它的那种“独创性的选择或编排”的表达,而不是它所选择或编排的内容(大多数数据库的内容为数据和事实信息,属着作权法中的思想范畴;若其内容为着作权材料则为独立的着作权)。但是,必须要注意到数据库内容与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之间的关系。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不延及到其内容,但离开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就无法体现它在选择或编排上的独创性,离开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去判断数据库的独创性是没有任何法律意义的。如果复制了一现成数据库的全部内容或实质性内容,实质上就是复制了该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从而构成侵犯该数据库的着作权。如果只利用该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或编排的标准和方法,没有利用其内容或只少量利用其内容,那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据库,不应构成对该数据库着作权的侵犯。因此,着作权法对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或编排的保护,是以包含内容的数据库整体为前提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库的出现,使人们混淆了“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至少应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组成。数据库是完全可以从某个数据库系统中独立出来,而成为另一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库只是“数据”的组合,对他们的操作是由数据库外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应用程序和DBmS)实现的。因此,数据库和操作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是两个独立的着作权保护对象。“对数据库中信息的具体安排、检索都是由数据库应用程序进行的,提供创造性的安排、检索功能的程序本身具有独立的着作权,同数据库中信息的着作权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数据库着作权保护也不延及操作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

四、新《着作权法》扩大了数据库着作权保护的范围

在《着作权法》修订前,《着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编辑作品”的限定是:“根据特定要求选择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汇集编排成为一部作品”,显然,只有以“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数据库才有可能成为汇编作品而得到着作权保护,那些以非着作权材料(未构成作品的数据或不受着作权保护的事实、材料)为内容的数据库,要得到着作权保护,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此,在《着作权法》修订前,对我国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是仅限定在以“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范围内的。显然,对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范围的这一限定,是既不符合tRipS协定、wCt等国际条约的规定,也不适应我国着作权保护的需要,理应及时予以修正。新《着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已明确将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范围扩大到包括以“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为内容的所有的数据库。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着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原)《着作权法》第14条的‘编辑作品’的解释是不准确的”,“不应理解为仅限于由作品或作品片段构成的数据库,而应作更广泛的理解,包括由不受保护的材料构成的数据库”.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从《着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编辑作品”的解释本意上来看,就仅限于由“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汇集编排成为一部作品”,否则,就没有必要再在《实施国际着作权条约的规定》第8条中对外国的汇编作品作出扩大的规定,“外国作品是由不受保护的材料编辑而成,但在材料的选取或者编排上有独创性的,依照(原)着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予以保护”.其次,对数据库权利保护的不合理,不能通过扩大解释来解决,而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来解决。新《着作权法》对原《着作权法》第14条修改为:“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着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着作权。”这一修改正说明了这一点。再次,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法院仍严格按照《着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编辑作品”的解释审理案件。就以该学者所引用的“胡公石诉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一案为例,“一审法院只是认定原告的《标准草书字汇》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属于我国着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未明确将其认定为编辑作品。而参与该案审理过程的一位人士则称,’虽然《字汇》为不受着作权保护的例字组成,该在例字的选取或者编排上有独创性,但因其作者非为外国人,在目前法律尚未作修改的情况下依照《实施国际着作权条约的规定》第8条之规定,我们仍不能依照(原)《着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将该书作为编辑作品而予以保护。‘”

如上所述,在《着作权法》修订前,我国对本国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范围仅为以“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数据库,但根据《实施国际着作权条约的规定》第8条的规定,“由不受保护的材料编辑”而成的外国数据库是可以得到我国的着作权保护,而我国的以非着作权材料为内容的数据库,因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难以得到着作权保护。从而,形成了“内外有别,外优于内”的不合理状况,赋予了外国数据库在着作权保护上的“超国民待遇”,也理应应予以解决。

这一点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因为,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就在中国一国内形成了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四个世贸组织成员,按照tRipS协定的“最惠待遇”原则,我国给予任何另一个成员的待遇,应该无条件地给予作为世贸成员的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对数据库着作权保护而言,如果未修订原《着作权法》第14条,那么,上述三个地区的数据库作品将按“外国作品”而享受“超国民待遇”.“这样,我们就可能将面对至少三部分享有高于国民待遇的本国国民,即:世贸成员香港居民、世贸成员澳门居民、世贸成员台湾居民。解决这一困难局面的唯一可行途径,似乎应当是修改中国的着作权法,使之与伯尔尼公约全面地处在同一水平,以改变现行着作权保护的内外差别待遇”.新《着作权法》对原《着作权法》第14条的修改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3

印花税是对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其课税对象就是指应税凭证。应税凭证是指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信息是以电子形式产生与传递的,传统的应税凭证由纸介质变成了以电子化、无形化的磁介质形式存在。

(一)电子合同

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方式的变化,为提高业务洽谈的效率,在经济活动中改变了传统做法,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数据电文来订立合同。电子合同因其载体和操作过程与传统书面合同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合同内容等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及电子签名)所代替。三是电子合同的生效地点为收件人的主营业地;没有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四是电子合同所依靠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保存,是无形物,改动、伪造不易留痕迹。电子合同虽然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书面合同的特点,但其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为了规范交易,确定交易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经济交往迅捷正常地进行,功能仍等同于书面凭证。

(二)电子营业账簿

随着企业中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不断推进和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成熟,财务网上处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电子商务中主要采取的是会计软件记账、核算收入,产生的账簿和凭证是以网络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在,没有传统的纸质账本。

(三)网络营业执照、许可证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开店已经成为商家首选。为了保证交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网上经营者必须取得由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经营特许权证照。电子执照是指各类经济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网络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由依法成立的具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作、核发、载有企业注册登记信息的电子信息证书。

总之,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纸化交易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合同、凭证隐匿于无形,印花税原有的课税对象——合同、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结算凭证等不复存在。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印花税的征收由于法律的缺失,造成税款的大量流失。

电子商务对印花税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印花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应税凭证由纸质变成了电子化形式。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纸化交易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合同、凭证隐匿于无形,印花税原有的课税对象书面合同、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结算凭证等的存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造成印花税课税对象的不确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进一步确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签订电子合同均以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方式完成。而印花税的征收对象为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而电子合同、电子营业账簿和网络营业执照、许可证的出现导致完税凭证的无纸化和隐匿性,使完税凭证失去书面意义,导致传统的贴花完税的纳税方式无法进行。

转贴于

(二)对印花税申报征收和税务稽查有冲击

电子商务中印花税申报征收面临的问题。印花税要求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是指在合同的签订时、书据的立据时、帐簿的启用时和证照的领受时贴花。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这里所强调的是,申报要合法、及时、真实。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准确确认变得困难,从而导致纳税申报受到影响。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的上门手工申报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数据电文申报方式是指税务机关确定的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电子申报方式”、“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说,新的税收征管法对电子化的申报方式虽然做出相应规定,但仍不能彻底放弃纸质文件,对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位。

电子商务中印花税税务稽查面临的问题。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税务稽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条件下,所有交易与支付过程均在网上完成,流动性与隐蔽性造成税务稽查的难度加大。尽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了“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并要求“纳税人应自行编制明细汇总表,明细汇总表的内容应包括: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签订日期、适用税目、合同所载计税金额、应纳税额等。纳税人依据汇总明细表的汇总应纳税额,按月以税收缴款书的方式缴纳印花税,不再贴花完税。缴纳期限为次月的10日内,税收缴款书的复印件应与明细汇总表一同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检查”。该通知虽然要求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但在征收技术手段过于落后的情况下,只是要求纳税人应自行编制明细汇总表完税,比原有的传统书面完税凭证自行贴花还要繁琐,无法体现电子商务带给税收征收的方便快捷性,更无法实现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纳税人自行完税的目标。

电子商务下印花税征收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电子商务印花税征管的诚信基础和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以其虚拟化、无形化、无纸化的特点对以实务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原则造成了冲击,突显出了许多法律的空白和漏洞,传统的税法体系对其无法适从。而良好的诚信基础、技术基础则是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印花税征收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前提。

1.诚信基础。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还没有建立等。由于失信成本较小,所以给商业交易带来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约了传统商业走向电子商务的步伐。为此,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体系应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构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是实现电子商务印花税有效征管的重要前提之一,其内容具体包括:构建电子商务诚信评估机制、中介机制,培养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与纳税意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监督体系。

2.技术基础。在技术上,应改进税收征收模式,设计“电子印花税”系统。“电子印花税”系统主要由数据库、销售、备份、证明于一身,由交易双方登陆指定系统,选择相应的凭证列举类型,可利用指定模板制定电子合同,并由签订各方进行电子签名,也可将双方已签订好的合同以数据电文形式发到指定系统。系统根据合同类型和合同金额计算出应纳金额,由纳税人进行网上支付后,系统自动在合同指定位置生成电子印花,该印花是由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签订日期、图案、序号和密码组成的数据电文组成。或在现行税制中补充有关电子记录保存和加密的条款,要求纳税人必须保证以可阅读方式保存记录一段时间,并将加密密码报送税务机关的密码库备案,使税务机关可追踪、验证纳税人的交易性质、金额,确定计税依据。尤其应重点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纳税人报送电子数据的规范格式;电子签名法生效后,如何确认纳税人的电子身份;纳税人报送电子报表,税务机关如何给予电子回执等。

(二)修订和完善有关电子商务印花税的法律法规

1.强化印花税电子完税凭证的法律效力。修订《印花税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强调印花税电子完税凭证与传统的书面完税凭证“功能等同”。凡符合书面形式要求的数据电文及电子签名,如果能够可靠地保证所载信息自首次以最终形式生成时起,始终保持了完整、未作改变,该数据电文与电子签名即具有法律规定的原件效力。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修改印花税条例和合同法,强调规定未完税的电子凭证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在法庭、公证等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的有关环节使用。这样可提高纳税人遵从度,降低征收成本。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4

甲光盘出版社从事将杂志刻录为光盘的营业,为求简便,与国内大多数杂志社签订了合同,这些杂志社同意甲出版社使用它们的文章,而甲出版社则给以一定数额的使用费。鉴于作者众多且分散,甲出版社将本应给作者的部分也委托杂志社代为给付。此事后为部分作者知晓,他们以甲出版社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二 争论问题

1. 杂志社对自己的杂志有何权利?作者的权利如何体现?

2. 刻录光盘有无改变形式?若有,是否须权利人再次授权?若无,杂志社一次付酬,两次使用,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3. 本案有无法定许可的适用?

4. 甲出版社与杂志社的约定是否及于作者?

三 分析

(一)汇编还是编辑

著作权法已经修改,而本案时间不明,故不知适用旧法还是新法,此处适用新法。

杂志社的地位与所从事行为的性质首先应予明确。杂志社是否属于邻接权人中的出版者?出版是复制与发行的结合,一般多为图书的出版,但报社、期刊社也可从事出版行为。《著作权法》第四章第一节以“图书、报刊的出版”为题,显然将期刊所从事的行为作为出版行为。杂志社的法律称谓应为“期刊社”,即“期刊的出版者”,因而属于邻接权人。

邻接权在国际上是对表演艺术家、录音制品的制作人和广播电视组织所享有的权利的称谓,享有邻接权的本质原因是这些主体从事了演绎创作,从而使原作品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我国将邻接权理解为传播者权,加上对出版社作用的重视,将纯粹进行复制、发行他人作品的出版行为的出版社提高到邻接权人的地位,对其给予了特殊保护。

图书的出版,出版者所从事的是纯粹的出版行为,而无演绎创作的存在。但报社、期刊社除了复制发行,还对作品进行了编辑,编辑不同于汇编,旧著作权法将此二者混淆是不妥的。新著作权法将原来的“编辑权”改为“汇编权”,用语更为科学。但编辑行为与汇编行为还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混淆。

汇编是一种演绎创作行为,是将已有的作品或材料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取舍、设计、编排形成汇编作品的行为。汇编作品的创造性表现于汇编人独特的选择和编排材料的方法,并在整体上赋予这些原本分散的作品或材料以新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因而汇编人就设计的新结构或新形式享有作者的资格。汇编既然属于演绎创作,那么由于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关系就因被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对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汇编,这时汇编作品上有两重著作权,即原作品著作权和汇编作品著作权。对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进行汇编而成的汇编作品,汇编人仅就其设计和编排的结构或形式享有著作权,即此时只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杂志社发表作者的文章,其文章显然受著作权的保护,因而类似于前者,故后者不在本文考虑之列。

在汇编的场合,是先有原作品的著作权,然后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经由汇编而产生汇编作品著作权。在此过程中,两个著作权的产生有先后顺序,且后者受前者制约――即汇编要经原作者的同意,否则就是对原作者“汇编权”的侵犯。因为汇编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归作者享有,作者可以自己行使,也可授权他人行使,他人未经作者同意不享有汇编权。但杂志社发表原作者的作品与编辑作品是同时的,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且因为出版合同的存在,无需另外征得作者同意以行使“编辑权”。

我国著作权的取得采用自动保护原则,即创作一经完成,只要具备了作品的属性,就产生著作权,既不需登记,也无需发表。但作品创作完成后若未经发表,作者所享有的著作权就不具有约束他人的效力,仅为“裸体”的权利。因为既然别人无法知悉,就不能强求其尊重你的“权利”。在汇编的场合,原作者的作品先经由发表而后有汇编入的汇编,而在杂志社发表作者作品场合,作者的作品只有经由杂志的发行而发表,于此同时,杂志社对其汇编作品也同时享有了著作权,二者并无先后之分,此其一。其二,作者向杂志社投稿,杂志社同意发表其作品,这样就在二者之间订立了一个合同。这一合同当然就包含了杂志社的“编辑权”――杂志社必然以某种结构安排来发表某一件作品,而无需作者额外的同意。

因而,本案中,原作者享有原作品的著作权当无疑义,而杂志社基于其“编辑人”的身份也享有“编辑作品”的权利。但需提及的是,如果说杂志社享有权利的话,也不是作为“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而享有的,它享有的顶多及于编辑形式的整体,即对版式与装帧的权利,故不及于原作者对单个作品的著作权,乃属当然之理。

(二)刻录光盘行为的性质

杂志社与原作者之间存在出版合同,而出版系指将作品以有形载体复制并发行。复制应有数量的规定,原则上发行量应影响作者的报酬。当然杂志不同图书,一般不会再版,但若再版,也应付给作者相应的报酬,那种一次性付“稿费”的做法是对作者权利的剥夺。除非有明确约定,复制应指以同一形式复制,因为这样解释最能保护著作权人。而在出现多种解释时,“剩余权利”归权利人才符合权利本位的原则,因为著作权人的权利是源,出版者的权利是流。文字形式与电子形式,二者是否为同一形式,颇有争议。从《著作权法》第9条将“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分开规定,而将复制权界定为“以印刷、复印、拓印、录像、翻牌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来看,复制的形式若无特别约定,当不及于电子形式,且作如此解释也更有利于著作权人的保护。因此,即便是作为出版合同主体之一的杂志社要刻录电子版,都需与作者另外订立合同,更不用说第三人了。

杂志社是否可允许第三人刻录光盘?有观点认为电子版与文字版属于同一形式,因而认为刻录电子版已包含于出版合同之中。此观点有以下几点不妥:其一,出版合同并没转让作者的复制权,杂志社也并没有因此获得复制权,不论电子版与文字版是否属同一形式,刻录行为都属于复制行为,而复制权属于作者。既然杂志社不是作者,也无作者授权,当然无权作出许可。其二,杂志社的编辑行为不同于汇编行为,杂志社仅享有对其版式与装帧的权利,况且即便属于汇编,也仅及于作品的整体而不及于个个地作品,且还要受原作者的约束。其三,即便是同一形式,复制权也仅限于合同相对方,即杂志社,且于增量复制时,杂志社还需另外付酬。因为出版合同如无特约,应理解为一次复制,而非无限制的复制。若第三人想要复制,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仍然为必要条件。本案甲光盘出版社在其给杂志社的报酬中也包含了作者的报酬,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妥的。所以刻录光盘行为的性质在本案并不重要。

(三)有无法定许可使用的适用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权利的制度。法定许可是著作权许可使用的例外情形,因而应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可作扩张解释,也不可任意类推。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加强了对著作权人的保护,缩小了法定许可使用的范围,相应的扩大了一般许可使用的范围,是符合这一原则的。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的规定,法定许可使用限于第32条第2款,第39条第3款,第42条第2款,第43条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在本案均无适用的余地。

本案也没有合理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的适用,因而第三人要想刻录光盘必须征得原作者的许可。

(四)甲出版社与杂志社的约定的效力是否及于作者

如上所述,杂志社既然不是作者,不具许可他人复制的权利,因而其与甲出版社之间从事的法律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效力待定,应视权利人即作者是否追认而定其效力。而今作者既然不予追认,当属无效。

出版社与杂志社的约定效力是否及于作者?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合同仅有相对效力,仅在当事人间有效,而不及于第三人。本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应视杂志社有无自己的“处分权”而定。如认其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则杂志社对自己那部分似有处分权。但应予注意的是,其作为“派生”权利应受原权利的限制,杂志社不具单独处分的权利,因而原权利人未予同意时,该处分行为仍然是无效的。当然,作为作者文章的编辑者,杂志社更不享有处分权了,因而其合同应为全部无效。因此,不论是对杂志社还是对作者给付的报酬,均应予返还。

即便他们间的约定部分有效,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其约定也不能约束第三人,即作者,除非杂志社以作者的人得身份订立。分法定与约定,杂志社无法定作者的权利或义务,且又未经作者授权而成为约定人,因而杂志社不是作者的人。甲光盘出版社对杂志社的行为是否构成对作者的给付?首先,给付以有效的合同存在为前提,本案合同无效,因而谈不上给付问题。其次,退一步说,给付是过程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统一,它以权利人的受领为必要。本案杂志社既非受领给付的人,故对其所为的给付,不达给付目的,因而不够成给付。再次,报酬请求权系作者最重要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理应有作者与出版者协商而定,不能由出版社单方指定。因而未经与作者协商,而按自己的标准将“稿费”寄上,无异于剥夺了作者的报酬请求权。也许其结果可能与协商的结果一样,但从程序上说,它剥夺了作者的讨价还价的权利。

(五)结论

综上,杂志社作为出版者,不对作品享有著作权,因而,不具处分权,其与甲出版社所定的合同因未能或作者追认而无效,故甲出版社所为的报酬给付亦当然不生给付效果。

四 几点思考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5

关键词:财务公司电子商业汇票优越性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57-02

自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广实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迈入电子化时代,对满足企业支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费用,以及丰富支付结算工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以来,全国电子票据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除了主要商业银行以外,财务公司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也稳步增长。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商业汇票的优势,提高为集团客户的服务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公司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优越性

1.方便快捷高效。财务公司的集团客户单位分布地域广泛,操作传统支票业务存在诸多不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以数据电文形式签发和流转突破了传统纸票的局限性,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电子票据贴现业务减少了银行验票环节,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加快了集团内部资金周转速度。

2.节约资金成本。电子商业汇票的贴现率市场化程度较高,与一年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相比,能够降低资金成本的15%左右。通常财务公司贴现利率又低于外部商业银行,所以,通过票据融资替代短期借款,将大大降低客户企业融资成本。另外,财务公司的电票数据保存在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数据库里,没有实物载体,减少了财务公司纸质票据的银行托管费用。

3.降低了票据的风险。财务公司相比商业银行在票据验票和管理方面不具备优势,基本依托银行完成。电子商业汇票以数据电文代替纸质票据,以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能够抑制假票和克隆票等票据欺诈风险,同时规避了管理过程中纸票遗失、损坏的风险,确保了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的安全性。

4.有利于实现集团效应。财务公司积极参与电票市场,充分利用电子票据融资成本低、操作灵活的特点,帮助集团客户拓宽融资渠道,增强短期融资能力。2015年一季度以来人民银行大力降准,多次降息,财务公司贷款规模出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电子票据创新带动信贷余额增长,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

二、财务公司推广电子商业汇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公司的电子商业汇票流转不够顺畅。目前财务公司办理电子票据业务的办理模式是“企业网银+eCDS+财务公司业务系统”,顺利办理完成电子票据业务的前提是收付款双方开通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由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与财务公司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指令信息的传递,完成账务处理,再通过外部网银实现资金划转。导致电子票据流转不畅的原因:一是财务公司集团客户账号功能的局限性,客户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的收付款账号为财务公司的内部账号,不能实现商业银行外部网银直接收付款业务。二是财务公司业务系统在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接后,功能有待完善。特别是涉及集团外部单位时,不能实现联动自动处理账务,产生了人工业务操作风险。三是财务公司电子票据系统开发设计模式以及操作使用流程有待优化。由于财务公司开展电子票据业务时间短,经验不足,电子票据系统在某些环节流程设计繁琐,影响到业务交易效率与票据流转速度。

2.集团客户电子商业汇票的认知度不高。由于电子商业票据业务尚处于推广期,集团客户的财务人员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其快捷、便利、安全等特征不了解;尤其高管人员、财务主管对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流程及风险防范控制等问题存在顾虑,导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签约率低,仍然更多地选择纸质票据,由此可见客户对电子票据业务的认知度低是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强化。虽然电子票据作为新型的无纸化支付结算工具,能够有效防范纸质票据诸多常见风险隐患,但是对系统业务公开化程度不高的财务公司来说,仍然潜在各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电子票据业务通过网上交易,面临的各种系统安全隐患增多,要求财务公司的系统安全防控能力更高。无论是有意攻击还是无意误操作,比如数据文件丢失、网络遭受攻击、系统运行瘫痪、各种黑客病毒入侵等各种风险,都将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是财务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限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但票据业务涉及外部单位,对交易关系的真实性以及债权债务关系等材料的审查过程中往往经验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而且无法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实现无纸化传递和审核,存在人工操作的风险不容忽视。

4.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随着电子票据业务的迅速发展,现行的《票据法》已经滞后电子票据发展的要求,需要丰富“书面形式”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目前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和使用规范没有法律制度进行明确规定。财务公司面对外部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顺利开展电子票据业务,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三、推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有关建议措施

1.完善业务系统,保证电子票据流转顺畅。一是努力实现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支付功能。目前有的商业银行实现了电子票据业务的线上支付,加快了收付款效率,提高了电票流转速度。若财务公司也能通过线上支付,能够促使电子票据流转更加顺畅,规范账务处理。二是完善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否完备强大、性能是否安全稳定,操作是否直观简便,成为客户是否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重要因素,因此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将是财务公司推广电子票据业务成功与否的基础。

2.加大电子票据业务宣传和培训力度。财务公司需要对集团客户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提高电子商业汇票的认知度。通过培训班、财企座谈会和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电子票据安全、快捷、成本低的优越性,介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处理流程,鼓励客户开展电子票据业务。另外,财务公司加强员工电子票据业务培训,使业务人员了解相关制度,熟悉系统功能,掌握操作流程。

3.提高风险防范意(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57页)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财务公司需不断加强系统建设,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确保电子商业汇票在安全、稳定系统环境中运行。健全内部电子票据业务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强化电子票据业务处理流程,必要时依托银行完成相关资料审核,有效防范风险。

4.完善票据法律制度,规范电子票据业务。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票据法》的相关法律解释,使其票据业务的适用范围由以纸质票据为工具的结算,扩大到以数据电文为基础的电子票据结算,规范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二是财务公司根据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内部电子商业汇票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电子票据业务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电子商业汇票使用推广的现状、障碍与对策[J].金融会计,2013(11):41-44

[2]霍琛.会计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3(6):150-151

[3]高古峰.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应用[J]冶金财会,2013(11):26-27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6

关键词: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法律保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2-0073-05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拥有网站150万个,家庭上网计算机7800万台,网民2.21亿,网民数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数据库产业紧密相连,数据库是网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汇集传播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数据库种类繁多,因涉及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中医药数据库、金融信息数据库、税务信息数据库、餐饮信息数据库、法律信息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专业人才数据库等;因数据库构成素材性质不同,可分为作品数据库和事实材料数据库;因内容的选择编排是否具有创造性,可分为独创性数据库和无独创性数据库。鉴于数据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企业非常重视各类数据库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但我国数据库立法相对滞后,数据库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形成,这需要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进行论证和选择,同时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体系进行建构和完善。

一、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分析

各国对数据库规定了不同的法律保护模式,理论界对数据库保护模式也见解各异,分析论证各种保护模式利弊,有益于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和确定。

1.版权保护模式

部分国际条约和国家立法确立了数据库版权保护模式,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5条规定:“数据或其它资料的汇编,无论采用任何形式,只要由于其内容的选择或排列构成智力创作,其本身即受到保护。这种保护不延及数据或资料本身,亦不损害汇编中的数据或资料已存在的任何版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0条第2款规定:“数据或其它材料的汇编,无论采用机器可读形式还是其它形式,只要其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即应予以保护。这类不延及数据或材料本身的保护,不得损害数据或材料本身已有的版权。”很多国家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赋予版权。但版权保护模式有明显的弊端:第一,版权保护的标准是最低独创性标准,要求数据库在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要具有最低的独创性,这不但排除了无独创性数据库的版权保护,而且偏离数据库的设立目的,制作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即时的信息服务,而不是在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力求新颖,最低独创性法律标准不利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第二,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进行法律保护并不妥当,因为数据库明显不同于汇编作品:首先,二者内容侧重点不同,汇编作品主要是将作品或者作品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而成的新作品,而数据库除包含作品及作品片段外,还包括事实数据或信息资料;其次,二者表现形式不同,汇编作品是单独作品,而数据库是信息集合;再次,二者涉及范围不同,汇编作品是围绕同一主题选择编排近似类型作品,而数据库是围绕同一领域集合所有类型信息;最后,二者设立目的和宗旨不同,汇编作品力求作品选择和编排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而数据库要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第三,版权只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而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观念,以此模式保护数据库,必然导致只保护数据库的逻辑架构,而不保护数据库的实质内容,这与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诉求相去甚远,不利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2.邻接权保护模式

有学者认为“数据库开发者的实际地位同传统的邻接权人如出版者、广播电视组织、唱片制作者等非常相似,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投入了人力、资金和技术,但都没有创作出独立的作品来。所以一方面应保护他们的利益――主要是经济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不能赋于他们同作者一样的法律地位。因此,可以这种方式保护不具备作品性质的数据库”[1]。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旨在保护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的应有的权利,邻接权主要包括出版者权利、表演者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该模式的问题在于有可能造成法律主体的重合以及邻接权范围的扩大。邻接权为保护传播者利益而产生,与版权紧密相连,但传播者与版权人的法律地位完全不同,如果赋予独创性数据库以版权,制作者即版权人,无独创性数据库就不具有版权,以邻接权保护所有数据库,有可能造成版权与邻接权法律主体的重合。即使仅以邻接权保护无独创性数据库,也与我国《著作权法》在狭义上使用邻接权概念相悖。

3.专有权保护模式

有学者主张以专有权保护数据库,主要理由是数据库保护的关键是内容,以专利法专有权方式进行保护,很容易解决数据库抄袭等“搭便车”现象。[2]也有学者提出应采取“有限的专有权保护”,以平衡数据库制作者、使用者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3]专利法确立的专有权制度旨在保护专利的全部思想,以此种模式保护数据库意味着公共信息的私有化,这必然造成信息垄断,数据库制作者的权益被过度强化,而公众的信息获取权被弱化,而对专有权进行限制,形成一种具有多种例外的有限专有权,这不但在理论上是否符合专利法的基本精神存在争议,而且也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引起法律适用的混乱和复杂化。

4.不当得利保护模式

学者Fitzberald和Gamertsfelder认为,数据库不宜以物权进行保护,因为数据库不是有形物,但数据库又不同于一般的无形物,故主张以不当得利理论对数据库进行法律保护。[4]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或合同上的依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构成要件包括须一方获得利益,须他方受到损害、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害之间须有直接因果关系,获得利益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不当得利属于导致债发生的法律事实之一,数据库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导致一方不当获利,另一方受到损害,以不当得利理论保护数据库既缺乏法理基础,司法实践中也缺少事实根据。

5.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有学者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效地维持数据库制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不乏为我国数据库保护最现实的选择。[5]美国曾提出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基础的数据库保护法案,德国法院也曾依其《反不正当竞争法》引申出的“竞争法上的成果保护制度”,给予不能获得版权法或工业产权法特别保护的数据库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机会。[6]尽管此种保护模式可以绕开独创性标准的争论,但其弊端仍显而易见:第一,法律保护的不确定性影响法制的统一与协调。司法实践中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保护数据库,主要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进行司法裁判,《反不正当竞争法》本身就是一般法,再根据一般法的原则性条款进行司法裁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空间过大,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呈现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第二,该模式没有规定数据库制作者的具体法律权利,依据商业秘密条款进行法律保护也有不妥之处,因为数据库本身不是技术信息,也不是经营信息,为扩大影响力,制作者往往希望数据库为公众所熟知。即使对数据库的实质部分已经采取加密等技术手段,以此为据,采用商业秘密的方法进行保护,司法实践中对数据库实质部分的认定目前也无法可依,困难重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中没有涵盖数据库“搭便车”等典型侵权行为,这使《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数据库的保护更加不确定,在没有具体法律权利支撑的情况下,数据库制作者法律维权行动举步维艰。

6.特殊权利保护模式

《欧盟指令》首次提出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模式,赋予数据库制作者提取权和再利用权两项特殊权利,以实质性投资为标准,对数据库的全部或实质内容提供特殊保护。该模式是欧盟针对数据库特性提出的特别保护模式,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但问题在于:第一,没有明确数据库实质内容和非实质内容的区分标准,这使对数据库实质内容的侵权判断因缺乏依据而处在模糊状态;第二,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机制,甚至没有强制许可的规定,这会导致利益机制失衡,违背立法初衷;第三,特殊权利限制性规定过于宽泛,容易导致特殊权利的滥用;第四,特殊权利保护期限制度容易导致永久保护,因为该模式没有动态数据库保护期间到期部分先行开放的有关规定;第五,对电子数据库和非电子数据库区别对待的做法使非电子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处于不确定状态。

7.债法保护模式

有学者提出以拆封合同为基础的债法保护模式。拆封合同产生于美国软件业销售惯例,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对方当事人只能凭包装上的条款或提示进行意思表示,付款接受标的物后方可知晓合同内容的使用许可格式合同。[7]以拆封合同、点击合同、访问合同等新兴合同为基础形成的债法保护模式具有自由法保护的优势,能够成为强行法保护模式的有益补充,但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上述合同属于格式合同,数据库制作者自行拟定格式合同条款,往往会加重使用者责任,免除或限制自身责任;第二,拆封合同中的购买者在购买数据库时需作出同意的承诺,在安装使用时需再次作出同意拆封条款的承诺,作出两次同意承诺才可以使用程序,这对购买者来说法律风险增加;第三,拆封合同订立过程中经历两次承诺是否达成了意思合致存在争议,这实际上直接影响拆封合同的法律效力;第四,拆封合同新设权益有可能和强行法规则冲突,这需要进一步的协调和解决。

二、我国数据库立法策略及法律保护体系构建

1.数据库法律保护理念的确立

法律保护理念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决定立法的基本走向,笔者认为我国数据库立法应确定以下基本理念:第一,确立平等保护理念。《欧盟指令》第9条规定:基于私人使用目的,而提取非电子数据库内容的行为,可以不经数据库制作者的同意。私人使用目的既有可能是学习研究目的,也有可能是商业目的,如果基于后者提取非电子数据库的内容,可以不经数据库制作者的同意,这无疑会使非电子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处于无保护状态,这必将成为非电子数据库发展的法律障碍。我国在数据库立法中应首先确立电子数据库与非电子数据的同等保护制度,使电子数据库和非电子数据库制作者能够获得同等的法律地位;第二,确立平衡保护理念。数据库立法既要维护数据库制作者的权益,又要维护数据库使用者的权益,既要促进数据库产业地发展,又要推动图书馆、档案馆等公益机构的进步,数据库立法要找到不同法律主体的利益平衡点,促进不同法律主体的协调发展;第三,确立适度保护理念。在数据库立法中保护力度过强,虽然会促使数据库产业迅速发展,但既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也会导致司法实践中恶意诉讼增多,保护力度过弱,不但会面临与国际法律的接轨问题,还会挫伤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适度保护;第四,确立综合保护理念。我国对数据库进行法律保护,强行法和任意法要相结合,版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特殊权利保护和债法保护要相结合,公益和私益的保护要相结合。

2.数据库法律保护标准及保护模式的选择与确定

有学者敏锐地指出:“版权法只保护数据库具有独创性的选择与编排,而不保护数据库的内容,不足以达到充分保护数据库的目的。原因在于数据库的选择或者编排的独创性难以定性,数据库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内容而非选择或者编排,选择或者编排的独创性与数据库的实用性相矛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数据库的保护标准不能定位在独创性上。”[8]这种观点反对进行版权和特殊权利的双轨制立法,主张确立特殊权利单一保护模式。但有观点质疑:“在已有的法律模式以外再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除非有重大理由才有必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客体会不断涌现,难道都要分别制定新的法律保护模式才可以吗?”[9]数据库的制作需要在数据的采集、获得、选择、核对、校验、编排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时间和精力,制作数据库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要,实用性、准确性、完整性是对数据库的根本要求,数据选择和编排的独创性只能是对数据库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国应该以投资标准为数据库保护基本标准,以独创性标准为数据库保护补充标准,凡是在数据库的建立、维护、更新以及数据获取、检验、核实、表述、输出中有实质投资的,都应同时受到特殊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债法的保护,如果数据库在选择和编排上具有独创性,还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从而确立以特殊权利保护为基础,以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债法保护为补充的综合法律保护模式。

3.数据库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数据库纠纷管辖权制度。数据库纠纷管辖须因数据库的不同类别区分对待,就地域管辖而言,非电子数据库以及未联网的电子数据库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发生地。网络电子数据库如依据上述规定仍无法确定管辖法院,可以将原告发现侵权事实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视为侵权行为地。就级别管辖而言,数据库纠纷案件案情复杂,专业性较强,争议标的额较大,应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欧盟指令》第7条规定,数据库特殊权利是指一种“制止对数据库内容的全部或经定性和/或定量证明为实质性的部分进行提取和/或再利用的权利”。“提取(extraction)”是指“采取任何方法或形式,将数据库内容的全部或实质性部分永久或暂时转移到另一载体上”。“再利用(reutilization)”是指“通过发行拷贝、出租、在线或其它传输方式,以任何形式将数据库内容的全部或实质性部分提供给公众”。同时规定:“若屡次和系统地提取或反复利用数据库内容的非实质部分,且带有违背正常利用数据库或不合理地损害制作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则是不允许的。”欧盟要求各成员国都应为在数据库内容的获取、检验核实或表述输出方面,经定性与/或定量证明作出实质性投入的数据库制作者提供特殊权利保护,欧盟要求成员国根据该指令修改本国数据库保护法律。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能够较充分地保护数据库制作者的权益,为全面推动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我国也应确立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但需要进行适当完善。

首先,明确数据库核心信息的认定问题。数据库的核心信息是指构成数据库内容的实质性部分,认定数据库核心信息是行使数据库提取权和再利用权的法律基础。笔者认为可以考量以下因素:第一,提取或再利用数据库数据的数量以及占数据库总量的比率;第二,提取或再利用数据库数据的使用频次、使用范围、使用程度、使用周期及使用目的;第三,提取或再利用数据库数据给数据库权利人造成的影响,既包括发行权、复制权等财产权影响,也包括署名权、荣誉权等人身权影响;第四,数据库业界的通行标准和看法;第五,提取或再利用数据库数据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或者强制许可。其次,对数据库用户的权利应适当扩充,使用目的应适当限制。无论对电子数据库,还是对非电子数据库,用户都具有个别信息的使用权,但使用目的不能是宽泛的私人目的,只能限定为学习研究目的,对数据库特殊权利的限制和例外应该成为数据库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达成数据库制作者和公众的利益平衡。再次,要协调和解决数据库不同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主要是解决同时采用特殊权利与版权保护带来的法律问题。比如权利主体的冲突现象,独创性数据库制作者既可能是特殊权利人,也可能是版权人,法律应规定在具体诉讼中,原告一旦选定便不得变更。再如保护期间不统一的问题,法律应明确数据库法律保护期间为10年,但“动态数据库”的保护期间会因数据库的不断更新,保护期间的起算日也会不断刷新,为防止准永久性保护现象的出现,数据库从建立或更新的日期为起算点,达到规定年限的部分应当公开,公开的部分应该允许被提取和再利用。最后,要考虑数据库保护法律的发展和演化,随着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和强大,我国数据库保护法律应逐步走向特殊权利单一保护模式,由弱保护向强保护过度,这既是因为综合保护模式存在诸多冲突,也是数据库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3)数据库特殊权利限制制度。为了防止数据库制作者特殊权利保护过度,实现数据库制作者和公众利益平衡机制,需要规定数据库制作者特殊权利的例外和限制,基本法律途径有两条:一是规定强制许可制度,由于国家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对某些领域的信息来源具有独占权,为防止信息垄断现象的出现,应当准许公众不经数据库制作者的同意,使用数据库的核心信息,但应该支付合理的报酬,这不但可以使公众受益,而且会保障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欧盟指令》第9条对数据库特殊权利的限制仅限于基于私人目使用数据库、因教学研究提取数据库内容以及基于公共安全、司法和行政目的使用数据库三种情形,合理使用范围明显过窄,我国应该结合《著作权法》扩充数据库合理使用的范围:第一,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使用数据库;第二,为报道时事新闻而不可避免地再现或使用数据库;第三,为教学科研目的使用数据库;第四,基于公共安全、司法和行政目的使用数据库;第五,将已公开数据库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我国境内提供给少数民族使用;第六,不以营利为目的,将数据库以盲人可以感知的形式提供给盲人使用;第七,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为陈列保存版本需要而使用数据库;第八,个人学习研究目的提取数据库个别信息的行为;第九,因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公益事业而使用数据库。

(4)数据库侵权责任制度。明确数据库侵权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司法实践意义,我国建立完善数据库侵权责任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规定侵权责任认定制度,认定数据库之间是否存在侵权可以考虑的因素有:第一,数据库内容重合程度;第二,数据库检索方式是否相同;第三,数据库内容选择和编排是否相同;第四,数据库信息来源;第五,数据库业界的一般看法;第六,市场影响等;其次是确定举证责任制度,在数据库侵权诉讼中应该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原告应当就案件符合条件及诉讼请求提供证据材料,被告应当就数据库信息来源合法以及不存在侵权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再次是明确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确定数据库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数据库的类型;第二,数据库合理使用费;第三,数据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第四,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第五,侵权行为性质;第六,侵权时间;第七,侵权影响;第八,其他侵权人的作用和侵权因素的影响等。建立合理的数据库侵权责任制度,可以减少恶意诉讼的发生,平衡数据库制作者和公众之间的利益,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数据库立法不宜过细,保护强度不宜过大,在立法进程上可以首先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待时机成熟以后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相应法律。当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首先出台数据库保护司法解释,指导数据库法律纠纷的判决,积累司法实践经验,逐步完善立法理论。

参考文献:

[1]韦之.论数据库著作权[J].著作权,2006(3):26.

[2]王果明.信息权利和资料库的立法保护――欧美资料库立法现状述评[J].知识产权,2009(2):46.

[3]楚风华,李涛.构建我国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研究――一种有限的专有权保护[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3):28.

[4]Fitzberald,Gamertsfelder.protectinginformationalproducts(includingdatabases)throughunjustenrichmentlaw:anaustralianperspective,eipr2008(7):244-255.转引自:王果明.信息权利和资料库的立法保护――欧美资料库立法现状述评[J].知识产权,2009(2):46.

[5]田莺.试论数据库的法律保护[eB/oL].[2008-03-21].law.省略/pshowtxt?keywords=&dbn=lwk&fn=lwk026s400.txt&upd=1.

[6]沈晖.无独创性数据库法律保护浅论[J].当代法学,2008(6):53.

[7]于海防,姜沣格.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体系分析[eB/oL].[2008-01-08].law.省略/txtcac/lwk/044/lwk044s198.txt.htm.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7

论文摘要:远程教育资源强调其获取的便利性及低成本性,这要求远程教育资源在共建共享层面必须排除相关的制度障碍。在著作权法律制度上,作为源头的建设以及作为终端的共享,遇到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些障碍。这些障碍的存在,使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通过建立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在切实解决一些新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立法上的完善等措施来排除著作权法律制度障碍,对于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意义重大。

远程教育资源通常采取智力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包括网页文字、多媒体教案、教学音像作品、文字教材及相关资料以及上述形式的综合体。这些教育资源形式作为作品,在法律上受到著作权法、专利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但是,在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更依靠不同教育机构进行共建以及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广播电视等方式实现共享。这其中必然涉及到著作权作品的使用、新作品形式的著作权保护以及共建共享的其他一系列著作权法律问题。

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远程教育制度较之国内先进,对此可以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本研究着重于解决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有关著作权问题形成的制度性缺陷或不足,从制度上进行一定的探索,对排除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著作权法律制度上的障碍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内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法律现状

(一)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概要

对于远程教育资源,有学者提出,远程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与学处于准永久性时空分离状态。远程教育在本质上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凡是向远程教育学习者传输并有助于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切教学信息和媒体,都可以视为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从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所谓远程教育资源,是指以智力成果形式表现出来的,应用于远程教育中的各种资源。从其结果形式来看,远程教育资源应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及电子课件(如ppt形式的教案)、视频、音频文件、网页网站、教学资源管理、评价数据库、教学资源建设、维护、运行技术以及前述多种形式综合的网络课程或教学系统软件等。

在我国,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1999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2003年教育部又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期使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全国共享。另一方面,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的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也有新的突破。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组建成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平台系统,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自成一家”局面,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涉及到人员合作、成果共享的一系列活动。在著作权法律制度上,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来自于数字化时代对著作权的冲击,数字资源与网络传播技术的结合,使得教育资源素材及其成果的获得不费吹灰之力,合理使用的界限模糊化,同时也造就了侵犯著作权的温床。另一方面,共建与共享涉及多方主体,对于其中著作权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确定,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是否能够应对这些新的问题?同时,是否构成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法律制度障碍以及如何排除等问题,也值得思考和探索。

(二)国内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著作权法律制度概况

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形式、权利主体的确定、著作权的取得与内容、著作权的使用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建立起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其中第22条第六款规定的著作权合理使用:“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第23条规定了著作权法定许可:“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这两条规定,是涉及教育的主要条文。就第22条而言,“学校课堂教学”的概念,无法涵盖“远程教育”这一教学平台的内容。换言之,远程教育或开放教育,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差别。而第23条所规定的范围限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远程教育,在我国大部分集中于成人教育。从这两个条文来分析,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通过远程传输技术实施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在国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也取得较大的成就,而在其著作权法律制度层面,基本情况也类似于我国。即适用于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著作权制度,仍然依据其一般的著作权法律。在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应用于教育的著作权作品使用,规定了如“课堂豁免”、合理使用的相关制度,为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提供了法律上的通道。然而国外的著作权法律同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而美国则出台了较为专门的法律——《技术、教育和版权协调法案》(简称teaCHact),相对于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变化:(1)扩大了能够用于远程教育中作品的种类,突破了静态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包括其他作品中合理的、有限的部分,但为教育市场而进行的作品创造例外。(2)删掉了实体的教室的概念,并承认学生能够获取数字化课程内容,只要他们拥有一台电脑。(3)为许可异步的演示和展示而允许将著作权的材料存储于服务器。(4)当尚无数字化文本存在或者数字作品并未受到为防止被使用而采取的技术性手段保护时,许可公共机构为用于远程教育将作品资料数字化。(5)阐明被批准的远程教育课程和节目的参与者,并不承担因为发生在数字传播的自动化技术过程中瞬间或暂时性的复制的侵权责任。

这一立法对于远程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著作权制度障碍,进行了一次清理,对于促进作品的合理使用以及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从而值得我们予以借鉴。

二、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著作权法律制度障碍分析

(一)共建中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职务作品、委托作品以及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为共建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相关的规定,为远程教育资源共建中著作权的归属指明了方向。但对于远程教育资源共建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则仍然构成一种限制。

1.资源建设中使用原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如前所述,建设应用于远程教育平台的教育资源,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是否能够根据《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规则来使用他人的原作品,存在一定的疑问。为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著作权利,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的限制。但作为远程教育资源,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具有不断重复性,并且针对教育受众进行商业收费。如果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中仍然可以不支付报酬而合理使用他人的原作品,显然对于著作权人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使用原作品应当支付报酬时,则相关的一些细节目前尚欠缺明确的规定,如果按一般的使用付费,则会使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成本增加。

2.资源共建中著作权归属问题。远程教育资源形式具有多样性,对于不同形式的资源,按照《著作权法》职务作品、委托作品或合作作品等形式确定著作权归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往往需要由学校或者其他教育组织提供资金等物质支持,而具体执行资源建设的人员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包括原创作品和汇编、改编作品,都付出大量的智力投人,并且远程教育资源共建中必然包含一些独立作品,对此也应保护其独立的著作权。在资源共建中,又涉及到跨组织性的合作开发,难以简单地认定为合作作品或是委托作品,同时资源共建中必然出现不同组织中的人员共同参与,对于资源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认定也较为复杂。如果简单地将此类作品归结为职务作品,或将著作权简单的认定属于一方所有,则难免有失公平,同时也会使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激励性不足,破坏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合作、委托或者著作权交易,例如,由远程教育机构提供有著作权的原作品,其他机构承担改编、汇编、录音录像、出版等行为,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以应用于远程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著作权的归属也成为较大的问题。

(二)数据库与网络课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远程教育资源与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但是,在远程教育中,部分教育资源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给相关的学习者。例如习题库、资料库、素材库等等。在法律上所谓数据库,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出的《数据库知识产权条约草案》与1996年颁布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基本相同。在欧盟的该指令第1条第2款中规定,数据库是指经系统或有序的安排,并可通过电子或其他手段单独加以获取的作品、数据或其他独立材料的集合。目前在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中,并未独立使用“数据库”作为法律概念,在现实中是将其认定为“汇编作品”,并对之进行保护。但值得研究的是,对于数据库与“汇编作品”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完全相同?以保护汇编作品的方式保护数据库是否因无法足够保护数据库作者的劳动和智力成果而存在缺陷?数据库作为远程教育资源成果的组成部分,在著作权保护上存在的不足,自然影响到资源建设者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数据库的积极性,从而构成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对网络课程,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没有相应的规定,现实中往往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由组织开发的教育机构享有著作权,创作者享有获取报酬权以及署名权。但这样也无法完全地保护相关主体的权利,也不利于教育资源建设中激励机制的形成。组成网络课程系统的“原材料”既有非著作权作品,又有作者独创的独立作品,而由于作者本身对于其创作完成的独立作品不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也是不公平的。

(三)共享中的著作权制度障碍

远程教育的重要特性在于教育资源获得的方便与低成本。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但是,如果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现代远程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资源共享要解决好著作权问题,共享意味着使用范围扩大,这就要求:共享的课件必须是有自主著作权,或依法得到授权的;共享过程中要明确课件所有权及相关权益,并设定尊重和保护课件著作权的权利与义务。那么,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环节中,著作权法律制度主要的障碍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共享中的作品使用权范围无明确界定。基于《著作权法》的规则,著作权人对自己作品的使用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对于共建者如前所述,如果无法确定为合作作品、委托作品或者著作权交易形成的共建作品,则其使用权的范围是模糊的。如果作品在源头上的著作权归属无法厘清,那么就会自然形成相关主体使用上的障碍。共享中关于作品复制权、修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问题也值得关注。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应当强调其获取的便利性与低成本,“共享权”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范围不明则使不同教育机构在资源的共享中必然遇到较多的门槛和障碍。

2.共享中的著作权保护缺陷。远程教育资源作为一种著作权作品,符合条件的共享者当然可以免费使用或者法定许可使用,但如果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这种共享的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通过许可使用的,虽然可以获得更便利的教育资源,但同样都面临一个对教育资源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使用者或者共享者在自己的教学组织中使用有关教育资源,应当承担保护著作权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实中却未必能够严格做到。例如,远程教育的地方实施机构为方便学生学习,经常将视听教材出租给学生,或者复制后低价售与学生,或者将通过广播、电视播出的教学节目,录制下来播放给学生使用网,或者将相关的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等资源,上传到教学网站供学生下载使用等等。远程教育的兴起尤其是网络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日益复杂的版权问题,网络教学不仅要使用大量的、多样化的版权作品,而且作品被数字化后在网络中的传播与复制很难控制,因而传统著作权法中关于课堂教学的权利限制已经过时。在共享中缺乏必要的著作权保护,会使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秩序混乱,产生著作权法律纠纷等问题。

3.共享中的其他障碍。一方面,不同的远程教育机构,如果利用教育资源的著作权,为其他共享者设定太高的门槛,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也有害于资源的共建。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资源著作权人利用资源独占性,不接纳其他机构的教育资源,或者限制共享者的汇编权、改编权以及必要的复制作品权,同样也会为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设定了无形的障碍。

三、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著作权制度的完善

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共建不足,而更多体现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共享中也是共享不足、壁垒太多。在全国远程教育系统中,重复建设的课程和资源比较多,共享程度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在其中,有关教育资源的著作权制度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性障碍。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资源的合作、委托以及著作权交易等形式的资源共建共享

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必须打破各家教育机构、不同教育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的教育机构或平台,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共建,通过合作、委托合同或者著作权授权合同等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建方在著作权上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相应的合同明确约定,这样既可以实现共建,也不致产生一方主体利用著作权限制其他共建方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资源共建秩序。

在共享层面,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共享秩序。不同教育机构之间互相承认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沟通机制。在共享过程中及时反馈相应的信息,以促进进一步的完善与共建。应当建立一套无著作权障碍的平台系统,只要事先按照相应的约定,不同教育机构或者处于不同教育平台的学生或学习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不同教育机构或平台所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对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科学的、完善的著作权作品交易系统。符合条件的教育资源,可以进入这一交易系统,供教育机构或者学习者选择,教育机构或者学习者通过付费获取相应的教育资源,这样既方便又节约成本,而且使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

(二)国家立法层面完善相应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如前所述,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已经难以囊括电子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中的作品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以及作品的形式。并且对于远程教育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制度都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与不足。学校课堂教学、教材的形式得到了扩充,而原有的著作权制度便显得不能适用。针对这样的不足,建议在立法层面上对相关的著作权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具体而言,一是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把新的作品形式(包括前文所述的电子信息数据库以及类似于影视作品的网络课程)、作品使用的新方式(也包括网络传播、上传下载、复制、改编等)等方面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同时在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学校课堂教学”、“教材”等术语的内涵;二是可以借鉴外国立法经验,专门制定远程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其中针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调整和规范。三是加强有关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例如防止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著作权侵权行为。除了扩大远程教育机构在著作权方面的合理使用范围之外,同时赋予加强作品使用监督和管理、防止侵权的责任。

(三)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建议

针对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数据库保护以及网络课程著作权归属的问题,笔者认为,传统著作权法以汇编作品形式来规范数据库,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对于由独立作品构成的数据库教育资源,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整体作品的著作权(汇编作品的权利),同时也承认构成独立作品的原作者的独立著作权。当然,如果构成数据库的各部分组成本身并非著作权作品,或者无法独立行使权利的,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于网络课程,由于其包含了多种形式的作品,具有多媒体的特征。因此,如果只将网络课程视为单一的作品并赋予其相应的著作权,对于网络课程中独立作品的作者而言,显得不公平。对此,有学者提出可以借鉴其他多媒体作品的著作权解决方法,如电影作品等。网络远程教育机构可以享有整个网络课程的著作权,而课程脚本提供者、录像制作者、数据库资料的提供者等可以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远程教育机构的合同获得报酬。此外,在合同没有相反规定的情况下,诸如课程脚本或图像、课程版式设计等可独立创作部分的作者还可单独行使其著作权。笔者认同这种观点,对于网络课程著作权的归属作如此规定,能够充分体现出各个参与创作者的劳动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不会妨碍这一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8

关键词:商业汇票;短期贷款;替代影响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71-03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行为相关服务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

电子商业汇票是纸质商业汇票的继承和发展,其所体现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与纸质商业汇票没有不同。但是电子商业汇票以数据电文形式替代原有纸质实物票据,以电子签名取代了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取代人工传递,以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书写,实现了出票、流转、兑付等票据业务过程的完全电子化,票据安全性和交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电子商业汇票较纸质商业汇票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性优势

相比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对银行短期贷款的替代性有如下优势:

(一)成本较低

与现行纸质商业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有效降低了票据流转成本。纸质商业汇票的签发、流转、查询,以及银行转贴现业务都需要一定的财务成本。电子商业汇票是新型的无纸化的支付结算工具,最大的特性就是签发和流转都采取电子化方式,以数据电文来完成,一般当天即可完成交易,具有安全高效、标准统一、方便快捷的特点,省却了票据“纸质时代”的周转成本、保管成本、交易成本等费用。

(二)期限结构更趋合理

根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最长为1年,打破了原纸质商业汇票最长期限6个月的桎梏,票据的期限结构更趋合理。票据融资和1年期贷款在期限上完全弥合,使得电子商业汇票作为融资工具能够替代全部期限内的短期贷款。

(三)资金周转效率提高

一是票据支付效率得以提高。纸质票据的流转和到期收款,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都采用手工传递或邮递等方式处理,手工处理的纸质商业汇票结算效率低下,发生支付结算纠纷多,案件损失大。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流转、收款实现了电子化,缩短了票据和资金的在途时间,大大提高支付结算效率。

二是票据流转更加快捷高效。企业、银行等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的市场主体,在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过程中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对手更多,交易活跃性增强,交易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畅通融资渠道。

(四)市场主体和功能更加丰富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后,市场参与主体扩大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被行、被财务公司、人民银行、法人和其他组织,这大大活跃了票据市场。对企业来说,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对银行来说,提供了更好的优化资产结构、调节流动性的平台;对中央银行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使中央银行成为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一个经常易主体,未来可能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主要手段,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五)票据风险大大降低

一是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票据签发必备的所有凭证号实行电子备案,可以有效辨别票据的真伪,杜绝了造假和克隆现象的发生;二是采用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确保了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票据业务的欺诈风险;三是流转过程仅在成员之间进行,通过征信系统的外部监督,可以促使成员维护和珍惜自己的信用,杜绝不规范交易行为,从而有效抑制票据风险和纠纷。

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对短期贷款的替代途径

(一)系统上线后,将促进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替代作用

基于企业信用状况不透明、流通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商业汇票的推动一直进展缓慢。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地推出,一是鉴于系统对出票人准入门槛的限制,使商业信用更透明,客观上提高了出票人自身的信用,有助于企业信用评级,并产生信用增级作用;二是通过系统记录企业支付信用的外部压力,促使企业增强维护信用的自觉性,有利于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有利于企业信用意识的进一步建立;三是系统对电子商业汇票实行集中登记存储,提供互联互通的流通转让平台,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同时eCDS与大额支付系统连接,可同步完成票据融资交易的交割,实现票款兑付,有效控制和防范电子商业汇票转贴现、再贴现业务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即使省却银行承兑环节,电子商业汇票一样具有高接受度,这有效打破了商业汇票发展面临的瓶颈,将极大地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并直接替代部分银行短期贷款。

(二)系统上线后,电子商业汇票作为支付工具对银行短期贷款的替代性进一步增强

电子商业汇票作为一种信用支付结算工具,将生产交易和融通资金联系在了一起。从买方来看,购货单位以自身的信用,更加有效地运用电子商业汇票作为延期付款的凭证而不是银行贷款来向上游进行款项结算,解决了买方无法现时支付资金的问题,使得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占用减少,相应降低了对短期贷款的需求;从卖方来看,由于eCDS客观上促进出票企业以及电子商业汇票信用的提高,在需要临时资金周转时,持票人可以很方便地将票据背书转让实现企业间贸易支付流转,或者将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现融资,实现了从金融机构融资的功能;从票据的流转来看,由于电子商业汇票的高流通性、高接受度、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强、期限更加合理,企业对电子商业汇票的需求增加,相应减少短期贷款的需求。

(三)系统上线后,电子商业汇票作为融资工具较银行短期贷款更受欢迎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商业汇票持票人可以在票据到期日前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进行登记,以该票据为债权人设立质权,这大大便利了贸易融资。

根据融资对象的不同,电子商业汇票融资有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三种方式。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上线,具备了成熟票据市场所具备的三个必需要素:一是企业之间互相认可并接受;二是企业与银行贴现时完全畅通;三是银行与银行间转贴现、银行与人民银行再贴现渠道畅通。持票人需要融通资金时,可以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银行,从而融入资金满足资金周转的需要;持有票据的金融

机构也可以方便地将所持票据转贴给其他银行或者通过再贴现转让给人民银行,从而及时回笼可贷资金,这就为企业票据贴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票据融资进入良性循环。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背书转让将作为短期贷款的替代品大幅增长。

四、电子商业汇票替代短期贷款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一是资产结构和盈利模式呈现新变化。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贷款的替代作用,引起商业银行短期贷款比重缓慢下降,同时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票据融资业务比重平稳上升。电子商业汇票贴现业务的增长,也使得商业银行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的短期贷款方式发生变化,在资产结构中占比降低。资产结构的变化,必然改变金融机构传统的盈利模式,即息差收入减少,票据业务的收益上升。

二是客户结构调整难以避免。由于电子商业汇票的低成本、便捷高效等优势,企业对票据融资的需求快速增长,资质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把一年期短期贷款置换成电子商业汇票的倾向增强,同时,基于良好的信用及资金实力优势,签发商业汇票和融资性票据更为可行。因此,短期贷款客户群体中,大中型企业退出明显。

(二)影响票据业务经营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体制

一是传统票据业务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作为一项新的业务,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汇票业务处理流程带来质的变化。

二是信息技术安全。电子商业汇票能够有效杜绝票据的真伪、保管、传递、诈骗等原有纸质票据市场常见的风险,但同时也面临信息技术的安全风险,比如说数据文件丢失、系统运行瘫痪、网络遭遇攻击、各种病毒入侵等。这对各金融机构行内系统安全保障措施和维护带来了挑战。

(三)对商业银行资金管理能力和定价水平提出挑战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地推出,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资金运用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资金调度、资金管理的难度,面l临新的票据市场及新的风险点。同时,基于询价报价交易的机制,对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目标利润确定以及资产定价水平带来巨大压力,对现有的定价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四)法律法规衔接度有待加强

电子商业汇票的诞生对票据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电子签名和电子印鉴的法律效力。目前,现行的《票据法》中没有与《电子签名法》相衔接的地方。二是《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增加了票据质押条款,而《票据法》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如果出现纠纷,容易引起票据当事人的冲突。三是《票据法》没有明确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只是在《支付结算办法》中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根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被延长到1年。这都对电子票据参与主体带来了运行上的风险。

五、商业银行应提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要按照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形势,采取措施,重新配置资金,优化资产结构,借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票据业务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提升盈利能力。

(二)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缓解大中型企业信贷市场退出带来的冲击

一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切实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门槛,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二是要注重建立和培植稳定的基础客户群,通过改进服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措施,维护其忠诚度;三是加强供应链融资服务,争夺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供应链上对于交易规则形成具有影响力且市场份额较大的核心企业客户;四是有选择地调整信贷期限结构,适当扩大中长期项目贷款比重,为整体产业链提供融资产品和服务,提高银行产品的渗透能力,提高产业链对银行的依赖度。

(三)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票据业务经营管理体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电子商业汇票相关制度的要求,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票据业务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业汇票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建立相关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切实提高风险评估和防范能力。

二是提高信息技术安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接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时,要在各自的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安全运行措施,通过建立防火墙等多种措施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制定相关运行系统突况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系统安全问题,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应对不当带来不利影响和损失。

(四)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和定价水平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大资金调度和资金管理的主动性,在传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中进行合理配置资金,注重发挥电子商业汇票调节流动性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是完善票据融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成本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建立健全票据融资定价机制。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9

关键词:机电专业英语构词特点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82-01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具有了一定量的词汇后,才能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在机电专业英语的学习中,专业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尽管机电专业英语词汇多,但大部分的词汇构成有一定的规律。笔者对目前机电专业英语教材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1旧词赋新意

大量的机电英语专业术语来源于日常英语中现有的、简单的英语词汇,但是他们经过词义的稍稍变化或隐喻修饰后被赋予了新的专业含义,即普通词汇专业化。这些词往往拼写不变,可以根据原意推断其新意,从而容易记忆、理解和运用。如resistance作名词时,意思是“阻力、抵抗”,而在机电专业中则可引申理解为“电阻”。又如source作名词时表示“来源、原始资料”等,但作为机电专业英语的话,则可理解为“电源”。在教学中可以追溯一下词汇的原有含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机电英语中,旧词赋新意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习机电英语专业词汇时,应注意单词的“转意”,将他们对应到熟知的机电英语术语中。再如,part(部分)――零件、key(键盘)――键、销、table(桌子)――工作台、tolerance(容忍)――公差、容许偏差、oil(油)――油。类似的词汇很多,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2缩略词

作为机电英语专业词汇的另一大显著特点,缩略词具有使用起来方便、简洁、易于上口、而且节省书写、打印时间及文章篇幅等特点。因此,缩略词非常广泛地应用于机电专业英语中,作用十分活跃。

机电英语中常见的缩略形式是首字母缩略词。它是由词组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构成的新词。这些词经常出现在机器使用说明及阅读材料上面。如aC(alter

natingcurrent)交流电、DC(directcurrent)直流电、nC(numericalcontrol)数控、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Ro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Gt(grouptechnology)成组技术、FmS(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柔性制造技术。当然首字母缩略只是一种大致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缩略词并非按照上述缩写各单词首字母的方法进行缩写,如emF(electromotiveforce)电动势、SLG(sailing)启航。

3构词法

在机电英语中,借助合成、派生、混合等构词方法可以构成大量机电词汇。构词法遍及机电英语专业术语中,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技巧、有效学习,提高记忆能力。

(1)派生法。也叫词缀法,即通过在各种词根上加上各种前缀、后缀构成另外一个新词。这类词汇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循序渐进地教学生一些构词法知识,通过对词汇的词根、前缀、后缀,举一反三地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并具有一定的猜词能力。

通过加前缀构成的词语其含义为词根的含义加上前缀的含义,教学中可重点介绍前缀的含义。如inter――相互、在……间:interactively交互式地,intermediate中间的、居中的,interchangeable可互换的,trans――横穿、进入:transitionfit过度配合、transformer变压器、transducer传感器、transistor晶体管,tri――三个:triangularconnection三角形连接,re――再、又:relay继电器;multi――多的:multimedia多媒体;dis相反的:disassemble拆卸、解体、uni(单一):unidirectional单向的。

通过加后缀构成的新词,主要是使得词性产生变化,词根的含义依然保持不变。如grind(磨碎)+er=grinder(磨床);wash(洗)+er=washer(垫圈);resist(抵抗、忍耐)+or=resistor(电阻器);grinder(磨床),grinding(磨削);insert(插入),insertion(插入物)。

派生法具有词义宽广、词力强、结合灵活等是的特点,很多机电英语的专业术语都来源于此法。

(2)合成法。即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完整独立的单词,构成一个新单词的构词方法。在机电英语中也有非常多合成词汇,构成的新词义相对稳定简单、易于理解。如:work(工作)+piece(件)=workpiece(工件)、gear(齿轮)+box(箱子)=gearbox(变速箱)、explosion(爆炸)+proof(防止)=explosionproof(防爆型)、over(超过)+stress(压力)=overstress(过压、过载)。

(3)混合法。也称为简化用词法,即通过将两个现有单词进行剪裁,取舍其首尾部分,再组合而产生新词的一种组词用法。如mechatronics(机电一体化)=mechanical(机械的)+electronic(电子的),photoelectric(光电的)=photo(光的)+electric(电的)、playback(重放)=play(播放)+back(返回)。

在机电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极富自身特色和规律。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切忌一味死记硬背。在深入学习词汇过程中,领会英语的精髓,随时用于解决学生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寅初,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应亚弟.高职英语单词快速教学法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6).

[3]李翠香.机电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67-169.

[4]常红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英语[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7.

[5]赵俊芬.机电专业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1-14.

[6]胡紫娣.计算机英语专业词汇的构词特点[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98-99.

电子法律法规汇编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词汇词缀缩略词汇最新趋势

电子商务就是人们利用各种电子信息化的工具所从事的商务活动,而作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重要平台——国际互联网网站,已经普遍使用英语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成熟,以及信用卡的应用和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等融入时展步伐,对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电子商务英语的词汇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特殊用途英语(eSp)——电子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技术与社会经济各行业的专业词汇相结合,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推动了互联网及计算机专业术语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一、大量词汇仍然以词根或者单词加词缀的变化为基调

词缀法就是指某些单词可以加上前缀或后缀来构成新词,这是电子商务英语构成新词的重要方法。在这种构词法中,词缀所代表的含义往往对新词的构造很重要。在电子商务英语中最常用、最活跃的前缀有e-、tele-、online、cyber-、hyper-、inter-等。如包含缩写e-的新词有e-banking(网上银行业务)、e-bookstore(网上书店)、e-cash(电子现金)、e-check(电子支票)、e-payment(电子方式支付)、e-logistics(电子物流)、e-government(电子政务)等;以tele-构成新词的有:teleconference(远程会议)、telecommuting(家庭办公)、telemarketing(电话营销)等;包含online的新词也非常多,有onlinebookstore(网上书店)、onlinebooking(网上订票)、onlinedepartmentstore(网上百货商店)、onlinepublishing(网上出版)等;包含cyber-的新词有cyber-marketing(网络化营销)、cyber-shopping(网上购物)、cybersource(网络资源)、cyber-bookstore(网上书店)、cyber-economy(网络经济)、cyberspace(网络空间)、cyber-squatting(抢注域名)等。此外,还常用hyper-词缀来构成新词,例如hyperlink(超链接)、hypertext(超文本)、hypermedia(超媒体)等;以inter-开头的词汇,如:interface(接口)、interbusiness(公司间)、interconnection(互联)、interact(互动)。此外,还常用-ize、-able、-ware、-ity、-ify等后缀来构成新词,如以-ize为后缀的词汇有:computerize(计算机化)、personalize(个性化)、customize(客户化),globalize(全球化)等。以-able为后缀的词汇有:programmable(可编程的)、portable(便携的)、scalable(可升级的);以-ware为后缀的词汇有: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middleware(中间件)、groupware(组件)、freeware(赠件);以-ity为后缀的词汇有:reliability(可靠性)、availability(可用性)、confidentiality(保密性)、integrity(完整性);以-ify为后缀的词汇有webifying(网络化)、clientifying(客户化)等。

二、两个或以上词汇构建成大量新意义的复合词汇如雨后春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复合在一起构成新词,以复合名词为主。这种方法在电子商务英语新词汇中所体现的信息量大、形式简练。有两种复合形式,一种是保持词汇的完整形式,部分带有符号“-”,动词名词化或者形容词化时带有“ing”或者“ed”。如:internetmarketing(网络营销)、user-oriented(面向用户的)、supplychain(供应链)、time-consuming(耗时的)、voice-commerce(有声电子商务)、market-oriented(市场导向的)、workflowsoftware(工作流软件)、interactivemarketing(互动营销)、point-to-point(点到点)等。还有一种是采用每个单词或者其中一个单词的部分拼写成新复合词汇,如:high-tech(hightechnology)高技术、Sysop(System+operator)系统操作员、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infomediation(information+intermediation)信息中介产业、codec(coder+decoder)编码译码器、compuser(computer+user)计算机用户等。

三、缩略词汇呈现出高频使用趋势

缩略法是各专业英语走向简单化趋势的最有效率的体现,缩略构成的新词简练易记、使用方便,以各词首字母为主。例如: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Ca(Certificateauthority)认证中心、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编制、aoL(americaonline)美国在线网络、aSp(applicationServicesproviders)网络应用服务供应商、eFt(electronicFundstransfer)电子资金转账、tpL(third-partlogistics)第三方物流、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atm(automatedtellermachine)自动出纳机等。

此外,将某些词组和单词集中每个实意单词的第一或者首部几个字母重新组合,组成为一个新的词汇,作为专用词汇使用。如radar(radiodetectingandranging)雷达、laser(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激光、BaSiC(Beginner’sall-purposeSymbolicinstruction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CoBoL(CommonBusinessorientedLanguage)面向商务的通用语言。

电子商务英语中有一部分缩略词常跟数字连用,以数字代表相应的英语词来构成新词,最常见的是以“2”代表“to”。例如: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2C(businesstoconsumers)企业对消费者的、C2B(consumerstobusiness)消费者对企业的等。另外网络操作中的专用缩略语在电子商务英语中也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例如:aSap(assoonaspossible)尽快、aFaiK(asFarasiKnow)据我所知、aFaiK(asFarasiKnow、aKa=asKnownas)正如你所知道、FaQ(FrequentlyaskedQuestions)常见问题、iCQ(iseekyou)网络寻呼机、RFC(RequestForComments)要求评论、Btw(Bytheway)、ZRFi(RequestForinformation)请求得到信息等。

四、旧词汇赋予新意义为电子商务词汇注入了无限生机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拥有不同的含义。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在电子商务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hub(网络中心)、virus(病毒(程序,软件))、domain(域)、browser(浏览器)、program(程序)、drive(驱动)、traffic(上网通信流量)、navigate(浏览)、router(路由器)、memory(内存)、bundling(捆绑式销售)、hacker(黑客),hit(访问人数)、link(链接)、program(程序)、stockholding(库存)等。

五、压缩和省略形式逐渐成为专业词汇的新宠

将某些太长、难拼、难记、使用频繁的单词压缩成一个短小的单词,或取其头部、或取其关键音节。如:ad(advertisement)广告、Corp(Corporation)公司、lab(laboratory)实验室、web(worldwideweb)环球网、biz(business)商业等。

六、结语

步入电子商务时代快车以后,英语新词汇不断涌现。本文对电子商务英语新词汇的变化规律的分析,将有助于积累知识、拓宽视野,以便人们在电子商务交往及相关交流活动中更好地遵循和运用这些变化规律,更准确地运用新词汇,确保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